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案例教学法

2024-06-26

中国案例教学法(共6篇)

篇1:中国案例教学法

中国是否适用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渊源

案例教学法最早萌芽于古希腊、罗马时代。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可以看作是案例教学法的最初形式。1829年,英国学者贝雷斯率先应用于法学教学中。1870年,时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朗德尔教授在法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大力倡导。案例教学法被定义为“在课堂教学中以案例为中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通过案例的组织、分析讨论、总结评论把抽象的理论和呆板的法条与实际相结合,使普遍性的理论观点和特殊的事实材料相统一,1记忆性的知识学习和操作性的分析思考相统一”。根据案例教学法,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以理论和法条为基础,重点讲授和分析已决刑事诉讼案例,用案例教学代替单一理论讲授。其具体实施是一个由实践到理论的过程,它通过对具体案例分析研讨,总结出某一类法学问题的普遍规律,导出法学一般原理和原则。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被进一步淡化。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大量的分析、组织和辩论过程,来加深对于某一法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生会发现,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是自己从案例中挖掘出来的,而非被直接灌输的。主要过程是实践——理论,即从案例中提取原则或原理。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人讲授,多人听课记笔记,学生研究案例,提出问题,去伪存真,最终获得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思辨。因此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案例教学法:英美法与大陆法

案例教学法对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学教学的意义自然毋庸置疑。首先,判例法中具有法律效力的判例自然成为英美法系的法学生努力学习的目标。在英美法系国家,法院判例是法的渊

2源,学法学的人是要背大量案例的,研究案例就是研究法律。不仅如此,而且在案例的选

择上,务必要求真实有效可信,因此案例不能是教师或教材臆想出来的。所以在英美法系国家,与其称为“案例教学法”不如称为“判例教学法”更为恰当。

对于大陆法系的国家来说,例如我国(我国可以被认为是大陆法系的国家),具有法律效力的是成文的法律法规,它们力求严密而无懈可击。因此对于概念、解释、范围、意义、限制等的严格界定是必须的,这就使得法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先将基础的理论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能够对这些法律上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将自己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方便学生理解一些复杂概念和定义,通常教师会向学生“举个例子”,这中举例子的教学方法即属于案例教学的范畴。案例教学被融入到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过程中。

四案例教学应用于我国法学教学实践

法学是一门极富实践性的学科,同时却又被赋予了很高的理论意义。这样,我们必须同时重视法学教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收获。现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在健全过程中,并未形成完整而严密的法典,模糊和含义不清甚至相互冲突的法条很多,因此光是凭借理论教学和课堂讲授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国判例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够给学生掌握法律的概念或意义时,提供可以参考的实践,让学生能够对我国法律在某一问题上的主张有具体的把握。因此案例教学至少可以成为我国法学教学的一部分,而且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我国法律体系毕竟不属于判例法,而且由于我们的教学目的、要求、教材、法律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与西方国家不同,我们不宜在法学教学中直接移植西方的“案例教学法”,但可以作为法学教学法之一拿来借鉴。

五中国法学案例教学法弊端案例与判例界定不清晰。案例教学法有别于判例教学法。尽管同属于法学课堂教学方法,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二者具有明显的不同。一,背景不同。相对于判例教学,案例教学法以成文法法律渊源为背景。二,目的不同。判例教学强调案例的完整性和法律效力而案例教学法借助案例加深对法理及法律条文理解运用。三,内涵不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外延宽泛,它可以是法院判决,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案例可以是个案全部或部分,也可以是多个案例组合,即允许对案例进行改造。而判例教学法只能是完整的判例法律。3 2 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参与积极性不高。中国长期的填鸭式讲授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基本已经习惯听课式的学习方法,而不愿意接受高思维强度的案例教学法。而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案例教学就变成了老师和少数学生的谈话节目。对案例教学的误解和曲解。由于对案例教学法理论实质认识的模糊和偏差,目前国内的案例教学实践存在着将举例教学法当做案例教学法;过多使用案例教学法,忽视甚至抛弃传统讲授法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中要么仍然扮演主导权威的角色,要么放任不管,缺乏引导。这些案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都将成为影响案例教学法健康、积极发展的 因素。4

六结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相当于讲授式教学,思相当于案例式教学。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由于生动形象,师生互动较好,而被众多法学教育者所关注。这种教学法的精髓在于从实践中获取真知,因此在法学的高阶教学中,应该广泛运用。同时应该在课堂讲授时应用案例教学,以使学生容易理解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定义。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必要的辅助教学方法。

注释:判例教学法。美国的法学教育教科书被称为“判例汇编”,其内容有各种各样的判例和对判例所做的注释、所提的问题、所附的文章、所列的参考文献等,教学与考试主要是针对判例所进行的讨论、辩论、分析、评价。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都强烈地表现为通过研究判例来掌握法理与法条,通过研究判例培养学生像法官、检察官、律师那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其考试的目的、方式、内容也是在判定考生是否分阶段地具备法律职业所必需的学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第一,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它的法律渊源包括立法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机关颁布的各种行政法规以及本国参加的国际条约,但不包括司法判例。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构成的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二,法律结构不同。大陆法系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习惯于用法典的形式对某一法律部门所涉及的规范做统一的系统规定,法典构成了法律体系结构的主干。英美法系很少制定法典,习惯用单行法的形式对某一类问题做专门的规定,因而,其法律体系在结构上是以单行法和判例法为主干而发展起来的。第三,法官的权限不同。大陆法系强调法官只能援用成文法中的规定来审判案件,法官对成文法的解释也需受成文法本身的严格限制,故法官只能适用法律而不能创造法律。英美法系的法官既可以援用成文法也可以援用已有的判例来审判案件,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技术创造新的判例,从而,法官不仅适用法律,也在一定的范围内创造法律。第四,诉讼程序不同。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突出法官职能,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而且,多由法官和陪审员共同组成法庭来审判案件。英美法系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

为重心,法官只是双方争论的“仲裁人”而不能参与争论,与这种对抗式(也称抗辩式)程序同时存在的是陪审团制度,陪审团主要负责做出事实上的结论和法律上的基本结论(如有罪或无罪),法官负责做出法律上的具体结论,即判决。周世中,倪业群。教学教育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99.2李超。法学教学法管窥。科教文汇,2010.11:35-36丁玉明。刑事诉讼法学案例教学法运用之再思考。教育与职业,2010.10(29):144-146 4 罗翔。从苏格拉底“问答法”走向建构主义“案例教学法”。文史博览(理论),2010.07:69-71

