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早恋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2024-07-08

关于中学生早恋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通用8篇)

篇1:关于中学生早恋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课题组长:陈**

组员:

陈** 冯** 万** 万** 李** 吴** 吴** 施** 赵**

校内外指点老师:

子曰先生

成员所在班级及分工:

高一奥赛班

小组分工

姓 名 主要负责事项

吴** 冯** 赵** 统计资料

万** 陈** 吴** 上网查资料及课外访问

燕** 李** 万** 总结研究报告及写论文

使用的工具: 课题研究所需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场地、器材学校、校园、电脑、问卷等

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范围:

1、 校内外的老师及老师的意见

2、 校内外的中学生

课题由来:

校园恋情是一个既古老又敏感的话题,尤其是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情感和自身定位的“漂泊期”,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心灵的律动,构建健康而温馨的精神家园,成为长期以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在当今社会环境下,随着人们人生观、世界观等各种理念的交汇、碰撞,我们或许应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来审视中学生恋爱现象,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好自己,把握好未来,给忧心忡忡的家长,老师们一个较为冷静、客观的视角。

课题背景:

当今社会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好多学校,好多老师都说中学生不可以早恋,好多家长都说中学生不可以早恋.还有好多研究的人都说中学生早恋不行.那到底早恋在中学生心中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每个中学生都赞成早恋那到底早恋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不是真的只有坏处呢会有好处吗 ?

课题研究的目的:

家长和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中学生的`黄金时段,不应该早恋。那到底早恋在中学生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概念。对于中学生,他们自己赞成早恋吗?那么导致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为此我们决定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通过这份研究报告希望可以使中学生和广大家长老师对早恋有一个更深的认识,知道早恋到底有那些好处或那些坏处。让中学生知道当早恋的时候应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学生早恋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有的人认为它对中学生是有害的会影响学习和发展,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和对待它就不会有什么危害.那么早恋在中学生心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中学生为什么要早恋呢他们对早恋持有怎样的态度呢早恋对中学生造成怎样的影响呢广大中学生知道了解为什么家长和学校再三反对早恋吗还有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早恋呢

课题研究的期限:-9-1至2007-5-30

课题研究的初步计划和过程: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9月 查阅资料、选择课题 阅读

月初 撰写开题报告 填表格

2007年10月中----11月 上网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调查研究

2007年12月 总结资料,撰写中期报告 讨论总结

1月 ---2月 问卷调查、校内问卷 调查研讨

203月---5月 撰写终期报告,答辩 讨论总结

预期的成果:所研究的课题得到资料查阅 顺利进行完成报告

课题研究拟使用的方法:

1.上网查阅

2.查阅资料

3 学校内考查

4、 访问老师和一些家长

5、 问卷调查

6、 论文总结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写出调查报告或撰写出有价值的论文

开题时间:2007年9月1日

参加人员:小组成员

结论:

当今社会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学校、家长、老师都反对中学生早恋。但到底早恋对中学生是否有影响呢?会有什么影响呢 ?为此我们组合成一个小组,决定对这一个问题进行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对早恋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我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早恋的定义,制定调查问卷,向校内外的中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我们收回来的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制成表格进行比较。我们分析出现在中学生的早恋现象比较严重,好多中学生都沉迷在早恋中,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篇2:关于中学生早恋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简要背景说明(选择此课题的理由):

高中阶段的男女生正处于豆蔻年华,是生命总中的黄金时代,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期待幸福,有我意识的逐步完善是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重视自我完善。据上海、山西、沈阳、广东等地的调查,53%的男生从15~17岁开始有亲密的异性朋友。68%的女生从15~17岁,开始有亲密异性朋友。据了解,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学都认为早恋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和学习,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向往纯洁的友谊,寻求同伴的理解,是这一时期青年心理需求的反映,容易陷入早恋。对于早情,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认识不清早恋的利弊,不会衡量,因此,对此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分析这些原因是为了让同学们明白和了解早恋的利弊,并调查校园中的早恋情况。且针对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得出早恋大多是弊大于利的结论,从而让同学们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学习。让学生区别友情与爱情界限,了解爱情含义,增强自控能力,促进男女学生正常健康的交往,利于更好对付和认识男女关系,与早恋问题。

主导课程:

政治

相关课程:

语文、政治

预期的成果(论文、调查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等):

论文、调查报告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等):

篇3:关于中学生早恋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于是做高一新生历史学习情况调查, 欲善其事 (教学) , 材 (主体) 之当下态况不可不察。

一、调查目的

编制指向反映受测者对历史教育目的、形式、评价方式等认知水平及对教师历史授课能力需求的问卷, 通过了解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动机、已有知识经验, 进而确定其学习活动之最近发展区, 为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提供落脚点, 服务于培养具有批判精神和人性关怀的现代社会公民。

二、调查对象

地处城郊接壤带的一所既逊省一级重点精英 (姑且言之) 殚精竭虑下猛功夫“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千里”昂扬勃发斗志, 又浅同侪因循旧价值判断为忝列职、技校门墙而滋生羞挫心理的省三级重点高一全体新生。

三、调查内容

1、学科学习动机的自我归因

2、学科知识经验的主体估价

3、学科教育价值的经验感知

4、学科学习风格的内省界定

5、学科教学活动的模式期望

四、调查时间

11月10-16日, 2007-2011延续五学年上学期期中考后一星期。

五、调查方式、结果

半封闭 (固定、标准答案与被问卷者自主自由答案并存) 不记名发送式自填问卷, 每年回收率94.4%—99.5%。统计五次问卷 (有效卷凡1980份) 中共性单选问题:

1、您最感兴趣的是

□政治制度 (17.4%) □经济结构 (13.3%) □思想文化 (15.8%) □其他 (请试说明…) (53.5%)

2、您的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

□历史课本 (72.5%) □专业书籍 (1.1%) □小说 (19.4%) □其他 (7%)

3、您在学习历史中的最大体验是

□树立历史观、培养道德感 (0.1%) □掌握渊博知识 (82.5%) □训练记忆力 (14.6%) □其他 (2.8%)

4、您最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 (69·2%) □理解记忆 (23·4%) □其他方式 (7·4%)

5、您最喜欢的历史课评价方式:

□开卷考试, 以减轻学习压力 (61.6%) □闭卷考试, 以落实基础知识 (23.8%) □开闭卷结合, 开卷开放性, 考察综合能力, 闭卷考察基础知识 (14.6%)

