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2024-07-26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共11篇)

篇1: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33例3.【课程标准描述】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技能

2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的分数问题的过程,思考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习目标】

1.迁移旧知,沟通整数除法混合运算和分数除法混合运算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理解并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单的分数计算题。

3.通过探索知识,从而获得知识,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计算水平。【学习重点】

1.两三步式题的正确计算。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

1.两三步式题的正确计算。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迁移旧知的环节,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的算理和算法,进行正确计算,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单的分数计算题,以评价目标2。

3.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所学分数除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评价目标3。【学习准备】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复习铺垫(评价目标1)

1、标明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5÷8 75÷(15×6)12÷3-2

2、光明小学有500人,平均分为两个方阵站队,每个方阵又均分为5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有几种算法?

二、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例3:一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可以吃几天?

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独立思考

同桌讨论:明确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尝试说说先算什么量,再算什么量,并写出自己的思路。

全班交流解题思路。统一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思路,教师课件演示,列出综合算式,想一想它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总结分数四则运算顺序。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整数混合的运算顺序相同。

只有乘除,按顺序从左往右计算;有加减乘除,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三、巩固练习(评价目标3)

独立审题,汇报思路,统一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根据公式列出综合算式

同学们观察,这道题目中有哪几种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指导并合作订正。

四、课堂检测

1、课本第35页练习七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个别板演,全班交流订正,重点说一说运算顺序,评价目标1。

2、课本第35页练习七第10题。

学生独立审题,列式计算,投影答案按,全班交流订正,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先求速度,再求6圈的时间,评价目标2、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提问:

(1)老爷爷每天跑几圈?(2)半圈用哪个数来表示?(3)照这个速度,怎样理解?

(4)要求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要先求出什么?

四、全堂总结

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作业:

A:练习七9——11题。B:补充练习1、33()()()2 48()()()543()()() 21710()()()31921894615 5***3、①一个数的是45,这个数的是多少?

4323②甲数是乙数的,乙数又是丙数的,甲数是40,丙数是多少?

342、板书:分数的混合运算 例3

篇2: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主动把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来,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知道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也同样适用,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运算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经历用分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认识,提高运算能力;体会分析分数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和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4.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进一步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6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课时

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4课时

第一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页的例

1、“练一练”,第76页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做练习十二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

集体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2.出示教科书第75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板书算式:×18+×18

(+)×18

3.集体交流。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4.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谈话认识运算顺序。

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2.小结运算顺序。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明确运算律。

引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例1的两种解法。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有什么想法?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2.做“练一练”第2题。讨论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2、4、5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内容:完成第76-77页练习十二第6—1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进一步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还知道了哪些内容?

引入: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通过练习,同学们要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计算,还要能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做练习十二的第6题。

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指名说一说。

观察每个方程,说一说方程的特点。

提示:都要写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化简,再应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独立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评讲。

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验算。

2.做练习十二的第7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右边三道题,指名板演,评讲。

三、解决问题

.做练习十二的第8题。

先说说梯形的面积公式,再运用公式独立进行计算,评讲。

2.做练习十二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释自己的列式和计算过程。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板书:解法一:÷(÷4)

解法二:(÷)×4

3.做练习十二的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4.做练习十二的第11题。

要求第一问,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要求第二问,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5.做练习十二思考题。

这道题可以怎样思考?请在小组里先交流,再集体汇报。

引导学生把(a×)×3运用乘法分配律改写成3a+×3后,再与a+×3进行比较,得出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2a。

四、全课总结

.课题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吗?

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7题左边三道题和第11题。

第三课时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教学第78-79页的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初步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能说明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数量间的联系,体会分析数量关系的不同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养成主动思考、言必有据、回顾反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男运动员有多少人?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59”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指名读题。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比较复习题与例2的不同。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2)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59”的含义。59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59是哪个量?

2.画线段图。

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提问:你能看着线段图再说说题意吗?

3.分析数量关系。

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4.列式解答并检验。

学生独立解答,一名学生板演。

集体校对,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分别表示什么。

追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先求什么?为什么?

