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2024-07-19

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通用11篇)

篇1: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对促进高校的素质教育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确立国防教育学科地位、深化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

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现状入手,并提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关键词: 军事理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高等学校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和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基础工程。高校是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重点领域。国防教育是旨在提高全体公民保卫国防的意识和能力而实施的教育活动。因此,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大力加强学国防教育。国内目前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经济、科技和国防建设还有很多薄弱之处。因此,我们更应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安全威胁,催生继续艰苦努力的巨大动力。目前,许多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着轻国防文化重国防科技的现象。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国防科技、武器装备知识方面的教学,又要注重国防意识、战斗意志方面内容的教育,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国防素质。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牢固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安全观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支持国防建设,通过不懈的努力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当前实施、开展的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研究不够系统深入, 主要表现在:其一,理论层面研究很多,实践层面研究较少。学界对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关系做过较多的探讨,而从如何有效实现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层面研究很少。其二,已有的实践层面研究,论证浅显,亟待深化。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部分地区、部分高校尚未真正开展起来,固然很多理论和实践还很片面,提出的解决办法多是对策性、阶段性的,比较零散,缺乏深入、科学、系统的分析。其三,研究成果重复严重,创新较少。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研究的重要价值引起众多学者在短时期内参与研究,但由于没有创新思维、创新内容的出现导致众多研究思路一致、内容相仿,有些文章内容甚至相近或相同。一项成果被多人用来使用、借用乃至盗用,以至不能查究原创及原作者,这种相互转抄挪用且不做注释既是对原创作者的不尊重,浪费了学术资源,也会导致该领域研究停滞不前,缺乏创新,不利于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这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国防后备人才的需要。国无防不立, 民无兵不安,国泰才能民安,这是被历史证实的真理。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不仅仅

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综合国力乃至民族凝聚力的较量。今天的大学生无疑是明天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因而,在和平的条件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钢铁长城的基础,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2.1 军事理论课与军事技能训练并重课程设置要注重“虚实并重”。

“虚”指的是开设国防理论、国防精神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引导他们从理性上认识国防。“实”指的是开展军事训练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军事实践,引导他们从感性上认识国防。两类课程各有短长,互为补充,形可以高枕无忧,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己无关。只有深刻认识到安全威胁,产生维护安全的内在需求,才能真正认识到维护安全的重要性,产生加强国防和军建设的强烈愿望和动机。一旦解决了思想动机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虚”依靠文本施教,可以“神”入国防的各个领域,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国防;依靠实践施教,可以“身”入国防一些领域,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防情感。高校学生国防教育课程设置,必须“虚实并重”。从一定意义上讲,国防观念的精神作用,在有些特定的时候、场合,比国防建设中的经济潜力、科技潜力等物质的因素显得更为重要,没有牢固的大国防观,就没有经济潜力、科技潜力的有效转化,国防现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2.2 国防教育应“因材施教”

新生应突出抓好入校后的集中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在此基础上,依托国防教育基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低年级学生认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要突出自我养成教育,讲求教育效果。在实际教学中,主张要将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既要注重启发,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语言讲解内容,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要借助投影、录像、多媒体等辅助措施,提高视听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国防教育要充分发挥“国防”和“育人”双重效益, 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应具有系统性, 全面反映该领域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第二,应具有概括性,高度抽象出该领域特有的概念、范畴、定律等;第三,应具有创造性,以发展态势推进该领域理论发展。

2.3 国防教育形式“多样化”

在发挥军训、军事理论课的主体教育作用的基础上,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以树立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一是以历史纪念日等特殊日子为契机,通过展览宣传教育片、参观历史文化纪念胜地等形式进行,二是把国防教育同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利用征兵、军训等时机进行公民义务、国防法制和国防知识教育,四

是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自我教育,达到自我提高。此外,学校还应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组织的有关国防教育主题的团队活动,使他们的活动有组织领导,有计划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深入人心,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国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政治教育,是国家安全、民族利益的灵魂,是增强公民国防观念、提高公民国防素质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这是巩固国防、抵御侵略的需要,是培养新世纪合格国防后备人才的需要。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泰才能民安,这是被历史证实的真理。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综合国力乃至民族凝聚力的较量。今天的大学生无疑是明天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因而,在和平的条件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钢铁长城的基础,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我们要高度重视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不断完善国防教育教学,使国防教育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2: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当前加强高校教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教风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良好的教风对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教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加强教风建设的基本思路,以及建设优良教风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作 者:严丽纯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25 刊 名:高教论坛 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FORUM 年,卷(期): “”(6) 分类号:G40-058 关键词:教风   建设   探讨  

篇3: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1当前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存在的问题

畜牧治疗是畜牧养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畜牧治疗效果将直接决定畜牧养殖的质量, 并对农民经济收入产生影响。因此, 对于畜牧养殖来说, 做好养殖中的防疫和治疗工作, 是保证畜牧养殖质量, 实现畜牧养殖经济稳定、积极增长的关键。

当前, 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的真实情况是:在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领导的关注与扶持下, 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开展顺利, 且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畜牧防疫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比如治疗体系不健全;农村基层的畜牧治疗队伍配备不齐全, 导致现有的畜牧治疗人员工作繁重;以及现有的农村畜牧治疗工作者缺乏一些必要的医疗技术, 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失误等等, 这些问题在现阶段所造成的影响还尚不严重, 但随着时间推移, 如果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那么必然会给以后的畜牧治疗工作带来阻碍, 不仅会影响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的开展, 还有可能在治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现意外, 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比如在畜牧治疗中滥用药物, 使某些有毒药物在动物体内残留, 再经人食用, 进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等) 。因此, 对于这些基层畜牧治疗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就必须及早处理和解决,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加以预防, 或隐患消除, 以保证农村畜牧治疗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2关于畜牧治疗工作所存在问题的思考

