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

2024-06-27

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精选8篇)

篇1: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

阳光高效课堂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改的深入,阳光高效成了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而在阳光高效课堂教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中,“展示环节”是最主要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手段。展示的主要方式是讲题,但不全是。有的学生会做题,但是不一定会展示,也就是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反过来,如果学生会展示,那么他就一定会做题。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

1展示方式多样化

在平常教学中,有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试卷评讲课等等,那么针对这些不同的课型,我们就要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有的内容可以有某个学生单独展示而有的内容则需要多人的配合甚至包括我们的老师的配合。比如,有的学生在展示的时候,他也学会了“狡猾”,将一个题“分包”给多位学生,自己居然也成了“导演”,我们教师成了真正的“看客”,这又未尝不可呢?这样反而提高的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有助于他们互相学习互相竞争。

2展示内容花样化

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展示而展示,否则会让我们的展示活动失去应有的意义。因此,在展示环节,学生都会的就不要展示或只做简单展示,而那些与教学重难点相关的,学生易错易混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给与重点展示,多方位的展示。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模块去吸引学生的眼球,发掘他们的展示欲,使我们的课堂“动”起来。例如,“八仙过海”就是大显身手,“妙手回春”就是纠正错误等等。这么多的展示内容和花样给与了他们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空间,是很有必要的。

3展示“教师”全员化

课改的最终目标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平常的教学展示环节,不可以只选那些优秀的“教师”,而让学困生成了“群众演员”。由于学困生基础差,所以刚开始时,侧重于上中游学生展示,并且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步实施,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再上升到座位上展示,讲台展示,也可以多人合作展示,消除他们的为难情绪。展示时,他们一般是满脸涨得通红,声音只有自己听得见,眼睛只盯着自己手上的资料,一旦说完,没有等同学的参与,点评,扭头“逃回”座位,引得众生大笑。针对这样的场景,先请这位学生回到讲台,与学生一起找出刚才他展示中得“亮点”,并与他进行交流,并点明,以后展示要大方,重点突出。相信经过多次的磨合,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站到讲台上进行展示的。

阳光高效课堂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张扬了学生的个性。通过展示,让我们的学生得到赞赏、鼓励、勇敢、自信,收获正能量。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班班通,电子白板,导学案等诸多方式,让学生学得扎实,展示得更精彩,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充满阳光!

篇2: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

高效课堂中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

演礼乡中心学校 郭建林

实施高效课堂,是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高效课堂中展示环节是最具革命性的独创,是整个课堂的灵魂,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学生课堂生命活力的展现。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

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在“学习金字塔”的解读中曾经指出:

在塔尖,是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下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也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展示,我就会完全理解。由此可见展示确实能很有效的促进知识的掌握。

作为课改一线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重点加强对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通过多年的课堂实践,我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今天在这里与各位同仁一起分享探讨,不当之处敬请大家谅解。如果你想挖开那口井,就需知道水的深度。所以课改初期,为了保证课改效果,我首先对本班学生展示能力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

(一)在课堂中学生展示能力参差不齐,大概可以分为三类。1.展示能力强。这类学生一般是尖子生。学习越好的学生往往展示能力越强,少数几个尖子生的展示能力是让人满意的。他们声音洪亮、语言表达完整,说服力强,颇有小老师的风范,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的欲望极强,机会也最多。班上的马子璐、崔文豪等就是这种类型。2.展示能力一般。这类学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好但语言组织能力差,说服力不强,不能将要展示的重点展示清楚;表情羞涩,动作呆板,展示时缺乏自信。如班上的董思阳、曹紫云等;另一种是口头表达不错但学习一般,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展示不清或有错误,这类学生诸如张文浩、张跃等。

3.展示能力差。他们的学习基础差,语言表达也一般,所以他们展示的任务比较少,一般是非理解性的内容。在合作学习中他们往往很被动,经常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班上的谷张晋、谢欣雨等就是此类。

