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5关于规划建设人才家园切实解决人才居住难问题的建议

2024-08-05

20070325关于规划建设人才家园切实解决人才居住难问题的建议(精选5篇)

篇1:20070325关于规划建设人才家园切实解决人才居住难问题的建议

关于规划建设温州人才家园

切实解决人才居住难问题的建议

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推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工作有了新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市的人才工作发展的状况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不相适应的,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创业和生活环境不尽人意,尤其是大量引进的中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紧缺专业人才和民营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才(以下简称“人才”)居住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市委书记王建满在市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我市已经进入了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并提出了实现“第三次跨越”的战略目标。今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增长方式有效改善、发展境界的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人才智力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人才家园,有效解决人才居住难的问题,切实改善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解决民营企业和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逐步形成在各个领域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群体,才能确立温州在新一轮竞争中的人才优势,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

现在,我市的个体工商户有25多万户,民营企业13万多家,中小企业数占90%以上。几年来,全市各级人事部门深入我市中小企业调研,1

他们反映企业面临最大的瓶颈就是引进人才居住难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引进的人才合伙住在租用的民房,居住的条件和周围的环境比较差,住处分散而不便管理,治安较差而无安全感,既不利于人才的学习和成长,更不利于留住人才使他们安居乐业。截止2005年,我市人才总量58.95万人,按照《温州市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要求,到2010年,我市人才总量要达到82万人。即从2006年起五年内需增加23.1万名人才,平均每年增加4.62万人,其中需要引进的人才约占50%左右。引进人才居住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人才引进的工作难度也将会日益增大。

1999年,市政府出台《温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规定每年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50套经济适用房,一定程度上缓解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问题。但是,对于每年引进的几万名各类人才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企业是用人的主体,道理上应该为聘用的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但是,近年来温州房价直线飙升,不仅超出了本地市民的承受能力,更成为制约人才引进的主要瓶颈。问卷调查显示,95.5%的引进人才认为温州住房价格过高,而能够为引进人才(中高级以上)提供住房的企业只占16%,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成长期尚不具备建造或者购置人才居住用房的条件和能力。

2002年9月,我市“安心工程”首期9个组团日前全面通过竣工验收,市区4万外来民工也于日前高高兴兴地入住安心公寓。这是全国首个集外来民工安置、培训、教育、管理于一体的“安心工程”,也是温州

市委、市政府针对市区内没有固定居所的20万外来民工的住房问题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

为此,我们建议,市委、市政府继续重视解决引进人才居住难的问题,与社会各界和广大民营企业形成合力,尽最大的努力为引进人才提供公共服务,按照“合理规划、资源整合、化整为零、租售结合”的原则,规划建设温州人才家园,增强住房优惠政策的聚才效应,以彻底解决大量引进人才居住难问题,使他们能够在温州安居乐业,从而更加安心地为温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展作贡献。

有关规划建设温州人才家园建议如下: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各类企业、人才集中的工业区附近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人才家园,作为工业区的配套建设项目,供各类、各层次人才居住。根据资金的筹措和园区发展的态势,建议首先在滨海园区(东片)、瓯海经济开发区(南片)、温州鞋都产业园区(西片)和瓯北三江工业区(北片)规划建设温州人才家园。

二、化整为零,整合资源

把温州人才家园作为重要公共建设项目列入城市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今后所有经审批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必须划出一定比例的面积用于建设人才家园配套生活区,并与各园区的建设同步实施。要求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按照总体规划,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建设本地人才家园。

另外,市政府在投资建设的各地块经济适用房中划出一定比例的房源作为人才家园的延伸,同样用于解决人才居住难的问题。

三、人才家园管理采取购置和廉租相结合的方式

人才家园的管理应采取购置和廉租相结合的方式,切实保证有限房源的使用效率,既解决人才引进的瓶颈问题,又保证政府投资的长远利益。

一是建立引进人才住房廉租制度。政府拥有人才家园的所有权,委托专门的物业公司实行管理,廉价租赁给引进的各类人才居住。

二是规范高层次人才享受购买人才家园房源的约束机制。针对刚性引进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紧缺的中级职称人才,规定在五年服务期内,采取廉价租赁的方式供他们居住。服务期满以后,经考核其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同意以适当价格出售给他们。

