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采购合同

2024-04-21

湖南省政府采购合同(精选8篇)

篇1:湖南省政府采购合同

云南省财政厅

云财采[2006]19号

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政府采购项目委托代理协议(范本)》的通知

省级各委、办、厅、局、大专院校:

为规范政府采购代理行为,约定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现将《云南省省级政府采购项目委托代理协议(范本)》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纳入集中采购目录属于通用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纳入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属于专用的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必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其他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代理采购。

二、采购人应当按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复的采购方式和采购组织形式,在采购活动开始前与采购代理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采购项目完成后,将委托代理协议连同采购合同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三、委托代理协议实行一事一签。采购人按照自愿原则,可就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验收等事项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办理。

四、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对委托代理协议(范本)的条款作适当补充和完善。

附:

云南省省级政府采购项目委托代理协议(范本)

甲方(采购人):

乙方(采购代理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甲方自愿将本单位政府采

购项目委托乙方组织采购。乙方愿意接受甲方委

托,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在甲方委托事项范围内依法组织政府采购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现达成如下协议: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品名:

(二)项目技术规格或配置:详见附件

(三)项目数量:

(四)预算金额:

二、甲方委托乙方的具体事项(选择项在□内打√,其余打×)

(一)采购方式:按财政部门已核定方式选择

□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

(二)编制、发售采购文件:□是□否;

(三)解释采购文件:□是□否;

(四)在指定媒体上发布招标(采购)公告或投标邀请函:□是□否;

(五)供应商资格预审:□是□否;

(六)落实开标、评标地点:□是□否;

(七)编制评标办法:□是□否;

(八)抽取专家,组建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是□否;

(九)邀请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现场监督:□是□否;

(十)主持开标,指定专人记录开标过程:□是□否;

(十一)组织评审工作:□是□否;

(十二)根据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名单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是否;

(十三)整理评标报告送采购人:□是□否;

(十四)发出中标通知书:□是□否;

(十五)在指定媒体上发布中标、成交公告:□是□否;

(十六)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是□否;

(十七)项目验收:□是□否;

(十八)答复供应商的询问和质疑:□是□否; □

(十九)其他事项。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应指定一名项目联系人,代表甲方联系和处理采购过程中的有关事宜。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

(二)甲方应自行办理采购项目的有关审批手续,并向乙方提供委托项目审批手续和详细的参考技术指标、质量标准、服务内容等书面材料和要求。

(三)甲方应落实采购项目所需资金,并确保资金来源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四)甲方应对乙方编制的采购文件予以审核并书面确认。

(五)甲方可以与乙方共同确定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人员组成。

(六)甲方有权就委托的项目提出合法、合理的要求,但不得指定供应商或指定采购品牌,以及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要求。

(七)甲方有权利派代表参加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询价小组),但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标办法的确定,以及评标过程和结果。

(八)甲方有权利确定中标、成交供应商,但必须按照评标报告中推荐的中标、成交候选供应商顺序确定。

(九)甲方有权利对乙方在采购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督。

(十)甲方有义务保守采购过程中的有关商业秘密。

(十一)甲方有权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反映乙方在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十二)甲方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政府采购制度。

四、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乙方应根据甲方的委托事项,负责组织采购工作的具体实施,并提出项目采购的实施方案。

(二)乙方应根据甲方要求编制采购文件,并报甲方确认。

(三)乙方应满足甲方的合法、合理要求,但对违法违规以及无理的要求应予拒绝。

(四)乙方可以根据需要,就采购文件征询有关专家或者供应商意见。

(五)乙方应及时答复供应商的询问和质疑。

(六)乙方应接受甲方监督,维护甲方和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七)乙方负责接受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

(八)乙方有权依法收取标书费和中标服务费。

(九)乙方有权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甲方在采购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十)乙方有义务保守采购过程中有关商业秘密。

(十一)乙方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政府采购制度。

五、委托协议的变更和终止

甲乙双方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对委托协议内容做出变更;如因政策原因,致使采购项目发生更改或撤消,本协议应作相应变更或终止。

六、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应遵守法律法规和本协议规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违约造成经济损失的,由违约方承担。

七、有关费用

乙方承担组织项目采购活动的全部费用。除标书费和中标服务费外,乙方不得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乙方出售的采购文件售价应当按照弥补采购文件印制成本费用的原则确定,不得以采购金额作为确定采购文件售价依据。乙方向中标供应商收取的中标服务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本次委托的采购项目,采购文件售价为每份人民币元,中标服务费为中标金额的%。

八、其他

(一)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经双方认可后,作为本协议的补充,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二)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并骑缝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本项目完成时止。本协议一式5份,甲乙双方各执2份,并由甲方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地址: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电话:

二○○年月日

电话: 二○○年月日

篇2:湖南省政府采购合同

【发布文号】豫政办 〔2006〕7号 【发布日期】2006-02-14 【生效日期】2006-02-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表彰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先进市暨公安合同制消防队建设先进市的通报

(豫政办 〔2006〕7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2005年,经过各地积极努力,全省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及公安合同制消防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级政府挂牌督办的195处重大火灾隐患全部整改完毕。38个无现役消防队编制的县(市)按照“有符合规范化管理的营房设施、有列入财政预算的经费渠道、有科学的企业用工机制、有标准型普通消防站的灭火救援装备”的标准全部完成建队任务。

在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和公安合同制消防队建设工作中,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强化责任,领导同志深入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加强督促指导,狠抓工作落实。各职能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履行职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推动工作开展,确保了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和公安合同制消防队建设如期完成。为此,省政府决定对郑州等5个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先进市和洛阳等3个公安合同制消防队建设先进市予以通报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各地要以他们为榜样,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狠抓消防工作各项措施落实,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实现消防工作新的跨越,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和公安合同制消防队建设先进市名单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二月十四日

