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2024-07-12

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共8篇)

篇1: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亲爱的同学:

本次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每一个问题,你的回答将直接影响本次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谢谢你的理解和合作!

1.你的性别A男B女

2.你的班级:分院:

1.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过吗?

A.是B.否

3.在校期间,是否有兼职,经营淘宝店或参加勤工俭学?A是B否

4.请问您对在校期间实习的态度是:

A.绝对有必要,对日后工作有很大帮助

B.只有专业对口的实习,才对今后的工作有帮助

C.大学生实习只不过为用人单位提供廉价劳动力,对今后的意义不大

D.学生在校期间的任务就是在校学习,参加实习很浪费时间,不赞成实习

5.在找工作时,你是怎样看待专业和就业性质问题?

A与专业对口的工作B.有一定关联性的工作C.专业与工作性质没什么关系

6.对于高校就业指导,你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可多选)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C相关.法律,政策专业指导

D.求职心理辅导E.职业规划辅导F.专业出路G 其他

8.就你个人而言,毕业后倾向于选择哪些性质的就业单位?

A.国营企业 B.民营企业 C.外资企业 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 F.政府机关 G..自主创业

2.您认为您未来的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就业困难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就业容易D.没想过

11.你期望的工资底线是多少?

A1000-1500B1500-2000C2000-2500D2500以上 C有点严峻,与比较低学历者找工作差不多D不了解

12.在求职过程中,你会优先考虑的因素:

A地域B薪酬C个人发展前景D个人爱好E工作的稳定性F家庭期望

13.你期望选择的就业地点:

A北京、广东、上海等大城市B中部地区C其他发达地区D西部地区E家乡

18.你认为求职前必须具有的知识和能力

A如何面试B如何了解企业C企业选人的标准D实习的经历E资格证书

20.你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方法有哪些?

(1)从自身的角度思考()(可多选)

A提高就业技巧B调整就业期望C提高就业素质D职业培训E 调整心态F提高求职技巧G拓宽就业渠道H其他

(2)政府和社会的角度思考(可多选)

A政府和学校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B学校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C学校根据社会上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学生 D政府为大学生搭建公平的就业平台E其他

篇2: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大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对消费市场有着不容小视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势必会影响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向。因此,我们希望就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希望您能认真填写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是()A.男B.女

2、您现在所处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家庭的所在地是()A.城市B.县城C.乡镇D.农村

4、您每月的平均生活费是()

A.800元以下B.800-1500元C.1500-2000元D.2000元以上

5、您的消费主要来源是(可多选)()

A.家庭给予B.奖学金C.助学金、助学贷款D.兼职、打工收入

6、您每月在伙食方面消费大约在()

A.200-400元B.400-700元C.700-1000元D.1000元以上

7、您每月在购物方面消费大约为()

A.200元以下B.200-500元C.500-800元D.800元以上

8、您平均每月的交通和通讯(手机、电话、上网)的费用是()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200元D.200元以上

9、您平均每月的学习费用(书籍、培训费等)是()

A.100元以下B.100-200元C.200-300元D.300元以上

10、您每月在娱乐交际方面消费大约为()

A.100元以下B.100-200元C.200-300元D.300元以上

11、当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您第一时间会做什么()

A.把大部分存入银行B.对这个时期钱的使用提前做好预算

C.马上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D.没计划,想到什么再去买

12、您对您自己的支出有没有记账的习惯()

A.对所有支出都记账B.只记大笔支出C.偶尔记账D.从来不记账

13、您认为每月拥有的生活费能否满足日前大学生活的需要()

篇3: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1.调查目的:为了解合肥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与消费理念, 呈现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特作此项调查, 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适度理性的消费观念, 培养正确合理的消费行为。

2.调查时间:2015 年7 月30 日—2015 年8 月12 日。

3.调查对象:安徽大学, 合肥学院在校本科生。

4.调查方式:方法一问卷调查, 通过在实地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方法二面谈交流, 对问卷调查中尚未涉及的问题进行补充, 通过与部分填写调查问卷的同学进行沟通交流的方式详细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与行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 份, 共收回问卷53 份, 其中有效问卷50 份, 面谈交流的被调查者共18 人。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被访者男女比例

被调查大学生中, 男生22 人占44%, 女生28 人占56%, 男女比趋于均衡。本次调查样本选择较好。

2.年级分布

大一到大四的同学都有接受问卷调查, 使本次调查数据更加全面。大一、大二、大三各有15、14、15 人, 人数较接近。大四同学因忙于找工作考研, 很少在学校, 故接受调查人数较少为6 人。

3.来源地分布

被调查大学生中来自农村的人数最多, 共19 人占38%;而来自城市的人数最少, 共15 人占30%;剩余的32% (16 人) 来自城镇。

4.生活费来源

经调查, 大学生的生活来源主要来自家庭, 其中有76%的同学有两种以上的生活费来源, 大部分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较为广泛。

5.月消费统计

月生活费在1000 元-1500 元的同学人数最多, 占总人数的44%。5 个消费段均有人数分布, 可见大学生月生活费分布比较分散, 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6.消费结构统计

统计显示, 饮食费是月消费的主体, 约占总体的60%, 大部分同学月均饮食费较合理, 在500-800 元间。娱乐、服装、恋爱消费呈增长趋势, 存在过度消费的现象。男生在娱乐, 人际交往的投入方面普遍高于女生, 而女生在服装化妆品方面开支较多。另外, 大学生的学习消费大大低于高中时期, 大部分同学的通讯 (手机) 支出高于学习花费。综上, 大学生的学习消费比重下降, 购物娱乐、恋爱通讯等支出增长, 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7.消费影响因素

调查表明, 价格与外观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两大主要因素, 在消费原则的四个选项 (质量、品牌、价格、外观) 中选择“外观”的人最多, 而选择“质量”的人最少, 反映出不少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一定偏差。

