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能量作文

2024-07-15

合作的能量作文(通用12篇)

篇1:合作的能量作文

一次,国王问大臣,为什么世界上只有成群的羊,而没有成群的狗?大臣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为国王做了一个实验。名人先将100只羊放入一间屋子,并在里面放上一些清草,又命人将100条狗放入另一间房间,并放上许多的肉饼。第二天再去看,结果令国王惊呆了,第一间屋子羊安静地睡着,而打开第二间屋子里却血腥扑鼻,许多狗已经奄奄一息了,而那些肉饼却完好地躺在食槽里。原因很简单,羊是合作共同分享,而狗是激烈竞争缺乏合作。

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它不再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逐渐变成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正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

合则两利,同作共赢。即使是在自然界中,人们也不难发现合作共赢的影子。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严格身份关系,有着严密的分工。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抚养后代。每一个成员都各管一摊,缺了任何一个都不行。小小的蚂蚁正是因为有了每一个成员的精诚团结,共赢合作,才得以在大千世界里生存下来。蚂蚁家族生存之道告诉我们:当生存艰难,或事物匮乏之际,种族内部,或种族与种族之间,合则两利,同作共赢,否则是两败俱伤。

合作,源于信任机制。在现今诸多的国际组织与团体中,其实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而这样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各国、各团体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合作需要不同个体共同完成的,而且是需要相互间的`默契。如果个体间缺乏充分的信任,合作绝对不可能成功。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中,面对法西斯德意日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拥有反人类的暴力和大屠杀的手段,科技加先进技术手段,助长了法西斯瓜分世界的猖狂野心。人类面临灾难。一两个国家是战胜不了法西斯的,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才有希望。而结盟需要的是精诚团结,需要的是彼此的信任,爱好和平的人们终于达成一致,才迎来了一个个战胜法西斯的大捷。反法西斯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建立信任机制,世界和平才得以保障。

合作产生力量和快乐。如果仅让你用一根筷子吃饭,它几乎连快肉都夹不起来,而用一双筷子,结果就截然相反。正如当年诸葛亮指挥蜀军在许多战役中大胜一样,以少胜多,靠的就是将士们团结合作和力量。地狱里挨饿的是自己吃饭的人,由于勺子太长,吃不到事物;而用长勺子彼此互相喂食对方的,吃得都很香很饱。这个现象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合作就能产生力量,合作就能彼此受益,合作就能人人开心快乐。

合作的确实一种精神,它源于信任,且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产生的影响是深不可测的。做为群居的人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谁能够独自生存,也没有谁能够独自完成某种大业。唯有合作才能避免恶性竞争的两败俱伤,只有合作精神才能产生正能量,只有合作才能永远推动时代的前进。

篇2:合作的能量作文

发挥合作的正能量

作者/ 谢旭飞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将班级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一个组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下面谈谈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敬请指正和批评。

关键词:合作;竞争;组合;技能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合形式

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整体的思考衡量及认真的设计把握,通常会有两种分法。

1.异质分组

即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相当,包括他们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性别等方面。人数为6个,两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两个学困生。再根据各组员的自身特长分担不同的职责,如,组长负责全组的管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进行学习成果汇报等。

2.异质就近组合

即按班级正常的座位,将座位相邻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人数为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要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在心理上的学习负担和障碍,再加上在具体合作的过程中不要重新调整座位,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生成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交流、表达、倾听等形式来展开的。为提高合作学习的预期效果,使合作学习小组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和生成。

1.倾听无声

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要求一人先说出自己的学习心得或质疑的部分,其他组员应认真倾听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在倾听过程中,还要能听出发言者所关注的侧重点,做出客观的、科学的判断,之后可提出自己的补充或不同的见解,学生不但养成了“倾听无声”的习惯,而且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

2.讨论轻声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自学、思考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内容肯定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质疑。此时,就需要小组内共同讨论、相互交流,最终达成共识。可见,讨论这一环节是相当重要的,而讨论的氛围也能影响到共识的达成度。轻声讨论,可以给其他组员、其他小组营造一个相对平和、温馨的氛围,让全体学生既能被周围的气氛带动,又能产生想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的强烈愿望。

