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2024-07-1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共8篇)

篇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前言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工作水平和发挥的作用,反映了我国内部审计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趋势。近年来,国有企业在推进内部 审计转型与发展中,发挥着领跑者的作用。为了总结和推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经验,引领和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以调查问 卷、召开座谈会和深入单位调研等方式,对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 人职责的企业和烟草企业内部审计情况进行了普查和调研。在对普查数据和调研情 况进行汇总整理、归纳提炼、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写出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 报告》。报告分法律环境、基础建设、业务发展、主要问题、意见和建议及职业化 建设六个部分。希望各级政府和各级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师)协会、广大内部审 计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通过这一报告全面了解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

第一部分 法律环境

一、我国法律法规和规章

(一)法律法规。

(二)审计署规定。

(三)有关部门规定。

二、国外有关法律和规定

第二部分 基础建设

近年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呈快速发展态势,内部审计机构、管理体制体 系、业务管理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逐步强化,为国有企业内部审 计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一、独立性显著增强

二、地位明显提高

三、管理体制多样化

四、规范化逐步提高

五、队伍得到加强

(一)充实了工作力量。

(二)队伍素质提升。

(三)年龄结构年轻化。

(四)工作资历较成熟。

第三部分 业务发展

在多数国有企业中,财务审计已经成为日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普遍加大了经 济责任审计力度,积极开展了专项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物资采购审计等形式、内 容各异的经济效益审计,探索开展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强化了内部审计在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据对1280家企业不同 审计项目所占比重的调查,财务审计为27.43%,其中中央企业22.8%,省级企业 26.56%,烟草企业32.93%;经济责任审计为20.22%,其中中央企业25.97%,省级企 业15.03%,烟草企业19.67%;专项审计为11.52%,其中中央企业13.8%,省级企业 8.77%,烟草企业12%;工程项目审计为10.93%,其中中央企业10.8%,省级企业 9.71%,烟草企业12.28%;物资采购审计为5.58%,其中中央企业3.52%,省级企业 5.03%,烟草企业8.19%;其他类型的经济效益审计为8.44%,其中中央企业 10.63%,省级企业10.12%,烟草企业4.57%;内部控制审计为8.39%,其中中央企业 7.93%,省级企业9.45%,烟草企业7.79%;风险审计为2.6%,其中中央企业1.96%,省级企业4.75%,烟草企业1.09%;计算机审计为0.47%,其中中央企业为0.32%,省 级企业为0.79%,烟草企业为0.29%;其他审计为4.42%,其中中央企业2.27%,省级 企业9.79%,烟草企业1.19%。各种不同审计项目所占比重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 审计工作正逐步由财务审计为主向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型与发展。

一、普遍开展财务审计

二、普遍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力度

三、积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被调查企业广泛开展了形式、内容各异的经济效益审计。(1)专项审计。(2)工程项目审计。(3)物资采购审计。(4)管理效益审计。

四、探索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

目前,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探索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已经成为企业普遍关 注的热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等一批中央企业,率先组织力量探索开展内部控制审计,促进完善内部控制建设。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遵循萨班斯法案工作过程中,凸显了内部审计在促进内部 控制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传统专项审计的基础上,融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风险点和存在的问 题,在促进改善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效果。多数被调查企业 结合本单位实际,在积极拓展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项目审计、经济效益 审计中加大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份量,推进内部审计的战略转型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不断扩大,企业越来越 关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内部控 制作为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其价值是由帮助组织掌控风险的程度所决定的。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正逐步走向融合。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 限公司以公司总部层面风险管理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监管要求,制定了可 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抓住内部控制建设的主要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 合的方法,对初始风险和管控有效性进行评估,编制完成了《内部控制手册》和《自我评估手册》,初步搭建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有神华特色的内部控制基础平台,实现了在合理保障公司战略目标、财务报告可靠性、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合规方面 的新突破。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 控制为重点,选择了投资重组、流程再造、生产储备等一项或多项业务开展风险管 理审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COSO内部控制框架为基础,全面开展企业风险评 估,根据风险与内部控制框架标准进行差距分析,确定企业运营管理的高风险领 域,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了以风险监督为基础的审计工作3年滚动规划,保证了风 险管理监督评价工作的开展。

五、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第四部分 主要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现状与企业发展的客观要 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新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

二、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不健全

三、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五、缺乏强有力的质量控制机制

第五部分 意见和建议

国有企业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内部审计新理念,对内部审计进行 恰当定位,强化审计队伍建设,审计监督要全面覆盖财务、业务和管理活动,加强 质量控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中的作用。

一、积极宣传和倡导树立新理念

现代内部审计新思想、新理念,在广大内部审计人员中初步得到确立。1999 年,IIA通过的内部审计新定义将内部审计界定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 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 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一新定义,集中 反映了国际内部审计最佳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现代内部审计的新思想、新理念。

(一)强调内部审计的本质是一种控制。组织内部受托责任的产生,导致内 部控制产生,而内部审计作为保证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控制机制,首先需要保证和 评价的就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开展内部控制的审计评价,是内部审计渗透到财 务、业务和管理领域的“敲门砖”,是内部审计人员的“执业秘诀”。内部控制是内部 审计职业的立足之本,内部控制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主要产品,是内部审计工作 的永恒主题。

(二)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发挥 反馈作用,能够为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提供信息,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一 个有效措施,是组织治理结构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并促进其有效运行的一个有效手 段,是组织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又是组织 有效治理的关键要素,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要在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 发挥作用。内部审计的视野和角色,也由传统的“为管理进行审计”转变为“对管理 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人员由作为管理者的“耳目”转变为组织治理的“守门员”。内部控制作为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否有价值由其帮助组织掌控风险的 程度所决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走向融合,不仅是风险管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对内部审计发展指明了方向。风险导向审计是以事前风险管理与过程控制为重 心,使审计人员时刻关注未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供前瞻性服务,真正成为企业 增值资源、最具持久力和最有价值的资产,从而实现内部审计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三)内部审计体现的是“前瞻性”。内部审计师应是“明天的审计师”,而非“ 今天的审计师”,内部审计关注的不仅是维护现有的收益,而是更多的关注为组织 创造更多的未来利益。上述内部审计新思想、新理念已被广大内部审计人员所接受,逐渐成为广大内部审 计人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发展的思想基础,将对推 动内部审计与时俱进的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要逐步实现“六个转变”:在审计理念上,要对内 部审计是检查系统的认识向

