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2024-07-08

我是中国人读后感(共9篇)

篇1: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我是中国人在》主要写的是1981年的一天,一位名叫吉鸿昌的将军,到美国做一次考察,但接连受到了当地人的嘲笑和侮辱,他异常气愤,他说“你们侮辱我没关系,但我允许你们侮辱我的祖国”。他用印钞纸自制了一个半尺长两寸宽的长方形牌,用毛笔字写上“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显示出了中华民资的的骄傲。

吉鸿昌将军身材魁梧,威风凛凛,非分严肃。路旁的人见了不禁悄悄给他竖起了大拇指;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你是日本人吧?”吉鸿昌叫来翻译大声而严肃的回答“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东亚病夫,怎么可能有这样魁梧的军人……”外国人惊叹道。

又有一次,吉鸿昌到纽约一家邮局寄东西,那你的工作人员明知故问:“你是哪国人?”他大声的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堆放奚落他说:“地图上已经没有中国了,还哪里有中国人呢!”

在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后,他异常气愤,甚至连饭都吃不下去了。妻子和属下劝他,他猛的把桌子一拍,严肃地说:“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没关系,但我们是代表中国来美国考察,他们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和名族!”下次外出的时候,他就戴上约半尺长两寸宽,用毛笔字写好的“我是中国人”的方形牌子,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以上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吉鸿昌先生是一个爱国、正直的人,他拥有强烈的民族气节,是一个非常爱国军人,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从他身上我们也懂得了“国家落后,就会受人欺侮”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朋友,我们更应该少好学习,我们必须要振兴中华,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

篇2: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故事里的主人公是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他才智过人,到美国学习时,在学术上迅速地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硕果累累。他还被一所著名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终身教授,在美国是为数不多的,人们称为“金饭碗”,有多少人羡慕不已啊!但是,华罗庚爷爷并不稀罕着“金饭碗”,他身在异国,心向着祖国,决心返回故乡。他在香港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信中情深意切地对在海外工作的科学家和留学生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建立我们的工作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多么慷慨激昂的声音,多么感人肺腑的话语,它表达了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看到这里,我激动极了,泪水润湿了我的眼眶。我从心里敬佩华罗庚爷爷。敬佩他时刻在为祖国建设而贡献自己的才学,我明白了,华罗庚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正是因为他具有一种为祖国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也从中懂得了,要想长大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就应该像华罗庚爷爷那样勤奋刻苦努力拼搏。

从前我一见到难题就头痛,现在却到处找难题做,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前我讨厌数学,从前我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现在却感到数学丰富多彩,非常有趣;现在兴趣浓厚,越来越喜爱这门功课。不知多少个夜晚,我梦见自己真的成了一名数学家,正在努力地为祖国为人民贡献着自己的一切。

篇3: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我是中国人》。

一、说大纲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其中要求“3-6年级的学生能够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和曲艺音乐”“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并从中享有乐趣”, 因此, 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课程中歌曲编排和京剧表演,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个人的创造潜能。

二、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京韵》, 该单元内容围绕京剧艺术, 旨在促进小学生对京剧的了解与体验。《我是中国人》是一首根据京剧中典型的西皮流水音调创作而成的戏歌, 全曲唱词简单明了, 朗朗上口, 唱出了作为中国人骄傲自豪的心情, 节奏和拖腔都具有浓厚的京剧特色。

2. 地位与作用:作为一首戏歌, 本课很好的将歌曲与戏曲元素结合在一起, 能够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 增加学生对京剧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 在本单元中, 还包括了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红灯记》选段, 本课的学习, 能为本单元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三维目标”的设立, 我计划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 认知目标:学会用京剧风格来演唱歌曲, 做到字正腔圆, 富有韵味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京剧的几项技巧, 例如拖腔, 颤音等,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表演和欣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在学习和表演歌曲的过程中, 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与韵味, 加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同时, 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三)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京剧的曲调特点和几项技巧

2.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京剧风格来演唱歌曲

三 、说教法

作为一种传统戏曲艺术, 京剧离学生日常生活较遥远, 学生平时对京剧的接触和了解比较少, 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京剧表演风格, 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 问答法:在讲课过程中, 我将按一定的教学要求, 对学生提出问题, 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 / 聆听音乐等等, 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 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演示法:首先, 通过播放京剧视频, 展示京剧脸谱, PPT等, 视听两方面结合, 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 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让学生对京剧艺术有直观的感受, 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提高学习兴趣。其次, 作为教师, 我会为学生示范歌曲的演唱, 伴奏乐器的演奏等等, 能让学生直观的进行模仿、学习, 在避免长篇大论说教的基础上, 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京剧的表演风格。

3. 对比法:我将对歌曲结尾拖腔的有无进行对比, 这样能够凸显拖腔在京剧中的重要作用, 帮助学生理解京剧音乐风格, 更好的学习演唱这首歌。

除以上这些外, 我还将使用:讲授法, 律动法, 模仿法, 启发法, 等等。

四、说学法

(一)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分散注力, 并且活泼好动。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 时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采用形象生动,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和学生广泛参与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根据以往的课程, 五年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识谱演唱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 要把重点难点放在音乐风格的掌握和演绎上。

(二)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该单元教学内容还包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等两首京剧选段, 民族管弦乐《京调》, 根据京剧和评剧素材创编而成的歌曲《蚂蚁》, 我认为,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曲能够勾起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为后面教学其他内容铺垫。

(三) 因此, 在本课教学中, 我将主要采用兴趣式指导法, 通过生动的演示,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他们在学习中广泛发散思维。同时, 我将在教学中设计一些由学生亲身创编和演绎的环节, 鼓励他们积极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一) 课前准备:

1. 准备一批京剧传统伴奏乐器:板、锣、鼓

2. 制作一些京剧脸谱面具, 准备一些京剧道具

(二) 导入部分 (用时 5 分钟)

首先, 我会播放京剧《贵妃醉酒》的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到“乾坤分外明”) 在播放之前, 我会对学生说:“认真看老师播放的视频, 想想这是什么艺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 (播放视频) 在观看完视频后, 以五年级学生的水平, 大部分学生都会回答:“这是京剧。”这时我会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肯定, 并且进一步提出问题:“你们之前听过京剧吗?京剧有什么特点?”然后选几名同学来回答, 同学们的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门的, 这时我将打开PPT, 结合PPT和刚才同学们的回答, 对京剧艺术的背景及它的特点, 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本环节目的: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本环节使用的教法:演示法, 问答法, 讲授法, 用时5分钟

(三) 学唱与编排歌曲

该部分用时25分钟, 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学习掌握京剧的曲调特点和几项技巧, 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用时15分钟, 第二部分是能够熟练运用京剧风格来演唱歌曲,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用时10分钟。

教学重点:将掌握京剧的曲调与技巧作为本课的是因为这首歌是一首戏歌, 旋律、节拍等音乐要素是树立这首歌京剧风格最根本的因素。要想掌握好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 首先就要学好这些知识点。

1. 首先, 我将为学生富有韵味地示范演唱这首歌的全曲, 在示范之前, 我会问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唱这首歌的, 结合谱子, 思考这首歌是什么节拍, 节拍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在示范完毕后, 结合谱子, 同学们会发现这首歌的节拍是1/4拍, 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一小节有四拍。这时我将告诉大家, 在京剧中, 1/4拍被称为“西皮流水板”。并结合PPT介绍流水板的特点, 【即“有板无眼”, 中快速节奏, 唱腔第一句从板上起唱, 其余唱句以过板开唱为主, 所谓过板开唱, 就是从后半拍起唱, 每句的最后一个字都要落在板上。】此时我会带着学生将谱子与这些特点对照, 发现这首歌确实是一首按照传统的西皮流水风格创作的歌曲。

2. 接着我会要求同学们手点着“板”, 实际上就是手打节拍, 我再为同学们示范演唱一次。在同学们听过两遍示范, 对歌曲有了初步印象后, 我会让同学们手点板, 齐声念歌词, 然后我会问同学们, 这首歌曲说的是什么?同学们的答案应该是围绕着“讲文明”“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展开的, 这时我将对同学们的答案予以充分肯定。

3. 打着事先准备好的檀板, 要求同学们手打着板, 分句学唱这首歌曲。在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要求学生手打节拍, 是因为这首歌的节奏较为特殊, 从一开始接触歌曲就要求学生打节拍能够加强他们的节奏感, 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他们掌握这首歌的节奏。

4. 由于这首歌曲的每一句, 都有不同的知识点。因此, 在教学中, 我将直接把这些知识点分解融入至分句教学中, 每一句都先学唱SF再学习唱词。

1首先, 我将在第一句中着重学习颤音。首先我将带领学生学习不带波音的SF, 我唱一句, 学生唱一句。等到同学们掌握后, 我将唱一遍带有波音的SF, 这时我将问同学们, 老师唱的跟之前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相信大家会发现波音的存在, 这时我将为同学们介绍博音, 并将单独带领大家练习波音和加上波音后的SF, 在大家对波音有一定了解和熟悉后, 我将示范带词的第一句, 依旧是我唱一句, 学生唱一句。相信在学习了sf和波音后, 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很快学会带词演唱。

2在第二句的学习中, 我将着重于装饰音的学习。首先我会问同学们, 谱子上这个带有连线的小小音符是什么意思?可能有同学能回答, 也可能同学们回答不出来。这时, 我将告诉大家, 这是装饰音, 并介绍装饰音的作用。我将示范装饰音的演唱方法, 学生进行模仿。先是单独进行装饰音的练习, 然后过度到加上装饰音的整句SF练习。在学生熟练掌握了带装饰音的SF后, 我将带着学生加词演唱。

3第三句的重点在于拖腔。拖腔是戏曲元素的重要体现, 拖腔的有无对戏曲风格的确立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将首先带领学生学习整句的SF。在学生熟练后, 我将示范带词演唱, 但是在这部分, 我将只示范到没有拖腔的地方, 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带词演唱后, 我将再为他们示范包含拖腔部分的第三句, 我会问同学们, 老师这么唱跟之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唱是不是比之前的唱法更好?相信同学们会发现, 加上了拖腔之后, 整句更富于韵味, 更有意境。这时我将充分肯定大家的说法, 并且带着同学们练习拖腔和加上拖腔后的第三句。

5. 分句教学完成后, 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全曲的各个知识点和每一句的演唱。这时我会让同学们把整首歌连起来演唱。相信此时他们已经初步能够演唱整首歌曲, 至此, 教学重点完成。

该部分用时15分钟。用到的教法有:演示法, 对比法, 模仿法等等。

教学难点:作为一首戏歌, 戏曲元素是这首歌最鲜明的特点。学生在掌握了歌曲之后, 能否将戏曲风格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 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1首先, 我将播放一小段戏歌, 在播放前, 我将问学生:“仔细听老师接下来放的音乐, 看看音乐里有没有刚才我们学到的知识?”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聆听音乐。在聆听过后, 相信同学们会发现, 戏歌中包含了刚才我们分句练习时学到的装饰音, 拖腔等知识。该步骤是对上一部分的复习和检验, 也是对接下来教学的铺垫。

