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2024-07-18

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精选9篇)

篇1: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目的

为了加强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保护员工健康,保护环境,特制定本标准。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新、改、扩建项目、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等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3 职责

3.1 技术改造管理部门

3.1.1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的归口管理;

3.1.2 负责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资料的归档和保管。3.2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部门

3.2.1 负责组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2.2 负责办理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审批手续;

3.2.3 负责督促建设项目责任单位落实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三同时”(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协助考察设备的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性能;

3.2.4 负责组织建设项目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

3.3 项目组负责向承担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安全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或部门、承担项目设计、施工的单位提出具体要求,提供必须的资料和条件,确保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符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三同时”的要求。

3.4 规划发展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立项、安排资金和报批。4 工作程序 4.1 工艺选型管理

技术改造管理部门、项目组对建设项目进行工艺选型时,要考虑防止工伤事故、职业病及污染预防,必须优先采用目前国内外技术成熟、操作可靠、运行稳定、存在的职业危险、有害因素少、风险低,对环境影响小、资源能源消耗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和合理可行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设备,提倡采用无害化的工艺技术,使用无毒无害的材料并减少其用量,以减少污染、危害因素的产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危害。4.2 可行性研究阶段管理

4.2.1 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过程中,项目组需对原材料的使用或生产工艺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职业危害进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部门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委托具有相应评价资格专业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和劳动安全预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劳动安全预评价报告。

4.2.2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部门将编好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劳动安全预评价报告及时上报行业主管部门,组织预审、审查、修改后,报政府环保、卫生和安全主管部门审批。技术改造管理部门将已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劳动安全预评价报告提交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4.2.3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点发生较大改变时,建设项目责任单位应适时修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劳动安全预评价报告,重新报批。4.3 设计阶段的管理

4.3.1 坚持防止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设施、职业健康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的原则。4.3.2 技术改造管理部门将编好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和政府环保、卫生、安全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提供给设计单位,督促设计单位在项目设计过程中编制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篇章,并严格按照环境评价报告书(表)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进行设计。

4.3.3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技术改造管理部门应将设计文件报政府环保、卫生和安全行政主管部门。

4.3.4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时,应不断完善初步设计中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从设计上落实在初步设计会审中提出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见。

4.3.5经审查同意的涉及到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设计方案发生变动,应征得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部门的同意。

4.3.6 设计审查通过后,技术改造管理部门应落实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资金投资预算,由规划发展部门统一平衡后列入建设项目计划,以保证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资金落实到位。

4.4 环保设备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采购

4.4.1 购买环保设备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由环保、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选定具有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相应制造资格的厂家,要求采购满足国家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要求的设施,同时必须满足设计参数,参数变化时须经设计部门同意方可实施。

4.4.2 与项目配套的环保设备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应按施工进度要求采购进厂并进行验收。4.5 施工阶段的管理

4.5.1 坚持防止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设施、职业健康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原则。4.5.2 技术改造管理部门应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将环保、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纳入施工计划; 4.5.3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改造管理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应对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进行检查,督促施工方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加以整改,保证环保设施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4.5.4 施工过程中,对相关方的管理按《相关方管理程序》执行。技术改造管理部门对施工单位应提出明确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责任要求,以促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防止和减轻粉尘、噪声、震动对周围生活区的污染和危害;

4.5.5 技术改造管理部门协助项目组对技改项目中建构筑物按4.5.4要求进行施工过程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4.5.6 环保、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完工后,技术改造管理部门应会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部门、项目组、施工单位对环保、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施工建设情况、资金使用及有关的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4.6 试生产和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

4.6.1 项目竣工后,环保、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应和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使用单位做好试运行记录;

4.6.2 试运行中,由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负责联系请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监测机构对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情况进行监测,获得监测报告后,作为验收依据,向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申请验收;

4.6.3 试运行中,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联系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提出《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作为验收依据,向政府安全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验收; 4.6.4 试运行中,由职病防治管理部门选择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评价,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申请验收;

4.6.5 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由负责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环保、卫生和安全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4.6.6 在验收现场检查中提出的意见,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应迅速组织整改,整改完成后形成整改报告,由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部门向政府环保、卫生和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4.6.7 通过正式验收并取得政府环保、卫生和安全行政主管部门的验收合格批复后,建设项目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4.6.8 技术改造管理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竣工验收资料的临时保管和移交。4.7 环保、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交接和运行管理。

4.7.1 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应向项目使用单位说明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情况及使用注意事项。

4.7.2 项目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并配备相应的力量承担对环保、职业健康和劳动安全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和维护,确保环保、职业健康和劳动安全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发挥其作用。4.7.3 使用单位应制订环保、职业健康和劳动安全设备设施的工艺规程,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知识培训,使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熟练掌握设备安全操作技能。

