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情况

2024-07-04

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情况(共9篇)

篇1: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情况

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管理

使用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关于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宁民字„2013‟26号)要求,我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成立了流浪乞讨救助专项资金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对2011、2012两流浪乞讨救助资金进行了一次全面、认真、详细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设立临时救助安置点162个,包括156个村部和6所敬老院。购置6000元的救助物资,包括棉衣裤50套、棉鞋50双、棉大衣20件、工作服5件、手套120双、手电15把,拨付临时救助工作周转金2000元。

我局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使用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救助、重点使用,专户储存、专项支出”的原则,建立了“四个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即:救助工作管理一人一档;资金使用审批三人一同签字;专项资金储存专户管理;汇报、公开一月一次。2011至2012年,自治区民政厅共拨付给我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资金5万元。两年内,我县累计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66人,救助天数5712天,救助费用支出419730元。2011年救助5人,投入救助资金2800元;2012年救助61人,投入救助资金416930元。其中:提供食宿救助18人,救助天数3151天,支出94530元;送入定点医院住院救治9人,救助天数2453天,支出294360元;提供返乡车费4人2800元;护送返乡13人9800元;亲属接回7人,支付12200元;简易救助26人,救助323天,支出12340元。

二、主要做法

我局采取“六保”措施,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收留救助管理工作。一是保安全。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积极组织县、乡、村(社区)干部,集中时间,深入全县大街小巷、各小区院内、建筑工地、食堂饭馆、垃圾设置点、车站、农村庄社、破窑破房、草房草垛等地点,对农村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大排查,做到不漏巷、不漏社、不漏庄、不漏点、不漏馆、不漏段、不漏所。二是保物资。多方筹集资金,采购棉衣、棉被、棉鞋、方便面等救助物资和手电、大衣等工作人员巡逻用品,及时运送到各乡镇救助点,确保收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三是保安置。按照方便、就近、灵活、妥善安置的原则,救助工作组按照救助管理工作需求,合理确定救助工作安置点,把各村部、各敬老院确定为应急临时安置点,确保收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安置。四是保生活。在收留安置期间,确保穿暖、吃饱、住好、生活足量供给。护送回家后,对其本人和家属给予一定的临时生活救助,确保基本生活不出问题。五是保医疗。对收留患病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住院医治期间的门诊费、住院费、生活费全部给予救助,对精神病患者及时送往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直到恢复健康为止。六是保根本。坚持从源头监管的原则,对护送回家的流浪乞讨人员,与家庭监护人依法签订监护协议书,给监护人每年给予一定的临时生活救助,对无亲属监护的人员,及时纳入敬老院进行集中供养,杜绝流浪乞讨现象再次发生。真正将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的用在急需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身上,使救助资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三、自查结果

通过自查,自治区民政厅2011至2012年共拨付给我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5万元,两年共支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费用419730元,目前下欠369730元。没有出现救助专项资金挤占、挪用、骗取等乱花乱用、违规违纪现象。

四、工作建议

为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根据救助工作需要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配备流浪乞讨人员专用救助车辆;二是保障救助工作经费的落实;三是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达到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的救助效果,为及时、有效地落实救助工作提供保障;四是制定和出台工作人员现场救助保护政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在救助过程中被精神病患者打伤和传染病传染,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篇2: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梁超

学号:201140651

专业班级:生物医学工程23班

【摘要】本报告由课堂和经验引出关注流浪乞讨者这一主题,分析这一人群的背景和现状,并从政府和社会人群角度提炼出已做的努力,评价这些解决办法的优势所在,最后,提出对这一弱势群体几点愿望。

【关键词】流浪乞讨者关注

讲台上,那是一股强劲有力的声音,清晰地传达了一种对年青一代的希望;教室里,那是广西医科大学的学子在接收和筛选信息,他们清楚讲台上那位老师表达的是:你们要对社会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既然是要担当,那就不会选择逃避和漠视那些没有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和保障的,也难以正常拥有一些基本的权利的流浪乞讨者。我们常常看到路边或者街心有这么个现象,一位老人,白发苍苍,脸上挂满了哀求和悲伤,穿的是破了的长时间没换的衣裳,手里拿着一个隐藏着辛酸和苦楚的碗在祈祷,这时,有人看不下去投了些钱,也有人看了看就走开,还有人没看到这一幕。

