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2024-06-26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精选14篇)

篇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生命的林子》课文片断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的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1)“水深”在文中指,“龙多” 在文中指。

(2)由“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你联想到文中

、(3)这个人劝玄奘的话可用一句谚语归纳:

。(4)这段话出自课文《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是,就像。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这些词语。一个想要成才的人

篇2: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他被称为“”,他的科学著作

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5)《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

(6)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因为居庸关,他采用了;而八达岭隧道因为,所以采用了。

(7)两耳不闻窗外事。欲知天下事。便于思索,便于记忆。初读好书,;重读好书。处处留心皆学问。

6、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中的“战国”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国家。()

(2)“人多势众、悬梁刺骨、奋不顾生、富丽堂煌”这四个成语中有三个错别字。()

(3)“四海之内皆兄弟”中的“兄弟”应该读“xiōng dì”。()

(4)《安塞腰鼓》给我们呈现出了“静—闹—静”的完整的腰鼓表演过程。()

篇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一、精选词语训练, 丰厚语言积累

语文专家章熊说:“准确地说, 语文课涉及的不是语言, 而是语言的运用。没有注意到这两者的区别, 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言语的训练将培养学生如何达意、如何切意。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精灵, 只要你把它们摆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它就可以永远供你咀嚼, 而且每次咀嚼都有新的享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我想, 课堂一开始的复习词语就是为咀嚼语言、理解词句做良好的铺垫。我提炼了课文中的重点四字词语:

悄无声息遁入草丛林茂草丰

销声匿迹漂泊不定颠沛流离

珍异动物繁衍后代茁壮成长

我让学生在复习巩固读音和字形的基础上, 学会运用这些词语说一两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句子。横着看这三组词语, 是麋鹿生活状态的三幅画面、三个不同的阶段。将这些词语作为复习的切入点, 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和巩固, 同时还加强对词语的积累运用,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品味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巧抓段落对比, 深化语言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麋鹿》这一文中, 麋鹿的外形特点是文章的重要部分。第二和第三两个自然段都有对其外形的描写, 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对应, 呈现出不同的描写特色, 这也是本文语言的一大亮点。我以图片、音乐引领学生走进麋鹿世界, 引起学生对麋鹿的兴趣, 自然引出描写麋鹿外形的句子:“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 面似马, 蹄似牛, 尾似驴, 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这句话的语言很有特点, 由三字短分句构成, 富有节奏感, 读来朗朗上口。在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 我出示相应图片, 再配上白板的聚光灯效果, 让学生充分理解“角似鹿, 面似马, 蹄似牛, 尾似驴”, 初步感受麋鹿“奇特”的外形。我还设计了“辨认麋鹿”的活动, 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让学生亲自利用白板“放大镜”的功能, 到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寻找线索:角、尾巴、蹄子、毛色等特点。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图文结合, 拿着“放大镜”, 像小小科学家一样,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慢慢走近麋鹿、了解麋鹿。

在学生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我又将两段外形描写放在一起让学生读,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段话有什么异同点。学生在对比朗读中, 逐步发现这两段文字都是写麋鹿的外形特点, 都是按照顺序、抓住特点来写, 都采用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方法。但是第二自然段是概括写, 第三自然段是具体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麋鹿的外形特点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的认知过程, 教学活动与文本特点相吻合, 实现了“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启迪学生智慧,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在教学麋鹿的外形时, 不仅抓住了其外形特点, 还抓住了本文的语言特色, 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三、活练口头表达, 内化语言运用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我认为学习语文就是要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学会表达、学会运用。在本堂课的设计中, 我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训练口头表达, 让学生内化语言、学会运用。

一是将“厚”读“薄”, 学会概括。在深入感知麋鹿的“生活习性”时, 我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划出表现麋鹿生活习性的句子, 再读一读, 将阅读感受化为“我知道了麋鹿是一种 (%%%%) 的动物”。这一简单表达, 看似简单, 但其实是引导学生学会了概括。在此过程中, 学生完成了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思维过程。此外, 学生在这一语言训练中, 对麋鹿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外形上, 还深入到内在的品性, 比如麋鹿的活泼、珍稀、温顺等, 这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二是看图说话, 学会介绍。在学习完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这两部分后, 我设计了“向奥委会推荐麋鹿做奥运吉祥物”的环节, 让学生看图讲解麋鹿的特点, 既可以巩固对麋鹿外形和习性的认知, 又可以让学生学会说明文的表达顺序和说明方法, 更可以实现语言内化的过程, 注重了语文的实践运用。

四、激活情感体验, 加深语言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麋鹿的“传奇经历”描写采用的是总分结构, 语言简洁明了。我以第一句话“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展开教学, 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阅读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因此, 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刻意拆分文本, 提炼成大家经常采用的表格形式, 而是回归文本段落的概念, 给学生一个整体感知的语言环境, 以关键词句展开教学。我放手让学生去读, 通过圈一圈的方式, 让学生发现这部分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通过抓住关键的词语“漂泊不定”、“颠沛流离”, 让学生自由品读每个时间段麋鹿的经历, 感受麋鹿的“传奇色彩”。在引导学生理清了写作顺序, 了解麋鹿的经历后, 再细细品读, 读出自己的情感。考虑到这要求对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一点难度, 所以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情感词语, 以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 易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与文本产生共鸣。

要把说明文读出语文味, 应用语文的眼光深入解读文本, 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拓宽语言学习的途径, 带领学生品读语言、玩味语言, 最终读出浓浓的“语文味”。

参考文献

篇4: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1照样子,写词语。

秋雨萧萧往事悠悠

井井有条翩翩起舞______、_______、

火红 雪白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看”的词语很多,例如:

瞻仰:怀着恭敬的心情看。__________:站在高处向远处看。

________

此外,我还知道其他表示“看”的词语有(越多越好,3个得满分,每多写3个加1分):

3神话故事是文学殿堂的瑰宝。《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的名篇。在课外阅读中,你一定知道许多希腊神话中的神,例如主神宙斯、_______、______、等等。许多成语也跟神话故事有关,例如开天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当我读到“林则徐、关天培、岳飞”这些民族英雄名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些成语:_________;每当我读到司马迁、苏轼、李时珍这些饱学之士名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这些成语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七、我能填: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16分)

1充满神奇色彩的九寨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________,古木参天,________,________,是个充满________的人间仙境啊!