2接下来, 我会让同学们两两互唱《我是中国人》, 并让他们互相评价下对方唱的好不好, 跟刚才的戏歌片段比, 有什么差别?设定该步骤是因为同学们在集体演唱时需要专注于演唱, 比较难发现自己的缺陷, 两两演唱能够让同学们转换身份, 以旁观者的眼光来鉴别。然后我将对同学们进行提问, 同学们的答案一定是各种各样的, 相信他们会对自己同伴的演唱给予肯定, 但也会发现演唱没有戏歌中这么富有京腔韵味。

3这时我将肯定同学们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同时我将告诉大家, 刚才我们学习的颤音, 装饰音, 拖腔等, 都是京剧音乐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但要将这种风格表现出来, 光照着谱子唱是不行的。 (下接第258页)

4接下来我将为同学们示范演唱一遍富有京剧韵味的《我是中国人》, 然后我会鼓励同学们对我刚才的示范进行模仿, 我会带着同学们再演唱一遍《我是中国人》并鼓励大家带上京剧中常看到的动作, 如摇头晃脑等等。在演唱后, 对同学们的模仿进行肯定和鼓励后, 我将会邀请1-2位在刚才的演唱中表现比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借由他们的表演, 鼓励和激发台下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5至此, 相信同学们对如何富有韵味的演唱这首歌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我会要求同学们拿出最好的状态, 再一次演唱这首歌, 同时, 在这一遍的演唱中, 我将拿出锣鼓, 为同学们伴奏, 使整个演唱更富于戏曲意蕴, 同时也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本环节所用的教学法有:演示法, 对比法, 模仿法, 体验法, 等等。

( 四 ) 京剧表演的学习与展示

该部分是对所学歌曲《我是中国人》的延伸与拓展, 也是帮助同学们了解京剧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更是对于本单元后续学习《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等京剧选段的一个铺垫。该部分计划用时15分钟。

1. 首先我会问同学们:“大家知不知道京剧中都有哪些行当?”同学们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答案, 这个时候我将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各色脸谱, 结合PPT为同学们一一介绍生旦净末丑这五个行当。

2. 然后我将选取小生和花旦两个行当, 播放台步视频, 我将带领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台步动作, (小生:自1:16开始, 请男生学习小生的台步, 女生学习花旦台步, 并给同学们时间进行练习。

3. 在同学们练习之后, 我将拿出脸谱以及准备的其他道具, 邀请几位同学戴上面具进行表演。并请没有上台的同学思考, 如何为这些动作配伴奏, 将这个问题作为学生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同时, 在同学们表演的过程中, 我也会鼓励台下的同学像京剧表演中观众们为演员叫好一样, 为自己的同学喝彩。

该部分计划用时15分钟, 所用的教法有:演示法, 模仿法, 体验法等等。

在结束了这个环节之后, 整堂课将在高潮中走向尾声, 这时我将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同学们会回答:“我是中国人”“拖腔”“台步”等等, 我将总结归纳同学们的答案, 帮助同学们再一次梳理今天的教学内容。此时我相信, 教室里的气氛一定是热烈而欢乐的, 同学们在学习中实践, 在实践中学习, 即收获了快乐, 也收获了知识。

六、教学小结

篇4:我是中国人

组建“文化先锋队”

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使祖国的山河破碎,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侨居在印尼的爱国华侨深为祖国的命运担忧,苦苦思索着怎样为国效力。正在此时,中共驻香港八路军办事处党组织派梁迈(梁现在广东湛江,已离休)抵达印尼雅加达,会合原有爱国志士游尚群、游禄中(现分别在香港和北京,已离休)等人组建了以中共驻香港八路军党组织直接领导下的地下组织??“文化先锋队”(以下简称“文先队”)。“文先队”在华侨中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和抗日方针。他们通过扎根串连,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抗日爱国青年。1938年元旦前后,一个偶然机会我在雅加达亚森加街“华文新报”社总编辑宋中铨先生办公室内与游尚群、梁迈、游禄中等人相识,后经梁、游两人介绍,并经“文先队”讨论通过,经中共驻港办事处批准,我加入了“文先队”。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不断伸向华夏大地,我们在印尼的抗日救国活动更加壮大,为争取更多华侨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文先队”通过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侨救济祖国难民总会”的协助,加入到雅加达一个公开华侨青年社团??“红黑社”。该社原是青年文化娱乐中心,自“文先队”加入该组织后对“红黑社”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开办了读书会,进行时事座谈;开展筹款募捐活动以资助八路军野战医院伤病员营养补助。对此,引起了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警觉。1938年4月,“文先队”成员约有30多人被当局警备署传唤。一个叫玛斯塔德的警察对我们说:“我很高兴同你们见面说话,对你们的活动我们非常理解,但是称为‘红黑社’就太显眼了,甚至你们配带的领带都一律红中有黑。红是什么?它是代表共产党。黑是什么?是代表铁的意志。你们懂吗?荷兰政府是不喜欢这种象征型组织的。”接着梁迈同志站了起来,通过翻译严正地指问:“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难道犯了什么法吗?我们‘红黑社’是经过社团部登记许可的合法公开组织,这点警官先生照理不会不清楚吧?”沉默了片刻,玛斯塔德挪动一下身子换了口气说:“你们那么多人经常在一块儿是违反治安条例的。我建议你们把‘红黑社’立即解散;同时,考虑到你们年轻人应该有个场所,我们研究可以另换一个组织名称,我负责发给许可证为合法公开组织。不过我们有条件:一是不得集会游行和围在外国人商店门口妨碍他人营业;二是不得举起拳头喊口号喊‘打倒’;三是不得向各国元首画像吐痰吐口水……希望你们能尽快考虑接受。”厅内发出了阵阵嘘声、讥笑声。“文先队”经过研究认为,只要他们发给许可证,就可以继续活动,于是在几天后,由梁迈、游尚群等人递交了一份申报“红黑社”改名为“艺海社”的申请,不久就办好了注册登记手续。所有“红黑社”会员全部转为“艺海社”会员。