(二)课堂展示方面存在问题 1.照本宣科

少数同学可能不善言辞、木讷,可能没有精心预习、缺少充分准备,也可能小组没有探究讨论互相交流,造成了站在讲台上,象征性的把课本内容读一遍,没有作相关阐述,也没有添加任何自己的理解,这并没能达到展示效果。2.小组合作缺乏充分

各小组成员有好有差,个别成绩好的同学保守,成绩差的能力又有限,导致小组合作不够,有时竟出现了组长分配任务困难的现象。还有个别小组把上台展示当作必须对付的差事,为了应付,买好几本相关资料,轮到本组展示时,也不讨论把资料答案直接抄在黑板上,2 缺少加工整理,不甚理解,照着读一遍完事,缺少探究、合作与理解。3.同学之间欠缺配合与尊重

同学展示时,有的同学不能聚精会神听讲,甚至与对面同学挤眉弄眼;还有个别同学在准备自己展示的内容,也没能认真听讲,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

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对本班学生进行了合理分组,全班共分为6个大组,每个大组1~6号,成绩由好到差依次排列。

人们常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的具体做法是: 1.对于学习较好而展示能力较差的学生,我首先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类学生经过短期指导和培训是可以提高的。对这样的学生集中进行培训,应从展示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两方面入手,用模拟话题训练他们,当场指出,再引导他们如何科学的展示给定的话题。语言表达欠妥时还可以请语文教师加以指导改正。经过多次训练这类学生的展示能力一定能大幅度的提高。

2.对于语言表达好但学习一般的学生可以在预习、合作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这类学生在学习上往往缺乏主动性,很容易通过自己的一知半解让课堂展示缺乏准确性和说服力。这需要教师的监督,事先点名提醒,或下任务让其主动求问解疑或让其与尖子生共同讨论理解。这样长期下去就能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最终可以提高课堂展示能力。

3.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样的学生往往处在最容易被教师遗忘的角落。他们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抱有消极的态度。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教育,激发和鼓励让其融入小组的学习乐趣中,还可以在班上找一个学习基础差但参与积极的学生,让其他的学生以他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循序渐进,让一个又一个的学生由胆怯变为自信,由不敢展示变为我要展示,3 最后再成为更好的展示。

怎样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乐于展示呢?我采取如下措施:

(1)树立榜样法。先从组长展示开始培养,让这些活跃的、乐于帮助别人、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先学会展示,在班级中营造出“展示无错”的安全氛围,让他们看到展示者的进步,逐渐提高勇气,掌握方法,最终达到敢于展示、乐于展示、主动展示、完美展示的目的。

(2)评价激励法。可以写评价语,书面口头均可,但要说出优点,而且要具体,让大家可以明白学习什么,适当时候进行积分奖励、物质奖励等。

(3)思想动员法。通过自己形式多样的动员或者学生的现身说法,学生的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感受到展示对自己成长的作用,产生展示的欲望。

(4)实战锻炼法。提供展示的机会,让不爱展示的同学进行展示,感受过程,进而战胜恐惧心理,树立信心,在实战中学会展示。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展示欲大大增强,我适时又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展示要求:

1.展示必须做到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展示应该展示本单元的重难点,有些内容简单易懂、自学互学都能学会的,其实就没有展示的必要。

2.展示应该展示自己对知识的见解,而不是“照本宣科”式的读题念题。应就重难点内容表达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想法。3.展示应以促进学习为目的,既要有组内同学的适当补充,又要有其他小组的对抗质疑。

4.展示过程中的质疑对抗是对展示学生劳动的一种认可,更是一种负责。质疑应就展示人展示的题目发表见解。学生应就学习内容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地讨论,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热热闹闹”,4 可学生并没有深入学习。

诚然要提高展示效果,教师自己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改模式下的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那种:一根粉笔,一支教鞭,一篇课文讲两天的旧模式,而应做到调配智慧盛宴,展示聪明才智,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教师应当:

1.对学生的展示给予适当的评价。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学生课堂展示水平的提高,它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效果。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真谛在于“爱”教育哲人门也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此,我认为,多用爱来滋润孩子,多给学生以鼓励,多用赞美的语言,多用欣赏的眼光都能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之目的。