2月夜,站在洞庭湖岸边。我会情不自禁的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除夕之夜,听到屋外爆竹声声,我会轻声吟诵起____________的诗句。

3我会对对子:和风对___________,白云对海马对__________,古木参天对_______,春回大地千山秀对________,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对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

4“不一会儿,这小家伙______________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谁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寥寥数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__的美好画面,从中我们既能感受到__________,也能感受到__________。这正是“________”?

5今年4月份,我校邀请了著名作家曹文轩来校做报告,并开展了“走近曹文轩,感受纯美文学”读书活动。我读过他的作品有_____________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我会仿:照样子,我也会创造。(4分)

1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当做人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起了,“呼呼”声好像在向天地万物示威。小树在风中低下了头,弯下了腰。树叶也“簌簌”地离开了树枝。垃圾袋飞上了天空,被窗前的树枝钩住了,在风中“哗啦——晔啦”地嚷着……(写一两句话,用上拟声词)

九、我会说:听懂对方的话,为对方着想,为别人分忧,准确表达自己的心声。(5分)

一天,小明和小华相约一起去观看冰雕展。小明准时来到了车站等小华,可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小华还是没有来。等,还是不等,让他左右为难。这时小东看到了小明。他们之间会展开怎样的对话呢?争取在其中用上一两句名言警句或诗词佳句。

小东:小明你准备到哪里去呀?

小明:________________

小东: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

小东: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

十、我会读:认真把文章读两遍,后面的练习就会做。诚实与信任(节选)(6分)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来电话,他就是小红车的主人。

“噢!是你,很对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没有关系,已经换上了。我打电话是向你表示感谢的。”

“不,是我要向你表示歉意。请你把购货单据寄来,好让我把钱寄给你。”

“不用了。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这使我很感动。”

“这是应该的,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宴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我再一次谢谢你!”说完他搁下了电话。

1文中的“我”主动留下字条,是因为___________;“我”请车主把购货单据寄来,是因为“我”觉得

2 “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中“诚实”是指___________,“信任”是指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两人的“对话”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极(11分)

在地球的南端,有一个巨大的“冰箱”。它比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合起来还要大,这就是南极洲。南极洲和包围着它的海洋一起,通称为南极。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25度。

南极洲到处是终年不化的冰雪。有的覆盖在大地上,有的漂浮在海洋里。( )把世界上所有的冰分成十份,南极大陆( )几乎占了九份。这么多冰堆在一起,使南极的平均高度达到2350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洲。这么多的冰如果融化了,可以使地球平面升高60米,英国、法国、美国,还有非洲西北部和大洋洲将全都淹没在波涛之中。

不过,不要以为南极有多吓人,这是个有生命的美丽的地方。南极( )没有花草树木,( )大陆上有郁郁葱葱的苔藓,海洋里有色彩斑斓的海藻,伴着洁白的冰雪,反射着灿烂的阳光,就像一座大花园。南极( )没有狮、虎、猴、鹿,( )有种类繁多的海鸟、海兽,企鹅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笨得可爱;海象、海豹、鲸时常游到这里玩耍;还有一种火柴头大小的南极蠓,别看它小,却是南极土生土长的动物。

1读一读文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童的主要内容。

3为了说明“南极洲到处是终年不化的积雪”,作者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我们清晰地感受冰雪的数量多;为了说明南极是个“有生命的美丽的地方”,作者从__________两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使我们感受到了这里的生命与美丽。

4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写南极动物们活动的情景。(不少于50字。)

十一、我能写:我们爱读书,更爱读故事。善于想象的我,更会编故事!

1本学期,学校开展了“我们爱读书,争当小书虫”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我的读书口号是:___________。(3分)

2请围绕“皮卡丘、刘翔、航天飞机”编写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如果能让读者从中获得一些道理,那就可以得高分了!题目自拟,400字左右。(25分)

部分参考答案

一、1春2细 密 牛毛花针细丝3薄烟绿得发亮青得碧你的眼

三、药(材)(继)续安(详)(销)毁

贪(财)邮(寄) 吉(祥)(消)灭

五、茁壮烦恼购买敏捷增添

六、1银光闪闪 文质彬彬烟火袅袅欣欣向荣息息相关冉冉上升漆黑桃红柳绿2眺望窥视俯视遥望凝视注视瞥瞪3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女神阿耳特弥斯、战神阿瑞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夸父逐日 愚公移山

七、1雪峰插云平湖飞瀑异兽珍禽诗情画意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细雨红日 山羊平湖飞瀑日照神州百业兴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4竟人鸟和谐共处鸟对人的信任人对鸟的关爱信任能创造美好的境界5《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黑瓦》《根鸟》

十、《诚实与信任》1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 这笔费用应由我来支付2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给我留下字条相信我会实事求是处理事情,不担心我会乘机敲诈等

《南极》1如果……就……虽然……但是……虽然……但是……2南极冰天雪地,十分寒冷,但是个有生命的美丽的地方。3假设具体数字植物动物

篇5: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1、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dāo hūn yōnɡ nüè shā quán hénɡ rónɡ qià kuān shù

piān pì wū rǔ bō li áó xiánɡ xiū sè pān dēnɡ

2、把成语补充完整。

脱( )而出 大名( )( ) 神( )莫( ) ( )( )古今

锣鼓( )天 感人( )( ) ( )牵( )绕 ( )( )不安

3、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坦( ) 峻( ) 敦( ) 遣( ) 梁( ) 袒( ) 竣( ) 郭( ) 遗( ) 粱( )

