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南铝特色安全文化浅见

2024-07-20

构建南铝特色安全文化浅见(共6篇)

篇1:构建南铝特色安全文化浅见

构建南铝特色安全文化浅见

●刘南平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它是企业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以人为本,以保护全体劳动者在生产活动的氛围内的安全与健康为目标,以安全科学为手段,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多年来,南铝下大力气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遵章守纪,把好“源头”

从2002年至今,南铝进行了万吨型材生产线、表面处理生产线、240KA环保节能电解铝生产线等16项技改,所有技改工程都实行安全工程“三同时”,从源头做起,保证生产线从设计始就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从2005年6月开始,建立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企业最高管理者承诺: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全部在企业内部网络上发布,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同时职能部门对所有的适用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评价,自觉找差距,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事项制定计划进行整改,每年还要接受中国方圆委福建审核中心的外部审核,使公司各项生产工作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健全制度,规范行为

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是构建和谐舒适的安全的生产作业环境,其出发点是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约束人和物,规范性必须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些制度成为南铝安全文化的主体,保障了安全生产秩序井然有序。对人的规范,南铝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岗前实行三级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二是通过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奖罚制度等规范人的行为,增强安全责任感;三是通过各种安全培训考试,规范各类人员的技能达到安全要求。

对物的规范,南铝通过危险源辨识、安全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现场定置管理和安全技术改造来保证整流所、喷漆生产线、化工库、油库、锅炉房、氮氧站等重点防范部位以及生产转动设备的“硬件”达到安全技术标准,使之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通过制度建设,严格管理,企业职工普遍形成正确的安全心态,规范的安全行为和良好的安全习惯。

责任到人,真抓实干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则是:“谁主管、谁负责”,为了落实好这一原则,公司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使安全管理落实到人。

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委会每年都与生产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每季度考核一次,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罚;制定处科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对安全事故及职工违章实行量化考核,直接扣责任领导量化考核分,此举极大的提高了各级领导的安全使命感和责任心,领导为了在考核时不被“末位解聘”,对现场违章的人不再是一味做“好人”,而是放下“脸”真抓,因为老是给别人留“面子”,出了事故就是不给自己留“面子”。虽然大家认为安全扣分偏“硬”了,但还是能够理解,安全管理只有责任真正落实到人,领导因员工发生工伤或违章被扣分甚至因安全扣分多被“末位解聘”而大喊“冤枉”时,管安全的领导才真正会静下心来想一想“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沉甸甸的责任。南铝人理解了这份责任的份量,将这份责任默默地融入到实际工作中。

隐患必改,措施有力

公司季度安全生产会议,是汇集各种安全生产情况的重要渠道,对各部门提出的安全隐患都形成会议纪要,要求有关职能部门调查落实整改措施,安委会办公室负责对整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向安委会报告。总经理多次在会上强调,除特殊情况,各单位一把手必须参加安委会。加工分厂大门原为幕墙,又是十字路口,车辆运输十分繁忙,由于幕墙挡住驾驶

员视线,存在车辆伤害的重大安全隐患,安委会决定将大门进行改造,改为栅栏式大门,同时,公司在各主要的交通路口安装了十几面球面反视镜,大大改善了驾驶员的视野,减少了车辆伤害事故;2005年夏,技改新建的2万吨铝型材钢塑厂房,由于通风不良造成作业环境闷热,职工易发生中暑,问题在安委会上提出后,立即得到解决,会议决定投资7.5万元在屋顶安装了133多台排气扇以加强现场通风。加工分厂模具厂房西北角边坡由于地质问题,坡又高又陡,坡边长年堆放模具钢,存在塌方的重大安全隐患,公司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决定投入65万元,砌筑护坡加固,消除了危险;2005年底, 又投入178万元,对动力整流所边坡塌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氟碳幕墙公司喷漆生产线由于排风不畅,喷房内漆雾浓度偏高,存在重大火灾隐患,2005年春,公司投入200万元,进行了喷漆生产尾气净化处理。公司设立安全合理化建议和安全隐患报告奖励制度,对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和发现安全隐患报告经证实的都给予适当的奖励,职能部门对职工报告的安全隐患必须落实整改,几年来共整改消除重大安全隐患40多项。

事故追究,“四不放过”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不发生生产及人身伤害事故,对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人,按公司制定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对分管的领导也将按绩效考核规定扣其相应的量化分数,并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每一起事故。这是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落实的重要环节。