针对上述内容所做的简要分析, 现对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出现的问题, 以及问题原因作更加详细的探讨与分析。

从基层的执行情况来看, 我国农村牧畜治疗工作在实际执行时常常会出现一些, 诸如药物注射剂量不足, 或药物滥用、注射部位不准确等情况;部分农村还存在着相关疫情得不到及时的发现, 更无法在第一时间内上报, 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动物疫情的预防和控制, 如果疫情发生, 当地农民却丝毫没有察觉, 也没有及时上报的话, 其后果可想而知;另外, 疫苗的保存也是治疗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难题, 由于疫苗的保存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 并且需要相关治疗工作者付出一定的体力投入, 如果技术含量缺乏, 工作人员配置又少, 疫苗保存势必会出现多种问题, 最终所取得的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最后是关于我国农村畜牧治疗工作者的薪资待遇问题, 事实上, 我国畜牧治疗工作出现人员缺乏问题,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薪资不高所引起。薪资待遇过低, 这是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 争取在这方面需要加大投入, 特别是提高相关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问题。另外还应该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 还有在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能够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推动制度, 既有资金上的保障, 又有更好的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实际上一些乡镇甚至连兽医都没有, 而队伍的建设缺乏稳定性和长期性, 这样只能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 还有畜牧治疗的经费问题。经费投入不足带来了很多问题, 由于农村大部分街道还是处于财政相对困难的阶段, 购置相关的医疗器械存在问题, 在运输、保管条件环节也达不到规定要求, 比如对新补栏动物的免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还存在疫情发生的风险。在农村一些养殖户养殖观念落后防疫意识低, 许多畜禽散养农户认为动物防疫部门的监管下是对自己权利的侵犯, 即使发生了疫情, 也尽量地隐瞒疫情。因为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造成了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执法上的难度。针对这些情况, 要迅速地掌握疫情动态, 始终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畜牧业可持续性、连续性、可再生性发展的前提。遵循生态学原理, 促进畜牧业与环境的良性循, 要坚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 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于转化为驾驭畜牧业发展的实际能力。

最后, 还需要重点谈谈农村畜牧养殖中畜禽饲养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农村畜牧养殖中, 家禽饲养大多存在着布局不合理, 功能区划分不适当等问题。较为常见的有:畜禽类饲养场所管理混乱, 饲养人员并没有将畜牧饲养区、办公生活区和隔离区明确的划分开, 这种情况对畜牧疫情的控制治疗工作十分不利, 很容易带来疫情扩散问题。由于没有很好地设置这种分离, 给相关的畜牧治疗工作也带来很大的障碍, 一些饲养场所对于沼气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与养殖场生产能力不相匹配, 进出饲养区没有车辆消毒装置和人员消毒通道, 场内道路无净道和污道、雨水和污水分流之分等等, 这种畜禽饲养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旦发生动物疫情, 很难控制和净化。

结束语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各类事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尤其是农村畜牧养殖业。对于农村畜牧养殖来说,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动物种类不断增多这一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畜牧业的繁荣昌盛, 还带来的畜牧疾病问题。在实际养殖工作中, 为了避免畜牧疾病对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产生影响, 就必须要做好畜牧治疗工作。鉴于此, 本文在以上内容中提出了几点关于农村畜牧治疗工作的思考, 供以有关人士参考借鉴, 希望对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中秋.新形势下农村畜牧防疫工作刍议[J].才智, 2011 (32) .[1]赵中秋.新形势下农村畜牧防疫工作刍议[J].才智, 2011 (32) .

[2]李春波.加快基层畜牧防疫发展的若干思考[J].才智, 2011 (29) .[2]李春波.加快基层畜牧防疫发展的若干思考[J].才智, 2011 (29) .

篇4: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一、加强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前艺术教育重要意义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幼儿园培养合格师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必须加强美术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技能。据调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普遍重视文化知识、忽视美术知识与技能。所以,当他们升入高校以后,亟待提高自己的美术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是一门体现人创造力的艺术,能启迪大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二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往往内心更加充实,外化为一种自信心,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三是提高大学生的合作能力,完善人格魅力。课外美术活动多为学生自主管理,这对大学生的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还能锻炼与增强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与协作等其它能力。四是为大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奠定基础。喜欢绘画是幼儿的天性,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在幼儿稚嫩的小手下绘出的点和线,是幼儿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幼儿期是人生美术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使幼儿的潜力得到开发。