二、阅读积累。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

(2)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露出来。 ( )

(3)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也不紊乱。( )

2、照样子,写成语:

浓妆淡抹(反义词): 、 、 、

无影无踪( ABAC ): 、 、 、

3、在括号里填上用“珍”组成的词。(不可重复)

(1)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 ),不能让年华虚度。

(2)这块机械表虽然很旧,但是我妈妈几十年来却一直( )着。

(3)他特别( )这套线装书,因为那是找了很多地方才买到的。

(4)离别时,我们俩互道( ),相约十年后相见。

4、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带有“风”字的词语,不要重复。

( )化雨 ( )习习( )凛冽 ( )送爽

( )怒号 ( )骤雨 ( )劲草 ( )细雨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 。”从这句体会出草原天的特点是

。(《草原》)

(2)“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 ,每一个舞姿都是

,每一个舞姿都 ,使人叹为观止。”这一排比句写出了安塞腰鼓“好”在有

。(《安塞腰鼓》)

(3)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临终前的遗憾是“ , ”;他强调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是“ , ”。

(4)《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 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他被称为“ ”,他的科学著作

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 。

(5)《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道的: ,

(6)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因为居庸关 ,他采用了 ;而八达岭隧道因为

,所以采用了 。

(7)两耳不闻窗外事, 。欲知天下事, 。 便于思索, 便于记忆。初读好书,

;重读好书, 。处处留心皆学问, 。

6、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中的“战国”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国家。 ( )

(2)“人多势众、悬梁刺骨、奋不顾生、富丽堂煌”这四个成语中有三个错别字。 ( )

(3)“四海之内皆兄弟”中的“兄弟”应该读“xiōng dì”。 ( )

(4)《安塞腰鼓》给我们呈现出了“静—闹—静”的完整的腰鼓表演过程。 ( )

7、阅读做题。

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片断

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疾驰:( ) A、根 B、快 C、病

②弥漫:( ) A、水溢出来 B、满,遍 C、没有限制

(2)这段话写了三个场景,分别是:咏唱送别曲→ → 。

(3)填空。埃斯内尔送给肖邦的“特殊礼物”是指 ,老师送给肖邦这个礼物的目的是 。

二、《生命的林子》课文片断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的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

(1)“水深”在文中指 ,“龙多” 在文中指 。

(2)由“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你联想到文中 、 这些词语。

(3)这个人劝玄奘的话可用一句谚语归纳: 。

(4)这段话出自课文《生命的林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 ,就像 ,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三、《礼物》

教师节前,同学们都在想:送什么礼物给老师才是最好的呢?

教师节前一天,二(2)班的讲台上,一大早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物。

开门了,何老师像往常一样,微笑着向讲台走去……她看见了那小山似的礼物,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

“同学们,这些东西都是谁送的?”刷,刷刷……四十几只小手举了起来。

“好,请放下。”何老师低下头,一件一件翻看起礼物来:日记本、钢笔、画片……她的手停住了,捏起一个1毛钱的硬币。

“这是谁的1毛钱?”她抬起头问。

一个胖胖的女孩站了起来,下巴快贴到胸脯上去了:“是我的。不,何老师,这不是送给您的,它是今天早上我在路上捡到的,我就放在讲台上了。”

这时,何老师又拿起一封信念了起来:“何老师:您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但十分对不起您,因为我的进步总是不大。何老师,教师节快到了,我一定改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毛病,请您相信我吧。李冬冬。”何老师念着信,充满了惊喜。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礼物都拿回去吧,我只留下这封信和这枚1毛钱硬币,因为这才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1)请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 ) 体贴入微( )

(2)请用“ ”画出与文中最后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选择正确答案。( )

A、教师节前,孩子们送了很多礼物给老师。老师把礼物都退回去了。

B、教师节前,孩子们送了很多礼物给老师。老师收下了,并教育大家向李冬冬和小女孩学习。

C、教师节前,孩子们送了很多礼物给老师。何老师只留下了李冬冬表决心的信以及一个小女孩在路上捡到并交公的1毛钱,何老师觉得这才是同学们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4)“她看见了那小山似的礼物,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请联系上下文写写何老师当时在想些什么?

(5)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我只留下这封信和这枚1毛钱硬币,因为这才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的理解。

三、运用表达。

1、在“坚持学习”与“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之间用上两组不同的关联词,写出两句意思不完全相同的句子。

(1)

(2)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 )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秦国不敢侵犯。

(2)蔺相如避让廉颇的车子,( )怕他,( )为了赵国的利益。

(3)( )廉颇和蔺相如闹翻,秦国( )会乘虚而入。

(4)( )廉颇怎么侮辱蔺相如,蔺相如( )采取忍让的态度。

3、按要求写句子。

(1)根据“原来”的不同用法造句。

①表示解释说明 ②表示一开始的意思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呀, 。

(3)先在横线上填上正确语句的序号,再仿写。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仿写:爱心是使 。 ,。街上的人可真多

4、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或电视栏目)是 ,喜欢的理由是 。

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话。

(1)爸爸的业余爱好非常广大。星期天早晨,我要爸爸赔我去新华书店买书,可爸爸对我说,“你应该自己去,今天厂里举办书法比赛,这可是我大显伸手的好机会,要不怪悲哀的。”没办法,我只好独自一人去买书了。

(2)“哈里·波特”这本书写得深动形象,我很早就想看。今天终于借到了,我非常高兴极了。一放学,我就迫不急待地拿起书,坐在座位上读了起来。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不少启发。我要向哈里·波特那样,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的好思想。

篇6: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同学们,期末考试又开始了。这份考卷,希望你能够认真审题,耐心作答,答题时要做到书写 正确、端正,5分书写分等你拿!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Fán zhízhuànxiě quán shǐhuǐ diàoshùnxīwànbiàn

()()()()()

二、按要求写词语。(15分)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海上――上海:,演讲——讲演:,2、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再从中选两个分别造句。(5分)()()激昂()()万状喜出()()

