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反思

2024-07-03

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反思(精选6篇)

篇1: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反思

对高中语文教学与网络语言暴力的几点反思

内容提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反思当前网络语言暴力,希望给学生营造公开、自由的表达空间,并且强调在训练策略中需要注意的三个原则:准备原则,倾听原则,和评价原则。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

公开

自由

尊严

对高中语文教学与网络语言暴力的几点反思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暴力

随意打开百度贴吧中的中学网页,多数帖子是骂人的,骂老师,骂同学,骂毫不相干的人,语言粗俗,肮脏。我们称之为网络语言暴力。

二从语文教学反思网络语言暴力

这不由得让人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们给了学生多少公开表达的空间?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语言表达教育大多停留在文字教育上,书面表达教育可以称得上超常发达,而与之相应的口头表达至今仍停留在课程标准里,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孩子口头语言严重匮乏,正因为学生们没有公开辩论与表达的练习,他们就更乐意于网络上的隐蔽的文字发泄。

在校的高中生们唯一的公开表达的空间就是课堂,为的是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辩论和表达的机会?理由很简单:高考不考。于是,好一点的学校按照语文教学要求安排一两次课堂上的小辩论会,差些的学校连这点形式都不走。而且语文上的这些活动往往没有音响设备,舞台,时间和观众是搞不起来的,如果语文老师不能获得学校的帮助,也无法开展。

二、我们给了学生多少自由表达的空间?

在公开表达严重缺乏的中学教育中,自由表达同样是奢望。

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是大多数学生们仅有的公开表达的机会,说是自由发言,但自由的空间受题目和时间的限制,他们有的没思考好就被叫了起来,吞吞吐吐,不知所云;有的自以为想好了,却前言不搭后语,表达混乱;有的羞于开口,扭扭捏捏;有的程式化,套路化,让人生厌。一个班级难得有几个学生能表达清楚的。基本的语言表达尚不过关,自由表达又从何谈起?

思想的自由虽然不一定来自身体的自由,但身体的自由绝对有助于思想的自由。现在的很多学生脚走不出去,思想也走不出去。对于现实社会没有实践的时间和机会,身体和心灵都被禁锢,谈何自由表达?学生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应试书,书本上只得皮毛,补充阅读又没时间看,狭窄的阅读面限制了知识的迁移,也限制了思维的发展,谈何自由表达?在学校里生与生的交流通常是自由的,师与生的交流却是不自由的,传统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自由表达也有着太多的限制,谈何自由表达?而教育教学中回避重大的现实问题,回避社会的黑暗面,回避国际上的批评和争论,也造成了学生对现实的忽视和对虚拟世界的依赖,他们已然没有了自由表达的兴趣。

再说最发达的书面语言表达里,学生们又有多少发表自己想法的空间呢?学生的作文大多是围绕着考试转。考试为了它的公平性必然限制了范围,为了适应90秒钟一篇作文的阅卷速度,又强化了内容和形式的规范性。于是反复训练的是应试作文,这里也没有他们表达的空间。

三、我们给了学生多少爱与尊重的空间? 严重的心理压抑造成的严重的心理变态。青少年说出一些恶意的话语,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任何语言表达都是无力的,不会引人注意,只有暴力语言能够形成足够的杀伤力,以一种伤害反击另一种伤害。我们爱学生,还是爱他的成绩?我们的爱附加条件了吗?

我们尊重学生,还是尊重他的家庭?我们的尊重让他们获得尊严了吗? 应试教育戕害了学生的身心,遗憾的是,到现在也未有实质性的改变。

三如何引导学生远离网络语言暴力

学生网络语言暴力,学校语文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应该及时在语文教育方式方法上谋求改进。我们首先应抓住课堂,在课堂上给与学生自由,尊重和公开表达的空间。

关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方法,很多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例如复述、演讲、辩论、课前三分钟、口头作文等。我想除上述方法之外再补充三点原则。

一、说前准备原则。

在训练早期,帮助学生树立“说”的信心非常重要。鼓励,表扬是很好的方法但也不能成为无原则的口头禅,如果学生明明说的不好,也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地方,乱表扬只会挫伤他的自尊。所以应当将他们的第一次组织到最好。我个人认为,说前应该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强调“足够”是因为当前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上,教师提问与请学生回答之间的时间过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在训练早期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想好该说什么,怎么说,甚至可以先低声地说一遍。教学中你很容易发现部分学生,他举手最快,开头的短句子也很不错,但很快就说不下去了,头脑的构思和实际的“说”其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特别是在词语的选择上,构思只是明确思路,真正的“说”需要的是词汇的合理组织,学生在表达中最头痛的就是短时间内找不到词。

我们还发现许多学生平常说话口若悬河,但口头表达时却表达得支支吾吾,拉拉杂杂。究其原因是自然说话的特点是比较“散”:可以东拉西扯,可以前言不搭后语——前言后语缺少连贯;而口头表达恰是要尽量回避这一点,要求目的性强,不允许“散”,不允许跑题,必须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如果让他们事先说一遍就会很不一样,他们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他们也会主动解决这个问题,哪怕词语不是很贴切。

说前的准备先要靠教师的指导,能预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说起来,说得有信心,说得精彩,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去实现真正的公开、自由的表达。

二、说时倾听原则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他或是看着老师,或是看着书本,或是看着桌子;老师在认真地听,似乎不大能听清楚;坐着的同学互相议论着老师的问题,嗡嗡声一片。这样的课堂需要调整。

