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作文空谷范文

2024-07-23

福建高考作文空谷范文(精选11篇)

篇1:福建高考作文空谷范文

下面两幅图可以给人丰富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提示文字对他们加以比较,把图给你的联想或感悟写成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

标准的圆形: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

带有多棱角的圆形: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两幅图都相关。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⑤不得抄袭。

篇2:福建高考作文空谷范文

题目:这也是一种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篇3:2013年福建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70分) :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 不能!

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题解】

这次高考作文题延续近几年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考题材料选自顾城的诗歌《忧天》。诗歌关键的意思是, 假如地球没有引力, 人就会在天上自由飘浮;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诗人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在自由与现实的矛盾中, 诗人把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为现实, 为了现实, 宁愿牺牲自由。这个题目想象的空间很大, 不仅是情感的空间, 还是理性的空间。

此类材料的审题关键在于抓意象, 析主旨。诗中的“流星”、“树根”实际上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诗歌的重点是在后面几句:“我要拒绝这种‘自由’, ……深深地扎进地层。”它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取向, 抓住它就可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命题者的意图;如果考生忽略了后面这几句, 就很容易离题或偏题。

对考生来说, 能否透彻、到位地理解材料的深层意义, 决定了其作文水平的高下。一般考生会关注到流星与树根、天空与地层、理想和现实的这几组“二元对立”矛盾冲突。层次高一些的考生会关注到流星如果没有地球引力, 在空中就会无依无附, 没有束缚 (“自由”) 的代价是没有归属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考生可以顺向从“树根”的角度写脚踏实地, 落叶归根, 精神皈依, 文化之根等等;也可以逆向从“流星”的角度写自由的代价;还可以从“无依无附”、“深深扎进”等关键词联想到“无根”与“有根”、“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的选择取舍等等;更可以合二为一, 融自由于扎根、坚守之中。如“有一种自由叫坚守”。

【范文】

真正的自由

福建考生

我是一朵云, 在天空中自在地飘着, 阳光总是从我的身体里穿过, 格外的温暖。我去过很多地方, 有人说我像棉花糖, 也有人说我是一张雪白的帘幕, 我喜欢别人这样说, 我接受着所有人的赞美。我总在别人的照片中定格, 哪怕是给别人带去一瞬间的美好。我想我是自由的, 无边无际的天空任我翱翔, 世间万物尽收眼底, 广袤大地都有我的身影。我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这一切, 这或许就是我所想要的生活。

可是, 突然有一天, 上帝右手一挥, 顿时风起云涌, 一阵大风直扑我而来, 我躲闪不及, 瞬间烟消云散。就这样, 我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我见到了上帝, 一个慈祥的老人, 可是现在这一切在我眼中都变得异常的丑恶。我哭着对他咆哮:“你凭什么拿走我的生命?我还这么年轻!你凭什么毁掉我的生活?对!你是上帝, 可是你根本就不懂爱!”

他依然很慈祥地看着我, 走过来轻抚我的脸庞, 说:“孩子, 你还太年轻, 很多挫折都没有经历, 这个结果也许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可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我原来的生活是多么自由, 多么快乐!你根本就不懂!”

他淡淡地一笑:“孩子, 这样吧, 我再给你一次机会, 让你再活一次, 你想变成什么?”

“云。”我斩钉截铁道。

我又变成了一朵云, 可是皮肤没以前白了, 体重比以前重了, 阳光再也没给我带来温暖, 再也没有人喜欢我, 因为我变成了一朵乌云。我不再开心, 整天闷闷不乐, 总觉得上帝那老头儿在耍我, 我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慢悠悠地在天空中徘徊, 体内的东西一点点的在聚集, 我知道我快支撑不住了, 我索性闭上眼睛, 一股劲, 体内的东西喷涌而出。就这样, 我变成了一滴滴的雨水, 滴落在了这片我每天俯瞰的土地上, 我在它的身体里流动着, 滋润着它每一寸肌肤, 我能感受到它的兴奋与愉悦。我看到它怀抱着一颗种子, 我走过去, 将它干枯的身体拥入怀中, 它贪婪地吮吸着我, 我很开心, 我要紧紧地抱住它, 直到永远。我要看着它发芽、开花, 虽然我不知道它是树的种子还是花的种子。

我又被带到了上帝的身旁, 看着这个慈祥的老人, 我对他咧嘴一笑。

我想我已经明白了。前世的自由都是我臆想出来的, 每天漫无目的地飘在空中, 接受别人转身就忘的赞美;每天俯瞰大地却不曾给它留下痕迹。这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而是虚度光阴。

篇4:福建高考作文空谷范文

一、文字疏漏

众所周知,福建高考作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开放自由而更加开放自由。 从2010年“格林童话故事”,2011年“袁隆平的梦想”,2012年“冯骥才的赛跑”,到2013年顾城的“忧天”,材料一年比一年精彩,朴实直观,字里行间透露出明显的出题意图,考生很好下笔,标志着福建新材料作文开始走向成熟。2014年大家一致认为福建高考作文仍将会沿着新材料作文的思路走,题材料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命题将聚焦社会热点,关注日常生活情境,让高中生们能触景生情,临境生思,轻松提笔,快速选题,人人有话可说,个个真情流露。

然而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文字简洁,题面精美,但题材料中的核心词“空谷”,却让学生们一时懵懂无措,无所适从。表面上看这个题目充满人文色彩,实际上却给考生设置了不小的心理障碍:“空谷” ,一般指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在学生的心目中,这是一个意境优美、内蕴深厚的意象,与“空谷”相关的词语有“空谷足音”“空谷幽兰”, 这在成语词典里有现成的解释;与“空谷”相关的歌曲有许巍的《空谷幽兰》,不少人还能哼唱耳熟能详,“空谷”分明与“悬崖”没有丝毫的联想,题面怎么会联想到悬崖和栈道?那么此时的“空谷”该作何解释?“悬崖峭壁”比喻什么生活现象?“栈道桥梁”有何文化内涵?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想法? 尽管经过较为规范的作文训练、懂得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的考生,一般不会有审题的障碍,会自然而然的将“空谷”转换成“峡谷”。但我们也要设身处地为大多考生着想,高考“一卷定终身”,置身考场,心里本就忐忑不安、谨小慎微,如今看到题目又超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怎能不紧张、惶恐?又怎么敢轻易转换关键词的蕴意?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贤明的国文教师,他出的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他应当站在学生的立脚点上替学生设想,什么材料是学生经验范围内的,是学生能写的,经过选择才能定下来的题目。”笔者以为,只有从“生活情境”角度命题,学生才能自然联想到生活中的点滴记忆,从而自觉冲开思绪的闸门。命题者也许觉得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等均是学生见过的自然、人文景观,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因生活态度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可以赋予不同内涵。“空谷”象征人生道路上的天堑,“悬崖峭壁”象征面对“天堑”手足无措、顿觉无路可走的无奈与绝望;“栈道桥梁”则象征架起飞跃“天堑”的坦途。然而由于材料文字的疏漏,缺少了必要的规定性,美好的愿望因“空谷”而落了个空,以致让学生一上来就迷糊慌神。孙绍振先生说,材料“太过诗意,表面华彩,实际过程也是比较虚的”,“今年的题目,把不同的观感直接置于考生面前,让考生自己去确立主题,但如果考生不能理解(空谷)题意,就会乱写”。 果然,从今年作文评卷组老师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不少考生由于对“空谷”理解不清,只能打打擦边球,将“空谷”扔到一边,将题面泛化成“乐观”与“悲观”、“积极”与“消极”,甚至泛化成“不同人遇到同一事情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不同角度看问题”,不顾情境,无视内蕴,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二、无视指向

