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成长的路上

2024-07-30

走在成长的路上(通用10篇)

篇1:走在成长的路上

走在成长的路上

生命的意义在于求索,人生为梦而活,坎坎坷坷,颠颠簸簸,仍不倦前行着。蓦然回首,曾经的欢笑、泪水便浮现心头,淡淡的一番甜蜜与哀愁。然而,时间不曾止步,梦想不曾停留,回味了,收拾些心情,仍需跋涉前方……

精心的付出,丰硕的收获

梦想的旅途是艰辛的,荒草丛生,遍地荆棘,精心的耕耘才得硕果累累。一分辛苦一分才,品尝了艰辛,体味了苦难,才有心的历练,人格的提升,从而为梦想筑基,塑就坚忍的性格;而性格决定命运,如此,眼前便自然展现壮阔的人生。

时常记起高考时期黑暗的六月,大学便是心中的梦,通宵苦读便是寻梦的道,也曾抱怨,甚至想到放弃,但挺过来了,便发现性格中多了份坚忍,添了些追寻明天的勇气。于是,不禁有些欣喜,为这份收获而倍感甜蜜。

成功仅比失败多一次

多数人对失败是充满畏惧的,总在不自觉地刻意逃避,却不明白失败正是步向成功的阶梯,失败一次便与成功接近一分,成功仅比失败多一次。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在所难免,然而换个视角,你便会发现一道全新的风景。上帝是公平的,不同的只是人们的心境,乐观者看到的总是美好的一面,而悲观者总在审视瑕疵的落点,因此,不同的人眼中便有了不同的世界。给自己的心情涂上颜色,微笑地面对生活,以乐观的心态对待挫折,把失败作为成功的基石,我们便有了七彩的人生,增添了些应对未知挑战的勇气。

成功仅比失败多一次,珍贵的只是这份豁达,这份敢于拼搏的豪气。高考失利,我也曾悲观、抑郁,但这句话却时刻激励着我奋勇前进,教会我如何乐观地面对人生,真正地把握自己。来到海天以后,校园那种萧条的环境,更是让我的心跌倒了万丈深渊。前几天现代学院,齐鲁师范学院的学生把电脑送到这儿来修的时候,见面的第二句话就是“你们的学校也太烂了吧”,于是我沉默,两天后他们在来拿自己装好的电脑,问了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之后,说了句“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啊”忽然间我的心里有股暖流流过。忽然间明白,关键不在于境遇和所处的环境,心豁达了,纵然四面楚歌,身陷绝境,仍可付之一笑,展望锦绣前程。

语文课本上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梦想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沉迷于暂时的辉煌,驻足于貌似的成功,终将一事无成。《三国演义》上说项羽安身楚霸王,失却往日雄风,终为刘邦所灭,空留“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千古一叹;《企业管理概论》上说:福特汽车执着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忽略款式的创新,终为时代潮流所淘汰。停留于目前的成绩,欣然自喜,便如行百里者半九十,终功亏一篑。

或许我们同学中间,如果十月份课程准过的话,估计就可以申报专科毕业证书,但是本科段的课程还需继续努力,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再问:“元方,你怎么看?”适当的时候把成功归零,时刻不忘提醒自己迈步前行,不懈地追寻方可抵达梦的彼岸,创造自己的人生。当我们迈出大学校门的时候,眷恋着那份短暂成功的欣喜,开始放纵自己,时光转瞬即逝,才发现自己已不知何时落于人后,悔之晚矣。于是,默默地将一切归零,重新归于生活的起跑线,一如既往,奋力地前行。

不要祈求太多

人总有些许贪念,恨不能一瞬间得到所有,却不知有得必有失,得总是以失作为代价的,财富的积累需要青春的支付,权势的获得则是亲情的流失,而梦的实现是需要用心灵浇灌的,成长的路上仅此一颗心,何以祈求太多?所以,认真地选择一个目标,实实在在地做事,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对待每一个时日,你才会拥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功。

大三了才明白,大学不能太执着于兼职打工,也不要太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里,学会忘记那些埋藏在心里淡淡的伤痛,讽刺也好,挖苦也罢,就像这么多年来一个人的坚持那般,孤寂与欣喜始终相随,不去理会凡人俗世的垢语,徘徊于身上的责任、现实的压力与儿时的憧憬之间,选择不断的平衡与不屈的坚强,却未曾暴露背后的那颗最悲苦的灵魂。那天晚上《心连心,梦飞扬》主题的晚会中,一首《海阔天空》唱出了心里久久的压抑。我们,渐渐地,开始宁静心神,认真地读书,认真地学习,继续梦着自己未梦完的梦,走自己未曾走过的路……

