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鉴定结题书

2024-07-22

科研课题鉴定结题书(精选6篇)

篇1:科研课题鉴定结题书

本科生科研基地课题鉴定结题书及科研成果格式要求

一、打印要求

鉴定结题书正反面打印;科研成果正反面打印或单面打印均可。

二、装订要求

鉴定结题书和科研成果统一左侧装订。

三、科研成果排版要求:

A4 纸打印; 宋体,“章”三号加粗,“节”四号加粗,“正文”小四号,1.5 倍行距; 页眉为成果名称,五号倾斜居右上; 页码五号居中; 封面内容应包括成果名称和团队成员。

篇2:科研课题鉴定结题书

课题结题汇报

沅江市琼湖中学自2006年9月成功申报湖南省电化教育馆“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规划课题《信息技术背景下师生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研究》以来,认真执行省电化教育馆的工作安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多次举行课题研究专题会议,多次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业务学习,多次开展课题研究研讨课教学和评价,多次召开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会,组织实施了学生问卷调查,并建立了课题研究交流平台——课题研究专题网站。在省电化教育馆的正确领导和学校的精心组织之下,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工作,现就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及课题研究成果作如下总结和汇报:

课题研究工作情况

一、精心选题

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组织教师精心选题,我们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选定《信息技术背景下师生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进行研究,我们希望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通过学习和实践,在此方面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组织得当

课题研究组织过程中,我们认真执行省电化教育馆的安排,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得当。课题申报成功后,我们立即召开了课题研究专题会议,积

第 1 页

**沅江市琼湖中学课题组**

极组织安排课题研究工作,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制定课题研究操作流程。

三、流程合理

我们首先选定了全校基础较好四个班作为课题研究的实验班级,并分

成实验区(604、606班)与对比区(608、610班)两个小组,在课题研究

实验前分别对这两个小组进行班情分析和个别学生的抽样分析。经过一个

学期的课题研究实验,我们再对这两个小组进行班情分析和学生抽样分析,从而检验我们课题研究实验的效果,并从中总结出信息技术背景下好的教

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其次,我们组织课题研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撰写个人

教学技能分析和个人教学体验,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再

次,我们对课题研究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技能培训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的能力。

四、内容科学

在课题研究内容上,我们注重研究内容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我们着重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研究。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优化师生的教学方式。

2、利用网络平台丰富学习资源,创设师生自主探索的广阔空间。

3、利用网络技术促自主教学氛围,提升师生研究性教学的能力。

4、发挥信息网络的强大优势,以积极评价促教学优化。

五、方法创新

在课题研究方法上,我们注重行动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的应用,让师

生通过实际行动和实际调查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还注重方法创新,将行

动研究与学生协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生协作学习中总结新的教学方式。真正发挥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导的主导作用。

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五年的研究,我们认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逐年完成了我们研究的即定目标,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首先,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了我校教学操作方式。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明显增强,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对于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章节内容,教师一般都会采用信息技术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同时,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或有延伸性的知识,一般都会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寻求帮助。

其次,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的改革,推进了素质教育在中学学科教学中的实施。五年来《信息技术背景下师生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课题研究对我校中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的课堂教学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三,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第四,通过课题研究,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明显增强。

在五年的课题研究中,我校也有一大批科研成果和科研论文发表和获奖。

1、2009年9月我校承担的“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隐性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子课题《网络环境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的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课题一等奖。

2、论文《校园网建设之我见》,此文获国家级一等奖,并发表于《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上

3、论文《如何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此文获国家级一等奖

4、论文《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此文获省级一等奖

5、教学设计《触膜美丽》,此文获省级三等奖

6、论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此文获省级二等奖

7、论文《如何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物理教学服务》,此文获省级一等奖

8、论文《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此文获省级二等奖

9、论文《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此文获省级二等奖

10、论文《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此文获省级二等奖

11、论文《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探究式学习方式初探》,此文获省级二等奖

篇3:科研项目结题通告

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于2007年10承担了《“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HA060136———“教育实验与课堂教学变革研究》的子课题“教育艺术与演讲美学研究”,项目申请获国家教育部批准,项目研究时间为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课题项目由郭海燕教授主持。在课题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该课题已全部顺利完成。研究成果均已公开发表。论文发表情况如下:

《教育人生的精彩乐章》,作者石红英(《教育艺术》2009年5期);《高奏求真务实与勇于创新的交响曲》,作者刘艳军(《教育艺术》2007年9期);《“许三多现象“对大学生发展的启示》,作者李彩英(《高教研究》2009年4期);《论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焦虑心态》,作者李彩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3期);《对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初步尝试》,作者李彩英(《教育艺术》2008年2期);《再论教育战略与教育艺术》,作者郭海燕(《教育艺术》2008年10期);《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情感教育”》,作者郑晓舜(《教育艺术2009年2期);《学会尊重别人的思维模式》,作者郑晓舜(《教育艺术》2009年6期)。