控制系统的认识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 程、重在治本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目标上,以查错纠弊为主向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能力为主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收支向业务领域和信息系统拓展;在审计方式上,由以结果导向为主向与过 程导向并重转变,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与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主转变。逐步确立从分析风险入 手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程序,以财务会计和业务管理流程为审计路径,以检查和 改善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为审计核心,以监督和评价财务表现、业务成果、内部控制能力和风险管理为审计重点,以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审计工 作新模式。推进我国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逐步向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升级和完善,实 现内部审计由传统内部控制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管理导向审计转型,探索开展以风 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的审计工作新路子。

二、完善工作机制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四、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五、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第六部分 职业化建设

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英文缩写OECD)认为要成为一个职业,必须要具备知 识体系、职业道德和实务准则三个要素。内部审计职业以其具备这三个要素并展现 出能为社会共同利益做出贡献而被世界普遍承认。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作为内部审计 职业组织,秉承“服务、管理、宣传、交流”的工作方针,以推动内部审计发展为己 任;以推进“内部审计的全面转型与发展”统领工作全局;以倡导准确把握内部审计 新理念,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的审计新模式为重 点,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理论创新,组织经验交流,深化准则建 设,提高培训水平,扩大国际交往,努力推动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

一、职业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二、准则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内部审计准则是规范内部审计行为的标 准,是衡量内部审计业务质量的重要尺度。为推进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自2000年起一直致力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建设,从2003年4月至今,陆续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27个内部审计具体 准则、2个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内部审计 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三个层次组成。内部审计基本准 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 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 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应当遵循的 具体规范。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是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 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27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分别是审计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 稿、内部控制审计、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审计报告、后续审计、内部审计督 导、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结果沟通、遵循性审计、评价外部审计工作质 量、利用外部专家服务、分析性复核、风险管理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抽 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人际关系、内部审计的控制自我评估法、内部审计的独立 性与客观性、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系、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经济性审计、效果性审计、效率性审计。2个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分别是建设项目内 部审计和物资采购审计。

据对696家企业的调查,全部执行内部审计准则有424家,占60.92%;部分执行的有 252家,占36.21%;没有执行的仅有20家,占2.87%。其中,54家中央企业中,全部 执行的36家,部分执行的18家;603家省级企业中,全部执行的370家,部分执行的 214家,没有执行的19家;39家烟草企业中,全部执行的18家,部分执行的20家,没有执行的1家。

三、完善知识体系建设

(一)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研讨。

(二)编译内部审计理论书籍。

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五、开展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

(一)以《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网站为主要媒介,大力宣传 交流国内外内部审计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和技术方法,促进树立新理念、学习新经 验,实现经验共享。

(二)通过举办CIA考试、倡导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认证和开展后续教育,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

(三)积极开展境内外培训和交流。

六、不断提升国际国内影响力

(一)以承办国际会议为契机,提高中国内部审计的影响力。

(二)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提高对国际内部审计事务的发言权。

(三)开展海峡两岸内部审计界的交流与合作。

(四)加强与有关单位的沟通与合作,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

(五)拍摄电视剧《在路上》,促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内部审计

篇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2010-03-02 11:33:34(2010年2月27日)

各位理事,同志们:

现在,我向五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报告协会2009年主要工作情况和2010年主要工作安排,请予审议。

一、2009年主要工作情况

2009年是我国战危机、保增长、强民生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也是我国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一年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审计署正确领导和监督下,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主线,以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路子为重点,通过组织内部审计转型情况普查,开展践行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路径研究,推广内部控制审计最佳实践,扩大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试点等方式,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路子,引领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和成绩。

一年来,协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总结内部审计25年发展经验,推动内部审计转型发展。

2009年2月,协会以召开研讨会的方式,纪念新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实施25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和审计署董大胜副审计长出席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山东省审计厅、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公安部、中国建设银行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实施内部审计制度的做法和经验。会议畅谈了新中国内部审计25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新中国内部审计25年实践的宝贵经验,形成了政府推动和内在需求是加快内部审计发展的根本动力,内部审计与组织治理结合是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保障,职业道德与胜任能力是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审计机关的监督和协会的职业管理是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推进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等五点共识。进一步深化了内部审计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支撑。

(二)开展调查与理论研讨相结合,推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

为了总结内部审计在推进转型与发展中的典型经验,了解国际金融危机下企业对内部审计期望的新变化,促进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增值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协会从3月起,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先后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集团、中国建设银行、首钢总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企业,实施转型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李金华名誉会长对协会开展的调研工作非常重视,6月亲临座谈会,听取情况并发表了重要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增加价值和治理基石等新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推进内部审计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向现代内部控制审计转型与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内部审计机构的共同实践,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内部审计工作在稳固和强化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引入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审计的理念和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和新拓展的运营审计项目中,采用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方式方法,探索开展了内部控制适当性与有效性审计;各上市公司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普遍开展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部分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了风险管理审计。通过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条以相关理念和方法提升传统审计价值,逐步将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相融合,在整合提升中实现内部审计渐进式转型的路线图。内部审计在转型中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提升了地位和作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逐渐成为“聚光灯下的职业”,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实施战略转型的信心和决心。

4月,为了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支持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快实现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协会会同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09年春季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130余名企业事业单位代表,围绕“应对危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主题,共同研讨了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与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作用,真正成为企业风险管理实践的推动者。通过研讨和交流,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实施内部控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12月,为了支持和促进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推进现行内部控制体系升级换代,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与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高层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两家协会的会员代表近200人参加了论坛。李金华名誉会长做了《企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的主题演讲,石爱中副审计长做了《期待风险管理审计能够成为审计的主题、主流和常态》的主题演讲。财政部、国资委有关领导做了《当前企业风险管理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的主题演讲。为推动企业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意识,正确把握风险管理发展方向,积极组织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2月至10月,协会在全国内部审计系统以“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10月,协会召开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近200名内部审计工作者参加会议,会议收到218篇论文,经学术委员会评审,获一等奖论文8篇,二等奖论文26篇,三等奖论文78篇,优秀论文提名奖106篇。