4.7.4 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应按《员工健康管理标准》的要求,对新上岗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

4.7.5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设备、设施按《环保设施管理标准》、安全防护设施按《安全防护设施管理标准》进行监督、检查。

4.8 建设项目带来新的危害因素时,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策划控制程序》执行。5.相关文件

a)《环保设施管理标准》

b)《安全防护设施管理标准》

c)《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策划控制程序》 6 记录

a)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立项审批表 b)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批复 c)安全预评价报告书(表)及批复 d)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批复 e)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批复

f)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及批复 g)环境监测及验收批复 h)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 i)竣工验收报告

篇2: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改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整合体系适应GB/T24001-标准

摘要:建立与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整合体系有利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改版加强了其与其他管理体系之间的协调性和兼容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整合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在深入研究GB/T24001-2004版标准在结构框架、术语、要素名称及内容等方面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方案的策划、资源,特别是基础设施的保障、合规性评价的`完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以及一体化内部审核的开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对策,以供企业借鉴.改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整合体系,以适应体系标准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企业的现代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 者:刘宏 程宇和 LIU Hong CHENG Yu-he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环境学院,镇江 21期 刊: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年,卷(期):,16(8)分类号:X923关键词: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 整合 改进

篇3: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近年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它作为一种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系统管理方法,给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系统性、先进性、预防性以及全过程控制性,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1]。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国家近几年重点推行的安全管理方法,受到了各个行业(领域)企业的重视和欢迎,并陆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原理和基础理念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已具备条件,已经完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成为了关键。

1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背景

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起步较晚,自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以来,机械制造、危险化学品生产、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和冶金等高位行业企业相继制订了本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办法和考评细则。2010年国家颁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3],这是根据已颁布的各行业的实施办法和考评细则制定的一个通用的安全行业规范,对除了上述几个已颁布实施办法和考评细则的行业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务院于2010年7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4],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出了强制性的规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相应的安全达标。国务院安委会于2011年5月3日下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煤矿要在2011年底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要在2012年底前,非煤矿山和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前实现达标[5]。

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比较

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于企业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概念,难免在建设过程中没有经验,无章可循,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结构上都是作为综合的系统架构,对比这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显得非常重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作为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强调结构化:要求组织要有从基层岗位到最高管理层之间有一套运作系统,所有职业健康安全的活动都必须在程序框架内运行;程序化:要求组织实行程序化管理,从而实现对管理过程全面的系统控制;文件化:组织不仅要制定和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还要有一系列的管理程序,以使该方针在管理活动中得到落实,使得相关活动符合强制性规定和规则。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一种对企业的硬性要求和规范化标准,更强调的是强制性:所有企事业单位都要在相应的期限内完成相应的达标工作;规范化: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所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都必须遵循《基本规范》和其他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层次化和专业化:针对不同行业,推出了不同的行业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企业,规定了不同的达标等级和要求达标的期限[6]。

两者的区别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更强调对过程的控制,是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安全生产标准化更强调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标准化,是一种执行标准[7]。两者的共同点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都遵循国际通用的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动态循环的PDCA现代安全管理模式;都是采用了企业主体责任与外部监督结合的思想,即都是企业先进行自主评定或内部评审,然后申请外部审核或评审定级,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过程进行监督[8]。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如表1所示。

3 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必要性

首先,可以确保两个体系在运行过程中的兼容性和互补性。如果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独立进行开展,完成达标并且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后,难免会有要素与已经运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管理程序或要素冲突或不兼容,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矛盾,给管理造成困难,削弱两者的系统功能和管理效果[9]。其次,避免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复性建设。两者在系统架构、管理基础、运行原理和实施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所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可以利用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组织机构、人才队伍等资源,避免重复性工作。

3.2 可行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审核过程是相似的,在前期组织机构的建立、体系文件的起草和审核发布、申请外部评审等过程都是相似的过程,可以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经验来运用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并且在运行过程中都遵循PDCA戴明模型,所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可行的。

4 利用体系建设推动标准化达标建设的关键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一样,是一个庞大的、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的系统工程,下面结合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的实践对企业如何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文件体系建立、作业现场管理、持续改进等现有的资源和可利用的建设思路方面来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

4.1 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整个企业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以及所属各个部门的责任人来推动实施,所以成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也就是必不可少的。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成立的组织机构为模板,根据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成员班底,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主任,分管领导和安全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人为副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可在安全部门下设办公室负责安全标准化日常工作。

4.2 人力资源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内审员队伍,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支团队由基层各部门的安全员和推动体系建设的相关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构成,他们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积累了撰写文件和作业现场的大量经验,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比较了解,这就可以利用原有的这支工作团队再加以充实来投入到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来。