8.记账情况

由统计数据可知, 仅14%的同学有经常记账的好习惯, 高达34%的同学从未记过账。这反映了大学生的理财意识还不够强, 理财能力有待提高。

9.消费状况

根据以上数据, 仅四成的同学月末还有生活费剩余, 26%的同学存在生活费不够花的问题。正因如此, 只有2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状况感到满意, 半数人不太满意, 甚至有8%的同学选择了“非常不满”。

三、调查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1.月消费支出基本合理, 但月消费差距较大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月生活费在500 元-1000 元间的同学占40%, 在1000 元-1500 元间的占44%, 低于500 元的与高于1500 元的分别占2%和14%。可见, 大学生的消费层次比较分明, 中间层次占较大比重, 说明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于理性的。但是, 个体消费水平间存在较大差距。本次调查中生活费最低为450 元, 最高为2300 元, 最高水平是最低水平的5 倍多。这种悬殊的生活消费, 容易对贫困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2.消费结构基本合理, 但存在若干问题

调查表明, 饮食支出占大学生月消费的主要部分, 而其他支出如服饰、娱乐、通讯等只占次要部分, 这种消费结构处于合理水平。但是, 大学生的日常消费结构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

(1) 物质消费追求高档次

受年龄所限, 加之自身约束力不足, 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和周围人的影响, 在物质消费中追求品牌, 跟随潮流。统计结果表明56%的同学在服装化妆品方面月消费超过200 元, 12%的人超过500 元, 占总消费的四成之多。高档次的物质消费无疑是部分大学生月消费过高的重要原因。

(2) 恋爱, 社交娱乐支出过高

调查数据显示, 正在恋爱的大学生中65%的同学月花费在100元-300 元间, 17%的同学月消费300 元以上。另据部分同学表示, 每逢节假日 (特别是情人节、十一长假等) 或对方生日时, 花销则会翻倍。此外, 在社交娱乐方面, 近半数的大学生月消费达300 元以上, KTV、电影院、公园、游戏厅成为了不少大学生周末常去的场所。在社交娱乐、恋爱方面的过度消费直接导致部分同学每月的生活费时常超过预算, 这些不良现象也容易让大学生滋生安逸享受的心理, 严重影响学习和成才。

(3) 学习消费较少

由于大学不再有升学的压力, 许多同学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社团、娱乐、网络中, 忽略了学业的重要性。这种懈怠的心理直接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 在学习方面的相应支出也随之减少。

3.消费观念有误, 经济意识较弱

由于大学生年纪尚轻, 涉世未深, 故而在消费观念与意识上还存在误区。具体有如下三方面:

(1) 消费缺乏计划, 经济独立意识不强

当代大学生习惯于依赖父母, 据调查, 绝大部分同学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家庭提供, 仅36%的同学做过兼职。这种情况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消费缺乏计划, 经济独立意识较弱。正因如此, 才会出现月末26%的同学钱不够花的现象。

(2) 盲目攀比, 过分追求时尚品牌

通过交流得知, 校园中的攀比现象较为严重。大学生对服装化妆品, 手机等的档次要求逐渐增高, 为了拥有一款流行手机 (如iphone 6) 或一件名牌衣服, 有些同学削减饮食、学习用品等必要生活开支, 甚至通过向他人借钱的方式满足愿望。追求潮流的虚荣心理常导致大学生的攀比消费。

(3) 消费不够理智, 存在冲动消费现象

由于不少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 没有消费计划, 且将外观与价格作为消费的主要原则, 所以那些降价促销和包装精美的商品便容易对他们产生极大诱惑, 促使他们冲动消费。

4.性别间存在消费差异

调查发现, 男女生在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上存在一些差异。男生一般在娱乐社交方面的开支多于女生, 而女生在服装化妆品方面消费多于男生。在消费观念方面, 男女生都很注重商品价格, 但同时男生更注重质量, 而女生更关注外观。这也导致了女生的冲动消费多于男生, 带来许多沉没成本。

四、相关问题的深入思考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消费计划、消费观念等方面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1.社会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精神文明却没有跟上物质发展的脚步, 现在社会上充斥着拜金主义、攀比享乐的不良风气, 传统的消费观受到严重冲击。社会大环境无疑对大学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使他们形成了不健康的消费理念。

2.个人主观因素

(1) 由于年龄较小, 思想没有完全成熟, 再加之自身的约束力不强, 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潮流和周围人行为的影响而盲目、攀比消费。

(2) 大学生强烈的尊重需要和对如何获取他人尊重问题的错误认识也是导致不合理消费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尊重需求是建立在生理、安全、社交需求之上的第四层次需求。绝大多数大学生已实现前三层次的需求, 因此对尊重层次的需求欲望强烈。许多同学误认为高档次的物质生活才是获取尊重的关键因素, 殊不知个人的才能品德才是赢得他人欣赏与否的评判标准。这种用品牌来包装美化自己, 以求得自尊和他尊的消费心理正是校园内攀比风盛行的症结所在。

3.家庭环境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家中的独生子女, 父母的过分溺爱和无条件供给助长了大学生错误消费观念的形成, 使他们难以在经济上养成独立意识。另外, 部分同学的父母也未能以身作则, 他们铺张浪费的生活作风也未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问题形成也负有一定责任。

4.学校教育因素

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学校只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对他们思想观念的引导。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行研究, 教育体系内没有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内容, 这也是校园内未形成勤俭节约, 适度合理的良好风气的原因所在。

五、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误区和问题产生原因, 特此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

1.社会方面

大众媒体不能一味宣传追名牌, 高消费的消费方式, 而应注重社会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进行消费教育, 倡导指引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同时社会也应规范市场秩序, 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2.个人方面

(1) 大学生自身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 继承发扬勤俭节约, 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不盲从, 不攀比, 做理性的消费者。

(2) 大学生要将学业放在首要位置, 多读专业书、课外书, 适当增加学习支出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做到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均衡发展。

(3) 大学生应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 学会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和独立的经济意识。

3.家庭方面

(1)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家庭对于大学生月生活费的供给, 应控制在一定数额以内, 不能“有求必应”, 助长子女铺张浪费的消费行为;