梦想就像服食的鸦片一样让人成瘾,始终戒除不掉。人生如一方小舟,只有不断地扬帆起航,欢乐、苦痛,淡去了,仍荡起奋斗的双桨,奋斗在成长的路上……

山岚之音

篇2:走在成长的路上

走在成长的路上作文

(一)逝去的美好如同风中低语的一片落叶,泛黄、坚强,沉淀着岁月厚重的颜色。“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胳才历历可见”。当新的晨曦从山间飘然而至,一种更成熟质朴的生活从破壳的灰烬中升起。它在阳光下微笑,安静平和美丽。

我已经不记得有多久,忙得没有时间仰望星空了。也许是在从忙着长大开始,我们也在忙着遗忘那些最单纯的>幸福。因为熟悉的一切没有了,连自己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了。不喜欢改变,是因为害怕陌生事物的不可操控感。一边是对新事物的好奇,一边是对旧氛围的眷恋;一边想开始新的生活,一边希望守着老时光。我的不变并不是因为坚持,而是因为停滞。因为未知,所以总是唯唯诺诺地止步不前。而你们,不管是否按自己的意愿,都踏出了对自己来说最好的一步„„也许,我也应该像你们一样„„

成长的声音,听过之后,以为忘记,但它其实一直蛰伏在记忆里,等到某个春暖花开的好天气,悉数归还。原来,我们都是蒲公英,风吹来,就散落到天涯。回头看时,找不到哪是故乡。乘风飞走的伙伴,你还好吗?童年虽然不知道遗忘在哪儿,但世界上依然有着童话,小王子依然爱着那朵玫瑰花。

抬头仰望星空,发现璀璨的星空也随着我的童年一起消失了。刹那间,知道了时间能冲淡一切,能将那些苦痛与欢乐连着童年一并消失在微笑间,抛下深深的思念在你身边„„

关于成长,能说的似乎特别多,但相同的是,只有经过了好奇、求知、>孤独、嫉妒、束缚、忍耐,你才能体会自由,学会信任,得到友情与爱。

那么,现在,我还恐惧什么。

如果生命是一个旅程,我总是好奇下一站的风景。

走在成长的路上作文

(二)雏鹰,在风雨中砺练双翅,总有被树干划破的时候;小海燕,在风浪中如何矫健,也总有被骤雨打湿羽翼的时候;成长中的我们,总会遇到坎坷,总会摔在地上,面对家长的期望,学校的焦灼,社会的责任,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要学会勇敢面对,学会>克服困难,在失败中学会成长。

还记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仙李白吗?记得他大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吗?记得他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的不屑吗?

面对困难,我们要拥有像李白那样的自信去面对困难,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赢得成功。

还记得“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行者吗?还记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智者吗?还记得那个在赤壁之上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吗?他豁达,他大度,他用平淡去面对愁苦的人生,让愁苦从他悟性非凡的心中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

面对困难,我们要拥有苏东坡一样超然的智慧,要用平常之心去面对,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灵去接受上帝的赠予——苦难。

还记得那个让整个中华为之感动的邰丽华吗?对于她来说,生活是苦的,苦不堪言,但她从容面对,她将痛苦掩埋,掩埋在无声的世界里,然后用微笑去面对苦难,用坚强去追求梦想。

舞台在佛光之中绽放美丽,一个无声的女子,将生命舞到了极致。

面对困难,我们要拥有邰丽华一样的从容不迫,让成功之花在困苦的土壤上绽放光彩!

是谁说,苦难是上帝对人类最伟大的赠予。

是的,苦难是把双刃剑,它让坚强的人踏着荆棘走向成功,却让懦弱的人永远跌进失败的深渊。

成长中的我们要珍惜每一次路上的摔倒,从中学会长大,学会从容。

用自信,用平淡,用从容去面对苦难吧!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让人生在苦难中起舞吧!”

大漠残阳,一种辉煌绽放,天涯路,风和着马蹄声响!在成长路上,自信,从容,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走在成长的路上作文

(三)“成长”这一路上有欢快的笑声,有难忘的回忆,有委屈的泪水,也有谆谆的教导。这一步一步的脚印,是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逐渐变成一个懂事的姑娘,这一路上,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那年,我三岁。还是一个傻乎乎的小孩子,每天只会跟在爸爸妈妈的身后跑来跑去。那一张一张的诗词卡片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更着妈妈咿咿呀呀的念着,也从中获得了趣味。

那年,我九岁,已不再是哪个小孩子了,成为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背上书包,开始了校园生活。看着同学们一个个都会骑自行车,心里边产生了小感触,想着“我也要学会去自行车”我找来了爸爸,让他来指导我爸爸在后面扶着车子,我坐在前面,目视着前方,脚下蹬着自行车,可始终避免不了摔跤,看着自己手上的伤,昂起头,对自己说:“不哭。”继续骑上车子,那一刻,我学会了坚强。

今年,我十三岁。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初中的学习生活。每天面对着一摞又一摞的作业,还有读不完的书,我时常想,难到这就是真正的压力?真正的学习?我很想拜托那一堆又一堆的作业,可是激烈的竞争告诉我,我不能,我必须要更加坚定。现在付出的努力,将是以后好生活的基础。在学习的同时,我并不是一个人。在这里,我有那些永远不会变得好朋友,好知己,他们是我的财富,大人们常说,初中是人这一生最美好的三年,我想,我更应该好好珍惜,这一路上,能有他们的陪伴,我,知足了。

篇3:走在路上, 一同成长

以生为本, 和学生共成长!

