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2024-07-07

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3.本文是根据课后练习二的1、2则神话改编而成的`,试对照本文是怎么改写的。

讨论并归纳: 第1节写“天地浑饨如鸡子”。第2节写“盘古生其中”。第3节写“万八千岁”,增加了“呼呼地睡着觉”的动作描写。第4节到第5节写“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增加了盘古醒来的动作和感受,写出盘古开天辟地的原因。还增加了开天辟地的工具和动作,写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形象具体。第6节写“盘古在其中”增写了盘古在天地间的作用。“一月九变,神于天,圣于地。”没有写。第7节写“天日高一九地日厚一文,盘古日长一文,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第8节和第9节神话中没有。作者增加了盘古身长的推测及他在天地间吃力的工作情景,最后写天地造成,盘古也累得倒下了。第删节是根据练习二的第2小题改写的。第11节是作者的.总结、议论,点出盘古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4.作者改写古代神话基本忠实于原来的材料,但作了综合、整理和增添细节的工作。作者在必要的地方增添细节根据什么?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根据原来材料并加以想象。如写混饨初开,想象为企古用大板斧一挥,还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饨忽然破裂开来。再如写盘古在天地间吃力地工作的形象之高大,气势之豪壮、威力之巨大是任何想象都无法企及的。

四、小结

1.改写要注意综合性。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古代是若干片断。作者经过综合、连缀、加工,使这个神话完整化了。

2.改写要注意条理性。从混饨初开到天地成形,再到自然界一切的形成,按照宇宙起源的历史为顺序加以编排,条理清楚。

3.改写要注意形象性。改写也是再创作的过程。作者并不是单纯的用现代汉语翻译古文,而是进一步展开了种种想象,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生动。

五、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H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边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桥和五方②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湿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

1.“这时候”的“这”是指___

2.作者凭什么把“呼出的气”想象成“风和云”?凭什么把“他的声音”想象成“轰隆的雷霆”?凭什么把“他的眼睛”想象成“太阳”和“月亮”?

3. 这段文字表现了盘古的、的精神。

4. 这段文字运用了一修辞手法。

《盘古开天辟地》教案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盘古开天地

一、设计理念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阅读教学要着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文本的语言特色,在语言实践中再现文本的语言特色,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新字词,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体会神话故事丰富想象力,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四、课前准备

1、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盘古开天地》。

2、制作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⑴什么是神话故事?介绍中国的神话故事。

⑵老师讲一个神话故事。

⑶板书课题《盘古开天地》

⑷《盘古开天地》也是神话故事,同学们想听吗?

⑸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盘古开天地》。

教学活动二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⑵识记生字词。

⑶教师范读课文。

⑷学生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教学活动三

3、研读课文

⑴学生自读课文,并结合树上的彩图,谈一谈对人类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使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

⑵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你有什么新发现?

① 找出一组反义词和一组近义词。

② 说说这些词语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⑶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①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②盘古的身体变成了什么?

③学习排比的修辞手法,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教学活动四

1、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2、总结全文(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3、布置作业

⑴临写生字新词,练读课文。

⑵把《盘古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⑶朗读课文搜集盘古的有关资料。

六、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创造宇宙

化作:气息风云

声音隆隆的雷声

四肢四极

血液江河

汗水雨露

肌肤大地

汗毛树木

七、课后反思

篇3:《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本课中的优美词、句, 并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学会复述课文。

2.难点: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能用自己的话流利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感知内容

1. 复习生字、词。

2. 很久以前, 宇宙是什么样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混沌。) 我们现在看到的宇宙又是什么样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板书:美丽。)

3. 谁把混沌的宇宙变得美丽了?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 (教师板书:盘古。)

二、品读感悟, 理清脉络

1. 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他做了哪些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2. 交流第二自然段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力量。

(1) 交流反馈, 找出动词:“醒”“抡”“劈”。 (教师板书动词)

(2) 出示句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 就拿起大斧头, 朝眼前的黑暗劈过去。” (1) 与原句比较, 体会“拿”与“抡”、“劈”与“猛劈”的不同, 感受盘古的力大无比。 (2)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盘古的力量。

