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小时候的有趣故事

2024-07-21

苏轼小时候的有趣故事(精选12篇)

篇1:苏轼小时候的有趣故事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仁宗嘉二年举进士及第。殿试时,他献上25篇策论,很得仁宗皇帝的赏识,于是将苏轼录为翰林学士。苏轼一生贬谪不断,在被贬黄州时,是他作品创作最多之时,这时可以说是他一生文学发展的最高峰,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促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势。苏轼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画俱佳,在艺术上独具特色,影响深远。

触动心灵的书籍

苏轼很小的时候,父亲因进京赶考落第,便到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则在家管教孩子。母亲给予苏轼的教诲,对他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苏轼小时候很喜欢读《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书生儒士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贪婪、纳贿、勒索、滥捕无辜,是经常有的,因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监豢养的走狗小人。许多忠贞廉正之士和太学生,不惜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党。改革与抗议之声,此起彼伏;调查与审讯之事,层出不穷。当时学者与太学生,在朝廷圣旨颁布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谋杀丧命。

在这群正人学者之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苏轼的母亲经常以范滂为榜样来教育苏轼。

每当母亲讲起范滂的时候,苏轼便会问道:“娘,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欣喜地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我再高兴不过了!”

篇2:苏轼小时候的有趣故事

苏轼,是我国宋朝知名的文学家,诗人。苏轼小时候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看。

诗人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仁宗嘉二年举进士及第。殿试时,他献上25篇策论,很得仁宗皇帝的赏识,于是将诗人苏轼录为翰林学士。诗人苏轼一生贬谪不断,在被贬黄州时,是他作品创作最多之时,这时可以说是他一生文学发展的最高峰,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促成了诗人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势。诗人苏轼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画俱佳,在艺术上独具特色,影响深远。

触动心灵的书籍

诗人苏轼很小的时候,父亲因进京赶考落第,便到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则在家管教孩子。母亲给予诗人苏轼的教诲,对他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诗人苏轼小时候很喜欢读《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书生儒士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贪婪、纳贿、勒索、滥捕无辜,是经常有的,因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监豢养的走狗小人。许多忠贞廉正之士和太学生,不惜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党。改革与抗议之声,此起彼伏;调查与审讯之事,层出不穷。当时学者与太学生,在朝廷圣旨颁布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谋杀丧命。

在这群正人学者之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诗人苏轼的母亲经常以范滂为榜样来教育诗人苏轼。

每当母亲讲起范滂的时候,诗人苏轼便会问道:“娘,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欣喜地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我再高兴不过了!”

淘气少年的神来之笔

诗人苏轼6岁进入私塾学习。这个私塾不算小,有学童一百多人,却只有一位老师,是个道士。诗人苏轼的绝顶聪明,很快就显露出来。在那么多的学童之中,他最受老师的喜欢。

平时,诗人苏轼在读书之外,也有多方面的兴趣。放学回家后,他常常观察院子中的鸟巢。因为母亲已经严格告诫诗人苏轼和家中的使女,不得捕捉鸟雀,因此许多鸟雀就在庭院的树枝上做巢,低得孩子们都可以望得见。有一只羽毛极其美丽鲜艳的小鸟,一连数日到诗人苏轼家的庭院去,在庭院一棵果树上搭建了一个鸟巢,诗人苏轼对这个鸟巢视若珍宝,几乎每天放学回家都要看一次。诗人苏轼对童年时候庭院里的这只小鸟印象特别清楚。

那时候,诗人苏轼的叔叔已经做了官,朝廷里的官员在经过眉山镇的时候,都要到苏家拜访。每次有官员的时候,家里都会忙乱一阵,使女们光着脚各处跑,到菜园去摘菜、宰鸡,准备筵席待客。诗人苏轼这时候也常常会帮忙,挥汗如雨地体会着劳动的快乐。

诗人苏轼和堂兄妹们那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在菜园中掘土。每次掘土,孩子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一天,孩子们掘出来一块美丽的石板,这石板既有晶莹的光泽,又有精美的绿色条纹。当他们敲击的时候,石板发出清脆的金属声。诗人苏轼拿起这块石板说道:“我用它来做砚台怎么样?”堂妹说:“我看石板这么漂亮,不如找个工匠打磨后做首饰。”诗人苏轼摇着头说:“你看石板纹理多疏,一定易吸收水分,保持潮湿,我看还是用来做砚台比较好。”父亲得知这件事后,心中暗暗惊喜诗人苏轼小小年纪竟如此心思细腻,遂找来工匠,将石板打成一块砚台送给诗人苏轼,诗人苏轼一直把这个砚台带在身边,陪伴他度过金色的少年时光。

诗人苏轼10岁的时候,已经能写出出奇的`诗句。在他那篇《黠鼠赋》里,有两句是这样的:“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这篇短文描写的是一只狡猾的小老鼠,掉入一个瓦瓮里,假装已死,等人把瓮倒在地上,便急速逃去,这样把人欺骗过。诗人苏轼能写出这样的篇章与他平时兴趣广泛,热爱观察生活是分不开的。

