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的境界散文

2024-07-13

感悟生命的境界散文(精选15篇)

篇1:感悟生命的境界散文

感悟生命的境界散文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片渺远的天空,是一片浑厚的土地。

我们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在爱着也被爱着,快乐着也痛苦着。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年年岁岁,暮暮朝朝,我们都在茫茫人海里流连,在世态炎凉中挣扎,多少悲欢离合,多少喜怒哀乐,无计消除,又无可奈何!明知道生活是一杯苦辣酸甜的酒,却一定要品尝下去;心里懂得每一日的快乐与一夜的凄凉相伴,可依然期盼着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我们为什么要生活下去呢?生命何物?人生何物?面对生命,我们是眷恋那并不很多但闪烁着无比诱惑的快乐和幸福么?或者是因为生命既然存在就随波逐流的敷衍下去?还是因为我们心中还充满了许多动情的歌、许多痴迷的梦、挥之不去的追求和渴望呢?

与我脑海中的画面构成一幅动静相谐的氛围,将个体生命的感受和个人智慧的想象融合在一起,谱成一阙乐曲,正如我们已然经历过的不论是美丽或者凄凉、平坦或者苦难的岁月一样,在我们的心底在我们生命的过程当中仅仅是一首属于我们自己可以深切体会的乐曲,无论何时何地想起来回味起来咀嚼起来反刍起来,那种愉悦和惬意是足可以令人的心尖为之颤栗的。时间构成了生命,但时间对生命的埋葬又是多么的残酷,那些难以为继的梦想,那些曾经虔诚的期盼,似乎都在瞬间消逝。但真实的人生,不论是平凡的还是普通的,都因为你严肃而认真地活过,而变得隽永、深刻,生命的境界也因此变得高远。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他曾经活过和因为他的`“活”给世界留下过或大或小的美丽印迹,这就是生命的境界。

生命境界的高下,不在于他的地位高低、金钱多寡,而在于他对事物的态度、对生命的认识,甚至是对死亡的心态。人的认识改变,世界也会随之改变,我们就是从生命走向死亡的过程当中领悟人生真谛、不断扩展心灵空间的。心灵的空间越大,生命就越舒展,生命的境界也就越博大。每个人的生命经历是不相同的,有些人的生命是美丽和幸运的,但更多的人是平凡和普通的。要想绝处逢生,就得忍受绝处的痛苦;要想创造惊人的成果,就要承受惊人的磨难。只要我们心怀感激地去迎接和品味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子,我们的生命将是快乐的源泉,流淌出清澈亮丽的人生之河。

我知道人的命运是很难改变的,你不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自己。生命需要爱的激情,需要创造,需要多姿多彩的浪漫点缀,怨天尤人只会加重我们的失望和叹息。尽管我们苦苦追寻最终还是无法躲避死亡的圈套,但我们还要抓住生的每一个瞬间,挖掘生命的价值,能燃烧时就尽情地燃烧,烧尽了就自然地熄灭,这才是人生的真谛。我想,这或者就是一种境界了,所有的境界必须用心灵来默默体验并由心灵的感应来证实,必须用灵魂的翅膀去触及并由灵魂来过滤。

人生的美丽其实是境界的美丽,也正如花朵、树木、山泉和岩石乃至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所有动植物相同:花无绽放不能美丽,也就不会成为境界;树无绿叶无法苍翠,也就无以致其境界;山泉若无声无曲折之径,则无可领略之美,亦无境界可言;岩石不怪状嶙峋不着青苔,则无足可观,何境界之有?!

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这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前世是传说的,来生是虚幻的,生命不会再重来,过去了的岁月和失去了的事物不会再重新拥有,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今生今世,只有生命的今天和明天!

篇2:感悟生命的境界散文

每当夜深人静,准备休息的时候,我总喜欢问自己一句,“今天干了点啥?”之所以这么执着,是因为我知道生命不易,不愿虚度此生罢了。

有时候想想:我们生于斯世,还能很体面地苟存于斯世,其实真的很庆幸,也很不容易。有的人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就被剥夺了生命,有的人在花一样的季节里夭折了,有的人原本善良无辜却遭恶报,枉死城中几多冤魂。上苍给我们一次生命的机会,我们却不珍爱,岂不是太可惜了?

家庭,事业、理想、友情、健康、人生、人际纠纷,无不是我们每天都要思考的`。即使今天不面对,明天,后天,将来不知什么时候也不得不面对,所以,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许多事情,没事的时候多想想,事来了,可能就能猝然临之而不惊,否则我们天天都有意外。意外之喜,意外之悲其实都会伤人的。只有什么事请都提前想到了,历练了一颗成熟心,生命才会永远被自己掌控。

成熟心就是平常心。

以平常心面对人生中一切的喜乐悲愁,以平常心品尝生活所有的酸甜苦辣,以平常心体悟生命中全部的爱恨情仇。

篇3:感悟生命的境界散文

一、走进文本, 感知王羲之对人生、生命的思考

于漪认为, “离开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具体运用, 讨论某些问题, 不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范老师上课开始便引导学生, 举例文学世界里对生命主题的深刻思考。既铺就了生命话题探究的语境, 又启发学生急切走进文本去探寻王羲之对生命、人生的思考。进而通过学生的小组互读、阅读、讨论思考、汇总, 找出了一些表现了作者对人生以及生命的思考的语句, 分别是:“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学生找出了王羲之关于人生、生命思考的关键句, 即为课堂下一步的深入做好了铺垫, 为课堂的下一环节准备了“谈资”。而为了学生更好地把握王羲之作此思考的原因, 范老师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关于王羲之生平知识, 这段知识的补充, 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导火索, 对于文本的深入探究, 特别是王羲之对于生命的诗意思考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基础。

