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4-07-05

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共9篇)

篇1: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甚至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德国学前教育源远流长,在世界各国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对德国学前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混龄编班、融合教育、教育是父母的责任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得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增加办学渠道,使机构类型多样化;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家园合作,发挥家长能动性;课程内容要贴近自然,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期为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学前教育 德国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68-02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特色

(一)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机构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

(1)传统幼儿园:它们有的叫儿童活动场所,有的叫儿童之家。这类幼儿园相对独立,也最为普及,是为3―6岁幼儿提供保育和教育的主要?C构。幼儿园又分为三种:公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私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聘任不接受政府监控;独立幼儿园,不接受政府补助,主要依靠家长缴费。

(2)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幼儿俱乐部主要由教会和福利机构开办,而儿童店则是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产物,重视从小培养儿童的集体和社会观念。这类幼儿教育机构的开办者主要是大学生中做父母的人。

(3)学校附设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主要招收那些已经达到6周岁或将达到6周岁但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学校也有附设的学前班,大多都与小学连在一起。

(4)特殊幼儿园:招收对象主要为各种有残障的幼儿,根据幼儿不同的情况分类,接受与之适应的教育,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

(5)托儿所:这是对双职工子女开办的全日制保教机构,主要是对3―6岁的幼儿实行保育。幼儿教师或保育员须经过培训。

(6)白天的母亲:主要是一些年轻妇女在照顾自己小孩的同时也帮忙照顾临近的其他小孩,为那些工作忙而无暇照顾孩子的父母提供便利,不过政府提供的经费占比较少。

(二)以游戏为主的课程设置

德国以高度自治而闻名,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课程设置不仅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甚至州一级也没有统一标准,而是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由幼儿园举办者自行决定。德国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游戏为主,多自由活动少集体活动,幼儿园阶段没有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幼儿园的课程有八大方面分别是: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动作教育、语言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图像与劳作性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德国强调生活体验,让幼儿自主活动和学习,注重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混龄编班

不按照年龄而强调异质分组,强调尊重不同年龄儿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混龄编班具备按龄分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在儿童互动交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年龄大的儿童的领导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既锻炼思维,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年龄较小儿童一般都喜欢跟年龄大的儿童玩耍,混龄编班不仅可以满足对玩伴的需要,同时可以向年长儿童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且如何与年长儿童交流、怎么融入都是年幼儿童需要克服的问题。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和自我教育的特点,有助于引起3―6岁儿童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憧憬,幼小衔接自然发生。

(四)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主要是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的教育。旨在普通班中进行特殊教育,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让特殊儿童享有和正常儿童同样的权利,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特点,也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能力,让残障儿童也像正常儿童一样,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可以正常生活,而不是将他们隔离开来,这就是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可以使残障儿童接触到不同的人,使他们学习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提高交际能力,充分体验世界的多样性。

(五)教育是父母的职责

德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教会、慈善团体和私人是办理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要群体,因为传统上德国把学前教育视为福利性事业。在1924年,德国出台的《青少年福利法》正式把学前教育定性为福利事业,并划归为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不对学前教育做硬性规定。在德国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但被排除在公共教育体制之外,不属于主管文化教育的机构管辖。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保育和社会性质的。德国把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视为家长的权利与责任,幼儿园不过是对缺少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足的一种补充。

二、德国的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加办学渠道,使机构类型多样化

我国幼儿园数量还很少,不能满足民众需求。我国幼儿园主要应是教育部门主办,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为例,经调查发现公办幼儿园只占全部幼儿园的三分之一,大部分还是民办园,但民办园资金缺乏,办园困难重重。因此,办园渠道的拓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德国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能考虑到不同儿童的需要,相比之下,我国较为单一,针对智力超常、滞后的特殊儿童缺乏相应的机构,所以应多样化发展学前教育机构,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虽然近些年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够完善,学前教育建设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幼儿园的组织管理,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农村幼儿园的开办设立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应尽快完善并落实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出台的《学前教育法》中所倡导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也明确了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政府所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也要严格落实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遇到的问题,让法规政策发挥真正应有的作用。

(三)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

德国幼儿园经费远超我国,我国幼儿园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幼儿园经费来源有:政府的拨款,举办者投入,家长缴纳的保教费。但政府投入有限,而且对民办园几乎没有投资和补助措施,导致幼儿园创建困难:园舍达不到标准,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在财政方面,政府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并将学前教育划分到义务教育体系之中,让幼儿可以免费入园。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所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人性格品质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四)家园合作,发挥家长能动性

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这是德国幼儿教育鲜明且极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在德国,幼儿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教养儿童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已被写入宪法,具有法律效力,德国也充分利用了社区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学前教育机构作为家庭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辅助场所,政府、社会团体等都以不同形式资助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要求父母参与,已经成为幼儿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真正承担幼儿教育责任的人是父母,首先摆正责任的归属,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德国非常重视家园合作,有多种家庭教育的援助项目,注重家长的参与,充分发挥了家长的主动性。

(五)课程内容贴近自然,创造宽松的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这使它置身于东西欧文化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文化。理性、思辨、系统、平等是其文化的主要表现。这些文化特质以及德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德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追求自由,注重培养完善的人格,严谨,教育的学术化与实用化并重,是德国教育的主要特色。因此,德国注重把儿童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教学,注重社会教育,培养儿童合作乐群的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周采.比较学前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陶金玲.德国学前教育特色[J].基础教育课程,2008(11).责任编辑:杨国栋

篇2: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餐饮职业教育及对我国餐饮业职业教育的启示

从德国职业教育入手,从理论教育与实训教育双轨制、职业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两个方面介绍了德国餐饮业职业教育及其对我国餐饮业职业教育的影响.