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没有人为此负责,相关责任人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罚,就是没有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也仅仅是喊喊口号;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没有人承担责任,领导就不愿意得罪人去抓违章行为人,对现场发现的安全隐患也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既不报告也不采取措施,反正出事也不会追究。这样,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也是必然的。南铝公司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事故追究制度,对发生的每一起责任事故,对相关责任人必须追究责任,只有这样,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领导、员工才会认真对待安全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得以落实。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离不开广大员工的参与,一是因为安全工作不能有“盲区”,涉及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涉及企业现场中任何一个人;二是因为涉及的学科知识面是广泛的。就南铝来说,含华银公司、装璜公司几十个工种,从业人员3580余人,所需的专业人才也是众多的。企业的安全文化如果没有广大的群众的参与,就失去了生命力。积极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最有效措施,也是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南铝公司从2002年开始,通过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岗位操作规程学习、“班组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对职工开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训教育,六年来,参加各类安全培训学习累计达132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强化安全管理中,职能部门注重发动广大员工的作用,如发动各专业人员制订企业安全知识手册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涉及工种和岗位达63个;发动在岗人员查安全隐患,找管理漏洞,两年来报告安全隐患200多处;公司在250多个班组均设立安全员,实施班组内部安全工作日查时检;建立公司安全通讯员网络,设安全通讯员16名,及时报道安全工作业绩和经验;各单位将安全工作目标列入班组劳动竞赛项目,并列入本单位经济责任制考核;同时公司工会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共青团组织开展“青安杯”竞赛活动,安全工作月月有检查,月月有考核,做到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使群众性参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做得有声有色,收效明显。

与此同时,公司还在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专兼职安全管理骨干队伍方面下功夫。近两年来,南铝为了提高安全管理骨干队伍的素质,先后派专兼职人员参加国家、省、市和主管部门的安全培训班、研讨会及外出参观学习等达62人次,有3人取得了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任职资格。多次聘请省、市安监局专家来公司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对公司中层领导干部和

250多名班组安全员进行教育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为企业建设安全文化打下坚实的人员基础。

着眼创新,与时俱进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不断地向人类安全工作发出新的挑战。随着南铝的生产技术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安全课题,这就需要有开拓与创新的观念。为了使安全管理跟上时代要求,上新层次,南铝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根据发展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和更新,努力做到思想观念创新,事故防范机制创新,安全工作职能创新,安全检查方式创新。企业全面推行“一法三卡”管理办法(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安全检查提示卡、危险化学品安全特性信息卡、重大危险源(点)警示卡),通过对生产区域内存在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建卡等措施,加强监控管理。并制定了南铝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总预案和16个专项事故应急预案,多次组织应急预案演练,以提高安全防范水平。企业建立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了中国方圆委福建审核中心的审核,取得了认证证书。在企业制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中将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与企业生产经营接轨,与企业现代化管理要求接轨,努力实现安全检查从经验型向依靠科技进步型转变,安全管理从传统方式向依法管理和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转变,安全工作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

事实证明,构建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有助于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有助于职工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素质得到加强。南铝在近年的企业安全文化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遵章守纪、制度健全,责任到人、隐患必改、有责必究、全员参与、与时俱进”的南铝安全文化,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从1985年至今企业已连续22年未发生重大人身、火灾事故,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作出了贡献。

篇2:构建南铝特色安全文化浅见

1 旅游企业文化发展趋势

尽管“做起来难上加难”, 企业文化的建设还是引起了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旅游企业更是如此。当前旅游企

其中U={u1, u2, …, us, }是度量 (权) , Yj={y1j, y2j, …, ysj}第j个决策单元的效益评价指数是:

为了比较, 可以通过适当地选取V和U, 让各决策单元的Ej满足Ej≤1, 1≤j≤n。现在对第j0个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 以权U和V为变量, 以第j0个决策单元的Ej0为目标, 以所有的决策单元, 也包括第j0个决策单元的Ej≤1, 1≤j≤n为约束条件, 构成以下的最优化模型 (即C2R模型) :

式中将下标j0用0代替, Y0就是Yj0, X0就是Xj0等。另外, 有1≤j0≤n0。上式是一个分式规划, 将它化为等价的线性规划问题如下:

用线性规划的最优解来定义决策单元j0的有效性。由此, 可以得到每一位合作伙伴在每一个模糊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 (是介于0~1之间的小数) , 从而构造出隶属度集G= (G1, G2, …, Gm) 。

2.5 计算精确值百分率集合

如果可精确评价的评价指标有d项, 则精确值百分率集合为:g= (g1, g2, …, gd) 。本文精确值评价指标为X4-X6, 可以通过准确计算得到, 也是介于0~1之间的小数。在本文中, 精确指标百分率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指标体系中的精确值百分率大部分由导游人员带团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得到。

2.6 计算综合隶属度集合

精确值百分率集合转置后与隶属度集合合并, 得到综合隶属度集合D。即:

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趋势: (1) 注重提高学习能力。学习不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均至关重要, 学习能力在旅游企业文化建设中必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这也是由旅游的文化属性和旅游市场的多变特性决定的。 (2) 紧密联结生态文化。生态文化融入旅游企业文化使旅游企业文化的外延得以扩充, 旅游企业“生态化”是其以后不可避免要走的一条发展之路, 这样才能适应旅游消费者对绿色旅游及产品的青睐。 (3) 强化企业良好形象。只有具备良好的企业形象, 才能招揽更多优秀人才、招徕更多消费群体、吸引更多投资, 才能得到社会愈加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4) 突出体现“人本管理”。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旅游企业文化建设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培育员工的归属感与使命感, 放弃以“物的管理”为中心, 大力加强“人”的建设。 (5) 重视企业价值观人格化。注重旅游企业精神与旅游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培育员工“荣辱与共”的价值观, 增