六、调查体会

结合学生访谈、教学, 体悟:

1、教材。

最顶级宫廷御厨精心烹饪的佳肴美味也有不讨客人好的时候, 17.4% (政治制度) +13.3% (经济结构) +15.8% (思想文化) <50%的兴趣度振聋发聩施教者引导学生构建合理“膳食结构”习惯同时务必考量适当添置“食材”以长教材可读性, History (历史) =hi (嗨) +story (故事) , 读维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 我们惊讶哲学的事居然可以写得如此有益并且有趣。

2、教学。

较单一经验获取渠道 (72.5%来自历史课本) 联合大约聊胜于无的课外摄入量对抗初中开卷评价诱发的惰性和自然记忆遗忘规律而积淀下的历史知识储量对接上高中专题史体例时捉襟见肘, 自主探究精神遭遇学完二十六个字母雄心破解达芬奇密码式尴尬逼迫师、生重组历史知识体系乃实现历史教育诸理想之先行。

3、目标。

当寄予高期许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囿于匮乏客观测量标准以资操作, 不论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抑或培养科学历史观的美丽期盼在对高考成绩的极致渴望中折戟“滑铁卢” (最大体验树立历史观、培养道德感0.1%) , “其身正, 不令而行”, 教师个人魅力所携带的底蕴嬗变为学生人文素养不可或缺滋补。

4、学法。

“臭名昭著”的死记硬背用69.2%用户群在特定学科诸如历史强劲昭示着背诵的生命力 (一切知识, 只不过是记忆—培根) 并于不经意间泄密绑架想象力的或不是死硬文字却是躲藏文里字间的死硬思想—标准答案, 直面知识狂潮浪峰奔袭而至, 学习掌握一种源起古希腊西摩尼德斯建立在意象和联想之上的卓有成效的记忆法直指教学知识点当是时突显意义悠远。

5、评价。

通过引导阅读、讨论、理解、分析、评价、诠释尽可能度呈现的多视角史料基础上所完成的专题作业 (小论文) 考察并培养学生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能力, 舒缓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科量及知识内容展衍对学习方式、思维模式的进阶要求所造成新生磨合期学力、心理负荷而表现出的眷恋前评价方式趋向 (61.6%支持开卷) , 丰富学科多远化评价。

参考文献

[1]葛龙庆:《高中生对历史及历史课程认识的调查报告》, 《历史教学问题》, 2004, (03) 。

篇4:关于中学生早恋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这次问卷调查是为了了解两年来课题实施的效果,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我们语文老师下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本次调查共收到学生的答卷164份。这份问卷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共10题;第二部分是主观题,有两题。调查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复习情况等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记名回答。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数据整理和结论分析。

二、数据整理及分析

1.学习主动性

调查中,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占47%;需老师同学督促的占4%;完成任务比较拖沓的占21%。这说明经过课题实验,有半数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自主意识也比之前有了大幅提高,这对基础薄弱的农村学生来说,是个可喜的进步。

2.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调查中,预习时努力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占17%;部分做到的占80%;很少预习的占3%。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已有预习意识,学生已经建立了自主学习观念,预习的作用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调查反映,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当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检查预习效果,对部分后进生应提出预习要求和目标,并对难以处理的问题作必要的提示以降低预习中的困难。

3.课堂教学情况

教师授课时间分配调查:认为老师上课讲得太多的占46%,老师上课应该多讲一些的占23%,时间合适的占32%。参与课堂讨论调查:积极投入参与讨论的占28%,偶尔参加的占57%,没兴趣参加的占15%。这反映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改进了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的主流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说明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较大的成效。教师在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主学习氛围,让他们多尝试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课后复习方式:把重点内容看熟练的占26%,抓重点和难点的占37%,以单元为单位复习的占33%。以上数据说明,经过课题实施,“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已有大部分学生倾向于自觉、自主复习。并且能在复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说明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已逐渐养成。但教师还要在复习方法指导上多下工夫,让学生的复习实现高效率。这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三、调查结论简析

1.通过调查可知,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通过恰当的评价鼓励不善发言的学生。数据反映目前虽然进行了深层改革,进行了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但学生对自己潜力发挥仍感不足。说明课堂上还需要加大学生研究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力度。要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和创新能力。

2.自主性学习中,学生只有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才能较好地适应快节奏的教学形式。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已养成预习习惯,并且较好地体现预习效能,预习的方法有了改进。但学法指导方面,还需加强,少数学生预习具有盲目性。预习时,把做题当作主要目的,而忽视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因此,预习时教师课前进行必要的预习指导,以及预习检查都是不可忽视的。

3.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精神。调查反映,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自主探索,手脑并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且有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知识的结果需要自己去探索,只有自己勤奋,才能较好地获得知识,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学生逐渐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先学后导,自主钻研,互相讨论”的学习习惯,逐渐“能学”、“会学”。

四、展望和思考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特别强调和提倡自主学习。我们认为,我校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贴近实际,开展研究意义极大。后阶段自主性学习课题研究需在教学生“能学”“会学”“巧学”这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教师要在实践中,总结出最佳的导学策略。

调查中我们看到,语文课还需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师要不断听取学生意见,尊重多数学生的选择。要相信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异想天开”。学生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对知识的消化,吸收需要一个过程,而自主,合作,探究需要一个和谐开放的空间。因此,教师应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安排学生的参与时间,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次调查,增强了我们课题研究的信心,看到大多数学生能够适应自主性学习方式,变得越来越会学,越来越“聪明”,我们备受鼓舞。但我们也认识到,课题研究中尚有许多方面还不完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大胆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真正地使课题研究服务于教学,推动新课改的进程。

篇5:关于中学生早恋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中学生健康饮食的调查研究

指导老师

朱少庆

课题组成员

张佳音、高佳颖、邱朱晨、高洁、张晴、余亚生

组长

高洁

主导课程

研究性学习

相关课程

课题背景

说明

现在,中学生关于健康饮食的了解越来越淡薄,有些同学甚至对健康饮食不甚了了,吃着垃圾食品却浑然不觉。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调查研究中学生对健康饮食的了解情况,并让同学们更多地知道健康饮食的知识,同时也让同学们懂得如何健康科学地饮食生活。

