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2024-05-09

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精选9篇)

篇1: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Dallas公司的iButton产品是一系列1-wire总线新型器件。DS1991是一种加密存储器型信息纽扣,封装于直径为16mm的不锈钢外壳中,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保存,防尘、防腐蚀,可以在恶劣的应用环境中实现带密码保护的数据传送。本文介绍DS1991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带密码保护存储器区的读写方法。

关键词:iButton信息纽扣 1-Wire总线 单片机

DS1991是Dallas公司的1-wire总线信息纽扣家庭中的一员,是一种加密存储器型信息纽扣。它内部集成了1Kbit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及加密保护逻辑,封装于直径为16mm、厚约6mm的不锈钢外壳中,何种小巧、操作便捷,防潮、抗震、防灰尘,可在恶劣的环境中实现带密码保护的数据传送。

1 DS1991的特点

DS1991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加密存储器型TM卡,为用户的保密数据提价节可靠的保护措施。DS1991内部有1152位的密码保护存储器区,512位的非密码保护存储器scratchpad。密码保护存储器被分为三个可独立操作的密钥子存储器(subkey),每区为384位,每个密钱子区都有自己的64位密码及64位的ID码,对密钥子区的读/写操作均需进行密码验证。三个区的数据可分别操作,互不干扰。非密码保护存储器区主要用于加密数据的拷贝,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 DS1991与单片机硬件接口及软件设计

DS1991与单片机的硬件接口电路如图1。

DS1991与单片机的接口非常方便,只用1根数据线和1根地址。数据线由单片机的1根I/O口线控制,口线外接一个5kΩ的上拉电阻。

DS1991操作的基础是1-wire总线的初始化、读/写1位时序,如图2、图3、图4和图5。VPULLUP为图1中D点在口线为输入状态时的电位。初始化由主机发出复位脉冲。DS1991回复应答脉冲,使主机了解DS1991存在于总线上并已作好操作准备。命令和数据的各个字节由最低有效位起一位一位传送。子程序RESET、RDBYTE和WRBYTE分别是初始化、读/写1字节的子程序。

DIO BIT P1.0 ;引脚定义

RESET:CLR DIO ;得位子程序

MOV R7,#205

DELPP1:NOP

DJNZ R7,DELPP1

SETB DIO

MOV R7,#12

DJNZ R7,$

MOV R7,#27

[1][2][3][4][5][6]

篇2: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D S 1 8 B 2 0是美国D A L L A S推出的一种内部集成了A/D转换的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为-55℃~120℃,具有0.0625℃的分辨率,在-10℃~85℃内可获得±0.5℃的精度。DS18B20使用时无须做任何标定,在一根信号线上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传送,与单片机接口时几乎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但是,DS18B20转换时间较长(最大750ms),单总线传送时序要求严格,限制了其在实时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一些设计者不得不仍然使用传统的热电阻、热电偶和AD590等传感元件,而这些方案都需要信号调理、A/D转换电路,复杂性和使用成本都远高于DS18B20方案。

1 DS18B20的工作时序

DS18B20有3种典型操作时序:初始化、读和写。

初始化:控制器向DS18B20发出480μs低电平,然后释放总线,15~60μS后DS18B20应答60~240μs低电平后释放总线。全过程需时555~780μs。

写:控制器向DS18B20发出一个>1μs的低电平,然后输出欲写数据(1或0),15μs后DS18B20进入采样,采样过程最长达45μs,全过程需时60μs。

读:控制器向DS18B20发出一个>1μs的低电平,然后释放总线,由DS18B20输出数据(1或0),15μs内控制器完成采样,45μs释放总线,全过程需时60μs。

使用DS18B20进行一次温度转换,其标准过程和所需要的时间如下:

1)初始化:需时780μs。

2)匹配或忽略ROM指令:控制器向DS18B20写8位匹配ROM指令55H或忽略ROM指令CCH,需时480μs。

3)匹配R O M:控制器向D S 1 8 B 2 0写6 4位ROM编码,需时3840μs。若选择忽略ROM,则无此项。

4)启动温度转换:控制器向DS18B20写8位启动命令44H,需时480μs。

5)等待转换完成:12位精度需时750ms,11位精度需时375ms,10位精度需时187.5ms,9位精度需时93.75ms。

6)初始化:需时780μs。

7)取转换结果:控制器向DS18B20读16位温度数据,需时960μs。

这样,使用12位精度时一次温度转换所需要的时间为750~760 ms,且在读、写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其时序规则,不能被中断[1]。

2 实时系统中使用DS18B20的问题

实时系统对温度采集的要求主要有两个:1)有固定采样周期,以方便进行运算和处理;2)不影响系统对其他任务的处理,即温度的采样过程很短或在过程中能够允许中断。至于温度采集周期的长短,由于大多数实际环境中温度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每一秒甚至数秒采集一次是完全可以接受的,DS18B20的750~760ms可以满足大多数环境的要求。

实时系统程序结构,通常是有一个主程序和多个中断服务程序,对周期性要求不高任务的可在主程序中进行处理,对周期性有严格要求的任务及随机发生的事件则放在各中断中服务程序中。为了保持对对象的有效控制,一般每几毫秒~几十毫秒须进行采样和处理,也就是几毫秒~几十毫秒要中断一次。

在实时系统中使用DS18B20,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将温度采集放在一个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采集开始后禁止其他任务中断,直到本次采集结束。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采样周期固定,但该处理将独占CPU达750~760ms,些期间内不能处理其他任务,这对于一个实时控制系统是很难接受的。