篇2:中国案例教学法

吉利收购沃尔沃——高攀的跨国姻缘1 1.本案例由天津大学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郭焱撰写,版权归天津大学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所有。未经允许,本案例的所有部分都不能以任何方式与手段擅自复制或传播。2.本案例授权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使用。3.由于企业保密的要求,在本案例中对有关名称、数据等做了必要的掩饰性处理。4.本案例只供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行为是否有效。摘 要:本案例从吉利总经理安聪慧的角度直视引起业内巨大地震的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文中讲述了吉利控股公司并购沃尔沃的背景,实施收购的过程以及吉利在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面临的整合问题。同时本案例也对并购成功至今一段时间内吉利的运营状况做了进一步阐述,为企业提供一个海外并购的成功样本的同时,也为海外并购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充实的教学素材。关键词:海外并购;企业整合;战略管理0 引言 2011年3月27日,瑞典哥德堡,Hotel Riverton正对泰晤士河的一个房间中,吉利总经理安聪慧静静的坐着,面前堆积成山的文件告诉了人们这个男人肩膀上压着多么沉重的担子,而他轻轻翘起的嘴角却显示着内心的愉悦,刚冲的绿茶云雾氤氲,往事一幕幕浮现安聪慧的眼前。1 全球产业重组,机会来临 1.1 吉利垂涎已久,六年等待终结果应该是2008年吧,当时是年终,公司每年最繁忙的时候,每个人都显得那么匆忙,财务人事等等各种繁杂的事情一时间出现在了人们面前,让人措手不及。福特公开出售沃尔沃的消息就赶在这么个时候来添乱了,最起码很多职员都是这么想的,这意味着今年的春节又要加班了。依然记得李书福当时很激动,召集我们开会的时候声音大了许多,神采飞扬的眼神告诉了在场的所有同事他对收购沃尔沃的势在必得,也难怪,李总2002年就预测福特会出问题,一直就想吃下沃尔沃这块肥肉,不过当时公司发展刚刚踏上正轨,每个人都只当笑话听听,都没想到收购的契机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2 李总一直对汽车情有独钟,吉利从刚开始做摩托车,到自力更生做出自己的汽车,从低端廉价的经济型轿车到各项测试标准都达到国际标准水平的主流轿车,一路风风雨雨,在最艰难的时候李总也没有放弃过做“造老百姓买的起的好车”的梦想。吉利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民营汽车品牌,李总也成为了中国汽车业内的风云人物。镜头前李总最多的话是“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如何让吉利成为世界品牌,成了李总不断思考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要将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要自主研发,要在关键技术上不落人后,另一方面就是进行海外并购,借梯上树。加入WTO后,中国车企按照常规的企业成长方式迅速形成竞争力是不太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李总带着我们研究如何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技术、服务、品质和管理的附加值,最终形成竞争力,得出的结论就是:要走一条超常规的发展道路。我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有可能把产品的使用价值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品牌要做到世界先进水平难度则非常大。因此,在国际上并购一个有影响力的汽车公司,以解决品牌瓶颈问题和技术瓶颈问题,是我们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所追求的道路。1.2 福特无奈放手,十年经营无起色

福特公司是在1999年收购的沃尔沃,当时的福特汽车被看作全球最具有营利能力的公司,在1999年《财富》的全球车企排行榜中位居榜首。在当时汽车工业并购做强的浪潮下,福特接连收购了捷豹、阿斯顿马丁、路虎、林肯等豪车品牌。这一系列大手笔的收购与当时的福特掌舵人纳赛尔所坚持的战略也有着很深的关系。他走马上任时福特正值壮年,财大气粗,整个福特的主旋律就是扩张。纳赛尔考虑到自己设定的百万销量目标和沃尔沃在汽车安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顶着福特家族的压力在收购了多家品牌后又斥巨资将沃尔沃收入囊中。

但是事与愿违,沃尔沃并没有像纳赛尔所期望的那样给福特带来巨大的收益。在福特经营的10年时间里,在竞争对手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的时候,沃尔沃却在经营战略上受到福特整体战略的主导和束缚,出现了市场推广和产品开发方向受限、市场布局与品牌定位冲突、成本结构居高不下、动力研发与平台共享矛盾等一系列问题。那段时间里,沃尔沃汽车销量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沃尔沃公司税前利润为-14.65亿美元,原因是汇兑损失、资产分离成本和裁员成本。金融危机后,福特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调整,由战略扩张改为战略收缩,专注于其自有核心品牌,确定了“ONE FORD”即“一个福特”计划,加之沃尔沃公司连年亏损,出售沃尔沃公司称为了“一个福特”计划的重要内容。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3 2 双方正式谈判,硝烟弥漫 2.1 团队低调出征,重临旧地多感慨

收到福特公司出售沃尔沃品牌的通知后,公司迅速组建了收购团队,由副总张芃和首席财务官尹大庆领衔与福特开始收购事宜的联系,当时回到哥德堡真有种物事人非的感觉,年初李总带着我们一些同事来这里的沃尔沃总部时,福特狮子大张口用60亿美金的入场价把我们逼了回去,首席财长勒克莱尔那趾高气扬的动作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十分恼火,现在时过境迁,福特却主动请我们回来谈并购,真是意想不到。

虽然在2006年公司成功收购了英国最大的出租车制造企业锰铜公司,让自己的经济型轿车进入了欧洲,2009年又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公司,已经积累了一些海外收购的经验,但是这次收购的是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其中包括沃尔沃研发团队、生产基地、营销渠道、企业负债以及近2万名员工的安置问题,工程浩大,谈判的艰苦和漫长,堪比一场战役,在这个过程中,收购团体的同事们也感觉到了经验的缺乏。我们请老朋友洛希尔投资银行出面牵头,邀请全球顶尖的律师事务所富尔德、国际“四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著名汽车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以及著名企业并购公关公司博然思维合作,组建了多达几百人的团队,对沃尔沃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尽可能快地击退竞争对手,以取得双方的互信并推动谈判的进程。

到了2009年的4月份,国内的兄弟企业纷纷入场,要分一杯羹。北汽、奇瑞和长安都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不过奇瑞很快便退出了竞购,随后,北汽和长安也都没有了下一步动作,公司成了收购的最大可能,慢慢地占据了谈判的主动,最起码桌子对面的洋佬不会再说爱要不要之类的话了。谈判向着我们所预期的方向缓慢地推进。转眼便到了当年的8月份,我们终于和福特达成了初步意向。团队里的同事们那一天都很高兴,而李总则在酒店中沉思半夜,我明白他的担忧,并购后裁员问题、市场布局问题、技术转让问题等等都是搁在谈判双方之间的需要攻克的壁垒,现在只是万里长征踏出了第一步,任务依然艰巨。之后的日子平淡如水,只有累计如山的资料如实地反映着谈判的旷日持久。

由于谈判保密协议的限制,公司一直保持低调的形象,一直到当年的10月28号福特宣布我们成为了首席竞购商,大家才舒了一口气。当天深夜,我睡得天昏地暗的时候被一阵敲门声弄醒,开门的时候看见的是兴奋的李总和一帮子睡眼惺忪的同事。“为了庆祝收购的阶段性胜利,来陪我打篮球”李总如是说。后来的事我选择性忘记了,只记得第二天早上困顿欲死。2.2 谈判重归起点,四面楚歌临绝境

有句老说叫“好事多磨”,真是一点都没错,当我们以为前途一片光明的时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4 候,突然发生了好多事,让我们措手不及,狼狈不堪。

先是沃尔沃工会对我们收购后人事安排、福利待遇等方面提出质疑,西方国家对现代中国一直怀有偏见,最起码很多西方人是这样,我们正式上交了收购标书后应邀去参观沃尔沃的工厂,当时就有工会的领导人表示对我们收购后在人权保障方面的不信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某些国家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恶意中伤使得我们的解释很乏力。同时,他们也怀疑我们是否能够懂得沃尔沃文化,知道沃尔沃品牌的价值所在。

而在收购期间访问中国的瑞典国务秘书哈格隆在了解收购沃尔沃一事后也放出了消极信号,公开表示“积极信号被放大,双方还未达成一致”,事后我们与福特公司就此事进行联系,他们在技术转让问题上有了反复,要求保留部分关键沃尔沃专利,这与我们的收购目标相差甚远,谈判瞬间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福特也对我们收购的资金来源产生疑问,1999年福特收购沃尔沃的时候花费64.5亿美金,本次出售沃尔沃开始报价在45亿美元左右,福特公司要求我们公开是否筹集到收购所需资金,甚至要求了解这笔交易背后有其他策划者和投资者。的确,公司虽然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在国外也有一系列收购动作,但一直名声不显,不像各大老牌的跨国汽车巨头一样被人关注,让人信服。当时,公司一边是奋勇的收购沃尔沃,另一边的确还有着百亿的欠债。这一次收购行为着实让很多人跌破了眼镜,同时也有很多人对公司的实力提出了质疑。

更令人头疼的是突然冒出两家财团伏击我们,一家是沃尔沃的高管及瑞典汽车工会领导人组织,另一家是美国CROWN基金组织,是由前福特汽车管理人员丁曼和前福特汽车及克莱斯勒管理人员拉什文牵头,据说福特公司一直鼓励该基金,希望他们能够找到收购用的资金,替代我们收购沃尔沃。当时听了这些消息,不管真假,心里都像吃了一只苍蝇。