篇3: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鸡叫三遍过后, 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 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 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 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 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 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 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 (chōnɡ) 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 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 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 这十多道关, 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 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 更激励着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 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 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 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 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 年幼的恩来已筋疲力尽、呵欠连天, 上下眼皮直打架, 但他仍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 心疼不过, 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 妈妈, 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 连忙把头埋进一盆凉水里, 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 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 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 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 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 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说着, 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 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 直到满意为止。

篇4:小时候的故事

王娇娇平时总爱跟男生打打闹闹的,女生都不太爱跟她玩。她崇拜歌星罗志祥都到了痴迷的地步。这个世界上,她最关心的就是罗志祥。没想到她小时候也这么可爱,唉,真是女大十八变。

我正想着,柳叶子也在说童年的事了。

柳叶子说:“有一次,妈妈接我从幼儿园回家,我妈妈骑自。行车骑得飞快,她心情好的时候总是骑得飞快。没想到忽然红灯亮了,妈妈来了个急刹车。我没坐稳,一下子从后座上甩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我坐在地上傻了,别人都看着我笑,我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妈妈一点儿也不知道我被甩下来。后来,绿灯亮了,妈妈骑着车子就往前跑。我咧着嘴要哭,一个叔叔把我抱起来,大喊:‘我捡到一个小孩儿,是谁的?谁的小孩儿?’叔叔大声喊了几遍,妈妈才听见。她推着车子跑回来,一把抱过我说:‘我的孩子,这是我的孩子!’妈妈还以为他是从后座上把我偷跑了呢。别人都笑着走远了,妈妈说:‘叶子,你从车子上掉下来,怎么也不喊我?’我说:‘我还没来得及喊,就被人家捡到了。’妈妈说:‘叶子呀,你这个慢性子,差点出了大事!”’

同学们听了都直咂舌头,没见过性子这么慢的人。

看来柳叶子从小就是个慢性子。人的性格从小是什么样儿,长大也会是什么样儿吗?我是个急性子,吃饭快,说话快,做作业快,不过,错得也快。柳叶子吃饭慢,说话慢,写字慢,就连眨眼睛也慢。她像一个慢镜头,我像一个快镜头。我想象着我俩生活在一个家庭的情景:我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一会儿工夫,三碗饭一扫而光,而柳叶子一碗饭才吃几口。我一急之下,把柳叶子的饭也一扫而光。我肚子胀得要爆炸,柳叶子的肚子空荡荡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成了一个大胖子,柳叶子成了灯芯草。一天,我和柳叶子在河边玩,一阵风从河面上吹过,带走了柳叶子。柳叶子在空中大叫:“唐豆,快救救我!”我想跑却跑不动,只有伸手大叫:“柳叶子!柳叶子……”

我正想得紧张,忽然,同桌碰了碰我。

“唐豆,你发什么呆?轮到你说了。你可不能不说童年好笑的事,一定得说。”班长马得牛在讲台上叫着。

说就说,童年的趣事,多着呢。我马上想起来一个:

那是我在上幼儿园的事情。快放假了,老师说:“小朋友们,大家坐好,等一会儿给你们发通知书。记住,通知书一定要交给爸爸、妈妈。”我想,通知书一定是很好吃的东西,不然为什么要交给爸爸、妈妈。可这会儿我的肚子正饿呢,等通知书发下来,我就先偷偷咬下一个角,让爸爸、妈妈别跟老师说,没关系的。我坐在那儿,眼巴巴地看着老师。一会儿,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发纸干什么,快发通知书呀,我好尝尝味道。可是下课铃响了,我想要的通知书也没发下来。老师说:“放假了,小朋友们,再见!”我急了,站起来问:“老师,好吃的通知书还没发呢!”老师听了一愣,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她说:“唐豆小朋友,通知书不是好吃的东西,就是那张纸呀,记得要给爸爸妈妈哟!”啊?通知书是一张纸呀!我捏着通知书,羞得头都不敢抬起来。

“噢!”我刚说完,同学们都笑疯了,大概是把通知书当吃的,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吧。

马得牛说:“不错,不错!唐豆,再说一个!”

“你们都说一个,为什么我要说两个?”我问。

“因为你讲的笑话很好笑,所以请你再讲一个。大家鼓掌欢迎!”

马得牛这么一说,全班都鼓起掌来。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看见街上卖棉花糖,很想吃哟。妈妈又不给我买,怎么办?好,我自己来做棉花糖。我找啊找,在箱子里找到一大捧白棉花,太好啦。哈哈,不给我买棉花糖,我自己做,我唐豆就是这么了不起。我张开嘴,啊呜咬一口,啊,牙差点儿没被勒掉,我做的棉花糖怎么咬不动啊!

这个笑话,又把大家逗得疯笑。马得牛笑得直捶桌子,他忽然说:“从这两个笑话里,我发现,唐豆同学是个小馋猫。大家注意没有,这两个笑话都是跟吃有关系的。请问唐豆,你现在还吃通知书和棉花糖吗?”

大家都笑开了锅。

马得牛真是讨厌,让人家讲笑话,讲过了又取笑人家,什么破班长!