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研究中心在南京审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组织机构,充实了研究队伍,开展了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在引进国际内部审计理论成果,传导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走势,研究我国内部审计转型路子,开展内部审计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三)开展重点科研课题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内部审计实践。4月和6月,协会对2008年审计署批准立项的《中外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实现战略并购价值的内部控制研究》、《公共财政视角下的政府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业务分类研究》四个重点科研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和结项评审。8月和9月,协会对2009年审计署批准立项的《内部审计践行“免疫系统”功能的途径或方式》、《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上市公司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审计》、《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务》、《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方法》、《股东审计与集团公司治理研究》等8个课题,进行了公开招标和定向委托,目前,4个公开招标课题和4个定向委托课题,已按计划开始了各项研究工作。

(四)推进准则建设和质量评估,促进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

2009年,协会以制订实务指南和修订内部审计准则为重点,本着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7月,发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2010年1月,准则委员会通过研讨原则通过了《经济责任审计实务指南》、《内部控制审计实务指南》和《信息系统审计实务指南》草案,进一步修改后提交理事会审议。

为了适应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需要,增强准则强制性和权威性,加快准则国际化、法制化进程,从9月起,协会成立了准则修订小组,对《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29个具体准则进行了梳理和修订。

为了推动实施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工作,协会增设了质量委员会,1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研究了有关质量委员会职责任务和制定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举办全国性的质量评估培训班、遴选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专家、推动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试点等工作安排。

(五)以提高职业胜任能力为主导,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和机制。

2009年,本着适应转型、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压缩了普及型培训班的规模,增加了高级培训班的比重。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新开设了注重提高能力的课程,继续坚持以实务界和高校知名学者授课为主的原则,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80期,培训人员5千多人次,由于培训内容新、授课质量高、实用性较强,得到了参加培训人员的好评。

2009年,协会首次推出《建设项目审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和《国际内部审计基础》三门网络后续教育课程,拓展了培训途径。同时,对CIA考前辅导网络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后续教育网络培训有了可喜的开端,CIA考前网络辅导的发展情况良好。

在培训教材建设上,完成了《内部审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新编写,对2006年以来协会编写的培训教材和采用其他渠道选择的培训教材进行了梳理,为下一步培训教材的编写、修订和选择提供了依据。

(六)以推广CIA考试为抓手,推进内部审计职业专业化建设。

目前,CIA考试已被广大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所认可,一些内部审计机构采取一些积极的政策,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考试,促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协会加大了对考试工作的宣传力度,继续在《中国审计报》和《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开辟专栏,以鲜活的事例宣传通过参加CIA考试,树立先进理念、拓宽审计视野、更新知识技术、提高审计水平的典范,进一步扩大参加CIA考试人员规模。2009年,有23884人报名CIA考试,较2008年增长了3823人,各科参考率均在70%以上,再创报名参考人数的历史新高。

(七)以倡导转型发展为主旋律,着力宣传转型发展典型经验。

2009年,协会以《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和网站为主要媒介,大力宣传和交流国内外内部审计先进理念、最佳实践和先进技术方法,促进提升新理念、借鉴新实践,追踪新热点,推进经验共享,达到共同提高。

《中国内部审计》杂志,以宣传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实践经验为重点,一方面对专题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等重点栏目扩充新内容,另一方面新开辟了法规建设、风险导向审计、乡镇审计等栏目,进一步扩大宣传面和宣传力度。杂志全年采用各类稿件计4000多篇,约1200万字。

协会网站建设,在巩固提高现有栏目的基础上,新增设了IIA资讯栏目,增加对国外内部审计动态和经验的宣传。2009年,网站采集和更新信息3040条,累计点击2288万人次。为进一步发挥网站的功能作用,从下半年开始,协会启动了网站改版工作,为2010的改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9年,为了研究内部审计如何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更好的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协助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就有关金融危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和开展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4月底,协会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召开了“金融危机下内部审计热点问题调查报告”发布会,新华社、《中国内部审计》、《第一财经日报》、《新京报》、《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等11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调查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使得企业主要领导提高了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为内部审计地位提升和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大多数企业表示会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审计的基础日趋成熟并正在向纵深发展。同时,调查报告还研究总结了中国内部审计转型的一般模式,提出了将内部审计转型分为四个阶段的建议:即内部审计传统业务的规范化阶段,传统审计业务提升与扩展阶段,内部控制审计全面化、常规化阶段,最后过渡到成熟的风险管理审计阶段。每个阶段对风险的关注程度(成熟度)逐步提升。这次调查活动和结果的发布,对全社会了解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状况和所发挥的作用,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指导广大内部审计机构正确把握转型时机和力度,与时俱进的调整职业关注点,加快实现我国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八)借鉴与宣传并重,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

2009年,协会本着既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先进经验,又宣传中国内部审计成果的指导思想,积极的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5月,协会派团参加了在南非举行的IIA第68届国际大会,了解了国外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7月,协会承办了“2009年亚洲首席审计执行官论坛”,来自亚洲内部审计师协会联合会成员协会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以“内部审计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为主题,分5个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各国内部审计在应对危机中的经验,彰显了内部审计潜在的职业能力。论坛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分别会见了IIA执行主席理查德·钱伯斯先生,双方就内部审计近年来的发展,以及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交换了意见。

9月,协会主办了第九届海峡两岸内部审计研讨会,以“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的作用”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方式方法”为主题,进行了理论研讨和实务经验交流,展现了两岸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发展态势,达到了相互沟通、分享经验、共同提高的目的。

10月,协会派团参加了在吉隆坡举行的“2009年亚洲内部审计大会”,大会主题为“先进经验——向可持续的成功发展”。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亚洲内部审计师协会联合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执行委员会成员。

