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定理

2024-07-12

初中定理(精选6篇)

篇1:初中定理

浅谈初中数学几何定理的教学策略

数学教师在教学上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在农村初中。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有较多学生对几何定理的理解运用感到困难,思考时目的性不明确。本文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以下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对几何定理概念的理解

我认为能正确书写证明过程的前提是学会对几何定理的书写,因为几何定理的符号语言是证明过程中的基本单位。因而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一划二画三写”的步骤,让学生尽快熟悉每一个定理的基本要求。

例如定理: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线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一划:就是找出定理的题设和结论,题设用直线,结论用波浪线,要求在划时突出定理的本质部分。如:“直角三角形”和“高线”、“相似”。

二画:就是依据定理的内容,能画出所对应的基本图形。

三写:能用符号语言表达。如:∵△ABC是RT△,CD⊥AB于D(条件也可写成:∠ACB=90°,∠CDB=90°等)∴△ACD∽△BCD∽△ABC。

二、对几何定理的推理模式

从学生反馈的问题看,多数学生觉得几何抽象还在于几

何推理形式多样、过程复杂而又摸不定,往往听课时知道该如何写,而自己书写时又漏掉某些步骤。怎样将形式多样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看得清而又摸得着呢?为此经过归纳整理,总结了三种基本推理模式。

具体教学分三个步骤实施:

⑴精心设计三个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归纳出三种基本推理模式。

① 条件 → 结论 → 新结论(结论推新结论式) ② 新结论(多个结论推新结论式) ③ 新结论(结论和条件推新结论式)

⑵通过已详细书写证明过程 的题目让学生识别不同的推理模式。

⑶通过具体习题,学生有意识、有预见性地练习书写。

这一环节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先理解证明题的大致框架,在具体书写时有一定的模式,有效地克服了学生书写的盲目性。

三、组合几何定理

基本推理模式中的骨干部分还是定理的符号语言。因而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找出单个定理的因果关系、多个定理的组合方式,然后由几个定理组合后构造图形,进一步强化学生“用定理”的意识。下面通过一例来

说明这一步骤的实施。

例:已知,四边形ABCD外接⊙O的半径为5,对角线 AC与 BD 相交于E,且 AB = AE·AC,BD= 8。求△BAD的面积。

证明:连结OB,连结OA交BD于F。

学生从每一个推测符号中找出所对应的定理和隐含的主要定理:

比例基本性质 →证相似 →相似三角形性质 →垂径定理 →勾股定理 →三角形面积公式

由于学生自己主动找定理,因而印象深刻。在证明过程中确实是由一个一个定理连结起来的,也让学生体会到把定理镶嵌在基本模式中,就能形成严密的推理过程。

四、联想几何定理

分析图形是证明的基础,几何问题给出的图形有时是某些基本图形的残缺形式,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定理的基本图形,为运用定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图形可以引发联想,对于识图或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我们从另一侧面,即证明题的“已知、求证”上给学生以支招,即由命题的题设、结论联想某些定理,以配合图形想象。

例:⊙O1和⊙O2相交于B,C两点,AB是⊙O1 的直径,AB、AC的延长线分别交⊙O2于D、E,过B作⊙O1的切线交AE于F。求证:BF∥DE。

讨论此题时,启发学生由题设中的“AB是⊙O的直径”联想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因而连结BC;“过B作⊙O的切线交AE于F”联想定理“切线的性质”,得出∠ABF=90°。从而构造出基本图形。由命题的结论“BF∥DE”联想起“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定理,学生就易于思考了。

篇2:初中定理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tanα ・tanβ)

tan(α-β)=(anα-tanβ)/(1+tanα ・tanβ)

篇3:初中数学几何概念和定理教学探讨

一、初中数学几何概念和定理教学的误区所在

现阶段,在初中几何概念与定理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两大误区:第一,几何概念和定理教学过于形式化,部分教师比较重视数学知识应用教学,而忽视对几何概念和定理的教学,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一带而过,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定理的文字性语言,对其背景知识讲解不够,学生无法充分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教师的讲解不够透彻,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认为让学生多做数学题目比较有效。第二,几何概念和定理教学方法不够合理,不少教师在进行几何概念与定理教学时,喜欢直接把这些新知识直接告诉学生,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现有的几何概念与定理,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只是理解其字面意思,无法深刻透彻理解其真正含义,在使用的时候只会生搬硬套,无法灵活运用。

