“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2024-09-03

“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通用8篇)

篇1:“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前言:今年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局年,我局要紧紧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局,把保障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提高各类民政对象的保障水平,使民政对象和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树立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的意识,为社会公众和游客提供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努力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民政工作规划建设水平,推动民政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一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面

(一)完善城乡低保工作制度,规范低保管理。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制订操作规程,增强低保制度可操作性,规范城乡低保申请、核查、评议、公示、审批、发放、监督等各个环节。培育创新基层工作机制的亮点,推广先进经验,加大对基层低保工作机构的指导力度;研究市农村低保、五保制度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

(二)加强五保供养。大力推进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提高五保集中供养率;开展市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评定工作,制定市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办法和供养服务标准,提高供养服务的专业水平;督促各区、镇(街)居贯彻《五保供养实施细则》精神,使五保供养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落实按标准施保。

(三)推进医疗救助。推行定点医院即时结算和“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加强医疗救助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资金合理使用;做好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加大住院救助力度。完善门诊救助制度,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四)细化救灾救济工作。修订《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商市财政局建立救灾资金分担政策,明确救灾补助项目;形成覆盖市、区、乡、村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指导各区编制救灾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形成能满足救灾需求的储备库(点)网络和保障能力。

(五)落实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加强对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中流浪未成年人、患危重病、精神病人救助;积极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推动建立和出台联动集中救助保护的工作机制,完善与各区民政局建立三级救助网络的工作机制,做好站内救助服务和街头主动救助。

(六)积极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市慈善总会成立进程,协调机构编制设置,完善捐助资产管理,推动慈善超市创新试点及经常性社会捐助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

二是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方面

组织、指导第六届村(居)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定一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为试点,以试点推动全市的换届选举工作;以构建和谐社区为载体,全面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在具备硬件条件的社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充分挖掘社会组织的潜能,逐步实现服务职能的转移,实现政府购买服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首先是积极为居委会解决办公用房问题,力争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实现居委会办公(活动)用房达到300平方米;进一步推动基层民主管理,规范村务公开目录,强化检查评比,落实责任追究,通过奖惩和责任追究,确保村(居)务公开的不间断运作。

三是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方面

双拥创建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双拥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国防宣传力度,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加大军地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力度。认真执行转业干部、退伍军人和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政策,不断探索和改进安置办法,力争做到地方、部队、个人“三满意”。围绕“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目标,继续加大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力度,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水平。

优待抚恤工作:积极实施“关爱工程”,认真组织开展春节、“八一”走访慰问活动和拥军优属工作。广泛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完善优抚医疗保障体系,解决优抚对象的医疗难问题。积极实施“安居工程”及“追思工程”;继续对烈士纪念建筑物进行维修改造,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开展解放岛60周年纪念活动。

退役安置工作:做好今年冬季退役士兵档案接收、审核、移交工作;协调市、区财政下达复员干部今年救助款;继续抓好市一级的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培训工作;调研和帮助解决农村退役士兵“三难”问题;落实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经费和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经费;指导各区、镇认真做好贫困农村退伍兵住房救助工作。

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确保“两个待遇”全面落实;抓好军休干部住房医疗制度改革;组织开展“和谐军休家园、和谐军休家庭”创建活动。HtTp://

四是社会福利事业方面

老龄服务工作:一是充分发挥老龄办综合协调作用,加强惠及全体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下大力抓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适时扩大试点范围;三是积极推动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和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四是认真做好维护老年人权益工作;五是尽快调整补充老龄委成员,健全完善议事机制;六是认真组织开展老年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福利院工作:继续做好“明天计划”工作;落实民政部“蓝天计划”项目,落实老人、儿童社会福利机构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的标准,使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工作:继续把福利彩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加强双色球、3d、七乐彩和中福在线的发行销售工作;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工作责任制,确保“快2”规范运行,力争今年福利彩票销售额再上新台阶,筹集更多公益金,为国际旅游岛增添一分活力。

五是社会事务行政管理方面

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工作:积极协调市法制局做好《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试行)》的修订、报批工作;协调市财政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和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制度,认真做好政务中心窗口社会组织行政审批工作,继续做好各类社会组织登记、年检、公告和监督管理工作。

行政区划工作:进一步做好狮子岭,海马二期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继续完成各市县行政界线联检收尾工作和四个区的行政界线的联检工作;配合地理信息中心完成我市地名数据库和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工作;对全市23个镇道路在经费许可下进行普查及设标工作;对江东开发区道路做出命名方案报政府审批;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前期工作。

殡葬管理工作: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加强火葬宣传,深入推动集中规范治丧和集中规范埋葬,引导绿色殡葬,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对公墓监督管理,规范经营服务和收费行为,满足群众多样化丧葬服务需求。

婚姻收养登记工作:继续推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以培训、督查等方式促进婚姻登记规范化。推动婚姻、收养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完成婚姻登记数据交换系统建设,实现市、区两级数据对接。

范文网

篇2:“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

苏政办发〔2012〕136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统计局关于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1〕42号)和全国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不断提高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服务业统计在江苏科学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的监测作用。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和国民经济核算需要,促进我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省服务业统计工作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统计调查和部门分工制度,基本能够反映全省重点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但是,对服务业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统计范围不全、数据报送不及时、部门间配合不紧密、相关保障工作不到位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要充分认识现阶段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服务业统计工作。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领导,科学制定工作规划,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组织服务业单位做好统计调查上报工作,尤其是重点抓好服务经济为主的省辖市主城区、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统计工作,确保各项服务业统计制度和工作部署得到全面落实。省级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服务业统计工作,建立

