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课

2024-07-17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课(通用6篇)

篇1: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课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 思政 张森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全课概述

本课从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市场、引导市场的辩证关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市场、价格、生活、生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新课程学习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二)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置的镜头一至四,并回忆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回忆生活活动,得出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结论,思考讨论它为什么变动,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教师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

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供求关系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的呢?(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实现的。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点评。

(2)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卖方市场含义。

(3)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相出售,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买方市场含义。

教学过渡: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动,但是,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的,请看教材13页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论?

2、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的价格?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教师活动:第一课讲到,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既然是价值得表现形式,它的多少就应该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大小。所以说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价值大则价格高,反之则低。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页专家点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同一商品有多个生产者,价值大小由谁的劳动量决定?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某一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2)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教师活动:请看课本P13页的相关链接,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注意抓住“绝大多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商品使用的生产条件,绝大多数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3、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过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有关,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4页名词点击,了解劳动生产率含义。

教师总结: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价值量越大。结论: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活动:如果某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从而引起价值量变化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教师总结:不会。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者来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请同学们思考:其意义在哪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对生产者个人来讲,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图,反之,就会亏本。对整个社会来说,生产者争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所将内容,看看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供求关系变化引起价格变化,但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因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并根据供求状况来确定的,这就叫做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一个基本的公理:商品交换要求价值量对等,否则,交换就不会成功。货币产生后,交换就以价格相等形式进行。只要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是相符的,一切交换必定是等价的,但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是经常变化的,这是否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上涨或下降。从某一次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因此,等价交换作为一种原则、一种趋势和要求,始终被交换双方所遵循。(2)价值规律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一经济原则 4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就叫做价值规律。

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要求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因素会改变供求关系状况,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变动,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2、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课余作业】请分析,同一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为什么有时候赚钱,有时候亏本?

【教学体会】本节学习价格形成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节奏,供求影响价格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可略讲,把时间主要放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等问题上,以免前松后紧。

2.2 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一节讲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商品的价格是经常变动的。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是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化影响消费需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的高低对你的购物需求是否构成影响?你是如何根据价格变化进行消费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因此,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等反季节消费现象。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类似消费?为什么这样消费?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这样能节约资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教师活动:但生活中也有一种“买涨不买落”现象。请看教材15页材料,想想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

教学过渡:请同学们看教材15页的漫画,思考这副漫画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6页三个自然段,了解替代品、互补品的含义,以及价格变动对它们的需求量影响情况。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

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

教师活动: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而价格变化也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引起供求状况的变化。也就是说,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请看看本17页的示意图: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 ↑

↓ ↓ 生产扩大 生产缩小 ↑

―――――-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这一图表说明,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师活动:价格变动还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思考、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 7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7页相关链接,谈谈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教师总结:说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重视商品质量。

因为,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主要知识框架如下:(1)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减少需求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则减少。

(2)价格变化也会影响生产经营,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课余作业】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价格变动为什么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学体会】本节学习内容,教学中注意多引用生活、市场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具体、感性材料中,感悟其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篇2: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课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

解析:D 材料强调“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显然这是“独立自治”之意,D项正确。

2.公元前3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 )

A.全体雅典人民 B.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雅典贵族

解析:B 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是雅典的公民,并不是所有雅典人民,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故B项正确;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属于外邦人,不具有公民权,故C项错误;“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不只是雅典贵族,也可能是拥有公民权的平民,故D项错误。

3.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人民主权 B.法律至上

C.轮番而治 D.间接民主

解析:A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读取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信息“人民统治”“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等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故选A项。

4.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451年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给费2个奥勃,后来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

A.提高陪审员的收入 B.鼓励公民参加国家事务

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保证司法独立与公正

解析:B 分析题干可知伯利克里给参加陪审员的公民发放津贴。其目的是鼓励公民参政,使广大贫苦公民不致为生活所迫放弃参政权,故B项正确。

5.伯利克里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

A.直接民主制 B.抽签选举

C.代议制民主 D.轮流坐庄

解析:A 依据题干中“凡公民都有权……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可知当时雅典推行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制,A项正确,C项错误。B、D两项是直接民主制下的参政方式,B、D两项错误。

