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礼仪

2024-07-31

商业礼仪(共8篇)

篇1:商业礼仪

商务礼仪之九:商业文书礼仪

总的来说,常用的商业文书可以归总为:对公的公文函件、一般的企业公文、对内的工作报告、单位上的会议纪录、展示说明的材料以及商务往来邮件。我们就这六种比较常用的文书,略述如下。对公的公文函件

对公的公文函件就是所谓的政府公文,常见于各种报章杂志上的有:令、决定、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其写作格式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为依据撰写,由各级单位所行文使用。一般企业如果是对公的业务很多,对于这类形态的公文格式还是需要留意学习。

由于经常使用的文种过多,所以在撰写这类文书之前,可能对于某些性质和用途相类似的文件,需要仔细推敲,绝对不能出错,比方说:条例、规定与办法之间的区别;决定与命令的区别;指示与命令的区别;批复与指示的区别;通报与通知的区别;通报与处分决定的区别;通告与公告的区别等。

商业文书实际上来源于许多对公的文件,因此如果想要把真正的文书写作搞好,首要工作其实是要学习公文写作。公文写作里面许多词语的运用都是很考究的,必须仔细推敲。举例来说,公文常用的称谓词有:

第一人称:我(本)办(部、所、院、校、委、站„„)

第二人称:你(贵)处(馆、委、处、办„„)

第三人称:该单位(部门、系、院、所、局„„)、他、他们

公文常用的语言包括:

常用的开头词:根据、据、近查、最近、自、自从、为、为了、由于、关于、按照、遵照、随着、现将、当前、目前;

常用的引叙词:前接、近接、现接、当经、前经、现经、并经、悉、敬悉、惊悉、近悉、喜悉、欣悉、特(现)通知(通报、批示、批复、报告)如下

常用的表态词:应、应当、似应、责成、同意、拟同意、拟不同意、准予备案、请即试行、遵照执行、即将下达、现予公布;

常用的询问词:妥否、是否妥当、是否可行、如无不当、如无不妥;

常用的综合词:为此、据此、综上所述、鉴此、总之、总而言之;

常用的表达目的词:批示、批复、示复、函复、函告、告知、周知、批转、下达、遵照办理、参照执行;

常用的结尾词:特此报告、现予公布、为荷、为要、为盼、是荷、贯彻执行、将„„报告给我们。

这些在企业公文写作里面,也经常必须使用的,写作者必须仔细把相关的词汇记录下来,才不会出错,也才能合乎礼仪规范。一般企业公文

企业公文的要项也并不简单,实际说起来可以分为下列这些种类:公司决定、公司公告、公司通告、公司通报、公司报告、公司请示、公司批复、公司意见、公司函、公司会议纪要、商务信函、商务计划、总结、讲话稿等。

无论写作何种公文,请注意写作应该尊重三段式的写法,并且在主题的栏目里,要能简单扼要地写出关键词,每段文字请尽量以不要超过三至四行写完为原则,不要过于冗长,如果有叙述性质的数据,应该以附件的方式呈现。写公文以前,应该先与各单位口头沟通,取得一致性的协议后,再行层层通报。

公文虽然说只有文字,但是在公文背后所隐藏的现实,才是需要捉摸透的东西。因此,在我们下笔写公文的时候应斟字酌句,对公文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必要的核实,确保其能够通过各单位的审核而不出错。

对内的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是每个上班族都会使用到的商业文书,它包括:情况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答复报告、自查报告等多种形式。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它属上行文,一般产生于事后和事情过程中。综合性报告是将全面工作或一个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综合起来写成的报告。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广泛性,写作难度较大,要求较高;专题性报告则是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某一事件或某一活动写成的报告,在内容上具有专一性。

撰写工作报告时,最忌讳的就是把自己的问题推诿给他人。比方说,在写述职报告这种工作报告中总结性报告的时候,与一般报告不一样的是,述职报告特别强调个人性,对隶属工作范畴、亲身经历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须确认真实可靠。这就要在写作上更多地采用叙述性的表达方式,如果其中夹杂了对其它人的影射或诋毁,那就失去了立场和礼仪。

除了文字报告之外,口头报告也是也有其特定的格式用语,其最大特征即为:准确、明晰、简练。口头报告的语言受发言的本身性质影响,必须能够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因此,演讲稿应更为大众化与口语化,主题句基本的层次也应力求客观,准确反映演讲稿中心内容的本质真实和客观特色。

单位上的会议纪录

会议纪录是根据会议资料、文件以及其它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它是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精神的纪实性公文,是会议议定事项,并要求有关单位(或部门)执行的一种文体。按照会议性质来分,会议纪录大致有办公会议纪录、专题会议纪录、协调会议纪录、座谈会议纪录等。

初次撰写会议纪录的人,可以采用录音设备录起来慢慢听。经验丰富之后,就可以用笔记本电脑,进行同步记录。会议记录的长度应保持在1000字以内,最好能让与会者在五分钟内阅读完毕。会议记录必须在会议结束后72小时内完成,经主管确认后分发给与会者。会议记录的写法有很多种,如:

叙述法:就像是叙述一件事情的平铺直叙法。

辩言式:彷佛是双方交战时各持己见的叙述法。

结论式:写出会议最后的结论。

行动式:写出会后大家所要采取的行动方案。纲领式:写出会议的摘要。

会议纪录一般可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会议概况。包括会议进行的时间、地点、届次、组织者、出席和列席人员名单、主持人、会议议程和进行情况以及对会议的总体评价等;其二,中心内容。即反映会议的主要精神、讨论意见和议决事项等。其写作要点有九项:

第一,要抓重点纪录:开会时间很长,讲的话虽然多,并不是每个字都写下来,而是把要点记下来。

第二,分出何者是事实,何者为意见。双方各执一辞的时候,可能会有言语上的冲突或不同的意见,这时就要能分辨他们真正的意思。

第三,要懂得选择:有些你来我往的言词,可能含有一些情绪性的说法;这时候写纪录的人,就要选择非情绪的说法。

第四,挑出有问题的灰色地带:写作会议记录的时候,总会遇见三方会谈的问题,可能会意见很模糊,这一类不能具体的意见不要列入。

第五,要很专注:担任会议记录的人,必须全神贯注,特别是不能用录音机的时候,更要专心一意地听出问题来。

第六,根据议程纪录:事前可以把会议议程准备一份放在手边,根据议程的先后来纪录会比较完整。

第七,记下发话人的姓名:如果对于与会者并不熟悉,秘书要先在开会以前,先与与会者交换名片,确实了解其姓名头衔。

第八,听一段记一段:写会议记录时,专心一意地先听一段再用文字写出这一段的结论,而不必赘述其讨论的过程。

第九,事先复习前期会议纪录:对于前次会议的纪录必须先研读一次,看看前面都讨论了些甚么事情,产生怎样的问题。

会议记录的撰写,无论用何种格式都必须能抓住重点,避免错误, 也需要注意礼仪规范,请注意下列规范:

·用最简短的文字及句子完成会议纪录。

·用最直接的要点述说。

·避免批评性字眼。

·避免别人看不懂的辞语。

·运用纪录性口吻,而非直接引用与会者的话。

·尽量避免提到人名。

展示说明的材料

展示说明的材料,有人称为投影片或是PowerPoint(PPT),其实制作的过程就是商业文书。因为在制作成为投影片以前,每个人都得要先制作成为word的形式,然后才转制成为投影片。所以我们必须遵守制作的原则。

编写展示材料的时候,首先要应考虑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介绍组织及发展,还是对多推广的计划、项目或活动进行说明;是推荐新上市的产品,还是争取资金支持等。

其次,在起草材料大纲时,需注意两件事:

第一,绝对不能将word档案直接贴在PowerPoint里面,而必须遵守七的原则(Rule of Seven),也就是每页不能超过七个要点,每个要点尽量不要超过七个字。

第二,不可随意使用网络上的文字或图片,因为这可能会违反著作权的原则,抄袭与嫖窃不但是违法而且更是最不合礼仪的行为。

商务往来邮件

当今社会,最常用的商业文书就是电子邮件(E-mail)了。由于邮件的往来是通过网络完成的,所以我们更要注重网络世界的礼节,保持尊重他人的态度,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窥探他人计算机里的文件;尊重他人的著作权,不擅自复制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

在国际上,对于E-mail的写作有“7C”要求:

其一,完整(Completeness)。完整说明信件的主题、相关信息、要求、期限等,将收信人需要的所有信息包括在信文内。不论表达技巧,文章结构如何,完整说明发送邮件的原因最为重要。因此,完整也是这七项原则中,最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项重点。

其二,具体(Concreteness)。不要使用容易造成误会的字汇,尽量用一些通用的字汇辞藻。如:“尽速处理回复”应该用“请于三月一日中午前回复”来表述,让收信人有可依据的行动的方向,才是具体的信件用语。

其三,简明(Conciseness)。E-mail的沟通环境就像面对面对话,因此,文字用语宜采简短易懂者;不需要的赘语赘词应予以删除;如果要使用缩写字,也应该采用一般网络通用的缩写文字,才不会让收信人不明所以,还得回信请你说明。

其四,正确(Correctness)。内文的用字和标点符号、引经据典的情境选择、案例的引用说明等,应该要正确谨慎,以免贻笑大方。

其五,礼貌(Courtesy)。E-mail的写作风格与应用格式较具弹性,因此,礼貌用语也偏向简单非正式。但是一封信件给收信人的感觉,就是发信者为自己塑造的形象,所以,在用语上也应该注意,不可失礼。

其六,整洁(Clearness)。E-mail信件必须注意断句,换行位置,因为收信人的屏幕有大有小,如果像传统书信一般,一行到底才换行,会让读信者觉得很累,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收信系统环境设定不同,过长的句子会在中间断掉,影响文章分配,使章节段落看来凌乱不堪。况且E-mail内容通常简短数句,一行到底,会让人觉得过于空洞。

其七,体贴(Consideration)。文章结束前,对收信人表达关心或感谢之意。对长辈或对网络用语不熟悉者,更应该多加协助,多多使用对方较易理解的用语。

至于E-mail字段的使用礼仪要点, 则需要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称谓(Salutation)不可以太随性。E-mail的传递速度与传统书信往的返效能差异极大,使用电子邮件传递信息的双方,可以像日常对话般一来一回交谈,因此,电子邮件的称呼也变得草率得多。同辈之间、亲朋好友或同事间可以直呼其名;对长辈或上级,最好使用头衔加上姓氏,如:赵老师、吴总经理、Mr.Smith等(见表1)。

第二,信尾客套语简明。E-mail常用的英文信尾客套语为:“Thanks”、“BR(或Regards)”、“Cheers”、“Good Luck”,而非一般信函中的“Sincerely yours”、“Yourstruly”或“Bestregards”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中文书写的E-mail,像“即颂”、“商祈”这类信尾颂候语一般都已被简短的英文客套语所取代。

第四,多多使用附件。在E-mail的传送过程中,由于邮件发送者用来写作、发送、储存、下载和接收的软硬件可能与接受者完全不同,所以,两者看到的邮件也并不一样。因此,一些过于复杂的内容、图

表、数据以及其它备注资料,可以以附件的方式发出,以方便阅读,避免内文显示差异的问题。

第五,设计感十足的签名档。E-mail应用发达的同时,也代表人与人之间的见面次数锐减,因此交换名片,搜集客户资料的最佳途径变成Email。如果一封信件没有签名档,那么收信人无法搜集到完整的资料,也无法对发信人有基本认识。因此,在签名档中加上详细的联络数据,再附上一张照片,从现在开始留给收信人一个知礼专业的好印象吧!