二、初中数学几何概念和定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重视几何概念与定理的引入方法。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对于概念与定理需要注重其引入方法,教师应该抓住时机,自然引出几何概念与定理,然后给学生讲解其产生的背景与基础,促使学生通过对它们的基础了解来掌握概念或定理。几乎所有的几何概念与定理都是前人所留下的精华,纯粹的让学生背诵,教学效果不会太好,所以,初中数学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来引入几何概念或定理,并且帮助学生对其由感性认识升华至理性认识,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后就应该做好备课工作,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料。例如,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教学时,针对射线和线段的几何概念,教师可以使用路灯发出的灯光来引出射线概念、使用街道上的斑马线来以引出线段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更多的实例,从而自然而然的就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概念或定理。

2.几何概念和定理与实际生活相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少几何概念或定理都源自日常生活,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几何概念和定理教学时,要注意它们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认识和理解几何概念或定理。不过,我校是一所进城务工子弟定点学校,教师在列举数学生活实例时不能过于盲目,要注意到进城务工子女与城市子女之间的差异性,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他们可以彼此分享生活中所发现的不同几何概念与定理,而教师在寻找生活实例时,也需要注意到他们之间的差别。

3.探索几何概念与定理的证明方法。几何概念和定理往往是思维与方法的有机结合,一个几何概念或定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证明,而这些方法又能够涉及到多个数学知识。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几何概念与定理教学中,需要探索几何概念与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促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在思想方面高度重视几何定理的正面多样化,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从多个角度出发,灵活运用几何概念与定理来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其第一个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引导学生搜索出其它判定定理,包括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等。

4.紧扣几何概念和定理的本质属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几何概念和定理的措辞比较精练,每个字与词的作用都十分重要,是对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揭示。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几何概念或定理的深刻含义,教师需要紧扣几何概念和定理的本质属性,要注意言语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用语,能够有效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对几何概念和定理深入探究与钻研,并且认真推敲、咬文嚼字。例如,在讲解正方形概念时,其概念为“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其中“四条边都相等”与“四个角都是直角”是正方形概念的关键,所以教师一定要强调是“四条边”与“四个角”这两个条件需要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当然也不能够是三条边或三个角,紧扣其本质属性才能够从根本上掌握和理解几何概念与定理。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几何概念与定理教学,是学习和掌握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刻掌握和理解几何概念与定理,并且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

摘要:几何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难点与重点,而几何概念与定理是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几何教学中,对于概念和定理的初中教学教师应该给予高度重视,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部分误区。笔者主要针对初中数学几何概念和定理进行重点分析探讨,并且制定部分有效的教学策略。

篇4:初中数学几何定理的运用

关键词:建立表象;组合定理;联想定理

几何证明从来都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纵观本人带的数届学生在几何证明题上都学的各有差异。往往是几何证明题学生会证的,却不会书写或书写不完整;或者知道步骤的原因和结论,但讲不出定理的内容。更多的学生面对几何题在证明时凭感觉。针对学生表现出的各种问题本人决定狠抓“定理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普遍反映在证题和书写时有了“依靠”,也发现了定理的价值,基本树立了“用定理”的意识。

那么,学生在证题时到底是由哪些原因造成思维受阻,产生解题的困惑呢?我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不理解定理是进行推理的依据。其实如果我们把一道完整的几何证明题的过程进行分解,发现它的骨干是由一个一个定理组成的。而学生书写的不完整、不严密,就因为缺乏对定理必要的理解,不会用符号语言表达,从而不能严谨推理,造成几何定理无法具体运用到习题中去。 ⑵找不到运用定理所需的条件,或者在几何图形中找不出定理所对应的基本图形。具体表现在不熟悉图形和定理之间的联系,思考时把定理和图形分割开来。对于定理或图形的变式不理解,图形稍作改变(或不是标准形),学生就难以思考。 ⑶推理过程因果关系模糊不清。

针对以上的原因,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自救措施。

一、教學环节

对几何定理的教学,我在集中讲授时分5个环节。第1、2 环节是理解定理的基本要求;第3 环节是基本推理模式,第4 环节是定理在推理过程中的呈现方式,提出了“模式+定理”的书写方法;第5 环节是定理在解题分析时的导向作用,提出了“图形+定理”的思考方法。程序图设计如下:

基本要求 →重新建立表象 →推理模式 → 组合定理 → 联想定理

二、操作分析和说明

⒈定理的基本要求 要想正确书写证明过程的前提是学会对几何定理的书写,因为几何定理的符号语言是证明过程中的基本单位。因而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一划二画三写”的步骤,让学生尽快熟悉每一个定理的基本要求,并重新整理了初中阶段的定理,集中展示给学生。