指导如何检验。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可以怎样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画出线段图。

交流解答方法。

2.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求黑兔多少只的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

集体交流,板书算式、得数,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

3.做“练一练”第3题。

学生解答后提问:这道题先求的什么?为什么要先求第一天用的吨数?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教学第79-80页的例

3、“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第3—5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能有条理地说明解题思路,正确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体验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和策略,进一步积累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经验,增强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培养有条理思考和回顾反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

独立解答,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二、教学例3

.出示例3

(1)比较复习题与例3的不同。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2)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的含义。14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量比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单位“1”的14是哪个量?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表示出今年班级的数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4+24×14,说说24×14的含义,独立解答。

(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24×(1+14),说说(1+14)的含义,独立解答。

2.提问: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小结: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可以先确定单位“1”的数量,找出数量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求出结果后要进行检验。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的第1题。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运来的萝卜比白菜少”这个条件的?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吗?

学生尝试画图,指名一人板演。

提问:看着线段图想一想,要求运来萝卜多少千克可以先算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做“练一练”的第2题。

提问:你能说说这道题的分析过程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

追问:为什么要先求十月份比九月份多捕的吨数?

比较这里练习的两道题,题里意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做“练一练”的第3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怎样想,需要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三的第3-5题。

板书设计:

第五课时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1)

教学内容:第81-82页练习十三第6—11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进一步理清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和严谨思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巩固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理清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相应的实际问题。

二、基本练习

根据下列条件说出单位“1”的量,并把数量关系式填写完整。

(1)皮球的个数比足球多。

()×=()

()○()=皮球的个数

(2)实际用水量比原计划节约。

()×=()

()○()=实际用水量

三、解决问题

.做练习十三第7题。

指名读题。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已经铺设了”这个条件的?

指出:“已经铺设了”就是指已经铺设了全长的,把全长看作单位“1”的量,和“”对应的是铺设的米数。

引导:你能先画出线段图,再列式解答吗?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指名一人板演画图,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校对。

追问:请联系线段图说一说,这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解答时各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十三第8题。

学生默读题目,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找一找,两题里单位“1”的数量各是多少?

引导:这两题可以怎样想呢?

集体校对,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思考的过程。

提问:这两道题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做练习十三第10题。

学生默读题目,交流条件和问题。

引导:这里哪个是单位“1”的量,“”和“”对应的是是你数量?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列式解答。

4.拓展练习。

出示:根据下面的算式分别补充条件:

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20米,第二根长多少米?

①20×

②20+20×

③20-20×

追问:你是怎样根据算式想到不同条件的?

四、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的第9、11题。

第六课时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练习(2)

教学内容:第82-83页练习十三第12-18题,思考题,“动手做”。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与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分数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操作实践中,加深理解分数实际问题数量间的联系,进一步积累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解决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这类实际问题的特点,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二、对比练习

.做练习十三第13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说说每题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可以怎样想?

学生集体交流并列式解答,指名两人板演。

追问:这两题都是求的还剩多少米,为什么第(1)题要用两步计算,第(2)题只要一步计算?

再问:你觉得哪一道是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复杂在哪里?

2.做练习十三第14题。

引导:你能根据题意说说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吗?

请大家根据数量关系想一想,每道题要先算什么,再列式解答。

集体交流,提问:第(1)题怎样解答?(板书算式)这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第(2)题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这是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提问:比较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做练习十三第15题。

学生默读题目,并比较两题的区别在哪里。

引导:想一想,条件的含义不同,解题方法怎样呢?思考后完成在作业本上。

提问:两题的解答方法为什么不同?

三、综合应用

.做练习十三第17题。

(1)指名读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提问:你是怎样解答的?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2)指名读第(2)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提问:怎样理解“香樟树与银杏棵数的比是7∶9”?解答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学生回答出不同的解答方法,教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追问:28×表示什么?28÷7×9先求的什么?再求的什么?

2.完成思考题。指名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引导: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什么?请你算一算,喜欢跳舞和唱歌的各有多少人。

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

喜欢跳舞的人数:48×=32(人)

喜欢唱歌的人数:48×=32(人)

引导:把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和全班48人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两部分人数合起来会多出20人,说说你的想法。

你想到既喜欢跳舞又喜欢唱歌的有多少人了吗?怎样求?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2+36)-48=20(人)

说明:本题也可以画出交集图使学生直接观察,求出结果。

2.完成“动手做”。

出示“动手做”的要求。

(1)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指导学生把长和宽增加,提问:长和宽分别增加,各是几厘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现在的长:6+6×=9(厘米)

现在的宽:4+4×=6(厘米)

让学生画出新的长方形。

引导:怎样求出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想办法计算出来。

(2)让学生任意画几个长方形,并把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再算出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