篇5:小时候奶奶讲的有趣的故事

我无精打采地走到餐桌前。奶奶看见了,问我:“怎么了?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奶奶,老师让写庆祝春节的作文,可是我不会写!”我垂头丧气地说。

“是啊,你才10岁,让你写我们国家的事,真是难为你了。你看,奶奶都60岁了,还不知道怎么写呢!”

“哦,有了!”我望着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大声欢呼起来,“奶奶,你不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吗?你就说说你的故事吧,你的经历一定会给我一些启发的。”

“好啊,就说说我的故事吧。”奶奶说。

“奶奶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天只能喝稀粥、吃咸菜;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买一点肉。哪像现在,天天吃的是鸡鱼肉蛋,喝的是牛奶饮料。好东西吃烦了,又想着吃我们小时候天天吃的野菜了。”

“奶奶10岁那年,看到有的小朋友去上学了,奶奶也想去,可是家里太穷,就没让我去上。因为奶奶没上过学,所以是大字不识一个,算是睁眼瞎了。”说到这里,奶奶轻轻地叹了口气。

“奶奶,那时候的学费很贵吗?”我问。

“不贵,一年好像只有不到2元。可就是这么点钱,很多人家还是拿不起。当时不仅老百姓穷,国家也是一穷二白。哪像现在,国家富裕了,你们上学的钱都是国家出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制,老百姓的生活才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和你爷爷每天在地里辛辛苦苦地劳动,终于可以吃饱穿暖了。后来,我们家买了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现在又有了汽车。你看,我们住的是宽敞明亮的楼房,用的是现代化的电器,这小日子过得多舒心啊!”

“奶奶,你的生活经历不就是我们国家从贫穷到富强的过程吗,我记下你的经历,不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吗?”

篇6:苏轼的故事名人故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当时的散文大家;母亲程氏出身于一个有文化的官宦家庭,是一位明大义、有才学的女子。苏家藏书甚丰,父母对苏轼有着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加上他聪敏好学,7岁知书,10岁能文,出口成章,所以亲友夸奖,远近闻名。

有一天,苏轼和弟弟苏辙跟同乡程建用、杨咨在草堂一边游戏,一边吃着馒头。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四人商量联句成一首完整的诗歌。

程建用先出第一句:“庭松偃盖如醉。”意为堂前浓密偃卧的松树在风雨中像喝醉了酒一样不住摇动。杨咨接着说:“夏雨初凉似秋。”意思是夏日的雨一来阴暗凄凉、乌云压顶,好像是秋天。苏轼紧跟着杨咨吟道:“有客高吟拥鼻。”这一句写的最为典雅,用晋朝大臣谢安的典故。意思是此时此地,有几个文人用雅音拖长声调吟诗作赋。几个人一听齐声叫好,说这句诗有声有色高雅含蓄,这时苏辙看见大家都只顾品诗顾不上吃馒头,于是又联了一句最俏皮的话:“无人共吃馒头。”听罢三人都哈哈大笑。

苏轼稍大一点,就到四川峨嵋山下眉山城西面的寿昌书院里读书。书院的教师叫刘微之,他既精通经史又会写诗作文,是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吟诵了自己新近创作的一首《鹭鸶》诗。老师吟罢,传来了学生的一片赞扬声,老师看看学生们的反映,然后说:“大家不能都一味夸好,还要大胆提意见。”课堂上一片沉寂,老师用鼓励的眼光望着大家,看到有一位学生开始用手指轻轻敲着桌子,一遍又一遍地默念“渔人忽惊起,雪片随风斜”,从他的神态看,老师知道这位学生对诗似乎有点看法,他就问:“苏轼,你对这首诗有什么看法?”

苏轼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说:“这首诗从整体来看写得很好,但有一点学生不清楚,想请教老师,这后两句中的‘雪片’是不是指鹭鸶受惊时一瞬间掉落下来的羽毛?”“正是,正是。”老师连连点头。“学生前几天在江边玩,亲眼目睹鹭鸶受惊时,一瞬间掉落下来的`羽毛,离地面很近,并不是随风斜飘的。”

“诗首先要真,既然不合乎事理,就请你改一改吧。”老师用真诚的眼光看着苏轼,然后又转向学生,“大家都试试看吧。”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一句话。苏轼也沉吟了一下,然后说:“我看可以改为‘雪片落芦苇。’”

刘老师是位谦虚好学的人。他凝思片刻,称赞说:“改得好,改得好!

这‘落’字读起来声音铿锵有力,合乎事理,使人们仿佛看到鹭鸶惊飞时掉羽毛的生动情景,这样诗的意境就比原来清新优美得多了。”

从此以后刘老师经常和苏轼一起切磋诗文,常常告诫别的学生要好好向苏轼学习。

篇7:《一个小时的故事》赏析

小说中的一切都发生在一个小时内。一个小时只是人生中的一瞬间, 但主人公马拉德夫人的身心在这一小时里却经历了那么多的变化:对丈夫死讯的反应———从悲伤到高兴, 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庆幸与负疚, 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对爱情婚姻价值的思考, 获得自由的喜悦, 对丈夫的突然出现而产生的绝望———诱发心脏病而死去。可以说, 马拉德夫人在这一小时里经历了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这一小时是马拉德夫人一生的浓缩。如此丰满鲜活的一个主人公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呢?