二、逐层深入, 把握王羲之对生命的诗性境界的追求

在进了文本, 熟悉了文本之后, 范老师带领学生就王羲之提供的生命境界进行探索。

其一:“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将自身的理想抱负放在室内尽情畅谈。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境, 可以在一个室内与友人畅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也是人生一大乐事。闻一多先生所解释的“怀抱”有“情志”的意思, “取诸怀抱”还可理解为以情志取人。与志同道合的人晤谈一室, 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兰亭宴上“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概是如此。其二:“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魏晋时代的人自我意识觉醒很快, 他们追求张扬的个性, 按照当时的背景, “放浪形骸之外”应该是“放浪、放纵、无拘束”, 是超脱世俗的, 专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不接受世俗的约束。阮籍曰:“礼岂是为我辈而设”, 钟嵘亦评价其诗作是“言在耳目之内, 情寄八荒之表”。悠远而旷放。范老师引导学生就《兰亭集序》兰亭聚会的具体体现中感受无拘束的自由思想。

在理解了自由的生命存在两层境界之后, 从文中索引出人的不同生命境界选择, 即人活在世上的两种不同精神境界追求,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下一层次的活动与思考, 既是生命意识的思考。

三、共同探究, 对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

面对文章里王羲之与雅友在兰亭饮酒赋诗, 然而, 所有与会者终究要面临一个问题, 就是结束“信可乐也”的聚会。王羲之由此虑及人生, 即是“向之所欣, 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一个充满思辨的问题引发之后, 范老师却先避开问题, 来了一段深沉、抒情的衔接。而后让学生举出相关生活例子。“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顺势带出, 进而引导学生识读王羲之关于生命的深层思考:向死而生。范老师还联系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的《热爱生命》, 王羲之为了阐明自己的“向死而生”的观点, 先对当时存在的两种生死观即“死生亦大矣”“一死生, 齐彭殇”进行了评价, 前者为“痛”, 后者为虚诞、妄作, 对后者“无所谓生, 无所谓死”的态度极为唾弃。所以这也是范老师课堂深入的一个亮点, 范老师引导学生就这样一种生命意识进行了延伸评价, 当学生回答, “这样的人情绪没有波动, 生活就如一潭死水。”“这样的人肯定没有激情, 缺乏创造力。”这样的答案明显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生命意识的重要性。

至此, 范老师已经成功地将学生从问题到解决方案上走, 也是正视生命, 尊重生命, 珍惜生命的重要过渡。如何寻找到生命的诗性境界, 于是成了课堂的最后一个节点。

四、回归本体, 用审美的态度把握人生, 诗意栖居

课堂的最后进入了比较阅读的补充环节, 借此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把握人生, 诗意栖居。从东汉曹操到东晋王羲之, 让学生了解到一代书圣在天地之间, 其生命境界超越了常规的生理享乐追求, 也超越了所谓的俗世功利追求, 而是真正地进入到纯粹的精神审美境界, 达到了人性自觉的更高审美层次。

新课程理念认为, 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教育功能, 因此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走向, 力争给学生更多更美的熏陶, 提高其生活审美高尚情趣, 升华感知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兰亭集序》教学新颖的思维出发点以及比较阅读的精心安排, 对生命审美教育极其到位, 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辨证思想的培养大有裨益。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参考文献

[1]王立科.生命美育: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J].中国青年研究, 2003 (9) .

篇4:感悟齐辛民的艺术境界

去年春节前夕,我在淄博与老画家齐辛民先生相遇。问及现状,他说现在在北京隐居创作,清静得很。我说春节回来吧,他说他对过年没什么特殊的概念,还是在那里多画些画吧,我便忽然感动莫名——画画成了他生活的全部。真正的艺术是寂寞之道,真正的艺术创作往往伴随着苦行僧式的清寂。世事纷扰,艺术家看到的是繁华喧嚣背后的生活本质,这或许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人生吧,当看惯了画坛上那些风云人物的潮起潮落之后,我们似乎更应该为齐辛民这样的埋头创作、不事张扬的老画家做些什么。于是,便决定给他操办个展览。

齐辛民小于山东临淄的—个农民家庭,早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的前身——山东艺专,毕业后分配到山东临淄文化馆工作,直到1986年才被调到淄博市书画院,圆了做—个专业画家的梦想。

多年来,齐辛民将艺术创作方向定位于大写意花鸟画,以稳健的姿态进行了持续性、多角度的成功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大写意画风;几乎在每一次全国性重要花鸟画展览山,齐辛民都有作品参展,而且每次参展作品都有新的面貌。他的作品扎根传统却不拘泥于固有的传统模式,自成面貌却不一味地重复自己,海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变化;不断地求新图变,构成了齐辛民艺术创作的基本指向和进取的原动力。而齐辛民作为一位传统功底扎实、敢于开拓进取的革新勇将,自然也越来越为画坛所认同与称道:尤其是在当今传统文化受到宁前的冲击与挑战、花鸟画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下,齐辛民在人写意花鸟画领域的探索成果与艺术成长道路,无疑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熟悉齐辛民的同行都有一种感觉:他的作品要比他的人年轻。在他的作品中,始终洋溢着一股不可遏止的青春活力和勃发的生命激情。这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真诚与投入。他在几十年如—日的艺术创作山,已逐渐超越了花鸟画的固有程式与技法,由法度谨严到无法之法,山写花鸟而写入,山写性情而写生命,使得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因其精神活力的注入而显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律动——作品中那些活泼的生灵、成熟的硕果、摇曳的红枫等等自然图景所呈现出的自信与自足、质朴与浑厚,仿佛是画家生命状态的抒写。

面对前人留下的笔墨法则和审美规范,齐辛民致力于以自然改造旧程式的创作实践。他的创作取材于自然中的花鸟世界,贯注了画家的真情实感,因此让人感觉亲切、朴实,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从他在全国首届花鸟画展中获最高奖的《朝晖》,到发表在《国画家》杂志上的《秋园一径》、《鸟语》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无不是因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质朴的表达方式而打动了观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然,画家以对门然直抒胸臆的真情抒写,找到了切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新图式。