—1—

统分结合、协作配合的部门联动机制。省统计局负责制定和完善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方案和部门分工方案,协调省级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省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要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政府统计部门的指导下,明确分管领导,确定责任处室,健全统计网络,做到每个行业都有责任人员。涉及部门多个内部处室的,要确定牵头单位,确保行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二、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

服务业统计调查主要由部门服务业统计、重点企业全面统计、小微企业(规模以下)调查等制度构成,是一个互为补充、覆盖全面的服务业生产经营活动统计调查体系。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分工行业的特点,科学设计统计调查制度并组织调查,重点反映国民经济核算所需的业务量指标和财务指标。要按照省统一要求开展行业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统计调查数据及时报同级政府统计部门。取得的统计资料既要能准确反映全行业情况,又要能整理和提供分地区数据。部门统计调查要采取合适可行的调查方法,调查频度可分为月度、季度和三类。服务业重点企业调查和小微企业(规模以下)调查,由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和相关调查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在完成国家调查任务的同时,根据省情需要适当扩大调查范围。重点服务业单位调查工作组织实施过程中,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帮助督促相关调查对象上报,参与行业汇总数据的评估核实工作。小微企业(规模以下)调查,通过抽样调查的办法取得总体资料。

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要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利用相关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资料、部门统计数据、重点调查数据及规模以下调查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业核算方案,统一核算服务业增加值并下管一级。

三、加快服务业统计信息化建设

—2—

按照国家统计局“一套表”和企业联网直报的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和调查单位的信息化基础建设,逐步将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纳入统计“四大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服务业统计调查数据,尽快实现由基层调查对象网上直接报送。

积极推进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平台和数据处理平台建设。服务业统计工作平台,要全面对接全省承担服务业统计任务的相关部门,覆盖各级政府统计系统,有效整合全省部门和地方服务业统计资源,实现网上统计制度审批备案、调查方法研究探索、业务信息动态查询、工作进展情况反映等功能,切实保障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服务业统计数据处理平台,要建成全省服务业统计各类基层和综合数据的集中处理系统,满足全省基层服务业单位网上注册登记和名录管理要求,满足大容量企事业和行政单位等调查对象的联网直报工作需要,同时,还要满足省、市、县和各有关部门对调查单位的交互查询检索及数据共享需求。

四、夯实服务业统计工作基础

当前,我省服务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夯实服务业统计工作基础。

严格执行统计标准。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统一要求和“在地统计、权责发生制、市场价格估价和分级核算”的原则,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小企业划分等相关统计标准,严格执行国家及省级相关服务业统计制度方法规定。

完善服务业名录库。服务业名录库是服务业统计工作的基础。各级统计部门要抓好服务业名录库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建立定期跟踪更新制度,及时更新统计对象资料,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提供调查工作所需的相关基本单位名录服务。省编办、民政、税务、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要按规定将掌握的基本单位资料变化情况向同级统计部门定

—3—

期反馈。新增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在工商登记时须向同级统计部门备案。

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服务业统计调查对象应履行法定义务,建立原始统计记录和统计台账,按照要求通过网络报送有关统计数据;基层统计机构要督促调查对象做好上报工作,确保调查对象不重不漏。要加大对调查数据的审核力度,确保源头数据准确可靠。对于采用非全面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要结合相关资料加强数据分析,保证总体数据真实可信。

五、构建服务业统计工作长效管理机制

完善部门服务业统计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主要负责通报服务业统计工作开展情况,分析服务业分行业统计数据,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通运输邮电和财政金融等重点专项统计工作也要建立相应的部门协调机制。

严格执行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制度。按照统计调查审批权限规定,加强对部门和市、县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的管理及协调力度。地方和部门开展的相关服务业统计调查及所制订的统计制度,既要满足上级统计调查任务要求,又要减轻基层负担,避免重复调查,同时须经法定程序审批。

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机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审核评估事关服务业统计总体情况的数据,充分运用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和统计资料,分析研判统计调查数据的协调性和匹配性,确保准确反映服务业各行业发展的总量、趋势、结构情况。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政府综合统计部门负责扎口汇总辖区内全部服务业统计数据,并通过全省服务业数据平台、统计月度手册等载体,建立相应的数据交换和信息通报制度。

六、加大对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支持保障力度

—4—

各级人民政府要支持保障服务业统计工作,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健全统计网络。县级以上政府统计机构要保证有人员从事服务业统计工作,在机构配置、人员配备上向服务业统计倾斜,乡镇(街道)要配备与任务相适应的服务业统计力量。各级服务业统计所需的工作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新增的服务业统计调查项目及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给予必要支持。各地、各部门要加大服务业统计业务培训力度,每年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建立服务业统计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省统计局要制定、完善省级部门和省辖市服务业统计工作考核办法,加大对全省服务业统计工作的考核力度,对各地、各部门服务业统计工作定期检查、考核和通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七月十九日

篇3:“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剑阁幅员面积3227平方公里, 辖57个乡镇, 总人口67万人,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686个, 其中一级和二级医疗机构26所, 乡镇卫生院57所。共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403人, 乡村医生1233人, 设置病床988张。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强化, 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应急处置能力上不断提升, 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曾荣获“全国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县”、“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克山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集体”、“四川省疟疾达标县”、“四川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广元市抗击非典先进县”等多项表彰奖励。

二、主要作法

剑阁县实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基本作法就是围绕“政府主导、预防为主、条块结合、应急优先”十六字方针, 加强资源整合, 调整投入结构, 完善网络建设, 实施长效管理, 构建科学完善的全民公共卫生体系。