一、简洁的叙事技巧

这篇小说叙事清晰, 语言简练。作者对马拉德夫人的外表只作了简单的描述:“She was young, with a fair, calm face, whose lines be traye d re pre s s ion and e ve n a ce rtain s tre ngth.” (“她很年轻, 面容白皙而安详。但她脸上的线条却显示着一种压抑, 甚至是一种力量。”) “……as power less as her two white slender hands w ould have be e n.” (“如她的那双白皙纤长的手一样无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柔弱外表下有着一个坚强意志的女主人公。整个故事中马拉德夫人只说了三句话:”Free, free, free!” (Kate Chopin, 1894) (“自由了, 自由了, 自由了!”) ”Free!Body and soulfree! (Kate Chopin, 1894) ” (“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 “Go aw ay, I am not m aking m ys e l f ill.” (Kate Chopin, 1894) (“走开, 我不会把自己搞病的。”)

主人公的外表和语言虽然写得很简单, 但她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却被描写得淋漓尽致。从细致的心理描写中, 我们发现马拉德夫人对自由的向往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马拉德夫人在得知丈夫死讯后痛哭了一阵, 接着上楼将自己锁在房里, 眺望着窗外的世界, 她朦胧地意识到了有某种东西在她内心蠢蠢欲动, 但那是什么, 她无法说清, 慢慢地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她努力想用意志去克制它, 但她的意志是如此的无力, 正如她那双无力的双手一样。最终她明白了, 她丈夫的死给她带来了获得自由和过崭新生活的机会。“Free, free, free!” (Kate Chopin, 1894) (“自由了, 自由了, 自由了!”) 这种向往自由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他因此而心跳加速, 热血沸腾, 以至于不断地低语:“Free!Body and s oulfre e!” (Kate Chopin, 1894) (“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 。于此同时她又有一种负罪感, 毕竟对丈夫的死而感到高兴是一种不被别人接受的情感。但是与独立自由的新生活相比, 她觉得丈夫的死已无足轻重。自由是她目前生活下去的一种强烈的动力。就是在昨天她还在嫌她未来的岁月太漫长, 而今天她却期待着她未来的日子能够长久一些。如此细腻的心理描写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作者在用简洁的笔墨描写人物的外表、言行和心理的同时还运用了以下几种修辞方法来形象生动地展现主人公向往自由的性格。

二、象征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在马拉德夫人把自己独自一人关在屋子里的一段景物描写就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广场上的树枝充满着新春的活力,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雨的气息, 楼下街上有小贩的叫卖声, 耳旁有从远处传来的歌声, 无数的小鸟在欢唱, 还有那蓝天白云。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活力和自由的象征。自然界中新生命的复苏暗示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 对自由的渴望和憧憬。屋内外的强烈对比:屋外的世界生机勃勃, 自由自在;屋内的生活压抑沉闷, 通过对比衬托出马拉德夫人渴望自由, 向往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其次是文章中门的象征意义。从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 马拉德夫人房间的门是关着的。丈夫忽然的死亡往往会使一个女人渴望别人的帮助与安慰, 但她上楼后却关上了门。事实上这门是一道屏障, 是两种不同生活的分水岭。门外由于社会舆论与道德的原因她必须悲伤, 但是门内她却可以摒弃一切, 在悲伤之余开始幻想她未来的自由生活。只有在门内她的身体、情感和思想才是自由的。

另外, 主人公的姓名也具有象征意义。Mallard的意思是野鸭, 象征着主人公的性格, 暗示我们主人公应该是像野鸭一样能在水里自由地畅游, 而不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没有自由的家禽。

除此之外, 当马拉德夫人听到丈夫的死讯时, 她的反应和其他妇女的反应也形成了对比。其他妇女当听到丈夫的死讯后会瘫软而不愿接受现实, 马拉德夫人则不同, 她立刻接受了现实。这种对比体现了马拉德夫人性格的独特性。在马拉德夫人柔弱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向往自由的不平常之心。这种对比衬托出了她的哪种不甘于受支配的叛逆性格。

三、讽刺手法的运用

小说中讽刺手法的运用可谓独具匠心, 令人回味。

马拉德夫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时, 人们都以为她是伤心过度。可事实上她却是在庆幸自己能从她丈夫的专横意志之下得以解脱而获得新生。与自由相比, 他丈夫的死以及爱的失去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由此可见她是何等强烈地渴望自由。

小说结尾处, 马拉德夫人死于心脏病发作, 医生说她是死于过度高兴。 (When the doctors came they said she had died of heart dis e as e———of joy that kills.) 因为所有人都认为马拉德夫人因丈夫的死而悲痛欲绝, 当她见到丈夫活着回来时欣喜若狂而引发了心脏病。但实际上, 她是因丈夫的死而觉得获得了自由, 身心的自由, 而丈夫的突然回归却彻底击碎了她刚刚构建好的自由梦, 从而绝望至极而引发了心脏病。在这里“joy” (“高兴”) 一词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作者绝妙地讽刺了社会现实的无情。故事的结局是这篇小说的最大讽刺。可以想见, 女主人公对丈夫的重现是感到多么失望, 多么痛苦。在无法面对这一突变的情况下, 她宁愿选择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死亡是她唯一的选择。据此我们可以断定马拉德夫人是死于绝望而非死于高兴。作者通过讽刺的手法告诉我们自由胜于爱情, 甚至高于生命。

