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024-07-26

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通用8篇)

篇1: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班级:土木1101班学号:26号

大学生的普通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正处于青年中期。大学生的心理具有青年中期的许多特点,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上的青年。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不是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

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

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

首先在人际交往上,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

其次在性与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性与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

第三在学习上,由于从紧张的高考中脱颖而出,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想放松一把,而昔日的高材生走到一起,一些学生没有了往昔的优势,学习压力增大。据调查,理科生的学习压力与文科学生相比较为突出。

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已经步入全面发展时期,已有三分之一的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已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他们开展了许多诸如心理沙龙、心理交流等活动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性。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密切配合起来,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学校要营造和优化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形成一个群体心理健康的大环境。更重要的是,我们全社会都要正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家长和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从小就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正确理解的标准

正确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标准的相对性。事实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也并无明显界限,而是一个连续化的过程。对多数大学生而言,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面临心理问题是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应积极加以矫正。与此同时,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二是整体协调性。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以心理活动为本考察其内外关系的整体协调性。事实表明,认识是健康心理结构的起点,意志行为是人格面貌的归宿,情感是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个性心理,一个人的个性在没有明显的剧烈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

三是发展性。事实上,不健康的心理可能是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发展性问题,随着个体的心理成长而逐渐调整而趋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他们能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都难以维持,就应该及时予以调整。把教育贯穿教学活动中

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如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学校墙报、班级板报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之深入人心;通过与班主任、教师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心态;利用资料、个别交流或家长学校机会,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影响孩子。

篇2: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浅析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 程建云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根本则是人,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则是他生理与心理上的健康。学生生理上的健康自不需学校去考虑,但是学生心理上的健康学校就有必要重视起来了。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好好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学习、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等。

篇3: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

在学习方面: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受到巨大挑战,一些心理问题和吸烟、酗酒等危害健康行为明显增多,甚至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轻生、焦虑、 郁闷等心理状态不同程度地存在。 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把网络当做是“生活中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和“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 这些成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家庭方面: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往往以钱物代替对子女的表扬和奖励,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对孩子产生不良心理影响;部分家长身体力行不够,个别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低下,对子女的负面影响较大;家长重智轻德,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限制孩子课外活动,忽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好,一好百好,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心理压力很大。

二、培养信心是塑造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八种潜能,人的智能无所谓高低之分,区分只在于智能的类型,八种智能表现出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只是有人显现得较早,有人显现得较晚。 教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科学地评价自己是树立学生信心、培养健康心理的重要环节,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自我潜能呢?

在教学中采用合作、讨论、探究、交流的高效教学模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所以面对刚进校胆怯的部分七年级新生,我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预设了这课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并利用了思想品德课可资凭借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教学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 在合作探究中,我让学生大声讲话,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对于胆小的学生则让他们反复介绍自己的名字。 等大家都能大声介绍自己之后,再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自己最爱说的一句话,自己的性格特点,等等,总之,就是让学生学会交流, 训练流畅讲话,在交流中了解自己,寻找自信。 因为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一种可贵的心理状态,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 相反,缺乏自信的学生会破罐子破摔。 自信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我们要重视学生这种健康心理的培养。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为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以权威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允许学生动摇自己的“权威”地位;通过我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并营造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得到美的享受,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 这样,学生对老师有了亲近感,体验到受教育是快乐的,从而主动参与学习、敢于争辩,最终学生的思维得到内化,潜能得到发展,情感更丰富,心理更健康。

三、培养有爱心、宽容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的灵魂

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越是生活化的东西,学生更容易记住,有经历才有生活,生活经历是教师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凝聚着教师对生活的真实情感,作为教师的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历, 让其成为构建有效课堂的原生态教学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所以在教学中要用简约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领会各种角色的社会责任,学会与各种角色交流、互相理解、完善自我,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促进个性发展。 新课标提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健康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互动、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发生认识,从而健全人格,全面发展,自主践行,实现知、情、 意、行的和谐统一。