初次拿起数学课本, 正赶上数学课程改革的浪潮。数学教学开始采用青岛版教材, 这对没有丝毫数学教学经验的我来说, 无疑是一个大大的挑战。我看着那一扇扇小窗口, 一幅幅异彩纷呈的图片, 看着一个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问号, 在感到茫然的同时我也着实在我脑子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这本教材怎么教, 这课可怎么上?我思考着、困惑着。对, 学习, 只要肯学习, 就没有过不了的门槛。我开始埋头学习课改理念, 夜深人静, 伴着孩子均匀的呼吸, 我一页页的翻着课改教材。专家的一句句话像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 让我紧缩的眉头渐渐舒展。专家短短几个字“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更是让我茅塞顿开。是啊, 教教材, 课堂便成了一潭死水, 毫无生机, 而用教材教则是充分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材的再创造, 这样的课堂便如一汪泉水, 不时涌动出学生的思维过程, 不时闪现出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这样的课堂必是活的。有了理念的指导还不够, 还要将理论充分落实到课堂教学行为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生成精彩的课堂。我虚心请教有经验的教师, 跟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起走进他们的课堂, 领略他们的课堂风采, 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课余时间办公室的老师们更是热火朝天的交流课堂教学的经验, 争取让每一节课都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年级的加减混合, 学生往往因看不懂图而列错算式, 我便动手制作了3种颜色的小鱼, 课堂上点缀一些水草, 这样一个有趣的小鱼家族的故事便上演了。在小鱼的来来去去中, 学生学会了怎样看图、怎样分析数量关系, 有了近乎动态的情景再现作为基础, 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 然后再回到课本静止的图案, 学生不再皱眉头, 加减混合不再充当“拦路虎”。教学重点突破了, 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这样的课堂, 既不失数学课堂的严谨又生动活泼, 我把课程标准的理念、方法迎进课堂, 并更新、发展它, 让我的孩子们接受它。如果说课堂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海洋, 那它必然应该是水波浩淼、气象万千的。我们教案上的答案是多元化的, 教学上的方法更要多样化。课堂上没有无上的权威、严厉的说教, 有的是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互动和相互信任。

走进课堂, 和学生共成长!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良好的方法更能为学者清除道路。”我们虽不是学者, 但却要像学者一样掌握良好的方法, 尤其是思维方式。

有这样一个问题:把一张长48厘米, 宽36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 最多可以剪几个?在课堂上, 当时很多同学都用了大面积除以小面积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也有少数同学先算长宽各能剪几个, 再把个数相乘得到结果。这时静静的教室里突然举起了一只小手, 是晓旭, 一个特别纯真又爱动脑的女孩, 我看着她不解的神情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她站起来说:“老师, 我懂, 但是我想问一下是不是所有这样的题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注意到, 便来个顺水推舟, 说:“同学们认为呢?这样吧,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 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最后经过画图、讨论、验证我和学生们终于得出:第一种方法是有局限性的, 只有在长、宽都正好剪完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而长宽有剩余时只能用第二种方法。回到办公室, 我想着课堂上那一幕, 不觉汗颜, 真要感谢晓旭, 她的一个不经意间的问题改变了整道题的思维方式, 让同学们从更多的角度思考这道题, 也让我这个做老师的受益匪浅。

人生路上, 和学生共成长!

临近教师节了, 我在上课时, 突然发现有个平时上课很专注的学生在课堂上竟突然开始走神了, 课后我让她和我一起到办公室, 微笑着问:怎么了, 最近不舒服吗?还是老师的课不能像以前一样吸引你了?没想到她说:老师, 马上要到教师节了, 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教师节了, 我想送给你一个礼物, 可送什么呢?我想送一张自己做的贺卡, 可是又担心做的不好你不喜欢;送一束鲜花, 又担心花儿凋谢后你会忘了我的心意;送一支精致的钢笔呢?要是别的同学也送的话, 老师你就分不清哪一支代表我了?我总想这件事所以就……说到这儿她有点不好意思了, 看我一直微笑着, 她又问:老师, 教师节你希望收到什么礼物?我想了想告诉她:“最好的礼物是在将来, 但你现在就开始准备, 10年, 20年后再送给我。你知道老师要的礼物是什么吗?”“我知道, 老师要的是我们以后的能力”……我拍拍她的肩膀她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篇4:走在成长的路上

