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2024-07-07

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精选11篇)

篇1: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实现伟大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

从党的十八大到全国两会,“中国梦”成为国人的热议话题,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最强音!那么如何才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和学习心得:

中国梦需要实干,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构筑,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要有实干精神。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素养与能力。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凡事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锤炼意志,成为中华民族最有力的建设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习主席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从实干做起,坐地空谈说不出成绩,指手画脚画不出业绩,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需要实干精神,以实干之基托起中国复兴之梦。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梦想,贵在坚持,尽己所能必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所收获,不管成功与否,梦想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在胜利的曙光面前,需要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托起自己的人生之梦和粮食梦。用中国梦打牢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历史责任感,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的新一代储粮人。为加快建设物资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努力推进储备粮管理事业科学发展。我深深体会到为确保储备粮安全,只有在自己本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仓储一流,应该主动思考,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攻克工作难题;应该勤奋工作,不断完善本职工作,努力为推动科学储粮技术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党员,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仓储业务技术的能力。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工作实际,我认为,首先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信赖党中央,拥护党中央,认真学习新党章、规章制度,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对照自己和鞭策自己。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带头学习,带头为仓储事业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谋划本单位今后奋斗目标和追求粮库梦想。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实现十二五粮库创新发展的宏伟蓝图,是 每位干部员工共同的梦想。

2015年1月15日

篇2: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甘孜州畜牧站张永成实现中国梦成为国人的热议话题,也是当今社会的时代最强音。那么什么是“中国梦”呢?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中国梦的定义可以看出,中国梦的主体就是人民的梦。如何才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呢?现在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事实证明得出来的,也是现实基础。

第二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大局出发,克己奉公、辛勤劳动、要反对浪费,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我们要增强坚韧不拔的精神,要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要始终埋头苦干,锐意进取,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自己心中的梦而不断奋斗。第三就是要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要凝聚中国各民族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锤炼意志成为中华民族最有力的建设者,用中国13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发挥这自己的能量、付出辛勤劳动、凝聚广泛智慧,只有实现了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小的梦想,才能够汇聚成民族的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中国梦的宗旨就是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出来的。

中国梦是复兴之梦、发展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在思想上,要不断加强学习。

篇3: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理想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人们的向往和追求, 这是理想的实质;现实生活的可能性发展趋势, 这是理想的科学性所在;人们对未来发展的形象化构想, 这是理想的具体表现形式。

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它具有如下特征。

(一) 超前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理想属于人类的精神现象, 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关系的产物, 由其决定并受其制约, 因而具有时代性。 然而, 理想并非眼前的现实, 而是以未来作为目标, 是对自我及社会发展前景的构想, 因而又具有超前性。

(二) 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理想首先表现为个体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反映的是个人的需要, 但是任何个体都不能脱离社会组织而独立存在, 必然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所以, 人生理想又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二者互为前提, 互相依赖。

(三)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理想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断, 如果脱离实际、不合规律则成了幻想或空想。 也就是说, 理想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 有着实现可能的向往和追求。

(四) 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统一

由于个人社会地位、政治观点、职业素质等不尽相同, 决定了人们的理想也不尽相同。 就理想的多样性而言, 按其性质划分有科学的和非科学的, 崇高的和渺小的;按其内容划分, 又可分为社会理想、政治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等。 就理想的层次性而言,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

二、理想的功能和作用

(一) 导向功能

五四时期, 李大钊曾谆谆告诫青年:“青年啊! 你们临开始活动之前, 应该定定方向, 譬如航海远行的人, 必先定个目的地, 中途的指针, 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 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 ”他在这里所强调的, 就是理想的导向功能。

所谓导向功能, 是指理想在指导或引导人们思想、行为方向上的作用。 理想之所以可以导向, 是由理想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理想作为人们的奋斗目标, 一旦确定, 就成为人们的前进方向, 并对人们的活动方向发挥定向作用。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虽然并不是一举一动都有明确的目的, 但人的一生不能总是漫无目的的。 理想的导向功能表现在, 它能使身处困境中的人不迷失方向, 从而一如既往地向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 使顺境中的人保持清醒, 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既定目标。

