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作业一

2024-06-22

形势与政策作业一(通用9篇)

篇1:形势与政策作业一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作业要求

1.每位同学上交一份本学期《形势与政策》学习心得电子版即可,字数2000字左右。文件名为:学号+专业+姓名。其中专业为简称,例:124222010001财管张三,学习心得格式见附件。

3.各年级以专业为单位分别建立文件夹,由各年级学习部汇总于11月30日前上交学习心得。打包发至邮箱:********@qq.com。

附:学习心得示例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心得

张三124222010001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广告学专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29年的发展历程与新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格式说明:

1、标题:黑体3号固定值30居中

2、正文:仿宋_GB23124号固定值26两端对齐

篇2:形势与政策作业一

公众参与反腐的渠道:

1、各级纪委。

2、各级信访部门。

3、各级国安委。

4、各省市、中央级主流媒体(网络、电视台、广播台、报刊)。

5、各级政法委。

6、公检法主管机构如检察院反贪局、公安局经侦支队。

篇3:形势与政策作业一

一、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所处的特殊背景

(一)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得不到领导的重视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实践接轨的重点与关键, 理应得到高度的重视以及支持。然而, 就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情况来看,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并未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还是存在旧的思想观念, 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程不过和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样, 只是例行公事的照本宣科, 只要给予适当的课时安排, 教师念念课本, 学生记记笔记就可以了。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成为了一种很难突破的现实背景和基础。

(二) 高职院校基础教学资源存在诸多限制

我国实施多级的人才培育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在诸多的人才培育模式中处于比较末端的地位, 其在基础教学资源方面根本无法和全日制的重点大学相媲美。无论是国家财政上的资金支持, 还是在教师资源、教育环境资源的培育建设方面, 高职院校均存在着很多限制和制肘[1]。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强调授课内容的丰富性、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学生参与面广泛性, 这样才能发挥出课程实效。而高职院校基础教学资源存在诸多限制, 根本无法保障对应的资源供给。此外, 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也限制了该课程效果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举步维艰。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调研的主要内容

(一)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情况

作为课题的前期调研, 本阶段重点将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展了形势与政策课程, 但是课程建设的层次却参差不齐。沿海、省属高职院校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的先行兵, 课程建设的基础普遍较为完善, 而内地、地方高职院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方面则存在较多的问题。根据统计数字显示,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仅20%的学校开展了较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 超过30%的高职院校到目前为止从未涉及实践教学[2]。本次调研重点针对我省地方高职院校及尚未普及实践教学的部分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方面显存问题开展调研和分析。

(二)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现有教学模式

除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情况外,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也是本次前期调研开展关注的重点问题。从现状来看, 我省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大部分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十分简单, 教育的力度和深度相当浅薄, 无非局限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专题讨论, 撰写时事报告等层次, 没有深入的多样性实践基础, 也缺乏对课程的层次和多样化设置。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普及以及“形势与政策”网站或网页方面, 还有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做到[3]。整体来看,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现有教学模式效果并不理想。本次调研重点针对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展开更为细致和详细的调研分析。

(三)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织管理情况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织管理情况也是关系到课程整体效果推进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次调研也将重点关注这一问题。从现状来看, 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效果比较好的高职院校中, 虽然各部门的具体分工稍有差异, 但是基本上都已经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多部门参与协作的管理机制。然而大部分形势与政策课程开展效果比较差的高职院校, 其势与政策课程组织管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苦难和不合理之处。本次调研将持续跟进尚未建立合理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织管理机制的高职院校展开深入调研分析。

三、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亟待改革与创新的关键点

(一) “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限制了课程与时代发展接轨

当前,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这种不合理的观念严重地制约了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与时代发展接轨的步伐。本课题的研究将重点抓住这一问题, 从改善与提升的角度探索如何实现时效性的改进。

(二) 大班大课的教学模式限制教学形式实践的创新

基于高职院校的资源基础现状, 我国的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依然普遍采取的是大班大课的教学模式, 这种固有的模式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践模式的创新显然是很不利的。本课题的研究将重点抓住大班大课的教学模式限制教学形式实践的创新这一关键问题探索解决的模式。