2.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展示的欲望。学生手中的导学案,既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也影响着课堂展示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所以导学案的编制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好说。3.设计多元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展示兴致。学生开始时出于新奇,对这样的课堂能表示出较高的热情,但时间长了,新鲜感没了,热情会减退,势必影响课堂效果。

4.培养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学生的课堂展示能力与老师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展示培训。培训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一项一项进行展示的指导,包括展示的方法、展示的顺序、展示者的姿态、展示的要求、黑板的使用等,都需要逐一进行培训。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分读文本、读图、提问题、重难点等内容,一项一项进行学习展示。如展示重难点,就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展示,有哪些形式,小组怎么分工,怎么设计开头语、结束语,怎么让大家喜欢听等,先让一组示范,大家评价学习,再拿一组示范,再评价,然后小组尝试,直至掌握基本的展示方法为止;对个体来说,也要一个 5 一个教会展示,树立好榜样,层层培训;可以进行专门的培训,也可以在展示中有目的地推进,一段时间训练一个内容。但培训应按照课堂展示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必要时要敢于叫停。

课堂展示,为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流自己的看法提供了机会。通过课堂展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综合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自信心得到增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篇3: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

一、创建“315”教学模式,让物理课堂更有活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公式、概念、规律特别多,如果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会让物理课堂变成一潭死水,学生会很厌倦这门学科。因此,我们要好好开动脑筋,让课堂生动起来,只有让学生手、脑等都动起来,才能救活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互助学习能力的关键,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需要,从根本上寻找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被动现象的办法,实现由被动向主动的根本性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创建新的课堂模式,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铺路人,在现有形式下,采用 “315”教学模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315”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就是自主学习, 这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当然,这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更高,需要老师课前做好精心的准备。过去老师重点备教材、备教法,但眼下更重要的是备学情,准备好切合学生学习的导学案。上课前首先要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使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

比如学习压强的相关知识时,首先让学生完成自学自测,时间大约为15分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了压强的概念,知道探究压力作用效果需要的器材、方法、结论,同时了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知道受力面积不是物体的表面积,也不一定是物体的底面积,而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的面积。 采用这种方式,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这些知识的获得,不是靠学生盲目地学习,而是学生在老师创设好情境后,有重点、有目标地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的。

自学自测结束后,大约花15分钟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把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都梳理出来。这15分钟,我们所有的学生都是有话可说,他们是有备而来,只有这样才能创设热情洋溢、生动活泼的开放性的课堂,而不像传统的课堂,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一言堂”, 学生不知不觉就会走神,可以说,靠灌输得来的知识是不牢靠的。

一节课还剩大约15分钟干什么呢?不是老师来讲,而是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让所有学生自主完成本节课的相关练习,以便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和巩固。这就要求老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准备好相关练习,可以把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有价值的题目选来让学生做,做完后当堂反馈,这个环节大约10分钟,另外还有大约5分钟的时间怎么利用才最有效呢?我认为可以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这个举措特别重要,可以了解学生本节课到底学得怎么样。针对学得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课外辅导,长期这样做,教师让学生形成习惯,使其上课更加用心。 因为如果不认真学,老师就要找他课后过关,学生也不愿意老师找他,觉得难堪,哪个人不要面子呢?由此可见,这5分钟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学生学得怎么样,老师也不是太了解;另外,上课不用心的学生觉得学好学坏一个样,反正老师也不知道,也不会找他, 长期下去,自觉性不高的学生就会学得更差。

我校自从采用“315”教学模式以来,教学成绩有了较大的突破。可以说, “315”教学模式救活了课堂,救活了我校。虽然我校的生源不好,但其教学质量在全区却立于不败之地。