主要研究

方法

上网查找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归纳法、综合调查法

活动计划

任务

分工(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

实地调查

设计问卷调查

摄影

调查

整理

写报告

打字

高洁

高佳颖、高洁

朱少庆

邱朱晨

邱朱晨

余亚生

活动步骤

阶段

时间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阶段1

第9周

确定参与人员,确定研究主题

完成开题报告

阶段2

第10、11周

进行前半阶段的研究

完成研究计划、问卷编制发放回收

阶段3

第13、14周

进行后半阶段研究

查找资料、完成问卷汇总

阶段4

第15、16周

撰写研究心得、结题报告,完成资料上传

篇6:关于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青少年的思想越来越开放。随着青少年的早熟,出现了令家长和社会焦虑的早恋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青少年对早恋问题所持有的态度,我们小组就湛一中高

一、高二级部分同学展开了调查。

本次调查结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共发了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2份,调查人数达400之多。其中男生占56%,女生占44%。从此次的调查结果可以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对早恋现象还是有共同看法的。

第一,在本次调查的主体中,对早恋持中立态度的占比例较大,占69%;投支持票的占中等比例,为26%;而反对早恋现象的仅为5%。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我们中学生的思想日趋开放,不像老一辈人那样拘束,认为早恋并无对错可言,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即可。

第二,有过半中学生认为早恋应是在12至15岁之间,超过16、17岁就不能算是早恋了。在问及怎样才算是早恋时,有112人选择了“牵手”这项,而多达184人则选择了“接吻”这一项。并且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仅有少部分的中学生被认为是早恋,这是一个值得欣慰的消息。说明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还是不错的。第三,针对早恋问题,家长和学校肯定会出面干涉,那效果又如何呢?是否显著?中学生作为当事人,64%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对早恋的制止是完全无效的,仅作为表面的口头语言,并无太大的实际意义与作用。另外对于父母的管制,有61%的人表示若在恋爱过程中遭到父母反对的话,不会因此而终止这场恋爱。从明显的数字比例可以看出,学校、家庭对中学生早恋的措施并不奏效,应适当加强力度才有可能制止中学生早恋的现象。

第四,按照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看法:早恋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皆为负面。但调查显示,仅有不到6%的人赞成这个观点;有75%以上的中学生认为早恋的影响正面、负面皆有,利用得好也能成为一股动力,若沉溺与卿卿我我之间,则必然是一大阻力。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可见中学生群体对早恋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的的,只要稍加引导就会走向美好的。

第五,当被反问及早恋的原因时,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认为是相互喜欢的,并无虚情假意之说。这大概会消除了些许家长的忧虑。另外,有近乎一半的的人认为现代中学生之间是存在所谓的“真情”的。但这种“真情”并不长久,调查结果显示:有62%的情侣每隔几个月就会变换一个男(女)朋友。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经过这次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现代的中学生思想越来越开放和独立,在对于“早恋”的问题上都有自己的分寸,但不够深刻。此时,学校和家长不应该一味的去阻止、去反对。这样只会刺激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不妨换个角度试试,站在中学生的立场来与他们交流,正确的引导,或许这样会更理想。

附:

关于中学生早恋现象的调查问卷

关于早恋现象,大家一定不陌生。这份问卷仅当作小组写报告的资料,不涉及个人利益问题及其他,望各位同学尽量据实回答。谢谢合作!请以画“正”字的方法作答。(注:男的用黑笔,女的用红笔)

1.性别:男:女:你觉得早恋属于哪个年龄区间?

A.12岁以下B.12~15岁C.16~18岁

3.你认为发展到什么程度算早恋?

A.牵手B.拥抱C.接吻D.暧昧E.其他

4.你是怎样看待早恋的?

A.支持B.反对C.无所谓D.理解,但不支持

5.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大约有多少在谈恋爱?

A.大部分B.小部分C.一半

6.你觉得身边的同学谈恋爱是为了什么?

A.有面子,可以炫耀B.互相喜欢C.解压D.其他

7.你看到身边的人早恋,你的感觉是什么?

A.羡慕B.妒忌C.鄙视D.其他

8.你认为中学生恋爱对学习有何影响?

A.动力B.阻力C.皆有D.完全没影响

9.你觉得每次约会你需要花费多少钱?(男生回答,没有则假设)

A.20元以下B.20~50元C.50~100元D.100元以上

10.你觉得每次约会你需要花费多少钱?(女生回答,没有则假设)

A.基本不用花钱B.偶尔给钱,但不多

C.基本都是我给钱D.其他

11.如果你的父母反对你在中学阶段恋爱,你会终止这场恋爱吗?(没有则假设)

A.会B.不会

12.你觉得学校对早恋现象的制止有效果吗?

A.很有效B.有效,但不明显C.完全无效D.不知道

13.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谈恋爱大部分大概多久换一个男(女)朋友?(或根据个人情况回答)

A.几周B.几个月C.几年

14.你觉得中学生谈恋爱会长久吗?

A.会B.很少C.不可能

15.你觉得中学生会有所谓的“真情”存在吗?

篇7:关于中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任务及学习压力的陡然加大,相当一部分同学感觉很不适应,平时表现及学习成绩不理想,引起了家长朋友的焦虑。现在的社会,应该说学生成人比成材更显重要。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倡导“学生全面发展,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亮点”,是大势所趋。为此,学生要从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至为关键。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的情况,掌握其学习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设计并进行这项调查。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我们以初一学生为对象,接受调查问卷的学生达200多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分析

1、学生课前准备及预习的习惯

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从上调查显示,约占94%的学生一听到上课铃响了以后,都能停止户外活动,迅速进教室。但进教室后讲话的学生所占的比例约占36%左右之多。上课用的学习用品能每天带齐的还不到总人数的70%。究其原因,学生书包沉重,为减轻负担,每天只携带课表上安排课程的学习用品,有时临时调课,便显得慌乱;有的则由于自理能力差,没有自觉整理书包的习惯。书本、文具盒随意乱放的现象或还在课桌里的约占14%左右。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上好课的基本前提,它有利于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保证上课的质量。这一方面学校已按行为规范的要求、标准进行了训练,但检查考核评比工作未能深入持久真正落实,出现了抓一抓,紧一紧,放一放,松一松的现象,或还没有引起各任课老师的足够重视。在貌似平静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2、学生上课听讲、思考的习惯

