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2024-07-14

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共6篇)

篇1: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及配套政策日前出台,成为指导深圳今后5年文化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明确指出了深圳文化产业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即“2011年至2015年,文化产业年均增长25%左右,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文化产业总产出超过5800亿元,使文化产业成为深圳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根据《规划》,未来5年,深圳市政府每年将集中5亿元资金,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用于引导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深圳将强化文化创意支撑和科技创新支撑,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演艺等十大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特色优势领域,不断提高产业综合实力。

据统计,深圳自2003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均增长率接近25%,2010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高达726亿元。2004年至2010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4.6%提高到7.8%,成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规划》要求,深圳将实施会展平台、技术支撑、产业集聚、文化金融、传播推广五大工程,以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其中,会展平台工程明确了“将文博会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目标,提出“到2015年,展会总成交额达到1800亿元以上,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文化金融工程则提出,将积极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力争10家左右的文化企业实现上市目标。

作为深圳文化产业在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天威视讯目前主要负责深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维护和广播电视节目的接收、集成、传输,以传输视频信息和开展网上多功能服务。

篇2: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60亩印刷厂空地,东湖旁,文谷“心”,61年报人的辛勤耕耘在这里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周边艺术单位云集,一块绝对的“风水宝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经过广泛调研,于2008年决定在集团印刷厂旧址上打造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今已建成全国首家以现代传媒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园,在全国同类园区中地理位置最佳,建筑风格最具特色。

从2007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更名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以来,集团始终坚持以报业为主,期刊、网络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发展路线,打造了全国唯一拥有期发量超过百万的报纸和期刊的“双百万”集团。除此之外,集团积极探索多样化经营,在众多领域都创造出了不俗的业绩,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集团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是集团所打造的中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亮点。

一、迎合文化产业发展大势,老印刷厂房定位创意文化产业园。

2008年3月,以楚天印务总公司的整体搬迁为契机,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决定在东湖路181号老印刷厂房的基础上筹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并将其命名为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

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名称有着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其中“楚天”为集团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181”为集团的门牌号,两个“1”分别象征文化和产业,“8”像极了竖起来的无穷大,“181”就意味着通过创造性经营,使文化与产业有机结合,产生无穷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中蓬勃发展,它生产精神文化产品,是一类低能耗高产出的新型绿色产业,市场前景十分明朗,盈利空间也非常广阔。从2000年中国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开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来,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走到了全国各大主要城市的前列,但在中部地区却始终没有出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园区。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创意产业园,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

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果断决策,开发文化创意产业。

为确定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园区定位,让产业园得以在全国众多的创意产业园中脱颖而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和武昌区委区政府共同邀请社会各界,专门召开了研讨会。经过讨论得出的一致意见认为,园区要结合新的业态和传媒的发展趋势,以现代传媒为主体,打造有创意、高端、时尚的文化产业园区。正是有了这样明确和新颖的定位,园区才得到了良性的发展。

二、筹资金、学经验、跑规划、搞建设、忙招商,园区逐步成型。

2008年3月26日,开发部提交了调研报告,集团党委批准,决定利用东湖路181号大院原印刷厂房,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成立了181厂房开发项目组,集团副总经理张海明任组长,林万国、高春景任副组长,项目组下设办公室主任陈冰凌,副主任张乾峰,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始筹建。

当时的楚天181园区仅仅只有两个成员,前期筹备、调研、规划、学习工作千头万绪;2009年,成员发展到8个,依然是人手少,日以继夜的跑规划、筹资金、学经验、搞建设、忙招商;如今,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员发展壮大到14个,项目组成员有三个,陈冰凌负责主持园区全面工作,张乾峰协助负责行政、工程管理、招商和文化运作等具体事宜,杨净主要负责园区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与运作。下设四个部门,行政综合部、招商和文化运营部、工程部、物业管理部。整个园区为了发展建设始终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

园区一次规划,分期建设。一期改扩建老厂房及老采编大楼8万方;二期工程建设内庭、创意集市、信息港、园区地下停车场8万方;三期工程将建设黄鹂路文化街区。

为了结合新的业态和传媒的发展趋势,重创意,打造高端、时尚、新颖文化产业园区,2008年5月26日,启动面向全球的园区概念设计招标程序,有7家设计企业参与,最后中南建筑设计院中标。

2009年1月,园区一期改扩建工程建筑施工设计招标,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设计院中标,对园区概念设计方案进行深化设计。2月中旬,施工图设计完成。

在资金的筹措上,项目整体预期资金为49896万元,其中财政拨款3650万元,自筹资金46246万元。2008年12月14日,鄂财教函[2008]28号文,下达2008年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函,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首次获得1000万元财政资金扶持。之后园区建设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武汉市政府及武昌区委的大力支持,共划拨资金3000多万,使得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为了顺利完成园区一期建设并且开园,园区成员600多天加班加点没有休息,保证了一期改扩建工程完工,一期签约30余家客户顺利入驻。2011年7月10日,园区盛大开园,这是历经两年多的辛苦工作之后迈出的重大一步。

三、一期成功开园,181品牌影响力骤增。

2011年7月10日,园区对原有旧车间的文化包装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已经交付给一期入驻的创意企业使用,园区已基本完成从旧印刷车间的外立面形象到工业文明和文化艺术相融合的LOFT形象的转变。

一期工程中最引人瞩目的要数沿东湖路创新楼(原书刊车间)的外立面设计以及园区大门口的两座“报业飞天”大型雕塑。在改造过程中,园区将创新楼的底层外墙拿掉,改造成了玻璃立面,玻璃面的大量使用,使得建筑变得透明、时尚,富有现代色彩。高12米的一红一蓝两座“报业飞天”大型地标性雕塑右手挥动羽翼,左手持《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象征着传媒人“勇于创新”和“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现在已成为了东湖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国家、湖北省市区各级政府的重点支持,获到了多项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化项目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重点项目。在鄂办发【2009】31号文件中,园区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并写入了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产业园还被评为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湖北省委巡视组,武汉市市政府、宣传部、发改委及武昌区政府、区委、文体局、科技局、宣传部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曾多次来园区考察建设工作。

不仅如此,产业园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接待了从四面八方前来参观和考察的客人。早在2008年,世界英国经济学家、世界创意产业之父、《创意

经济》作者约翰·霍金斯就曾为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题字,“I wish Chu Tian 181 Creative Culture a great success”。深圳报业集团、绍兴日报、辽宁日报社、腾讯大楚网等兄弟媒体的代表也曾到园区进行参观学习。

经过3年的建设和积累,2011年7月10日,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这是产业园发展历程中里程碑式的一天。当天的开园活动异彩纷呈,包括为在全省范围内甄选出的创意推动人物颁奖的首届“创意风尚大典”、隆重盛大的开园仪式、“相约文谷 相约名家”书画艺术笔会等等,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对园区给予了关注和报道,报道中称产业园为“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致”。