理想的导向功能可以帮助人积极地设计人生, 使其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具备理性指导。 理想的导向功能对人类影响的时效性较长, 崇高的理想会持续影响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二) 激励功能

理想是人生自我实现的目标, 蕴藏着强烈的意志力量, 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拼搏进取的动力。 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方志敏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彰显的都是理想激励作用的巨大正能量。

198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最强调的是有理想。 ”

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在这个共同理想的激励之下, 我们党团结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

(三) 人格完善作用

人格不仅具有自然属性, 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理想人格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 个人自身及个人与他人、社会、自然等各要素关系中体现出的整体形象。 人格作为个体生存形态的直接反映, 具有现实性、理想性, 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于理想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征, 因此不同的人可能理想也会不同, 进而导致不同的人可能会形成不同的人格。 共产主义理想包含理想人格的价值标准, 共产主义的人格要求是: 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精神, 坚定的个人意志, 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精神, 神圣的历史使命感, 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 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 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人抵御诱惑和考验, 有助于人格完善, 促使其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

三、理想的选择与追求

2013年3月17日,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又为我们理想的选择与追求指明了方向, 即不论每个人的个人理想如何, 我们都应该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体来说, 对于个人理想的选择与追求, 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 加强理想教育

认真抓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教育, 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理论修养和理想境界。

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没有真学、真懂。 只有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深学透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 才能够提升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想的辨别力, 增强对各种封建迷信和腐朽没落思想的免疫力。

理想信念等似乎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非常现实, 时时处处在人们的行为上体现出来。 尤其是对于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 是否具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归纳为四个能否: 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 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对照上述标准, 我们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针对教育客体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 用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 这既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 又是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要求。 对于全体党员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既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要求, 又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引导人们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及最高理想有机结合, 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努力为社会释放正能量。

(二) 严格科学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理想教育的必要条件, 通过把理想教育中对教育客体素质要求的规范化、制度化, 使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可以更好地促进理想教育目标的实现。 理想教育和科学管理应该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通过科学管理, 使教育客体在接受理想教育过程中“内化”的因素“外化”为行为习惯, 从而增强理想教育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 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要解决上述问题, 仅仅靠加强理想教育提升个人觉悟是不够的, 对于不能自觉“自律”的少数人, 必须依靠严格的管理使其受到“他律”, 最大限度地避免或者减少教育效果被打折扣。 从一定意义上说, 纪律既是科学管理目标, 更是科学管理的手段。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 1948年11月,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题写“军队向前进, 生产长一寸, 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 一靠理想, 二靠纪律才能团结和组织起来。否则, 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 ”党的十八大以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加强纪律建设,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重要的位置。

我们应该通过加强理想教育, 最大限度地激发并弘扬人们的正能量, 同时也不忘运用科学管理, 尤其是要切实加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方面纪律建设, 及时纠正偏离社会发展正确方向的错误言行。 对于党员来说, 就是要时刻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纪律“底线”, 坚持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道德“高线”看齐。

(三) 优化教育环境

教育客体正确思想或错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与外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理想教育的外部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对教育客体产生重要影响,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等, 就是这个道理。 只有着力消除外部环境中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方面的消极影响, 才能营造理想教育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是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当历史环境没有提供选择某种行为的客观可能性时, 如果要进行选择, 也总是在不由人的独立性所造成的一定事物中间去进行选择。

当前, 在某些地方和单位, 用人不当。少数领导干部视制度、规矩为橡皮泥, 想拿捏就拿捏。 在这样的风气和外部环境下, 理想教育的效果肯定会遭受消极影响。

为了营造理想教育的良好外部环境, 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老老实实做人, 不做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的人, 努力做一个高尚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认认真真学习理论,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 恪守修己正身之道, 遵循干事创业之要,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以优良的作风践行远大的理想。

没有远大理想, 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 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真正的理想是明天的现实, 更是今天的行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为之不懈追求。

社会环境是平台、是舞台, 需要人们自己去搭台。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沓纲领更重要。 ”我们应该牢记理想的客观标准, 以实际行动为环境的优化出力, 为理想的实现出力, 为社会的进步出力。

参考文献

[1]秋石.革命理想高于天———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求是, 2013.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7, (1) .