四、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人才家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组建人才家园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才家园选址、资金筹集、施工监督等工作。

五、资金运作方式

人才家园的建设资金,采取市政府、所在地政府和工业园区建设管理机构共同出资的办法解决。地价款由财政先垫付,然后将人才家园规

划土地的20—30%用作开发商品房,用获得的收益抵补地价款。

相关背景材料:

滨海园区。滨海园区拥有40平方公里的土地,目前共有92家企业进场建设,60家企业开工投产。员工5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000多人。规划企业约500家,员工达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将近1.5万人。去年,园区完成工业产值62亿元,建议该生活区规划用地300亩。

瓯海经济开发区。瓯海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9月,规划面积为9平方公里,2005年,开发区已投产企业32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6家,三资企业3家,员工4万人。2005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8.38亿元。梧埏茶山片区集中了四所高校和温州中学,该片区是我市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建议该生活区规划用地400亩。

温州鞋都产业园区。温州鞋都规划用地6.5平方公里,将有150家鞋业企业入驻鞋都,需员工8-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千名。现有企业近50余家,员工4万人。建议该生活区规划用地300亩。

瓯北三江工业区。瓯北三江集中了320家泵阀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几百家企业,乐清正泰集团等一批电器企业离瓯北三江也很近。聚集着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是市区引进人才的后方基地。建议该生活区规划用地300亩。

新城杨府山6号地块聚英家园。目前在建,总投资2.4亿元,占地52亩,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共设小高层建筑12幢,套型面积110

至130平方米,将提供住宅600多套。该公寓将于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主要采用租赁形式,以优惠价格提供给在我市工作的外来人才、高级人才居住。

目前,我市已有瑞安、永嘉两地政府投资建设人才公寓,均已完工并交付使用。乐清已经在规划建设人才公寓,已经征地

1亿元资金。

30亩,计划投资

篇2:关于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1 农业人才队伍发展的不足及原因

1.1 农业人才队伍发展的不足

尽管我国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从总体上看, 基础还比较薄弱, 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很大不足, 突出表现为:我国的农业人才队伍仍存在总量不足, 素质偏低, 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和能够带动农民致富的实用型人才严重短缺;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 用人机制还不够灵活;人才的知识结构分布不够合理;农业人才队伍不稳定, 流失较为严重, 培养、引进和留住人才政策还有待完善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1.2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不够完善。目前, 我国农业人才队伍的培养、选拔、激励、待遇等政策措施还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缺乏良好的政策环境、舆论氛围和服务手段, 人才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人才的培训、选拔、使用、激励、服务体系没有形成,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人才市场的发展壮大。对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农业人才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一些地区、部门对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够, 没有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对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远远不足。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金投入上远不能满足队伍建设的需要。

2 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2.1 农业人才要具备的能力

(1) 行政管理。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服务“三农”意识, 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环境、熟悉整个农村经济工作、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注重知识的融合和技能的集成、具备综合分析和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 (2) 专业技术。具备在实际农业工作中适时创新的能力。能够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机具,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制造出适合广大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3) 科技研发。要具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新技术的能力, 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过程中提供有效服务, 发挥应有作用。 (4) 经营管理。要能够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改变单纯的粗放型的农产品种植方式。要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分析、应用能力, 能够根据国内外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 能够统观全球农业发展的方向, 对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及早叫停。 (5) 集体观念强烈。要具有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的意识, 不只满足于个人致富, 而是要较强的合作意识, 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集体中去, 能够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推动农村整体经济方式转变和提高。

