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总结

2024-06-30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总结(精选10篇)

篇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总结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总结

曙光小学王小平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以来,在我直接组织、参与、指导下,中高段语文教师及学生们进行了各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我们研究小组的成员对综合实践活动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无论是教师的点拨、引领能力还是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积极参与意识,都有了较大提高。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实践活动的时候,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发言、大胆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另一面,也让我们走进了孩子的心里,这是我们以前在教学工作中体会不到的乐趣。下面我就对本课题的实施研究做一简单总结。

一、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活动的开始,我们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我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这样做,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团队精神大大增强,为活动的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中,我们关注了每个学生的表现,尽可能地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去调查,按自己的想法去多方面的搜集资料,引导他们在完成分内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帮助别人、协助别人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坐享其成,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 1

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有的小组不但与组内同学合作,成果展示时还请来了外援;有的小组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这时学生想到了“为了小组的团结,我只有听他的了”,看似无耐,却也是一种睿智的表现。至少,在大力弘扬个性的今天,孩子们学会了权衡利弊、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与人愉快地合作,这也正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初衷所在。

二、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选题阶段,我们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然后引导学生谈对这个选题的了解,由于学生产生了一种从多方面了解的愿望,于是活动主题就确立了,主题确立后,我们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意见,确立了研究的子课题,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说都是不着痕迹的,是尊重孩子意愿、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

各年级的孩子对每个选题的了解都是片面的,在我们的眼中,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许是没有深度的,也许是没有价值的,然而我们却接受了他们的选择,因为我们始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参与者是孩子们,他们有权力选择自己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他们研究的应该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而不是教师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只能起一个“支架”的作用,只能帮助,引导学生研究、思考、设计,只能帮助学生在自我的探索中构建新的认知。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注重过程性指导

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不在自己的研究中孤立无援,也避免老师过多的参与和指导,我强调教师只是以一个协助者,一个顾问的身份出现,这使孩子们心理上有了依托,也得到了活动的主动权,开展活动

也更有热情了。如三年级学生在调查其它同学爱吃的蔬菜水果时,他们采取了问卷的形式。我们发现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就问他们是否还有其它更快捷的办法。一个孩子提出来:拿一个小黑板到班级调查,说明情况后只需要举手、数数就可以了。教师对他的方法加以肯定,陪他们深入到班级采访,有老师的陪伴,他们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即使面对六年级的大哥哥、姐姐仍是那么自如,结果出色的完成了调查任务。

四、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强调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些实践活动确实让孩子们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他们不但能从书本上、网上找到一些资料,还学会了从别人那打听消息,获得一些有用的资料。为了了解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他们去市场进行了采访;为了了解同学们压岁钱的使用情况,他们调查了100余人,并把数据制成了表格,用具体的数据说明问题。举行 “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开展“每日论坛”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当众表达的能力。举行的“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举行的“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

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正在他们自己的研究中变得善于思考,懂得了从多角度了解问题,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说明问题。

五、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一位实验教师说:“教语文时,我总想一节课让学生学会什么,很少关注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她这一番朴素的话语,道出了我们此项课题的意义所在。在研究成果交流时,我们把活动的最终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动地位。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调查成果有多具体,而是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得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

六、拓展延伸,寻找新问题

在每项活动结束后,我们引导学生谈谈:对于每一次活动,你还想做些什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说出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子课题,可以说是给学生留下了“思考题”,又为以后的研究性学习埋下了伏笔,也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连续性。

我们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活动中还存在着内容不够全面,调查不够深入,没有充分的利用家长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尝试,全面提高教师的“指导”艺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总结

一、课题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1.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比较关注和重视的课程,如何深入开展和有效实施正是学校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接到我校此项课题立项的通知后,学校就积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于2011年9月24日,我们在学校多媒体教室召开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启动会和开题报告会。明确了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然后专家组对此课题组成员进行现场答疑、互动交流,同时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专家反复论证,使方案进一步完善。其他的课题组成员人手一本课题报告,同时发动全校教师参与讨论,请他们明确我们的研究任务,对课题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为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举办相关的辅导活动,打开思路,开阔视野,明确方向,把握课题研究开展的具体要求。

2.“三级”管理层层落实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校本研究过程中,为了确保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有序推进,我们采用了“三级”管理模式。即先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社区的需要确定研究课题,制订出初步的可行性研究方案,然后上报给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进行初步审定,最后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审批、备案。教师在领导小组的指导、支持下,依照研究方案开展课题研究。这些措施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计划周密 重在实践

学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培养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学科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把综合实践课程开展成既能促进学生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素养的活动。已初步形成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系列活动。

