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高频主题系列素材之七:教育

2024-08-27

2021届高考高频主题系列素材之七:教育(精选1篇)

篇1:2021届高考高频主题系列素材之七:教育

2021 高考高频主题系列素材之七:

教育 主题阐释世纪是富有挑战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多元化的时代,知识的比拼、人才的竞争都离不开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批批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承担起科研攻关的重任,国民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教育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全民英语教育等,这些都亟待解决。但是,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阶段性的结合,改革永远在路上,教育也是如此。

高考对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广大考生本来就是受教育的主体,对于“教育”身体力行,有发言权。因此,教育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2020 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借助历史人物管仲、小白、齐桓公的历史故事,从形式到内容都直击教育问题;全国卷要求考生给高一新生写信,“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则着眼于“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引导考生关注、思考自我的成长和人生价值,将焦点集中于考生本身,具有很强的人本主义和浓厚的哲思色彩;2019 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全国 II 卷的爱国主题,实际都涉及国民和青年的素质教育问题;2019 年高考全国Ⅲ卷的作文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则以漫画材科呼应教育主题,材料直观,情境真实……这些题目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各个角度、层面考查了考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对教育的感受、思考和认识。

立意解读

1.提升国民素质,落实科教兴国。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实现温饱、小康之后,最需要提升的就是教育。好的教育,培养出一代有文化的人民,才有理性的思考,才有好的社会风气;好的民众基础,才有探索和进步,然后才能富裕和强大。可以说,国民素养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真正把教育放在最重要最关键的位置,这才是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持久战斗力。

2.推行素质教育,坚持标准多元。

应试教育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其危害性却是不容忽视的。当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多数学生只能在排行榜下焦虑地努力,无奈地喘息。近些年被广泛提及的素质教育、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无疑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但是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应当深入讨论,尽快落实,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3.坚持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环境。

当前,我国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应试教育横行,人文缺少,理想泯灭,唯分数、唯文凭、唯论文、唯头衔论现象,以及教育腐败问题,无不都指向教育体制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改革永远在路上,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精典论据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 ○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蔡元培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 ○教育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创造宣言》 ○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曼德拉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素材集锦

“天才少年”的逆袭 2020 年 8 月,华为“天才少年团”刷爆朋友圈,年薪 200 万元的张霁和刘大一恒、“美貌与实力并存”的姚婷,引来广大网友的羡慕和围观。

华为“天才少年”项目,是任正非发起的、用顶级挑战和顶级薪酬去吸引顶尖人才的项目,在全世界只招20 多人,2019 年在国内只招了 8 人,最高年薪达 201 万元,这是多少毕业生梦寐以求的机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光鲜荣誉的背后,是他们日复一日的学习、坚持不懈的努力拼搏,是数不尽的漫漫寒夜和无数的汗水。川大博士刘大一恒在本科阶段就放弃了寒暑假的休憩,不分日夜地钻研,刚开始多次被拒稿,到后面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奖无数。三本院校复读少年张霁,逆袭成为“天才少年”,获最高档年薪。

女博士姚婷也用努力书写了一曲人生逆袭之歌。姚婷从小成绩其实很一般,根本不是什么尖子生,更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学生。她中考时,成绩只考了 4A2B,是一个很普通的成绩,湖南任何一所重点高中都进不了,最后勉强以择校的方式升入一所普通中学。中考的失利没有使姚婷气馁,反而激发了她的学习动力。她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最终在高三的时候追赶上来,以优异的皮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考入大学后,姚婷也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总是找出自己的短板去挑战它。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她辅修了第二专业英语对外翻译:为了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她经常参加学校的辩论赛以及中英文演讲;为了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她在大一时就加入了学生会,之后又担任了外联部副部长;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竞赛,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大赛等;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她利用暑假跟随学校的支教团队去山区支教了一个多月;为了提高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她抓住各种研究课题的机会与前辈交流,与同事讨论;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她争取一切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她抓住一切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终成“美貌与实力并存”的女学霸。

“天才少年”与天赋有关吗?这个不好说。但他们的成功,更多源自于他们的坚持、进取、努力、不服输,源自于时刻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成长。

一句话主题

一个人要想成功,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需要保持长期高度的自律、拥有成长型思维和远大的格局。