3.质疑有声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我们常会看到类似的`现象:从开始讨论到结束,小组内的优生一直在滔滔不绝,其他学生则是唯命是从;或者是一阵哄闹,轮到小组代表发言时推三阻四,互相推诿。这样一来,就使得小组讨论自然而然地沦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为避免此种局面的出现,要求每组的组长做好协调工作,多鼓励有不同见解的组员踊跃发言。

4.组织有序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职能。组长要对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在讨论交流时如何安排发言的顺序、如何控制好讨论的时间、氛围、参与度等。当然,教师在课前也应充分考虑好这些问题:哪个环节一定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提哪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如能做好这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5.评价有度

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评价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笔者认为,学生可用记分制进行,直观性强,组内记录员也方便进行记录、汇总。为达到小组的整体提高,对于组内的学困生,可适当提高加分的起点,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困生的参与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竞争机制

为了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更显高效,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入竞争机制。中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适时地加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就好比在烹饪时加的调味料,能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起到提高和升华的作用。

在实践中,笔者是这样操作的:让每个学生带来被自己淘汰的学习用品,占用教室一角摆成一个跳蚤市场,在学习用品上贴上标签,标签上写有该学生的学号和购买该文具所需的分值。如有愿购买的学生,就把购买这个文具所需的分值加给它的原拥有者,并扣除购买者同样的分值。如此,交易完成,效果相当好,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小组合作学习对当今课堂教学改革而言,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当然,对它的研究和发展,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长期的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让小组合作学习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发挥出已有的和潜在的正能量!

参考文献:

陆宏龙。语文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J]。中国教师, (24)。

篇3:合作的能量作文

无线近年来越来越多致力于研究通过提高终端主机、数据中心以及云的能量有效性来设计更加绿色的网络基础设施的研究[1]。由于能量有限,很有必要在Qo S和能量消耗之间寻求某种权衡,形成更加节能和绿色的传感器网络,这也与近年来所提的设计更加绿色的网络基础设施[1]的思想相适应。运用文献[2]中给出的能量有效性效用函数来衡量一个通信的能量有效性的程度是一个很常见的方法,将消耗单位能量能够成功传输的比特信息数定义为能量有效性。该文中,博弈中的参与者为网络中的发送者,他们自私的寻求最大化自身效用函数的策略。文献[3]中,将[2]中的结论推广到多载波系统。由于[1]中的纳什均衡有效性不佳,已经有许多其他的博弈理论概念被用来提高均衡的有效性,如:在文献[4]中给出了一个价格机制,该机制具有帕累托最优均衡,但是,该机制需要全局信道信息。文献[6]则提出了一个分层次的Stackelberg博弈,该博弈中仅需要个人信道信息,但得到的均衡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在[7]中,基于TDMA-CDMA的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各个簇中的上行通信被抽象为Stackelberg功率控制博弈。他们将节点的剩余能量引入到效用函数中,并且通过实验说明了当考虑到剩余能量时,网络的生存时间确实能够延长。此前,比较少的文献在能量有效性问题中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但在文献[7]中有提到。

1 系统模型

对于将网络中的发送者定义为集合为N{1,2,,n}。发送者自主并且自私的选择自己的发送功率试图最大化自己的能量有效性。发送者假设在准静态信道上同时并且在相同的频道上发送数据,准静态是指当在某个发送的时间片内假设信道是静态的。使用文献[8,9][8,9][8,9]中的信号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Noise Ratio,SINR)模型。接收者假定使用单用户解码技术。当某个发送者发送数据时,它的SINR可以表示为:

其中,Gii为发送者j到发送者i的接收方的信道增益;pi∈[0,Pmax]是发送者i可选择的发功功率区间;in为高斯白噪声功率并且假设随着时间变化,但在某个具体的时刻是不变的。于是,我们可以将功率控制问题定义为一个非合作功率控制博弈:

定义1非合作功率控制博弈:非合作功率控制博弈是一个组合G=<N,{Ai}∈N,{ui}iN,其中N是参与者集合,Ai[0,Pimax]是参与者i的策略集,iu为参与者i的效用函数,定义为:

其中,p-i代表除了参与者i以外的其他参与者的策略,

;L是当使用发送功率pi并且发送速率为时,发送的数据包大小为M>L的数据包中的信息比特数[10]。另外,为了方便,我们假设发送速率R为固定值;f(γi)为有效性函数,定义为:

其中,eP为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

定义2纳什均衡:在博弈G中,若某个策略组合a*=(ai*,a*-i),对所有的参与者i而言,若都有:

则称a*为博弈G的一个纳什均衡。

由于节点有限的电量,我们将这一点考虑进来,并将参数引入到效用函数中,于是效用函数变为:

其中,ET和Ei分别代表节点的总能量和剩余能量。将参数引入到效用函数的分母中是出于以下原因:当剩余能量越大时,参数的值就越小(时则为最小值1),此时不论选择什么发送功率对效用函数的影响都很小。但是,当剩余能量越小时,将会越大,如果此时用户继续使用一个很大的功率来发送数据,则会变得更大,这将会使得自身的效用函数值下降的更快,因为效用函数与成反比。因此,我们引入以达到当剩余能量少的时候能够促使节点使用更小的功率来发送数据的目的。

通过引入后,节点的SINR变为: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引入剩余能量后的非合作功率控制博弈为组合:。接着,我们定义考虑剩余能量的非合作功率博弈的纳什均衡。

定义3博弈G'的纳什均衡:对每个参与者i而言,,若:

成立,则p*为博弈G'的一个纳什均衡。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会分析该博弈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2 均衡分析

为了方便分析,将效用函数进行参数变换,令,则效用函数可以变换为:

通过观察参数变换后的效用函数,可以发现剩余能量和信道增益只在节点反计算自身发送功率,即时需要用到,这表明:进行该博弈只需要知道节点自身的信道信息以及剩余能量信息。通过参数变换,可以利用已有的结论来分析该博弈的均衡存在性。

定理1有以下效用函数形式的能量有效性功率控制博弈:

其中,有效性函数具有sshape性质,则该博弈具有唯一的纳什均衡为:

其中,β*是方程xf'(x)f(x)0的唯一解,W为带宽,R为传输速率。

定理1的详细证明可以参照文献[11]。本文将重点放在说明该定理如何适用于文中的考虑剩余能量的非合作功率控制博弈。

在定理1中给出的均衡(10)在信号噪声比上,对所有用户是公平的,因为该均衡给出的是对各个节点而言要达到的信噪比值。回到考虑剩余能量的情形,在参数变换之后,得到一个形如(10)的纳什均衡,而得到考虑剩余能量的功率博弈的纳什均衡只需要计算:

参考[13],在考虑剩余能量时,达到均衡对终端的数量N的限制条件,即当时,所有节点都能够达到均衡时的信噪比要求。(10)中给出的纳什均衡具有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每个用户只需要知道自己的信道增益信息Gii来选择均衡策略。相应的在考虑剩余能量是的纳什均衡(11)中,唯一增加的条件就是需要知道自身的剩余能量值。因此,只需要个人的信道及剩余能量信息,就可以分布式的实施该功率控制,而不需要公共信号,这能够很好的适应无线网络的实际情形非常符合。

3 数值分析实验

本章通过MATLAB数值仿真实验分析来验证文中所给出的考虑剩余能量的功率控制博弈的性能。考虑一个简单的CDMA系统。每个节点的发送功率pi假定可以是[0,Pmaxi]中的任意值,其他参数假设为:并且节点使用非相干FSK调制技术,则误码率为。因此效用函数可表示为:。通过对(8)标准化效用函数求导,得到。这表示,如果发送者的数量少于或等于9,所有发送者都可以达到。

考虑一个只有两个用户的系统:user1以及user2。用该系统来说明随着功率的变化所能够得到的效用值。假设当前user1和user2的剩余能量情况为:E130J,E240J。通过计算:

得到p*10.548和p*20.179。当功率变化时,效用函数变化情况如图1和图2。

考虑当有8个发送者的情形,信道增益假定为:

表1给出引入剩余能量到效用函数中与没有引入时的节点生存时间对比。可以看出,将剩余能量引入到效用函数后,有效延长了节点的生存时间。

4 小结

篇4:让作文充满正能量

以前也有这样的事例。我要求写一篇半命题作文《一堂××的××课》,有学生将题目补充为《一堂有趣的语文课》,而文章写的是在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充满激情的讲课,一调皮学生忽发怪论,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若调皮学生的这一搞怪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也可当他是在调节课堂气氛,但作文所写调皮学生的怪论与课堂内容无关,那纯粹是哗众取宠、扰乱课堂秩序之举。小作者将之当作有趣课堂的作文题材,试问这样的趣“趣”在何处?有何意义?恐怕正常人都要视之为恶趣味。