6.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雅典,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他所实施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 )

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

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

C.设立“五百人会议”

D.向公民发放津贴

解析:A “黄金时代”的到来实际上指民主的广泛性,伯利克里规定:除十将军外,一切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这体现了公民参政范围的扩大,故选A。

7.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雅典人进行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A.五百人会议 B.公民大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解析: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时代雅典人进行决策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将军委员会是负责军事的机构,故D项错误。

8.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这实际是做不到的,于是他们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替代方案。这个替代方案最有可能是( )

A.以血缘为关系组织在一起 B.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C.按财产等级划分阶级 D.轮番而治

解析:D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在当时要想保证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只能是轮流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轮番而治,D项正确。

9.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 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 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解析:C 在雅典民主制下,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实行抽签选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能否成为领导者取决于人民的喜好,这使得有些野心家可以通过蛊惑群众,默许人民的要求来左右政局,很难选出德才兼备的领导者,这是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弊端。

10.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他批评的是( )

A.人民主权的虚假 B.直接民主的泛滥

C.行政官员的腐败 D.轮番而治的弊端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苏格拉底的话正是强调了这一内容。故选D。

11.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

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A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开端,是第一部成文法,材料体现的是成文法,虽然从根本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但它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不是最严峻的法律,B项错误;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的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项错误;罗马法体系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D项错误。

12.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典( )

A.剥夺了贵族权力

B.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

C.保护奴隶利益

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平等

解析:B 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避免了贵族随意曲解法律。因此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罗马法从根本上来看是维护贵族利益和奴隶制的,A、C、D三项错误。

13.公元前449年,罗马立法委员会将罗马法律铭刻在十二块铜牌上公布于众。这一法律属于( )

①万民法 ②成文法 ③公民法 ④自然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B 万民法是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十二铜表法》处在罗马共和国早期,故①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故②正确;《十二铜表法》处在罗马共和国早期,属于公民法,故③正确;自然法是抽象的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

14.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此后,“罗马”实施了(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解析:C习惯法是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主要使用的法律,公元前5世纪中期后,逐渐被成文法所取代,故A项错误;公民法适用的是罗马公民,不适用于外邦人,故B项错误;随着罗马扩张,大量的外邦人被纳入罗马的统治范围之内,为了更好地统治,法律的适用范围也要扩大,由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法到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故C项正确;自然法是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故D项错误。

15.《西方文化概论》在评价罗马法时说道:“它具有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特点,反映了极其复杂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属于罗马法中常变常新的动态部分。”这里的“它”指的是(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解析:C 在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公民法逐渐被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万民法所取代,针对罗马境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故C项与题意相符。

16.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规定了一种所有权转让方式的具体程序,著名法学家盖尤斯曾做过形象的描述:“使用不少于五人的成年罗马公民作证人……买主手持铜牌说‘我根据罗马法说此人(奴隶)是我的,我用这块铜和这把秤将他买下’,然后他用铜敲秤,并将铜块交给买主,好似支付价金。”这项规定( )

A.推动了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

B.体现出罗马法追求公平公正

C.显现出很强的预防纠纷的功用

D.有利于调整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解析:C 根据材料“买主手持铜牌说‘我根据罗马法说……’”可知,在这一时期罗马成文法早已产生且广泛应用,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奴隶的买卖,且奴隶社会法律很难达到一种实质上的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使用不少于五人的成年罗马公民作证人……买主手持铜牌说……然后他用铜敲秤,并将铜块交给买主,好似支付价金”可知,如此繁琐的程序,本身就具有一种预防纠纷的保障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不能体现贵族和平民的矛盾问题,故D项错误。

17.罗马法曾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出让或抵押。这表明罗马法( )

A.规定了夫妻财产分配原则

B.给予妇女相应的政治地位

C.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

D.解决经济纠纷缺乏灵活性

解析:C 材料体现的是对女子嫁妆中不动产的保护,反映了罗马法注重保护私人财产的原则,C项正确。

18.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这说明( )