方法二:将温度采样放在主程序中,定时启动采样,在两次读、写周期中间开放中断,以开放系统中的其他任务的处理。这种处理方法的问题是:1)不能充分利用DS18B20的最小转换周期,在控制任务比较繁重的实时系统中,由于温度转换过程不断被各种其他任务所中断,以致完成采集的时间大大超过750~760ms,最终确定的温度采样周期会比DS18B20的转换周期延长很多;2)这种处理方法只能保证启动温度采样的周期一定,但是从启动采样到转换结果更新中间会被实时系统中的其他任务打断,而其他任务所占用的时间不定,最后温度数据更新的周期并不恒定。

以上两种是效果较好的方法,其他方法的效果比以上两种更差,不再赘述。而这些方法的不足,为实时控制系统中使用DS18B20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典型实时系统分析

为了说明DS18B20在实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构建了一个典型的应用方案,如图1所示。

在这个应用方案中,主要组成部分为STC5608AD单片机、被控对象(如电机速度、运动位置)、2个温度测量点和LED数码管显示。这个方案是基于多用软件、少用硬件的理念设计的,LED数码管使用了动态驱动,硬件很少,成本很低,CPU负担很重。在工作过程中,CPU除了要完成对被控对象的处理外,还要操作2个温度测量点的DS18B20进行温度监测,而LED数码管又必须每2ms进行一次刷新以得到稳定的显示效果。

在软件设计中,主要有3个任务:LED数码管动态驱动、DS18B20温度采集和被控对象的处理。每个任务都不能占用CPU过长时间,如DS18B20温度采集和被控对象的处理时间片最大不能超过2ms,否则显示就会出现闪烁。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一些设计者采用的方法是将动态驱动改为静态驱动、多CPU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将DS18B20更换为热电偶或热电阻等,这些都会使系统硬件复杂化,既增加了成本,又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2]。

这个方案是一个对CPU极限运用的例子,如果在这个方案中能够有效使用DS18B20,那么多数常见的实时控制方案中都可以解决。

方案在设计硬件时,为两只DS18B20的DQ单独分配了接口,这样可以省去匹配ROM的时间。

4 分时读写DS18B20的程序设计方法

在图1所示实时控制系统中应用DS18B20的困难,在于LED数码管动态驱动、被控对象的处理和DS18B20的操作都有严格的时序要求,不允许某一任务长时间占用CPU,这与DS18B20的使用特点发生了冲突。

分析DS18B20的操作时序,发现其操作实质上就是通过读、写来实现的,如果将读、写8位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则连续占用CPU约480μs,这个时间占用程度系统是可以接受的。由此,程序设计中可以将DS18B20的操作拆开,以一个8位的读、写为基本单位,使得CPU可以兼顾各个任务。

使用C 5 1编写这个系统的程序[3],其与DS18B20相关的部分如下:

在这段程序中,因LED数码管动态驱动的要求,每2ms由定时器0产生一次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对LED显示进行扫描处理,扫描仅占用很少的时间,对其他任务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

DS18B20的操作被拆分成十二步:1)输出低电平并保持2ms以使DS12B80复位;2)输出高电平并保持2ms结束复位;3)写0xcc以忽略ROM匹配;4)写0x44启动温度转换;5)延时750ms等待转换结束;6)再次输出2ms复位低电平;7)再次输出2ms高电平结束复位;8)再写0xcc以忽略ROM匹配;9)写0xbe以启动读暂存器;10)读温度低字节;11)读温度高字节;12)本次温度测量值更新。这12步处理位于77~100行,69~76行是对各计数器做减1运算和赋初值。这些处理放在时间间隔为2ms的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温度测量周期为772ms,如果不需要12位的精度,测量周期可进一步缩短,使用9位精度时可压缩至120ms以内。如果希望将测量周期设定为一个整数(如800ms),可以修改74行中的750。

在这12步处理中,耗时最多的是读、写,每次占用480μs(其间同时处理2个DS18B20)。由于定时器0的中断周期是2ms,还有不少于1.5ms可以用来对被控对象进行处理,也即3/4的处理时间分配给了被控对象,系统有足够的时间为被控对象服务。

经过如此设计的程序,可以无冲突地完成L E D数码管动态驱动、被控对象的控制和DS18B20温度采集。

5 程序移植和使用

以上给出的对DS18B20操作的程序(以下称典型程序),可以方便地移植到某一实时控制软件中使用。

一般来说,实时控制软件中总会有定时中断的,只要把典型程序中定时中断中的部分放到具体的实时控制软件中的定时中断中就可以了。典型程序对定时中断周期有宽泛的适应性,1~20 ms都可以正常使用,但周期短会使留给被控对象的处理时间减少,周期长则会使温度采集的周期延长。当然,如果有富裕的定时器,专门为温度采集分配一个定时中断是最好了。

第3行是为25~31行中的精确延时函数设定DJNZ Rn指令的时钟周期数,经典的51系列单片机中该指令需24个时钟周期,本方案中使用的STC12C5608AD需4个时钟周期,用于其他方案中应依据CPU特性进行设置[4]。

第7~14行用联合设置了两个温度保存区,该处理使采集到的温度数据既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有符号整数(TW)使用,也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无符号字节(TB[1]和TB[0])使用,但要注意TB[1]是低字节而TB[0]是高字节。

第24~62行的3个函数可以直接拷贝到控制软件中使用,不需要做任何修改。第24行是为了禁止在这3个函数中以绝对地址方式使用寄存器的优化项,以便使用不同寄存器组的中断服务程序可以调用,第62行恢复这个优化项。

6 结束语

本设计方法的核心是将DS18B20的操作,拆分后在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分时处理。使用此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DS18B20在实时控制系统中占用CPU处理时间过多的问题。给出的典型应用程序,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将其嵌入实时控制软件中的定时中断服务程序中即可。对DS18B20的读、写函数做适当修改,可以实现对更多数量的DS18B20处理,并且占用的时间基本不变。

参考文献

[1]金伟正.单线数字温度感器的使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0,26(6):66-68.