作 者:孟丹 作者单位:海淀走读大学,现代技术服务学院,北京,100083刊 名:海淀走读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IDIAN UNIVERSITY年,卷(期):“”(2)分类号:F0关键词:餐饮 职业教育 双轨制 素质

篇3: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它被看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被人们称为第二次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

1.与实践结合的密切性

同生产即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所谓密切结合,是指以技能培训的实用为本位的模式,突出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 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培训的过程中,接触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最新设备,掌握的是企业当下最新的技术。在培训的基本程序上,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学生能较早地接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这样的培训,能够使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成为企业的合格技术人员。

2.训练目标的关键性

所谓训练目标的关键性是指训练中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而且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3.各类训练的互通性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形成了 “H”型的结构网络,(两竖代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横表示相互沟通)。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这种互通式教育形式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4.企业参与的广泛性

德国的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等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之所以有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是因为在培训过程中,虽然要支付学徒们的工资,却以较低廉的付出得到逐步熟练的技术工人,并有较大的选择新技术工人的便利;学徒(学员)们既能够在实践中逐步胜任企业的工作,又获得了知识、技能与一定的报酬。在此过程中,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

5.运行机制的法制性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职教立法,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早在1969年8月,德国就颁布并实施 《职业教育法》。此外,尚有若干法规涉及职业教育,如:《手工业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法》《职业促进法》《劳动促进法》等。在联邦以及地区等层级上设置了科学而完备的管理机构。同时,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科学完备的教学内容与考核评定办法,这些共同构成了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部内容。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专业设置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市场导向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以政府举办的各种职业学校为主体,培养目标模糊,层次不清,在人才类型和层次上定位不准,部分专业目标模糊。学校往往注重从学科角度分析学生需求,而忽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造成人才培养脱节。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做好教育体制与就业体制的相互衔接,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以达到教育部提出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所需要的岗位和岗位群,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的“零过渡”。

2.推进职业教育培训的法制化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它的法制化。没有法律基础,“双元制”就失去了它健全和发展的环境。同样,为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法律基础。建议在《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由教育和劳动部门联合研制职业教育培训条例, 对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的标准、培训的内容、培训大纲等做出原则性规定,以法规的形式规范职业教育培训。每隔几年,就要对各类职业培训标准和要求进行补充和修订,以保证职业教育培训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性,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对社会的适应性。

3.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主体

在我国,职业院校把许多精力放在招生宣传,精品课程、 特色专业和教学团队等能够增加学校知名度的申报上。而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则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致使教育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迅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作用,鼓励国内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参加职业教育集团,使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参与率进一步提高,努力建设一批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局面。

4.严格实施职业资格制度

为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目标,借鉴德国经验,要大力推广“双证书”制度,即职业学校的合格毕业生应具备两张毕业证书,一张为普通学校毕业证书,代表着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所达到的水平;一张为技术等级证书,代表着学生在相应职业岗位上的职业技能水平。技术等级证书应由社会所组织的技术等级鉴定机构考核、颁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证书才能上岗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这样,高职学校为了使学生能符合“双证书”的要求,必然会将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学生为了顺利就业,也将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保证高职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

5.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和技工待遇

我国由于长期偏重普通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有所不足,这是造成社会对职业教育低认同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地引导社会大众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扭转长期以来对于职业教育的轻视和误解,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和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对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篇4: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它被看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工人,被人们称为第二次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

1.与实践结合的密切性

同生产即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所谓密切结合,是指以技能培训的实用为本位的模式,突出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培训的过程中,接触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最新设备,掌握的是企业当下最新的技术。在培训的基本程序上,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学生能较早地接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这样的培训,能够使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成为企业的合格技术人员。

2.训练目标的关键性

所谓训练目标的关键性是指训练中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了培养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有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而且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很快地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3.各类训练的互通性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职业教育的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与普通教育之间,可以交叉和相互沟通,形成了“H”型的结构网络,(两竖代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横表示相互沟通)。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这种互通式教育形式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

4.企业参与的广泛性

德国的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等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企业之所以有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是因为在培训过程中,虽然要支付学徒们的工资,却以较低廉的付出得到逐步熟练的技术工人,并有较大的选择新技术工人的便利;学徒(学员)们既能够在实践中逐步胜任企业的工作,又获得了知识、技能与一定的报酬。在此过程中,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

5.运行机制的法制性

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职教立法,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双方严格遵循《职业教育法》和《教育法》的规定,履行着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早在1969年8月,德国就颁布并实施《职业教育法》。此外,尚有若干法规涉及职业教育,如:《手工业条例》《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法》《职业促进法》《劳动促进法》等。在联邦以及地区等层级上设置了科学而完备的管理机构。同时,政府通过各种途径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科学完备的教学内容与考核评定办法,这些共同构成了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部内容。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1.专业设置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市场导向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以政府举办的各种职业学校为主体,培养目标模糊,层次不清,在人才类型和层次上定位不准,部分专业目标模糊。学校往往注重从学科角度分析学生需求,而忽视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造成人才培养脱节。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做好教育体制与就业体制的相互衔接,尤其是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以达到教育部提出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所需要的岗位和岗位群,实现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的“零过渡”。