(2) 家长要以身作则, 以正确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引导他们合理消费。

4.学校方面

(1) 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程度, 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调查研究, 注重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高校要将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纳入现在的教育体系中, 通过增设相关课程, 开展主题讲座等方式向大学生传授理财知识, 增强他们合理规划消费的能力, 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4: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调查

大学生在校学习现状

教材不受青睐,推荐教材无市场关于大学生在校征订教材的调查显示:68.18%的学生选择只订一部分,仅有11.04%的学生选择全订,17.53%的学生选择一本不订。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学生“订一部分教材”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有一些课程没必要上(42.73%)和只订与自己专业有关的(40.91%),紧随其后的是“反正老师也讲不完,订不订也无所谓”(16.36%)。

考取证书积极,但是盲目性很大考证最主要的原因有:为以后的求职增加砝码(122人次,57.28%),为扩大知识面(33人次,15.49%),兴趣爱好(28人次,13.15%),随大流(23人次,10.85%),其他(3.29%)。其中考取证书方面最多的是英语等级证、计算机证书、会计证(分别占到33.42%、25.94%、23.69%),紧随其后的是小语种证书(5.24%)和商务英语证书(3.74%),另有7.98%的学生选择考取其他方面的证书。(见表1)

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求职压力越来越大,文凭也发生了“通货膨胀”。同学们只能通过考取各种方法技能类证书,来为自己不确定的未来增加一些筹码。但是在考取证书的过程中盲目性很大,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

逃课现象严重,校园学习氛围差关于逃课的调查显示,47.40%的学生选择逃公共政治类课程,7.79%的学生选择逃方法技能类课程,22.73%的学生选择逃专业课程。逃课的原因主要是:课程内容陈旧(47.40%),教师水平低(约22.73%),仅仅7.79%的学生是因为课程难度太大。

大学生在校学习特点

毕业后期望值高,发展空间很重要目前在校大學生对自己毕业后的工作期望值均较高。毕业后的择业标准主要有:是否有发展空间(46.10%)、收入的高低(22.73%)、个人兴趣(20.78%)、工作的稳定性(15.58%)。毕业后工作的类型选择主要有:有晋升机会但工作强度大(62.34%)、收入高但是压力大(16.23%)、收入低但稳定(12.99%)、晋升机会小但工作强度小(3.90%)。调查表明,大学生更关注的是工作是否有发展空间,对工作的稳定性则要求很低。

校园服务不合理,与需求脱节严重在校园服务中,学生最满意的是校园环境(91人次,46.19%),其他如辅导员工作、去图书馆查资料的便利程度、校园购物的方便程度均占大约一成。最不满意的方面有:提供实践机会(57人次,22.35%)和学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46人次,18.04%),辅导员工作、提供就业信息、学校内部网络建设以及上网费用方面均有大约10%的学生不满意。

课余时间很充裕,但极少用于学习调查发现,有大约51.30%的学生每天有超过4个小时的课余时间,24.68%的学生选择了3~4个小时,仅仅22.73%的学生感觉课余时间每天少于3个小时。这表明在大学中,学生有较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可是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并不丰富,大部分的学生选择了在宿舍内消遣与玩游戏。虽然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上自习,可是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参加体育锻炼与社团活动的学生只有一小部分。详见图1。

大学生在校学习存在的问题

教学质量不达标,名师授课课时少74.68%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授课水平一般,12.99%认为质量高,11.69%认为质量差。这表明学校教学的质量还是让很多同学不满意。在希望什么样的老师授课方面:41.56%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反对“填鸭式”的教学;44.16%的学生选择能够介绍本学科最前沿动态的授课老师;仅有13.64%的学生选择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师;所有的学生均不喜欢完不成教学任务的老师。

授课形式单一,且课程设置不合理对学习形式的调查显示:43.51%的学生希望“老师指点,自己钻研”,其他选择有:老师提供话题,集体讨论(42.86%),希望全由老师讲解,自己被动接受的只占到了12.99%。大学老师应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当代学生更需要的是习得学习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调动每一名同学的积极性,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当取得成绩时,学生会认为自己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以后的学习动力也会更强。在高校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另外,有超过半数的学生(54.55%)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最主要的原因是:安排了太多没必要学习的课程(37.01%),重要的课程安排的学时不够与老师授课水平有限也各占到了15%左右。详见图2。

图书馆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严重在图书馆的利用方面,经常去图书馆的学生仅占29.22%。其中,40.78%的学生是用来打发业余时间,16.50%的学生用来查学习资料,其余42.72%的学生是去读课外读物、扩充知识面。不经常去图书馆的原因主要有:图书馆藏书自己感兴趣的太少(47.06%),网络时代不用去图书馆也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21.57%),娱乐项目太多没时间去(16.67%),对自己有用的藏书太少等(14.71%)。

改善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的建议

加强指导学生社团,让社团“动起来”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裕但是内容空洞。虽然现在有很多社团,很多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但是社团组织的活动还是很单一。许多社团仅仅是入团时交一部分钱,以后就杳无音信了。

这就需要学校在批准设立更多社团的同时,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特别注意加强对社团负责人组织活动能力方面的指导,让社团真正“动起来”。只有动起来的社团才能发挥社团本身的积极作用。

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吸引学生到课堂学习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是很满意教师的授课水平。这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要多组织教师培训,现在虽然也有培训,但是“形式主义”严重,达不到提高教学能力的效果。学校的培训应在两方面加以改进:(1)培训的质量。要紧跟社会、学生的需要,注重讲课方法的培训。(2)加强监督机制。注重检验培训的效果,使其不流于形式。另外,学校还应该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学习、请更多相关领域内的专家来讲座,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增加实用选修课,加强课堂监管调查显示,同学们最希望得到关于工作技能方面的培训,学校应该增加这方面课程的授课教师。这需要学校时时关注学生的选课情况,并加以统计分析,依此来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满足大部分同学的要求,同时满足现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生才能学到更多实用的技能,毕业后才更加有竞争力。