舍()()死()()职守)()顽抗

褒义词:贬义词:

3、照样子,写出由人物联想到的成语或四字词语。(2分)

例:廉颇:知错就改

谭千秋:霍金:詹天佑:林肯:

4、请你写出几个带有“风”“化”的词语,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风:

(1)()知劲草,路遥知马力。

(2)冬天,()吹在脸上,隐隐生疼。

化:

(1)我把盐放到水里,它很快就()了。

(2)春回大地,冰雪(),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3)这些铁矿石在炼钢炉里很快就()成钢水了。

5、看到下面的场面,你会想到哪些成语(至少写两个)。(3分)

(1)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

(2)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变化巨大:

(3)河南河北得以收复,听到这一喜讯,诗人杜甫不禁:

三、按要求写句子。(11 分)

1、爸爸对妈妈说:“我之所以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1分)改为转述句:、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读呢?(1分)

改为陈述句:

3、教室里安静极了。(1分)改为夸张句:

4、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1分)缩句:

5、我一定要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1分)

改为双重否定句:

6、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设想一下他们对幸福的理解。(要求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写。)(2分)

例:姥姥说:“幸福就是多为别人剪纸,希望儿孙健康成长。”

郑成功说:

钱学森说:

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4分)

我们马上即将小学毕业了,学习也更加勤奋了。这学期,我们班的同学阅读了“红楼梦”“爱的教育”等„„课外书。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先进班级”的光荣称号。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了不起的人物。有主持修筑的詹天佑,有“”之称的霍金,有被誉为“”的钱学森,有写下世界名著《》的夏洛蒂·勃朗特。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3、陆游的诗句“,”告诉我们不能死读书,还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而朱熹的诗句“,”则让我们懂得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4、“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这句话出自课文《》,作者是,原名是,激流三部曲是。

5、本册课本中,最令你感动的人物是,因为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因为你最喜欢的文学家是,你读过他(她)的作品。

五、语文实践。(3分)

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并说说喜欢的原因。第二部分阅读与探究(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1、补充第二自然段中省略号的内容。(1分)

2、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并抄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3、用“”画出文中谭老师的语言,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4、“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透过这段动作描写,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教师?(2分)

5、联系全文,请你为谭老师写一段颁奖词。

二、课外阅读。(12分)

《有一棵树会感谢我》

手帕被打入了“冷宫”,散发着淡淡(幽 悠)香的柔软细腻的面纸成了“新宠”.有了一用即扔的面纸,谁还会稀罕用要洗、洗了再用的手帕?追求简约快捷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但是,我拒绝这样的“时尚”。

当别人在用洁白的面纸制造生活垃圾的时候,我却很自豪、很“另类”地掏出叠得方方正正的洁白的手帕。我丝毫没有落伍的(羞涩 酸楚),我觉得自己在展示一种真正的时尚——我知道,那些高档的面纸是用原生木浆制造,它的故乡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它本不该变成一张柔软的面纸,它应当(屹立 矗立)在茂密的林子里。因为当它和它的兄弟姐妹生机勃勃地共同撑起一片蓝天时,禽鸟才会无忧无虑地欢唱;百兽才有幸福生活的乐园;沙土才不会流失;沙尘才不会猖狂,_______,_______„„

也许我一个人的坚持太微不足道,但我坚信,我一生的坚持至少会让一棵树在绿色的海洋里茁壮成长。它刚劲挺拔,枝繁叶茂。它的叶子在清风中歌唱,莫非在向我传达谢意。虽然我不可能听得见,但我相信它一定是在感谢我。

因此,当我掏出那一方手帕时,就像掏出了一封感谢信,掏出了一封倡议书,掏出了一种素质,掏出了一种风度„„

谁能说“环保”不是现代的时尚?

面对浪(费 废)与环保,享受与创造,奢靡与节约,自负与合作„„愿时尚不要走错方向!

1.用“√ ”在短文里画出正确的字或词语。

2.把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能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3自然段“_______”上填上合适的语句。

4.为什么“有一棵树会感谢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认为现代的时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

6.写两句关于环保方面的宣传广告语。注意语言简洁,发人深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习作(30分)

题目:我美丽,因为我有

提示与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爱心”、“自信心”、“责任心”“宽容心”等,再按题写作。

篇7: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二、基础知识:35%

1、看拼音写词语。6%

guan gai cui hui di lian pi juan peng luan wen xin

()()()()()()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使它与前面的词能搭配起来。4%

牢记()揭开()欣赏()瞄准()

打消()倾诉()倾注()宽恕()

3、按要求写成语,不可以重复。6%

①来源于历史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说明道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神舟5号飞天成功,全国人民神态心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非四个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写具体,注意带点的词。4%

①节日的广场真热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昨天晚上外面真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4%

我们已经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更加勤奋。这学期,我们班同学阅读了红楼梦、爱的教育等……课外书。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知识和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课外阅读先进班集的光荣称号。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

(1)树林内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叽叽啾啾,似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整个刺槐林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把影子____________,叶影__________,花影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_______________。

(3)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道。

三、根据课外阅读的内容填空。15%

1、____________是灾祸的根源。

2、打半边鼓--_________________。

3、人有_______________,月有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4、一次____________,胜过百次____________行动。

5、____________则明,____________则暗。

6、____________不努力,老大____________!

7、团结花胜利花祖国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歌欢乐歌万里长空凯歌如潮。

8、乱石穿空,__________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_________!