曾有人说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三年生梧,引凤来栖”,的确是这样。在产业园一期建成的5万方空间中,已经聚集了近40家国内知名的企业。在这里,有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环球时报、腾讯大楚网、美嘉购物等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也有湖北佳和当代艺术博物馆、经纶玩具、开来建筑设计、与王设计、同联创意等艺术设计领域的翘楚,还有新健演出、堂鼓文化、朗玛文化等等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为媒体服务的文化运作企业和亢龙太子酒轩、天福茗茶、富隆酒窖、艺术餐厅等商业配套企业,以现代传媒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四、181秀场剑指华中首席发布中心。

181秀场面积1811平方米,是由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自主经营的大型剧院、会展式发布中心。

181秀场前身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老印刷厂的厂房,建筑极具阳刚之气。分为内场和外场。内场层高12.3米,面积720平方米,外场层高7.43米,面积576平方米,辅助用房(包括贵宾接待室、操作间、化妆间、演出准备间等)515平方米。这里曾记录了湖北日报如何从单一的一张日报,发展成为下属9报10刊3网站,在印务、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宾馆餐饮等众多实业方面都创造出不俗业绩的传媒集团。经过富有创意的构思以及三年的规划和建设,现在这里已完美蜕变为配备有国际顶级声光系统的,可承办时尚产品发布会、艺术品展示、综艺演出、时装秀、会议、宴会庆典等各种大型高端活动的发布中心。秀场的音

响系统、灯光系统、舞台设备均采用世界知名品牌,能满足各种表演和发布活动的需要。灯光系统由国内顶级声光科技公司整体设计,采用了曾令世界惊艳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数字灯光系统方案,所选产品皆为从美国和捷克进口的国际一线品牌;扬声器系统则源自意大利,具有高保真度和低失真度,确保现场演出的声音效果极致完美。7月9日晚举行的“湖北创意风尚大典”既是秀场落成以来的首次大型演出,也是181园区三年来建设工作的总体汇报。

2011年7月9日晚,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湖北创意推动人物颁奖典礼暨创意风尚大典将在楚天181秀场隆重上演,从参选的100多个个人和团队中脱颖而出的武汉广场策划团队、海昌•极地海洋世界营销创意团队、剪纸大师刘士标、悦兮•半岛温泉周祖勋、元祖食品洪宗本、经纶玩具(邦维文化)胡德盛、澳华装饰设计会所、楚天激光创意激光团队等8位创意英雄将获加冕。当晚的风尚大典处处都将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的名模们还奉上曾在巴黎时装周大获好评的紫禁城主题时装秀。这也是楚天181秀场自建成以来首次投入使用。

首秀之后,东风标致首款进军中高级车型市场的旗舰产品——东风标致508,以及新迈腾下线等商业活动均选择在181秀场举行,画展、剪纸艺术展等文化艺术类活动,以及政府举办的展览,也纷纷考虑“落户”181,今后的181将凭借一流的设备、专业化的管理、高档次的服务和高品位的选择,致力打造华中地区最顶级的公益、商业及潮流文化发布中心。

五、以创新模式开始二期招商。

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期招商完成并于7月10日开园后,二期招商紧锣密鼓的开始进行。

经过一期招商与开园活动的成功运作,“181”的品牌优势开始逐渐显现,找上门登记的企业与个人不少。但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提高了二期招商的准入门槛,对二期客户的审核更加严谨。“在二期已登记客户中严格挑选,宁缺毋滥,更多的将是走出去面向全国乃至国际按照高端的标准开展招商,积极主动引进有行业知名度的企业。通过引进国内外及湖北本土的传媒企业、创意企业和艺术品生产企业、设计团队和个人工作室,吸纳具有品牌感召力和服务实力的商业服务

企业,把园区打造成为全国首家以现代传媒为特色,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是181二期招商的原则。

181二期招商采取新颖的形式,对二期意向客户分行业类别公开举办评审会,本着严把客户质量关的主导思想,采取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挑选出最优质的客户。

9月8日下午,园区举办了创意集市招商第一场评审会,邀请集团领导、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一期客户代表等作为评委和嘉宾出席。本场参评类别为文化艺术类,邀请了文选艺术空间、参差书屋、小布与茶茶、武汉诚信建业电子有限公司、湖北舞风艺术职业培训学校(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等客户参评。经过客户展示和评委讨论,基本达成了如下一致意见:赞成文选艺术空间、武汉诚信建业电子有限公司入驻,不赞成湖北舞风艺术职业培训学校入驻,参差书屋及小布与茶茶待定。作为园区招商的大胆尝试,第一场评审会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在第一场评审会成功举办之后,9月15日下午园区举办了创意集市招商第二场评审会,参评类别为空间规划设计类,ANS武汉爱恩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武汉方圆装饰有限公司、武汉意品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武汉天地间环境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广大联合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六家客户参评,具有国际背景的ANS武汉爱恩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和上市企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通过了评审,此次评审会在积累了上次的经验之后举办的更加成功。其余类别的评审会正在排期中。

181二期通过对围绕建设“全国首家以现代传媒产业为特色的创意园”、“高端艺术品交流、创意”特色、“文化创意聚集地” 特色、“华中设计之都”特色以及对园区内的商业配套进行定向招商,将楚天181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湖北省发展创意产业的龙头,持续打造181文化创意园的品牌。

六、181的未来,异地复制,一园多区。

篇3: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一、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 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或“黄金产业”。从理论角度分析, 文化产业是指将人类全部文化作为一种基本资源, 通过对其进行收集梳理和再创作从而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并且从中获得商业利润的经济行业, 同时, 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高品质需求[1]。从理论角度分析, 文化产业是指将人类全部文化作为一种基本资源, 通过对其进行收集梳理和再创作从而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并且从中获得商业利润的经济行业, 同时, 文化产业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高品质需求[2]。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 因此对于文化创意平台的发展显得日益重要。然而国内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承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如文化输出能力弱, 文化贸易逆差大, 产业链较短, 总体上还处在粗放发展等。并且, 由于我国文化丰富, 种类繁杂, 对于不同文化的改造、融合和创意到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简单复制国外文化产业的模式已不能够适应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经济消费需求, 所以, 根据国内文化特征, 因地制宜, 研究适合区域的发展模式以及战略规划显得尤为关键[3]。