这些人的行为大概可以理解为:第一个人,打心里边同情老人,对社会有所担当,传递一份温暖的爱;第二个人,他可能想

要帮助这位老人,但是发觉自己并不能够帮到她,帮了一次下次呢?或者自己还要自救?或者打心里边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幕?也或者他只是看看热闹?第三个人,他走开没看到,大概会是个忙人,或者是盲人,也或者是他知道吃这一套的老人大都只是个骗子,更或者他不会觉得乞丐的存在是一种社会问题?虽然这里的假说不一定到位,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合理地揭示了我们(正常人群)对他们的态度。

为了更好地表达对流浪乞讨者的关注并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最及时的援助。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一人群。从流浪乞讨人员的来源和现状来说,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

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个人发展潜能”将这一群体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有工作能力和明显工作需求的成年人“他们由于在城市中被骗!钱被盗或者找工作未果等原因,凭个人能力暂时尚不足以应付所陷入的困境,而不得不在城市中流浪”。对于这些人,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履行救助程序时,的确发挥了救助站的临时救助功能,解决了被救助者的燃眉之急,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2.有工作能力和潜在工作需求的成年人,由于缺乏适当的教育和受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养成了好逸恶劳的生活习惯,在城市中靠流浪乞讨为生,只会在天气十分恶劣等难以谋生的条件下才去救助站申请救助”

3.将来有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的未成年人,亦即儿童流浪者,这些未成年人中90%以上来自于破损家庭,他们享受不到完整家庭中父母给与的温暖和疼爱,只能用流浪这种叛逆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亲情的渴求,也有一些小孩是被别人从家里骗出来或租来的,如新疆就有很多小孩被骗出来做小偷。当然不排除还有一些生下来就跟着父母乞讨的孩子。这些小孩,他们需要爱和教育,需要有一个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生活环境。

4.无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的老年人、痴呆傻、残疾人等。这部分人多是遭家庭遗弃的人,对救助站的救助有强烈的依赖性。对于这部分群体,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他们在站里面住着,有的已在救助站住上两年还没有解决的办法。

为了证实这一数据的真实度,我们在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周边调查了十个流浪者,时间是2013年3月28日,这个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接近流浪乞讨人员方式为提供一些生活的温暖物品,如手套、衣物等。调查结果与如上的相关数据和结论并没有太大出入。同时总结了流浪乞讨人员作为一个群体具有很高的同质性。首先,学历普遍非常低,大部分没受过教育或者小学未毕业;其次,他们大都有着不完整家庭;第三,想要正常的生存环境的,为绝大部分被关注和调查群体。第四,他们都有受冻和挨饿的经历。

针对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一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做些什么?又已经做了些什么?

首先,从政府的层面上讲。我们看到:

1、最直观最有效的做法是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专门为流浪乞讨人员的设立的救助站。这一机构实现的功能是:(1)、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2)、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3)、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4)、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5)、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2、时刻在我们身边的公安民警,也就是公安机关的设立。这一机构在流浪乞讨人员的及时救援工作上发挥了纽带的作用。当冬天来临,这些流浪乞讨人员最有可能冻死饿死,公安民警在执勤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身边的弱势群体,以保证这些人能够有人可依。一个是呵护,另一个又是防止偷盗、抢劫、自杀、诱骗等在这些人群里边发生。

3、政府制定一些有关流浪乞讨人员的法律或者管理条例,以保障他们的权利,另外,在维持一定的社会和谐稳定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具体略有:国务院令第381号(1)、第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这也与如上提到的公安民警的职能相吻合。(2)、第六条:向救助站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姓名等

基本情况并将随身携带物品在救助站登记,向救助站提出求助需求。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求助人员,应当说明不予救助的理由等等。

4、民政部门的设立。其部分职能可助救助站制定受助人员的作息、卫生、学习等。其次,从社会人群的层面上探讨这个问题。

1、捐钱捐物给相关部门,并监督相关部门落实和实施救助措施。就这一点而言,要求社会人员有着足够的爱心和担当感,当然也体现了一种和谐社会的同胞精神。当然,社会可以组建相关组织进行为流浪汉捐赠衣物活动。例如我们身边的贵港市创建的“荷城义站”,它是一个志愿者服务组织,主要活动是收集保暖物品,如棉被、衣服、鞋子、袜子、手套等,并进行捐赠“暖冬活动”。

2、对于遇上的个体乞讨者,我们不漠视,不怀疑,必要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体现社会文明和谐的标志。当然,也不能因为过分怜悯而让自己挨饿受冻。古人云,救人救己,要救人,先救己,虽然从人情上讲,这里边包含了几分自私。