速用片段

自律是优秀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养成了自律的习惯,才能生活得更美好。湖南美少女姚婷,“美貌与实力并存”,博士一毕业便被华为招致麾下,斩获百万年薪,获得众人的羡慕。其实,这位“天才少年”从小学习并不特别突出,中考成绩平平,进不了任何重点中学,是她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今日“华为百万美少女”的辉煌。有一首歌唱得好:“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不是“遇上”的,而是“修炼”出来的。真正优秀的人,都有着高度的自律性,自律与不自律之间,差的是整个人生。姚婷的成功,不是天才的成功,恰恰是自律的成功。越优秀的人,越懂得自律;越懂得自律的人,越容易成功。

南京一中事件:撕掉了素质教育最后的遮 羞布? 老牌名校南京一中在 2020 年高考中惨败,遭到家长的批判。南京一中本是南京最好的学校之一,与南师附中、金陵中学、中华中学并称“南京老四所”!可今年的高考虽然也不错,但远远没有达到家长和社会的期待,尤其是对比南京二十九中的高考成绩,后者的高分段人数是南京一中的两倍多,而在中考入学时,南京一中的分数 631 分,远远高于南京二十九中的 589 分!

是什么原因让南京一中录取了优等生,却最终高考落败呢?据说,南京一中倡导素质教育。为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南京一中采取了诸多措施:不准周末和假期补课,不许频繁考试,不许搞排名,不允许公布分数,不允许按成绩分班,不允许书包里有卷子和课外辅导书等。另外,课堂时间也由 45 分钟一节课改成 40分钟一节课,一天少上一节课,给学生减负,让学生全面发展,追求自己的个性发展,鼓励和发展文体生、排球队、交响乐团、观测天文气象、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等活动…··… 尽管校长很努力地践行素质教育,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可最终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期待,在家长看来,这个教学模式耽误了孩子,不然孩子肯定可以考到更好的大学。面对家长的声讨,学校妥协了。校长道歉,并且承诺会整改,比如周末补课,增加晚自习,增加考试训练。

南京一中事件引起了热议,有人认为“南京一中事件”撕掉了素质教育最后的遮羞布,社会舆论更是认为“素质教育应该向应试教育低头”。

一句话主题

素质教育是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没有错,只是素质教育不要流于表面和形式,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速用片段

人们的思维常常走极端,反对贪生便以为提倡鲁莽,否定蛮干便以为肯定投机,鼓励消费便以为倡导奢华,提倡素质教育便以为必须放弃考试。高分进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因高考 400 分以上学生不多,被家长点名要求校长下课。事后,南京一中认错,并发布应试教育倾向的整改措施,持续数日的抗议**逐渐平息。任何学校对高考成绩下滑都应该反思,但完全没必要为坚守的正确的教育观道歉,学校和全社会都应反思,但是反思不是简单的否定,不应是对历史的彻底抛弃。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需要多个维度,改革创新成果需要时间来验证和论证。简单否定,非此即彼,为了强调某一点而否定另一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此反复,我们只能在错误的两极徘徊,永远走不上正道。

刘秀祥:给山区孩子点亮心灯 2020 年 9 月 10 日,杨兴旺从外地打工回到母校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第一次见到了属于他的录取通知书,喜气洋洋的。这天也是教师节,杨兴旺也再次对自己的恩师——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表达了真诚的感谢:“遇到他,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刘秀祥,12 年前因“背着疯娘上大学”而感动了无数人。他 4 岁丧父,母亲精神失常,哥哥姐姐相继离家出走,年幼的刘秀祥很小就和母亲相依为命,每年出租田地收取的 500 斤稻谷,是他和患病母亲一年的口粮。2008 年,刘秀祥靠捡垃圾、住窝棚、打零工考上大学,将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带在身边,千里北上,踏进大学之门。毕业后,刘秀祥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老师,因为那里还有很多和他当初一样的孩子。刘秀祥想告诉跟他一样身处贫困和迷茫中的孩子人,一定要有梦想。”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如果你遇到困难和挫折,你回头会发现,我,刘秀祥就站在你们身后。我都可以,你们怎么不行?” 就这样,刘秀祥作为特岗教师,来到望民族中学任教。贵州望谟地区,95%以上的土地是山谷丘陵。前些年交通不便,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每个乡镇,骑坏了 8 辆摩托车,进行家访。三年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刘秀祥知道,他走不了了。对望谟的学生,他有感情,也有责任。