“艺海”之花鲜又红

“艺海社”的抗日救国工作开展得更加“红火”,队伍不断壮大,活动范围也从雅加达延伸到周边爪哇岛、苏门答腊、加里曼丹、巽他和苏拉威西群岛,但在方式上却灵活、多样且比较成熟稳妥,如多举办同当地群众直接接触的足球与篮球比赛、旅游远足、舞蹈歌咏、文艺义演等。

1939年春节将至,“艺海社”决定在雅加达“奥里安”大剧院举行文艺公演,演员以“中文协和学校”师生为骨干,自编自演节目21个,观众中有华侨也有印尼群众,“奥里安”大剧院楼上楼下挤满了人,台上热情奔放,台下欢声一片。演出结束时虽然一再谢幕,掌声仍然经久不息,无奈之下主持人宣布加唱《延安颂》和《大刀进行曲》。在雄壮的歌声中,群众热情高涨纷纷走向“投币箱”捐款。这次公演原计划三天,因群众强烈要求决定延长到七天。七天合计售出入场券3850张,总共收入15,400元(荷币),这是预想不到的巨额收获。这次公演,不仅宣传了抗日精神,而且为今后的募捐活动积累了经验。

积极开辟宣传阵地

为了扩大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激励群众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艺海社”研究准备在印尼开设报社,占领宣传抗日的阵地。可是要单独办报难度很大,我们与印尼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新报》进行协商,要求该报的第四版作为《艺海周刊》。《新报》主编宋申铨先生当即向董事会汇报。一周后接到电话,董事会已同意批准并报新闻署备案。至此,“艺海社”有了宣传阵地,并于1940年3月21日,正式发行了《艺海周刊》创刊号,受到广大华侨的支持和赞誉。

人力物力支援抗日斗争

发现和培养爱国青年,护送爱国青年回国是“艺海社”工作重点之一。1940年夏天,有50多名有志报国青年踊跃报名要求保送回国赴延安抗日根据地,参加伟大的抗日救国活动。经请示中共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同意,可以分期分批回国,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要思想好,有爱国心;二要身体好能吃苦耐劳;三要得到家庭同意;四要不怕路途艰难险阻。经过“艺海社”一再审议,最终同意30名青年报香港八路军办事处复审保送回国。物力上的抗日救国,也是“艺海社”的一项重要任务。“艺海社”所有收入都有专人负责做账审核,按月把收支详细清单寄给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财务部门审核,把所有收入,包括捐款均按期由交通员送交给香港办事处。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缺医少药,特别是消炎药更为短缺。“艺海社”则千方百计购买急需药品,排除险难转运给香港办事处。1941年秋天,我因要护送家人回国,“艺海社”有关负责人就让我乘机把一批奎宁丸、阿司匹林、头痛粉、外感散、万金油等药品,经过周密包藏,通过秘密方式转送到香港办事处。

篇5:《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造就了千千万万的英雄,造就了无数的智者。有百家争鸣的诸子,能起死回生的扁鹊,敢“强项令”的董宣,闻鸡起舞的祖逖,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才华横溢的苏轼,正气浩然的文天祥,编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英勇就义的秋瑾……

我佩服商鞅过人的才智。他的变法使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最强国家,为统一其它六国奠定了基础。

我羡慕甘罗的机智勇敢、胆识过人。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祖父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甘罗小小年纪,就投奔到秦相吕不韦的门下,做他的门客。俗话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甘罗十二岁被拜为丞相。

我赞扬史可法血染扬州的壮举。清军入关,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就在这个王朝风雨飘摇之际,史可法毅然率军与清军对抗。最后由于势单力薄,被清军围困在扬州城,清军多次劝降,史可法都断然拒绝,誓死抵抗,城破被俘,宁死不降,英勇就义。

我喜欢田单巧布火牛阵。在燕军即将消灭齐国时,田单仍然不慌不忙,将城内的许多牛聚集起来,在背上披上五颜六色的绸布,在角上绑上寒光闪闪的尖刀,在尾巴上点起熊熊大火。在精心的布阵下,齐军大败燕军,收回失地。

我惊叹齐国晏子能言善辩。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灵王故意三番五次取笑晏子。可没想到晏子能说会道,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楚灵王侮辱晏子不成,反被晏子羞辱。

篇6:《我是中国人》读后感-六班

教室里安静极了,头顶的风扇不停地转动,发出“吱吱呀呀”单调的声音,可此时此刻我的心却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千丝万缕复杂的情感涌上心间,在这张已被我填满的考试卷上,令我激动不已的是那一篇小小的短文《我是中国人》。我不禁又细细地品读了一下这篇文章:“我”是一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在平时,“我”总是向别人介绍我的祖国,并且在下课时,时常到黑板上写一些介绍中国文化传统的短文。经过“我”的努力,终于在年段大测验中获得了连美国人也很少获得的好成绩,“我”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读完文章,我掩卷沉思,中国这个矗立在世界东方的大国,又何尝不是我的骄傲呢?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光是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更是世界拥抱中国的缩影。而“我是中国人,我很自豪”这几个字更是不断扣动我的心弦,它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放大,像放电影般一遍又一遍地闪过,我不禁觉得热血沸腾„„。

我陷入了沉思,记忆的旋涡又将我拉到了另一篇文章上:一个高中生到外国留学,他作为高才生被美国的一家有名的企业破格录用,虽然工资十分丰厚,但条件是必须长期呆在美国。这位留学生毅然拒绝了这家公司的工作,他在家书中写到:“就算在外国做再好的工作,也顶多算一个二等公民,我要回到抚育我成长,给我锻炼机会的祖国!”,这一段激昂的文字,震撼了我的心灵,这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难道称不上崇高吗?这两篇文章的作者的经历是如此相似,但更相似的是那爱国心!

