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府》诗歌鉴赏

2024-07-11

《宿府》诗歌鉴赏(共8篇)

篇1:浅析诗歌鉴赏中的分类鉴赏

一.怀古诗

怀古诗将史事与现实扭结到一起, 或感慨个人的遭遇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或抨击社会现实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与评价 (如杜牧《赤壁》) 。

(1) 形式标志:标题中常有古迹, 古人名, 或在其前加“咏”, 或在其后加“怀古”、“咏怀”等。

(2) 特征意象:古迹、古代建功立业的人物

(3) 基本主题:a.寄托诗人追慕前贤、建功立业的志向;b.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 暗含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多为借古讽 (伤) 今;c.揭露统治者的昏庸, 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 担忧国家、民族的命运;d.悲叹年华易逝, 壮志未酬。

二.送别诗

1、形式标志:标题中一般有“别”、“赠”、“送”等字眼。

2、特征意象:柳、酒、歌、船 (舟) 、长亭、短亭、灞陵桥、南浦。

3、基本主题: (1) 依依不舍的留恋; (2) 离情别恨的愁绪; (3) 对友人的思念; (4) 从对方落笔, 写友人念己, 实则反映自己孤寂情怀。

三.羁旅行役诗、闺怨诗

古人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飘泊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 他们或写羁旅之思, 或写征人思乡, 或写闺中怀人。内容上或触景生情 (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 , 或托物传情 (如月、雁、笛、柳) 。

1、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

2、羁旅诗的基本主题:行旅之人的旅途艰辛、飘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清冷孤寂、思乡思亲。

3、闺怨诗的主题: (1) 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或对战争的厌恶; (2) 表现宫中女子自由被禁锢, 遭人冷落的怨恨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四.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战争, 边塞为主题的诗歌发展到唐代, 由于战争频仍, 士子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 要比科举进身容易的多, 且统治者尚武轻文, 再加上盛唐那种积极用世, 昂扬奋斗的时代气氛, 雄奇壮丽的边塞诗得到了空前发展, 形成了边塞诗派。

1、形式标志:标题中含塞、征等字, 有的用乐府旧题 (如凉州词、从军行等) 。

2、特征意象:玉门关、阳关、胡人、胡马、羌笛、明月、大漠、胡天等。

3、基本主题: (1) 表现雄奇壮丽的边塞景观; (2) 建功立业, 奋勇杀敌、视死卫国的决心; (3) 山河破碎的痛苦; (4) 久居边关的思乡之愁; (5) 塞外生活的艰辛苦痛; (6) 报国无门的怨愤; (7) 归家无望的哀痛。

五.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 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 发展到唐代, 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张籍、王建。

山水田园诗, 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新洗练。这类诗歌的特点常常是情景交融。

1、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盛景。

2、基本主题: (1) 寄情田园山水, 渴望安静、恬淡以及农家的悠闲与欢乐; (2) 描绘山川美景, 抒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3) 厌弃官场黑暗, 抒发闲适情调, 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和隐逸情怀; (4) 写作特点: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六.咏物言志诗

1、形式标志:往往以“咏梅”“秋菊”“孤桐”等为题, 常用比喻、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寄托某种志趣、精神、品格。

2、特征意象:岁寒三友 (松、竹、梅) ,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等。

3、主题内容: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心志或追求, 或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或对人世的评价。

4、分析角度:抓住物与人的相同点, 物我合一的结合点加以赏析。

篇2: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鉴赏类

1.(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2011年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名师指津】

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比较鉴赏题。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2011年有1套高考卷(湖北卷),均采用了这种题型。本类题型一般是两首诗词的比较阅读鉴赏,个别是3篇作品的比较鉴赏。

比较类古诗鉴赏题重在“比”。可以比遣词造句,可以比表达技巧,可以比思想感情,可以比观点态度,等等。回答此类试题,重在理解,重在分析,重在感悟。但也要注意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在关注表现手法的同时,要学会答题,学会从动态、静态,正面、侧面等多方面去分析,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去欣赏。

例1. 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和“一生开落任春风”来比喻桃李怯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己无言,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立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的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例2. 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赏析时应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诗歌特点,全面赏析。

参考答案:

1.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 (1)和风细雨(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3)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应试方略】