再如,在一篇题为《新学期的故事》的习作中,一小作者极为生动地将自习课同学们大肆喧闹的场景描绘出来,末了,小作者还道,新学期,这样的自习课让他觉得十分有趣。试问,这样毫无组织纪律、缺乏学习氛围的自习课,有何趣?学生漠视学习、无视校纪校规、干扰他人学习、破话学习气氛也能称之为趣?当真是恶趣味了。

那么,此类立意无正确价值取向的作文又岂能得到肯定?

言为心声,作文反映出作者内心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所以立意正确与否是作文评分高低的重要标准。我们中学生要准确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让作文充满正能量。

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往往有难度。有学生甚至会很困惑,老师让我们写记叙文,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很多学生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去写,它就成为了这样的问题作文。那么,我们要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呢?

我认为,学会为人是学会作文的重要前提。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是敏感的,情感是丰富的,如果真正懂得了感恩父母,我们不会在写亲情作文时乏善可陈到只剩雨中送伞、病时送医这样千篇一律的题材。同样,真正理解了怎样做有正义感的人,懂得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我们学生的作文中也不会出现以“乱”为主流,以“乱”为趣的现象了。

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中学生在作文选材上就会懂得取舍。

当前,我们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无疑是紧张的,但它绝不是单调乏味的。打开我们的心灵去充分感受,语文课堂上老师带领我们畅游文学海洋,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数学课上老师引领我们体验逻辑思维之趣;物理、化学课则为我们呈现探究、猜想、试验、发现的过程之美;英语课堂则让我们享受用外语交流的乐趣;艺术节的筹备、展演是文艺爱好者的课余活动;校运会的举行为体育健将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班级文化墙上展示的班级雅名、书法绘画作品也不会出自一人之手。在学生时代,我们学习知识,积蓄能量,投身各项活动,尽展各自特长。校园是学习的殿堂,使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中学生还可以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如此精彩纷呈的生活,我们用伤心去品味,何愁写作文时无米下炊,无材可选,而只能以恶作剧为学习生活的调剂品,并作为作文的“主菜”呢?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乱”是客观存在的,恶作剧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没有必要在写作文时回避它,真实的用文字描述它们时,小作者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亮明自己的观点,该批评就批评,当指责就指责,不与违规者为伍,不以扰乱秩序为乐,让正能量战胜恶趣味。

篇5:正能量的作文:我身边的正能量

今年7月18日发生了四十年不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台风把海南变得一片狼藉,我看到马路两旁的大树有的连根拔起,有的拦腰折断,停在路边的小车也被大树砸的遍体鳞伤不堪入目,随处可见广告牌、铁皮屋、道路隔栅等等都被不同程度的倒落在地,整个城区夜晚都处在一片漆黑之中,连续几天断水断电,网络信号基本中断……文昌重灾区的房子几乎大面积倒塌,甚至有的房屋还侵泡在海水之中。面对台风“威马逊”的无情肆虐,椰城市民没有过多的埋怨和指责,更多的是理解、乐观和温暖,清理路障、提供帮助、设置收留点……许多人自发为身边正在遭受疾苦的群众伸出援助之手,爱心企业慷慨解囊为“威马逊”海南灾区捐款捐物。

第二天,我听广播,有很多的好心人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帮环卫工人们捡树枝、砍伐倒下的树木,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干净;还有一天,我从老家回到海口,我发现还有武警叔叔在帮我们在烈日炎炎的天气下,用电锯处理着倒下的大树,作为一个普通市民,我们能切身感受到这种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精神的无处不在:在南沙路省广播电台门口,捐献财物的人们排起了长队;在各个单位,到处都是协力救灾的身影,人们碰面时,都是关切的问候……

还有许多为了帮助遇难人群的干部,英勇的牺牲了:“威马逊”来袭,符传道为救村民献出了生命。他和心爱姑娘的婚礼,永远都无法举行了。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26岁的符传道一共救出了16人;7月23日晚,海南电网公司总法律顾问温和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心脏病突发,倒在了抗击台风威马逊的征途上,年仅46岁;昌江两名干部在救灾时失踪,五指山市两名干部失踪……所有这些都是海南人民不屈不挠抗击风暴的形象写照。