9、前事不忘,后事之____________。

四、短文分析。10%

什么最广阔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雪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

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找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他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毫不犹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句话用上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最后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___的手法,着重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2%

3、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这句话对我们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五、习作:35%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未来社会一定可以实现人类的许多梦想,请大胆想象未来人类的学习、生活等,题目自拟。附加题:20%

1、判断正误。10%

①台风没有一点好处。()

②《月光启蒙》一文中,自己的启蒙老师是母亲。()

③《毛遂自荐》写的是毛遂向汉武帝自荐跟随去楚王请援兵抗秦的事。()

④赫老爷50大寿时,曹雪芹给他送的礼是两坛水。()

⑤刘禹锡曾两次到云都观写诗,两次都因所写的诗而贬官。()

2、简述题:10%

篇8: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1. 比较反思, 形成技能

教材上从例题到习题, 方程的形式改变了, 但是解方程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都是利用等式的性质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这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解方程并不是简单的计算, 其过程要比计算复杂, 往往需要将方程进行转化、变形, 最后才是进行计算。因此, 解方程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在进行系统学习时, 通过自主反思感悟转化的思想, 在比较中体会转化的方法, 并形成思想方法的积累。

【教学实践】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后, 教学解方程。

(1) 进行比较, 启发转化

师:2x-22=64与2x=64有何不同?它复杂在什么地方?

生:多出了减22。

(学生一般观察到的是多了22, 而不是多了-22, 教师可在板书中用色笔突出这一点)

师:能把左边的-22直接去掉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2) 引导转化, 强化方法。

(1) 说出跟形如ax=b的方程相比, 下面的方程有何不同, 然后完成填空。

(2) 你能不能把下面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并说一说是怎么转化的。

(3) 总结反思, 形成技能。

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很快地转化,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比较再转化。

对数学内容的理解, 有人将其分为“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前者指“只管公式, 不管理由”, 后者指“不仅知道要做什么, 而且知道理由”。在方程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分析等量关系上, 这样就会大大缩短解方程的教学时间, 把解方程当作“非重点”来处理, 弱化为解决问题教学时的“衍生品”。对此, 我们可以在初次教学解稍复杂的方程时, 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工具性理解”。因为这时学生还没有积累相当的感性经验, 不可能充分体会其中的转化思想并将付诸实践。而在单元复习时, 学生有了相当的经验, 有足够的能进行比较归纳的素材, 这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就容易帮助学生将一般的解题方法提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 并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 从而实现“关系性理解”。此时, 可以出示适当的变式, 以促进学生异中求同, 突显转化的思想,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教学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生在题目的引导下逐渐习惯解方程的书写形式, 容易获得成功感。部分数学教师有一种误解, 认为“工具性理解”应该避免。实际上, 英国数学教育家斯根普调查发现, “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都非常普遍, 而且各有各的用场。但是斯根普也强调, “工具性理解”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关系性理解”。

2. 提炼思想, 积累经验

学生在获得“工具性理解”的同时, 已经积累了“关系性理解”所需的感性经验, 这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反思, 将技能提炼上升为思想方法。例如, 在《整理与复习》的单元教学中这样的比较就显得必不可少。

【教学实践】

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在比较其相同点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转化的基本思想。

学生解方程:

师:这两题解方程的倒数第二步, 即3.4x=6.8和4x=24有什么相同点?

生:最后都转化为简单的方程。

师:能具体说说这两题各是怎么转化的吗?

生:第1题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减相同的一个数。

生:有时也可同加、同乘或同除以相同的一个数。

生:第2题是先计算5x-x。

师:是的, 能先算的可以先算, 也就是先把未知数进行整理、合并。

篇9: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一、借助拼音拐杖

1.前面是谁?按拼音写词,再邀他一起走吧!

qín láo()的大爷dǎlāo( )着随fàn làn()的洪水jūnyún()piāo fú()在河面上的shū cài()叶。

2.朋友还有其他叫法呢,按拼音组词进行区别。

系xì()鲜xiān()

jì( )xiǎn()

二、感知祖国文字

1.为加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

(A.第一位;B.帽子;C.像帽子的东西)

茅庐(A.照管;B.拜访;C.看)

2.上车可别坐错了位置哟,用“怜”组不同的词,再帮它们找个合适的座位。

①这个穷苦的小孩真()!

②我们决不能()那些恶人。

三、积累运用词语

1.朋友丢了东西,帮他补上。

循()蹈() ()砍()伐

身先()()慕名()()

惊()骇()()山()岭

2.车上来了几位拳击手,帮这几位朋友找相反的训练对手。

①我们要自觉()各项制度,决不能违犯

②过去,张虎不爱卫生,同学们都讨厌他;现在改了,大家都()他了。

四、句子集会演练

1.趁乘车的空闲玩个“变相”魔术吧,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格罗培斯设计出最佳路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

②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为句子减肥: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模仿吗?来一个模仿秀吧!

①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但是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践拓展

1.我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等。我最佩服的人是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

2.班级活动遇到难题,我要求大家一起想办法,就用格言“_____________”来说服大家。

3. 从6月1日起,我国限制使用塑料方便袋。你怎样看待这一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上树掏鸟蛋,你看见了,会怎样和他对话?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评价

1.本学期,我们欣赏了竺可桢爷爷关注的________、格罗培斯设计的________;认识了《三顾茅庐》的________、孙中山的秘书及夫人________;通过《特殊的葬礼》明白了________的重要,从《苹果里的“五角星”》知道了________……收获可真不少!

2.《江南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最能引起人们遐 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天鹅的故事》完成阅读理解。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①“呆呆地”写出了什么情景?

②冰面变化的过程是:裂开一条小缝→_______ →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老天鹅是在_______。

③参加破冰的天鹅越来越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天鹅的声音比做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破冰场面_________。⑤为什么把老天鹅称为“破冰勇士”?

七、课外欣赏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佗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见“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1. “枢”指门上的转轴;“蠹”是蛀。结合上下文理解“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

2. 华佗由门闩晃荡联想到了什么?

3. “五禽戏”是华佗观察了哪些动物的运动姿态后发明并编出的拳法?

4.从哪里可以看出“五禽戏”有益身体健康?