A.罗马法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法律

B.罗马法在近代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运用

C.罗马法内容包罗万象且条理明晰

D.罗马法的某些理念具有普世性的意义

解析:D 材料中罗马法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说明其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着影响,故选D。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法律,维护奴隶制度,A项不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说法过于绝对。

19.恩格斯说:“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下列表述符合恩格斯论断的是( )

A.罗马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B.罗马的法律是资产阶级法律

C.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建立后开始形成

D.罗马法削弱了罗马的共和制

解析:A 恩格斯的论断反映了罗马法与资本主义时期法律的关系,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A项正确;B项本身是错误的,罗马法不是资产阶级法律;罗马法从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就开始形成,并且罗马法维护了罗马的共和制,故C、D两项是错误的。

20.《法学总论》中说:“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力之下,这种权力渊源于万民法,因为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哪个民族,主人对于奴隶都有生杀之权,奴隶所取得的东西,都是为主人取得的。”这实质上反映了( )

A.奴隶地位低下是万民法造成的

B.奴隶主的权力完全来自于万民法

C.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利益

D.万民法适用于任何民族

解析:C 奴隶的地位低下是由当时的社会形态所决定的,且在万民法产生之前已经如此,A项错误;B、D两项说法太绝对,均排除;材料从实质上反映出万民法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1题24分,22题16分,共

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模式基本一致,具有承袭关系。如机构名称、官名和品位大同小异,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整个监察过程,从纠参到复议,从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在传统的中国政治中,要有效地行使政治权力,执法者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或拥有较高的政治权力。为了保证监察工作的有效性,中央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这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就使监督官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使监察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监察职能。

——张晋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与启示》等

材料二 雅典还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陪审法庭没有专设法官,任何裁决都由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认可听证会就是在公民大会上经常就国家重要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称职进行信任投票,不称职者,或被免职,或被撤职查办。公职人员即使在任满离职时,也要接受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的审查。

——张慧《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预防权力集中的措施,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权力监督机制不同的原因。(14分)

解析:本题属小切口题,考查古代中国与雅典的监察制度。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具有承袭关系”“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使监察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中央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来分析。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抽签决定”“任何裁决都由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公民大会……进行信任投票”来分析。第二小问从双方的政治体制、地理环境等角度分析。

答案:(1)特点:稳定性(承袭性);位高权重;受皇帝控制;独立性。(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作用:有利于维护专制皇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每点2分,共4分)

(2)措施:实行轮流当政;实行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司法审判;对公职人员进行投票评定。(每点2分,共6分)

原因:中国古代是中央集权统治,一切机构都对皇帝负责;古代雅典是民主政治,国家机构对民众负责;中国古代是地域广阔的大国,需要通过有效的监察来维护政治统治;古代雅典是小国寡民,能够实行全体公民的监察体制。(每点2分,共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 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其原因是战争需要平民补充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他们处于要求政治上得到进步的有利位置,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采取罢工的形式。他们通过公民大会选举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包括写下法律条文,公诸于众,限制任何个人所能拥有的土地的数量。

材料三 罗马法虽属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但由于它对反映简单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作了详尽的规定,因而也就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许多法律关系,因此它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属于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其影响更加显著。18《法国民法典》就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19生效的《德国民法典》不少地方也沿袭了罗马法的传统。欧洲大陆上其他许多国家的民法也都受罗马法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其会成为核心内容?(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罗马法律制度刚刚建立时就带有某些民主化色彩”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说罗马法“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债务纠纷”“契约”等,结合所学来分析;第二小问从罗马的扩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等角度分析。第(2)问据材料二逐条归纳、概括即可。第(3)问据材料三中第一句话回答即可。

答案:(1)核心内容: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原因: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随着对外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6分)

(2)战争需要平民补充人力资源,使他们在政治上的一些权利得到保障;保民官对平民利益的保护;公民大会可限制贵族的利益。(6分)

篇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课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运用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及探究反应原理, 了解实验设计, 体验科学研究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课堂组织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手脑并用, 自主探究、发现、感悟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形成个性体验, 培养学习乐趣。本节设计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又用对比讨论的方法了解不同活动性的金属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的条件、现象和产物的差异。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课堂内容趣味化, 达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目的,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亲自实验, 了解实验设计方法, 掌握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掌握金属铁与水反应的条件, 了解铁与水蒸汽的反应原理, 学会分析现象及探究反应原理。