齐辛民作画往往是放笔直取,一任激情奔泻,笔墨机放人度,形象高度概括,极具个性特征。而在画面空间关系的处理上,他往往以较大的自然场景展现,追求犹如山水画一般的开阔意境。画家也尤其强调画面的形式美,通过各种物象的有序组合,以近乎平而化的构成方式来处理空间关系,从而使作品不致流于一般意义上的风景画,而更加贴近了现代意义上的绘画性与形式美。

篇5:感悟生命的散文

生命就像一阵风

来去匆匆

捉摸不定

有人因为它的生而高兴

有人因为它的死而痛苦

生命很宝贵也很短暂

生是上天赐予我们生存的一种权利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不要把每一件得到的东西都看做是应该的

毕竟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还很多

生命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种考验

上天是平等的

给于我们的是同一样东西

都是从零起步

不同的是我们如何应用

在有生命的道路上我们都要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和失败

因为我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因为我们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所有的所有都是因为我们的努力得来的

我们要学会珍惜

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要用快乐的心去生活,去度过

才不会辜负上天赐于我们生存的权利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我们有一颗向上的心

还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呢

只要笑一笑,没什么过不了

笑是我们生活当中人与人沟通的一种语言

篇6:生命的感悟的抒情散文

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成了每个人心中几十年挥之不去的阴霾。曾经美好的家园在颤栗中变成废墟,曾经美丽的生命在瞬间停止了律动,我们要恶毒地诅咒上天:为什么要残忍地夺去他们对生活最真挚的期盼,为什么要让那么多幼小的生命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为什么……我的骨肉同胞在那一刻经历了怎样的折磨,尽管我们远在异地他乡,但我们的`心一刻也不能平静。逝去的兄弟姐妹,愿你们一路走好,我们会为你们永远祈祷。我们更为劫后余生的手足同胞致意,让我们一起努力重新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开始一次新的生活轨迹。

既然一个瞬间能摧毁我们的家园,能夺去同胞的生命,我们就不要在祈求上苍的怜悯,我们要和它抗争,和它搏斗,从那一刻起,让我们坚强起来,只要我们的身体还有一丝温度,我们就要努力让血液流遍全身,只要我们有一阵心跳,我们就要勇敢的站立,以我们的身姿证明我们的存在。

篇7:感悟生命的散文随笔

最近我与一些战友、同窗或者朋友聊天,这些既发富又发财的同窗、好友、战友很少陶醉于先富起来的成功之中,而是喜欢回忆历历往事,这也可能是人到一定时候的一个共性,走过一定人生路程后,总想回首一下往事,哪怕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哪怕是淡如凉水的往事,也都会认真的津津有味的回忆一番。

有人说“人生如戏”,其实一点也不假,人的一生就像在舞台上演戏,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扮演的都是主角,身边其他人都是配角,每个人都会想尽办法将自己的主角演好,这就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有人说“生命是一个过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够重来;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来。”是的生命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得到了荣华富贵,鲜花与掌声;有的尝尽苦涩,受尽了苦难,到头来享尽荣华富贵的不一定寿终正寝,受尽苦难,平平淡淡的却能寿终正寝。在这个过程中,机遇与挑战、进与退、损与益、富于祸、智与愚、荣与辱、强与弱、刚与柔、难与易、有与无、生与死、胜与败,种种矛盾冲突交汇变换。人生要学会驾驭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生的海洋里始终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向前航行。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梦”。梦醒来已到暮稀之年,不管你高贵与贫贱,来去赤条条,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有两种情况是无法选择的,一种是生,一种是死,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细想起来人生百年又如何,也不过区区数日,你来到世上得到了什么?享受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很难说得清楚。到头来两眼一闭,四大皆空。

但人性就是人性,一生下来就开始奋斗,为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奋斗,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甚至发动战争,但到头来都是一个去处。有的可能还给后人留下一些东西,比如:诸子百家留下了不朽的学说,科学家给人留下了促进社会发展的结晶,就连双目失明的阿炳还给我们留下了《二泉映月》。一曲委婉凄楚的二泉映月,记录了人生坎坷,唱响了一曲生命之歌,不屈之歌。有的草木一生,无声无息的来,悄声无息的走,没留下任何东西。花开花落,春去春来,想我一生如茫茫人海中一颗不起眼的小草,走着自己的人生轨迹,追求着自己的向往,寻找着人生的精彩,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篇8:生命意识素质教育人生境界

我们今天存在一种现象,即“两极缺失的卓越”。刘易斯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做《失去灵魂的卓越》,读后深受震撼。但是,同时我发现了另外一极的缺失,那就是“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所谓“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是指在大学教师和学生中,尤其是在学生中,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都不断出现一些极端生命现象,这些现象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教育是希望人能成为最优秀的人,要求受教育者不断追求卓越。但是除了发生着没有灵魂的卓越以外,我们还发现有些人根本还没有来得及活到卓越,其生命就过早地凋谢了,这就是没有生命基础的卓越。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2期)

篇9:感悟生命的境界散文

然而,我们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却有着太多有眼无珠的“阅”,有口无心的“读”。学生往往只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阅而无感,读而不悟,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味强调阅读的数量,而忽视了阅读的本质,没有通过感悟内化文章的精髓,让文章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流淌在阅读者的血液里,提升阅读者的境界,化作阅读者的灵魂。这样的阅读,舍本逐末,买椟还珠,貌似枝繁叶茂,其实不结果实,到头来只是忙忙碌碌一场空。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创造性的解读。”“应致力于对作品整体意境形象和语言魅力的感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由此看来,新课标把感悟放在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突出位置,具体来说,笔者认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感悟创意