篇10: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稼 裕 忧 腔

犁 粱 镰 筐

棚 猪 殖 贡

拓 辱 懈 感

三、选择题。(10分)(每题2分,共10分)

1.(2) 2.(1) 3.(2) 4.(1) 5.(3)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 分)(每处1分,共6分)

4. 漫卷诗书喜欲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宽容大度;嘲笑;杰出的爱国

五、阅读短文,完成答题(11+16=27分)

短文1:

1. 逐渐 陆续

2. 麋鹿在我国由盛到衰,最后几乎绝迹的传奇经历。

3. (2)

4. (3)

5. 自豪、惋惜、痛心……

短文2:

1.每空1分。如愿以偿: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愿” :把这个战利品拖上岸享用。寡不敌众: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寡”:指鳄鱼。(以上意思正确即可)

2. 数百头野牛狂奔而来,把狮群和小野牛围在中间。野牛和狮子奋力搏斗,狮子落荒而逃,小野牛回到了野牛群中。 2分

3. 群狮来咬 鳄鱼咬住小野牛 小野牛被群狮拖上岸 3分

4.选(2)得1分, 选(3)得2分 ,选(4)得4分

5. 要点:围绕野牛的团结、勇敢、机智或强大与弱小的关系写,评分要灵活,符合文意即可。

六、作文共30分。建议分别从选材内容、语言表达、格式标点等方面,按等级计分。

七、名著阅读(20分)

(一)填空。(7分,每空0.5分)

1、我劝天公重抖擞 为有源头活水来

2、关羽

3、既生瑜,何生亮

4、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 新官上任三把火

5、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孔明 周瑜

6、五 林海音

(二)选择(5分,每题1分)

1、 B 2、 B 3、D 4、C

(三)阅读理解:下面的片段描写的是谁?出自哪个故事?

1. 爸爸《爸爸的花落了》

2. ( 秀贞),出自《惠安馆》。

(四) 简答(2分)

篇1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2)摩 手 11

(3)兆 竖弯钩

2.(1)注视 环视 仰视 俯视

(2)灵活 灵巧 灵敏 灵通

3. 漫 遍 枪 箭 此 彼 是非

4.(1)③ (2)① 、③ (3) ② (4)⑤ ③ (5) ① 、④ (6) ④ 、⑤ (7)④ ③ (8)①

5.(1)老大爷笑着对我们说,我们做得真好,他还要向我们学习呢。

(2)① 这不但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而且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

② 这不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

6.(1)“西伯利亚来”与“气象台”对换。(词序倒置)

(2)删去”使“字(意思模糊)

二、1.(1)以 去 日中 以为、认为 离 中午

(2)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五岭 乌蒙

(3)密密缝 迟迟归 谁言 报得 小草 游子 春季的三个月 慈母之恩

(4)毛主席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中国中华大地 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5)巴金 傍晚 早晨

3.(1)答:因为“一夜”是“每天夜里”的缩影, 说明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的事 业辛勤操劳。

(2)中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

(3)答: 因为作者亲眼见到总理一夜的工作, 回来的路上心情难以平静, 胸中有千言万语要 倾吐。

(4)答:一是作者深深为有这样一位总理而自豪, 二是为了表达对总理无比敬爱之情。

(5)答:可以看出作者对周总理无比热爱,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4.(1)这句话说的是陈老的生活非常俭朴,就像红军战士当年在延安一样。

(2)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最后一段)

(3)从陈毅拜访陈老先生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陈老为了祖国,甘于清苦的高尚思想。

(4)答:陈老啊,您太清苦了。您是一位爱国的富翁,怎么能这样生活和工作下去 。我们一 定要关心您,我们的后代一定会永远记住您的。

(5)答:陈嘉庚先生生活简朴、兴办学校、振兴祖国的高尚品德是永远值得学习的。我希望将来能考上厦门大学,为陈老先生争光,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意思接近,有条理就行)

篇12: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1. 明明有图书a本,林林的图书是明明的2倍,方方的图书比明明的3倍少8本。方方有图书??????? 本,方方的图书比林林多??????? 本。

2. 下面是一个长方体前面和上面的图形。

量一量,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高是???? 厘米;算一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3.?6个同样大的橘子和3个同样大的梨一共重1350克,1个橘子的重相当于1个梨的 13 。1个梨重????? 克,1个橘子重????? 克。

4.?在括号里填适当的数。

87 -(??? )= 1???? 79 ×(??? )< 79????? 56 ÷(??? )>56

5. 红色小棒和蓝色小棒的长度比是1∶2,蓝色小棒和黄色小棒的长度比是2∶3。现有红、蓝、黄色小棒各两根,从中取出3根围一个三角形。可以选2根????? 色小棒和1根????? 色小棒。

6.?34 日=(??? )小时???????? 80秒=(??? )分

7.?一个小正方体的一个面写“1”,两个面写“2”,三个面写“3”。抛起这个正方体,落下后“2”朝上的可能性是??? ;朝上的数小于“3”的可能性是??? 。如果抛90次,照这样的可能性计算,“1”朝上会有???? 次。

8.?下表是六年级学生某天到学校上课的人数统计。

班??? 级?(1)班?(2)班?(3)班

应到人数?49?48?50

实到人数?48?48?48

六年级????? 班的出勤率最高,是??????? ;六年级????? 班的出勤率最低,是??????? 。

本文推荐的是数学期末试卷,希望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1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郑成功》是苏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课文, 讲述了民族英雄郑成功与荷兰侵略者进行战斗, 并从侵略者手中夺回宝岛台湾和建设台湾的事。文本赞颂了郑成功的爱国情结与充满民族精神的品格。全文没有一处写到人物的外貌, 所以人物形象的初始化印象并不能感知。但作为写人的文章, 我们又确实需要凸显人物形象, 这形象从何处来, 形象的根源最终回归到人物作为社会人的本质上来, 社会人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人对社会的贡献, 这也最终成为人物形象的根源。教学此类文章, 应该首先关注事情的发展状况, 在事件的发展之中来关注人物形象, 品味人物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物形象及人物品格的确立依赖于事件本身, 依赖于作者在文本中的褒贬措辞, 依赖于作者在文本中提供给读者的品味空间。