二、温州文化创意园产业规划的特点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入, 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文建设化创意产业园的热潮, 特别是江浙等文化底蕴丰厚, 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创意产业园已发展逐渐成熟。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浙江地区发展较快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为推动温州地区瓯文化以及吴越文化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然而, 在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过程中, 如何将粗狂型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使得文化创业园能够发挥其最大的影响, 并且经济效益最大化一直是行业内人士所关注的问题。由于温州的文化艺术人才储备相对较落后, 缺乏有效的创业指导, 特别是文化创意园的产业结构和特色产业建设问题较突出, 现如今, 温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也陷入了过度的商业化、娱乐化气息以及变相的房地产开发的怪圈, 并且逐渐走入后继无力、鱼目混珠的困境。现阶段, 温州文化创意产业园遭遇“成长的烦恼”。温州智慧谷创意园是温州最早创办创意园的园区之一, 现在绝大部分场租被做成餐饮、酒吧及娱乐业, 一篇《智慧谷只见消费不见“智慧”》的报导激起了大家对温州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业园的激烈的讨论, 温州文化创意产业何去何从?因此, 本文提出符合温州文化特色的大美术、大设计、大创意为主体的发展观, 提出积极的产业方向引导温州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园建设, 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以大美术、大设计、大创意为基础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大美术”指应该不仅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美术门类和形态, 也应该包含与“美术”有一定相关性的事物和现象。其反映和涵盖了当代笑术形态多元延伸与衍变的态势, 是远比习惯意义上的美术更加广泛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形式[4]。所谓“大设计”实质上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态度。其主要表现在:设计作业模式的大协作、对企业及产品形象的大整合、对设计项目的大统筹、对设计师社会责任的大思考[5]。“大创意”即核心创意, 也有核心策略、核心概念的说法。即在具体创意工作开展前, 先确定策略, 规定创意的方向、思考的起点、素材的来源等[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 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特别是专业化方面笔者认为是非常关键的, 其中, 专业化水平建设不仅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同时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根本, 决定了文化产业的水平和层次。文化产业绝不是为产业做产业, 第一是要“讲文化做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是“讲艺术, 做产业”, 第三是“创品牌促发展”。因此, 对于温州文化产业园的特殊性, 应以大美术、大设计、大创意为基础, 发展富有“温州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

发展温州特色的大美术、大设计、大创意文化产业主要内容有:

(一) 文化与旅游:以大创意为基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关联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使得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旅游产业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 地处浙南范围内的温州要充分挖掘古老的瓯越文化价值, 并结合自身优异的旅游资源, 让“山水温州”、“文化温州”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

(二) 文化与休闲:以大美术为基础打造文化休闲之都

温州的休闲业非常发达, 健康养生、餐饮娱乐等都需要有文化的支持, 融入大美术的概念使休闲之都更具文化魅力和特色。这点我们要向杭州学习, 杭州的“生活品质之城”很有特点、很成功, 从生产、经商、居住乃至细到吃、穿、行等方方面面, 都有一套将其纳入“生活品质之城”的细化评判标准。同时, 杭州的城市形象打造系统工作都围绕这个表述语展开, 形成叠加效应, 如旅游业提“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 会展业提“西湖博览会品质生活城”, 等等。温州“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理念与“生活品质之城”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既体现了发展导向、又有很强的包容性, 要融入创意园的规划建设中, 将温州打造成休闲文化之都

(三) 文化与艺术:综合发挥大美术、大设计、大创意打造特色城市文化

打造特色文化城市是提升温州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文化实力新提升, 温州是一个历史悠久, 文化艺术积淀较为深厚的城市有着许多在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艺术名牌, 这些都是可以打造成温州的特色城市文化形象, 综合发挥大美术、大设计、大创意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 让创意产业园的建设的产业规划落地生根。

(四) 文化与传统, 以大美术为基础发扬温州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

温州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 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等一大批艺种已被列入或认定为国家、省级非遗名录或传统工艺美术品种。现阶段, 温州市需要进一步挖掘瓯瓷、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业的发展潜力, 设立各品类所在区域的创作、研发、生产和交易基地, 在市区统一建立一个大型的工艺美术品交易中心, 打造温州旧城区的工艺美术品与书画、古玩贸易体系。因此把传统工艺美术融入到创意产业园产业规划建设中是非常必要的, 在大美术的概念范畴内可以发掘这些优秀的传统, 使散落在民间的手工艺传统得以继续发展, 集聚到创意产业园中, 发扬温州先辈的优秀文化传统, 创造独特的温州文化。

总结

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镇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本文以温州文化创意园产业的规划为例, 分析了其目前主要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大美术、大设计、大创意的角度对其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义。同时也为温州文化创意园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一点指导和启示。

摘要:通过对国内文化复杂特征的探究, 提出适应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美术”“大设计”“大创意”的文化创意园产业发展规划。针对温州文化创意园的产业规划为实例, 提出温州独特文化与旅游、休闲、经济等各方面相互结合的宏观规划方式, 不仅为温州文化创意园的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同时对国内文化产业的规划与建设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大美术,大设计,大创意

参考文献

[1]段继红.《浅谈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 经济师, 2011年10期, pp.56-57.

[2]顾作义, 严永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文化创造力——广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广东社会科学, 2010年1期, pp.13-20.

[3]2014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前景.http://www.qianzhan.c om/report/detail/300/140301-5e8ad004.html.

[4]杨斌.《“大美术”的《美术观察》—写在《美术观察》发刊百期之际》.美术观察, 2004年1期, pp.22-23.

[5]陈香, 张凌浩.《当代视野下“大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创意与设计, 2013年03期, pp.42-55.

篇4: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借鉴意义之一: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政府之手扶持

政府作为一个国家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战略的直接倡导者,对于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必定有其全盘考量与鲜明导向,通过政策的推动,使社会形成共识,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深圳从发展实际出发,找准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其战略导向十分明确:2003年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2005年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为其继高科技、金融、物流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同年底成立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2006年颁布《关于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2007年《深圳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获得通过,同年底《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与《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11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出台。从这一连串的战略意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圳市政府这支有形之手所起的作用。自2003年起,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以年均增长接近25%的速度快速发展,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726亿元,占到全市GDP比重的7.6%,成为带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推动下,深圳目前已培育建设了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建立了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华侨城LOFT创意产业园、怡景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等4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下一步,深圳市政府将建立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研究制定符合文化创意产业规律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引导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吸引、汇集全球创意创新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将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用地纳入城市空间专项规划,优先保障文化创意产业用地。这些政府扶持措施,必将增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信心与活力。

借鉴意义之二: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高新技术支撑

《2007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在谈到“创意”与“高新技术”的关系时说,“创意强调的是体验,突出个人的感受,张扬个性;在具体实现方式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制造业和传统工艺设计带来的消费感受,在此情况下,运用现代高新科技手段满足消费者的全新视听需要,就显得尤其迫切”。创意不能脱离科技发展的实际水平,也不能脱离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水平,即便一个创意很新颖,但如果不能够被高新技术所实现,不能被产业化,那么也不能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许多优秀的创意并非凭空而生,它们多是依托于新技术、新载体、新生产工具而产生的。比如美术设计与制图,除了传统的手绘,现在依托计算机技术有了新的方法,通过绘图制图软件、绘制输入端就能很轻松地取代传统的纸和笔。比如手机的智能化,最开始的手机只有简单的无线通话功能,然后出现TXT文本阅读与MP3播放功能,再之后出现彩屏与MP4功能,现在则具备了微型电脑的功能。这些事物的进步,无一不是创意与科技巧妙结合的结果。因此,可以说,没有科技支撑的“创意”不过是镜花水月,就好比人类的飞天梦,若没有空气动力技术与精密机械技术的支持是难以想像的。有梦想,就有创意,就有创意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深圳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100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64%,每万人专利申请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居国内首位。这些高新技术的成果无疑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与壮大提供了肥沃的科技“土壤”与丰富的科技“养分”。

