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员事迹材料

2024-05-31

宣讲员事迹材料(精选12篇)

篇1:宣讲员事迹材料

作为一名老党员,从吉林冶金建设公司退休后,他全身心的投入到理论宣讲工作中,把法律法规、理论政策,送到机关、送到学校、送到厂矿、送到社区,每有新的理论热点出现,他会在第一时间深入基层、主动宣传,他就是被人们亲切称为最美的“草根”宣讲员——兴华街道理论宣讲团团长陈忠革。

多年来,他始终退休不褪色,把全部时间用于刻苦钻研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始终把有效宣传党的政策法规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靠的就是一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年过7旬的陈老师,从法律法规讲到安全生产,从党史、党课讲到学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从十六大、十七大、讲到“群众路线”,没有他不讲的内容;从政府机关到厂矿、学校,从城市社区到乡镇农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校园,从白山黑水到松花江畔,没有他不去的地方,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

从昌邑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刚一开始,陈老师就扎实钻研党的群众路线,他深切的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他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意义,是有助于提高党的纯洁性;是为了坚守党的生命线;是让“中国梦”的构想化为现实的内在保证。‘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名群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让党和人民群众站在一条线上,与人民群众共坐一条板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团结一心,形成合力,加快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奋斗。”

自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陈忠革老师就积极宣讲党的群众路线相关内容。3月份先后为社区党员群众、街道机关干部上党课,宣讲党的群众路线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继承发展,从党走群众路线的根本意义讲到如何践行和传承群众路线,从党中央的总体署讲到基层的具体落实,陈老师结合实例,运用映像资料和报纸摘要形象生动的为我们剖析了党开展群众路线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实际意义,让我们受益匪浅。

篇2:宣讲员事迹材料

一、勤于学习,注重提升理论宣讲能力和水平

该同志原系沙雅县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多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宣讲经验。20,为进一步做好正面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引导群众工作,结合“去极端化”宣传教育,沙雅县在全县范围内公开遴选优秀宣讲员,组建县级专业宣讲队,该同志凭借过硬的理论素质和宣讲水平脱颖而出,成功当选宣讲队队长。进入宣讲队以来,该同志处处以一个党的优秀宣传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宣讲能力。他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充分利用业余休息时间,不断加强新疆“三史”、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党的惠民政策、宗教“极端化”相关知识,系统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等上级会议精神,自觉加强理论修养。工作之余,他坚持阅读各类报刊杂志,学习领会和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尤其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等论述,注重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特别注重学习领会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增强思想的前瞻性、眼光的敏锐性和工作的创造性。

二、深入调研,摸透实情

作为党的理论宣讲工作人员,他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业务能力。工作中,他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同群众实际相结合;把宣讲内容同听课对象相结合,积极探索最佳的讲课方法,力争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理论只有走近群众、贴近群众,才能被群众接受。作为县级宣讲员,面对的多数是基层广大农民群众,为了掌握群众想听什么、最迫切关注什么,热合曼·尕依提同志经常利用宣讲之际和业余时间深入乡镇村组,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农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和宣讲需求,并通过不懈努力,用草根化、群众听得懂、感兴趣的语言讲给基层群众,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作为宣讲队队长,除了宣讲任务,他还要抽出时间管理宣讲队队员,负责给他们上课,分配宣讲课题任务。他对宣讲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从不怕苦怕累。沙雅县是个农业大县,绝大部分宣讲都是下乡深入田间地头宣讲。下乡宣讲路途远,交通也不是很便利,全县171个村(社区)全覆盖宣讲一遍就得20多天,加之县宣讲队没有车辆,经常是他本人驾驶自己的车带上宣讲队员宣讲,他既是宣讲员又是司机,但是,他始终没有怨言,并主动要求去边远的村镇,把较近的宣讲点让给其他同事。

下乡宣讲,听课对象水平参差不齐,多数听课群体是不识字的农民,他一贯坚持的原则是讲党的话、讲群众话、讲当地话,力求接地气、草根化。他非常善于从实际出发,分析听课的对象,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他的课总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听课者很容易听明白,宣讲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圆满完成。

四、践行民族团结,树立宣讲员的良好形象

篇3:如何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感染力

那么, 如何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感染力呢?