2.推进职业教育培训的法制化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它的法制化。没有法律基础,“双元制”就失去了它健全和发展的环境。同样,为保证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法律基础。建议在《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由教育和劳动部门联合研制职业教育培训条例,对各类职业教育培训的标准、培训的内容、培训大纲等做出原则性规定,以法规的形式规范职业教育培训。每隔几年,就要对各类职业培训标准和要求进行补充和修订,以保证职业教育培训适应社会需求的灵活性,提高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对社会的适应性。

3.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主体

在我国,职业院校把许多精力放在招生宣传,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和教学团队等能够增加学校知名度的申报上。而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则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致使教育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迅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作用,鼓励国内外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参加职业教育集团,使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参与率进一步提高,努力建设一批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局面。

4.严格实施职业资格制度

为了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目标,借鉴德国经验,要大力推广“双证书”制度,即职业学校的合格毕业生应具备两张毕业证书,一张为普通学校毕业证书,代表着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所达到的水平;一张为技术等级证书,代表着学生在相应职业岗位上的职业技能水平。技术等级证书应由社会所组织的技术等级鉴定机构考核、颁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证书才能上岗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这样,高职学校为了使学生能符合“双证书”的要求,必然会将学生的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而学生为了顺利就业,也将既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保证高职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

5.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和技工待遇

我国由于长期偏重普通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有所不足,这是造成社会对职业教育低认同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地引导社会大众了解职业教育的价值,扭转长期以来对于职业教育的轻视和误解,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和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对推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要想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除了加强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以外,还应该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尤其是提高技工的工资待遇和等级,并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继续深造提供学制保障,使他们也可以享受普通高等教育,甚至像德国那样,把职业教育经历作为一种加分。只有切实提高了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地位,才能切实保障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

篇5: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图书馆个性化特色服务及对我国的启示

介绍了国外图书馆个性化特色服务的.类型和做法,对我国图书馆开展个性化特色服务进行了探讨.

作 者:张玉琢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哈尔滨,150027 刊 名:情报探索 英文刊名:INFORM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10 “”(7) 分类号:G250 关键词:图书馆   个性化服务   建设   启示  

篇6: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张颖 时间:2011-03-30 浏览次数:189 次

日本与中国同属东方文化的范畴,而且日本有着百余年的义务教育经验,日本农村的教育属于全国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现行的全国义务教育制度一样,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对日本农村义务教育一些有益经验的吸收,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开展。

一、日本农村现状及农村教育的地位

目前,日本的农业教育和农村教育课题的实施已渗透到农村产业和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日本农业中兼职农民占有很大一部分,全职农民占有的比例非常低。如同我国现阶段的农村情况,日本在此之前就存在农业兼职的人员,那些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一举成为城市的农民工,而在农村则雇佣劳动力进行农活。这些兼职农民的农作物大部分是自给自足,家庭的收入中,农作物所得销售金额所占的比例极少。另外,在农村,完全脱离农业劳动的家庭也在不断地增加,形成了靠农业为生的农民家庭和非农业从事家庭混居的现象,甚至有些地区农村人口极度减少,而在以从事农业为中心的核心地区,形成了一个个独创的地域,在这些地区形成了以农业经营为主的生产组合和公司组织的法人机构,农业所得大幅度地提高,形成了新型的农家。农业经营企业化展开,在农村,和中小企业家共同经营企业的农民数量也在不断地涌现。为此,农民学习经营的积极性也在不断地提高,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成为现代农村的一道风景。教育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手段。与城市居民的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关系相比,农民居住的绿色生态更显优势。此外,由于城市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关心,使得把守食品安全的有机农业运动也在不断地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许多新的交流渠道。把农业作为新型职业渗透的城市居民也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完全没有农业和农村生活体验的,那些在城市成长的年轻一代,被农业的魅力所感染,纷纷选择与农业有关的职业,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在新一代的就农者中,从农家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在学校毕业后直接就农的人极为少见。即使在那些农家,他们也是走出农村,先去体验一下都市的生活,然后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活动。农村教育,在城市和农村的新型交流的展开2010.6281中,形成了所谓农家农业后继者教育的框架模式,由此确定了其在国民教育中的位置。因此,在称为义务教育的学校教育中,如何进行农业和农村的教育,一边重视农业体验学习等教育实践,一边试行农业教育。同时,把农业和农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自由选择。在日本,国立的农业大学的毕业生中从事农业工作的人也是很少的。在农业职高,扎根于地域教育实践,学生们可以自主地为自己设计好研究课题,然后进行相应的计划研究,毕业后,未必就限于从事农业活动。他们中的大多数会去农业以外的行业就职,然而,在城市生活后再次意识到农业的价值而从事农业活动的例子也有。从把农业职高的教育作为人生学习起点来看,农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农业后继者的教育,和多数的农村青年毕业后在农村生活的时代以及现代社会中多数的农村青年毕业后去城市生活的时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农业后继者和新型农业从事者中,农业教育同样在国民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作为日本农村学校经营基础的地域教育

在日本,农村小学一年总的学习时间设定为110个学时,实践以农为主要对象的教育。由于近代学校的形成,农村村落共同体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城市贫困地区相比,日本农村学校教育的普及正在不断取得进展。形成了日本学校和村落共同体或村町区域互相依存的特殊局面。学校成为了地域历史文化的中心地。如,在农村,有学校运动会还有地区运动会。这就形成了与村落共同体互相依存,地区活动仪式和学校活动仪式相结合的学校体制。