(一) 夯实基础, 建立完善五大工作网络系统。

一是应急处置系统。以政府卫生部门牵头, 发挥卫生专业机构的核心作用, 坚持常态运行机制和应急运行机制相结合, 负责协调调动卫生资源, 及时组织现场处置和医疗救治。二是预防控制系统。预防控制系统的主干包括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各乡镇卫生院等, 并在卫生局机关增设“督导办”、“卫教办”内设机构, 协助专业股室, 强化卫生防病工作。三是卫生监督系统。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完成县卫生监督大队建设, 构成城乡联动的全县卫生监督网络, 共同保障全县的安全。四是医疗救治系统。以二级医院县人民医院为龙头, 加强县传染病病区建设, 完善原有的卫生体系, 初步建成应对传染病、生物、化学、职业中毒、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公共卫生医疗救治系统。五是信息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突出卫生应急指挥决策平台和建设全县疫情信息网络, 包括75个信息网点, 保持网路畅通, 覆盖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三大系统, 向下延伸至乡镇。

(二) 突出重点, 努力增强监督管理实效。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公共卫生建设规划目标, 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实行分片包干, 协调配合。二是改革管理体制。完成57个乡镇卫生院上划管理, 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 在原县卫生防疫站和县康复医院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三是稳定公卫队伍。争取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四是加快人才培养。每年统一组织对乡镇卫生院以上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和考核。五是搞好应急准备。根据本县实际情况储备相应数量的消毒物质, `抢救器材等, 通过模拟训练来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六是提高救治能力。2005年起至今连续五年开展医疗管理年活动, 统一建设标准, 统一科室设置, 统一规章制度, 统一服务规范, 统一公示内容, 以管理促质量, 不断推进医院规范化建设进程。七是坚持应急优先。严格规定并形成制度, 一旦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必须由县卫生局主要负责人率疾控、卫监和医疗救治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靠前指挥, 确保突发事件报告一起, 处理一起.八是开展疾病防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重点落实疫情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和督查制度.九是严格依法监管。重点加强了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以打造“AAAA”景区、巩固创卫成果为突破口, 典型引路, 带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面推行。十是实施计量认证。举全县卫生系统之力, 历时一年攻坚顺利完成CDC计量认证工作, 填补了广元市县级法定监督监测的“空白”, 把我县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 多管齐下, 不断增强发展功能。

一是深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 为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提供良好支持。二是大力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积极稳妥处置重大突发事件。2007年春在剑阁老县城所在地普安镇发生腹泻事件后, 卫生部门迅速反应, 及时处置, 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全。四是强力扶持升钟水库淹没区公共卫生建设, 进一步规范计免门诊、爱婴卫生院等的建设, 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五是积极开展抗旱救灾卫生防病工作, 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六是积极承接国家公共卫生科研活动, 近几年来参与完成全国“居民营养与膳食状况”、“硒水平与老年人群认知能力”等十余项专题研究, 为国家制定出台公众健康政策和技术服务规范提供了积极支持。

三、实践经验与体会

通过近几年来的工作, 要确保公共卫生建设与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明确公共卫生是当前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工作网络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必须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努力让广大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努力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卫生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责无旁贷。一是要围绕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 以食品、职业卫生、医疗保健监督为重点, 重心下沉, 靠前执法, 同时建立违法举报奖励制度, 建立社会监督体系。二是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日常监测和预警工作, 重点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 督查各项防范措施得到完全落实。三是进一步强化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 整合优化我县卫生资源, 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 确保全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到位。

篇4:“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民营经济:风雨兼程谱新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营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重庆直辖以来,民营经济异军突起,蓬勃兴旺,正在成为重庆市推进富民兴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动机”和“加速器”。据统计:2003年,重庆全市民营经济单位达到53.18万个,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51.3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7.8%,完成各种税收总额达到82.32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3以上。2003年,全市民营经济单位从业人员达到468.4万人,占全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56%。在重庆508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86%;全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达到813家,出口5.92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37.4%,涌现出了宗申、力帆、隆鑫等中国企业500强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也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到去年底,全市有近900家民营企业分别并购、租赁、参股国有企业789家,有力地促进了国企的产权流动和资产重组。各区、县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取得骄人的业绩。位于重庆西郊的璧山县,经历了由“小商品、大市场”到“小区域、大发展”,直至现在“小资本、大辐射”的发展阶段。2003年,全县民营经济完成总产值110.74亿元,营业收入104.47亿元,利润2.7亿元,税金2.57亿元,民营经济已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2.54%,成为重庆市“民营经济十强”区县之一。位于渝东的垫江县,近年来开始由历史上的“巴国粮仓”向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具有时代特征经济强县的嬗变。2003年民营经济完成总产值25.95亿元,同比增长31%;据两个税务局报表统计:全年民营经济入库税金8290万元,同比增长34.21%,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46.18%,比上年提高8.5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半壁河山。

政府监管:机制有待重塑造

从客观层面来看,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为政府的监管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政府管理和服务民营经济的角度来思考,既有认识上的障碍,又有体制上的弊端;既有传统上的陋习,又有法律政策上的缺失;既有干部意识上的偏差,又有职能上的冲撞。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政府缺位。据调查和了解,在民营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有许多偏颇的说法和看法:有的把民营经济看成是“草根经济”,有它不多,无它不少;有的说民营经济是“毛多肉少”,看起来一大堆,捏拢来只有一把,效益差,贡献小;有的说民营经济多数都是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在上世纪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的时候,在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政绩思想的作祟下,有的领导忽视挖掘和培养企业家队伍,忘记了那些具有一技之长和经营能力的人,认为能当乡长就能当厂长,一通百通,于是匆忙上马,赤膊上阵,亲自出任或兼职企业的厂长经理,一时间乡乡点火,村村冒烟。殊不知隔行如隔山,好心没得好报,大部分企业开业之日就是亏损之时,不少地方整体起立,全军覆没。初试深浅,反遭水淹,于是纷纷浮水上岸,不再问津。进入新世纪,又在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时候,有的领导认为这是好了伤巴忘了痛,高谈阔论,片面理解政企分开的真正涵义,认为政府必须与民营经济严格“划清界限”,你经营我发展,你生产我收税,你破产我不管,使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日趋恶劣,产业发展无人指导,国家政策缺乏传导,企业困难无法解决,导致民营经济发展处于放任自流、自生自灭的状态。