4.3 文件体系建立

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文件,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文件在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层面加以支撑。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分为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必须至少制定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的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管理手册中包含了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说明和规定,对应着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程序文件包含的各项控制性文件对应着标准化建设中要求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业文件则对应着标准化体系文件里面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这样就可以借鉴体系建设的成果,将其提取出来并根据《基本规范》的要求加以补充和完善,从而有效地利用体系的建设成果。

4.4 作业现场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对企业的作业现场有着重要和严格的要求,它的依据就是国家和有关部委出台的国家标准和安全行业标准,对作业现场的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有着具体细致的要求,作业现场如何定置警示、禁止、提示和指示标志也有严格规定[10]。所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业现场的隐患整改和标志标识的定置、机械设备的定置管理将会是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标准化达标的关键所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作业文件侧重对作业现场操作人员的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保护职工误操作而造成事故;安全标准化更注重于对设备设施本身存在的危险源和隐患进行辨识和整改,以改善作业环境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条件;这两者可以结合起来,也就是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排查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同时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中对职工的作业过程管理,转变为岗位操作规程,可以从人、机、环全方位的管理,减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5 持续改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体系在PDCA的动态循环模式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来适应自身的环境从而具备更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而《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也要采用PDCA的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企业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后,可以借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经验,定期召开类似于管理评审的标准化适应性评估会议,来对企业的标准化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不符合项进行改进,从而实现持续改进的良好循环运行模式。

企业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来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如表2所示。

5 结论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具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前者更注重对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过程控制,后者更注重对安全生产活动的规范,两者在运行过程中可以互相补充,互为促进。

(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具有相似的系统架构和基础要素,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可行的。

(3)充分利用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和经验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是非常必要的。

(4)企业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基础上,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能够使得两个体系在要素和程序上具有兼容性,避免产生矛盾,使得两个体系能够相辅相成,从而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共同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熊智明,彭述明,申庆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科研事业单位实践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1):85-88XIONG Zhi-ming,PENG Shu-ming,SHEN Qing-si.Study on appl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management system in institut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1):85-88

[2]国发(2004)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Z]

[3]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

[4]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Z]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与实施指南[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

[6]王胜起.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4):114-116WANG Sheng-qi.Research on OHSMS for industrial en-terprise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4):114-116

[7]王起全,佟瑞鹏.在航空系统内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分析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12):47-52WANG Qi-quan,TONG Rui-peng.Analysis and probeinto implementing safety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in avia-tion industry[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5,15(12):47-52

[8]吴鑫.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4):59-61WU Xin.Preview on safety quantity standardizing of ma-chine manufactory enterprise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4):59-61

[9]苏骏.完善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5):159-161SU Jun.Analysis of enterprises long-term effective safetymanagement mechanis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8,4(5):159-161

篇4: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关键词:管理体系:标准:整合

近年来一些企业纷纷宣称建立了“三标一体整合型管理体系”,但由于缺乏在标准层面的统一规范,各个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往往漏洞百出。相当一部分只是将EMS和OHSMS整合在一起,有的甚至只是三个体系文件的合订本。也有的企业以卓越绩效等模式为统领来整合三个标准体系,有的根据三个标准体系的条款对应关系进行合并同类项。我国如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上率先推出三标一体的国家标准,必将大大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这也是我国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在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三个体系标准整合是标准发展的趋势

体系标准整合是21世纪管理标准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是降低组织贯标成本,实现不同管理体系有机整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内在要求。而OMS、EMS、OHSMS这三个目前被各类组织广泛应用并纳入第三方认证,影响最大的管理体系标准的整合更是当务之急。

实际上,三个标准的一体化整合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一直鼓励的管理体系标准设计和建设思想,并贯穿在三个标准制订的过程中。ISO9000:2000的2.11条指出:“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战略咨询组(ISO/SAGE)早在起草ISO14000标准之前,就对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考虑到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均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尽管分别建立体系,最终还会融合在一起,可能会更有效率。因此制订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时。应与ISO9000标准保持协调和相似”:而OHSMS18001与ISO14001基本上采取了同样的管理体系思想、方法和结构。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国家和组织纷纷加强了对三个标准整合的研究。2003年以来,欧洲标准化协会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大纲”:英国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框架”;日本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架构及应用”:我国一些研究团队也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方案”。而到目前为止,研究比较多的还只是对组织在建立标准体系时如何将三个体系加以整合。其中有代表性的,国际上如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动,由法国、荷兰、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7个国家组成的一个专题研究小组,课题的名称为《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体化实施》(Integrated Use of Managementsvstem Standards)。国内一些贯标实践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经验探讨,如吴庆善(2002)、陈宁娜(2006)等。

纵观前人的研究,对标准本身一体化的研究大多只是在结构、框架上进行比较、整合,而缺乏从内在机理上加以剖析。这也正是到目前为止没能提出一套完整的三标一体标准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三个标准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从标准设计和建设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整合的基本思路。