借鉴意义之三: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优化产业布局

做强做大做优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需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另一方面需要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产业集群是做强做大的必然要求,优化产业布局是做优的必要手段。按照《规划》的表述,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还是比较宽泛的,既包括比较传统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广告业、工艺美术、印刷复制等行业,也包括比较新兴的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等行业。从文化与创意的角度而言,这些行业或多或少都有文化与创意的因素在里面,是与文化与创意最密切相关的行业。实际上,文化与创意是无所不在的,无论是内容产业还是技术产业,都是先有创意,然后才能进行创意设计的。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创意多表现为一种新颖的思想内容;对技术产业而言,创意多表现为一种独特的设计形式。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行业众多,发展不能“一窝蜂”地硬上。通过错位竞争,发挥各个行业的比较优势,共赢发展,这是优化产业布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采取了“行业集聚、空间集中”的发展策略,形成了区域发展特色,构建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在《规划》中,深圳下一步将根据各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与资源优势,突出重点、适度交叉、协调推进、错位发展,进一步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布局。

借鉴意义之四: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强化保障机制

创意无处不在,创意无限可能。在相对饱和的市场中,惟有“创意”才能出奇制胜。创意属于精神产品的一种,它是有所有权的。尊重创意,就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产权。在《规划》中,深圳把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作为核心价值,这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英国人认为,创意产业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美国人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就是版权产业。澳大利亚人认为,文化创意产品必须具有知识产权内容。中国香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中亦强调知识产权的必要性。由此可知,如果想要发展好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尊重知识产权,让每个人的创意都能得到尊重,任何抄袭与盗窃创意的行为都必须予以禁止。深圳市一直就很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早在1989年在全国就率先成立了文化稽查队,专门打击盗版制品;2006年建立了全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深圳市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并编印了《深圳法院知识产权起诉指南》;2007年专门制定了《深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6-2010)》,明确规定了保护文化创新成果的相关内容。另外,为了激发全社会创意活力,深圳从2007年起,设立了文化产业年度创意大奖、出口大奖和突出贡献奖。深圳还实施政府采购,专项基金每年拿出数千万,资助、奖励、购买深圳的文化原创作品。这些措施,有力地激发了社会创意、创造、创新的积极性,为文化创意產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作者系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篇5: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本项目建成后,将使胥口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聚集国内众多的影像尤其是婚纱摄影方面的中高端人才。目前,已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达成合作意向,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学生外景地的教育实践培训基地,同时联合成立商业广告婚纱摄影专业教育培训中心。形成巨大的教育培训、技术、产业、人才聚集效应,从而使胥口镇甚至是苏州市能够在这一领域迅速抢占行业制高点。

本项目建成后,成为“胥江一号文化创意产业园”重要的节点项目,是苏州市新的文化创意商业空间地,是人气形成的聚集地,是中国影像婚纱摄影的品牌基地,形成的影像(婚纱摄影)产业的产业链完整、产业技术含量高、产业经济附加值大、产业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为“文化胥口”、“创意胥口”的建设做出贡献。胥口音乐创意基地项目:

本项目位于胥口镇胥江南岸原胥口粮管所粮库区域,占地118亩。将搭建带24轨、数字系统的音乐录制棚1000平方米;建设两个多功能音乐和话剧的实验剧场8000平方米。

建设音乐博物馆3000平方米。建立具有强势文化内涵的音乐博物馆将是音乐艺术基地的根本,通过博物馆的介绍和展示,让人们了解从古至今音乐发展的里程碑,各个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和人类在音乐艺术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建立【Hands on Museum】音乐体验馆3000平方米。Hands on是通过自己动手和创作来体验音乐的乐趣,接受音乐的教育。通过视觉和听觉兼备的效果,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游客和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去体验、去品味,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深度体验、探索之旅;建设明星演绎体验馆,设有个人形象中心、化妆、舞美、灯光等工作室2000平方米。打造了一个明星工场,让一些对音乐艺术有向往的艺术青少年,来这里实现他们的明星梦。

建设音乐培训中心2000平方米,建设美国芝加哥罗斯福音乐学院附中(双语教学)胥口分校10000平方米,与其它国际、国内专业音乐、美术、摄影艺术院校合作办学校区10000平方米。前者是音乐爱好者和进行成人教育的培训基地,后者是培养专业音乐人才的基础教育基地,通过与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联合、合作,采用封闭式、全托式的教育,储备大量的音乐人才。

建设音乐工坊(包括50个音乐作曲工作室)3000平方米。在胥口建立中国第一个作曲基地,建立整套的从音乐构思—创作—录制—建立音乐数据库的完整体系,利用基地良好的硬件设施以及和谐的艺术生态环境,来网罗这些音乐创意人才到胥口来创业发展,打造中国一流的音乐数据库和歌曲市场。把音乐基地的录音棚、音乐剧场、明星体验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建设露天音乐演艺广场5000平方米。超一流的环境空间、国际化的标准广场,以音乐创意富于特色融于整个环境中,为音乐人、游人和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音乐的欢乐广场。

建设胥江南岸音乐商业空间步行街:建设以音乐为主题的音乐酒吧、音乐MTV、主题餐厅、咖啡厅、雪茄吧2000平方米;音乐CD唱片专卖店、音乐纪念品商店等1000平方米。整个步行街将是音乐创意基地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光影将合理的配置在每个建筑之表面,而音乐则流淌于每幢建筑之中。这里的咖啡厅、啤酒屋灯光四溢,映在游客们休闲地坐在胥江两岸怡情畅饮的江面上,表情各异的艺术家们在街边自由的演奏,还会有从街头走过的色声犬马的化妆舞会的音乐声。

胥口一箭河风情街项目:

一箭河周边地区自然山水环境特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脉与吴文化特色,塑造个性鲜明,充满江南水乡气息的人工与自然景观和一个以生态绿色滨水空间为廊道、人工建筑景观结合的风情商业街为主体的独具吴中文化地方特色的城区新形象。民族餐饮酒吧服饰的风情商业街区建成,将服务于本镇乃至整个苏州地区,从而使胥口镇的商业、旅游、环境得到一次空前的跃进,最终将其打造成为一颗太湖之滨的璀璨明珠,光耀于吴越大地。

该项目为“注重互动体验式消费”;二为“注重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特色”。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民族风情结合世界上有代表性国家的民俗风情演绎酒吧和餐饮文化,以聚集世界上的餐饮美食文化、特色酒吧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演绎、打造充满异域风情的一箭河风情街。建成后的一箭河风情街将是一个演绎民族民俗生活和文化的大舞台,任消费者在舞台上流连、想象。聚集了人气的一箭河风情街自然可以带动胥口的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我们遵循的原则是: 1)、“以人为本”原则

区域整体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生态性原则。2)、优化经营原则

保证“一箭河”周边地区科学、合理地开发建设,区内各项目的推进应在整体规划下分批的有步骤的推进,设立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目标,突出特色和重点项目,优化结构,注重专项、专题活动的适期和定期的开发,积极地向市场和潜在消费者展现自己的经营特色。3)、品牌经营原则