2018 年,刘秀祥调任新组建的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杨兴旺就是今年实验高中考取大学的学生之一。他是复读生,班主任就是刘秀祥。高三下学期报名,复读生要交 800 元学费,在报名期限的最后一天,杨兴旺哭着去找班主任刘秀祥,向他坦白了自己的困境。“我不想坚持了,太累了。”刘秀祥跟他说,“你别急,你等等,我想想办法。”过了一两个星期,刘秀祥找到杨兴旺:“我这边联系了一个上海的老板,他愿意资助你。”后来,刘秀祥参加活动、演讲或者录节目,也会特意带上杨兴旺。他想让这个学艺术的男孩,在更多人面前展示一下,锻炼一下。

杨兴旺觉得,如果没有当初刘秀祥伸手拉那么一把,就算他考上了大学,应该也不会去念。现在,尽管有企业家的资助,但杨兴旺知道,他还得自己挣出生活费。“刘老师当时比我们还困难,他也过来了。他跟我说,如果人生前面的路有很多挫折,后面的路就会更顺。我现在觉得,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挺过去。” 一句话主题

教育脱贫才是真正的脱贫,而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准,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思想、站位和格局,教师的水平提升了,他们才能更好地回答教育的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速用片段

四岁丧父睡猪圈,背着疯娘上大学,逃离贫穷后他又选择回到贫困的山区,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为扶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刘秀祥确是时代楷模。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穷”和“愚”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扶贫先扶智,治穷必治愚。刘秀祥的可贵不仅在于不忘根本,心系贫困山区,更在于现身说法,用自己的事例去说 服年轻人一定要有梦想。扶贫,不应该只是单纯的资金援助,技术支持,更要有梦想的激励。扶贫不能只靠“输血”,根本的还在于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先扶志,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穷。

南京一中事件:撕掉了素质教育最后的遮羞布? 老牌名校南京一中在 2020 年高考中惨败,遭到家长的批判。南京一中本是南京最好的学校之一,与南师附中、金陵中学、中华中学并称“南京老四所”!可今年的高考虽然也不错,但远远没有达到家长和社会的期待,尤其是对比南京二十九中的高考成绩,后者的高分段人数是南京一中的两倍多,而在中考入学时,南京一中的分数 631 分,远远高于南京二十九中的 589 分!

是什么原因让南京一中录取了优等生,却最终高考落败呢?据说,南京一中倡导素质教育。为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南京一中采取了诸多措施:不准周末和假期补课,不许频繁考试,不许搞排名,不允许公布分数,不允许按成绩分班,不允许书包里有卷子和课外辅导书等。另外,课堂时间也由 45 分钟一节课改成 40分钟一节课,一天少上一节课,给学生减负,让学生全面发展,追求自己的个性发展,鼓励和发展文体生、排球队、交响乐团、观测天文气象、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等活动…··… 尽管校长很努力地践行素质教育,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可最终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家长的期待,在家长看来,这个教学模式耽误了孩子,不然孩子肯定可以考到更好的大学。面对家长的声讨,学校妥协了。校长道歉,并且承诺会整改,比如周末补课,增加晚自习,增加考试训练。

南京一中事件引起了热议,有人认为“南京一中事件”撕掉了素质教育最后的遮羞布,社会舆论更是认为“素质教育应该向应试教育低头”。

一句话主题

素质教育是促进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没有错,只是素质教育不要流于表面和形式,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速用片段

人们的思维常常走极端,反对贪生便以为提倡鲁莽,否定蛮干便以为肯定投机,鼓励消费便以为倡导奢华,提倡素质教育便以为必须放弃考试。高分进校,低分高考,南京一中因高考 400 分以上学生不多,被家长点名要求校长下课。事后,南京一中认错,并发布应试教育倾向的整改措施,持续数日的抗议**逐渐平息。任何学校对高考成绩下滑都应该反思,但完全没必要为坚守的正确的教育观道歉,学校和全社会都应反思,但是反思不是简单的否定,不应是对历史的彻底抛弃。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需要多个维度,改革创新成果需要时间来验证和论证。简单否定,非此即彼,为了强调某一点而否定另一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此反复,我们只能在错误的两极徘徊,永远走不上正道。

浪子回头,从监狱里考上大学 432 分,超过 2020 年吉林省高考分数线文科本科二批 61 分。这个来之不易的成绩,让吉林省的考生张新新(化名)如愿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