2. 在亲自实验或实验装置的对比分析中, 体验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通过思考、设计、交流,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为高一学生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打下基础。

4. 通过动手实验和讨论实验现象体验化学的奥秘, 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

Na与水反应的现象分析及产物的检验

四、教学难点

Fe与水反应实验的探究。

五、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实验。

六、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1) 设问:你相信一滴水能点燃一盏灯吗? (2) 表演魔术:滴水点灯 (魔术说明:事先在酒精灯焰心上放一小粒钠, 然后滴一滴水, 就可以看到酒精灯被点燃了。) (3) 设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索与发现。

2. 观察回忆。

(1) 投影金属与酸反应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回忆。 (2) 分析金属与酸的反应, 回忆初中知识。 (3) 在观察中回忆:金属与酸可以反应;反应程度逐渐减弱。 (4) 点拨:在活动性顺序中, 氢前金属遇酸反应, 生成盐和氢气, 且金属越活泼, 反应越剧烈。 (5) 以镁为代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Mg+2HCl=MgCl2+H2邙。

【设计意图:观察图片, 回忆初中知识, 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又将已知与未知进行有机结合, 便于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分析金属与酸的反应, 既是对分析能力的培养, 又是对学生发现问题兴趣的有效激发;引导学生将知识和方法及时总结成规律, 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又便于识记知识和推动今后的学习。】

3. 实验感悟。

(1) 板块过渡自然衔接。镁可以和盐酸电离出的H+反应, 水是一种电解质, 能微弱的电离出H+, 那么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作为活泼金属代表, 钠遇到水又会怎样?

【设计意图:板块之间进行有效过渡能让课堂组织变得更自然流畅, 这是从教的角度思考;从学的角度思考, 有效的过渡便于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从过渡语言组织方面既强调对上一板块知识的总结, 使学习主体形成知识小结, 又顺势提出了新的问题, 为下一板块的课堂组织引入思考, 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进入学习, 并在学习中回应思考。】

(2) 阅读报道初步感知。 (投影一篇关于纳与水反应的报道)

师:同学们在阅读报道中发现了什么?

生:纳容易与水反应。

师:想亲自验证一下吗?

生 (欢呼) :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快速阅读, 在阅读中初步感知, 为实验作准备, 这是实验的前奏, 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 学生有了初步感知后, 还需要教师的课堂造势, 同时通过快速阅读, 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操作形成体验。

师:实验前我们需要准备些什么?

生:钠、水、酚酞试剂、滤纸、小刀、小烧杯、镊子。

师:同学们先自己说说操作步骤。

生:第一步是用镊子夹取小块钠, 在滤纸上吸干表面的煤油, 用小刀切绿豆大的钠, 其余放回原瓶;第二步是在小烧杯中加一小半水, 滴入1~2滴酚酞试剂, 将钠粒投入小烧杯中。

师:根据所说的实验步骤我们开始实验, 注意观察金属钠和溶液的变化等实验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

【设计意图:在学生实验前, 教师应指导其作好充分准备, 包括思考准备的器械和材料, 也包括实验步骤的预热, 这是成功进行实验的必经步骤。】

(4) 实验分析形成结论。

师:对实验进行分析探究写出反应方程式。

师:请回忆实验过程, 小结以下问题:实验步骤是否与你实验前所说的一致, 如果不一致, 以后需要怎么做?实验中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这些现象你有哪些推测?如果要验证这些推测你怎样验证?这个实验从分类的角度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后回答, 教师引导分析、解释原因, 推测并验证产物,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分析反应类别, 强化新课标中提示的物质类别、反应类别进行学习的这条主线。) 再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反应, 揭示反应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课堂延展形成迁移。

师:了解了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 再看熟悉的金属铁, 日常生活中用铁桶盛水、铁锅做饭, 探究铁与水能否反应。

生:铁在冷水热水中不反应, 但在高温加热时可以反应。

师:了解了铁与水反应的条件, 我们能在实验室里用一只试管设计完成铁与水高温下的反应吗?