3、从身边做起,创造就业空间,给那些有劳动能力或者潜力的流浪乞讨人员找到生存的空间。这点,我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了一些问题,比如这可以使流浪乞讨人员这一人群数量的减少。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咱们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朝这个方向的努力是不容否定的。

4、各方媒体所做的宣传活动。当全民动起来呵护弱势群体,我们就可能在某一

层次上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例如,咱们广西南宁电视台都市频道《帮得行动》,倡导帮扶精神,促进和谐构建。始终饯行“扶贫济困,能帮就帮”的宗旨,竭力突显南宁“能帮就帮、敢做善成”城市精神的核心价值。

这些所有的行动,预期的现象是全民一起努力去帮扶这些弱势群体。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流浪乞讨人群不能够减少或者生活有所保障,那么就谈不上共同富裕。

篇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的管理研究

1、救助制度的主要功能

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实行之前, 保障乞讨人员公民权利的最主要制度是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制度。该制度的主要对象为生活无着、没有稳定工作的流浪乞讨人员, 制度的主要方针是对该类人员给予包括日常饮食、衣着以及住所方面的资源救助。在收容遣送制度基础上发展衍变而来的救助制度, 两者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而区别在于救助制度是由政府机关负责的社会保障措施。国家在相关制度方面, 按照实际组织及对象的不同, 可分为社会救助、行政救助和救助管理, 而救助制度就属于其中的行政管理, 专门针对城市中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

2、救助制度的特点

劳动力是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建设不可获取的重要资源, 劳动者在付出了社会劳动力后, 发生了伤残、疾病和事业的情况以及随着年龄增加无法继续提供劳动力的情况下, 社会应对其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这边是社会保障的产生原由。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也属于社会保障的一部分, 但相对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制度存在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1) 救助管理制度的特定性。救助管理制度的救助者是具有法定责任的行政主体, 对象则是流浪乞讨人员。其中行政主体的法定责任具有一定的范围和授权, 在救助对象属于法律法规范围内的情况下, 才能够给予救助;而在救助对象超出或不属于法律法规管辖范围的情况下, 不得对救助对象以个人或组织的名义进行任何救助行为。相比其他的社会保障制度, 救助管理制度的救助对象也针对城市中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 是城市居民构成中特殊的一部分。

2) 救助管理制度的行政性。行政主体是救助管理制度的主要实施对象, 因此在救助行为中会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质, 这种行政性质会对救助对象产生影响, 主要体现在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方面。因此救助管理制度的实施前提在于救助对象的自愿性以及救助者与救助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 避免由于行政行为对救助对象造成的合法权益危害。

3) 救助管理制度的法律性和可诉性。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救助管理制度的主要参照, 有法可依是一切救助行为的基础所在。而作为救助者的行政主体在进行救助管理制度也具有义务性, 凡是属于救助管理制度规定的救助对象, 行政主体必须对其展开救助行为, 否则便行政主体则构成了行政不作为。同时行政主体在开展救助行为的过程中, 可能会对救助对象的人身自由权和生存权造成危害, 因此救助对象拥有司法机构给予的诉讼权利, 是救济对象主要的司法救济途径。任何行政主体作出的救助行为都具有可诉性, 这种法律性的限制是约束救助者行为以及保障救助对象基本公民权利的主要手段。

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

1、档案管理的概述

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过程中, 会产生或形成许多具有保存价值文件材料, 是救助管理行为的主要依据与真实记录。对这类文件材料按照救助对象加以区分和整理, 便是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档案管理的前期, 救助对象的档案管理根据地区的差异, 在管理方法方面存在差异性, 并且归档的范围以及档案的保存期限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档案的利用目的分类不详细。加强救助档案的管理,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救助行为的开展效率与整体质量, 还能够丰富我国在民生档案方面的资源库存, 因此国家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并在2013 年颁布了《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

2、档案管理的特点

1) 框架严密。档案管理办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为根据, 以实际的救助管理工作为经验, 确定了归档范围、整理原则、档案保存方法在内的档案保存相关方法的综合性管理办法。整体结构严密且合理。

2) 使用方式灵活

首先针对目前救助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以及违法违规现象, 档案管理办法能够很有效的保障救助人员的基本权益, 避免了大量救助工作中会对救助人员的权益产生危害及影响的事件发生。同时, 救助管理的救助对象结构较为复杂, 在年龄结构、地区结构、身体结构、周期结构各个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对不同类别的救助对象需要实施不同内容的档案管理办法, 因此档案管理办法中的归档条件灵活实用, 能够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 有效提高档案的归档效率, 处理救助对象结构而引发的复杂问题。