(三)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参与衔接不畅

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不突出其突出的关键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参与衔接不畅。本课题的研究将重点抓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及其形成基础, 采取逐一攻克的分析模式, 从如何解决的视角上重点分析这一现实困境与问题, 争取为高职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提升找到出路。

篇4: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在教社政[2004]13号文件中指出:“形式与政策课,主要是帮助大学生不断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及热点问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大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在高校大学生中1~4年级必须开设此课。”这说明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研究,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全国各高等学校均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但由于该课程灵活性较强,没有具体的教学大纲和全国通用教材,因此,在教学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许多高校开设的形式与政策课并没有列入教学计划并安排学时,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

其次,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没有专门的形势与政策教师,所以许多高校的课由辅导员担任。许多辅导员很多年没有上课,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师资情况令人担忧。

最后,教学形式呆板、单一。很多教师只是念文件、学精神,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的精髓与大学生这个活跃的群体结合起来,结果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得不到学生的认同。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

1.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政策性

形势与政策课着重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着重于当前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的教育,着重于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对外政策以及世界重大事件与我国政府原则立场的教育,着重于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的教育。这些内容都鲜明地体现了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并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即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政策性。

2.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和时效性

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政策有时也在不断的调整,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稳定的教学内容,这是它与理论课最大、最明显的区别所在。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紧跟时代,紧跟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步伐,集中反映当前党和国家(政府)工作重心和社会现实问题。一定时期的社会问题或我国对外关系问题、世界重大事件就是这一特定时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和事件便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原来的教学内容便被新的问题和事件所取代。

3.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集中党的前沿理论,往往后来转化为理论课教学内容

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和政策的调整往往伴随党的有关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这时的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便往往体现了这个时期最前沿的理论,从而弥补了理论课由于教材的相对稳定性而出现有关理论滞后的缺陷。实际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往往成为理论课教学内容,是理论课教学内容变革的先导。

三、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提高形势与政策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1.改变教学观念

要想上好形势与政策课,首先思想上必须足够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紧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密切关注国际风云变幻,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将其摆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位置甚至首要位置。只有观念得到了改变,认识得到了加强和重视,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及措施,取得理想的效果。

2.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目前,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普遍用上大课、作报告的方式来进行,这拉远了教师与大学生的距离,使教学活动无法进行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缺乏情感的互动交流,教师也难以把握大学生的内心状态和心理需求,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组织形式要由大课变小课,将作报告变为师生面对面的、零距离的相互讨论、交谈,在了解大学生个别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因材施教,以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大学生在内心深处接受并形成正确的观念。

3.开展研讨,加强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一是注重互动探究。教师应真正了解教育对象,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实际,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一些重大形势与政策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认识和倾向性问题作正确引导。

二是加强培训。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除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之外,还应有相当广博的知识,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手段在第一时间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突发事件。学校要坚持把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理论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

4.建立和完善形势政策课程的教学督查评估体系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宣传、教育主管部门在形式上确实是足够重视形势与政策教学,并成立了相应机构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指导督查。然而到了各个高校时情况就不太乐观了,许多高校名义上也有相应的领导机构,有主要负责人主抓;实际上主要领导仅仅是挂名,从不过问,更谈不上为其解决实际问题,领导机构更是形同虚设。其实,形势与政策较之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育大学生上是最为直接和行之有效的。我们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建立完整的教学督查评估体系,真正做到教学有人管、督查有人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有人、有机构进行协调解决,评估有完整的指标体系,从而使形势与政策教学在一种正常、正规、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充分展示其自身的优势。

5.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

“纸上得来终觉浅”,大学生在课堂上、从书本中学到的东西毕竟是间接经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使形势与政策课堂中传授的知识为大学生接受并认同、内化,必须组织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体验感受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亲眼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和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从而使他们进一步认识、理解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增强他们对党的信任,坚定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闻莉.形势政策课要注意联系实际[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6,(02):52—53.

[2]于留成,等.如何教好形势政策课[J].中国高等教育,2001,(03).

[3]聂彩林.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9):63—64.

[4]曲建武,吴云志.“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07):73-75.

[5]申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改进与完善[J].广西社会科学,2003,(06):217-218.