篇6:合作的能量作文

田梅可是被钦点的班长,班级难免有些捣蛋鬼不听管教,可她却从来不说半句怨言总是不辞辛苦的为大家服务,为我们树立起了好榜样。

那一次学校临时开会,班长又正好被老师叫了出去,班级几个捣蛋鬼蠢蠢欲动,准备出去。他们借着有人说话而谈论起了游戏,一会儿班长回来了,见教室嘈嘈杂杂,一拍桌子一声令下,声震天地,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又隐约听到有人说:“哼,这节是自习,说会儿话怎么了,就知道管我们。”我心想,完了班长一定听见了,可班长的举动出乎我的意料。

正能量作文450字她走上讲台:“刚才那话是谁说的,我不去追究了,但我希望大家能想想,想想,再想想,想想想!学会思考,明辨是非,放眼未来。”啊,好震撼呀!声音铿锵有力,九个想字让我们不得不好好安静下来思考。

下课后各组组长们便召开紧急会议。瞧,组长小A在教导小E,小E一个劲地向组长认错点头;纪律组长小C不断地叮嘱组员要遵规守纪,并做了自我检讨。……

篇7:弘扬正能量的作文

轻轻的打声招呼:“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总喜欢在离开的时候,给你回应的笑,看着你的背影,可以潸然的目送你背影的消逝。

“微笑的力量总是给人一种正能量”。“一种积极乐观的标志动作,微笑,是人类最基本的表情。微笑,是种真诚和善良,在微笑中洋溢着感人肺腑的芳香。微笑的风采,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一种激发想象力和启迪智慧的力量。在顺境中,微笑是对成功的嘉奖。在逆境中,微笑是对创伤的理疗。

喜欢你脸上灿烂的笑,在你面对重重困难,你还能保持充沛的笑容,似乎笑容是种震撼的药剂,让人愿意接受并喜欢欣赏那惬意的笑脸”。

因为笑,让我有感动,一种油然起敬意的情绪,你可以穿着破旧的衣服,你可以只有奶奶爷爷的陪伴,你在心里默默的期盼父母的归来,给你温暖的怀抱,不会因为破旧的房屋,恶略的环境打垮不了你向往学校,渴望学习的欲望。你娇小稚嫩的脸上总对我笑着,此时内心有种那种心在纠结的哭,脸上却和你一同微笑。那些与病魔抗战的微笑使者,总是微笑的,坦然,乐观的面对生活,愉快的心情,轻松的笑对生活。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要受了点挫折就想不开。时常保持笑容。

你给生活微笑的笑脸,也许是生活总是在考验着每个人,但你要你微笑面对,生活总会给你灿烂,暖暖的拥抱,爱总包裹着你,可以更灿烂的生存着。微笑是人人皆会,所流露出的礼貌表情,不仅为日常生活及其社交活动增光添彩,而且在经济生活中也有无限的潜在价值。而这“微笑”就是礼仪中最简单、最通常的表达方式,也是人们亲切友好的一种表情。

微笑的生活微笑的面对现实的生活,微笑也是一种学问,微笑是人类的特权,看你如何释放你灿烂的微笑。

篇8:合作的能量作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合作,交流,导学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英语的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英语语言知识为主, 而对于学生的合作交流方面还不够深入, 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训练也缺乏相应的力度和空间。而“任务导学”的引进和设计, 就能够有效地实现合作交流的目标。它通过课前和课堂上的任务的布置与导学, 贯穿教学整个环节, 将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反馈, 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 教师主导”的合作交流模式, 独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合作讨论又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感情, 在每个学生都参与的情况下, 帮助学生融入课堂, 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课前话题设计与引导,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课前气氛的营造对于接下来课堂教学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课前准备工作得当, 学生就能够快速进入角色, 自觉主动的加入到教学中来;一般来说, 课前的话题涉及最好能够结合所要讲授的内容, 贴近学生生活, 从而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课的课前自主学习中, 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开放式的问题作为学生讨论的任务:“Do you have good study habits? Do you live a healthy life?And what do you and does your best friend usually/sometimes/hardly ever/never do on weekends? (你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你的生活方式健康吗?你和你最好的朋友在周末经常/有时/偶尔/从不做的事情是什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并简单的描述自己以及朋友的生活情况。在教学中可以看到, 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根据已经学过的只是来描述日常生活, 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因为课前准备的充分, 可以运用新的词汇来表达如“Exercise canlose weight and inprove our figure (运动可以减肥塑形)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xercise (根据实际情况去锻炼) ”等等。在这一课前提问与回答中, 由于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生既不知不觉参与到教学中, 又明白了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 有利于随后教学的开展。