一、提问方式和答题思路

提问方式: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鉴赏评价。

答题思路:①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曲),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注释)。②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曲)的差异性。③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二、解题指导

1. 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象,“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画面,又称为情景、境界、氛围。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2. 语言比较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抓两个方面:

一是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可从词法(词类活用)、句法(特殊句式)、修辞(拟人等辞格)、意境、音韵、心理感受等角度展开,言之成理即可。二是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或朴素自然,或婉约细腻,或清新明丽,或幽默讽刺,或沉郁顿挫,或悲壮慷慨等。

3. 表达技巧比较鉴赏。

一要熟知基本知识,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描写手法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结构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照应、先景后情、卒章显志、铺垫伏笔、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等。此外还有各种修辞方法。二要了解各种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思想感情比较鉴赏。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当然,要提高比较类古诗鉴赏题的解题能力,单靠以上“方略”远远不够,考生还要在平时多读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关于古诗赏析的文章,多从审美和评判的高度去审视作品,辨析考题,以增强阅读和应试的能力。

【误区警示】

1. 只比作者,不比作品,本末倒置。2. 只比内容,不比形式,或者相反。3. 只见差异,不见联系,倚轻倚重。

例如:(2007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⑴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⑵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关于第一问:第一首写眼前景,第二首写图中景,如果就诗歌内容来看,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颇,会误读成寄寓了历史兴亡之感,以为诗人是发思古之幽情;或者以为是诗人遭逢不幸,仕途受挫,壮志难酬,于是“伤心”不已。诸如此类,望文生义,深陷误区,不能自拔。因此,考生一定要结合注释的提示,看作者生活的时代,才能把目光聚焦到现实中来。

关于第二问:前一首诗用陈述句表达“画不成”的意思,后一首诗用反问句形式,表达“画得成”的意思。于是,考生匆匆作答,以为两位诗人思想感情迥然不同。其实,“画不成”“画得成”在诗歌当中都有依据。前者认为由景生情,悲伤在诗人内心,画家是画不成的;后者认为“画人心逐世人情”,画家能体察世人的心情,用艺术手段,形象地表现国事衰微的情形,所以“伤心”可以描绘得出。但请注意,两位诗人站的角度不同,抒发的情感确实一致的,都是“黍离之悲”。因此,比较鉴赏类题目,一定要“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既看到它们的区别,也看到它们的联系,二者不可偏废。

参考答案:⑴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⑵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所以说,伤心是画不成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可以画成的。

篇3: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的方法

下面我就按照诗歌的组成部分来探寻读懂诗歌的途径。一首诗歌通常包括:诗歌标题、作者、诗歌正文和注释四部分, 偶尔有些诗歌还附有小序。所以要想读懂诗歌, 关键是要学会四读:读标题, 读作者, 读注解, 读正文。

一读标题:辨别诗歌题材, 大致确定诗歌思想内容

就我多年的教学实际总结, 我发现大多数学生有一个阅读诗歌的不良习惯:跳过诗歌标题, 直接读诗歌正文。诗歌标题就好比一个女人的香水, “闻香识女人”;读诗歌标题, 同样也能初步判断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是老师要经常提醒学生的地方。

从题材上看诗歌可大体分为:送别诗、思乡怀人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 如果学生掌握了各类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在鉴赏诗歌时从标题入手未尝不是一条捷径。因为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 定下了诗歌的感情基调。以江苏高考卷中的诗歌鉴赏为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从诗歌题目中的“凤凰台”这一古地名可判断出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由“黄鹤楼”这一历史名迹可知这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 王昌龄的《送魏二》中“送”字表明这是一首送别诗,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忆”字可看出是一首怀人诗, 初步判断出是杜甫春日里对李白的回忆与思念。这样从诗歌标题就能大大缩小学生思考的范围, 缩短学生阅读诗歌的时间, 也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读诗人:知人论世

《孟子》中说:“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就是说:吟咏他们的诗, 读他们的书, 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 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 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 但一般是接近诗人主创风格的。如陶渊明的农耕与恬淡, 柳永的相思与艳情, 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 文天祥的四海奔波忧国忧民。因此读诗人不仅要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如何, 更要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如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 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 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 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 国破家亡, 他少年从军, 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为己任。转战各地, 艰苦斗争, 为的是“收拾旧山河”。再联系课本中学过的岳飞所写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和《小重山》这两首词, 就可以推断他写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应该是抒发直捣中原, 收复失地的爱国理想, 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阻挠, 深感自己杀敌报国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情感。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 像李白、岳飞、王昌龄、杜甫这样的名家等。所以, 读这样的名家作品就需要调动我们平时积累的知识来回忆提取。