此传统在以农林渔业为生产的地区,从明治时期以来就一直行事,学校已经成为该地区的支柱。特别是在偏远的地区,国家和地方自治体的教育模式被抛弃的并不少见,而当地居民靠自己的力量积极提倡建立学校。在日本,近代以前江户时代的农村,就有同武士、平民、僧侣、神官、医生等人开办的平民教育机构,即寺子屋,从19世纪30年代起大量增加,直至明治时代为小学所代替。寺子屋是专门为平民子弟开设的初等教育机构。教育内容重视实用,主要进行读、写、珠算等对日常生活有用的知识、技能教育。儿童通常六七岁入学,学到十至十三岁开始当学徒,学习年限一般为四五年。寺子屋的经营管理者和教师绝大多数是农、工、商或医生等平民百姓。经营者在江户、大阪、京都等大城市多数是中层程度的商人;在农村和渔村,大部分是村长村吏等。寺子屋在日本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治维新后,日本普及小学,无疑是和幕府末期寺子屋的繁荣发展密不可分。直至后来的乡校,乡校设在乡村,一般是在幕府或藩的许可、监督和保护之下,由幕府、藩直接管辖,对武士子弟和平民子弟施以初等教育。有藩主及其亲族出钱资助创办的;也有民间热心教育事业的办学者办的;或由民间知名人士开办。教学内容主要是读、写、算,特点是重视道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介于藩校和寺子屋之间的教育机构。这种由政府监督设置和帮助的、面向本地各阶层民众的教育机构,显示了江户时代学校教育机构中公立因素的增长,成为近代公共教育的萌芽。到了明治时期,明治维新运动推行“学制令”,地区居民的学校设施充实意识非常强,地区居民自筹资金办校,当时的大部分教育费用并不是由政府负担,而是由乡镇村的团体或居民来负担的,由此可见民众对教育的重视。以农林渔业为生的地区居民,开设了可以学会掌握读书、计算的学校,成为了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农村,对于当地居民来说,小学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的场所,也是成年人接受各类培训或进行扫盲的学校,很早以来就有这样的传统,小学校已作为农村农余时间补习的学校而被利用起来了。所以对于当地居民而言,学校已担负起各种各样的农村实用教育。

在一些被国家遗忘的偏僻地区,他们靠当地的共有财产以及一些捐助款,靠自己的力量办学,虽然设施非常简陋,但他们看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一些穷乡僻壤地区仍然建有不少学校。在明治后期实施的学校统合制度,使得学校作为地域居民的组合而存在下来。

当地居民可以申请创办私立小学,他们只需向县厅(相当于中国的省政府)提交设立认可申请书,纳入统一的管理,由当地政府部门和村会的学校统合部门进行督查。根据当地住居民的捐款数,进行学校的建设和教员人数的确定,学校成为了当地居民的共有财产。所以,在日本的很多偏僻的山村和孤岛都建有自己的学校。例如,在日本南部鹿儿岛的孤岛之一的冲永良部,就是该地区最贫瘠的地区,该地区自筹资金建立起自己的小学校。该学校在明治6年,只是由两间简陋的家庭住所建立起来的,总共只能容纳十多名学生;到明治10年,改为四间茅草房,校操场不超过20坪;明治15年,学校的学制发生了变更,并具有了完整的教学设备,成为了当地行政公认的设备齐全的正式小学。

日本战前的学校制度采取的是拔尖课程和普通课程同时进行的双轨制度。大正时代开始寻求的是日本农村教育的实施及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2010.6282以农村副业措施和自耕农创办的地域振兴措施为代表的地区人才培养模式。在小学校里,广泛开展以青年为对象的夜校实业补习教育,培养地域性人才。

三、日本农村小学校具有特色的农业教育

在日本,农村的教育除了传统的教科教育外,还积极地导入了具有农村特殊的农业、传统的民众文化教育。综合学习时间除了传统的地域教材指定的课程教学外,还配有适合当地农业特色的实践教育。比如有些山村组织了绿色少年团,体验山村的林业资源。这些绿色少年团的成员由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全体学生参加,定期实施体验学习,并由当地的共有林业部门和地区公民活动中心积极协助,这项活动已成为当地小学校区的一项传统。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自主性,同时还要向学生们收取一定的会费,由校方的学年主任负责。

学校培养地域性综合人才已经成为今后学校教育的一大课题。当地的传统地域文化和长辈的口传文化已经在地域文化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地域的特性。作为向孩子们传递声音的老人会,也担负起了地域文化教育的任务。地域的小学教育综合学习时间也渗透到了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和地域体验的学习计划中。很多地区开展了具有农村综合特色的实践活动和地域人才活用教育计划。根据地域教材的学习,孩子们认识到了农业和粮食的重要性,整个学习过程日渐系统化。体验学习不光是出汗等体力上的活动,更多的是认识的全过程,形成了人的能力开发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地域和家庭的协力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事前号召协力,不光靠教师,还要依赖地区的有学识之人共同出力献策,制定授课计划,进行具体指导。

孩子们的学习更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学校开展实际指导,培养孩子们在友好团结,集体主义的前提下,展开互助学习、竞争意识的培养,班级团体中实行共生、共学的理念。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作为学习的一部分而展开,定期组织农村学生和城市孩子进行交流互访活动。地域性的各种活动和学校运动会等活动互相结合,这一活动自战后就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地域中,孩子们的父母和学校的教师之间会加强联系,他们不仅参与学校的活动,有时还参加全国性的农村特色知识教育活动,比如参观牧场,了解牛乳生产;参观蔬菜基地,了解大棚种植;参观茶厂,了解茶叶采摘和制作过程等等。