四、结论

作者凯特·肖邦在《一个小时的故事》中运用了简洁的叙事技巧, 象征、对比及讽刺的手法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女人从毫无自由的婚姻生活到经受不期而至的欣喜, 最后因绝望无助而死去的悲剧性的故事。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妇女的卑微地位, 她们附属于丈夫, 听命于丈夫, 没有自由可言。虽然马拉德夫人极度向往自由, 渴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却最终还是无力抗拒命运的安排, 只能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 换取她所期望的自由生活。生死在马拉德夫人身上实现了统一, 她的死亡证实和提升了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凡琼:从压迫到抗争—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的经验功能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7.

篇8:孔融小时候的故事

有一天,孔融的伯伯、叔叔、婶婶带着孩子来做客。孔融高兴极了,因为孔融长到6岁还没见过他们。孔融一一给他们行了见面礼。

这时,母亲让人端(duān) 上一盘又大又香又嫩(nèn)的梨来,孔融数了一下,只有6只。孔融正要分梨,父亲拦住了:“慢!孩子,你把梨子分给堂兄妹,每个人一只,而且盘子里还要留一只!”几个堂兄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了主意,心里在想:这样分梨,我们6个人中总有1个人吃不到梨子呀!

孔融为难地看看母亲,母亲鼓励(ɡǔ lì)孔融:“孩子,动脑筋好好想想呀!你一定能分好的。”

孔融的眼珠子骨碌碌(ɡū lù lù)地转动着,他看了看盘子,又看了看梨子。忽然,他高兴地拍着小脑瓜儿说:“有办法了。”孔融端起盘子,把5只梨子分别递(dì)给5个堂兄妹,这时,盘中只剩下1只梨子了,那个最小的妹妹双眼盯着盘中的梨子,眼中滚着委屈的泪珠。大家都说这个办法不行。孔融微(wēi)微一笑,把剩下的1只梨子和盘子一起端给了那个最小的妹妹。

父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分得很对,能不能讲讲你为什么这样分?”

孔融认真地说:“每个人分一只,说明6个兄弟姐妹都得分到;盘子里还要留一只,也可理解为只要有一只梨子放在盘子里就行,所以我这样分是符(fú)合题意的。”

大家顿时恍(huǎnɡ)然大悟,都夸孔融聪明。

孔融10岁那年,全家搬(bān)到了洛(luò)阳。当时,洛阳有个姓李的人,多才多艺,拜访他的人非常多。看门的人很傲(ào)慢,只有那些社会名流和李家的亲戚(qī),他才给通报。孔融几次央(yānɡ)求父亲带他去见见那个大官,父亲怕他不懂(dǒnɡ)事,惹出麻烦,不想带他去。

这一天,孔融瞒(mán)着父亲,一个人来到那个大官的门口,向守门人行了个礼,响亮地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

看门人见他长得聪明伶俐(línɡ lì),又懂礼貌,是个读书人家的子弟,就进去通报了李大人。

孔融进了客厅,李大人觉得不认识他,就问道:“你和我是什么亲戚呀?”

孔融答道:“说来话长,过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祖先老子有师生关系,因此我和您自然是亲戚了。”

见这个孩子这样从容不迫,能说会道,在座的宾(bīn)客都感到很惊奇。李大人更是高兴地说:“好口才,真是个神童啊!”

这时,有个大官陈大人大摇大摆来到客厅,听见大家都在赞扬一个小孩子,便不以为然地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不一定有什么出息。”

大家都觉得他说话很难听,但又不好反对,都沉默(chén mò)不言。

孔融不慌不忙地对陈大人说:“我想,陈大人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伶俐吧。”

陈大人想:这不是用我的话来反驳(bó)我吗?他说我小时候聪明,不就是说我现在是个笨蛋吗?不由羞(xiū)得脸色通红。

篇9:苏轼小时候的有趣故事

空间问题一直存在于艺术创作之中, 但文学领域中关于空间问题的探讨却少之又少, 直到1945年, 约瑟夫?弗兰克在《西旺尼评论》上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在此文中, 他提出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形式”问题。他认为:“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形式上 (不只限于小说, 也包括诗歌等) 是空间性的, 他们用空间的共时性取代时间的顺序性或系列”。这是首次谈及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 为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叙事研究开辟了先河。现代法国思想大师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 认为空间不仅仅是静止的社会关系发展演变的平台, 也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 同时叠加着社会、历史和空间的三重辩证。他把空间区分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空间一个看似抽象的术语, 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