三读诗歌正文:抓住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关键词

从某种意识上讲, 意象就是诗歌看得见的灵魂, 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该诗的一把金钥匙。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王国维说:“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 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在所创造的诗境中, 作者移情入景, 景物非完全客观的景物所呈现, 而是带有作者浓厚的主观色彩,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比较具体明确和强烈。

诗歌意象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是诗人复杂微妙内心世界的形象表达和感性呈现。所以诗人选取意象必然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使人一读便可感知, 并迅速产生联想。在古典诗歌中庞大的诗歌意象家族中, 有些意象可以称之为典型意象, 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或典型的象喻性。这主要是由于古典诗歌积淀深厚, 历代诗人递相沿袭, 使得一些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喻意义比较接近、比较固定。如柳、雁、鹧鸪 (布谷) 、长亭、南浦常表现离愁;雨、芭蕉、梧桐、落花、衰草、烟波、寒鸦等表现哀愁;明月、杜鹃、大雁、归鸟、孤山、孤帆、浮云、游子、落日等表现相思。这里以“月”为例。在古典诗歌中, “月亮”这一意象常常表达出望月怀远的主题, 旧梦重温的情思, 诗人想念家园、父母、妻儿、兄弟、故旧的情愫常寄托于明月来传递。对这些常见的典型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进行掌握。

刘勰说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

如“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之句, 其意境的创造, 就是通过意象的叠加实现的。从这意境中, 我们可以读出“莫道君行早, 更有早行人”的生活感悟。

所谓关键词, 即诗词的“诗眼”, 就是最能表现作品意境、情感和主旨的词语。

关键词中首抓“情感词”, 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 如苏轼的《卜算子》中除了要抓缺月, 疏桐, 幽人, 孤鸿, 寒枝, 沙洲冷等意象, 还要抓情感词, 如恨、寂寞、幽、孤、寒、冷等, 方能体会词人寂凉、凄苦, 却依旧孤高自赏, 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始终不渝, 并不屈服于现实, 不同流于世俗的生活态度。

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多读诗, 才能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具备诗歌素养, 培养出对诗歌敏锐的感受力和兴趣。

四读注释:了解相关背景, 准确读懂诗歌思想感情

诗歌下面的注释绝不可以轻视。一般来说, 命题者提供的注解, 对理解诗歌是很有帮助的, 命题者绝不可能随便放一个注解在那里。这种注解要么是提供作者创作诗歌时的背景, 要么是解释诗歌中难以理解的词语, 要么是向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信息。而这些对理解诗歌会有极大的帮助。

如 (2013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北宋文学家唐庚的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世味门常掩, 时光簟已便”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4分)

通过对诗人唐庚的注解可知诗人是遭贬此地时写下的这首诗, 那么掩的“世味”即为官场的争斗, 所以此两句表达了作者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所以诗歌中出现的注解, 我们不可忽视, 因为抓住了这些注解, 对后面问题的解答是很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 诗歌的鉴赏是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的, 而只要抓住读诗歌标题, 读作者, 读诗歌正文, 读注解这四步读, 学生就能揭开诗歌鉴赏的神秘面纱, 鉴赏水平必然能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渔、郑义主编.孟子·万章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篇4:诗歌鉴赏中的动词鉴赏

诗歌中动词,对诗歌的表现,可分为三个层次:首为表现动态,第二为体现并强调变化过程,第三为深刻反映思想内容。

先说表现动态。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十分传神,即“拳”和“退”。“拳”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写出了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特别的是,若非天空之“阔”,便形不成飞鸿“退”姿。飞鸿言“退”,所表现的不是飞鸿之“飞”,而是天空之“阔”。一“拳”一“退”,则构成了江畔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动词而表现动态,本为题中应有之事。然而诗词中动词之功效非特为表现动态而已,它还能表现变化过程,把一个平面的画面变成一个立体的动态过程。