在此谨向给予课题组大力支持、认真指导的国家教育部总课题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社科部致以崇高敬意。

篇4:中小学科研课题结题报告写作诊疗

一、诊断

1.缺乏完整而严谨的结构

(1)结构残缺。中小学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写作者因各种原因而缺乏系统的科研写作训练,加之对科研课题结题报告样例的结构缺乏解读,往往不清楚哪些是结题报告必须要呈现的,哪些是结题报告不需要呈现的。在结题报告中,发现有的报告里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却有了。例如,有的结题报告中应该有的“文献综述”“理论依据”等结构部分却没有,而有的结题报告中像“研究的可行性”这样不需要呈现的部分却还存在。一项研究是需要讲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而不研究“那个问题”;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能否顺利推进,这个问题是在课题研究方案论证即开题的时候就必须要予以解决的问题。既然课题研究都已经进入结题阶段了,当然就不需要再阐述课题研究可行不可行的问题了。

(2)结构混乱。有些写作者为了突出自己的文采和个性,往往忽视科研课题结题报告规范性的特征,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安排结构,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导致报告的结构混乱不堪。例如,有的结题报告采用并列式结构来写:踏上征途(实际上是问题的提出);征途航标(实际上写重新思考课题研究的内容);坚定前行(实际上写具体研究过程);征途回望(实际上写研究经验与收获)。虽然这种写法看似个性十足,内容看似都是围绕课题结题来写,但给人的感觉是不伦不类。“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什么”这一基本框架不是一目了然。作者一厢情愿的报告结构根本不符合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和规范。再如,有的课题研究本来不是验证某种假设(证实或证伪),而是主要阐述如何操作与实施的,但是在结题报告中却还出现了研究假设。这明显与课题研究的意图、实际以及报告的主体框架相冲突,显示出了结题报告结构上的混乱。

2.行文表述不规范

(1)题目表述不准确。教育科研属于科学研究,科研课题结题报告必须要体现出规范性的特点。不仅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要规范,研究结果的表述也要规范。在进行结题报告写作的时候,由于时间关系或其他原因,写作者往往忽视对题目的审视与分析。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知道课题研究的意图、研究的目标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等。在题目表述的时候一定要规范、准确、严谨,避免语病和歧义、避免含糊不清,否则,容易让读者误解。例如,在“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题目表述中,到底是指高中学生(三年内)的学生生涯规划还是高中学生的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表述存在歧义,就容易让人误解,不知道到底指的是哪一个方面。只有通读全文后才知道,原来文题所指的是后者。像这样类似的不规范、不准确的表述在结题报告中是应该避免的。

(2)逻辑关系不顺畅。完整的结题报告应该是自成一体的,报告题目、各级标题和内容之间在逻辑上是照应、匹配的,能够做到文从字顺。在一些结题报告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逻辑不顺的问题。

首先,内容与题目缺乏照应。结题报告的整个内容都应该是紧密围绕题目来写的。逻辑结构的安排、材料的选择,都必须由题目来决定。所有的表述都必须要紧紧围绕题目来说清楚。但是,实际来看,有的报告从题目上看倒没什么问题,但是通篇读完之后就发现,很多内容偏离题目,处于一种游离状态。题目中需要回答清楚的几个问题并没有回答清楚,而一些看似相关实则关系不紧密的内容充斥了大量的篇幅,画蛇添足,反而削弱了主题。例如,在对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研究结题报告中,却加入了师德师风、教师团结协作能力明显提高等内容。从整个研究意图来看,这些内容相关性根本不高,完全可以省去。

其次,下一级标题与上一级标题不能照应。上一级标题和下一级标题之间往往是总与分的关系,下一级标题及其内容是为了说明或印证上一级标题,两者之间是说明与被说明、印证与被印证的关系。有的结题报告中,可以明显看出下级标题和上级标题之间不能照应。例如,上一级标题为“拟解决的问题”,下级标题则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很明显,两者之间相去甚远,根本不能构成相应的关联。

最后,文段内容与标题不能匹配。标题应该是文段内容的高度概括或浓缩,文段内容则是对标题的具体展开,要与标题相匹配。在一些结题报告中,文段的内容却与标题不匹配,给人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例如,有的报告在阐述课题研究操作性成果的时候,本来应该主要说明通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课题研究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或效益等,但是在具体的文段中大量介绍的却是如何研究、如何操作的内容,这使得文段的内容与标题不能匹配。