韩雪屏教授指出:“语文课程的有效教学,需要各种理论体系的指导。”这句话用在作文命题中,也是真理,作文命题本就承载着命题者的意愿意图、情感倾向和语意指向,考生审题立意时自然要认真研读材料,读出命题者的隐藏信息,才能尊重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写出人见人爱的好作文来。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有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材料的主体由两个分句组成,合在一起共同描述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细致地分析这两个分句,我们会发现它们在语意指向上有两个关键处:一是面对“空谷”的两种心态,二是 “悬崖峭壁”和“栈道桥梁”这两部分的语意关系,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的表达重点应在后半部分,前者是偏,后者才是正;前者是陪衬,后者是关键所在,即语意关键的重心应在“栈道桥梁”部分。考生只有抓住“栈道桥梁”,才能准确地把握材料的真正主旨,也才契合命题者的真正意愿。“而另一些人……却是……”这些关键词语分明是在起着提示作用,是在引导考生们要在“栈道桥梁”上立足站定,去生发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却是”,产生“栈道桥梁”联想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联想背后蕴藏着的思维品质是什么?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只能想到“悬崖峭壁”?只能想到“悬崖”而不能想到“栈道桥梁”的问题出在哪儿,如何解决?命题者希望考生关注后半部分,并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来很好地完成对考生思维素质的考查。

遗憾的是,大多考生没能体味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忽视了题材料中的命题意图和语意指向。也难怪,目前的高中生心理学、修辞学理论水平普遍不高,对命题者的揣测能力薄弱,对语义学的知识准备不足,大多考生只能无视命题意图和语意指向。这种“无视”最大的危害是写作时关系不明,重心落空,就事论事,只能去图解,去阐述这两句话的字面意义。如有考生写成:面对空谷,有的人用悲观的心态去看待它,有的人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前者不好后者好;既然如此,我们要用乐观心态来看待事物——至于重心“另一些人”为什么他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从“悬崖峭壁”想到“栈道桥梁”,这一联想转变的原因是什么,他们是没能想起,没能涉足到的了。

而实际教学中,心理学、修辞学和语言运用的过程相始终,普遍存在于一切言语现象中。我们老师平时教学中如果能将语意修辞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运用于写作具体过程的指导,学生们能在一定理论和方法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写作活动,必定能有效地提高自己写作能力。

三、思维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能够高谈阔论,写一些纵横天下的高调作文,比如,让他写“自信”“心态”等等话题,他能夸夸其谈,但就特定生活情境、特定自然现象让他发表看法表达观点,他要么就空话连篇不知所云,要么就肤浅应付。一方面这是写作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学生思维不足的表现,他们只会顺向思维、惯性思维,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而作文是思维的体现,没有活跃、敏捷的思维,写出的东西只能面目可憎,令人乏味。

鉴于此,不少老师预测,今天高考套题作文满天飞,果不其然,原因就在于学生思维不足。顺向思维的结果只能将“悬崖”理解为险境,“栈道桥梁”理解为希望,生成类似于“同样面对半杯水,不同心态有不同想法”之类的观点,甚至于简单粗暴地将此理解成消极悲观与积极乐观的选择。考生们当然也知道,高考提倡议论文写作,强调文章要有思辨性,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再出个让考生简单地选择是乐观还是悲观的作文题目来的。

其实除了顺向思维,我们还可以有多种思维方式:

1.反向思维:想到“栈道桥梁”,当然不失为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不失为一种超越,可一味地认为肯定有“栈道桥梁”,是不是也是一种疏忽大意、过度乐观呢?反过来,想成“悬崖峭壁”的,就不能“居安思危”吗?就不能是一种谨慎态度吗?

2.超常思维:面对“空谷”,为什么只能想到“悬崖峭壁”“栈道桥梁”,这里有没有思维定势的问题?想到“悬崖峭壁”“栈道桥梁”,这里有没有标签效应的倾向?标签效应在日常生活、管理实践中好不好,有没有危害,如何克服这种危害?

学生们为什么不敢如此联想,原因种种,有评卷标准不统一,以致作文指导老师不敢发力的原因,也有学生担心把握不好,不敢尝试的原因。为此,我们呼吁开放高考评分标准,晒晒样文,让全体师生有规可依,有例可循,有样可学;另一方面在议论文说理训练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真诚审视内心,让笔触关注内心,多一点叩问,多一点质疑,多一点超越,抓住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写看法亮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拒绝人云亦云,这是“求真”的体现,也是学生有效表达的需要。

篇5:福建高考作文空谷范文

曾经读过这样的一篇文章,一个记者到一个贫穷的山村做民风拍摄,走在崎岖的小路上,一群小孩看见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便凑上去看热闹。其中一个小男孩子脸上沾了些泥巴,眼睛闪亮亮的对记者说:“叔叔,到我们家去拍吧。”说着便领着记者进了他们家的小院。一进门,就看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农妇,记者想给孩子拍照,小男孩很认真做出各种姿势,而农妇却把孩子一把拉过去,说“照什么照,脸也没有洗,衣服这么脏。”小男孩笑着说:“那我们的笑还是新的。”

我的笑还是新的。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小孩子不是智者,但他能理解我们这些称之为“大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人生中难免会出现低谷和失败,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正确的,那么他的天空永远是晴朗的,他眼里的世界也是多彩的,因为他用笑和希望填充了自己的生命。