二、重视小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欲望不强,但是,只要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他们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小实验就是最好的平台。初中生生性好动,学生喜欢做实验。例如学习大气压相关知识时,我做了“吞蛋实验”, 同时也做了“易拉罐被压扁”的实验, 学生明白是大气压的原因,因此,学生不难联想到瓷砖上的钩子为什么能挂住抹布。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本上能做的小实验一定要做,也可以将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分组实验。另外,能让学生制作的小实验尽量让他们做,把它当作家庭作业,第二天来展示制作成果,进行小组比赛,并给予实验做得好的学生以表扬。像制作土电话, 针孔照相机、简的天平等,都可以让学生尝试,这样既可以提高其动手能力, 又可以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记得曾经有个学习一般的学生,当学到浮力有关知识时,其中有个课外小实验就是制作潜水艇,我布置学生回家完成该实验, 第二天该学生把他制作的潜水艇带来, 在课堂上展示了他的成果,他制作的潜水艇非常灵巧,上浮下潜活动自如,我及时表扬了他,夸他动手能力强,我说: “相信你一定能把物理学好。”他无比开心,从此就喜欢上了物理,中考考了97分的好成绩。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不少学生比较懒惰,学习基础差,不愿意独自学习,于是我想到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按优生与学困生搭配的原则合理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组织引导, 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讨论交流, 合作互助。

篇4:自我展示能力的培养

一、以点带面,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训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去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只有调动了积极性,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持久开展,进而形成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为此,我们首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爱好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低年级和高年级同学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差异性的“自我展示园”管理工作。对于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积极调动家长和学生参与园地的设计;按照家长和学生的设计思路,首先教授学生如何操作,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进而循序渐进地训练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对于四至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仅仅作为指导员和观察员,将具体的规划设计交于各个小组长负责。通过对表现优秀的学习小组的表彰,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在管理设计过程中,使学生从“被动受体”转变为“主角”,在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里,陶冶情操,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

二、设擂搭台,展示交流

1.以班级为单位设置“自我展示园地”。坚持每月一主题、每月一更新,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我们在每月的第四个星期一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参观,既全面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2.开展书法竞赛活动。整洁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而练习书法的过程更是培养审美、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熟练的写字技能和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为此,学校在每学期初都对学生书写提出规范要求:(1)写字姿势做到身直、头正、臂开、足安;(2)执笔姿势做到运笔自如、不挡视线、移笔灵活。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将上述规范落实到位,贯穿于整个学期,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此外,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书法竞赛活动,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组织铅笔字书法比赛;而对于三至六年级的学生,组织开展钢笔字书法比赛。通过对优秀学生的表彰和优秀作品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带动学生认真书写、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3.开展折纸、剪纸和粘贴等艺术创作活动。我们学校所在的农村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艺术资源,如泥土、石子、树皮、落叶、草根、菜叶、种子、稻谷和芦苇秆等自然材料随处可见。这些环保、可塑性强的材料为学生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根据一年四季不同节气的特点,引导学生随心创作并将优秀作品在“自我展示园地”进行展示。此外,农村的乡土文化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资源。我校积极挖掘周边农村的剪纸艺术和折纸技巧,组织本校教师编写了折纸、剪纸校本教材,并把每周一的活动课作为手工活动课。在活动课上,将教师示范教授与学生自行创作相结合,让优秀作品制作者上台展示并讲述创作思路,并将优秀的作品张贴在“自我展示园地”中,进而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篇5: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学习规章制度,在学习中规范自我。

开学初,带领全班学生认真学习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使学生认识到规章制度是整个社会的需要,它是我们学习与工作的保障,遵守规章制度的过程是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找出不足,为自我管理打下基础。

二、强调课堂学习习惯的自我管理能力。

面对本届七年级学生双差的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如:培养学生专心“听”、敢于“说”、善于“思”、认真“写”、正确“读”、等学习习惯的培养。每一节课能做到以上习惯,学生就能懂得课堂上如何听课和学习。

三、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开学初我制定了细致的值日细则、值日分工表,并打印后张贴在教室的前黑板旁。因为同学们的习惯很差,因此我们把各项工作的职责分得很细,便于学生操作。值日班长有专门的记录本,每天记录,负责班级各项事务。如:每一组值日谁该做那些卫生谁就要把它完成,值日班长再检查。工作责任分工到位所以学生都能做得很好。每月一次流动红旗,并进行一定的奖优罚劣,实施后效果很好。