附 件

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和公安合同制消防队建设先进市名单

一、重大火灾隐患整改先进市(5个)

郑州市

南阳市

商丘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二、公安合同制消防队建设先进市(3个)

洛阳市

平顶山市

新乡市

篇3:湖南省政府采购合同

今后, 湖南省河道砂石开采权招标、拍卖、挂牌底价不能漫天要价了。从湖南省水利厅获悉, 根据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水利厅制定下发的《湖南省河道砂石资源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规定, 湖南省河道砂石开采权招标、拍卖、挂牌底价, 以开采自然砂为主的统一为15元/t, 以开采卵石为主的统一为10元/t。

在2012年1月5~15日和2012年3月1~30日开展的“三禁一清” (即禁止淘金、禁止在禁采区采砂、禁止无证采砂船采砂、清理采砂尾堆) 行动和“三禁一清行动月”活动, 有效打击了各类涉砂违法行为。截至目前, 湖南省共整治各类非法采砂淘金船4 392艘 (次) , 采砂船数量由3 701艘减少到2 271艘, 共减少1 430艘;查处取缔非法砂场1 448个。为规范河道砂石开采和交易行为, 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水利厅制定了《办法》, 将湖南河道砂石纳入资源价格管理。《办法》明确, 河道砂石开采权招标、拍卖、挂牌底价实行政府定价, 由湖南省物价局根据湖南省河道砂石开采、管理的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价格、供需情况、可采总量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制定并适时调整;河道砂石开采权招标、拍卖、挂牌实际成交价格和河道砂石市场销售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摘自搜狐网)

篇4:湖南省政府采购合同

中心的集中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展。采购中心除采购办公设备、公务车等通用货物外,还组织实施建设装修、房屋改造、房屋维修、配电间及低压电缆敷设等工程项目,以及防汛抢险冲锋舟、政府棉种补贴、奥运安保设备等关系民生、安全等重要项目的实施;物业管理、教材、图书等项目的采购批次都上新台阶。

另外,集中采购效益进一步提高。上半年,中心所采购项目平均节支率达到10%,节省财政开支2000多万元,节省采购人采购成本340多万元(折合中介机构收取1.5%的中标服务费)。一些采购项目的节支率有所增长,如湖南省财政厅印刷品、湖南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教设备、湖南省公安厅警用标志等采购项目,节支率分别达到76.67%、52.73%、42.95%。政府采购社会效益明显,3月份采购中心组织实施的1200万元棉种补贴采购项目,采购的棉种价格均比市场价低10%以上,仅此一项,湖南省安乡、华容、澧县、南县近百万亩棉田的农民可节约棉种400多万元,棉农实际受惠达1600万元以上。

篇5:湖南省省本级政府采购工作流程

湘财购【2006】10号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省本级政府采购工作流程》的通知

省直各单位、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

随着省本级政府采购网络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实施,为进一步完善省本级政府采购制度,规范省本级政府采购操作程序,我厅制定了《湖南省省本级政府采购工作流程》,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湖南省省本级政府采购工作流程

湖南省省本级政府采购工作流程

一、采购人一般采购工作流程

1、编制采购预算:采购人按照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和集中采购目录规定,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省财政厅部门预算管理处审核——省财政厅根据省人大的批复下达预算。

2、网上申报:采购人根据本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提交政府采购计划——采购人登陆湖南省政府采购管理网络系统,网上填报《湖南省政府采购计划表》,同时按照有关规定选择采购代理机构及采购方式,达到公开招标标准以上的项目确需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填报非公开招标方式审批表——一级预算单位财务主管部门审核资金来源——省财政厅部门预算管理处审核资金来源——省政府采购办审核采购代理机构选择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批非公开招标方式,并下达政府采购计划。

3、委托采购:采购人持批复的政府采购计划委托采购代理机构,并签订政府采购委托协议——向采购代理机构提供采购项目技术要求——采购人对采购文件审核——采购人委派纪检监察人员监督采购代理机构在省政府采购办设立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抽取评审专家——派出代表参与评标——评标结束后,采购人在规定期限内,依据评标报告中推荐的中标成交候选人的顺序依法确认中标候选人。

4、合同签订:采购人根据中标通知书、投标文件等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合同交采购人财务部门并在网上录入政府采购合同信息——供应商到省政府采购办备案政府采购合同。

5、补充合同的签订:采购人提出依法追加不超过原采购合同金额10%以内的书面申请——省财政厅部门预算管理处审核资金来源——省政府采购办审核批复。

6、项目验收:采购人依法组织验收小组,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及投标文件的承诺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填报政府采购验收书,验收小组成员应在验收书签字,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不履行合同的供应商,采购人应将情况书面报告省政府采购办,依法进行处理。

7、国库集中支付:供应商开具发票连同政府采购验收结算书交采购人财务部门——采购人财务部门在支付网上申请支付,并同时将发票复印件加盖财务章、政府采购验收结算书交省国库集中支付局——省国库集中支付局核对政府采购合同、发票复印件、政府采购验收结算书及支付申请无误后支付。

8、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统一保存政府采购文件。

二、协议供货采购工作流程

采购人在《中国湖南政府采购网》()上查阅采购品目信息——网上申报政府采购计划——打印下达的政府采购计划——持计划书与协议供货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采购人上网登录合同信息——供应商报省政府采购办备案政府采购合同——验收付款。

三、采购代理机构工作流程

篇6:湖南省政府采购合同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中第64条的“重新评审”,在()内可用。

()C 评审报告签署后,中标合同履行前 采用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采购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在采购过程中符合要求的供应商(社会资本)只有2家 的,竞争性磋商采购活动()。

()A 可以继续进行

()3 政府采购货物、服务合同不适用()。

C 《招标投标法》

()4 招标文件中采用综合评分法的,货物项目的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不得低于()。