交流:你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引导:仔细观察刚才算出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结论:新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原来的,新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原来的。

四、课堂总结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课堂作业。

篇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1.6的倒数是( ),0.3与( )互为倒数。

3.右图表示的数量关系是( )€? =( ) , 根据除法的意义,把它改写成两个除法算式: ( )( )。

4.12的倒数与2.5的倒数的积是( )。

5.在里填上“>”“<”或“=”。

7. kg芝麻可榨油 kg,1kg芝麻榨油( )kg,榨1kg油需芝麻( )kg。

8.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是21,乙数是( );丙数是甲数的 ,丙数是( )。

9.一个数的是45,这个数的是( )。

10.一项工作,甲独做10小时完成,乙独做15小时完成,两人合做1小时完成这项工作的( ),合做( )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二、准确判一判。(5分)

1.1的倒数是1,0的倒数是0。 ( )

2.如果,那么a与b互为倒数。 ( )

4.一个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

5.a>0。 ( )

三、精心选一选。(5分)

1.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小,那么这个数( )。

A.大于1 B. 小于1 C.等于1

2.根据 €?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是的倒数 B. 和互为倒数 C. 和都是倒数

A.> B.= C.<

A.真分数 B.假分数 C.1

5.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四、仔细算一算。( 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 9分)

五、认真解一解。(6+6+4+8+4+5=33分)

1.苹果有84kg,_________________,香蕉有多少千克?根据算式补充条件(x为香蕉的千克数):

(1) x=84,应补充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x+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3) 84€祝?+),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4) (1-)x=84,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骑车小时行4km,照这样计算,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行 km要用多长时间?

3.植物标本有24件,是动物标本的。你能算出动物标本有多少件吗?

4.

根据图中信息,你来算一算:小明和小军各有邮票多少张?

5.爸爸买来两袋一样重的大米,如果从第一袋中取出,从第二袋中取出5kg,第一袋就比第二袋多2kg。原来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篇4: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P76-77练习十二第6-11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课前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6/11 1/9×3 1÷2/3 3/4÷3/5

11/6×3/11 4/9÷3/8 24×5/6

二、完成练习十二第6-11题

1.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评讲。

2.完成第7题左边竖排。

让学生先划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4/5×10/3—2/5×10/3 7/8÷3/8—1/8÷3/8 5/9×(18/35—9/40)

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4.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解答,集体评讲。

5.完成第9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解答。

6.完成第11题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所需条件,列出算式,解答,师生共同评讲。

三、强化训练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5×( )-2/5=2 ( )÷6/25-2/7×7/8=19/4

2.小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5/6看作5/8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120,这道算式的正确结果是多少?

学生先思考,尝试解答,教师适当点评。

四、本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7题第2竖排,第10题。

篇5: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课时导与学预案设计 导与学目标:

1、结合“参观天坛故宫”的情境,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计算。借助线段图,分析稍复杂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单位“1”,会“求比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多少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掌握解题策略。理解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会进行简算。

2、会用知识的迁移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解题能力。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诸如“空中课堂”、“科技小制作”、“黄金周旅游收入”等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导与学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会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导与学教学难点:

分析稍复杂的有关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具准备: 直尺、彩笔等

(课前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导与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目标

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遗产?(预设:天坛、故宫、秦兵马俑、布达拉宫等)他们给我们带来哪些数学知识?(预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天坛、故宫”来学习关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索

活动一:出示信息窗一,师生交流发现的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预设:

1、北京故宫的面积是多少?

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其他遗产各有多少处?

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

活动二: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1、通过预习,有的同学能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教师巡视,必要时稍加指导)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学生汇报时,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预设:生1:我是分步计算的。北京故宫的面积比天坛公园的1/4多4公顷,先求天坛公园面积的1/4,即求272的1/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72×1/4=68(公顷),还多4公顷,就再加4,即68+4=72(公顷)北京故宫的面积大约是72公顷。

生2:我列的综合算式,272×1/4+4=68+4=72(公顷),也是先求天坛公园面积的1/4,用乘法,再求故宫的面积,再加4,得出北京故宫的面积大约是72公顷。

生3:……

(尽量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交流解题思路。如有必要可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

4、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老师非常佩服大家,我们一起来看这个综合算式:272×1/4+4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它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关系?