(九)做好书刊发行工作,为内部审计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搞好书刊发行工作,协会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询、现场问卷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听取各方需求,使书刊发行工作更贴近内部审计工作实际。5月和9月,协会分别召开了省区市内部审计协会和中央单位参加的专门会议,交流了通联宣传工作的经验和作法,查找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工作措施。同时,与400多个相关单位建立了联系,进一步拓展了书刊发行的领域和渠道。2009年发行《中国内部审计》杂志42146份,比上年增长2.18%。发行各类图书13万册,支持和促进了内部审计职业知识体系建设。

二、2010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协会“2005至2010年”工作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制定协会“2011至2015年”工作规划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协会工作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倡导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内部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引领内部审计肩负起后危机时代新使命,关注风险、关注危机、关注组织战略目标,关注可持续发展,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升级;坚定不移的以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重点,以开展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评选活动为动力,以推动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为抓手,以筹备承办2015年国际内部审计大会为契机,以创新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为保障,为全面实现协会五年工作规划目标,开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新局面而努力。

新的一年,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协会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力度,与时俱进的提出指导意见。

目前,风险管理已成为全球重视的热点议题。为了应对风险成为公司治理的中心要素,内部审计应从控制导向转向风险导向,协助组织管理风险,应成为内部审计的重心。协会应以“立场公告”的形式,对内部审计提出指导意见。当前,内部审计职业关注点:一是应积极支持和参与组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帮助组织升级和完善现行内部控制体系,推进组织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促进组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二是行政部门和事业组织应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将审计重心逐步由“防弊查错”转向评价和改善组织治理能力,促进控制环境的持续改善,帮助组织强化和维护控制的有效性;三是企业单位应积极探索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监督和评估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帮助组织管理和控制风险,逐步实现审计重心由事后评价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四是积极组织和推动风险控制自我评估,充分调动组织内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积极性,使之成为企业全员的自觉活动;五是大力推进内部审计技术信息化,积极探索开展信息系统审计,逐步实现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自动化;六是认真开展内部审计自身有效性评价,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提升职业社会认可度。

(二)开展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评选,推进内部审计的转型。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内部审计系统内,开展“2008年至2010年”全国内部审计“双先”的评选活动。评选工作要坚持自下而上,全面覆盖,形成氛围;要以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为标准,以转型发展的业绩为依据,以审计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为支持,以提升内部审计整体素质为目的。通过评选,全面总结近年来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经验,检查评价内部审计准则落实执行情况,推动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双先”评选的社会认可度,推进内部审计实现全面转型与升级。

(三)以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为路径,指导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2010年,围绕“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探索”为主题,组织开展群众性理论研讨活动。加强内部审计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继续与相关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合作举办高峰论坛。通过广泛的理论研讨与交流活动,使内部审计人员树立“内部审计新功能应以协助组织风险管理为重心”的新理念,明确内部审计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釐清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中的定位和作用,指导企业逐步构建起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同时,对2009-2010年科研课题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评审,适时启动2011年科研课题的招标工作,编辑出版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及内部审计论文汇集,扩大理论研究成果的共享面。

(四)以适应内部审计新实践为导向,完善修订内部审计准则。

2010年内部审计准则建设,一是继续对《内部控制审计指南》、《经济责任审计指南》和《信息系统审计指南》进行研讨和完善,力争年内定稿,提交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发布;二是继续对《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进行修订,为修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加快准则国际化、法制化进程打好基础。

组织专家完成我国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的起草,举办质量评估人员培训班。同时,加大对开展质量评估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内部审计机构充分认识到开展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性,适时选择先进单位开展质量评估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和实施以质量评估为抓手的内部审计准则执行机制。

(五)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

总结近年来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按照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需求,本着提升高级培训班比重、扩大与企业集团合作办班范围、推广系统自办、协会协助的办班形式,不断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个性化、差别化教育培训格局,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同时,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教育培训,创新网络教育形式,丰富网络教育内容,扩大网络教育规模。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80期、培训人员6000人次。

(六)加大CIA考试推广力度,加强获CIA资格人员后续教育。

总结创新CIA考试的宣传方式,积极采取以举办考前培训班、组织获得CIA资格人员报告会、印发CIA考试知识手册等形式,继续加大CIA考试的宣传推广力度,力争报名参考人数达到25,000人。2010年要结合协会网站改版,推行CIA考试网上报名,网上传输考试信息。同时,要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加强考试考场管理,维护国际考试权威性。继续完善CIA后续教育制度,探索创新后续教育机制,真正做到规范有效、不走过场,充分发挥CIA考试的职业支柱作用。

(七)以宣传风险导向审计为核心,促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

2010年协会宣传工作,要以宣传风险导向审计实践为重点,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新的内部审计功能,应以协助组织管理风险为重心,内部控制应与风险管理相融合,传统内部控制体系应升级换代等理念;另一方面宣传借鉴国际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成熟经验和技术方法,宣传国内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和实践。要以宣传国内最佳实践为主,增强宣传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内部审计》杂志,要以“巩固老订户,发展新订户”为原则,发挥地方内部审计协会和中央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两方面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宣传,使发行网络逐步向社会各界延伸,力争杂志的征订数量达到5万份的目标。适时召开通联宣传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以开发和提升网站功能为目标,加快网站改版工作,充分发挥网站的信息宣传、培训教育、会员沟通、协会管理等功能,为实现协会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打好基础,力争网站点击率有较大提升。

(八)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提高境外培训和考察的效果。

积极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IIA国际大会和亚洲内部审计大会以及亚洲首席内部审计执行官高峰论坛,组团赴境外培训和考察,学习国际风险管理先进理念,借鉴发达国家风险导向审计经验。同时,也要借参加国际会议和培训、考察的机会,大力宣传我国内部审计转型发展取得的进步和成效,积极参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修订工作,提高我国在推进国际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话语权。

积极组团参加在台湾举办的第十届海峡两岸内部审计研讨会,创新拓展两岸内部审计交流合作新形式,增进两岸内部审计同仁的共识和互信,扩大实践经验理论成果共享面,推动两岸内部审计交流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