生:能。

师:根据钠与水的反应, 对比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条件, 设计方案完成实验任务。

(学生准备实验方案并实验)

师:引导学生谈实验, 并写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延展, 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学习方法, 优化一套最合理的方案, 激发求知欲, 培养探索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6) 自我总结整合知识。

师:我们能对我们今天的实验作一个小结吗?首先, 我们从科学实验需要哪些精神方面进行小结。

生:做实验前要有充分准备, 这是严谨的精神;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观察作好记录, 这是认真的精神;实验后要作好分析推断, 这是实验推测的精神;进行推测以后要用理论或者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断, 这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尊重实验结果, 这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师:同学们再从实验收获的角度进行小结。

生:大多数金属与冷水热水不反应, 活泼金属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 中等活泼金属在高温条件下才能与水反应。

师:显然, 金属与水的反应条件及程度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你能在课外设计相关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结论吗?

【设计意图:既包括对实验过程中的科学精神的总结, 也包括对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的总结。总结科学精神便于从科学态度上引导学生, 总结规律性结论, 便于对学生进行知识整合, 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总结后, 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 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金属化学性质完成课外探究, 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巩固拓展。

(1) 请叙述金属与水的反应和金属活动性的关系。

(2) 金属钠比铜活泼, 能否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请通过实验验证。

(3) 探究“滴水点灯”的实验原理。

篇4:必修一第二单元训练

1. 阅读下列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

人口

总数\&雅典

公民

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

形式\&程序\&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

方式\&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慢神和

蛊惑青年\&]

依据表格不能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问题是( )

A. 民主范围狭窄 B. 参政方式原始

C. 雅典社会衰落 D. 国家权力滥用

2.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A. 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政治文明

B. 古希腊城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 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 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3. 希腊古典文献中反映出来的基本是反民主政治的意识形态传统,伯里克利的葬礼演说是少数正面阐述民主政治的例子。上述现象表明了雅典( )

A. 民主制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B. 社会精英不认同该制度

C. 民主制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D. 民主制受到广泛反对

4. 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智者学派的兴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 伯利克里说:“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雅典的“独创”是( )

A. 城邦政制基础上的直接民主制

B. 五百人会议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C. 氏族贵族奴隶主成长为新的政治力量

D. 官职向一切人民开放,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6. 希罗多德在《雅典政治》中提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反映材料所说的变化的改革是( )

A. 梭伦改革

B. 克里斯提尼改革

C. 伯里克利统治前期的改革

D. 伯里克利统治后期的改革

7. 下列人物中,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是( )

A. 伯利克里 B. 查士丁尼 C. 柏拉图 D. 梭伦

8. 《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规定“法勿因私而立”,第三款规定“授权之狱官或仲裁者,经查决狱讼而取赂者,当诛”,第八表第十二款规定:“适逢夜盗,杀之无罪。”《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体现出( )

①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 ②保护有产者的利益 ③强调了司法程序的严格 ④体现公正的法律观念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他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罗马法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B.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阶级

C. 罗马法为巩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D. 罗马法起着管理社会的职能,稳固着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

10. 古罗马时期的波利比乌斯试图解释罗马成功和希腊世界败于罗马的原因。他认为罗马共和政体是兼有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因素的混合政体,执政官是君主制成分,元老院是贵族制成分,公民大会则是民主制成分。这三者相互牵制和配合,形成了最好的政体。据此可知波利比乌斯( )

A. 准确描述了罗马社会

B. 全盘否定希腊民主制

C. 初步提出了权力制衡

D. 认为政体合理重于法律

二、非选择题

11.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在解决私人争端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片段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在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迈克尔·H·哈特(美)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雅典民主制的突出特点。这些特点在雅典体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查士丁尼法典》的历史影响。

(3)结合所学谈谈古希腊与古罗马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巨大贡献。

1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如果(公民)大会通过了某项议案,那么这一议案就成为所有公民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律……其中的一些重要法律要委托大会秘书刻碑存证。碑文的开头必然是“议事会和人民议决”,或仅仅是“人民议决”……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以及不同构成单位之间的整合关系正是依赖这些法律才得以存在和运行的。