篇5: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目的:

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及消费氛围,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确保每位大学生都能理性消费,健康生活。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本课题组开展了以下调查。

(二)、调查时间: 年

(三)、调查地点: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们就10市场营销2班所在教室进行了为期一个下午的调查。

(四)、调查对象: 经济管理系

(五)、调查方式:

本次问卷面向经济管理系全体同学,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

二、数据统计和分析 月日

(一)、月生活费

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同学的月生活费在500-600之间,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属于中档生活水平,算得上温饱的小康大学生活,而月生活费400元以下占到15%和800元以上占到7.5%可以看出中国还存在一定的贫富差距。值得宣扬的是,有70%的同学会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花钱,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大学生理性消费占主导,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消费。

(二)、娱乐通讯与支出

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手机,电脑,MP3,MP4等娱乐通讯设备在大学里的使用尤为普遍。统计结果表明,超过95%的同学都配备有手机,而在其中不止一部手机的同学竟占到80%,因此,现在手机在大学里面不仅仅是普遍,用泛滥来形容也不为过了。电脑在大学生里的配有量也不逊色于手机,83%的同学都配备有电脑,可见其对大学生的作用不小。在手机话费支出方面,月消费额在20-50元的同学占90%,这个数据表明大学生在这方面消费比较合理,也看得出大学生比较会精打细算,控制话费支出。

(三)、学习耗材

在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的今天,大学生对纸质的书籍的需求量也日益减少,数据统计,50%的同学在文具,书籍,复印等的耗额在100元以下,由此可以想到,大学图书馆可能在这个方面为同学省下不少花费,所以,图书馆藏书量的多少于种类是否齐全也能直接影响同学在这方面的消费。

(四)、消费观念

消费观念直接决定消费是否理性。结果显示,31.7%的大学生都以经济实惠为主,更有63.4%的大学生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具有正确的消费观,这是很值得肯定的。但也有7.1%的大学生看中品牌,存在一定的攀比炫富心里。

(五)、消费比例

大学生活,占大学生消费最大的一块就是伙食费,数据表明97.6%的大学生生活费主要用在伙食方面,这个毋庸置疑。令人惊奇的事,竟有83.3的大学生生活费重要用在交通,通讯方便,由此可见,当地的交通时分不发达,严重阻碍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外出兼职办事的积极性,造成大学生在交通方面花费巨大。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消费时理性的一面虽处于主导位置,但感性却仍占有一席之地。而这种充满感性略搀理性的消费,就必然会产生种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并不是束手无策,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得到解决,最终使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理性的消费心理。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的两点建议:

(一)、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理财能力

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理性的理财能力就至为关键。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例如通过课堂教育、名师讲座、网络教育等等形式帮助学生确定适合自身的消费结构,引导其形成理性消费的正确消费观念,对自身的消费具有合理、理智的规划和计算。

(二)、增强学生自身的理财能力,营造大学生良好的消费风气

篇6: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摘 要: 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在校生思想状况的调查,着重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探讨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优良潜质,意在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办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学生在校状况 优良潜质

一、问题的提出

民办高职院校是在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在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同时也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为社会和家庭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更多选择的可能,以及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的差异,以及民办高校的办学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普通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社会认同度、学生层次上有一定的区别。

民办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例如:办学自主、保证质量、机构设置精简、办事效率高效等,然而,社会上有部分民办高校校舍靠租赁、教师靠外聘、资金靠收费、办学低层次、入学分数低的现状,给社会留下了高收费、低质量的不良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院校的口碑。与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同龄人相比,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就业等方面显现出来的问题不可忽视。我通过对某民办高职院校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了一次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状况调查,内容包括学习、道德、心理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现状及问题。

1.学习积极性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27.6%的学生认为“考入的大学不理想,自己就会没出息”。从调查中知道,学生参加全国高考没有考好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纳为:基础打得不牢和考场发挥不好。那么,到了大学就会有很大的影响:高中时候学习还好,但由于考试发挥不利,没有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高中时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从他自身来讲,就不愿意再继续学业,而是迫于父母或者生活环境的压力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学习。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觉得到大学可以轻松自由了,所以也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或者是有的学生本来是学文科的,但是父母觉得文科毕业后就业面窄,利用民办高职院校报考专业的条件相对宽松的有利因素,为孩子选择理工科专业,导致学生在基础差、兴趣无的情况下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种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社会责任心较低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在校学习上主要表现为:对学业的重视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以为既然来到了高职院校,而且是民办的,反正文凭也不值钱,混个三四年毕业,把“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忘得一干二净,甚而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习以为常。另外,有部分学生思想浮躁,还有极个别的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思想,例如: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等方面动机不纯,虚荣心强,有些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请客送礼拉选票,游说相关老师和负责人。调查显示,24.5%的学生有“考试作弊”的经历,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的学生中被查出有作弊行为的占

2.6%,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各类处分的学生达3%。在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期还银行的助学贷款,恶意透支信用卡,拖、赖手机通信费,借同学和老师的钱、物不还,言而无信、欺骗撒谎等现象时有发生。

3.心理素质欠佳

从表面上看,很多学生有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深入交往并了解他们各自的背景就会发现:很多人在初、高中阶段被老师否定甚至歧视,加之他们自身家庭、社会、朋友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进入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而教育方法欠缺,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他们面对的问题和烦恼更多,心理更为敏感和脆弱。有的学生想上进但缺乏动力,有的学生自暴自弃而又不甘心,有的学生渴望独立演变成不服管教,有极少数学生甚至有仇视、报复和自闭心理。调查显示,有12.7%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烦恼,经常感到“情绪低落”的学生占样本总量的9.2%。

(二)原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政策是由教育部统一下达招生计划,招生批次在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计划的最后一个批次,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本