[3]张墨宁.理想需要制度和社会的德性.南风窗, 2013, 20.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4, 6, (1) .

[5]江金全.共产党员必须遵规守矩.中国纪检监察, 2015.4.

[6]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学习研究, 2015.9.

篇4: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一、七届二中全会与“两个务必”精神的提出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隆重举行。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作了极其精彩而又富有长远预见意义的报告,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经典篇章。

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特别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报告的最精彩篇章在于其最后一部分。当时,由于解放战争以超出预期的速度取得快速胜利,毛泽东在报告中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的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及时地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干部的主要危险。他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逸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增长。同时,我们党即将执掌全国政权,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暗藏的敌人和企图靠投机获利的资本家都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腐蚀我们党的干部。正是在这種背景下,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他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思想是对李自成农民革命军攻进北京后,被胜利冲晕头脑,最终失败这一深刻教训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更是对共产党人执掌政权后的要求和约束。今天,“两个务必”思想依然是保持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与纯洁性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于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走向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启示

1.戒骄戒躁,敲响历史警钟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两个务必”思想,意在提醒全党不能被刚刚取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这一告诫在今天依然具有振聋发聩的重大作用。

翻开中国历史,大胜利带来大骄傲、大骄傲带来大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始皇帝骄奢淫逸,刚愎自用,终二世而亡。隋王朝也同样二世而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代王朝的更迭,揭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道理。

从我们党的历史看,骄傲自满同样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敌。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的演讲中就提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以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但我们必须要时时重温“两个务必”思想,保持头脑清醒。要看到我们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要看到我们党今天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与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全体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继续发扬我党长期以来所保持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绝不能因为骄傲自满、贪图享受而脱离人民群众,最后导致人亡政息。

2.艰苦奋斗既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优良工作作风,也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法宝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思想,可谓远见卓识,目的是为了警醒全党,在夺取政权后,各级领导干部要继续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始终坚持党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践证明,在此后60多年的执政历程中,“两个务必”始终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

同时,艰苦奋斗还是党员干部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忘记“两个务必”思想,不想再过艰苦生活,而是图享受,最终身败名裂。1951年,因贪污而震惊全国的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行署专员张子善,就是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所说的被“糖衣炮弹”所打败的人。他们忘记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忠告,不愿艰苦奋斗,不能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最后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今天,我们党内的一些党员干部在这个问题上依然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现在工作和生活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有的铺张浪费,奢靡无度;有的得过且过,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导致“四风”泛滥。无数事实证明,一些党的中高级干部革命意志衰退、大搞权钱交易,直至走上犯罪道路,成为人民的罪人,无一不是从放弃艰苦奋斗思想,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一些人正是看准了我们党内少数党员干部不想过艰苦奋斗的生活,不惜用各种手段投其所好,最终达到拉拢腐蚀的目的,教训极其深刻。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同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党员干部,是难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今天,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当年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时的形势极为相似:巨大的胜利与考验并存。一方面,是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面临的内部深层次矛盾、问题和外部的严峻复杂形势,也是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多些危机意识,少些“盛世心态”;多些群众意识,少些做官观念;多些艰苦奋斗,少些安逸享受。归根结底,要牢记和实践“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党的政治本色。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不断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困难所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篇5:青年实现伟大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