——《世界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1)材料一划线部分的内容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特征?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雅典民主政体包含哪些政权机构?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靠什么来维系?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地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雅典和古代罗马政治生活的相同点。

篇5: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课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教材分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第二课,本课通过从“无为”到“有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和“儒学成为正统”三个方面介绍了新儒学在西汉被重视、推崇和发展为正统思想的过程。它继承了先秦孔孟儒家思想,又对后世儒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这一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十分突出。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有关本课的知识;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文科学生,学生已经学习必修一的有关中央集权的加强的内容,对加强思想控制、君主专制等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认知能力分析:到高二时期的学生认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已经初步具备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3)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的背景,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特定的思想文化的认识,即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定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4)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整理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董仲舒及其思想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获取、阅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课部分

一问:回忆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简述在儒家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三位人物及其观点。二问: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接替秦朝的又是什么朝代?又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来加强自身的统治的呢?时代不同,需要不同,统治者对思想学说的态度措施也不同。进而导入课程同学们知道儒家思想在汉朝又有怎样的命运吗?那们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儒家思想在汉朝有怎样的发展。

(二)、教学过程部分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汉初的“无为而治”: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社会贫困。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马上打天下”的局面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非常需要安定的环境来恢复封建经济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理解:什么是无为而治?

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决不是一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以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从汉朝建立到汉文帝,经过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极盛的地步。一方面文帝受老子思想影响,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另一方面文帝为人十分仁德宽厚,这使天下百姓受益无穷,也使西汉王朝逐渐走向强盛。

(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①减轻田租;

②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 ③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 ④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

3)影响:积极作用: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消极作用: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

2、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①汉初的休养生息使汉朝经济恢复发展,国力日盛(基础、条件)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诸侯势力膨胀;土地问题: 阶级矛盾尖锐;边境问题:匈奴为患(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发展的形势,巩固统治(3)主要措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见必修一第三课。

军事上——对匈奴采取强硬政策北击匈奴

经济上——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提出者:董仲舒(1)董仲舒的生平:

生活在文帝、景帝、武帝时代,大学问家,三次应对,得到武帝赏识。著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董仲舒对《春秋》的解释十分著名,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换句话说,他的理论权威来自《春秋》,这是他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春秋繁露》的缘故。(2)贡献:(也可以说是其思想特点)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解释: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2、思想主张:

通过史料阅读分析董仲舒的主要思想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得出董仲舒的重要思想之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二:

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公侯不能奉天子之命,则名绝而不得就位,卫侯朔是也 ——《春秋繁露·顺命》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得出董仲舒的重要思想之二:君权神受,说明了君主的至高无上,主要解决王国问题。同时我们从材料中也可看出对君主权利也还是有一定限制的。材料三: “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塞兼并之路”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得出董仲舒的重要思想之二:董仲舒进一步发展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并在此处讲授其与孔子以及孟子对仁政的不同看法。孔子的仁只是停留在“仁者爱人”这样一个道德层面,孟子已经开始对仁政有了阐述,而到了董仲舒进一步将“仁”的思想运用到政治当中。

材料四: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外方,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三纲五常”的理解: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皇朝统治的工具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

得出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时候,主要内容是重礼、讲仁、崇德。孔子讲礼,要求严格等级秩序,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而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为此,他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表率作用)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是个人品德。纲常就用以泛指道德和道德规范。人的自然发展应当依循道德规范的方向,而这是文化和文明的主要内涵。三纲五常,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如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然而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规范、禁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000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董仲舒还提倡“孝道”,现在新闻媒体报道的很多人道德沦丧,不赡养老人,不履行公民义务,看来我们还是应该取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来充实当今的中国人,唤起大家的意识。在此要注意董仲舒的思想是“新”的儒家思想,与最初的儒家思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

3、影响:(扭转局势付诸实行)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思考一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特点:把道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内容:A.“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B.“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 C.“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影响:为汉武帝所采纳,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考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什么被汉武帝所采纳?