我们的学生他愿意听老师说,不愿听同学说,他们缺乏倾听的素养。小学的《新课标》在口语交际这方面就有明确的要求:“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会听了,听出了问题,才能纠正,才能更好地互动应对。这样才能“使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才能更顺利地完成交际行为,达到交际目的。所以,我认为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不忘对学生进行“听”的培养。倾听能使别人感到尊重和欣赏。在课堂上学生的表达不仅需要教师的鼓励、赞美,他们也需要同龄人的承认和尊重,一个倾听的姿态就是最直接的肯定和赞许。记得有这样一句谚语:上天给了人类一张嘴巴,二只耳朵,就是要求人们少说多听.倾听可以增强沟通的效率。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他们更需要理解和沟通的有效性,而学习的压力也常常使教师和家长忽略这种沟通,促成了他们更大的压力。网络上的释放也就理所当然了。

总之,倾听,也是一门艺术.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缺少的不是喋喋不休的表述,而是诚心、耐心加鼓励和理解的倾听.常用倾听,巧用倾听,是素质魅力的完美体现,只要让学生感觉到他说得东西有人在认真地听,他就会注意到表达的方式,表达的内容,他会有强烈的尊严感。这也是公开、自由的表达不可或缺的。

三、说后评价原则

首先评价是指导。在语文课堂上一个问题提出,一个学生回答,不正确,换下一个,直到正确为止的提问模式必须改进。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反映了这个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都应予以评价,在评价中指出问题,才能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

然后,评价是鼓励。在学生说话后要有鼓励性的评价,发现学生有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增强他们当众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在教师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应该重视同学评价,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

教师创设的自由、民主、活泼的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将老师的角色谈化,尽量以鼓励,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尽量让较大胆的学生开始,引导其他不善言语的同学。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加强口头表达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表达、讲述;有意识地通过同学评议引发争论,展开辩论,创设公开,自由的语文课堂。

校园里,当班干部要演讲,组织活动要说明规则,大大小小的演讲比赛,辩论会,都是给于学生的自由公开表达的空间,语文教育者必须抓住这空间,合理地计划安排,做到公平、公开与公正,让学生的逐渐成熟的思想有一条正当的途径去表达,让他们获得真诚的帮助和公正的评价。

仅仅靠校园是不够的,影响教育的还有社会大环境。对于社会的积极面,教师要宣传,对于社会的黑暗面,教师要不隐瞒。高中生距离社会不远,因为他们的思维日趋成熟,快捷的信息传递让他们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面对社会的丑恶,很多时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厢情愿的回避和隐瞒。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没有公开谈论的空间,而私下的议论如果缺少公正,客观的指导,就会流于浅薄和低俗,出现网络语言暴力就是一个明证。我们期待成人的自律,期待社会主流媒体的正确导向,我们更应该在教学中承担起营造自由、公开的表达空间的责任。

我所希望看到的社会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媒体。看一些国外的教学材料,看到那儿的高中生可以给社会知名人士写信,给当地的政府写信,给国家领导人写信,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抒发情感,我很惊异于他们的胆量和责任意识,你看同样的年龄,他们的表达已经走出了校园;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信一般都有回复,没有多少人因为他们是高中学生而忽视他们的意见,这当中包含着多少关怀和尊重啊。我们的孩子呢,我近期也看到的一个报道,里面提到南京外国语学校的一名现已被哈佛大学录取的同学,一年前从美国交流回来时,她看到火车上很拥挤,有些农民工甚至上不了车,为此她给铁道部部长写了一封建议信,遗憾的是没有回复。

还有家庭,有多少忙于工作的父母忽视了他们孩子的沟通要求啊。我们的家长学校也应关注这个问题,真正地将学校与家庭有效的结合起来,给与孩子更多的表达空间。

总之,我们的高中生依赖网络上的暴力语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他们的任何表达都不会引起重视,他们说的话没有用,所以要消除高中生的网络语言暴力,不仅需要语文教师、家长、学校的正确引导,也需要全社会的帮助。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给与学生更多的口头表达机会;让他们能更自由、公开的表达他们的观点;让他们的表达不要像扔进死水中的石子;让我们给与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效地消除网络语言暴力,让孩子们的身心更健康,更积极,更向上。

参考书目:

《语文新课程标准》

李卫东 《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试探》《网络教育研究》2003年3月25日 张小平《关于网络传播语言特点的观察》中华传媒网2003年10月24日

篇2: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反思

——以陈赫“劈腿”事件为例

“网络舆论暴力”作为一个新兴词汇,目前还没有专家给出权威性的解释。只有简单的为其下一个定义:网络上每当出现一件焦点型事件后,部分的网民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看法并与其他人在意见上达成一致而形成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舆论;在此过程中,网民会针对特定的个人或是意见不同的声音进行抨击、谩骂甚至人肉个人,造成对其人身及精神上的伤害。

2015年初在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在《爱情公寓》中一直以“好男人”形象示人的曾小贤的扮演者陈赫“劈腿”事件了,网民对此事的态度也从此事件刚开始爆出时的不相信,可惜怜悯再到攻击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个人,舆论的转变每一秒都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网民卷入其中,以至于遭受到人肉搜索、人身攻击,网友@软柿子就是受害人之一,此事件中舆论暴力展现了威力。