二是政府越位。民营企业是独立的市场法人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现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日新月异,有的领导为了快出成绩,创造优异成绩,逢会必讲大干快上,实际工作中又自觉不自觉地从“后台”跑到“前台”,事必躬亲,越俎代庖,有的亲自为企业找市场,跑销售;有的利用政府的权力,向银行施加压力,违规向企业发放贷款;有的只顾发展速度,违背科学规律,亲自为企业定项目、定目标、定措施;总认为这才是为民营经济发展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其它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与此同时,有的民营企业也摸透了个别领导的思想,他们非常喜欢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关键时候抬出政府,出台所谓的“优惠政策”,名为支持和扶持,实为行业保护和市场垄断,这样迫使竞争对手推秤认输,自觉退场,达到排斥异己、独占鳌头的目的。如此下去,久而久之,恶性循环,造成了政府费力不讨好,更为重要的是,破坏了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发展环境扑朔迷离,外资外商望洋兴叹,企业弱不禁风,整体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江河日下,最终结果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三是政府错位。集中具体表现在政府部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但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来看,还存在许多法律上的空白和法律之间的相互矛盾,加之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往往形成多头管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民营企业无所适从,大大降低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增加了企业的发展成本。时止今日,有的部门依然沿袭传统,很多做法还保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影子和遗风,对不同所有制企业采取双重标准和不同待遇,看血缘、分亲疏、论厚薄,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有的单位把国家赋予的权力当作部门创收的工具,甚至有的把部门的权力当作私有财产,大言不惭地说:既然政府设置了这个部门,我们就得管事,管理就必须收费,现在是市场经济,是货币体现价值的时代,如果我们不管事,就没有人前来“烧香拜佛”,岂不是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这种扭曲价值观念的支配下,行业准入关山重重,职能交叉盘根错节,“吃拿卡要”屡禁不止,“三乱”现象毒瘤难除。在行政审批上,虽然各地都成立行政服务中心,企图通过这种形式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可谓用心良苦。然而,有的行政服务中心只是一个收发室,项目太多,程序繁杂,时限太长,让人难以接受。正是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有的人对我们个别部门的作风作了一个形象描述:“管理就是开会,协调就是喝醉,服务就是收费。”虽然这话带有很大的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要适应民营经济大发展的新形势,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已成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叶公好龙”的思想突出。有的领导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的有效措施和根本途径。想发展、找门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绝对不是各级领导的本意和想法。但是,在涉及民营经济发展时,往往把传统的思想和顾虑自然流露出来,怕字当头,顾虑重重,谨慎有余,魄力不足。具体表现在:有的认为发展民营经济与办工业一样风险大,几乎都是广种薄收,失败多、成活少,成功率低,办好了无人念叹,办垮了一生骂名,好心得不到好报,耽误个人前途,影响去留升迁。有的认为发展民营经济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多年,周期长,见效慢,不像农业那样春种夏收,吹糠见米。现在,政府一届5年,即使苦干实干,只有奉献,没有回报,其结果政绩是下届的,失误是本届的;功劳是集体的,错误是本人的,前思后量,总觉得不划算。有的认为目前财政日子难过,如果给足优惠,收入减少,缺口拉大,所以火烧眉毛只顾眼前。即使优惠,只说不做,光开空头支票,有人把这种做法形象地称之为“JQK”。这些想法和顾虑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讲出来,但是或多或少、畸轻畸重在具体的工作中有所表现。

二是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我国是由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经历的封建时期太长,而封建官史从来都是考虑管理社会,多数时间都是研究治人,这种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至今依然残存。虽然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就是服务。”但这种服务思想并没有深入人心,有的领导干部始终感觉我是政府你是企业,我是官你是民,属于上下级关系,习惯于居高临下,指手画脚;擅长于发议论,作指示;喜欢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对服务民营经济总认为是低三下四,卑躬屈膝,颠倒了上下关系,放不下架子,甚至有的认为这是违背为官之道和君臣之礼。因此,很多服务工作不想干、不愿干,民营企业办事难、难办事,就更加难上加难。

三是瞻前顾后的疑虑较多。现在我们很多领导干部认为社会风气不好,多数与民营企业和私营老板有关,加之中央反腐倡廉的力度加大,为了明哲保身,平安度日,于是就把民营企业视为洪水猛兽、青面獠牙,不敢接触,不愿接触,怕说不清,道不明,影响了自己的形象,耽误了自己的锦秀前程。前一段时间,大量的影视作品和一些主流媒体对民营经济进行了一些偏激的报道,凡是落马的贪官后面必定有一个民营企业家给他送金钱、送女人,采用各种手段对国家干部进行拉拢腐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面对民营企业老板,他们心惊胆战,于是主动划清界限,避而远之。

对策:完善机制促发展

为了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不断完善政府的作用机制,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对策和建议如下。