一、运用好典型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事件的描写。一个典型的细节, 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给人以深刻印象。《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头的细节描写, 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可谓入木三分。典型真实的细节描写, 是典型宣讲材料不可缺少的, 也是使典型宣讲材料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关键因素。细节写得好, 就能小中见大, 传情传神, 深深地抓住现场听众的心理, 引起强烈的共鸣。例如何祥美《当兵就当能打赢的兵——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四》中就有许多这样的细节描写。何祥美作为一名特种兵, 平时的训练是非常艰苦的。他们经历的困难和磨砺, 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究竟怎样艰苦, 老百姓眼里还只是个抽象的概念。报告中何祥美就用了许多细节来表现他们训练的艰苦:

“无依托据枪定型训练, 我趴在地上端枪、瞄准, 一趴就是几小时。坚硬的地面磨破了肘部, 破了又好, 好了又破, 加上汗水浸泡, 伤口化脓感染, 血水、脓水凝固后粘住衣袖, 疼痛难忍, 每次脱衣服都要用热水把肘部泡一泡。有一次粘得太紧了, 战友找来剪刀, 把我迷彩服的两个肘部各剪了一个洞, 我才把衣服脱了下来。”

“练野外生存……我像原始人一样生吃过带血丝的蛇肉, 到礁石上挖海蛎, 又腥又涩的海蛎, 眼睛一闭硬是吞下去了。石缝里的海蟑螂, 浑身是长长的脚, 往嘴里一放, 喉咙里感觉毛茸茸的, 胃里更是翻江倒海, 但我强迫自己往下咽。”

这两段文字, 没有过多的议论, 但何祥美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却在饱含情感的细节叙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肘部血水与脓水粘住衣袖, 用剪刀剪开口子脱衣服, 生吃海蟑螂的具体过程等, 这样的细节, 听众听了无不动容。如果只是概括地写何祥美据枪定型训练经常要磨破血、生存训练要生吃各种野生的东西, 这样, 事情也交待清楚了, 但缺少了具体的细节描写, 其感人的力量也就大大减弱了。

二、精选事例展开情节

一般来说, 典型事迹报告会时间不会太长, 发言人数四人左右, 发言时间不宜过长。这就要求我们在撰写事迹宣讲材料时必须精心选择材料。通常说来, 一个小标题或小观点之下, 具体展开一至两件典型事例就够了, 其余的事例则应采用概括叙述的方式, 做到点面有机结合。对于能表现典型的思想境界、展示典型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要具体展开写, 特别是有情节性的事例要运用好情节, 增强事例的故事性, 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达到感染人的效果。例如韩昌生《传奇枪王三栖精兵——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一》中, 演讲者在介绍主人公何祥美陆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时, 概括介绍了何祥美武装越野、丛林潜伏、悬崖攀登三项技能。从接受的角度看, 概括的介绍相对比较平淡, 还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 演讲者精心选择了一次对抗综合演练事例进行情节展开, 突出表现何祥美精湛的武艺:

2006年9月, 部队组织自主对抗综合演练, 拉练的任务是, 48小时内渗透到90公里外的“敌”后获取情报。连队先后派出9个小组, 何祥美率3名队员最后一组出发, 为检验部队的实战能力, 导调组派出200多名“蓝军”围追堵截, 沿途必经之地都设置了哨兵、巡逻兵, 还动用了雷达、热成像、战场电视等10多种侦察装备, “蓝军”指挥员自称布下了天罗地网, 麻雀也别想飞过去一只。何祥美带领队员时而化装潜行, 时而穿越丛林, 躲避技术侦察, 突破合围搜索, 一路与“蓝军”周旋。30多个小时过去了, 正当他们又饥又渴、筋疲力尽, 准备找个地方喘口气时, 一架“敌”侦察机呼啸而来, 此时, 他们身边有一个臭水塘, 何祥美用手一比划, 几名队员迅速潜到泥水里, 成功躲过了“敌”机侦察。刚上岸抹了把脸上的泥水, 小股“敌人”又追赶而来, 他又带着队员奔袭七八公里, 甩掉了“尾巴”。这次演练, 何祥美这一组不仅第一个到达预定地域, 顺利获取了情报, 而且通过狙击、偷袭等行动, “击毙”了三批“蓝军”, 成为演练中完成任务最好的战斗小组。

这段材料中, 把何祥美参加对抗综合演练的过程详细地展示出来:演练前, “‘蓝军’指挥员自称布下了天罗地网, 麻雀也别想飞过去一只。”面对巨大的挑战, 何祥美他们能不能完成任务呢?悬念顿生。演练过程, 作者也没有平铺直叙, 而是安排了一个又一个险情,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听众的情感体验也随着情节变化而发生变化, 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通过情节化展开, 概括的材料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听众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被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所感染。

三、叙述要有真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很多的事迹报告会不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材料写得干巴、没有感情。因此, 在写作过程中要在抒情上下功夫。用真情叙写事迹宣讲材料要求作者把自己的爱憎好恶、同情惋惜、赞美歌颂等感情, 不知不觉地融入对人物、事例的叙述中, 主要通过寓情于事的方式来完成。例如冯春梅《大爱在高原奔流——西藏军区某摩步团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 (载人民日报》, 2009年8月29日) 中, 作者自始至终饱含真情, 让听众真切感受到了西藏军区某摩步团的感人精神。作者从自己父亲在西藏牺牲写起, 起笔就定下了全文的基调, “有好长时间, 我不敢再去西藏。因为, 一想到拉萨, 我就会伤心流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对西藏军区某摩步团是怀有深厚感情的。在叙写摩步团的先进事迹时, 作者几次被摩步团的人和事所打动:

我来拉萨最不想听到牺牲生命的故事, 但却接连听到了六个。摩步团建团19年来, 先后有6名官兵在工作岗位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彭秋人, 一名22岁的年轻战士, 就在2005年7月为抢救遇险的藏族老阿妈而牺牲。送别烈士的那天, 长长的队伍从营门一直延伸到墓地。30多名群众手捧哈达, 长跪不起, 失声痛哭……听着这样的故事, 我的内心已被眼泪湿透。

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情, 但字里行间处处都贯注真情, 听众随着作者流泪而感动、伤心。演讲的主题“大爱在高原流淌”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真实感人, 毫不做作。这也提示我们, 在事迹宣讲材料中运用抒情一般不宜使用直接抒情方式, 也少用议论性抒情方式, 最主要的还是叙述性抒情。

四、使用精当的议论

与前面三种增强事迹宣讲材料情感感染力的方法不同, 使用精当的议论是为了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思想感染力。而事迹宣讲材料缺乏思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缺乏必要的议论。事迹宣讲材料中的议论要少而精, 但不能没有, 叙述事例需要一些思想认识性的语言来关联上下文, 体现典型的思想。精当的议论对揭示事迹的思想内涵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 也可在叙述完毕之后, 加上一两句精当的议论, 把材料的思想内涵揭示出来, 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某部队政委陈志洪《忠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二》中的第一个观点“何祥美对党和人民赤胆忠诚”, 作者围绕这个观点精选了何祥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坚持校枪、何祥美与女友分手、地方单位重金诱惑何详美等事例来进行论证, 在每段材料前作者都加了自己议论性的语言, 把这些材料有机地串联起来:“他时刻想着党的要求、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待”、“何祥美和其他年轻人一样, 面临过得与失、进与退、名与利等诸多考验, 他在各种干扰和诱惑面前很有定力, 总是把选择的砝码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这一头”、“作为大名鼎鼎的‘枪王’, 何祥美不但在射击场上凝神静气, 在对待个人名利上也心态平和”, 最后作者来了一段总结性的议论:

何祥美就是这样, 把对党和人民的一片忠诚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用忠诚跨越了训练场上的一个个障碍, 也用忠诚经受住了人生路上的一个个诱惑和考验。

篇4:宣讲员事迹材料

2012年4月,长宁区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在长宁区人民检察院举办。全区政法部门干警代表参加宣讲报告会。

报告会宣讲了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芮振伟先进事迹,还特别邀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三大队民警陈峥作演讲,全面诠释了政法干警应具备的正确价值取向,为全区政法干警树立了榜样,令在场干警深受感动,受益匪浅。会议还就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服务保障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要求。

据了解,在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长宁区人民检察院通过部门推荐、全院干警网上投票评选,选出了6位“身边的榜样”,分别是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反贪局长、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上海市劳动模范芮振伟;当家理财,精打细算的行政装备科科长周正恒;努力践行为民宗旨,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优秀公诉人朱丽群;以“老黄牛”的精神在审查逮捕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的资深检察官任运芳;具备公诉人核心能力,青年干警的杰出代表欧阳昊;勤勤恳恳、埋头苦干技术部门的一名普通检察官归仪明。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忠于职守、甘于平凡、勤于思考、乐于奉献,体现了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篇5:个人宣讲事迹材料

一、通过读书读报进行学习

他退休10年来,坚持学习到老,奉献到老,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和人格魅力,不断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尽心尽意地做出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曾被学府街党委授予“优秀党员”学习型文明家庭“;”夫妻家庭标兵“等光荣称号。他经常说:”党和人民给予我很多,我非常满意,非常满足,只要还活着,就会有继续奉献的一片蓝天!"书籍报刊是她的重要财富。家中有较为丰富的藏书,并有电子书籍;订多种报刊和杂志。她的理念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就积淀在经典作品之中,阅读经典就是与大师对话,就是与崇高为伍。一有空闲就学习,倡导读书与生活的统一,书籍成为她的永恒话题,“奇文共赏”、“疑义相析”“民风了解”成为她生活的一种乐趣;每天晚饭后坐在书桌,学习成为了她追求事业完美、学业成功的强大动力。