学生上课听讲、思考的习惯从上表显示,能真正做到上课从不做小动作、注意专心听讲的学生比例不高,其比例还不到20%,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要求学生上课时眼睛注视老师,根据老师的要求注视黑板或看课本,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学生的听课行为往往受学习情绪影响和教师授课质量、组织教学的能力所影响。学生感兴趣的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现象相对较少,反之则多。另外,学习环境干扰等因素,也会干扰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上课听讲时能积极思考、爱动脑筋近占26%。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爱动脑筋学生数的百分比四、五年级较高,说明这个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强。遇到疑难的问题时,大多数学生能主动请老师、同学,约占61%,但上课时不动脑筋,有疑问时不敢发问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甚至有4~6%的学生学习敷衍,有疑惑也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在这里也反映学习能力的问题。学生学习过程应是不断地生疑(发现问题)、质疑(提出问题)和解疑(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热爱学习,勤学苦练、善于思考的精神是不可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因此,不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习惯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学生的听课装态的变化而变化的。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 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 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4、学生作业习惯

学生作业习惯有效地进行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能培养一个人健康的学习习惯和高度自觉的学习责任感。但目前许多学生作业的方法不健康,做作业前并不注意复习知识,不把握重点、难点及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而是拿起本子就做,因此能做到先复习再作业的学生比例并不很高。三年级占42%,四年级占67%,五年级占43%,六年级占29%,学生作业的习惯与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有序训练很有关系。做完作业后能自觉验算的学生仅在27%,不少学生依赖于家长检查或打听结果的高达60%,这不仅说明学生的自信心存在问题,引起关注,而且它掩盖了学生学习上的许多薄弱点,影响老师得到的反馈信息的正确率,使老师不能及时很好的调控。但从表中显示,学生已养成了及时订正的习惯,占80%。它也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质量。

5、学生复习考试习惯

学生不大重视复习,课前长期坚持复习旧知的仅占37.7%;课后马上复习的占35%;能当天对照笔记,熟记要点,以后不断适时复习的占17.6%;无作业时,能主动复习的占36.39%;能坚持循环复习占25.1%。只有在做作业时,才有44.7%的学生会选择复习课堂笔记;考试前,59.8%的学生会进行复习。这说明学生对复习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问题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引导学生复习。

四、结论与建议

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生越小,越容易养成健康的习惯,也最容易保留这种习惯。日本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为此,我们认为:健康的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大改进。因此,尽早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年龄越小,越容易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形成的健康的学习习惯也越容易巩固。不健康的学习习惯发现得越早,也越容易纠正。我们正鉴于这种认识,把从小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是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和最为基本的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有以下几点:

1、及时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习惯

从初一上学期开始,使学生达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习惯,要让他们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决不能拖拉。把每个规定学习时间分成若干时间段,依照学习内容及要求,为每个时间段规定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一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达到具体的阶段学习目标,减少乃至避免学习时走神或注意力涣散的情况,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完成每个具体学习任务后,适当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有一种成功后的愉悦感。

2、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3、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4、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5、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而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做作业可以为复习积累资料;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6、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将要多花几倍的时间,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7、多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关于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阅读兴趣,要结合课内外,向学生推荐好书。校内外结合,创造良好阅读条件,开设阅读指导课,激发阅读兴趣,引导正确的阅读习惯,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并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评比活动。为了保证调查问卷情况的真实性,每个学生只写上班级,不写姓名,以显示学生自己存在不健康的学习行为习惯而不受到老师或同学的批评或指责。

中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

年级:__ 班级:__ 姓名:__ 性别:__ 年龄:__

下面是关于你本学期学习方法的调查题,请你仔细、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此卷有助于我们和你自己了解你都运用了那些学习方法。谢谢!

本卷的填写方式是在每道选择题中,必须选择一个选项,请不要漏选,也不要在一道内选两项。请认真回答这些问题后,再看后面的评分方法。

1、如果老师布置一项社会调查让你在寒假中完成,并要求开学后提交一份报告,你会:()a、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量 b、到网上去下载一份,应付了事

c、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块完成并趁机游玩

d、形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对这份报告贡献自己的力

2、本学期开学之前,你一般情况下会:()a、无所事事,等待开学b、只要准备好开学所需要的物品就可以 c、检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

d、考虑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争取有所进步

3、你认为应该在早读、下午上课或晚自修前的多长时间内引导大家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a、5分钟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4、有的同学表示课前预习对自己学习有很大帮助,所以习惯预习;而有的同学表示预习对 学习并没有什么帮助,所以不预习。你呢?()

a、不预习b、很少预习c、老师布置预习才预习d、经常预习

5、如果你预习,那你都经常预习那些科目?(注意:上面选不预习的同学不用填此项。)()a、自己喜欢的科目 b、自己喜欢那位老师的科目 c、家长强调的重点科目 d、预习自己认为成绩不理想的科目

6、预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注:选不预习的同学这一组题目可以不用填写)a、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

b、阅读要学的内容,并归纳出重点和难点

c、阅读要学的内容,归纳出重难点并划出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 d、阅读要学的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疑难

7、课堂上,你最喜欢()a、答问 b、自由阅读 c、老师讲解 d、讨论

8、有的同学表示会在课堂上课过程中常常走神,你呢?()a、对感兴趣的内容很认真,不感兴趣的就干别的事情 b、上课内容听不懂时会走神

c、认为上课内容已经很懂了,不用听 d、基本不会走神

9、不同的同学都有自己的听课方式,你是怎样的呢?()

a、听课时不记笔记,但愿意想,会配合老师的节奏(如:回答问题等)b、老师让记什么就记什么

c、听课时会记自己认为重要的笔记,但常常听不到老师讲的下面的内容d、一面听,一面把老师讲的和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记在书上

10、你觉得自己的听课效果怎样()a、不清楚 b、全听不懂 c、部分听懂 d、全能听懂

11.等级科目课上,你通常()a、完全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没有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 b、主要精力放在解题上,没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认真复习

c、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又注意解题及解题后的反思、总结 d、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究,并经常与同学一起讨论、交流、开学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成绩不太理想,你一般情况下会()a、不学习了,反正学不会

b、听天由命,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c、确定自己的薄弱学科,狠下功夫d、请教老师,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对路

13、上自习课的时间里,如果没有老师在场()a、无所事事,逮着什么就看什么

b、看哪个老师布置的作业多就做哪个学科的作业 c、查缺补漏,抓紧时间学习自己的薄弱学科 d、思考今天的学习情况,做好总结

14、你与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情况是()a、不与其他同学探讨学习方面问题 b、有同学经常对自已学习有帮助 c、经常与其他同学探讨学习心得 d、经常帮助其他同学