转变政府观念,找准政府座标。在我党的历史上,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以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70年代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后,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90年代初,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经济发展为之焕然一新。现在,我们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繁重任务,有必要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从过去的“全能”政府中解脱出来,建设“有限”的政府;从过去管理型的政府中解脱出来,建设服务型的政府;从人治政府中解脱出来,建设法治政府,坚决反对用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来发展民营经济。在此基础上,按照道家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做到有为发展,切实不表面,帮忙不添乱,搞好政府定位。一是要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红娘”。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科技、新产品层出不穷,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尽心竭力帮助他们提供市场信息、跟踪最新前沿技术、传递产业发展方向和各种政策资讯。搞好企业所需的市场、客商、资金、技术等穿针引线,推进企业上等升级;二是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医生”。我国中医诊断病人的基本方法是“望、闻、问、切”。各级政府的领导对待企业也要使用这种方法,经常关心企业的生产,了解产品的销售和企业的管理,从中发现问题,对症处方。但这张处方,只是一种建议,决不能强加企业,更不容忍越俎代庖,赤膊上阵,迫使企业照此办理。倘若如此,大错特错;三是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保姆”。各级政府一定要为企业撑腰壮胆,理直气壮地支持企业抵制“三乱”,当好企业的保护神。协调好企业与周边的关系,帮助企业办理各种困难的行政审批事项,解决好后顾之忧,使企业一心闯市场,安心搞管理,专心思发展。

加快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关键在于还权于企业,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市场。要按照精简、高效、廉洁的原则组建服务型政府。一是对工商局、经委、中小企业局、工商联等部门的企业管理职能分离出来,组建综合的经济管理部门,避免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的过渡时期,政府主导民营经济的发展还要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作为权宜之计、过渡形式的综合管理部门应当担负起政府发展民营经济的职责,负责传道、授业、解惑,不分所有制性质,只按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特点实行分类指导,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二是组织综合性的执法部门,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按照企业、市场融为一体的原则,仿照城市综合执法的方式,把工商、质监、卫生、环保等部门的执法职能分离出来,组建经济综合执法部门,按照统一标准,一视同仁,依法对企业和市场的生产经营行为实施监管,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三是完善各级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常言道:天下有杆秤,这秤砣就是老百姓。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应在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考核内容,变单一指标为复合性指标的考核,变定量考核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变静态考核为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考核,变模糊考核为服务对象的考核,这样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消除歧视,享受国民待遇。一是政治平等,营造民营经济大发展的社会氛围。要努力营造“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经济上保障”的良好发展氛围。有利于提高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政治、社会地位,彻底消除对民营企业“干部怕接近、金融部门怕贷款、基层群众怕担风险”的“三怕”思想,为民营企业大发展扫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二是政策平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认真清理和废除各项法律、法规、政策中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条款,把宪法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条款真正落到实处。取消工商部门对个体工商户的收费,保证民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平等;三是经营范围上的平等,消除行业歧视。做到不限速度,不限比例,不限规模,凡是国家资本能够进入的行业,民营资本也可以进入,引导民营企业投资金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通信甚至军工行业。真正让民营企业享受国民待遇。

建设服务平台,营造发展环境。民营经济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帮助和扶持。这就客观要求政府必须搞好指导、服务,促其健康发展。一是建立产业指导平台,定期不定期向企业发布国家产业政策、相关市场资讯、技术进步状况,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千里眼”、“顺风耳”;二是建立职业培训平台。定期不定期组织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观念、战略思维、法律意识、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培训网络和协作机制,加强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人才交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为企业培训大批的专业技术和适用人才,使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三是建立法律服务平台。要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充分利用“148”法律热线等渠道,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服务,引导他们合法经营,依法办事;四是建立做大做强的平台。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上项目,引进、消化国内外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及拓展国际市场的出口加工项目,政府给予适当的贴息和补助,让他们和国有企业一样享受到党的温暖和政府的阳光普照。

篇5:“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关于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通知

各功能区管委会,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自《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永政发„2007‟111号)颁发以来,各地认真组织实施,对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扩大政策惠及面,进一步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经研究决定,补充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突出奖励补助重点,扩大政策覆盖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运用社会经济资源,不断完

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体系。通过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和救助,以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二、享受条件

享受该政策对象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本县农业户口或“农转城”人员(身份确认参照永人口计生领„2009‟48号文件);

2.1973年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或程序违法生育经行政处理后的;

3.生育一个子女或现存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生育二个女儿后施行了绝育措施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4.计划生育归口永嘉管理。

三、具体内容

(一)符合政策法规生育对象

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父母,按孩子出生时间(二女户以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时间),签订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合同后,给予补助15年城镇职工(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费:一年内参保县政府承担90%,个人承担10%;二年内参保县政府承担80%,个人承担20%;三年内参保县政府承担70%,个人承担30%;三年以上享受对象的补助标准按原政策执行。

(二)程序违法生育对象

程序违法生育对象是指只违法生育一胎或符合再生育条件— 2 —

未经批准生育的对象。

1.养老储备金:程序违法生育对象享受标准每年300元。

2.城镇职工(个体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程序违法生育对象的保险费补助标准按本通知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50%享受。

3.程序违法生育对象不享受就学、就业加分。

四、工作机制

继续坚持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的“四权分离”监督制约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率。建立完善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投入到位,设立专户资金管理。建立完善工作评估协调机制,及时总结和推广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完善资格确认、报批程序、资金管理、责任追究等全方位的工作机制体系,推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五、国家、上级政府对社会保障、就学就业加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主题词:计划生育政策通知

篇6:“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发布文号】渝府发[1997]54号 【发布日期】1997-12-18 【生效日期】1998-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

服务合同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

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办法》的通知

(渝府发(1997)54号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对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施合同管理,是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确保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各地在组织签订、履行上述合同的过程中,应坚持教育为本、寓服务于管理全过程的原则,确保优生优育保健等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实际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请直接与重庆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联系。