[2]刘鸣,车立新,陈新梧,等.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特性及程序设计方法[J].电测与仪表,2001,38(10):47-51.

[3]顾振宇,刘鲁源,杜振辉.DS18B20接口的C语言程序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7):346-348.

篇3: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单片机应用系统;硬件看门狗;软件看门狗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MCU application system can acquire noises from environment and influnce it's reliability during the practical work, the methods to involve noises can from hardware and software 。 Watch-dog is a importent technology in system reliability,because it can be achived from not only hadware but also software.It priefly explains the watch-dog's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through hardware watch-dog and software watch-dog and gives some exampl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MCU application system hardware watch-dog software watch-dog

1.概述

单片机应用系统是由单片机系统配以相应的软件组成的用于完成某种控制功能的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单片机应用系统会受到外界干扰而影响其可靠性,减小干扰提高可靠性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十分重要,相应的措施有硬件措施和软件措施,因为看门狗既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所以它是解决系统抗干扰的非常重要的技术。

2.软件看门狗

软件看门狗,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软件检测程序的运行,一旦超过限定时间,就确认系统已经死机,看门狗立即将CPU复位,使其返回到正常的程序流程。

2.1 软件看门狗的组成

软件看门狗由三部分组成:主程序,T0中断子程序,T1中断子程序。三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在主程序中对T0中断子程序监视,在T0中断子程序中对T1中断子程序监视,在T1中断子程序中对主程序监视。为此将T0设为高级中断将,T1设为低级中断,形成中断嵌套。

2.2 软件看门狗的工作原理

下面给出主程序的流程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主程序除完成系统检测功能外,还要监视T0中断因受到干扰而引起的中断关闭故障。A0为T0中断服务程序运行状态观测单元,T0中断运行时,每中断一次A0便自动加1。在测控功能模块运行程序入口处,先将A0值暂存在E0单元中。由于测控功能的运行时间较长,设定在此期间T0产生定时中断,从而引起A0的变化。在测控功能的出口处,将A0的值与暂存在E0单元的值进行比较,观察A0的值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有变化则说明中断运行正常。否则说明T0中断关闭,转到0000H处,进行出错处理。

T0中断子程序和T1中断子程序的流程图和工原理在此不作详细介绍。

图1

3.硬件看门狗电路

3.1分立器件方式

在早期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往往采用分立器件组成的看门狗,比较典型的是由计数器和定时器构成的电路。

3.1.1 CD4060计数器构成的看门狗电路

CD4060计数器构成的看门狗电路如图二所示。

其工作原理为:正常情况下8031单片机每隔一段时间T1就将CD4060复位一次。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使CPU失控,CD4060就不能及时复位,经过一定时间T2就从Q14端输出高电平,8031立即复位,CPU回到正常运行状态,然后CPU又将CD4060复位,Q14恢复成低电平。

图2

3.1.2 555定时器构成的看门狗电路

555定时器构成的看门狗电路如图三所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上电时通过R3和R4对C2充电后3脚输出低电平,MCU复位。复位后P0口输出周期脉冲使BG1正常工作。只要555暂稳态持续时间比MCU的触发脉冲周期长,单片机就不会复位。如果软件“走飞”,P0口便没有触发脉冲输出,555进入稳态,MCU复位,系统随后进入正常工作。

图3

3.2专用看门狗芯片

近年来各芯片生产厂家相继研发出各种功能的专用看门狗芯片。如XICOR公司的X5045,MAXIM公司的MAX692、MAX810,ATMEL公司的AT89C55WD,SST公司的SST89C58等。本文仅以X5045芯片为例介绍其结构原理及其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应用。

3.2.1 X5045芯片简介

X5045为8脚芯片,它除具有看门狗定时器以外,还具有电压监控、E2PROM数据存储等功能,在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方面应用广泛。X5045除具有看门狗功能外,还具有E2PROM数据锁存功能。其内部含有一个512×8串行E2PROM,一个位指令移位寄存器,一个“写使能”锁存器,一个状态寄存器。其中E2PROM的作用是保证系统在掉电后维持数据不丢失。位指令移位寄存器通过SI来访问,在整个工作期间,/CS必须保持低电平,/WP必须保持高电平。如果在看门狗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内/CS电平有变化,则表明没有总线活动,X5045的RESET端会产生一个高电平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看门狗定时器的定时时间由状态寄存器来设置,状态寄存器是一个8位寄存器,用来设置芯片的工作状态,内部E2PROM数据保护范围以及看门狗的定时时间。

3.2.2 X5045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本例采用8031单片机,X5045与单片机CPU采用SPI总线,如图四所示,将P1口初始化为09H,即/CS=1,SO=1,SOK=0,SO=0。子程序的调用过程为:

MAIN: MOV P1,09H; P1口初始化

LCALL WREN-COM; 置位写使能锁存器

LCALL WRSR-COM; 状态寄存器赋予初值

LCALL WRITE-BYT; 写入具体数据到X5045的某一地址

LCALL READ-BYT; 将X5045内部数据存储器的的地址中的数据送至累加器中

LCALL WATCHDOG; 看门狗子程序

HERE: JMP HERE

图4

4.结语

硬件看门狗电路能有效地监视程序陷入死循环故障,但它对中断关闭故障无能为力,而软件看门狗技术能监视全部中断关闭的故障,但它对高级中断服务程序陷入死循环无能为力。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措施,才能获得更好的抗干扰效果