制定“一箭河”品牌策略,坚持“一箭河”的“风情”品牌定位,使“一箭河”品牌成为一个个性化极强的可以让消费者体验风情式消费的品牌,投资宣传和弘扬“一箭河”品牌,使“一箭河”品牌的声誉和信誉在苏州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不断提高。4)、多样性原则

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和增加消费者的回流次数,一箭河风情街应设计、实施体验互动多种多样的项目,产生特色多功能吸引效果,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心理需求消费者的需要并力求创造出消费者的需求来。5)、发展本地服务业的就业原则

有效带动胥口旅游业和其它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因而,当地农民可以通过出租住宅获得财产性收入,通过创办小客栈、小酒吧、小专卖店等技术含量不高、投资不大的、风险较小的项目获得经营性收入,通过发展胥口镇的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当地农民可以获得财产性、经营性和工资性三项收入效益显著。

(一)产业资源整合

文化整合:将各类文化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素对应进行分类、融合;对历史文化、会馆宅邸文化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前景良好、可开发的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创新,与现代消费理念对接;将胥口历史文化等已经形成一定知名度、又具有市场需求的文化进一步品牌化,形成竞争优势;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建设,推动以艺术书画、影视、音乐、博物馆、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艺术等为形式的胥口文化展示工程;提升胥王庙会、香山工坊、打造胥江一号文化创意园区、胥水春秋、一箭河国际风情街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将区域文化资源充实到系列品牌活动中,增强既有品牌活动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张力;适时打造“胥口传统文化演出季”、“影像音乐艺术节”、“欢乐胥江狂欢节”、“ 艺术品投资文化论坛”等国际性活动,对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产业链整合:鼓励各种创意活动在镇内广泛开展,集中力量打造创意品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链条纵向、横向企业、机构间的协调,支持基于产业链的兼并、重组、联盟,提高产业效益;加快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和内部行业间的分化整合和融合;做好文化创意产业从上游到末端的镇内外配套,进行区域间的合作和环节置换,打造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重视发展产业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的上游研发、设计和下游品牌运作,多吸纳“创造”环节的企业,打造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基础环境,吸附高附加值环节企业入驻、发展;协调好古都风貌保护、危改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把产业链环节合理布置到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载体和空间,促进区域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产业要素培育

引进、培育关键机构和专业人才。努力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重点行业企业、机构的进入准备条件,吸引创意机构、经纪公司、中介组织等相关团体入驻,共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据企业需求,编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指南,引导相关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构建人才工作通道,为创意人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创造有利于最大程度吸引和使用全球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鼓励企业以期权、高薪、兼职等多种形式,以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造就高素质的创意型人才、营销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队伍;建立文化创意人才数据库,集成专业的人才评估机构为企业和创意人提供服务;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活文化人才队伍的创造性,支持文化领域人才创业;开辟多种途径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鼓励有社会影响的文化实体争取从业培训资格,建立行业培训标准,将胥口镇建成全市文化创意产业专门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

建立公共技术支撑平台。通过网络共享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工具库、构件库等资源,建立产业共享技术平台,组织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技术联盟,鼓励行业技术集成、创新;引导企业建立艺术品制作修复及仿制、设计等专门技术研发基地;规划建设创意技术基地,建设技术软支撑和技术设施硬支撑服务平台。

加强产业发展融资服务。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作用,组建面向文化创意企业的金融服务网络联盟,进行风险投资的机制运作研究和引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银行参与、企业化运作为主要形式的面向文化创意企业的投融资服务平台,确保园区建设。

为把文化产业培养成经济增长点,江苏将成立2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我们以政府平台为载体,发起成立苏州(吴门)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苏州(吴门)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为10亿人民币,一期5亿元。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基金由政府出资20%作为引导资金(出资人是胥口镇政府,以便于基金的掌控与运作),即1亿元,剩余4亿元向社会进行募集。目前,已完成基金方案的设计、基金管理公司前期团队组建、社会投资人确认等筹备工作。

(三)发展环境提升

统一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思路,在区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的统筹指导下,着重解决好胥口镇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协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政策支撑。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运营模式,为创意企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合理申请和运用国家、苏州市优惠政策,借势借力发展胥口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制定区域产业政策,引导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的快速发展;加强对重点文化创意企业的扶持服务力度,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需求和困难,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规划,引导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构建政府公共营销体系。安排年度专项宣传资金,充分利用媒体、博览会、展览会、研讨会、网站等营销途径和手段,促进区域、企业、产品品牌营销,提升影响力;精心策划各类文化创意营销活动,大力宣传文化创意品牌。

建设产业信息集成服务平台。针对市场、技术、人才、资本、企业、项目、知识、政策等重点信息内容,将各类信息收集、分类,便于用户进行搜索、查询,并对信息进行分析、联系、综合、解读,形成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产业发展、企业发展提供增值服务;提供咨询、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基础中介集成信息服务,政府、社会团体集成信息服务,国内国际展览、发布、交易信息集成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各项政策信息集成服务,产业链资源信息服务,行业资源信息服务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四)中小企业成长

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平台。针对文化创意中小企业成长的普遍需求,建立创业孵化、技术转移、企业运营、市场推广、资源共享等专业孵化服务平台。通过明确孵化器的专业功能定位,推动孵化器资源的集中和整合,规范孵化器的管理,实施“专业孵化器计划”,促进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快速成长,实现创新、创业、高科技和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和相互补充。

(五)经营管理创新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国有文化单位产权关系,优化国有文化资产配置,合理流动机制;鼓励和支持非公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建设;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要素的流动和充分竞争,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管理模式创新。明确文化创意产业管理、运营、服务主体的权利、责任,促进各主体之间的衔接,理顺发展流程;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意者个人和中介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我镇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内部行业的相关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减少行政干预。

运营方式创新。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完善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引导社会资源、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我镇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优势,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合作;通过举办文化周、政府组团、民间交流、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对外文化宣传交流的渠道,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民间交流创造条件;发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开展对外文化产品贸易。

企业运作创新。积极支持文化创意企业的各项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重点扶持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和项目,对获得镇级以上科技经费支持、优秀作品奖励和产业化资金扶持的项目,鼓励文化创意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经营状况,创新经营理念和经营思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及个人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软件著作权登记,取得自主知识产权;鼓励文化创意商业、服务业企业通过连锁经营等方式规范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文化创意领域的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积极扶持民营、老字号和中小企业发展;支持能形成联盟优势的企业间的各种紧密、松散型联合,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

一、规划衔接

建立和完善胥口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与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镇土地利用规划、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镇旅游业发展规划、镇人才开发与利用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等的衔接协调机制,确保规划落地。

二、任务分解

制定胥口镇《2010-2020年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任务分解,明确政府各部门、产业发展有关机构的具体工作分工,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和督办制度,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实施合力。

按照产业重点和空间布局,明确区域、项目特别是重点街区和重大项目的建设时序,合理安排规划整体和规划重点内容的实施进度;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进度要求和工作重点,确保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得到落实。