15、关于复习你是怎样做的呢?()a、在平时、测验和考试前都不复习b、老师强调要复习才会复习c、平时不复习,测验和考试前会复习d、在平时、测验和考试前都会认真复习

16、复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常用哪一种?(注:从不复习的同学不用填写)()a、只会翻阅笔记

b、把学过的内容通看一遍

c、把学过的内容看一遍后,会尝试做一些题目来巩固

d、回忆学过的内容,自己整理出提纲,针对还有疑问的地方,及时弄懂

17、你是怎样处理复习与作业的关系呢?()a、不复习只完成作业

b、边做作业遇到有不懂的马上看书或笔记

c、先做作业再针对遇到的问题看书、笔记,或问同学、老师 d、整理好课程内容,认真理解重点、难点之后再写作业

18、你怎样完成作业的呢?()

a、做作业中遇到困难经常不能完成,也不会问同学、老师 b、只讲究速度做完就完事

c、做作业遇到困难需要与同学讨论才能完成 d、能自己快速准确的完成

19、上课铃声向后,你会()a、停止户外活动,迅速进教室 b、进教室但会讲话 c、准备好上课所需工具 d、坐在教室发呆

20、试卷或作业发下来后何时订正呢?()a、从不订正 b、晚自修时 c、老师讲评时 d、立即 [评分标准] 凡选a者记-1分;凡选b者记0分;凡选c者记1分;凡选d者记2分。请计算出你的得分是()分。篇二: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当下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现在问起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现在的孩子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不如以前了,到底哪些原因导致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下滑呢?我作为中学班主任,对全班64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回收61份,现总结如下,让我们从中探寻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吧。

一、学习计划:

32人,即30%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订过计划,11人即35%的学生订过计划但不能坚持,只有18人即28%的学生订学习计划并能坚持执行。所以从学习方向和目标上来考查,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整日懵懵懂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现状很让人担忧,因为没有理想和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更何谈认真刻苦地学习呢?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树立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要教学生制定年度、学期目标,还要学会订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并坚定执行。

二、学习方法:

1、预习:6人即10%的学生没有进行过预习,48人即80%的学生有时预习,只有7人即10%的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从这一项来看,情况也很不理想。课前预习应该是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只有经过预习,才能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明确即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并对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加以特别的关注,以达到有的放矢,扎实全面地学好知识。所以不仅老师家长要督促学生搞好复习,学生自己也要养成课前预习习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听课:34人即53%的学生听课抓不住重点,26人即40%的学生上课出现漏听的现象。从这一项分析,情况更加严重。听课应该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可是很多学生上课不能集中精神,具体有哪些情形呢?①开小差。“身在曹营,心在汉”,人坐在教室里,可没有听着着老师讲课,思维没有放在知识内容上,心里还想着还有什么东西没吃到口里,掂念着电脑游戏下一关怎么过??等等一些乱七糟的事情上。②做小动作。不守纪律的学生传纸条、私下讲话、玩物件、吃东西??,这样自然抓不住听课的重点,更不说漏听了。③打不起精神或干脆睡觉。所以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不能纵容这些现象发生,并愈演愈烈,要从严从重要求上课行为规范,集中精神听课,以求全体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

3、提问:32人即50%的学生不会问,26人即40%的学生不问。“不耻下问”应该是敲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可是很多学生没有掌握这把金钥匙,以致疑惑得不到解决,以致堆积如山。本来一个小困难很容易跨越,可是积累成了阻挡在前进路上的一座“大山”,很难克服,只能望着书本叹气:“难,难于上青天”。所以要鼓励学生有疑必问,不管是请教老师还是请教同学、朋友还是家长,要把敢问作为优良的风气发扬开来。

4、记笔记:32人即50%的学生记笔记,50%不记或记不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很多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所以即使在学习过程中精神集中,认真专注,对学习的内容消化理解了,课下问他时,能对答如流,可是过一段时间就会部份遗忘或全部忘记。而记笔记就不同了,记的过程中脑、眼、手并用可以加深记忆,课下还可以经常拿出来复习巩固,形成永久记忆,使知识成为自己真正拥有的财富。

5、及时总结:58人即90%的学生听课后没有进行及时总结,理解记忆来消化吸收。这一项是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的学习方法,也属于“巧学”、“妙学”的有效途径之

一。课后及时总结,有利于建立以前学的知识和刚学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有利于融会贯通,以使知识内容更加深刻和稳固。

6、作业:32人即50%的学生做作业之前没有进行复习巩固,50%的学生偶尔进行过复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作业之前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对作业时灵活运用知识起着不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作业也是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巩固和扩展延伸的环节。可是现在很多学生作业是敷衍了事,有的晚上回家根本不做家庭作业,早上早早地到学校教室里补作业、抄作业,甚至干脆不做作业,所以出现了新现象:学生上学放学两手空空,既不带书本,也不带文具。对于此类现象出现,家长要负很大的责任,毕竟家庭作业需要家长的监管和督促,其次老师也要加强检查和管理。

7、课外练习及阅读:32人即50%的学生课外阅读做过或偶尔做过读书笔记,而50% 的学生没做。“学无止境”,课内的知识学好了,还有必要对知识的内涵加深、范围扩大,开阔视野,而这些知识的扩充和加深就来自于课外练习及阅读,这是搞好学习的更高要求:知识渊博、广泛涉猎。

8、及时复习:51人即80%的学生考试之前才进行复习,没有进行周总结。这说明很多 的学生学习没有阶段性的总结,因而不能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也不能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并得到巩固,因而这样的进步自然很小或停滞不前。这一点,教师应要求学生作周总结,引导学生上路,使周总结和周计划相得益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9、自我检测:51人即80%的学生没有建立错题本,没有进行“学、查、改、验”,查

漏补缺。有些错误行为和想法因为理解不对或思维定势而比较顽固,所以我们有必要建立错题本,使错误不再重演,同时通过“学、查、改、验”,查漏补缺,使建立的知识网络更有条理、更完善。

10、系统复习:58人即90%的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缺少系统性有效性的学习方法。

三、学习能力:

1、出现弱科:6人即10%的学生基础差,16人即25的学生对该科不感兴趣,而42人 即65%的学生认为该科难于理解。从此项调查中我们看出,弱科出现的主要原因不是出于基础差,而是没有一种正确的心态,要么不感兴趣,要么出现畏难情绪,所以学生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家长 老师也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建立学习的自信。