D=[G, gT]gT表示g的转置。

2.7 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为, 首先建立问题的层次分析结构, 再进行Fuzzy判断矩阵的构造和一致性检查;对Fuzzy判断矩阵排序;最后计算同一层次所有指标相对于最高层 (目标层) 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由此可以计算出指标权重集A= (a1, a2, …, an) 。其中, 模糊评价指标权重集Af= (a1, a2, …, af) ;精确值评价指标权重集Ad= (a1, a2, …, ad) 显然有:

2.8 计算评价指标的总得分

将集合W中各元素数字相加即可以得到该合作伙伴各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之和, 包括精确值评价指标和模糊评价指标。旅行社可以把所要挑选的所有同类的合作伙伴的评价结果之和都计算出来, 通过相互比较就可以判断哪些合作伙伴比较理想, 哪些合作伙伴应该考虑排除。

总之, 本文所建立的合作伙伴评价与选择模型, 不仅为旅行社提供了选择合作伙伴的方法, 而且使旅行社和产品提供商都发现了自己所要改进的方面, 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 实现核心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崔秀梅, 张茂忠.分销渠道中间商选择研究[J].科技管理研

究, 2006, (6) .

[2]刘恒飞.旅游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9.强其主人翁意识, 以实现“人企合一”, 让他们时常保持对工作的新鲜度, 可无形中加强其责任感, 真正做到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

2特色旅游企业文化的特征

通过对近年来发展较好的一些旅游企业的调查考评, 笔者认为旅游企业要加快发展并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特色企业文化, 其文化应具备下列特征:

(1) 特色旅游企业文化是和谐性文化。旅游企业文化的和谐性是指旅游企业通过企业文化运营, 能更有效地发挥企业各子系统及其成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力, 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周围市场环境, 使内外协调。

(2) 特色旅游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以人为本”首先必须做到“以员工为本”, 旅游企业管理者要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化关怀, 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使员工感受到自身对企业的价值。顾客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以顾客为本指旅游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应紧密围绕顾客这个中心, 时时处处把握顾客需求、关注顾客利益, 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 不断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增强企业的生命力。

(3) 特色旅游企业文化是个性化的文化。鉴于旅游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消费者的感觉和评价, 旅游企业必须更好地适应旅游者的个性需求, 创造出适应多类别人群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和服务, 同时着力丰富和突出自身独特的旅游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 以吸引更多客源, 获取更多好评和更好效益。

(4) 特色旅游企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 它与企业管理实践相伴相随, 需要不断完善和升级。良性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适时地升级与革新企业文化, 保持其时代性和有效性。

3 旅游企业营造特色文化攻略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 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可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已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 人们也认识到建设有特色的旅游企业文化, 已成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对于如何更好地打造特色旅游企业文化, 笔者认为可从下列方面着手:

(1) 构建合理培训体系, 打牢企业文化基础。善于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对所属员工进行系统化教育培训, 这成为旅游企业营建特色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旅游企业必须重视培训体系构建, 首先是明确培训方向和重点。通过整合以核心价值观体系为主的企业文化理念确立企业文化培训基本标准与方向, 通过对文化现状与未来的差距性分析并结合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培训的重点内容。其次要系统规划企业文化培训内容与方式方法。根据企业战略要求, 将企业文化理论知识和企业个性文化理念两个部分均纳入培训, 分不同层次安排不同的培训方法, 采用既有狂风暴雨式的强势推行, 更具润物细无声式的有力渗透的培训方式, 使人们对企业文化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并积极主动支持与跟从, 确保培训取得实效。最后还需注重制度的落实。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观设计文化制度, 使核心价值观有措施、能规范、可考核, 真正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当中, 使之制度化、具体化、行为化。

(2) 坚持以人为本, 将企业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企业文化理论本身就倡导以人为本, 反对“见物不见人”, 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只有切实坚持“以人为本”, 经营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人的因素, 最大限度地关心人、培养人、依靠人和造就人, 尊重员工, 保护其合法权益, 扩充其应得利益, 才能使员工真正产生对企业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把自己与企业紧密联系到一起。

(3) 注重文化载体建设, 确保企业文化营建取得实效。企业文化建设只有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载体才能在经营中表现出来。旅游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载体的建设以改变企业成员的心智模式, 通过多种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 让员工深刻理解企业的文化是什么, 怎么做才符合企业文化的要求, 使企业文化转化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为。为此应加大企业文化设施投入, 通过塑造展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物质文化, 打造体现特色企业文化的工作环境, 创造鲜明而个性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促进旅游企业文化持续、稳步发展。