一、离婚事件始末

根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关于陈赫出轨事件得以下综述,1月14日至20日出现个别有关陈赫可能已经离婚的微博,但是并未受到广泛关注,其大多数粉丝认为是有人黑陈赫并对原帖博主进行谩骂。21日微博名为@娱乐圈揭秘的博主发帖称:“风行工作室声明已拿到陈赫出轨某女星的照片,预计“下周一见”;这如同一个重磅炸弹,网民开始关注,微博众多大V也开始进行分析转发同时向网友普及关于帖子中提到的风行工作室在娱乐圈中的影响力,缘由即是2014年文章“周一见”事件是此工作室所为;到了22日晚间陈赫发表长微博“我错了”但此贴中陈赫未提及自己劈腿事件,只是强调与妻子许婧因工作繁忙而和平分手,并提出离婚在14年7月就已结束,这使网友们再次联想到此前的“阴谋说”,事件更加扑朔迷离。同时又有消息爆出早在2014年11月,陈赫与女星张子萱在横店拍完《医馆笑传》就有工作室摄影师拍到陈赫的照片。起初该记者倒也没有发现女主角的身份,不想陈赫发现被拍,居然追着摄影师满机场跑。后来,男女主角还都曾找到他们公关,希望拿钱解决问题,遗憾的是,都被他们拒绝了。直至劈腿内幕爆出,陈赫与张子萱同游、同居的照片视频公之于众,众多之前相信“阴谋说”的网民大跌眼镜,转而开始将攻击对象转为陈赫及女星张子萱。而处在此次风暴中心的除了上述二人还有陈赫的妻子许婧,网友们除了去她微博下评论安慰,还挖出关于两人的相关新闻,有网友发现早在去年年底就爆出许婧已怀孕8个月,预产期是今年2月;这使得网友们的怨愤更深一层。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幕曝出,陈赫在粉丝心中一直以来的好男人形象濒临幻灭。据说在这紧要关头,陈赫在粉丝群中上传了一段道歉语音,称真的很对不起大家,“我真的希望你们每一个都能开心和快乐,我让你们每一个人都失望了”。录音虽不长,但陈赫语气激动,声泪俱下那叫一个感人。一些粉丝听了陈赫带着哭音的道歉后很是心疼,呼吁外界不要再伤害陈赫,也不要再妄自评论了。而正当此时网络上出现了谩骂陈赫“不负责任、人渣”与“他也很难、原谅他吧”等两种主要言论后;一位名叫“软柿子jampasg”(以下简称@软柿子)的网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立即让事件升级,部分网民中开始出现极端化的言行举止。

二、人肉搜索@软柿子事件

此前有消息称陈赫将继续参加《奔跑吧!兄弟》第二季录制。当其微博发文承认离婚后,一位名叫“@软柿子”的网友留言:“你退出跑男这个正能量的节目吧,我不骂你,但是退出节目好吗?”陈赫随即回复:“好,对不起。”被陈赫疯狂粉丝人肉谩骂。仅仅四个字,软柿子被人肉。话题由#陈赫退出跑男#一边倒的变成了#陈赫不要退出跑男#。大概这个时间段,浙江卫视发表声明,从侧面支持第二期陈赫继续参加。劈腿事件渐渐退出公众视线。软柿子瞬间爆红,舆论分为了多个方向,一边是认为此网友的言论不合适,一边是认为网络暴力太可怕,让陈赫向网友道歉。

在网络上被每天谩骂攻击的网友@软柿子在顶不住压力之后再23日发表了自己的言论发表了道歉信,当众多网友心中的怨气日渐减小之时,同日陈赫妻子许婧发表微博:“求放过,爱情转为亲情,我不允许他受到任何伤害与委屈”事件到达一个高潮,大家在怀抱着和平分手的美好憧憬的同时惋惜这一段爱情童话,这也让之前“陈赫出轨”的有关报道再次被质疑,而此时网友们将矛头又对准此前的网友@软柿子身上,更有极端的网友人肉搜索了“@软柿子”发现该网友其实是一位高三学生,但网友对其的人身攻击并没有停止,直至@软柿子删除原博,此事才告一段落。这次事件不仅展现了网络的强大力量而且还赤裸裸的为社会呈现了网络舆论暴力对一位高三学生的伤害。同时也引起了在当今信息高速传播、人信息传递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待网络暴力、舆论暴力态度的反思。

三、“舆论暴力”成因

1、公众在网络上的匿名身份加速了舆论暴力的形成和发展。

2、公众自由表达意见的渠道单一。传统媒介受自身特征限制,很难为公众提供一个自由的信息发布和意见表达平台。

3、部分网友通过网络宣泄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表达的情绪。

4、部分网友缺乏理性判断,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很多网友缺乏独立判断,容易人云亦云。

5、网民中的“群体极化”现象更加突出。“群体极化”,即“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6、部分个人或网站的故意炒作。“网络舆论暴力”是网络公众的集体行为,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个人或网站的故意甚至恶意的炒作。

四、反思及对策

1、反思

受到影响的是引发这些舆论的事件当事人,他们不仅要遭受网络世界中声势浩大的声讨,甚至还要遭受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谴责甚至是人身和财产的伤害。这是“网络舆论暴力”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参与到“网络舆论暴力”中的很多网民本是真心地打抱不平,但在得知事实真相或是事件结束时感觉被欺骗和利用。他们的合理表达在某些人的操纵下或是在某种环境中也变得无序无理起来。“网络舆论暴力”同时对其实施者也造成了伤害。