例如定理: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线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一划:就是找出定理的题设和结论,题设用直线,结论用波浪线,要求在划时突出定理的本质部分。

二画:就是依据定理的内容,能画出所对应的基本图形。

三写:就是在分清题设和结论的基础上,能用符号语言表达 ,允许采用等同条件。

如:∵△ABC是Rt△,CD⊥AB于D(条件也可写成:∠ACB=90°,∠CDB=90°等)

∴△ACD∽△BCD∽△ABC 。

⒉重新建立表象 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原则。“表象”就是人们对过去感知过的客观世界中的对象或对象在头脑中留下来的可以再现出来的形象,具有一定的鲜明性、具体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由于几何的每一个定理都对应着一个图形,这给我在教学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我要求学生对定理的表象不能只停留在实体的形象上,而是让学生有意识的记图形,想图形,以形成和唤起表象。这对理解、巩固和记忆几何定理起着重大的作用。

⒊ 推理模式 从学生各方面的反馈情况看,多数学生觉得几何抽象还在于几何推理形式多样、过程复杂而又琢磨不定,往往听课时知道该如何写,而自己书写时又漏掉某些步骤。怎样将形式多样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看得清而又摸得着呢?为此,我们在二步推理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总结了三步推理模式。即:条件 → 结论 → 新结论 。这一环节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先理解证明题的大致框架,在具体书写时有一定的模式,有效地克服了学生书写的盲目性。

⒋组合定理 基本推理模式中的骨干部分还是定理的符号语言。因而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找出单个定理的因果关系、多个定理的组合方式,然后由几个定理组合后构造图形,进一步强化学生“用定理”的意识。由于学生自己主动找定理,因而印象深刻。在证明过程中确实是由一个一个定理连结起来的,也让学生体会到把定理(不排除概念、公式等)镶嵌在基本模式中,就能形成严密的推理过程。实践表明:经过“模式+定理”书写方法的熏陶后,学生基本具备了完整书写的意识。

⒌联想定理 分析图形是证明的基础,几何问题给出的图形有时是某些基本图形的残缺形式,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定理的基本图形,为运用定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图形固然可以引发联想(这也是教师分析几何证明题、学生证题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对于识图或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就比较困难,他们往往存有疑问:到底怎样才能分解出基本图形呢?在复杂的图形中怎样找到所需要的基本图形呢?因而我们从另一侧面,即证明题的“已知、求证”上给学生支招,

即由命题的题设、结论联想某些定理,以配合图形想象。

三、几点认识

复习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和领悟才是最佳复习途径,因此在复习时,我们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在组织复习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方法和规律让学生体会,创造性的解答共同完善。

“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弗赖登塔尔)。我们认为传授方法或解答后让学生进行反思、领悟是很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总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尽快形成一种解题思路、书写方法。

集中讲授能使学生对几何定理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但如果不加以巩固,也会造成遗忘。因而我们也坚持了渗透性原则,在平时的解题分析中时常有意识地引导、反复渗透。

篇5:著名定理证明(初中)

(1)试证明海伦公式:S三角形=√p(p-a)(p-b)(p-c),(p=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2)试证明角平分线定理:如图:若AD平分∠BAC,证明:

AB*CD=AC*BD

(3)证明射影定理:如图:在RT三角形EGF中,HG⊥EF,EG⊥FG

ⅰ:证明:HG²=EH*HF

ⅱ:证明:FG²=HF*EF

ⅲ:证明:EG²=EH*EF

(4)证明:S圆锥=sh/3(s=底面积,h=高)(提示,将圆锥等分为无限个“圆片”)

(5)证明:2π=sin(360/∞)*∞(提示,作圆内接正n边形)

(6)证明:中线定理:

如图,AI是三角形ABC中线,证明:

25、三角形是一个神奇的图形,如三角形有五心(旁心、重心、内心、外心、垂心),在三角形中有许多重要定理,如:勾股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有许多重要公式,如:海伦公式„„,在三角形中还有许多重要的点,如:费马点、欧拉点„„

但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个多点共圆的问题:

首先,要证明多点共圆,只能从四点共圆入手,因此我现在这里提出一个证明四点共圆的方法:

证明:在任意凸四边形中,连接对角线,若同边所对的角相等,则这四点共圆,请以下图为例证明:如图,∠CBD=∠CAD(4分)