一、本

二、本

三、专一学生后,剩下的学生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对象。所以,和正常的本科和专科生相比,民办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有明显的欠缺。另外,民办院校由于特殊性,只能靠学生的学费和董事方的投入来维持院校正常的教学运转,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收费和其他批次的院校相比都处在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部分人对民办高职院校文凭含金量产生了错误认识,也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学生的认识,成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心不高的影响源。另外,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在家的时候,可能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心理上比较敏感和脆弱,经不起考验,遇到问题很迷茫,甚至是很无助。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参加先进评选、医疗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开始在评优评奖、助学解困等方面给予民办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同等的待遇,但民办高职院校所获得的比例还远远低于其他学校。这在无形中造成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中低人一等的阴影。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与公办院校教师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这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已有明确的界定。但现实中却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差异,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社会保障、人事调动等方面都和公办院校老师不尽相同。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表现为: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平衡。且很多专职教师是退休的老教授、工程师,年轻专职教师则由于上述待遇问题流动性较大。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和流动性的不平衡与频率较高现象对学生、家长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的印象。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优良潜质

调查还发现,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的其他学生有相似的客观环境,所以也有与其他大学生相似的可开发的潜能。又由于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状态特点,自身发展特点又区别于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也因此有一些强于其他大学生的优良潜质。如果这些潜质得以正确地发现和引导,将对他们的成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对关爱、赞扬的渴求和强烈的反响。

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别人的加倍关爱与不断赞扬早就习以为常,对关爱者、赞扬者也渐渐地少了感激之情,个别学生在自认为应该听到赞扬声却未如愿以偿时,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所获得的关爱、赞扬比得到的批评、厌弃要少许多。当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都想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振自身形象,渴求得到新的朋友、新的老师的首肯。当真诚的关爱、由衷的赞扬降临在他们头上时,他们的反响会十分强烈,他们会振奋、自信,更加积极地去寻求新的赞扬点。这就有效地提高了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和师生的亲和力。事实上常有一些课堂上无法令自己安静下来的学生在面对老师真心的关爱时,其自控力立刻增加了,而严肃的呵斥、惩罚却适得其反。所以,结论是:教师要与学生做真诚的朋友,不断地发现每一个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闪光点”,把赞扬的外界影响扩大到最大,把批评的外界影响缩减到最小。惩

罚,尤其是当众的惩罚,并非是好的选择。所以,面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准则,“爱”是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对“动手”的强烈兴趣和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持排斥态度,但在“动手”上却颇为喜好,有的在电脑游戏中已是高手。对于他们而言,被培养为应用型的人才,其成功率是很高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设计出更多的“学生动手”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动手中把握适当的难度,设置合理的梯度,使学生不断增加成就感,并逐渐认识到“枯燥的理论”对“动手”的指导作用,从而产生对理论学习的需要和自觉学习的欲望。做好这一点也是教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的就业率足以证明这一点,在此,我们不得不感谢我院汽车专业建设的提议者,不得不佩服把我院发展为以工科为主的民办高职院校的伟大战略。

(三)具有比一般大学生更明显的多方面能力。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趣味的多向性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在很多方面的能力上强于只善于考试的学生。例如:第一,社会活动能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更善于交友,在他们周围总是有不少的朋友,他们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人,不孤傲,不自私。当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果时,会毫无保留地告诉同学。因此,当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融入团队的速度要快得多,融合度也高得多。第二,对失败的承受能力。由于在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所经历的磨练,他们学会了认真而坦然地去对待失败,不易产生退缩的心理。这种精神状态在社会竞争中是宝贵的。在社会上我们不难看到不少成功者并非是考高分的学生。第三,组织管理能力。在应试教育中,为了考高分,学生不得不将自己“封闭”起来,把面对书本的时间延至最长,参加集团活动的时间甚少。因此,在群体活动中去组织管理的能力就得不到锻炼。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不愿“自闭”,所以参加群体活动的时间较多,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可爱的,是值得我们去全身心地投入,与他们共同进步的。他们也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篇7: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摘 要

大学生兼职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现象,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着眼于我校大学生兼职的调查,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兼职状况,为了大学生能更好的认识兼职的意义,从兼职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对社会有一个更加真实理性的认识,起到端正大学生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

一、调查说明:

序言

大学再教育,已经超出了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范围,国家给予的资助相对就少了,大学的发展更多地依靠自身的资源。因此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这些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却也是一笔不菲的资金,尤其是对于家境一般或家境贫穷的大学生来说,这笔不菲的资金犹如一个天文数字。据权威机构调查,农村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得花63.4万,这还是保守估计,这意味着农村一个5口中等收入的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其余的四人都得围绕这个大学生去拼命挣钱。

而大学生,为减轻家庭的负担,已经开始试探地寻求兼职,挣一些生活费,开始减少回家的次数,以减免来往之间的路费。而且这些暑期兼职的大学生的数量不小。在武汉的大学就有近1/4的学生课余时间做兼。这些即将肩负国家现代化建设,承载国家未来希望的大学生,他们的兼职状况的好与坏不容忽视,而社会给予他们的关注太少,政府给予他们权益的保护措施几乎没有,现在大学生反成了合法权益被边缘化的群体。

有人为大学生叫苦:现在的大学生都在做着民工的工作,拿着临时性的工资,还要受社会歧视,受企业的压榨,大学生的暑期兼职状况堪忧呀!