总而言之,学好商业文书写作,还要靠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知识力,汉代恒宽说要“厚其基而求其高”;宋代苏轼说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清代唐甄说要“积多则神”。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

篇2:商业礼仪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教师礼仪讲座

第一集 教师礼仪概述

一、什么是礼仪?

二、教师礼仪的基本内容:

1、摆正位置,以学生为本。

2、端正态度。宽以待人,要善于包容。

三、教师的职责

四、教师礼仪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五、为什么要大力提倡教师礼仪?

六、学习教师礼仪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集 教师的素养

一、什么是素养?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素养?

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1、政治的素养

2、法律的素养

3、道德的素养

4、专业与科学文化的素养世的素养

第三集 教师的形象

一、什么是教师的形象:外界对教师的印象和评价。

二、教师形象的基本要素

三、学生所期盼的教师形象

四、家长所期盼的教师形象

五、中国传统文化对教师形象的要求

六、怎样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第四集教师的语言

一、教师用语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如何规范用语:

1、普通话

2、文明化

3、现代话

4、直白话

三、教师用语的表达方式

四、如何做到教师用语言美

五、教师要注意的忌语

5、为人处

第五集教师的装饰

一、装饰的功能

二、教师装饰的基本要求

三、装饰要注意的问题

四、教师要重视装饰的原因

五、教师在岗位上着装六注意

六、教师着装的八忌

七、教师佩戴饰物的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集 教师的仪表

一、教师为什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

二、教师仪表的规范

三、教师美发要注意的问题

四、教师化妆要注意的基本礼仪规则

五、教师表情要注意的问题

六、教师举止要注意的问题

第七集 课堂礼仪

一、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规范

二、教书育人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三、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课堂提问应注意的方面

五、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注意:有计划、有规范、有意识、有方法

六、教师在和学生互动时应注意:有求必应、不厌其烦

七、教师在书写和演示时应注意的三方面

第八集 校园礼仪

一、校园礼仪四规范

二、文明礼貌待人三规则

三、出入校门时应注意

四、在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校园公共场合应注意的五、在操场和体育馆应注意的六、在餐厅和宿舍应注意的七、在升国旗、奏国歌适应注意的第九集 办公室礼仪

一、教师在办公室的礼仪问题

二、教师在办公室如何自处?

三、教师在办公室人际关系

四、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的问题

五、教师在辅导学生时要注意的问题

六、教师在与学生谈心时要注意的问题

第十集 师生关系

一、要站在教师礼仪的角度表达,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词

二、理想的师生关系

三、教书育人要注意的三个关键点

四、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八项基本要则

五、教育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六、培育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集 社会交往

(一)一、从礼仪的角度来讲,教师在社交场合,面对社会交往应注意的三个环节

二、关于交谈的基本礼节

三、关于电话礼仪

四、关于名片礼仪

五、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礼节

六、关于见面的礼节

第十二集 社会交往

(二)一、招待客人的礼节

二、拜访他人登门做客时要注意的几个细节

三、位次的排序要讲究的“五条通则”

四、关于乘坐轿车的座次

篇3:商业礼仪

一、“3+4”班学生概况

“3+4”学生,中考分数低于重点高中,但比一般中职高得多。整体来看,“3+4”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要明显的优于普通中职班,学习时间也比普通中专班级长。从教学计划来看,“3+4”班每周安排40课时,比普通中专班多10个课时;学生学习自觉性比普通中专班级好,早晚自习期间,学生均能根据任课教师的要求,做好学习内容的预习、复习;技能考证及格率较高,如14施工“3+4”班,考取计算机一级B证书50人,过关率100%,测量考证过关率100%。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从月考成绩来看,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相差一倍,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个别学生网瘾很大,不仅早晚自习用手机上网,中午还到校内网吧上网,自我管理与控制能力较弱。另外,特别是在文明礼仪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一些家庭重智轻德,只要学习好,一好百好,忽视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他们冷漠、自私、唯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张嘴脏话粗话,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不懂得宽容,没有责任感等,这些不良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道德素质的养成。

二、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对“3+4”班学生而言,礼仪反映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教育程度,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形象,更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校的形象。基于此,对后进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成为了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班主任必须在日常教育中把传授礼仪知识传授、情境熏陶、训练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于一体,使三者互相促进、相互补充,以此来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性。

三、具体措施

1. 明确目标,以身作则

我主要从礼貌用语和仪容仪表方面对后进生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待人处事彬彬有礼,注意细节,尊重他人。中国有句古话:“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了语言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后进生要学会礼貌待人,就要做到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学会说“请、您好、再见”等问候语,表情要自然、真诚,更要学会说“谢谢、对不起”等,具体要求:进出校门见到老师要主动问“老师好”;尊重每一位教师,进办公室、迟到,要喊“报告”;与老师同学沟通态度要好,不强词夺理,也不恶语伤人,不说粗话脏话,不要盛气凌人,要多用商量的口吻,更不要说大话。