(4) 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文化是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不断适应环境变化, 具有持续变革能力的自适性的一种文化。它通过营造整个企业的学习气氛, 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培育和发挥员工的创造性能力, 使企业成为具有高度柔性、符合人性并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组织。通过自觉的和整体的学习, 各种知识与技能冲破了个体限制, 迅速在企业中传播, 并创造出新知识, 形成自我强化作用, 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竞争力。通过这样的学习与实践, 旅游企业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发展的源头活水, 真正地培育出企业持久的竞争能力。

(5) 加强绿色经营管理, 倡导绿色生态企业文化。绿色经营管理避免各种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的破坏, 要求旅游经营及管理全过程均达到绿色环保要求, 做到安全性、有序性、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统一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并重。其实, 现代旅游实践中的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参与、科普科考等, 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崇尚绿色、天然、环保的原生态理念, 为旅游企业采用新战略、开发新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目标导向。那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非绿色经营管理模式只能是饮鸩止渴而不能持续发展的, 只有旅游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具备绿色意识, 切实把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自然生态及人文生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与提高本企业效益、提升旅游地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结合起来, 才能推动企业的进步和旅游地经济的发展,

4 结语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企业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旅游企业的形象要靠文化来塑造, 旅游经营管理的发展要靠文化来促进, 它可延伸至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文化本身的异质性和难以模仿, 使得没有一种文化是适合所有企业的, 各企业只有在学习和借鉴其他先进文化的基础上, 创造出符合企业自身的特色文化, 进而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才有可能做大、做强、做得久远。

参考文献

[1]曹诗图, 查俊峰.试论旅游企业文化的特征、发展趋势与建设[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8, (4) .

[2]华益梅, 陈跃.构建“以人为本”的旅游企业文化[J].太原城市学院学报, 2008, (6) .

[3]王蕾.构建和谐的旅游企业文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

篇3:构建南铝特色安全文化浅见

【关键词】安全;文化;制度;和谐;激励;机制

前言

车排子采油作业区近几年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高含硫化氢等安全生产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如何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基层管理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013年,作业区提出了狠抓队伍建设,凝心聚力、拼搏进取,构建安全文化、家园文化,以安全文化为引领,以安全管理促和谐,打造车排子沙漠油田“沙漠深处有人家”的安全管理品牌。

1、构建沙漠安全文化的目标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理念、安全指标、安全工具、安全方法、安全活动、安全习惯、安全管理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对企业安全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使其产生企业安全管理的长期效能。车排子作业区通过特色家园文化建设,实现了员工素质专业化,制度、规程规范化,工艺设备、设施标准化,目标、指标任务科学化等目标。确立了作业区安全文化建设步骤及途径,即从安全意识转变(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安全意识,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创建安全生产环境(提高设备设施安全属性,降低员工操作风险)、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制度,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检查落实)、建立安全激励机制(制定实施激励措施,包括物资激励和精神激励)、全面展开安全生产活动。

2、构建沙漠安全文化的途径

作业区主要通过精神层、物质层、制度层及激励层的四个层面来构建沙漠安全文化。

2.1精神层: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提升素质精神引领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任何员工在企业从事生产活动都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管理过程,核心还是人的操作。同时,人的不安全行为又是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作业区从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入手,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和文化氛围影响,将全体员工的安全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从而达到转变员工安全意识的目的。作业区通过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开展HSE主题活动、汇编安全文化手册、管理水平提升等方法来转变员工的安全价值观。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引导、激励等多种手段增强员工正确的安全理念、规范日常安全行为的自觉性。

2.2物质层:以人为本改良设备,环境支撑确保安全

物质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载体,所表现的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程度。为确保安全生产,作业区狠抓设备维修、设备现场管理、节能降耗工作,对设备设施的管理,规范,有序进行。

通过工作循环分析,逐步完善了各岗位设备的操作规程、巡回检查制、设备的维护、保养规程等,现场设备标准化管理。对设备进行专人管理,严格执行设备按时保养制度,实现设备安全运转。通过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设备管理中的优势,优化设计、改良设备工艺,实行科技管理,大大消除设备内在隐患,建立了消防器材、车辆、应急物资等设备、设施的专门管理机制。

2.3制度层:制度健全约束行为,强制规范强化执行

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安全文化的骨架,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安全生产就无从谈起。作业区在2013年修订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十余項规章制度、管理规定。使安全制度更具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现场管理,确保各项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落到实处。作业区领导、安全监督,坚持到现场跟班把好安全关,加大对安全生产,都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确保了作业区安全生产。作业区做到了执行制度不走形、不变样、不手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达到人人敬畏制度,事事遵守制度,处处执行制度,以制度促进安全生产的氛围日渐形成。

2.4激励层:改进作风凝聚齐心,激励机制赢得人心

目前,很多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机制即违章罚款,车排子作业区在以往的安全管理中,也采取了很多负激励的作法,虽然有一定的激励效用,但不免单一,且容易使员工感觉安全生产管理很“冷”。因此,作业区今年在激励制度建设上进行改进,大量运用正激励,激发员工正能量,作业区在各类安全管理规定中,提出很多相关的奖励机制条款,同时通过每季评选“HSE之星”、“安全里程碑阶段性奖励”等活动,以目标激励、物质激励、荣誉激励等各种激励方法,激起员工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有效地提高了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3、结束语