二、通过网络学习知识

一个人退休后能否持续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取决于是否做到自觉地持续地学习。她虽然已经是古稀之年,本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都学会了电脑,利用电脑徜徉信息世界,并且善于在搜集与整合中进行学习。

三、通过写作促进发展

该同志热爱写作,并通过写作促进自我发展,是她的又一特色,退休前她写过很多篇文章,都是对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学术研究方面文章。她的论文获奖8篇。在国家级刊物上刊登过四篇:一篇被香港的《现代教学论坛》杂志录用,并获论文金奖;一篇被编入《世纪之光》论文集,又编入《中国教育论文大典》;一篇被编入〈校长管理经典〉一书,并享有该书的著作权和署名权;一篇“名言”刊登在〈全国中小学治学名言大典〉中。其他报刊上,刊登过若干篇。退休后,她写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笔记,写了教育教学100个问答、关于职业教育等文章,数十万字;经常给职业教育杂志提供稿件;2011年《天津老干部》杂志的编委又向她征稿;还写了很多党课讲演稿,特别是在建党九十周年到来之际她利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设备,采用电脑,投影仪等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幻灯片的党史回顾展教材,并在社区学府街及天大附中等多次进行宣讲。受到区、街领导和社区广大党员以及学生们的好评。

有人问:“你已经退休了,还学习那么多干吗?”她回答我说:“我是一名党员,如果不学习,就要脱离了党和我们的社会,跟不上新的形势。只有认真学习,不断进取,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活着才有意义”。一句简单的话语证明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社会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她影响下她们一家人都很爱学习。

新时代,向人们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篇6:优秀事迹宣讲材料

——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于涛宣讲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于涛,来自山东省滨州市。2010年毕业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省团校)政法系社会工作专业,同年7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现在服务于由中组部确定的“援疆试点县”——霍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感到十分的荣幸,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三年的大学生活,充实而精彩,我学习刻苦努力,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热心公益事业,由于表现突出,大学二年级我受香港立法会邀请,随山东省社会工作高校学生访问团赴香港考察学习,同年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大三第一学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被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学期又被山东省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集各种荣誉光环于一身的我,在我毕业前夕,收到了香港立法会一位议员的来信,他邀请我毕业后去香港派驻内地的社工机构任职工作,并欢迎我到香港发展。这时,学校领导也找到我,让我在学校团委实习,将来留校工作。面对两份让所有同学羡慕、嫉妒、恨的工作机会,我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决定,婉言谢绝了留校和社工工 1

作,我要参加西部计划,当一名志愿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青春和热血,建功立业,成就自己一生的梦想。

父母在得知我想要放弃这么好的就业机会,到西部去发展,坚决反对,由于我是家里的独生子,无论如何爸妈都不同意我只身到离家万里之遥的新疆去。为了做通父母的工作,我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政策宣传”,当时恰逢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十七省市对口援建新疆,举全国之力开发、建设,我也积极地和父母讨论有关新疆的话题,希望能够改变他们对新疆的认识,让他们了解新疆的发展和机遇;第二步:“文化渗透”我四处搜集有关新疆的宣传纪录片,有机会就放给他们看,有意无意的把电视调到新疆卫视,平时在家里播放新疆的音乐,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等等,还有一些少数民族音乐,让他们感受新疆的文化;第三步:“温情攻势”我跟父母专门开车到离家几十公里以外的一个新疆饭馆就餐,从未做过饭的我,认真学习了大盘鸡、抓饭的烹制,让爸妈享受新疆的美食,了解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

经过笔试、面试等一系列的考核环节后,我终于如愿以偿的拿到了“西部计划”录取通知书。学校的网站、宣传栏以及校园广播中,对我们这些即将远行西部的志愿者们进行了全面的报道。一位师弟找到了我,激动的说:“师哥,听到你要去新疆,我很佩服你,2008年在学校团干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你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上台发言,当时你说在大 2

学毕业之后,要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时我根本不相信你真会去,就认为你故作高姿态,说说而已,没想到你真的去了,我彻底服了,师哥,好样的!你在新疆等我,明年毕业我也要去新疆,咱们一起志愿服务西部”。

当父母知道我已拿到西部计划的录取通知书后,为了留住我,很快的在滨州的一所高中为我联系好了工作,并且匆匆的为我购买了一套住房,希望能够让我回心转意,留下来。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改变我去西部的决心,父母面对我这个倔强的儿子,无奈的拂手而去。当我一个人孤零零的背着行李在站台上准备登上西去的列车时,看着站台上挤满了来送孩子的家长,心中满是凄凉,没想到父母还是来了,母亲递给我一大包衣服和我最喜欢的零食,一句话也没说,默默的抹着眼泪,父亲狠狠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孩子,去吧,到新疆去吧,去展露你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永远支持你”。一声长笛,火车的轰鸣声掩盖了一切,朝着梦想的地方疾驰而去。

