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理想教育工作总结

2024-05-26

班级理想教育工作总结(精选10篇)

篇1:班级理想教育工作总结

班级理想教育活动总结

南阳市三中 白中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也是学校教育教学主要对象,更是家庭的全部希望。

现在正在学校学习的中学生,到21世纪初期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他又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所以我们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

对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进行必要而有效的‚理想‛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教育者,特别是思想品德科教师和班主任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这种教育呢?根据多年在这方面的教育实践经验,我认为有以下四条有效途径。

1.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如家访、个别谈话、组织讨论等)及时了解和分析学生理想的现状和成因,了解各种态度和倾向,并加以梳理,掌握每个学生对理想前途的认识水平,分析哪些方面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是好的苗头,哪些是坏的倾向。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客观因素对他们对理想前途的影响,如家庭成员经济生活方面的变化,周围一时流行的风气,等等,因为这些东西都会扣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激情,形成某种愿望。老师一定要敏感地把握这些客观因素,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动态中掌握学生的变化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2.要让学生们明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的理想是和学习情况分不开的。老师绝不能脱离学习引导理想,而要把理想教育同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如通过开展有关理想前途的主题班会,用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用达?芬奇、童第周等名人的故事去启发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必须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同时,还看到学生都是各有特长的,知道自己的特长,了解这特长的社会意义也是远大理想建立的条件,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或特长,对学困生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比如对只喜爱体育活动的学困生,应多与他们接触、交谈,因势利导,使他们认识到有体育专长而没有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是无法施展才能的。同时,还应通过各种途径,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实践自己的特长,使其看到学校给自己开辟的广阔道路,对前途充满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

3.初中生虽然有充沛的精力,但是缺乏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坚韧不拔的毅力,缺少沉着地、坚定地执行和控制自己的意志品质,缺乏自我激励自我鞭策的动力,常常

在困难面前打败仗。老师要时刻提醒学生: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有时甚至会牺牲生命,只有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和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成功,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一是靠胸中远大理想的指引,二是靠顽强、锲而不舍的精神。

4.要告诉学生们有理想而不去为之奋斗,那是一种空想__幻想。而奋斗了却不能实现,则要检查理想是否切合际,符合社会现实要求,鲁迅先生要疗救国民的肉体之疾就去学医,要疗救国民的精神之疾就弃医从文,就是最好的说明。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是不应该定其为理想的,要不为什么会有空想、幻想呢?还要检查:你的努力,是否自始至终都朝着你的理想这个目标。如果朝三暮四,怎么能达到目的?教师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的人,那么首先应该自己成为有理想的人。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激情,表现出对生活的自信和乐观;要通过自己对工作的努力,表现出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理想追求上,教师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好榜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才能成功,理想才能化为学生的实在行动。

在理想教育的实践中,应该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理想是分层次的,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同样,青少年理想形成的过程也是有层次的、渐进的。所以,理想教育也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接,螺旋上升。

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层次性规律,学校的理想教育可设计循序渐进的系列化进程。例如,在初

一、初二年级,以‚生活多美好,世界多精彩‛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结合学生的心理,启发他们把生活理想渗入社会理想。在初

三、高一年级,一‚愿为祖国作贡献‛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有意识地把信仰的知识融入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和正确的社会理想。在高

二、高三年级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主题,开展‚人生、理想、信仰‛教育活动,鼓舞学生以科学的人生观去追求和实现理想。这样,在整个中学阶段,以‚理想、成才、责任、奉献‛为内涵的理想教育形成一定的层次和系列,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人‛,成为有远大理想的好青年、好公民。

因此理想教育要注意层次性。

理想教育的主体是学生。理想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要有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认真接受,以及自身对理想的理解和确立。学生作为理想教育的主体,不仅是要积极地接受教育,更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根据自己的体验去掌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确立科学的、正确的理想信念,形成理想人格。所以,理想教育避免说教,而要以启发思考,引导体验为主,方可收到明显而稳定的效果。