篇5:形势与政策作业

首先,很抱歉推出期末考核内容迟了一些日子,但我们的期末考核内容不难,还希望大家认真完成。

题目(请两选一作答):

1、如何从自身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课程体会(可加副标题)

提示:

题目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请同学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结合自身实际,就如何从自身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写一篇自身体会。

题目二:

形式政策课虽然只有8次,但不同的老师给了大家不同的专题。大家有没有对哪一个老师印象特别深刻,对某一个专题的内容特感兴趣,请大家自拟副标题,写一篇课程体会。内容要求:

1、不少于1500字。

2、言之有物,希望能看到结合实际的好文章。

3、严禁抄袭。

格式要求:

宋体、小

四、1.5倍行距。

时间要求:

6.12日前发到我的qq邮箱

篇6:形势与政策作业

一、全国两会简介

两会是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简称。“全国两会”具体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会议。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会议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每年3月份“全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一> “两会”由来

1949年成立第一届全国政协,选举产生了中央政府,直至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才开幕。而全国“两会”形成自1959年,在三届全国政协召开一天后,二届全国人大也同时召开,政协委员列席人代会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的惯例,则始于1985年。此前,会议时间从年初,到年中,到年末,历年均有不同。以五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为例,一次会议是在2月,二次会议在6月,三次会议在8月,四次和五次会议则安排在11月。会期,也是自1998年起相对固定,除了涉及换届选举的一次会议一般为两个星期(14/15天)外,历年“两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至12天左右。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第一届会议。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今之北京)召开。政协全国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二>日程安排

1、开幕:听取相关部门和领导人的工作报告。

2、会议期间:以小组会议和全体会议形式审议会议期间提出的报告和决议草案。

3、闭幕:表决会议期间提出的决议草案。

<三>两会召开的意义

“全国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全国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1

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再由有关部门对这些意见和要求进行汇总、调研,最后出台相关举措,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2012年两会“专题”

<一>缩小贫富差距

在人均GDP方面,——“相当于”

北京——欧洲的斯洛伐克(12447$)

上海——石油大国沙特阿拉伯(12784 $)

广东——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7819 $)

山东——非洲大国南非(7273 $)

浙江——亚洲阿塞拜疆(9115 $)

福建——拉丁美洲的古巴(7344 $)

重庆——非洲毛里求斯(5373 $)

贵州——印度(2495 $)

西藏——非洲的刚果(布)(3120 $)

甘肃——伊拉克(3009 $)

<二>稳物价保民生

2011年全年物价总水平将保持基本稳定,但是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

2011年第4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2011年第4季度,由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七成居民认为物价高 难以接受。

<三>食品安全

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制约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须臾不可放松。

<四>社会保障

当前社会保障本身的不足更需要反省。

其一,待遇在提高,但提高后还是太低了。

其二,社保制度本身的不公平加剧了人们的不满。

其三,高通胀背景下人们对未来普遍感到没把握,此时如果社保制度安排不能对百姓的期望有所回应,不满情绪就会成倍放大。

<五>房价调控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目前的房价还是太高,人们仍然在期待房价的继续合理的下降。而对于目前没房子住的城镇家庭来说,怎么公平获得保障房也是个大问题。

<六>反腐倡廉

中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廉政观念纷繁杂呈的现象比较突出。主导性的廉政观念显得单薄乏力,而隐性的或者作为亚文化形态的廉政观念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许多查办腐败案件的人员持有“浮出来才查,隐藏的不查”、“抓大放小,同情小贪”等观念。这种廉政观念不仅不利于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而且使现行的许多廉政制度大打折扣。

三、2012年全国两会进行时

<一>工作报告

1、总体回顾

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

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

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2、经济增长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3、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

4、物价水平

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

增加生产、保障供给。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加强监管、规范秩序。

从而使CPI涨幅保持在 4%左右。

5、农业政策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建立补偿机制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农村改革。

6、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7、人才强国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高达4%。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

8、就业创业

今年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基层、中西部地区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工作。

9、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0、深入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以更大勇气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深化价格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

11、对外开放

实施“走出去”战略 放宽居民境外投资限制。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实施“走出去”战略。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

<二>工作报告的亮点

1、搞活流通、降低成本

鼓励超市、高校、企业、社区与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2、增加三农投入,加强三农建设