2. 开展“比一比,评一评,做一做”活动

为了让后进生规范礼仪行为,应组织学生依据各组情况来表现不同的站姿、坐姿、行姿,并通过录像回放形式,让后进生对比,看哪种姿态美,哪种不美,要求后进生练习真诚的微笑,体会它的美;让他们体验不同姿态给人留下的不同印象和感受;让他们了解文明礼仪的姿态是需要训练和养成的,以此来督促后进生在生活中不断养成良好的坐、立、行、走合乎礼仪的姿态。

3. 观看生活录像,扬长避短

组织学生观看集体活动录像,内容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片段。这些片段均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教师边组织学生观看边告诉后进生哪些做法是有礼仪的表现;哪些做法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并以评选“文明之星”的方式督促后进生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逐渐使其成为一个有礼仪的中学生。

4. 开展“知礼仪,懂礼仪,习礼仪”主题探究活动

通过活动的开展,后进生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变化过程中,使他们的礼仪形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活动的开展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使得后进生们在积极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文明礼仪教育的熏陶。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各项活动中时,开始虽是被活动本身吸引,但活动之后的感悟与思考,却能最真实、最持久地影响后进生的行为,这也就是我们所要达到导之以行的目的了。

四、实际成效

经过几个月的文明礼仪教育,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我们班级里,后进生之间由因一点小事发生口角,甚至就动手打架,到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由犯了错误不爱听批评,甚至顶撞老师、向家长告老师的状,到自己主动认错,主动向家长讲明经过;由进出办公室不喊报告到恭敬喊报告并与老师有礼貌地告别……

篇4:礼仪与礼仪教学

[关键词]礼仪传统与现代人性礼仪教学

现代礼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按照金正昆教授划分并予以规范的体系,现代礼仪至少包含有“社交礼仪”、“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涉外礼仪”等五个较大的范畴。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侧重各有不同,构成了各自完备的体系。在国内,一些院校以此为基础分成五门课程来开设礼仪课程。这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划分。它为不同需求的选修者提供了一个较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职业方向选修不同类别的礼仪课程。本文首先探讨礼仪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礼仪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思路。

一、礼仪

(一)现代礼仪的“源”和“流”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在我国传统中是一个明确的概念。据许慎《说文解字》,“礼”在我国古代最初指“事神致福”,即祭祀神明以获得庇佑。之后,“礼”这一概念被引申和演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个“礼”即是礼制和法度。是治理国家的一系列典章制度。《诗经·小雅》:“献酶交错,礼仪卒度”,既有礼又有仪,“礼仪”合用。这里的“仪”指形式、仪式。其实“仪”的原义和“礼”的原义差不多,“仪,度也”,也指法度、准则和典范。

礼仪的核心是什么?是诚敬,是有道德。《礼记·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这里的“自卑”并非今天所说的“自卑”,“卑”应当作“虔敬”和谦虚解。尊敬别人,对别人是敬,是尊,而对自己则是“谦”,是谦虚、谦逊,是守笃。“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这是我国传统礼仪的待人处世原则。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者,敬人也”。在孔子的教诲中,道德因素始终是礼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我国传统礼仪是现代礼仪的“源”,是根。西方礼仪是当前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掌握的人际交流工具,相对于我国传统礼仪来说,这只是我国现代礼仪的“流”,西方礼仪只是我国传统礼仪走向现代时必须融合的要素。西方礼仪的特点是强调个性,崇尚个性自由、平等、自由、开放,当然还有对妇女的尊重、女士优先等。西方礼仪的许多仪式,例如尊重他人、握手、行注目礼,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道德,等等,多是今天的礼仪规范。但是,在学习和掌握西方礼仪的同时,我们对传统礼仪也应认真学习和继承。

(二)礼仪与人性判断

先贤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一个重要的根基。人性的先善还是先恶在儒家本来就有分歧,荀子就主张人性本恶,但值得注意的是数千年以来占上风的不是荀子的性恶论,而是孟子的性善论。《三字经》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性善论自是影响深远。礼仪的施行是基于人性本善的意识和观念,这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在人际交往中,只有人性本善,交往的任何一方才值得尊敬,才成之为施礼的对象。如果人性先天就是恶的,那么,在交往中就必须小心提防对方。对交往对象如果不信任甚至警觉防范,那么,就更谈不上尊敬和以礼相待了。

礼仪不是谋利的工具,而是人与人之间处理一般问题时所需要的人际常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润滑剂,是调节人际关系最简便、有效的手段。在求诸他人与他人发生关联时,人们对人性怀着善的期待,相信人性是善的。而在反求诸己时,则是讲求做人要诚敬,要有道德。学习现代礼仪,对人性的认识需要有一个正本清源的回归。要始终秉持与人为善的原则,诚实诚恳,诚意待人。不管他人如何对待自己,都要坚持以礼相待,对人不侮慢,不失礼。礼仪是人生至为重要的道德修为,需要持续不断努力修炼。我国传统礼仪将个人德行的修炼视为礼仪的核心,可谓抓住了根本。本因根深方能枝繁叶茂,每个人对人对事看法正确,社会的思想和伦理以及礼仪规范等才有正常生长和延续发展的土壤,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景,才能因之而更加明朗。

(三)礼仪是一种沟通方式

考察礼仪的实际效用,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即在个人的行为表现中,礼仪周全者往往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与礼仪表现比较周全的人合作。这其中的原因在于礼仪行为本身也是一种互动,这一效用的获得可归之于礼仪的沟通效用。