以蒋捷《一剪梅》中的“红”“绿”为例。

一剪梅 舟过吴江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里的“红”“绿”本为颜色类形容词,妙就妙在此处,其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是活用为形容词的动词。用使动用法的翻译方式,则可翻译为“使樱桃红了,使芭蕉绿了”。此番意思,则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形容词作动词用的妙处则在既有形容词的鲜明形态特征,同时又有动态的变化过程。读到这一句话时,眼前出现的是一个渐变的影视画面,樱桃的绿色渐渐洇散开去,遂出现一点淡红,淡红由渐次凝聚,最终聚焦为鲜红。芭蕉叶则由鹅黄的细小芽尖渐渐粗肥宽大,而至成为深绿的大伞。时光,就在颜色路径踮着脚尖轻悄溜走。

而这,不过两个“着色的动词”!

平面图画,立体动态,也都还不足以说尽动词在诗歌中的功效,一个动词最高的效果是,不仅要有图有态,还要有情。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欲别频啼四五声”中一“啼”字,不仅写出黄莺啼叫之声,啼叫之态,同时也写出黄莺依依不舍之情,而这还仅仅是表象!最终作者要表现的是啼叫声中作者闻声黯然凄然之情。

闻宇文判官西使还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

“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中“飘”的不仅是边塞飞雪,同时出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近乎漫画效果的旅人眼泪横飞的夸张画面。而“挂”的不仅仅是柳枝柳絮,同时还有欲说还休的悠悠乡思。乡思如柳枝柳絮挂在柳树上,那飘摇无依之态,平添几许苍凉!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全诗前三联,分别写月乱、梦乱、时乱,尾联着一“乱”字点睛,已乃神笔。然出彩非仅为此,诗人并不直接心乱,而写鸣蝉“声”乱!声乱,将本已乱纷纷的心更搅扰尽尽。真可谓——这次第,怎一个“乱”字了得!

此其为一个动词道尽诗中情意!

如此例子,不胜枚举: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一个“绿”字,道出春回江南欣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归园田居》)一个“见”字,显人心自在悠然。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一个“闹”字,写尽春意蓬勃。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一个“弄”字,画花枝轻舞飞扬。

我们要怎样才能准确把握诗歌中的动词含义,笔者则简而言之为三步:

第一步:该字使用了什么技巧,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画面、动态。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篇5:浅析古典诗歌鉴赏

一、认真体会高考命题趋势, 争取训练全面到位

考纲要求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思想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可近两年考查点都出在语言层面上。具体说出在“关键词”的鉴赏层面上, 随着命题的成熟, 我想命题的角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题型选择上尽可能全面, 让学生对各种题考查角度和方式都有一定的认识和准备。例如, 读杜牧《江南绝句》, 明代杨慎批评此诗, 说:“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你同意这种批评吗?请结合这首诗谈谈你的看法。此题重在对诗歌意境的评价, 是较高层次的鉴赏要求, 当然评价的前提还是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教会学生鉴赏的基本方法

把握思想感情的一般方法首先是审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有些题目暗示了所写内容, 考生通过审题可以达到了解诗歌大意的目的。其次是看作者。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其实就是要求我们真正读懂这首诗写了什么, 理解作者写诗的目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再次, 抓诗眼和尾联。即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字和最后抒情议论画龙点睛的诗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要求考生能辨别分析诗歌中常用修辞方法;掌握诗歌中常用表达方式, 主要是描写和抒情;常见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 如对比、象征和用典等。不仅要能辨识, 更重要的是能结合诗篇进行分析。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看似写诗人伫立岸边所见之景, 实则写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这种手法, 叫融情于景。“枯藤老树昏鸦”气氛黯淡凄凉, “小桥流水人家”气氛安定祥和, 二者形成对比更增添了漂泊游子的思乡之情。

三、要注意不同类别古诗的特点, 加强鉴赏的针对性

按诗歌表现内容的不同, 古典诗歌大致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和咏怀诗五种。山水田园诗的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即作者把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 或借景抒情, 或情景交融;咏物诗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首先把握所咏之物特点, 进而体会作者在其中所寄托情感;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 精选的意象, 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慨, 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深思, 蕴含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四、扩大课外阅读, 使学生多亲近古代诗歌

要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光靠课堂上讲和练习远远不够的, 平时多读多品一些好诗。

1. 每节课课前三分钟, 让学生介绍一首诗。

学生课前准备好一首诗, 用自己的话来向其他同学介绍, 要求语言规范,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可谓一举两得。