一时间,阴云笼罩。

2.3 努力必有回报,柳暗花明大丰收

事情开始发生转机时已经是寒冬腊月了,那天雪下的很大,夜深的城市依然明亮,会议室里每个人都兴奋的听着李总宣布的各项事情:“吉利收购沃尔沃计划已经获得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批准,商务部公开申明将助力吉利收购沃尔沃”。“国家发改委已批准吉利收购沃尔沃计划,在政策上会予以帮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初步表示同意贷款”。“高盛出资3.3亿美金入股吉利”。“收购所需资金大部分都已到位”(收购及发展沃尔沃的27亿美元资金组成见图1所示)。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5 图 1 收购及发展沃尔沃的资金组成

在场的同事们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都在大笑着释放这几个月来胸中的郁闷之气。

几天后,我们再次同福特汽车公司高管共同飞赴瑞典哥德堡沃尔沃汽车总部同沃尔沃工会代表对话,沃尔沃工会成员当即就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问我们能不能用三个词来说明为什么吉利是最合适的竞购沃尔沃的公司。就在福特公司代表陷入尴尬时,李总主动请缨:“我想说的三个词就是I love you!我爱你们,我也爱沃尔沃这个品牌,能够运营好沃尔沃品牌以及爱护沃尔沃的员工、保障沃尔沃员工的利益是吉利的责任和义务!”全场掌声雷动。

我们一方面在不裁员和保障沃尔沃员工利益方面做出书面承诺,另一方面邀请瑞典媒体和沃尔沃工会代表到中国访问吉利总部,亲自为工会代表和媒体解答问题。沃尔沃工会代表团访问我们公司,并在许多关键问题上得到了我们的满意答复。瑞典沃尔沃轿车工会当即也发出联合声明表示接受吉利集团成为沃尔沃股东。

而那两家基金组织,高调出世低调消失,想起来没有他们给予的压力,我们也不会这么快的成长。

自从2010年10月28日福特公司正式宣布我们是沃尔沃的首席竞购方,而且是唯一的竞购方之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了。

CCTV,新闻联播:“北京时间2011年3月28日晚,吉利汽车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正式签约,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这是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也是中国车企第一次全资收购海外车企,还是中国自主品牌企业首次收购高端品牌车企。”

2011年3月28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那晚的聚会,李总穿了一身唐装,用古筝弹了一首《百鸟朝凤》,惊艳绝伦,我们看了半天都没想明白,那个只穿同一样式藏青西装,动辄发飙,一股子犟劲的李总和台上那个淡定内敛的人怎么会融合在一个身体里。3 小子迎娶新娘,中西融合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6 从那天起,吉利公司成功收购沃尔沃成为了国内外最热门的话题,一时间世界瞩目东方,无论是一直预言收购失败的专家,亦或是冷眼旁观等着看笑话的西方政客,还是热心出谋划策的朋友,都在媒体平台上争执不休。不过这一切李总都不关心,也没有时间关心,收购后能否成功整合的问题已然摆在我们面前,并购成功与否,二分收购成功在手,八分整合前途未卜。吉利这个农村小子在成功迎娶到“北欧新娘”沃尔沃之后能否成功应对各种水土不服带来的问题,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3.1 新娘情系中国,世纪姻缘早注定

1999年,处于盛世的福特巨资从沃尔沃集团手中收购了沃尔沃轿车,但是此后福特却没有经营好这一豪车品牌。根据波卡尔信息咨询公司的数据,从2005年至今,沃尔沃汽车在豪华车市场的份额从10%下滑到了8%,其中欧洲和北美市场份额都下降了10%左右,北美地区下滑最为严重。就在沃尔沃全球市场全面下滑甚至与亏损的同时,亚太地区市场份额则从原来的6%上升至10%。中国市场更是连续5年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长。

全球车市的落寞,凸显了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美丽。2009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在豪华车市场中,沃尔沃汽车的表现令人瞩目,销量达22405辆,实现全年销量劲增80%的优异业绩。见下表1所示。

表1 2001-2009年沃尔沃汽车销量 年份(年)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销量(辆)2000 2000 2800 2700 5000 7000 12500 12000 22405 2009年是中国年,不仅中国的车市一枝独秀,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中国经济也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风景这边独好”,大连达沃斯论坛的的与会者也都认为中国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世界的目光渐渐聚焦到了古老的东方。这不仅增加了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信心,也让昔日的国际巨头被中国市场的魅力深深吸引,相信来到中国将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吉利与福特签订协议,成为了沃尔沃轿车的新东家。吉利决定还原沃尔沃管理的独立性,回复沃尔沃往日的竞争力,继续巩固和推动沃尔沃在安全和环保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巩固欧美传统市场,开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拉长和拓宽产品线,满足多层次用户对安全、环保型汽车的需求,重新打造沃尔沃曾经有过的全面领先地位。10年前沃尔沃结盟福特,慢慢枯萎,10年后,沃尔沃花落吉利,希望能够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7 变成一场涅磐重生。

3.2 东西车企相融,整合事宜面面观

李书福说过“扛着别人的旗帜登上珠穆朗玛峰是愚蠢的”,吉利从投身汽车领域的第一天开始就把创造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当做最高的追求。在自主品牌的平台上,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又勇于购买海外先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9年闪电收购DSI变速器公司使其变速器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自己的品牌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吉利并购沃尔沃,其最终落脚点依然是提升品牌形象。沃尔沃在安全和环保方面取得的成果在业内有口皆碑,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碰撞测试中心,还在最近开发出了一系列预防式安全技术。沃尔沃还拥有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2500多家经销商,以及稳定的供应商关系,这些都是吉利将品牌推向世界所急需的。而吉利所拥有的中国本土优势和其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也正是沃尔沃的短板。将二者的优势进行整合,会是资源发挥出最好的效益,这是件双赢的事情。想法付诸于实践,往往会遇到很多很现实的问题。整合沃尔沃,这件被业内称为“蛇吞象”的任务,想要顺利达成,面临很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二者完全不同的市场定位以及相差甚远的企业文化的整合。

从本质上来说,任何并购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协同性,如果协同性做不好,过程再美好,结局也必然是悲惨的。一般来说,两大车企的并购,其协同性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研发,现在汽车的生产模式是研发汽车平台,同一个汽车平台又可以演变成不同的车系和品牌。第二个协同性来自于零部件的采购。如果同一个平台可以演变出不同的品牌,而内部的零部件又大同小异,那么多个品牌就可以共用一个采购体系,大大降低零部件成本,而零部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70%左右。第三个协同性就是市场渠道的协同性。通过并购,一个品牌可以在另外一个国家打开局面,扩大销售。

回头考虑吉利收购沃尔沃,吉利的品牌目前属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中低端,而沃尔沃却是高端品牌。同时二者的采购体系也完全不匹配,不能相互采用。现在双方唯一可能达到协同的就是沃尔沃变成一个以中国投资者为主要股东的公司后,可以大规模的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同时降低成本。现在李书福所做的,就是为了让这一个唯一潜在的协同效应能够极大化。

除了考虑的协同性问题,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整合问题。首先是经营战略、管理方式的融合。吉利收购沃尔沃本身是属于以弱收强的反向收购,必然会导致经营战略和管理上的巨大差异,整合这种差异,避免出现重大分歧则十分必要。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8 其次是文化背景的融合。吉利是标准的草根出身,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从各方面来看都与国际化的沃尔沃有所区别,只有做好各方面的文化融合准备,才能加大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整体发展。