3、救助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的重要意义

1) 统一档案标准

经上文所述, 在进行乞讨流浪人员救助的前期阶段, 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以及归档范围不明确,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救助工作。档案管理办法的实施明确了档案的范围以及规范, 在提升救助效率的同时, 推动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的不断变革与发展, 对国家民政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丰富国家档案库存

在当期的大数据环境下, 数据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同时也是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建设的主要依据, 对现代民生数据进行分析与整合, 是未来国家在对民政工作进行决策的过程中重要的数据依据。救助档案管理办法的推行与实施, 有效的丰富并提升了国家民生档案的库存量, 为民生发展提供了基础的数据保障。

三、总结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流浪乞讨这类的不平衡现象愈发严重, 国家针对该现象也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其不仅提高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的整体效率, 同时丰富了国家在民生档案方面的库存资源, 是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国家民生工作发展的重要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汤秀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视角下的社会治安防控[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52-60.

[2]何文丽.规范救助工作丰富民生档案——解读《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档案管理办法》[J].中国档案, 2015, 02:34-35.

[3]雷敏.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困境及对策[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3, 09:34-38.

篇4:流浪乞讨人员依然逍遥“法”外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不仅检验着一个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而且也检验着当地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力度。

第一,应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政府应尽力救助,或为其寻找就业出路,或利用社会力量发展慈善事业,为他们提供人道救助。

第二,城市街道、农村村委会对辖区内生活无着的人员要尽到管理责任,防止他们流入社会。每个家庭要多为社会着想,不能把年迈的老人和失去生活能力的残疾人或精神病人推向社会。

第三,对胁迫、操纵、组织他人行乞并从中渔利构成犯罪以及在行乞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以行乞作掩护从事盗窃、抢劫等犯罪活动的,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对生活有着却以乞讨为业以及以编造虚假事实为手段骗取钱财的,也要给予相应处罚。

第四,要加大该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力度,使每个公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救助管理工作。在街头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要主动劝导他们到救助站接受救助,不要盲目救助,防止被好逸恶劳的人和不法分子利用。

流浪乞讨人员资料全国可查

8月1日上午10:30,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宣布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开通。通过该系统,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行乞的人,其资料都能实现异地查询,部分不良人员骗取救助的行为将得到遏制。据介绍,我国共有救助管理站1026个,其中400多个地市级以上的救助站已全部联网。

据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系统主要有四大功能。

功能一:可以对全国各地各类受助人员的年龄、性别、流出地、求助原因、数量走势等进行统计、分析。

功能二:记录有受助人员的确切流出地、享受低保等社会保障情况、在全国各地的受助记录等。当不良人员恶意骗取救助时,把其相关信息输入该系统,电脑会自动提示有关情况,具有甄别、查询的功能。对于那些真正困难、需要救助的人群,将得到及时的保护。

功能三:跨省救助一直是救助工作中的难题,对象主要包括未成年人、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体。该系统完善了全国各救助站之间的站际交流、协作救助、跨省返乡接送等业务环节,各地可在自己的平台上马上找到需要的内容并告知对方,从而在第一时间将救助对象送到家或妥善的地方。同时,发生异地救助后,救助对象的治疗、安置等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反馈。

篇5:社会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

一、责任单位

衡南县民政局

二、责任人

县民政局分管副局长为第一责任人,衡南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站长为第二责任人。

三、权力行使依据

(一)《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

(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3年民政部令第24号)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四、救助范围

衡南县行政区域内申请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和正在衡南县行政区域内流浪乞讨的无行为能力的人员。

五、申请救助应当提供的资料证明: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二)、是否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

(三)、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经过;

(四)、近亲属和其他关系密切亲戚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

(五)、随身物品情况。

六、办理程序和时限

(一)受理

1、救助员查验当事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2、询问当事人的是否自愿接受救助;

(二)审查—登记—报批

救助员审查当事人提交的申请及有关材料后,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为当事人办理救助手续,填写《入站登记表》,报分管领导批准。

(三)时限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县民政局备案。

八、监督检查

衡南县民政局纪检监察机构及社会福利事务股定期对救助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九、责任追究

救助站及其救助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为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实施救助的;

2、依法应当救助而不予救助的;

3、违反规定程序办理救助手续的;

4、玩忽职守救助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

附件:救助程序流程表

附件:

篇6:流浪乞讨人员分析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是最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在这类群体中,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体系以及认同心理和归属心理,极易出现理想失落、道德滑坡、精神颓废等不良现象,贫穷和犯罪在群体中的蔓延又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的了解他们这一群体。