二、三个标准具有一定的整合基础

也许正是基于在标准制订时对管理标准一体化整合趋势的认识。目前QMS、EMS、OHSMS这三个标准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内在联系,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1基本思想相同。三个标准制定的基本逻辑思路一致,采用相同的管理体系思想和方法。其核心内容都是根据管理学原理,为组织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组织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三个标准的内容都体现了“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等管理原则。

2运作模式相同。三个标准都采取系统的方法,建立一个完整、有效、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并都采用基于PDCA的过程方法,通过识别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监视和测量,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3框架结构相似。三个标准的管理性要求有很多相似的部分。条款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如“文件控制”、“记录控制”、“方针目标”、“组织结构和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要求”、“交流与沟通”、“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

三、三个标准整合的基本思路

三个标准的整合必须是有机的整合。整合应考虑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覆盖OMS、EMS、OHSMS三个标准的全部要求:二是在体系结构中,要保持原三种标准要求和运行模式的完整性,不因整合而使某个体系的运行模式和各项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受到破坏和肢解;三是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的以及可预见的其他国际标准(如SAS000、清沽生产)之间的协调,留有接口。

1以质量管理体系为轴心。标准整合一般应以包含范围广的体系标准为基准。OMS的关注对象是顾客,强调组织对顾客的质量承诺。EMS的关注对象是相关方。但仅强调组织对社会环境的承诺。OHSMS的关注对象是员工,强调组织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尽管三者关注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我们注意到。如果把顾客的概念拓展,让其具有相关方的含义,则可以包容三个体系标准所关注的对象。因此,三个标准的整合可以以OMS标准为轴心,EMS和OHSMS两个标准向OMS标准靠拢。

实际上,早在1996版ISO14001就指出“组织可选取一个与ISO9000系统相符的现行管理体系,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2以满足需求为导向。三个体系标准的管理对象各不相同。0MS管理的对象是产品;EMS管理的对象是环境因素;OHSMS管理的对象是危险源。虽然三者不尽相同,但都可看作是各个相关方对组织提出的需求。因此,三个标准整合可从组织相关方对组织的需求出发,驱动体系各个过程围绕三个标准的要求而展开。以采购过程为例:该过程既需要考虑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又涉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个体系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控制的要求。对该过程的整合,在确定需求、制订目标、采取措施的各个环节,均可从各个相关方的需求出发加以考虑。

3以过程管理为框架。三个标准都强调运用过程方法。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也是三个标准整合时可以采用的重要基准。整合后一体化标准的基本过程雏形如图3所示。

在三个标准整合的过程中,立足三个标准关注对象、管理对象,从需求出发,按照“需求——管理方针、目标——管理职责、资源——策划和要求——监视和测量——改进”的思路,充分考虑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包括涉及相关方的所有期望输出和非期望输出),确定过程的适用程序,并对其影响输出的元素确定监视和测量要求。这样,既能保证全面覆盖三个标准的要求,又能实现三个标准要求在每个过程的有机融合。

篇5: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项目部自从执行公司质量、环境和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思想已深入人心,从管理上较原来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项目部根据公司管理评审中的要求,并结合项目部实际运行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项目部的管理体系。现将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言

从公司质量、环境和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以来,项目部都按照公司体系的要求执行。没有发生任何的质量、安全事故和顾客投诉事件。

二、在质量、环境和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一)要求所有的工点开工之前必须优化设计方案,经项目部方案评审组通过后才能实施。

(二)每月对项目部所施工的工点进行现场检查,并且坚持“三检制度”,针对现场质量、安全、环境三方面的控制情况,在检查中发现一个问题就针对一个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三)项目部要求每个工点都要识别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组织所有项目部人员进行识别培训,并把风险源粘贴在墙上公示。

(四)所有的过程文档都要上交项目安质部备案。

(五)针对可能出现的质量、环境和安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项目部职工进行学习。

三、质量体系运行的收获及取得的成效

项目部自从执行质量、环境和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不仅强化了项目部的管理机制,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客户满意度,而且树立了较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建立了科学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系统循环式的运行方式,各项工作都处于比较严格的受控状态。合理运用各项管理机制和表单进行工作的管控,方便了日常的管理工作。

(二)促进了项目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制定出项目部的质量目标。项目部的目标管理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每月进行的现场检查,项目部基本实现了管理体系的目标,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 100%、用户满意率达到100%。

四、存在问题及纠正改进措施

质量、环境和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项目部职工对管理体系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在项目部执行管理体系过程中,经过多次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工作质量检查等发现,部分职工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实践中不能完全有效地运用管理理念和所提供的管理方法,从而在部分工作中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现象。