2、完成作业:19人即30%的学生只需半个小时左右,32人即50%的学生用1个多小

时,还有20%学生要花2到3个小时。所以对于作业,我们要教育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集中精神,不能一心二用,特别是不能边看电视边做作业。

3、学习过程中:34人即53%的学生找不准重点、难点,不知从哪里入手,26人即40% 的学生不能集中自己的精力,还有4人即7%的学生学习效率低,认为时间不够用。对于抓不住重、难点的学生,应借助教辅资料帮助确定学习目标;而不能集中精力的学生应该从思想上找到症结所在,是心有他想,还是知识晦涩难懂等等,要对症下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四、亲子关系: 1、34人即53%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满意,28人即43%的家长较满意,而只有3人即4%的家长是满意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总是很高,但都“成龙成凤”是不可能的,所以家长应该对自己孩子有个准确的评价,并作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和期望,这样反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2、44人即68%的学生很少或偶尔 与家长进行沟通,只有20人即32%的学生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很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掌握孩子的思想和行为的动态,而随时给予孩子支持、鼓励、批评、指正,能使用权孩子健康、稳定地成长。而不是长久不管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就一味地责骂甚至拳脚相向。

五、师生关系: 1、38人即60%的学生很少与教师沟通,21人即33%的学生偶尔与教师沟通,只有5人即7%的学生经常与教师沟通。与教师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互动,使用教和学都落到实处,所以师生双方都要敞开心怀,主动联系,实现双赢,而最终目的是:“一切为了孩子”。2、32人即50%的学生与同学关系融洽,29人即45%的学生与同学关系一般,3人即5%的学生与同学关系处理得不好。

六、关于习惯:

此次调查所填表格实收61份,差3份;填写较完整的有29人,约占全班总人数的45%,其中把自己生日写清楚的有29人,约占45%。

七、关于诚信: 家长签名情况:54人是自己或请他人代签,占84%;只有6人左右是家长亲笔签名,约占6%;剩下的10%没有家长签名。

八、建议:

1、学习要有计划,制定自己学习的周计划、月计划,合理安排各科学习时间。

2、要注意抓学习中的十个环节,重视课前预习,学习十个环节要环环相扣。

3、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利用多元学习法制定出适 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4、家长要注意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成长,多与孩子沟通,学习不单是孩子的事,家长 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

5、学生应多与教师和同学沟通,共同探讨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多进行课 外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篇三:关于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我们对我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学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开设学习方法课。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正在处于发展智力,增长 知识阶段,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学校有用,对于他们离开学校后,刻苦地进行学习,充实自己,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为了研究中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 调查目的

1、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 2、分析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3、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 二 调查对象

从高中三个年级中各抽3个班,共452名学生。三 调查方法和步骤

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问卷采用学生问卷。谈话法是由实验教师对本班三类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 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四 调查结果

1、预习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状态,占总数的4 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

从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 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高一年级的学科较高三年级学科易学,从小学进入高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 小学水平。调查表明,高一年级多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高三年级各科基本都要预习,而且预习物理、化学 的比率高于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的比率随年级增长。

“看一遍”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极低,它反映出中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 种任务去完成,反而浪费了大好时光,这也是造成学习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难点”和“找出 重点”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一般很高,但这类学生很少。所以从中学生整体来看,他们缺乏自学能力,只把预习当成额外作业去完成,没有作为能力去培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能力。我还发现,“对照参考资料”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随年级的升高由负高相关转为正高相关,这一变化反映出预习方法随年级的增长而变化,原因是高三学生的自学能力强于高一年级,而且由于临近中 考,复习参考资料是高三学生的主要方法。我们对24名优秀学生预习方法的调查表明,其中18名学生采取“找出难点”、“找出重点”等方法,只有6名学生采取“看一遍”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把预习当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一个途径,力争改变学生长期形成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和长期依赖教师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

调查表明,教师讲课枯燥是造成学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占整体的35%。由于教师讲课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所以调动不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听课方式。统计表明,采取第一种方式的学生较多,高一年级高于高三年级;采取第二种方式的学生,高三年级较多,高二年级次之;采取第三种方式的学生,高二年级较多,高一年级次之;采取第四、五种方式的学生极少。这说明听课方式与年龄特点有关,高一学生惯于全记,高二学生因课程加多加深多注意听,高三学生重点坚持 有选择地记。从整体来看,学生听课时思维不够活跃。影响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统计表明,高一学生采取第一种方式与学生成绩相关较高;高二年级学生采取第二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 关较高;高三年级学生采用第四种方式与学习成绩也相关较高,而且数学和物理采用第三种方式也相关较高,其它基本处于负相关状态。由此可见,由于不同年龄学生智力开发的不同和听讲习惯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学生 的学习方法。

在抽样谈话的24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采用二、三、四种方法。仅有8名学生采用第一种方法。所以 上课时提倡学生讨论和议论,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选择重点的能力,发现和鼓励学生独立创见,是提 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3、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和方法 学生记笔记方法的调查情况

调查表明,记笔记的方法是随年级的变化而变化的。高一学生习惯于抄板书,高二和高三学生开始转向记 重点,但采取全记的比率还较高。统计表明,抄板书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很低,甚至出现了负相关,这反映出一味的抄板书,影响了课堂 学习效果。高二学生不记笔记与学习成绩相关较高,高三数学、物理课学生记笔记少或不记笔记与学习成绩相 关也较高,说明对于较难学习的科目或思维逻辑强的学科,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以免造成思维混乱和前后 逻辑不连贯的现象。确实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写板书,也要求学生抄板书,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讲课思路,也 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 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阻塞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对较难学科应该以听、想为主。

4、课堂小结情况和方法课堂小结方法的调查结果显示以学生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比率最高,其它小结方法的比率都很低。尤其是理科教师,他们基本采取讲完课就叫学生做练习的教法,从而使学生形成了这种习惯。这种以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的做法与学习成绩相关如何呢? 调查表明,采取急于在课堂上做练习的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都很低,甚至出现高负相关。这因为以做练习代替课堂小结,使学生失去了课堂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所以,单靠练习来提高成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 做好充分的课堂小结,使课堂知识得到消化整理,然后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做练习,才会收到良好的 学习效果。

相关统计还表明,课堂小结的方法随年级不同而异。高一学生采取老师小结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关的较高,说明高一学生还没有自我小结能力,需要老师多做小结。高二学生采取讨论和重温课本的方法与学业成绩相 关较高,这是因为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并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可以放手让他们通过独立小结来提高学习效果。高三学生采用课堂小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因为高三学生思维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差异较大,学习成绩的分化也 较大,所以必须根据本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篇8:关于中学生早恋情况调查的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众所周知, 每一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不仅有一个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还有个学习方式如何衔接的问题, 且还应有学习方式如何调试的问题, 数学学科尤其重要。但我们却常常听到初中数学老师埋怨:小学内容就是那么一点点, 炒来炒去把学生的大脑都搞僵化了, 这样的学生到了初中一点都不适应, 让老师怎样教?而家长却一头雾水:孩子在小学时, 数学那么优秀, 到了初中怎么就不好了呢?