同样的一个故事,有人讲起来引人入胜,有人讲起来索然寡味,原因就在于你讲的是不是有风格,有创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风格,千篇一律如同千人一面一样令人生厌。美女必是貌比西施,才子一定学富五车,母亲总是满头白发,老师定然蜡炬成灰,就是落入俗套,缺乏创意。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尽人皆知,然而,大都停留在斯人已逝知音何求的感慨和惋惜而已,而林非先生则在《话说知音》一文中,劝慰俞伯牙应该继续弹奏出震撼灵魂的音乐,因为千辛万苦学来的技艺,不能如此轻易地放弃,不懈地追求必将会使自己找到更多的知音。这就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意。高中生的阅读,一定要在每一篇文章里寻找、感悟出与众不同的地方,领略文章独具特色之美。

二、感悟语言

同样的文字,不同的人把它们码放成不同的文章,就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语文之美首先就是语言之美,阅读文章首先要感悟语言。感悟语言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吕锦华的文章《总想为你唱支歌》中有一句话“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这句话本身讲了南方的精致、纤巧、脆弱、柔软,但对这句话的理解还要想到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大西北,赞美的对象是大西北,张扬的精神是粗犷、顽强、坚韧、不屈,因此,对这句话的感悟、理解、解读就要想到对比和反衬,明白其用意到底是在表现什么、突出什么。

三、感悟形象

文学作品总是离不开形象。于小说,人物就是形象,于诗词,意象就是形象。阅读,一定要捕捉形象,感悟形象,理解形象。读过了,感受了,和文章里的形象成了朋友,成了知己,才是读懂了,读透了。读过《红楼梦》,贾宝玉的痴狂,林黛玉的眼泪,王熙凤的泼辣,薛宝钗的端庄,就会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读过《三国演义》,刘备的老实,关羽的忠诚,张飞的鲁莽,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总是如在眼前。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却依然心忧天下的老人。《离骚》当中,是一位爱国忠君,竭忠尽智,虽遭谤毁却无怨无悔的文人形象。阅读,要发现形象,分析形象,感悟形象。

四、感悟感情

形象是山,感情是水,山有水才能灵动,文有情才动人。赞可夫指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变得高度有效。”要让每一次阅读教学在学生的心灵中真正留下痕迹,只有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涌动的是浓浓的化不开的亲情;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催人泪下的是至死不渝的爱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蕴含的是朋友之间的亲情。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感情、作品的感情,方是得其神韵。

五、感悟思想

文章如人,因为思想而深刻。感悟一篇文章的思想,就不会使阅读止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是走进深处、走进内心、走进灵魂。散文《门》的结尾写到:“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是啊,开门是开始,关门是结束,任何一扇门的关闭其实都是永远,直到最后一扇门——生命之门关闭以后,就是一切结束的时候,没有另一个入口,没有来生。《河的第三条岸》讲了我和父亲的故事,让人费解的是,一条河有此岸有彼岸,哪来的第三条岸?仔细体会,用心领悟,就会发现原来这第三条岸,是心灵的空间,是意愿的牧场,是灵魂的梦境,是自由的天堂,是为灵魂而活着的生存方式,是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这样也就理解了文章,读透了文章。

六、感悟人生

阅读文章,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要得之于师,得之于心。看戏讲究戏里戏外,读书讲究反观自我。其实,读书一定要有我,读书就是在读我。没有了我的参与,阅读也就失去了意义。柯灵的《乡土情结》中谈到乡土情结,不正是我们自己的人生吗?无论过多久,无论走多远,抹不去的记忆里,是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田间的野草,村边的水坑,邻里的玩笑,甚至是伙伴的战争。让我们怎能不去孝敬父母,缅怀故里?我们自己,不也正如或者将来一定会如文章所言,告别家乡,万里投荒,为了生存,寻求理想吗?于是,阅读的过程也就成为了感悟自我的过程,陶冶自我的过程,升华自我的过程。

篇10:用心感悟生命的美丽散文随笔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在你暂时放下手,或者暂时转过身的时候,你心中所有的,只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有时候甚至连这点希望也不会感觉到。因为,你以为日子既然这样一天一天过来,当然也应该这样一天一天过去,昨天,今天,明天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太阳落下去,而在它从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别了。”

“日去而月来,月去而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寒去而暑来,暑去而寒来,寒暑相推而岁生。”有多少往事尘烟流失在流逝的岁月里,有多少美丽沧桑消失在流转的光阴里,有多少有缘抑或无缘的人迎面走来而又从身边走过……是岁月让人欢聚,是光阴让人伤别。

我们只能来这世上一次,匆匆而来,又匆匆地走,爱也罢,恨也罢,平淡也罢,辉煌也罢,我们都不过是人世间的一个匆匆过客,生命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无论是王侯将相,亦或是路边乞讨的流浪汉,终究都要回归于尘土,带不走半点东西,而我们只要是曾经付出过和拥有过,便也无怨无悔了。于是,在很多的时候,我总去想,在世态炎凉中挣扎,有多少悲欢离合,又有多少喜怒哀乐,无计消除,又无可奈何!明知道生活是一杯苦辣酸甜酿成的酒,却一定要品尝下去;心里懂得每一日的快乐与每一夜的凄凉相伴,可依然期盼着每一天的日出和日落。

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年年岁岁,暮暮朝朝,我们都在茫茫人海里流连,生命就如白天与黑夜的交替轮回,无始无终。生命就如一个个音符编织成的交响曲,而且每一个音符都值得我们去用心歌唱。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这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前世是传说的,来生是虚幻的`,生命不会再重来,过去了的也就过去了,太阳不会因你的痛苦明天不再升起,万物不会因你的失意明天不再滋生,日子还得过下去,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今生今世,只有生命的今天和明天!但愿我们能然沐风雨而思天晴,经霜寒而知春暖,历坎坷磨难而百折不挠,尝悲欢离合而无怨无悔!所有的挫折磨难都能更加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所有的伤痛艰辛都更能唤起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让我们用全部的爱和痴去拥抱生命中的每一天!