一、 物理空间

《一个小时的故事》这篇小说中一共提到了三个物理空间:楼下客厅、楼上房间以及房子以外的世界和四个主要人物:布兰特雷·马兰德、马兰德夫人、马兰德夫人的姐姐约瑟芬以及马兰德先生的朋友查理兹。小说中人物的活动场所主要在房子内部的两个空间, 场景的安排也是随着人物的活动而设置的。虽然事件发生的物理空间环境非常单一, 但这却并不影响小说情节的发展。在有限的空间里, 通过作者对场景的精心布局和巧妙结合, 丝毫没有减轻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欲望和对故事进展的好奇心。文中虽没有大篇幅的描写自然空间, 但我们仍可以从有限的信息中得到这样的结论:对房子以外自然环境的描绘远多于房子内部陈设布置等的描绘, 这更加突显出小说空间布局的别有用心之处, 也为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买下了伏笔, 为主旨的叙述提供了预设。

二、 心理空间

除了用物理空间来体现空间特征之外, 人物心理的立体展现也是体现小说空间形式的一个要素。《一个小时的故事》这篇小说中, 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和心境描写撑起了整个故事的框架和结构。从马德兰夫人独自走进房间开始, 全知叙事的讲述方式把她的内心活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的思绪也随着她的想法蔓延。文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预设着马德兰夫人心情的悄然转变, 例如在马德兰夫人独处时, 文中提到她所感受到窗外的景色是:“透过窗口。她可以看到屋前广场上的树梢在新春的气息中兴奋地颤抖着, 空气中弥漫着芳香的雨的气息窗下的街道上, 一个小贩正在叫卖他的器皿远处依稀传来飘渺的歌声, 数不清的麻雀也在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唱歌不停。”这段对窗外景色的描写与马德兰夫人在刚听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所应有的心境极不相称。人物心理空间与自然物理的强烈反差映射出马德兰夫人内心真实想法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撼。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展开, 我们可以得知马德兰夫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她想到以后再也的不到丈夫的关爱而感到难过, 另一方面她又沉寂在获得绝对自由的巨大欣喜中, 而恰恰是这份巨大的惊喜迅速掩埋了所有失去丈夫的悲痛。人物的心理空间相比物理空间在这篇小说中更能突显出小说的主题。

三、 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或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的空间。构成社会空间的不仅有事物还有各种关系推进物质对象和信息之间的流动。在《一个小时的故事》中通篇并未提到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及时间, 但随着故事的上演, 我们几乎可以推测出小说发生的年限和背景。那是一个仍由男性主导的世界, 女性在这样一个父权社会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有些读者可能对马兰德夫人丧夫后的内心活动不尽理解, 但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回归她当时的处境, 想必就可以感同身受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女性需扮演的角色都是绝对服从丈夫的好妻子和理应为孩子着想的好母亲。对于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马德兰夫人来说, 感受到的只能是压抑和束缚, 久而久之丈夫对她的关爱或许都成为了一种负担。喃喃自语中从她心底呼唤出的只有自由。就像文本中所提到的那样:“在未来的岁月里, 她不再为了别人而活着, 而只为她自己。那时她不必再盲目地屈从于任何专横的意志。人们总是相信他们有权把个人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无论其动机是善良的还是残酷的, 她突然感到这种做法绝不亚于犯罪。”马兰德夫人坐在自己的房子里憧憬着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却被故事快结束时由丈夫打开的那扇大门隔开了, 而这扇门的钥匙一直被丈夫把持着。小说充满戏剧性和讽刺意味的结尾, 也预示着在当时的社会传统下, 马德兰夫人想要冲破束缚, 获得完全的自由是几乎不可能的。

结合物理、心理和社会三层空间的分析, 透析了《一个小时的故事》的思想主题和艺术价值。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封闭使渴望自由的马兰德夫人最终走向死亡。三层空间的叠加推动故事走向高潮同时也给读者带来无限思考和想象。

摘要:本文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叙事理论, 从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三个方面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空间叙事艺术, 对小说思想主题的升华和艺术价值的探讨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空间叙事,物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

参考文献

[1]Frank Joseph.Spatial Form in Modern Literature[M].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0.

篇10: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設法读书。

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过了一会儿,月亮躲到了云层后面,可小高尔基兴致正浓,怎肯罢手,于是他点燃一盏小油灯继续看下去。不一会儿,老板醒过来了,看见小高尔基正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看书,便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你把我的灯油都快用干了!”老板娘也醒了,像一头母狼似的扑上去,殴打小高尔基。

小高尔基无法忍受下去,他二话没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裁缝店。

后来,小高尔基在一艘轮船上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胖厨师,并做起了胖厨师的洗碗小伙计。更让小高尔基惊喜的是,胖厨师也是个书迷,他有满满一箱的书,而且愿意让小高尔基随便读。小高尔基高兴极了,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有时还和胖厨师一起探讨书中的各种问题。

读后收藏

“载、栽、裁、戴”这四个字都有一个“ ”部。载:本意指用车装运人或货物,引申为充满、承受,如:载客、怨声载道、承载、载歌载舞。栽:本意指种植树木或其他植物,引申为插上,又引申为硬给安上,如:栽种、栽赃。裁:本义指用剪刀剪布料做衣服,引申为决定、判断,又引申为削减,如:裁剪、裁决、裁军。戴:指把东西加在头上或别的地方,如:戴红领巾。由于戴上帽子表示对人的尊敬,又引申为“爱戴”。