小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让学生们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增强实践能力。学校63名学生步行到膨润土有限公司参观。活动内容包括:观看企业安全教育短片、现场问答、参观生产线、参观原料成品车间、参观厂区等。本次参观活动学生特别感兴趣,通过参观,学生知道了膨润土的相关知识,了解现代化外资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人文的企业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给现代化企业带来的丰厚经济效益,领略家乡与众不同的现代特色工业,感悟劳动光荣的美好情操,接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同时也明白,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将来在现代化的外资企业立足。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开始关注社会,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在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要走出课堂、教室这一狭小的生活空间,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课程资源的整合,这就必须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把课堂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超越书本的局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与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技意识,掌握迈入新世纪必需的技能。

同学们在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茁壮成长。

二、总结成果 积累经验

经过近半年的研究,我们认为: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课程形态。通过近半年实验,积累和丰富了学生直接经验,而且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校学生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们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上,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

三、反思不足 有的放矢

随着课题的深入实施,在收获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我们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配备不足

目前,我校没有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教师,学生活动的指导力量不足。由于没有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落实不到位,研究不深入。指导教师从哪里来、如何选派指导教师?是目前教师配备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课题研究不够深入

经过与实验教师的座谈,大家对研究课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普遍认为课题研究只是注重了搜集资料、参观展览等,没能充分得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

(三)受学校安全问题的困扰,不敢组织学生放手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走出校门亲身实践。但是由于学校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为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尽量减少学生的校外活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制约了课题研究活动的进行,导致了“表面化”、“形式化”。

四、明确目标 多方举措

(1)必须注重学习实施和教师培训的有机统一。

综合学习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知识方面,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最少涉及到两个以上的知识领域。能力方面,它需要发现

问题、课题设计、社会调查、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这些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的教师,大都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课题研究,就不那么得心应手。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另外,教师在专业领域、研究方法上准备还不足。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在综合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应当加强教师的合作。综合学习课题,都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以学科为划分依据的教研活动难以适应综合学习开展的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间的合作和交流也都突破了学科界限,这样的交流形式,应当制度化,让教师交流体会和策略,商讨疑难问题,分享做法与经验,在促进课题实施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

当然,任何培训都不是一步到位的,立足于本职工作的教师培训更是如此。因此,可以将考虑分层、分模块培训,使各层次的教师都得到逐步地提高。

(2)教师的辅导介入要有适度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过程、重方法。但是在具体的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仍是转变不了观念,把过去的教知识变成了教活动。也有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重过程和体验,教师只要在开始时引导一下,就可以完全放手了。而在综合实践课标中,我们知道,尽管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教师仍有责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适当帮助、适时调控。因此,我们既要避免对学生学习过程深度卷入,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应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依据具体问题和活动情境,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探索中前行,扎实落实、勇于实践、勤于反

篇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总结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和汉语言工具,在其他学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通过学习,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助于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中职院校倾向于培养实用型人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践课程占据着重要地位,对教学效果影响重大。然而就目前而言,国内中职院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语文教育发展,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1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及原因分析

1.1现状

受传统教育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国内教育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活动一直是薄弱之处,以至于培养出的学生,不能完全吸收知识,把知识和实践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当前教育中,实践课的地位越来越受重视,但在内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以XX中职学校为例,面对全校师生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其中学生问卷450份,教师问卷50份,回收率100%。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87.35%的学生愿意接受实践课,并且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语文运用能力的提升;56.28%的学生表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没有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并期待能够增加实践课程;22.46%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养成了语文实践的习惯,并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对待实践活动的态度上,25.31%的教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实践活动对语文教学并没有太大影响;74.25%的教师实施过综合实践活动,其中只有小部分坚持下来,其他教师则因效果不明显、调整教学方法等原因,只是在想起时才开展实践活动;52.66%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符合新课改要求,并表示在今后教学中,他们很乐意尝试。

可见,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待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应该尝试多元化教学模式,而且通过实践锻炼,有利于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不过,从实践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还需改进。

1.2原因

造成当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从学校方面来看,校领导对实践活动关注度不高,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如何扩大招生规模、如何保证就业、如何加强管理等问题上,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所忽视,相应的资金、场所、科研、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投入较少,使得实践活动难以顺利开展。课程安排不合理,对专业课非常重视,但认为语文课很容易,所以课时不断减少,没有实践的机会。

从教师方面分析,部分教师缺乏实践意识,依旧按照传统路子进行语文教学,观念较为落后,课堂上照本宣科,念完教材内容就意味着教学结束;没能考虑就业问题,对社会招聘人才的要求不了解,所以教学缺乏针对性;专业素养不够,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也应更新理念,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但很多教师墨守成规。部分教师积极尝试新方法,但因为自身能力不足,实践活动难以发挥实际效用。

从学生角度来看,很多学生重专业技能,轻语文基础,认为进入中职院校,必须打好基础,强化专业技能,觉得语文教学可有可无,正因为这种偏见的认识,导致其知识面狭窄,听说读写等实践能力偏低。也有很多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