参考文献:

[1] 沙占友 王彦朋 孟志永 等编著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 胡汉才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3] 何立民 单片机高级教程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篇4:单片机在动态称重系统中的应用

动态称重是称重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在多个领域的生产过程和控制系统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食品加工的物料计量到交通运输业对汽车的动态称量, 无不体现着动态称重的重要性。

本文以定量下料为研究模型, 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件, 重点研究了动态称重过程的硬件及软件的设计。

(二) 被测系统结构简介

研究的定量下料模型如图1所示, 该系统用来控制给包装盒内加入一定量的物料, 当称重传感器检测到包装盒内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 通过控制系统关闭电磁阀, 完成一个包装盒的定量下料过程。

(三) 硬件设计

1. 整体硬件结构图

动态称重系统的硬件组成如图2所示。硬件电路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 整个测量过程是:当包装盒通过称重板时, 称重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微弱的模拟信号, 该信号通过放大器及A/D转换的处理送入单片机, 单片机将处理后的数据作为测量结果送LCD显示, 同时, 当单片机检测到的重量值与预先设定值相同时, 发出信号控制电磁阀关闭, 停止下料, 完成一次动态称重过程, 进而等待下一个包装盒的到来。

2. 信号调理电路

称重系统要求传感器精度高、响应快、稳定性好, 从经济性、使用性等方面考虑, 这里选用了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为了提高电桥灵敏度, 抑制干扰信号, 本系统采用全桥式等臂电桥。由于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较小, 所以要经过放大处理转变成A/D转换器可以接受的信号, 这里采用了由运放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 如图3所示。

3. 电磁阀控制电路

因为所用电磁阀的控制电压是18V, 而单片机的工作电压为5V, 且电磁阀开通时产生的电流较大, 所以普通三极管不能直接驱动电磁阀。这里采用两级三极管驱动, 实现小信号控制大信号装置的过程。另外, 在电磁阀闭合时, 线圈两端会产生较高感应电压, 故需要设置二极管与电磁阀形成回路来释放这个感应电压, 从而防止三极管被击穿。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

(四) 软件设计

动态称重系统是一种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技术, 软件是控制系统的工具, 为了增加软件的可读性, 清楚的表达设计思路, 应尽量使程序模块化。系统编程采用了汇编语言, 主要包括LCD驱动程序、A/D转换程序、数据处理和电磁阀控制等。软件流程图如图5所示。

(五) 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动态称重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 并充分结合其它外围芯片器件的功能, 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称重测量, 有很好的可行性及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于海燕.动态称重技术的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6.

篇5: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单片机温控系统应用情况 前言:

温控系统对于一些设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采用单片机设计的温控系统大大提升了工作的质量,改善了工作状况,也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以贮液容器中的温控系统与轿车的温控系统为典型进行分析。

1.单片机在贮液容器温控系统中的应用状况分析

这一系统将贮液容器的温度作为被控的参数,而将蒸汽流量作为控制的参数,而将输入贮液容器的冷物料的初温作为前馈控制,形成前馈反馈的控制系统。发挥其各自的优点,将可测而无法控制的干扰由前馈去解决,其他的干扰则由反馈控制,实现温度的控制,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 1.1硬件的设计要点 贮液容器的设计会选用AT89C51的单片机作为主机,与、两路传感变送器、多路开关、A/D转换器、D/A转换器、V/I转换器、调节阀等配合,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同时,不能忽略报警系统、键盘和电路的显示,在系统稳定的阶段,贮液容器的温度要保持不变,如果冷物料的初始温度与设定值相比发生变化时,变化小由前馈解决,变化大的情况下,反馈系统可以发挥效用,当初始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引发的温度变化时,反馈动作完全可以实现系统稳定控制的目的。

1.1.1设计前向通道

可以选用JUMU90系列的温度传感变送器,设定其输入的范围在0℃-500℃之间,而输出的范围则在4mA~20mA(DC),测量精度为0.5%。转换芯片可以选用ADS71,接收到有效的命令后,内部的逐次逼近寄存器从最高位开始顺次经电流输出的DAC在比较器上与模拟量经5k8电阻所产生的电流相比较。经过检测后,SAP中包含转换后的10位二进制码,完成转换,SAP会发出DR信号(低电平有效),单片机查询到DR 0时,便使其打开三态缓冲器输出数据。

1.1.2设计后向通道的对策

首先,设计D/A转换器

为了达到系统设计的精度要求,可以选用10位D/A转换器DAC1020,其内部不具有锁存器,必须通过I/O口才能与AT89C51单片机连接,这一单片机的字长达8位,单次操作只能输送8位数据。所以,必须传输两次才能完成10位数据的传输,因此,为了能将10位数据同时传输出去,避免输出电压的波形出现毛刺,需要选用双缓冲器方式。

AT89C51的单片机想将高的2位数数据输出,然后将低8位数据输出到74LS377,与此同时74L$377的片选信号也作为74LS74(2)的时钟脉冲,把74IS74(1)的内容打人74LS74(2)中,从而使一个完整的数据同时到达DACl020的数据输入端.这样就消除了DAC输出端的毛刺现象。