一个伟大的国家要想实现富强,需要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要想实现复兴,需要梦想;全体华夏儿女要想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样需要梦想。XX年11月,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今年三月,在第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进一步指出:“‘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也是青年的梦。

在实现伟大中国梦想的征程中,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理想信念,勤于学习,勇于担当,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在伟大社会实践中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实现价值。

一、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切成就都是在伟大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们年轻一代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时刻听党指挥、听党召唤,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争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争取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二、勤奋学习科学知识和中华优秀文化,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任何伟大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勇气和热情,还需要文化知识做支撑。我们青年人要想实现中国梦更需要学好文化知识,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成就梦想所必须掌握的法宝。“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年轻一代要勤于学习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学习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精华,坚持用科学知识丰富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社会的进步靠创新,国家的发展靠创造,我们当代青年还要自觉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复兴才有希望,我们的伟大中国梦想才会顺利实现。

三、弘扬中国精神,勇于担当时代所赋予青年的崇高使命和责任。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我们年轻一代一定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担当实现伟大中国梦想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爱国奉献,奋力拼搏,努力在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做先锋、立新功、创新业。

四、坚持走群众路线,真心实意拜人民群众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做人民群众的好学生。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一定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拜群众为师,甘心做小学生,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扎下根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听听群众怎么说、多问问群众怎么看、多请教群众怎么干,认真学习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的经验和智慧,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五、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实现青春梦、中国梦。实践出真知,实干出成绩。祖国的广阔基层是大有可为的舞台,我们青年人要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基层去,到艰苦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基层一线经受社会实践的考验和挑战,砥砺品质、磨练意志、锤炼作风,在实践锻炼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实现新梦想。

篇6: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最近,我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从而对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都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和感知。

“中国梦”是什么?各人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作为一个林业人,我的中国梦就是“山清水秀地干净、天蓝气爽居宜人”。

一、“中国梦”是绿色xx之梦。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xx在全省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和全市“六大兴市计划”中的目标定位,把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科学发展、跨越追赶”的工作基调上来,统一到实施“工业提速、农业转型、城镇上档、三产升级”发展战略上来,统一到“123”追赶路径上来。

xx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地处长江上游北岸的涪江与嘉陵江流域分水岭中段,位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显要地段,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森林植被,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森林面积达到70万亩,森林蓄积量2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0%,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40亿元/年,年释放氧气56万吨/年,吸收二氧化碳1700万吨/年。到2020年,森林面积达到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森林蓄积达到300万立方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50亿元/年,年释放氧气64万吨/年,吸收二氧化碳1900万吨/年,有效提高空气质量,极大地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达到中等发达地区水平。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实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林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青花椒、核桃、香桂、茶叶、速生丰产用材林、工业原料林、乡村生态旅游等林产业、民生林业、生态林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现代林业产业基地达到20万亩,林业产值达到16.2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1852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以上,成功创建现代林业重点县。

二、“中国梦”是绿色中国之梦。

2009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对林业作出了“四个地位”的精辟概括,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林业的“四大使命”,明确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中国政府承诺: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为此,我国需要:一是继续加强植树造林,严格保护森林,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确保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我们必须按照《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实施国土生态安全屏障战略,构筑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实施国家木材和粮油安全战略,保障林产品有效供给;实施固碳抵排战略,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实施增绿惠民战略,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实施繁荣生态文化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着力构筑十大国土生态安全屏障: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沿海防护林屏障,西部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屏障,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珠江流域生态屏障,中小河流及库区生态屏障,平原农区生态屏障,城市森林生态屏障。

重点培育十大主导产业:林产工业,木材及其他原料林培育,木本粮油和特色经济林产业,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林业生物产业,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产业,沙产业。

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加快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提升林产工业,发展林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十二五”期末:完成新造林3000万公顷、森林抚育经营(含低效林改造)3500万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20亿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森林蓄积量达到143亿立方米以上,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力争达到84亿吨,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初步形成,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更趋合理;生态文化体系初步构成,生态文明观念广泛传播。基本构建起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三、“中国梦”是生态文明之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代会报告中少见的这种动情的叙述方式着实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