四、教育学生课间十分钟应注意安全。

七年级学生年龄还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比较好动,还自以为是。常常是下课了,则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兴奋地在校园的各个地方奔跑、打闹。楼梯道上也能看见你追我赶的身影,游戏中的“夹塞”使同学之间的摩擦也随之增多。课后玩什么?怎么玩?我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不少措施,讲了很多实际的安全实例。

五、培养骨干力量,形成班级核心。培养班干部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班主任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引导他。立规矩、教方法、严要求。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不能凌驾于同学之上,工作要认真负责。

六、建立评价奖励制度。

建立评价奖励制度,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通过学生与班主任的反思后,学生认识到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然后不断努力,到学期结束,看谁表现最好来评选优秀。

篇6: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及其人格品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控制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及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快乐,而快乐作为强化物,使幼儿对游戏本身产生兴趣。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正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使幼儿在游戏中愿意遵守规则,接受成人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责任,学习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学习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习轮流、等待、合作等社会技能,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给幼儿一定的自我控制的策略。

虽然幼儿在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但由于幼儿神经系统整体发展不成熟,因此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差。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自我控制时间短,缺乏一定的自我控制的技巧和策略。研究表明,2岁幼儿通过使用成人教给他们的.分心策略、寻求安慰策略和寻求帮助策略,他们的自我控制的时间就会延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从整体上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不要过于压制幼儿。

心理学家布洛克认为,在严厉、专断、限制模式的控制下,儿童一般有情绪压抑、盲目顺从等过度自我控制的特征。拜克伯尔等人指出,限制控制下的儿童大多有退缩和攻击性行为。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予幼儿充分活动的自由,对他们不要过于限制和束缚。其实,幼儿由于年龄尚小,他们有时的“乱说乱动”并不是故意的。如果不加区分就加以限制,会造成他们情绪上的压抑,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得不到健康发展。

四、教师、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

篇7: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健康领域明显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章总则第5条对教育总目的的阐述中明确地提出: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把这样一些系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写进教育目标,并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作出规定,这是教育的一大突破、一大发展,它是以说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行为方式的关键期,除了有强健的体质作保证之外,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形成健康行为方式,已成为我们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今的社会,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他们像是温室中的花朵,处处受到成人的保护,造成生活习惯差、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弱等问题,我们可以来看下面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某幼儿鼻子流血了,吓得只会破着嗓子哭叫着:“妈妈,不好了,快来呀,流血了,快……怎么办?”

镜头二:医院里,医生正在给某幼儿看病。原因是某幼儿在家玩积木,无聊间把积木塞进鼻孔玩耍,造成呼吸困难而大叫大喊。

诸如此类的镜头在幼儿周围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长意识的淡薄。

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成人的爱多倾注于他人身上,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他们有太多的优越感,要什么,买什么,想什么,给什么,碰到难题就大哭大闹显得束手无策。平时逛街过马路时,不管红灯、绿灯,家长驮着孩子一起过,不教孩子遵守规则。去医院打针时,孩子哭叫着,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勇敢点,反而在孩子面前怪罪医生。乘车时,孩子把头探出窗口,家长只好奉陪着,不教孩子认识一些主要标志,而只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只要不哭则行,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会自然习得。

2、孩子依赖性强。

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独特”的位置,扮演“独特”的角色,家中缺乏能够与之分享特和感情的兄弟姐妹,加上现在有些家长不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交往,怕自己的孩子会被人欺侮,怕自己的孩子受委曲。孩子每天面对的只是自己的父母和玩具,渐渐地便不愿意与别的孩子交往,自我保护的机会也渐渐减少,只知道做什么都要依赖父母,而根本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保护自己?该怎样避开危险?如:不随便拨弄各种设备(电线、开头、煤气灶……),也不学习处理一些常见外伤的简单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如果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呢?