在我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下属的社会福利司建立起各地方救助管理站,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为依据,管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主要救助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但是由于救助管理目标上的模糊、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和相关政策法律的缺失,导致该群体生存发展历来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可以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关于完善石家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对策建议。

流浪乞讨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及影响近年来城市流浪乞讨现象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乞丐的团体化、职业化、经营乞丐的现象、乞丐群体复杂化、犯罪化、乞丐群体的年龄结构向低龄化发展、乞讨方式手段呈现智能化、多样化。这些都给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树立的良好国际形象、削弱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

群体的关注与救助,通过调查研究,对流浪乞讨现象有更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其辨析能力。

二、研究意义

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首先,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既影响了市容,又带来了违法犯罪问题,同时也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政府也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管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所以,研究人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分析产生这些态度的原因,从而探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其次,研究具有理论意义。目前,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关于制度的研究,主要是对《收容遣送制度》和《救助管理办法》的比较,以及分析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立法、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探索新的救助制度;二是实务领域的研究,一些学者、新闻工作者以及救助管理人员,调查研究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构成以及生存现状,分析乞讨原因、乞讨方式、乞讨特征。但是,我们从研究公众对流浪乞讨人员态度的视角出发,尝试提出解决该类社会问题的措施,探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模式,有助于丰富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这是对当前流浪乞讨研究的创新。

最后,研究具有实践意义。我们打破了过去对流浪乞讨

人员本身的研究视角,转而从研究公众对流浪乞讨人员态度的视角出发,进一步调查产生这些态度的原因是什么,这都有助于我们分析为什么当前的社会参与不足,进而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的探索,同时也这为现阶段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提出了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和对策。

三、研究方法

1、我们通过资料考查收集针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研究分析。

2、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城市居民的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对流浪乞讨的现状及政策的实施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采取分类抽样与随机抽样结合。

3、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提出相应的存在问题原因和建议。

四、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流浪乞讨人员生存条件的调查。

2、石家庄市公众对此类人员的态度。

3、政府人员对这一人群面临的相关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五、论文的主要内容

1、管理情况的调查。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有因灾害或生活困难而流浪乞讨者,他们确属社会救助的对象;有以乞讨为生财手段的好逸恶劳者,属于特殊教育的对象;有以流浪乞讨又无理上访或偷摸拐骗从事违法活动者,属于社会治安管理对象;有少数犯罪逃逸或流窜者,属于刑事惩治的对象。对于拒绝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公安机关、城管等部门在管理中,均存在缺乏执法依据和执

法手段的问题,那些特殊教育的对象、治安管理对象、刑事惩治的对象,已经成为管理盲区,急需深入调查。

2、自愿求助者。在实地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别的救助站转来的需要本救助站进行安置的流浪乞讨人员,仅有一小部分人是自己寻求救助的。而在这一小部分自愿寻求救助的人当中,大部分属于暂时还没有流浪乞讨的投亲不着、务工不着、无钱看病、从家里走失、被偷盗等有临时困难的人,真正有长期生活困难的人,反而选择在外长期流浪乞讨,拒绝进站接受救助,救助管理站也因此曾经一度出现无人可救的局面。

3、专业工作人员的情况。目前的救助管理站尚未完全脱离原先收容遣送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都是原来收容遣送站的工作人员,虽然机构性质发生了改变,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他们在长期工作当中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养成的工作态度已经很难改变,有的工作人员习惯了对受助人员冷言冷语,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和现行的新办法发生冲突,但事实上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相距甚远。

六、论文结构

(一)重要概念的界定

流浪乞讨人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存在的问题分析

1、石家庄公众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真实性的看法

2、石家庄流浪乞讨人员的聚集区域

3、石家庄公众救助人群的趋向

4、石家庄公众对于流浪乞讨人员乞讨行为的态度

5、石家庄公众认为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6、石家庄公众对于管理石家庄流浪乞讨人员的相关办法

(三)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调查结果的分析

1、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较多的原因

2、石家庄市流浪乞讨群体的特征

3、对石家庄市的影响

(四)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建议

1、加大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帮扶力度,做好收入的再分配

2、建立网络化管理模式,降低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行政成本

3、依法打击强行乞讨,严惩操纵乞讨的不法分子

4、建立健全救助管理机制,大力宣传救助管理站

5、打破单纯依靠政府救助的局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

七、总结

八、参考文献

【1】李彦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3】陈昭.城市新乞讨现象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4】丁鑫.我国城市职业乞丐问题分析[J].黑河学刊.2008(7).【5】郭纬纬.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乞丐治理研究[D].西