由于他家在县南,几经倒车才能到家,当时交通不便,我也长期住校。一到周末,他就到我办公室玩我儿子爱玩的“魂斗罗”,也常常问我上课的事,平时几乎每逢备课他都要向别人请教语文方面的问题,因此,他的形象在我心里每况愈下。

这样,一学年过去了,他因故又离开我们学校。让我感到很意外的是,他班上学生的语文成绩出奇的好,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学年学生开学报到的那天,他教过的那个班来了很多家长,家长都围着我问:他们孩子班上语文老师怎么不来了?我跟他们说明情况后,看到他们脸上失望的表情,心里有种说不出口的滋味。家长告诉我,他们这次来学校是想要求学校将他们的孩子还放在他班上,不要分出去,还有其他班上的学生家长要求把孩子分到他班上的,这么好的一位语文老师,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说实在的,当时我认为自己是老牌师范生,还在省教育学院镀过金,又是中文专业,从教十几年,并且光初三语文就教了五年,算是一名有教育经验的老教师了,好几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再说我的语文也教得不错啊!可是家长们从未给我如此高的评价。

后来,我从他的学生们那儿了解到,他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他们一起读书,还经常借书给他们看,他好像他们的哥哥一样……听孩子们数着他的好,我越发感到惭愧。许多时候,我认为自己是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认为自己摸索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成功的教育模式,掌握了教学的“窍门”,认为以自己的知识教学生是绰绰有余的,认为这是教育教学的高境界,于是就放弃了学习,远离了阅读,渐渐地我远离了学生,脱离了教学的常识,也就远离了教育。对于一名老师来说,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幸好,我遇到了他,不然我仍旧执迷不悟,做着一个“撞钟的和尚”而乐此不疲。

现在,80后的教师们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将会成为教学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在他们成长的同时,80前的教师们或许看到了新的参照,获得进一步成长的动力。教育本是一条向前无限延伸的路,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没有止境的。每当我们认为自己到达了终点时,潜意识里我们是在为自己的懈怠寻找一个可靠的借口。教师只有不断成长,才能走出“被改革”“被继续教育”的尴尬境地。教师的尊严是自己给的,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做教师的别自己瞧不起自己”。维护尊严的方式在于不断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教师成长的方式主要是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只有学习,才能进步。我们可以向前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但更要善于反思我们的学习,反思我们的教育对孩子们的影响,这样生命的成长才会鲜活起来,只有这样的成长,我们才能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成长阶段,我们始终是走在成长的路上,成长没有终点,前方还有更长的路。

(作者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红星小学)

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提问技巧/孔婷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设计提问,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他们探究知识的愿望、启迪他们的思维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提问技巧;提问层次;提问的目的

英语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英语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问题,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流利的表达习惯,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把英语教学的课堂变为生动活泼、有问有答的场所,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课堂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问题要科学、明确

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提问方法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语言的生动化、形象化应以不丧失科学性为前提;一个问题中若有连问,先后顺序不要出现逻辑性错误。同时,问题的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南,教师备课时要尽量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本课的需要设计问题,如新课导人的问题、学习指导性的问题、知识理解的启发性的问题、触类旁通的问题、温故知新的复习性问题等。这样通过科学的、有目标的设计,学生可以很轻松地融入课堂。

二、问题的层次要清晰、有梯度

人们认识问题往往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的,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去想象,去创造。

根据布鲁姆的提问设计模式,教学提问从低级到高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以牛津版高中英语模块5第一单元Getting alongwith others中Reading:Secrets and lies为例。

第一层次:理解水平的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正在交流什么并在头脑中进行组织和安排,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类问题用来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所学的知识。答案可能分散在课文里,也可能暗含在课文的内容里。

1 What did Sarah think about the math quiz?

2 Why did Matthew get annoyed at Andrew after the match?

第二层次:应用水平的问题。这类问题用来鼓励和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If you are Sarah/Andrew,what should you do?

第三層次:评价水平的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不同的观点、价值或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1 Do you think what Sarah did is right?Why?

2 If you are Annie,what advice will you give them?

三、问题要适度、新颖

课堂提问不是越多越好,要本着必要、适度的原则。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是靠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情境诱发出来的。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旧调重弹”的问题将会令学生感到乏味,失去好奇。

四、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提的问题要有覆盖性和普遍性,好、中、差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要照顾到。不同目的、不同程度的问题,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在加强基础训练时,多提问中、差两类学生;在训练重、难点时,要多问好、中两类学生。如果对成绩差的学生提问较难的问题,学生答不出来,反而会使他们背上心理包袱。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实现课堂互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使用课堂提问策略有助于积极开展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篇5:走在成长的路上作文

你们好!

