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应着眼于终极关切

2024-07-20

诗歌应着眼于终极关切(通用4篇)

篇1:诗歌应着眼于终极关切

诗歌应着眼于终极关切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诗人”,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读诗——这既体现了读者品位的提升和诗歌水平未有进步之间的反差,也凸显了人们对现代诗和诗人的失望。在这个时代,诗的神秘性和崇高性被消解,现代诗在一些人眼里成了“口水”与“回车”的代名词。诗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当代新诗的出路在哪里?回答以上问题,我以为有三个关键词:形式、难度和终极关切。我无意否定当代诗人对诗歌创作所作出的努力,只是,当代诗坛能够真正在形式和难度上付出足够努力的诗人,我以为还是太少了。

如今在图书馆任意翻开一本杂志或者诗集,就会发现诗歌语句的杂乱无章,像野草一样,看似茂盛,却各自生长,缺乏整体感和美感。闻一多曾经为诗提炼过三个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如果作者不是任意行使他可以为诗歌分行、分节的权利,而是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权利,并虔诚地执行以上三种层面的诗歌美,那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效果。

且看一首短诗:“大风吹过山梁,是谁/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风啊 你若从我的故乡吹来/请告诉我 村口的老槐树下是否/站着我老娘/大风吹过山梁,是谁/跪倒在回家的路上/风啊 倘若你能一路吹到我的/故乡去/别忘了先替我喊一声娘”(慧玮《行者》)。我们不妨试想,如果把这首诗中所有的空格删除,这首诗将会变成怎样?它在形式上的美感将会打折扣,难以给读者带来阅读震撼。换句话说,这首诗的美离不开它的形式:及时的空格,准确的分行。这种形式造成了一种“对话”感,并似有一种欲说还休的余韵。虽然作者最后大胆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先替我喊一声娘”,这一声喊娘,瞬间喊到了读者的内心深处。

可是,有许多作者完全不能领会空格、分行、分段这些手法之中的深意,滥用这些诗歌形式,随意地在诗句中加上空格,随意地分行,完全不顾及诗歌行至此处的需要,更不考虑这样做能为诗歌带来什么。短诗是最注重形式的,无论是朗诵还是阅读,诗歌的形式和结构都直接影响着它自身的节奏感和画面感,这些感觉一旦诞生,这首诗的好坏,便已经在读者心中有定论了。

当代诗人喜欢写短诗,以至于随便一个有分行结构的“段子”也可能被命名为诗。我们清楚地看到,短诗的形式已经被滥用,短诗的美感已经被破坏,这种滥用和破坏,不仅损害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崇高感,也人为降低了诗歌创作的难度,短诗已经开始让人误解为文字游戏。

诗歌应该以它有限的容量表达人类无限的终极关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终极关切就是信仰。德国宗教哲学家蒂利希在《信仰的动力》一书中曾这样解释“终极”的含义:“如果某种至关重要的关切自称为终极,它便要求接受者完全委身,而且它应许完全实现,即使其他所有的主张不能从属于它,或以它的名义被拒绝。”我无意探讨诗人的信仰问题,只想表达这样的观点:如果诗人们都能虔诚地对待诗歌写作,把诗歌创作当作生命的一部分,那么,诗歌就不会屡屡成为低俗事件的焦点。像“打工诗人”郑小琼这样一个在底层生活的年轻女子,短短几年,就写出了许多尖锐、彻底、有爆发力的诗篇,而且具有持续的创造才能,在当代堪称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诗歌事件。如果整个社会可以为诗歌创作提供一个健康的创作环境,“打工诗人”郑小琼的出现至多只能算一个“诗歌事件”,而不至于“意味深长”。在《人民文学》杂志“新浪潮散文奖”颁奖会上,当郑小琼说“听说珠江三角洲有四万根以上的断指……而我笔下瘦弱的文字却不能将任何一根断指接起来”的时候,郑小琼的写作已然超越了个体的概念,她在打工妹、失业者、五金产品推销员等多个社会最底层的角色生活中,放大了自己的胃口,把握到了整个中国底层社会的命脉。作为一个诗人,她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虽然很难真正改变什么,但至少向人们展示了底层的真实生活,引起了疗救的注意——而这,正是诗人对人生、命运的终极关切。

在当代,很多人写诗不是出于对诗歌的敬畏和热爱,而是出于一种游戏心态,只想尝尝做“诗人”的滋味。其实真正的诗人总是在默默写作,拒绝标签和游戏。诗人为这个社会提供了什么?这个标准已经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诗人价值的.核心所在。诗歌应当回归它的诚实,回到个人对生命的终极关切。