因此理想教育要体现主体性原则。

在校学生的实践主要是学习活动的实践,社会实践活动也正日益受到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是深远的,对理想教育的作用也是显著的。广大青年学生渴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青年学生不仅了解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而且使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从而满足他们自身发展的要求。

新时期中学生理想教育应该注重方法

积极培养优秀青年学生入团,是理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可建立团章或党章学习小组,组织学生中的入团积极分子学习理解团的纲领、奋斗目标、性质、任务等,使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正确理想。

中学生大多具有独特的判断能力,他们对于社会精英的模范行为和英雄事迹,不仅仅是崇拜,还会注意从中归纳出生活的哲理和行动的指南。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学生聆听英雄模范的报告、谈心,这对他们认识树立远大理想和艰苦奋斗的关系起到了榜样的作用。

在青年学生中,不少人默默无闻地做出成绩,我们要注意发现和树立这样的典型,如无偿献血的、帮助贫困或残疾同学的、捐助希望小学的,等等。他们人虽普通,事迹平凡,但这些被称之为‚献爱心‛的行为,与他们有理想、有志向是密切相关的。宣传这样的典型,使同学们感到亲切、信服,把理想教育落到实处。

运用自我教育的方法。这是体现理想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有效方法。学生自己组织有关学习和活动小组,通过小组活动,对自身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既反映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也锻炼了学生独立工作和自治自理的能力,同时对形成学生的理想人格和理想信念也有深远的影响。

围绕一个主题,学生自己设计、筹备、组织、开展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这样的方法特别能激励学生创造性充分发挥,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得到思想的升华。

环境感染法。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学校环境的布置、文化氛围的营建中,注意突出英雄模范人物和中国历代科学、文化名人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貌,会对学生的理想形成产生潜在的影响。此外像18岁成人宣誓仪式的礼仪教育、不同年龄层次的法制教育、社会热点或新闻事件的个案评析,等等,都是开展理想教育的适用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效果。

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责无旁贷地切实把握时代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积极开展有特色、有实效的理想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义务。

班 级 理 想 教 育 工 作 总 结

南 阳中 岐市 三中

篇2:班级理想教育工作总结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作为国家未来栋梁的中学生,更应当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

针对这一现况,我校号召各班级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我的未来不是梦》与《奏响命运的乐章》、《理想与信念》、《放飞理想》演讲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借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务之急。

中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思想活跃,自尊意识突出,成才愿望强烈。当前,虽然中学生理想信念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潮水般涌入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中学生的思想,某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侵蚀着中学生的心灵。高度重视各种消极因素对中学生理想信念的消解作用,大力强化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灌输,用共产主义理想统一思想认识,已是当务之急。

二、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竞争展开。以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植和发展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中学生是为现代科学知识打基础的人才群体,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三、加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学生未来。

近年来一些中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对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不强,与中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中学生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只是把理论学习的目的定位于提高考分或拿文凭,而不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未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社会生活环境日趋复杂。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腐朽、消极的东西,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这种社会生活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使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发生巨大变化。中学生是一个容易为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不强,自然更容易受到侵蚀。因此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一面貌。

四、增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

首先,要在回答热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对各种问题尤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兴趣浓厚。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首先必须回答好中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高他们学理论、用理论的兴趣。其次,要在满足成长需求上下功夫。当代中学生越来越重视个性培养和自我设计,越来越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必须热切关注中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满足他们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要在将大道理讲透的同时,将小道理讲深,让他们切实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一辈子受益,从而增强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再次,要在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当前,由于信息更加公开,传播更加快捷,发泄情感的方式更加直白,中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加容易捕捉,思想脉搏也更加容易把握;中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加强,给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也提供了新的课题。