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7.【6】杨雅华.《和谐发展环境下的流浪乞讨问题》[J].东南学术.2008(2).【7】《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381号发布)

篇7:冬季流浪乞讨人员爱心救助行动

广大市民朋友们:

严冬到来,突降霜雪,当你和父母孩子、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嘻笑玩乐时,当你全家团聚,其乐融融,畅享天伦时,请你们留意一下,我们周围是否有流浪乞讨人员,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帮助。为此,州、市民政局向全市广大朋友发起“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行动”的倡议:

一、全市广大市民在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告知、引导其向州、市救助管理站求助。

二、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街头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未成年人,应当及时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告知,同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也可以直接与州、市救助管理站联系。

亲爱的朋友们,您的一个电话,就可以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您的一次援手,就可以挽救一个坠入苦难的家庭,而您自身也将得到无比的快慰!

州救助站联系电话:0859—3915062地址:兴义市文化路33号 市救助站联系电话:0859—3814448地址:兴义市乐园路 另有紧急情况请拨打电话:

篇8: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情况

一、新救助管理办法的改进

新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 体现了我国在法治时代对人的权利的尊重与保护, 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救助与社会管理的新探索, 体现了政府自身正在由管制型的权利政府向服务型的责任政府的转变, 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与旧的收容遣送制度相比, 新办法在以下几方面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一) 从强制收容遣返向自愿接受救助转变

旧办法规定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必须被强制收容遣返, 不考虑当事人是否愿意。而新办法强调, 任何人不得强制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同时, 受助人员也可以自愿放弃救助, 告知救助管理站后即可离站, 救助管理站不得限制。新办法明确规定的自愿受助、无偿受助的原则, 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是否接受救助意愿的尊重, 流浪乞讨人员有权利选择救助也同样有权利选择放弃救助, 他们的意愿和选择都必须得到尊重。

(二) 从维护城市管理向提供救助服务转变

新、旧办法在制定之初的基本出发点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收容遣送办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城市的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 而“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只是手段, 也正因为如此,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 制度最终异化为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为其唯一目标, 并最终引发了孙志刚事件。新办法明确了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是其唯一目标[1]。在其第一条明确指出:“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 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制定本办法。”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单纯追求城市社会秩序安定而导致制度功能异化,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社会保障事业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三) 更加强化了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约束

新办法在内容规定上更加具体和细化, 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强化了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约束, 而减轻了对受助人员的约束。在旧办法中, 由于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城市治安管理, 所以将受助人员仅仅作为简单、被动的管理对象而对其附加了种种限制条件和要求, 如“及时把他们遣送回原户口所在地”, 收容人员“必须服从收容、遣送”等。

新办法明确规定, 救助站工作人员“不准拘禁或者变相拘禁受助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不准敲诈、勒索、侵吞受助人员的财物;不准克扣受助人员的生活供应品;不准扣押受助人员的证件、申诉控告材料;不准任用受助人员担任管理工作;不准使用受助人员为工作人员干私活;不准调戏妇女。”并且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于当地救助站工作人员负有教育、培训和监督的职责与义务。

(四) 内容规定更加人性化

除了对于提供的基本救助内容做了具体规定外, 新办法还体现出了更加人性化关怀的一些方面, 如“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住处, 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 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就体现了对处于弱势地位女性的特别保护;“救助站应当保障受助人员在站内的人身安全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 维护站内秩序”对保障受助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做了明确要求, 防止各种危害和伤害的再次发生。

此外, 新办法也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 “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表达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政府对寻求各方力量、积极有效参与社会保障新途径的尝试和探索。

二、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特点

自新办法实施以来, 各级救助管理工作稳步发展, 成效显著。但是, 在具体实践过程当中, 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与此同时, 流浪乞讨现象亦呈现出新的特点。

流浪乞讨人员的构成非常复杂, 有因灾害或生活困难而流浪乞讨者, 他们确属社会救助的对象;有以乞讨为生财手段的好逸恶劳者, 属于特殊教育的对象;有以流浪乞讨又无理上访或偷摸拐骗从事违法活动者, 属于社会治安管理对象;有少数犯罪逃逸或流窜者, 属于刑事惩治的对象。对于拒绝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 救助站、公安机关、城管等部门在管理中, 均存在缺乏执法依据和执法手段的问题, 那些特殊教育的对象、治安管理对象、刑事惩治的对象, 已经成为管