天地间迸燃的精神光焰:徐志摩的殉爱情结与死亡结局

“死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等于诗人的再生。”——但并不是每一个诗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一个死去的诗人再生的前提是他的作品必须具有真正的生命力。这正如一首不朽的诗歌背后必然站着一个真正的诗人,好的诗歌诞生的前提,往往是诗与人的完美统一。

作为一个以诗的光彩穿透了历史的尘埃的诗人,徐志摩早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代传奇。传奇的不仅是他那神韵独具的诗文、生平动人的爱情悲剧,还有最终的死亡结局,寓言似地兑现了他作品中多次阐述的意境,更是让人觉得神秘莫测。表面看,徐志摩的死是因为一次偶然的飞机失事事故,所谓“死于飞机偶然者”,但从深沉的因素来看,则是其作品中贯穿的死亡意识,也即其在死亡面前所作的潜意识的心理准备,无形中支配了其现实中的行为意志,使其最终死于那场与其诗文意境契合的“吻火”结局具备了可能。

追寻神性的诗人

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应该学会“向死的自由”,即把生命本身看作一场走向死亡的自由过程,只有这样,带着死亡意识去体验存在深渊的人,才能使短暂的生命个体免于日常生活的沉沦,从而把“自我”从混沌中超拔出来,保持个体独特性。用徐志摩自己的话讲,乃是要达成自我性灵的启蒙和觉悟,实现他“人之所以为人”、“我之所以为我”的自由与自如。

在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个罕见的纯粹的诗人,没有谁像他那样喜欢天空的无拘无束与自由自在,他写得最好的诗,譬如《再别康桥》、《偶然》、《雪花的快乐》等,无不是在一种天马行空的自由境界里抒发一种轻盈飘逸的情思。没有谁像他那样在诗中钟情于天空的神明意象,譬如云彩、明星、月亮。他是那种在尘世中站出自身的天空仰望者和聆听者,他以在诗中对神性的追求与歌咏来确定自我的本真生存,他将“一切天空的灿烂景观与每一声行进的声响都召唤到歌词中来,从而使它们光彩夺目悦耳动听,同时也将自身被生存尘埃所遮蔽的本真敞亮出来”。这是一个真正的诗人的重要特征。他甚至将“明星”这一神秘的意象上升为他视为至高无上的爱情的象征,而甘愿让自己在这梦想的沉湎中化作一颗追赶爱情的流星,只为了划出一道美丽的光环,惊艳那作为他神圣爱情祭坛的五四文坛的飘渺夜空。

作为一个生命的信徒,徐志摩无比热爱生命,也充分享受着生命当下的每一刻。然而,作为一个敏锐地意识到生命短暂的诗人,他总是强烈地意识到生命必然会结束这一无法更改的事实,意识到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正在于充分地追求和体验人生中爱、美与自由的实现,他说:“我们空着双手来到人间,当我们滑进坟墓的时辰,金钱和功名像一缕轻烟般消得无踪无影,唯有曾经创建的、不经意间酿成的美不死在人间”。于是,不停流逝的现实中的感喟与“隐藏在幕后的栩栩神通”般的神秘莫测的命运,总是微妙细腻地纠缠于其心灵流动的载体-----文学作品叙述的情境中,他比常人更深刻地进入到对人生终极意义以及死亡的追问中。

篇2: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一棵苹果树, 终于结果了。第一年, 它结了10个苹果, 9个被拿走, 自己得到1个。对此, 苹果树愤愤不平, 于是自断经脉, 拒绝成长。第二年, 它结了5个苹果, 4个被拿走, 自己得到1个。“哈哈, 去年我得到了10%, 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 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 第二年, 它结了100个果子, 被拿走90个, 自己得到10个。很可能, 它被拿走99个, 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 它还可以继续成长, 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我想, 对于种果树的人来说,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 苹果树在成长!真的, 不要太在乎果子, 成长是最重要的。你会发现, 这拿者多像我们自己。我们在学生的身上更多的是索取成绩, 分数, 忽视了他们的学习过程, 成长成程, 我们的教学留给孩子太少可持续发展的东西。我们的观念可以转变, 我们的行为可以改善。

一、“渔夫”与“园丁”