二、加强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学前艺术教育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一)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规范美术教育内容。要把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同专业美术院校的专业课区别开来。首先,把重要的美术常识类课程作为必修课,可以开设: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以及幼儿园艺术活动设计等课程,要把美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使美术教育课程的课时、进度、考试等环节不断规范。其次,再将美术拓展类课程列为选修课。应根据学校自身所具备的设施、条件、师资力量开设多种美术选修课。比如,开设幼儿园环境创设、艺术概论、摄影、中国画、素描、色彩、艺术设计、电脑美术、儿童美术创作以及篆刻等课程。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掌握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技能,还要通过艺术形式传达学生自己的审美想象,充分享受创造美的乐趣,并从艺术实践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组织专家修订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教学大纲,编写适合大学生发展的规化教材。第四,改革美术教育的授课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课堂在美术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美术情趣、高尚道德和创新能力作为艺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不断拓展艺术教育的范围,加强学前教育专业课外活动的指导。美术教育的另一种形式是让学生亲自参加美术实践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实践锻炼中加速发展,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是课外活动。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研讨会纪要》中要求:“课外活动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上充分考虑到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和创新,并且在普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学生提高的愿望。”高校美课外活动主要通过业余书法社、绘画社以及摄影等艺术团体开展的课余活动,其特点是学生参与面广、兴趣高、形式灵活。其主要措施:一是更新理念,提高认识。要提高学校领导和美术教师的认识,更新教育理念,使其在思想上重视课外艺术活动,积极组织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要精心设计艺术活动,艺术教师必须把学生课外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认真制订活动方案,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内容有机结合,确保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强化管理,完善制度。要明确学校和教师在学生课外艺术活动中的任务和作用,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加强对社团和学生个人的考核,按小组成员在活动中出勤、作品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将考核分数记入艺术活动小组的专项考核。三是研究规律,科学发展。要注重课外艺术活动的创新性,掌握课外艺术活动的休闲性,为学生提供尽情展现自我的场所,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活动是自由、轻松而快乐的。要了解课外艺术活动的非专业性,吸收广大幼专生参加活动小组。四是以人为本,服务学生。要以人为本就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动员和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扩大学生参与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以适应不同特长、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适合自己的课外艺术活动中去。要把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成果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服务学生就是坚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这个“自主权”包括学生“兴趣”自主和“管理的”自主。注意学生的兴趣倾向很重要,不要强迫和压制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一个选择的空间,应使学生的个性在兴趣的基础上得到自由长足的发展。

篇5: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摘 要:当前正积极开展的“学习贯彻十七大,推进消防工作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消防部队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就如何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提出一些思考,以期能促进警营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关键词:警营文化;思考;新局面

如何开展好警营文化建设活动,增强警营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营造和谐稳定、栓心留人的文化氛围是和谐警营创建工作的重点所在。

一、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警营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警营文化建设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增强部队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要深入基层听取广大官兵的需求,倾听干部战士的呼声,始终把战士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需要不需要作为开展警营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官兵求知、求美、求乐的需要,帮助官兵坚定理想信念,为消防官兵保持政治本色和坚持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坚强的保证。

2.警营文化建设是满足官兵求知、审美、娱乐、健身、成才等多方面需求的有机统一。依照科技强警的任务,提高各类活动的文化含量,传授相关知识,切实做好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高官兵胜任本职工作岗位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3.警营文化建设是增强队伍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当前,随着部队兵员结构的复杂化,高学历入伍的战士比例愈来愈多,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呈现多样化趋势,给消防队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主线,充分发挥警营文化的作用,把追求整体价值目标与谋求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使警营文化对消防官兵产生持久的推动力。

二、与时俱进,实现警营文化建设从“娱乐型”向“育人型”的转变

警营文化建设的最终任务是实现人员素质的提高、增强参与社会竞争力的能力。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确立求知型部队文化,做到寓教于乐。其次,实现形式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说教型的部队文化,给部队基层文化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强化熏陶与感化的作用,建立励志型部队文化。其次,实现系统的转变,改变过去那种随意型的基层部队文化生活,加强基层部队文化生活与工作的结合,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系统型部队文化。

三、有的放矢,把合同制消防员纳入到警营文化建设中来

合同制专职消防员是当前新形势下消防工作的一种全新尝试,关系着消防部队建设和稳定发展。但由于体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合同制专职消防员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合同制消防队员应聘动机不

一、成份复杂;二是现役官兵与合同制消防队员的认识基础存在冲突;三是合同制消防队员思想意识中不能准确理解“军人”和“奉献”意义;四是合同制消防员合同期与业务兵一样,而在工资福利上待遇不一样;五是在合同制消防员在制度管理上不能理解,很容易导致合同制消防员产生厌烦、沮丧的情绪,从而导致发生辞职离队的现象。所以,丰富和发展合同制消防队警营文化生活是件不可疏忽的要事,我们要按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总体要求,把合同制消防员主动纳入到活动中来,充分挖掘合同制消防员的潜力,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适合消防特点的活动同时,要主动了解、认真听取合同制消防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变活动内容和方式、拓宽活动领域。

四、解放思想、开拓思维,在内容上不断丰富警营文化的形式和内涵

加强警营文化建设,要结合时代需要,突出一个“新”字。一是警营文化内容的创新。根据警营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大胆吸收和借鉴社会优秀的文化,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官兵生活。二是警营文化形式的创新。警营文化的建设,是由以人为本理念决定的,按照官兵的需求,注重把警营文化建设同思想教育、执勤训练结合起来,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彰显文化色彩,结合各种法制理念教育,开展演讲、征文等

篇6: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顺义区发改委调研员凌春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党所面临的问题、任务和建设目标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要想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抓好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这也是摆在我党面前和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目前党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1、少数党员学习自觉性不够

少数党员平时不能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缺少主动性,满足于吃老本、凭经验。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知识逐渐老化,创新能力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党员的先进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和发挥。

2、党员教育制度落实不力

少数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习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组织生活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不够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不能将党员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党员教育工作“走过场”。