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管理办法一、一、为确保优生优育和生育保健服务的顺利实施,根据《重庆市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二、本市行政区域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根据工作需要,依照本办法规定与已婚育龄妇女签订《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的,育龄夫妇应予配合。

三、三、签订《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的甲方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乙方为在本市户籍所在地分散居住在变动频繁的已婚育龄妇女(已绝育的除外)。

四、四、对经宣传教育后,无故不签订《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的已生育过子女的育龄妇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应责令其在三个月内补签;逾期仍不补签的,实行生育保健定期上门服务,并收取生育保健上门服务费200元。

五、五、收取生育保健上门服务费或乙方违约金,必须使用重庆市财政局印制的重庆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定额收据,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印章。

六、六、甲方给付乙方违约金时,乙方应填写由区(市)县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违约金在甲方有关经费中报销后,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经济责任。

七、七、《重庆市计划生育保健服务合同》(样本)。

八、八、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管理办法一、一、为切实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根据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重庆市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二、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已绝育的除外)拟离开本市户籍所在地到外地居住三个月以上者(在校学生除外),外出前应与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签订《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

三、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无故未及时与拟外出的育龄妇女签订《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和办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的,应承担拟外出育龄妇女由此发生的误工和交通费用。一次按每人每天15-30元计算。

四、四、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无故不签订合同,发生计划外怀孕后以不自行采取补救措施者,按以下规定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派出的管理服务人员的管理费:

(一)在本区(市)县境内的100-200元;

(二)在本区(市)县境外、重庆市境内的200-500元;

(三)在重庆市境外的500-2000元。

五、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依据本办法收费,必须使用重庆市财政局印制的重庆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定额收据,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印章。

六、六、甲方给付乙方误工费和交通费时,乙方应填写区(市)县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以上费用在甲方有关经费中报销后,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追究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经济责任。

七、七、《重庆市外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样本)(略)

八、八、本办法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篇7:“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发布文号】闽政文[2005]579号 【发布日期】2005-12-09 【生效日期】2005-12-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和一类先进县(市、区)及先

进工作者的通报

(闽政文[2005]57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2003-2005年,我省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目标,加强依法管理,深化宣传教育,开展优质服务,加大政策推动,实行综合治理,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连续15年较好地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人口计划。各级干部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志愿者为了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开拓进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表彰和激励先进,进一步调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抓紧抓好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省人民政府决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

授予福州市台江区等13个县(市、区)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授予福州市仓山区等28个县(市、区)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类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

授予黄良希等198位同志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希望以上受到表彰的单位与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争取更大进步。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各级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对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1.福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名单

2.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类先进县(市、区)名单

3.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名单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十二月九日

附件1:

福建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区)名单

(13个)

鼓楼区 台江区 晋安区 思明区 湖里区 同安区 芗城区 龙海市 鲤城区 丰泽区 涵江区 邵武市 新罗区

附件2:

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类先进县(市、区)名单

(28个)

仓山区 马尾区 闽侯县 连江县 罗源县 集美区 海沧区 龙文区 漳浦县 华安县 东山县 长泰县 南靖县 永春县 三元区 梅列区 明溪县 永安市 清流县 沙 县 将乐县 泰宁县 城厢区 延平区 浦城县 建瓯市 建阳市 漳平市

附件3:

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名单

福州市

(28名)

黄良希 市人口计生委计财处处长

邱何雯 鼓楼区东街街道计生办主任

陈明华 鼓楼区鼓东街道计生协会秘书长

林振星 台江区瀛州街道流动人口管理站站长

张朝? 仓山区建新镇计生办主任

李赛珠 仓山区临江街道计生办主任

林桂英 马尾区计生局局长 卢 鹰 晋安区宦溪镇党委副书记

陈秀端 晋安区新店镇计生办主任

刘惠珍 琅岐经济区计生局局长

肖诗兰 闽侯县上街镇党委副书记

张 戈 闽侯县荆溪镇计生办主任

张文芬 闽清县计生局计财科科长

许典章 闽清县白樟镇计生办主任

林瑞明 永泰县长庆镇计生办干部

张华清 永泰县清凉镇清凉村计生管理员

施敏捷 长乐市计生局局长

陈航红 长乐市航城街道计生办主任

翁章瑞 福清市高山镇计生办主任

王峰华 福清市宏路镇计生办主任

莫明立 福清市东瀚镇计生协会秘书长

曾华龙平潭县岚城乡计生办主任

倪红燕 连江县?头镇计生办主任

游美莺 连江县东岱镇东岱村计生中心户长

郑景武 连江县丹阳镇计生办主任

廖翠霞 罗源县凤山镇计生办主任

陈声波 73881部队卫生所所长

李白蕾 福州日报社记者

厦门市

(11名)

陈文锋 市人口计生委规划统计处处长

曾毓琪 思明区区委副书记

周宏伟 思明区厦港街道计生办副主任

吕美琴 湖里区江头街道后埔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陈鸿阳 湖里区金山街道计生协会秘书长

陈永贞 同安区大同街道计生服务所所长

颜允侯 同安区五显镇计生协会秘书长

彭美招 翔安区新店镇计生服务所所长

康志卿 集美区人口计生局局长

林惠群 集美区计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许 定 海沧区海沧镇渐美村党支部书记

漳州市

(24名)