所谓沟通,是指一种信息的交流,人际沟通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理解信息和情感的过程。礼仪的行为表现既有属于语言符号系统的东西,同时也有大量属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东西如肢体动作等。从礼仪的语言表现看,一个首要的要求,就是要会使用敬语和谦语。敬语是敬别人,谦语是谦自己。例如尊称他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衔头,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高贵,等等。礼仪的一个重要效用是使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这一点体现在沟通中,就是要善于倾听,善于接受和包容他人。只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说话做事,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和感受,这样的人多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算错,但如果说话做事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那就是明显的失礼行为了。良好的礼仪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这也是有良好教养的表现。如果一个人言语和行为得当,那么毫无疑问,他将得到他人更多的尊重。这是良好礼仪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沟通中肢体语言的正确运用,在礼仪中表现为不同的行为举止规范。无论古代礼仪还是现代礼仪,都规定有相应的仪礼和仪式,这是十分必要的。思想、内容、实质,这些东西必须靠相应的形式来体现,否则其实质就要受到损害。一个人本来对他人并无恶意,但在与他人交往时却是一副随随便便、无所用心、大大咧咧的样子,这难免会让人产生误解。礼仪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对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礼仪教学

由于礼仪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已经将现代礼仪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不少院校还将其设为必修课。在礼仪课程上,学生可以学到与人打交道的正确的方式。通过学习礼仪,他们能用良好的仪态展示自己的学识、能力和修养,并开始讲究做人做事的专业风范,因此,礼仪课程受到学生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欢迎,它的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笔者认为,高等院校应重视礼仪教学,具体说来,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学。

(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对一名学生最低的礼仪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制定

了校规校纪规范学生的行为,然而遗憾的是,许多学生对于许多基本的礼仪知识依然知之甚少,礼仪表现也差强人意。因此,在礼仪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必须讲礼仪,其中,首要的一个要求就是“三不准”;不准穿拖鞋和背心上课;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不准在上课时让手机发出声音。这三条基本的要求大学生一般都是能做到的,也有助于他们形成文明文雅的良好习惯。

(二)普及于学生而言较陌生的礼仪常识

礼仪操作中的一些细微环节,实际上是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比如握手,到底是谁应该先伸手,多人场合下握手的先后顺序怎样?握手握多长时间比较恰当?如果一个人刚出洗手间,要不要和迎头碰面的客人握手?又如看人——看人怎么看,看哪里,看多长时间,目光交流如何进行,如何正视对方的目光,等等,类似问题在礼仪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被许多人忽视。资深外交家吴建民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件事,说有外国官员到中国访问,与一些地方官员会谈,会谈后外国官员提出了抗议。抗议什么?抗议会谈时地方官员的目光不是与外宾交流,而是去和翻译交流。这样的事情说它关乎“国体”似乎有些小题大做,但确实不能认为它只是小事情。

在礼仪常识的普及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应告知学生,个人行为中的某些习惯应坚决杜绝,因为它不是个人习惯问题,而是做人的礼仪修养问题,是人际相处中是否与人为善的问题。比如“单指指人”这个动作,一些人将其视为表示强调、突出、引导的正向肢体动作,其实却是指责、训斥的反向含义居多。在礼仪教学中,有学生在学习中讨论时觉得该用还是可以用,这是不正确的。对此,教师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让这名学生充当“被指”对象,然后请他分享自己的感受。“换位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善于引导,加强情商教育

情商即情绪商数,指与智商相对应的另一方面的个人能力,包括自我情绪掌控、承受压力能力,以及对他人心情及情绪状态的准确揣度把握等。礼仪属于情商的范畴,礼仪的良好习惯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有教养,时时处处对他人尊重有加。人际相处中究竟什么才是尊重?笔者认为,尊重他人并非简单地认为对方极其高等尊贵,尊重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理解他,哪怕他做事出了差错。也不随便将他朝坏处去猜想,主观武断地判定对方是故意捣乱。尊重人其实是要回复到人性的善的根本上,不做伤害他人的事,不说惹人恼怒的话,要多替他人设想,要坚守善良、同情、感恩、乐于付出等美德。所谓情商高,其实就是能够不断地改变自己狭隘的视野、心胸、观念等,就是按事情本来的样子去思考,去做人做事。礼仪的实质是对人尊重有礼,但礼仪的形式仅只是外在之礼,外在之礼须与内在之秀结合,才能达到礼仪的实质,才能促使一个人发生根本改变。传统儒家倡导个人修德、修礼均应内外兼修,言语和行为二者不可偏废,这个方法对于我们今天学习现代礼仪,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礼仪教学中,加强情商教育。就要善于引导。在教学中,笔者曾给学生布置过一个当堂演练的环节——由每个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有的同学自我介绍时态度冷淡矜持,简单敷衍两句话完成任务。而有一个同学却这样介绍自己:“我叫马奇,意思是倒过来骑马,很高兴认识大家。我是工管专业的,湛江人,谢谢。”针对这名同学的自我介绍,讨论中要求其他同学据此分析该同学口头表述背后的潜台词,了解和判断这名同学与人交往的诚意、个性、企图等。两相比较,该同学的礼仪效用显然比冷淡敷衍的同学要大得多。礼仪的作用之一是让别人了解你、记住你,并且还要让人喜欢你、接纳你。这里除了介绍得体和恰当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开放友善的心态,而不能自我设防,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

篇5:商业问候的各种礼仪

商业问候的各种礼仪

谈到日常的社交问候或商业问候,大部分北美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在与人相见互相问候时应该紧握对方的手,同时还要直视对方。反之,如果握住的是一只软绵绵的死鱼似的手,还有一双回避的眼睛,就会感到很不是滋味,同时还会觉得这人不懂得怎样与人握手。