其次,执行器的设计与电路的调理

我们设计的系统选用的是ZMANl6BG,zGICrl8Ni9Ti型号的对数流量特性的调节阀。其输入信号是气信号,但是D/A转换器的输出为0V~5V的电压信号,因此,在二者之间需要加入一个V/I转换器和一个电气阀门定位器,将0V~5v的电压信号先转换成4mA~20mA的电流信号后,再将4mA~20mA的电流信号转换成0.02MPa~0.1MPa的气信号,使调节阀接收气信号而工作。 1.2软件的设计要求 经过分析,系统软件的设计可以采用结构化的模块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的主程序、看门狗中断服务程序,显示子程序、报警子程序、A/D转换子程序、D/A转换子程序、PID数据处理子程序、BCD码转换子程序等多个程序。

一旦主程序开始运行,首先要对单片机AT89C51和8155芯片进行初始化,然后采取开中断,调用键盘扫描的子程序,选通多路模拟开关的1号通道,将采集到的数据送送到转换器中,然后传人到单片机中,如果温度超过标准,则会自动报警,或者显示处理的结果,然后选择

多路模拟开关的2号通道,将采集的数据送人A/D转换器转换后送人单片机进行总的运算处理,输出给D/A转换器变成模拟信号去改变调节阀的开度。

1.2.1硬件系统中的应用

硬件系统采用的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单片机中的AT89C52,这是一种相对功耗较低,性能较好且内含8K字节闪电存储器的8位CMOS微控制器,与工业标准MCS--51指令系列和引脚完全兼容。其最大的优势是加密功能十分强大,其片内闪电存储器的编程与擦除完全用电实现,不易出现的挥发现象,编程/擦除的速度十分迅速。AT89C52芯片内部有6个中断源:两个外部中断INTO和INTl,三个定时器中断(定时器0,1,2)和一个串行口中断。在该系统设计中主要涉及到A T89C52芯片的中断源有五个:分别是外部中断INTl,定时/计数器TO,TI和T2以及串行口中断。采用的是平激活方式的测控系统,也即是INT10-KINTl引脚的采样值为低电平,则TCON寄对于定时器TO和TI,通过寄存器TMOD,TCON来控制和选择定时/计数器的功能和操作模式。这些寄存器的内容靠软件设置,系统复位时,寄存器的所有位都被清零。

如果采用的是12MHz的晶振时,计数速率为1MHz,一般采用的微机串口RS232电平,而单片机串口是1TrL电平,二者之间无法兼容。这就需要做点评的转换,采用MAXIM公司的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单片机串行口的TXD,RXD;~GND经电平转换分别与微机的RXD,TXD;~SG相连,MAX232电平转换芯片的第9,10引脚分别接单片机的10和11引脚。DB9串口的第2,3引脚分别接MAX232电平转换芯片的7,8引脚。通过MAX232~TTL电平和RS232的输入/输出端口,自动地调节了单片机串口的TTL电平信号和RS232的串行通信信号的电平匹配。数据发送是由一条写发送寄存器(sB u F)的指令开始,随后在串行口由硬件自动加人起位和停止位,构成一个完整的帧格式,然后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由TXD端串行输出。

1.2.2软件系统

篇6:单片机在GPS系统中的应用

1 GPS定位系统的组成

一般来说, GPS系统主要是由太空部分、用户部分以及监控部分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其中, 太空部分通常需要在24颗55°倾角的工作卫星共同协助下, 在地球上空20km到200km的轨道上运行, 从而能够帮助地面用户随时随地同时接收到超过6颗卫星发送的定位信号。监控部分主要是指由多个分布于地面上的跟踪站所构成的监控系统, 按照用途划分, 主要可以分为1个主控站 (用于对各种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个注入站 (用于将改正参数注入到卫星当中) 和5个监测站 (用于监测所有卫星, 并提供观测数据给主控站) 。用户部分则充当着接收机的角色, 能够利用GPS卫星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与定位, 满足于用户的动态定位精度需要。通常用户部分主要包括了GPS接收机、用户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软件等部件。

2 GPS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

结合GPS系统的定位原理来看, 它主要是基于测距交汇原理来实现的。在天空中, GPS卫星能够不断发布定位信号, 用户通过接收机, 可以测量到与卫星之间的延迟时间, 由此确定地面到卫星的距离。由于每时刻用户接收机能接收到3颗以上卫星的定位信号, 为此, GPS系统可以将每颗卫星当成圆心, 将测距当成半径进行画圆, 由3个圆所得交点确定为用户位置。

在实际设计GPS系统时, 由于GPS芯片能够自主完成坐标数据的计算, 为此, 我们只需要对GPS系统的芯片进行合理选型, 便能够促使GPS定位系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为此, 本研究结合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对其在GPS系统当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

3 结合实例, 分析单片机在GPS系统中的应用

3.1 GPS系统硬件的实现

结合GPS 25LP芯片来看, 该芯片能够在一般场合中应用, 并且具有价格相对较为便宜、定位精度较高等优势, 可以与51单片机进行配备, 从而起到GPS定位的效果。

一般来说, GPS 25LP芯片主要有2种供电模式, 即低压3.6~6V的LV供电模式, 以及高压6V~40V的HV供电模式。全导航精度可以通过SPS (标准服务) 来实现, 能够对12颗卫星进行同时跟踪, 并一次性迅速完成定位, 定位精度在15m左右, 速度精度约为0.2m/s。

在供电后, 该芯片便可以进行自检, 自检结果可由输出通道进行输出和报告。完成该步骤后, GPS 25LP芯片便进入到卫星自动检测及跟踪的阶段, 一般捕获用户位置的定位信息仅需要45s左右。在捕获完成后, 该芯片便将获取到的经纬度、海拔和速度, 以及日期/时间、误差估测及卫星与接收器状态等有效导航信息通过输出通道进行发送, 并自动完成卫星轨道数据的更新。