在实地调查访谈过程中发现, 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人员, 大多数是从别的救助站转来的需要本救助站进行安置的流浪乞讨人员, 仅有一小部分人是自己寻求救助的。而在这一小部分自愿寻求救助的人当中, 大部分属于暂时还没有流浪乞讨的投亲不着、务工不着、无钱看病、从家里走失、被偷盗等有临时困难的人, 真正有长期生活困难的人, 反而选择在外长期流浪乞讨, 拒绝进站接受救助, 救助管理站也因此曾经一度出现无人可救的局面。

3.管理救助方式简单

对待进站受助人员, 救助管理站的工作程序几乎无一例外的为接收进站———采集信息———联系流出地政府或流浪人员家属———送其回家或由流出地政府接其回去。工作人员几乎不跟受助人员进行与采集信息无关的交流, 也从来不去了解不同受助人员的特殊需求, 缺乏对不同类型受助人员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特征等分析和交流, 特别是在救助中依然把求助者置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 给予施舍性的物质救助, 使求助者难以接受。

4.缺乏专业工作人员

目前的救助管理站尚未完全脱离原先收容遣送模式的影响, 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都是原来收容遣送站的工作人员, 虽然机构性质发生了改变, 但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他们在长期工作当中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养成的工作态度已经很难改变, 有的工作人员习惯了对受助人员冷言冷语, 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和现行的新办法发生冲突, 但事实上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相距甚远。

(二) 呈现出新的特点

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 城市流浪乞讨现象也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如乞讨人数剧增, 多数乞讨者只以要钱为唯一目的;职业化、团体化乞讨比重增加;经营乞讨人员的现象增多;乞讨群体的年龄结构向低龄化发展, 等等。

三、完善制度的对策及建议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 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国家的经济条件尚不足以令我们像某些西方国家那样, 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转变为一项福利事业。目前, 在我们国家, 救助管理站实际上充当的只是一个救助“中转站”的角色, 而不是长期的福利机构。因此, 就如何做好这个“中转站”, 如何尽最大可能地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 提出几点建议:

(一)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

首先, 尽管国家在2003年相继出台了两个法律文件, 但过于原则化的条款内容, 使得救助管理工作操作性不强, 落实难度大。其次, 对于出现的管理盲区, 也应当从立法的角度予以增补和完善, 如将职业乞讨人员纳入救助体系, 使得对职业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最后, 新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必须注意和《残疾人保障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的相互衔接与配套。

(二) 引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救助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 第一层面是对其基本生活进行救助, 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以保证其能够维持生存;第二层面是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救助, 以帮助他们自食其力、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目前,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停留在第一层面, 忽视了心理层面的救助工作。而心理救助需要将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相结合, 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方法, 主要侧重于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精神慰藉等精神层面上的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弱势群体, 是社会工作应当高度关注并提供帮助的对

(三) 救助站与高校联动, 建立互惠合作关系

缺乏高素质、专业的工作人员是救助站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可以在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 利用高校资源, 通过救助站与高校的联动, 建立一种互惠合作的良好关系。目前, 许多高校都开设有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等专业, 也就意味着这些学校在这几个领域拥有比较充足的师资力量以及一定规模的在校学生, 这对于救助站来说, 也是一项可加以有效利用的宝贵资源。

(四)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除了依靠国家财政外, 还应当呼吁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慈善机构加入到救助工作中来, 争取捐款捐物, 缓解资金压力;向社会招募义工, 缩减开支。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哪种方式筹得的资金, 其使用都必须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 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公开, 定期向社会公布, 让社会各界的爱心落到实处。

要真正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做到位,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努力。从长远来看, 大力发展经济, 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 缓解贫困现象, 才是治理流浪乞讨人员的根本之策, 此外, 社会现实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流浪乞讨问题。

参考文献

篇9:关于我国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分类;形成原因;救助方式

2003年8月,我国正式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办法的出台,表明我国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方式由原来的收容遣送发展成了现在的救助管理,重点是对弱势人群的帮助与扶持,而且将收容遣送站更名为救助管理站,并提倡“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服务理念,充分贯彻了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为形成系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提供了条件。

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的类别构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已形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一群体又由几大类别构成。

1.生活极度贫困又无劳动能力的人群。这类人缺乏劳动能力,缺少政府救济,只能靠乞讨为生,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也是流浪乞讨人员的主要构成成分。