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2、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的自我调节与发展)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换一个问法后,根本原因就发生变化如: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思考三想一想,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在他统治思想中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见学思之窗P9 以及思考栏)①董仲舒的新儒学提倡“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迎合了当时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所以汉武帝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因此,他在统治过程中,采取儒家以外的思想主张就不足为奇了。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问: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政治方面: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他规定,地方定期选出孝子、廉吏当中央任官,甚至还擢升平民、儒士为相。这明显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2)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教育方面:儒家经典“五经”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设立地方学校进行儒学教育。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前124年,又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其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2、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

(1)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其中《诗》就是《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书》就是《尚书》,是我国古代商贾文献资料汇编;《礼》就是《周礼》,周代的典章制度,道德规范;《易》就是《易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著作;《春秋》,是孔子以鲁国历史为主线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还立专事研究、传播五经的教官“博士”。挑选“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为博士,负责传授学问,设置经学博士7人。这是西汉大力弘扬儒学最切实际的举措。(2)设立太学,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定太学以教救国”,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起初,太学有经学博士7人和博士子弟50人,后来太学生发展到3000人。东汉时期更达到三万余人。可以说,太学不但是中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创办的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

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

(3)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3、独尊儒术的结果

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篇6: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1.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时间〗

1894年-1895年

〖国家〗

日本

〖背景〗

①19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把侵略目光集中到还没有被完全分割的少数地区,远东成为争夺的焦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强国;保留浓厚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阶级矛盾尖锐;制定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加紧扩军备战,蓄意侵略朝鲜和中国。

③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过程〗

①丰岛海战: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

②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③黄海战役: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中方损失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涌现出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英雄人物。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不许出海迎敌。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

④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全城仅剩36人。

⑤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结果〗

最后签订了《马关条约》(1895)〖评价〗

①对中国: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刺激中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运动兴起:台湾人民开展反割台斗争,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挽救民族危亡。

②对日本:利用巨额赔款增加资本积累,跨入帝国主义强国行列;在华势力迅速膨胀,一步步扩大对亚洲各国的侵略。

③对国际: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改变远东局势:中国继续衰落,日本迅速崛起,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反映列强争夺中国斗争激烈。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时间〗

19-19

〖国家〗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背景〗

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直接原因: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联合发动。

〖过程〗

1900年,英、法、美、德、日、俄、意、奥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在天津大沽口登陆,一路打到北京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城和皇宫紫禁城烧杀抢掠。

最后签订了《辛丑条约》(1901年)

赔: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驻: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评价〗

是近代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对中国残酷的经济掠夺、严厉的政治奴役和野蛮的军事控制,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中“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黄海海战

〖背景〗

1894年9月,中同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返航途中在黄海海面突然遭到悬挂美国国旗的蓄谋已久的日本舰队的偷袭,北洋舰队缺乏准备,仓促迎战。

〖意义〗

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①直接结果: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总体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仍重创敌舰,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②最后结果:黄海海战后,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舰队避入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不准出击,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最后,日军从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灭。

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台湾与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怒斥清政府投降卖国。

〖过程〗

①日军入侵台湾:1895年5月,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台湾巡抚唐景崧逃往厦门。10月,台湾全部沦陷。

②台湾保卫战:日军在台湾登陆后,台湾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在丘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先后在新竹、台中、彰化、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意义〗台湾抗日军民血战5个月,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消灭日军主力部队近卫师团一半兵力。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写下了可歌可泣的 篇章。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5.义和团运动

〖背景〗

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②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猖獗(宗教侵略),地方官府袒护,民怨颇深。

③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甲午战争后,山东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洋教遍布,灾难深重;发生严重旱灾;德国强占胶州湾引发山东各地反洋教斗争迅猛发展。

〖过程〗

①兴起:18,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农民和手工业者秘密结社组织,进行反清斗争。

②发展:18秋,遭到袁世凯镇压,从山东转移到直隶,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将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势力发展到京津。

③高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在廊坊、杨村一带狙击八国联军,在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运动达到高峰。

④失败:慈禧西逃,令清军铲除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战士,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运动遭到失败。