“来到异国他乡,思乡的感情会变得特别强烈。”这不正是心灵的呼唤

吗?那些挤破头皮想要出国的人,眼睛是否已经被那成捆的美钞和华丽的别墅蒙蔽了,他们看不到中国进步的步伐。而我却总相信,无论何时何地,长江和黄河总能奏出中华儿女的灵魂之声!

篇7:我是中国人观后感

我是中国人观后感

《我是中国人》是我在中华魂教育读本上看到的一个故事。它主要讲了一个爱国主义将领吉鸿昌的人以“我是中国人”这句响当当的话语,喊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喊出了中国人的尊严。因为当时日本正在侵略我们的祖国,很多人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卑,可是,勇敢的吉鸿昌没有退缩。他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国人,可总是遭到那些人的嘲笑和侮辱。而这些带有讽刺的话语却让吉鸿昌有了一个念头——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吉鸿昌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随后,他就写了一个牌子每天出门都戴着,牌子上的字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吧——“我是中国人”!这一声呐喊吓退了许多人,也惊醒了许多人。吉鸿昌没有因为祖国的贫穷而嫌弃它,这就是一个爱国者的伟大胸怀。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出了多少爱国人士:屈原,是不从他国、愿随国亡而投江自杀;王昌龄,在国家被侵入时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这种精神是中国人民坚守的法则;这种精神,是黄继光、刘胡兰视死如归的理由;这种精神是——爱国。不管是“我的中国心”;是李四光的“我是炎黄子孙。”;是邓-小-平爷爷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还有吉鸿昌,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颗颗炽热的爱国心。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我们要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荣,努力学习,把祖国变得更美好!

篇8:我是中国人读后感

山姆·史沃普把这三年的经历写成一本书——《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

习作教学是难啃的“硬骨头”, 为什么在史沃普的课堂上, 学生能够如此享受写作的乐趣呢?史沃普老师难道具有某种神奇的、不可复制的能量吗?从他的身上, 我们应该学习或思考些什么呢?

做名儿童研究者

课堂上, 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后, 没有人举手, 所有学生都把目光移开, 不敢与老师对视。空气快要凝固了, 令人不安的寂静。这样的冷场是不是很令老师头疼?

但是, 山姆·史沃普应对自如。他指名西蒙回答, 因为西蒙“从来不怕说出他不知道”。回答立即遭到拉斐尔和阿隆的反对。很快, 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 迫不及待地加入到这场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被点燃, 争辩像热流在教室里涌动。

这一切正如史沃普所预料和期待的, 因为他了解每一个学生——

米格尔非常自信, 经常冒出不同寻常的、有趣的想法, 但懒散、易怒, 不守纪律, 不善于与人相处。

罗茜很聪明, 有企图心, 愿意作新鲜的尝试, 但是缺乏耐心。

淑永内心缺乏安全感, 胆小, 不善于沟通, 却对友情极度依赖。

阿隆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分不清事实和想象的区别, 常常把想象中的事情当作事实来讲述, 是大家眼中“爱说谎的孩子”。

法蒂玛很注重隐私, 和她交往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了深入了解孩子, 学校举行亲师会那天, 史沃普利用一切时间与家长沟通。27位家长, 一个紧接着一个, 时间显然不够用, 因为史沃普想要了解的内容很多——家长移民前从事什么工作?受过什么样的教育?有着怎样的性格、怎样的经济状况?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如何?有着什么样的宗教信仰?为什么移民到美国?美国是否和他们当初所想象的一样……亲师会结束后, 史沃普又走进每个家庭进行家访。

在和孩子交往中, 史沃普始终记得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写故事时, 阿莱拉让主人公把大象的鼻子砍下来卖钱, 史沃普说:“这个恐怖的点子真棒!我们来想想这个点子, 看能想出什么……”在罗茜的故事中, 蛇把一家三口都咬死了:“蛇展开攻击, 结果他们三个人都死了。”史沃普压低声音, 刻意制造恐怖的气氛, 还在故事结尾处加了一句“然后, 蓬蓬头的水撒在他们一动也不动的身体上”, 令人毛骨悚然。米格尔的文章中经常出现暴力事件, 对此, 史沃普并不急于展开道德教育, 而是思考如何让故事写得更有趣。他认为, 残酷的情节出现在孩子的幻想里, 是一件极其正常不过的事情。格林兄弟的童话不正是隐晦而黑暗的风格吗?童年并非一切都是美好的, 孩子们需要恐怖的情节来释放压力。长大成人后, 自然会像施了魔咒般遗忘过去、美化童年, 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这样成长过来的吗?

正是由于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与认同, 课堂上, 当史沃普引导学生写作时, 才知道故事接下来应该出现一只老鼠, 还是一头大象;是该有一个喜剧的结尾, 还是有一个悲剧的结尾。写作不仅是技巧和能力的提升, 还是师生心灵交流的途径。学生在写作中增加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契机和勇气, 也因此和史沃普老师建立非比寻常的默契。

教师应当是儿童研究者。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的, 否则, 再高超的技艺都有可能南辕北辙。正如成尚荣在《教学改革与儿童研究》一文中提到的:“‘学’的问题说到底是‘学生’的问题, 关注学, 必须关注学生;研究学, 必须研究学生。忘掉了学生, 甚至只是轻慢了学生, ‘教学生学’必定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因此, 课堂教学改革的起点与关键应当是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兴趣是夸出来的

米格尔坚持认为, 同学讲的故事是错的。史沃普说:“大家讲的故事永远不会相同, 没有对错之分。既然你这么坚持, 为什么不把你的故事写出来?”