2. 向学生介绍有关诗歌鉴赏的书籍, 为课外阅读指明方向。

篇6:诗歌鉴赏之诗歌内容的分类

一、边塞征战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等。

2.边塞诗思想内容归纳:

(1)反映从军将士生活的艰辛 。

(2)表达诗人向往边塞的军旅生活,希望立功边塞、报效国家的理想。

(3)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雄心以及怀才不遇的心境。

(4)抒写边思乡愁。

(5)对士兵英勇无私的爱国精神的赞颂,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

(6)盛赞奔赴沙场的勇士的英雄气概。

3.边塞诗歌鉴赏要点:

第一是要从总体上把握作品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

第二是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第三是要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二、赠友送别诗

唐代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饯行赠诗风气盛行,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离别诗。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人人都写过送别诗。

1.唐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谋生、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2.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送别诗往往写得格调悠扬、音韵婉美、含义隽永。或慷概悲壮,或情随景迁、一往情深,或者是表达别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诗人的离情别绪、依依难舍之情。

4.赠友送别诗常用的意象:

(1)春草,这一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多喻离恨。

(2)杨柳、杨花或柳絮表达好友送别的离愁别绪。

(3)水,表达送别之情。

(4)美酒,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浓浓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

(5)明月、高楼、行舟。

(6)此外,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这些地名如:长亭、渡口、江边、南浦、谢亭、阳关、古道、霸陵等。

5.赠友送别诗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一般来讲,其感情色彩比较悲凉,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意极悲凄,催人泪下。但也有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气贯长虹者;或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绮丽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使人心旷神怡;或慨叹尘世之喧嚣,追慕山林之空灵寂静,赞叹僧人之清静脱俗,富有禅意之情等等,不一而足。

三、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1.思想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动静结合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4.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5.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

四、咏史怀古诗

1.定义: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

2.诗人怀古咏史的两种情况: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就史论史,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

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借题发挥,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3.咏史诗几种常见思想感情

喟叹朝代兴亡今昔变化,感慨岁月悠忽变幻;抨击社会现实:或讽谏 当朝者、或讽谏世人;怀古伤今,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或壮志难酬之感。

4.写作方法:

(1)融情入景。(2)衬托。(3)用典。(4)讽刺。(5)对比。(6)拟人。

五、羁旅行役、思乡怀人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1.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

2.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1)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篇7:初中诗歌鉴赏教学刍议

综观各种文学体裁,可以说诗歌教学最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章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如何引导初中生鉴赏诗歌呢?

(一)鉴赏诗歌中所蕴含的情理。

诗人大多是敏感的,一草一木的变化,都能触动其灵魂深处最为细微的情感变化。“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如果诗人不敏感,他能够从一片落花来落笔吗。我们可以把杜甫的这种哀春的情绪加以扩展性解释,也就是可以说这是杜甫对岁月易逝的哀伤与无奈。

短短的一首诗歌,为什么能历经千百年而流传至今,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优秀的诗人能够把住人类情感的共同脉博,并把它内化于自己的作品之中,从而使得这些诗歌获得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诗言志,歌咏言”、“诗咏情性”,说的就是诗是用来表达自己的“志”与“情性”的,也就是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理的。

(二)鉴赏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对声韵、节奏、格律等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外,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诗人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诗人首先是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情理),然后采用一些艺术表现手法把这个情理表现出来。由此,培养初中生鉴赏诗歌的过程也应该与此同步,首先从总体上把握诗人的感悟(情理),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感悟(情理)的。

初中教材选录了大量的唐代诗歌和一些宋代诗歌,这些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在各个题材上的最高水平。唐代诗歌和宋代诗歌有着明显的区别:唐诗比较注重情趣,而宋诗比较注重理趣。在本文中,唐诗和宋诗的区别之处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要关注的是诗人是如何表达情趣和理趣的。一般来说,初中诗歌鉴赏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鉴赏诗歌打下必要的基础。

如果我们要学习陆游的作品,就要对陆游的生平有所了解。我们可以先向学生大致介绍下陆游的经历。陆游一生力主抗金,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至死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而他的诗歌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前者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后者如《游山西村》。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就会对陆游的两类作品有个整体上的了解,以后的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又如,我们学习文天祥的作品时,对文天祥可作如下介绍:

文天祥,生于南宋末年。1275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继续与元兵对抗。后兵败被俘被押解至元大都,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通过这样的介绍,学生对《过零丁洋》就会有个初步的认识,后面的学习理解就会与知识背景的学习相得益彰。

(二)抓住关键词

前面,我们提到作者是首先有了情理,然后才会采取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诗歌的鉴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诗歌中的情理是最容易从宏观上把握的。

如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只要注意到故人情、挥手等词语就可以看出, 这是一首反映李白送别友人的诗歌。

又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对于这首诗歌,只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僵卧孤村”、“为国戍轮台”、“铁马冰河”这几个词语,然后稍作简单的分析,学生就会有个大致的认识: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了这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三)理解意象的内涵

古诗词中有许多意象有共通的审美意义,在教学中抓住它们就能揭示诗歌的深层意蕴和情感内核,因为诗歌总是借助于一定的形象来传情达意。如“月”常常用于表达“思乡之情感”,“水”、“秋”往往意味着“愁绪”,“酒”、“柳”、“长亭”常常显示“惜别”之意,而“兰”与“君子”、“菊”与“隐士”、“梅”、“蝉”与“高洁之士”、“莲”与“恋情”,等等,相互之间总是息息相联的。又如,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

在鉴赏古诗中我们如从意象入手就能很容易地把握诗歌的情感意蕴,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为什么是“关键”?这里就有对传统意象“柳”的解说。“柳”与“留”相谐音,所以,“折柳”这首曲子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而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只要抓住了意象,就能抓住诗词的内蕴。掌握了这些规律,对理解古诗词思想内容很有帮助。

(四)分析艺术手法

我们在把握了诗歌的内容这后,下面的步骤就是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诗人是通过哪些艺术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每首诗歌的表现手法都有所侧重,例如,前文所提及的李白的《送友人》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就是以景写情。

对于这首诗歌以景写情手法的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让学生找出景色描写的几句话,并分析它的含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诗人和友人并肩来到城外,举首远望,只见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清澄的流水绕过城东。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仿佛游子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作者的依恋之情。)

其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青山可望而不可及,暗喻朋友分别,见日不多,内心充满怅惘之意;而那湾绕城的流水似乎又象征着绵绵离情,潺潺不绝。而“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蕴含的感情更容易理解了:白云飘然而去,红日徐徐落下。此时此景,更令人感到离别的凄凉痛苦,难舍难分。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分析这首诗中所用的比兴手法:“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写得感情真挚、流畅自然。

不同诗歌表现手法不同,因此,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也不能按部就班,对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分析,我们要重点把握诗歌中的反衬手法。“僵卧孤村不自哀”写出了作者现实的凄凉境遇,“尚思为国戍轮台”则写出了作者乐观豪放的精神状态,“夜阑卧听风吹雨”写出了自然界的风雨飘摇,“铁马冰河入梦来”则写出了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实现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理想了。我们在教学中,重点要引导学生注意,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反衬手法的运用,深沉地表达了自己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以及那种“年即老而壮志未衰”的赤胆忠心。

(五)整体感知

通过对诗歌由内容到形式的分析,学生基本上可以对诗歌有个大致理解。紧接着,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再统一起来,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诗歌整体感知,进行总体把握。在这里,我们最好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诗歌能在头脑中还原成画面。

综上所述,鉴赏诗歌,首先要把握住诗歌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情理,其次要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是如何将这一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通过这样由情理之内到情理之外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完成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另外,通过这样的鉴赏,我们也可以把诗人表情达意的方法触类旁通地运用到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之中,当然,我们也可以学习借鉴诗人表情达意的方法,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之中,从而使得初中诗歌鉴赏教学不再局限于诗歌本身。若是在诗歌中再贯穿一些诗句、语段或整篇的练习,效果会更好,一方面可以调动初中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创作诗歌的勇气,进而增强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7.