二、课中深入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激发能量

实践证明, 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提高协作能力。当然, 要想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能够做到效果最大化, 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一定的深入研究, 设计出具有一定趣味性、可行性和探究性的合作学习内容。最方便的设计就是给学生提出任务, 如提供一定的模板, 让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任务, 在完成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 这一过程的付诸实践和学生的参与, 也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渐次完成中慢慢激发能量, 体验学习的乐趣。

仍以《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为例, 本课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熟练掌握频率副词的用法, 并能够在日常交流中使用, 为此可以设计两个有关的小组调查和汇报活动, 保证在调查交流的过程中, 让每个孩子充分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对话示范句子的提示如下:

A: Do you watch television on weekends?

B: Yes, I often watch TV.

A: Do you go jogging on weekends?

C: No, I never do any exercise.

A: Does your friend XXX do exercise?

D: Yes, he/ she does. But he/she hardly ever does it.……

让学生模仿这些对话句型进行交流, 使用教学目标语法和词汇来描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学生对话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角色分配, 如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充当调查者A的角色并记录结果;水平中等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够使用正确的举行完整的说明自己的情况;至于基础稍差的学生, 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帮助, 使他们能够基本表达出个人意思, 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合作时找到自己的定位, 这对于其能量的激发是大有好处的。当学生间互相交流后, 在展示环节, 教师可以让全班同学参与, 互相之间进行提问, 最后由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总结本组的对话内容并向其他小组进行追问如:

A: How often do you read English books?

B: I read English books about twice a week.……

这样就将对话由生活习惯追问至英语的学生上来, 并在对话中训练了学生对“How often”和“How many times”句式的使用。当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后, 不仅激发了他们用英语交流的欲望, 也发展了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更是能慢慢养成课堂小组合作的习惯, 形成课堂小组合作的意识。

三、课后巩固与扩展, 体验成功的乐趣

对于学生而言,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一部分, 很多学生都能够配合教师的节奏参与到学习中来, 但是当课后脱离教师安排时, 学生可能就会失去之前交流的热情, 对知识的回顾也就相应的大打折扣。因此, 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中, 同样不能忽略课后的巩固和扩展环节, 应做到有始有终。合理的课后扩展训练, 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究思考, 最后的检验成果则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如在《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一课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做相应的题目如单项选择题的训练:

——— ______do you watch TV every week?

———Less than two hours. I often have much homework todo.

A. How many B. How much

C. How long D. How often

也可以让学生对句子进行改写:

I visit my grandparents every week. ( 用Carol做主语改写句子)

Carol _________ ___________ grandparents every week。

这些题目中都可以有针对性的结合本课所学到的频率副词如often/sometimes/never等, 让学生在训练中真正复习所学的知识, 在完成各道题目的过程中, 语言的运用能力自然也得以提升。

此外, 还可以进行话题的延伸:可让学生调查父母周末的生活习惯并运用所学语法写成短文, 在同学间交流。这样做, 一方面要求他们把课堂中反复使用的语言和语法再一次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 实现知识的巩固, 另一方面也增进学生与家人间的感情和互动, 并于其中获得成就感。题目可以设置为:还原父母的周末, 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评选出生活方式最健康的父母。经过讨论, 对生活方式不够健康的父母分别提出几条宝贵的建议, 如“let parents exercise regularly (让父母定期锻炼) ”、“Parents should have a regular life (父母应该有规律的生活) ”等。这种类型的训练, 既是对原有课文内容的扩展, 又让学生在课后能够有所交流与思考, 同时将讨论后的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辨能力, 有助于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经过课堂的学习以及课后的检验与扩展, 学生既能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 也能够在小组合作交流后看到集体力量产生的成果, 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成功, 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在导学案与学生交流合作模式的共同使用中, 笔者发现, 班上原来一些成绩较差、课堂不愿意发言的同学也逐渐敢于开口, 加入到交流的行列中来, 甚至一些进步较大的学生愿意承担最后的小组总结发言角色;而原先基础就不错的学生, 在课前准备时更是努力搜集材料, 交流时也将所寻求的新知识与其他人共享, 促进了整体水平的提高。