教师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活动三: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

1、学生尝试解决,可以借助线段图(教师指导学生,这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只画一条线段即可)。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交流时,要说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预设:生1:30×7/10=21(处)30×2/15=4(处)21+4=25(处)

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生2:我也是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一共有多少处?我用的综合算式:30×7/10+30×2/15=21+4=25(处)

生3:我先算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的几分之几,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30×(7/10+2/15)=30×25/30=25(处)(这种方法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

4、理解运算顺序。

30×7/10+30×2/15,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0×(7/10+2/15),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观察这两个综合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乘法分配律对分数运算律同样适用)

想一想:整数运算律适用于分数吗?(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分层练习,达成目标

今天在快乐的旅游中,我们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解决了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接下来,咱们学以致用,大显身手,加油吧!

第一层:(全班同学必做)完成课本自主练习1、2、3、5题。

第二层:(B类同学必做,C类同学尽量做,A类同学选做)

课本自主练习8、9、10题。

第三层:(A类同学必做,B、C类同学尽量做)课本自主练习14、16、聪明小屋

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么学会的?

板书设计:

篇6: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一、复习巩固上节知识

1、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口算下面各题

1/6÷3         4/7÷2       3/5÷2    6/7÷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三

1、 出示例三  小明2/3小时走了2千米,小红5/12小时走了5/6千米,谁走的快些?

2、 指导列式

(1) 谁走得快是比两人的什么?(速度)

(2) 怎样求二人的速度?(自己列出算式,并与你所在的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算式及列式依据)

(3) 汇报并板书:小明平均每小时走2÷2/3

小红平均每小时走5/6÷5/12

(4) 你能直接求出这两个算式商的大小吗?(不能)

(5) 你会求出这两个算式的商吗?为什么?(不能,因为除数是分数)

我们这一节就来探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的方法(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

3、 探究计算法则:

探究计算2÷2/3

(1) 指导学生画线段示意图:

①你能用线段图表示这道题的信息吗?试试看(由于用2/3小时行2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画图时有一定困难,画图前可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a、2/3小时表示什么?(1小时的2/3)

b、2/3小时行驶的路程和1小时所行路程有什么关系?(2/3小时行的路程=1小时所行路程的2/3即:1小时所行路程的2/3是2千米)

此时学生就可根据乘法应用题画图的方法画出线段图了。

②把你的画图与同组同学交流一下,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比比谁的画图能更好的反映信息。

③打开教材第30页,看看你们的图与教材的图是否相同。

(2) 探究怎样计算2÷2/3

独立阅读教材第30页,体会教材中的推导过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3)师生互动

师生共同探究计算过程,分析算理

① 1小时走多少千米就是求3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必须先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

② 由2/3小时行2千米,即2个1/3小时行2千米,可求1个1/3小时走多少千米,也就求2千米的1/2是多少 ?  2×1/2

③ 3个1/3就行2×1/2×3千米

④ 由此推出2÷2/3=2×1/2×3

⑤ 由于1/2中的分母2和第三个因数恰好是原来除法算式中的数,为了便于分析,可用乘法结合律让它先算,即

2÷2/3=2×1/2×3=2×(1/2×3)=2×3/2

⑥ 分析2÷2/3和2×3/2的特征,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得出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4、 你们能用这个规律计算5/6÷5/12吗?试一试,并把你的计算与同组人交流。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31页“做一做”

2、练习八第4题

四、板书设计:

一个数除以分数

2÷2/3=2×1/2×3=2×3/2=3(千米)

简写:2÷2/3=2×3/2=3(千米)

5/6÷5/12=5/6×12/5=2(千米)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应怎样计算?

2、 计算:

24÷5/6      2/3÷3/4      5/7÷25/14

二、 探究新知:

1、 教学例4(1):混合运算应用题

小红用长8米的彩带做了一些花,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他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小红还剩几朵花?

(1) 讨论问题

① 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② 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先应求什么?

③ 怎样列式?

(2) 讨论要求:

① 先在小组内讨论问题

② 独立列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 汇报讨论结果并板书

8÷2/3-4

=8×3/2-4

=12-4

=8(朵)

答:小红还剩8朵花。

2、教学例四(2)四则混合运算题

(2)计算1/5÷(2/3+1/5)×15

①先按运算顺序计算出题目的得数

③ 在上面的算式里。如果要先计算(2/3+1/50×15,就要用到中括号“[]”。在用到中括号后,就成了新算式,试一试,写出这个新算式。学生写出后教师板书:

1/5÷[(2/3+1/5)×15]

(1) 先议一议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 议一议: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怎样计算?