(九)研究制定2011至2015年规划,确立内部审计发展目标。

组织全国内部审计系统,对协会《2005年至2010年工作规则》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总结。组织专门工作组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凝聚全国内部审计人员的智慧,起草《协会2011年至2015年工作规划》(草案),今年年底前在网上征求全体会员意见,2011年初,提交五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

(十)启动“北京——2015年国际内部审计大会”的筹备工作。

篇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2010年11月天津市经信委下发了 (津经信节能[2010]84号) 文件, 要求对全市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单位开展能源审计。按照《通知》要求, 天津市节能协会与各区县、集团公司节能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 主动协调沟通, 积极组织推动, 各能耗单位与审计机构共同努力, 2011年上半年已对54家单位进行了能源审计工作;完成能源审计报告评审企业25家。预计2011年全市可完成70余家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

(天津市节能协会通讯员报道)

篇4: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2001年以来,全球会计舞弊案件频发。人们对企业会计信息更加关注。在过去,是单纯通過报表审计关注结果,而在新情况下,则是既通过报表审计关注结果,又要通过构建和完善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关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

一、内部控制理论新成果——COSO报告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内部牵制思想、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到上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思想,这一思想成果集中体现在为国际理论与实务界共同推崇的COSO报告。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包括概念、要素和目标在内的理论框架。

(一)内部控制概念

对COSO内部控制概念可以从3个方面来理解:

1.内部控制是动态过程。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结果本身。组织目标是由组织的宗旨决定的。它包括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效率。内部控制是防止那些可能影响组织目标有效率地实现的风险因素造成实际损失、或者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贯穿于组织各项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或措施。环境影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2.内部控制受人员沟通程度的影响。内部控制受到组织内各层次人员的影响,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制定出一本制度手册或规章。单纯的规章制度只是一种机械的控制措施。组织虽然按照规章制度来运行,但人是具有个人目标、个人情感的能动性个体,他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规章制度的实施效率和效果。他们的行为可能受到其个人利益的驱使,也可能受其误解或抵触情绪的驱使。因此,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

3.内部控制提供的是合理保证。对管理层或董事会而言,内部控制提供的只是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内部控制措施,无论设计得多么完美、运行得多么好,组织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受到内部控制制度所固有的局限性影响,内部控制也仅能为董事会和管理部门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二)内部控制要素

在对内部控制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该框架认为,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应该包括五类要素: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与架构,塑造企业文化,并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它内部控制组成要素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因素具体包括:诚信的原则和道德价值观;评定员工的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一一组成这两个机构须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成员的经验,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外部董事的比例;其成员参与管理的程度,所采取措施的适宜性,对管理层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他们与内部、外部审计人员的关系实质等;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主要考虑:对待和承担经营风险的方式,依靠文件化的政策、业绩指标以及报告体系等与关键经理人员沟通,对财务报告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对信息处理以及会计功能、人员所持的态度,对现有可选择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数值估计所持有的谨慎或冒进态度等;组织结构——即公司活动提供计划、执行,控制和监督职能的整体框架;责任的分配与授权;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2.风险评估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这些风险都必须加以评估。评估风险的先决条件是制定目标。风险评估就是分析和辨认实现所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

3.控制活动

企业管理阶层辨识风险,继之应针对这种风险发出必要的指令。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如核准、授权、验证、调节、复核营业绩效、保障资产安全及职务分工等。控制活动在企业内的各个阶层和职能之间都会出现。这主要包括:高层经理人员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直接部门管理;对信息处理的控制;实体控制;绩效指标的比较和分工。

4.信息与沟通

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需按某种形式辨识、取得确切的信息并进行沟通,以使员工能够履行其责任。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的事项、活动及环境等有关的信息。企业所有员工必须从最高管理阶层清楚地获取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而且必须有向上级部门沟通重要信息的方法,并对外界顾客、供应商、政府主管机关和股东等做有效的沟通。

5.监控

内部控制系统需被持续监控。监控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过程。监督活动由持续监督和个别评估所组成,其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

(三)内部控制目标

COSO报告认为,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2.财务报告真实、完整;

3.恰当地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

二、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框架理论是否通用

同以往的内部控制理论及研究成果相比,COSO报告不管是《内部控制——总体框架》还是2004年10月增补扩充后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都提出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观点。具体体现在:明确了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强调内部控制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相结合;强调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软控制”的作用;强调风险意识;强调管理与控制的界限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及董事会作用的强调是符合美国股权高度分散这一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因为英美公司治理是典型的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分散的股东无法对公司决策施加有效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弱股东,强管理”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单个股东难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和监督产生实质性作用。为了避免内部人在管理企业过程中侵犯所有者利益,强调并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并规范以独立董事占多数席位的董事会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加强对公司经理层的监督和约束,从而维护股东权益。而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控股股东“一股独大”,有些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造成内部控制失效。因此,在研究中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时,应在COSO报告内部控制定义的基础上,视企业的具体情况强调和注重股东会尤其是控股大股东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在这一基础上,运用COSO报告内部控制框架研究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与改进才会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三、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构建与完善框架

(一)加强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来约束准则规范

应尽快加强有关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制建设以及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等相关方面的行业准则的制定,为提高企业内控提供外部监督和指导。同时,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责任机制,加大企业相关违规成本,使得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企业的一种法律责任。目前,我国《审计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等对企业内部控制虽有论及,但都是从审计角度出发的,对企业而言并未形成内控整体框架;《会计法》也没有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具体可行的规定。在完善内部控制规范时,有条件地借鉴COSO理论精华,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拓展内部控制的目标

COSO报告框架的内部控制目标包括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三个方面,而我国内部控制的目标仅局限于报告目标和合规性目标。我国应拓展内部控制的目标,由目前的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向经营目标扩展,以激发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的关注和需求。

2.丰富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

2006年2月我国颁布的《独立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已将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向上扩展到治理层(董事会),向下扩展到其他员工。应将这种理念运用到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丰富内部控制责任主体,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如前面所分析,值得注意的是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框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及董事会作用的强调是符合美国股权高度分散这一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而同时,笔者认为,在研究中国企业股东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及作用时,必须要把股东划分为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两个层次。因为在中国特有的经济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基本属于“一股独大”的情况,中小股东对企业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而大股东通过参与高层管理操纵内部控制的情况却非常普遍。在界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所富有的职责时,必须强化大股东层面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与义务。