基于《郑成功》的教材解读:

一、抓拓展, 体验形象

《郑成功》这篇课文中, 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 在学生头脑中只有“民族英雄”四个字, 并无其形。因此, 如何让“英雄”二字放大, 并将其形象、品质等立体展现出来, 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 让“英雄”的概念及标准真正深入学生头脑中是我们必须做的, 但现在学生只能感知不能表述。何谓民族英雄?其实就是为民族或国家作出贡献的英雄, 这仅仅是逻辑的推断, 而真正反映出来, 必须立足于文本所透露的事件, 在这里事件就是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但不幸被荷兰侵略者所侵占, 民不聊生。郑成功作为一名中国人, 看到这种情况又气愤、又激动, 立誓要收复台湾。于是, 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开始了:“修造船只, 聚集粮草, 操练海军。”在“严明的纪律下, 整肃的军容下”充满“必胜的信心”, 阅读之中, 想象之中, “爱国、严明、有信心”的郑成功出现了, 这是在开始阶段建立起来的人物的初始形象。但文本在这个地方没有详细叙述, 所以要真正感悟这初始形象必须抓住关键处有效拓展, 比如, 当郑成功看到自己训练的海军时, 会说些什么?这样, 模拟他的话语, 其形象也就在模拟中不知不觉生成了。

二、抓字眼, 感悟形象

“信心是胜利的前奏, 真正的战斗在海上。”文本第五小节主要写作战的过程, 也是展现人物的最佳段落。可细细一读, 第五自然段并没有直接写到郑成功, 而是写到了郑军官兵, 写到他们的奋不顾身及作战的机智。其实, 这就是作者描写的巧妙, 通过官兵的英勇作战, 衬托出郑成功的英勇、机智及指挥有方。另外, 通过荷兰侵略者失败时的狼狈与郑军胜利时的欢呼形成鲜明对比, 从而更能展现郑军的精神面貌, 为郑成功真正“民族英雄”形象的树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本次战斗中, 敌人“企图负隅顽抗”, 写出了敌人即使拥有铁甲舰和大炮等先进武器, 但面对郑家军的“训练有素”, 仍显得“畏惧不堪”, 敌人面对舰船被“炸”时的“惊恐”与郑家军乘胜时的追击, 有力地再现了郑成功所率领的部队的强大。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 反过来“强兵之上有强将”, 也正衬托出了郑成功的人物形象:英勇无畏、机智及其浓厚的爱国情感。

三、抓细节, 生成形象

收复台湾的过程通过战场的描述到此可以说是结束, 其“英雄”造型渐已露出, 但作者并没有就此罢笔。如果说正面战场给予郑成功的“勇猛无敌”的“英雄”的话, 那后来台湾同胞的迎接无形又从另一侧面———“爱民, 亲民”展现其人物形象。如果是一员“暴将”, 人民是否会欢迎他, 经历了殖民侵略的台湾最怕就是军队, 而此时对郑家军的迎接礼节却如亲人般, 不正是对“爱民如子, 惜民

雄”的承认吗?文本从正面写到酋长的迎接, 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 以及那迎接的群众自发放鞭炮, 载歌载舞, 无不诉说着台湾同胞内心的欢喜, 无不体现英雄人物形象的延伸与拓展, 不仅收复了台湾, 又收复了人心。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 正是郑成功的“民心工程”, 真正架起了大明王朝与台湾的沟通桥梁, 从而使台湾同胞与明朝人民融为一体, 这样的“英雄”不是“民族英雄”又是什么呢?

收复是体现郑成功人物形象的主体部分, 建设台湾是后续, 但这个后续又是不可缺少的,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将郑成功完整的形象展现, 不仅是战场的英雄, 爱国的英雄, 也是增进民族团结的英雄, 略写主要是为了体现文本在结构上的“详略主次”。

综观全文, 全文依着一条主线“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 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 并依次展开事件场景, 在事件的叙述中道出“民族英雄”的本质, 这样的“民族英雄”才是学生心目中的“英雄”。

关于苏教版第十一册《郑成功》教学过程的设计:

1. 引进“英雄”主线

(1) 板书“英雄”, 请学生述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2) 谈论何为“民族英雄”就是在为本民族或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 并出示人物“郑成功”。

(3) 请学生谈谈对郑成功的了解。 (初步建立第一印象)

(4) 本文主要讲了郑成功的什么事?

引导说出基本内容:郑成功收复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宝岛台湾, 再建设台湾的事。

(5) 问:荷兰殖民者在台湾都做了什么?面对这种情况, 郑成功都说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问卫兵……”指名朗读并找出不同点。“郑成功一听是台湾, 便慷慨激昂地说”与“郑成功一听是台湾, 便说”相比添加了修饰词, 感受加修饰词的好处。

(6) 郑成功是怎样说的, 怎样做的?找出文章中最能概括的一句话: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 建设台湾……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 让学生学会概括文本内容,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通过生活体验的迁移, 让“英雄”概念初步植入学生心中, 但由于认知经验的不完善, 需要通过一定的场景来让学生进入议论场面, 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及对台湾同胞的同情心。在这种情况下, 郑成功的“民族情感”在学生心中被点燃, “慷慨激昂”语调及内涵自然领悟。)

2. 展开“收复”场面, 呈现“英雄”本质

(1) 为了收复台湾, 郑成功将怨恨与愤怒放在心中, 他先做了什么?引出第四小节, 学生自由读完后, 说出自己的收获。

(2) 准备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想象一下, 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当郑成功在修造船只遇到困难时, 心里会想些什么?