最后就是技术融合。沃尔沃是一个世界品牌,在技术方面尤其是在汽车安全技术方面世界领先。收购之后沃尔沃技术与吉利产品的融合问题便极为关键,亟需解决。

吉利收购沃尔沃已经开出了美丽的鲜花,璀璨夺目,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东方,然而如何能够通过辛勤运作,使其结出可口的果实,则是如今摆在李书福面前的人生考题。—————— “笃笃笃”

“安总,起床了,庆祝会快开始了”

思绪被拉回了现实,一缕阳光悄悄地溜进了卧室,不知不觉一晚上就过去了。2011年3月28日,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吉利并购沃尔沃转眼已经1周年了。4 结束语

在金融危机硝烟还没有完全褪尽的世界汽车市场上,中国的农村小伙终于追到了瑞典高傲的公主,可以说,吉利达到了“高攀”的目标,成就了一个美满的跨国姻缘。但是,鉴于二人的品牌差距,大家都会担心这个跨国姻缘能幸福和长久吗?吉利能管理好、保护好沃尔沃的DNA以及其原本的价值与它的品牌吗?2011年10月23日,沃尔沃的国际化董事会团队全班人马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当主持人陈伟鸿问到沃尔沃被并购后战略以及运营情况时,李总回答说:“我们充分尊重沃尔沃的独立性,继续秉承民主、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文化担当,继续推动沃尔沃在全球的安全和环保的地位”。“经过1年多的磨合,我们相处的非常融洽。去年沃尔沃全年盈利3.2亿美元,销售营业收入超过18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全球销量超过230746辆,同比增长20%。在中国市场,过去6个月保持60%增长速度,9月份甚至达到113%的增长”。国际知名的市场资讯公司J.D.Power近期针对德国市场的客户满意度调研中,沃尔沃的美誉度超过了奔驰与宝马以及日本制造商,成为2011年排名第一的公司。这些数据和事实使大家对这桩跨国姻缘的幸福和长久越来越充满信心。但是,《对话》中李书福也坦言在磨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车型的确定、发展速度的确定以及市场的确定等等。吉利能否在以后的日子里仍然与这位公主相敬如宾,能否顺利地完成这段跨国姻缘的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9 磨合期,同时在世界汽车市场上能持续地再现沃尔沃品牌的风采,没有人能做出定论,只有时间和行动来考验了,大家都将翘首以待„„(案例正文字数:8079)

篇3:《谈中国诗》教学案例

l、导语设计

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 (多媒体展示钱钟书与长城)

同学们, 你们知道钱钟书这个人吗? (学生回答)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有关钱钟书的故事:据说西方的文化界名人到中国往往要了却两个心愿, 一个是要见识一下中国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再一个就是要见识一下文明世界的学贯东西的大学者钱钟书先生。

一天, 西方一位女学者好不容易搞到钱钟书先生的住宅电话, 于是她就提出约见的要求, 可是钱钟书先生却婉言谢绝, 他说:“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 何必非得找到那只下蛋的母鸡呢?”钱钟书说话的幽默与机智由此可见一斑。那么钱钟书的学术论文语言又有怎样的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谈中国诗》。

2、作者简介

出示投影:

(钱钟书先生191O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 1935年赴牛津大学攻读, 获B.Lirt. (Oxorl) 学位。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 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 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 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 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纂等。解放后, 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l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 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 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两, 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

补充介绍钱钟书夫人杨绛的文章《写<围城>的钱钟书》, 其中提到钱钟书“抓周”抓了一本书而取名, 还有许多“痴气”的故事。

3、检查预习

正音正字

骨髓譬如羡妒轻鸢颦蹙凑泊槛外深挚

词语解释

比较文学、轻鸢剪掠、诗心、尖刻斩截、逗、穷边涯际

遥思远怅、吞言咽理、深挚于涕泣和叹息、拔木转石

4、师生共读, 生成剖析文本纲要, 整体把握文本。

提示: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和主旨句, 找出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文句。本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 (第l段) .第二部分 (第2段)

第三部分 (3--6) 这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 (3) 第二层 (4—5) 第三层 (6--7)

第四部分 (8)

5、重点研讨

(1) 、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 明确:根本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第一段结尾) , 这更切合外国听众, 通过比较, 可以使外国听众更快地把握中国诗歌的精髓。

(2) 、在作者看来, 中国诗歌的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钱钟书先生又是怎样来论述的呢?

明确与西方诗歌相比较, 中国诗有以下特征:

引子:方法比较

6、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理解难句的含义, 鉴赏精妙的比喻。

(1) 根据课后习题二, 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来说理, 同学们回想一下, 过去学过的文章有没有类似的写法?

(鲁迅的《拿来主义》。)

(2) 这篇文章中用了那些比喻?找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难懂的句子, 可以互相探讨畅所欲言。

这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句子。

7、拓展延伸

比较舒婷的《致橡树》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

———提示:《致橡树》是从女性角度表现的爱情观, 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

裴多菲向自己的爱人直抒胸臆, 表达了热烈而真诚的爱情,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爱献身的渴望。

篇4:中国案例教学法

《文明之光》是湘版第八册第1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本课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观摩和欣赏,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了解中国传统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传统艺术的兴趣,增强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意识精神。本单元分为彩陶、青铜器、瓷器三部分教学内容,本课设计的是第一学时“中国彩陶”部分,以“彩陶”概念和文化作为导入,并介绍了纹饰颜色、形式美以及纹饰的演变。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对相关美术作品初步的审美、评述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历史文化知识有了某些方面的了解,但相对比较粗浅,也缺乏深度。对远古美术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这方面可以用知识面十分贫乏来形容也不为过。我们根据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特点分析,可以说他们对枯燥的、晦涩难懂的纯美术欣赏的理论知识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缺乏学习的兴趣。如何梳理出深入浅出、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并让学生高度参与互动教学方式,改变原有乏味的讲解方式,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美术欣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原始社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中认识彩陶艺术。

2.能够运用相关美术、历史知识,从作品的时代、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分析和评述彩陶的艺术特点。

3.通过对彩陶艺术的欣赏,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学生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彩陶的造型、纹饰和用途。

难点:彩陶纹样演变。

教学准备:彩陶仿制品、学案、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

(一)猜一猜

教师展示陶片: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神秘地宝贝,让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生:陶片

教师出示更多碎陶片

这是一些破损的陶片,如果我们将它们复原成一件完整的物品,它将会是一个什么物体呢?

生:陶器。

师:它是一个远古时期的彩陶,距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玩一次时空穿越,回到那远古人类的世界,用我们的眼睛和心灵去触摸古彩陶它所绽放出来的那缕文明之光!

揭示课题:文明之光——中国彩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对古陶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彩陶艺术的浓厚兴趣。

二、了解感受

(一)简洁流畅的纹饰

1、看一看

(出示图片:彩陶、素陶)看看它们的表面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之处?

生:一个陶器上画有纹饰,一个没有。

师:我们把其中一个绘有纹饰的陶器叫做彩陶,没有纹饰的称为素陶。最早的彩陶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大概距今有8000年的历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河南渑池仰韶村和甘肃省的马家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彩陶。我们把这两个地方发现的彩陶分别称为仰韶文化彩陶和马家窑文化彩陶,仰韶文化距今6、7千年的历史,马家窑文化距今约4、5千年的历史。

2、找一找

(出示图片:不同颜色纹饰彩陶)

彩陶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它的纹饰,仔细观察彩陶纹饰,你发现是用什么颜色画成的?

生:红色、黑色、白色

师小结:彩陶的纹饰主要由红、黑、白等颜色组成。(板书:纹饰 色彩:红黑白)

3、比一比

出示图片《变体鱼纹盆》

问:彩陶纹饰除了颜色之外,还有什么地方吸引你吗?这个纹饰看起来象什么?