由于教育主体认识的缺失和理论研究的滞后,理想教育的手段和方式较为单一。我们的理想教育的现状是:约束多于引导,教条多于兴趣,冷落多于情感,形式多于内容,被动多于主动,理性多于人性,同一多于差别,横加干涉多于精心呵护„„面对现状,我们更应该及时改变理想教育手段与方式,让我们的受教育者在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将泯灭了智性的火花再次跳跃。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路线。

(例)初二年级3班

“理想 信念”教育活动总结

结合学校开展的“树立理想 坚定信念”教育,我班积极开展“为理想而奋斗”系列活动。主要活动如下:

一、让学生弄清理想、信念的含义,了解古今中外名人志士有关的故事,明确理想与信念之间的关系;每个学生都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明确树立远大理想和制定近期目标的意义,正确认识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的关系。

二、出一期“理想在我心中”的专题黑板报,明确理想、信念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三、开展主题为“为理想而奋斗”的讲故事比赛,畅谈对理想信念的认识、理解或感想。

四、多次召开“为理想而奋斗”、“放飞理想”等主题教育队会,对活动进行阶段性展示和总结。

五、评出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受到了教育,为他们树立理想、在生活和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3:和谐班级的理想创建之管窥

一、和谐班级理念的提出

“和谐”二字从文字结构来看,“和”意思就是种田就有饭吃,是“劳动”;“谐”意思是都能说话,是“民主”。和谐班级就是人人辛勤付出,大家共同参与、民主管理、充满友爱的现代文明班级。

和谐班级从社会学角度看,直接表现为班级各方面的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班级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体现了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的班级是理想的班级。和谐的班级应当是充满温馨、人性化、积极向上、有着浓厚学习氛围、充满活力的班级。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和老师能在和谐的关系中共同学习,学生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乐学乐做,并实现个人与自身的和谐,始终处于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健康成长,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和谐班级的创建

1. 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文化。

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如可以在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张贴英雄、烈士经典语言和有关图片;张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张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这些充满浓郁文化的精神文明的创建,一定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

2. 培养和谐的班级干部。

班干部实行轮换制,分组实施。每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要根据每组成员的实际能力做到明确分工,这样让每个学生尝尝当“官”的快乐,打破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3. 健全和谐的班级纪律。

首先是班规班纪的制定。可以将制定工作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班规班纪的内容,然后班长收集各组内容,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和遗漏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待班主任答应后,班长将“班规班纪”工整抄成三份,一份交班主任保管,一份由班长保存,另外一份张贴在教室,让大家遵照执行。前任班长任期满后,将“班规班纪”(班规班纪内容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更改)交给下一任班长,后面依次类推。

然后是班规班纪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互相监督。违规者,先自己反省认识,再用书面材料写出改正措施一式三份:一份交给老师,便于老师对照检查;一份留给自己,便于自己对照实施;一份张贴在教室,便于大家监督。这样,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制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4. 分层和谐的班级学生学习。

学生作业能准确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在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按“优、中、差”,实行分层、分量作业。即把全班学生分层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每个层次作业的深度、数量不同),但无论哪个层次的作业一定要融“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时,允许与老师、爸妈、小伙伴和其他人合作完成。这样他们没有心理负担,乐于完成,乐于学习,和谐了他们的心理。检测时,可以分成A、B、C三类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对号入座。考后不公布分数,不排名次。没有考好的学生可以重新测试,甚至可以重测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学生满意为止。

5. 开展和谐的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班长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至于搞什么活动,怎样搞,由学生自己去确定。这样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心理压力,相反有更多的活动自主权,没有过多的限制性条规,他们一定会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活动能力就得到和谐锻炼。

6. 建立和谐的班级评价体系。

一个和谐的评价氛围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很重要。因此评价要体现:①真诚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易产生震动,受到感染。②针对性。笼统、抽象的评价学生,往往使学生造成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认识,评价内容含混就对学生的帮助不大。③激励性。“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学评价要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课堂上才能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④多样性。评价方法应富有变化、巧妙、灵活、多样化等特点。教师应增强幽默感,积极调动体态语言,并倡导学生互评。⑤宽容性。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一分为二的辩证的积极的肯定,以保护发言同学的积极性。⑥差异性。学生无论在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总是存在差异,因此评价与要求不能一))切,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差异,要分层加以鼓励。