柯志明 龙文区区委副书记

陈秀桃 龙文区朝阳镇计生服务中心主任 胡 钦 芗城区区委副书记

罗朝全 芗城区西桥街道计生协会秘书长

林雪英 南靖县和溪镇计生办副主任

吴启翥 南靖县靖城镇计生办科员

林耀光平和县五寨乡埔坪村党支部书记

黄艺玲平和县南胜镇计生服务所护师

肖乾福 长泰县枋洋镇党委副书记

林健娘 长泰县枋洋镇计生协会会长

张海顺 龙海市计生局局长

周亚波 龙海市榜山镇计生办主任

钱海忠 龙海市颜厝镇计生协会会长

张映颜 云霄县蒲美镇计生服务中心主任

林经山 云霄县和平乡计生办专干

戴文利 漳浦县计生局局长

林跃国 漳浦县深土镇计生协会副会长

杨瑞峰 漳浦县盘陀镇计生办主任

陈婉纯 诏安县闽粤边贸旅游区计生办主任

陈淑贞 诏安县计生局科员

林桂妹 东山县铜陵镇副镇长

吴色海 东山县前楼镇前楼村党支部书记

郭清良 华安县计生局局长

李林超 华安县高安镇计生办专干

泉州市

(28名)

林秋贵 市计生委副主任

吕国庆 鲤城区鲤中街道办事处计生专职副主任

郑红兵 鲤城区临江街道计生办主任

蔡清松 丰泽区城东街道计生办主任

姜玉霞 丰泽区华大街道城东社区计生管理员

陈灿辉 洛江区区委副书记

胡金满 洛江区双阳街道办事处计生专职副主任

林进财 泉港区涂岭镇副镇长

庄秀平泉港区山腰街道计生办副主任

林秀丽 石狮市祥芝镇计生办主任

邱建申 石狮市锦尚镇计生办主任

庄松龄 晋江市人口计生局副局长

李其旦 晋江市安海镇计生办主任

颜粟余 晋江市英林镇计生协会秘书长

吴家再 南安市计生局局长

苏毅旋 南安市仑苍镇计生办主任 傅振芳 南安市金淘镇计生办主任

陈风清 惠安县计生局副局长

江德钊 惠安县小乍镇计生办主任

张细华 惠安县涂寨镇金相村计生管理员

吴国家 安溪县计生局副局长

廖金火 安溪县虎邱镇党委计生专职副书记

林因藤 安溪县尚卿乡计生办主任

张传统 永春县副县长

郑奇生 永春县五里街镇计生办主任

颜荣达 德化县南埕镇计生办主任

陈准荣 德化县美湖乡阳山村计生管理员

苏伟卿 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计生局局长

三明市

(23名)

卓明炜 市人口计生委办公室副主任

曾明生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毛慧芳 梅列区列东街道计生办主任

张良英 梅列区洋溪乡计生办科员

段章琰 三元区莘口镇计生办主任

王婷婷 三元区白沙街道计生办主任

原建发 明溪县城关乡计生办主任

胡启忠 沙县南阳乡计生办科员

陈应寿 沙县大洛镇计生协会会长

朱国辉 建宁县黄埠乡计生办主任

汤春兰 永安市副市长

吴洁华 永安市曹远镇计生协会副会长

赵火旺 清流县林畲乡计生办主任

陈志锋 大田县计生局副局长

余文社 大田县均溪镇计生办主任

谢贤斌 将乐县光明乡计生办主任

陶林寿 将乐县高唐镇党委副书记

杨传秋 尤溪县溪尾乡计生办主任

谢启增 尤溪县计生协会会长

周玉英 宁化县计生局局长

张尚平宁化县城郊乡计生办主任

许建秀 泰宁县开善乡计生协会副会长

付亚萍 福建三钢(集团)有限公司计生办主任

莆田市

(14名)

彭丽靖 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王玉芳 荔城区副区长

林峰阳 荔城区西天尾镇计生办专干

黄玉泉 涵江区计生局局长

黄秀萍 涵江区梧塘镇计生办主任

施金堂 湄洲岛国家旅游渡假区管委会湄洲镇后巷村党支部书记

俞志雄 秀屿区埭头镇计生办主任

张剑雄 秀屿区山亭乡计生办专干

林光灿 秀屿区笏石镇计生协会副会长

陈 捷 城厢区计生局局长

林文富 城厢区华亭镇计生办主任

王明通 仙游县赖店镇计生办主任

刘飞龙 仙游县园庄镇计生办主任

连兰钦 仙游县鲤城街道计生办主任

南平市

(22人)

徐子惠 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

杨 敏 延平区区委副书记

汤梅花 延平区梅山街道计生办主任

黄美娥 延平区王台镇井窠村计生管理员

黄国栋 邵武市人口计生局局长

龚能华 邵武市金坑乡计生办主任

赵晓萍 邵武市拿口镇计生办主任

彭群富 武夷山市人口计生局局长

张礼斌 武夷山市吴屯乡计生办主任

魏建忠 建瓯市市委副书记

潘水高 建瓯市顺阳乡计生办主任

黄 瑾 建瓯市小桥镇计生服务所所长

王光荣 建阳市人口计生局局长

吴子清 建阳市小湖镇计生办主任

李爱荣 建阳市童游街道计生专干

邓庆云 顺昌县水南镇计生办主任

邓毓鸿 顺昌县元坑镇计生服务所所长

胡永普 浦城县万安乡计生办主任

李仙华 浦城县管厝乡计生办专干

吴隆明 光泽县司前乡计生办主任

秦韶华 松溪县松源镇计生办主任

周泽强 政和县石屯镇计生办主任

龙岩市

(17名)