我所服务的霍城县地处中哈边境,山峦起伏,地势险峻。我刚开始的工作是三道河乡与兰干乡的联络员,专门负责传递两乡之间的各类公文函件、机要信息。由于不会骑摩托车,为了抄近路,我徒步穿山而过,每天奔波在6.5公里的道路上,记得当时同事们还给我取了一个外号叫做“穿山甲”,我这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鞋子真的可以穿破,血泡真的可以变成老茧。从夏到冬,逐渐脚步也轻 3

盈了,鞋子磨损的也少了,血泡也不再起了,时不时还会有老乡邀请我进房子喝口热茶,歇歇脚,我不禁感慨:走进基层,你的脚下粘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真情实意地走下去,了解基层,熟悉基层,亲们,你们懂的。通过无尽的努力,兢兢业业的工作,在2011年,我被遴选到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担任一名副县长的专职秘书,并在同年被评为霍城县“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此时此刻,我非常感慨,是共青团组织,把我培养为一名优秀的团学干部,还是共青团组织,给了我西部计划这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的舞台。面对艰苦,我咬紧牙关决不放弃,凭着团学干部特有的的韧劲儿和冲劲儿,在基层中尽情展露着自己的才华。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抓住你身边的每一次机会吧,积极参加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充分锻炼自己,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如今,我两年的志愿服务即将结束,剩下的是无尽的不舍,是终生的感恩。同学们,加入我们这个团队吧,像我一样,度过一段充实的青春,一段奋斗的青春,一段终生无悔的青春。

最后,请允许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时,可以说: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让我们一起为最伟大的“志愿服务事业”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吧!

篇7:关于事迹宣讲材料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本该有着朗朗读书声的教室,却安安静静;本该充满青春气息的校园,却冷冷清清。抗疫有我,闻令而动,朐阳学校的青年教师周满,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积极投入到抗疫中去,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她坚守教书育人阵地,强化抗疫大局认识。家在外地的她,疫情期间并没有退缩,一直留守教育阵地。身为英语备课组长,她总是提前备课,并带领同事们从研讨备课、直播教学、讲解习题到在线答疑、批改作业,一样也不落下。她严格落实传道授业解惑,运用视频家访、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她经常思考,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如何更好的架设网课,如何让学生更加自律的参与网上学习。她常说,守好教师抗疫主阵地,就是守好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作为班主任的她,定期开展线上班会、线上家长会,和家长讨论如何做好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衔接和配合,更好的实现家校共育。而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每一项都亲力亲为,一遍遍的信息报送、一次次的数据核对,她都毫无怨言。她坚信只有确保每名学生的数据精准、核酸检测工作应检尽检,才能为抗疫尽一丝绵薄之力。

篇8:埠村煤矿:基层宣讲员沟通无极限

随着埠村煤矿东区关井闭坑, 转产、转移、转方式的三转战略也越来越深入, 大量人员面临着重新择岗、走出去创业的问题。为了统一职工思想, 引导职工干好本职工作, 确保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 近日, 埠村煤矿在基层设立宣讲员, 并把其作为职工形势任务教育的中坚力量。每个区队上报一名思想积极向上、工作积极主动的骨干职工作为区队的宣讲员, 由矿党委定期进行专门的培训。埠村煤矿党委要求宣讲员每天都要到职工中间讲形势, 每周一次汇报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矿党委对于职工关注的热点, 必须及时给予解答, 由宣讲员对职工进行反馈。对职工的难点问题, 矿上指定问题负责人解答, 也由宣讲员监督问题解决的进度。

篇9:宣讲员事迹材料

会前,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陈俊卿会见了报告团成员,希望他们把自身工作经历融入宣讲,用事迹感化人,用真情打动人,推动全省教育战线掀起“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高潮。

报告会上,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南昌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江风益教授,讲述了他带领科研团队,瞄准发光材料发展前沿,十九年如一日,研发“硅衬底LED项目”,并荣获2015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唯一一等奖的科研经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日新,讲述他们坚守传统医学宝库,传承和创新中医,首创热敏灸新疗法,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艰辛历程。 新余市铁路小学副校长,“全国平安使者”获得者易彬彬讲述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下山桥小学已故离休教师蒋国珍37年爱心助学、资助2万多名学生的先进事迹。“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江西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校长杨乐文讲述了自己团结带领师生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将“袖珍学校”打造成为区域性教育名校的奋斗经历。“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高安市大城镇中心小学教师陈腊英,结合她近十年来身患重病却坚守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在乡村教育战线的经历,诠释了“生活之美、工作之美”的真正含义。全国第三届康复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南昌市育智学校特教教师刘丽萍,讲述了她15年来始终坚守特殊教育岗位默默奉献,与孩子们一起追逐心中梦想的感人经历。