三、培养自我保护能力的途径

1、设计主题游戏,训练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我校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准备了红绿灯标志,场地布置出人行道、快车道、十字路口。游戏一:红绿灯。当教师亮出红灯时,走到十字路口的幼儿就不能再前进了;当教师亮出绿灯时,幼儿可在人行道上自由行走。游戏二:过马路,请几名幼儿当驾驶员在马路中间开车,其余幼儿要起过马路,比一比,谁走得最安全,能顺利过马路。通过游戏,训练了幼儿看信号走和反应能力,了解了基本的交通规则,训练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又如:设计游戏活动“小小消防员”,让幼儿扮演消防队员进行灭火,使幼儿了解火的用处、害处及救火的一般常识。游戏“我是一个小医生”则通过让幼儿扮演医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消毒、包扎、止血、的简单技能。我们在班中还设置了“电话亭”,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拔打电话,巩固他们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幼

儿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

2、创设情境,让幼儿自己分析讨论问题。

3~6岁幼儿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在活动中我十分重视给幼儿创设情境。如:运用木偶表演创设了《狼和小羊》中羊遇难寻求帮助的游戏情境,幼儿各抒已见,绞尽脑汁想办法,有的请大象帮忙,有的打电话给黑猫警长,有的设计陷阱……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昂,主动参与分析讨论,积极地获取了知识。另一方面,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次活动中,我创设了“旅游途中幼儿跟父母走失了”的情境,让幼儿分析这时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得到以下方案:(1)拨打110电话,寻求警言帮助。(2)给家里拨打电话。(3)给父母打手机或BP机。(4)寻找旅游团的标记。可见,孩子已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真正以自我保护。

3、抓住偶发事件,教授自我保护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几乎均可用来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特别是一些偶发事件,更应随机把握,灵活运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对绘画、写字姿势不正确,游戏时大喊大叫的幼儿可随时提醒,使其改正不良习惯。又如:一幼儿鼻子出血了,大家都表示出关心,但显得畏畏缩缩,也特别紧张。我马上让幼儿先回到座位,找来药棉帮幼儿细心地止血,并安慰他。我见缝插针,让幼儿讨论:“**鼻子出血,你心里觉得怎样?假如老师不在,你会怎么做?”由于幼儿亲眼目睹了刚才的观察体验,幼儿大多有了办法:(1)让出血者不要害怕,先坐好把头向上抬。(2)用药棉止血,休息。又如一次下雷雨,我便带领幼儿展开“打雷怎么办”的讨论,幼儿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正确的答案(1)下雷雨不在马路上玩。(2)不在树下躲雨。(3)不在河边避雨。(4)做好防雷电措施。日常生活的偶发事件很多:六一体检验血,肚子突然很疼,操场上摔跤……教师都应随机进行教育。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多且范围广,而幼儿平时接触的知识却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精心设计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精彩、生动的活动中接受自我保护的知识。在常识课《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中,通过学习,幼儿知道碰到敌人黄鼠狼会放臭屁保护自己,乌贼会喷墨汁保护自己,小壁虎会拧断尾巴保护自己,从面也得出小朋友碰到坏人该怎样保护自己,逐渐增强幼儿在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教给幼儿如何保护眼睛时,我设计了“认识眼睛”“画眼睛”“眼球操”“眼睛生病了”等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功能,同时教育幼儿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这样,既增加了幼儿的感性认识,又使幼儿获得了具体的操作技能。

四、几点建设

1、更新教育观念,是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

二十一世纪中国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大胆实践的接班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是传统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因此西文国家的精华我们要不断地吸收且改善。我们要收进美国注重幼儿独立性培养的教育观念,吸取日本注重幼儿意志坚强、顽强奋斗品质的培养的教育观念。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作为护花使者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种观念,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消极的保护只会产生负效果。只有大胆放手让幼儿去实践、体会,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2、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活动的基础。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同幼儿之间的桥梁工作,幼儿园的活动与家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我们应转变家长的观念,从包办代替到独立实践,从害怕孩子遇到困难到主动教孩子遇难该怎么办,邀请专家给家长举办有关自我保护方面的讲座,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使家长认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增强家长们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3、让幼儿充分活动是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关键。