3.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对于我国目前内部控制规范中存在的各种缺陷,有关部门应加快对内部控制规范的修订,甚至重新制定。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两个层次:基本规范应是一套类似于美国COSO报告那样的概念性的制度框架,具有强制力;具体规范可以是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应是参照性的。有关部门应将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提到日程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和外部审计师的内部控制审计提供评价依据。关于这一点,在财政部2006年起草的《内部控制征求意见稿》中,已有所体现。

(二)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界定

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一般只对外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人们关心的也是每股收益等数字。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人们常常疏忽。而独立审计人员则体会到信息的真实可靠,来源于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越好,其信息就越可靠,审计实质性测试就可相应减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虽然会对企业内控进行评审,但一般注重内部会计控制,并且由于审计的时间范围和技术的局限性,企业内控情况并不能充分了解和揭示;为了提高企业内控意识、提高其信息质量,企业有必要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后,向社会公开披露其内控信息。而在这一过程中,要使得企业内部控制披露机制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要界定好证券监管机构的相关职责。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自我完善

1.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按照COSO报告框架的要求,内部控制目标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笔者认为,企业在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时,必須结合自己发展所处阶段和内外部条件,按照SWOT分析法,将内部控制目标的确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以使内部控制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在统一的框架内构建和完善符合企业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

有了微观层面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和体系,企业要按照COSO框架中的五个要素,适当借助外部中介机构的力量,在对控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适合自己企业情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微观层面内部控制制度与体系。

(四)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督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审核业务,参照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发表的是审核意见。建议将外部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评价确定为一项独立的强制性的审计业务,并研究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强化外部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促使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落实和运行。

笔者认为,在借鉴COSO报告内部控制理论时,必须考虑到“拿来”理论产生的环境与土壤,充分考虑中国企业的产生背景与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宏观层面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微观层面的内部控制实施框架才是切实可行的。

篇5:中国民营企业审计报告计划提纲

 参加人员:李乾文、李昆、剧杰、王旭辉

 书的体例可以参考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的《08中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

究报告》进行规划,但需要创新,整本书大概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文献综述,以剧杰、王旭辉为主,对已有文献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相应的研究问题;可以有两个梳理思路:一是根据国内与国外区分,国内的关键词就是“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剧杰为主),国外的更多侧重于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王旭辉为主)以及国外有关中国内部审计的英文文献(剧杰为主)。

时间点:看5月底能否有一个大致文献梳理的综述,可以形成类似的三篇论文:

1.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文献回顾(剧杰);

2.国际内部审计的研究趋势与回顾(王旭辉);

3.国际文献对中国企业内部审计的评价(剧杰)。

第二部分,是对已有数据的分析(主要是简单统计分析),可以委托我的本科助教进行,目前已有一个初步的(见附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方向是:一是对不同所有制、地区等变量的内审机构设置情况、内审制度、内审人员、内审工作进行交叉分析,所有制等暂时做不了,因为目前是汇总数据,等着时院长找一下(让学生助教做初步分析);二是结合上市公司的民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助教做初步分析);三是结合国有企业(先是08数据)的进行对比(让学生助教做初步分析);以上6月份完成。

三是由李昆牵头设计研究性补充问卷,对内审机构的设置动机等其他研究问题进行模型设计等(6月份完成);

但这部分我希望大家分头关注、分析一下一些问题:

 功能分析方面:内审机构设置情况(李乾文)、内审制度(王旭辉)、内审

人员(李昆)、内审工作(剧杰),在文献和问题分析上分别侧重对以上问题进行重点关注;

 地区方面(几个数据稍多地区):剧杰、王旭辉重点关注湖北(8653家,400

家设内审机构)、广东(56家,41家设内审机构);李乾文、李昆重点关注浙江+宁波(293家,214家设内审机构)、北京(96家,57家设内审机构)、青岛(110家,58家设内审机构),江苏(数据没有)(6月份完成)。

如果经过分析有价值,可以形成以下论文或阶段性报告:

4.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分析(全体人员);

5.中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全体人员);

6.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现状分析(李乾文等);

7.湖北与广东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对比研究(剧杰、王旭辉);

8.东部地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调研报告(李乾文、李昆);

9.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调研报告(李乾文);

10.11.

12.13. 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内审制度调研报告(王旭辉); 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内审人员调研报告(李昆); 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内审工作调研报告(剧杰); 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内审动机调研报告(基于案例的分析)(李昆)。以上需要更细数据能否搞到,目前无法进行细节分析,需要民营企业的最原始数据。

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抽时间调研一些大型民营企业的典型案例(目前至暑期)。初步的企业包括数据中的四个企业:(1)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4)厦门如意集团有限公司。

以及《中国内部审计》中出现的典型案例:如奥康集团、修正药业等;以及数据的其他民营企业。

第四部分是建议与对策分析(根据前三部分进行,时间是暑期后); 第五部分,一些前沿问题分析,4个人每人规划一个方向。

下半年进行书稿撰写,校订等。

注:

(1)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做好分工与合作,集思广益;

(2)信息与资源共享,减少大家的时间;

(3)每个月讨论一次进展,阶段性成果可以交叉署名,发挥最大作用;

(4)成果可以区分不同层次,有价值的可以高一些的核心期刊,低一些可以给《中国内部审计》;

篇6: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按照审计准则

执行审计工作的要求》等九项审计准则

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会协〔2009〕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自2006年正式发布以来,实施已有3年的时间,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最近几年,审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审计准则作出了重大修订,我国审计实务中也面临一些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与国际准则保持持续全面趋同,进一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我会正在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进行全面修订。本次修订涉及38个审计准则项目,为便于征求意见,我会将分批陆续发布征求意见稿。

第一批征求意见稿包括9个项目,分别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要求(征求意见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征求意见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征求意见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征求意见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征求意见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外部函证(征求意见