篇9:父亲正能量的作文

那时候还很小,是某晚我在父母家睡。我与妈妈正在看电视剧,听到电视剧里一个词:“死无葬身之地”。过一会,我有点无聊,便拿着玩具去房间,嘴里念叨着“死无葬身之地”,好奇着这个我从未听过的词。正在用电脑的父亲听见了,赶紧过来,一脸严肃地问我:“什么死无葬身之地?谁死无葬身之地?”然后大呼让妈妈过来。我很疑惑地摇头,说:“不是啊,刚刚电视剧里放了那个词,有什么不好吗?”父亲点头:“嗯,那个词不好,你是不是好学生?好学生不可以说的。以后看电视,不认识的词要问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记住了吗?”我点头,也知道了词性分褒贬。

于是我也常常问爷爷词义、词性,他惊于我的变化,我很得意地将父亲的话告诉他,并说:“我是好学生!”他便欣慰地笑了。

还有一年我记得是写作文,谢亲人。妈妈说:“你可以写你爸爸呀,他以前执行任务的时候中过枪,就在胳膊那儿。”我听了,看向父亲的胳膊,哦,爸爸是警察,抓犯罪分子的时候中国强,真勇敢呀!爸爸却并不提这事,只是教育我:“所以你要像爸爸一样勇敢,要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当时的我尚不懂,只顾着写作文,后来在想起来,是在我学素描的时候。

素描很枯燥,耗时长、色彩单调,偏偏我又在画球体,不画个三四天能行吗?我画的球体的轮廓在我看来已经够圆了,可老师还不满意、还要改,急得我让老师找一幅更圆的跟我比,老师就真的找了一幅——画的可真像啊,简直是完美之作!

我叹气,低下头,放下笔,不想画了,忽然想起一句话:“要勇敢,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哦,爸爸说的,既然他在中弹时都记得不怕困难、克服困难,那我为什么连画画都不能坚持将轮廓画得更圆呢?于是我拿起笔,继续画。那幅画一画就是八天,没有让老师修改。交作业了,老师又拿出那幅完美之作,见我失落,他拍拍我的肩,解释那是他的画,我是经验不足、不够熟练画得才没有那幅好,我暗暗下决心努力。再后来,父亲的话助我渡过了一次又一次困难。

篇10:有正能量的作文

3 、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

4 、这个社会是存在不公平的,不要抱怨,因为没有用!人总是在反省中进步的!

5 、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6 、除非想成为一流,否则就是二流。

7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8 、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

9 、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篇11:高中作文希望的能量

希望,是一种支撑我们的正能量。我一直不忘“望梅止渴”的故事,正是魏军中的士兵一直怀揣着希望,想象着梅子的甜美,才终于走出无水的绝境。还有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的主人公,如果他在茂密的森林中失去了希望,与狼的对抗中放弃了生的希望,他又怎么能够创造奇迹最终生还呢?

希望,能让我们抵抗负能量的侵袭。史铁生,是一个让人十分心疼的大师。他在最狂妄的年纪突然失去了双腿,只能终身与轮椅为伴。若是常人,在如此大的噩运面前一定会怨怼老天,沮丧,消沉或者戾气十足。然而,希望终于令史铁生找到了对抗负能量的方法。史铁生曾说:“世间的路已不能用脚去走时,只能用笔去淌。发现这有利于史铁生,有利于世间最为躁动的一颗心归为平静。”笔,就是史铁生最大的希望。转动笔尖,他就像他的偶像刘易斯一样,在文学的世界里跑得极快跳得极高。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希望的力量呢?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太阳每天都在不辞劳作的升起”我们应该像太阳一样,永远对明天充满希望,不辞劳作。1970年,池田大作的学会受到攻击,他本人也病倒,高烧至39度,但是他一边按着冰袋一边坚持写作。他始终不放弃,希望之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着。一个人,只有坚持“不辞劳作”的精神,才能点亮希望的灯塔,才能散发最炽热的正能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温家宝总理曾无比坚定地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那时危机四伏,人心惶惶,沮丧消沉的负能量像金融危机一样在全世界蔓延扩散。然而,温总理的一句话宛如定海神针。是啊,对未来的信心,对明天的希望更重要。有了希望,我们就能战胜那似乎不可战胜的黑暗。