驼铃叮当,卷起漫天的黄沙:伊人款款,带来了美丽的童话。远处响起了悠扬的马头琴,天边的暮日沉沉欲坠。美丽的昭君姑娘,坚定着明天的信念,摆脱了贪婪的毛延寿,为解除边疆人们的`战乱之苦,她带着历史的幽怨,消失在黄昏夕阳的古道上。她知道汉朝的宫阙离自己越来越远,匈奴那牧民的浪迹生活离自己越来越近;但她不再怨恨,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灿烂的笑去迎接那陌生的面孔,用崭新的笑去聆听那粗犷动听的牧歌。于是,千年以后,“昭君出塞”成为后人颂扬的佳话。

让心灵在自己的笑容中飞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笑对人生。就像海轮·凯勒说的那样,“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陶渊明在经历了官场的黑暗后,摆正了心态,保持了自己新的笑容,“守拙归园田”。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摆正了心态,保持自己新的笑容,获得重生,成为一代文豪。李白不畏权贵,摆正了心态,保持自己新的笑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寄情山水,抒写着自己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让我们的笑永远是新的,因为鲜花和美酒永远属于强者,胜利不会献给一帆风顺的人。只有保持永久的微笑,才能享受到战胜困难的甜蜜。

让我们的笑永远是新的,让深邃的天空升起一轮明月,让峻峭的山崖上拂过一缕清风,让炙热的沙漠上出现一片绿洲。

好的心态能决定了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是的观点和看法,而这往往也能导致我们最终收获的不同.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最后还是取决于你的心,只要坚信你所坚信的,那么你良好的心态自然会带你度过一切。

福建高考作文题:空谷

表演艺术家白淑贤在谈人生时曾讲到:“有人看到大峡谷就想到深渊,而我看到峡谷就想到架一座桥跨过去。”

篇6: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高考作文

一群旅行者,走过山,走过水,走到空谷时,幽静的听到足音。有人想到“悬崖峭壁几千丈”,须勒马。有人想到“一桥飞架南北”,变通途。

从空谷想悬崖,看到了危险。空谷幽静,让人心情舒畅,思绪飞扬。有人迷失在秀丽的风景里,花香不知返。有人眼前却呈现:山高鸟飞绝,空谷足回音,悬崖峭壁险,步步皆心惊的画面,很自然地想到“悬崖勒马”,不可冒险。身处顺境思逆境,这就是智者,警惕性高,未雨绸缪,不致身处险境而后悔。相对于一些麻木之人,只顾玩耍快乐,而无后顾之忧,事到临头方觉醒,要高明得多。先知先觉者避免了多少烦恼多少愁,总是处于相对悠闲自在的状态。

从空谷思桥梁,想到了改变。空谷无大道,荆棘遍地生,峭壁几千丈,神仙步难行。想到了修栈道,架桥梁,改变环境。这是一种开创精神,是敢于正视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思想。这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我们需要开拓创新,需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能面对困难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当年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打败了项羽,改变了楚汉相争的强弱格局,为建立西汉政权奠定了基础。古人的智慧给我们以启示:以弱胜强,事物是可以转化的,是可以被改变的,关键在人。今天我们虽然不需要“暗渡陈仓”,但需要“明修栈道”,需要改变环境,需要山河更美,需要造福子孙后代。能不能改天换地,建成美丽中国,关键在人,人在思想,在于精神、斗志,在于科学态度,在于坚定的信心和超前的意识!

从空谷看悬崖,有两种态度。悬崖是天然的,客观存在。黄山等一些景点常有墜崖死亡人,现实教训深刻,不可忽视,必须正视。无视悬崖险,去玩命的.人,后食难料。以谨慎态度对待,是必须的。空谷也有栈道桥梁,是人工的,是劳动人民建造的。中国栈道第一漂,“前瞰三秦,后蔽四川”,凌空飞架于悬崖峭壁之上,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以其险、奇、雄著称于世。我国栈道很多,比如,华山栈道、长空栈道都是景点中的交通枢纽。以积极态度对待空谷的悬崖峭壁是可取的。

篇7:福建高考作文空谷范文

索尔·贝娄曾说:“你所追求的世界,永远不是你现在拥有的世界。”的确,身边的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但我们无疑要面对现实,而面对不等于屈服,更不等于绝望,如果现实就像“空谷中的悬崖峭壁”,那么就请勇敢面对,想方设法走出这一人生困境的空谷吧。

谁会相信,站在美国人面前高呼着“改变”口号的黑人,是这个种族歧视尚未完全消除的国家的总统呢?谁会相信,连任两届美国总统的奥巴马曾经是个流落街头的“混混”,是个吸食过大麻的烟客呢?奥巴马从一名“街头混混”到连任总统,正是因为他敢于直面现实,勇于面对人生的.困境,不断努力、追求、拼搏与进取。种族歧视为难不了他,“街头混混”动摇不了他,“100名参议员中排名仅第98位”的劣势吓不倒他。对手“树大根深”也击不退他。他勇敢面对,想方设法走出人生困境的空谷,最后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

你知道,凭借中国探险类第一畅销书而成为中国炙手可热的当红作家是谁吗?你知道,“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以15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二位的富豪是谁吗?他就是南派三叔。南派三叔曾经是一名严重口吃,生活没有着落的落魄者,曾经是一个跟文学一点都不沾边的门外汉,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畅销书作家。他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勇敢直面

困境,困境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教会人生存,使人的脊梁比一般人要硬。只有勇敢面对,全力以赴,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英国的苏珊大妈和中国山东的“大衣哥”朱之文,他们有很多共同之处:出身农村,家境困难,没有上过学,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没有吸引人的外表。然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们没有退缩,没有绝望,而是勇敢面对、执着追求,看似不可能的成功终于让他们如愿以偿。

篇8:2014年福建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 (1) 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3)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 (4)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解题】

可谈如何看待材料中“有些人”的想法。第一,从反面角度切入,对其持否定、批判态度。考生可认为:他们畏惧“空谷”,持有悲观、消极的人生观。第二,从正面角度切入,对其持肯定、赞美态度。考生可认为:他们敢于直面“空谷”,具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他们欣赏绝美,尊重、敬畏自然,持有审美至上的世界观。

可谈如何看待材料中“另一些人”的想法。第一,从反面角度切入,对其持否定、批判态度。考生可认为:他们急功近利,征服自然,持有实用至上的世界观。第二,从正面角度切入,对其持肯定、赞美态度。考生可认为:他们不惧“空谷”,持有乐观、积极的人生观。