第一,搞好农村水利建设;

第二,加快农村河流灾害防治;

第三,加强农村水电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

第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检测PM2.5,促进生态保护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检测PM2.5.重视生态保护,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4、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第一,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推行居住证制度

第二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第三,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房等实际问题。

5、解决择校问题,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关注校车安全、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营养。

6、加强实体经济建设,鼓励以创新带动就业

第一,扶植就业容量大的行业

第二,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第三,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7、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工作更贴近百姓实际。

8、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全面推开八类大病保障

第一,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第二,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

第三,八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第四,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9、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保障房的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四、我们的行动

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每年的两会都要关注,而且要仔细学习其内容及其精神,这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一个很好的引导。

对大学生,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2、抓紧时间学习,而且利用好国家给予大学生的各项条件和便利。

篇7:形势与政策作业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美术学院

班级:2015级美术学2班 姓名:王岩岩 学号:201311210131 任课教师:马 莉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访谈时间:2016年11月26日 访谈地点:固原军分区 访谈方式:面谈

访谈小组成员分工:王岩岩(采访、记录、撰写访谈报告)访谈人姓名:赵世峰

年龄:23岁 性别:男 学历:大 专

工作单位:固原军分区 职务:中士一年、班长

一、访谈内容:

1、请问您为什么会选择军人这个职业?

答:最初是因为大专毕业后,社会上的就业压力太大,本身自己学历限制,找不到一个好的工作。后来通过朋友了解到部队直招士官的事,自己也因为对军人职业的向往与崇敬,不顾家人反对进行了应征报名。结果直招士官没招上,成了普通大学生应征入伍。

2、请问您普通应征入伍和直招士官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普通应征入伍和直招士官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服役年限的长短和工资档次的待遇。普通应征入伍是从义务兵两年开始,两年期满后,进行士官改套,像我一样具有三年全日制大专学历的就可以直接改套中士第一年,没有的话就是正常改套为下士第一年,工资档次也是不一样,正常军龄军衔越高,工资越高,相反越低;而直招士官是部队对地方大学生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出的职业,如若应征招入,军衔直接下士第二年,军龄为3年,工资档次为下士三档。

3、请问您现在的职位是什么?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我现在是中士一年,担任连队班长,主要工作职责是战场侦察。

4、请问您现在工作的月收入和待遇是什么?

答:月收入5千近6千元,待遇五险一金,管吃管住,医疗保障免费。

5、请问军人士兵的职业年限大概多长时间? 答:军人是按军龄时间来算的,两年义务兵,三年下士,三年中士,四年上士,再往上就是军士长级别,一般连队也没有军士长编制,一般士官干满12年就会选择退伍,部队也会征求其意见进行转业安置或退伍自主择业,发放退役金。

6、请问改套士官的难度大不大?是不是没有编制就必须退伍?

答:难度肯定有,看个人优秀程度和个人专业技术等级,像我是大学生改套,按制度政策要求,必须服满上士年限才能退伍;没编制就不能在进行改套。

7、军人职业最大的困难和职业难度在哪?

答:一年365天只有30天左右的休假时间,服役十二年的老班长加起来陪家人的时间只有一年的时间;工作正常是8小时制度,但加上战备值班,基本每天处于24小时战备状态;伤残风险大,有一定的职业风险。

8、部队每天除了工作剩余时间干什么?

答:除了正常的吃饭训练休息时间,剩下时间一般都是个人时间,但还是在制度范围允许条件下进行的。

9、请问从事军人职业需要什么知识和经验?

答:非技术骨干就是战斗人员所需知识经验要求不高,现在部队提倡文化素质学习,一般人员都在高中以上学历;专业技术骨干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一般都在大专以上学历水平。

10、请问您鼓励大学毕业就业压力大的同学选择军人职业吗?

答:鼓励,部队也是一个磨砺锻炼人的熔炉,当兵经历并不比社会工作经历差,服兵役后国家还有各项扶持政策,大学生毕业后面对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军人这个职业。欢迎加入我们!