2提高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水平的措施

2.1学科结合,以职业需求为指导

中职教材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往往根据学生特点及职业特色设计,根据教学模块顺次进行,并且尽量体现实践活动和学生专业相关联。比如旅游专业课程《地域文化》中“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一章就可以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文学艺术旅游资源”提供内容。学生结合在文学作品方面的积累,通过举例、分析、讨论,归纳出文学作品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

2.2改善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提高课堂效果,一方面应该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另一方面应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突出其主体地位。这一点十分关键,在传统教学中,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极易丧失兴趣,而且自主能力和创新意识遭压制,灵活性受到重创。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体,为其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在学生面前展示自我。

比如采取项目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以某焦点新闻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并独立思考,随后各抒己见,与其他学生讨论。最后留下作业,结合社会现象,以及自身经历,拓展新闻深度,准备一篇演讲,或者开展写作活动,锻炼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2.3因人制宜,开展有针对性教学

中职院校与普通高中有着很大差异,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有所不同,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这一角度看,语文其实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存在,它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交流水平,所以语文教学需要将语文和专业紧密结合。

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比如在普通高中,古典诗词歌赋是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了解创作背景,鉴赏艺术技巧,享受古典文学的美。但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则应更注重其实用性,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在讲解中国服饰时,可以把一些古典诗词和古代文化融入进去,配合图片、动画等形式,促进语文知识和服装设计专业的结合。同样,吟诗作对这种实践活动,对于普通高中生而言,可以陶冶性情,增强鉴赏能力。但对中职生来讲,创作或欣赏诗歌,莫如通过朗诵,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演讲技巧。

2.4多元评价,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听说读写只是其中的基础内容,此外还包括学生的设计组织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主动性、应变能力等因素。如果仅仅以活动评分来判断学生的真实能力,则有失客观。因此,考虑到评价环节的重要性,应结合教学特色,在原来评价机制的基础上,予以创新,体现出多元化特点。

比如增加评价主体,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由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活动,以及对其他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一来较为客观,二来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三来能够享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因此,可引进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

需强调的是,为体现出职业性,教师尽可能地增加实践培训经验,并融入到教学评价中,令学生逐步形成职业意识,有利于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最终的成果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学生可以通过演讲、表演、书面总结等多种方式实现。

3结束语

中职院校与普通高中不同,但语文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应该有丝毫减弱,相反还应根据职业院校特点,增加实践活动课程的比重。同时,以职业需求为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语文是中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基础课,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中应当非常重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文结合实例,首先对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及其原因作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徐荷琴.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现状与建议[J].生活教育,2016,22(1):109.

[4]李显彬.新课改下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特点及实践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4):165.

篇4: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具有“社会生活化”的特点。

在教学内容上,它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以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落实并达成《课标》中有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呢?下面结合笔者在新课程实施以来的实践探究以及对学生的指导,举例如下:

1、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师的主要任务为指导方法、推荐读物和组织交流。指导方法包括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目的和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一般来说,读书目的大致分类有四种:①增长知识,扩大视野;②提高修养,激励意志;③发展专长,研究问题;④休息娱乐,丰富生活。中学生的读书目的主要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读书方法受读书目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等的制约,方法不能强求一律。因此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是指从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最佳读书方法。适合中学生的读书方法主要有:①浏览。浏览的长处是快速而覆盖面广,但不求甚解,容易导致读了许多而脑子里什么也没留下。②通读。通读要求获得总体印象,帮助锻炼快速阅读。③精读。要求边读边思考,对内容有较透彻的理解。这三种方法各有长短,可以结合使用。

2、诗词鉴赏。诗词鉴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难度较大的一项活动,对于初中生来说,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主要是结合课外古诗词的熟读、背诵、吟诵等形式来逐步进行诗词鉴赏。这项活动主要是通过兴趣小组来进行,在诗词鉴赏的基础上积累千古名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3、剪报、贴报。教会学生选择报纸阅读,指导学生剪报、贴报,学会收集资料,分类整理。隔一段时间组织学生交流信息,互相传阅,使收集的信息资料发挥更大作用。

4、创办小字报。小字报可以说是学生文学书法兴趣的发源地,也是学生舞文弄墨的“用武之地”。教师要呵护学生的习作热情,为学生办好校刊、班刊提供物质上的便利和方法上的指导。

5、课外练笔。练笔包括写各种读书笔记、随笔、日记、周记等。这种写作实践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练笔,养成较好的动笔习惯。课外练笔的内容大多与读书活动有关。例如做读书卡片,边读书边择要摘抄。读书卡片短小精悍,信息量大,分类整理便于查找,经常翻阅有助于记忆知识条目。再比如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有助于巩固读书收获,整理思想,探讨问题,也有益于提高写作能力。对课外练笔,教师要定期检查和组织好交流,使学生感到自己写的东西受到了重视,从而坚持练笔活动。课外练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很有帮助,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它。