篇11:苏轼小时候的有趣故事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小时的故事》(The Story of an Hour,1894)被当代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该小说的译介和研究众多。该小说的中文译本已经达8个,其中被引用率最高也是存在争议最大的两个译本,分别为金莉和秦亚青的译本(简称金秦译)(1995a);申丹的改译本(简称申译)(2004)。此外,由于阐释角度的不同,国内外学界对《一小时的故事》的主题是否为女性主义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在2004至2006年期间,国内学者就《一小时的故事》的主题究竟是“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曾展开过一场学术争论。但令人遗憾的是针对这两个译本的研究在我国尚未起步。有鉴于此,两个译本势必会因译者的不同,以及译者对小说解读视角的不同而具有特殊性,因而针对该小说汉译的研究也就独具意义,但是这一现象少有人关注。两个译本为何因译者的不同会产生明显的差别?译者对这种差异的产生有何作用?为此,本文拟从译者中心论入手,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从不同维度探讨影响译者角色的因素。

二、《一小时的故事》汉译本中的译者中心地位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集“适应”与“选择”于一身,在翻译活动中始终居于“中心”地位,“主导”翻译的适应/选择活动。在翻译中,译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先见,在原文的理解、阐释和译文的意义构建时,做出适应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创造,影响翻译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译品的差异取决于译者,译者有更大的空间发挥创造性,最大限度地优化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

金莉和秦亚青与申丹分别于1995年和2004年对《一小时的故事》进行了译介,并对小说进行了研究——从女性主义视角和叙事学视角阐明了各自的观点立场,属于为研究而翻译。译者的“中心”地位尽管有多个视角的体现,但就金秦译与申译的《一小时的故事》而言,其“译者中心”地位可以更为突出地从译品差异、译者功能和意义构建的视角反映出来。

1. 译品差异的视角。

译品差异的产生并非偶然,“任何译品都是译者在一定翻译理念指导下的产物”。金莉、秦亚青认为《一小时的故事》是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品,因为小说体现了马德拉夫人在男权压迫下的反抗和解放;相反,申丹则坚持该小说中的意识形态并非性别政治而是不涉及性别压迫的婚姻枷锁与单身自由之间的关系,因为文章对女主人公既同情又反讽。以上主张在译文中均得到了体现。例如:

原文:Into this she sank,pressed down by a physical exhaustion that haunted her body and seemed to reach into her soul.

申译:她一屁股坐了下来,全身累得就像散了架,这种体力上的劳累似乎进入了她的灵魂。

金&秦译:马拉德夫人坐在椅子上,体力上的疲惫不仅使她的身体软弱无力,而且好像侵袭到她的灵魂,使她感到沉重和压抑。

译例中(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原文描述了马夫人在经历了丧夫带来的“悲伤风暴”之后,回到房间,全身乏力、身心俱疲的状态。两个译文都较为充分地再现了原文的这一场景。但差别在于申丹认为原文中,叙述者在此处通过遣词造句,刻意制造马夫人身体与情感之间的对立,马夫人体力上的消耗只不过是大哭过后身体器官反应的余波,与情感无关,故而其译文也须通过话语与文体的互补关系,在遣词上选用“一屁股”,“散了架”这类带有强烈文体效果的词,尽力“还原历史语境中的真实作者”。而金&秦译却通过在译文中添加“使她感到沉重和压抑”这一原文中本没有的内容,使译者自己介入到马夫人的心理变化评述当中,以更深一步体现受压抑、受奴役的家庭生活给她带来的精神负担,为她后来在精神上的反抗和解放埋下伏笔。

从上例可见,申丹试图为“再现历史语境下的真实作者”而译,而金莉&秦亚青则要以适应女性主义研究潮流而翻,由于几位译者各自拥有自己不同的研究目的,在原文的体悟、判断和译文的选择上都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2. 译者功能视角和意义构建视角。

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在《一小时的故事》的汉译中,几位译者为适应各自的研究目的,积极参与到原文意图的阐释和译文意义的构建上来,体现了读者译者的功能的“双重性”。中国读者读到的《一小时的故事》的已是经过译者阐释汉语译本。但事实上,金&秦译和申译前后相差近十年,在译者主导的这种意义的阐释和构建过程中,译者会受到多方的限制和制约。例如:

原文:When she abandoned herself a little whispered word escaped her slightly parted lips.She said it over and over under the breath:“free,free,free!”The vacant stare and the look of terror that had followed it went from her eyes.They stayed keen and bright…She did not stop to ask if it were or were not a monstrous joy that held her.