要认识教育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首先要从我们人类的两种文化谈起。有篇文章这样介绍我们的文化:人类的文化可分两种, 渔夫文化和园丁文化。渔夫文化的特点是贪婪和占有, 它崇尚掠夺, 崇尚战争和谋略。但园丁文化不同, 它崇尚对生命的理解和爱。如果运用“渔夫文化”和“园丁文化”来审视我们的教育领域, 也是耐人寻味的。当渔夫文化出现在教育领域的时候, 教育就“现实性”盛行, 把学生的成绩当作学生发展的唯一指标。当教育中, 园丁文化出现的时候, 意味着教育关注学生的“可能性”。用自己的心灵与学生对话, 去理解生命、理解自己的人生。教师在学校里也不仅仅是教书, 而是“育人”, 借助某一门学科, “教”一个完整的, 有着独一无二的生命的人, 相信学生, 尊重学生, 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二、从“现实”到“可能”, 为学生一生奠基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备课、课堂、作业三方面阐述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从关注“现实”到关注“可能”的转变。

1. 教学相长———博览群书是备好课的基石。

叶老先生说过,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不读书, 怎能做到与文本心心相印?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品质, 而教学素养决定教学品味。所以善教者必先善备, 善备者必先善读。

年青教师大多有这样的困惑, 每当公开课, 看到那些“特级教师”们手到拈来, 潇洒自如的课堂教学, 心中是无尽的佩服, 回家依样照教, 效果相差甚远, 为什么呢?其实是没能看到“特教”们课外的“大备”。没关注到这些“特教”们哪一个不是善学者, 哪一个不是厚积而勃发。看见的只是“教”的招式, 不见教的风骨。

以《渔歌子》为例, 对于这样的诗让学生理解意思是简单的, 读通、读顺、背诵都能很快解决, 单纯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用不着几分钟。如果从这样的认识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 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应付考试是没问题的。可如果我们再想得远点, 放得开点, 从诗的角度去教, 从诗人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去设计整个教学, 那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课前, 我去读张志和的诗词, 读张志和的生平, 读他的《玄真子》集, 与作者心心相印。这样审视文本的角度高了, 这正是基于对“园丁”文化的认识。我的目标第一就是让学生喜欢文本, 进而接受文本。只有通过这样的目标, 才能有效地达到我们的第二、第三目标。而我们以往通常的做法是先达成知识目标, 也就是先达成纯知识结果。这是舍本求末, 舍主求次的做法, 这是“渔夫”文化在我们教学中的体现, 而真正的教育是“园丁”文化, 是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教育。

所以, 备课备什么, 备的其实是教师的学识和文化素养,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站得高才能把得准, 也就能达到“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2. 课堂共创———智慧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特级教师王菘舟说过, 课堂有三重境界。一重人在课外, 二重人在课中, 三重课如其人, 人如其课, 听起来颇有点佛家学说的味道。细细品觉, 不难发现其实王老师提倡的是上好课, 先要做好人。教与学, 是“交换”和“运行”。要快速, 要高效, 要游刃有余, 必须有充分的内存和足够的数据包作支持。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回旋、智慧的驰骋、个性的挥洒、风格的飞扬, 没有人生的深度、广度、厚度是不行的。

以《渔歌子》为例, 作者张志和博学多才, 歌、词、诗、画俱佳。张志和既为山川隐逸, 著作玄妙, 故后世传为神仙中人。如《续仙传》云, 玄真子“守真养气, 卧雪不寒, 入水不濡”。后人评张志和:“隐而有名, 显而无事, 不穷不达, 严光之比。”诗人不须归于山水之色, 不须归于山水之美, 更不须归于自由闲淡的生活。而这样的境界学生是很难从中体会到的, 而要把这样的一种诗情让学生很容易地感受到, 教师自己首先要能与诗人共情, 在这基础上去设计课堂教学, 效果一定是好的。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 进行适当的课外资源的补充。如其哥哥的《和答弟志和渔夫歌》, 《云水禅心》的歌词音乐, 儿童歌曲《渔歌子》。尤其是《云水禅心》音乐的运用, 让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了作者向往自由闲适生活的心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 智慧的课堂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幸福, 对于教师来说更是一种人生的经历, 是自己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 何乐而不为呢?