篇8: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自我教育这一因素对于孩子成才、成人的重大作用, 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当然, 自我教育是在一定的遗传基础上, 在环境和他人教育的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 但是它一旦生成, 就积极地反过来发挥作用, 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成长, 而且随着人的成长, 它的作用在四个因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最终, 它在人成才的各种因素中, 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因此,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结合学生的实际境况,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课堂上抓起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基础知识较差, 行为习惯不好, 自我教育的能力很低。上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课铃声已经停止, 教室里总是需要5分钟的时间才能安静下来, 这其中还包括老师要维持纪律, 还有一部分学生要上课铃响后2~3分钟才能走进课堂, 课堂上教师正身心投入地传授知识, 而有些学生在看杂志、在玩手机, 有些学生的思绪早已飞出了窗外, 当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写作业时, 竟还有人在交头接耳, 说笑打闹, 不知道老师讲什么, 留什么作业……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不对吗?答案是肯定的, 他们也知道课堂上应该好好学习, 课堂上应该保持安静, 他们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但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差, 自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可见, 要想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必须培养学生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让他们自觉按照社会标准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目的是让学生做到教师在与不在时都要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塑造好自我形象。

为改进课堂纪律, 我尝试了以下的方法: (1) 教师改变授课方式。中职学生是很厌烦学习的, 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和折磨, 课堂45分钟更是他们需要花力气去煎熬的。对于自我教育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不会坚持很久。因此, 德育课或者其他课程的教师要采用多种有趣的知识和有趣的讲课方式, 经常性变换讲课方法, 吸引学生, 引起他们的注意, 只有能够让学生喜欢一堂课, 他们才会集中注意力听课, 不舍得浪费一点时间。 (2) 教师要细心观察并及时给予赞扬。对于自我教育差的学生, 教师在讲课时应注意观察, 对于有自我教育的行为发生时, 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并给予表扬, 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从偶然性的行为中得到满足, 促使下一次相同行为的发生。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当教师能较好地用好赞扬的话, 就会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积极地去做受到表扬的事情, 当这种自我教育的行为反复发生时, 就会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3) 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要利用班会和课堂的剩余时间, 做好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 告诉学生:“教师不是一节课的主体, 你们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不是教师管你们, 而是你们自己管理自己。”通过这种教育, 让学生明确自我教育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是人生的主人, 从而引导他们做好规划, 管好自己。

二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

在日常行为活动中, 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室卫生、课间迟到、集体劳动、全校大会、校内师生、课间活动等如何处理才算具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呢?

如“见纸就拾”习惯的养成, 一天中午放学, 我在学生们的必经之处设立了关口, 放了几张废纸和几块小垃圾, 然后暗自观察哪些同学对它们熟视无睹, 哪些同学见了就立即拾起来。下午我及时地把观察结果就当众公布, 并请他们说出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有的说:“我本来想拾, 可又想下午值日生又该打扫了, 又没人看见, 不拾也不要紧, 现在想来,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缺乏自我教育意识。”有的说:“见纸就拾是爱校爱集体的表现, 如果做不到见纸就拾, 就不是爱集体了。”大家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明辨了是非, 强化了“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意识。

日常行为规范是最能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 让学生意识到小事的重要性, 从小事做起, 从小事抓起。迟到是反映一个人的时间观念, 我所管理的班级有一名学生经常迟到, 在对他进行了几次谈话后, 这名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把“早到校”记到手机的备忘录里, 天天提醒自己, 通过这样的方法, 他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和家长取得联系, 从家庭教育抓起

有的学生在学校是“三好学生”, 但回到家里, 却当起了小公主、小少爷, 妈妈给洗衣服、铺被子、收拾书包、脱袜子……全是家长大包大揽, 长期下来, 孩子们就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延伸到学生家里并和家长取得联系, 让家长配合、监督、并及时反映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一个月下来就初见效果, 家长反应强烈, 纷纷表示“活动很有意义, 也很有必要, 我们家长欢迎搞这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了爱劳动讲勤俭的习惯。“孩子懂得了体贴父母, 孝敬老人, 比以前有思想了。”

上一篇:linux系统的性能问题排除分析下一篇:童话城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