二、治疗

1.了解结题报告写作的特点和要求

科研课题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强调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是其突出的特点。结题报告写作,必须要了解和注意这些特点。例如,结题报告的规范性,从课题研究的设计、到研究的实施和过程,最后到课题研究结果的表述上都要规范。结题报告的规范性首先表现在格式的规范上。无论是从题目、正文到注释或参考文献,都必须要严格按照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规范格式来写,不能为了凸显个性而忽视了报告的规范性。其次表现在语言表达的规范上。科研报告不同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它主要采用的是论证性或描述性的语言来进行科学论证或客观解释、描述,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语言应具有规范、客观、准确、清楚、简洁等特征。这些都是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其他文体写作的特点。

2.重视报告样例的分析与借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凡善于写作的人,都是经历了借鉴、模仿、独立创作的过程。不管什么样的结题报告,在形式、表述上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分析和借鉴别人的结题报告,也是帮助完善结题报告结构、学习规范表述的可行方法。通过对结题报告样例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一般来说,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报告中要回答清楚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研究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如果是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就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研究的缘起或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依据、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主要过程、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等。如果是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结构一般会包括:导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分析、问题与讨论、结论等。此外,通过对结题报告样例的分析,还可以了解结题报告语言表述、逻辑顺序等方面的特点。基于对结题报告样例的分析和借鉴,在写作的时候完全可以避免结构上的残缺或混乱、逻辑上的紊乱、表述上的不规范等问题。

3.重视写作后的通读和修改

结题报告完成后,首先需要进行通读,审视题目、二级标题与题目、三级标题与二级标题、内容与标题等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完整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发现其中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通读的时候要注意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报告的整体结构,要关注报告的结构是否完整、主干是否突出、细枝末叶等部分是否完备;二是各部分的逻辑层次,要关注结题报告的内容和结题报告的题目是否照应、各个层级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理顺,具体内容和标题是否匹配,上级标题和下级标题之间是否构成了总分关系、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论证和被论证的关系等;三是语言的通顺,要关注报告语句是否做到文从字顺,是否简洁明了,是否准确表达出了要表达的意思。针对通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结构和内容不完整的,就需要及时补充;结构混乱或逻辑不顺的,就需要立刻调整;语言不规范的,就需要着手改进;堆积材料的,就需要总结、提炼。只有如此,结题报告才能把该讲的讲清楚、该说的说明白。

篇5: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策略研究》是由靖边县黄蒿界九年制学校鲁向彬同志主持的2013年靖边县规划课题(课题编号为靖教科研L【2013】A015),该课题经过课题组一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完成了预期研究任务。通过会议形式结题鉴定,专家组认真查阅了课题组提供的课题研究方案、工作报告、研究总报告、课题研究材料集等相关鉴定材料,并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汇报,组织了答辩论证。经专家组讨论后,形成了如下鉴定意见:

1.该课题选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现象普遍存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要升学率,家长要成绩,这些压力最终在教育对象学生装的身上得到集中体现。过重的课业负担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厌学、照搬照抄、浪费学习时间、失去提高的空间、失去学习快乐等,减负已刻不容缓。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效率,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这样的现实,选择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来进行研究。课题组确定的各项研究任务、研究目标非常明确,内容具体,思路清晰。课题以解决当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为目标,紧紧抓住高效课堂教学这一途径进行实践研究,对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扎实有效。课题组织结构合理,能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从课题的提出、研究方案的制定、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到研究成果的总结提升,都尽可能做到了规范、科学,3.课题研究方法选用恰当,科学性、操作性较强。该课题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遵循引导教师边研究边实践、着力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改善教育者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智慧的思路进行研究。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综上所述,专家组认为课题组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建议通过鉴定结题。

篇6:课题结题鉴定意见

1、该选题,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校实际,探索了初中学生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及预防矫正策略,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及在各项活动中的开展进行了积极改进,对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该研究,尝试了“群育”的活动模式及动态评价策略,有效优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融洽了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2、该课题研究思路清晰,采取了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较为得当,实验过程比较有效。调查问卷的样本工作量较大,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普遍实现了转变,使参研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转变,师生共同努力,家长参与,增进了家长与师生的情感交流。注重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注重了班主任工作与学科教师的协同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4、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学习了大量的现代教育教学论着,学习了名校经验,并得到了外地专家的定期指导,提高了自身素质,教育科研水平有显着提高,对学校的整体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5、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有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在河北省和沧州市的教研活动中交流获奖,有相关论文在省级刊物公开发表,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实践成果。

6、该课题在相关文献的检索方面、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不断充实完善。

上一篇:13届湖北省咸宁市四校高三文综政治试题下一篇:简述科教片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