篇8:《宿府》诗歌鉴赏

关键词:诗歌;鉴赏;情境;想象;融境;入情;专题;突破

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说过,诗歌是文学的顶峰,也是文学的最高样式。的确,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多少年积淀下来的诗词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同时,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一节中,明确说明“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而其中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作为文学顶峰的诗歌鉴赏是高中文学审美教育的必要途径。

我们知道,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诗歌蕴涵的文字之外的意思,在于符号之下负载的意象、暗蕴的哲理、流淌的音韵、跃动的情趣等。所以,研读诗歌,我们就会发现,诗歌最重要的一个核心就是诗人在诗歌语言中凝结而成的“情境”,所以,在本人的诗歌教学中就尝试紧扣诗歌“情境”核心逐步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做法。

一、准确而又全面地解读诗歌文本,通过想象来“设境”

诗词是一门经典的语言艺术,它注重用词炼句,讲究反复推敲。它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话和所写的文章不一样,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来表达尽量多的内涵,也就是文学理论中的所谓“言约旨远”(《世说新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等,这些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所以,要能很好地鉴赏一首诗歌作品,能准确而又全面地解读诗歌文本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本人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对于诗歌作品的“翻译转化”过程。“翻译转化”其实是套用文言文阅读的用语,也就是能将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尽可能形象传神地转化成现代汉语,甚至带有一定的文学性,以减少鉴赏过程中的文字障碍。为此,在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中,本人利用语文随笔的机会训练学生诗歌的“翻译转化”能力。当然,由于学生能力的差异,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能非常艺术的转化,但是,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我始终紧抓“准确”一点不放,因为如果这一步的文本解读出了偏差,那后面的鉴赏就不可能完成了。

当然,我训练学生这一能力其实就是想要进一步训练学生通过文字想象画面来创设情境的能力。

众所周知,想象是构思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丰富、新颖、大胆、奇特的想象,对于创造成功的艺术形象有着巨大的作用。在我国古代许多著名诗人的著名诗篇中,都充满着十分奇特、大胆的艺术想象。这些想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过去、现在、未来,天上、人间、地下,无所不包。

二、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进而融“境”入情,再造形象

在诗词鉴赏中,学生根据诗词的“翻译转化”进行再次创造想象,这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从而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比如,利用以前时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伴着枯藤、老树和归巢的寒鸦声中,踟蹰远行。所以,就这样,在诗歌的鉴赏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和联想,把省略的空白部分补充出来,让自己去代替诗人。这就犹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学生根据生活的逻辑、积累的经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就这样,学生也就能够“设身处地”,通过假设自己就是诗人,在这样的“情境”中,想诗人所想,感作者所感,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真正做到了融“境”入情。所以,当学生能够做到这一步之后,就能够很好地理解诗人为什么要这样的意象,要写这样的事情了,最终把握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三、立足“情境”,高屋建瓴,条分缕析,专题突破

如果说,上面的两个步骤是解决了写什么和为什么写的问题的话,那么,这一步就是要将诗歌鉴赏由整体转为专题,解决一个怎么写的问题。所以,我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就注重专题考点突破。

根据近几年江苏语文高考的诗歌鉴赏的题型以及相关的考试说明,我们了解了诗歌鉴赏考查主要从诗歌的形象、诗歌的主旨、诗歌的语言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这几大方面来出题。所以,当学生融“境”入情,基本掌握一首诗歌的情感基调之后,这时就需要有所针对地加以强化训练,因为高三学生毕竟还是要参加高考要分数的。所以,我就采用专题的形式,从各个考点加以复习强化。并且补充学生在每一个考点中诗歌方面的相关知识,比如历朝历代著名诗人的语言风格、主要的表达技巧、修辞什么的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我们知道,在语文学习中,要求往往就是提示,所以,在这一环节的训练中,我还强化了学生的仔细审题和规范答题意识。因为,不同的问题它都有一定的明确指向和回答的格式,只有有针对性的分析作答才是合理的,能夠拿分的。比如,学生做到题目是问“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时,我会适当迁移,拓展提问学生,诗人是如何来描写这幅画面的。不同的问法意味着不同的答题方向和重点,所以,当学生在仔细审题和规范答题有了强烈的意识之后,提高得分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古人云,诗言志。所以,当我们鉴赏以写景、叙事、抒情为主的古典诗歌时,如果抓住诗歌“情境”这一核心的话,应该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神与光.论艾青诗歌及文学史形象.文学评论,2009(6).

[2]王钟陵.唐诗鉴赏.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01.

[3]刘雅杰.朗诵艺术技巧与经典诗文朗诵指导.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09.

上一篇:人事部工作年度计划下一篇:人机工程学家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