四、日本农村教育模式给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从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一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基本做到了县有重点高中、职业高中或农民中专,乡镇有普通初中、农民文化技校等,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比例适当、规模适度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和网络,适应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但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许多农村教育的内容不同程度上脱离了经济、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体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缺乏农村地方特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的生活脱节,农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造成农村教育在培养农村试用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影响了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农村人口质量和农村地区生产力的提高。

针对以上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借鉴日本一些既定的财政转移制度和公立、私立学校分离制度,从而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把财政的支付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工作待遇方面,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同时,在有条件的地区充分允许利用现有的社会力量办学,拓宽办学渠道。其次,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在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城乡教师间的交流,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可以参照日本的做法,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城乡教师定期轮岗制度(每3到5年轮岗一次)和进行定期的交流。再次,在加强农村学校基础建设的同时,搞好农村义务教育后阶段的升学和就业工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学习日本的工作分派体制,对农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向用人单位推荐。最后,参照日本80年代后期推行的素质教育改革和教育体制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学生个性和技能的培养,从而为农村培养全面应用型人才。参考文献:

[1]李琳.日本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过程及其相应政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于洪波.日本教育的文化透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篇7: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

(一)德国教育的基本结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德国教育的四个基本层次。按照宪法规定,各联邦州享有文化主权。也就是说,各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属于州文教部的管理权限。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一般由国家兴办,是州一级的国家设施。高校在联邦基本法规定的范围内自己管理学校,州政府及文教部对高等学校行使监督权。德国的继续教育复杂多样,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人竞相参与,继续教育在德国真正成为了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终生教育。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

近年来,在德国又出现了第三种培训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三)法律依据。规范德国职业教育基本的法律有三个,即联帮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和手工业条例。此外还有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以及各州的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着具体的职业教育行为。

(四)管理体制。德国是个联邦制的国家,文化教育是各联邦州的主权。因此,各联邦州的文化教育部门拥有对本州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学校的管理权。但对于双元制教育中的企业教育,联邦则拥有管辖权。企业职业教育的具体管理,则由联邦职业教育法授权给各行业协会负责,主要包括企业职业教育办学资格的认定,实训教师资格的考核和认定,考核与证书颁发,培训合同的注册与纠纷仲裁等。

(五)经费来源。按照职业教育法及其它法律的规定,职业教育经费主要来源渠道是由联邦、州政府及企业分别承担的。职业学校的经费,由地方和州政府共同负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企业的职业教育经货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企业除了负担培训设施、器材等费用外,还必须支付学徒工在整个培训期间的律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等。

(六)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职业大类的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它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会负责。考核分为中间考核和结业考核两种,从考核内容上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工位上的合格技工。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几个突出特点

(一)同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二)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三)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四)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三、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二)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这时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篇8: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建立继续教育的法律体系, 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了德国各类企业应承担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任务与责任。同样, 联邦政府的劳动促进法以及各州的相关法规也对企业在继续教育方面的义务与责任进行了界定与明确, 从而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企业在国民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德国涉及继续教育的立法较多:《劳动促进法》规定了职业性的继续教育以及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 通过资助各种培训, 使就业者达到较高水平, 以期达到改善就业结构, 促进经济繁荣的目的;《职业教育法》和《联邦促进培训法》分别对职业进修和转业教育及受培训者的培训费用作了明确的规定;《高校常规法》规定要对高校师资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等等。目前, 有许多州用立法的形式确定了继续教育的地位、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组织形式和投资政策[1]。德国的继续教育有着健全的法律保障, 继续教育立法保障了接受继续教育者所需的培训时间, 使不同行业的就业者有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使就业者达到较高水平。

2. 推行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形成多种形式的机构保障。

近年来, 德国继续教育机构吸取了工商业质量标准管理的做法, 在继续教育领域建立推行一系列的质量测试、保障等体系成为德国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一大特色。德国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由权威成人教育研究机构和主要的成人教育联合会共同参与制定, 目前, 该继续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大范畴:机构与项目规划质量、课程教学质量、组织机构管理质量以及教学成果质量[2]。德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继续教育, 成立了多种继续教育机构, 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德国的继续教育有多种形式的机构保障。至目前为止, 德国已建成多方参与、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承办体系。德国的继续教育学院是由国家举办的官方的继续教育机构, 它不仅提供自然科学、数学、人文科学的教育培训, 同样也提供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园艺、绘画、烹饪、旅游等科目的进修班与讲座。私人培训机构学费较高, 但他们具有专业与培训课程设置与市场联系紧密, 学习时间灵活, 学习内容设计的个性化等优势, 在继续教育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颇受广大继续教育者的欢迎。商贸协会、高等学校、职业和非职业协会、高职学院等机构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承担着继续教育的总体工作量, 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广泛展开[3]。德国成立了多种继续教育机构, 形成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和以市场导向的继续教育组织, 以市场继续教育需求为导向进行付费培训, 有利于继续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数量的保障, 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3.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保障。

德国的继续教育是由国家机构和私人企业共同操办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渠道:一是国家及各企业, 二是接受继续教育者个人所交的学费和自愿捐款。国家用于继续教育的投资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地区主要支持地方办的继续教育机构, 重点是国民大学。每年, 各地区的教育投资用于资助国民大学。国民大学一方面从各地区及联邦劳工局得到资助, 另一方面也求助于参加继续教育者的捐款和学费[4]。德国继续教育体系庞大、形式多样, 有关继续教育经费详细信息的统计是十分困难的, 从总体上讲, 主要有四种财政来源为庞大的继续教育体系买单, 企业、联邦劳动局、公共财政经费 (联邦、州和市县政府) 以及继续教育的参加者。近年来, 由于继续教育与经济发展及市场因素的关联愈来愈大, 所以国家在加大投入的同时, 也鼓励个人与市场资源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体系的运行, 德国继续教育经费承担者的投入比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企业支出的费用下降了而国家支出的经费部分提高了。德国继续教育经费承担者的投入比例的变化彰显出政府对继续教育的重视[5]。