C 30% 5 按照《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

和条件作出()响应。

()D 明确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的要求,评审委员会成员对供应商的价格分等客观评分项 的评分应当(),对其他需要借助专业知识评判的主观评分项,应当()。

()C 一致;严格按照评分细则公正评分

()7 以下关于政府采购联合体投标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D 联合体各方签订共同投标协议后,不得再以自己名义单独在同一项目中投标,但可以组成新的联合体参加同一项目投标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要求妥善处理评审中的特殊情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D 评审委员会发现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的,要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

()9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货物服务招标分为()。

A 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10 评审专家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或者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的,()。

D 由财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谈判文件能够详细列明采购标的的技术、服务要求的,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要求所有继续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最后报

价,提交最后报价的供应商不得少于()家。

()B 3 12 谈判文件不能详细列明采购标的的技术、服务要求,需经谈判由供应商提供最终设计方案或解决方案的,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按照少

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推荐()家以上供应商的设计方案或者解决方案,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最后报价。

()B 3 13 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对符合性审查合格的投标文件进行商务和技术评估,综合比较与评价。()D 评标方法和标准

()14 评标委员会成员对一需要共同认定的事项存在争议,经举手表决,只有A评委不赞同,你认为A评委正确的作法是()

B 在评标报告上签字,同时在评标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及理由 供应商A、A1、A2、B、B1、C参加同一项目投标,均通过资格性、符合性审查,该项目采用综合评分法。其中,A、A1和A2均投E品 牌,B、B1均投F品牌,C 投H品牌。A综合得分88分,A1得分92分,A2得分93分,B1得分89分,B得分83分,C得分82分。则前()三名预中标候选人()

C A2B1C 17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必须按顺序排列中标候选供应商。下列有关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首先应按商数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排列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使用最低评标价法的采购项目,提供相同品牌产品且通过资格审查、符合性审查的,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 不同投标人参加同一合同项下投标的,按一家投标人计算

评审专家有下列情形的,不列入不良行为记录()()C 评审时迟到、早退

关于“政府采购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程包括建设工程、“希望工程”、“五个一工程”、“系统工程”、“信息网络工程”等。

()

技术、服务等标准统一的货物服务项目,应当采用()。B 最低评标价法

()

()4 询价小组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C 3家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采购项目的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

()中标项目的()工作分包的,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分包承担主体,分包承担主体应当具备相应资质条件且不得再次分包。B 非主体、非关键性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评标过程中擅离职守,影响评标程序正常进行的,()应当()。B 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并对其不良行为予以记录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的要求,除授权代表外,采购人可以委

()派纪检监察等相关人员进入评审现场进行监督,但不得超过()。D 2人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的要求,评审委员会成员要依法(),()并对评审意见承担个人责任。D 独立评审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在确定参与评标至评标结束前私自接触投标人的,应当()B 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并对其不良行为予以记录

()

投标文件的总价金额与按单价汇总金额不一致的,()。B 以单价金额计算结果为准

()

根据《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定,除采用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方式采购,以及异地评审的项目外,采购人或

()者采购代理机构抽取评审专家的开始时间原则上()。D 不得早于评审活动开始前2个工作日

()

投标文件满足招标文件全部实质性要求且投标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是()B 最低评标价法

()13 投标文件满足招标文件全部实质性要求且按照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评审得分最高的供应商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是()C 综合评分法

采取采购人和评审专家书面推荐方式选择供应商的,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应当各自出具书面推荐意见。采购人推荐供应商的()比例不得高于推荐供应商总数的()。A 50%

评审报告应当由谈判小组、询价小组全体人员签字认可。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成员对评审报告有异议的,谈判小组、询价

()小组按照()推荐成交候选人,采购程序继续进行。C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招标文件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可能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至少()前,以书

()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顺延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D 15日

()

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在()前应当保密。C 评标结果公告 供应商A、A1、A2、B、B1、C参加同一项目投标,均通过资格性、符合性审查,该项目采用综合评分法。其中,A、A1 和A2均投E品牌,B、B1均投F品牌,C 投H品牌。A综合得分88分,A1得分92分,A2得分93分,B1得分89分,()B得分83分,C得分82分。则前三名预中标候选人()C A2B1C

()

对以下内容不需要评审专家保密()。D 评审结果

评标委员会发现()不应当停止评标工作 D 招标文件内容违反政府采购政策的

()1 询价小组应当从()采购文件实质性响应要求的供应商中,按照报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提出3名以上成交候选人,并编写评审报告。

D 质量和服务均能满足

()

政府采购合同履约保证金的数额不得超过()D 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10%

()某货物采购项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分因素(百分制)及相应权重为:价格占60%、技术占20%、财务状况占5%、信誉占 5%、业绩占5%、服务占5%。针对上述评分项,7 位评审专家对某供应商的投标文件进行了打分,每个评分项的汇总得分分()别是50、18、4、3、2、8、如果采用综合评分法,该供应商的评标总得分为()。C 34.45分

财政部门经审查,认定采购文件具有明显倾向性或者歧视性等问题,影响或者可能影响采购结果的,可以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政府采购合同已经签订但尚未履行的,责令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

()5 联合协议中约定,小型、微型企业的协议合同金额占到联合体协议合同总金额30%以上的,可给予联合体()的价格扣除。A 2%—3%

()

对不同文字文本投标文件的解释发生异议的()A 以中文文本为准

投标文件中开标一览表(报价表)内容与投标文件中相应内容不一致的,()。C 以开标一览表(报价表)为准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是指()。D 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选聘,以独立身份参加政府采购评审,纳入评审专家库管理的人员

()

评审专家未完成评审工作擅自离开评审现场,或者在评审活动中有违法违规行为的,()。C 不得获取劳务报酬和报销异地评审差旅费

()