在这午后,很高兴与你们相见,想起过去的往事,忽然觉得你们对我的爱实在是太深了。

你们是否记得,那一次,我刚开始学骑车。这是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最开心的事了。我是非常开心的当父亲给我买了那辆自行车。当父亲您蹲下来教我怎样学骑车,说应该怎样,那时我坐在自行车上非常害怕,您对我说不要怕,努力。接着,我使劲往前蹬,而您在我后面扶着我梗着我跑,父亲,这样您不怕别人说您吗?但是,有时我也会一不小心摔倒,但在那时,您死死地抓住我的小车,不让车翻倒。此时我和车子很沉的。此后,我经常因为淘气摔倒而您还是那样紧紧抓住我,或许,您受伤了吧。那时,您说没事吧,我开始哭泣父亲您说站起来,努力啊!父亲,您疼吗?我想那一定很疼吧,对不起。一次次,有摔倒,有淘气,有放弃,但是,您还是鼓励我站起来继续前进。我不断努力,终于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了。

自从学会骑车后,那个夏天,我骑着自行车满街跑。我在人行道上骑车,兜兜风,好凉快啊!累了,母亲您从冰箱里拿出冰棍给我解暑。现在一想,我也给您解解暑,在下个夏天我一定陪您解解暑。

不知不觉,我在成长道路上,已经上学了,要远离你们一段时间了,在这期间,你们过的好吗?

上小学时,由于家远我中午只能在食堂吃饭,就这样度过了三四年。直到有一天,母亲您叫我回家吃饭,可我还在食堂吃饭。或许是您等急了吧,您亲自到食堂里去找我,我当时一眼就认出您,我却还假装在没看见您,实在是愧疚啊。当您发现我,带我出了校门。您让我站在路边,气氛的教训我,我红着脸,火辣辣的被风一吹,真疼。我非常害怕,您问我为什么没在家吃,却又回到食堂吃饭。我无从作答,内心却非常愧疚。最后,您问我记住了吗,我答应了。母亲您对我说,做人要诚实不要装。这使我永生难忘。回到家后,您给我做了我我最喜欢吃的油卷。现在您已经长上了皱纹,脸也老了。母亲,我感谢您教我做人要诚实。

时间渐渐流逝,我已经初三了,风风雨雨走过了多年,我还是爱你们!

爸爸妈妈,你们和我一起在这片洒满阳光的土地上,尽情享受温暖的阳光吧!

此致

敬礼

篇6:走在成长的路上作文「荐读」

童年的世界是多彩的,幼稚的事俏皮的话引得大人开怀大笑,那时我们是天真纯洁的,无忧无虑的。至今仍然记得,童年的风筝脱了线,自己哇哇的大哭起来的样子,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撒娇,让妈妈为我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切的一切都被尘封在记忆中。是我最美好真实的写照。

我上小学了,我也开始有了自尊心,懂得自己应该出人头地。于是我开始了自己努力学习的生涯,开始了与别人的竞争。我的生活完全被学习所占有了,一切情趣都随着成绩的好坏而变化。但更重要的是,我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与她为伴,共同分享生活中、学习中的喜怒哀乐,并肩作战的感觉好,不再孤独,不再寂寞。

青少年的生活似乎多了些烦恼,竞争也更加激烈了些。时常因为与父母的关系不好而伤心,因为成绩的下降而悔恨,更多的是成长的烦恼,整天都要与“青春痘”对抗。这些变化,激起了我向前的心,我要奋力拼搏,别人做到的我一定能做到。那灯火下的笔在飞快的移动,头在一次次晃动,但我仍然继续努力。终于,我迎来了自己的胜利。

篇7:人都是走在成长的路上

“六月的风吹到十月,从夏天到秋天。风很大,但你没走散。”

每个人都有自我喜欢旅游的地方,我啊,就是很喜欢去庙啊,塔啊,寺啊这样和尚呆的地方。一踏进大门,看到那些建筑,闻到那儿烧香的味道,都会让自我的情绪瞬间放平,那种感觉就像一下子走进这个地方,瞬间了解它的过往。

十月放国庆,去了趟曲阜,三孔圣城。那个地方,完全是古色古香。这是我第三次来三孔,但感觉却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很小,只是单纯的来旅游,印象已经模糊不清了;第二次是和姥爷一齐来的,那时是他病情刚刚好转的一个端午,他说想出去旅游,然后……那里成了他最后旅游的一站;第三次,和老于一齐,为了还自我以前许下的愿望,也为了我们的未来再次许一个愿望。

快要考试了,所以情绪格外的烦躁,感觉自我做任何事都是对考试的亵渎,都是一种犯罪,连我最爱看的《妖女》我都没有心思去看……

那天和老于吵架,真的想大骂一句“哪远哪滚吧”,然后关机,让他找不到我。可我没有,只是懦弱的哭了好几个小时……吵架的理由很简单:他想让我毕业以后工作,可我想继续上学。看到这,你是不会想,这就应是你爸想的吧。是啊,找个年纪大的男朋友,有时就像爸爸一样,所以,我还是……你该懂吧。还好,老于很快认识到了自我的错误,于是就诞生了一封很认真的1500字检讨书。虽然这是我逼他写的,但从他的态度里,我明白老于啊,还是很害怕失去我滴~

两个人在一齐久了,一开始Ta所吸引你的地方有可能会变成此刻对你的嫌弃。就像老于他会嫌弃我:你怎样一点都不成熟。可我记得他以前但是常说:你真可爱……这种状况出现时,有的情侣就会觉得对方没有那么爱自我了,然后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但是不是的,嫌弃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只有交心的人、最爱你的人才会敢对你毫无遮拦的指责。我很庆幸,我们俩在这段感情当中,都是明白这点的。所以,即使吵架,也会原谅。毕竟要走很远,不原谅?难道你舍得离开他?