(3) 在学生充分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三、 课堂练习:

四、 教科书第34页“做一做”

篇7: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ji? y? g b n sh? sh? ku? w?

( ) ( ) ( ) ( )

y? s? l g

( ) 式 严( ) 忧( ) ( )舍

j鵱:( )俏 ( )工

二、选择正确的音或字,打上“√”。(4分)

瞥见(pi pi ) 瘦削(xu xi o) 魁梧(w w∏闾╭ ng q n)

(报 抱)歉 羞(愧 槐) 一如(既 即)往 刻骨(铭 明)心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张:A.陈设、铺排;B.商店开业;C.姓;D.量词。

1.桑娜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 )

2.我家附近的马家板鸭店开张了。 ( )

3.过年了,家家张灯结彩。 ( )

4.我们讲故事时不要张冠李戴。 ( )

四、用“静”字组词填空,请不要重复使用。(4分)

1.黄昏的森林里一片昏暗,( )极了。

2.小外孙吵闹了一个下午,吃晚饭时终于( )下来。

3.遇事要沉着( ),不要慌张。

4.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 )的湖面上,美不胜收。

五、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6分)

兴高( )烈 怒目圆( ) 十指( )心 泰然( )之

流连( )返 ( )之大吉 心( )肉( ) 自( )自( )

六、按要求写句子。(9分)

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不精不诚, 。

,天之道也;诚之者, 。

有所期诺, ;有所期约, 。

2.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小红学习努力。小红体育锻炼也很积极。

3.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音乐教授。

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4.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修改病句)

5.我为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

缩句:

七、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12分)

1.《穷人》一课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文中表现了桑娜和渔夫 、 、 的品质。

2.林子里 。 ,听起来像 。(选自《唯一的听众》)

3.屋外 , 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 。(选自《穷人》)

4.读了《用心灵去倾听》一文,你的感受是 。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一)唯一的听众(节选)(8分)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用横线画出“我”刻苦练琴的句子。(1分)

2.“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一句既说明了 ,又说明 。(2分)

3.文中多次写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她为什么平静地望着“我”?(2分)

4.生活中有许多善意的谎言,带给了人们莫大的鼓舞和信心,请列举一例。(3分)

(二)捐 诚(15分)

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去路。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人头上戴着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面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伙伴募捐。”其中的一个,b? y髐 f n shu ( )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鞋来,另一个则彬彬有礼地发问:“姐姐,您是哪国人?喜欢渥太华吗?在你们国家有没有小孩患小儿麻痹?……”一连串的问题把我这个头一次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擦鞋的异乡人,从近乎狼狈的窘态中摆脱出来。擦完鞋,我问该付多少钱,他们说:“给多少都行。”当我把5加元放到布袋里时,他俩用稚嫩优美的童音微笑着大声说:“非常感谢您!”我觉得他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

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街上,一个路口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满头银发,身穿老式军装,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的勋章、奖章。每人手捧一大束鲜花。匆匆过往的行人纷纷止步,把钱投进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内,然后向他们深深鞠躬,并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朵花。那些老军人们毫不在意人们捐多少钱,一直不停地向人们低声道谢。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为纪念二战中参战的勇士募捐,救济残疾军人和烈士遗孀,每年一次。募捐的人相当踊跃,而且zh? x? j ng r醤( ),气氛庄严。

有人说: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会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可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时,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1分)

2.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

②在众人目光的注视下。 ( )

3.文中写了两件事:一是 ;二是 。(2分)

4. 文章最后一句“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钱捧给他们时,只想对他们说声‘谢谢”中的“捧”字换成“递”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2分)

5. “我觉得他们的笑容融进了路旁盛开的鲜花中,他们的声音好像来自天堂”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4分)

九、习作园地。(30分)

篇8: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反思(第三单元 分数乘法)