()10()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申报的评审专业和信用信息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选聘为评审专家,纳入评审专家库管理。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谈判文件不能完整、明确列明采购需求,需要由供应商提供最终设计方案或者解决方案的,在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按照()的原则投票推荐()供应商的设计方案或者解决方案,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最后报价。A 少数服从多数,3家以上

评审报告应当由谈判小组、询价小组全体人员签字认可。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成员对评审报告有异议的,谈判小组、询价

()小组按照()推荐成交候选人,采购程序继续进行。C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谈判小组应当从质量和服务均能满足采购文件实质性响应要求的供应商中,按照最后报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提出()名以上成交候选人,并编写评审报告。

()C 3 14 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货物、服务项目,拟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应当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上公示,公示期不

()得少于()。D 5个工作日

招标文件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可能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至少()前,以书

()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顺延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D 15日

()

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对符合性审查合格的投标文件进行商务和技术评估,综合比较与评价。D 评标方法和标准

“除()采购项目外,为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该采购项目的其他采购活动。” B 单一来源

()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发现评审专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采购人()报告。B 本级财政部门

()

评标委员会发现()不应当停止评标工作 D 招标文件内容违反政府采购政策的

()

评审专家有下列情形的,不列入不良行为记录()C 评审时迟到、早退

()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采购项目的实际情况,拟在中标后将中标项目的()工作分包的,应当在投标文件中载明分包承担主体,分包承担主体应当具备相应资质条件且不得再次分包。B 非主体、非关键性

()5 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应当符合()标准。D 国家强制性

()

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人代表和评审专家组成,成员人数应当为()人以上单数,其中评审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

()A 5;2/3

评审专家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或者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的,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B 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11()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申报的评审专业和信用信息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选聘为评审专家,纳入评审专家库管理。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根据《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定,评审专家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向外界透露有关评审情况,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D 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13 投标文件满足招标文件全部实质性要求且按照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评审得分最高的供应商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方法是()C 综合评分法

招标文件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可能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至少()前,以

()书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不足()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顺延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D 15日

()17 评标委员会成员对一需要共同认定的事项存在争议,经举手表决,只有A评委不赞同,你认为A评委正确的作法是()B 在评标报告上签字,同时在评标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及理由

()

根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的2%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的规定,财政部门要建立政府采购评审 专家库(),采购项目有特殊需要的,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可以在异地财政部门专家库抽取专家,但应事前向本级财政部()门备案。B 资源共享机制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评标过程中违反评标纪律发表倾向性意见或者征询采购人的倾向意见的,应当()。B 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并对其不良行为予以记录

()

以下关于政府采购联合体投标中不正确的描述是()。D

()联合体各方签订共同投标协议后,不得再以自己名义单独在同一项目中投标,但可以组成新的联合体参加同一项目投标

()8 招标文件技术标准应当符合()标准。D 国家强制性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负责审查投标文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并作出评价。C 评标委员会

()

对不同文字文本投标文件的解释发生异议的()A 以中文文本为准

()

()13()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申报的评审专业和信用信息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选聘为评审专家,纳入评审专家库管理。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评审专家发现本人与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应当()提出回避。A 主动

供应商不得以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竞争性谈判小组的组成人员、询价小组的组成人员()()谋取中标或者成交。C 行贿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

()16 评标委员会应当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对符合性审查合格的投标文件进行商务和技术评估,综合比较与评价。D 评标方法和标准

评标委员会成员对需要共同认定的事项存在争议的,应当按照()作出结论。持不同意见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在评标报

()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及理由,否则视为同意评标报告。C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评审委员会要对评分汇总情况进行复核,特别是对()情形进行重点复核,并根据评审结果推荐中标或成交候选供应商,()或者根据采购人委托协议规定直接确定中标或成交供应商,起草并签署评审报告。D 以上都对

()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发现评审专家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采购人()报告。B 本级财政部门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从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设立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通过()方式抽取评审专家。对技术复杂、专业性极

强的采购项目,通过随机方式难以确定合适评审专家的,经主管预算单位同意,采购人可以()相应专业领域的评审专家。

A 随机;自行选定

政府采购货物服务招标采购的评标方法不包括以下()方法。C 性价比法

()12 投标文件的单价金额小数点有明显错位的,()。A 以开标一览表的总价为准,并修改单价

()14 评审专家发现供应商具有行贿、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串通等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报告。D 财政部门

()15 根据《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定,评审专家拒不履行配合答复供应商询问、()质疑、投诉等法定义务的()。D 列入不良行为记录

谈判小组、询价小组要求供应商澄清、说明或者更正响应文件应当以()形式作出。B 书面

()14 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除()外,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组织重新评审。D 资格性审查认定错误和价格计算错误

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应当遵循的程序为: D

()①成立谈判小组②制定谈判文件③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④谈判⑤确定成交供应商 关于“政府采购工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货物、服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程包括建设工程、“希望工程”、“五个一工程”、“系统工程”、“信息网络工程”等。评审专家应当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且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年,()或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D 8

()

评审专家应当严格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按照()的原则,根据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D 以上都对

根据《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规定,评审专家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的,将()。D 列入不良行为记录

()20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下列有关符合性检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通过符合性检查以确定投标供应商是否具备投标资格

()

从谈判文件发出之日起至供应商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B 3个工作日

()2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磋商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评审专家共3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评审专家人数不得少于磋商小组成员总数的1/3。采 购人代表不得以评审专家身份参加本部门或本单位采购项目的评审。采购代理机构人员不得参加本机构代理的采购项目的评审。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与采购人员一样应当遵守回避制度的“相关人员”不包括()()D 供应商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的规定,评审专家库中相应专业类型专

家不足的,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不低于()的比例向财政部门提供专家名单,经审核入库后随机抽取使用。

B 1:3

()16()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C 省级以上 6 应当由投诉人承担举证责任的投诉事项,投诉人未提供相关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