篇4:构建具有川庆特色的安全文化

关键词:安全;文化理念;制度行为;设备;环境;创建模式

一、前言

国际上公认的事故致因理论——轨迹交叉论说:任何事故的发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个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展的轨迹发生交叉后,事故就从偶然变成了必然。

要避免事故的发生,首先要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安全生产检查和维护保养好设备,使物达到本质安全。但是,安全生产检查和通过技术手段维护保养好设备,也不能完全杜绝物的不安全状态。因而,控制、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便显更为重要。控制人的行为一般采用管理的方法,即采取强制手段约束干部职工的不安全行为。但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尽管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还是不一定能确保生产的本质安全。因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

这一安全生产的漏洞,就需要看不见的“第三只手”,建立一个好的安全文化来弥补。

二、创新安全管理文化模式

(一)抓好理念渗透,形成一个好的安全理念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关键要使员工为企业安全理念广泛认同和遵循。为此,井下作业公司编制《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行为规范手册》、《行为安全规范手册》和《视觉形象应用手册》,对企业哲学、目标、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精神、道德、作风等做了明确具体的阐述。通过集中办班、在生产作业现场培训、生产会和媒介等多种形式反复宣贯,创造并保持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宣贯。党政工团要通过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组织安全生产月签字,开展安全家书活动和撰写心得体会,开展安全文化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劳动竞赛等文化活动,教育员工转变安全理念,改变思维定式,消除原有管理模式的消极因素,使员工认识到推行QHSE管理体系并不是企业要重新建立一套质量、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而是与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机地结合,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二)抓好制度规范,建立一个好的安全制度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抓好制度建设。为此,需要对原有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制度等有关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收集、评审。结合QHSE管理体系要求,编写出符合实际的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管理规范(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区域标准化管理、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操作规程、工艺流程和制度等一系列支持文件。在充分满足QHSE标准的前提下,将管理制度汇成“本”,简化程序制成“表”,梳理线路绘成“图”,明确节点设成“卡”;做到作业文件个性化、操作程序简明化、规定动作标准化;实现一个岗位职责、一套工作职责、一种管理流程、一组作业流程、一套基础台帐、一个格式化的工作记录;养成“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查你所记的”。切实履行好“责任心+责任制+基本功=安全”这个公式。

(三)抓好行为养成,培养一个好的安全行为文化。

无论是理论的强化还是制度的完善,最终都是行为养成。为了使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一是践行承诺,实施“七个带头”,在领导层实现有感领导。明晰职责,在管理层实施直线管理。理清管理流程和操作规程,在操作层实施属地管理。二是运用安全观察与沟通工具,以关注人的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使现场的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纠正和治理,确保生产和施工作业安全高效进行。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三级培训,实现关键岗位和重点岗位的资格准入,培养全体员工对体系的认知能力、执行能力和应急能力。四是制定激励和约束的标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施绩效考核。明确什么样的安全行为应该提倡,什么行为应该禁止,以及严格遵守的怎么奖励,违反的如何处罚等办法。五是建立安全分析小组,开展安全分析,识别控制作业风险,实施作业许可证。

(四)抓好设备管理,创造一个好的安全设备文化。

井下作业运用得最多的是设备(管理设备和运转设备),公司设备众多,运用得相当复杂,哪一件设备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事故。为此,需要采取设备层层分包,台台承包的管理模式,强化设备安全运转。一是将设备以班组形式划分,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建立设备区域可视化管理,实现人机制约,人机互补,人和设备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的配合。二是不定期、不定时、不定人、不定机对全公司设备的维护保养以及运转记录进行的全面检查,并予以记录,加强过程控制,提高设备安全运转效率。三是对设备配件供应商进行评价,相关部门和单位完善设备配件供应商评价体系,对设备信息进行跟踪写实记录,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状态,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率。四是严格落实“检查、汇总、通报、预警、兑现”的考核工作机制,确保设备管理工作有序推进。

(五)抓好现场管理,营造一个好的安全环境文化。

认真宣贯落实《视觉形象应用手册》,积极推进以场景文化为重点的安全环境文化建设。在工作环境的建设中,以视觉信号为基本手段,以公开化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都看得见,营造规范、安全、整洁、直观的安全管理视觉氛围,推动看得见的管理、自主管理、自我控制,构建和谐向上的内部环境来强化环境对员工保安全的影响力,使员工干标准活、放心活、完美活。在人际环境建设中,要求员工加强安全观察与沟通,进行师徒结对、党群结对、团青结对等形式进行帮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激励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坚持做好听觉激励和视觉激励、奖励成功与勉励失败、崇尚团队合作与竞争、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在学习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坚持用木桶原理抓短板,用细节原理抓标准化落实,用破窗原理抓漏洞,用投石头原理防麻痹,用翻跟头原理发现人才,用平等原理营造和谐。

参考文献:

[1]廖永远.抓住重点 加大力度 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持续好转[J].中国石油企业,2009(03).