3. 作业设计———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服务。

用怎样的一种理念去设计作业, 设计怎样的作业给我们的学生, 这是很重要的。教学中常见的“题海式”“填鸭式”“机械式”都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 也是“渔夫文化”在教育中的体现。而我们的教育不该是这样子的, 我们的教育应是让学生喜欢,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作业, 也就是说教者要从一个整体上去把握作业的设计, 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 作业设计也是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

首先, 在作业的布置上, 要坚持“四个凡是”的作业模式。凡是向学生布置的作业, 教师要先做;凡是布置的作业, 教师一定要批改;凡是做错的作业, 一定要订正;凡是订正后还错的作业, 教师要当面辅导。我想这些“凡是”其实强调的是对于给学生的作业, 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有序。家庭作业布置要科学、合理, 严禁大量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 难度控制在学生或家长能解决、做得到的作业。后面三个“凡是”是前面一个“凡是”的延伸与拓展, 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关心与爱护, 重视的是学生的成长。

其次, 坚持“三多三少”的作业方式。即口头作业多一点, 书面作业少一点;预习作业多一点, 复习作业少一点;课外实践作业多一点, 课内机械作业少一点。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去看书, 多一点空间去实践, 促进能力的提升。

再者, 要严格控制作业时间, 一、二年级学生, 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三、四、五、六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 (按学业程度中等学生完成的时间计算) 。在减少学生课外作业量的同时, 强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通过晨颂、午读、晚省的读书形式, 培养学生养成每天看书或读报刊的习惯。

当下, 教育的现实性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 成了教师的唯一, 成了学生的唯一。由此, 如“高质”“轻负”般教育的理想只能在偶尔的梦想之中, 求利的现实性教育无法理解“以生为本”的真实含义, 只会一味地追求利益, 忽略了生命发展的真谛。所以, 从关注“现实”到关注“可能”不仅只是称呼的改变, 更大的是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让柔弱的生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J].人民教育, 2009, (7) .

篇3: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一、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来搭台阶

在教学设计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因素应当放在重要的位置,针对预设的教学内容,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用数学的发展的眼光去考虑在课堂上如何呈现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去伪求真,去繁就简,给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运用问题引领的方式一步步将学生的思维带向深处,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不断追寻的过程中,使数学方法越来越明朗,数学思考越来越清晰。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确定位置》的时候,教学分析时抽象出两条主线,一是初步地认识北偏东、南偏西等方位,二是精确地建构角度要素,让学生掌握准确的确定方法。针对这样的情况,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决定利用情境将矛盾呈现给学生,然后由学生的自主探究达成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和深入的探索过程,对确定位置的两个因素建立起牢固的概念。所以教学中,学生被置于一个个数学现实面前,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要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当学生面对不在标准的方向的点位时,建构出()偏()的方位概念,当面对两个点位在同一方位上且具有相同的距离时,学生立刻陷入到思考中,得出要运用角度来区分不同的位置的方法,并在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的环节中自己探索出测量角度的一般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的大脑在不停的运转中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并在面对一个个具体问题时用更深层次的思考发展了原有的方向上的认知。

二、灵活性的课堂掌控来铺大道

如果说精心设计的课堂可以“预定”精彩,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时,教师的课堂处理方式就能决定了问题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要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首先要暴露其想法,在辨析中帮助学生摒弃糟粕,发展精华。有时候,当教师上课时带着发展学生思维的意识,惊喜就将不约而至。

在苏教版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的教学中,例1已知两杯果汁共400毫升,从甲杯倒40毫升到乙杯,两个杯子中果汁正好相等,求原来两杯各有多少毫升果汁?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倒推的思路由现在的各200毫升推断出原来分别是240和160毫升。但是有一位同学的方法与众不同:(400+80)÷2=240(毫升)(400-80)÷2=160(毫升)。我在巡视中发现了这样的解法之后与学生交流,确信该生明白了算理,就在全班交流时请其发言,将这种不同思路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当大多数学生疑惑不解时,我要求大家思考这样的算式得出相同的结果是不是一种巧合,其中有没有道理。一小段时间之后,很多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奥妙,然后我要求学生解释算式的含义,学生解释甲乙两杯的果汁相差80毫升,假设我们再倒80毫升到乙杯正好两杯中果汁相等,所以有了第一个算式,假设我们将甲杯中的果汁倒掉80毫升两杯中的果汁还是相等,所有有了第二个算式。发言之后,大家自发地给予了掌声。

案例中学生深刻地掌握了两杯果汁之间的关系,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了问题,尽管与倒推的思路不相符合,但是这条“通往罗马的大道”又何尝不可呢?教师的灵活机动给了学生呈现不一样的声音的机会,也给大家在解题策略上一种不同的思路,相信学生对此会有更多的思考。