第八课时 整理和练习1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1---9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可以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有清楚的认识。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小组讨论。 ①怎样计算分数乘法? ②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③举例说说你能解决哪些勇分数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2)指名全班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 1、练习与应用第1题 直接写得数。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练习与应用第2题  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练习与应用第3题  单位的换算。 4、练习与应用第4题 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引导学生审题后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交流。 1/4*5及6/5*5/4 5、练习与应用第6题  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6、练习与应用第8题 分数乘法应用题。 7、练习与应用第9题 分数连乘应用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讲算理。 三、总结全课:在这节课上,我们完成了那些任务?你有问题吗? 四、作业:练习与应用第5题、第7题 教学后记: 按照课前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先组织学生将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回顾,忽略了让学生分析一下自己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上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这样就使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点稀里糊涂,学习上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这是我的教学上的失误,需要改进。随后组织学生进行了计算练习,主要完成教材提供的第1-3题,并重点讲评第3题,因为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不理解这一题的思考过程,而且对于一些计量单位间的进率也不熟悉,所以错误较多。最后进行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主要完成教材上提供的.第4-9题,学生们独立计算后进行了交流,看来学生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不存在困难。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先我还设想让学生自己来编一些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通过编题和解决问题的练习,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尤其是激发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九课时 整理和练习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完成“探索与实践”活动,完成第53---54页的10、11题。并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 3、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题目略 2、计算。 5/12*9/10  34*10/51 10/21*12/25*7/8 3/20*14*5/7 3、解答应用题。 (1)甲地到乙地公路长180千米,一辆汽车已经行了全程的 ,已经行了多少千米? (2)小强跑了1000米,小明跑的是小强的4/5,小军跑的是小明的3/2,小军跑了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上面各题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探索与实践。 1、第10题 (1)学生自己探索规律。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第一小题后一个分数总是前一个的一半。 第二小题前一个数乘3/2的后一个数。 2、第11题 (1)学生按照要求涂色。 (2)进行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3)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解答。 3、思考题。 先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的得数,能发现什么规律? (1)1/2-1/3=(  )/(  ) 1/2×1/3=(  )/(  ) (2)1/4-1/5=(  )/(  ) 1/4×1/5=(  )/(  ) 学生计算后先交流计算结果,然后让学生看看有什么规律。 规律是: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不为0)、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差是它们的积。 三、评价与反思。 学生自己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小组交流。 指名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指导。 四、全课总结:教师针对本课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五、作业: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对今后的学习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后记: 今天练习中,学生对数学书上两道探索规律的习题有些困难,学生对分数的数值没有整数那样的数感,只有部分学生完全是自己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的,很多同学是在老师的提醒下才发现规律的。 在这两天的自习课上,还完成了孙老师补充的练习题,其中有不少拓展题,我发现这学期开学以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都比以前要高,不知是否是因为进入了毕业年级,整体感觉孩子们很乖,很懂事,在作业上除了一人还需我提醒督促,其他孩子非常自觉,学生很有兴致地做着拓展性习题,做对的学生很兴奋。我想,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这样的学习兴趣持续时间最长久的。从本节课来看,我觉得学生们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通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所有问题都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再说说是怎样想怎样做的),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了。 在今天的课中,我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的独特性和学法的多样性。我觉得每个孩子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课堂因为他们的表现而更加精彩。

 

篇9: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在教学中,不是告诉学生要怎样计算,也不是让学生去探究怎样计算,它只是将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迁移到分数混合运算中,所以对于该内容完全可以运用迁移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己尝试计算,然后比较交流总结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在课堂上如果老师讲得太多,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学中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绝对不包办;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尽可能不说,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不必要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才可以作补充说明。因而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课堂活动也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计算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是学生没有掌握计算方法吗?不是!为什么学生容易算错呢?有时可能是粗心,但有时却是一些习惯性的动作,就拿分数连乘中的约分来说把,有时该约分没有约分,或者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有时他们会习惯的把用进行约分的数字写下来;还有的会当成减法,减一下得到数据,最后连乘的时候,他们有可能进行加法算式。对学生的练习要认真检查,还要多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力求每一节常态课有效,并追求高效课堂。

篇10: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P28-31

课时目标:

1.通过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除法的意义,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通过“等量关系的明确”,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通过线段图的绘制,使学生掌握用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的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唤醒旧知

1.学生自主解决自主练习第6题。

2.交流解决的步骤和方法。

二、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解决自主练习8

这是一道数学计算与人体知识相结合的练习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

2.解决自主练习9

引导学生发现这道题目中的分率较大,适合用推理分析的方法。

3.解决自主练习13

谈话:你是怎样理解图意的?

3. 解决自主练习14

这两道小题的解决方法不同,为什么?