结合芯片的外部接口引脚分布 (图1) 的情况来看, 一般设置并读取GPS 25LP芯片的相关信息, 仅需要4个引脚便能够实现, 它们是TXD1、GND、RXD1以及VCC。其中, TXD1 (串行数据发送引脚) 和RXD1 (串行数据接收引脚) 可以直接连接51单片机的串口, 为此, 基于单片机的GPS系统电路图可设计如图2所示。

由此可知, 连接后的单片机能够用于发送/接收GPS系统的指令或数据, LCD显示器由FM1模块设计而成, 能够将用户的地理位置、定位速度等信息进行显示。

3.2 GPS系统软件的实现

GPS系统主要采用中断的形式对GPS25LP芯片传送的数据信息进行接收和处理, 并由LCD显示器对完成格式转换的信息进行显示。按照此思路, 可以将GPS系统的软件分为通信部分、显示部分与主控制器部分。本研究在此仅结合系统软件的通信部分进行介绍。

在与GPS卫星的通信过程中, GPS系统只需要对速度、位置等信息进行显示, 为此, 可以借助GPS 25LP芯片经串口传输给单片机的GPRMC数据语句来实现。在单片机接收到数据帧时, 单片机能够按照数据帧的具体格式, 对经纬度、速度等信息进行提取, 由于三者接收程序类似。

4 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以及GPS定位系统应用的日益普及, 使得GPS定位系统的相关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及重视。在当前, 在GPS定位系统中合理应用单片机进行设计, 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对经纬度、海拔、速度, 以及时间和航向等各种信息的获取能力,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在此仅针对GPS系统的速度、位置获取进行设计与实现, 投入成本相对便宜, 不过能够保证定位精度, 可以在一般场合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玉民, 张雨虹.基于FPGA的GPS信息采集与显示系统设计于实现[J].唐山学院学报, 2011, 11 (6) .

[2]解宁波, 曹红松.基于单片机的GPS接收机设计[J].机械管理开发, 2011, 5 (4) .

[3]刘亚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及其在现代交通工程中的应用[J].论文图书2010, 12 (01) .

篇7: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控制;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1引言

温度是工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不仅影响到燃烧、化学反应、烘烤、蒸馏、结晶以及空气流动等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还影响到钢铁热处理后的性能、车床加工中刀具的使用寿命以及铸件、锻件的质量等。在工业生产中要严格监控温度及温度的变化,否则不仅可能对产品质量、设备寿命造成巨大的影响,还可能影响生产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温度的检测和控制成为工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的研究课题,温度控制系统也开始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认可和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单片机在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和开发状况的分析,说明了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调节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单片机制系统的工作原理:首先由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并转化成电信号,然后将电信号放大到合理的范围,经过A/D转换器转换数字信号输入到单片机中去,在某些单片机控制系统中,为了获得更高的精度,就要对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并将滤波后的温度值通过LED显示出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温度变化采取措施调节,也可以将采取得到的温度值与系统原本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根据差异的大小利用PID控制算法输出控制量值,由输出值的数值来调节加热的时间和加热的功率,从而调节环境的温度。在整个过程中,逻辑运算的部分是由单片机完成的,为了能够实现对温度的实时检测和控制,一般可以由人通过键盘来设定温度的控制范围,如果实际温度不在此范围,系统会自动调节直到满足这个范围为止,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区分大多在1℃内,也就是说温度控制的静态误差不会大于0.5℃,是目前所有温度控制系统中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且反应速度快、灵活性好的系统。

3单片机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

3.1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开发与应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单片机(逻辑主机)、测量传感器、A/D和D/A转换器、V/I转换器、调节阀及相关的辅助设备(键盘、显示屏及电路、输入键盘)等。系统正常工作状态应该是处于稳定状态的,所监视的环境温度处于系统规定的范围,也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当所监视的环境温度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变化,与规定的温度范围具有差异,但差异较小时,系统会自动启动前反馈进行克服,这种小范围的变化会给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当环境的温度变化范围较大时,前反馈将不能满足要求,整个系统的就会完全启动,使温度变回原来的范围;如果所监视的环境因为意外因素突然发生变化,整个反馈系统将立即开始东西,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控制系统的精准与否的关键在于温度传感器,它是检测温度的核心,目前温度检测的传感器有半导体模拟温度传感器和热电偶传感器两种,前者的原理是依靠热敏元件的电阻与温度成线性关系,从而输出与温度相关的电压和电流,精度较低,电路较为简单;后者虽然精度较高,但测量电路复杂,抗干扰能力差;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数字化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不仅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而且可靠性强,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热电偶传感器进行检查温度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热电偶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较微弱,必须采用高效的放大电路进行放大;(2)热电偶传器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冷端补偿,以避免热电偶的输出电势出现大的误差,冷端补偿一般采取软件的方式实现,即将温度传感器的两端的温度值通过A/D转换后都输入单片机,由单片机进行逻辑运算。

3.2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与应用。当环境的温度值经过热电偶测量变成电信号后,需要由模拟电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即进行A/D转换,然后转换后的信号经过接口送入到单片机中,为了实时监控,每隔10s就会单片机就会把采集来的数据与设定的数据(可以是一个数、数值范围或一组随时间变化的数值)进行一次比较,如果采集的数据高于设定的温度范围,系统就执行降低通电时间或加热功率,达到降温的目的,如果采集的数据低于设定的数据值,系统会执行全功率输入模式,使温度恢复到设定的范围。在此过程中,每一个时间段的采集数据和温度设定值都储存在存储器中,系统每隔10s就会进行一次比较,看采集值是否与温度设定值相符合,如果不符合就会送入预置的计数器,当计数器的计数被充满后,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将计数器清零。