三、和谐班级创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学会善待他人,同学间相处融洽。

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很容易产生矛盾,出现摩擦,甚至产生正面冲突。因此,必须注意创设“互助、诚信、自强、进取”的集体氛围,时时提醒学生“与人为善,与邻为伴”、“做学问于无疑处生疑,做人要于有疑处无疑”。对班级内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和宣传。此外,各科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内容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享受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2. 学会亲近老师,师生相处融洽。

“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一方面,班主任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感情投资”,克服“保姆式”、“家长制”班级管理形式,保持人情味,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以“爱”为切入点,用“唤醒、鼓舞”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温柔的冲撞”,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让学生身心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篇4:我理想中的班级模式

一、快乐是风

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三观,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离不开快乐、健康的集体环境。记得我女儿暑假期间曾说:“在家好没意思,我想上幼儿园了”。可见孩子内心对她的幼儿园充满期待。那么到了小学,中学呢?是否依然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校、班级充满期待呢?因此,拥有一个快乐的班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要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孩子不仅能感受欢乐,而且还能创造欢乐。那么如何才能打造一个快乐的班级呢?

在文体活动中发现快乐、营造快乐较为容易,如何在学习、管理过程中始终保持快乐情调,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小家庭,也有人际关系。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为复杂、最能影响班级气氛的重要因素。假如以动则训斥惩罚的手段来管理班级,那么师生关系必定紧张有隔阂,甚至是对立。这就要求教师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的心里才能有这个老师。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用真心付出,师生距离自然就缩短和谐了。

二、梦想是帆

这里的梦想不是一个近期努力追求的目标,而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人生愿景。一个班级如果绝大部分学生只盯住现实目标——考上一所理想高中,也许这个班级的学风很好,但并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与梦想相伴的是主动性、创造力和坚韧品质。这些对一个孩子的人生发展十分重要,远不是一个好的高中所能代替。让班级的每个孩子敢于梦想,拥有梦想,充分发挥梦想的激励性和感染力,不仅能有效解决许多现实的学习思想问题,更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提供腾飞的动力。

这一点上我尽量利用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契机来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信心。如晨会、班会、语文课上、甚至是走廊里出色校友的介绍。

学生周雯平,刚进入班级时成绩很一般。她平时言语不多,但是学习上进有韧劲,总是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的要求。后来成绩慢慢有了起色,从三百名到两百名,到一百名,后来到了初三,已经跻身前50名,后来顺利考取重点高中。三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可见一个人拥有梦想,坚持梦想,定能实现人生的辉煌。这种从我校走出去的成功事例很多。有了这样的榜样力量,孩子们自然明白成绩的暂时落后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有坚持,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三、竞争是桨

我们都知道一个集体需要团结,但这并不排斥竞争。竞争,不管是作为一种人性还是生存需要,其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理所应当成为我们的教育内容。

这里的竞争当然不是狭隘的不择手段的自我实现。我们强调的是友善和公正,竞争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有所提高,都更加自信。在班干部任用方面,在学习目标的规划方面,在文体活动中,我们都应该巧妙地使用竞争机制,恰当地利用竞争心理,在班级中营造浓郁的竞争氛围。

我曾在后面黑板上开辟出一块心愿墙: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奋斗格言以及下次考试你的对手姓名写在即时贴上面,后面的黑板,倒也是花花绿绿,很好看。其实更好看的接下来的这场比拼,赤裸裸的宣战,到底鹿死谁手,就看谁更努力了。一个班级良好的竞争氛围,向上的学习气氛也就悄悄形成了。当然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动脑思考。