最后胜利, 总是倾向于有准备的人, 离渡海远征不远了, 你作为一名士兵, 你会想。 (出示“渡海远征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感悟“终于”一词, 体会收复之心急迫;操练时准备时间之长。)

(3) 过渡:瞧, 这就是郑成功的军队, 出示“绵延十几里, 风帆蔽空, 战旗招展……”模拟采访, 采访郑成功:看到你训练的这支军队, 你有什么想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演示, 让学生回归生活的大门, 让历史的车轮再现, 感悟必胜的信心, 让“严明, 信心足”的郑成功形象得以展现。)

然段。

(5) 概括:此时, 在你的脑海里, 郑成功给你怎样的印象? (英勇机智)

(6) 战争结束, 郑成功来到台湾, 看看, 台湾同胞表现又怎样?

出示:荷兰侵略者: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 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郑军官兵到台湾的场面 (第六小节) 。

同是军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突出郑成功治军严明、爱民如子的形象)

(设计意图:抓住字词的感悟, 从辨析的角度看出郑军官兵的英勇, 有效地引读文本, 这样, 让学生在自我体会中确立郑成功真正的“民族英雄”形象, 在朗读中升华成自己的内心情感!)

3. 略谈建设台湾, 体会结构之美

(1) 过渡:郑成功收复台湾后, 从此就坐镇台湾, 他为台湾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生自由朗读)

(2) 谈论“把台湾从侵略者手中夺回”的目的是什么。

(3) 郑成功仅仅收复台湾行不行? (不行, 长年的战争使台湾人民的生活艰苦, 光收复不建设, 这种现象不能根本解除。)

(4) 为什么不详写建设台湾呢?

总结:一篇文章要真正展现人物的形象, 面面俱到是不行的, 只有抓住典型, 才能真正展现人物魅力, 这叫详略得当。

篇14: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孩子们神奇的梦境,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丰富的想象。由两个乐段、4小节组成,结构十分规整。其中歌曲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重难点。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

教学目标

1.创设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景,努力营造体验歌曲情绪,表现歌曲的环境。

2.学习用悠长的气息,轻柔优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表现歌曲美丽恬静的意境,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学习在歌唱时突出6/8拍节拍特点,运用二声部的合唱形式表达歌曲情绪,丰富学生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学习6/8拍节拍特点。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2.6/8拍强弱的韵律把握。

教学准备

1.歌曲《愉快的梦》动画课件。

2.合唱部分谱例。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礼

师用欢快的,优美的,滑稽的三种不同的情绪来问好,生作出响应的情感呼应进行问好。这样一上课,就将学生带入音乐情感中。

二、看手势唱一唱

1.和谐、自由的DO、MI、SOL:师在琴上给出DO、MI、SOL音后,生看师的柯尔文手势脱离琴唱这三个音,当师的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可以自由选唱其中一个音,同时,注意聆听整体的声音,当师再将手面向大家打开时,生就得换一个音唱,还要注意听整体的声音;当师恢复柯尔文手势时,生就齐唱手势音。这样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使训练也显得有趣。

2.手势唱谱:

A.5 3 5 3|5. ˇ 3 4 5|6 4 6 4|6. 6 0|5 5 5 4 3|4 4 4 3 2 ˇ|5 5 5 6 7|1. 1 0|

B.3 1 3 1|3. ˇ 1 2 3|4 2 4 2|4. 4 0| 3 3 3 2 1|2 2 2 1 7 ˇ|5 5 5 6 7|1. 1 0||

C.出示这两条旋律。

D.将这两条旋律合起来唱一唱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好像是在梦中一样?那么老师现在就做一个梦,看表情,请大家猜猜老师做了一个怎样的梦,是欢快的、美丽的、忧伤的、奇怪的、还是可怕的?并用A旋律表现出来。

三、新授

1.导入:

师:刚才我们用声音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接下来请你听一听一个日本的孩子他梦到了些什么呢?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梦?听完后请你告诉我。

2.初听音乐。

生:神奇而愉快的梦。

3.师:听了这首曲子,有熟悉的感觉吗?(前面唱过旋律)

4.复听(带合唱)。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跟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请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一下?

5.再听(不带合唱)。

师:我拿掉一个声部,请你再次闭上眼睛感受愉快感增强了还是削弱了。请你用手势示意,双手上举表示增强,双手下压表示削弱

6.复听。聆听两声部的和谐、均衡效果。

7.用“LU”哼唱齐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8.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9.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

10.唱歌词,随琴一起,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纸船,一边唱一边晃,体验6/8拍的韵律。

11.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2.有感情地合唱歌曲。

四、表现梦境

要求:1.用声音表现由平静——滑稽——恐怖——欢快的梦境变化过程

2.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

3.可以自由组合、但要有序、时间三分钟

五、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随音乐出教室。)

教学反思

一、注重音乐对话,回归音乐教学的真谛

音乐是一种表现的艺术,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充分地表达人们的内在感受。但是,当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却往往容易忽略这个因素。教学中猜老师做的梦,不是让学生用语言表现,而是用声音体现出来。

二、注重听觉能力的培养,落实音乐教学的目标

对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言,听觉能力的训练是基础中的基础。体现在:

A.手势唱谱教学,这是音乐教育的自然基础。法国诗人舒巴尔特说过“人的喉咙是创作的第一最纯洁的、最卓越的乐器。”正如舒曼给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忠告那样:“即使你有一点嗓音也要力图不用乐器的帮助来视唱,这将增进你的听觉的灵敏度。”

B.在歌曲教学中5次不同要求的听,感受对比单声部与二声部张力的变化对情绪的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三、提高审美体验,注重音乐实践

A.看手势唱和谐、自由的DO、MI、SOL这一教学环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个性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创作与合作的空间,同时注意聆听,重视了音乐实践。

B.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强调轻声、高位子)在这个环节中,把歌曲中出现的演唱技巧有机的渗透到音乐活动之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C.为学生的创造创设情境。想表演的同学可直接到前面来表演。学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想,对这首歌曲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体现个性的学习方式(可以用独唱、齐唱、合唱的表演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分小组练习、小组演唱、集体演唱等)表现歌曲,场面热烈,使教学进入高潮。

上一篇:部门职责权限下一篇:名师课赛听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