申译:当她放弃抵抗时,一个悄声说出的词语从她那微张的嘴唇间溜了出来。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重复着那个词:“自由、自由、自由!”紧跟着,从她眼中流露出茫然凝视的神情、恐惧的神情。这两种神情强烈而明亮……她没有停下来问问,控制自己的究竟是否为一种邪恶的欢欣。

金&秦译:她放弃了抵抗。就在这时,一个字眼从她微微张开的双唇之间轻轻地脱落出来。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重复着这个字眼:“自由、自由、自由!”木然迟钝的目光以及随之而来的恐惧神情从她的眼睛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热切和闪光……她没有沉静下来,想一想是不是奇特怪异的喜悦占据了自己。

译例中,原文描写了马夫人在听到丈夫去世后,对面前的“自由”产生的心理状态。申丹认为小说在此存在“语境决定反讽”的现象,原文中马夫人在“呆滞”、“茫然”、“恐惧”的非理性状态下被“it”(自由)这种魔鬼般的外来力量“占有”和“控制”,眼神流露的是一种着魔的状态。因而译者站在了小说叙述者的角度,选择了让“茫然”和“恐惧”从马夫人的眼中“流露出”。而金莉则认为这是马夫人的突然“觉醒”,那迷茫(即前一个“it”),以及紧随其后产生的恐惧只是“压抑”过后的短暂现象,因而应当随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第二个“it”)这种“奇特怪异的喜悦”。这里译者同样以叙述者的身份,参与到了原文意义的解读和译文意义的构建当中,并择之以专门的文字加以表述,使读者看到一个获得“自由”、“觉醒”的马夫人。

“一百多年前肖邦创作的《一小时的故事》究竟表达了何种意识形态,对此永远也难下定论”。因而,要使作者的创作意图、译者的翻译意图以及目的语读者实际上理解的意图趋向一致,实现作者和读者的双向交流,最终使译品生存、生效,译者必须在作者意图和读者需求之间进行双向适应和妥协,于译文进行相对的适应性的信息处理。可见,译文需要透过译者的“中心”地位来产生,但不同的译者在译前的准备,阅读原文时的视角和翻译时的理念又会制约译文意义的构建,影响译品的生存状况。这也正是译者虽然在译文意义的构建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但却必定受到制约,无法享有绝对自由的原因。

三、结论

通过对金秦译和申译的《一小时的故事》两个汉译本的对比研究发现,译者角色具有“(相对)不变的中心和(绝对)受限的主导”的特征,译品差异的源头即在于此。译者的“中心”地位因各自的翻译目的、翻译宗旨、学术背景、语言能力等因素的不同而体现出差异性,这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产生各具特色的译文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Berkove,Lawrence L.“Fatal Self-Assertion in Kate Chopin's‘The Story of an Hour.’”American Literary Realism(2000):152-158.

[2]Jamil,Selina S.“Emotions in‘The Story of an Hour’.”Explicator(2009):215-220.

[3]Lanser,Susan Sniader.The Narrative Act:Point of View in Prose Fiction.Princeton:Princeton UP,1981.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a.

[5]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b,3:10-16.

[6]金莉,秦亚青.压抑、觉醒、反叛——凯特·肖邦笔下的女性形象[J].外国文学,1995a,4:58-63.

[7]金莉,秦亚青.凯特·肖邦其人[J].外国文学,1995b,4:44-46.

[8]邵璐.西方翻译理论中的叙事文体学趋势[J].外语研究,2011,4:86-92.

[9]申丹.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J].外国文学评论,2004,1:102-113.

[10]申丹.<一小时的故事>与文学阐释的几个方面——兼答<性别政治还是婚姻约束>一文[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1-8.

篇12:巴西总统卢拉小时候的故事

卢拉3岁时就在街上擦皮鞋,12岁时到洗染店当学徒,14岁进工厂打工。他只读过5年小学。能以如此卑微的身份登上总统宝座,是非常罕见的。许多人都想揭开卢拉的成功之谜,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大总统成功的秘密吧!

有一次,卢拉总统到一个名叫卡巴的小镇去视察。该镇的小学请求他带领学生上一节早读课,卢拉总统欣然同意。

卢拉总统领读的是一篇题为《我的第一任老师》的课文。读完后,一位同学怯怯地问了他一个问题:“大胡子总统,您的第一任老师是谁?”

卢拉总统思考了一会,就在课堂上简短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准备开门的时候,却找不到钥匙了。当时我的爸爸在贝伦码头,妈妈去了一个叫蒂若卡的地方。他们只有星期天才能回来一趟,怎么办呢?于是我走到房子的后面,想从窗户那里爬进去,可是窗子是从里面关死的,不砸破玻璃就无法进去。就在我准备爬上房顶想从天窗里跳进去的时候,邻居博尔巴先生看到了我。

“你想干什么,小伙子?”他问道。

“我的钥匙丢了,我无法从门里进去了。”我说。

“你就不能想点办法吗?”他说。

“我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我回答。

“不会吧?”他怀疑地说,“你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把门给打开了。当时,我一下愣住了。

原来,我妈妈在他家留了一把我家的钥匙。

你如果问我,谁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是博尔巴先生。

卢拉总统和同学们告别了,这个故事从此也就传开了。当这个故事传遍整个世界时,也许不会再有人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但善于以生活为师的人当选为总统,而感到惊奇了吧。

上一篇:奋斗的感悟中学生主题作文下一篇:素质教育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性与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