篇11:感悟生命情感散文

大海!我来了,听着哗哗的海浪声觉得很嘈杂,缓缓的靠近你,好凉啊!我打了一个哆嗦,抬起头再重新审视你,你的美,你的宽广瞬时间征服了我。而我在你的面前太渺小了,小的就像一颗沙粒一样,再往前走,走进你的怀抱,我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步伐了,而你却命令海浪一次一次的想把我打到,我努力的控制着,努力的撑着,撑着……撑不住了,索性放下努力让自己沉入海底,突然,好安静啊!所有的嘈杂声都没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好舒服啊!海浪也柔柔的在给你做着轻轻的按摩!好美啊!周围的一切都蓝蓝的,真想放空自己,就这样永远远离那些嘈杂,那些纷纷扰扰。

大海向你展示着她的美好,我仿佛看见自己在大杂院时一到家门口就喊饿的愉快表情,我仿佛看到我的伊和背着我吃力的爬香山,并告诉我不用减肥时的那种满足,我仿佛看到笑笑第一次躺在我身边我流下眼泪时的那种激动,我仿佛看到在学校最困难时所有家长都说:“坚持住,我们支持你”时的那种鼓励。太美好了!但为什么也有不美好的,背叛,说谎,装无辜,那张可憎的脸,和一贯的谎言,我拼命的摇头,告诉你我不喜欢这些。你挥动着你的大手狠狠的`拍向他们,把他们拍的不见了踪影,你真好,只给我最美的,带着这些美好突然想就这样睡过去。

但就在我快要到达最深的地方时,突然听到一声音:妈妈!妈妈!是谁在叫我?我抬起了头,看到我的女儿叫着妈妈向我跑来,再一看我那年迈的老母亲也蹒跚的向我走来,一个是我生命的延续,一个是赐予我生命的人,他们还需要我,我怎么你如此自私,如此懒惰!我怎么能只顾自己的感受而忘记了他们,还有我的朋友,我的学生,他们都在等着我,等着我回去上课,等着和我分享他们的快乐和不快乐,不行!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呢!

我深吸一口气,嗖的一声站了起来,抖掉身上不愿离去的涩涩海水,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告别大海深深的挽留,迈着大步子向他们跑去,我抱着女儿搂着妈妈,他们的身体是温暖的,暖暖的告诉我,生活还会有坎坷,往下走也许会更难,但是有他们在,什么都是值得的。

女儿说“妈妈!你不是太会游泳,怎么不带游泳全呢”是的,我忘了,他们,还有所有朋友,学生,他们就是我的游泳圈啊!在社会这片汪洋大海里,他们像游泳圈一样包围着我,时刻鼓励我,帮助我,让我不至于沉到海底去!

篇12:散文随笔-感悟生命

——读《感动人一生的100个故事》有感

在这个酷暑炎热的夏天,有两样东西让我摆脱了外界环境的折磨,享受着心灵的沐浴与洗礼:一是奋勇拼搏的祖国健儿在赛场迸发出的激情与活力;二是《感动人一生的100个故事》引发的我对生命的感悟。

一段故事,只是一个片段,正如一滴眼泪,在水的世界只是平凡的一滴,无法逃脱的是,终其一生的努力,在一些波涛翻滚中,连微波也不是,属于它的只是一滴无法回到大海的水,一滴在瞬间有了情感与信念的水。当这个片段演绎成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种人生的姿态也便渐趋展露无遗。面对时间与岁月,无论前行的脚步有无信念,无论如何去随波逐流,无论沉沦还是复苏,一切的意义都只是一种瞬间。常常让生命去面对的是来自何处,情归何处,或许想到的只是一粒尘埃。处变不惊的生命,遇险不馁的生命,无人知晓而独自灿烂的生命,不被理解依旧自爱的生命,身处绝境而九曲不悔的生命,可以超越时间,超越人生的庸常。因为,在千百次失败之后,总有一种努力不会失败,在千百次凋谢之后,总有一种繁盛不会凋谢,在千百次平庸之后,总有一种向往能够到达生命的极致。岁月如河,生命如歌。

生命在于奋斗。无论是季荷还是软枣树,无论是顽强的蚂蚱还是怀孕的老鼠,无论是山龟久久还是猎犬奥兰,它们以生命为代价的拼搏与追求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如果一切生命都不能生存于艰苦的境地,那么世界上将会有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如果一切生命都只贪恋于黝黑的沃土,它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驶环境的能力,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才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

生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活着,而在于奉献和希望中!当又一片被冷风吹黄的叶子叩问黄土地的时候,没有喧哗,只有生命的厚重和深沉,寒冷的冬天翩然而至。有人为冬天的寒冷而悲叹,有人为生命的早逝而落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和落红异曲同工,落叶也是护根。我们着眼的不仅仅是黄叶的凋落,而在于他的付出和来年摇曳满树的翠绿和希望。

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标。有的人一生不缺婚姻,却没有爱情;有的人一生不缺房子,却没有家;有的人一生读书无数,却没有思想;有的人一生为所欲为,却没有自我。故事中那个女孩儿没有双手,经历坎坷,可她却感觉“我最幸福”,我们都应该像她那样,对生命多一些热爱,少一些仇恨;多一些奉献,少一些索取;多一些感激,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进取,少一些颓废;多一些平和,少一些牢骚。摊开手掌,手中有无数条纹路,每一条纹路都象极了一条路——有康庄的大道,平坦的马路,坎坷的小道,也有泥泞的沟壑,有宽有窄,有深有浅,密密麻麻的怎么数也数不清,也无需数清他们。选择康庄、平坦的大道也好,选择小道也罢,抑或可以选择沟壑。也许走哪条道路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选择了一条道路,人生也就选择了一个方向。

生命的形式原本就是不完美的!我们都喜欢玫瑰叶子的葱郁,枝的婀娜,更爱花的妖娆,总希望玫瑰要是没刺那该多好!正如我们总是希望自己有迷人的身材,令人动容的外貌,于是有人频频走入美容院。只是白璧亦有瑕,再怎么高超的外科大夫,哪怕是顶级雕刻大师也没能塑造完美。于是,我们会说,有缺憾才