3.3温度采集模块的开发与应用。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中,为了追求测量的精确度,在进行温度数据采集时,使用的是DALLAS公司生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所测得温度范围较大,为-55℃到+125℃之间,所测的温度分辨率很高,最高精度可达0.0625℃,而且所测得温度可以使用符号进行合理的拓展,最多可以拓展到16位补码,与单片机之间可以进行串行通信,仅需要一根端口线就可以完成,所占单片机的接口少,可以简化逻辑电路。除此之外,此数字传感器还自带一个9字节的高速闪存器,用于对所测的温度数据进行暂存和检测数据的正确,保证与单片机的正常通信。

这种温度传感器最大的优点是能够使用单总线与系统的主机进行通信,不仅简化电路,而且通信迅速、反应灵活。由于采用的是单总线通信,所以在 进行读写数据时,需要执行严格的时序,即:在进行每一次数据传输命令时,單片机都必须启动写时序,使数字温度传感器按照系统要求送回测得的数据,然后写命令结束,有单片机启动读时序来完成最终的数据接收。

3.4加热闭环控制电路的开关及应用。加热控制电路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无论是升温还是降温都要通过它来执行,本文采取对电炉丝通断来控制温度,其中电炉丝通断控制的器件是固态继电器,它的控制原理十分简单,只需要改变电平的高低就可以实现继电器的通断,连接时可以使用NPN型三极管进行驱动,当单片机的端口是高电平时,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接通电路,使电炉正常加热;反之,当端口处于低电平时,继电器断开,电炉停止加热。

3.5警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了更好的控制温度,避免温度意外发生变化,超出了系统的调节能力,从而造成火灾,系统设置了温度警报系统。当所监控的环境温度超过设置温度10℃以上或低于设置温度的10℃以上,单片机会输出高电平,使与报警器连接的三极管导通,从而使蜂鸣报警器连续不断的发出滴答滴答声,通知用户。

4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以单片机为主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结构(传感器、软件、执行电路等)的开发与应用的介绍,说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控制,并且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要求,控制执行机构的开闭,达到调节环境温度的目的,而且系统可以具有警报系统,可以在出现不可控制的意外情况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报警。实践事实证明,此系统的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应用范围广,可以对室内环境、实验室温度以及农业大棚的温度进行监控和调节,具有十分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妙芳,胡晓东.基于A T 89s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9,01.

[2]赵鸿图.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08,26.

[3]罗云松,李丹.基于单片机A T 89 c 51 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9,12.

篇8: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智能家庭、机器人、车模、航模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加入单片机教学内容,既可了解单片机的硬件原理,又可接触单片机编程,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单片机的强大功能,把金点子转化成实际产品。

1 Arduino单片机概述

Arduino是一个基于开放源代码的软硬件平台,构建于开放源代码Simple I/O介面版,具有类似Java、C语言的开发环境。

Arduino能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环境,读取数字、模拟量,通过控制灯光、马达和其它装置作出反馈。可以通过Arduino的编程语言来编写程序。基于Arduino的项目,可以只包含Arduino,也可以包含Arduino和其它在PC上运行的软件。

2 Arduino单片机在教学中的优势

2.1 Arduino单片机支持图形化编程

用于中小学教育的单片机种类很多,但是绝大部分单片机编程都要先学习编写代码,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很多学生有很好的想法,但是碍于没学过单片机编程,无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实物,错失了深入研究下去的机会。

Arduino支持图形化编程界面,见图1,学生不需要学习复杂的代码,用图形化界面就可以编写出有很强功能的程序。比如,用MIND+程序图形化编程,降低了学习编程的难度,很容易入门。在学习完图形化实例程序之后,再学习用代码编程就会相对容易。

图1 图形化编程界面

2.2 Arduino单片机开放源代码、提供原始设计图

Arduino开放源代码和设计图,程序开发接口可以免费下载,甚至可按照自己的需求修改电路板,为学习单片机硬件原理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3 Arduino单片机价格便宜

Arduino单片机价格便宜,使用价格低廉的微处理控制器ATMEGA8或ATmegal28。Arduino单片机也非常容易购买,很多网店都有不同规格的Arduino单片机出售。

2.4 Arduino单片机烧录程序方便

Arduino单片机烧录程序非常方便,只需要通过USB接口就可以烧录,支持ISP在线烧录,可以将新的“bootloader”固件烧入,有了bootloader之后,可以通过串口更新固件。

2.5 可以创造独特的Arduino模块

学生可依据官方提供的Eagle格式PCB和SCH电路图,简化Arduino模块,制作自己的Arduino模块。Arduino可与各种传感器、各式各样的电子元件连接,比如:可见光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超音波传感器、热敏电阻、光敏电阻、步进电机、舵机等,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模块。制作这些模块,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1]。

2.6 可以用Arduino构建有线、无线输入设备

利用Arduino,突破了以往只能使用鼠标、键盘、手柄等输入的局限,可以自己构建输入设备。比如在一根香蕉插上电极来控制LED、制作水果钢琴、制作一款家用电器万能遥控器等。

3 信息技术教育中引入Arduino单片机意义

3.1 丰富信息技术教育内容

目前,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内容过于陈旧。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实践内容大多为多媒体制作,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依靠Arduino单片机的强大功能,学生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具有实用价值的新产品,丰富了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使信息技术教育跟上时代步伐。