篇5:农村小学进行特色文化建设之浅见

[关键词]集邮 学校特色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81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将集邮文化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开展了一系列集邮特色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受到道德与智育的熏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集邮特色的开发——立足校情

几年前,学校里有几位爱好集邮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建了集邮兴趣小组,学习集邮知识,设计邮票图案,并将剪纸与邮票设计相结合,创作生肖邮票图案,独辟蹊径,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今,这支爱好集邮的教师队伍已发展到12人的规模,于2013年成立“集邮协会”,聘请了集邮界的专家,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在学校党政与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师资队伍,制订了建设规划,形成了规章制度,落实了实践行动,集邮项目已经成为我校着力打造的特色文化。

二、集邮特色的打造——坚持不懈

1.党政合力创特色

党支部和校长室对“集邮特色文化打造”重要意义达成共识,学校党政合力,共同推动集邮特色的发展。学校成立集邮特色项目领导小组,校长主抓、书记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打造集邮特色。学校每学期初都将集邮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分到各部门、各班班主任及集邮辅导老师,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支持、事事关心”的良好氛围。

2.规章制度保特色

学校特色的创建,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整体工程,需要将有限的资源有机地整合,使之协调高效地运作,而这些,唯有全员参与制订并遵守制度才能够保证。为此,学校制定并通过了《特色文化建设制度》,在目标规划、组织机构、师资队伍、课程管理、监督考核、评比表彰、资源利用、经费保障等八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为学校特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校园环境现特色

学校的环境建设,要在“净化、绿化、美化”基础上,因地制宜,规划校园文化布置,突出集邮特色。例如,在校园里设置模拟邮筒作为校长信箱,用来收集师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设集邮专题活动室,将集邮知识介绍、学校集邮特色发展历程与师生集邮实践活动融为一体;墙壁宣传栏里悬挂张贴的宣传画、师生作品,用齿孔形边框或是信封式样;学校LED屏定期播放邮票赏析、介绍集邮知识等。这些举措,在校园里营造出一个非常浓厚的集邮特色文化氛围,学生身处其中,能时刻感受到强烈的集邮文化刺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积极向上的兴趣导向渐渐形成。

4.教育科研引特色

学校要办出特色,必须要与教、科、研相结合,找出自己的“特色理论”,用以指导其办学行为,才能确保学校特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积极申报江苏省规划课题《农村小学集邮校本文化的构建研究》,并顺利通过立项。课题重点对农村小学集邮校本文化构建的环境、活动、课程、方案进行研究,旨在提升学校集邮活动品质,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校本实践路径,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在开题论证时,市教科研中心的专家提出了“好好集邮,好好研究,天天向上”的希望;建议在教育中点点滴滴地渗透“邮票知识”,让集邮有拓展,有个性。专家对课题的肯定和支持,增强了学校建设集邮特色的信心,也为集邮特色的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

5.校本课程显特色

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目标是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特色校本课程为载体,而开发校本课程便是突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一种重要方式。经学校教材编写组深入探讨,确定了“寓德于邮”的校本课程开发宗旨,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为目标,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八大德育主题进行编排。教材以邮票为素材、图文并茂、由低到高、由浅入深,让学生喜闻乐见,令学生爱不释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落实,为学校集邮特色文化的全面普及与深入发展提供了支持,让集邮文化通过课堂主阵地,与优良道德品质一起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田。

6.师生参与促特色

集邮特色文化建设,需要激发学生集邮兴趣、普及集邮知识、陶冶集邮情操,但这首先要让教师爱集邮、懂集邮。学校成立了教师集邮培训班,邀请了集邮协会专家来校为全体教师举办集邮知识讲座,发放了集邮书籍和小型邮册。学校安排专项资金,为集邮培训班成员、集邮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及全校班级征订了《中国集邮报》,给所有的班主任发放了图书《叩开集邮之门》。集邮报刊书籍的赠阅,不仅增长了教师的集邮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教师集邮的兴趣。

三、集邮特色的彰显——精品活动

1.举办会议集中展示

积极主动地举办大型会议活动,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特色工作,广泛听取建设性意见,可以为学校集邮特色文化建设积累经验,为学校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搭建平台。2014年,市、区两级关工委到我校调研集邮特色建设工作,观摩了集邮主题中队活动。市关工委对我校的集邮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出“活动要适应当前形势,适合青少年的特点,形成学校特色,造就自己的品牌”。2015年初,学校承办市级中小学新春集邮联谊会,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市集邮协会专家、中小学集邮特色学校代表欢聚一堂,观看学校集邮特色成果展示,听取学校集邮工作汇报,与会领导和来宾对学校以集邮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题研究,促使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办学思路给予赞誉,希望“搭建好校园文化平台,把集邮文化这一高雅文化的种子播下,用艺术润泽生命,努力托起明天的太阳”。2015年底,学校承办首届全国青少年书信集邮研讨会(分会场)活动,黑龙江、广东、湖南、上海、浙江等地文化界、集邮界和集邮特色学校的近50名代表参会。2016年4月,学校承办全国第十二届生肖个性化邮票青少年设计大赛(南通赛区)的赛事活动,并成功举办了大赛的启动仪式暨“邮政文化进校园”推进会。会后,全国生肖集邮研究会会长周治华老先生及教育局领导为学校集邮特色欣然题词,使我们受到了极大鼓励,成功创建集邮特色学校的信心倍增。举办大型集邮会议活动,将会对学校集邮特色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2.“走出去”交流借鉴