一年多前,张新新为凑够高考报名费,与人合伙盗窃而被判刑,关押在辽宁省本溪市监狱服刑。2019 年 5月他从沈阳转入本溪市监狱第八监区服刑,第八监区分监区长曲圣在教育谈话中了解到,张新新努力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入监后感到梦想破灭、前途灰暗,于是产生轻生念头。曲圣在查阅了政策法规后,明确告诉他,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可以参加高考。监狱为张新新全身心复习备考创造条件,监狱长韩兆有在了解到他英语基础较差的情况后,邀请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的英语老师来监狱为其进行一对一辅导;监狱教育科科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学增多次对张新新进行心理辅导,监区长陈耿多次对张新新进行教育谈话,鼓励他努力学习····… 由于张新新刑期截止日期为 2019 年 11 月 21 日,而吉林省 2020 年高考的报名截止时间为 2019 年 10 月25 日,按照现行政策在监服刑人员不能参加高考报名,如果释放后再参加高考报名,将错过整整一年时间。本溪市监狱积极与白城市教育考试院联系,并专门去函说明情况。对方被监狱干警的责任心和人性化改造所打动,破例为张新新办理了 2020 年高考报名手续,张新新成了不多见的在监狱内完成高考报名的服刑人员。

2019 年 11 月 21 日,张新新刑满释放。本溪市监狱的干警又多次到沈阳帮助联系补习班。沈阳一家教育培训学校的领导被监狱的所作所为打动,考虑到张新新家庭情况,主动免去了他 3 万余元的学费。2020 年 7月 8 日,张新新从考场走出来,完成了参加高考的人生最大心愿。“这一刻,我等了三年。在多数人眼里只是平凡的一刻,但是对我来说,却显得弥足珍贵,因为我从高墙里走出来仅仅 7 个多月。”张新新说。

一句话主题

年轻人的心理还在发展中,他们的犯罪带有很大的或然性,对他们的帮助、改造和转化,使其顺利回归社会,不仅是司法机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速用片段

在监狱里复习,刑满释放参加高考,并且如愿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大一新生,这个暖心的故事给人太多的启示。古语云:“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身陷困境而不自我放弃,仍存上进之心,也就不会失去动力,人生也就会有希望。故事主人公的可贵就在于身陷囹圄而心不死,而他的这颗不死恰恰是被监狱管理人员激活的。恶念不是天生的,往往也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环境会把人塑造成魔鬼,也能把人雕刻成圣徒。社会不能没有惩戒,监狱就是惩戒之所。但惩戒的目的不是要置罪犯于死地,而是为了促其舍弃旧恶,重做新人。监狱与学校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就是教育人,改造人,提升人。本溪监狱的干警们是好样的,他们的所作所为彰显的不仅是人性化管理的光辉,更有高度的责任感。

无锡钱氏育才三诀 无锡钱氏在近现代出了 10 位院士和学部委员,他们分别是台湾中研院院士钱穆,中科院院士钱伟长、钱钟韩、钱临照、钱令希、钱逸泰、钱保功,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钱鸣高,中科院学部委员钱俊瑞。钱氏家族盛产名人,除了与江南经济富裕、文化发达有关,钱氏家族还有其成功的秘诀。

一是世代相传的家训引领。无锡钱氏的先祖为五代时的吴越王钱锣。钱谬出身贫寒,却从小酷爱读书,直到晚年还坚持阅读。钱锡在临终前向子孙提出了十条要求,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家训规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墊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从宋代开始,钱氏家族就形成了族内相互扶携的风气。为了让族中的贫困子弟有书可读,各地的钱家都设立义田、义庄、祭田,并明文规定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必须作为教育经费。这种早期的“教育基金”模式,保证了钱氏子孙无论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建在无锡鸿山七房桥的“怀海义庄”就是一个典范,钱穆和钱伟长都是在义庄的资助下才得以上学的。

第二个秘诀就是崇文倡教。钱基博、钱钟书的祖上几代都是文人。钱基博的祖父钱维桢,是清朝的贡生,曾创办江阴全县义墊,大伯父钱福炜是清朝的举人,选授苏州府长洲县学教谕;二伯父钱熙元是原贡生,江南乡试副举人,设私塾授课 40 多年;其父钱福炯 20 岁中秀才。钱基博四岁起就由其母教识字,五岁便与孪生兄长钱基成一起读书,十岁就会做策论。

钱氏家族学风绵长,不论是钱基博、钱穆还是钱钟书,都文史兼治,学贯古今,渊博会通,钱基博、钱穆两人都爱自修苦读,凭此弥补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亏欠,确立了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国学领域大师的地位。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是钱穆的侄子,也生于无锡。在回答为什么钱氏家族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时,他说:“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尽管语带调侃,却道出了钱氏家族读书的动力和成功的秘诀。