3.2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用Arduino开发产品不只培养编程能力,还能培养连接电路的能力、设计制作产品的能力,Arduino单片机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2]。

3.3 提高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将实践与创新相结合,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与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创新联系起来。

通过Arduino项目,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题研究,承担具体任务,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Arduino单片机为学生的金点子提供了试验平台,激发了学习热情。

创造多元化的科技教育与实践方法,建立相应的项目学习(PBL)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中去,从项目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4 Arduino教学案例

以利用Arduino单片机制作“物联网药盒”为例。众所周知,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很多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有一些独居老人记忆力不是很好,如果他们生了病,按时服药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学生C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想开发一款可以提醒老人服药的智能药盒。首先C作了需求分析,按设计思路制作了组织结构图,见图2;然后C统计了需要的硬件,发现要实现智能提醒必须用到单片机,在网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后,C决定使用Arduino单片机。

由于智能药盒需要随身携带,所以C选用了在Arduino单片机家族中体形较小的Arduino nano单片机,见图3。

在制作药盒(图4)的同时,C也关注网上的一些信息,发现能够用声音提醒患者服药的药盒在美国已经量产。

C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药盒除了能发出响声等提示之外,还应该能给患者家属发送手机短信,让家属了解老人的服药情况。于是,C在原有的智能药盒上进行了创新,给药盒增加了一个蓝牙模块,用蓝牙模块给老人的手机发送吃药提示,如果老人还是没有服药,药盒就控制手机程序给老人的亲属发短信[3]。

图2 设计思路

图3 Arduino nano

图4 药盒设计

通过不断努力,C的智能药盒终于达到了设计要求。在这个过程中,C不但学会了Arduino单片机编程,而且学会了三维建模、手机编程等多项技术,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

摘要:分析了Arduino单片机功能与特性。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引进Arduino单片机教学,不但能够了解单片机硬件、学会编程,而且能让学生把自己的金点子转化为现实产品。Arduino图形化的编程界面,跳过了繁琐的代码,非常适合小学和初中低年级学生进行创新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Arduino单片机,信息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四莲.浅谈电子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视界,2012(17):91-92.

[2]常淑娟,和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电子竞赛的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16):65-67.

篇9:信息纽扣DS1991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

1、单片机技术在多机通信系统网络协议设计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技术在多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可以优化操作,灵活的运用相关的技术和操作,为人们服务。为此我们针对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相关设计进行研究。

在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其网络协议自身正常运行的保障,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中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为了保证通信的正常进行,建立网络协议。针对多机通信系统而言,其采用多台通信机共用一个服务机,TCP/IP协议是其基础协议,为了实现多机通信,需要建立新的网络协议,实现多机通信系统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多机数据通信。在数据传输通信中,服务端先进行数据发送命令的咨询,供进行两边,如果第一次咨询给出的答案与网络协议既定值不同,则进行第二次咨询,如果回答同上一次以上,则数据通信不会与该客户端进行传输,并切会绕过这个客户端,进行下一个客户端数据通信命令的咨询,指导数据通信咨询客户端的回答与网络协议既定信息一致,则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如果客户端无法接受,则数据的传输失败,按照原路返回。

2、单片机技术在多机通信系统网络拓扑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多机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设计,选择的总线型为网络拓扑结构,且由服务机进行统一的管理,进行网络资源的分配。服务端会轮流的对每一个客户端进行数据的发送询问,如果存在分配发送时间,则会移交网络总线的使用权,否则将询问下一个客户端。在该系统中,任何一台机器发送的数据,在其他机器上显示的可见,且网络信号可靠,其是在网络拓扑的基础上实现的,而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网络拓扑设计结构如下:

3、单片机技术在多机通信系统接口电路功能设计中的应用

网络接口可以实现接收的数据的提交、中继等,并提供网络状态的信号,使得各个端口之间形成同构等,对其进行设计,对多机通信系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功能和性能的优化,其网络接口电路的设计,需要满足其功能需求。在对其网络接口电路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用4个单片机,共同的完成对数据的接收,每个单片机对应一个端口。在进行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网络接口电路的设计中,需要增加了网络状态信号接口,在各个单片机没有工作的前提下,网络中没有数据的传输,网络信号接口则会变成低电平,与单片机进行相连,此时单片机可以对整个网络状态进行支撑,实现对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4、其他结构设计

在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将该系统的功能完善,服务端的功能,需要讀取ADC数据,并显示电视角度数据、可以智能的控制风机的开启、可以对任意一台客户机进行网络的接管等,客户端的功能,需要可以接收服务机的咨询,并进行数据的发送确认,可以提供键盘控制,进行客户机地址的读取,可以显示环境温度等等。

在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中,其功能模块如下图,在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中,每一个设备都有自己的驱动程序,且驱动程序只需要对自己多控制的设备进行控制和调用进行。通过对基于单片机的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最终实现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的应用。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块如下:

基于单片机的多机通信系统,其各项功能的实现,需要通过键盘程序完成,所以在该系统的设计中,键盘系统的设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键盘系统设计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多机通信系统的运行质量。在多机通信系统中,其每个组成部件,都与该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各个部件的参数,通过键盘程序输入,确定多机通信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而对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等进行检验。

通过的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可以得出,单片机在多机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实现了多机通信系统功能的提升,完善了该系统的相关结构,通过简化了操作程序,为此实现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简单、灵活操作和使用,进而减少了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运行的负担。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单片机技术的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将多机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升,稳定性更高,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也满足了人们对多机通信系统性能的需求。

(作者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作者简介

上一篇:物流模拟沙盘实验下一篇:奶奶家的杨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