“美丽中国”目标如何实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造自然、战胜自然曾经是家喻户晓的口号,然而发展中日益显现的问题使我们明白了,人定胜天只是一句豪迈口号,要生存,必须保护自然。我们强调,不仅要保护自然,还要尊重自然,我们更急切地希望修复遭到破坏的自然。过去,我们对自然占用太多,破坏得太重,而现在,我们需要给自然以修复、疗伤的机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而且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大有可为:

一是要建设一批重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教育基地,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学校、博物馆等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丰富的单位为基础,创建一批重点生态文明、生态文化教育基地。逐步使我国每个地级市建设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或生态文化教育基地,每个县有1个地方级生态文明或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各个地区的生态文化教育基地要突出地方特色。

二是要实施繁荣生态文化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城乡绿化美化步伐,加强生态文化创作与宣传,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观念。

三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建设,建设150处“全国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在全国命名10处“全国生态文化示范基地”,50家“全国生态文化示范企业”和500个“全国生态文化村”。

四是要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城市、区、县、单位)”等活动,不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等建设,让城乡居民享受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22.5万公顷、乡镇建成区绿化30万公顷、村屯建成区绿化92.2万公顷。

五是要加强生态文化创作和宣传,及时广泛地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和林业生态建设成就。

回首中国复兴的漫漫征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代人,带领全国人民一点点把民族复兴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四、“中国梦”是实干出来的。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激励我们这一代林业人,必须脚踏实地,只争朝夕,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丰富、浸润“梦之绿”。

实现绿之梦,等不起,必须紧起来。我们要不等不靠,立脚眼前,放眼未来,全党动手,全民动员,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每一件事情,逐步集聚起强大的合力、实力。

实现绿之梦,慢不得,必须急起来。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是在中共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不我待,形势逼人,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加快建设步伐,尽早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篇7: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

随着党的十八大及今年两会的召开,关于“中国梦”的讨论和思考已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中国梦”三个字迅速点燃了全体中国人的爱国激情。我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加了总公司开展的一系列“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

通过对“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学习,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好目标,“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民族的梦,更是每一名中华儿女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寄托。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十四亿中国人正以万众一心、奋发有为的姿态和志在必得的雄心踏上一条充满荆棘和挑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四川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就是要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历史性跨越。主题教育让我们明白了我们的工作正是为了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我们用“中国梦”来指引行动,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建设四川的金融中心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将“中国梦”的真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年是我公司……,也是公司提升效能和质量水平的关

键之年。在这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中国梦”的提出犹如火种一般,点燃了我们的激情。5月中旬,在公司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第一阶段的学习培训后,全体员工真正领会了“中国梦”的实质和内涵,整个公司的精、气、神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家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金融城公司也迎来了的公司形象建设的新目标,我们将积极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公司的发展,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共同的精神寄托,需要一个公司员工认可并愿意为之奋斗的“梦想”,用这个“梦想”不断激发大家发展事业的奋斗激情,进一步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公司的“梦想”首先要与金融总部商务区的建设紧密相连。“诚信正直、务实高效、团结进取、专业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公司更是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贯彻到自己的工作宗旨中,要求全体员工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齐心协力按计划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其次,“梦想”应该是与公司司情紧密结合,自公司成立以来,在公司的正确决策指导和公司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公司的队伍发展、内外保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应该看到,我们的发展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和积累阶段,公司在队伍力量、技术能力、工作保障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只有消除这些不足,我们的梦想称得上是美好的“梦想”。另外,公司梦应该是与每个员工的个人梦想息息相关的共同