(二)因为管理体系概念太多不好掌握。公司现有的管控程序虽然很规范,项目部做到了事事有记录,时时有记录,但太细,执行起来不是很方便,影响了工作效率,也造成工作成本上升问题等。

纠正改进措施:

(一)积极组织项目部职工进行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二)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识别,并对关键过程进行重点控制。

事实证明:质量、环境和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我项目部运行是有效的、适宜的、符合的。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服务的质量要求会更加严格。我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项目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将质量、环境和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取得更好的成果。

篇6: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一个标准,它分为基础管理评价、设备设施安全评价、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评价三部分,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以此来判定企业是否达到安全质量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制约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是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列的三大管理体系之一,这种体系是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而且与组织的其它活动及整体的管理是相容的。

篇7: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质量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企业生产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满足职工安全、文明生产的愿望。在《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关于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安监管政法字[2004]62号)中,对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并与2005年起机械制造行业内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并印发了《机械制造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机械制造行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载体都是企业安全生产,如何正确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已经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者已经建立了“三标一体”(OHSAS18001、ISO9001和ISO14001三项管理体系标准,下同)的企业是否有必要继续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二者之间如何相互结合?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必须协调和处理的问题。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

在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互关系之前,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二者直接爱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同点:

1、二者都强调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二者都是改变企业靠大会、小会、红头文件、领导指示管安全的传统安全模式,是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管理转变的具体体现。

2、二者都强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利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通过三种途径来控制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而安全质量标准化也是通过“开展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管理,以及对主要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的方式,从源头上加强对风险的管理。二者都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方针。

3、都强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等。

(二)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同点:

1、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管理技术标准,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管理方法和管理程序标准。

安全质量标准化石标准、尺度和标杆,它对每一台设备实施、每一个作业环境构件、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个工艺动作的安全属性都有明确的量值规定,用这些标准、尺度和标杆来衡量和评判企业是否达到安全质量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通过建立一整套安全保障机制,通过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等一系列活动,达到持续改进、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的目的。它是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列的三大管理体系之一。

2、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侧重“实物”,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审核侧重于“要素”。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根本性的工作,其复评要从基层开始,逐个班组、车间去完成,牵涉到安全生产的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等方方面面,考平面较广。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侧重于“要素”的完备,但未对所有的要素都进行审核,审核具有“抽样”性质。

综上所述,安全质量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都是改变企业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救火式”的老安全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改进长效机制的重要力量。二者不相矛盾,也互补独立,但各有侧重,既不能偏废,也不能绝对化,二者之间有机的结合,能起到相互之间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作业。

二、在已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者已经建立了“三标一体”的企业是否有必要继续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既然安全质量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二者之间互有侧重,又各有特点,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肌肉与骨骼的关系,因此,那种已经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者已经建立“三标一体”的企业认为“一证在手,别无他求”,不需要在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在已经经过评审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或者已经建立“三标一体”的企业继续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通过基础管理考评活动,实现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台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都有明确的安全量值规定,是安全工作从细节和源头上抓起,弥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重“要素”轻“细节”的不足。从而起到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手

段、杜绝事故隐患的“死角”,从而对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三、二者之间有机结合的原则

1、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具体规定,融入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各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中,作为体系追求的期望值,使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持续发展。

2、运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程序和方法,不断服务与现场实际,持续改进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使现场的安全状况逐步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规定和要求。

篇8: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关键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标准化建设

0 引言

随着工业企业社会化分工的加速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生产工艺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 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不断突出。对于工业复杂系统, 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不足以完全杜绝事故, 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 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是一种具有动态的、高度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改进功能的系统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 一经建立便迅速被世界各国所采纳。我国参照OHSAS 18001:1999于2001年11月正式颁布了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2011年12月又参照OHSAS 18001:2007颁布了新版标准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越来越多的企业按照标准要求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 使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了系统性、先进性、预防性以及全过程控制性, 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对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起步较晚, 2010年4月国家颁布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作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标准。2010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作为安全生产纲领性文件, 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要求必须“全面开展安全达标”。2011年5月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国务院安全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作为“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对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求2015年前实现全部达标。2011年11月,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对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调:“在工矿商贸和交通运输行业领域普遍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建设, 对在规定期限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 要依据有关规定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 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仍未达标的, 要依法予以关闭。”

由以上可以看出,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国家“十二五”强力推行的安全生产重要工作之一, 是所有企业的规定动作, 同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基本原理、管理模式和实施方式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对于已经完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已经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企业, 如何顺利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或者已经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同时也完成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企业, 如何对两套系统进行有效整合, 降低资源浪费, 提高管理效率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比

1.1 定义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 management system) :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用于制定和实施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并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用于制定方针和目标, 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组相互关联的要素。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策划活动 (例如:包括风险评价、目标建立等) 、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1]。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 建立预防机制, 规范生产行为, 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并持续改进, 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2]。