昨日和舍友一齐拍了毕业照,说是毕业照,只是我们自我在宿舍捣鼓的.1寸照片。因为深深感受到来自以前1寸照片带来的伤害,所以,真的怕了外面照相馆。虽然说有什么最美证件照,但总感觉花那么多钱照的并不值当~

自我照出来的效果,格外的不错,我盯着洗出来的照片看了很久,然后把它发到了我的朋友圈。以前,看到过很多晒毕业证件照的人,这次轮到自我了……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但我明白,这代表我要毕业了……

幻想过很多次我毕业的时候会是什么样貌的,我就应不会哭吧,因为我还会继续再上两年大学,我自我相信我能够考上。可当我把宿舍6个人所有证件照P在一齐的时候,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大学这三年就像过电影一样,好的坏的故事都出此刻自我的眼前。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除了家人,陪在身边的就是你们。也许这三年有开心,有情绪。但到了此刻,全都只剩下了舍不得……此刻说这些是不会有点早了,毕竟还没有毕业典礼啦~没关系,毕业了,也会再团聚的呀,等我结婚,你们都来。

篇8:走在行动的路上

回首当年教学《认识分数》的片段, 细节历历在目: (1) 猴妈妈正在给小猴们分桃, 我们一起去瞧瞧.课件: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把这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用圆圈圈起来, 怎么分? (平均分) 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 平均分成几份? (4份)

师:每只小猴分得几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是几个桃?

师:谁能说一说14是怎么来的?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1呢?

(2) 教学想一想

课件:如果平均分给2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师:同样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板:平均分成2份) 请学生用小棒代替桃子分一分.

师:每只小猴分得几份?是几个桃?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和同桌讨论一下.

师: (指图) 这一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一份呢? (板:每份都是这盘桃的12, 是2个桃) .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为什么每份都是这盘桃的12?再指名说一说.分母2表示什么?分子1呢?

(3) 比一比

师:对照大屏幕和黑板比较这两道题, 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同桌互相说一说.

(相同:都是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 平均分, 都要表示这样的一份.

不同点:第一题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盘桃的14, 是1个桃.

第二题平均分成2份, 每份是这盘桃的12, 是2个桃.)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 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几分, 每份就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当例题教完后, 练习中下面两题很多人写成了26和36, 以至于在后面的习题中屡屡出现平均分, 每份是几个时, 分母通常写成这个整体的总数, 分子写成每份的个数.面对此情此景, 倍感失落的同时很无助.

年岁逐增, 再教这部分知识的时候, 我会细细回味知识间的联系, 建构一定的知识模型, 进而会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在仔细研究教材之后, 找到那节课让我遗憾的原因, 除了经验的成分, 还在于没有紧紧抓住分数的意义, 特别是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分子表示这样的一份.在复习导入新课时就应该重点强调这个知识点, 教学例题时, 41也应该重点说说分母和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到教学“想一想”出现24的说法时, 应该再结合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意义帮助学生分析, 比较的过程是提炼重点的过程, 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找到重点, 突破难点.知道都是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的情况下, 为什么一个每份可以用41来表示, 一个每份可以用21来表示.最终明确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而不是这个整体的总数, 分子表示这样的一份, 而不是每份中的个数.

再教这节课时, 我对教学做了如下针对性的改进:首先复习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个西瓜的14, 并及时进行小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个物体的14.接着出示4个桃, 问:刚才分的是一个西瓜, 现在分4个桃, 怎么分?让学生初步感知和以前学的不同, 分的是几个物体, 先要将这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这盘桃的14, 再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接着出示8个桃, 问:如果这盘桃是8个呢?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每份是几个桃?虽然每份是2个桃, 但仍然用14表示.这里进行第一次比较:每份中桃子的个数不同, 为什么都可以用14表示呢?帮助学生理解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 所以每份是这盘桃的14.

接着出示这样一个空集合圈, 撇开具体的数据.问:如果不知道这盘桃有多少个, 还是平均分给4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再进行第二次比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到:不管桃子的总数是多少, 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 每份就是14.进一步理解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而不是桃的总数,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一份, 而不是每份的个数.