生:还有纹饰的造型,这个纹饰看起来象鱼的造型。

师:你是怎么观察出来的呢?我们将它和《鱼纹彩陶盆》或者真实的鱼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鱼的特征一个抽象,另一个画的真实、具象

师小结:《鱼纹彩陶盆》里的鱼跟现实中的鱼比较接近,注重鱼的形态特征描绘;《变体鱼纹盆》的鱼纹比较简洁、概括,他们将鱼的头部和身体部位都做了三角形的几何化处理,再在三角形内画以圆圈点,形成了两个相对鱼头的简化、象征形式,鱼的身体部位也处理成了黑白对应的三角形图案,整个纹样黑白互衬,成一带状;先人用几何图形的形式重新诠释了鱼的造型,具有非常强烈的装饰感,使我们不再聚焦于鱼的形象,将我们的目光吸引到了几何图形的形式美感上,随器型而流动,具有非常强的整体装饰感。(板书:表现形式: 具象 抽象)

4、赏一赏

(出示不同纹饰类型彩陶图片)

哪位同学讲一讲彩陶的纹饰看上去象什么?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生:鸟、花、人、……

师小结:鸟纹、鱼纹、蛙纹、花瓣纹、漩涡纹、人形纹等是彩陶纹饰常见的装饰纹样,彩陶名称一般也是按纹饰称呼命名陶器,如《鱼纹彩陶盆》、《鸟纹彩陶盆》等。

我们将彩陶众多纹样归纳为四类型:人形纹样、自然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板书:类型 人形纹样、自然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

5、连一连

小练习:下列图片中的彩陶相对应的是哪一项答案。

A人形纹样 B 自然纹样 C 动物纹样 D几何纹样

《鸟纹彩陶盆》 《圈纹彩陶壶》 《八角星彩陶钵》 《扩胸状人形罐》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看一看”等几个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找出彩陶的纹饰色彩和纹饰造型特点和纹样的演变过程,能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欣赏分析,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率。并通过“练一练”巩固学习内容。

(二)实用多样的造型

1、说一说

出示彩陶罐、钵、盆、瓶、瓮等图片

这些彩陶除了纹饰、颜色外,形状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吗?

谁能发现它们造型有那些不同?

生:还有它的形状吸引我,它们有点有的象脸盆,有的象葫芦,有的口子大,有的小……

师:据说,彩陶的造型是受到一只葫芦的天然形状的启示,截取葫芦器形的一部分,变化出彩陶的不同造型。

师:不同的造型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有的叫“罐”、有的叫“盆”、还有叫“勺、瓮、壶、瓶、钵” 等,哪位同学能叫出下面图片中彩陶的器形。

学生根据自己经验说器型。

师:告诉你一个简单辨别器形名称的小窍门

取一半为勺 球形一半为盆 大半为钵 大口短颈为罐、小口长颈为壶

2、认一认

你能帮原始人类认出下面彩陶器形名称和用途吗?

罐 瓶 瓮 钵

饮食器 水器 储存器 炊煮器

【设计意图】能根据彩陶的造型特点能说出相关的器型名称,掌握有用的知识内容,达到“学以致用”学习效果;并大概了解相关器型的一般用途。初步认识艺术与自然、生活的关系。

三、深入探究

1、想一想

出示图片

观察图中彩陶形状,属于何种器型,它们为什么被做成这种样子?有什么特殊用途吗?

生说

师:是一汲水器,空瓶时重心在中上部,注满水后,重心在中下部,瓶口就朝上直立起来,再用绳子将瓶吊出。

2、试一试

问: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生有的说真的,有的说不是。

师:为了证实事情的真伪,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尖底瓶的复制品,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是不是真的。

A:请学生帮忙完成实验尖底瓶注水实验:空瓶时是倾斜的,当水注到瓶子约一半时,瓶子则正立,但当灌满水瓶子又倾斜了,水从瓶中倒出,不多不少时又竖立起来。

B:老师将漩纹尖底瓶注水,空瓶时用绳子提拉时为正斜,水满后竖立不会覆出。

问:实验证明,一个好像是这样,另一个则不是,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生说:耳朵位置不一样

师小结:两耳的位置决定了尖底瓶的重心,所以就会有实验中的两种现象发生,因此尖底瓶都是汲水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可能还有其它的用途,所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一种礼器,供祭祀时用。

小口尖底瓶的实验不禁使我想起了不禁使我想起孔子到鲁庙参观的故事来。

一次,孔子到鲁桓公庙参观,见一欹器(倾斜放置着的陶器),不知其名,便问守庙人。答是宥坐之器。宥坐之器,即放在座侧以示劝诫的器物。孔子说:“听说这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真的是这样吗?”便让弟子们取水来试验,果然如是。孔子感慨地说:“正如古语说的,‘满招损,谦受益呀”。对一个人来说,不学无术,腹中空空,就不能自立,只有不断学习、掌握知识,才能立得稳、站得直;学无止境,不能自满,自满就会跌倒,前功尽弃。水满则溢,月圆则缺,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先哲们在远古就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小实验”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勇于探索、勇于质疑的学习态度,告诉学生“实验出真知“的道理;以此了解我们古人类的智慧,远古艺术的发展高度和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学习活动

用2--3分钟时间填写完成以下内容

附:学案内容

1 2

我讲的彩陶名称叫 ,是一件 时期彩陶作品,它的造型 ,它的纹是 ;我感觉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验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会对艺术作品简单评述的方法。

五、情感提升

我们对彩陶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造型上多以生活中器皿为主,实用、多样;纹饰以表现原始生活和常见事物的抽象纹样为主,简洁、流畅;彩陶艺术它向我们展现了一简单的、朴素的美。通过这次课的学习,希望我们能更加珍惜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最后,我们用一首云南白族“打歌”里的一段歌词,向祖国的远古文明表达敬畏之情!并让我们用朗朗书声结束今天的课程…

古时候的天地现在还有,

古时候的日月现在还明,

古时候的山河现在还在,

古时候的人现在不见了……

【教学反思】

在初始教学设想时,我试图打破原有的欣赏评述传统上课方式,改变教师一贯的说教模式,整个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主,从开始到结束,始终围绕学生展开,并让学生大面积参与到整个课堂活动中来,从活动中学到东西,以此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我想,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能过于简单,但又不能难度太大,太简单失去教学的意义,过甚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在美术教学中,这两者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梳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度”的关系,是我设计教学内容时的重点;所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是我给整堂课的定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比较好的完成了我的设想,在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涨,参与度非常高,学习的兴趣浓厚,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比较理想。但在实际过程中,有些环节的串联稍显得不够顺畅,影响了连贯性,这主要体现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不够到位有关。在今后的教学措施中我将逐步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高课堂的连贯性。

(宁波市江北中学 浙江宁波)

何福军点评:

一、基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教学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以活泼多样的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初步认识环节中,教师出示陶片,用猜一猜的形式,激情学生的兴趣;在了解彩陶纹饰中,教师重点采用对比欣赏法,引着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在彩陶造型欣赏中,通过观察能辨别器形名称的小窍门;在深入探究中,通过实验来告诉学生设计的原理……每一个环节都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赏析着、感悟着。

二、立足教材,提升审美能力

本课设计既充分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彩陶的知识内容较多,陈老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能掌握相关的知识,课前他翻阅了大量的中国彩陶的资料,提炼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中国彩陶的造型的缘由来自葫芦的启示、彩陶纹饰的变化等这些内容都来自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三、深入浅出,发挥教学魅力

本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对美术欣赏的接受程度,根植于现实,把握住教学内容,贯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教学理念,采用分步法、点式的教学方法,由点到线、由线及面,有效设置问题加强师生间对话,及时掌握相关知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提高课堂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篇5:中国电影史教学案例