1.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区别

(1) 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采取自愿原则, 企业是否实施该标准, 是否进行认证, 取决于企业自愿, 政府无强制要求。证书由认证机构颁发, 与企业生产许可、安全生产许可等资质不挂钩。安全生产标准化则采取强制原则, 政府有明确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达标, 证书由政府颁发, 并且与企业的生产许可、安全生产许可等资质挂钩。

(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侧重于系统管理方法框架的构建, 强调对过程的控制, 是一种系统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侧重于管理方法的系统化、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所有企业共用一个标准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通用性强, 但容易出现“形式化”, 且条款不容易理解, 对具体实施要求没有明确, 对体系标准的理解不同, 建立和实施体系的效果亦不同, 因此要求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3]。

安全生产标准化侧重于管理标准的量化, 强调安全生产各项活动的标准化, 是一种执行标准, 侧重于现场的人为作业安全和现场设备设施及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AQ/T 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作为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础标准, 条款容易理解, 对具体的实施要求亦较明确, 并且针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标准化规范细则和考评标准, 如AQ2007-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等, 企业便于也易于建立和实施标准化, 有利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持续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4]。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没有最低限制要求, 并未提出具体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准则, 也未作出设计管理体系的具体规定。也就是说不管这个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率高低, 都可以建立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则有最低要求, 并且分为3个等级, 三级为最低要求, 评审分数达不到规定的分值就不能达到相应的安全等级。

1.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联系

1.3.1 运行模式相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遵循著名的“Demiry循环”运行模式, 即策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 、改进 (Act) 动态循环的“PDCA”现代管理模式, 依据标准要求, 结合企业自身特点, 建立并保持体系, 并通过体系的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完善, 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5]。

1.3.2 要素设计相似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采用要素管理形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由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 安全生产标准化由13个一级要素和42个二级要素构成。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对比可以看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在要素设置上, 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虽然顺序和要素名称有所不同, 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6个二级要素都可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中找到相对应的要素, 只有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1个要素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中没有涉及, 因此在要素设计上, 两者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1.3.3 管理目标、基础和准则相同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均以预防事故发生, 持续改进企业安全生产绩效为目标, 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 (安全生产标准化称为隐患排查和治理) 为基础, 以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准则[6]。

1.3.4 实施方式类似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都采用了企业主体责任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思想, 即都是企业根据标准要求, 建立体系文件, 按照文件实施管理, 并先进行内部审核或自主评定, 然后再申请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或评审机构进行外部审核或评审定级, 并由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对过程进行监督管理[7]。

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

国内有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已运行多年, 由于政策原因, 这些企业在近期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 如果要建立两套文件系统, 两个系统独立运行, 势必会产生很多冲突和矛盾, 削弱两者的系统功能和管理效果, 也给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增加很多麻烦和造成资源浪费, 导致管理效率降低。通过对比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运行模式、要素设计、管理目标、管理基础、管理准则和实施方式, 可以发现两个模式依据的管理原理、管理准则是相同的, 管理的重点和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 基本的要素内容以及实施方式也是相似的, 仅在审核要求、审核标准、某些要素上存在一些差异, 因此, 两个模式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只要坚持“求大同, 存小异”, 使两者融合在一起成为可能。因此,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可以避免许多重复性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2.1 组织机构融合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是一项涉及整个企业的系统工程, 需要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以及各部门负责人来推动实施, 因此必须成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可以直接由职业健康安全生产委员会组建, 最高管理者担任组长, 管理者代表担任副组长, 安委会成员担任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办公室, 可以设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管部门, 负责组织和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2 人力资源融合

企业在建立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 拥有一批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内审员队伍, 主要由各基层生产单位安全员和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 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资源, 在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 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比较了解。因此可以利用原有的这支队伍充实到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中来, 具体可以根据内审员的专业背景充实到不同的专业工作组中, 也可担任基层单位的工作小组骨干。

2.3 体系文件融合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一般分为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3个层次。管理手册是企业根据标准要求全面描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 主要供高、中层管理人员和提供给客户及认证机构审核时使用。程序文件是根据管理手册的要求, 描述实施标准要素所涉及的某个职能部门或某项活动如何管理控制的文件, 供有关职能部门或生产车间使用, 又分为系统性程序文件 (标准的11个要素要求的程序文件) 和操作性程序文件 (标准4.4.6要素要求的程序, 根据企业特点数目由几个到几十个不等) 。作业文件是描述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现场如何操作的工作文件, 主要供个人或班组使用。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由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设计内容和顺序更加符合“PDCA”动态循环管理模式, 因此整合体系文件, 建议以已经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为主线, 查漏补缺, 增加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包含的内容。将安全规章制度以管理手册内容和程序文件的形式融合到体系文件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则相应融合为体系的作业文件。融合后的体系文件应涵盖两个标准的所有要素, 同时满足体系认证和标准化达标的要求, 做到标准不降、程序不减、内容不缺。