5.交流:解决问题需注意的地方

谈话:解决此类应用题有哪些需注意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第17题

这道题共3道小题,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的对比,加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

2.自主练习18题

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说给同位听。

五、作业:自主练习11、12、13题

六、教学反思

1.练习题的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分层次练习,由易到难,逐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

2.把更多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让知识更多的融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越来越灵活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做帽子--乘除混合、连除应用(信息窗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

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来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预习设计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做一做8道计算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上册第32-35页内容。

课时目标:

1.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2.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

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布艺小组的同学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准备节日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谈话: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从中寻找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如:这些布能制作多少顶帽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列式。

教师并进一步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数学问题?

2.交流,明确解题思路

学生会提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这个问题,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谈话: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解题思路呢?

学生思考后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因为送给幼儿园的帽子占这些帽子的,所以,要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应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求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几个米应该用除法来算。而求送给幼儿园的帽子有多少,就是求帽子总数的是多少,应该用乘法来算。

可以分步来求,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求。

3.解决问题

谈话:明确了解题思路,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列式计算呢?

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进行独立列式。

4、组织交流。

谈话:谁能给大家讲解一下你的求法?

分别选择分布求法和综合算式的学生进行讲解。

在你自己经过计算以后,你有什么经验要和同学们分享?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分步式与综合式,体会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5、讨论: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或分数连除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把乘除混合运算转化为分数连乘。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自主练习4

出示题目:小林骑自行车去郊游。去时平均每小时行12千米,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只用了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列式计算。

全班交流,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2.自主练习5

出示题目:用10米长的彩绸做小旗,平均每面小旗用彩绸米,这些小旗的用来装饰教室,装饰教室的小旗有多少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到黑板列式计算。

全班交流,与例题进行对比。

3.自主练习6、9

同时出示题目:

练习6、光明小学的绿化面积是960平方米,是向阳小学的2倍,南山小学的绿化面积相当于向阳小学的。南山小学的绿化面积是多少?

练习9、蛇的冬眠时间是180天,青蛙的冬眠时间约是蛇的,熊的冬眠时间是青蛙的。熊的冬眠时间大约是多少天?

学生读题,对这两道题进行对比,弄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提出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之后全班交流。

4.自主练习7、10

自主练习7与自主练习9作比较,明确都是用连乘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10已知体积、长和宽,求水深。练习时,先让学生想象出长方体鱼缸里的水呈长方体状态,求水深就是求其高。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可能设未知数列方程,也可能用体积除以底面积列算式。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1.练习题的设计紧扣教学内容,分层次练习,由易到难,逐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问题。

2.把更多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流,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让知识更多的融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3、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越来越灵活的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六、作业:自主练习:5、6、7、9、10题

第二课时练习课

一、计算套餐。

1、口算比比看。

自主练习1

÷2÷3×4×÷

÷÷÷÷×

学生进行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比赛。

2、计算我最强。

自主练习3

×÷××÷÷÷×

学生进行独立计算,并指定学生进行板演。

全班交流,明确通过转化均可以转化为分数连乘进行计算。

3、解方程。

自主练习8

x=x÷=11x-=6x=÷

学生进行独立计算。全班交流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一系列的计算练习,由易到难,巩固学生的计算方法和技能,也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二、解决问题套餐。

1、自主练习2

用3千克毛线织手套,每副手套需要毛线千克。已经织了手套总数的。

(1)已经织了多少副手套?

(2)已经用了多少千克毛线?

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寻找信息,明确问题。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明确不同的解题思路。

2、自主练习11

关于睡眠时间。

先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弄懂图意、题意。

指定学生讲解解题思路。

全班进行独立计算,之后交流。

3、自主练习12

某地区红十字会收到救灾款30万元。其中第一周收到总数的,第一周收到捐款多少万元?

第一周收到的捐款数是第二周的,第二周收到捐款多少万元?

重点引导学生解决第二周的捐款是多少万元,明确第一周和第二周捐款数的关系。可以用综合算式或方程解决。

4、自主练习13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学生能解决问题且能讲清思路就可以。

5、自主练习15

绘制国庆节画卷。

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信息,提醒学生不要遗漏数学信息。

学生进行独立计算。

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和算式,明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最后相互提醒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课本第33页第2、3、4、5题。

第二单元我学会了吗

一、教学内容:第36页内容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一般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四、课前准备:学生自己查中国青铜器的相关资料

五、导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四则计算,提高学生分数计算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般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

六、导学目标

(一)、历史知识,引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课下都了解到了哪些青铜器的知识,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教师介绍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谈话: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出示第36页信息窗)

2、(1)2号豆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三)、强化练习,巩固提高。

1、看图列式计算

2、根据下面的条件,先说出哪个是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式。

(1)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

(2)修好了一条路的。

(3)一堆煤的已经运走。

(4)这批布的是花布。

3、对比练习:(先画出线段图,再进行解答)

(1)水果店运来40筐水果,其中苹果占,苹果有多少筐?