3、部分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有些党员过分看重经济收入和实现自我价值,淡忘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寻找种种借口不参加组织生活,不履行党员义务。个别党员存在不廉洁的行为,甚至个别党员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4、现代化信息教育措施不完善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重经济轻党建;二是队伍建设不乐观,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高;三是教学培训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措施贯彻落实;四是教育经费保障不到位,教育活动不能顺利开展。

5、教育管理水平较低

党要管党,关键是要逐步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而一些基层党组织习惯于粗放管理。对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随意性、草率性和盲目性的问题,则见怪不怪,往往凭经验,简单地看开了多少会,发展了多少党员,开展了多少活动。形式主义陋习,使党员的教育管理仅仅停滞在浅层次。

6、个别党组织对党员思想困惑和生活困难关心不够 一些基层党组织不知道党员在想什么、盼什么,对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不能及时帮助,对生活困难不能及时解决,有的还存在对党员民主权利尊重不够的问题。只给党员提要求、定责任,但党内的大事不向他们通报,不和他们商量,过分强调集中,党员的民主权利没有真正得到行使。

二、解决面临问题的方法

1、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增强各级党组织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感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党员教育管理好的地方,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大,群众的热情高、干劲足,党的领导体现得就充分。只有切实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使党员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对促进社会的繁

荣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责任制

一要落实党组织“一把手”抓党员教育工作的责任。要把“一把手”抓党员教育的工作列入领导责任制考评的目标之一,把能否做好本单位、本辖区内的党员教育工作作为衡量一个领导是否具有坚定政治立场、能否驾驭全局重要标准。二是建立“以块为主”抓党员教育工作的机制。大到党委,小到党的小组,必须切实负起党员教育工作主抓责任,并把能否抓好党员教育工作列入党建工作重要考评目标。三要建立党员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进一步整合党员教育资源,彻底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

3、要着力加强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教育

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政治信念,也是新时期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共产党员能否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关系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同时应该大力提倡反腐倡廉,并进行监督工作。

4、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教育手段的作用

当前,互联网已开始普及,组织部门可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党建网站、远程教育、声像资料等手段,采取互教互学、场景模拟等现代化,信息化教育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

感染力。另外,手机的作用愈来愈重要,组织部门可利用它实时地进行教育和信息共享等工作。

5、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

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员的管理工作,逐步探索新时期党员管理的新方法。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除了党员自身因素外,关键是基层组织能否提高管理水平,合理引导党员发挥作用,应充分考虑目前农村党员从业形式、生活水平、思想状况上的差异,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党员分类分层次提出先进性要求。

6、要强化意识,坚持党内生活制度

强化各级党组织“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健全和完善各级党组织和党的书记的“党建工作负责制”,并做好日常检查和专项考核、考核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并严格坚持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切实抓好“三会一课”,“党员目标管理”等制度的落实。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顺义区发改委调研员凌春华

2013年5月

篇7: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探索和建立干部队伍管理的新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动消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创新机制,向干部队伍管理要效益。

消防事业的发展取决于能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务必要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教育,向管理要效益、要战斗力。尤其是消防部队点多、面广,针对基层干部分散的状况,要创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首先要坚持管理工作经常化,实行量化考核。把干部管理融入于日常的工作监督、检查、考核,实行逐级管理、逐级负责制。采用干部本人网上考勤、汇报工作,组织定期考核、检查工作,群众监督、评议工作,依托计算机管理平台,对干部日常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管理。干部每天打开网页,就能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工作实绩及排名,能够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工作局面。其次是健全制度,加强“八小时以外”动态监管。为消除管理“盲区”,要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干部“八小时以外”管理规定,把干部业余时间的管理纳入首长值班、机关访察、查铺查哨、留营住宿等各项制度中,实施有效监管,随时掌握干部生活圈、交往圈的活动情况。要求干部党员在汇报思想时,要有“八小时以外”的内容;召开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时,也要进行自查自纠和专题评议。

二、多措并举,向干部队伍培训要水平。

要坚持向素质要警力,向素质要战斗力,对干部做到使用和培养并重。一是抓干部培训要坚持制度化。每年初,作为总队机关要根据部局工作安排,统一制定干部业务培训计划,由总队、支队两级机关适时组织,确保所有基层干部每年都能够参加一次集中业务培训。同时,要积极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利用视屏系统,积极开展支队级或总队级干部教育培训。将基层各岗位干部应知应会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开展网上教学。二是要严格落实逢晋必训的原则。按照公安部消防局下发的培训材料,结合部队实际,要认真研究制定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可聘请专家、教授,也可以从全省遴选出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业务素质的干部任教,提高培训质量。三是开展岗位交流培训。实行干部岗位交流,有利于丰富干部自身阅历、经历,打造复合型人才。四是加强对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积极倡导干部自学成才,对于有发展前途的后备干部、有专业特长的干部给予组织照顾,重点培养。

三、严格标准,向干部队伍选拔工作要贤才。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推进干部队伍优化组合、优胜劣汰、建立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要实现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应当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标准,公开条件。要严格执行《现役军官法》《现役军官职务任免条例》等有关文件,坚持做到四公开,即:空缺职务公开、任职条件公开、考察方法公开、考核结果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二是严格程序,择优任用。考察任用坚持把好“五个关口”,做到“五个力求”,即:把好考核关,力求打牢选人基础;把好提名关,力求制定最佳方案;把好酝酿关,力求形成一致意见;把好会议关,力求决策准确无误;把好任命关,力求干部任命及时有效。确保干部任用程序规范、用人准确。三是突出能力,注重素质。在考察中增加理论考试、体能测试、技能考核、问题答辩等内容,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变“关门点将”为“赛场选将”。四是注重公论,突出实绩。在考核方法上,将民主测评率、民主推荐率、一般干部座谈推荐率、党委成员座谈推荐率、以及考核、日常量化管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依据,实行量化考核,变“定性评价”为“定量分析”。