报告团成员的先进事迹,内容真实感人、语言朴实无华、充满人间大爱,让现场聆听的广大党员、师生深受感动、备感鼓舞。

篇10:创先争优个人事迹宣讲材料

——创先争优个人事迹宣讲材料

一张黝黑宽阔的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浓浓的眉毛如描画过一般,健硕的身体,稳健的步伐透出年轻人的质朴。他就是阿尔山林业局防火办专业扑火队员——孙国东,7年的扑火队员工作,铸就了一名森林卫士的坚毅品格。

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耐得平淡、努力工作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班级中他总是每天第一个起床,在大家都起床后他已经整理好自己的内务,开始打扫整个寝室的卫生。

做为一名专业扑火队队员,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每天的训练不但完成教官规定的训练项目,还常为自己增加训练强度,不光熟练掌握风力灭火机的性能和使用,还努力学习维修,解决在使用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在历年的点烧国境防火隔离带工作中,他总是主动担任又脏又累的背油任务,在扑救几次雷击火的战斗中,他也总是挑最苦最累的任务承担,每次都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始终把保护森林、捍卫绿色视为己任。由于工作出色被评为2011防火办专业扑火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还被评为防火办第一个首席扑火队员。

篇11:焦裕禄事迹宣讲会材料[五]

誓 将 遗 愿 化 宏 图

宣讲人 侯璐琳 第8稿 2400字(定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焦书记走了45年了。45年来,兰考人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我们心中的好书记,79万兰考儿女继承焦书记遗志,以他当年“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改变着兰考的贫穷面貌,使兰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从风沙盐碱地到稳产高产田

当年焦书记带领兰考人民锁风沙,改盐碱,排内涝,他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种泡桐、翻淤压沙,挖渠排水等方法,是兰考人民除“三害”的法宝。如今在兰考,当年肆虐的风沙早已不见踪影,横冲直撞的洪魔在按照兰考人的意志,乖乖儿地滋润着豫东平原上的千倾良田,那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现在已是郁郁葱葱的人工林海。

就在焦书记逝世后的第二年,一个已经在乡卫生所工作一年,名叫沈天民的中学毕业生,不顾一切地搞起了小麦育种。因为他发现,卫生所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饥饿造成的。他发誓,向焦书 记学习,一定要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吃饱饭。原本文化水平不高的他,数十年来一直坚持自学,奔走于各大科研院所进修取经。费尽千心万苦,最终培育出30多个高产、超高产和超级小麦新品种,“豫麦66”亩产高达到1441.6斤,创黄淮麦区稳产、单产最高记录,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兰考人民在焦书记当年治理过的盐碱地上,辛勤劳动,科学种植,从过去亩产100多斤,到今天的1400多斤,从昔日长期靠吃返销粮,到今天成了 “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一个兴县富民的绿色产业

种植泡桐树是当年焦书记依据兰考风沙大,盐碱多的实际,带领兰考人民治理“三害”的首选。因为,泡桐有喜沙壤,长势猛,不遮阳,植根深的特点。泡桐树在群众的竞相种植中在兰考大地形成了一道道绿色屏障。那一望无际的泡桐树啊,如同一个个绿色天使,装扮着兰考的大地,美化着我们的家园。

风沙、盐碱,让兰考人选择了泡桐树;而当这一棵棵泡桐树经过十年轮回,长大成材需要砍伐时,兰考人惊喜地发现,这个“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的泡桐树,得益于兰考独特的沙土地和稍显干燥的气候,其木质疏密适度,不易变形,著名的“敦煌”牌乐器生产厂家——上海民族乐器厂对兰考的泡桐板材青睐有加。

由焦书记培养起来的注重实效的兰考人,在发展经济的大潮中再次选择了泡桐树。这茫茫的人工林海,这一茬又一茬的泡桐树,不就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绿色银行”吗?

依托丰富的泡桐资源,一个个板材加工、家具生产、乐器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他们生产的高档家具、建筑材料出口澳大利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古筝、琵琶、扬琴、二胡等乐器销往世界各地并在全国博览会上多次获奖。

年产值50多个亿,年创利税上亿元,使兰考成为全国最大的泡桐加工基地。

看着兰考人生产的二胡、琵琶和古筝,我们更加思念能拉善唱、多才多艺的焦书记。我想,如果焦书记还活着的话,他一定会用兰考人生产的二胡拉上一曲《泡桐颂》,那,我们会受到多么大的鼓舞啊!