(2)水果店运来苹果40筐,占运来的水果总数的,运来水果多少筐?

(3)红红看一本14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总页数的。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4)红红看书,已经看了140页,占全书总页数的。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四、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

学生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

篇11: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73—78页信息窗1。【教材简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基本完成分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进对相关运算律的理解,提高运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以前所学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大胆猜想、积极思考验证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4.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数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配乐播放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相关图片,请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导入:(课件呈现)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少处? 自然遗产有多少处? 其他遗产有多少处?

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 其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板贴)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板贴)......小结:前面这3个问题,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解决后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自主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既让学生回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又顺利引出新知。

二、探究方法,分析比较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初步感知运算顺序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提问:要求出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需要哪些相关的信息?(课件呈现)

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谈话:这个问题你们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尝试解答。2.组内交流,明晰思路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3.组间交流,归纳方法

谈话:哪个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学生可能出现: 做法一:分步解答 272× =68(公顷)

68+4= 72(公顷)做法二:列综合算式解答 272× +4

= 68 + 4

= 72(公顷)

提问:这道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计算时,你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乘法而不是先算加法?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求天坛公园的 是多少,再求故宫的占地面积,所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二)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再次感知运算顺序

谈话:刚才大家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1987年,天坛被列为了世界遗产,在我国像这样的世界遗产还有多少处呢?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课件呈现)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

2.组内交流,明晰思路

谈话:老师发现多数同学有了自己的想法,将想法跟你的组员交流一下,好吗?

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3.组间交流,归纳方法

谈话: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30×

+ 30×

= 21 + 4 = 25(处)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先用30× 求出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多少处,再用30× 求出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有多少处,再相加算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追问:要先求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所以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再次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方法二: 30 ×(+)= 30 ×

= 25(处)

提问:这样列式可以吗?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明确:这种方法是先求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课件出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引导学生再次分析数量关系。

追问:这道题先算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得出:因为是先求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所以计算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结:在这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中,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三、猜测验证,沟通联系

1.举例验证乘法分配律适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谈话:同学们再来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30× +30×

= 21 + 4 = 25(处)×(+)= 30 ×

= 25(处)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想法:

想法1:两个算式结果相等。

追问:既然结果相等,可以把这两个式子用等号连接吗? 想法2:乘法分配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追问:仅仅这一道题能说明吗?应该怎么办? 学生小组合作、举例验证、交流。小结:乘法分配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2.回顾梳理其他运算律适用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提问:除了乘法分配律,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用课件呈现。

追问:这些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适用吗?

学生在小组内回顾、整理。

明确: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板书:整数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举例验证、回顾梳理,证明了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借助两种解题方法,将分数与整数的运算律沟通,并通过举例验证、回顾梳理,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观察、对比体验中,发现整数的运算定律适用于分数运算,既渗透了数学学习方法,又沟通了知识的联系,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四、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了解,学习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练习。1.计算

1+ ×

÷()×12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重点说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2.解决实际问题

(1)沈阳故宫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的占地面积比北京故宫的 少3公顷。北京故宫占地约72公顷,沈阳故宫占地约多少公顷?(2)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品宝库,它的藏品大约有100万件,其中约 为皇家收藏,其余的是社会捐赠和个人收购。社会捐赠和个人收购平均每种方式大约多少万件?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针对性练习到情境应用练习,练习题由浅入深,既巩固了运算顺序及运算定律,又解决了和情境密切相关的素材,学生能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归纳总结,凝炼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对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了解过程中完成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你能从以下三方面谈谈你的收获好吗? 学会了什么知识? 获得了什么方法? 有什么感受?

师:请大家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总结:看到同学们有这么多的收获,老师非常开心。这种全面整理知识的方法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把这种方法用在今后每一节课、每一单元的学习中。

上一篇:端午节的作文600字下一篇:宣传部运动会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