可谈如何 同时看待 材料中“有些人”和“另一些人 ”的想法。第一,可采用“只肯定此想法,而否定彼想法”的策略立意。比如,可谈“切莫悲观,而应乐观”“切莫征服自然,而应敬畏自然”等。第二,可采用“既肯定此想法,也肯定彼想法”的策略立意。比如,可谈“应将审美与实用完美结合,尽享诗意生活”“应尊重各种想法,宽容异见,收获集思之美”等。第三,可采用“既否定此想法,也否定彼想法”的策略立意。比如,可谈“由于事实上的空谷或许既非悬崖峭壁,亦非栈道桥梁,而是别一种景象,因此,应跳出贴在事物身上的既有‘标签’的桎梏,理性认知事物的真相 ”等。第 四 , 可采用“由此想法、彼想法引发了更新的想法”的策略立意。比如,可谈“面对‘空谷’,我没想到悬崖峭壁,也没想到栈道桥梁,而是想到了‘空谷足音’‘空谷幽兰’等词语,想到了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等名句,它们给了我很多人生启迪”等。

【范文】

标签时代的理性目光

同是提到空谷,为何有些人会想到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或许有人会根据洛克的经验断言:“这是经验使然!”因为曾到过的空谷或是悬崖峭壁,或有栈道桥梁;所以“空谷”二字在他们的脑海中映射出了不同的风景,但这无法解释从未到过空谷的人做出的反应。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人已为特定的事物贴上了相应的标签。就像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就认定他是乞丐。在不同社会环境的浸染下,对于模棱两可的事物,人们给它贴的标签也不尽相同。

那么,人们何以相信自己所贴的标签,抑或是模仿他人所贴的标签,就是正确的呢?因为,缺乏对事物的亲身经历,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和片面性,会让我们极易受标签的诱导,对未知事物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譬如,西方过去 对中国始 终持有一 种“东方乃贫瘠之地”的观点,直到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后,才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继而贴上了“黄金遍地的中国”之标签。

但无论如何,既然是标 签 ,就必然是狭小而片面的。或许空谷既非悬崖峭壁,亦非栈道桥梁;而是水声潺潺,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倘“标签文化”肆虐,就很容易 导致狭隘 的极端主义———人人都以自己心中的标签观为正确,固执地认定对方是错误的;还有一种可能,即是选择性失明———片面地看到事物的一面,便从此过滤掉有关事物另一面的信息;而这都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甚至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那么,我们如何在纷繁芜杂的标签时代中,保持理性的目光呢?

首先,必须认清自身视野的局限性,承认真理的无法轻易触及。按康德的理论,现象在认识之内,而本体在认识之外。本体是复杂的,是无法抵达的,更非一个简单的标签就可以囊括。对于曹操,你可以贴上“奸雄”的标签,也可以贴上“英雄”的标签,不一而足。而对于空谷,亦不可如此简单地一概而论。“路漫漫其修 远兮 , 吾将上下 而求索”,要逐渐逼近真理,就得从多方面对事物进行考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求知努力,方有可能逐渐获得更深刻、更透彻的知识。

众声喧哗的标签时代里,面对错综复杂、纷至沓来的各种声音,“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复印机”式的照单全收,或者“快刀斩乱麻”的一元化专断,都必将远离真、善、美的本体。只有永葆独立的思想,学会理性的批判,对一股脑儿涌来的纷繁信息加以淘梳剔抉,仔细甄别,才能摆脱标签表象的束缚,穷尽事物的真相、世界的本原。

篇9:2007年福建卷高考优秀作文

题目:季节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季节

■福建考生

怀念从前,季节总如歌般行吟。当春来到时,就有“桃之夭夭”的景致;当夏来到时,就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机;当秋走近时,会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当冬走近时,会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韵致。

那该是怎样的乐趣,怎样的生活?

有四季伴你前行,生活的路如何多姿多彩,一路蜂忙蝶舞,一路花香弥漫。

而如今?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于是春天的草没有了立足之地;土地水泥化了,夏天的溪流没有了流淌的床;清洁工扫得勤快,秋天的落叶没有了归根之所;扫雪车多了,冬天的雪没有了消融之家。

工厂的烟囱多了,挺拔的大树多了,宽阔的大道有了,山间宁静的小路没了。

哎,我们多么可怜啊,这个时代的人。办公室一族无论严寒或酷暑,总有空调机调节室内温度。办公室似乎可以称得上“四季如春”,可君不见吗?那里面的空气如何地污浊!

一名演员,在酷夏,必须顶着大太阳穿上冬天的棉袄,还要对着摄影机微笑,显得“很温暖”。外面,明明大雪飘飘,他还要穿着清凉的夏装在台上演出,演出夏天的味道。

可怜的人哪!

季节,如此与他们格格不入。季节很艰难地想走近他们,有些人却用手一挥,摆开了四季。

有的人汲汲追求,追求财富,追求地位名望,所以他们厌恶四季,一年到头只要能西装革履,风风光光就行。这些人,是季节所该抛弃的人!

可是,绝大部分的人是可怜的,他们喜欢季节,可是他们的工作时间安排表上,没有安排与四季见面玩耍的时间。他们是被迫离开季节的。

能不可怜他们吗?

什么时候,还能够有像李清照那样与朋友一起“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时光;什么时候,还会有机会去原野桥畔领略“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清爽?

城市在一座座地建设着,为何不给季节留一个空间,让他们在城市安家!不要只让季节在稻田走过,也让季节在城市与人为伴。

怀念从前,向往明天,希望明天,季节在城市扎根发芽,开花,如歌般行吟。

点评

篇10:福建高考作文空谷范文

关键词:突显,隐含,强力引导,语篇叙述,修辞认知

2009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这也是一种____”,标题中的“____”属于“X”的空符号位置,可以自由填入一个完句成分:形容词、动词、名词或短语。

2009年福建省高考语文阅卷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主持,根据语文阅卷领导小组提供的信息:当年考生287387人,作文满分70分,经高考网公布的优秀作文得分在68~70分之间,分别是:

(1)《这也是一种永恒》

(2)《这也是一种力量》

(3)《这也是一种芬芳》

(4)《这也是一种爱》

(5)《这也是一种问题》

(6)《这也是一种危机》

(7)《这也是一种承诺》

(8)《这也是一种幸福》(1)

(1)~(8)隐含了双重预设和相关的问题:

预设1:存在多种“X”,“这”的指代成分是“X”之一。

然而,优秀作文中,“这”的指代成分和“X”不构成逻辑上的属种关系,例如不包括“[苹果]这也是一种水果”之类。不构成属种关系的“这”和“X”通过“也是”构成非逻辑判断,是作者主观认定的结果。标题“这也是一种X”,暗示了新颖的表达角度:不能复制“X”的已知信息,而要传递未知信息。进入语篇叙述的“这也是一种X”,在不改变“X”符号形式的条件下,技术上需要跳过“这”和“X”的逻辑缺口,通过修辞强力推导,将“这”推向“X”。这个逻辑缺口如何修复,修辞推导如何完成?