在例题教学的基础上, 出示“想一想”, 这时学生就能很快说出是12, 并能准确地说出理由.这里进行第三次比较:都是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 为什么这里每份是这盘桃的41, 而这里每份是这盘桃的21?帮助学生理解由于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分母就不同.

在这部分新授内容中, 共进行了三次比较, 通过反复比较, 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时, 首先要把这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了几份, 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篇9:阅读,走在专业成长的路上

关键词:阅读;教师发展;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C-0053-03

从事语文教学已有27个年头。在这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没有停止过阅读与思考。笔者深深地感到,阅读不仅是一个不断净化心灵、锤炼思想的过程,阅读也照亮了笔者专业成长前进的道路。

一、阅读,提升教育理念的高度

带着使命走上教育岗位,但不久笔者发现了自身的差距,首先是先决条件——教育理念的落后。解决方法,笔者想到了阅读。阅读古今中外名家教育经典。那些教育专著既有独到的见解,又有能给人以启迪的实践智慧;尤其是当代的优秀教育书籍,既有理论支撑,又有鲜活的实践案例,参与其中,不仅能呼吸到新鲜的思想,还有了一份超越的勇气。

读《吕氏春秋》,有一段话笔者忘不了:“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虽然这段话讲的是治国之大法,但是对照现在的教育,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古代帝王制定法理制度的主要精神是从具体的人出发,为人着想。了解自己就可以懂得别人,了解自己当前所面临的就可以懂得过去的。这话告诉笔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个真正有水平的教师,一个敬业爱生的教师,首先应该以自己为师,去寻求教育教学的思想、途径和方法。读柏拉图的《会饮篇》,笔者知道了教师活动的基本动力——爱,具有本能一样势不可挡的动力。这种爱,直指人类精神高峰,与所爱者共建着一个和谐的精神社会,共同创造着生生不息的文化。笔者仰慕朱永新,阅读朱永新,感觉他就像荷尔德林诗中的那个夜行者,手持火炬从笔者身边走过。他的“教育定律”就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定律。笔者在想,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用这些定律来反思自己,并努力实践,那一定会拥有丰富精彩的教育人生。

阅读,让笔者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承文化和传递社会价值观念的一种手段,在当今这样一个创造力和知识发挥前所未有作用的时代中,教育权就是参与世界生活的权利。

二、阅读,激发教育教学的灵感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笔者把这条公式改成“阅读+反思=成长”。一般性阅读,让读者具有了特定领域的组织化、专门化知识,有了阅读的积淀,让读者有了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反思,更让读者生成一份教育教学灵感。这种灵感是难以形式化和通过他人的教学直接获得的,当事人只能通过阅读并反思总结才能获得和创造。

这份教育教学灵感,笔者称之为专业智慧。它需要阅读的支撑。可以说,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获得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优秀教师,都是高度自觉的反思者。重视阅读,有了阅读做基础,教育教学灵感才有生根的土壤。阅读名家专著,跳出阅读看课堂,理性反思自己的课堂,并把自己从感性的海洋中拯救出来,冷静地思考影响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进而生成教育教学灵感,从而寻找到变革的方法。笔者坚持借助教育教学经典阅读进行思考,重视对书籍中的案例进行分析与积累,并通过实践获得关于如何从事课改实践活动的新启示。在阅读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这份教育教学灵感慢慢走近笔者的课堂。笔者从《孟子·公孙丑上》中的一句话“大匠示人以规矩而不能使人巧”中得到启示。笔者以为,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却不能使人心灵手巧。情感与态度才是学生能力形成最为关键性的因素。一旦学生爱上语文,恋上语文,其语文水平和相应的能力将会得到很好的提高。因此,教学中笔者十分关注对学生爱好之心、喜悦之情的开发和利用。抓住学生的心,在他们的内心世界积极营造“愤”“悱”状态,最终让学生自觉、自愿、自主学习。读陶行知的专著,笔者明白了“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育说到底应该是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社会能够更好地生活。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教学很难有真正的深度和生机。于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成了笔者的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笔者的课堂没有干瘪僵死教条式的“解读训练”,没有机械、孤立的“语言训练”,它是直逼文心、匠心和读者人心的语文教育,是充满浓厚的人文色彩的生命活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笔者从一名普通的老师成长为学校骨干,再到市学科带头人。是阅读让笔者的课堂相约精彩,是阅读让笔者拥有了一个个教学灵感。如今,阅读经典已经流淌于笔者教学生命的血脉之中,拥有这份灵感,并进行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实践,也成了笔者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阅读,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语文课程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课程理念和教材几经变革。21世纪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语文素养,语文课就是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而这需要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一开始做老师,笔者发现自己的课缺少理论架构和系统思维,喜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意识到此问题后,笔者开始研读教育教学著作《课堂提问的艺术》《被压迫者教育学》《有效教学论》《论对话》等。笔者的教学视野不断扩大,教学方法也在宏观层面上不断改变。于是,笔者给学生讲教材中的美文,培养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欣赏能力,领略优美语言的能力,带领学生走进真善美的世界。笔者带着学生读童话和民间故事,开启他们想象的空间,保留一份童心。带着学生们读《论语》《孟子》《庄子》等文学经典,提升他们的鉴赏力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滋养他们的心灵,懂得立人、修身的道理。职业学校的学生,正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在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的情况下,引领他们读读优秀经典,吮吸精神养料,学会幸福度日,合理做人。这也是笔者苦苦找寻,真正属于自己“宽阔光明”的地方。endprint