三、监督考评

制定规划落实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系统的考核,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和年度重点事项的落实;镇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统筹监督工作进展和发展进程,考核结果是部门和公务员年度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和策略,定期组织规划评估。规划评估可以由专门评价小组(临时成立)或专门机构(外部聘请)按既定的程序进行。通过规划评估全面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提出评价和改进意见,确保各项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加强规划实施的民主监督,定期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进展情况向镇人大常委会、镇政协通报,并听取人大常委会、政协的意见和建议。

面向企业和公众,及时披露相关政策和信息,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健全政府与企业、居民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机制,促进规划实施。

四、政策保障

根据胥口发展定位,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定公共政策,引导资源进一步聚集,促进市场主体积极性的进一步发挥。

加快制定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民营、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外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主体多元化。

运用发展和改革的眼光,通过企业兼并、联合、重组等措施,鼓励文化创意企业进行行业内联合、行业间联手、区域间合作,确保发展的“优势组合、优势互补、优势扩张”,实现文化创意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做强做大。

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政策,创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引导文化资源尽快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五、规划调整

篇6:文化创意产业规划

1. 园区概况

1.1 项目名称: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 1.2 项目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100号

1.3 项目功能:以创意礼品设计、礼品包装、礼品展示交易、广告影视设计、制作等为主流产业,集文化创意、商务、休闲、餐饮、旅游、展示交易等多元商业组合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园区2013年已申报“青岛市工业旅游3A景区”,未来园区也将成为一个集工业旅游与文化创意为一体的主题功能景区。1.4 用地面积: 15亩 1.5 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1.6 园区配套:包括旅游信息服务、创意礼品街、创意蜂巢礼品店、原创礼品线上线下展示交易服务平台、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服务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实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咖啡、酒吧、设计书店、文化书吧等。1.7 设计时间:2006年3月 1.8 竣工时间:2006年11月 1.9 设计机构:青岛市理工大学 2.0 青岛麒龙文化有限公司

2.场地历史背景 2.1 场地现状分析:

“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项目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100号,是在原“青岛刺绣厂”老厂房的基础上,由青岛麒龙文化有限公司于2006年投资3000万元建设并运营,是山东省首家利用老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

项目特色:

1)是国内业态较为纯正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自建立至今,在英国创意产业规划大师贾斯汀.欧康纳教授及瀛森创意规划顾问有限公司的协助下,逐渐明确了自 1 身定位理念与发展理念,专心致志发展创意、设计类企业集聚。几年来。园区在技术水平及产业集聚度方面不断提高。目前园区总入驻率98%,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入驻率93%。

2)功能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园区。具有浓厚的创意设计氛围、完整的上下游及终端产业链以及功能齐备的文化配套业态(如书店、咖啡厅及公益图书馆等)。

3)小园区大产业,注重通过园区联动、全国联动寻求发展的园区。运营中创造性打造了“三大平台”,即确保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项目孵化平台;拉动园区经济发展的原创礼品(线上线下)展示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文化艺术品的市场化展示交易服务平台。园区通过平台带领企业走出去抱团发展,业务伙伴遍及海内外。其平台运营模式被专家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青岛模式”。

4)注重国际化业态引入的外向型园区。先后出访了德国曼海姆市,与欧盟九国建立了产业交流合作,同时08年引进了英国“贾斯汀.欧康纳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澳大利亚 “中澳创意产业协作项目”等国际高端业态入驻园区,此外还与美、日、韩等国家文化产业保持了密切联系。2.2 人文、地域背景分析 2.2.1 人文背景:

中国已经进入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龙头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迅猛增长,已初步形成了创意产业雏形,急切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对产业进行集聚、支撑,以及引导发展。因此适时开展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对于未来青岛的产业发展与经济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2 区位分析:

项目位于青岛市经济最发达的市南区中心黄金地段,地处“南京路-香港路”商圈,人流、车流量巨大,项目所在地东接2008奥帆赛主场,南邻青岛东部最繁华商业区,距青岛市政府一步之遥,是青岛市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域,项目周边众多金融机构和顶级写字楼环绕,项目周边交通线四通八达,12路,26路,32路,33路,125路,202路,210路,218路,220路,222路,312路,319路,322路,370路,601路,604路,机场巴士1号线及建设中的地铁三号线都经过项目所在地,对于开展项目具有不可复制的区位及交通优势。2.2.3 场地历史

项目所在场地前身为国有企业“青岛刺绣厂”,该厂建于1954年,属国家二级企业,曾是全国最大的机绣品生产厂家之一,产品远销海内外,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该厂自2000年迁出市区,旧厂房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至项目接手时止,已闲置了六年,业主出租意愿迫切,租价较低,适合项目接手。

3.项目构思与规划 3.1 项目整体构思

2005年接手场地后,按照预先构思,项目将作为城市更新类型的创意、设计类主题园区,在“三个不变”(土地属性不变;产权主体不变;建筑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对场地实施功能置换,并面向创意、设计类中小企业开展租赁,在运营方式上,由运营方通过以BOT方式(建设-运营-移交),搭建一个多种服务功能正向叠加的平台,促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融合,通过集聚效应形成核心产业竞争力与创新能力,以此促进青岛市乃至山东省的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价值提升。3.2 项目规划特色

按照项目构思,本项目将规划为四大功能区域,分别为“创意办公区、文化展示区、创意孵化区、时尚休闲区”。四大区域将各具特色:

(1)创意办公特色:以设计行业集聚发展为主导

园区内的创意办公以设计行业为主导,如广告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等,打造以设计行业为主导的创意办公集聚地。改建后的园区将在保留原厂房的大空间格局基础上进行LOFT办公空间改造,给创意类产业机构提供较多的自主性。

(2)文化展示特色:以原创、高端艺术品展示交易为方向

园区专设艺术品展示空间,将园区的创意设计成果通过展览展示与文化活动配套对接到市场,其中重点以原创礼品、艺术礼品研发、设计、生产、交易为目标,促进产业性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链。同时积极引进优秀展览开拓园区业户视野,使园区内外形成互动。

(3)创意孵化特色:以人才及项目培育孵化为目的

园区将把人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职能,以人才孵化基地为依托,辅以强大的师资力量与扶持政策,既孵化人才,也孵化项目,同时,园区专业的设计图书馆也作为孵化基地的配套与延伸,与基地共同担负起培育产业人才的重任。

(4)时尚休闲特色:以城市再生融合理念为依托 园区将以城市再生理念为依托,对场地内原有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引入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性业态,为园区提供丰富的文化休闲配套(如书吧、咖啡厅、餐饮等),体现园区时尚和主题性特征。改建后的园区将文化展示和休闲娱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街区式景观带。

园区将以文化创意为出发点,配合融入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元素,邀请有竞争力、影响力的不同业态进驻园区开展经营 3.3 保护与改建策略