四、严格奖惩,向干部队伍竞争机制要活力。

有竞争才有活力,有竞争才能凸现人才。要将竞争激励机制作为干部队伍管理创新机制的核心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一是坚持从严治警,以日常量化管理激发干部工作热情。要依据干部管理政策,制定保障措施和奖惩办法,将日常管理考核结果与干部提任调级、晋职晋衔、评功评奖及福利待遇挂钩,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奖惩,使干部感到压力,激发动力。二是实行政策倾斜,引导干部到基层建功立业。从选拔任用、立功受奖、福利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干部,尤其是条件艰苦的中队干部倾斜,从政策上保证中队干部优于科、大队干部,基层干部优于机关干部,鼓励干部到基层成长进步。

篇8: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1 为何要加强高校的文化建设

1.1 深化高校体育文化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有其独特的发展特点,更是当今社会文化形态之一。大多数人都只看中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体育文化知识不是很看重,这就让高校体育文化的精髓受到了冷落。只有通过深化高校体育文化,才能激励老师与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2 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高校体育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而高校体育文化更注重每个学生不同个性与发展。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的解决现阶段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让每个参与体育课堂的学生得到综合发展。一方面通过体育课堂锻炼了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身心健康以及与人交流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很好的促进了学生自身自我发展,顺利实现了学生向未来社会生活的过渡。

1.3 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整个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上更应该深入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参与者,不仅深入的投入到各项体育竞技中,更是通过通力协作,完成各项任务,也是高校体育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理念,充分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不仅发展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更是深刻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1.4 加强高校体育精神建设

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正是基于良好的文化氛围,才能将高校体育文化的内容进一步的深化,进而转变为体育精神。体育精神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不仅是高校体育未来发展的源动力,更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精神支柱。学生良好的身心需要高校体育文化精神的熏陶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同时通过多种体育情感的体验,让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也得到了不断的锻炼,进而使得高校体育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总体不仅加强了高校的体育精神建设,更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同时其对高校体育精神建设也至关重要。

1.5 达成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让学生发展成全面综合性的人才,实现“强身健体”和“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当然这也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高校体育教育应该把握每一位学生的运动特性,积极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整个的体育活动实践中,能够养成独立的人格与坚忍不拔的品质。此外,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还会学习到以往从没有接触过的体育项目,这就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值的升华与提高。正是基于这种良好的平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体育素质,更是养成了学生健康的身心,为未来顺利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达成了达成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2 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不足

2.1 不注重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精神内容

高校不仅是学生心目中的象牙塔,其更是承载着文化的继承与传播,也是前沿文化的缔造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当今的主流文化,也是高校文化必须紧紧追随的前进方向。然而,大部分高校仅仅注重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往往忽略了至关重要的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传统观念认为,体育纯粹是增加体魄的,而忽略了体育内在的文化底蕴,这就导致了大多数高校仅仅以学生的体育成绩、老师的综合素质进行体育文化评估,进而造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高校体育文化精神层面建设的缺失,不利于高校体育文化精神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想让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要注重人文精神在整个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贯穿与实施,拓宽整个人文发展的外沿,让其成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2.2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脱实际,少原创

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中校园体育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阶段的校园体育文化更是承载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思想和一系列的高校培养目标。由于每个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同,地理环境各异,气候差别较大等一系列因素都使得每个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思路千差万别。然而目前大多数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都缺乏新意与原创,不注重自身条件,仅仅是参考其他高校的思路,最终导致大多数高校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然而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当今时代文化的前沿,应该积极的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不能背离整体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未来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每一个高校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项因素,适时的发展高校体育文化,以原创型文化成就自己的文化特色,成为高校文化中一到亮丽的风景线。

2.3 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

高校体制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已经比较成熟,而对应的其子体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却存在着诸多的缺陷,现阶段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不完善。另一方面就是疏于管理,管理不到位。高校体育文化制度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很多高校的体育课堂都是以同意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以达标和不达标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评估,这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另一方面管理流于形式,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学生课程方面的成绩,对于学生体育文化精神没有良好的规划,可以说整体的管理措施既不能积极有效的改善情况,更是缺乏严格的纪律性,让学校的管理以及高校整体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 我国高校体育文化未来之路探索

3.1 以主旋律为基调,以优秀文化指导高校体育文化构建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时代赋予高校的重任,更是高校必须遵循的原则。现阶段校园体育文化精神主要是指奥利匹克精神,讲求一种运动、竞技、合作与态度。学生们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精神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品德,更是将体育文化精神转变到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内在的生活习惯。围绕社会主义发展观,积极建设体育文化精神,以公平竞争的体育理念,积极倡导学生们的体育理念。依托优秀文化,为高校体育文化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优秀的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处理体育运动中的各项团队协作,更是帮助体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不懈源动力。

3.2 致力于素质教育,融入和谐发展观

素质教育作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更是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重点。素质教育主要是为了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体魄,同时让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面对未来社会的能力,因此高校体育文化精神建设最好能够将素质教育作为基点,全面致力于服务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构建了向上的文化传承才能将素质教育付诸于实践。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体育氛围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只有基于这种无形的文化氛围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调整心理与心态,这对学生未来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校园文化作为当今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于此同时,和谐发展观作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更注重整个人身心以及自然的和谐,因此融入和谐发展观对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也是很有必要的。

3.3 切合办学特色,构建原创型高校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现阶段社会先进文化的先驱,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构建原创型高校体育文化也是高校体育文化未来之路之一。高校本身应该注重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体育文化课程,同时与相应的师资力量相配套,注重学生自身全面发展,走出一条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道路。同时学习其他高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协调好各项的综合发展。通过切合自身的文化特色,最大程度的发挥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凝聚力量,整合各项创新功能,综合全面的发挥体育文化作用,进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顺利适应学校生活,同时也使得高校在深厚的文化动力中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谊,霍焰,王玉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38-41,52.