梦想。通过“中国梦”主题教育精神探讨活动,我们了解了每一位员工的“梦想”和心声。员工的“梦想”是希望公司能够健康稳定的成长,希望公司的工作业绩能为建设美丽四川出一份力,希望自己的事业发展能够得到一个更宽广的平台。这些“梦想”都与公司的发展密不可分,归纳起来,公司的“梦想”就是“团结的公司队伍,精湛的业务能力,良好的工作业绩”。

篇8:发挥主力军作用实现伟大中国梦

把握时代主题, 团结亿万职工

“在新的形势下, 我国工人运动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时代主题, 才能引领历史潮流, 坚持正确方向, 生机勃勃地向前迈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肩负着光荣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此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坚定信念、改革创新、埋头苦干,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过去五年的工会工作, 是党的十六大、工会十四大以来十年工运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展现出我国工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十年工会工作的最大成就, 就是继续探索并坚持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科学回答了“走什么样的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工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的重大时代课题。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坚持和拓展工会发展道路的要求, 深刻理解探索和坚持这条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准确把握这条道路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理论实践要求, 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历史充分说明, 我国工人运动始终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相连, 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洪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我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是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工会是党领导的重要人民团体, 要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 始终坚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创新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 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工会建设, 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作用、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作用, 奋力把党的工运事业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李建国在中国工会十六大报告中, 分析了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 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 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 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待, 坚持改革创新, 振奋精神、真抓实干, 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目标是:大力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贯彻落实, 使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保障;有效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使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切实加强维权和服务工作, 使广大职工的各项权益得到更好维护;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 使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实现上述目标, 要激发广大职工创造活力, 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立新功;引导广大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汇聚起为实现中国梦奋斗的正能量;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 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大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强化源头参与和制度创新, 增强工会工作的法制基础和制度保障;积极加强和改进工会自身建设, 打造深受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 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肩负着光荣使命。党对工会寄予厚望, 职工群众对工会充满期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22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主要经验, 突出了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 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会工作的目标任务, 选举产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 讨论通过了《中国工会章程 (修正案) 》, 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这是一次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大会。党中央对这次大会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刘云山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致了祝词, 李克强总理为全体代表作了经济形势报告, 充分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的亲切关怀, 对工会组织的殷切期望, 为我国工运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必将激励全国亿万职工和广大工会干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贡献, 谱写工运事业的新篇章。

中国工会十六大的主要任务, 用一句话概括, 就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好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个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 是时代赋予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庄严历史使命。切实肩负起这一庄严历史使命, 是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我国工人阶级就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 始终做坚持中国道路的柱石、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就要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国家主人翁姿态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充分发挥伟大创造力量;就要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胸怀全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自己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历史先进性,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 始终做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者、参与者。

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就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并不断丰富这条道路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 始终坚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就必须牢牢把握党和国家大局, 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大力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就必须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 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的多层次需求, 创新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 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 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 促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以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工会作用发挥充分不充分为标尺, 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 创造性地落实工会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 使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是最可信任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

篇9:谱写青春新篇章 实现伟大中国梦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支持,经过包括青年同志在内的全省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截至2013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9%,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教育主要发展指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教育为富民强省、推进“两个率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推进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青年始终是一支生机勃勃的重要力量。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团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青年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教育发展共前进,为全省教育事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建设教育强省的实践中,到处都活跃着青年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身影,留下了青年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足迹。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成长成才,展示了新时期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昭示着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

实践充分证明,全省教育系统青年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勤奋好学、勇于开拓、值得信赖的一代,不愧为推进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生力军和突击队。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根据中央部署,对加快全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1月7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改革推进会,明确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新时期我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思路已经明晰,目标已经确立,任务已经部署,当前的重点是抓好贯彻落实,全面深入推进。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又好又快推进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一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理想信念是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巨大动力,是凝聚力量、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当代青年要树立的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坚定不移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全体青年的共同使命。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把理想抱负与实现中国梦和江苏“两个率先”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把个人成长与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报效祖国,建设江苏,服务教育,造福人民,谱写更加壮丽的人生篇章。