3.3.1 策略一:实施动态化设计。

旧厂房的改建再利用类似于“旧瓶装新酒”,虽然“酒瓶”已在,但是装什么内容还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我们认为,园区形态是通过逐步调整才得以符合目标和氛围需求的,改建的一次性“过度设计”应该避免,这样不但有利于后续创意租户的发挥,也有利于控制初期的投资规模。比如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始终对区域的功能布局进行调整,以适应招商情况的变化。同时项目入驻企业也是有别于一般办公单位的,他们更希望能进行二次创作。动态化的设计策略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此外,随着项目运营重心的转移,项目内部的经营性空间、半经营性空间、公益性的空间功能也会随时发生变化,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动态化设计策略随时调整实现。3.3.2 策略二:重视历史元素对于园区价值的提升

在旧厂房保护上,我们的策略是不仅要对有特色的厂房建筑进行保护,对于形象价值一般的旧厂房也不能草率。以项目中的旧厂房为例,虽然这些厂房只是一些80年代式样的普通平顶厂房,缺乏层次感,容纳事件能力低,没有明显的特征和文化符号,但是因为这些厂房是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其差异化的体量、形态以及历史感,也是城市的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景观,是一旦推倒了就不能重来的。因此着眼于这些历史元素对于园区价值的提升,我们采用木材、钢结构等建筑材料,结合老厂房的历史元素对它们进行了原汁原味地保护,也正是得益于这些具有历史肌理的建筑环境,使项目具有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园区的厚重的历史积淀。3.3.3 策略三:在容量控制要讲求适应性与可塑性

在精准定位单位具体业态之前,特别需要谨慎对待通过插层增加容量。因为旧厂房改造的价值首先是区位,其次才是体量,在业态未完全落实前,建筑容量价值主要在于空间的可塑性。包括空间的高度、开间、跨度等,一味盲目插层、加建,虽然增加了面 积,但也增加了投资,减少了空间的可塑性,更重要的,增大了旧厂房的负荷,为旧厂房的持久安全运营埋下了隐患,是非常不可取的。在一点,我们在项目改建过程中非常重视,项目最大的3号楼建筑即是保持空间可塑性的典范,我们将原有空间高度的厂房以“loft办公空间”形式交付给业户,满足了业户的二次创作灵感,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这种赞誉又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入驻业户,产生了非常好的收益。3.4 功能提升与使用价值

3.4.1 LOFT办公空间(已建设完成)

LOFT办公空间是基地依据旧厂房层高4.5米LOFT结构特性,改建成为特色办公楼宇及地下管网(强电、污水、供热等等),建成后配套集中供热、电话、网络和中央监控、商务中心、公共会议室、食堂等服务设施,为企业节约商务成本。

3.4.2 网络信息交流平台(正在规划建设中)

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依托创意产业联盟网络和市场建立的内部信息互动交流平台,以满足中小创意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免费向中小创意企业开放,帮助中小创意企业实现信息聚集互动,从而达到业务合作、共同创效的目的。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 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官网

3.4.3 “100创意空间”展厅、“3号楼艺术家画廊”运营机构(已建设完成)

功能完备的1000平米“100创意空间”展厅和“3号楼艺术家画廊”运营机构作为 高端艺术品展示交易服务中心,采取了可变换隔断设计,整体空间具时尚特质,专注于为社会各界提供时尚艺术作品与高端艺术礼品的发布场所和交易平台。

3.4.4 创意市集(已建设完成)

创意市集是一个自由的创意舞台,以鼓励原创为宗旨,致力打造一个可以充分开拓创意消费市场,挖掘市场创意需求,展现自我的平民艺术舞台。市集内集聚了品牌定制、艺术品现制、创意体验沙龙、陶吧、音乐吧、酒吧、书吧等时尚店铺。也为园区设计师提供了休闲创意空间和相互交流、创意碰撞的平台。

3.4.5 创意礼品街(已具基本面貌,在深入建设、招商中)

针对一直以来青岛的城市礼品和旅游纪念品层次不高,给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对外联络及礼尚往来中带来困惑而重点建设的产业平台项目。礼品街将汇集原创礼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建立一个专业化城市礼品、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设计、展示、交易服务平台。实现设计向商品转化,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原创礼品。3.4.6 文化创意产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建设完成)

为推动青岛创意产业人才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在五楼建设的面积为1500平米的青岛文化创意大学生孵化基地将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和各大企业的资源,为初次创业者提供市场经营服务和企业管理平台,是年轻创意人才成长的基地,也是培育创意企业的孵化器。面向设计学科的在校及毕业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咨询、实习、创业、就业、培训等系列专职服务平台,让大学生从选专业到毕业、实习、创业成长道路上有方向、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园区目前已有设计类企业百余家,他们都急需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可按天、按桌面出租。内有共用的办公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会议室及前台接待人员,使其在创业初期降低投资成本节约开支。

3.4.7 创意人才实训中心(已建设完成)

创意人才实训中心将开设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动漫制作、服装设计、摄影摄像、珠宝设计、广告策划等课程,以企业需求为核心,与高校、行业协会、劳动培训中心、人力资源交流中心紧密合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创意人力资源定制服务。

3.4.8 国际设计师电子网络信息交易服务平台(正在规划建设中)

国际设计师电子网络信息交易服务平台建成后主要功能是起到一个桥梁作用的中介服务,为创意企业和国内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设计服务和信息交流,是园区国际交流、业务合作的中介服务平台。将面对世界各地设计协会、知名设计师等提供注册登记,展示设计成果和设计理念的一个平台,使需要规划、设计项目的城市政府、企业能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合适的设计团队和设计师,从而实现把设计理念(作品)转换成设计成果(商品),最终实现销售。

3.4.9 国际设计师交流中心(正在规划建设中)

国际设计师交流中心是在欧洲设计联盟、香港贸发局、青岛工业设计协会的共同支持下成立的,建成后将为中小创意企业和国内各行各业提供专业的设计服务和信息交流,是园区国际交流、业务合作的中介服务平台。

4.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4.1 总体规划及分期实施示意图 4.2总平面图及经济技术指标 4.2.1总平面图

4.2.2经济技术指标

4.3 保留和拆除建议

4.3.1 建议一:主结构只改不拆

工业遗产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一个时代的财富。本着保护与创新的原则,在改造中,建议不对旧厂房原有主结构作出破坏性改造,只对部分内部区域进行功能转换性整,如拓宽内部通道,整合空间环境,对能够体现工业元素的管道与构件予以保留,同时解决好通道、采光、停车等一系列问题。4.3.2 建议二:外观实施风格化改造

针对原始场地的平庸,建议在改造设计时大胆采取“包豪斯”风格,按照建筑的实用功能,采用非对称、不规则、灵活的布局与构图手法,充分发挥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性,通过建筑本身的各种构件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同时,针对原有的水、电、暖、污等基础管网设施陈旧薄弱的通病,建议在改造过程中进行全部更换,增加适合现代办公所需的宽带光纤、无线WIFI、手机信号无缝覆盖等。此外,为满足功能的要求以及场所的利用率,建议在不影响主要建筑内部安全的情况下,加建一部分辅助 空间,并通过在形态上的开放,增强建筑的外观层次感和趣味感。4.3.3 建议三:对地面进行高品质硬化处理