(3) 盘古用斧头劈开了天和地, 用几个字来概括就是———开天辟地。 (板书:开天辟地)

3. 交流第三自然段中的动作词语, 感受盘古顶天立地的毅力。

(1) 交流反馈, 找出动词:“顶”“蹬”“倒”。 (教师板书动词)

(2) 同学们, 据记载, 盘古这样“顶天立地”了十万八千年, 你们对此有什么体会?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3) 朗读课文, 在读中体现出对盘古的敬佩。 (学生读本自然段课文)

4. 玩味“变”字, 感受盘古化作万物的奉献精神。

(1) 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反复出现的动词———“变”。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学生读本自然段中的“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2) 去掉这段话中的形容词, 与原句进行比较, 说说你们的感受。 (学生相互交流)

(3) 盘古不仅为人类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而且当他倒下时, 身上的所有东西都变成了世间的万物, 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身化万物。 (教师板书:身化万物)

三、借助板书, 分层复述

1. 盘古在创造宇宙时主要做了三件事:

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请你们看着板书, 说一说。

板书:

2. 小组合作讲完整的故事:

可以一人讲一部分;可以一人主讲, 讲不下去时,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也可以直接推荐小组中讲得最好的一人讲。

四、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1. 刚才你们用精彩的语言讲了这个神话故事, 现在请看用画面描绘的故事。 (教师播放《盘古开天地》的动画片)

2. 那辽阔的大地, 那奔流不息的江河, 那茂盛的花草树木, 那滋润万物的雨露……这一切都是盘古创造的。当你们看到这一切时, 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3. 让我们用一句话表达炎黄子孙对盘古的敬佩。 (学生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篇4:《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创造”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力。

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喜欢听神话故事吗?说说你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呀?

生: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西游记、八仙过海、大禹治水……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那么多,看来咱们都是爱看书的孩子。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广泛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今,古老的神话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来感受感受它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

4.导入: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相信你们带着问题来读这个故事,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2)把生字和生词用横线划出来;(3)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括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宇宙 黑暗 上升 下降气息 勇猛 缓慢 逐渐

祖宗 四肢 肌肤 辽阔 血液 茂盛 滋润 创造 肌肤

(1)自由读,小老师跟读

(2)出示生词卡片开火车读认读(这一环节只出示较难记的词加深记忆)

(3)书写指导:教师范写容易写错的字如:“降、液、滋” (“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重视间架结构。)。

(4)课件出示: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a.自由练读,并在课文中画出来。

b.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生举例)

三、整体感知,把握中心,研读文本

1.自由读文,同桌交流:文章的哪句话概括了整个故事?(找到之后做上标记)

课件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板书:创造)

2.研读第一自然段

师:盘古为什么要创造?你从哪里找到答案了?说说我们这个世界最初是怎么样的吗?

(出示第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理解“混沌”,指导朗读( 板书:混沌一片)

师:如果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混沌的、漆黑的、乱七八糟的世界之中,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说感受,指导朗读)

师:在这混沌的宇宙中,住着一位能够拯救宇宙的神仙,他就是——(生:盘古),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出示句子: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生读,体会时间久,感受神话语言的夸张。

四、开天辟地,品读创造

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到了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他会想些什么呢?

1.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找描写盘古如何开天地的句子,做个记号。

2.小组反馈交流

出示: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a.理解“抡”“猛劈”(指导朗读)(板书: 开天辟地)

b.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形象?(生说体会,指导朗读)

c.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可不得了啊,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宇宙发生了巨变。

课件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体会近义词、反义词及句子特点,朗读指导)

3.齐读第三自然段

(1)师:在你们的朗读声中,老师仿佛再一次感受到了天地间这神奇的变化!盘古真得是太神奇了,还有没有描写盘古神奇的语句呢?谁还说一说?