预设2:在当前语篇之外,“这也是一种X”的预设1未经描述或未经充分描述。

只有这样,“这也是一种X”才能激发接受期待。作者通过什么样的修辞处理满足这种接受期待?

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兴趣,以及试图给出解释的愿望,是本文的写作动机。

一 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这也是一种X”

同一个语言符号,以词句段为观察单位,或以语篇为观察单位,结果可能不一样。(谭学纯,2008a)因此,有必要将“这也是一种X”分别置入标题话语和语篇框架中考察。

(一)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这”:预设和指示/回指和引导

标题话语“这也是一种X”中的“这”,具有预设和指示功能:预设存在着一种可以表述为“X”的状态、现象、行为等;“这”,是这些预设对象的指示标记,标记了附着于该指示词之上的隐含信息,这些隐含信息将在语篇叙述中明朗化。

进入语篇叙述的“这”,是回指标记,回指作者主观认定的“X”。回指的语言单位可以是语篇中的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个叙述片段。本文用[ ]标示例(1)~(8)的回指对象:

表1中“这”引导所回指的对象,进入主观设定的关系。如例(1)导向主观设定的时间秩序:“瞬间即永恒”;例(5)导向主观设定的逻辑秩序:“没有问题也是一种问题”。这种主观设定的关系,将被强力引进语篇叙述。

(二)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也”:区别和暗示

标题话语“这也是一种X”中的“也”是一个区别标记:“也”是一种“X”,意味着此“X”≠彼“X”。同时暗示,存在着“一种X”之外的另一个“X”,甚至另一个“X”群,它们构成对当前语篇中“X”的隐性参照。突显当前语篇的叙述对象同样可以称作“X”。

(三)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X”:焦点信息承载体及其分化与隐现

语用主体对“这也是一种X”的关注,多集中在“X”。这个“X”在语篇叙述中分化:

“X”是词典中可以检索到的词条,语义共享度高。为便于表述,我们将其记作“X0”。

承载优秀作文标题和语篇焦点信息的“X”,在不同层面区别于、甚至有悖于公共经验中的“X”,如“[瞬间]这也是一种永恒”,“X”(永恒)的意义,被强力引导向“瞬间即永恒”的个人经验。基于个人经验的临时语义,共享度较低,我们将其记作“X1”。(谭学纯,2008 b、2009a、2011)

从标题话语看,能够观察到的,只有可见的形式“X”。但语篇显示,例(1)~(8)都隐含“X0”,突显“X1”。“X0”对“X1”构成了某种叙述压力。语篇叙述能否成功,取决于“X1”能否摆脱“X0”的压力,强制性地促使接受者改变对“X”固有的公共认知。

例(1)~(8)“X1”摆脱“X0”压力的方式,呈现为两种类型四种模式:

1.“X1”不在“X0”的语义范围内,前者偏离后者的自然语义。

“X0”是“X1”隐含的意义参照,“X1”因偏离“X0”的自然语义而突显。满足这一条件的“X1”,偏离自然语言的语义坐标,偏离“X0”的语词义。

例(1)“这也是一种永恒”,“X1”(瞬间)不在“X0”(永恒)的语义范围内。当然,可以认为无限多的“瞬间”累加即为“永恒”,但在语义分析中,“瞬间”和“永恒”处于时间之短和时间之长的两极。

2.“X1”在“X0”的语义范围内,前者偏离后者的常规判断。

“X0”是“X1”隐含的价值参照,“X1”不同程度地偏离“X0”的常规判断。8篇优秀作文,除例(1)之外,均属此类。分属3种类型:

1)“X1”偏离“X0”的审美判断。例(2)“X0”(力量)在语篇中的对应语义是“作用、效力”,(2)“X1”(微笑)可以产生“作用、效力”,但“力量”的“作用、效力”是刚性的,“微笑”的“作用、效力”是柔性的,以柔性元素实现刚性的“作用、效力”,偏离常规的审美判断。例(3)“X0”(芬芳)和“X1”(苦涩的药香),表面上都具有“香”的特征,问题是:同样的中草药,在语用主体的感觉系统中,经历了从“苦涩”到“香”的审美变异(详后),而且中草药先“苦涩”后“香”,经历了从味觉到嗅觉的感官沟通。这是需要从审美层面解释的感觉变异。例(4)“X0”(爱)的语义指向“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审美表象通常具有可以观察到的体现“很深的感情”的形式,“X1”指向“饭桌上父亲无言”,虽然“无言”也是可以观察到的形式,但通常是负性的。“爱,就要大声说出来”,反向地意味着用“无言”传递爱的信息不易读取。语篇显示这位父亲不属于感情深沉的人,儿子体会出父亲在饭桌上无言“也是一种爱”,偏离了常规的审美判断。例(8)“幸福”的语义未变,但语篇实际上转向了对“幸福感”的叙述。而幸福感从客观上说,衡量的参数不同;从主观上说,对相同参数的个人认同不一样。例(8)叙述的平凡生活、柴米油盐、父母二十年共同走过的“幸福”,是考生的审美判断,低调而淡定,与语篇开头铺垫的轰轰烈烈的“幸福”婚恋,构成了反差较大的审美偏离。

2)“X1”偏离“X0”的逻辑判断。例(5)的看点是反向逻辑判断:没有问题也是问题。语篇所议的问题奶粉,曾经是“国家免检”(没有问题)的问题产品。没有问题造成的问题,比曾经存在过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严重。例(6)的常规逻辑是书多表明文化繁荣,考生同样采用反向逻辑判断:书多是文学泛滥的文化表征。