四、毅力是舵

一个理想的班集体应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求学路是一条充满荆棘与坎坷的人生之路,困难与失败总是与我们相伴而行。如果学生丧失了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就等于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犹如一艘没有动力的航船,最终只能葬身茫茫大海。这时曾经的理想和目标,就是五彩泡沫,最终化为乌有。为此,我经常给学生看一些励志短片,读励志美文,树立励志榜样,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困难、挑战极限的顽强拼搏精神。

以上四个要素是一个班级在我理想中的状态。一个品牌班级的打造需要过程,一个品牌班级的形成更需我们煞费苦心经营。但若能具备了这四个要素,这个班级就具有了真正的班魂,这个班级就会像一艘高扬巨帆的航船,在强大动力的驱使下,高奏凯歌,一路驶向理想的彼岸。

篇5:理想信念教育月总结

理想信念教育月总结

五寺小学 “理想信念教育月”活动总结结合学校开展的“放飞心中梦想,行动铸就希望”教育,我 校积极开展“为理想而奋斗”系列活动。主要活动如下: 一、让学生弄清理想、信念的含义,了解古今中外名人志士 有关的故事,明确理想与信念之间的关系;每个学生都制定自己 的`近期目标,明确树立远大理想和制定近期目标的意义,正确认 识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的关系。 二、开展主题为“我的理想我的梦”的作文比赛,使学生对 理想信念的认识、理解或感想。 三、多次召开“畅谈梦想”等主题教育班队会,对活动进行 阶段性展示和总结。 四、评出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受到了教育,为他们树立理想、在生活 和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1

篇6:我心中理想的班级作文600字

从小学开始,就经历着许多形形色色的班级。身处什么样的班级,对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从心底里却怎么也没有构想出一个理想的班级。步入中学后,才真正意义上构想出理想的班级。

班级,首先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老师,同学都是班级中的一分子,需要的是团结一心,向着一个统一的目标,一起前进,一起奋斗,直到抵达胜利的.彼岸。对于一个班级而言,核心理念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所谓老师与学生同心,其实指的就是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师生互动,掌握良好的方法,从而达到“人心齐,泰山移”的效果。说实话,在家与父母齐心,宅学校只能与老师同学齐心,所以,班级又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家。

班级,其次要有严明的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班级来说,纪律是最根本的原则,没有纪律的班级,是不成体统的。如果一个班级没有纪律可言的话,那么将不再是一个班级,而成为一个杂乱的娱乐场所。没有纪律,就不会拥有班级本该拥有的一切。良好的成绩,优秀的团队意识,这些都会无从谈起。若有严明的纪律,这个班集体将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一个让老师,学生都深感快乐与幸福的场所,成为学生发展特长,挖掘生命无穷潜力的欢乐海洋,这样的班集体,无不是所有的人都为之留恋……

班级,再者要有融洽的同学关系。现在的班级,缺少的是和谐。有的同学心眼太小,容不下别人一句批评的话语,常常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自己的心中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别人在自己的心中却总是一无是处。这样自命清高的同学,不仅得不到他人的帮助与关怀,甚至还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样真的很不值得。而且,融洽的同学关系也是今后我们人生道路上所必经的。

班级,最后腰提倡人身平等。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某些同学成绩不好,家庭条件不好或者有什么缺点就去侮辱他,熟不知自己这种不平等的想法早已经伤害了别人。

篇7:前途理想教育周活动总结

理想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的敏感,耐心和远见卓识,教师要善于抓住社会上和学校中有关积极和消极现象,借积极因素为动力,化消极因素为养料,逐步帮助学生夯实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为中国的振兴,民族的腾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时代学生。

理想信念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在新形势下,加强小学生道德教育首先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具体做法是:

一是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教育实践中,广泛进行历史教育与国情教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前途和命运,把个人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 起来,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二是开展诚信教育,我们在小学生中开展了诚信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坚持崇德求实、关注情感、关注生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工作方针。给诚信教育活动注入时代的内容。坚持把诚信教育与落实行为规范相结合,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链接,与养成教育相融合,为学生开拓了诚信高雅的文明世界,互助互爱的人际世界,优美善良的心灵世界。

篇8:和谐班级:孩子理想的成长环境

一、关注生活细节, 培养良好习惯

学校生活, 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 遵守学校纪律。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 仅懂得了道理, 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 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 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 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 都做了明确的要求, 然后, 进行反复训练, 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表扬, 并让他示范给大家看。有的同学做错了, 就让他们重做一次、两次……不厌其烦, 多次反复, 直到做好为止, 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 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

二、坚持正面教育, 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教育, 仅凭单纯的讲道理是不行的,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 哪怕是最顽皮好动的孩子一听讲故事, 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我就抓住了学生好奇的这一心理特征, 常常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 我给他们讲“闻鸡起舞”的故事, 使他们懂得学习应该勤奋、刻苦。孩子在上课时不爱动脑, 我给他们讲“应声虫”的故事, 告诉他们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 要自己动脑, 不做“应声虫”。孩子们在一起学习, 难免有吵闹、打架的现象发生, 为了培养孩子们团结友爱的精神, 我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 把以前带过的班内发生的具体事例编成小故事, 讲给学生。孩子们在一个个轻松愉快的故事氛围中受到了影响和教育。

三、联系实际,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联系班内学生的思想实际, 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进行思想教育,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 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 (彩笔、铅笔等) 较感兴趣, 趁别人不注意时, 就顺手牵羊。遇到这种情况时, 我就先找些拾物交公的例子给他们讲讲, 然后说, 有的同学可能错装了别人的东西, 在自己的书包中找一下, 如果真的装错了, 就勇敢的交到老师这儿来, 结果有个同学红着脸交上来了, 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故意的, 请老师和同学们原谅!”这时, 我带头鼓起掌来。最后让大家讨论, 都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并且拾到东西要交公。通过这一事例, 学生们辨明了是非, 自这次班会活动之后, 班内拾物交公的学生多了。

四、耐心教育, 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 表扬运用得恰当, 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 大部分同学在吵嚷, 没有做好上课准备, 如果泛泛批评, 收效甚微, 如果点名批评, 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 不说话, 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我经常在课堂上这样说“老师看见这一行同学坐得最端正!”“看×××, 他不但坐得端正, 桌子上也收拾得整整齐齐。”“×××同学对老师刚才讲过的知识运用得很好, 他真是个好孩子。”听了老师的表扬, 被表扬的孩子会更乐于表现, 其他学生也会效仿, 教室里一下子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 表扬有批评的作用, 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表率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很强, 教师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们也会用儿童独特的眼光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节。记得我刚接一个班时, 第一次进教室和学生见面, 就有一个小女孩兴冲冲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 你的苹果咬掉了一口。”一句话说得我有点摸不着头脑, 经询问才知道她是说我穿的T恤上的苹果图案———衣服穿了这么久, 我都没注意到这个苹果图案有个缺口。直到两年后的教师节, 孩子在送给我的贺卡上还写道:“敬爱的王老师, 祝您节日快乐!你的苹果被咬掉了一口!”孩子的话让我深受感动, 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是呀, 每个孩子都像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一样, 是有缺点的, 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对待这一个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老师, 我看见你这样做了, 我也就学着你做了”“老师,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能不能像你这样”, 听了孩子天真的话语, 我在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处处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 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 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 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

一份春华, 一份秋实;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 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沉甸甸的情感。

摘要: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应该多一份责任与爱心, 为学生创造和谐、生动、宽松的成长环境, 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 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不仅重视孩子知识水平的提高, 也教给其为人处世的道理, 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篇9:和谐班级的理想创建之管窥

关键词:和谐;共同参与;民主管理;充满友爱;相处融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和谐理念的提出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南。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教育的建设,而和谐教育则是通过一个个现实的和谐班级来实现的。