在网络舆论暴力中,恶意的谣言往往刺激了网民的神经。加剧了网络舆论的暴力化程度。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网民则通过散布谣言来刺激网民。而由于多方的原因,主流媒体却总是姗姗来迟或是缺席“ 由此,谣言四起,网络舆论也烽火连天,难以控制,从而走向暴力” 在网络舆论暴力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具体什么人充当意见领袖并不明朗。一般来说是获得网民信任的人,诸如网络的斑竹,或是某领域的专业人士,或是网民喜爱的某公众人物。毫无疑问的是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着这样的意见领袖,他们对于网民意见的态度存在巨大影响力意见领袖的误导,则使得网民在追随中!逐步偏离理性的轨道。

2、对策 法律具备权威性和强大性是控制网络舆论暴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网络舆论暴力往往是以侵犯当事人的隐私,甚至是骚扰当事人的生活为主要特点。无论是言语上的暴力还是行为上的对于个人人身和隐私的侵害,都已经构成违法,政府应该加强对于个人隐私权的立法保护!特别是要有针对网络媒介的立法。让网民意识到即使是在虚拟网络中的言行!只要侵害了个人隐私与生活,同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受到相应的惩罚;同时网络的监管不仅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监管,也要寄希望于网络受众的个人自律。让网络成为意见公平公开交流的市场,净化网风。由此看来,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势在必行。

五、参考文献

[1] 《反思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 陕西师范大学 熊欣 李玲

[2] 《反思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 长沙理工大学 聂亮 其它:

[3] 《微博意见领袖初探》 上海交大 刘锐 [4] 《网络舆论暴力产生模式探究》 重庆交通大学 温洪全

篇3:网络舆论暴力的社会控制

关键词:社会控制,网络舆论暴力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每个人都自称为互联网的一代。我们开始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话语表达, 形成公众舆论压力, 对社会一些现象、事务进行监督, 以期社会更加和谐、健康。然而, 天下万事万物, 当阳光照耀时, 其一定有阳光的一面, 也一定有阳光下的阴影。所以互联网也不例外, 我们一方面享受着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所有福利, 同时互联网也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例如一些热点事件经过网民的激烈讨论后, 网络舆论偏离正常的轨道走向了极端, 转变为网络舆论暴力并表现出严重的破坏性, 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近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关注点锁定在网络舆论暴力的研究上。目前, 我国学术界对于网络舆论暴力相关问题的研究初见成效, 但是学界对它进行研究多是从表面出发, 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件进行的分析。此文在梳理了众多文献后, 将以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对网络舆论暴力的概念、表现形式、成因、危害以及社会控制进行分析、研究。

一、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

(一) 网络舆论暴力的含义

关于“网络舆论暴力”, 目前相关法律和学术界都还没有给出一个权威的解释。在相关学者对网络舆论暴力解释中, 比较认同熊欣、李玲的观点:“网民通过激烈的言辞等在网络空间表达对某一事件和现象的看法, 并对事件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 还以公布事主个人隐私信息等方式使网络的道德审判转向现实生活, 使当事人以及部分参与者受到心理甚至生理的伤害。”[1]“网络舆论暴力的性质, 从道德角度来说, 属于一种明显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2]从这些解释出发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对网络舆论暴力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知道:首先, 它是一种集体行为 (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 ;其次, 它是一种越轨行为 (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 。

(二) 网络舆论暴力的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网络的普遍化, 网民数量的激增, 网络舆论暴力事件频频发生, 并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概括而言, 网络舆论暴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 在聊天室、论坛、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对网络事件当事人的谩骂、侮辱、排谤、围攻、网络审判等行为。

第二,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索出事件当事人的信息然后在网上公开其个人隐私的行为, 即“人肉搜索”。

第三, 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对事件当事人及其亲属进行谴责, 使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遭受身心压力, 甚至是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 即“网络追杀”。

(三) 网络舆论暴力的形成原因

第一, 环境条件:虚拟的网络。虚拟的网络环境让网民肆无忌惮, 不担心会被惩罚。第二, 结构性条件:人们对当下社会的种种道德不公现象心存不满, 且在现实生活中累积了压力无处释放。第三, 普遍情绪的产生:在传播学者看来, 人作为社会动物, 总是力图从环境中寻求支持, 避免陷入孤立状态, 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 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明自己的观点, 最终形成一个以占上风观点为主的舆论场。[3]第四, 诱发因素:事件当事人的行为背离了网友们的道德标准。第五, 行为动员:网络舆论中的“意见领袖”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普遍认同会反复的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宣扬。第六, 社会控制能力:不力。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体系, 当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 国家很难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从社会失范理论分析:社会失范即社会没有统一的规范或者个人和群体对规范的理解不到位。很显然, 到目前为止, 我国对网络行为还没有一套系统而清晰的规范体系, 网民们正是出于一种匿名状态下可以不必承担责任的心理, 以及“法不责众”的心理状态支配下才无所顾忌地以道德的名义对他人实施暴力伤害。并且网民们也混淆了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自由与绝对自由的含义。这两方面的失范都是导致网络舆论暴力这种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

从社会冲突理论分析:社会冲突即社会中并不存在一个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的、相同的目标和价值, 社会中总是会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 网友们对其所关心的事件中的当事人的行为不认同, 要求对其进行“道德审判”, 因而造成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对网络舆论暴力进行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网络舆论暴力的发生及其扩大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在这样的形势下, 有必要对其进行社会控制。