3)“X1”偏离“X0”的伦理判断。例(7)的语篇从香港歌手刘德华赈灾歌曲《承诺》的歌词引入叙述:“我要你重获原来的生活,认定了这一辈子的承诺。”由此追溯汶川地震中的亲情记忆——吴家芳将亡妻尸体绑在背上,骑摩托车长途行驶回家,他的举动赢得了公众的敬意。也许正是这种敬意,定格了一个在地震中丧妻的男人的公众形象。如果这个感人的画面没有通过强势传播进入公众视线,那么吴家芳再婚可能不会引起非难,甚至不会有人注意。这个男人再婚之所以广受指责,是因为公众希望吴家芳作为好男人的形象凝固为他与亡妻的婚史,并在亡妻身后永久延时。而他丧妻不到一年再婚,公众伦理一时难以接受。语篇虽然没有从这个角度深入分析,但我们没有理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考场时间触及更深的层次。重要的是考生做出了区别于公众的伦理判断:吴家芳有再婚的权利。让灾区人民“重获原来的生活”,不仅仅是唱一支歌,而是每个炎黄子孙用心的承诺。即:内心流淌的人性关怀,承诺了歌词的承诺不能兑现的东西。

(四)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这也是一种X”:话语权转移

在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X”都是关键词。按常理,需要围绕“X”行使话语权。但是由于标题话语暗示了此“X”≠彼“X”,出于不复制“X”已知信息的修辞考虑,语篇叙述中的“X”分化为“X0”和“X1”。为了满足语篇新颖度要求,“X1”需要摆脱“X0”的压力。语篇叙述实际上是将“这”所回指的“X1”强行推向“X0”。因此,进入语篇叙述的“这也是一种X”,话语权已经转移:从言说“这也是一种X”,转向言说“[X1]这也是一种X0”。

这种话语权转移,伴随着语篇叙述的强力引导。

二 语篇叙述强力引导“X1”属于“X0”之一的修辞认知

(一)挣脱逻辑限制:“X0”修辞化地包含“X1”

如果仅仅看标题,看不出“这也是一种永恒”包含了“瞬间即永恒”的修辞化改写。人们关于“瞬间”和“永恒”的语言记忆,处于逻辑上的对立状态,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逻辑思维保持着对“瞬间不是永恒”的清醒。

当“瞬间即永恒”的新颖表达在语篇中实现时,“X0”包含“X1”在逻辑上的非真状态,被修辞重新包装。

把表1中的“X”及其分化形式“X0”和“X1”对应的语言单位提取出来,则分别如下:

表2产生了下面的矛盾:

在逻辑上,“[X1]这不是一种X0”。“X1”向“X0”的逻辑过渡,不能成立。

经过修辞包装之后,“[X1]这也是一种X0”。“X1”向“X0”的修辞过渡,在语篇环境中临时完成。

从逻辑上的“不是”,到修辞包装之后的“也是”,可以概括为:

规则1:逻辑否定的事实转换为修辞肯定的表达,“X1”向“X0”过渡的逻辑障碍,由修辞临时消除。

“X0”包含“X1”的非逻辑表达,通过规则1完成修辞过渡,得到主观认同。在将近29万篇作文中筛选出的8篇优秀作文均属此类,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修辞认知(谭学纯,2005、2009 b)临时接管了逻辑的权利,一旦脱离当前语篇,还将恢复对逻辑权利的尊重。

标题话语屏蔽了“X1”向“X0”的修辞过渡,需要在语篇叙述中展开并强化。因此,规则1应在语篇框架内补充,由此产生了规则2。

规则2:“这也是一种X”由标题话语向语篇叙述延伸,引入相关事件、情节、场景或评价,构建强力支持“X1”属于“X0”之一的语篇环境。

就下例来说,全文800字左右,反复强调一个逻辑悖理的表述:“瞬间即永恒”,用下划线标示:

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

昙花从不为她鲜艳得(的)短暂而暗自哀怜,因为她将自己怒放的那一刻书进了天地的长卷,万物无一不记得这的娇美,朝露从不为她光华得(的)瞬息而顾影悲叹,因为她用自己闪耀的那一秒照亮了世界的一隅,众生无一不怀想这的清丽。

因为真美,那些短暂的事物竟撼动了时间的定律,

当诗仙宽袍弃履,举金樽而邀明月,沐月华而影三人的那刻,这一丝浸透了蟾晖的酒香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的鼻尖挥散不去,似是还携了月下那人的三分不羁,极醇。

因为不凡,那些即逝的侧影竟跃过了文明的更替,

当屈子以血讴歌,孑然一身,仅怀拥一胸才气,腹含一枚忠胆投身汨罗的那秒,这一屡(缕)赤红泣血的绝美魂灵已挣脱世俗的枷锁,就随着汨罗江水的平平仄仄流过了漫漫岁月,滋润在每个志士的心田。

因为无愧,那些闪现的生命竟无视了历史的变迁,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生苦短,纵是八十而寿又何尝不是一瞬。

但且回首再看那南山脚下菊态幽美,洞庭湖心月晖清华;看那赤壁山涧金戈铁马,大漠暮里炊烟人家,

这些那些由真、善、美缠绕而成的瞬间,往往在笔尖的跃动甚至风叶的交响中被铭记。它们不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坷,甚至不曾在岁月的波涛中起伏,它们总以一种轻盈而美好的姿态起舞,独立于世,而在万物心中刻下永恒。

以真行走于世,以善放歌于世,以美馈赠于世,便可以自身之瞬间,成就大世之永恒。

瞬间,也是一种永恒。

语篇的修辞处理,是强力引导“X1(瞬间)也是一种X0(永恒)”的修辞认知,在不同的叙述位置不断产生新的叙述动力,直到抵达语篇叙述目标。逻辑层面不属于属种关系的“瞬间”和“永恒”,在语篇的三维叙述中进行修辞调度。文中关于“真美”“不凡”“无愧”的叙述所成就的“瞬间即永恒”,对标题“这也是一种永恒”构成修辞层面的三维支撑:

1. 因为真美,昙花一现的瞬间融进了天地长卷,短暂的事物撼动了时间定律。

2. 因为不凡,诗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瞬间,在孩童的诵读声中变为醉人的永恒。

3. 因为无愧,屈子投身汨罗的瞬间悲壮,在岁岁年年坚实的粽角中变为深沉的永恒。

三维叙述的每一个维度,加入同一个修辞强化句:“仅凭一个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使三维叙述呈现为语篇层面复沓的修辞结构,由此导向:真善美缠绕的瞬间,造就了永恒。

语篇起始句反向地否定“永恒”在公共经验中时间的无尽绵延,将“永恒”的时间长度减至最短:“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叙述终端“瞬间,也是一种永恒”,是对起始叙述的自然回应,也是叙述展开的自然结论。语篇环境中,每一次“瞬间即永恒”出场,都伴随着相关事件、情节、场景或评价的介入,也都伴随着修辞认知对“X1(瞬间)也是一种X0(永恒)”的强力引导。