篇12:正能量的作文素材

就字面意思来讲,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由于它本身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在网络上火热起来。如今使用的频率也是相当的高。下面是关于正能量的作文素材汇总,希望这些作文素材能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带来正能量,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向上,不断超越自己,追求自己。

一、平凡小事的加速发酵源于“正能量”

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所以,它才会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

犹太作家威塞尔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曾经一度,因“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极端事件,让我们有过道德下降的担忧和焦虑。同时,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从这件小事的加速度发酵、传播,不难看到它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和产生的共鸣。

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评论,“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正如有人认为,此事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责任传递下去。

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们不盲目伟大,我们只做伟大的一个分子,我们的社会就会伟大,我们的民族就会伟大,我们的国家就会伟大。

二、让我们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但张丽莉、王世伟等六位龙江英雄的事迹一次次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要以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这光亮与希望,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正如本报在27日推出的《发现黑龙江之美·大爱读本》对于六位英雄的解读,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

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O型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

无论是英雄挺身而出的义举,还是民众爱心涌动的景象,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会形成道德与爱的强大气场。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终一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力量,无尽的希望,像水融入着水,像光簇拥着光。

三、让“正能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

在危难时刻克服身体严重不适,用生命最后力气刹住车,靠在路边让乘客安全下车,哈尔滨市32路公交车司机郑新鑫被追授为三星级公交驾驶员称号。冰城再现最美公交司机。(11月05日《黑龙江日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德州“最美女医生”刘秀丽,邢台最美女医生余文丽……

最美司机、最美医生、最美教师、最美农民……如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正释放着一种最有力的“正能量”。他们仁者爱人、光明磊落的情怀,不仅感人肺腑,而且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进而悄然形成了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

何谓“正能量”?

即正面能量,正向能量。或者说,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温馨幸福的动力和情感,都是“正能量”。

任何一个时代中生成的流行语的背后都有深意,也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恰如物理学名词“正能量”,早已不是简单的本意,而已上升为充满象征意义的一种信息,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它表达着我们扭转逆境的渴望,追求幸福的期待。

不是吗?

对于一个人来说,你知识很多,能力很大,能量很强。假如这种能量用在正道上,就是“正能量”,就会有所成就,利人利己,福祉无限;假如用在邪道上,就是“负能量”,不仅一生一事无成,还可能害人害己,祸殃无穷。

为什么有人满眼“灰暗”,有人却“阳光明媚”?为什么有人有太多的“伤不起”,有人却能乐观豁达地恬然一笑?为什么有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为什么有人并不富裕,却满脸洋溢着知足的微笑?笔者认为,其中有心态问题,但更因自身免疫力弱,周遭负面信息入侵较多。要知道,负面信息产生的负能量,也会击溃一个人,甚至感染一个社会。所以,我们应把内心负能量华丽转变为正能量,并尽量缩短转化时间。

事实上,每人都带着正、负两种能量,也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只不过我们没有重视它,反而让负能量占了上风。物理学告诉我们,所有能量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有正有负,不生不灭,相辅相成,并可相互转换。你不可能凭空从外界抓来一把正能量贴在身上,也不可能把负能量完全地赶出你的世界。但可做的是,找回并发掘自己的正能量,坚定我们的信心。

让自己充满正能量,首先要找一些正面的事去做。

对于一个单位、一个社会而言,“正能量”多了,“负能量”就少了,就没立足之地。比如,积极向上、善良诚信、公平公道多了,悲观无聊、猥琐阴鸷、贪婪自私就会少,等等。前者是正能量,散发一种强磁场。与这样的人交往,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能让人感受到浩然正气,让你活得风生水起,阳光明媚。激浊扬清的“正能量”,能为整个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而后者正好相反。

上一篇:单位对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工程研究中心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