(2)生读相关的语句

生:“盘古怕他们……使劲蹬地”(说神奇之感)

师:谁来模仿一下盘古?(可让个别学生来做动作)

(3)师:你们的动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顶天立地。

师:把这个成语写在一旁,教师板书在旁边。

(4)抓住“天每天升高……,地每天……”说神奇。

生说的好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掌声鼓励。

师:是呀!盘古这惊人的毅力,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他的神奇。

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几十万年过去了、几千万年过去了,生接读……

4.研读第四自然段

(1)师:同学们,盘古累得倒下去了,随之天地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2)指读。

师:如果老师让你把这一段话读成一句话,你能吗?(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是一个词呢?(变化——身化万物)

(3)诗化朗读,感受盘古创造的世界之美。

①出示诗化课文,教师配乐朗读。

②学生自由练读,感受世界之美。

③指读,进行朗读指导。

④师:是呀,在这每一个词语的后面,都有着丰富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 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

(4)训练说话,感受神话魅力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a.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他的( ),变成了( )的( )。

b.师:请你们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 ),变成了( )的( )”补充完整,提醒同学注意句子中的第二个括号:他的什么变成了怎样的什么。不要只说成是什么变成了什么。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c. 小组合作、赞美无私

生1:他的心脏,变成了红红的苹果。

师:好奇特的想象啊!

生2:他的胡须,变成了柔软苍翠的柳条。

生3:盘古的手指变成了五座高山,盘古的舌头变成了一条条道路。

师:神奇的想象,生动的表达!

生4:他的牙齿,变成了天上闪闪发光钻石。

生5:他的鼻子变成了黑漆漆的大山洞。

生6:他的胡须,变成了金灿灿的丝线。

生7:盘古的耳朵变成了起伏的山峰……。

d.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那么多画面,如果把他补到课文第四段,那么,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去掉?

生齐说:不行!

生:不能省略,因为很多我们还有没想到。

师:是啊,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化成的,讲得完吗?

生齐说:讲不完。

5.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第五段(本文的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尝试复述、回归神话

教师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在盘古片动画片的引领下教师示范复述,然后让学生看着画面和板书,尝试自己复述。

六、激情说话、拓展升华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盘古说什么?

篇5:盘古开天辟地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的流程:

1、了解神话故事。

2、积累雅词。这部分在积累的时候分为几种类型,如词语分类、短句等。

3、概说神话。默读课文,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文?

4、细悟神话。说神奇,我是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因为( )。

5、讲述神话。

经过实施操作,我们发现,这样的设计理论上符合板块式教学的要求,教学主线突出,教学点重难点等方面也能概括其中,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变得繁琐、时间上安排不够,甚至有些地方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比如,在第二部分积累雅词,教师需要花上8—10分钟跟学生讲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它们与什么有关,这就造成接下来品析段落朗读的时间缩少了,花这么多时间解释不如让学生写一写。其实这里可以单纯让学生多读两遍,老师只需在旁提点一下它们的相同处即可。再者,在第四部分细悟神话,其实文章中处处都充满了神奇,处处都可以去体会,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能够通过朗读或者词语中感受到神奇就可以了,老师大可不必要每句话都挑出来细细的品析,这样就违背了板块式教学的原则,也把本来一篇充满想象色彩的文章添加了很多主观成分。

当然,这节课上也有成功的地方。

1、以主问题贯穿全文。这个故事真神奇,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的?以神奇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朗读、自读自悟、品析文段去感受文章的神奇妙处,感受神话的写法。

2、学会通过重点词语感悟人物精神。如第二自然段抓住“抡”、”劈”这两个动作词,通过学生做动作,通过换词等方式,让学生感受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感受盘古开创宇宙的过程。

3、展开想象的翅膀。课文最容易感受神奇之处在于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变化,让学生通过仿说的形式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盘古倒下后,他身体其他部位还会变成什么。学生的答案往往让老师充满的惊叹。

篇6: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店头镇中心小学 赵荣英 教学目标

一、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二、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混 沌 开天辟地