()料的,按()处理。B 投诉事项不成立

()7 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的()。C 2% 19 下列不是评标委员会工作职责的是()()A 对投标人资格进行审查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B

()在磋商过程中,磋商小组可以根据磋商文件和磋商情况实质性变动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要求以及合同草案

条款,但不得变动磋商文件中的其他内容。实质性变动的内容,可以不经采购人代表确认。联合协议中约定,小型、微型企业的协议合同金额占到联合体协议合同总金额30%以上的,可给予联合体()的价格

扣除。A 2%—3%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进行独立评审或者泄露评审文件、评审情况的,由财政部门给予警告();影响中标、成交结果的(),禁止其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D BC 7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2〕69号)的要求,评审委员会成员对需要共同认定的事项存在争议的,按照()做出结()论。C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评审专家发现采购文件内容违反国家有关强制性规定或者采购文件存在歧义、重大缺陷导致评审工作无法进行时,应

当停止评审并向()书面说明情况。

C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

()17 从询价通知书发出之日起至供应商提交响应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B 3个工作日 根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规定,采购文件要求中标或者成交供应商提交履约保证金的,履约保证金的数额()D 不得超过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10%

篇7: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

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52号

《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已经2011年4月7日省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徐守盛

二○一一年五月十一日

湖南省政府服务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机关提供公共服务,以及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提供服务,适用本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提供公共服务的,应当遵守本规定。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遵循合法、公平、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 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应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满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理公共需求。

第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依法参与政府服务活动,对政府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行政机关应当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与政府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采纳其合理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第七条 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应当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并逐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第八条 行政机关提供政府服务实行分级负责。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积极履行各自的法定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政府服务工作。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政府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负责本行政区域政府服务工作的综合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政府服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法制、财政、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规定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服务主体

第十条 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责提供政府服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依照授权提供政府服务。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注重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严格市场监管,改善经济调节,全面正确履行职能。

乡镇人民政府履行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的职能。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适时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决定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行政机关应当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精简行政审批环节,缩短行政审批期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有利于发挥行政效能、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配置上下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政府服务的能力。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建立健全现代政府组织体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合理设置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部门,精简和规范议事协调机构。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首问负责制、代理制等工作制度,推进行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水平。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运用行政指导、行政规划、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调解等方式,改善行政管理效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十七条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

行政机关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支持、引导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并加强对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服务的监督管理。

行政机关除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外,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政府补贴等方式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第三章 服务内容 第一节 公共服务

第十八条 建立健全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十九条 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住房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用事业、扶贫、政府信息公开等服务。

第二十条 公共服务分为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行政机关提供,非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社会力量提供。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组织开展就业信息发布、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就业登记与失业登记、创业培训及创业服务等就业促进服务,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推进公民平等就业。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等部门推动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全面推行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卫生、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救助、法律援助等社会救助事业发展。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应当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和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在优先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福利服务的同时,逐步满足城乡居民福利服务需求。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等部门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实施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等部门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展继续教育,促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推进教育公平。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优先满足公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技等部门应当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鼓励扶持科技研发,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知识普及。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等部门发展公益性体育事业,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增强全民体质。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为育龄群众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服务,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经济和信息化、农村工作、水利、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统筹城乡公用事业发展,逐步推进城乡公用事业一体化:

(一)完善城市供水供电供气设施,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城乡用电同价,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促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城乡用水用电用气安全、方便;

(二)加强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居住环境整洁;

(三)健全城乡综合运输体系,完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客运站场、航道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居民出行安全、便捷;

(四)组织、支持公共服务企业发展邮政通信网络,实现城乡居民通信和上网等方便、快捷。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扶贫等部门完善扶贫政策,加强扶贫培训,实施项目扶贫,组织社会扶贫,推进开发式扶贫,提高扶贫对象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依法及时答复。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公共服务工作。

省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负责制定公共服务规章、规范性文件,确定各项公共服务的规模、标准,确定工作任务并分解下达。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公共服务的组织实施。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的规模、标准进行量化。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公共服务工作,可以受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委托实施公共服务项目。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服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可以制定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规划。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公共服务工作重点,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第三十八条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依法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按照适当补偿成本或者非营利原则确定收费标准。

公共服务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根据社会平均成本、经营者合理收益、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原则确定公共服务价格。

确定和调整涉及公众利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和公共服务价格,应当依法举行听证。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部门采取措施,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控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减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担。

行政机关不得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提高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不得擅自改变行政事业性收费资金用途,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措施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有偿服务。

第二节 管理服务

第四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转变行政管理理念和行政管理方式,在履行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职能过程中,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

第四十一条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服务合力。

第四十二条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社会管理机制,保障社会有序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信访部门建立健全接待人民来访工作平台,集中办理人民群众来访事项。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民政等部门应当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突发事件应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信息网络、社区、社会工作者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社会管理服务。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商务、经济和信息化、农业、金融等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等自主创业,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价格、商务、知识产权等部门应当维护市场秩序,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加强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等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检查,建立健全价格服务网络,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第四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商行政管理、公安、金融等部门采取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完善激励惩戒机制、优化信用监管、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围绕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履行经济调节职能,提供经济调节服务。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发展和改革、财政、金融、经济和信息化、价格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按照合法、合理的原则,采取下列方式提供经济调节服务:

(一)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指导目录、产业政策;

(三)调控投资规模、结构、方向、布局;

(四)设立产业引导资金;

(五)实行价格调控;

(六)组织、协调调度煤、电、油、气、运输、通信等重要生产要素;

(七)建立经济发展服务平台;

(八)发布经济信息;

(九)其他经济调节服务方式。

第四章 服务平台 第一节 电子政务平台

第四十九条 电子政务建设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和保障安全的原则。

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建设电子政务项目,应当经上一级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审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建设电子政务项目,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审查。未经审查,有关部门不予办理行政审批手续。