有美,走过岁月留下痕迹也不必在乎不完美。

善待生命,就像善待一朵花的盛开,用欣赏的目光;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段时光,用珍惜的姿态;善待生命,就像善待笑容与哭泣,笑的哭的样子都是生活的常态。爱过,努力过,走过,哭过,痛苦与欢笑,失意与得意,低贱与高贵,卑微与高尚,或者潦倒,或者飞黄腾达,或者……一切都为生命所拥有,一切如同四季中风雨霜雪,一切仿佛花开花谢的轮回,生命便无所谓伟大无所谓渺小,拥有的惟有本真,惟有善意,清纯若处子的对世界的爱。善待琐碎中的每一个日出日落,善待平凡,或许便是对生命的善待。

篇13:感悟生命的境界散文

“生本理念”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 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实验在国内百多所中小学学校开展后产生巨大的效果和社会影响, 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回响。然而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 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 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 得到良好的发展。“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 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 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 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与线索”, 来创造最大的空间, 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并积极营造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生本课堂”已经在我校扎根有两年之久, 作为教学一线教师, 我始终坚守着传统教学方式, 不敢越“雷池”一步。舍不得耽误课堂宝贵的40分钟是主要原因, 不相信学生的能力, 不习惯放手, 也是另一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本课堂”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我开始尝试着将“生本课堂”的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中。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生本教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老师在各自的数学课堂中, 如何有效落实“生本课堂”的理念, 让学生在课堂中展露自己的阳光生命, 我们老师任重而道远。

二、将错就错——点燃孩子创新的火花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特别是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没有成熟, “错误”会不断地伴随着他们成长。而学生犯了“错误”后往往会显得特别心虚和自卑, 如果我们老师能正确的评价, 细心的呵护, 并给与积极的鼓励, 这样不但能使“错误”变成“创新”, 更能使出错的同学找回丢失的自尊和自信。“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 只要合理利用, 让学生在没有被斥责、没有被耻笑的的民主氛围中学习, 一定能够思维活跃, 敢说、敢做、敢问, 并能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而且师生的关系也非常融洽。评价使“错误”变成了“创新”, 评价赢得了老师的“感谢”, 评价使出错的同学找回了自尊和自信, 评价犹如“星星”之火, 点燃了同学们创新的“燎原”之势。

三、勿施明示——促使孩子“蜕变”般的成长

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走上正确的学习之路, 为了避免学生做所谓的“无为”探索, 常常让学生停下“手中的活”, 打断学生“脑中的绪”, 熄灭学生“心中的想”。在“生本教育”下, 教师没有实施“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明示策略, 没有急着让学生停下, 而更偏重的是“建构”, 不是注重教师“引领”与学生“建构”的和谐统一。当学生暂时探寻不到方法时, 我们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思路, 要再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 相信学生通过自己对内在经验的提取, 结合眼前的实际问题, 一定能够寻找到解决的办法, 进而在寻求办法的过程中形成“转化”的数学思想。“等一等”的策略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 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无声呼唤, 它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加深体验, 在手指尖上产生智慧, 获得“蜕变”般的成长。因此, 千万不要轻易地“让学生停下来”!

四、善施鼓励——给孩子一个无声的“呼唤”

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 拥有着不可侵犯的人格, 表现着独一无二的个性。我们应当无条件地信任、尊重、理解每一个幼小的生命, 爱惜生命的每一项内容。不能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 是教育的失职和人类自身的悲剧。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呢?我校老师在素质教育的研究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最有效的途径是——让赏识和鼓励回到孩子身边。

篇14:感悟与境界

1980年生于河北肥乡。 2008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白云乡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邯郸市画院副院长,邯郸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主任。获邯郸市第五届文艺振兴奖 。

参展与获奖

2006年,“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法家协会)。

2007年,“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8年,“2008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获银奖·田黎明奖(今日美术馆);“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9年,“徐悲鸿奖全国中国画大展”(徐悲鸿研究会) ;“2009全国中国画年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获银奖;“当代青年画家七人展” (天津勃兴艺术中心)。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2010全国中国画年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16届亚运会全国中国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1年,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 (中国文联)。

2012年,“锦绣中原—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八荒通神—哈尔滨中国画作品双年展”,获优秀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 ”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 ”(中国文联港澳台办公室)。

2014年,“精致立场—全国第二届现代工笔画大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出版

作品曾发表于《美术》《东方艺术·财经》《美术大观》《哈尔滨日报》《画坛》《大舞台》等。

天锁的画,源于苍茫的黄土高原,却显露出一种古雅又清新的气息,将形而上诗的意象,转化为笔墨造境,并赋予了相当的深度。画面清新又内涵丰富,景色平凡但耐看、耐品。

闲暇时他喜欢翻阅宋元人的画册,惊叹于古人造境。在创作实践中寻求一种传统与当代的契合,他笔下那些平静的画面似乎叙说着画外音,而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宋元绘画的萧瑟与空濛。在交谈的过程中,他说到自己常常长时间不画画,而是读书和思考。这促动着他始终保持了深切的艺术理想和独立的人格品质。

中国的山水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他偏偏钟情于宋画,还自觉不自觉的接受其影响。也许是因为他的精神气质、艺术追求都与其相符合吧。他在继承宋画传统时,力图表达宁静、淡泊、中和的美学境界。 所以他的画面,笔墨尤为雅静,使人灵思启沃,尽涤尘襟,予人一种明净雅逸之美。画面中,每每能见到“珂雪”、“寒漪过苍塬”、“苍塬寒侵玉”等题记,可以看出他对于冬季的静寂与高远境界的追慕,一种远离闹市,钟情自然的情怀。

天锁的水墨实践价值在于对传统精神的重新解读与延展,成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切实可行、一以贯之的进行下去。通过他的画,我们可以感受到青年一代画家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悄然地进行着的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期待着他们潜心的探索。