创造 顶天立地 分开天地 无私奉献

神话万物 美丽宇宙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导入:出示神奇人物的图片,生边看边说出来故事的名字(PPT,神话传说图片欣赏)

同学们的阅读量真丰富,一起说这是在哪里存在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美妙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提醒学生把字写工整。)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看到文章的题目,你知道了一件什么事? 生:盘古开天辟地的事。

你想去了解吗?想不想知道在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中,天地是如何出现的?老师感觉到同学们都迫不及待想要走入这个神话了解这个故事了。

来看自读提示。(课件出示)

好,明确任务后,咱们就开始吧。生读,师巡视。

二、合作交流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那么咱们来个小小的检查,相信肯定难不倒你们。(出示字词,指名生读)

看来同学们词语都掌握好了。读课文啊,光能把课文读通那还远远不够。咱们得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是吗?哪位同学能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哪句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请同学默读课文,很快的找出来。

交流。“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没里的宇宙。”

师:和她找的一样的请举手(全部找这句),读这句话,起。

师:是的,这句话就概括了整个神话的主要内容。请同学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你能读成哪一个词语?

——创造。

你还想了解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思考。

生发表疑问:盘古是怎么创造宇宙的?盘古创造宇宙之前是什么样的?盘古创造宇宙之后是什么样的?

咱们边看,边回答刚才几位同学的问题。

解决问题二: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你都知道了吗?

(二)品读第四自然段

盘古累得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请同学认认真真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一定会发现更多精彩而神奇的画面。

师:老师想问同学这整整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一起说!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如果又让你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读成什么词?(引出身化万物)

师:是的,巨大的变化,盘古用身体创造了宇宙。从这一幅幅画面中,从盘古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无私奉献)

生答。让我们像读诗一样读出来吧!

自由读,挑出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一会儿读给大家听。(出示课件)

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风吹得柔一些吧,云再飘得慢一些吧!

雷声读得有力

读出大地的辽阔

“奔流不息”的江河不要读成“潺潺流动”的小溪。师:你仿佛看到江河水滔滔向前,一起读!

师生共同合作,老师读变化之前,同学们读变化之后。共同分享这神奇的文字,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再现这神奇的画面吧!

课件: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四、巩固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脚指、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变成了()的()。

请同学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变成了()的()”补充完整,小组讨论讨论。

篇7: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1-3自然段。教学重点: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了解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教学难点:理解本课词语,归纳出两个成语。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一)播放西游记,哪吒,葫芦娃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三)学生读题:指名读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提出疑问

(一)初读感知,检查词语

1.指名分段课文,随机指导读音。

2.提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3.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出示PPT,学生齐读。

4.初步理解中心句中“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围绕“创造宇宙”提问

1.围绕“创造”提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

2.教师梳理、归纳问题并板书。

三、精读感悟,解决问题

(一)解决“创造前的宇宙是怎样的?”的问题。

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指名说——出示字典中的意思,生选择。

(二)解决“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

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

2.读中品词析句。

(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达斧头,朝眼前猛劈过去。

①理解“抡”的意思。(换词法)

②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做动作比较不同)

③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决心。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①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

②师生合作读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句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③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a.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反义词理解词语)。

b.关注反义词,指导学生朗读。

c.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混沌”的意思,体会联系上下文也是深入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3)自学第3自然段,自己得出成语。(板书:顶天立地)

3.指导复述。(提供关键词语)教给方法—自由练习—指名复述

四、小结本课,升化认识。

(一)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

(二)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18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

篇8:盘古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一、删繁就简, 主线分明, 层层递进

2008年7月, 聆听了崔峦老师的讲话后, “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求发展”便深刻于我的脑海中, 也成为我这节参赛课的设计主旨。第一次试讲, 40分钟的课堂, 我足足讲了70分钟。对此, 市教研室刘津萍老师提出整改意见: (1) 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 突出重点。 (2) 找准文章的切入点。如果找不到提纲挈领的教学主线, 内容将会显得庞杂, 学生的精力和智慧就会耗费在教师不停的问题转换和环节切换中。