2.2 农业部门职责

(1) 建立农业人才队伍:以提高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为核心, 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制度招聘一批具有农业经营管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人才。在行政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 采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考察预告、任职试用期等选拔制度。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 逐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责任制, 初步建立了一套灵活自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2) 稳定农业人才队伍:不断强化理论培养和实践锻炼, 以加强思想道德政治建设为核心, 以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 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端正的行政管理队伍。定期有计划选派一批技术能手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和国外学习, 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农业人才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 增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不断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3) 努力搞活农业人才队伍:以提高创新能力、技术转化为核心, 依托农业重大项目、重点农业院校、重大科研工程积聚和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 在重大学术技术领域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适当增加科研经费调整农业人才的学历层次、职称层次、知识结构、年龄结构, 扩大国内外农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吸引和引进农业科技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不断探索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方法。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人员考核评价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 更新知识, 提高素质, 增强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技术人员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位为目标, 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科技承包、试验示范和下乡支农活动, 切实解决技术的瓶颈问题, 努力把农业人才队伍搞活。 (4) 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时以现有农业教学培训基地、中央和地方农业学校、职业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技推广中心为基础, 由农业、教育、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对各类培训机构按照场地、设施、师资力量, 择优确定培训机构, 积极推行远程教育, 扩大培训覆盖面, 以应用性、技艺性培训为主要内容, 着力培养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与现实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不断加大培养和激励力度, 积极探索农村实用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 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和开发, 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3 结语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农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随之而来的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大批优秀农业人才的参与, 因此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技术、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集体观念强烈的农业实用型人才是重中之重, 加之政府部分合理的农业政策, 我国的农业建设必然会登上一个高峰。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家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发展三农政策的出台, 建设一支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农业人才队伍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农业人才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一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武忠远.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王素华.农作物新品种与栽培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 2005.

[3]罗必良.现代农业发展理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 2009.

篇3:浅析解决居住区停车难问题的思考

一、居住小区停车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 家用汽车已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以石家庄市为例, 据市交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到2007年底, 市区每百户居民拥有汽车5.3辆, 2008年已达到7辆以上。在一些老旧居民小区, 停车难现象日渐突出。由于这些小区在原始设计中, 绝大多数都没有考虑车库和停车位, 加之小区内可利用的空间极其有限, 因此,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 车位之争越演越烈, 有些居民为抢占车位, 在小区内随意设置车位锁, 安全隐患较大, 极易造成人身伤害。现在许多小区一直都免费停车, 很多车主都在小区内停车, 急剧增长的私家车停车成了大问题。据了解, 石家庄市大约有70%的小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停车难。目前由于缺乏对建设和经营停车场企业的有效支持, 建设停车场存在征地难、征地费用高等情况, 专门的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针对在停车难上出现的种种问题, 城市管理部门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研究, 以便为今后解决停车难问题打下基础。

二、建议

(一)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制定当地居住区配套工程建设标准时, 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统筹考虑居住区规划的车位数量, 适当提高规划标准。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制定城市配套设施相关规定时, 应提高新建居住小区配建停车场的标准。对解决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规划部门应在老的居住区周围统一规划落实城市建设公共停车场场地问题, 因地制宜, 可采用地下、地上、立体等多种形式配套建设停车场 (库) , 以缓解停车难问题。政府应把停车场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范围, 实现与居住建设工程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

(二) 各地应尽快出台或修改适应新形势、便于操作和管理的车辆停放管理办法。

小区停车难是一个民生问题, 解决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政府部门、物业、有车族的共同努力, 尽量做到全面考虑, 使停车有位, 停车有序。一是政府应尽快出台或修改车辆停放管理办法, 做到停车管理有章可循, 有从而解决小区内有车业主与无车业主、有车业主与有车业主、所有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停车场的停车管理;二是改变无偿停车观念, 充分利用小区空闲资源, 物业有权对小区停放车辆收取一定的停车服务费, 督促物业负起对小区内车辆管理的职责, 保证车辆停放安全, 把停车收费所得用到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 实现全体业主共享资源收益;三是在停车场建设上有优惠政策, 可提高投资者对停车场建设的积极性。

(三) 挖掘一些停车的空闲资源并加以利用。

对城区内一些暂时闲置的空地、破产企业的厂区空地可以改为临时收费停车场, 以缓解居住区的停车压力。针对小区停车难主要集中在晚上的现状, 可以利用学校操场和政府院内停车场, 利用晚上时间安排停车;公安交管部门应在保证交通有序畅通的基础上, 在非交通要道以及小马路上, 利用低谷时段开设分时段或夜间停车位, 收取一定费用, 并派专人管理。这样既服务周边有车居民, 还可以解决一部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居民停车难问题开展调研工作, 在城市可利用土地上, 规划一批大中小停车场, 采取地上、地下停车场相结合措施, 来开发可利用的空间。