第五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按照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推进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实行物理链接,逻辑隔离。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不得擅自新建专用业务网络;已经单独建立的,应当逐步整合到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鼓励和提倡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的网络与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站,部门网站为子站的政府网站群体系。

政府网站群体系建设应当按照一级政府建设一个门户网站,一个部门建设一个子站的原则进行;已建设多个网站的,逐步实施合并。

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实现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众参与、政民互动和电子监察功能。

第五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开发、建立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统筹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实行在线实时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

第五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电子政务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国家安全、保密、机要等部门,制定全省电子政务安全保障技术要求和工作制度,并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数字认证体系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数据灾难备份等基础设施。

第二节 政务服务平台

第五十五条 市州、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负责集中办理有关政府服务事项,并可以承担公共资源交易、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效能投诉等职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负责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和管理的指导、协调工作。

第五十六条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其负责的行政审批、行政确认、年检年审、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管理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办理;因特殊情况不能纳入的,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

第五十七条 市州、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将部门和公共企业事业单位承担的有关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办理。

第五十八条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两个以上部门实施行政审批的事项进行梳理,明确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由主办部门设在政务服务平台的窗口统一受理并转告有关协办部门所设的窗口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

第五十九条 市州、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务服务平台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平台的网上政府服务。

第六十条 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平台服务规范、服务标准、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

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政务服务平台可以实行错时上下班、全日值班、节假日轮休等工作制度,方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办事。

第三节 社区服务平台

第六十一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逐步在城市和农村社区组织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平台,集中办理有关服务事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社区服务平台建立和管理的指导工作。

第六十二条 下列服务事项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平台集中办理:

(一)行政机关在社区开展的有关政府服务事项;

(二)村(居)民委员会依法组织的有关自我服务事项,依法协助行政机关和受行政机关委托开展的政府服务事项;

(三)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的有关公共服务事项。

第六十三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整合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服务站点、服务设施,并纳入社区服务平台统一管理,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

第六十四条 社区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配备,应当坚持精简和效能的原则,由行政机关派驻的工作人员、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向社会公开招聘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组成。

第四节 社会求助服务平台

第六十五条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一城一平台的原则,建立本行政区域统一的社会求助服务平台,负责集中协调处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求助事项。

第六十六条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部门和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确定机构或者人员负责社会求助工作,并接受同级社会求助服务平台的指挥和调度。

第六十七条 社会求助服务平台统一设立号码为12345的社会求助服务电话。

政府部门、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社会求助服务电话应当与12345社会求助服务电话联接。

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公安部门应当整合110、119、122公共服务资源,建立统一的报警服务平台,并与12345社会求助服务电话联接。

第六十九条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卫生部门应当组建统一的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系统,规范本行政区域各医院的急救号码,并接入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系统,实现集中受理、统一调度。

第五章 服务公开 第一节 行政机关服务公开

第七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设定政府服务项目,应当采取听证会、座谈会、协商会、开放式听取意见、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第七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将设定政府服务项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以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

第七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应当组织对政府服务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编制政府服务项目目录和办事指南,并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政务服务平台等向社会公开。

第七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实施政府服务,应当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使政府服务的相关信息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晓。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确定政府服务对象、方式等,依法可以采取民主评议、召开听证会、向社会公示等方式听取公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将有关政府服务的实施结果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节 企业事业单位服务公开

第七十四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公开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的服务公开工作。

第七十五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采取下列方式公开信息:

(一)编制和公布服务项目目录和办事指南;

(二)编印和发放服务手册、便民服务卡,设置公开栏、资料索取点、电子信息屏;

(三)利用政府网站、本单位网站;

(四)举行听证会、专家咨询会、新闻发布会;

(五)建立服务热线和行风热线;

(六)其他信息公开方式。

第七十六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信息:

(一)单位职能及依据、岗位职责;

(二)工作制度、行为准则、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廉洁自律、责任追究等制度;

(三)服务项目、依据、时限、流程、结果;

(四)收费的依据、标准、收缴办法;

(五)监督投诉以及联系方式;

(六)其他信息。

第七十七条 教育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招生、考试以及国务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公开的其他信息。

卫生公共企业事业单位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公开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

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事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重要设施设备建设、维修以及故障处理等重要信息,并对可以预见的可能影响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的有关事项,履行提前告知义务。

从事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科技、人口和计划生育等服务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公开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

第三节 基层自治组织服务公开

第七十八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实行村(居)务公开。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村(居)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和指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农业、财政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村(居)务公开相关工作的指导。

第七十九条 村(居)务公开的方式主要包括:

(一)召开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村(居)民小组会议、听证会;

(二)设置公开栏、举办广播站、制作便民服务卡;

(三)其他便于村(居)民广泛知晓的方式。

第八十条 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居)务监督机构,负责村(居)务公开监督工作。

村(居)务监督机构成员由村(居)民会议或者村(居)民代表会议在村(居)民中推选产生。

第四节 社会组织服务公开

第八十一条 社会组织应当公开有关服务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社会组织的服务公开工作。

第八十二条 社会组织可以利用政府网站、本组织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向社会公开服务信息。

第八十三条 社会组织应当公开下列信息:

(一)登记证书、税务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二)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或者备案的章程;

(三)服务项目、服务方式、服务准则;

(四)收费的依据、标准、收缴办法;

(五)工作报告;

(六)其他应当公开的信息。

鼓励和提倡社会组织公开财务审计报告。

第八十四条 基金会应当公开公益资助项目种类、申请条件和程序、评审程序和结果、资金使用和评估信息等。

公募基金会还应当公开拟开展的公益活动方案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募集资金总额及详细使用情况、成本支出情况等信息。

第六章 服务保障 第一节 财政保障

第八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收支平衡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