(一) 网络舆论暴力对国家的危害

1. 影响国家的稳定、和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虽然网络是虚拟的, 但是网络舆论暴力的发生和发展终究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网络舆论暴力是把现实中也许很平常的事情放大化, 那么, 随之它的影响也是被放大很多倍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网络舆论暴力事件, 就会导致相关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无法开展正常工作, 影响政府履行自身职能, 进一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2. 对国家的法律造成冲击。

很多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发展到最后, 网民们其实都不是希望相关事件依法律途径去解决, 而是对事件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然而, 这种“道德审判”所依据的只是网民们自以为合理的道德标准, 这种标准往往和法律的标准是大相径庭的。即使很多相关事件按照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 网友们也试图对司法进行干预, 最后导致事件的结果并非法律途径下应当给予的结果, 这就对国家的法律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二) 对社会的危害

1. 挑战道德标准。

网络舆论暴力行为的频繁发生, 会影响网民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处事方式。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会影响个体的价值观, 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网络舆论暴力冲击人自身的防卫系统, 原本符合社会伦理和道德意识的价值观在网络舆论暴力的冲击下会被扭曲。[4]在网络舆论暴力事件中, 网民们披着道德的外衣, 做着违反道德的事, 而且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长此以往, 将会形成人们在思想上的混乱, 不知道怎样做是合乎道德标准的。

2. 造成网络环境混乱。

近年来,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思想碰撞、情感宣泄的重要舆论渠道。但是, 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屡屡出现使得网络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 造成公信力的丧失。许多网上跟帖没有经过证实就被夸大其词, 这已经成为通病。[2]这样的情况下, 整个网络环境是混乱不堪的。

(三) 对个人的危害

1. 损害个人的权利。

首先, 对于事件当事人来说, 他们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被网友公开后, 毫无隐私所言。他们被无数的网友谴责、辱骂, 甚至这种攻击直接被延伸到了现实当中, 他们不仅要承受精神上的重压, 还要遭受现实中的人身以及财产安全的威胁。其次, 对于参与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网民来说, 他们无所顾忌地滥用法律赋予他们的言论自由的权利, 实质上却是对自己拥有的这项权利的损害。因为自由不是绝对的, 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追求绝对的自由, 结果将会丢失自由。

2. 容易出现信任危机。

纵观网络舆论暴力事件, 我们可以发现, 很多事件其实是不真实的, 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失真的现象。例如, 风风火火的“史上最毒后妈”事件, 最后被证实事实与网友们所说的天差地别。在这样的情形下, 人们会产生疑惑, 究竟什么样的信息是可信的?由一开始对网络的不信任, 扩大为对整个媒体的不信任, 最后甚至是对国家的不信任。

三、网络舆论暴力的社会控制

所谓社会控制, 就是通过各种社会或文化的手段对个人或集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 使其符合社会传统的行为模式, 以维持社会秩序的过程。[5]为了净化网络环境, 使网络行为有序化, 必须也要对网络舆论暴力进行社会控制。笔者将从组织、法律和伦理道德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 组织控制

1. 加强行业自律, 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

网络并非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 它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反映。网络上的信息也应注重真实性和全面性, 网站作为网络媒介的主要把关人之一要肩负起对信息把关的职责, 要提供事实情况和意见, 不因私利而片面报道和隐匿事实。网站把好关, 充分发挥其“把关人”的作用, 可以为网络舆论暴力的产生设置一道强有力的保护屏障。

2. 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

传统媒体受规章制度的约束, 一直以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准则, 因此积累了权威性和公信力。其工作人员大多是专业的新闻人, 这一资源可以在应对网络舆论暴力中有效利用。在网络舆论中, 传统主流媒体要运用其优势, 及时跟进事态, 公正客观地报道真相, 用权威的声音消除不理性因素, 传播主流价值观, 引导人们的舆论走向, 更好地发挥媒体的社会监督及文化传递功能。

(二) 法律控制

1. 立法控制。

法律具备权威性, 是控制网络舆论暴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 我国针对网络的立法并不全面, 而且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也都是过时的, 跟不上如今网络发展的速度, 导致像网络舆论暴力这类新事件发生时难以找到相应的法律法规去解决。网络舆论暴力往往是以侵犯当事人的隐私, 甚至是骚扰当事人的生活为主要特点, 无论是言语上的暴力还是行为上的对于个人人身和隐私的侵害, 都已经是违法。这样的状态下, 政府必须要加强对于个人隐私权的立法保护, 特别是要有针对网络的立法。让网民意识到即使是在虚拟网络中的言行, 只要侵害了个人隐私、造成了对当事人的侵害, 一样需要付出代价, 受到相应的惩罚。

2. 执法控制。

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如果不能严格地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违法者进行相应的惩处, 法律法规就会形同虚设, 当事人依旧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网民们会依然我行我素, 这样立法就相应的失去了意义。所以, 国家在制定了针对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后, 还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执法队伍。这支队伍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违法的网民给予相应的惩处, 让他们真正意识到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 从而对自己的言论与行为进行约束。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三) 伦理道德控制

对网络舆论暴力的伦理道德的控制, 是通过培养和树立个体有意识的自我约束心理机制, 培育网民的自律精神来实现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调控, 从而控制网络舆论暴力的发生。进行伦理道德控制的手段主要有:

1. 加强网络社会的道德教育。

网络舆论暴力事件的产生是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的反映, 虚拟世界的道德失范又会对现实社会的道德水平产生消极影响。[2]因此, 加强网络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必须的。网络社会的道德教育的过程包括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确定道德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和养成道德习惯五个环节。为了使道德教育过程的这五个环节有序地进行, 需要采取的基本方式主要是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道德教育入手。通过对网民进行道德教育, 有效地提高网民的自觉抵制网络舆论暴力的能力, 做到不发动、不参与、不支持和不受害, 让他们在网络活动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正向引导舆论, 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社会氛围。

家庭教育中, 父母要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子女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 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学校要将网络知识的传授与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进行有效结合, 将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作为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往也会存在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现象, 所以广大网民要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社会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对社会成员进行认知引导、榜样示范, 使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符合社会要求。

2. 通过社会道德评价形成道德舆论场。

道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 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 激励人们扬善弃恶。社会道德评价的各种形式都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某种道德舆论场, 人们都普遍具有归属需求和趋利避害的本性, 所以他们在遇到道德评价时, 都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调适, 使其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 对网络舆论暴力行为进行社会道德评价, 形成道德舆论场, 对于网络舆论暴力行为的控制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熊欣, 李玲.反思网络舆论暴力的成因[J].青年记者, 2008 (14) .

[2]周霞.论网络舆论暴力的伦理规制[D].北方工业大学, 2014.

[3]邓晓霞, 王舒怀.对“网络舆论暴力”说“不”[N].人民日报, 2007-08-10 (16) .

[4]刘艳.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D].浙江师范大学, 2013.

篇4:对“暴力”的反思

初看斗争韩老六时,心里是痛快的,这个作恶多端的恶霸终于要迎来正义的审判。但随着作者叙述的笔尖,这慢慢地,由快意变为寒意。

“无数的棒子举起来,像树林子似的。人们乱套了。有的棒子竟落在旁边的人的头上和身上。”“一个老太太腿上也挨一棒子,她也不叫唤。”“待要再打,她的手没有力量了。她撂下棒子,扑到韩老六身上,用牙齿去咬他的肩膀和胳膊,她不知道用什么法子才解恨。”

面对这个剥削他们已久的恶霸,人们红了眼,不顾一切地要发泄心中积攒的怨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丧失理性,不顾秩序,为泄心头之火把棒子打在无辜的人身上,这是可怕的。这一幕充分展示了人性凶暴的一面,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唤醒了那邪恶的一面。乃至于后来在萧队长的帮忙下人们把张富英,唐士员和李桂崇的假农会推翻后,又按照之前待韩老六一样,把三人五花大绑押送众人面前,三句不合便抡起家伙要打,被萧队长和郭全海制止。这三人的确窃取了土改果实犯了大错,但他们和韩老六伤天害理,谋财害命不同,罪不至此,况且在一个有政府的地区押送相关机关审理前群众性施暴也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但人们意识不到,觉察不到,理所当然地认为之前处理韩老六的方式也可以完全施用于其他破坏分子。这便是对韩老六的那场斗争在人民心里留下的祸根,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面文化大革命的各种暴力批斗,各种动乱埋下祸种。事实上,土改过程中也出现过失控状况。农民的挖浮财已超出阶级斗争的约束,出现了“扫堂子”的变故,也就是进城抢东西。

人们是淳朴的,有时也是缺少理性的,遭受了长时间的贫困和剥削,他们往往会在群情激涌时,让心中对现实的不满,让捣乱分子的言语蒙蔽,失去理性,干出错误的事情。而这一切,可能就来自于这么一场看来“合情合理”的斗争。

正道是需要伸张的,而善恶终须有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面对国内国外重重敌对势力,是需要“暴力”来保护的。

但“暴力”需要慎重、理性地对待,哪怕“暴力”的动机是正义的,的“暴力”风波席卷后永远会在人精神上留下无以填覆的沟壑,施暴者亦然,受暴者亦然。一旦导火索被点燃,一旦这场愤怒的大火蔓延开来,即便部分人们反映过来,想要扑灭,也晚了。

时至今日,如何理性对待“暴力”依然是一個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

篇5: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反思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了。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增强了现代语言的多样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了反思。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言 网络语言暴力 反思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流行语丰富了现代语言的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随之产生。本文以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宝宝”为例,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并且对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作出反思。

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以“宝宝”为例

“宝宝”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起初,它是父母或其他亲属对家中婴幼儿的昵称。因为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几乎每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后都是如获珍宝。甚至在父母眼里,不管孩子年纪有多大,哪怕他们有了孩子,只要父母在,你永远就是他们的“宝宝”。随着时间的发展,“宝宝”一词的语义开始扩大化,比如恋爱中的男生往往会把女朋友称为“宝宝”,以此表达两人的亲昵及对女友的浓浓爱意。不管后来两人的感情发展如何,至少在热恋期,女朋友对于男生而言确实是如获至宝。