案例一:头戴“诗人”桂冠的导演,电影科班“海归”第一人——孙瑜

孙瑜生于重庆,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年少时随研究历史的父亲遍游名山大川,见多识广。1914年孙瑜入南开中学,与少年周恩来同学四年,当时周恩来在学校编演《一圆钱》进步话剧,孙瑜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在清华大学文学系就读时,孙瑜开始迷恋上电影。1923年孙瑜赴美留学,先在威斯康星大学研习文学戏剧,学位论文是《论英译李白诗歌》,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电影编剧和导演,在纽约摄影学院学习电影摄影、洗印和剪接。

1926年孙瑜学成回国,作为中国在西方系统学习过戏剧电影的第一人,他于1927年被长城公司聘为编导,进入影界。

在同期电影创作中现实主义风格居绝对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孙瑜影片中浪漫的诗情独树一臶。对于自己的这一创作特色,孙瑜在写于1934年的《我可以接受这‚诗人的桂冠‛吗》一文中做过阐释:‚假如那是一顶老是仰着头对着天空,闭着眼睛唱着‘花呀’‘月呀’‘爱人呀’来欺骗自己,麻醉别人的所谓‘爱美诗人’的桂冠,我是一定不敢领受的。但是,假如那一项桂冠是预备赐给一个‘理想诗人’的,他的眼睛是睁着的,朝前的,所谓他的诗——影片——是充满朝气,不避艰苦,不怕谩骂,一心把向上的精神向颓废的受苦的人们心里灌输,……我是极盼望那一顶‘诗人的桂冠’,愿意永远地爱护它!‛

资料来源:新京报

通过孙瑜接受“诗人桂冠”的表白,结合孙瑜导演的作品,你对孙瑜及其电影创作有何感悟?

案例二: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曲折奔流的“一江水”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被赞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史诗影片‛‚现实主义电影的里程碑‛和‚中国电影史上叙事电影的高峰‛。在旧中国电影史上,没有哪一部影片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在制作过程中经历过那么多磨难,放映后又如此叫好、叫座。

影片导演蔡楚生1931年加入联华影片公司,相继执导了《渔光曲》《新女性》《迷途的羔羊》等一系列优秀影片。抗战爆发后,他又积极拍摄了不少反映日寇侵华的电影,蛰居香港仍遭到日军搜捕。他不得不夹杂在难民队伍中颠沛流离,辗转于桂林、柳州等地,并于1944年到达陪都重庆。蔡楚生在抗战期间目睹了日军的所作所为,为了揭露这些暴行,鼓舞中国爱国青年,他决定创作《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作品。他不满足于自己逃难期间的所见所闻,不顾生活的贫困和身体的虚弱,四处寻访逃难的人民,了解他们的疾苦,还特别注意从报刊中收集文字、照片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使影片更符合生活的真实。1946年夏剧本创作完成,他的身体也累垮了,一直低烧咳嗽,于是他请郑君里一起执导这部影片。

由于经费不足、物资和设备缺乏的缘故,影片在拍摄期间常常不能搭建出拍摄所需的布景,如‚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的战争场面,上海沦陷前后的战争和人民纷纷逃离的战乱场景,南京被攻陷时的战争场景等。影片在断断续续的拍摄中艰难地行进着,整整拍了一年才完成。当时,全体剧组人员只有一个共同心愿:再苦再累也要将《一江春水向东流》拍成,上至导演下到群众演员,都全情投入到工作中。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几个日本兵用枪硬逼着一群贩米的老百姓跳进河里。这个镜头是在制片厂后面一条臭水沟里拍摄的,当时正值深秋,沟里的污水又臭又凉。为了照顾后期的剪辑角度,扮演老百姓的演员一次又一次地跳进污水中,每隔几分钟上来,换去湿衣,呷口酒暖暖身子再跳下去。片中还有一个素芬在倾盆大雨中被淋得浑身湿透的镜头。当时自来水供应不上,不能制造人工雨,只得抽臭水沟的水来应景,饰演素芬的白杨忍着难闻的气味,拍了一遍又一遍。影片把抗战前后将近10年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之中,揭示了民族危难关头,整个社会的纷繁动荡,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的正义呐喊。夏衍给影片以高度评价:‚要是中国更多一点自由,要是中国有更好一点设备,我们相信你们的成就必然会十倍百倍于今天。但同时也就因为你们能在这样的束缚之下产生出这样伟大的作品,我们就更想念起你们的劳苦,更感觉这部影片的成功。‛

1947年秋,历尽磨难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终于得以上映。尽管当时上海秋风萧瑟、阴雨绵绵,但各大影戏院门前却出现了‚成千万人引颈翘望,成千万人踩进戏院大门‛‚满城争看一江春‛的壮观场面。影片在上海首演时一连上演了3个多月,并荣登1947年由上海文化运动委员会评选出的‚国产十部最佳影片‛之首。影片发行到香港地区、新加坡等地之后,也创下高票房的纪录。

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通过观看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结合上述资料,谈谈你对《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部史诗性银幕巨作的理解。

案例三:左右翼电影人围绕“软性电影”展开的论争

在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中,‚软性电影‛理论以直言不讳地标榜艺术第一而独树一臶。在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上,他们与左翼影评人的观点根本对立,因而双方展开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软‛‚硬‛之争,成为当时引人注目的电影景观。

‚软性电影‛的说法最早出自黄嘉谟(‚软性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之口,1933年12月1日黄嘉谟在《现代电影》第1卷第6期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他在文中说:‚电影是软片,所以应该是软性的!‛这句话被认为是对‚软性电影‛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概括。

除黄嘉谟外,‚软性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刘呐鸥、穆时英、江兼霞等,他们以《现代电影》和《晨报》等报刊为主要理论阵地。他们论述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观点也并不完全一样,但其原则立场和基本精神是相近的或一致的。

概括起来说,‚软性电影‛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以保护新生电影自居,强调艺术特性,强调形式作用,强调娱乐功能,带有某种唯艺术的理论倾向。黄嘉谟说:‚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淇淋,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电影的社会功能的基本认识和态度。在他们看来,既然电影的主要功能是娱乐人生,所以影片的内容必须具有趣味性。‚如果电影一旦隔开了趣味性,变成生硬的东西,它便完全失去它的效用,观众便要裹足不上影戏院去了‛。他还说,为了使观众得到快乐而不是痛苦,描写‚灾难病死虐待等等社会黑暗面的压迫,或是失业贫乏等难题‛的影片,‚还是少摄为妙‛。显然,在他看来,无论是在表现内容上还在社会效用上,电影都是软性的。

‚软性电影‛论的这些代表人物极力抵制和反对‚硬性电影‛,批评左翼电影创作和电影批评,认为那只是生硬的意识和空洞的说教,使原本‚软性‛的电影变成了‚硬性‛。他们倡导要拍摄‚柔和透明的软片‛。他们认为,如果把电影当作宣传品,就象给一杯原本清凉可口的冰淇淋掺上了色素,观众吃了,不仅毫无愉悦可言,反而有害身心健康。

左翼电影人对‚软性电影‛理论进行了抨击。指责那些‚眼睛吃冰淇淋的贩卖人‛是‚有意地叫观众忘记现实,忘记敌人的侵略和屠杀,忘记民族英雄的浴血斗争‛,而使人们‚迷醉于男化女、女化男的各种胡闹的玩意里‛(指‚软性电影‛《化身姑娘》)。左翼电影人指斥这类影片是毒害人的‚鸦片烟‛。他们认为,一件艺术作品的中心意识只有一个:正确与反动,至于技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随着外敌的入侵,电影已不再是消遣品,它肩负着唤起民众、指导民众的责任。当然,左翼影评人的观点也存在着注重意识而忽视技巧的倾向,过多地从概念出发,而忽视电影艺术规律。