第八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应当加强财源建设,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规范税政管理,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不得越权制定税收、非税收入优惠政策,不得通过变更财政收入科目等方式转移财政收入。

第八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控制和减少一般性支出。

公共服务支出重点向农村、基层、困难群众、贫困地区倾斜,增强基层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严格控制行政成本,规范会议经费、公务用车购置使用经费、接待经费及出国(境)经费等支出,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

政府服务项目所涉及的货物、工程、服务依法实行政府采购。

第八十八条 建立健全省管县的财政体制,明确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实行政府服务的财政分级负担制度。

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扩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规模。

第八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实施政府服务所需资金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并遵循预算管理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

第九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通过政府补贴、政府贴息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鼓励社会力量向公共服务事业捐赠或者依法设立公共服务基金。

政府债务资金重点用于公共服务支出,不得用于一般消费等经常性支出。

第二节 组织保障

第九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第九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务员开展政治思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等教育,培养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提高公务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

第九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组织工作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及时解决政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组织公务员到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单位工作,充实基层政府服务力量。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精简会议和文件,控制举办庆典、节会、论坛等活动,并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第九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务员开展电子政务、公共行政、公共政策、依法行政、应急管理等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九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公务员队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机制。

第九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部门应当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对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源交易、公共产品生产等领域的监督。

第九十七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制定服务规范,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一节 绩效管理

第九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第九十九条 政府绩效管理遵循科学规范、注重实际、公开公平、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一百条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确定应当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

第一百零一条 政府绩效评估实行内部考核、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机制。

政府绩效评估程序一般包括制定方案、实施评估、反馈结果等。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作用,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科学化。

第一百零二条 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作为行政机关改进工作、公务员任用管理、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一百零三条 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各类考核,纳入政府绩效评估范围,除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另有规定外,不再组织单项考核。

第二节 行政效能监督

第一百零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电子监察系统,对网上政府服务事项进行全程监控,并实行网上受理投诉制度。

第一百零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行政效能投诉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部门负责行政效能投诉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一百零六条 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限时办结、及时反馈的原则。

第一百零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拖延履行政府服务职责的行为,以及在政府服务中的其他违法违纪行为,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负责行政效能投诉的机构提出投诉。

第一百零八条 对投诉人的投诉,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受理,并告知投诉人。

负责受理和处理行政效能投诉的行政机关应当调查、核实投诉事项,听取投诉人与被投诉人的意见,并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行政机关对受理的投诉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办理完毕;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向投诉人说明理由。

投诉案件办结后,应当将办理结果及时告知投诉人。

第一百零九条 行政效能投诉处理结果作为对行政机关政府绩效评估以及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三节 服务监管

第一百一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公共服务中的违法行为。

第一百一十一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向有关行政机关报告上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

第一百一十二条 行政机关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采取回购等方式,依法收回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的公共服务项目;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补偿。

第一百一十三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提供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行政机关临时接管其公共服务,保障公共服务的正常提供。

第一百一十四条 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或者服务外包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服务合同或者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有关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解除服务合同。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有异议的,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投诉,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处理情况应当作为行政机关实施服务监管的重要依据。

第一百一十六条 行政机关可以组织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应当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实施服务监管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府服务中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部门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一)不履行政府服务职责,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符合法定和规定条件的政府服务申请的;

(二)拖延履行政府服务职责,不在法定期限、规定期限或者承诺期限内办结政府服务事项的;

(三)违反规定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

(四)索取、收受服务对象财物或者要求服务对象提供赞助的;

(五)不遵守政府服务公开相关规定的;

(六)对行政效能投诉不依法受理或者办理的;

(七)对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监管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八)其他严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参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一百一十八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国家规定的问责权限、形式和程序办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直属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和国有公共服务企业违反本规定,需要对有关人员实行问责的,依照国家规定的问责权限、形式和程序办理。

第一百一十九条 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行政机关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外包等方式提供政府服务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服务合同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条 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在公共服务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政府服务的,由有关行政机关予以撤销,并责令退还取得的利益。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百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制定贯彻本规定的实施方案。

篇8:湖南省政府采购合同

一、湖南省14市州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概况

所谓的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 就是除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需主动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外,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 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环境信息。为了真实地展现和说明湖南省14市州政府在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查询湖南省14市州市环保局网站所公布的2014年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以及通过网络申请途径, 要求湖南省14市州各政府依申请公开“2014年第三季度市环保局受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2014年第三季度全市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根据结果制作表格 (见表1、表2) , 且截取了网络在线申请信息公开表 (见图1) , 以期更加直观地展示湖南省14市州在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本想与2015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更直观地做出与新《环保法》颁布后的对比, 但是由于2015年《环境信息年度报告》很多环保局网站还未上传, 故只能对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湖南省14市州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存在的问题

根据表格和截图可以看出, 湖南省14市州在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方面基本较为完善, 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年报公布不全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环保部门应当在每年3月31日前公布本部门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且应当包括环保部门依申请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 湖南14个市州中有6个在其环保局网站上不能查询到2014年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因此无依申请公开政府环境信息的情况。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市环保局网站不能查询到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二)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指南公布不全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15条第一款规定:“环保部门应当编制、公布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目录, 并及时更新。”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省14个市州中有4个是没有在环保局网站上公布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指南的, 其比例超过25%。而依申请公开的方式方法主要是由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指南所提供。