然而,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词语,悄然间成了2015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宝宝”一词的新义是从网络流行语“吓死宝宝了”中演变而来的。据网页资料显示,这里的“宝宝”是指说话者本人,“吓死宝宝了”实际上是说话者在自言自语“吓死我了”。这整句话在网上流传开以后,女生们在受到惊吓时往往引用它来卖萌。后来,“宝宝”一词就脱离了这个语境而被年轻女性独立使用――只要是说话氛围协调,那么女生几乎在任何语境中都可以使用“宝宝”或者“本宝宝”这样的字眼称呼自己,比如“愁死宝宝了”“本宝宝要去上班了”。再后来,“宝宝”一词甚至失去了原来偏指女性的性别色彩,可以用来不分男女地指称对方,以表达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亲密的关系或者是显示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亲昵态度。比如,在一些电子商务的社交平台(如旺旺、淘宝)上,客服过去经常使用“亲”这个字眼表现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现在“宝宝”一词也争得一席之地,在缩短店家与客户的心理距离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购物网站外,还有一些网络教学平台的工作人员,也经常称呼学员为“宝宝”。比如,“雅思宝宝”“哲学宝宝”“高考宝宝”等。这个“宝宝”如此流行,甚至在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上,冯巩在小品《快乐老爸》中也引用了一次“吓死宝宝了”。

经调查发现,网络流行语的创造者和使用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个庞大的年轻群体正处于生命的活跃期,他们对社会的变化最敏锐,也最容易冲动。这些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求新、求异、求简、求活。年轻人借助网络流行词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了张扬个性和青春活力。

在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催生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的发展折射出了现代社会的变迁。因此,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社会上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其间,对网络流行语批评的声音也时有耳闻,但是主流对网络流行语还是采取一种宽容和认可的态度,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可和接受网络流行语。

二、防止网络语言暴力

说到网络流行语,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语言暴力。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可以依托某一种社会现象,瞬间在网络世界传播开来。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个词语可能会像上文所列举到的“宝宝”那样柔和可爱;但更有可能会像一只魔鬼般狰狞而充满暴力,给当事人带来无尽的伤害――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讨论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暴力并不是单指某些特别的话语,而是指所有对听话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是影响力的言语。所谓网络语言暴力,就是指说话者在网络这个虚拟平台上,讲一些肮脏、污秽甚至是扭曲事实的话,以一种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从而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一种语言现象。说到网络语言暴力,读者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这里我想给大家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莱温斯基是1998年白宫性丑闻事件,也就我们所熟知的“拉链门”的当事人。在饱受网络欺凌之苦后,沉默了十年的莱温斯基于2015年3月走上了Ted大会的讲台,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呼吁大家共同抵制网络暴力。她在演讲中说了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1998年,没有人知道这种名叫‘因特网’的新技术会把人类带向何方。自诞生以来,因特网用难以想象的方式将人类联系起来。它让人们找到失散的兄弟姐妹、拯救生命、发起革命,但是我所遭受的黑暗、网络欺凌和被称为‘荡妇’的羞辱也如雨后春笋般疯长。每天,在网络上都会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被辱骂和羞辱,而他们对此束手无策。这些辱骂和羞辱让他们想立刻死去。悲剧的是,有些人,真的因此而死去。这一点儿也不虚拟。ChildLine是英国一个致力于帮助年轻人解决各种问题的公益组织。去年年底,该组织公布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从2012年到2013年,与网络欺凌有关的电话和邮件数量增加了87%。一份来自荷兰的综合分析首次披露,网络欺凌比线下欺凌更容易让人产生自杀的念头。”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网络空间的自由性、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广阔的自由世界。一些网民认为,在与他人进行网上沟通时,对方并不了解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背景,这时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的认同感就不再具有约束力,导致双方对交流的后果毫无顾忌――平时不好意思说,不敢说,或者是不应该说的各种脏话,在网络上都被肆无忌惮地说了出来。这样,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肮脏、色情、充满暴力和辱骂的言论。即便这时有人出来阻止或者反对这种现象,他们往往会受到攻击,被认为是多此一举的压制自由。二是法律制约的缺乏。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经常发生,而施暴用户却不敢承担责任,这与他们生活在虚拟的天堂里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这些语言暴力者在其他现实媒体中也使用这种方式攻击其他人,甚至诋毁他人,就很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然而,网络世界是不同的,尽管某人的言论已经对他人构成了事实上的“语言暴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指控其罪行,即便真有相关的法律,也会因为惩罚犯罪者的司法成本太高而不能予以真正的法律制裁。

三、结语

语言是一条不断变化发展的长河。在社会语言学的视野里,网络语言也是现代语言的一部分,是现代语言中的新事物,它实现了现代语言的多样化。它不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显出魅力,还在现实生活中大光其彩,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并与其他语言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语言的繁荣昌盛。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在网络上用语言表达自我的存在,各种观念的冲突导致语言暴力频频在网络平台上发生。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希望读者能够正确地看待网络语言,并且从自身做起,使用文明的网络用语,避免网络语言暴力的出现,为打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语言环境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6:对网络舆论暴力的反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调研报告 题 目: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负面因素调查 学 院: 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1104 小组成员: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大学校园一直存在不和谐因素,因而导致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发生。正是由于这些不和谐因素以及不和谐现象的存在,校园内屡屡发生一些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正呈现逐年严重的趋势,必须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才能确保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稳定安全。因此,通过调查校园内存在的不和谐现象,进而推论出产生这些不和谐现象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法,促进校园和谐。为此,我们开展了这项调查,旨在推进校园和谐,共建和谐校园。

二、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包括纸质问卷以及网上问卷)

四、调查内容

经过观察,发现在校园中诸多不和谐现象,因此我们决定针对这些不和谐现象深入调查阻碍校园和谐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因而去顶顶了主题。在开展调查前,首先确定小组成员;然后,确定调查主题,设计问卷;再次,分发问卷,包括校内分发问卷以及网上调查;最后,交流心得体会,分析问卷,得出分析结果解决方案。