〖评价〗

a.具有爱国性,反映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其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有利于争取官兵、发动群众参加反帝斗争“扶清”。

b.局限性:盲目、笼统排外,不懂区分外国侵略者、外国人、西方先进事物的区别;把救国与保清等同,不懂国家与朝廷的区别,放松对清王朝警惕。

〖失败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自发松散,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利用迷信手段;对封建统治者认识不清,行动盲目。如“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造成了义和团的迅速失败。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前,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在逃跑途中,她下令“铲除”义和团。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意义〗

性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注意:不是反帝反封建)

①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②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③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6.《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背景〗

《马关条约》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内容〗

1.割地

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影响: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赔款

内容: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影响: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开埠

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影响: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4.设厂

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评价〗

①对中国: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刺激中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运动兴起:台湾人民开展反割台斗争,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挽救民族危亡。

②对日本:利用巨额赔款增加资本积累,跨入帝国主义强国行列;在华势力迅速膨胀,一步步扩大对亚洲各国的侵略。

③对国际: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改变远东局势:中国继续衰落,日本迅速崛起,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反映列强争夺中国斗争激烈。

7.《辛丑条约》

〖时间〗

1901年

〖背景〗

1901年(旧历辛丑年),清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签订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故名《辛丑条约》。

〖内容〗

①赔: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③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拆: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⑤驻: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评价〗

是近代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对中国残酷的经济掠夺、严厉的政治奴役和野蛮的军事控制,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中“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8.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

①边疆危机: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西方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两北、西南等地区。

②俄英侵略新疆: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的喀什噶尔,两年后攻占南疆各城,成立“哲得沙尔汗国”,自立为“汗”。1870年,阿古柏又侵占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等地,将侵略势力扩张到北疆。俄、英两国为控制新疆,竞相勾结和支持阿古柏政权。1871年,俄国借口安定边疆秩序,直接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

〖过程〗

①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875年,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西征清军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的胜利(除伊犁外),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②收回伊犁:清军收复南疆后,沙俄仍拒绝交还伊犁。1880年,左宗棠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与此同时,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重开谈判,交涉伊犁问题。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曾纪泽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但仍被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结果〗

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两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9.新疆设行省

〖时间〗

1884年

〖背景〗

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将近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一词最早出现于光绪初年,本意是“新收复的疆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俄国强占中国西北边境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沙皇俄国军队又侵占了伊犁地区。新疆危机严重。为巩固边疆,1876年,清朝派陕甘总督左宗棠为收复新疆,到1878年,收复了新疆大部领土。1877年7月26日,左宗棠上《遵旨统筹全局折》提议建新疆行省。1884年11月16日(旧历甲申年九月二十九),清政府决定建立新疆行省,以使新疆实现长治久安。清政府任命刘锦棠为新疆行省首任巡抚。

〖评价〗

新疆建省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边疆,实现了各省行政制度的统一;进一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联系。

10.“扶清灭洋”

a.具有爱国性,反映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其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有利于争取官兵、发动群众参加反帝斗争“扶清”。

b.局限性:盲目、笼统排外,不懂区分外国侵略者、外国人、西方先进事物的区别;把救国与保清等同,不懂国家与朝廷的区别,放松对清王朝警惕。

11.瓜分中国的狂潮

〖背景〗

1895年初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时,帝国主义者就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狂叫。《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踏上中国,争相吞噬,在行动上“开始瓜分中国了”。

〖内容〗

德国认为中国山东的胶州湾最适合建筑海军基地。18,德国派军舰侵占了胶州湾,并把山东省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俄国于1897年强占了旅顺口和大连湾,而且把东北全境划为它的势力范围;法国于1898年迫使清政府答应租让广州湾,还划两广和云南三省为其势力范围;英国趁机于1898年强租九龙半岛及香港附近的岛屿,又强租威海卫为军港,并宣布广东和云南的一部分地区及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日本也于1898年4月胁迫清政府承认福建为其势力范围;美国当时正忙于向中南美洲扩张,无暇东顾,但它并没有放弃侵略中国的野心。1899年秋,它提出了一个各国在华利益“机会均等”的“门户开放”政策,以保持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自由开放,保护其在华利益。

〖评价〗

上一篇:学子宴的主持词下一篇: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