6、书法培训。现如今的学生书写能力大大减弱,而电脑打字的水平却迅速提高。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设“书法培训”兴趣活动小组很有必要,尤其是硬笔书法培训。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可以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体会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强书法培训,或者说加强习字训练指导,对于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甚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可惜的是许多学生对此兴趣不大,甚至有的学生认为现在都电脑打字了,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习字训练。针对这种情况变化,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激发起对中华文字、中国书法的兴趣来。

7、影视评论。影视评论开展得好,不仅吸引学生,而且富有思想教育意义。教师对这项活动的指导,主要是介绍一般的影视知识和及时推荐好作品,让学生的兴趣热点与社会大众的脉搏跳跃更接近些,充分利用影视的现实性,学会欣赏和评论。特别是现如今一些不太健康、格调不高的影视作品流行中小学生当中,甚至有泛滥成灾的趋势,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影视评论的指导和经典影视的引导推荐,显得极为必要。

8、演讲、辩论。开展这项活动,要注意与说话能力训练结合,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可以从课前一分钟讲话开始,讲故事,介绍名人名言等等,逐步发展为专题演讲、即席演讲、辩论答辩。这项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增强自信心,克服腼腆,也有极大的帮助。

9、演课本剧。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课文进行再创作,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语文的综合能力。这项活动,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只要为他们的演出组织好基本的观众和安排时间观看就行了。从初中低年级开始,教师从锻炼学生语文能力出发,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10、采访、调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中去接触了解现实很有必要,有了这种实践经验,今后离开学校也不至于因为面对复杂的社会而不知所措。采访先进人物,革命前辈,也是好的思想教育活动。中学生的调查是一种学习性调查,未必是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父母、邻居,都可以作为调查对象和调查课题。但是相对来说,调查采访总是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不宜经常开展。这项活动比较适宜在双休日及寒暑假进行,而且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不宜单独行动。

11、小课题研究。新课程实施以来,研究性学习越来越被教师和学生重视。再加上现在的网络越来越发达,信息越来越畅通,因此,进行小课题研究对培养学生能力素养极有帮助。《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七到九年级阶段“综合性学习”这一块内容也提出了目标要求:“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这也正是综合性学习或者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研究性学习即小课题研究是他们必不可少的选修课程。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还可以从更小的方面进行实践探究,比如,时文推荐、每周一诗、成语接龙、IQ无限、猜谜语等,这些在课堂内外都可进行。

当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笔者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三是必须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因此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指导形式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否则热闹有余,实效不足。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篇5:综合实践活动阶段总结

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深入,使我们都能感觉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确立,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已深入人心,一种新的课程理念的生成。这一学期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现对这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作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本学期我校结合学校特色,根据学校领导安排,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的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课余生活》为大主题,每月一个小主题开展活动。

一、活动实施情况

(一)、奥运会是一个举国欢庆的体育运动盛会,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奥运,感知奥运,本研究活动开展已经有一个月了。在这一阶段内,同学实践热情一直很高,并且在同学们的身上也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在同学们浓厚的实践氛围中,教师们也体会到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

1、走近奥运,了解奥运文化

事先和学生共同商讨他们最感兴趣的主题,确定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实践小组,课余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由于是自由组合这就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很快地、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一小部分的学生却迟迟未完成,是他们的积极性未被调动起来,还是„„通过调查,才知原来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在查找资料上遇到困难;有的是在组织资料上遇到麻烦。毕竟是中年级学生,能力有限。于是教师就加以引导点拔,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再次被调动了,最终大伙儿都完成了任务。同时,学生的观察、调查、分析和收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也应是一个积极参与者和指导者。在合作互动这一环节,老师的参与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生就会不受束缚的“动”起来。瞧!课堂上那一幅幅奥运图画,一段段学生声情并貌的介绍。可以说学生的智慧大门已被打开,内在潜力让人震撼;再看看满脸喜悦的学生,显而易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心灵也得到了解放。

2、奥运冠军,我们的骄傲

结合本校的特色,我们决定去了解奥运的光辉历史,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的资料收集就顺利多了,学生出色地完成了调查表同时也收集到了不少相关的图片及介绍。通过这一活动,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荣誉感,也使他们对奥运更感兴趣了。

3、强身健体,喜迎奥运

在对奥运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们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搞了不少活动,如:参与体育训练、写观察日记、观看体育比赛等,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热情很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真正的使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二)、古诗文诵读,了解古代文化。

我们通过组织学生收集有关古诗问的资料,认真地读一读,讲一讲。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们从一首首小诗、一篇篇古文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经过长时间的活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增强了,知识面也更广阔了。

(三)制作小制作、分阶段开展活动

在塑料的研究中,学生首先对身边的塑料制品作了一番调查,了解了塑料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作用。接下来,同学们收集了许多废旧塑料,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一些精美的有趣的或是实用的小制作。等制作结束后,我们将会举办一个小小的展览会。让学生在展出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增强自信心,也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四)、走进传统文化,感受其光辉灿烂