五、实践安排

时间:2012年11月(学期第十四、五周)地点: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以及网络调查 方式:1.调查我校大学生对于校园不和谐现象的认识 2.以问卷调查我校学生心中不和谐现象的种类和认识。3.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进行总结。

六、报告概要

我们的主题是关于校园不和谐现象的调查,是为了帮助同学了解校园内存在哪些不和谐现象,帮助他们自省,以及他们认为的和谐校园时怎么样的。现在我国正在号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安定有序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使在学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获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与保障,进而实现校园结构稳定、关系融洽,广大师生员工能够心气平和地学习、工作,干事业、求发展,进而促使学校的管理秩序、教学秩序和教科研秩序呈现出一种平稳、持续、连贯的运行态势,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与不断发展。

一、关于本次调查的优点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了纸上调查与网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调查人数的多样性。纸上问卷针对的是本校的学生,而网上问卷针对的是其他高校大学生,因而比较真实可靠,反映当今大学校园的现状以及大学生的普遍心理。这样使我们的调查更具有针对性,更加符合大学的特点,因而能够反映大学校园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增设了许多多项选择题。纸上问卷由于答卷时需要花正字,比较麻烦,因而有些人会产生厌倦心理可能会影响调查结果。但是在网上问卷中,只需要点击选项就可以,真实性较强,弥补了纸上问卷的缺陷。

二、关于我们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我们看到,问卷的题目大部分是多选题,这样的设置最初的目的是希望答卷人可以有多个选择,并且我们集思广益,分析可能产生不和谐现象的成因,供答卷人选择。一方面,答卷人的选择多了,不是单一的拘泥于某一个选项。但是另一方面,随之而来也带了一些问题。由于选项比较多,在做问卷的时候就会缺少耐心,有的人甚至是随意填写,这样的后果对我们的调查结果准确性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我们分两种方式分发问卷:纸上问卷以及网上问卷。这两种综合来看,大一的同学居多。大一的同学比较积极,而大二的同学产生了一种懈怠心理,因此不愿意答卷,此外,男女比例不均衡,女生居多。这可能与我们学校的现状有关,我们学校女生较多。但由于男女思路不同,所选择的也就会有所差异。

三、我们的解决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找到了本次调查中存在的缺陷不足,同时也肯定了我们的优点。因而,在以后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们会以此为鉴。调查对象多元化,可以各个年级的都涉及,这些在纸上问卷或许无法做到,但是在网上问卷却可以实现。男女比例尽可能的均衡,男女生由于自身特点不同,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女生的想法更加细腻,而与之相对男生的想法比较大胆。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相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是我们在确定小组成员的时候要加入男生的原因。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细腻的想法加上大胆的构想,我们可以得到一种更臻完美的结果。针对问卷的设计,可以说这次我们的调查事件是比较充裕的,因此我们才会设计比较多的多选题。但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答卷人的心情,这是我们的疏忽。在以后的问卷中,我们会做到换位思考,以答卷人的心态来设计问卷。问卷题目不需要过多,也要反应主要问题就可以了。多选的题目可以采取,但是不能太多,这类题目的目的在于增加题目的灵活性,但是要适度,否则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问题总结与反思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第一,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品德高尚的人;第二,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数青年学生在观念上都能够认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产,讲究公共卫生,尊重他人,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等公德意识的重要意义。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识行为的体现上,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却表现的偏低。在大学的校园里,我们经常看到许多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大庭广众之下,勾肩搭背,搂搂抱抱;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等。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仅是一部分人所为,但是却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而社会公德是维护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秩序顺利进行所必须的,它是一种公共服务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这种不文明行为也影响了大学生公德意识总体水平的提高。鉴于此,加强大学生的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高校必须意识到,公德教育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而人才的素质又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为此,许多国家对学生的价值观及德育教育都非常重视。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包括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校园精神、校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团队合作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需要的是团结以及一个领导者来组织,保证活动的圆满完成。其中我体会最多的是团队的合作。大学生的任务不只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锻炼自我。

在新经济时代学生应当具备掌握成熟技术的能力,富有团队精神等素质。要有严密的思辨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致力于探索理性、情操、才智、体质之完美,做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要时刻与外界社会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这次实践,同时也暴露了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那就是还是缺乏实践经验。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导致了我们调查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问题,给我们调查访问带来了很大阻力。因此,我们急需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结束语

中共十八大之后,更加强调要建设和谐社会。目前建设和谐社会多大学生来说有些遥远,我们并没有接触到社会,但是,由于我们处在大学校园中,接触到各种现象都在大学校园中,因此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建设和谐校园更具实践性。

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管理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而优良的育人环境,优良的校风校纪的形成,一方面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保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是养成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容易流于空对空,文明习惯、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不容易养成。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做,在行动上却又往往不去做;只有管理措施而不强调养成教育,就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行为,学生虽然知道必须这样做,但在内心里并不自愿,甚至往往形成抵触、逆反心里,只有把养成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自觉的文明风尚和文明习惯。要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教育管理,尤其是注重加强“养成”教育。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觉性,而管理则是使这种自觉性形成习惯,使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只有形成文明的习惯,社会公德才能形成。

实践证明,公德教育就应以社会礼仪常规教育为起点,进行养成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和遵守最基本的公共道德。这 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做人最基 本的条件,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以一个文明人的姿态步入社 会。

上一篇:2015年百日安全活动运输工作总结下一篇:说课稿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