二要勤奋学习,提高本领。我们所处的时代,信息化加快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类文化相互影响。今天的青年,是未来推动国家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主力军,更应当从现在起,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姿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练就过硬本领,争做栋梁之才。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主动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把学习内化为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毕生追求,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尤其要通过学习加深对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加快推广应用的趋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要主动适应我国、江苏和教育事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培养世界眼光,开拓国际视野,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要坚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王强、侯晶晶、耿高鹏等先进青年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教育、服务基层、服务发展中练就过硬本领,担负起建设教育强省、把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

三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青年朝气蓬勃,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当代青年只有用满腔的创造活力和热情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青春才更有意义。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勇敢地走在解放思想的前列,敢于探索和突破,勇于扬弃和变革,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中发挥聪明才智,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要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江苏时代精神,以争创一流的志气、敢为人先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在本职岗位上不甘落后、永不停滞、创优争先。要把创新精神和努力学习相结合,通过学习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为创新集聚能量、打好基础;要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紧紧围绕新时期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取得新突破;要把创新精神和勇于实践相结合,敢于尝试、愿意挑战、不怕失败,争做创新的排头兵。

四要艰苦奋斗,乐于奉献。不畏艰难、锐意进取、坚忍不拔、奋斗有为的精神状态和甘于奉献的思想品德,是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也是成就事业的前提。我省虽然是教育大省,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与教育发展先进省市相比,很多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建设教育强省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事业都是长期耕耘、不断积累、艰苦奋斗的结果。只有经过艰辛的努力,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才能把美好的理想化为现实。我们既要抓住机遇、积极进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促进发展,又要树立长期作战、艰苦奋斗的思想。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把胸怀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统一起来,牢记使命,勤勉敬业,埋头苦干,甘于奉献,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年,一步一个脚印,始终自强不息,任何时候都不懈怠,任何时候都不自满,任何时候都不停步,在推进我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艰苦创业,奉献青春,建立新功。

五要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青年的道德风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决定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全省教育系统青年要发扬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努力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要切实加强思想品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追求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要继续弘扬社会文明新风,踊跃投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与扶贫助困、抢险救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志愿服务,热诚关爱他人,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倾听青年心声,关心青年疾苦,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不断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尽力为青年身心健康、事业发展、生活幸福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要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共青团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关心帮助共青团干部锻炼成长,更好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省教育系统共青团组织要适应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和自身建设,更好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

篇10: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体会

宣汉县希望小学--何 虎

通过学校组织和个人学习《中共达州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的通知》(达市教党委发〔2013〕29号)、《中共宣汉县委关于在全县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的意见》(宣县委发〔2013〕8号)、中共宣汉县希望小学党支部“印发《关于在全校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希小党发〔2013〕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习实际,我对我的“中国梦”学习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思想认识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深刻领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为把伟大祖国建设好、发展好而努力奋斗。

二、努力方向

(一)、工作

1、加强师德学习

明确自己的师德职责,学习先进的政治理论知识。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

2、责任重于泰山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二)品味生活

勤于动手、勤于实践、勤于劳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勤俭节约,健康生活”的决心。

三、祝我成才

篇11:学习“实现伟大中国梦”心得体会

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注入活水,使教学常教常新。永远用心去培育学生,用爱去熔铸师魂,用心血点燃希望,用行动成就梦想,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意识到:为师者,励志当先,教师成长需要智慧,需要机遇,更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用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发扬“奔跑精神”坚持科学发展。

准确把握教育发展形势,充分认识教育难点,树立人人抓教育、个个做贡献的意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危机感、责任感,真正抓起来、干起来、跑起来,奋力推进教育奔跑跨越。

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伟大复兴,踏上教育新征程,跨越教育旧观念,飞跃教育新境界。

上一篇:计算机社团招新策划范文下一篇:浅析《红楼梦》中花袭人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