接着, 史沃普不断地引导米格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些角色是谁?这个艺术家叫什么名家?是同一根羽毛吗?主人公是怎么拿到的呢?很快, 米格尔文思泉涌, 他铿锵有力地说着故事, 两只手不停地做出各种手势, 就像演说家一样。最后, 史沃普和米格尔一起调整故事, 挪动句子的位置, 更换动词, 加进细节。故事完成后, 米格尔一脸惊讶地、静静地瞪着那张纸, 说:“这是一个很棒的故事。”

米格尔急着向全班同学朗读这个故事。当他朗读时, 双手因为过度兴奋而颤抖。当同学们为他拍手时, 他露出自豪的神情, 身体好像随着音乐轻微摆动。他两手抱着史沃普的腰说:“等我长大以后, 我要当一个作家。”

此前, 米格尔是个不爱写作业的学生, 更不要说写作文了。如此简单, 如此神奇, 史沃普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毫不费力地在学生心里植下了一粒热爱写作的种子。

淑永很害怕写作, 史沃普多次启发她编故事, 她总是沉默。然而, 当史沃普第一次见到淑永的父亲时说:“淑永非常聪明, 她很认真, 以后有可能成为一个作家。”

“拿起你的笔, 写一个故事, 任何故事都可以。”

“当你不知道该写什么的时候, 只管下笔就对了。”

“棒极了, 很好!”

史沃普经常这样赞赏和鼓励学生。他认为,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赞赏,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讲故事的高手。

三到四年级, 史沃普让学生写虚构文章, 即创作故事。他认为, 孩子想象力丰富, 热衷于关注情节, 写故事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三年级, 他带领孩子们到博物馆看盒子展, 再让他们制作盒子, 创作一本诉说盒子故事的“盒中书”;四年级, 他让孩子们把身体的轮廓画成一座小岛, 写出自己的小岛故事。直到五年级, 史沃普才开始指导孩子进行非虚构写作, 即写真实性的记叙文。三年来, 他不是站在一个作家的角度给孩子大量的写作技巧指导, 而是不停地给予鼓励, 可以说, 是赞赏放飞了孩子想象的翅膀, 激发了孩子潜藏的创作欲望。

人天生就有表达的欲望, 这个表达不仅包括口头表达, 还包括书面表达。写作本来就是“我手写我心”的自然呈现, 把口头表达转化成书面表达固然需要一定的技巧, 但这并不是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重在激发兴趣, 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体会到快乐与成就感。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一书中说:“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 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可能不是写作知识的教学, 而是对学生写作的创造力、真实表达的态度、写作热情等的保护。保护写作热情的意义, 大于传授写作知识的意义。”反观我们的习作教学, 如何开头和结尾, 如何审题和立意, 如何运用修辞写出生动的句子, 训练来训练去, 指导来指导去, 结果, 孩子连最初的表达兴趣都没有了, 写作成了不得不面对的一项任务。

永葆创作的激情

山姆·史沃普是名童书作家。对于他的成功, 可能会有老师说, 人家是作家, 教写作当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嘛!其实, 真正对习作教学有帮助的, 并不是什么华丽丽的写作技巧, 而是他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对写作由衷的热爱。

“明天在上学的路上, 发现一个新的东西, 一个你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一个会让你开心的东西。”这是史沃普——一个写作老师, 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家庭作业。

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不同、发现惊喜, 是提高观察力的第一步, 是学习细节描述的基础, 是创作故事的源泉。史沃普说:“虽然走在一条已走过千百次的路径, 假如我的思绪没有沉浸在想象里, 而且记得要观察周遭, 我仍然会发现一些新鲜的东西, 一些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同样作为老师, 我们如此观察过周遭吗?我们是否还拥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

班里的成绩单在公布前被人偷走, 史沃普老师并不是急于调查真相, 而是寻思着如何能够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

“在这个事件发生后, 我曾试着要写一个名为《成绩单失踪事件》的短篇故事。唯一的问题是, 我无法决定要从哪个角度切入来写这个故事。

“有时候, 我想仿照《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安排, 一点一滴揭露, 其实是全班学生共同谋划了这个失窃案。

“又有时候, 我想用回溯的方式讲这个故事。在故事的一开始, 诺莉雅 (嫌疑最大的学生) 已经长大成人, 而且是个成功的搞笑脱口秀演员。当她哄女儿美心上床睡觉时, 美心说:‘妈咪, 再说一次你偷走全班成绩单的故事。’

“又或者, 最好的方式是按照实情描述整个经过, 只有在最后安排一个令人意外的转折。一直到故事的尾声, 我才让读者知道, 嫌犯正是孩子们的写作老师——史沃普老师。”

作为老师, 我们还有这样的创作激情吗?什么样的题材, 才能够让我们有这种不吐不快甚至热血沸腾的感觉?试想, 一个不热爱写作的老师, 怎么能教出热爱写作的学生?

篇9:我是中国人

西班牙华裔女孩卓耀霞的自述

每当结交新朋友时我便会遇到这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我都会解释:“我的祖籍在中国,不过我生长在西班牙,是西班牙籍。”说多了,我自己也怀疑起来——我到底是谁?