表2是以TH公司原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为基础融合后的体系文件示例。其中正体字是原有体系文件内容, 斜体字是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制度要求必须包含的18项内容, 由示例可以看出, 其中有9项原有体系文件已经建立 (表2中标注“*”的内容) , 6项需要进行融合 (表2中标注“**”的内容) , 只有3项需要增加为体系程序文件 (表2中标注“***”的内容) , 工作量大大减少。并且融合后的文件体系更加符合企业实际, 使安全管理令出一门, 将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效率。

2.4 管理模式融合

虽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模式都为PDCA循环, 但两个管理模式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管理的通用做法和程序, 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系统管理的思想和规范, 强调文件化管理, 注重程序的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标准, 它的依据就是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的国家标准和安全行业标准, 尤其是具体到某个行业的标准化规范, 对企业的作业现场有着严格具体的要求, 对每一项管理活动、每一类设备设施、每一个作业环境的评价都有着明确的规定。由此可以看出,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着眼于按什么流程去做, 要做什么。安全生产标准化则着眼于按什么标准去做, 做成什么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互为补充, 互相促进。因此, 可以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为基本框架, 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要求,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使之成为一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行之有效的系统。具体融合点如表3所示。

3 结论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都是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研究的产物, 两个模式既有区别, 也有联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侧重宏观, 安全生产标准化侧重细节。两者均强调预防为主, 持续改进和动态管理。

(2) 企业如果同时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 两个系统独立运行, 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削弱两者的系统功能和管理效果, 也给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并造成资源浪费, 导致管理效率降低, 因此对两个系统进行融合十分必要。

(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在运行模式、要素设计、管理目标、管理基础、管理准则和实施方式上基本相同, 仅在审核要求、审核标准、某些要素上存在一些差异, 因此, 两个模式具有很强的兼容性, 只要坚持“求大同, 存小异”, 使两者融合在一起是可行的。

(4) 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 在组织机构、人力资源、体系文件和管理模式4个方面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要求, 使两者有机结合, 互为补充, 相辅相成, 可以在企业内建立起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 使之成为一套科学高效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S].

[2]AQ/T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S].

[3]陈元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2.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宣传教育中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与实施指南[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11.

[5]王胜起.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2 (4) :114-116.

[6]吴鑫.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1 (4) :59-61.

篇9: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标准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整合 一体化 达标

1 前言

国务院在2010年7月19日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上海市政府又下发了《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沪府发〔2010〕35号)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安全达标,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此背景下,中海集团、上海海运(集团)公司提出了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要求,要求企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标准,积极组织开展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建设活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2 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构架,创建“标准化”达标企业

2.1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区别

*标准化采取强制建立的原则,而职业健康体系采取自愿原则,组织是否实施该标准,是否进行职业健康体系的认证,取决于组织自身的意愿。

*标准化有量化分级,而职业健康体系无量化分级。

*标准化有起点要求采用千分制考核,而职业健康体系并没有起点要求。

*标准化以隐患排查治理、预测预警为基础,而职业健康体系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为基础。

*标准化强调现场管理,更注重硬件建设,而职业健康强调流程管理,偏重软件建设。

*标准化是以企业自评、外部评审和政府公告的形式由政府颁发证书,而职业健康体系是由社会中介机构咨询和第三方审核颁发证书。

2.2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的共性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采用PDCA动态循环。

*要素化管理。

*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第三方审核。

*经过评审颁发证书。

3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建立

3.1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原则,从要素和文件两个方面入手。

3.1.1整合要素。以职业健康体系要素为主线,将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整合在一起。

下表1为《职业健康体系 要求》与《标准化基本规范》要素对照表

3.1.2整合文件。文件的内容应涵盖所有的要素,文件的数量应分别满足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和标准化验收复审的需要。整合时应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1)实效性。 整合是寻求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务必要杜绝“写归写、做归做”的不良倾向,做到“标准不降、程序不减、内容不缺”。

2)融通性。 整合要坚持“求大同存小异”,先行建立的要保持,后建立的不能另起炉灶,要互为补充,相互利用。

3)可操作性。整合必须做到“两符合”、“一提高”——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符合企业实际,又要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让标准更有效地指导操作和管理。

3.2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要注意什么

3.2.1 领导的作用非常关键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整合是一项前瞻性、系统性、组织性很强的工作,领导层的积极领导、参与及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

3.2.2 全员参与事关成败

体系的运行需要公司所有部门的参与,只有所有相关的员工都理解和掌握了有关的要求及实施的方法,体系的建设才能成功。

3.2.3 注重灵活性与操作性

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以结果为导向进行流程的设计或改造,简化运作流程,建立高效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覆盖所有活动的管理运作系统。