从出门要饭到外出创业

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贫穷,许多兰考人被迫外出要饭,焦书记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感到十分痛心,决心带领兰考人民除“三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如今,沐浴着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春风的兰考人,走出了家门,不过不是出门要饭,而是出门创业。这些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兰考人,凭着吃苦耐劳的韧劲和敢打敢拼的闯劲,从最底层干起,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站稳了脚跟。在北京大兴区就有一个由5000多名兰考人组成的“兰考许河村”。他们生产的保暖材料、粘合剂、建筑胶等产品已占北京60%的市场份额,其中不少人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创业者。

让人欣喜的是,这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心系家乡,反哺家乡,把在外挣到的资金投向兰考,在家乡办起了不少企业,为家乡父老提供了就业岗位。这些兰考的优秀儿女,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以自己的奋斗和业绩,树起了兰考人勤劳致富的新形象。

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焦书记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那高尚的情操,已经成为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宝贵的民族财富,成为党员干部心中一面鲜艳的旗帜。

焦书记逝世45年来,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老百姓,每年都有大批的人们从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专程来到兰考,瞻仰焦书记陵墓,参观焦书记事迹展览,焦裕禄纪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仅去年的参观人数就达64万。

在兰考,焦裕禄精神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工作的动力、行为的标杆。

兰考有个闻名全国的优秀民政局长田良贵。为把党的关怀真正送到群众心坎上,他每年下乡的时间都在100天以上,遇到异常天气,别人是屋外往里跑,他是屋里往外跑,全县1000多户特困户和伤残军人,谁家房有几间,粮有几斤,灾有多重,他都一清二楚。

兰考还有一个无人不晓的优秀村支书杨保森。为把一个10年换了9任村“两委”班子、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元的穷村、乱村治理好,他主动从县发改委副主任的位子上退出,自愿到村里任支部书记。他不要工资,不吃请,不请吃;为村里筹资金,跑项目,不到三年把这个穷村、乱村建设成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从田良贵和杨保森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焦书记当年那种“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和“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的奉献精神。

今年4月1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程来到兰考,重温焦裕禄事迹,向焦裕禄陵墓敬献了花圈,他语重心长地说:“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45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定格在历史上,永远不会过时。”

篇12:如何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感染力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事件的描写。一个典型的细节往往最能打动人心,给人以深刻印象。《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头的细节描写,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可谓人木三分。典型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典型宣讲材料不可缺少的,也是使典型宣讲材料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关键因素。细节写得好,就能小中见大,传情传神,深深地抓住现场听众的心理,引起强烈的共鸣。例如何祥美《当兵就当能打赢的兵――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四》中就有许多这样的细节描写。何祥美作为一名特种兵,平时的训练非常艰苦,他所经历的困难和磨砺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究竟怎样艰苦,老百姓心目中还只是个抽象的概念。在这一材料中何祥美就用了许多细节来表现他们训练的艰苦:

“无依托据枪定型训练,我趴在地上端枪、瞄准,一趴就是好几小时。坚硬的地面磨破了肘部,破了又好,好了又破,加上汗水浸泡,伤口化脓感染,血水、脓水凝固后粘住衣袖,疼痛难忍,每次脱衣服都要用热水把肘部泡一泡。有一次粘得太紧了,战友找来剪刀,把我迷彩服的两个肘部各剪了一个洞,我才把衣服脱了下来。”

“练野外生存……我像原始人一样生吃过带血丝的蛇肉,到礁石上挖海蛎,又腥又涩的海蛎,眼睛一闭硬是吞下去了。石缝里的海蟑螂,浑身是长长的脚,往嘴里一放,喉咙里感觉毛茸茸的,胃里更是翻江倒海,但我强迫自己往下咽。”这两段文字没有过多的议论,何祥美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品质却在饱含情感的细节叙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这样的细节每个听众听了都会动容的。如果只是概括地写何祥美据枪定型训练经常会磨破肘部、生存训练要生吃各种野生的东西,就会因缺少具体的细节描写而大大削弱其感染力。

二、精选事例展开情节

一般来说,典型事迹报告会时间不会太长,发言人数在四五人左右,发言时间也不会过长。为此,我们在撰写事迹宣讲材料时就必须精心选择材料。通常说来,一个小标题或小观点之下展开一两件典型事例就够了,其余的采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做到点面有机结合。对于能表现典型的思想境界、展示典型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要具体展开写,特别是情节性事例要运用好情节,增强事例的故事性,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达到感染人的效果。例如韩昌生《传奇枪王三栖精兵――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中,演讲者在介绍主人公何祥美陆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时,概括介绍了何祥美武装越野、丛林潜伏、悬崖攀登三项技能。从受众的角度看,概括介绍比较平淡,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演讲者精心选择了一个对抗综合演练事例突出表现何祥美精湛的武艺:

9月,部队组织自主对抗综合演练,拉练的任务是,48小时内渗透到90公里外的“敌”后获取情报。连队先后派出9个小组,何祥美率3名队员最后一组出发,为检验部队的实战能力,导调组派出200多名“蓝军”围追堵截,沿途必经之地都设置了哨兵、巡逻兵,还动用了雷达、热成像、战场电视等10多种侦察装备,“蓝军”指挥员自称布下了天罗地网,麻雀也别想飞过去一只。何祥美带领队员时而化装潜行,时而穿越丛林,躲避技术侦察,突破合围搜索,一路与“蓝军”周旋。30多个小时过去了,正当他们又饥又渴、筋疲力尽,准备找个地方喘口气时,一架“敌”侦察机呼啸而来,此时,,他们身边有一个臭水塘,何祥美用手一比划,几名队员迅速潜到泥水里,成功躲过了“敌”机侦察。刚上岸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小股“敌人”又追赶而来,他又带着队员奔袭七八公里,甩掉了“尾巴”。这次演练,何祥美这一组不仅第一个到达预定地域,顺利获取了情报,而且通过狙击、偷袭等行动,“击毙”了三批“蓝军”,成为演练中完成任务最好的战斗小组。

这段材料中,作者把何祥美参加对抗综合演练的过程详细地展示出来:演练前,“‘蓝军’指挥员自称布下了天罗地网,麻雀也别想飞过去一只”。面对巨大的挑战,何祥美他们能不能完成任务呢?悬念顿生。作者对演练过程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安排了一个又一个险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听众的情感体验随着情节变化而发生变化,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通过情节化展开,概括的材料立刻变得生动起来,听众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被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所感染。

三、叙述要有真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很多事迹报告会之所以不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材料写得干巴、没有感情。因此,写作时要在抒情上下功夫。这就要求作者把自己的爱憎好恶、同情惋惜、赞美歌颂等感情不知不觉地融人对人物、事例的叙述中,主要通过寓情于事的方式来完成。例如冯春梅《大爱在高原奔流――西藏军区某摩步团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载《人民日报》8月29日)中,作者自始至终饱含真情,让听众真切感受到了西藏军区某摩步团的`感人精神。作者从自己父亲在西藏牺牲写起,起笔就定下了全文的基调:“有好长时间,我不敢再去西藏。因为,一想到拉萨,我就会伤心流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西藏军区某摩步团是怀有深厚感情的。在叙写摩步团的先进事迹时作者几次被摩步团的人和事所打动:

我来拉萨最不想听到牺牲生命的故事,但却接连听到了六个。摩步团建团来,先后有6名官兵在工作岗位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彭秋人,一名22岁的年轻战士,就在7月为抢救遇险的藏族老阿妈而牺牲。送别烈士的那天,长长的队伍从营门一直延伸到墓地。30多名群众手捧哈达,长跪不起,失声痛哭……听着这样的故事,我的内心已被眼泪湿透。

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真情,听众随着作者流泪而感动、伤心。演讲的主题“大爱在高原流淌”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真实感人,毫不做作。这也提示我们,在事迹宣讲材料中一般不宜采用直接抒情方式,也少用议论性抒情方式。

四、使用精当的议论

与上述增强事迹宣讲材料情感感染力的方法不同,使用精当的议论是为了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思想感染力。事迹宣讲材料中的议论要少而精,但不能没有,叙述事例需要一些思想认识性语言来关联上下文,体现典型的思想。精当的议论对揭示典型的思想内涵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也可在叙述完毕之后加上一两句精当的议论,把材料的思想内涵揭示出来,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某部队政委陈志洪在《忠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二》中论述第一个观点“何祥美对党和人民赤胆忠诚”时,围绕这个观点精选了何祥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坚持校枪、何祥美与女友分手、地方单位重金诱惑何祥美等事例来论证,在每段材料前作者都加了议论性的语言,把这些材料有机地串联起来:“他时刻想着党的要求、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待”,“何祥美和其他年轻人一样,面临过得与失、进与退、名与利等诸多考验,他在各种干扰和诱惑面前很有定力,总是把选择的砝码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这一头”,“作为大名鼎鼎的‘枪王’,何祥美不但在射击场上凝神静气,在对待个人名利上也心态平和”。最后作者来了一段总结性的议论:

何祥美就是这样,把对党和人民的一片忠诚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用忠诚跨越了训练场上的一个个障碍,也用忠诚经受住了人生路上的一个个诱惑和考验。

议论不仅提纲挈领地引出几段叙述文字,而且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思想性。何祥美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在作者议论性语言中逐步得到升华。如果没有这些精当的议论,听众似乎也能捕捉到主人公身上的闪光点,但相对而言,人物形象、思想精神就不够鲜明,典型宣传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上一篇:施工员求职的简历自我评价下一篇:马原复习资料终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