篇15:史玉玲生命感悟类散文

史玉玲

那天,你将一枚镶嵌着红枫的项链挂在了我的胸前,并告诉我,你喜欢秋天,就像喜欢一段岁月,就像留恋一段往事,就像挽留将要流逝的青春。

其实,我是不喜欢秋天的,更不喜欢那些矗立在秋天的树,无论是什么树。这一点,你一定不知道,因为在我的眼里,五月,才是美好的季节,五月的一切都是活泼而有力量的。对五月的执着,令我疏忽了十一个月的精彩。是你,让我睁开了双眼,欣赏这满眼的美丽与绚烂。直到有一天,我静静地矗立在窗前,远山一瞬间走到我的眼前,那灿烂的金黄,那耀眼的火红,还有那斑驳的树色,仿佛一幅流行在欧美中世纪的油画,被秋天搬到了我的身边。

你说,你曾经为你喜欢的秋天,好久地静静矗立在风里;你曾经为你喜欢的秋天,跋涉在一个不知名的山谷里;甚至为了寻找心里的秋天,你沿着棘丛杂错的小路攀登。你说,肯定会看到不同于枯黄世界的风情!于是,当你的面前出现这一大片红枫的时候,你惊奇地瞪大了眼睛,“看,红枫,红枫!”谁也没有料到,在这断崖的对面,竟会藏着这样一林秋的精魂。你激动地溢出了泪花,你说,那是大手笔林风眠笔下的“秋野晚唱”,是三毛的青春在撒哈拉大沙漠里燃烧的激情„„你就那样紧紧地盯着前方,那执着的眼神里,有那么多的迷恋,就像迷恋一个青春美丽的梦。而我呢?在疾驶的车上,在二楼办公室的窗前,在铺满树叶的林荫道上,我也在寻找着秋,寻找着你所说的秋韵,那火热的青春的符号:是那化作黄蝶飘舞在风里的梧桐叶吗?是如垂暮美人残黛的柳叶吗?还是那匍匐向地面、痴情而执着的软草?在这无边的枯黄里,我听得到生命之河悄悄流淌的声音,但那低低的呜咽和缓缓地抽泣给我的心上描上了一抹黑色的悲凉,直到,这一片红枫闪现在眼前。火热的红枫呀,像燃烧的火焰,驱走了萧瑟、衰败、清寒;将滚烫的画面贴在了我的窗前。一霎那间,我听到了喧嚣的河流的奔腾,欢腾的马群的嘶鸣,青春的学子的欢呼。是从远古部落的篝火里走来的吧?是从仓颉的方字下走来的吧?是从卓文君的辞赋里,李清照的婉约里走来的吧?为什么那火红的流淌里有化不开的浓艳?是因为凝重的历史在她上边的栖息吧?是因为汉文古韵在她上边的凝聚吗?还是佳人才女满腹无处存寄的才思在她那儿诗意的寄托?我在萧瑟里读懂了勃发,在凋落里读懂了豪壮,在沉寂里聆听到了隐匿起来的激情。

你对风静伫无言,任秋风拂乱你乌黑的须发,任秋风扯动衣衫,任秋风牵来又送走一片又一片奔涌不定的意念„„在你智慧而多情的心里,这静默的红枫林与你该有着多深的默契呀?在人生的秋季。遭遇秋天的你和红枫林,都是一样的豁达与气派;激情与历练;静穆而大气。

我抚摸着你给的红枫,恍惚里,记起自己曾经恐惧的想象:在岁月的洪流里,觉得生命的河在流淌中无情地裹卷着我,不知觉间将我带到了人生的夏末。将要走近秋天的我,在心里想到了暮鸦:嘶哑的,苍凉的鸣叫唤来一轮惨淡如钩的残月;还想到了枯树:枝枯叶落,秋风中、瑟缩里,孑孓地独向苍穹。但这一叶红枫自从飘在了我生命的河流,就将我对秋的恐惧悄悄地驮走了。

面对这燃烧的红枫林,你微扬你那睿智的额头,深邃地望向宁静的天空,你轻轻地说:“生命是一种创造、一种拼搏、一股永远涌动着的坚韧的力量,一种自古以来便扭凝成的不肯低下的倔强!只要生命尚存,就有责任去追求,去渴盼,又岂能去得那样匆匆,那样简单,那样丝毫不把人世间的风尘眷恋?难道就从未见到过一次人性灵光的闪烁,感到过一次人世的关怀的温暖?”

人生是一条长河,在日月的河里,我搭乘上你给的红枫之船,解读你曾解读过的日子。我知道,在平缓的河道口,即使一叶轻舟,也可轻巧掠过万重青山;但人生的河流也有湍急的时刻,这时,就需要你给的红枫之舟摆渡我焦虑而彷徨的心灵。那汹涌的波涛、飞溅的浪花虽然也打湿了我的衣衫,令我忐忑地、惶惶地凝目这红枫在险峰浪尖的颠簸,但我读得懂颠沛与险峻的全部内蕴:人生很多意义,诠释在风口浪尖冲浪时激情里。

其实,你也有疲惫与脆弱的时候。记得,在你的描述里,你曾经说过:经过了一段长长的路,回过头来,面对着沉重的恩恩怨怨,想到前方还有如期而至的风寒,你曾经想疲惫地倒下去了,那种舒服的释重感,令你想永远这样下去,再也不想起来了,但你还是咬牙爬了起来!你听到一个声音在向你呼喊:“你倒下了,因为你曾是站着的!”是的,你曾是站着的,你还要站起来,因为你的心在被一种关于生命的哲理激动着,在倒下的一瞬,你感到了一种生命被充实的喜悦!