4. 引入效益和竞争机制, 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力保障。

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了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既有高新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全球共通的因素, 也有自身国情的原因, 即引入效益和竞争机制, 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动力保障。

首先是效益机制促进了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形成劳动力人口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替换更新,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继续教育需求, 增强了继续教育的效益。当今经济社会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促进了企业劳动组织的变化, 要求企业人员发展相应的能力。现代社会观念和现代劳动组织要求专业人员除了具有专业能力, 还应有如获取信息和学习能力、决策和负责能力、创造和思考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表达和说服能力等, 这对继续教育的效益提出了挑战。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职业岗位上工作手段和条件的变革, 造成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大量培训需求, 这有利于增强继续教育的效益[6]。德国继续教育的学费非常昂贵, 它之所以昂贵是因为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质量非常高。德国继续教育的重点和首要目标是教学效果, 以教学效果的好坏为尺度衡量办班的成本。只有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保证办班不亏本, 因此德国的继续教育非常讲究教学质量[7]。

其次是竞争机制促进了德国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德国政府颁布的继续教育法确立了德国继续教育基本体系, 组成了五大继续教育机构:企业、有关成人教育的各类学校、民办的或独立的继续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和国家政府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五大机构间的关系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国家继续教育事业的组织者不能干涉继续教育市场, 德国职业继续教育处于互相激烈竞争的状态。德国这种竞争精神充斥于整于继续教育体系。竞争力不仅来自外部, 也来自内部。德国的继续教育就是在这种竞争中蓬勃发展[8]。

二、德国继续教育的新趋势

1. 继续教育的内容现代化。

德国继续教育事业的组织大力开展现代技术继续培训, 公司的产品开发部、设备部等定期向全公司发布有关产品、设备开发更新信息, 培训部门广泛收集最新科技信息资料, 经过处理后作为继续教育的专题内容。例如, 万马克的培训中心, 配备了许多高精尖仪器与装备, 如机器人、可控编程器、液压气动试验台、电子传感测量装置、数控加工机床等, 培训中心的装备必须和企业里实际使用的装备相一致, 否则培训出来的人员还需到岗位上进行再培训。这样就保证了继续教育内容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同步。

2. 继续教育管理的法律化。

德国颁布的与继续教育有关的重要立法有《劳动促进法》、《职业教育法》、《企业宪法》、《教育假期法》、《高校总体法》、《函授保护法》及《公务员法》等。除了这些立法, 各州还有成人继续教育的条例, 许多州已把继续教育列入宪法。对继续教育经费规定每个参加培训的人能拿到原工资一定比例的补贴外, 由企业提供主要费用, 政府部门如经济部、劳动部等给以部分补贴, 提供继续培训场所。德国由此在社民党—自民党联合执政时在几个州通过了《教育假期法》, 规定了工作者参加脱产进修的具体内容。德国各州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法》主要规定了对继续教育设施的公共资助和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协调问题,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继续教育法》还包括了向居民提供关于全面进修的发展计划[9]。

3. 以人为本, 继续教育终身化。

德国以终身学习作为继续教育学习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发表以来, 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职前教育是准备, 职后教育是发展”成为社会共识。德国继续教育机构强调终身学习, 要求人们学会学习, 这使人们对职业劳动、社会生存、生活以及与学习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 树立以人为本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继续教育呈现终身化的趋势。

4. 继续教育高度专业化。

德国继续教育的人员、经费和研究机构逐渐完备起来, 继续教育高度专业化。首先是培训人员职业化。建立专、兼职人员任职标准, 执行认证、证书制度, 考核人员的专业和教育资质。继续教育人员的报酬收入应在行业层次上制定并以合同形式保障。健全结业证书制度, 通过学习成绩认可, 保证继续教育通道。其次是完善经费承担体制。雇主承担适应培训和工作中培训费用, 劳动局承担晋升培训和能力扩展培训费用以及失业者培训费用。资金管理由劳动局执行。再次是加强继续教育研究。建立研究机构, 研究有关的课程、大纲、方法、模式, 从而提高继续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率。开发继续教育统计, 作为制定继续教育政策的基础[10]。

5. 经费来源的多样化。

德国继续教育的经费主要来自企业、公共财政和个人, 其中企业是继续教育费用最大的承担者, 以联邦劳动局为主的公共财政和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则是费用的另外两大承担者。如同继续教育经费来源的三个主要方面一样, 企业、劳动部门和个人的自费业余进修是继续教育的三大主要客户。企业中的职业继续教育主要是短期的, 参加者主要是技术和销售人员、领导人员和技术工人。其目的是通过培训获得拓展的和深化的能力, 达到晋升、转岗、适应新任务等的要求。在劳动促进法框架下执行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企业外全日制培训, 利用社会的培训供给, 用公共资金支付发生的费用。主要进行适应培训、上岗培训、转岗培训、再就业培训、失业者的创业培训等。其参加者主要是企业职工, 特别是失业高危职工群体以及失业人员, 主要体现政府对劳动力市场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11]。