考虑到园区荷载和兼顾美观等技术要求,建议对地面进行高品质硬化,硬化工艺可采用混凝土铺设,并辅以外加剂渗入混凝土深层密封工艺,使路面增亮抗渗且更易于清理和维护,同时为增强观感,可增加地贴标志与路面风格化绿植等手段,使道路形象焕然一新,与园区风格浑然一体。4.3.4 建议四:对厂房内部合理改良

对园区内部相对独立的建筑,建议从方便顺畅的角度出发,适当增加天桥、连廊等跨度设计,既为业户往来创造了方便,同时实现了园区的建筑空间形态的立体化,增加了艺术感。

4.4 交通流线及功能布局示意图

4.5 建筑室内外改建设计

(改建前外景)

(左:设计效果图)

(左:改建后外景)

4.6 景观环境改建提升设计

(左:改建后外景)

(左:改建后外景)

(左:改建后景观)

(左:改建后景观)

(左:改建后景观)

4.7 公共艺术与绿化设计

(上:园区艺术表演)4.8生态设计与新技术应用

(左:园区绿化设计)

(左:园区生态设计)

(左:园区生态设计)4.9公共设施设计

(左:休闲茶座)

(左:创意市集)

(左:休闲书吧)

(左:创意展厅)

(左:公益讲座)

5.建设现状与使用情况 5.1实景室内外环境照片 5.2 使用情况与问题反馈研究

5.2.1 园区设施维护难点较多。项目自06年建设至今已运营6年,部分设施按建设周期计算已开始进入老化期,同时,旧厂房翻新改建不利因素较多,特别是建筑耐久性及防水、管线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难点,同时基础设施不配套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依旧困扰园区。

解决方案:分阶段整改。

5.2.2 交通问题是制约发展。项目运营工作发展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车辆每日里进入园区,而园区受地域因素制约,只有80个停车位,而每日有停车需求的车辆却超过200辆以上,南京路作为交通要道,也缺少相应的停车车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园区门前道路拥堵,也造成了园区无法吸纳更为优秀的企业入驻的窘境。

解决方案: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帮助协调增设停车位和临时停车场,解决日常停车难的问题。

5.2.3 园区不断增加,项目发展面临瓶颈。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提倡,青岛的创意产业园区纷纷上马,从2006年只有我们一家,发展到现在的20余家,业户可选择的余地大了,对项目软件、硬件的要求也日渐提高,产业园区面临着业态集聚、业户维护、招商拓展等诸多发展瓶颈,需要我们对产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理性思考。

解决方案:

1、我们定期与瀛森规划公司和“贾斯汀.欧康纳研究中心”等专业规划设计机构沟通交流,针对新的发展理念、思路,结合多年的运营经验,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持续发展经营模式应为“平台中介服务收入大于房租收入”。为此,我们适时建立了人才孵化基地培养人才、孵化项目,同时加大三个中介服务平台的配套服务功能,扩大了服务项目和范围,创造了更大的中介服务收益。

2、充分利用创意100品牌影响力与成功模式开展招商,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政府之间的联系,为园区尽量多地争取政策优惠与资金补贴,保证园区健康发展。5.3 对建设此类创意园区的经验与建议

经验1:园区发展好,须立足高远。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是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这就需要运营企业有足够的耐心和资金对园区进行培育。创意100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很明确提出要走“可以持久发展的文化创意品牌”建设之路。因此我们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审慎地寻找区位落点,认真地开展旧厂房改造,制 定发展规划并潜心实施。正是由于我们的信念,所以我们能够坦然面对最初几年经营亏损的局面,并且坚持下来,终于迎来了园区爆发性发展的日子。

经验2:园区要招商好,须宁缺勿滥。创意100自创立之初就提出“不满足于只当二房东”,要走专业化集聚的路子。因此在招商中,提出“高门槛低租金”理念,强调“只有一个门槛,那就是创意”。如果入驻企业达不到要求,宁愿让店面空着待租。“宁缺毋滥”可以说是创意100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目前,创意总入驻率达98%,其中文化创意类比例达93%,6年来,园区创意设计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已达60亿元,带动就业达3800余人,园区已成为一个运营比较成熟、业态相对纯正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山东省、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园区。

经验3:园区要建设好,须重视生态。做园区,必须要重视打造产业生态链,创意100作为一个建筑面积只有2.3万平方米的小园区,在这么小的范围里要搞生态链建设,有点象 “螺蛳壳里做道场”。但是我们对生态环境建设却从不敢马虎,因为我们知道,建立产业生态链,不仅体现为园区经营环节完善,更重要的是对园区业户的经营与发展负责。也是对园区的口碑负责,为此我们严把招商关,围绕产业链精心布局,在努力引入创意、设计企业同时,也相应地引进创意设计企业的上、下游经营配套企业,使企业间构成彼此合作、相互储存发展的关系,企业足不出户,在园区内就能得到自己所需材料、技术、宣传、营销及订单来源等一切支持,实现了“产业内循环”,同时园区也积极通过“三大平台”(确保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项目孵化平台;拉动经济发展的原创礼品线上线下展示交易服务平台;推动文化艺术品的市场化展示交易服务平台)为企业寻找市场机遇,园区与企业间实现了组团发展、共同提升。

经验4:园区要运营好,须打造快乐创业氛围。如果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快乐就是成功之父。最佳的工作效率来自于高涨的工作热情,为了园区企业营造创意、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我们在运营中“把工夫下在诗外”,在引进主业态同时还积极引进和建设了书店、咖啡厅、酒吧等园区休闲娱乐业态,建立了公益图书馆、公益展厅等,为大家提供资料查询、灵感交流的场所。园区的工作人员每日里不间断巡视,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与要求当场解决,并按时举行“内部沙龙”、“业户联谊会”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让业户们有工作,有娱乐,有交流,心情愉快、劳逸结合地开展工作。这样 20 做的结果,是既增大了创意产出,也进一步吸引了业态的集聚。正是秉承这种理念,所以虽然我们面积小,业态集聚总量少,但是我们和业户仍然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对产业链建设的重视。

建议1:政府应继续加大利用旧厂房改造文化产业园区力度。从创意100的发展经历来看,当前旧厂房改造的文化园区发展模式,以最低成本实现了产业的升级和城市核心区域的提升,既保留了工业遗产和工业文化风貌,又实现了工业园区向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成功转型,是都市内发展园区的成功模式。目前,随着工业退出城市步伐的加快,不少具有特色的老厂房面临着被夷为平地的命运,建议政府能继续加大利用老厂房改造文化产业园的力度,既实现了工业遗产的功能置换和持续利用,同时也为保护城市的历史文脉做出了贡献。

建议2:政府应帮助以“旧厂房”改造而成的文化产业园区解决发展空间受限和停车难等硬性问题。以创意100为例,近几年前来进出园区的车辆及人员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园区的车位、道路、交通、接待等基础设施及服务人员明显不足,目前园区已经趋于饱和,因此建议政府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结合周边旧城改造合理划拨增量地块,既解决文化产业人才、项目的生存空间,又解决了与日俱增的车辆停车难的问题,这既是帮助园区解决了困难,同时也是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

上一篇:节能降耗势在必行下一篇:个人服装创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