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征求意见稿)》、《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利用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征求意见稿)》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征求意见稿)》,现予印发。请组织征求意见,并于2010年1月14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我会。

联系人:中注协专业标准部陈龙伟

电话:010-88250206

传真:010-88250066

电子邮件:standards@cicpa.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2号楼,邮编100039

附件:

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要求(征求意见稿)

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征求意见稿)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征求意见稿)

4.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征求意见稿)

5.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征求意见稿)

6.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外部函证(征求意见稿)

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征求意见稿)

8.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利用内部审计师的工作(征求意见稿)

9.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征求意见稿)

10.关于修订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说明

11.关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要求》等九项审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的说明

篇7: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该公司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报告,有不同的社会审计和社会审计报告是一个很大的区别,社会审计是由独立审查的基础上,通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基准。

双方的核数师的独立性,审计方法,重点审计目的,审计的作用,对审计职能不同,在这个集团的内部控制健全和有效地在现实,在法律会计内部审计报告的完整性内部审计报告作为参考信息,经营业绩,财务责任和遵守的操作,检查,监督,评估,该奖项的纠正措施和建议,以提高该公司的内部管理,对股东负责的部门单位和保持秘密。

围绕社会审计,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的意见,外部审计报告发出后,法医的作用,在股东,债权人和公众对社会审计管理的负责人发出的建议需要使用书中唯一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缺乏实施和提出建议。

然而,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相同的,审计的内容,按照与审计方法,审计。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 - 审计报告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编写内部审计报告,审计目的,审计对象审计的基础上,审计职责,实施内部审计报告在审计过程中还需要反映。

应当指出,内部控制,缺乏内部控制制度,并落实具体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处罚为重点的内部审计报告,社会审计管理信“是也很常见。

农行审计出具报告的一个分支,部分的目的是讨论机密的内部审计报告,报告名称:报告“(ABC)的:ABC集团的内部审计字[200X]第一0xX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报告的审计报告的封面***:200X。

第XX月XX消委会:总统,副总裁,董事长助理,财务总监,二十部,分行农行农行集团的内部审计字[200X] 0XX第XX 200X“的第XX农行XX审计报告的报告一个月的身体XX,分公司审计。

农行分行,并准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保障安全和财务管理的责任和xx分公司的资产的完整性,我们的责任是对审计的审计意见的基础上,我们计划按照内部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审计,审计是要把握分支操作,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业务的空白,并揭示出的主要问题,审计意见的主要缺陷。

在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有关部门认真的自我检查,在此基础上,各部门和企业提出的问题,提高发现被处罚农行法规和审计意见等问题。

整改,在审计意见的审计和后续审计中发现的中国分公司农业银行分行中国农业银行的基金管理是没有标准的时期。

随机性工人的借款人,贷款金额的期间,一些借款人无正当理由,甚至一些旧帐和不进行填写审核日期,贷款金额...借用超三月一个新的帐户...借款人不允许超借款的运作。

超三月借用它无条件地,不被支付给分行经理,为4:6的责任不允许三月超辞职进行清理,或分公司经理,问责制的其他原因,借款人的帐户,根据审核意见:为4:6,并从每一个月的利息借款,借款,1%的利率20%的日期。

然后根据并处罚款两个XX金不能及时支付的现象,比如农业银行,中国分公司200X年XX月XX,二十黄金abcx,美元开封200X第XX个月内第XX公司帐目审计意见历时近二十个月。

严格的财务控制系统,分公司经理的财务执行情况的规定,每个负责侵犯,库存管理,图书馆,年龄结构,小于推销员借贷的处罚金额的25%的份额是广泛存在,长令人费解的天数。

借给审核日期XX股票,并转换成XX的XX%的库存量。

3月超20件金额超XX将XX转换为XX人离开后,去年辞职的转换,如意见,推销员在第XX借款XX金额的转换金额:现有的非超一月无损的贷款,以加强收集,回收尽快;超一月。

货物损坏,7%的销售价格,有关负责人介绍,去追回这笔现金,分公司经理(或前任经理),会计,保管,3时03分04秒扣除人员的比例负责人。

全面清理后,借款人的原因,分公司经理批准的会计分支接受监督,并没有允许借出超过一个月,雇员辞职清理借款,否则,改善和加强管理控制,分支经理人员的零售价计算保管承担的3:3:4责任。

2,股票帐户是不值得认真清查,旨在发现错误,指出,根据这一原则的重要性的问题,该帐户是不值得的,不考虑成本效益审计的定义错误是:只要成品,并进行实盘不匹配类似的合并审查和调整。

特定的金融服务,审计存货(1)必须根据总数的库存和解类型的错误XX偏移量计算错误率的具体情况,仔细计算,合并,调整调整。

%帐户和无法调和:品种的总利润和亏损(2)通过调查绝对值盘盈的存货损失,我们的理解,分析,原因如下...三个年龄估计,根据最后一次购买,超个月的库存,库存总量的XX%;

超6个月的库存,占所有股票XX%;一年多的股票,所有股票的XX盘盈的存货%,不仅每年的资本成本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已成为困扰现金流量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腾出库年龄313型:总月1日到3月3-6品种,6至12个月1-2年2-3年3,分析原因...

篇8: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报告

第一条为建立和加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直管代管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维护国家财经法纪, 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国资委有关要求, 结合钢铁协会实际,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各直管、代管单位 (以下简称所属单位)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各所属单位可依照本办法制定内部审计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内部审计, 是指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管理规定, 对钢铁协会所属单位财务收支、部门预决算、经济责任及小型基建项目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

第二章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

第四条钢铁协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配备相应的专职审计人员, 建立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负责指导和监督协会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并组织对协会所属单位实施内部审计。

第五条钢铁协会所属单位可根据需要, 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配备专职审计人员。也可以授权本单位其他内设机构履行审计职责, 配备专职或兼职审计人员, 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审计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 开展审计工作, 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审计监督体系。

第六条内审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 审计、会计、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任免应书面征求钢铁协会财务资产部意见。

第七条内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 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审计, 按规定程序开展工作, 忠于职守, 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对审计事项应予保密, 未经批准不得公开。

第三章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与权限

第八条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职责:

1.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编制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对所属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配合国资委、财政部、审计署等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的各类外部审计, 对外部审计提供必要的支持与沟通, 协调相关单位配合审计组工作, 反馈审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3.对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财政预决算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4.组织或协调中介机构对所属单位开展财务年报审计、专项审计等工作, 加强相关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的监督;

5.接受组织人事部门委托, 组织对所属单位领导换届、离任等经济责任审计, 报告相关审计工作结果;

6.对所属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实施及风险管理进行检查评价, 揭示经济运行中的财务管理漏洞;

7.领导班子认定需要检查核实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每年提出内审工作报告, 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事项, 应及时向本单位领导和上级内审部门报告。

第十条内部审计机构履行审计职责时, 具有以下权限:

1.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报送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执行情况、财务决算、会计报表等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2.参加财务、基建、对外投资等有关会议, 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3.参与研究制定与财务审计有关的规章制度, 提出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由单位审定公布后施行;

4.检查单位有关生产经营情况、业务开展情况、财务会计账证、文件和现场勘察实物, 检查有关的计算机系统及其数据;

5.对与审计事项关联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 并取得证明材料;

6.对正在进行的违法违规、损失浪费行为, 做出临时制止措施, 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负责人汇报;

7.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 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 予以暂时封存;

8.根据审计结果, 提出纠正、处理违法违规行为的审计决定及意见, 并分析审计发现的问题, 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及通报批评或者追究责任的建议。

第四章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一条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本单位对内审工作的部署, 拟定年度审计工作计划, 报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内部审计机构依据领导批准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或临时交办的审计事项, 考虑具体情况, 制定审计实施方案, 采取就地审计、报送审计、委托审计、联合审计或审计调查等不同方式组织实施。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需有组织人事部门的书面委托意见。

第十三条实施审计时应当组成审计组, 并在实施审计前三日, 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并书面提出需要被审计单位准备的资料清单, 特殊情况审计组可以电话预先通知。

第十四条审计组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前, 应当公示被审计对象、审计时间、审计组的联系方式等有关事项, 以便联系和监督;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工作, 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十五条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及个人调查取证时, 应当出示审计通知书或相关证件。

第十六条审计终结后, 审计组应当出具审计报告。该报告应当事先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当征求被审计人员意见。被审计单位 (或被审计人员) 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的10日内, 将其书面反馈意见送交审计组, 逾期未反馈意见的, 视为无意见。

审计组出具正式审计报告前应向内部审计机构报告审计情况, 经同意后出具正式审计报告。涉及重要事项的, 内部审计机构可联系人事、纪检等部门共同听取审计组的专题汇报。

第十七条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组出具的审计报告, 报本单位领导批准, 下发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审计意见书 (或审计决定) 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被审计单位应认真执行;重要的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在报请单位领导批准时, 应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

第十八条被审计单位对处理决定不服的, 可在接到处理决定后15日内, 向本单位负责人或上级内部审计机构提出申诉;单位负责人或上级主管内部审计机构应在接到申诉的30日内进行处理, 对不适当的处理决定应予以纠正。申诉期间, 按原处理决定执行。

第十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应建立完整的内部审计档案, 并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

第五章内部审计种类和工作重点

第二十条财务收支审计。内部审计机构按审计工作计划组织对所属单位, 开展以合法性为重点的财务收支审计。重点监督评价所属单位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直管、代管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的效果情况;检查财政拨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会费收入等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核对财务账簿、报表、凭证所反映的资产、负债、净资产及损益等事项的有效性。

第二十一条部门预决算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一次, 对所属预算单位编制的年度部门预算、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各单位执行部门预算、小型基建、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财经法规情况。

第二十二条经济责任审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 因任期届满或调任、晋升、辞职、退休等原因离开所任岗位, 必须由上级内审机构组织进行离任审计。主要负责人指法定代表人也可是主持工作的单位负责人、非独立法人单位的负责人。重点审计所在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部门预算执行及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对外投资及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对下属单位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本人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离任审计由被审计单位支付费用。

第二十三条企业年报审计。钢铁协会所属改制企业和预算单位的下属企业, 必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报审计;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工作计划, 对企业决算审计进行督促检查或结合部门决算审计对企业进行延伸审计。

第二十四条专项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应完成单位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审计工作, 如对企业改制、会费收支或举报等某方面进行专项审计, 配合纪检部门对某一人或某一单位进行审计等。

第六章中介审计机构的选聘

第二十五条内部审计机构开展业务, 可选聘从事中介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但选聘的事务所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和适应相应审计业务的条件。

第二十六条各单位开展年报审计和小型基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可直接委托中介审计机构, 要按国资委和民政部规定的中介机构范围内选聘。

第二十七条各单位选聘中介审计机构, 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 对于不适宜公开招标的审计项目, 可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

中介审计机构的选聘情况和审计报告需报上级单位备案, 同一项业务连续委托同一事务所不得超过三年。

第二十八条内部审计机构选聘会计师事务所, 一般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支付审计费用。钢协认为很有必要时, 方可外聘会计师事务所对代管单位进行审计, 外聘费用原则上由被审计单位支付, 特殊情况协商确定付费方式。

第七章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九条内部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遵守财经法纪、经营效果较好等情况, 在审计结果报告中予以肯定及建议奖励。

第三十条对阻止审计、拒绝提供资料或提供虚假资料、拒不执行审计结论的;打击报复审计人员或举报人的单位及个人, 按国家法规给予相应处分。

第三十一条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重大资产损失情况、重大经济案件及重大经营风险等, 在经过钢铁协会领导批准后向国资委等上级部门报送专项审计报告。

第三十二条对有下列行为的被审计单位及个人, 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1.利用职权弄虚作假、谋取私利的, 应退还违法所得;

2.挤占、挪用单位资金费用, 违规列支造成经营及账目不实的, 按照国家相关财经法规予以调整账目及罚款处理;

3.玩忽职守、屡查屡犯, 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予以通报批评;

4.构成犯罪的, 提请、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由钢铁协会财务资产部负责解释。

上一篇:药店辞职信怎么写下一篇:节水的经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