一个有爱心的人容易成就美好的人生, 培养爱心是个老话题,在“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一课的教学设计上,学会尊重他人,从身边的“重要他人”开始,让学生从寻找家庭中的爱开始,因为我的存在给父母带来希望、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是他们的提醒和关爱,给我们增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爱心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理解,一种奉献。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人生的意义不仅表现在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还表现在为帮助他人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帮助使他人得到幸福和快乐,我们的精神就会得到很大满足,精神境界就会为之升华,人生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境,这是一种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期望的高水平健康心理,持有这种心境的人,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灰心,事业终究成功,这样的情感体验能真正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及良好个性。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许多学生受家庭的影响,表现出自私甚至刻薄,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完美人性的培养,出现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就需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阶段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坚持启迪和内省相结合,外因和内因相结合,循序渐进,使学生真正形成宽容的健康心理。

篇4: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例如,2016年2月14日,发生的一件震惊全国的事件:北大学生弑母。该学生是在仅有母亲的单亲家庭环境中长大,成绩优秀,以高考状元身份考上北大。在这起事件的追踪中发现,该大学生弑母的原因竟只是因为发生口角。而在弑母之后,他竟然用塑料袋封尸,安装监控,用已逝母亲的名义申请贷款。这起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整个社会都在关注这起事件的恶劣性,在指责该学生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该学生的心理问题,让这起惨痛的事件成为敲响我国推进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该学生的单亲家庭环境很可能使他心理长期处于压抑、暴躁的状态下。尽管成绩优秀,但可能其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为这起事故埋下祸患。近期遇到的其他问题或者压力点燃了这个祸患,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遗憾。

虽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由这起个例结合往届的历史案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背后往往都伴随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自20世纪初,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青少年学生心理,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概率。

但事实上,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两大重要的调节机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法制教育是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法制教育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非常重要的间接因素。

在这些学生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拥有特殊的群体特性,即拥有特殊的群体心理和行为。中等职业学校是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中高层技术人才的学校,但学生往往具有学习成绩并非十分优秀,世界观、社会观、价值观与学生思想主流有一定出入等特性。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家庭环境和受教育程度呈现多层面特征。这一切都导致在我国推进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把中等职业学校当作一个特殊的部分单独研究。

在心理学的大范围中,影响学生心理及行为的因素中,性别、爱好、家庭、年龄、地区差异、性别等都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行为的因素,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同样如此。冲动、爱好游戏打斗、家庭出现多方面问题、地处偏远的学生总是占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中的大多数。心理出现问题往往伴随违法犯罪行为。这些学生中,中职学校学生又占据多数,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中,60%的学生为在校中职学生。

这些大量中职学生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是不懂法,根本原因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而不懂法的原因是当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薄弱。因此,推进法制教育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是我国当前需要考虑的同时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双机制的又一条道路。

推进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用法律手段构造安全心理环境,有助于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在上面有提到,法制教育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非常重要的间接因素。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由于家庭纠纷、财产纠葛等问题导致的学生心理出现异常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而法制教育中,《法律》常识、《经济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合同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能直接给予学生法律工具来帮助其保护自身人身、财产安全,从而可以极大地预防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外在因素可能性。

心理学认为,人类个体的心理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并能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倾向性或反应性的一种状态。因此,接受法制教育形成学习的过程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过程。因此,此职能法制教育是基本地、直接地、有效地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及行为的职能。

法制教育不仅仅对学生个体有影响,对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程也有重要作用。

法制教育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基本目标,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像北大弑母事件再次敲响全国推进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工程警钟一样,每一年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学校,都会发生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这些看似无止尽的事件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力,以减少同类型事件的再次发生。努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将违法犯罪事件出现概率无限制降低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而法制教育的直接效果同样是无限制降低违法犯罪现象。因此,心理健康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生的普遍法制教育,从而减少违法犯罪现象的出现。

法制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实例。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计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数据,研究这些违法犯罪现象的内部客观规律,以期望从源头规避犯罪行为。这个过程中的产物是各类型的案例。这些案例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例支撑支柱,能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显然,有了丰富的个体案例支撑,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服力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度也会相应地提高。

法制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需求,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法制教育相较于许多教育而言,更加强硬,其对外教育形式也很呆板。同时,在法制教育过程中,为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内在本质,需要充分运用符合时代的心理健康知识。可以说,在法制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运用到符合所处时代、最先进、最有科学性的心理学知识。这种对优秀、先进心理学知识的渴求是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动力。

除了上诉这些之外,法制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法制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是各种各样契合社会当前发展的法律法规,而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法律法规表示我国十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在不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法制建设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因此,法制教育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障。

综上所述及实践证明,法制教育对中等着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时代的要求。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但又不局限于中职学校,需要大力加强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探寻两种调节机制二合一共同施展功效的途径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参考文献:

篇5: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3.1 对中职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必然会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影响,因中职学生还处在心理未成熟阶段,自控能力和主观意识相对薄弱,应试教育下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能树立自身的职业规划。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通过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自身专业的特点和工作性质,树立职业感和职业理想;其次,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理解自身将要从事工作的社会价值;再次,形成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目的、有计划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自己的职业自信心。

3.2 德育教育中的法律学习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借助法律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现今,中职教师在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时,要强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这可以使学生更为严谨的面对社会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同时能够极好约束自身行为,使学生形成依法从事日常活动的好习惯。 法律意识的渗透还可以启发学生对社会价值的理解,让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规范社会行为等。

3.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中职学生对金钱观、政治观、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理解还存在不足,这就需要借助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的相关知识,树立正角的经济观,并且通过社会经济现象来理解政治和社会理论,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可采用读剪报的方式来讲述社会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强化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篇6: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和社会阅历的提升,他们在学习生活、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曾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5个地区的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情绪问题。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就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因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不明确,内驱力不足,对所学课程缺乏兴趣,不愿学,产生厌学情绪。

2.智力问题。智力是人们在获得知识(学习)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智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智力异常、学习技能障碍、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等。

3.意志问题。意志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中小学生的意志问题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低。遇到困难、挫折和障碍时就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看不到有利的因素和发展的前途,盲目地否定自己,消极悲观。

4.人格问题。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中小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表现为怯懦、自控力差、自卑、自闭等。有些学生非常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想到别人,缺乏同情心,缺乏宽容精神,不愿帮助别人。

5.人际交往问题。学生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对他的学习效率、道德品质与个性的形成发展、身体健康及班级集体,都有重要影响。中小学生的人际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同学间关系不够亲密融洽;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与父母的矛盾冲突不断。

二、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因素,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遗传及肌体疾病因素,客观因素来源于枯燥的学习生活方式、激烈的学生竞争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等。

1.先天性遗传基因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基因、不良的产前环境与恶劣的早期生长环境,可能是导致多动症、学习技能障碍和智力异常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中小学生某些心理障碍与遗传有关,脑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都会造成心理障碍。因此,减少遗传疾病、创造良好的产前环境和早期生活环境,是防止出现某些心理障碍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曾对6000多名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的家长认为在子女教育上是失败者,“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未来走向没有把握”。多数家长缺乏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常识,对子女缺乏正确引导,较少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只关心孩子学习。

3.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尽管广大教师已认识到要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己任,但社会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依据是升学率,导致课堂教学方式单调无味,课业负担沉重。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积极到挫伤进而到泯灭,失败的阴影长期笼罩着他们,致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衹,造成学生厌学、倦怠。

4.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不良文化和不良社会风气,对中小学生心灵起着腐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上坏人的影响、品行不良同伴的诱惑,都会导致心理障碍。

三、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

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是一个解冻、变化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配合,采取适合当代中小学生生理、心理规律和特点的方法,矫正其不良心理,提高其心理素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他们兴趣广泛但又不成熟,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避免引起心理冲突的挫折,产生消极的情绪。矫正办法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诸如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演讲会、辩论会等对学生进行引导,也可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和模范事迹影响他们,向他们印发《健康心理标准表》,让他们对照学习,防止种种心理偏激的发生。

2.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建立心理辅导室,聘请有较髙理论水平和教育工作经验的资深班主任、教师组成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小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转变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权益,在教学和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观,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与沟通,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宽容、尊重、关怀和引导。同时,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掌握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分析性格的优缺点,自觉进行性格锻炼,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

3.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带领学生多参加实践锻炼,如“青少年志愿者行动”、“军事夏令营”,通过意志体验,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耐挫折能力。针对不同的不良心理因人施“矫”,比如对心理表现孤僻、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她)感到集体可爱,从而培养他们开放的性格。针对职中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习惯不好等情况,可以采用个别辅导、集体辅导、小组辅导、家访等方法,有效矫治学生的不良心理。

4.加强人际指导,提高自身素养。教师要通过正向强化、口头指导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教育学生对人热情、真诚、守信,关心人、帮助人、尊重人,从而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充满关爱、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

5.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学院实行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带出学校,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尽力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同时绝不回避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尽力将社会立体地展示给他们,帮助他们分清主流和支流。同时,教师应帮助家长加强亲子沟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教师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篇7: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案例:

女大学生李某,长得挺漂亮。她有许多网友,大家都聊得很好。渐渐地,她发现和其中一个男生特别投机。一次不太在意的见面,却让女孩更加心仪,因为她发现男孩比想象中好很多,从此网恋就变成了现实中的恋爱。长时间的相处,让女孩发现男孩有许多像这样从网上骗来的女朋友。男孩一直在欺骗她,这就如晴天霹雳,李某心里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没有心思做任何事,甚至要割腕自杀。

专家分析:

女大学生的这种网络心理障碍属于情景性忧郁,她把自己真实的感情给了一个并不真实的人,真正相处了以后,发现他根本没有网上那么优秀,感觉也不像在网上那么好,只是虚有外表而已。更没想到男孩是一个专在网上欺骗女孩感情的人。因此造成心理障碍甚至想要自杀。而从男孩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网络心理障碍。他经常欺骗网上的女孩,表现了他在平时生活中都存在着自卑心理,这样的人特别希望得到关注。他们虚有一个好的外表,就好像“绣花枕头烂稻草”。他在网上把自己说的天花乱坠,其实是一无所有。网络是虚拟的,它可以让人们随意幻想,有些男孩把自己想成白马王子,女孩想成白雪公主,过度的幻想就产生了病态心理。

案例:

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

专家分析:

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两个字——嫉妒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克服的方法有:

1.认清嫉妒的危害,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

2.克服自私心理。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

3.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4.完善个性因素。大凡嫉妒心理级强的人,都是心胸狭窄、多疑多虑、自卑、内向、心理失衡、个性心理素质不良的人。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因素,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一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5.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一公平、合理伟基础的竞争是向上的动力,对手之间可以互相取之所长,共同进步;还必须建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嫉妒是人类心灵的一大误区,祝愿所有。

案例:某大学大三学生王某,做在教室里看书时,总担心会有人坐在身后并干扰自己,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以致于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墙而坐,否则无法安心看书;对同寝室一位同学放收音机的行为非常反感,有时简直难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觉时总担心会有收音机的声音干扰自己,从而睡不着觉,经常休息不好。但又不好意思跟其发生当面冲突,因为觉得为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能是自己的不对。很长时间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困境,很苦恼,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即将毕业,心中一片茫然,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时后也懒得去想这个问题,怕增添烦恼。学习一般,在班上成绩中游,当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研究生,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家在农村,经济状况一般,认为自己有责任挑起家庭的重担,但又觉得力不从心。

专家分析

在该案例中,该生实际上其心理困境主要是由各种压力源造成的。首先,该生即将面临大学毕业,择业困难构成其压力源的核心。择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困境,其实质是由来访者自身能力与理想目标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落差越大,心理压力也就越大。学习成绩一般,对自己缺乏信心,但家在农村,又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必须找到一份好工作,因此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而且是与日俱增。其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行为发生学认为,当人受到刺激时就会做出某种特定的反应。来访者面对压力,采取的是消极应对策略——回避。虽然不去想它,但是问题和压力却仍然存在,尽管只是一种茫然状态;再次,择业压力使来访者的心理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这一点在他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直接体现出来。哪怕有一点动静,在教室看书或者在宿舍睡午觉就会受到干扰;严重时,即使没有任何干扰,来访者也会怀疑、担心和害怕受到干扰;第四,择业压力和敏感的心态极易使来访者面临人际性冲突问题,这是来访者采取回避和压抑等消极应对策略的必然结果。在与同学相处时,尽管来访者自己也意识到只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就是不能控制自己。当某件事情或某个人多次引起自己的反感和不快时,就很自然地把自我消极情绪固着在该事或该人,从而影响人际的和谐与沟通。实际上,这是由于来访者刻意回避主要现实压力,导致压力感(压力能量)转移的结果。

极端案例

梁鹏是电影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个子高高的,长得也很帅,但几年下来他有一个很悲观的想法:做导演需要出名,而真正出名的导演又有几个呢。而且自己家是外地的,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走来实在太累了,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种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最终,他办理了退学手续。学校的老师、同学无不为他惋惜。