[2]杜放,张守伟.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审视与考量[J].体育文化导刊,2014(7):141-144.

篇9: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关键词:高校 学生 党务

1 高校这一基层党组织中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势态

在世界表象上,经济、政治的表现多样性越来越明显,中国的发展,使得一些西方国家把中国看成是假想敌,他们借助经济、技术、网络的优胜方面,抢占我国高等院校这一思想阵地,极大的威胁了我国高校学生思想阵地的安全;而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大学生面临的不仅是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使他们对国家的信心遭到冲突;而高校经过大众化发展也不再是独立的象牙塔,而是社会化了的大学,学生在其中也受到社会上一些负面新闻的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大学生时,所使用的一些方法手段以及教育培养内容也因为缺乏创新,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信念、内容、方法,越发显得陈旧、落后,苍白,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也与时代和社会生活脱节。这些就对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尚未较好把握新形势要求且政治理论模糊。在对学生党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时,虽然培训内容还是围绕国家的发展形势的,但是缺乏对学生党员学习计划的指导,培训方式上也是指令性的,而不是引导性的,影响了学生党员想要提升自己党务理论素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学生也只注重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对党史知识、党章、党的方针政策也知道的不多,并不注重学习它们的内在涵义,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在入党前党组织派专人与之进行谈话时,对党员的权利、义务和党为什么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也不能理解,对党内的一些腐败问题、社会问题都不能做到了解或分析。且有很多学生在入党时动机不够纯正,有的只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有的觉得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有的觉得入党了就觉得自己很优秀,有的为了达到某些个人目的,想方设法通过种种渠道寻找关系,幻想走“入党捷径”;有的入党热情摇摆不能始终坚持。

2.2 党建政工队伍力量薄弱,工作力度肤浅、方式简单。中央16号文件以来,辅导员队伍逐步成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中坚力量,但辅导员工作繁、杂、多,而辅导员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学生管理的日常性事务工作上,难以迅速准确完成学生党员的教育。由于每年有大量写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而真正处理学生党务工作的也就只有极少数人,而且有的入党时间较短,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上常常只是“上党课——看录像——听报告——写思想汇报”的形式,在进行发展大学生入党的组织考察工作时,有的学生党支部做工作的只有两三个人,却要面对近百名入党积极分子,这样的情况往往会使工作人员陷入被动局面,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直接导致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给以保证。有的学生党支部对发展工作不注重,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单方面的只看学生的思想汇报材料,甚至有的只看份数而不看内容,也极少的深入到普通学生中去了解,去调查,到了要向上级党组织上交拟发展对象的名单时,手忙脚乱,胡乱的开几个座谈会听听意见,找几个普通学生或老师了解情况,再找支委写写考察意见,发展前的考察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对学生来说,由于平时少有人指导他们如何写思想汇报,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写才是对的,往往他们的思想汇报都是抄书抄报,真正汇报自己的真实思想的反而不多,这样的考察工作完全是形式主义,从根本上来说一点也不符合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和要求。

2.3 相关制度不完善、党建政工队伍对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重视。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发展学生党员时都有群众的身影参与其中。群众座谈会制度、公示制度、积极分子考察制度、谈话制度,党群联系人制度也比较完善。但是学生成为预备党员以后,支部就忽视了每个季度的考察与培养,只条例性的完成季度考察的文字工作而没有进行深刻的教育,弱化了预备党员在学生中所能起到的模范作用。有的党支部缺乏对学生党员发展前的考察工作,只单纯的以学生成绩或学生工作能力为考察要点,忽视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使得发展对象在学生中缺少威信,不能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3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做这项工作的原则就是: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努力探索、大胆创新。

3.1 从理论教育入手,打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提升工作质量。学生党务工作者应准确理解党员发展工作的理论和科学体系,注重理论研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要从实际出发,加以分析,培养高能力、有信仰的大学生党员,还要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的理论教育与培养,组织学生党员反复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入探讨党的方针政策,使学生党员的认识要高于群众的认识,要让他们产生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能够牺牲一切的思想觉悟。

3.2 把好发展关口,切实改善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是发展党员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把发展关,对入党积极分子还必须强化理论教育,端正入党动机。除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理论培训以外还要加强发展党员的透明度,使学生党员质量上一台阶。