我是个中两合璧的人——说着西班牙语言,长着中国人的样貌,过着西班牙式的生活,进行着中国式的思考。我到底算中国人还是西班牙人?我一想到这个问题就犯迷糊。一些西班牙人对中国人印象不好,他们认为,中国人吃狗肉,太野蛮了;中国人随地吐痰,太脏了;中国人像赚钱的机器,不懂生活。虽然这是偏见,可有些中国人确实做得不好。每次听到这些话,我就觉得丢脸,真不愿意自己是个中国人。然而听到周围的人夸奖中国菜很好吃,我就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跑过去高声宣扬:“我妈妈会做!我妈妈会做!”有时候,我自己都无法解释这种突如其来的激动。

今年,我来到中国参加一个专门为华裔孩子举办的夏令营。在这一个月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了归属感。我可以放松地走在国内的大街上,享受舒适和坦然。在西班牙街头,我有比较高的回头率,谁叫我长得“另类”呢?而在这里,我就是人群中最普通的那一个,谁都不会知道,我在外国出生和长大。

有些华裔不承认自己跟中国的关系。我觉得他们很笨。我舅舅曾说过,我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的,一看就知道是中国血统,何必要去否认呢?

我终于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队和西班牙队比赛时,我总是希望中国队赢;为什么电视里一有中国的新闻我便会竖起耳朵……哪怕我是西班牙国籍,哪怕我常常怀疑自己,血缘的呼唤永远都在。我就是一个在西班牙的中国人。我想,以后我的自我介绍会简单得多,一句话——“我是中国人!”

是——这是一个表示判断的动词,“Yes”or“No”,就这么简单。但很多时候,“是”与“不是”的界线却并不那么分明,做一个简单的判断也需要经历权衡、体验的过程。

法国华裔男孩王蒙奇的日记

7月1日晴

飞机从巴黎出发,经过12小时的飞行,终于开始降落。我迫不及待地向窗外张望,想努力看清楚中国的样子。有一个瞬间,我甚至以为自己能看见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就是地图上的形状),后来才意识到,我坐的并不是宇宙飞船。

记得10岁那年我和父母移民去法国时,来机场送我们的奶奶哭了,她不停地念叨:“不要忘记奶奶啊……”今年我20岁了。奶奶,我来啦!

刚下飞机,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接下来的一切明白地告诉我一个道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这里的城市道路很拥挤,街上很脏,让人觉得压抑。路人个个都像在和时间赛跑,相比起来,法国人的行动优雅多了。我坐出租车时常被吓出一身冷汗,司机见到空隙就死命往里钻,真像在拍警匪片。我拖着行李站在斑马线前,无穷无尽的车子从我眼前飞驰而过,根本不会停下来让行人……总之,在中国的第一天,我收获的是一肚子的不满。摸摸口袋里的法国护照,我不由得问自己,我不是中国人了吗?

7月31日晴

温州发展得真快啊。我觉得上海和温州的繁华已经快赶上法国香榭丽舍大街了。可没时间多流连了,我要去看奶奶!

终于见到了奶奶和阿姨。十年飞逝,奶奶看上去更瘦小了,阿姨眼角的皱纹那么明显,把我从小养大的人都老了。我有点激动,有点心疼,真想大哭一场——我终于回家了!

奶奶努力用很不标准的普通话跟我讲话,倒是表弟说了句:“你们这是干什么,表哥又不是不会讲温州话!”大家一愣,随即就开窍了,气氛顿时自然了许多。我真的没有忘记温州话呢!其实,我的中文也不错!我在华裔夏令营中经历了一堂难忘的汉语课。有个同学问老师,“蟑螂”这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蟑”字后,居然卡壳了,于是我就自告奋勇上去帮老师写。开始大家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我想他们是不太相信我会写这么多笔画的字吧。我走上去一下就把“螂”字给补上了,教室里顿时响起了掌声。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帅!

我还去看了我儿时最要好的朋友。他们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兄弟你一跑就是十年,太不够意思了!就凭这一声“兄弟”,不管十年也好,二十年也好,断了再久的友情我也要将它找回来。

“少小离家老大还”的感觉真是让人百感交集啊,儿时一起玩的伙伴,突然就变成了小伙子——幸好,乡音未改,鬓毛不衰。在不同的环境里,朋友,家乡,中国,我们各自长大。

我不能肯定自己将来会在哪里,但无论在哪里,我们始终是相识相亲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永远是亲人,永远是朋友。我永远是中国人,是的!

中——《说文解字》曰:“中,内也。从口、|,上下通。”“中”不仅表示中心,还具有“内”的涵义。在与“外”的博弈中,当我们把爱国轻易变成一句激愤的口号时,是否想过,只有我们的国家真正由内而外地强大起来,才能拥有雄浑的力量与气魄。

高二学生陈柏村关于爱国的见解

我们都不常提“爱国”,可一提它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反日”。很多同学一说到日本就群情激愤。

可冷静下来想想,那些愤怒的确有民族仇恨的因素,但更多的只是一些不良情绪的宣泄。真正该做些什么,大家都很迷惘。毕竟,日货不是光靠不看动漫就能抵制的。我曾在林语堂先生的《中国人》中读到:“一个人可能会一辈子披着一件爱国主义的外衣,衣衫褴褛,招摇过市,不仅在中国,而且到国外去炫耀自己。”是啊,什么时候,我们的热情成了那件不切实际的爱国主义外衣了?