专家分析

大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比较大,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首先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的扩招,让一些学生在上学的时候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另外,自我和家庭对学生前途所定的目标过高,有的学生有一种为家长读书的想法,想的是将来要怎样报答家长,有的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不太符合实际的目标,那么都可能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这需要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无论怎样,知足常乐是不变法则。另外,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

走好自己的路。

■性的迷惑

极端案例

小樊与小路是高校“夫妻部落”中的一员,两人在校园附近租下一套房子,过起了同居生活。两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双方对未来都没有太明确的想法,目前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相互取暖”。

最近一个对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受调查的同学中,有13%的人坦言大学期间有过性行为。

专家分析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青年人“知、情、意”不平衡。可能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那么意志力就更弱了,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那么在身体某方面曾经没有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缺失性需要,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得满足。严重的可能有露阴癖,产生一种儿童心理。这是在某些压力下,人会回避退型,退回到儿童心理阶段,那么就会有这样一种行为发生。但这是极端的一种表现,在学生中存在的大多是性渴望、性焦虑等等,这恰恰表现出在性教育问题上缺乏一定的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对性充满渴望,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也有的情侣因为是否需要发生性关系而闹翻,这些都很深地困扰着现在的大学生。学生们可能没有很强的意识,那就是爱和性不仅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和感受,它背后还有一个严肃的责任问题。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健康、科学地对待性问题,了解性问题,更要理智思考并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大学生精神健康很重要的一部分。

前不久,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2006级临床专业的学生李某,在其学校附近与男友发生争执并提出分手,遭男友割断喉管后死亡。据目击者称,事发时,杨某拿着一把十余厘米的刀追死者,并朝其喉咙处割去,杀死女友后,杨某抱着死者久久不肯离去,直到110民警来到现场,将其带走。

专家分析:

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

应,害怕失败、害怕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基础。目前,大学生犯罪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犯罪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的犯罪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

近几年来,大学生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之类的人身伤害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是仅次于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和警惕。

篇8: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国际护士会在《护理学国际法》中规定护士的基本职责为“保存生命, 减轻痛苦, 促进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护士法》第二十二条“护士有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的义务”。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 还要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处于良好的状态”。1990年WHO又对健康的定义进行了补充:“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全”。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中提出“以培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精神卫生、妇幼保健、应急救治、采供血等专业人员为重点, 大力培养与培训护理、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明确了健康教育、精神卫生、护理培训是今后医疗卫生工作主要任务的三个重要内容。

护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培养护士生身心健康, 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其适应医院高强度工作能力, 而且还要培养护士生在护理工作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针对具体病例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 开展健康教育, 尤其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护理教育的必然之路, 是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 目前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护理人员作为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 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 护理模式也随之改变。加之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加大了护理的压力和难度。高强度的职业压力、特殊的工作时制、复杂的人际关系, 多变的角色冲突, 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等原因导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许多调查研究表明, 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不高。临床护士中有心理问题者检出率为58.3%, 38.3%的临床护士出现不同程度的情感衰退, 56.7%临床护士出现不同程度的去人情味。另据调查显示, 长期紧张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约25.9%的临床护士患有“心身耗竭综合征” (Burnout Out Syndrome, BS) , 即“一种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 而产生以极度的身心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 并且产生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可见, 现代社会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维护护士心理健康、增进其心理健康水平已是当务之急。但长期以来, 对于护理人员的培养过多地注重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 更多地重视临床护理质量, 而忽略了护士心理健康品质的培养, 或者虽然意识到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却缺乏系统的教育与干预方法和手段。

(三)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临床护理质量息息相关

护理人员作为心理健康护理的具体实施者, 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由其提供的护理质量。护士是与病人接触最多的临床一线工作人员, 工作负荷重, 工作性质直接关乎着人群的生命和健康, 责任重大, 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拥有应对复杂紧张工作的心理素质, 才能很好地为人群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相反, 如果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低水平的心理健康状态, 如抑郁、焦虑、情绪失控、注意力不集中等, 将会导致其工作效率降低, 容易发生差错和医疗事故, 影响护理的质量。也有研究提示,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其操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应付复杂工作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可见,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自身健康, 同时也影响着护理质量。

由于目前各医院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所以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不管是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还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都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十分迫切。

二、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 心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传统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大家逐渐认识到人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整体, 由此也使护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护理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转变为在整体护理观的指导下,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的身体健康, 也要全面关注人的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护理观念和技术的革新, 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 应贯穿临床护理全过程, 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 人有复杂的心理活动, 在护理观察中, 护士只有依据病人心理需要和心理活动特点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方法, 才能有效地帮助病人消除心理恐惧和心理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主动配合医疗、遵守医嘱, 缩短疾病的治疗时间。