三、德国继续教育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

1. 创新机制, 广开学路, 多渠道办学,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运行体系。

我国虽已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继续教育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 但是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挑战, 要进一步创新继续教育机制,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的运行体系。我们应适时研究对策, 推进继续教育社会化和产业化。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我国继续教育抢占市场, 积极培育中介组织, 加强项目评估, 提高继续教育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及多媒体, 提高继续教育的便利性。

2. 整合继续教育资源, 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绩效。

提高继续教育的培训绩效, 就要整合继续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 构建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培训机构体系, 通过联合办学等方式, 促进继续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继续教育项目的设置应当面向大众, 改变收费高昂、面向少数人的局面, 开展培训课程认证和学分互换, 强化学校之间的协作, 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严格选聘兼职教师, 建立全国联网的师资库, 实现资源共享。

3. 重视继续教育, 破解社会难题, 有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 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供需之间不对路。面对毕业生就业难, 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行“召回”制度, 加强继续教育, 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 增强求职竞争力。学校有针对性地对召回的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式的强化培训, 及时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达到职业技能与需求相适应。可见, 继续教育在化解就业难题上大有可为, 关键要大力发展订单培训, 强化实用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 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4. 健全继续教育立法, 完善继续教育体制, 强化继续教育的制度保障。

继续教育的法规制度有利于强化终生学习的观念, 保障了接受继续教育者所需的培训时间和经费等问题, 为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通过制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促进全民终身教育条例, 完善继续教育体制, 强化继续教育的制度保障, 凝聚继续教育合力、推动继续教育落实。

5.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培养受训者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人为本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一个显著特点。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对受训者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动力和实践平台,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要求转变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理念, 消除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它要求营造人才培养环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有利于提高受训者的的综合素质;它要求保障资源供给, 加强实践教学, 有利于受训者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9]张晓明.德国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J].成人教育, 1994, (11) :44-45.

[2]戴凌云.德国继续教育的质量保障[J].继续教育, 2004, (12) :60-61.

[3][5]张新科.德国国家教育体系中的继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5, (6) :105-107.

[4]刘国莉.德国的继续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 1992, (4) :35-38.

[6][10][11]徐朔.德国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2) :61-64.

篇9: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 我国教育

【Abstract】Germany is currently the world's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science, It's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known as a secret weap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basic profiles of German education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basic content, features, also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 courses set up to do the analysis and positioning。Part III exam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a follow Germany's "dua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rience, from the school's ow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s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GermanyDual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China's education

一、德国教育基本概况

德国的教育体系十分完备,大体可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进修教育四大类。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整个教育体系可用下图说明:

德国的教育体系较受推崇的有两点:首先是德国双轨职业教育制度,即企业学徒与职业学校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校园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活。二是德国是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最吸引外国学生的国家,特别是对那些攻读自然科学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请进来、走出去”方面,德国高校仍然不失其国际领先地位。

德国的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一是德国一直严格坚持一种传统,即在学生小学4年毕业(一般只有10岁)分别进入三条不同的教育渠道,理论上说,学生的成绩如果发生变化,有可能在三类学校之间转换,但对多数孩子来说,进入哪一类中学基本上就决定了今后人生走向。这就阻碍了相当一部分人自身潜力的发挥;二是从三条教育渠道出来的学生都有升入大学的机会,但由于这三类中学的教育内容和侧重点不同,使得进入大学的人在大学里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内涵

“双元制”是种青少年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种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它主要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依托,以实践为核心,把学校设在工厂里,把教室搬进车间里,学生在老师和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学习理论和专业技能,做到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徒弟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实现了培训功效“五合一”,确保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得稳、叫得响。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分别指:

(1)两种培训机构:一种是学校、另一种是企业,或者企业间的培训中心、企业内培训中心,等等。

(2)两类教学内容: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

(3)两种教材: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

(4)两类教师: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

(5)两种培训身份:企业学徒和职业学校学生。

(6)两类考试: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但现在有将两种考试合并的现象和趋势。

(7)两类证书:考试证书和培训证书。

(三)“双元制”实施过程的环境分析

1、投资渠道畅通,经费投入高。主要投资渠道有:

国家资助:由国家财政支出,通过州政府、联邦劳动局和联邦职教研究所面向各类职业学校。

国家基金:由国家以法律形式定期向国营和私营企业筹措的经费,通常按企业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提取,所有企业都要缴纳。

企业资助:这是“双元制”职业培训筹措经费的主渠道之一。企业投资建立职业培训中心、购置培训设备并负担实训教师的工资和学徒的培训津贴。国家资助,国家基金,企业资助。

2、企业规模较大,产业结构合理

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轨迹来看,职业教育与经济之间一般的内在关系表现为:当企业的规模越大、技术水平越高、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时,职业教育就越发展、功能越显著,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越高。

德国的“双元制”实践显示:小企业通常不能提供或只能提供很少的学徒岗位,而且能使学徒顺利完成培训计划的比例明显低于大企业。

3、行业协会完善,学徒培训先于学校职业教育

德国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是在行业协会和学徒培训发育多年且相当完善的背景下才出现的,先有企业学徒培训,后出现学校职业教育。德国的行业协会历史悠久、组织健全、功能明确。德国约有30万个协会和联合会等社团组织,以经济领域里的各种行业协会最为活跃、最富成效。

4、质量保障体系完善

德国的“双元制”十分强调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徒双方签订学徒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注意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双元制”主要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人才和生产土人,他们必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三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德国建立了一套比较严格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四)“双元制”职业教育实施主体的职能定位分析