事实上,当你的父母训练你紧握和直视时,很可能另外一些父母则在教育他们的子女如果你必须采用西方人的握手习惯,不要握得太紧,因为那样是粗鲁的表现;而且也不要直盯别人的眼睛,因为那样很不礼貌。在亚洲的许多地方,还有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地方,直盯别人的眼睛,尤其是直盯比你年长的人的眼睛被认为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而对于我们自己本国人来说也一样,直接和长辈对视表示对长辈缺少尊重,这也是美国本土的传统。

在日本,传统的日常问候是鞠躬。许多美国人认为鞠躬是一种很失体面的行为,他们往往会大声地宣布:我不会向任何人鞠躬!而在日本,鞠躬则被视为尊重和谦虚的行为。大多数有经验的从事国际商务的人都明白尊重别人和谦虚的.好处,所以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是会毫不犹豫的向别人鞠躬的。在东南亚,wai就表示问候。在印度,同样的这种问候被称作合十礼。合十礼就是以祈祷的方式双手合掌于胸前,同时微微把头低下。

篇6:商业礼仪心得体会

我国素有” 礼仪之邦 “的美称,崇尚礼仪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我国的礼仪规范就是中华特有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美德的体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这个古老的传统美德,所以在这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选择了商业礼仪这门课,想通过此门课程来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并为以后工作时应注意什么样的礼仪问题打下坚定的基础。

刚开始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我如获至宝,每节课都认真仔细地学习、理解和消化,希望尽快将理论的知识吃透,并融入到自己日常言行中,时间飞逝,一学期马上过去了,通过此学期的学习,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通过学习,我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礼仪的含义,明白了什么是商业礼仪。礼仪是一种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友好的行为规范,是人的一种内在涵养的充分体现;从个人角度看,优秀的礼仪素质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还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且有利于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使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前,我对于礼仪的概念及重要性理解不透,总认为礼仪好坏是个人问题,人与人不同,甚至认为像气质一样是天生的,认真学习后,我才进一步明白,礼仪不仅是个人形象的社会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所在单位的荣辱得失,尤其像服务性行业,个人的礼仪素质,直接关系到顾客的满意度,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关系到单位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商业礼仪,顾名思义,是指在人们商务交往中适用的礼仪规范,是在商务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

随着人们日常交际的频繁,在商务活动、公务活动、社交活动中越来越重视交往的细节,也许一个微小的细节决定了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商务礼仪”这门课,从坐姿,站姿,握手,微笑,递名片等一系列在日常的商务交往中经常碰到的细节问题中感受商务礼仪的真谛。老师用行为教学引导我们去学习,并且通过一边教学,一边指导我们该怎么做,让我深刻体会到礼仪的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加入WTO,商业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 企业对企业自身的形象以及员工的形象越来越重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不仅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能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专业的形象和气质以及在商务场合中的商务礼仪已成为在当今职场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已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表现。商务礼仪能展示企业的文明程度、管理风格和道德水准,塑造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无疑可以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一个人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誉。而且比尔盖茨曾讲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到企业,就是企业形象的竞争,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展示素质,可见一个人的素养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啊!可以交际应酬,因为商务活动中毕竟是离不开礼仪的,在不同的交往活动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如何让人感到舒服,却又没有拍马屁的嫌疑是非常关键的。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在商务交往中,个人便代表了整体,个人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企业的典型活体广告。现代市场竞争除了产品竞争外,更体现在形象竞争。一个良好信誉和形象的公司或企业,就容易获得社会各方的信任和支持,就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重礼仪,既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国际贸易中,代表的是我们国家的整体素质形象。

而且,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日常必须注意礼仪,也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生,必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除了提高成绩锻炼智商外,还应该提高文化修养来培养自己的情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一定之规。礼仪,是一种在人与人交往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互相尊重的需要。平时在与人的交往中,特别是在与熟人的交往中,总以为不要讲究这一套,粗鲁一点没关系。但是通过学习商业礼仪,我发现这长期以来扎根在心中的观念是不正确的。目前,在校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追求分数,养成教育反而被淡化甚至放弃。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内在素质、外在素养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在社会中的发展和成功,加强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既是我们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等我们一出学校,找工作,面试,哪一样不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商务礼仪。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才能在庞大的就业压力与挑战中拔得头筹,如何才能在面试中给主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一直是困扰每个毕业生的最大问题。而很多公司在招新人,除了考虑学历,更会观察是否有良好的礼仪规范,从最基本的穿着打扮,到言谈举止,主考官可是看的很清楚呢。因此有人说礼仪是面试成功与否的重要砝码是很有道理的。良好的礼仪表现会给主考官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进而取得他们的好感,尊重与信任,而没有什么会比信任更为重要了。而能够在面试的种种细节上表现出良好的素质,相信在与客户洽谈时也一定不会有差错,同时还能代表公司形象。

所以,我们进入大学除了学习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礼仪能力,也就是在大学的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的礼仪。如:馈赠礼品时,就餐时,坐车时等等情况下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拥有一份良好的礼仪能力,就能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要学好商业礼仪。它是人际关系形成的的基础,是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

篇7:营业员商业礼仪培训

文章关键字:礼仪培训 作者:超市联盟大家园 发布时间:2008-6-6

第一节 营业员商业礼仪三个要素

礼仪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受到良好教育的标准,它绝对不是只能做表面工作就可交差的,而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出于自然的。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各行各业竞争压力都很大,面对竞争,营业员必须要有令人满意周道的待客之道,才能吸引顾客,所以接待顾客的礼仪是营业员的一门必修课。