自从学校加入市中小学集邮协会以来,三年迈了三大步。通过“走出去”交流借鉴的方式,加强交流学习,提高认识水平。就“农村小学开展集邮活动的意义及如何开展”等问题,组织考察了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上海市杨浦区凤城新村小学,提高了认识,树立了信心,迈开了可喜的第一步。围绕“学校集邮如何保持新常态”这个问题,参观学习了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通州区石港中学,他们的经验为我校迈开新的一步提供了借鉴。围绕“学校集邮如何创新”等问题,到全国书法特色学校、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杭州市余杭区塘栖第一小学参观考察,他们以书画特色为基础,拓展到生肖个性化邮票设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些先进的理念与创新的做法,令我们受益匪浅、不虚此行。“走出去”学习交流,不仅促进学校集邮活动的拓展创新,而且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3.“请进来”传经送宝

学校特色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之服务,活跃在集邮界且热衷于集邮事业推广的老邮集家就是学校集邮特色建设的最好资源。我们聘请了4位集邮专家为校外集邮辅导员,每月一次,给学生上集邮知识课,为教师举办集邮知识讲座,并指导学校集邮特色创建工作;学校定期邀请教科研专家来校指导开展集邮课题研究活动;聘请书画集邮界专家老师,来校辅导教师及学生设计邮票图案等。专家领导的传经送宝,让全校师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是学校特色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4.成立“红领巾集邮中队”以点带面

为了深入有效开展集邮活动,学校建立“红领巾集邮中队”,邀请集邮协会的专家担任辅导教师,定期为红领巾集邮中队的学生上集邮课。集邮中队以“主题活动”为抓手,以邮票为载体,将集邮与主题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开展德育活动。在学校举办的历次大型会议活动中,学生以邮票为载体,通过讲故事、歌舞朗诵、书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提供观摩,给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配合学校主题德育活动,红领巾集邮中队还开展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集邮主题中队会、《赏伟人邮票,讲伟人故事——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主题中队会、《听爷爷讲集邮的故事——红领巾寻访老集邮家故事交流会》主题队会等。红领巾集邮中队的试点建立,为学校全面开展集邮特色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收到了“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

5.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学校特色建设,离不开宣传工作。学校成立通讯报道组,落实了专人负责集邮工作的宣传报道。到目前为止,有12篇集邮活动报道在《中国集邮报》刊发,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及关工委的关注,并到学校开展了专题调研,市关工委领导对我校基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集邮活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指出“集邮是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把火炬”,要求将邮票融入“三爱”主题教育活动,并表示将继续关心和支持学校集邮工作的开展,并将学校已有的集邮经验在全市推广。广东佛山集邮协会的梁劲斌先生,就因多次在《中国集邮报》上看到学校的报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全国首届青少年书信集邮研讨会召开前夕,专程赶到我校参观交流,还给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集邮课,并在之后的研讨会上发出“向沿河桥小学学习”的倡议。另外,我们注意扩大宣传途径,在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政府网站、专题网站等媒体,进行了100余次的集邮活动报道,及时、高频率的宣传报道,扩大了学校知名度,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质量是立校之本,特色是兴校之路”,创建学校特色项目,打造特色学校,目的是提高育人质量。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集邮特色文化基本形成,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品质明显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集邮特色在区域内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关于农村小学如何开展集邮特色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并以此为起点,朝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目标,持之以恒,不懈追求。

篇6:军队油库安全文化建设浅见

关键词:安全文化 油库 军队

胡主席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强调“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战略”。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广泛开展安全科普教育活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安全意识,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舆论氛围”。由此可见,安全文化已成为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从本质上讲,油库安全文化属于安全管理范畴,是一种管理文化,是建立于制度管理之上,而又超然于制度管理的安全管理形式。油库安全文化从属于军营文化,是以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军营文化为基础,以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在部队长期安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并为全体官兵接受、遵循的,具有军队油库特色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安全作风、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准则规范,为保护官兵身心安全与健康创造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等安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最大特点是把安全内涵融入到文化层面,通过培育催生油库安全的土壤环境,切实把管理的重点从对物的刚性控制管理转移到对人的能动管理上来,由靠规章制度的“他律管理”变为靠实现价值的“自主管理”,做到人力、知识、技术与其他安全要素相统一。最大优势是利用文化的微妙渗透与暗示,形成内在的、潜移默化的和主动意义上的约束作用,使官兵自然而然达成安全价值共识和安全目标认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油库安全文化的最大作用是,它一旦形成,部队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就不再是印在纸上或贴在墙上的条条框框,而逐渐变成了官兵头脑里的安全理念、思维模式和习惯养成,不论干什么工作,都会在头脑中立刻反映出与之相关的安全制度或规定,考虑各种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安全的防范措施,真正把时时处处讲安全变成共识和自觉的行动。