在传统文化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通过查资料、向他人请教、模仿学习、创新制作等形,把各种各样的作品(如:剪纸、中国结、布玩具、春联等)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面前,使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

学生在活动中,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许多学生对这样的活动乐此不疲,而老师在活动中同样也得到了提升。每一次的活动后,我们都会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组进行恰当的评价。我们采用了“多元化评定”,表现的形式丰富多样。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的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建立这种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将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

二、收获与反思

(一)、收获

1、对学生而言

通过一个学期的活动,综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学生完全可以抛开学科的束缚、学习的压力,无拘无束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他们是活动的主体,与老师共商活动方

案,确立活动小组,在实践体验中增长能力。“行虽微而旨趣远,出虽浅而寓意深”。

在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许多课外知识,对于一些调查、记录、查阅资料的方法已很清楚了。经过形式多样的调查活动,同学们掌握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在调查活动中,学生们遇到了困难,他们从等待教师告诉自己变为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在相互交流中改进自己的调查方法等,他们真正地从实践体验中得到了收获,感受到了快乐。在此过程中,他们运用的许多学习方法都是自己获得的,而不是别人告诉的。这使他们增强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勇气和自信心。

在活动中,还提高了合作交往的能力。综合实践对小组合作形式的提倡为学生的交往创造了机会,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多,小组成员之间逐渐了解和熟悉。哪一个同学闹情绪,不合作,就会导致整个小组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感,还有养成学生服从集体的品质,获得团结互助、同甘共苦的体验,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

2、、对教师而言

A、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本学期开展的活动充分了融合体育、科学、信息技术、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们共同合作,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

B、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长期的、各种形式的培训以及切身的课程开发实践,教师们从教材、教科书的视野中解放出来,不仅对课程、教学等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而且同,由于受到学生在活动中的影响,他们发现了蕴藏在儿童身上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对儿童的主体价值的认同。

C、教师的角色转变。在活动中教师是合作者、指导者、细心的观察者,甚至是这门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二)、反思

1、学生活动的社会环境还需改善。在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经常会有不理解、不支持的现象。家长重视的始终是孩子的学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开展。出于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学生外出调查的条件有限。

2、学生活动的评价方式还需探索。“档案袋”评价比较合理,那么入袋的内容以什么为标准,还有很多东西放不进。综合实践的评价强调自主性,强调自我反思,承认差异性,教师是否针对每一位学生特点,引导其建立一个标准。

篇6:综合实践活动中期阶段总结

乌栗小学李和请

我于2011年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至今已有一段时间了,回顾这一阶段的工作,有喜有忧,现总结如下: 根据我乡综合实践活动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研究工作的规划,按课题组的要求,我们进行了分组学习、研究,我加入的是“方案拟写”小组。

根据课题内容,我通过网络等资源,自行学习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拟写的理论知识,对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拟写形式内容及拟写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研究。我通过自己学习、和同事交流和向我们的课题业务带头人毕老师请教等方式取得了不小的收获!在此基础上,收集资料,围绕方案拟写的知识撰写论文,为编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有效指导策略》打下基础。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参加了许多培训与交流。例如:市教科所温老师的培训、县教研中心罗辉老师的培训、中心校毕老师的培训、以及课题组的多次交流等等。通过培训与交流,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型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对其基本流程有了清楚的了解;懂得了如何拟写指导方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改变了过去以为“综合实践就是做资料”的误区。在这个阶段,我认真学习、认真作好每一次综合实践的培训记录,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并写好

随笔。积极参加论文与案例的评选,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每个学期的开始,我都按课题组要求,按时完成课题研究计划,并拟写本班课题活动的指导方案,然后对本班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通过这一阶段的指导,我班学生对各阶段的活动内容有所掌握;对如何收集、整理资料,怎样进行调查、访问,以什么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如何评价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动手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学生成长的同时,我的业务能力也有所提高。

过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只是在教学生如何把资料做好、做的精美,是典型的做资料课。一次活动结束,学生只是老师手中画画、写字的工具而已,什么也不懂、什么能力也没得到提高。而现在的课堂,变成了老师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汇报交流、评价、展示等。学生的各种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我班的帅云同学,胆子非常小,以前上课从不主动回答问题,而现在非常大方、还经常抢着汇报呢。究其原因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给他们指导了采访的方法,他在组员的帮助下,成功地进行了采访,从那以后,他有了很大的改变。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学生的变化表明:只有教师转变了观念,学生才会得到发展。总之,在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有许多不足,比如: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方法指导课?论文和案例的撰写。这将是我今后学习和研究的重

点,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7: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而该活动总结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充分表现和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学生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可以展示自己和小组的成果,发表自己和小组的观点,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悟。那么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总结阶段怎样指导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如何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总结报告,都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指导鼓励学生多样化表达活动成果。

成果的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自主性、开放性的特点。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的一个小结,也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活动主题不同,活动过程和方法也有差别,展示形式也多种多样。最常运用的有如下几种形式:

1、充分利用教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展示

在活动中可引导学生进行展示性评价,使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丰富体验与收获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满足学生对评价的需要。如将学生活动中的照片贴出来,办一个摄影作品展,或者将搜集到的相关知识资料办成手抄报展示出来,也可在班上设置小制作橱窗、进步展示等。此外,还可设置一个问题专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遇到或发现什么问题、有什么新的设想,可将其直接写在专栏里,其他同学可一起参与讨论并探究。

2、开展成果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过程性体验

当一个主题活动或某一个阶段活动结束后,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展示交流阶段,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如指导学生将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故事,编成小品、快板、舞蹈等节目汇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学生成果展示交流形式多样,有时展示调查报告、有时展示反思日记、有的展示手抄报、有的展示手工制作,通过展示,充分表现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丰富的情感体验。

3、开展讨论会,引导学生将活动进行拓展

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因此,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使一些有问题的学生在听取大家的意见后,将活动不断深入下去。如,(————————————————)帮助他解决了遇到的问题。这样,通过讨论,将活动进一步进行了拓展。

二、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每一个主题活动后,都要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撰写活动报告。通过撰写活动总结报告帮助学生从自己体验过和经历过的事件中来领悟因果关系,对因果关系的领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客观地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的价值观,对活动结果的认识才可能形成正确的和积极的看法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活动方案应由组内人员共同商议完成。教师在指导学生在确定活动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提醒学生考虑活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活动形式如涉及调查、采访,要指导学生设计好调查和采访提纲,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设,找到解决的方法。人员分工时,要考虑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人尽其才,优势互补。力求做到将所

篇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总结

一、中职烹饪专业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现状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弱化

近年来, 语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 作为语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环节更是被弱化。老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选择性的忽视。而在教材编写中, 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不会作为必要学习内容, 老师在研习教材时, 也会因此不将其作为重点内容而进行备课。对于学生而说, 能够减少学习量, 更加不会在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从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无论是从教学主体, 还是教学的客体上来说, 都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而对于评价系统来说, 综合实践活动的题目难度不高, 只要掌握基本的学习能力都能足以应付其考试内容。因此,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逐渐被弱化。

2.学生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认识不足

中职学校的学习, 学校更为强调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因而在知识学习方面, 中职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更为薄弱, 学习难度更高一些。因其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关于其作用和目的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也只是当作课外知识“走马观花”式的看一遍就放置一边, 不知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作用。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第一, 教学活动结构化。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 对于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材编写主要遵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使学生从知识的学习到能力的培养, 又由能力的培养到具体实际的运用, 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同系统知识的学习一样,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具有逻辑顺序性, 从而使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学习。

第二, 教学能力的培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最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根据学习到的语文知识, 实际应用到社会实践中, 并在社会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举一反三, 得到更多的新知识, 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其最佳方式和手段。通过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活动, 对于中职烹饪专业学生来说, 有利于为烹饪专业学生的长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而让烹饪专业的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第三, 教学情境内容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课题的选择上比其它学科更加具有综合性。其内容也比其它学科更加丰富。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结合校园生活, 也可以结合社会生活以及职业生活。这种模式既保留了学生的专业特点。还可以让学生对社会生活以及职业生活有提前的感知, 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帮助。

第四, 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地位。其丰富的实践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这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有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和知识积累。通过这种模式, 老师真正引导和帮助了学生, 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怀, 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

三、在中职烹饪专业中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

第一, 实践活动的安排, 要贴近学生烹饪专业特点设计, 实现语文渗透在烹饪中的教学目标。例如:开展“‘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和烹饪专业学生一起学《论语》”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前让学生对《论语》的名言名句先有了一定的积累。活动中首先让学生用《论语》为菜肴命名。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许多烹饪大赛的作品, 学生分小组给这些作品重新命名, 取名来源《论语》的名言名句, 结合菜品的原材料、烹调方式、造型等方面。于是出现了“智者乐水”“博弈”“众星捧月”等新的命名, 比较旧菜名更有文化内涵, 更有文艺范儿。接着, 让学生用《论语》做主题创新菜肴。先展示了孔府宴中的一道《论语》主题菜肴, 帮学生打开思路, 而后让班里同学5、6人一组自由组织合作创作一个作品。最后学生自由创作了“杏坛讲学”“有朋自远方来”等菜肴, 虽然学生的作品可能还很幼稚, 也牵强, 但这是他们第一道自创的菜, 第一道在语文课“做出的菜”, 看到这些, 语文老师也很为他们自豪。