这条教学主线在哪里呢?我把目光投向了课文的中心句, 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创造”, 围绕“创造”质疑问难:盘古为什么创造宇宙?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他创造的宇宙什么样……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将内容的理解、感情的领悟、方法的习得、思维的训练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而最后根据板书总结“创造”的过程, 既回应了课始的疑问, 又梳理了课文的内容, 为下节课的复述作了准备。

说到质疑问难, 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备课之初, 我一直认为围绕“创造”质疑, 不是学生真正深入思考下的质疑, 总有老师“牵扯”的痕迹。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 我认识到“无疑者须教之有疑”, 质疑问难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 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训练。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使学生知道从哪儿入手去质疑问难, 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等等, 最终使学生学会质疑。而围绕着中心句质疑问难, 就是对质疑能力的培养, 也是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品词析句, 实现语文素养和人文熏陶的和谐统一

对教学设计修改后, 我又进行试教。为了使课堂生动有趣, 吸引学生, 我想了很多法子:想象生活在“混沌”之中什么感受;带领学生作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演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

在刘老师的帮助下, 我明晰了:语文教学不是花架子, 要扎根于语言文字, 学生要在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过程中, 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于是, 在教学“开天辟地”时, 我抓住“抡”字,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感受盘古的力量、勇气和决心。第四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 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对省略号内容的补充, 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宇宙的丰富多彩, 而且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是盘古奉献一切, 创造了世间万物。这样, 教学中既进行了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又渗透了人文精神, 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关注学生, 恰当评价, 激发课堂活力

课的过程清晰了, 课的细节也饱满了, 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学生无动于衷, 课堂上缺少精彩的生成。指导老师说:“你的眼里没有学生。”回想自己的教学, 满脑子只是在想下个环节该干什么了, 没有关注学生的回答。于是在备课时, 我更多地去思考:学生会怎么回答?面对不同的回答, 我应该如何引导?

教学片断

师:你们学得真快, 会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自然段了。盘古的身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同桌合作, 一位读盘古身体的部分, 另一位读它变成了什么。

师:通过对读, 你们有哪些感受?

生:觉得这些变化很神奇。

师:一个变化就是一幅美妙的画。听老师读一个变化。闭上眼睛, 边听边想, 看看你的眼前能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风吹着云, 云在空中飘荡。

师:他看到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谁看到了它的颜色、形状?

生:我看到了云雪白雪白的, 很美。

生:那云变化多, 一会儿像小狗, 一会儿像骏马。

生:云像一团团的棉花。 (听课教师笑)

师:就把你们的感受带进这句话里, 通过你的读让这洁白、轻盈的云呈现在我们面前。 (生读)

……

师:读着读着, 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看到滋润万物的雨露。

师:你们见过露珠没有?

生:圆圆的, 像洁白的珍珠。

师:那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读雨露呢?

生:喜欢、爱惜。

师:再轻一点, 别把雨露震落了。

生: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水流得很快很急。

生:像万马在奔腾。

生:水很大, 像巨龙在翻滚。 (指导读, 齐读)

师:现在, 你们知道盘古创造的宇宙是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宇宙。陈老师来读盘古身体的部分, 你们来读变化。 (出示课件, 师生配乐接读。)

师:盘古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 你从哪里知道的? (省略号) 想象一下, 他的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生:他的眉毛变成了美丽的彩虹。

……

师:你们已经翱翔于这神话的世界。丰富而神奇的想象正是神话最吸引人的地方。说了那么多种变化, 这个省略号是不是可以换成句号呢?

生:不可以, 因为盘古的身体还有许多部分, 都发生了变化。

师:原来盘古就是这样, 把自己整个身体—— (生:奉献了出去) 化成这美丽的宇宙。现在你知道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了吗? (擦去相应的问题)

……

师:还有几个关于盘古的问题, 文中没有答案, 我们下课后自己看书查资料, 解决问题。回家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可以用书上的语言, 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 那就是你的—— (生:创造!)

点评DIANPING

上一篇:如何说课写说课稿下一篇:企业年金发展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