钱氏家族还有一个秘诀,就是“优化组合”的婚姻原则。钱氏子孙的婚姻观,相对于家世、财富,更看重配偶的家庭教养和个人素质,“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细数近现代钱氏家族的配偶身份,大多遵循这一原则。钱氏子孙的配偶大多德才兼备,正是这样的“优优联姻”,使得钱氏家族的基因不断得到优化。

一句话主题

贫富无足道,家风抵万金。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速用片段

无锡钱氏盛产名人,近现代出现了 10 为院士和学部委员,重量级的学术人物更是如雷贯耳,闻名海内外。无锡钱氏的奇迹充分说明家风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家风是融化在家族成员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他们骨髓里的品格。无论是梁启超“一家三院士,满门皆才俊”的家教传奇,还是钱氏家族大家辈出,无不说明家风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许多人重视家庭建设,忽视家风建设,重视家庭财富的积累,忽视家庭精神的培养。目前,“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不断,成为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说到底,这还是一个家风问题。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只有丰富的物质供给,没有正面的精神传承,他们难以成为佼佼者,而多半只会是家庭甚至是社会的负担。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专家指出,在教育中,家庭、学校和个人之间有一个 3:3:3 的比例结构,即家庭、学校和个人对教育的影响应各占三分之一。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认为三个因素中哪个因素更重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阐明你的观点。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 800 字。

思路点拨

这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材料很简单,主要讲现代教育的三个因素的比重分析,强调家庭、学校和个人各占三分之一。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是一个人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初形成的“第一课堂”。学校教育则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教育则配合家庭、学校,为青年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但材料除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强调了个人的奋斗努力也是决定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年学生可以凭借个人的努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炼、自我约束,促进自己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具体写作时,考生要认真思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努力这三个因素,做出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

佳作范本

父母是最好的园丁

江苏考生 徜徉在美丽的公园里,只要留心,我们就会发现:一株再美丽的花,也会有残叶;一棵再笔直的大树,也会有旁逸斜出的枝杈。即使经过园丁的辛勤打理,时间久了,还会参差不齐。所以,要想花繁叶茂,树木苍翠笔挺,就需要园丁时时修剪、勤打理。

花木如此,孩子的成长亦如此。

卢梭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无疑是第一号“园丁”,也是最重要的“园丁”。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我们就成为家庭的一员,父母与我们紧密相随,亦成为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照顾我们,教我们说话、走路,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教我们认识世间的万物,并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当我们犯错时,或是有不当的言语或行为时,父母还会及时纠正,并时常提醒我们避免再犯错误,就像砍去旁逸斜出的枝杈一样。

有句话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意义重大,甚至聪明的父母会从孩子不当的言行中发现并改过自身的问题,以便为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有教养的孩子背后站着有修养的父母,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不合格的家长。还记得那两个在电梯里撒尿的“熊孩子”吗?一位孩子的父母,先是拒不承认,还找理由辩称“小孩尿不到这么高”;另一位妈妈在知道事情后,让小孩写了一份检查,发到业主群里给大伙道歉,并且每天由孩子父亲监督孩子打扫电梯一个月。网友纷纷给这位聪慧的母亲点赞,给调皮却能知错就改的孩子鼓掌,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也被视为教育“熊孩子”的模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态度也是影响孩子的一把关键钥匙。有时,孩子进步后父母的一句鼓励,一句期许,都足以撑起孩子的人生目标,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而当孩子遇到失败时,一句安慰,一个拥抱,像冬日的阳光一样温暖、和煦,驱散了孩子心头的阴霾;亦像深夜的灯塔,给迷茫的船只指明前进的方向。曾经有两名小牧羊娃,非常羡慕天上的大雁,因为大雁可以在天空飞翔。父亲就鼓励他们,说:“你们现在还小,如果想飞,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可以飞起来,去你们想去的地方。”他们就牢记父亲的教导,并一直为此不断努力。等长大后,他们终于飞起来了。没错,他们就是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

人生就像马拉松。人之初,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但是最后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在于教育能够塑造出什么样的人。而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眼界、格局,影响着孩子世界的宽度。可以说,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再好的教育,都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点评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立意深刻,见解不凡,内在联系紧密,表现出作者较高的思维品质和语言功力。作者开篇以鲜花、树木需要修剪作比,巧妙地将话题引向孩子的成长、教育,既回答了材料的要求“哪个因素最重要”,又回应了标题“父母是最好的园丁”。文章从“父母是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态度”三个角度来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思路严谨,事例典型,层层递进,逻辑性强。作者的语言自然流畅,句式整散结合,不着痕迹却自有风流,实属难得。

上一篇:技术转让合同最新下一篇:儿童简短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