张菊兰 市人口计生委主任

邹永亨 市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

黄翠琼 新罗区人口计生局局长

谢水香 新罗区西城街道计生办主任

谢志彬 新罗区适中镇保丰村党支部书记

康海滨 长汀县人口计生局局长

江永斌 长汀县馆前镇计生办专干

张文昌 永定县金砂乡计生办主任

廖志征 永定县坎市镇青溪村村委委员

林荣焕 上杭县南阳镇党委副书记

龚荣香 上杭县蓝溪镇计生办主任

彭江英 武平县象洞乡计生办主任

朱银秀 武平县民主乡计生服务所护师

周年炜 连城县新泉镇计生办主任

黄开菊 连城县莲峰镇计生办专干

张晓玲 漳平市委常委

罗昌灶 漳平市双洋镇计生办主任

宁德市

(18名)

方永秋 市计生协会专职副会长

李提帐 市财政局教科文科科长

陈善松 蕉城区计生局局长

陈丽银 蕉城区蕉北街道党工委计生专职副书记

阮元池 蕉城区赤溪镇党委计生专职副书记

王宏力 福鼎市秦屿镇党委计生专职副书记

林德亮 福鼎市点头镇计生办主任

陈启雁 霞浦县沙江镇党委计生专职副书记

黄玉琴 霞浦县崇儒乡计生办主任

王永祥 福安市阳头街道办事处党工委计生专职副书记

阮锦英 福安市溪尾镇计生办主任

陈时磐 古田县计划生育局统计股股长

张如密 古田县城东街道计生办主任

李在建 古田县杉洋镇计生协会副会长

郑日敏 屏南县路下乡计生办专干

叶成宗 寿宁县武曲镇计生办主任

何孙滨 周宁县七步镇党委计生专职副书记

许永安 柘荣县计生局局长

省直

(13名)

杨 敏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计生办副主任

郑 丽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工会女工委员

谭燕婴 福建省军区计生办助理员

邢 明 武警福建总队计生办主任

甘秋花 73111部队门诊部医师

曹晓红 92403部队装备部政治处干事

陶宁安 94816部队计生办主任

康 素 工商银行福建省分行机关工会副主席

李超英 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计生办主任

田丽萍 福建铁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计生办副主任

黄建平省人口计生委办公室主任

姜琪生 省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处处长

陈友茂 省计生协会副秘书长

篇8:“民政局完善公共服务发展计划”政府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全覆盖、保基本、有弹性、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不断完善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任务目标

坚持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巩固和拓宽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渠道,完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待遇支付政策,强化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等制度的激励机制,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服务网络,提高管理水平,为参保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尽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等传统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更好保障参保城乡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

三、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四、基金筹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要会同省财政厅依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标准。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鼓励选择较高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二)集体补助

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当地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三)政府补贴

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按其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省和市县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多缴多补。具体补贴标准是:年缴费100元到200元的补贴30元;年缴费300元的补贴40元;年缴费400元的补贴45元;年缴费500元的补贴60元;年缴费600元(补贴65元)至900元的,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补贴增加5元;缴费1000元的补贴100元;缴费1500元的补贴150元;缴费2000元的补贴200元。缴费补贴由省和市县各承担50%。新的缴费补贴标准从2014年1月1日起执行。对重度残疾人,由省级财政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对其他困难群体缴费是否实行补贴,由市县政府确定,所需资金由市县承担。

五、建立个人账户

国家为每个参保人员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及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对参保人的缴费资助,全部记人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按国家规定计息。

六、养老保险待遇及调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一)基础养老金

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省和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市县提高基础养老金报经批准后,所需资金由市县财政承担。鼓励参保人长期缴费,长缴多得。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目前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 (与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相同)。参保人死亡,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七、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当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在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下发之日前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缴费,自《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实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距规定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应逐年缴费,也允许补缴,补缴费不享受政府补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员死亡的,从次月起停止支付其养老金。从2014年1月1日起,全省建立丧葬费补助金制度,标准为一次性补助不低于800元,省级财政按800元的50%给予补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每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进行核对;村(居)民委员会要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展工作,在行政村(社区)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领取记录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不漏、不错。

八、转移接续与制度衔接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在缴费期间户籍迁移、需要跨地区转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迁入地申请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一次性转移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按迁入地规定继续参保缴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已经按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无论户籍是否迁移,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优抚安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衔接,按有关规定执行。

九、基金管理和运营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独立核算,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挤占挪用、虚报冒领。鼓励有条件的市(区)积极探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提高基金共济和抗风险能力;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十、基金监督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监督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存储、管理等进行监控和检查,并按规定披露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财政部门、审计部门按各自职责,对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纪违法行为,有关部门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要积极探索有村(居)民代表参加的社会监督的有效方式,做到基金公开透明,制度在阳光下运行。

十一、经办管理服务与信息化建设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能力建设,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整合现有公共服务资源和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充实加强基层经办力量,做到精确管理、便捷服务。要注重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人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认真记录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按规定妥善保存。要为经办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县级财政要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保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管理、经办服务等工作正常开展。工作经费不得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中开支。对财政确有困难的县(市、区),省、市两级财政给予适当的工作经费补助。

要进一步完善省级集中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纳入“金保工程”建设,并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将信息网络向基层延伸,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实时联网,有条件的地区可延伸到行政村;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试点并逐步推开,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宣传

各级政府要统一安排部署本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将其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督促各有关单位做好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制定、统一管理、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筹集、划拨政府补贴资金,落实工作经费,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会计制度,检查审核基金收支预决算执行情况,设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做好财政补贴资金的审核和拨付;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建立健全统计报表制度,做好参保登记、个人账户管理、待遇发放和基金收支预算管理等工作。要认真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工作,全面准确地宣传解读政策,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注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引导城乡居民踊跃参保、持续缴费、增加积累,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各市(区)政府(管委会)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备案。

本实施意见自《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印发之日起施行,已有规定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按本实施意见执行。

上一篇:乘法分配律练习题下一篇:中小企业申请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