二、访谈心得体会:

篇8:形势与政策教学改革初探

总的说来,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不尽如人意, 也存在有待加强的方面, 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

1.1 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

《形势与政策》课应该按照教育部的有关精神, 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次序的先后、教育方法的设定、教学课时的安排和教师的选拔等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筹划,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特点和教学环节的要求确定管理原则和管理办法, 而不能随意安排。但目前不少高校开设此课并没有纳入教学计划, 在管理上没有像其他课程那样严格, 有些高校随意减少教学课时, 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 有些高校因为没有进行《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对该门课的学习成绩的评定, 导致学生学习上甚至教师教学上的放任。还有些学校对该课所需经费投入落不到实处, 相关研究课题难以开展。

1.2 原因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及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授课教师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难度大, 就是一些长期从事这门课教学的老教师也感到上好这门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受形势变化的影响, 该课的教学内容变化较大, 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收集新的资料, 研究新的问题, 使教学内容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 否则教学就失去了时效性。教师忙于教学, 科研的时间相对较少, 而且这方面的科研论文发表的渠道也较少, 因此, 教师的职称评定也较难解决, 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再加之这门课程学科界限不明显, 还有相当多的人对该课及任课教师存在一定的偏见, 认为这门课谁都能上。而这门课一般是大课, 学生多, 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 课酬却较低。

2.《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建议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国家教委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意见》, 对形势与政策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 做了一系列具体规定。高校应以此规定为依据, 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作以下改进。

2.1 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是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 教师讲, 学生听, 单一、沉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厌烦、疲倦, 缺乏思维和积极性。因此, 要改变教学手段, 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主要表现:一是在校园网中增设形势与政策课课程网站,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设置动静结合的频道和栏目, 努力使这一网站成为《形势与政策》课专有课堂;二是发挥校园新闻媒体作用;三是配备专用的多媒体教室, 组织影视资料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它不仅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可以用来直接完成教学任务, 还能调节课堂教学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助于知识的获得。学生网上选课、网上考试, 教师网上备课和网上辅导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使得教学过程具有多媒体的显示信息、友好的交互界面、非线性的信息组织结构等特点。可以使学习者获得多重刺激, 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学习者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 有利于学生参与, 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

2.2 改革教学过程, 实现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单一, 常常以教师讲解为中心, 运行的是一种师生的单向传输, 即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问, 学生答;老师给, 学生收。教多少, 学多少, 不教则不学, 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 应改革教学过程, 实现由“刻板性”向“策略性”改变, 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教学传递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互动模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与学之间的刻板性, 做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主体上, 既有教师讲, 学生听;也有学生讲, 师生听;既有小组合作探究, 也有组间争辩对抗。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法, 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 是学生的组织者, 是问题和资料的编写者、提供者, 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 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 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在互动教学中, 要做到“三多”, 即多给学生一点教学时间, 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空间,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多给学生一些表现整体素质的机会, 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特定时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和国防领域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体重大事件为对象, 对其做出正确分析与判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 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的形势, 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 增强大学生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就该课程教改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教改

参考文献

[1]崔景明, 刘瑞平.“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形式及实践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篇9:浅谈高校形势与政策课

[关键词]高等学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形式与政策

中央16号文件对学生的形势与政策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形势与政策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然而,由于诸多原因,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教学的效果也参差不齐,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挑战

首先,矛盾的教育制度对当代的大学生起着一定程度上的误导作用。

现在中国的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是应试制度,就是以考试的成绩来决定一个人的水平。读书将近二十载,考过来的学生比谁都清楚,一门课程的重要与否与考试有莫大的关系。而形势与政策课虽然作为一门必修课,其考核往往敷衍了事。由此,轻视形势与政策课就好像显得理所当然,这似乎很是合理。我们经常喊着“要加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上好形势与政策课”这样的口号,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又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育制度在这方面无疑起着误导作用。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充分的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也导致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一定程度上的扭曲。

现时代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中介期,全社会一时难以确立有共识的新的主导价值观,因而,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反反复复的分化组合,是一种正常的甚至是必然的现象。但如今的大学生持“人生价值既在于对社会作贡献,又同时要取得社会的报酬”观念的人居高不下,倾心于“注重实用、偏求功利”的价值观念不在少数。大学生价值观的动荡和模糊不利于自身崇高信仰的形成,大学生普遍功利化、肤浅化,缺乏政治信仰,缺乏心系祖国发展的动力,缺乏胸怀全球的志向。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和热点、难点不感兴趣,总觉得所发生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关。