第二,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有针对性地安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 在学生刚接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 不能安排难度较大的活动, 最初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是以提升学习兴趣为主, 力求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 老师可以逐渐增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难度。在活动内容上, 用板块来划分和练习, 活动板块之间还要有必要的衔接, 形成系统的结构, 从而不至于让学生一下全盘接收老师想要教授的知识。例如:中职一年, 从开展《中国烹饪三字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入手, 让学生在传诵三字经中掌握烹饪文化常识:“中华史五千年、重传统?、多发明、国以粮、求富强、民以食、争朝夕、论烹饪、远精深、保传统、求创新、上古猿、茹毛血、发明火、懂熟食......”;中职二年时, 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进行过多次了, 基于这一点, 老师可以安排“饮食诗词”“烹饪应用文”等综合实践活动;中职三年时, 学生即将告别学校, 走向社会, 老师可以安排“烹饪人生”“烹饪境界”等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来欣赏和感受“做个儒厨”, 做个“庖丁解牛”式的“神厨”, 收集分享, 畅谈“我要我是谁?”, 时间也可以适当延长, 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自我定位能力。

第三, 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相结合。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知识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平衡性, 不能“开垦了烹饪的田, 却失去了语文的地”。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就可以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和实践知识充分结合, 从而达到一个两者的共同学习和共同积累。例如:在学习了苏轼的《老饕赋》后, 老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烹饪专业的优势, 请学生们来谈论中国的各大菜系。使学生在学习了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发挥专业的优势,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有极大的帮助。

总而言之, 语文学习不是单一的记忆学习。老师和学生要重视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 让学生一边活动一边学习, 一边实践一边运用, 从而让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手在学习, 眼睛在学习, 同时还要让脑动起来, 让知识和行动统一起来, 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发挥其最佳的效果。

摘要:随着国家对中职办学的重视, 各类中职学校加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 尤以语文的学习为重中之重。在中职烹饪专业语文课程学习中加入综合实践活动元素,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结合中职烹饪专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及特点, 分析在中职烹饪专业中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中职,烹饪专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

参考文献

[1]殷志祥.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及与专业结合情况的调查报告[J].现代企业教育, 2015, 02:240-241.

[2]张华.中职中餐烹饪专业语文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学刊, 2014, 07:101+128.

篇9:职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

关键词:职高 语文 实践活动 设计

当前中职语文新课程体系中出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编排内容。综合活动实践课一般都安排在每一个单元的最后,以一句话的形式表述出来。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语文实践是阅读科幻,其表述是观看一部科幻影片或阅读一部科幻小说。其他就没有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了。这样的要求显得过于简单和空洞,对工作繁忙的一线语文老师来说因没有具体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参考体系设计而匆匆地简单带过。由于没有活动的安排、组织和活动的反馈与交流,真正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很少被开展。基于此,笔者根据中职学校和职高学生的特点就如何开展综合语文实践活动做一些设计,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

新大纲中提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而实际的语文教材中实践活动大而空泛,不易组织,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特点,联系实际,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例如:人教版必修第三单元的语文实践——阅读科幻,我们不妨把它设计成更为具体的“对月的情怀”,这样教师就容易将综合语文活动设计的目的具体化了。就“对月的情怀”,可以细化出了解有关月的诗词歌赋、神话故事、民族风情、人物事迹、科学工程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再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的语文实践——人物实践采访,我们不妨把它设计成“走近海盐文化”,引导职高生对本土文化有一个深入系统的了解。

要设计出诸如此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采用备课组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老师要尽力创设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出发点,以“语文的、综合的、实践的、活动的”为基本准则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融入职高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结合职高生实际,形成真正扩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和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主题性内容。当然设计出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必须体现生活性、活动性、思维性三大特点,在活动项目上要让老师和学生都能积极行动起来。

二、教师设计项目任务单,学生独立设计作品

1.紧扣活动项目,教师设计相应任务单

确定某个实践活动之后,教师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设计一个合理的项目任务单,让学生了解整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流程,明确开展活动项目的目的。例如笔者把人教版必修第三单元的语文实践项目定为“对月的情怀”之后,就可以定制出具体的任务单。其具体任务如下:

(1)依据项目定制的目标范围如了解月的诗词歌赋、神话故事、民族风情、人物事迹、科学工程等方面选择自己喜爱做的具体实践任务。

(2)依据因选择不同的实践任务而出现的人员分流情况分组,教师对个别选多个任务的学生进行再调整分配,保证每人参加一组。

(3)独立完成自己设计的作品。可借助走访、调查、参观等形式。

(4)各组成员汇总信息,形成小组代表作品,并共同商量确定代表作品的呈现形式。如文字表述、图片展示、歌舞、相声、音乐、讲故事等。

(5)课堂交流分享。

(6)定制主题活动评价标准。

这样设计好了一个明确的语文综合实践项目任务单之后,学生便有了一个可操作的基本方向。

2.下发任务单,学生自主选择实践任务,形成活动小组

将特定的一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实践任务进行分组选择,教师对分组情况可作适当调整,避免出现从众现象。分完小组后,请每组成员推荐组长一名,其职责是在民主的基础上对成员进行再分工,力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同时负责整合、再造组内成员“作品”,并代表成员组在“对月的情怀”主题实践活动课上发言。