(一)、调查目的:

1了解现在大学生的兼职情况,为大学生兼职生活提出意见和建议。挖掘我校大学生人才市场潜能,为我校在校学生寻找兼职提供有益参考,为我校学生锻炼能力增加工作经验提供帮助

2.通过此次调查能够帮助大家调整观念思想,规划人生,为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迎接职场挑战做好准备

3.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及构想。

(二)调查设计

调查时间:201310.28--11.10

调查地点:男生宿舍二食堂和逸夫图书馆附近

调查对象:我校各年级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形式,访谈为辅

(三)调查数据分析

(1)大学生出于什么目的去做兼职现状分析

经数据统计,出于“补贴生活费用的”占23.3%,其中男生占46%,女生占54%;为了“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占52.3%,选择此选项的男生有52%,女生有48%;选择“体验生活,开拓眼界”的同学占17.3%,其中男生占39%,女生占61%;另有

8.1%的同学出于其他目的去做兼职

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做兼职不仅仅为了赚钱,更多的同学是为了接触社会,可以拓宽交际面,积累社会经验,为锻炼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当然有些比较贫困的同学考虑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补助,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减少家庭压力。总而言之,绝大部分同学从事兼职的目的比较明确,认为兼职的收获主要是赚钱和积累社会经验,少数同学认为可以广交朋友,拓宽交际面。兼职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大大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磨合期。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要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敢于尝试有一定知识含量的兼职。这才是我们学习知识和实践知识是兼职的过程和目的。

(2)对于大学生获取兼职工作的方式的满意程度分析

中介——兼职无奈的选择。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的改革,1997年全国高校普遍实行教育收费制度,上大学已不再是“免费的午餐”,加之社会对于毕业大学生经验能力的高要求,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了兼职。然而大学的年年扩招使得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数量不断膨胀,找兼职也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或者只寄希望于学校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已经不能够满足同学们的需要了。于是更多的同学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形形色色的中介机构身上。中介机构已成了大学生找兼职的重要渠道。中介服务机构林立,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21.17%的同学认为“中介机构信用度低”,其中男生占46%,女生占54%; 有22.15%的同学在“中介收费高”这一方面提出异议,而多半数的同学(57%)指出社会和学校提供兼职的途径太少。由此看来,一般的中介机构已经不能为我们的同学所信服,而同学们需要的是能够真正为服务的中介机构。

(3)大学生兼职赚钱的特点

1、大学生在寻找兼职信息方面各具特色。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寻找兼职,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过熟人寻找兼职,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过中介机构寻找兼职,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广告寻找兼职。调查还发现,8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校非常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并确保兼职的安全。

2、大学生在兼职工作的中种类上有特点。

从性别来看,分别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过家教,分别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过促销,分别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发过传单,同时,还有少数同学从事过礼仪、家政、餐饮等兼职工作。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分别有65%,75.5%,98%的同学做过家教,分别有5%,7.5%,26%的同学做过促销,分别有20%,30%,16%的同学发过传单。

3、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会对其他方面有所影响。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学认为兼职对学习的有一定的影响,大部分同学会过分关注报酬,没有注意到兼职工作的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等内容。但是有部分大学生比较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赚钱的关系。只要注意调整,能够二者兼顾,二者是否会相互影响。

大学生兼职赚钱的收益

1、从性别来看,分别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赚到一笔完全属于自己的钱,作为生活费,以减轻家里经济负担,颇有成就感;

2、分别有43.6%的男生,60.8%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积累社会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3、分别有11.2%的男生,1.9%的女生认为兼职可以拓宽交际面。

四、兼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不论从性别还是从年级来看,超过70%的同学偶尔遇到过困难,20%左右的同学多次遇到过困难,只有极少数同学从未遇到过困难。所遇到的困难当中,基本不包括性别歧视,而有部分同学认为引起兼职困难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是由于用人单位过于刁钻。遇到困难时,80%左右的同学积极想方设法解决,10%左右的同学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还有极少数同学不知所措。

(三)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状况分析

根据调查表的统计分析,选择“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选项的同学占32.93%,这一选项占的比重最大,可见客观因素不容小视,这其中男女生各占50%,基本无性别差异;在“工作时间与工资反差太大”这一选项中,总的人数占32.04%,其中男生占38%,女生占62%。中介机构已经不能为我们的同学所信服,而同学们需要的是能够真正为服务的中介机构。很多做兼职的大学生反映其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有时甚至超出了正式职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却往往得不到和他们相当的待遇。做家教的同学每小时得到的报酬是十元到十五元不等,很难有高于这个数字的。而在学校周围饭店里做服务员的同学,每天要工作七八个小时却只能得到十四、十五元的报酬!做推销的同学每次领到的也只是个死工资,即使他们出色地超额完成任务,创造出的其它利润也永远只是老板的,员工根本得不到相应的提成。但是,大学生是出来找工作的,而不是让社会把他们当廉价劳动力使用的。虽然他们还只是在校的学生,但是他们的劳动也是有价值的。认为“公司要求苛刻,不体贴学生”的同学占18.86%,男生占60%,女生占40%;剩余占16.17%的为“工作环境恶劣,如天气炎热”,有52%的男生和48%的女生。透过数字,我们发现大学生参加周末或假期的兼职,有84.4%的同学认为合理安排兼职时间和上课时间是很重要的;有4.5%的同学认为可以直接逃课,其中男生占多数,有77%,女生占23%。可见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困难很多,但其愿望还是很高的,而且多数对自身要求较高,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不是非常显著。

(四)从事兼职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兼职现象比较普遍,对学业会产生影响,但引导得当,可基本避免负面影响。

第二,兼职对学生的成长有较大帮助,特别是在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增强自身就业竞争里方面,有明显意义。但学生兼职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相关性不大。如果给予较多扶持帮助,并有意引导,还可以很好地促进专业知识学习。

第三,兼职能改善学生的生...(查看更多)活质量,对于贫困生尤其明显

第四,兼职学生较多且多数在校外兼职,一般离校较远,兼职岗位来源又比较杂乱,因此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较多。学校因作为一个安全管理问题给予关注、指导。

第五,兼职活动中也存在学生权益受损的情况,既有学生是弱势的原因,也有学生不懂相关法律的原因。对此,学校可以采取一定措施,积极防范,协助维权。事实上,学生也

非常期待学校能够正面重视学生兼职活动。在回答学校成立兼职指导机构的必要性的问题上,79.66%的同学回答有必要。因此建议学校在团委或学工部下面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给予专门的管理和指导。