2.精神病人。由于家庭监管不力,缺乏社会资源,导致一部分精神病人和家人走失走散,或遭受遗弃,又无法查清所住地址和姓名,因此流浪社会,沦为乞讨人员。

3.未成年人。一些顽劣的少年儿童,因叛逆心理,家庭破裂等因素,不愿意学习,不服从家长、学校管教,赌气离家出走;相当一部分被拐卖的未成年人,被组织成团伙乞讨。被迫从事乞讨行业。

4.职业乞讨者。职业乞讨这类现象已蔓延至全国各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这类人员的成份较复杂。主要由社会无业、闲杂人员构成,甚至有少数犯罪前科人员掺杂其中,靠行骗的手段,骗取社会同情心,甚至出现“跑站”现象,一部分流浪乞讨人员,为获得钱财,专门在全国各大救助站之间来回寻求救助,造成救助资源的莫大浪费。

二、当代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的形成原因

我国流浪乞讨人员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各种社会保障政策的缺失等都成为产生流浪乞讨人员的诱因。

1.社会根源。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及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是造成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地域差别明显,由此造成贫富不均,许多贫穷落后地区的人们涌向城市,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但是由于缺乏知识、技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久而久之,无法维持基本生计,不得已选择流浪乞讨为生。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致使广大农村地区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服务缺失,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人口素质不高,参差不齐,无法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而医疗与养老资源的缺乏,使得一部分人病无所医,老无所养,入不敷出的生活水平必然促使相当一部分人加入向外流动并行乞的队伍。

2.制度根源。政府的救助能力有限,部分家庭抚养负担沉重、经济状况低下、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承担家庭变化的能力脆弱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需要救助的人得不到有效合理的救助,从而使其走向流浪乞讨之路。农村人口自由流动政策不完善,城市缺乏针对农民工的就业保障政策,农民工维权困难,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现有的救助站模式不足以解决流浪乞讨问题,救助政策主要体现了救急救难,却没体现“救穷”,难以从根源上解决流浪乞讨现象;对无法救助也无法管理的人群,救助政策不完善,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不力,在现行制度下,流浪乞讨人员大量产生。

三、流浪乞讨人员对社会的影响

流浪乞讨人员不仅不利于社会和谐,而且带来相当多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影响城市形象。流浪乞讨者多蓬头垢面,且多在人群密集处乞讨,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而且影响城市交通秩序。有的乞讨人员随意穿行于马路之上,在天桥上向过往乘客乞讨,在红灯等待时向司机伸手,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威胁公众安全,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2.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乞丐群体中有不少打着乞讨的幌子,施行违法犯罪行为;有的乞丐利用大众同情心编造虚假身份和经历骗取钱财;有的人拐骗引诱少年,甚至胁迫摧残儿童作为他们乞讨生财的工具。

3.削弱公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救助。强行乞讨、恶意乞讨、欺骗性乞讨已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厌恶,人们对乞丐的同情心逐步减弱,许多真正因生活困难急需救助而沦为乞丐的却得不到施舍,如果他们因为一些恶意乞讨行为的存在不能获得人们的同情和帮助,处境将会更加困难。

4.助长了好逸恶劳的惰性风气,影响社会风尚。乞讨者受利益驱动,为了获取钱财,不择手段,不顾廉耻,采用阻挡、尾随、下跪、磕头等方法纠缠行人,完全丧失了人格尊严,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少年儿童,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无益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阻碍国民素质的提升。在流浪乞讨者中,有一部分未成年人乞讨者。乞丐低龄化发展趋势会让大批处于学龄期的少年儿童不能受到正常的教育,长此以往,影响国民素质的提升。

四、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方式分析

1.完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约束和管理流浪乞讨人员。对不同类型的流浪乞讨人员采用不同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对困难人群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救助,对职业乞丐实行集中救养政策。同时,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对农村的五保户、特困户要认真予以保障,从源头上预防流浪乞讨人员产生。要建立农村人口流动动态管理机制,指导人口科学、合理流动。

2.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流浪乞讨者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问题,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必不可少。现行的救助模式单一,仅仅从表面上解决问题,采用“救助——返乡”的简单救助模式,因此出现重复流浪问题。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流浪乞讨,更应该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角度入手,给予精神支持和心理疏导,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其结束流浪,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3.建立多部门联合救助模式。仅仅依靠救助管理站一个部门,很难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全面有效救助,应当建立民政、公安、医院等多部门联动的救助模式,各级政府确定定点医院对流浪乞讨中的危重病人以及精神病人进行救治,对有治愈效果,但是确实无法找到家的流浪乞讨病人,设立专门机构,并由国家统一包办,妥善安置處理。

上一篇:创建学习型机关之我见下一篇:购置办公电脑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