学生在选择实践小组时,老师要对学生作一定的引导,引导他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去实践。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同时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勇于选择陌生领域,尝试在活动中培养探索新知的能力。

3.学生根据分配到的任务,独立完成实践任务

学生根据自己组内的分配任务和要求,独立地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查阅,并根据活动要求对材料进行取舍,最终形成自己的作品设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读懂语文综合活动的任务单,理解主题活动的目标,并对此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创作,这个过程包含了语言交流、阅读理解、分析判断、写作创意等一系列综合性的语文能力锻炼。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职高生独立收集资料和分析思考的能力,还可以让每一位职高生得到因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而获得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小组内交流合作,全班分享、展示活动作品

学生独立完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展示的过程,也是语文知识融会丰富的过程。教师尝试将整个交流合作展示环节分为组内交流合作设计、全班分享展示作品成果、自由展示交流三个阶段。

1.组内合作交流阶段

课堂上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展开组内的合作交流,让每位学生呈现作品并表达自己设计的意图和思路,开展个人作品的展示活动。交流之后,由组长组织开展组内设计作品的交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或者重新整合形成小组代表作品。

2.全班分享、展示作品成果

该阶段主要进行全班分享展示。不同的组类围绕语文综合主题实践活动所收集、整理、设计的作品各不相同,每组将代表性的作品成果呈现给大家。这是一个资源素材共享的过程,也是让每个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思想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提升了“写作和表达”的语文能力。在这个分享展示、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因自己的努力付出而带来的了快乐滋味。

3.自由展示交流

代表作品的呈现仅仅是集体合作的成果,在鼓励合作交流的同时,不可忽略学生个体的努力成果。因此,在语文综合实践课上有必要安排每一位学生有自由展示交流的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去学习、借鉴其他不同组类的同学作品,在比较、学习、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

四、回顾与总结评价

根据学生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每组自主推荐表现优秀学生参与“××主题”实践活动之星的评选,最终评出班级的主题活动之星。同时,全班同学根据主题活动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点评与回顾,总结活动的成功和失败之处。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充分调动职高生的实践兴趣,提升职高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体验。这样,职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可以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了。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改革整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篇10: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阶段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教育理论的掌握水平是教师基本素养的标志,对教育理论的掌握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教师教科研的成败。

1、积极支持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在本阶段的开始我们课题组组织了教师学习了相关的科研理论:《教科研的方法》《教科研成果的表述》《教科研成果的评价》。通过学习每位教师认识到理论学习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的方法,为形成科研成果提供了保证。

2、请专家指导教科研效率,本阶段研究工作中我们课题组深深感到光有理论支撑还不够,还必须有专家的系统的指导,这样能够保证使教科研少走弯路。同时也能()使科研造出成果。因而学校邀请了省教育协会和省教育出版社的专家到我校给全体教师作系统的科研方面的讲座。在讲座的过程中专家讲解系统生动,教师认真听几。经过培训教师深刻感受了这次的培训及时。为今后的教科研指明了方向,为下一步的研究指出了方法。

3、走出学校借鉴别人的经验。课题组的教师经过学习对教科研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科研的方法由于了一定掌握。但对教科研还是没有完整的感性认识,对教科研的方法由了一定的掌握。但对教科研还是没有完整的感性认识,针对这一情况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学习别人的经验,学习别人是怎样研究的。经过这些系列的活动,本课题的教师的科研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经验。

二、整理资料,形成科研成果

教科研成果是对一个阶段教科研的总结,是课题组教师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全体教师的心血,也是对这一阶段科研工作的肯定。

1、拟定目录认证整理。经过前一阶段的调查研究,深入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但这些研究只是零散的,没有系统的,只有将这些资料按一定的章节进行搜集整理才能形成系统的校本教材。经过探讨研究我们拟定了“美丽的校园,秀丽的山水,动人的传说,悲壮的历史,智慧的人民,淳朴的乡风,流金的岁月,辉煌的成就,成才的学子,爱国的热情”等十个章节进行编撰。

2、组织教师专家进行审稿。校本教材编写好后,他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对学生有多大的影响,还学要征集多方面的意见。在本阶段我们课题组邀请了市教研室的领导对校本教材进行了评估,他们一致认为这本校本教材结合家乡的实际,联系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涉及到的领域广阔,能够培养学生爱家乡的道德品质。在编写的过程中能够与学科课程相结合,能够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达到乡情育人,为家乡育才的目的。

三、实践论证,完善科研成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我们的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他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她的价值。

在教学中检验成果。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科研成果,这一成果对学生的学习和品德的形成是否有促进作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验证。将校本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各科教学之中。让学生走入自然走入社会,参与到活动当中,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思品教学,充分利用校本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家乡,勤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在艺术教育中让学生走入自然,有自己的心曲体会,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经过学习那一篇篇动人的文章,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崭新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了他的价值。

上一篇:名师工作室总结发言稿下一篇:员工福利管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