二、针对大学生在兼职中所遇到的困难采取的措施

在以上的统计数据中,可以得知,大学生在兼职中或多或少的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学习与兼职时间上的冲突、学生工资太低、所在的公司不体贴学生等等。针对大学生在兼职中所遇到的困难,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解决大学生获得兼职工作方式太过狭窄的措施

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为了“积累社会经验,锻炼能力,为以后工作做准备”的同学,通过中介机构找到兼职所占的比例是最多的,而现在正规的、信用度比较高的中介机构除了学校的勤工助学之外,少之又少,造成想找工作却没有办法找到的困境,这就必然要求社会上要有更多的信用度比较高的中介机构来解决这一困境。而我们也知道大学生找兼职的主要方法便是通过中介机构。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几个解决此困境的方法。

1.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一定的识别能力。对于社会上所出现的一些不正规的信用度较低的中介机构,要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在课外,尽量多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学校在为大学生找兼职中也应该提供一些帮助。因为学校本身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关于大学生兼职的讲座,使大学生具备丰富的关于兼职的知识,从而当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从而不容易上当受骗。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学生也更加信赖我们的学校,学校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2.我们的工商管理局应该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与监督。由于疏于对这些中介机构的管理,现在出现了很多中介机构的欺骗行为,对此,工商管理局应该加强管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监督:

(1)对每个中介机构的结构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定。并且对于此审定,工商管理局具有自己的标准。在审定合格的基础上采取下一个程序。

(2)对于每个中介机构应该命以注册登记,领取具有工商管理的印章的营业职照——这就从法律上对中介机构进行了过滤与监督。

(3)通过媒体和网络对公众报道和公布已通过审定并已有营业职照的中介机构,并明确表示只有这些中介机构才是正规、合法的。

(4)定期开展对这些中介机构的结构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审查工作,以确保这些中介机构的人员的合法性。

(5)对于违法的中介机构,给予一定的惩罚。

(二)解决学生上课时间与兼职时间冲突的措施

虽然很多大学生都希望兼职时间可以在周末,但事实上,大部分的兼职时间

都与上课时间有着冲突,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首先,我们应明确在这一时期,自己对上课和兼职的重要性的评估。自己得有一个短暂性的选择,是放弃上课呢,还失是放弃兼职呢。自己得知道。因为没有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所以还是得选择,有所得必有失。

2.若你选择了兼职,并与上课时间有着冲突,这时你就应该本着诚实、认真的态度去向老师请假。而不是瞒着老师,去做兼职,这样的话得不偿失,有可能会因此被老师记为旷课。

3.在做完兼职后,应该及时的复习功课,以便自己相对于其它人在功课上没有落后。

(三)解决学生在兼职中的人身安全问题的措施

由于学校与学生兼职所在地方路途的原因,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也摆到了眼前。如何保障大学生在兼职中的人身安全问题呢?

1.大学生自己应该加强保护自己的意识,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当面对紧急状况时能够临危不乱,想出解决状况的方法。

2.学校可以联系学生兼职所在的公司建立起一个可以联系的机构,并为学生办理人身保险。

3.交通部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确保行人的安全,而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人身安全。

(四)解决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矛盾的措施

我们在中学中就得知,任何两个事物之间必有一定的联系,也必有一定的矛盾。因此,在大学生兼职中,也存在着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经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大学生与企业之间主要存在着以下矛盾:一是大学生所期望的工资与企业所给的工资有一定的差额;二是公司所期望兼职者的素质与大学生具备的素质不一致的问题。

针对以上的矛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大学生在态度上应该要摆正,因为我们大学生出去兼职大部分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而非去MAKE MONEY。但不能因为这样,我们的企业就把我们大学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公司应该发放适当的工资。

2.其次,公司在招聘时应该给出所需员工的要求。而不是当大学生已经被录取,这时才发现不是该公司所需的员工。另外,大学生应该在各方面加强自己的素质及各方面的能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及总结,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相应的提出了解决措施。但这些远远不够的。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是他们身心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折射,应该引起学校和政府的重视。尤其对高校来说,教材更新速度过慢,习惯于闭门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造成大学生正式跨入成人社会后,无论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适应工作岗位需要方面,能力偏低、过渡期偏长。而大学生在校期间跨出校门,跨入成人社会,很大程度弥补了上述不足。所以高校需重视大学生兼职现象,有责任把其纳人到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管理中,使其良性发展,并对大学生提供指导,尽量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提供或推荐与专业相匹配的兼职岗位,让学生到更广阔的第二课堂中提升自己。同时,大学生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兼职的目的,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兼职学习两不误,真正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篇8:在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状况,优良潜质

一、问题的提出

民办高职院校是在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在符合我国发展需要的同时也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为社会和家庭提供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更多选择的可能,以及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的差异,以及民办高校的办学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普通高等院校在培养目标、社会认同度、学生层次上有一定的区别。

民办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例如:办学自主、保证质量、机构设置精简、办事效率高效等,然而,社会上有部分民办高校校舍靠租赁、教师靠外聘、资金靠收费、办学低层次、入学分数低的现状,给社会留下了高收费、低质量的不良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院校的口碑。与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同龄人相比,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就业等方面显现出来的问题不可忽视。我通过对某民办高职院校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进行了一次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状况调查,内容包括学习、道德、心理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现状及问题。

1. 学习积极性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27.6%的学生认为“考入的大学不理想,自己就会没出息”。从调查中知道,学生参加全国高考没有考好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纳为:基础打得不牢和考场发挥不好。那么,到了大学就会有很大的影响:高中时候学习还好,但由于考试发挥不利,没有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学府,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高中时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从他自身来讲,就不愿意再继续学业,而是迫于父母或者生活环境的压力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学习。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觉得到大学可以轻松自由了,所以也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或者是有的学生本来是学文科的,但是父母觉得文科毕业后就业面窄,利用民办高职院校报考专业的条件相对宽松的有利因素,为孩子选择理工科专业,导致学生在基础差、兴趣无的情况下失去了学习的动力,种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2. 社会责任心较低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在校学习上主要表现为:对学业的重视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以为既然来到了高职院校,而且是民办的,反正文凭也不值钱,混个三四年毕业,把“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忘得一干二净,甚而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抄袭、考试作弊习以为常。另外,有部分学生思想浮躁,还有极个别的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思想,例如:入党、评优、竞选学生干部、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等方面动机不纯,虚荣心强,有些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请客送礼拉选票,游说相关老师和负责人。调查显示,24.5%的学生有“考试作弊”的经历,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考试的学生中被查出有作弊行为的占2.6%,因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各类处分的学生达3%。在经济生活中主要表现为: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期还银行的助学贷款,恶意透支信用卡,拖、赖手机通信费,借同学和老师的钱、物不还,言而无信、欺骗撒谎等现象时有发生。