3.3 除需要准确把握学生党建工作特点及规律以外还要增强党员服务意识。学生党员在校时间短,接受教育培养时间少,他们还不成熟,需要磨砺,基层党支部要以培养合格的党员为目标,不断深化学生思想、懂得尊重学生党员权利,关心党员切身利益,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和激励凝聚功能。高校在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教育时,要贴近社会现实、贴近学生、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功能。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宗旨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4 以已有资源为基础,创新工作方式。①各基层党支部应配备专门从事学生党务工作的人员。根据学生人数和工作需要来考虑专门从事学生党务工作人员的配置。从各个高校的情况来看,一些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一直以来都压在辅导员身上,而辅导员由于事务性事情较多,不能专心完成学生党员的培养与考察工作,且一个学生支部往往面对的是几百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不可能较好的进行这些同学的党史理论教育工作,故此需要配备专职学生党务工作者。②对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形式进行改革。一个基层党支部除了有学生党支部以外,还应该有公寓党支部和社团党支部,扩大党组织的活动范围与工作范围,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生活最基层的学生公寓中去。学生党员除了参加正常的课程学习外,大量的时间都在宿舍或系学生会、团委或社团中度过的,而宿舍文化、学生会、团委、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总是对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们是党支部在学生党务工作中的延续。通过建立学生公寓和社团党支部,使学生从接受教育管理转身一变成为主动参与管理,让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愿参与到党支部的工作中来,形成党支部、公寓党支部、学生党员、群众的工作格局,更好的进行党建工作。③建立和完善培养机制。一是建立联系人制度。学生在向党组织上交入党申请书后,其所在的党支部必须指定一名党员作为他的联系人,要求联系人与申请入党学生进行联系和谈话,并进行早期的指导与教育,帮助他们提升自己。二是完善培养制度。联系人除定期或不定期的与积极分子谈话外,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的同时,还要深入到积极分子所在的班级、宿舍、团体中了解他的情况。三是整理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要有效的、及时的、实话实说的记载积极分子的平时表现、奖励情况、学习成绩等,在档案里要有积极分子的综合情况反映,以便党支部对他们进行进一步考察与培养,同时,还要求党支部里的每名教师或学生党员都要关心、配合与支持学生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曾朝夕.论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3]闫海冰,李云峰.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改革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6).

[4]宣玉梅.浅谈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与教育问题[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4):138-140.

篇10:当前加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形势政策论文)

目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多数国有企业所有制的结构都

得到有效调整,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国企改革在操作手段和防范机制上还缺少经验,有的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腐败现象,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必将带来深刻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面对和利用入世的机遇,加快国企改革,切实促进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进一步好转,是一件当务之急的大事。下面笔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廉政建设的有关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

首先,要教育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5.31”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探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的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增强廉政意识,增强纪律和法制观念,做遵纪守法、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切实转变作风、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模范。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牢 牢把握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辨证统一关系。其次,就是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断明确和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要求,积极研究和运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从思想上破除那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摆脱那些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那些只善于从传统的角度、经验的角度、计划的角度,而不善于从经济的角度,创新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权衡利弊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熟悉并正确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有关经济行为的法律、纪律的评判标准。第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还必须从新时期党的根本目标这个角度来确立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目标,防止就党风廉政抓党风廉政,工作基点要放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党建设成为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坚强核心上,从严治党、全面发挥“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职能。

二、正确分析利弊、牢固树立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从而对党风廉政建设也产生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兴利除弊,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情况下,积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为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而生产力又是社会发展 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给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得到实惠,国泰民安,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改革以来的实践证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文明和好转。二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有进取性,是推动社会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内的整个党的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更强的平等性、自主性,它强化了人们的平等、竞争、监督意识,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良好机遇。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客观上要求行为的规范化、契约化、法律化、这有利于人们法制观念的形成,是推动国家依法治国和健全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强大动力,能够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的制约机制,有助于走出一条依靠法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风廉政建设也有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货币经济、商品货币等价交换的原则与我党倡导的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是冲突的。二是市场经济允许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促使一部分党员干部在利益驱动下,不能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下级和上级、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使组织纪律观念淡化。三是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客观上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中,从而使党风廉政建设 增加了尖锐性和复杂性。四是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调节手段,本身具有自发性和后发性,必须要有国家宏观调控来弥补。当前市场经济还在发展过程中,新旧体制正处于转换、交叉时期,法制还不够完备,一些问题、政策的是非界限不清,监督和管理上薄弱环节及漏洞还很多,这些都增加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三、积极研究对策,标本兼治,把党风廉政建设逐步推向深入

1、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江泽民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还是防范腐败问题、防止和纠正用人的不正之风,都要坚持教育在先”。实践证明,搞好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党性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按照江总书记讲话精神,在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同时,要努力教育我们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不断树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改革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信息观念、效能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保证我们的党员干部走在改革前列,站在发展的潮头。党内教育中还要注意抓好典型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树立大胆改革,清正廉洁的典型和榜样,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严于律己的表率作用。

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党风廉政建设一靠教育、二靠监督、三靠法制。加强廉政监督、健全制约约束机制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一环,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摆正搞活经济与监督的关系,防止出现几个误区:其一就是监督至上、机械割裂的误区,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监督检查与发展经济割裂开来,就监督而监督、监督至上,对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认识不足;其二就是相互对立、水火不容的误区。认为要搞活就不可能廉洁,要廉洁就不可能搞活,经济要上监督要让。把发展经济与监督制约对立起来,放在了水火不相容的位置;其三就是“重活轻廉”的误区。有人把监督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片面理解为要想搞活经济政策上必须放宽、纪律上必须松绑,强调搞活而忽视廉洁。认为“纪律越松,企业越活”,只要经济上去了,廉政也自然会上去。其四就是“只廉不活”的误区。有的把一些属于正常范围搞活经营的手段,也看成是腐败行为,束缚了大家的手脚,使企业僵化,缺乏活力。造成宁可不活,不可不廉,不越雷池一步,缩手缩脚的局面。这些误区的存在,势必会影响经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也势必影响监督制约机制的形成和效果。