3.3 标准化是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基础内容

标准化是建立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它相当于体系运行中的作业指导书,可以为危险源的辨识、运行控制、绩效改进提供方法和手段,它的标准化的量化指标使体系的运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体系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两种可以相辅相成的管理标准和手段。两者各有侧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健康体系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来实现企业的“标准化”,最终达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将标准化要素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融合起来,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坚持落实管理体系不走样、坚持标准不放松,使公司建立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能多快好省地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运行。

3.4 整合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两种体系的步骤

我公司采用了聘请咨询师进行指导培训,企业自我整合的方式进行,分为七个步骤进行:

3.4.1 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下设“标准化建设工作小组”由生产副总经理任组长。各生产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3.4.2 制订推进计划。明确6个月完成整合,将整合思路、要求、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下发到各部门,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整合工作全覆盖。

3.4.3开展学习、培训。请咨询师进行专业辅导培训,重点学习、理解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的要素。使工作组的所有人员掌握两种模式的共同之处和差异所在,熟知整合的方式和技巧。

3.4.4 进行现状调查摸清家底。重新梳理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岗位、工种、人员技术状况、生产工艺、作业环境、设备状况、特种设备种类数量等。

3.4.5 开展整合设计。内容包括整合的模式、组织机构的调整、公共要素(见表1)和专业要素的确定、文件的名称及数量、记录表格的名称及数量、确定各项整合任务的责任人和职责。按13个一级要素、40个二级要素的核心要求,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设施等情况充分梳理,编制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3.4.6 修改完善文件。编制文件修改大纲,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明确文件(表格)的编排格式、编号规则、起草人员等。文件的完善由安质部负责牵头,修订顺序“自上而下”进行。重点对照标准化要求修订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力求做到每一类设备有一操作规程,每一操作岗位有一操作规程,让职工了解危险源及控制办法。在整合过程中,我公司按标准化的要求先后修订了40余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近百项操作规程。

3.4.7 新文件的发布运行。做好文件运行和配套措施,如文件和表格应发放到位,并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贯标学习、培训。使相关人员熟悉、掌握标准,提高按照安全规程作业的能力。

4 标准化与职业健康一体化体系运行

4.1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我公司举办了多种层次的培训,重点是公司的安全目标、过程及PDCA循环、员工的意识培训和结合岗位进行文件培训。公司各部门按照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定实施。

4.2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通过培训,使每个员工认识到自己应做什么、怎样做以及自身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从而确保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和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3 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自评。试运行3个月后,按《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标准》进行自评。

4.4 自评结果

我公司根据《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自查自评,得分情况如下:

1)总评审分为1000分,因缺项31项,计138分,实际评审分为862分。

2)自评得分725分,扣分项61项,合计扣分137分。

3)自评总分为725/(1000-138)*100=84.1分。

5 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

5.1 我公司于2012年8月下旬向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交《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申报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

5.2 2012年11月12日,经上海市安全协会专家审核,我公司得分82.2分,达标率为86.9%。

5.3 2013年1月30日我公司被上海市安监局核准为“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 ,授予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商贸)证书。目前我司已进入巩固达标成果和持续改进阶段。

6 效果

6.1 通过自评和整改工作,对车间场地、动火区域、安全通道按规范划出警示线,改造车间氧乙炔供气管线,对全部管线进行规范标识,张贴安全警示标志和职业危害告知书。改善了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明显提高劳动效率。

6.2 明显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有效防范风险,控制和避免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6.3 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了企业的信誉和知名度。

6.4 推进了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得到提升,由过去的“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从外部要企业安全,转为企业要安全,会管理;员工由“要我安全”转为“我要安全”。安全生产理念已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的局面。

7 结论

7.1 按照国家规定,所有企业在2015年底前均要标准化达标,所以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是当前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两体系的整合既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选择适宜的整合方式,更要充分分析、理解和掌握两者的共同之处和区别,“求大同存小异”。只有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不断持续改进,标准化和职业健康体系整合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7.2 我认为以职业健康体系为核心架构,以标准化的要素为基础,将标准化的一级要素和二级要素贯穿始终,从而建立起职业健康体系和标准化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合”是一条思路,只有结合公司实际,因地制宜地建立体系文件,且通过一定时间的试运行进行磨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整合”需要领导支持、全员参与、符合公司和部门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实效性、融通性、可操作性,才能充分体现整合体系的优势。

7.3 我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的达标,充分说明了我公司利用职业健康体系为框架整合标准化,形成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成功的、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侯茜,《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www.china-safety.org.cn.

[2]樊晶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实践与思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解读www.china-safety.org.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

上一篇:高中新课程作业本化学下一篇:恶劣天气现场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