(2)如图,在任意等腰三角形中(顶角小于90度),证明:三垂线垂足、及三个欧拉点共圆(欧拉点:三角形三垂线交于一点为垂心,垂心与三顶点的连线的三条线段的中点即为欧拉点)(10分):以下图为例证明:

篇6:初中数学定理证明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雨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角的平分线

性质定理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

∵OC是∠AOB的角平分线(或者∠AOC=∠BOC)

pE⊥OA,pF⊥OB

点p在OC上

∴pE=pF(角平分线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几何语言:

∵pE⊥OA,pF⊥OB

pE=pF

∴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角平分线判定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几何语言:

∵AB=AC

∴∠B=∠C(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几何语言:

(1)∵AB=AC,BD=DC

∴∠1=∠2,AD⊥BC(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2)∵AB=AC,∠1=∠

2∴AD⊥BC,BD=DC(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3)∵AB=AC,AD⊥BC

∴∠1=∠2,BD=DC(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等于60°

几何语言:

∵AB=AC=BC

∴∠A=∠B=∠C=60°(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几何语言:

∵∠B=∠C

∴AB=AC(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几何语言:

∵∠A=∠B=∠C

∴AB=AC=BC(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几何语言:

∵AB=AC,∠A=60°(∠B=60°或者∠C=60°)

∴AB=AC=BC(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几何语言:

∵∠C=90°,∠B=30°

∴BC=AB或者AB=2BC(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

∵MN⊥AB于C,AB=BC,(MN垂直平分AB)

点p为MN上任一点

∴pA=pB(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几何语言:

∵pA=pB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判定)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定理1关于某条之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若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逆定理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

a2+b2=c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四边形

定理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多边形内角和

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推论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A=∠C,∠B=∠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AO=CO,BO=DO(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判定定理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几何语言:

∵AD‖BC,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几何语言:

∵∠A=∠C,∠B=∠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几何语言:

∵AD=BC,AB=CD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几何语言:

∵AO=CO,BO=DO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判定定理5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几何语言:

∵AD‖BC,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

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A=∠B=∠C=∠D=90°(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几何语言:

∵△ABC为直角三角形,AO=OC

∴BO=AC(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几何语言:

∵∠A=∠B=∠C=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几何语言:

∵AC=BD

∴四边形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

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AC⊥BD,AC平分∠DAB和∠DCB,BD平分∠ABC和∠ADC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几何语言:

∵AB=BC=CD=AD

∴四边形ABCD是菱形(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几何语言:

∵AC⊥BD,AO=CO,BO=DO

∴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

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梯形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B,∠C=∠D(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几何语言:

∵∠A=∠B,∠C=∠D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三角形、梯形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几何语言:

∵EF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EF=AB(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几何语言:

∵EF是梯形的中位线

∴EF=(AB+CD)(梯形中位线定理)

比例线段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2、合比性质

3、等比性质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几何语言:

∵l‖p‖a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与三角形的第三边

垂直于弦的直径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几何语言:

∵OC⊥AB,OC过圆心

(垂径定理)

推论

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几何语言:

∵OC⊥AB,AC=BC,AB不是直径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几何语言:

∵AC=BC,OC过圆心

(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几何语言: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分弦所夹的弧相等

几何语言:∵AB‖CD

圆心角、虎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

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也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虎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圆周角

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角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圆的内接四边形

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

∴∠A+∠C=180°,∠B+∠ADB=180°,∠B=∠ADE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几何语言:∵l⊥OA,点A在⊙O上

∴直线l是⊙O的切线(切线判定定理)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半径

几何语言:∵OA是⊙O的半径,直线l切⊙O于点A

∴l⊥OA(切线性质定理)

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径必经过切点

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切线长定理

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几何语言:∵弦pB、pD切⊙O于A、C两点

∴pA=pC,∠ApO=∠CpO(切线长定理)

弦切角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几何语言:∵∠BCN所夹的是,∠A所对的是

∴∠BCN=∠A

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几何语言:∵∠BCN所夹的是,∠ACM所对的是,=

∴∠BCN=∠ACM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焦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几何语言:∵弦AB、CD交于点p

∴pA·pB=pC·pD(相交弦定理)

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几何语言:∵AB是直径,CD⊥AB于点p

∴pC2=pA·pB(相交弦定理推论)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焦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几何语言:∵pT切⊙O于点T,pBA是⊙O的割线

∴pT2=pA·pB(切割线定理)

推论从圆外一点因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焦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几何语言:∵pBA、pDC是⊙O的割线

上一篇:报关员考试精编全真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初二语文第二学期第六单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