对于左翼电影人的抨击、批判,‚软性电影‛的代表人物针锋相对,继续坚持他们的‚电影是软片,所以应当是软性的‛的观点,拍摄了一系列的‚软性电影‛。

关于‚软性电影‛的这场论争,过去我们一直把它看作是当时政治斗争在文化界的反映。现在,有的电影理论史的评论家认为:‚软性电影‛论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复杂的理论现象,需要我们以今天的眼光并联系过去的历史来重新认识和评论它。通过阅读上述资料,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电影史上的“软”“硬”之争以及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案例四:电影《武训传》受到批判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电影《武训传》上映于1951年初。它描写和歌颂了清末武训行乞兴学的事迹。《武训传》上映后,引起了两种截然相反意见的争论。赞扬者认为,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好电影‛,武训是‚永垂不朽值得学习的榜样‛。批评者认为,电影《武训传》是一种‚缺乏思想性有严重错误的作品‛、‚武训不足为训‛。这本是文艺界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而毛泽东却认为,电影《武训传》宣传了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反动思想,必须严肃批判。他严厉地指出:《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承认或者容忍对它的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华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他说‚一些号称学好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并由引得出‚资产阶级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的严重结论。7月23日,《人民日报》又公布了经毛泽东亲笔修改的《武训历史调查记》,说武训是一个‚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这样,《武训传》的讨论就变成了全国性的政治大批判。批判持续一年多。这一批判严重地混淆了思想艺术和政治问题的界限,使著名的编导孙瑜受到沉重的打击,40多位同志受到牵连。也给新中国的电影艺术创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据统计,1950年,我国拍摄国产故事片29部,1951年仅有1部。1951年至1954年4年中,共计拍摄了16部。

资料来源:

http://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应如何认识政治与电影的关系?

案例五:管得太具体 文艺没希望

在赵丹逝世前两天,即1980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他写的文章《管得太具体 文艺没希望》:

《人民日报》正开展‚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把文艺事业搞活‛的讨论。看到‚改善‛、‚搞活‛的标题,颇喜;看到‚编者按‛中‚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必须改善,通过改善来达到加强,在这方面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又忧心忡忡了。我不知道‚编者按‛中‚我们‛的范围有多广。我只知道,我们有些艺术家——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不屈不挠,一听到要‚加强党的领导‛,就会条件反射地发怵。因为,积历次政治运动之经验,每一次加强,就多一次大折腾、横干涉,直至‚全面专政‛。记忆犹新,犹有特殊的感受。以后可别那样‚加强‛了。

我认为:加强或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是指党对文艺政策的掌握和落实,具体地说,就是党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双百‛方针。

至于对具体文艺创作,党究竟要不要领导?党到底怎么领导?

党领导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党领导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但是,党大可不必领导怎么种田、怎么做板凳、怎么裁裤子、怎么炒菜,大可不必领导作家怎么写文章、演员怎么演戏。文艺,是文艺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有希望,就完蛋了。‚四人帮‛管文艺最具体,连演员身上一根腰带、一个补钉都管,管得八亿人民只剩下八个戏,难道还不能从反面激发我们警觉吗?!

哪个作家是党叫他当作家,就当了作家的?鲁迅、茅盾难道真是听了党的话才写?党叫写啥才写啥?!那么,马克思又是谁叫他写的?生活、斗争——历史的进程,产生一定的文化、造就一个时代的艺术家、理论家,‚各领风骚数百年‛。从文艺的风骨——哲学观来说,并不是哪个党、哪个派、哪级组织、哪个支部管得了的。非要管得那么具体,就是自找麻烦,吃力不讨好,就是祸害文艺。

每一层主管文艺的领导者,都说自己‚是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坚持革命文艺思想的‛,仿佛唯有文艺专门家们倒是眼花耳聋缺心眼的芸芸众生。否则,建国30年了,‚五四‛新文化运动60年了,全国无产阶级文艺大军已号称数百万,为什么从中央以至各省、区、县、公社、厂矿,几乎都还总是要请个不懂或不大懂文艺的外行来领而导之,才放心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逻辑!尤其,越是高级的领导是外行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是在外行向内行的转化的过程中,百万文艺大军都得跟着踏步踏地转,何况有的领导还不肯转,因为一转化为内行,可能又不能当领导了呢?更何况生活的急遽进行速度,内行也追之不及,表现费力,再加上干扰重重,致使目前文艺阵地较受欢迎的作品,大多数也只是达到街谈巷议的大实话的水平而已。

各文学艺术协会,各文学艺术团体,要不要硬性规定以什么思想为唯一的指导方针?要不要以某一篇著作为宗旨?我看要认真想一想、议一议。我认为不要为好。在古往今来的文艺史上,尊一家而罢黜百家之时,必不能有文艺之繁荣。

在人大和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代表们热烈地讨论体制问题。‚体制‛二字,我们艺术家原本是生疏的。后来渐渐发现:我们懒得管‚体制‛,‚体制‛可死命管住我们;逼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对付对付它。

试问,世界上有哪几个国家,像我国这般,文艺领域中的非业务干部占如此大的比例?咱们这社会,不兴说谁养活谁,因为除农民和青年(以及部分老年和妇女)外,总算各有‚铁饭碗‛一只。但是,为什么要死死拽住那么多非艺术干部来管住艺术家们呢?有些非艺术干部在别的工作岗位上也许会有所作为的。可是,如今那么多‚游泳健将‛都挤到一个‚游泳池‛里,就只能‚插蜡烛‛了。每一位‚领导艺术‛的干部,为了忠于职守,总要就艺术创作发言,各有一套见解,难于求得统一。像拍摄《鲁迅》这样的影片吧,我从1960年试镜头以来,胡髭留了又剃,剃了又留,历时20年了,像咱们这样大的国家,三、五部风格不同、取材时代和角度不同的《鲁迅》也该拍得出来,如今,竟然连‚楼梯响‛也微弱了。这不是一个演员的艺术生命经不起的问题,《鲁迅》影片之迟迟不能问世,实也联系到新一代的鲁迅式的文艺家之诞生。

文艺创作是最有个性的,文艺创作不能搞举手通过!可以评论、可以批评、可以鼓励、可以叫好。从一个历史年代来说,文艺是不受限制、也限制不了的。

习惯,不是真理。陋习,更不能遵为铁板钉钉的制度。层层把关、审查审不出好作品,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有生命力的好作品是审查出来的!电影问题,每有争论,我都犯瘾要发言。有时也想管住自己不说。对我,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只觉得絮叨得够了,究竟有多少作用?……

(80年9月于病床上)

资料来源:豆瓣读书

这篇被称作赵丹遗言的短文笔锋犀利,发表后受到包括巴金、曹禺在内的文艺界人士的支持。今天重读这篇电影批评史上的檄文有何现实意义?

案例六:“一吻乱江山”

1979年被称作是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春天,这一年共生产故事片65部,出现了《从奴隶到将军》、《苦恼人的笑》、《泪痕》、《生活的颤音》、《小花》、《归心似箭》等优秀影片。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5月份《大众电影》杂志刊登的一幅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的剧照引来一场轩然大波,有人称之为‚一吻乱江山‛。杂志面世不久,编辑部收到一封署名新疆某建设兵团宣传干事问英杰的读者来信。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看了你们编辑出版的1979年第5期的封底照片,非常愤慨!你们竟堕落到这种和资产阶级杂志没有什么区别的程度,实在遗憾!我不禁要问,你们在干什么???难道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你们这样做,我看是居心不良,纯粹是为了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你们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吗?还有点中华民族的气味吗?……‛文革式的语言令一些人不寒而栗。