1、联邦政府和州教育部。联邦政府与州教育部之间分工明确。联邦政府所属的联邦职业培训协会是其职能部门,负责制定或修改职业培训法规,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对培训支出费用进行调查与监督,提出增加或减少培训费用的方案等。

2、雇主和行业协会。雇主所负担的直接费用是支付学徒工在企业培训期间的津贴和实训指导教师的工资。各培训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培训条例的制定或修改须经工会、行业协会或者联邦职业培训协会提出,由州教育部发“订单”给联邦职业培训协会,由他们与来自行业协会和同业工会的专家们共同制定。

3、工人和工会。德国的工会组织十分健全,工会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真正为职工说话。但一旦劳资双方出现纠纷无法解决时,由联邦政府出面,促成州政府、雇主、工会之间达成一致意见。工会还监督雇主遵守《学徒法》,使雇主依据确立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学徒培训,确保学徒工资的增长与其职业岗位的变迁相符合。

4、职业学校和教师。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双元制”学校学生成绩考核、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职业学校的教师组成分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五)“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

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为达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具体体现在课程结构上的宽基础、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编排的综合性、课程实施上的双元性、课程比例上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上的先进性、课程管理上的开放性,以及课程评价上的实效性等,这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为“双元制”能力本位的实现并为现代化企业培养适用人才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门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三、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无论在法规建设、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办学体制、经费筹措、招生就业制度、考核证书制度、校内管理体制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职业教育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教育的宏观和微观管理来看,其根本问题是教育结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虽然也已基本形成体系,三级分流基本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办出特色,但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仍没摆脱普通学科型的模式,依然以学历教育为重,轻视职业能力培养。从教学方式方法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基本采用的是传统的“灌人式”,理论脱离实际,学生动手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因此为了跟上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培养大批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应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总结自己不足根据国情,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寻求适合的发展道路。

四、“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从学校自身内部发展来看:

1、应转变教育理念,强调“能力本位”的思想

德国教育专家胡勃先生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我国的职业教育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都应转变教育理念,要强调“能力本位”的思想,都应该重视技术、技能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能力本位”的思想抓住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点—“立足于职业,服务于职业”。在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初期,尤其应该强调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施教,在教育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要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欢迎。在专业设置上,要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潜在的人才需求,适时开办相应的新专业,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教学内容要以培养一线人才的岗位技能为中心,充分体现培养目标。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相互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验和实训的比例,改革专业过于狭窄的状况,实行弹性学制等,探索不同专业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3、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我国许多职业学校重文化课,轻专业课: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相当严重。要想真正搞好职业教育,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尤为重要,同时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教材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人力和物力保障。因此首先要加大实训教学比例;其次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应该由过去的验证实验改革为综合实验、生产结合实验或设计实验,加强能力培养。再次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有利学生就业为宗旨,以项目建基地。

4、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办学路子

在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的主导地位十分明确,在职业培训时企业唱主角,学校只是配角,通常职业学校只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学校和企业不是简单的挂钩,而是法律规定的合作伙伴。这种与德国企业参与职教的差距,昭示我国应千方百计地保证和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教。

(二)从外部机制来看:

1、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具体说,要使双元合作教育不仅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证,而且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长期以来,国家职业教育法规还很不健全,使合作难以有章可循。仅仅凭企业或者学校的热情,凭上级的命令,使合作教育关系建立起来,寻求发展,但一遇到问题就导致合作关系夭折。因此我国应立即着手建立和完善立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为合作教育发展奠定法律基础,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2、建立合理的投资渠道。合作教育关系建立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将企业变成学校的生产实习场所和物质、技术的后盾。与此同时,企业培训经费也完全由企业界自己承担。而在我国,由于制度条块分割,使合作教育的投资渠道不通畅。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投资往往取决于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一旦既得利益不存在,也就停止了对高职院校的支持: 双元合作关系也就终止。又由于教育部门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拨款本来就少,造成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尴尬局面。因此,应用法律形式确保双元合作关系的相对稳定,从而确保企业投资渠道的巩固和畅通。

3、加快毕业生考试分配制度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双元合作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界培养合格的劳动者。但是,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由于过分强调企业利益,从开始双元合作教育就只成为某个企业解决本企业职工子女就业的手段,带有狭隘的经济和社会目的。与此相应,双元合作教育的质量缺乏严格的社会监督,从而背离了双元合作教育的原意。为此,在坚决贯彻“先培训,后就业”原则的前提下,要逐步建立起各种类似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监督保证系统和就业机制,从而保证双元合作教育的质量以及广泛的社会意义。

4、尽快搭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完善资格认证制度。应逐步建立初、中、高级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如果在发展和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没有给予中等职业教育继续发展的机会,那么,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积极性将会受到损害和冲击。只有重视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才能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因为中等职业教育对未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对现代工业、服务领域和知识社会而言,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始终是必需的。

同时为确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应成立一个机构来规范职业教育的管理,建立统一的全国性的资格证书体系,来保证各职业资格相互间的认可。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完善学术资格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转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举的制度,增强两者互补的灵活性和渗透性。

(共5245字)

【参考文献】

1、赵立群,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新概念,科学出版社,2003

2、面向未来的探索——“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年1期

4、姜大源,着眼于未来的理性思辨:坚持与改革,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3期

5、刘振汉、祝文静,德国的教育体制及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23期

6、“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职教论坛,2004.

7、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12期

8、郭扬,德国职教新教法在我国中职学校中的应用,职业技术教育,2001.16

上一篇:毕业论文资料方法与技巧下一篇:2018年足球队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