(三) 申请程序复杂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0条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这三项内容即可 (2) 。但由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果想通过在线申请的方式要求公开相关信息, 则需要填写大量的申请人个人信息, 其中不仅包括姓名、联系电话、联系地址、邮政编码等基本信息, 还包括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如工作单位、证件名称、证件号码等等, 网站设定的申请人必填的选项未免过于繁多。在申请的过程中, 笔者还注意到, 很多环保局网站的在线申请公开链接点开后出现的是市政府的在线申请信息公开平台, 然后在政府在线申请信息公开平台填好申请人信息及申请事项后, 再选择所需信息的机关单位。申请人的申请须通过政府政务中心再转交由环保局处理, 这样不但拖延了信息公开的时间, 同时也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四) 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回复所需内容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十八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4条第2款都有规定, 相关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不能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的, 经机构负责人同意, 可以适当延长答复期限, 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延长答复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由表2可以看出, 超过25%的市环保局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答复并未说明理由进行延期答复, 且50%的市环保局对所申请公开的内容只进行了部分回复。

除了以上四点不足以外, 还有一点不足是表1、表2和图1没能够直接反映出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想要通过网络途径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在线网上提交申请, 另一种是通过市环保局所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指南》中公布的邮箱地址发邮件申请公开, 而在一些市环保局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指南》中, 有的没有公布邮箱地址, 有的所公布的邮箱地址为无效地址, 有的公布的邮箱并没有专人管理。这些情况都大大阻碍了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顺利进行。

三、湖南省14市州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

经过深入分析, 笔者认为, 之所以14市州会在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方面存在以上的不足之处, 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 环保局对于依申请公开缺乏责任感

虽然近两年一直在提倡政府部门加强信息公开, 但是一些公务人员只顾完成传统的工作任务, 对于依申请公开这样的新型工作任务没有足够的责任感, 甚至会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对于依申请公开, 有的公务人员会推脱责任、敷衍了事。而环保局的在人员的分配上也极少安排专门人员处理依申请公开这方面的工作, 也显示出对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不够重视。

(二) 公众缺乏依申请公开的参与意识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14市州的所受理的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申请总数较少, 并非公众对于环境信息的需求度低, 而是他们并不知道依申请公开的流程及方式, 甚至不知道还可以通过依申请公开这样的方法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环境信息。而由于公众的参与程度较低也进一步导致了环保部门对于依申请公开的重视程度不高。

(三) 网站系统性差, 环境信息杂乱

14个城市的环保局网站的布局、内容划分各不一样, 甚至在同一个局网站里, 同一项工作内容也分布在不同的模块里。这不仅不便于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管理, 也给公众去寻找相应的内容带来了阻碍。且多数网站或相应模块缺少搜索功能, 导致公众无法检索相应的环境信息;有些网站频繁改版, 导致历史数据大量丢失无从查找;还有一些信息虽全文公开, 却无法下载等等。这些情况都使公众难以自主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环境信息。

(四) 对于没按照规定完成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情况缺乏监管

环保局对于是否公开信息时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且可以自行延长在规定的15个工作日内不能答复的申请的时间, 而对于这些权利并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 使得环保部门容易对信息依申请公开敷衍了事。

四、湖南省14市州政府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完善

(一) 转变环保局依申请公开的服务理念

环境信息公开是此次新《环保法》修订过程中改动较大且各方意见较为一致的内容, 同时也对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湖南省14市州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首先得转变环保局的服务理念, 提高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环保局应积极转变依申请信息公开的相关理念, 首先要积极主动地公开环境信息, 完善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内容。其次应提高对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视, 对于公众提起的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内容及时进行回复。应当把让公众知晓环境信息作为自己的责任, 而不是一种负担, 应该积极面对, 而不是消极拖延。

(二) 提高公众依申请公开的参与意识

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是公众主动获取所需环境信息的一种有效方式, 同时也是公民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一种表现, 而依申请公开的发展又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只有相关部门与公众两者相互配合, 才能使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能够顺利进行。而从湖南省14市州的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数量来看, 公众的参与意识还有待提高。应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广泛宣传信息依申请公开, 营造良好的氛围, 特别是从小对于中小学生的公众参与意识的培养。使公众知悉依申请公开这一获取政府信息的有效途径, 唤醒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 积极通过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来切实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3)

(三) 缩减网站设定的申请人必填选项, 加强网站系统性建设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25条第1款中规定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 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也就是说, 只有在申请人申请行政机关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时, 出示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才是必须的。 (4) 而在申请公开环境信息时, 我认为是不需要提供的。必填选项中还要求申请人填写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 我认为是不必要的, 只需要提供其中一种联系方式确保申请人能够收到所申请的环境信息就足够了。对于通过政府政转交的应该简化申请审核环节, 全面、及时、准确、快速地满足公众信息需求, 不断提升依申请公开的服务效率。最好每个环保局都有自己的邮箱并由专人管理, 更好地保障公民相关权利。各环保局最好制定统一的信息公开规范或者模板, 提高信息公开的系统性。

(四) 完善环境信息依申请公开的法律监督与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 新《环保法》第六十八条都对行政机关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对于环境信息公开负有监督责任的一般是监察机关和上一级环保部门, 而并不包括与环境信息公开切身相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不但容易使监管流于形式, 也更加大了监察机关的监督压力。环境信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需要充分发动公众的力量参与其中。在当前情况下, 突破监管障碍更需要社会监督, 利用公众监督形成社会压力, 分担监管压力。

五、结语

在签署《信息自由法》时, 约翰逊 (Lyndon B.Johnson) 总统表达了信息自由的基本哲学:“本法来自我们最基本的原则。当人民具有国家安全所能允许的全部信息时, 民主才运行得最好。只要披露对公共利益没有伤害, 就不能对决定蒙上秘密的面纱。” (5) 政府信息公开对扩大公民参与, 提升政府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政府做到全面公开环境信息, 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 公民才能充分行使自身权利, 拥有更多正确了解环境信息的渠道。

注释

1顾继光.地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实证分析[J].兰台世界, 2015.03.

2

3顾继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情报科学, 2010.06.

4费丽芳.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实证分析---以浙江省11个市政府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 2010.10.

上一篇:教育实习单位证明下一篇:体委竞选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