一、和谐班级理念的提出

“和谐”二字从文字结构来看,“和”意思就是种田就有饭吃,是“劳动”;“谐”意思是都能说话,是“民主”。和谐班级就是人人辛勤付出,大家共同参与、民主管理、充满友爱的现代文明班级。

和谐班级从社会学角度看,直接表现为班级各方面的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班级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体现了一种教育生态的平衡,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谐的班级是理想的班级。和谐的班级应当是充满温馨、人性化、积极向上、有着浓厚学习氛围、充满活力的班级。在这样的班级里,学生和老师能在和谐的关系中共同学习,学生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乐学乐做,并实现个人与自身的和谐,始终处于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健康成长,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和谐班级的创建

1.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文化。班级环境的布置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面貌,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要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精心布置,使其既温馨舒适,又催人奋进。如可以在教室张贴名人名言和他们的画像;张贴英雄、烈士经典语言和有关图片;张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图片;张贴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精美书画作品……这些充满浓郁文化的精神文明的创建,一定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引领他们积极向上,崇尚精神价值的追求。

2.培养和谐的班级干部。班干部实行轮换制,分组实施。每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等职务要根据每组成员的实际能力做到明确分工,这样让每个学生尝尝当“官”的快乐,打破从来没有当过“官”的神秘感,同时让他们增强当班干部的责任感。总之,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管理的双重过程中健康、全面、和谐成长。

3.健全和谐的班级纪律。首先是班规班纪的制定。可以将制定工作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讨论起草班规班纪的内容,然后班长收集各组内容,整理后交班主任审阅。班主任整体把握,指出不足和遗漏的地方,并提出修改建议。再次让学生针对建议,民主讨论、修改,再提交给班主任过目。待班主任答应后,班长将“班规班纪”工整抄成三份,一份交班主任保管,一份由班长保存,另外一份张贴在教室,让大家遵照执行。前任班长任期满后,将“班规班纪”(班规班纪内容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更改)交给下一任班长,后面依次类推。

然后是班规班纪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大家严格要求自己,互相监督。违规者,先自己反省认识,再用书面材料写出改正措施一式三份:一份交给老师,便于老师对照检查;一份留给自己,便于自己对照实施;一份张贴在教室,便于大家监督。这样,班规班纪是学生自己制定的,没有老师的强加成分在里面,因此学生在心平气和的和谐氛围里面规范他们的言行,也大大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量,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4.分层和谐的班级学生学习。学生作业能准确地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在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按“优、中、差”,实行分层、分量作业。即把全班学生分层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每个层次作业的深度、数量不同),但无论哪个层次的作业一定要融“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于一体。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时,允许与老师、爸妈、小伙伴和其他人合作完成。这样他们没有心理负担,乐于完成,乐于学习,和谐了他们的心理。检测时,可以分成A、B、C三类试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自由选择,对号入座。考后不公布分数,不排名次。没有考好的学生可以重新测试,甚至可以重测第三次,第四次,直到学生满意为止。

5.开展和谐的班级活动。班级活动的开展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班长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至于搞什么活动,怎样搞,由学生自己去确定。这样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心理压力,相反有更多的活动自主权,没有过多的限制性条规,他们一定会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活动能力就得到和谐锻炼。

6.建立和谐的班级评价体系。一个和谐的评价氛围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很重要。因此评价要体现:①真诚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生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易产生震动,受到感染。②针对性。笼统、抽象的评价学生,往往使学生造成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认识,评价内容含混就对学生的帮助不大。③激励性。“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学评价要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出来,课堂上才能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④多样性。评价方法应富有变化、巧妙、灵活、多样化等特点。教师应增强幽默感,积极调动体态语言,并倡导学生互评。⑤宽容性。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一分为二的辩证的积极的肯定,以保护发言同学的积极性。⑥差异性。学生无论在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总是存在差异,因此评价与要求不能一刀切,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差异,要分层加以鼓励。