四、阅读,开拓教学资源的源泉

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不读书却在教书,这是很误人的。教师应该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教师才能广泛开拓教学资源,让学生每一堂课学有所得,自己也教有所获。试想,一个历史老师在讲民族团结时,引用《资治通鉴》中唐太宗的一句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样,学生自然会感受到平等相处的民族政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个物理老师在教“核能“时,能因势利导介绍杰出科学家,特别是郭永怀、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比较各国从原子弹到氢弹的发展时间(美国7年,苏联4年,英国4.5年,中国2.8年),这样,会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自强的精神……总之,将阅读与教学融合在一起,教学时就有汩汩泉水从心田流淌出来,收到春风化雨的良效,教师的课必将是一个个精彩的育人篇章。现在,笔者不仅学会了吃透教材,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学会了开拓教材之外的资源,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

五、阅读,强化学习科研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让笔者对深层精神文化有了一种真切的诉求。通过阅读,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让笔者感动;教改明星们的才情挥洒,让笔者震撼。每一次的阅读,笔者都会被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人文光华、智慧光亮深深感染。茫然中笔者被唤醒,彷徨中笔者被牵引,笔者也想成为这样的智者,也感恩阅读,给了笔者突破自我、挣脱瓶颈的勇气,更给了笔者独立放歌、传承创新的能力。

笔者试图构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职教语文教学美丽殿堂。为了这个目标,我不断通过阅读强化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近十年来,笔者注重课题研究。每一次研究之前,先捕捉话题灵感,再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形成综述,然后着手研究方案设计,真可谓阅读、研究两不误。2012年,主持南通市规划课题《经典诵读提高职高生人文素养的实践研究》。在笔者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摒弃浮躁、静心读书、用心思考、潜心实践,追求“真课题,真研究,真成果”。在这里,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课堂的机智、碰撞的智慧、激荡的灵感。每一次研讨,既有对已有实践经验、理性思考的梳理和总结,又能生成许多新的研究思路、方向。笔者惊喜的发现,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课题组成员任教的学生也变得爱读书了,校园处处洋溢着书香气息。课题成功结题,研究并未止步,笔者又将目光投向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成功申报了新课题《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实践研究》。笔者知道,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下,职教语文的处境是很艰难的,但再难,也要坚守精神家园。笔者想到尼采的一句话:“只有经地狱磨难的人,才能有建造天堂的力量。”我们不可能改变社会,但课堂上我们是主人。笔者渴望构建一个属于全体师生的职教语文人文殿堂。在这里,老师教给学生明理,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

近三十年的教育求索,阅读带给我人生的梦想,为我打开了一扇扇智慧之门。它更让我懂得,专业成长的路上,新的梦想永远在前方,而阅读是金桥,是云帆。

篇10:走在成长的路上作文600字

当你躲在被窝里细数梦的香甜的时候,时间就伴着寒冷被驱散了,当你冲一杯咖啡细细品尝的时候,时间就随着香气飘走了;当你倚在爷爷怀里听故事的时候,时间就跟着传说远去了。我们还是孩子,还不到享受的时候,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而时间是我们的筹码。花谢花会开,幸福去了会再来,惟有时间,错过就错过了,永不倒流。

用心去牵时间老人的手,在这有限的三年里,以坚实的脚印踩在成长的路上。

世界上没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打破生活的平静是另一番景致,成长的路上,我们要把握年轻。

韶华易逝,青春易失,我们要把年轻的心,挥洒在成长的每一个日子。因为年轻,我们有“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的坚定,不惧怕失败;因为年轻,我们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不逃避困难;因为年轻,我们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不轻言放弃;因为年轻,我们有无尽的热情,把握年轻,在阳光灿烂的午后,一个人跌跌撞撞的笑,也痛痛快快的哭。

太深的留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成长的路上,我们要拥有梦想。

梦想是花朵,让我们闻着芬芳,坚定地走在路上;梦想就是阳光,让我们伴着温暖在拼搏中徜徉;梦想是翅膀,让我们拥有勇气振翅翱翔。梦想是力量,让我们无所畏惧,快乐成长。

走在成长的路上,我们跌倒过,但学会了勇敢,我们迷茫过,但又重新找到了方向;我们彷徨过,但明白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上。

上一篇:仓储管理岗位职责下一篇: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