3. 心理素质欠佳

从表面上看,很多学生有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但深入交往并了解他们各自的背景就会发现:很多人在初、高中阶段被老师否定甚至歧视,加之他们自身家庭、社会、朋友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是复杂多样的。进入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而教育方法欠缺,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他们面对的问题和烦恼更多,心理更为敏感和脆弱。有的学生想上进但缺乏动力,有的学生自暴自弃而又不甘心,有的学生渴望独立演变成不服管教,有极少数学生甚至有仇视、报复和自闭心理。调查显示,有12.7%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烦恼,经常感到“情绪低落”的学生占样本总量的9.2%。

(二)原因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录取政策是由教育部统一下达招生计划,招生批次在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计划的最后一个批次,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本一、本二、本三、专一学生后,剩下的学生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招生对象。所以,和正常的本科和专科生相比,民办院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有明显的欠缺。另外,民办院校由于特殊性,只能靠学生的学费和董事方的投入来维持院校正常的教学运转,因此民办高职院校的收费和其他批次的院校相比都处在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部分人对民办高职院校文凭含金量产生了错误认识,也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学生的认识,成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心不高的影响源。另外,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在家的时候,可能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心理上比较敏感和脆弱,经不起考验,遇到问题很迷茫,甚至是很无助。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参加先进评选、医疗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开始在评优评奖、助学解困等方面给予民办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同等的待遇,但民办高职院校所获得的比例还远远低于其他学校。这在无形中造成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心中低人一等的阴影。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与公办院校教师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这在《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已有明确的界定。但现实中却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差异,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住房、医疗、社会保障、人事调动等方面都和公办院校老师不尽相同。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表现为:专兼职教师比例不平衡。且很多专职教师是退休的老教授、工程师,年轻专职教师则由于上述待遇问题流动性较大。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和流动性的不平衡与频率较高现象对学生、家长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的印象。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优良潜质

调查还发现,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同龄的其他学生有相似的客观环境,所以也有与其他大学生相似的可开发的潜能。又由于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状态特点,自身发展特点又区别于适应应试教育的学生,也因此有一些强于其他大学生的优良潜质。如果这些潜质得以正确地发现和引导,将对他们的成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对关爱、赞扬的渴求和强烈的反响。

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对于别人的加倍关爱与不断赞扬早就习以为常,对关爱者、赞扬者也渐渐地少了感激之情,个别学生在自认为应该听到赞扬声却未如愿以偿时,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所获得的关爱、赞扬比得到的批评、厌弃要少许多。当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都想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振自身形象,渴求得到新的朋友、新的老师的首肯。当真诚的关爱、由衷的赞扬降临在他们头上时,他们的反响会十分强烈,他们会振奋、自信,更加积极地去寻求新的赞扬点。这就有效地提高了积极学习的内驱力和师生的亲和力。事实上常有一些课堂上无法令自己安静下来的学生在面对老师真心的关爱时,其自控力立刻增加了,而严肃的呵斥、惩罚却适得其反。所以,结论是:教师要与学生做真诚的朋友,不断地发现每一个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闪光点”,把赞扬的外界影响扩大到最大,把批评的外界影响缩减到最小。惩罚,尤其是当众的惩罚,并非是好的选择。所以,面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准则,“爱”是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对“动手”的强烈兴趣和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在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对枯燥的理论学习持排斥态度,但在“动手”上却颇为喜好,有的在电脑游戏中已是高手。对于他们而言,被培养为应用型的人才,其成功率是很高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设计出更多的“学生动手”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动手中把握适当的难度,设置合理的梯度,使学生不断增加成就感,并逐渐认识到“枯燥的理论”对“动手”的指导作用,从而产生对理论学习的需要和自觉学习的欲望。做好这一点也是教师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金肯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专业和机械制造专业的就业率足以证明这一点,在此,我们不得不感谢我院汽车专业建设的提议者,不得不佩服把我院发展为以工科为主的民办高职院校的伟大战略。

(三)具有比一般大学生更明显的多方面能力。

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趣味的多向性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在很多方面的能力上强于只善于考试的学生。例如:第一,社会活动能力。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更善于交友,在他们周围总是有不少的朋友,他们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人,不孤傲,不自私。当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果时,会毫无保留地告诉同学。因此,当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融入团队的速度要快得多,融合度也高得多。第二,对失败的承受能力。由于在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过程中所经历的磨练,他们学会了认真而坦然地去对待失败,不易产生退缩的心理。这种精神状态在社会竞争中是宝贵的。在社会上我们不难看到不少成功者并非是考高分的学生。第三,组织管理能力。在应试教育中,为了考高分,学生不得不将自己“封闭”起来,把面对书本的时间延至最长,参加集团活动的时间甚少。因此,在群体活动中去组织管理的能力就得不到锻炼。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不愿“自闭”,所以参加群体活动的时间较多,组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可爱的,是值得我们去全身心地投入,与他们共同进步的。他们也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成功者。

参考文献

[1]毛伟雄.当前民办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分析[J].福建高教研究, 2006, (2) .

[2]钱骏, 沈美媛.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 (月刊) , 2007, (9) .

[3]冯冰.浅谈民办高职院校“后进生”的转化管理工作[J].南方论坛, 2006, (8) .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备课(熊继承)下一篇: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