一个优秀的营业员能当客人一踏入门,就要将他视为最难得、最重要的人物,从他进门的第一步起,就要设法使他变成公司的常客。所以待客礼仪十分重要。

以下的“礼仪三个要素”可以作每个商业人士的礼仪的基本指南。

一、tact---机智

代表“愉快”―在商业行为上是指使人感到愉快之意。在待人接物时尽量欣赏、赞美别人的优点,在如此愉快的环境中,生意自然会好了。

代表“灵感”-在商业活动中往往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在谈话中、接待及服务时,如果不机灵,不懂得察言观色的话,时常会得罪人。

代表“迅速”-经济社会中追求效率,所以迅速也是礼貌的重要表现。现代商场制胜原则有二:“说话抓住重点,行动快而敏捷。”否则,不仅会在商场上坐失良机,还可能失去成功的良好机会。

二、Timing-时间选择

在这里的意义有两种-时间、场合和角色扮演。在工作场合中根据地点、身份的需要讲适当的话,作合适的举止应对进退。在公众场合应“少说多听”,多思考别人说话的内容,以掌握合适的表现时机,如不到要我们发表意见的时候就不要抢着表现,也不宜抢在上司之前和贵宾交换名片,这些都是不合乎礼节的行为。

三、Toierance-宽恕

指宽恕、包容别人修养。事实上,礼仪守则中最难做到的就是这一项。想要做得好,就必须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也就是说,如果你常常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记住“将心比心”四个字,多想别人的优点,自然就会有比较好的服务心情,另外,还有一句名言:“挑问题的客人,才是好客人。”客人愈挑剔,我们也要愈加倍付出耐心,一项项为之解答,并设法改正自己的缺点。如此,因我们的宽容与容忍会更加增进买卖双方彼此的信赖,也更能提高商业活动的品质。

第二节 如何培训营业员的接待礼仪

具备了一个优秀营业员的自我先决条件后,就得看你如何将之表现出来。

一、营业员的迎宾礼仪

接待礼仪最重要的是态度亲切,以诚待人。只要看到客人来,眼睛一定要放亮,并注意眼、耳、口并用的礼貌:

面带微笑,使进来的客人感觉亲切且受到欢迎。当客人进来时,营业员要立刻迎接,表示尊重,要亲切的说:“欢迎光临”。此外,最重要的是用心,千万不能心口不一,比如贵客来临仍坐在位子上,或坐着向客人说:“欢迎光临”等,都是没有诚意的行为。

在商场上“顾客至上”是不变的法则,所以交换名片、传递商品给客人时应以双手接递以示尊重。如果无法以双手奉物,也要尽量以右手呈送表示礼貌,因为很多国家视左手为不洁的象征。

作为引导人员应走在宾客的左或右前方以为指引,因为有些宾客尚不熟悉商业环境,切不可在宾客后方以声音指示方向及路线,走路速度也不要太慢让客人无所适从,必须配合客人的脚步,确实将宾客引导至正确位置。

事实是,不论客户是何种身份,都应视其为贵宾而诚挚款待,不要厚此薄彼,以怀疑的眼光看人或用外观穿着来打量别人,并作为是否隆重接待的依据。让每个上门的顾客感觉到受重视及舒适,是接待的最高艺术。

二、营业员的接待礼仪

营业员要想有效率且专业化地接待您的客户,在服务态度上应注意:

1、说话口齿清晰、音量适中,最好用标准普通话,但若客人讲方言,在可能的范围内应配合客人的方便,以增进相互沟通的效果。

2、要有先来后到的次序观念。先来的客人应先给予服务,对晚到的客人应亲切有礼地请他稍候片刻,不能置之不理,或本末倒置地先招呼后来的客人,而怠慢先来的人。

3、在营业场所十分忙碌,人手又不够的情况下,记住当接待等候多时的顾客时,应先向对方道歉,表示接待不周恳请谅解,不宜气急败坏地敷衍了事。

4、亲切地接待客人到店内参观,并让他随意自由地选择,最好不要刻意地左右顾客的意向,或在一旁唠叨不停,应有礼貌的告诉顾客:“若有需要服务的地方,请叫我一声。”

5、如有必要应主动对顾客提供帮助,若客人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时,可告诉他寄物处或可以暂时放置的地方,下雨天可帮助客人收伞并代为保管。

6、顾客有疑问时,应以专业、愉悦的态度为客人解答。不宜有不耐烦的表情或者一问三不知。细心的营业员可适时观察出客人的心态及需要,提供好意见,且能对商品作简短而清楚的介绍,和以有效率的方式说明商品特征、内容、成分及用途,以帮助顾客选择。

7、不要忽略陪在客人身旁的友人,应一视同仁一起招呼,或许也能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8、与顾客对谈的用语宜用询问、商量的口吻,不应用强迫或威胁的口气要顾客非买不可,那会让人感觉不悦。当顾客试用或试穿完后,宜先询问客人满意的程度,而非只一味称赞商品的优越性。

9、营业员在商品成交后也应注意服务品质,不宜过于现实,以为拿了钱就了事,而要将商品包装好,双手奉给顾客,并且欢迎下次再度光临。

10、即使客人不买任何东西,也要保持一贯亲切、热诚的态度谢谢他来参观,才能留给对方良好的印象。也许下次客人有需要时,就会想到你并再度光临,这就是“生意做一辈子”的道理!