三、发散性的设置练习来助升华

“举一反三”对于学生思维的锻炼价值不可忽视,在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原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考随之发展,所以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性练习对于理顺学生的思路,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图形覆盖的规律》后,教师安排了很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供学生们做进一步的探讨,比如“芳芳和姐姐到影院买单号厅的票,从1号到25号,姐妹两人要坐在相邻的位置上,有多少种不同的买票方法?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学生经过思考发现题目中提供的座位总数发生了变化,只要先求出总数就可以轻松解决第一个问题,而第二个问题与座位的坐法有关,只要用买票的不同方法数乘以2就可以解决了。再如“家庭聚餐时,圆桌共有12个座位,明明想和表姐坐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学生通过对圆形座位的覆盖方法的研究,发现了与直线上覆盖问题的不同之处,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也顺利地解决了问题。由这些练习学生不但深刻地掌握了图形覆盖问题的本质规律,而且发展了方法论,明白了“庖丁解牛”的道理:复杂的问题只是建立在简单问题基础上多加了一些变化而已,只要一步步剥离分解,问题会引刃而解。

篇4:校本研究应着眼于资源建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体(长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的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拼接前后有关几何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体验“化难为易”的探究方法,增强空间观念,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已有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从生活问题引入

1.出示生活任务:老师准备把10盒磁带包装成一包,(接头处不计)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

2.转为数学任务:求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你能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吗?(出示:怎样拼,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

3.设计研究任务:像这样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怎样解决呢?从简单的入手,找到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相信大家一定能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有效链接,从生活问题出发,转化为数学问题,最后设计成研究问题。整节课的教学程序是:从知识的外围逐步触及知识的核心,始终围绕着知识的应用,由此带给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的学习感受。)

二、任务分解:从简单、特殊起步

(一)初步感知:用2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

1.拼一拼:

(1)拼拼:用两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可以怎样拼呢?

(2)展示:哪位同学上来边拼边介绍你是怎样拼的(上下面重合1次、前后面重合1次、左右面重合1次)。

(3)统一:发现了什么?(拼成长方体的形状相同)为了研究方便,我们让左右面重合1次。

2.比一比:拼成的长方体和原来两个正方体,你有什么发现?

3.算一算: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呢?

(1)(1×2+1×2+1×1)×2=10(dm2)

(2)10×1=10(dm2)

(3)6×2-2=10(dm2)

(二)继续体验:用若干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

1.操作体验:如果用3个、4个甚至更多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像这样横着拼成一排,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小组合作研究)

2.表象体验:5个呢?看着图想象一下。是不是这样呢?验证一下。

3.分析体验:101个呢?为什么不需要验证了?

4.总结交流:

5.拓展研究:如果改用长方体来拼,表面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三、任务解决:从复杂、一般总结

(一)初步感知:用2个长方体拼成长方体

1.拼一拼:这个磁带盒是长方体,用2个这样的长方体磁带盒拼成三个不同的大长方体,同桌合作,先拼一拼、再填一填。

2.比一比:第一个大长方体减少的面积最大,表面积最小;第三个大长方体减少的面积最小,表面积最大。

(二)继续体验:用若干个长方体拼成长方体

1.拼一拼:如果用4个这样的长方体磁带盒拼成大长方体,怎样拼表面积最小呢?小组合作,先拼一拼、再填一填。

2.比一比:

引导学生发现磁带4个中面的大小正好等于1个大面,于是可以知道重合“4大4中”这种情况等同于重合“5大”,所以重合“6大”减少的面积最大,表面积最小。

3.想一想:

(1)回到生活问题:把10盒磁带包装成一包,要求怎样拼合表面积最小,还需要像刚才那样一一列举出所有拼法吗?(直接比较只重合大面的和重合大中面的2种)

(2)那么,是否还是只重合大面的拼法表面积最小呢?

(设计意图:数学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对比较复杂的问题,一般从简单问题、特殊问题、具体问题入手,逐步逼近答案。“10盒磁带的包装问题”也就是“10个长方体拼接之后的表面积问题”,于是研究的时候,可以从简单的“2个长方体拼接之后的表面积问题”开始,而一些基本规律,又可以从特殊的“2个正方体拼接之后的表面积问题”开始。)

□ 责任编辑 周瑜芽

上一篇:耳鼻喉科术评分标准下一篇:安全培训领导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