(四) 应积极培育停车服务业,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提供发展后劲和机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有车一族急速增加, 给停车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停车服务业是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 政府部门应培育其利润增长点, 必须加强对停车服务的管理, 及时制定相关管理细则, 规范和保护停车场开发企业与停车者的责任和权利, 指导停车场开发企业合法经营。在政策扶持方面, 加大支持力度, 对投资开发停车产业的投资者, 政府部门应在征地、拆迁、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以降低停车场的建造成本和经营成本, 使停车收费标准适合大众消费水平, 使有车者停得起车。

(五) 开源与挖潜并举

如何解决或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 首先, 城市规划部门在新建和改扩建城市街道时, 对通行车辆进行交通量预测的同时, 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车辆拥有量发展趋势, 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提供科学的数据。其次是发展公交, 限制私家车数量。三是政府加大停车场、停车设施的建设力度, 鼓励民间资本采取联合投资的资金筹措方式建设停车场。

篇4:20070325关于规划建设人才家园切实解决人才居住难问题的建议

国内部分地区中小企业发展一度出现少有的融资难的困境, 甚至出现因高利贷、资金链断裂而致中小企业主频频“跑路”的事件。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多的财务、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难, 因此对资金的需求更加突出。但由于中小企业存在先天信用缺陷, 贷款审查困难重重, 因此为了降低经营面临的风险, 银行最终选择更为谨慎的放贷或者干脆拒绝放贷。

有报告显示, 当下中小企业资金缺口严重, 其融资主要还是依靠银行贷款, 但是据了解,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拒绝率高达50%以上。仅有15%中小企业能从银行借到钱, 超过半数依赖民间借贷。

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 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全国的50%以上, 贡献了40%以上的税收, 并解决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

在中国这种间接融资模式主导的金融体制下,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银行业, 既包括现在正规的各大银行, 也包括我们一些小额贷款公司, 最终还是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但是中小企业和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 造成银行出于商业利益考虑而顾虑重重, 银行贷款须经层层审批, 且期限大多3至12个月, 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短、急、快的特点, 采取抵押和担保的方式获得贷款时, 不仅手续繁杂, 而且为寻求担保或抵押, 中小企业还要付出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费等相关费用, 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 要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三、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首先, 应该由相关部门确立征信标准, 使各地区的征信系统可与全国征信系统实现有效对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建立企业信用数据库, 为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建立信用基础。中小企业信息库应包含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报表信息、经营方面的有关信息, 还包括欠税、还款、法院判决执行情况等其他信用信息。在系统功能定位上, 可提供批量筛选、自定义企业名目查询、报表统计分析等, 与全国征信系统在功能上形成互补。

其次, 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制度, 利用企业信用记录, 对企业的综合信用度评出若干不同等级, 为政府部门监督、银行放贷、社会中介担保组织和投资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最后, 要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通过信用等级评估, 将各个中小企业按照信用等级分为四类: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设立黑名单制度, 将不守信用企业在各类媒介中曝光, 加强新闻媒体监督, 使企业不敢失信。

四、信用体系建设的作用

通过信用体系可以了解企业相关基本信息和融资信息, 为信贷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和信息保障。商业银行可依托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资源, 大大简化中小企业贷款调查手续, 在企业的历史交易、信用记录等情况的调查上节省大量的调查时间。金融机构等可以直接进入系统查询相关信息, 省去了贷款调查等环节, 不断调整信贷结构, 优化贷款投向。

信用体系可以为中小企业完成信用积累, “储蓄”信用记录, 方便业务发展需要, 增加投融资的信用证明。银行可以利用系统中小企业信息筛选功能, 对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关注行业和重点支持企业, 跟踪贷款信息分布情况及信用相关指标, 同时也可批量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客户名录, 提高银企对接效率。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还能够起到“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机制约束作用, 能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中小企业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 能够为当地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提供信息服务。