这封信应作者的要求在《大众电影》上全文刊登,并进行了讨论。讨论中虽然也有争论,但最终问英杰的来信遭到多数人的否定。毕竟已经是春天。

结合上述案例和新时期电影创作,说明:新时期电影的发展见证了思想解放的历程,思想解放推动了新时期的电影创作。

案例七:围绕“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

1986年夏秋之际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这场讨论首先从上海《文汇报》上展开。1986年7月18日,《文汇报》影视与戏剧版上同时发表了朱大可和江俊绪两篇观点完全相对的争鸣文章。朱大可的文章题为《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认为:‚从文化的观点对谢晋电影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它是中国文化变革中一个严重的不谐和音。‛‚谢晋电影是一种具有既定模式的俗电影,体现了一种以煽情性为最高目标的陈旧美学意识,它把观众抛向任人摆布的位臵,让他们在情感的昏迷中被迫接受其化解冲突的好莱坞式的道德神话。‛‚谢晋一味迎合的道德趣味,与所谓的现代意识毫无干系,而是一种被改造过了的电影儒学。‛‚谢晋影片中的妇女形象,是由善良之类的品质堆积而成的老式女人的标准图像。‛ 江俊绪则完全不同意上面的观点,他在题为《谢晋电影属于时代和观众》的文章中指出:‚电影要尊重审美主体——观众的独立意识,但这与文艺作品要有激动、震撼观众的感情力量并不矛盾,当人们困惑于自己的作品难以达到‘引人入胜、震人心弦、发人深思’的艺术境界时,谢晋实际上已经为人作出了一种样式的典范,谢晋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感,因而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谢晋电影不是好莱坞式的道德神话,而是生活实际的真实反映。‛钟惦棐在题为《谢晋电影十思》的文章中用10个字概括谢晋的电影艺术:‚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

关于谢晋电影的讨论,吸引了不少电影理论工作者。这场讨论不仅是对谢晋及其电影的不同看法的讨论,还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这至少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电影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应当怎样摆放;第二,如何看待中国电影中反映出来的传统哲学、传统道德观念;第三,谢晋电影代表了我国主流电影的传统,如何看待这一传统及其不足之处。

结合谢晋的电影创作,应如何看待电影史上围绕“谢晋电影模式”展开的讨论及其意义?

案例八:第五代导演的集体宣言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包括其后的进修班)的第五代导演,包括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张艺谋等人,毕业后很快有了独立拍片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对于第五代而言,1984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们第一次奉献出自己的电影作品。《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片,使中国震惊,甚至也使世界震惊。

1993年2月28日,十年后七八班校友再聚首,陈凯歌代表第五代放言道:‚遥想当年,朱辛庄内,一百五十三同学,少年无忌,十足狂妄,评点今古,欲与前人争短长。十年过去,世称‘五代’,小有气象,而今相聚,白发有添,豪情无减,一笑依然是童颜。热爱艺术,忠实生命,泪洒人生,阐发人道。再干十年,还要再开风气先,绝不食言。‛2002年2月16日,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又一次同窗聚首。张艺谋再放豪言:‚我们不要以三五年甚至三五十年论英雄,通过一代一代电影人的努力,相信一定会把失去的观众找回来。‛

结合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第五代导演及其作品的印象。我们又应如何评价他们今天的电影创作?

篇6:《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例

甘肃会宁四中 杨丽霞 郭家喻

Email:huiningsuitang@163.com 联系电话:***

[案例背景] 素质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了。[教学过程] 在讲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时,有同学当堂举手提问:“老师,打扫干净屋子的含义是:‘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既然‘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那为什么曾作为帝国主义的俄国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为其割占的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没有收回?我认为‘打扫干净屋子’,‘屋子’并没有‘打扫干净’”

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课本与教参均未提及,他提出的问题,或许也是许多同学会有的问题。要我随即回答又不可能全面,脑海一时有些紧张。但我感到这位同学能够把前后所学知识连接起来思考问题是很不错的,当即就表扬了他。一面则思考应对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搪塞。我静了静神,胸有成竹似的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这个问题也是我要向同学们提的问题,我先不急于解决它,等我把课讲完了,我门再来探讨这个问题。

我一边讲课,一边思考那个问题,等课讲完后,我的思路也逐渐明朗起来。我问了三个问题,要求同学们去思考,而不急于作出结论。第一个问题是:想想看,曾作为帝国主 义的俄国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哪些?沙俄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第二个问题是:同学们认为“屋子”并没有“打扫干净”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第三,在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中,为什么只有沙俄是一个特例呢?你能否根据新中国成立初的国际背景做出回答呢?你能否从新文化运动那时起,考虑沙俄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呢?第四个问题是:你对新中国的这一外交政策有什么看法?一时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对第一个问题,经过讨论,梳理如下:在中国近代史上,作为帝国主义的俄国,曾先后多次参与对我国的侵略,获得了一系列特权。与美伙同英法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分别于1858年、1860 年签订了《爱珲条约》和《北京条约》,以及稍后于1864 年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割占中国东北西北一百四上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9 世纪80 年代,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部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甲午战争期间,拉拢德法实现三国干涉还辽,企图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1904-1905 年日俄战争;参与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争做中国债主,抢夺路矿,强租旅顺和大连,划长城以北为其势力范围;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武昌起义以后,策动外蒙独立,强占我国的唐努乌梁海地区1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由此可见,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没有收回这是不疑的事实。这正是那位同学疑惑的地方。如果单从这点看,“屋子”“未打扫干净”也是很明白的。不等讲第二个问题,课就下了。而同学们显然是意犹未尽。后面的几个问题就只好留下节课解决了。下课后,我对学生所提问题做了大量的查证,才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答案。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任何外国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办的宣传机关,立即统制对外贸易,改革海关制度。”很显然,引文所指范围是国民党时代,而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时间在此之前,显.....然不在“取消”或“废除”之列。

那么中国政府又是怎样处理这一历史问题的呢?此援引一段资料来说明。

对于十月革命以前,沙俄的一系列侵略事实,中国政府的立场是:“

(一)分清历史 是非,肯定有关目前中苏边界的条约是19 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沙俄帝国主义在中俄两国人民都处于无权地位的情况下,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二)照顾现实情况,以这些条约为基础,通过和平谈判全面解决中苏边界问题,确定边界的全部走向,中国并不要求收回沙皇俄国根据这些条约割去的中国领土,......(四)签订中苏平等新约代替中苏不平等旧约,勘界立标。”

以上材料表明,十月革命前,所有沙俄与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并没有收回,主要是考虑和照顾“现实情况”。那么,“现实情况”又是什么呢?这还得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外交困境说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上面临三大问题,即如何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如何对待美国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苏联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就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看,抗日战争胜利后看,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其后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美又堵死了与中共进行接触的大门,对新生的中国采取敌视与遏制政策,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并表示继续承认国民党政权是中国的合法政府。在这种外交困境中,如何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开拓中国外交新局面,成为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在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开始寻求美帝以外的国际支持,努力开拓外交新局面。

当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则给予中国莫大的支持,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天(10月3日),苏联第一个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一年,有17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粉碎了美帝企图孤立中国的阴谋。再从历史上看,俄国十月革命后,作为社会主义的俄国(苏联)对中国革命所给予的支持,更是显而易见。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的经验,证明了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敌人,而苏联则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从历史和现实考虑,为巩固新生的共和国,巩固和发展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这自然就成为这一时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在以美帝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间,中国不能孤立有于两者之间,而只能倒向某一边,也就是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这是由当时的客观现实决定的,而要做到这一点,中国就只有回避中俄中苏有关现实问题,而谋求其现实团结。一句话,“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当时国际国内客观形势所决定的,是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我们从中得出的认识是

一:新中国成立时,中国面临特殊的历史、现实及当时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制定这样的外交方针的原因以及制定这样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二:中国政府一开始在处理外交事务中所显示出它的灵活性。

三:从哲学角度,中国政府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来处理自己的外交事务的。

[教学反思]:这节课让我认识很多,也提高了我的认识。

认识1:教师备课时,侧重备教学过程,而忽视备学生;教师备课的依据除了课本就是教参,教师对课本和教参外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考虑很少;教师备课时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较少;因此,在课堂上,就有可能被学生的提问弄得蒙头转向。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多考虑以上几个问题,要多了解学生的情况,要多涉及一些与课本相关的知识,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要多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同音字归类下一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