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在油库不断深入落实,在当代军人履行新使命和实践军人核心价值双重驱动下,油库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军队油库安全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为油库全面建设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大力量支撑。那么要抓好当前油库安全文化建设,可从“四个强化”着手。

第一,要强化对安全文化意识。目前,仍有部分官兵对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意义缺乏正确而清晰的认识,更谈不上如何去建设安全文化,总认为安全文化是虚构的、幻想的、远离现实的“空中楼阁”。确实,无论情况怎样的变化,安全文化都附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总是存在于一个虚构的氛围中,只有经历系统而有效的管理、执行、激励的全过程,我们才能认识安全文化要素,从文化要素着手建设安全文化,并加以提炼才能“化虚为实”。油库安全文化建设是对全体官兵的共同认知、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锤炼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100%的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必然的规律是在坚持与改进中推向前进,安全文化是需要认知、判断、定义、继承、扬弃、积累、变迁和传延的,才能真正做到“文而物化”。油库安全文化建设构想的定位,应围绕“安全包含着文化,文化作用与安全”为主题,通过两者的互相渗透、延伸,以文化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因地制宜,以“新、活、实”为要求安排建设活动内容。为军队油库营造了一个“人人要安全”的良好氛围,使官兵真正把安全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从思想上真正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我管安全”的转变,使官兵从“要我安全”的被动状态逐步转变为“我要安全”的主动要求,从而促进油库安全管理质量和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第二,要强化安全文化素质。如何落实“安全第一”,如何有效地减少人为失误,那就是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事故致因理论和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器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而发生的(如未消除人体静电,就进行轻质油料收发作业,而引发静电着火事故);少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遇到“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才发生的(如雷雨天气违章进行油料收发作业,遭遇雷击而引发着火爆炸事故);更少数事故是由于“机物的不安全状态”处在“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下被引发的(如防雷接地体日斩老化,电阻超标,遭遇雷击引发设备设施损坏或着火爆炸事故)。这就是构成事故的三因素:人员-机物-环境的关系。在这三者中,机物、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唯有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他又是操作机物、改变环境的主体,因而,紧紧抓住人这个活的因素,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人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技术及安全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安全文化素质是另外三项素质的整合环节,它的功能是将人的四项素质整合为整体素质,即安全素质系统。油库人员本质安全化就是要求官兵具有与油库系统相匹配的安全素质系统,使人、机、环境达到最佳的安全匹配,实现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

第三,要强化安全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严格的、系统的安全教育是官兵具有基本的安全工作管理力,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自觉执行安全工作的各项制度。首先,使初任官兵较快地、顺利地适应工作环境,获得必须的安全技术和职业知识,熟悉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培养持续而稳定的安全作业行动,或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职责;其次,保持和增强官兵的安全工作意识,及时纠正忽视安全的问题,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更新知识,使官兵时刻保持对事故的高度警觉,并在行动中同事故进行不懈的斗争,远离违章。再次,注重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使他们强烈的安全意识的同时,还应具有预备和应对各种安全隐患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具有透过各种积压表象,发现潜在的危险、隐忧和惨象的“惠眼”。另一方面要使果断决策,尽可能预先采取本质安全预防措施,强化安全管理,防患未然,即使有意外情况发生,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只有培养出具有强烈意识和专业技能人才,达到思想防范与技术防范的统一,油库安全教育才算安全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四,强化安全环境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良好的安全环境是油库安全文化的“硬件”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成果的具体表现。因此,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宣传舆论工具,积极建设安全文化园地、安全文化长廊,开展油库安全知识竞赛、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格言警句、举办安全签名等活动,部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积极开辟安全学习园地,悬挂安全标语口号,设置安全橱窗,为官兵提高良好的安全学习环境;要积极改善安全文化环境,对重点部位进行美化、亮化、规范化,主要工作地点达到净化、牌板化、标准化,为官兵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要通过安全文化的物态化,依靠环境引导人,使广大官兵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从而有效提升油库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五是强化安全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保证。油库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要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强力推动和组织发动,必须以制度来保障,以机制来引导。要把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到油库全面建设总体规划中,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目标,及时研究军队油库安全文化建设的方针、目标、任务、内容及相应的措施,使安全文化建设能够紧紧围绕安全发展的目标,切实把安全理念培育、安全行为养成、安全形象识别等文化实践活动与安全工作目标与规划、安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安全作业过程控制及监督反馈等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细化油库精细化管理成果,针对油库发展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地提升油库管理水平,真正使安全文化融入到油库全面建设的全过程。

上一篇:sorry的用法和例句下一篇:高级中学规划设计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