教师的直觉和责任感告诉我们: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而教育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同时, 每个学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 任何肯定本学段的教育方式, 否定上一个学段的教育方式, 都是不可取的, 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测下结论更危险。为此, 笔者结合申报的校级课题“初中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将中小学数学有效性衔接教学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和尝试。首先选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作为突破口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并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习情况的调查, 从中发现了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调查的概况

调查时间:2011年1月。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处理找到解决中小学衔接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调查方式:笔者在理论学习、个别访谈、同行探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 拟定了以下调查表, 采取问卷调查方式, 采取无记名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调查对象和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对学校中的35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发出调查表350份, 收回调查表350份, 有效345份, 通过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调查结果剖析:

表格中第1题, 数学在各学科受喜爱程度排名中有78.3%的学生排在前两位, 这对数学老师无疑是一个鼓舞, 因为众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希望学生能继续保持这种热情。

第2题涉及学生们对教材第一章学习的认识, 有73%的学生认为简单, 但经不起考试, 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教者在处理这一章时没有真正理解编者的意图, 稍不注意就将第一章讲难了。事实上, 从编写的内容来看, 只需将内容作为数学问题专题化来讲解就可以了, 教者应多反省一下自己。

第3题是关于学生对待困难的态度, 有44.9%的学生有信心解决这是好事, 毕竟做任何事自信是第一步, 但也有54.2%的人信心不足, 这类学生主要是对自己估计不足, 这也使初一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重要, 为中小学数学衔接教学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提供了方向。

第4题是关于学生预习情况的调查, 初中生不经常预习或没有预习的习惯共占70.7%, 说明小学数学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得非常不够, 也许小学数学比较浅显, 这方面的矛盾还不突出。但在进入初中后, 这种情况相当不理想, 这将严重影响数学后期内容的学习以及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第5题是对做课堂笔记的调查, 调查中有89%的学生会做笔记, 但从对学生的个别访谈和抽样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笔记也只是将全部内容记下来, 没有突出重难点, 面面俱到, 这是令人担忧的。

第6题是对在学习数学中读书情况的调查, 其中有69.9%的人选择会读书, 但从与个别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也只是将课本读一遍, 并没有对教材更深层次的阅读。

第7题是对学生听课情况的调查, 其中有92.2%的学生在听数学课时选择了边听、边思考、边与同学交流、边做笔记, 这一事实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学生能自主学习, 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内涵。

第8题是对学会反思和小结的方法和习惯的调查, 有71.3%的人选择做小结, 并有45.2%的人坚持得很好, 学会反思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

第9题是对学生在作业时采取的措施的调查, 有88.1%的人选择先看书和笔记, 遇到困难与同学交流, 请教老师, 说明学生在困难面前善于借助别人的智慧为自己服务。

第10题是对学生作业时草稿纸的使用习惯的调查, 规范使用和随意性使用分别占了53.6%和45.8%, 这说明接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打草稿的习惯。

第11题是对学生应试的技巧的调查, 其中有50.1%的学生觉得自己答题技巧不科学,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点拨和指导。

第12题是在调查学生遇到难题时的处理方式, 有42.6%的学生选择与同学讨论, 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独立与合作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学生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愿望。

第13、14题是关于作业中错误的认识的调查, 有55.4%的学生觉得没有必要订正, 同时有33.3%的学生在作业评价时只关心评定正误, 这说明老师的劳动是低效的。

第15题中有58.8%的学生认为学好数学的原因归结为外在因素而不是自身付出, 这意味着外因起了重要作用, 这种因外因得到的分数只是泡沫分数。虽有“立竿见影”之效, 但忽略了“长线”投资更受人欢迎。

第16题中幽默风趣, 妙语连珠的数学教师是学生的最爱, 比例达到了73.9%, 说明学生从关注老师的学识转移到关注老师的授课风格, 从关心知识的交流转移到关注情感的交流, 但学生对课堂外在观赏性的过分注意势必影响自身思维的发展, 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初中教师应有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成熟的责任。

第17题关注学习投入的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其中有79.1%的学生选择了方法改进, 以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作为教学己任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第18题中有58.6%的学生最不喜欢课堂氛围沉闷, 说明我们的课堂需要争鸣与民主,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也揭示了研究性学习方式占有重要的位置。

第19题告诉我们, 大部分的学生的元认识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 解题目标意识与监控意识难以树立, 解题只能靠套用老师讲过的方法, 凭借自己的感觉与不断尝试, 这说明当前的数学教学还没有真正走出题海。

三思考与建议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势在必行, 并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从情感方面、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的衔接三方面加以指导。主要体现在:

1. 情感方面

应该利用相关的素材,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体味“恒心搭起成功路”的真谛, 具体讲:主要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后, 环境、知识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适应学习环境, 不输在同一起跑线上, 作为数学教师应怎样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 让学生认识到初中三年的学习是漫长而艰苦的, 让学生树立学习的恒心, 体味到“恒心搭成通天路”的道理, 争取尽快进入初中数学学习的快车道。

2. 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的学法, 使学生学会学习, 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推进素质教育,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必须下工夫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每位学生学会学习, 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主动获取知识, 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作为老师又如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读、听、思、说、记、写、纠、用”的能力:

第一, 重课本内容读的指导。南宋朱熹曾说:“幼时读书, 背至滚瓜烂熟, 不甚了了, 成年逐渐感情, 回思意味深长。”这表明一个人学习, 读和悟, 读是第一位的。因此要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从课本的各个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本内容。