那天,我在电视里看到“母亲水窖”的公益广告,最简单不过的线条勾勒出一幅温暖的母子图,末尾那一句稚嫩娇憨的“有水喝的小孩真幸福”竟然一下子把我的心揉碎了。我打开电脑,没有再跑到日本的网游服务器上把日本籍玩家杀掉,再抢光他们的装备,而是查到“母亲水窖”的捐赠地址,抄下来,去邮局给他们汇了100元钱。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爱国不仅仅是清明节扫烈士墓,青年节参观革命遗址。更多时候,爱国的情绪会在一些微小的地方不经意间流露。拣起身边的一张废纸,节约水电,为别人服务……爱国就是爱生活。这样踏实、淡定、真正有所作为的爱,才是明智之举,也是祖国的福祉。一起好好修炼“内功”吧,我们就是二十年后的中国。如果我们品德高尚,学有所长,那时的中国人就是了不起的中国入。

国——国家,国人,国土,国歌,国旗……国是个宏大的概念,大得有

些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算爱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留学生朱丹阳遥望祖国

2003年的夏天,我去了澳门,那时的澳门回归不到四年。10月1日国庆节,金莲花广场要举行一场升旗典礼,行政长官何厚铧也会参加。开始,我抱着凑热闹的心态等在广场。但是国歌奏响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有些湿润。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们曾多少次看着国旗升起,我还曾长时间担任过升旗手,唯独这一次,我心中澎湃着自豪与感动。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藏在我们心底的某一根连自己都不矢口道的弦被拨动了。仪式结束后,正遇上澳门中文台记者的采访。当时我说:“这是我经历过的最震撼人心的升旗仪式。”这真的是我发自肺腑的一句话。

2005年,在南半球的巴西,我和全班同学参加了一次祈祷世界和平的弥撒。大教堂聚集了来自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各国国旗都被折叠起来摆放在长桌上,看不出全貌。我们去得最晚,所以国旗最后被呈上。当时主持弥撒的神父接过国旗,做了一个让我们非常吃惊的举动。他没有把五星红旗摆放上长桌,而是将它展开,铺挂在主讲台上。这位热爱中国的巴两老人这样解释他的举动:“我一直梦想着畅游中国,而现在,这群中国孩子从世界的另一端来到这里,我们难道不应该欢迎他们吗?”

五星红旗似乎第一次如此醒目和美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一瞬间,我们都哭了。在异国被尊重和受欢迎的喜悦,随着泪水满溢出来。

回国后,我在论坛里遇到个总说巴西不好的家伙,便与他据理力争。那人对我说,巴两在你口中什么都好。你爱不爱国啊?怎么这么崇洋媚外!

我笑了。我说,其实你不知道,我在巴西一年,说的都是巴两的不是——饮食不习惯,治安不好,办事效率低……然而奇怪的是,回国后我又觉得巴西并没有我当时想的那样糟糕。或者说,是我学会宽容了,我愿意换一个角度去感觉和理解它。就如出了国,我从来不会说祖国一句坏话。

其实,不要勉强自己去思考爱国这个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有一天,你到了一个需要遥望祖国的地方,你的心就会告诉你答案了。

人——人之立身,在于文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长衫少年谭庄的呐喊

高一时,我迷恋上了唐诗宋词。李白的飘逸,李清照的婉约,苏东坡的豪放,让我见识了古人的风韵。用竖排繁体写就的这些古诗词,显得特别神秘。我喜欢用毛笔一遍一遍地临摹它们。点亮一盏黄灯,手边是“文房四宝”,对着一本小书,我独自端坐,仿佛回到了满是文人墨客的古代。汉字真是个神奇的世界,每当我又学会了一个繁体字,又认识了一个小篆,我的心情就特别舒畅。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长衫教授李里的故事,就决定像古人游学那样去拜李里为师。初识李里老师,是在他郊外田园式的家里。见到他,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儒雅。一袭飘逸长衫,一双圆口黑布鞋,一把自制纸扇,他的翩翩风度和高雅谈吐让我五体投地。临别时,李里老师送了我三本书,并题词:“谭庄贤友,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后来,当我也穿起长衫和布鞋,我终于明白了那种美。有人说我怪,说我哗众取宠,我不以为然。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珍宝,好好珍惜它们是我的荣耀和责任。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要我们自己来好好称道。

也许传统文化没有现代高科技那么华丽炫目,它却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迈,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魄,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这里面有被人称为“中国人”的东西。

周总理说得好:“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

国家的传承其实就是人文精神的代代相承,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握着这根接力棒。

链接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说到“国家”,我常常会给学生们讲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雨将至,大家使劲地向前冲,看见有个草棚就都涌了进去,一进去大雨就来了,大家很高兴:“哇,今天运气不错!”谁也没有埋怨草棚不干净,只要有个避雨的地方大家就很满足了。草棚在风雨中快要倒塌了,大家想尽办法:“绝不能让它倒下!”在这种情形下我很有感触,同学们,你们说是我们需要房子呢,还是房子需要我们?

我看是我们需要这座房子。这座房子就是我们的国家,再破再烂也是我们的家,我们理所当然要爱她!我们承认祖国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是我们要有决心把它建设好。只要人人都有爱国心,都愿意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国家,国家怎么会强盛不起来呢?

我们要记住,读书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国家需要人才。我们读书、做事都要有一个原则: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今天很多人都在说“为兴趣而读书”,真是岂有此理!真正的目标不该是兴趣,而是责任,在责任当中找到兴趣,但不能用兴趣去代替责任。大家都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但如果说今年高考每个人都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所以空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都不必负责,我把它改成“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如果每个学生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是我的责任……大家都能主动负责,哪有不兴盛的学校和国家?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在我的学校,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马上自己买一块换上它……也许你会说这是吃亏,那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个道理你要牢牢地记在心里,每个中国人都要牢牢地记在心里!

校园不干净,是大家的责任,你不能只指望清洁工人做这个:“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一个只管自己,不管集体的人,不会是一个有用的人。水龙头没关紧,让它“哗哗”地流着还无动于衷:“反正不是我的!”——浪费国家的资源,就是“汉奸”!你凭什么浪费国家的水?我每天洗脸都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能省多少水,你算算看。我们学校有6000多名学生,每人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爱国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你是读书人都不爱国,怎么能让老百姓去爱国呢?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本文节选自台湾某校校长高震东在内地某高校的演讲稿。

上一篇:小升初数学模拟练习题下一篇:中学生作文:走路上学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