此外,随着高校导入竞争机制和社会人才观的变化,大学生们日益注重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现在大学生们大都期望“工资较高、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的职业取向日趋虚化,一心向“外”(外国、外资企业、涉外单位)成为时髦,致使他们对国家和民族感情比较淡化。这种具有务实性、开拓性、注重经济效益的职业价值观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二、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和作用

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第二,有利于使大学生成为未来社会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为未来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理应多关心国内外的大事,培养良好的政治素养与思想意识,这是成为一个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当今全球化的日益深化,科技的迅速发展,更需要我们具备全球的战略思维和眼光。所以无论是从增加个人的知识层面,成功应对以后走向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来看,还是从社会的现实形势和发展要求来看,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方式单一化。目前高等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过程还停留在教师讲课这一模式上,没有采用多渠道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对形式与政策课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考前仅靠突击背书应付考试的现象较为严重。一部分老师授课的艺术性和生动性不强,缺少与同学们的互动,只是拿着准备的材料朗读,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不佳。

第二,部分形势与政策课任教师认识存在严重偏差。有的老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公共课,不太重要,所以对待教学不是那么认真,备课时间不够充分,教学设计也很难合理化。有的老师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政治课,必须坚持原则不放松,这样当然没问题,但他们往往拒绝开放的探讨,仅向学生灌输一些理论教学,学生的思维创造性难以发挥。

第三,学生的学习没有形成主动性。形势与政策课有着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因此单靠课堂的学习是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经分析发现 ,学生并没有形成一种主动了解形势与政策的风气,学习也只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课余的时间根本就不能触及此类资料。

四、如何改进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

一、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入手,提高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识。

现在有很多高校把“形势与政策课”当作一门“形式”课。没有对这门重要的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真正理解和达到开设此门课程的意义。形势与政策课一学期就一堂课,一共才一个半小时,没有其他的活动;讲课的老师不都是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相关的专业老师,头衔很多,教学水平非常一般;最终的考核仅要求学生交一份“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等等。所以要想改进和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把这当成重要的事情来抓。校领导和广大师生要共同努力,转变观念,从党和国家事业、高校发展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等方面全面认识改进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意义,从制度、物质、环境等方面为形势与政策教学提供便利条件,严格的按照课程要求加强管理。

二、从教学上进行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时要特别注重抓住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使得教学方式要适应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避免出现“形势课”向“形式课”转变的怪现象,如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片、举办时事政治论坛、讲座等。还可以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的新闻媒体的力量,如利用宣传窗、校园报纸、网站、广播台进行宣传、报道等。相对其他课程,“形势与政策”的授课时数比较少, 任课教师可在课前和课后布置相关专题的讨论研究, 让同学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逐渐熟悉本专题的内容, 并且在收集过程中, 也会加深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而教师在课堂紧紧围绕重点和难点阐释, 并适当组织讨论, 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加强师生间的双向沟通, 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要加强教学资料方面的建设,教学资料要以课堂的基本理论为主,重点介绍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以及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形势与政策教育离不开课堂的理论宣讲,要保持教师队伍的精干化、专业化,要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整体水平,优化教师结构,努力建设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

四、建立教育教学监督、评估体系。

加强宏观指导,形成教育教学过程控制和效果评估的监督体系。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估体系。开展优秀课堂教学评比、优秀教案评比、优秀教学课件评比、优秀教学研究论文评比等多项教学比赛,激发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积极性,推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发展。最后, 建立评估制度。对于区域行政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是否合理的评价, 就需要建立一套监督与评估体系。监督与评估的组织须要由区域内各行政主体共同协商成立组织来执行, 并与区域行政决策、执行的组织脱离关系, 以保证客观和公正。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 会同有关部门及专家, 在已经开展的学科评估和专业评估的基础上, 制定综合评估办法和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2004-08-26.

[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3]许浩.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

[4] 熊培西.论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J].大众科技,2005(11)

[5]布占坡.新形势下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4)

上一篇:婚礼主题名称下一篇:清明节缅怀先烈诗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