一是读标题。能够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

二是读插图。读懂课本中的插图, 形象、具体、准确地理解文字内容, 充分领会插图的具体意义, 进一步领会书中题目的要求, 从而选择正确的方法回答问题。

三是读例题。在预习时, 带着问题读例题, 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 初步了解解题方法。

四是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原理读, 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读, 这样可弄清算式的意义和概念。

五是读应用题。即读懂书中的应用题的意思、要求。阅读时, 重点弄清应用题叙述的基本意思, 题中使用的各种名词、术语及其相互关系。

六是读结语。要求逐字逐句地理解分析, 以便准确地把握。同时在读书时要做到三点: (1) 初读, 整体上看一节教材讲什么, 要求初步弄清概念及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 在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作记号, 便于听课时对照。 (2) 精读, 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 弄清概念如何应用, 可采取重做书上的例题然后比较, 也可以采取针对书上的练习进行检验, 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细嚼课文, 把握重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及方法。 (3) 研读, 要求掌握解题步骤, 应考虑例题的条件变化及逆命题是否成立等问题, 每一章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 弄清体系, 小结归纳。

第二, 抓教学过程听的指导。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听课, 先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其激活原有的认识结构, 打开“听门”, 专心听讲。其次, 要指导学生会听课, 教学过程中落实好“听”“看”“动”三个字。

“听”的指导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开始所讲的教学内容、重点和学习要求;二是注意听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三是注意听教师对概念要点的剖析和概念体系的串联;四是注意听教师每一节课的小结和对某些较难习题及例题的提示等。

“看”是指要善于观察。即观察老师的表情和手势, 又要注意老师对教具的演示等。

“动”是指动手、动脑, 也就是说, 听课时, 要求“心到”“手动”。“心到”是指学生会想, 要善于从个别到一般, 从简单现象到问题的本质, 遇到问题善于问“为什么”, 考虑该“怎么办”。“手动”是指要按老师的要求操作, 把握技能, 还要善于动手做课堂笔记, 记下课堂中的重点、疑点、难点, 在上课时老师形象的比喻, 深入浅出的分析, 一些题目的巧解和妙解以及学习中值得注意的问题等都要记下。

3. 做好问题思维的指导

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或练习, 还是课后作业, 或是预习课文或课堂阅读课文, 都要做好学生的思维指导。在指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 笔者认为教师应着力于:一是从学生思维的最佳点 (最近发展区) 入手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二是善于变式思考, 变式是数学的一大特点, 对于某一个问题, 改变条件, 结论又将如何改变?改变结论, 条件又将如何改变?在变中求活, 在变中找方法。三是比较归纳, 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四是教师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暴露思维过程, 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 思在问题的疑难处, 思在矛盾的解决上, 思在真理探索中”。这样, 就能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 达到启思悟理, 融会贯通。

4. 注重激发学生说的指导

在数学教学中, 怎样激发学生说呢?第一, 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自己想法的机会, 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个问题, 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相互说、老师与学生共同说等等。通过说, 培养学生语言的条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第二, 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语言, 完整地回答问题, 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进、判断后,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法则或公式, 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 注意学生记的指导

要想学好数学, 对教师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重要结论、解题规律及类型都必须记住。在数学教学中, 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传授记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 理解记忆法。很多数学知识, 光靠死记硬背不容易记忆, 如果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记忆, 那么记忆就会深刻, 掌握就会牢固。如在教学求代数式的值的过程中, 可以编成“十字诀”, 即“一当”“二抄”“三代”“四算”“五查”。这样一来,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不会出错了。又如合并同类项时, 我将它编成操作口诀:一“找”、二“标”、三“合”、四“排序”。寥寥几个字给学生合并同类项提出了程序化的操作过程, 学生只需按照这一步骤进行实践和操作就可以了。再如, 在教学同类项的概念时, 为了帮助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设计了程序:“二同”“二无关”“一注意”的分析模式, 其中“二同”是指:所含字母相同, 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二无关”是指与字母的顺序无关, 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一注意”是指所有的常数都是同类项。

第二, 分类记忆法。许多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如果对它们进行恰当的分类, 就可以形成一个知识网, 记住了一类就记住了另一类。

第三, 比较记忆法。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通过比较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把两个概念组成一对进行记忆, 也不容易忘记。

第四, 实验操作记忆法。有些知识, 如一些公式及有关结论, 不容易记忆, 如果通过实验操作, 亲自动手实验, 使学生在思维中动手, 在动手中思维, 手脑并用。同时还应让学生说一说操作的感受, 促使智能“内化”, 记忆深刻, 不容易记忆。

6. 培养学生写的指导

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 指导他们会作图。作图包括根据条件作图, 解题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 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7. 严格学生纠错的指导

俗话说:“错误常常是最好的老师。”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使学生重新尝试在错误中审视、体验、反思所给予的“刺激”, 引起“知错、改错、防错”的良好反应, 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应通过讲解、辩论竞答、讨论等多种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尝试、自我剖析、自我修正、自我反思。笔者认为给学生的纠错指导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 设置“陷阱”, 诱使学生得出错误。有的放矢地选一些颇具迷惑性的题目, 在易错的地方设“陷阱”, 先“诱使”学生“误入歧途”, 制造思维冲突, 再诱导学生在自查自理中挣扎出来, 达到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概念和知识深度的目的。

第二, 再现学生“歧路”, 有意出现错误。在教学中, 老师可选准时机, 有意按照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歧路, 适当出错, 把错误暴露给学生, 看学生能否发现, 洞察学生的警戒程度。

第三, 适时恰当引入错例, 引导学生独立评析错误。对于例题的错误解法由学生独立地对错误进行判断和评析, 引导学生独立寻找错误的原因加以分析, 让其自己进行矫正。

第四, 科学设计错误辨析题, 在练习中尝试错误。教师把一段时间以来学习某一部分知识所犯错误记录下来, 并归类整理分析, 设计成错误辨析题, 有目的地给学生练习, 再根据错误情况予以概括总结预防策略,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8. 强调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指导

所谓数学应用就是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时, 会想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它。如何指导及培养呢?一是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量, 记住一些常用数量;二是注意用实际问题引发数学新知识, 并及时用新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三是要告诉学生, 数学图形是思考的工具, 数形结合, 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和直观思维能力;四是安排一定的室内外数学实习, 让学生去讨论实际的数学问题;五是收集一些报刊或书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六是鼓励学生发现和修改课本或学习资料中不合实际的问题。

上一篇:春季电力市场分析的调研报告下一篇: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学期末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