三、和谐班级创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会善待他人,同学间相处融洽。一个几十人的班集体,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很容易产生矛盾,出现摩擦,甚至产生正面冲突。因此,必须注意创设“互助、诚信、自强、进取”的集体氛围,时时提醒学生“与人为善,与邻为伴”、“做学问于无疑处生疑,做人要于有疑处无疑”。对班级内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人好事要及时表扬和宣传。此外,各科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内容开展各项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享受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2.学会亲近老师,师生相处融洽。“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一方面,班主任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感情投资”,克服“保姆式”、“家长制”班级管理形式,保持人情味,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以“爱”为切入点,用“唤醒、鼓舞”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温柔的冲撞”,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让学生身心处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篇10: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总结

首先,面向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教师,有爱的教育才可能是真正有效的教育。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开始,我国就一直有着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传统,提倡仁爱之教。今天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其实就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基础上的爱的教育。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西方学者特拉泽尔认为爱意味着同情感与献身精神;弗洛姆认为爱是无条件地给予。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只有充满对学生、对教育这一崇高职业的爱,才能真正关爱学生;也只有当教师爱的信息为学生所接受和感动时,学生才会亲其师而敬其道,感其情而效其行,因此爱的教育是教育的本真含义,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动力。

其次,面向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富有理想的教师,有理想的教师才能引领和创造未来。蔡无培指出,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教育必定是立足于现在,面向于未来,为未来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未来社会的理解和判断以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想追求,来确立一个理想的目标,并从人类发展的光明前景的战略高度来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通过自己的教育活动传播理想,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面向未来的教师必定是理想主义的;然而所实施的教育行为又是在现实条件下进行的,因而他又是现实主义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如何保持合适的尺度,这就是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为此,他必须考问教育的终极意义和近期目标,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特有的教育意义、对自己正在讲授的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和它们怎样整体地显示其教育意义、对所有这些怎样通过自己的每一次教学活动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得到实现有清醒的意识。意义的考问和意识的唤醒,使他从日常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和经验性行为中摆脱出来,成为教育实践的自觉研究者和主动反思者,成为自己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成为面向未来的专业发展主体。教育教学活动也因为有了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指引,趋向对因材施教、化民成俗、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滋生并孕育出各种各样的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

第三,面向未来的教师必定是拥有坚定信念的教师,有信念才能保证其专业发展的自主权和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这种信念建立在对教育的本真含义的思考基础上,建立在正确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内化过程中,建立在对各种思潮、经验和现象的理性分析和扬弃上,并具体落实在教师所坚守的各种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中,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规范里。信念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它以科学的知识和成功的经验为基础,以审慎的理性和慎独的精神为特征。坚定的信念使教师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从心所欲不逾矩,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和主导作用;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抗拒各种诱惑和压力,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能克服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克服职业倦怠,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从而引领自己从事实的此岸到达理想的彼岸。

第四,面向未来的教师必定是拥有信仰的教师,有信仰的教师才会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状态,才能真正体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感与乐趣,并在工作中和学生及自己的发展中品味到幸福。伟大的教育家总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孔子信仰“仁”和“礼”,卢梭信仰“自然’,。苏霍姆林斯基宣称:“我的教育信仰在于使人去为他人做好事,并发自内心深处去做,在于建造自我。”教育信仰是伴随着狂热情感和执着追求的被高度认同的权威信念,是对教育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极度信服和尊崇,是一种极其强烈而深沉的情感状态,能使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一职业相关联的生活方式,支持教师抗拒各种诱惑,积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有效的教育经验转化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并贯彻始终,矢志不渝。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伟大教育精神的源泉和具体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它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不断消解各种压力,克服职业倦怠,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格境界的升华,真正体会到工作着是美丽的这么一种平淡而充实的幸福心境。

上一篇:人民当家做主人教案下一篇: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