3、严肃查处违纪案件。查处违纪的党员干部,清除党内的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最后一道防线。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的组织,特别是执纪执法机关要深入到改 革发展的实践中,要站到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充分发挥监督监察各项职能,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千方百计摸清和研究新形势下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办案水平,突破大案要案。要防止查处案件中的偏宽偏松现象,通过严格执纪,直接体现党和政府惩治腐败、保持廉洁的决心和能力,形成对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的强大威慑力,要把办案工作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格局中去考虑和把握;把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作为查办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特别注意查处那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群众最痛恨的腐败问题。发挥查办案件工作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充分体现办案工作的综合效应,特别是在治本方面的建设性作用,促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只有扭转消极腐败现象蔓延的趋势,才能取信于民。

篇11:加强高校学生党校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从实践角度思考高校学生党校教育在新形势、新要求下的开展,通过对党校原则的把握,加强党校建设的方法,提出一些改进与创新的建议,以促进高校学生党校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校 制度建设 观念创新

随着十七大以来,随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贯彻实施,高校党校作为培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课堂,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阵地,要适应新的政治形势与社会挑战,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都必须有所突破,才能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有所作为。坚持规律,把握原则

1.1体现政治性。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锤炼。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也必然是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属性。党校课程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政治性,通过党校课程教学,不断培养和锤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从而为其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奠定思想基础。

1.2富于科学性。高校学生党校课程体系必须仅仅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工作,通过对党校课程的科学设计,力求从党的基本理论、端正入党动机、大学生成长成才等不同维度,使党员和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努力奋斗。

1.3力求实效性。实效性是高校学生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目标。在党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要力求取得实效。切实使党校课程体系成为对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有效教育和管理的工作途径,使其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奉献意识。加强投入,推动党校的阵地作用。

2.1高校党校要保证学员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因此,高校党校要加强自身建设,在建立和完善党校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几个方面下工夫。围绕这些方面,要着力解决好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必要建设,力争不断提升党校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增强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使之真正成为学校党建的坚强阵地。高校党校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党校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党员想进党校、爱听党课,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党员的人格境界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技术拓宽党校教育的时间、空间和教育层面,使广大学生党员在形象生动、富有时代气息的教育教学中接受熏陶、提高素养。

2.2全方位、多层面建设高校党校

从根本上说,高校党校建设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既要在党校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物质保障等方面下工夫,又要在培训内容和教材建设、教育方式方面进行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改革;既要重视教学和科研的开展,也要注重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培育;既要在教学场地、教材设备等硬件方面增加投入,紧跟教学需要,又要在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学员选拔标准等方面做出相关调整,以提升党校的形象和实力;既要在内涵建设上有所作为,又要在凝练特色方面开拓进取。此外,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要求,我们应该努力将党校建设置于历史和现实的宏大背景和校园文化环境中,着力推动和谐校园文化与党校建设的交融,充分认识到这两者的良性互动关系。2.3注重培育和谐的高校党校文化 高校党校作为“校中之校”,也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集中地和辐射源。要大力倡导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和精神,努力创建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并能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党校文化。健康高尚的党校文化,可以成为一种促动因素和激发动力,推动人们积极进取,激发师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使命感。

2.4.加强对高校党校的经费投入和物质保障

经费的投入和基本设施的建设,是党校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在经费投入和教学保障方面,党校教育应享有与其他教育同等的待遇,在许多方面甚至应该更优。学校财务要把党校的正常经费列入财务预算,并拨相应的专项经费来解决教学设备、教材建设、科研项目、图书资料的问题,为党校开展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5.加强高校党校的制度建设

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积极有效地推进党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是高校党校实现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用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努力体现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特色和风格,争取实现党校建设的规范、有序、顺达、和谐。要充分发挥党校教育的透明化和规范化特点,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来凝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使党校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序畅达,最终确保对学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全面教育。加强创新,不断提高党校教育水平3.1在教学观念上创新

高校党校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对学员倾注关爱和支持,倾注理解与尊重。要一切从学员的实际出发,尊重学员的想法,了解青年的特点和心理,倾听他们的需要和疑惑;关注学员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开发他们的价值和能力,激发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在强化功能上创新

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培训领域、增强培训力度。在巩固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其实还可以继续拓展培训领域。如开办“青年干部培训班”及“大学生走向领导人才培训班”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周围党群机构联合组织培训,更好地服务于党建工作。比如与企业、社区合办团干部培训班等。这不但拓宽了培训领域,也大大提高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在培训内容上创新

创新高校党校教育教学内容,应该突出“有用”和“管用”。即应该使学员感受到参加党校培训不但思想上有收获,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从学员认为最感兴趣、最受关注、最易困惑且最为重要的问题入手,然后针对学员的不同培训层次和深度,结合现在的形势教育需要,为学员“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

3.4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创新

为了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体现出党校的纪律性和严肃性,我们要结合高校实际,在党校的具体规章制度上进行创新。要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治校制度,切实细化有关党校工作的制度要求,规范党校日常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不同培训层次的培训班的教学大纲,以及相配套的严格而又完备的教学管理规定。尤其对学员报名选课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考试制度等作了严格规定。通过严格执行,增强了学员学习的外在约束力,可以有效地保证党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总之,高校党校工作在坚持党的政治导向性的原则基础上,只要不断创新,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一定会大有作为。

上一篇:美丽的香山作文500字下一篇:小学作文:护蛋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