人是一个身心统一的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整体, 近年来, 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心身疾病在我国病因谱和死因谱中的地位已显著上升, 心因性疾病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大量医学研究及临床病例已充分证实, 心理因素和生活方式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 病人的良好心理状态可以促进良好的生理状态。身心之间的良好循环互动, 共同促进身体向健康方向发展。因此护理人员掌握系统的护理学、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的知识, 及时发现病人潜在的或现存的心理问题, 运用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对病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病人克服不良心理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树立健康信念, 不仅有益于缩短疾病的进程促进身心康复, 也能有效预防心身疾病, 维护其健康。

(二) 护理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在整体护理模式和新的健康观的影响下, 护理人员已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也会在临床工作中有意识地对病人或家属实施心理护理。但是,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护理人员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临床护理人员学历结构参差不齐, 如年龄较大的中专、大专护士, 很少系统地学习过心理护理方面的知识, 其知识来源于自学或临床经验总结, 高学历如大专以上学历者在学校接受以专业为主的教育。目前护理心理学教材主要由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临床心理护理等部分组成, 开设一个学期, 共32课时, 课时少, 学生只能了解一些皮毛, 在工作中感到以往所学的心理学和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学以致用。调查表明, 护士普遍缺乏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掌握不熟练, 她们学习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靠自学或继续教育等形式, 使之对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等理论与方法掌握不够。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医院, 有调查表明, 基层医院心理护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有:心理护理知识缺乏;心理护理技能欠缺, 执行力不足;心理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混淆。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较随意和盲目, 缺少有效措施, 且针对性不强。心理护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浮于表面、不能深入, 导致心理护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程序缺乏科学性, 评估缺乏全面性, 诊断缺乏准确性, 措施缺乏针对性, 方法缺乏艺术性, 效果缺乏实效性。

三、护士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状况

(一) 护士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及应用的现状

笔者从所在学校2012-2013年的护理本科毕业生论文中随机抽样100份, 其中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有87份, 占87%。在这87份中, 有21份论文题目就是“某某疾病的心理健康教育”、“某某疾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例如“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其论述内容是在药物的基础上给于心理干预护理及健康教育。又如“肿瘤患者便秘的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措施”一文中也提到了有关“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论述, 认为护理人员应给予病人心理支持, 鼓励病人正视自己的疾病, 采取积极的治疗态度, 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其焦虑、恐惧及悲观情绪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由于学生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就不能针对具体病例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整体计划的制定, 如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内容的确定、实施方法手段的选择、评估与改进措施等, 而只停留在常识性的宣教的内容上和形式上。

(二) 护士生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

在护理专业中是否有必要开设护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我们对笔者所在学校2011、2012、2013级本专科生中各抽取100名共计6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

调查结果表明, 有55.11%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 只有25.33%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此课程, 还有19.56%的护生认为开不开设此课程都无所谓。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这一问题上, 认为有必要开设的本科生有58.33%, 高于专科生。

四、结论

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综合护理能力和护理工作质量。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 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 以适应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不能忽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掌握有效的心理健康理论与心理调适方法, 能有效缓解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提高工作实效。

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课程, 有利于提高人群的心理素质, 提升社会人群的整体健康水平。针对以往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和难处, 为护士生专门编写的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加系统和全面, 并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方法, 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临床实践当中去, 对病人及其家属施予积极的心理关怀, 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 改变他们的心态和行为, 这有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桂瑛, 莫雪安, 黄巨恩等.职业护士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1) .

[2]张斌.国内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 2008 (8) .

[3]薛红, 井绪菊, 邵学景等.临床护士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17) .

[4]稻冈, 文昭.减轻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J].国外医学 (护理学分册) , 1991 (2) .

[5]卢咏梅.关注护士心理健康, 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4 (6) .

[6]李爱琴, 张志香, 马晓艳等.护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能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 2011 (3) .

[7]徐红霞.基层医院护士临床心理护理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18) .

[8]程金莲, 韩世范, 石贞仙等.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6) .

[9]曾小云.整体护理模式在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1.

上一篇: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方案下一篇:羡慕的精美爱情非主流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