(二)“X1”对“X0”的偏离度

由于语篇叙述强力引导“X1”属于“X0”之一的修辞认知,“这也是一种X”的语篇看点,在于“X1”为摆脱“X0”的压力如何偏离“X0”。“X1”推动语篇叙述的能量,较多地取决于“X1”对“X0”的偏离度。

“X1”对“X0”的偏离度制约语篇生成空间的一般条件可以概括为规则3。

规则3:在可识读的前提下,“X1”对“X0”的偏离等级倾向于偏离度高>中>低>零偏离。

理想状态下,“X1”对“X0”的偏离度不能太小,拒绝零偏离。零偏离等于“X1”拷贝“X0”,即“X1”在“X0”的语义范围内及对应的常规判断中被克隆。这意味着“X1”无法摆脱“X0”的压力,突显当前语篇富有新意的叙述,失去了强力改变公共认知的意义,也不能满足未知信息>已知信息的接受期待。

规则3需要进行补充,由此产生规则4。

规则4:在不改变“X1”和“X0”的道德评价的情况下,“X1”对“X0”的反向偏离,是偏离度的最大化。

以语篇为单位,重新观察例(1)~(8),给出“X1”偏离“X0”的方式:

8篇优秀作文,都有效地制造了叙述张力,对接受者产生陌生化效果,部分地得力于偏离度的最大化,即选择“X1”对“X0”的反向偏离。呈现为两种面貌:

1.在语义层面发生:“X1”和“X0”处于语义对立的反义义场。

2.在非语义层面发生:“X1”和“X0”处于反向对立的修辞场。

制造叙述张力的反向偏离,伴有“X1”向“X0”的转换。这种转换在《这也是一种芬芳》中表现得相对复杂:标题屏蔽的反向偏离,在语篇中首先由“X1”完成。从“X1”到“X0”,再次反转:《这也是一种芬芳》的初始叙述,是考生的童年记忆:一碗碗褐色药汤、老中医爷爷佝偻的背影、药罐里冒出的气体。爷爷煎熬中药的气味在房屋内弥漫时,“我”远远地躲避,病中服药,加冰糖也觉得苦口。

进入叙述展开区间,病榻上的“我”从家中破旧的中草药图典里认识了许多药名:白芷,半夏,紫宛,青黛,想象这些审美化的药名前世是温婉绰约的美丽女子,化作草药安抚病人,想象《红楼梦》里林妹妹因为药香的衬托,楚楚身影让人惋怜。

到叙述终端:“我”感觉到了“满室氤氲里”是“爷爷的爱”和病人“温柔的健康保证”,原先“药铺苦涩的气味”,变成“苦涩的药香”,叙述中止于“芬芳”。

语篇叙述的反向偏离路线可以描述为:

中草药由“苦涩”而“香”,是一次反向偏离。从“香”到“苦涩的药香”,是第二次反向偏离:“苦涩的药香”是一种主观化的感觉,“苦涩”和“香”,在同一经验主体的感知系统中,不会作为同一感知对象同时在场。汉语中有“清香”“馨香”“幽香”“暗香”“醇香”“芳香”,没有“苦涩香”,即使“异香”,也是“异”在香味浓烈,而不是香中的苦涩。就“苦涩的药香”来说,“苦涩”是真,“香”是幻,否则不会加冰糖还觉得药苦。从“苦涩的药香”到“芬芳”,审美化地过滤了“苦涩”,语用主体的审美感觉接纳了非实体意义的“药香”,“香”与“芬芳”同义。至此,“[X1]这也是一种X0”的强力引导才最终完成。

在“[X1]这也是一种X0”的叙述结构中,反向偏离较多地出现。反例的排除,似可考虑:当“X1”和“X0”属于语义对立的极性形容词且语义对立的极性形容词涉及道德评价时,不能选择反向偏离,如:

(9)[卑鄙]这也是一种高尚×

如果出现这种偏离,只能在语境支持下生成以句子为单位的反语,不能生成以语篇为单位的美文。因为关于“高尚”和“卑鄙”道德评价的公共标准不能互换。

“高尚”和“卑鄙”在反向对立的修辞场可以生成佳句:

(10)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但例(10)“高尚”和“卑鄙”道德评价的公共标准没有互换,与例(9)不是同一表达式,不属于同一讨论对象。

以上的语义分析和语篇分析,有一些不重复同类研究的观察点和微观分析的难点(孙绍振,2006),也有同类研究较少反映的修辞解释。解释的依据,是可以观察到的和不容易观察到的汉语事实。本文尝试性的探讨,多少带有一点修辞学科在自信自立的前提下吸纳优势学科智慧的愿望(邢福义,2005)。近年语言学相关学科部分学者的话语行为推介,正在促进修辞学科和语言学相关学科的研究相互注释,包括促进修辞学介入语言学相关学科研究(陆俭明,2008;沈家煊,2008;屈承熹,2008),修辞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为自身输血,并积蓄突围的能量。(钱冠连,2010;萧国政,2010)

三 结论

分项观察“这也是一种X”中的“这”“也”“X”;综合观察“这也是一种X”,可以发现它们在标题话语和语篇叙述中的不同功能和意义:

1.标题话语中的“这”,具有预设和指示双重功能,兼为标记语。进入语篇叙述的“这”,具有回指和引导双重功能,兼为标记语。

2.标题话语中的“也”是一个区别标记,同时暗示存在着“一种X”之外的另一个“X”,后者构成对当前语篇中“X”的隐性参照。

3.从标题话语看“这也是一种X”,能够观察到的,只有可见的形式“X”。这个“X”,在语篇叙述中分化为“X0”和“X1”。语篇叙述能否成功,取决于“X1”能否摆脱“X0”的压力。

4. 由于标题话语“这也是一种X”暗示了此“X”≠彼“X”,进入语篇叙述之后,“这也是一种X”的话语权转移:从言说“这也是一种X”,转向言说“[X1]这也是一种X0”。

语篇叙述强力引导“X1”属于“X0”之一的修辞认知,挣脱“X1”和“X0”不存在属种关系的逻辑限制,在操作层面,可以提取两条规则:

1.逻辑否定的事实转换为修辞肯定的表达,“X1”向“X0”过渡的逻辑障碍,由修辞临时消除。

2.“这也是一种X”由标题话语向语篇叙述延伸,引入相关事件、情节、场景或评价,构建强力支持“X1”属于“X0”之一的语篇环境。

“这也是一种X”的语篇看点,在于“X1”为摆脱“X0”的压力而偏离“X0”。“X1”推动语篇叙述的能量,较多地取决于“X1”对“X0”的偏离度。在操作层面,也可以提取两条规则:

1.在可识读的前提下,“X1”对“X0”的偏离等级倾向于:偏离度高>中>低>零偏离。理想状态下,“X1”对“X0”的偏离度不能太小,拒绝零偏离,否则等于“X1”拷贝“X0”,失去了“[X1]这也是一种X0”强力改变公共认知的意义。

篇11:福建高考作文空谷范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 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3.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再现

真理之路

苏格拉底坦言:“追求真理是人人拥有的权利。”正是是历朝历代仁人志士的漫漫求索,才开掘了那通向真理的大道。然而大道一旦筑成,便是永恒不变的吗?不,每个人都应认识到,新的道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我们常常更愿意追随人群,安心地踩在已知的大路上。古斯塔夫《乌合之众》中分析到大众没有辨识能力,因而也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事实证明,许多观点轻而易举地得到普遍认同,仅仅是因为大部分人感到这没有问题,他们不愿意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独特的看法。

人都是贪恋安逸的动物。我们宁愿抛弃自我的灵光,以空荡的身躯随波逐流,是因为我们相信既定的道路是安全的。同时,我们也在惧怕,惧怕自己不小心踏入了那未知的、前途未卜的道路,使得自己与众人失联,独自坠入深渊。于是,我们给自己的思维设了限制,不敢越雷池一步,殊不知,自我的极权已然将探求真理的机遇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尼采言:“我们要抵制把未知贬为邪恶的诱惑。”人们并不知善与恶、荣耀与鄙陋、真理与谬误皆是一株植物的果实与根。它们不需要同时出现,但正面事物可以是反面事物努力培育出的结果——可惜,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惧怕走错路,总是将未知之路一概视为危险,这便斩断了本可以培育出美丽新真理的植物的根茎。

真理并非永恒,那些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却常常延绵千年——这是可怕的。一条道路走上数千次,难免会破损不堪,然而谁都不愿成为第一个开辟新路的人。这便使整个社会成了一所旧式学堂,人们在其中学习上一辈的经验,学成后再管教下一代,永续轮回,恒久不变。这样的社会不断将人的生命潜力榨干,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模式化的脑袋,而这些脑袋只知追随,无法诞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新思潮。

这么一来,像“思考”、“探索”这类动词皆可抛去,人们像是机械收缩伸展的海绵,在陈旧的道路上蠕动着,却除了咸腥的海水什么也吐不出来。世界甚至会退回大爆炸时期,因为我们已然没有前进的希望。

船看似在航行,实则是为了找寻港口,我们每个个体,于人生的无边大陆上行走,不应不明目的何在。我们始终在探寻着通向真理的道路,无论世界如何瞬息万变,如何纷繁复杂,我们都要坚定自己脚下的步伐,要坚信真理之路不止一条。

满分分析

1. 逆向思考,步步创新。一般来说,一旦遇到陈旧的材料,不经思辨便很容易落入俗套。福建卷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不大,但可能会写得空洞,缺少自己的独特思考和体验。其实对作文材料的感悟和理解是允许有分歧的,只要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即可,可认同,可否定,可补充,可综合,只要做到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敢说真话实话、我口说我心就行。“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这句话本身没有错,关键是看你怎么去理解。该考生在“坚持走自己的路还是从众走他人的路”这一问题上,立场是非常明确的。作者针对材料1大胆质疑从众的社会现象。在从众心理喧嚣的当下,尽管“随心而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做清醒的行者,仍是人们心灵的选择。作者也告诉我们要敢走,不怕错,走自己的路,走一条不同寻常的真理之路。

2. 透彻分析,针针见血。考场作文中,以例代议的现象不少。如何解决说理不透彻的问题?必须选好切入点,找到分析的突破口。作者亮出自己的观点“新的道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后,借用古斯塔夫《乌合之众》中的分析来增强论证的权威性。然而又不仅仅凭借名人名言,而是从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来剖析人们愿意从众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因为人们要寻求“心理安全”。接着又直言不讳地批评那些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带来的严重危害,令人忧虑与深思。透彻分析就是要充分挖掘根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问题找原因,抽丝剥茧,让自己的观点突出鲜明。

3. 思维严密,层层推进。本文说理自然流畅,大量使用关联词,使思维逻辑严密紧凑。比如第三段,作者在分析“我们宁愿抛弃自我的灵光,以空荡的身躯随波逐流”时,仔细探究了原因。之后,一个“于是”推出了“人们不敢越雷池一步”,进而将“探求真理的机遇扼杀在了摇篮之中”的结论顺理成章地得出。如果说第三、四段是作者承接开头,那么第五、六段则是反向推理,作者在分析“一条道路走上数千次,难免会破损不堪”之后,一个“然而”引出了“谁都不愿成为第一个开辟新路的人”的可怕现实,这也充分证明了人们的守旧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发人深省。接着作者又用“这便使”导出了“恒久不变”引发的恶果。为了让结构纵向深入,作者又用“这么一来”,引入早已淡出视野的“思考”、“探索”等关键词,从而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并在论证中运用比喻层层推进。

写作借鉴

个性化,永远是引领时代的风向标。同样,作文思维也要体现个性化,有深度的见解更能让人觉察出作者的睿智,也会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如何在文章中体现个性化呢?

一是突出观点的个性化。我们在作出一个判断或某种取向时,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亮出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体验,“人云我不云,人步我不趋”,说别人未曾说过的,谈别人虽谈过但不完整的,记别人虽记过但不透彻的,写别人虽写过但不能与时俱进的内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独特的视角看现象;采取批判的态度去继承与创新,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思考和见解。这便是个性化。当然,要注意的是,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反弹琵琶时,一定要把握好火候,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是强调分析的个性化。有同学擅长对事例的分析,有同学专注于对名言的挖掘,有同学善于对理论的研究。在议论文的分析说理中,用的最多和最有效的就是由果溯因法。面对某一现象或话题时,要多问一问“为什么会这样”,“除此之处还有哪些原因”,“哪些原因是浅层次的?哪些原因是深层次的?”学会探究原因和实质,才能得出让人信服的结论。有时也不妨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问题:不仅要思考“人们为什么会这样”,还要思考“有的人为什么不这样”等。“不这样做的根源”往往也正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比较择优,就有可能写出有个性有深度的文章。

上一篇:大连市农村户口管理规定下一篇:高中名著阅读大卫科波菲尔的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