11、有时一些顾客可能由于不如意而发怒,这时营业员要立即向顾客解释并道歉,并将注意力集中在顾客身上。这样就能清除思想中的杂念,集中思想在顾客的需求上,当他们看到你已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问题上,他们也就冷静下来了,当然,最好的方法是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顾客的逆耳言论影响你的态度和判断。

12、要擅长主动倾听意见。虚心地听取抱怨,知道真正需要什么,没有打断他的发言,就发泄了他的怒气,这样被抑制的感情也就缓解了,使一位难对付的顾客不再苛求,有时营业员利用反馈,多用“嗯!嗯!”或“请讲下去”这些语句,它可使顾客知道你正在认真听取他的意见。

篇8:礼仪漫谈之(一):馈赠礼仪

一位女士,在伦敦留学,曾在一家公司打工。老板对她很好,在很短地时间内给她加了几次薪。一日,老板生病住院,这位女士打算去医院看望病人,于是她在花店买了一束红玫瑰花。结果,老板见到她的时候,先是高兴,转而不悦。后来她才知道,许多国家认为红玫瑰是情人间的礼物,是表示爱情的,把一支红玫瑰送给自己的爱人或者恋人,可以表示浓浓的爱意。但如果把它送给一位普通关系的异性朋友,就有问题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送礼呢?这就涉及到馈赠礼仪的若干问题。

一、原则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馈赠送礼应掌握以下原则:

一是突要出礼品的纪念性。送礼是表示尊敬、友好的一种方式,礼品重纪念重情谊不重价值。纪念性是指礼品要与一定的人、事、环境有关系,让受礼人见物思人忆事。所以选择礼品应和送礼时的事件、人物有关,要有一定的寓意。例如:2002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时值中国农历马年,国家主席江泽民把一个与原物同样大小、青铜镀金的“马踏飞燕”仿制品作为礼物送给布什总统。马年送“马”是中国人表示吉利的做法;“马踏飞燕”是古代中国东汉时期的奇思妙想,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它表达的是快捷的意思。笔者认为通过这件礼品表达了中国希望更快地发展中美关系的美好愿望。这件礼品就很有纪念性。

二是礼品要体现民族性。有句话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特点。“物以稀为贵”,在送礼时这个“贵”是珍贵,不是价值贵。

三是礼品要有针对性。所谓“宝剑赠侠士,红粉赠佳人”,送礼—定要看对象。不论是国际交流,还是国内交往,是正式活动还是私人应酬,交往对象因国家、民族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各异,选择时,务必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礼品,满足不同的需要。礼品不在价值高,而在受礼人喜爱。人有不同的品性和喜好,送礼要让受礼人喜爱、乐于接受,就要针对不同人的品性和喜好。在选择礼品时,要尽可能了解受礼人的性格、爱好、修养与品位,尽量把礼品送到受礼人心坎儿上。送礼主要不是考虑金钱,而是尽量让礼品起到增进友好关系的作用。针对性的另一方面是礼品要因事而异,即在不同情况下,向受礼人赠送不同的礼品,比如,出席家宴时,宜向女主人赠送鲜花、土特产和工艺品,或是向主人的孩子赠送糖果、玩具。探视病人,向对方赠送鲜花、水果、书刊、CD为好,对旅游者,赠送有中国文化或民族地方特色的物品等等。

四是要重视礼品的文化差异性。不同民族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也就有不同的文化禁忌。一件礼品在中国是受欢迎的,在其他国家可能就是忌讳的。

二、两个细节

从细节方面,送礼之前要至少要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赠礼对象的特点及爱好。首先,要根据双方不同的关系选礼品。选择赠送的礼品时,要区分是公务交往,还是私人应酬;是亲朋还是老友;是同性还是异性;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商务往来还是文化交流,等等,不同的关系要选择不同的礼品。前面提到的那位女秘书对这一点显然是考虑不够的。其次,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选择礼品,要站在受赠者的立场上,为受赠者考虑。如果礼品适合受赠者的兴趣和爱好,它的作用就会倍增。否则摘不好会成为包袱,留之无用,弃之可惜,让人头疼。其三,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礼品。是用于迎接客人,还是告别远行;是慰问看望,还是祝贺感谢;是节假良辰,还是婚丧喜庆,等等。目的不同,用途不同,选择的礼品也大不相同。比如,看望生病住院的病人,带一些滋补品可以表示慰问和关心,而如果带其去祝贺年轻人过生日则不可思议了。

第二,个人经济承受能力。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人们是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送礼不是为满足某个人的欲望,也不是为了显示本人的富有,而是为了表达祝贺、感谢、慰问、友好的情感,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送礼的心意是重于礼品本身价值的。因此,在选择礼品时,不必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反之,送礼过重,会给受礼者带来心理压力。

三、禁忌问题

送礼的禁忌问题时常为人们所忽视,因此有必要提一提。礼品选择不当是馈赠礼品的最大禁忌。礼品的选择要考虑到各国的历史、文化、风俗和习惯的影响,再加上社会与宗教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国家、个人和民俗的禁忌。至少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尊重由于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和宗教信仰等形成的禁忌。选择礼品不要凭自己的“想当然”办事,要自觉地、有意识地避开对方的礼品禁忌,注意礼品的品种、色彩、图案、形状、数日和包装等。比如说,在我国是绝不能把一台崭新的钟送给老年人的;不能送给基督教徒一尊佛像,就算那是古玩也是不妥的。

第二,要尊重个人的禁忌。每个人由于经历、兴趣和习惯的不同,可能形成个人的禁忌,选择礼品时,也要注意了解受礼对象的个人忌讳。例如,一位著名教授(男士)到穆斯林民族聚集地讲学,当地少数民族的朋友热情好客,在送别时送给汉族教授一顶绿帽子,绿色是穆斯林民族最喜欢的颜色。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汉族教授,对“绿帽子”显然是有所禁忌的。

上一篇:个人简历大致格式下一篇:高中二年级晨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