五、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辅助措施

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依然存在很多困难, 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合作。

首先, 要宣传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对改善地区信用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适合中小企业信用的信息征集制度、评级制度等, 使信用体系建设有法可依, 解决信息采集和使用的法律保障问题。

其次, 要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 充分借鉴国外建设企业征信行业的经验, 通过立法手段, 要求和规范全社会所有中小企业从注册登记开始, 必须定时向征信管理机构提供征信数据, 建立中小企业个人信用档案, 并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把企业信用档案信息在网上公布, 面向社会公众公开, 允许银行、企业、供应商、销售商和消费者自由查询数据库中所有征信数据, 实现资源共享, 建立联合的信息披露制度, 强化信用行为的外部监督。

政府在出台政务运作和财政性资金运用时也应该参考借鉴中小企业信用档案, 使守信企业得到支持鼓励, 失信企业受到制约制裁。针对守信中小企业逐步建立政策激励、信贷激励、担保激励、表彰激励等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晓霖.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 2011 (2) .

[2].孙艳平.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研究现状综述[J].工业技术研究, 2009 (8) .

篇5:20070325关于规划建设人才家园切实解决人才居住难问题的建议

一、高速公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 人才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公路相关专业的人才毕业于各大高校, 但在高速公路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人才匮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实践能力较差, 也不能良好掌握高速公路管理技巧。另外, 很多经营管理者也存在经营管理素质较低的现象, 针对于管理活动的开展, 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及管理手段, 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多问题。

2.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高速公路行业不断发展, 这对高速公路人员的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高速公路收费站为例, 以前, 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者要求只要是高中以上学历就可以了, 而如今, 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却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 部分地区甚至要求是硕士学历, 这样表面上看来提升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 但这种学历制的招收模式却会导致人才流失, 更为严重的, 会导致人才匮乏, 进而严重阻碍高速公路工作的开展。

3. 缺乏先进的人员管理制度。

针对高速公路人力资源管理, 其管理手段落后, 管理方法单一。例如, 按照传统的统一化管理模式, 针对人员的管理, 无论是表现优异还是拙劣, 勤劳还是懒惰, 积极还是消极, 大家的薪资待遇都是一样的, 这就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 体现在工作上就是“没有激情、缺乏积极性”。由此可见,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人才建设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我国高速公路人才建设的相关建议

1. 加 强培训工作开展, 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为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应做的就是加强培训, 无论是对于已有的工作人员, 还是新招纳的工作人员, 都应对其展开一定的培训, 包含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两个方面, 进而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

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针对人才的选拔及录用, 不应只是考虑应聘者的学历, 而是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如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以及可塑性等。另外, 针对人才的招聘, 也不仅仅要采用校园招聘这一种单一模式, 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招聘模式, 如社会招聘、内部招聘、网络招聘等, 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 提升高速公路人才队伍的综合水平及综合素质。

3. 引用先进的人才管理制度。

近年来, 为实现人才管理制度的调整以及人才积极性的调动, 很多企业开始引用先进的人才管理制度, 如采用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主要指的是将工作人员每一天或者是每一个阶段的表现列入绩效考核范围, 对领导人员、同事以及下属等多方面人员的绩效评价进行综合, 总结归纳出员工最终的绩效评价, 而绩效评价的好与坏将直接关乎员工的薪资待遇。例如, 对于那些为人比较谦虚、工作认真、工作态度良好以及工作积极性比较高的员工, 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相反则是要给予一定的惩罚, 严重者甚至可以开除, 以此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进而促进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人才是各个行业得以发展的核心, 对高速公路的发展来说也是一样, 希望笔者的几条建议可以实现高速公路人才建设问题的改善, 进而为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呈“运量大、速度快、辐射远、效益高”等特点和趋势, 在高速公路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 对高速公路人才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就目前高速公路人才建设现状看, 还存在很多的缺点及不足。接下来, 本文将结合高速公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高速公路,人才队伍,人才素质,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许克强.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看高速公路员工队伍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34) .

上一篇:小学武术队社团训练计划下一篇:诚信承诺书-登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