我呢?面对着像飞矢一样消逝的十几个春秋,看着双手握紧时空空的拳头,我曾经在一个个秋风敲门的日子里闻到腐烂和衰败的气息。看着衰草蔓延向天边,看着秋雁飞向江南,觉得如果就这样静静地坐等黑夜,慢捱白昼,摸着岁月河流里的石头徘徊在河口,盯着太阳慢移的影子,数着星星摇摆在夜的天幕,就这样与童年的某张照片一起慢慢地褪色、变黄。那么这种平静的绝望会弥漫了自己所有的生命。于是,我倔强的性格执拗地化作犁铧。不允许我让生命的原野荒芜。

是啊,你也说过,只要生命的车轴没有断裂,你就会一圈一圈转下去,碾下去,不管它会如牛车一样吱吱呀呀地呻吟,还是如箭矢一般飞速而过„„

面对红枫林,你大声疾呼:红枫林,告诉我,为什么你红得这样浓,这样烈?丝毫不见悲凉的气氛,丝毫不见苍楚的萧瑟?莫非是你对未来生命的一种深挚的昭示,一种昭示生命的拼搏、牺牲与奉献的伟大吗?莫非你心如落日,坠下是为了明日的辉煌的再升?莫非你性如削壁飞瀑,后面的落下是为了前方顶天立地的惊世骇俗?„„ 而我呢?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只要理想还是生命的风帆,只要信念还是不倒的桅杆,风平浪静也好,惊涛骇浪也罢,我都要让自己红枫之船在人生的河流里执着航行,即使前有险礁,即使前有涡旋,成功的彼岸才是我抛锚的地点。

面对远山的馈赠,面对油画般的绚烂,我在静默的凝望里阅读富有意蕴的秋天:该衰败的败了,该腐烂的烂了,但在衰败与腐烂的近旁就有灿烂的笑颜、燃烧的激情、滚烫的梦想和火热的宣言„„人生就是左边或右边,我一路彷徨在没有路标的跋涉里,左边右边的摇摆,现在呢?我终于被红枫牵引到了右边:抛掉彷徨,舍弃摇摆,用灿烂、燃烧,滚烫和火热的语言描绘自己人生的秋天。

从沉重的风尘与凡俗走来,面对悲怆的生命,你难以排解心头的困惑,在与红枫林默默的对峙里。你默默地低问:红枫林,告诉我,我的沉默是否晚了一个很长的季节?你是否会嗫嚅我到了这般时节才这么想,这么说?

沉默里,你理解了红枫林火红的言语,你澎湃的激情,难以遏制的热望使你难以停止自己走向红枫林的脚步,于是,你热切地传达你皈依的决绝: 红枫林,告诉我,你是否会接纳我这片不起眼的落叶,成为你怀里千片万片中的一片,成为红叶燃成的秋天的音乐中的音符的一个„„为了你的接纳,我要拼搏。一直到生命的最末季节,我仍要用我微弱的生命之音去歌唱,歌唱世界歌唱生活。在生命最后延续的几秒钟里,我的梦随着千片万片红叶在寒风中降落,看着自己被雪和泥埋住„„等到了生命轮序的下一个季节,那一个在春的枝头含笑吐绿的希望之芽——便是我!

我知道,在你的呼唤与追问里,在你的向往与皈依里,有你对生命的全部热爱。你的精彩是因为你懂红枫,你能读懂一片红枫,你能读懂一片红枫林,读懂生命。

那么我也化作那红枫林中的一枚叶子吧,跟在你的智慧后边,我一路走在火红里,不再灰暗„„

已经发表于2011年5月《山东教育》

泰山听涛

史玉玲

自一号来到泰安,我深居简出,自有学习时间紧张的原因,其实,对泰山脚下这块土地的敬畏也使我的脚步变得迟疑。并不是像在别处走得那么随意。五号的早晨,四点刚过,再也难以入眠,好像有股力量在某个角落将我的心灵呼唤,隐隐中还有涛声在耳边隐隐呼啸而过。

在晨曦里,我和其他的三个同行的姐妹一起向着泰山的方向走去。一路上,肩上背包的匆匆行人大致都是向着泰山的方向摆下一个个虔诚的脚印。走了大约三五分钟的光景,只见前方伫立着一位使者,宽宽的衣袂在风中猎猎有声,那一脸的沧桑里难掩儒雅气质,粗犷里又有一段简洁与蕴藉的韵致。就那么一个深邃的眼神,从明朝嘉靖年间望到今,将我游离的眼神,驿动难安又漂着些世俗碎叶的心受摄到他的胸怀里。我站在他的面前,在微微的晨风里,在蒙蒙的雾霭里,在21世纪的盛世里,久久的对峙。在相向的交流里,我的桀骜硬气的表情,虚无飘渺的眼神,还有起伏难平的心绪,被一种大气的力量转化成虔诚,平和和淡定。默默里,他敞开的百年之久的胸怀吸纳了我那么多的飘忽不定的心思,将我的眼和心的视野导引向那个伟大而神秘的地方。是岱宗坊,泰山之神派出的使者,那个让所有拜谒泰山的圣徒从现实世界收敛心性,排除杂念迈入天界的使者。我一低头的跋涉里突然有被超度的皈依感。

从岱宗坊始,脚每迈出一步,都向泰山靠近了一步,远远的,我仿佛又听到了轰隆的涛声隐隐地从远方传来。五点的泰安还在黑黝黝里打鼾,而我的脚步在沥青的路上的行走犹如磨砂般传向远处去了,与远处隐隐传来的涛声遥遥迎合,一问一答。问的虔诚,答得睿智;问的敬畏,答得仁慈;问的迫切,答得从容。在这冥冥的时空中,心灵在默默的感应里与一位仁者进行着最砥砺心智的对话。那朝雾,那天边的启明星,那还在静默里悄然未醒的泰安城,那广袤的天宇都在见证着这场伟大与渺小的对话。在黑暗里,脚步对脚下的叩问,是颤颤的,是含混而迟疑的,是伴随着如牛儿在漫漫长夜反刍时发出的沉重的喘息。突然,脚觉得有些异样,含混不清的磨砂般的声音被砊砊有声的清脆,坚实取代。我的脚触摸到了泰山的风骨:石头。哦,是石块,厚厚的石块铺就的路,那厚度一下子将我卷入到了一段幽深的历史隧道:在这迤逦的石路上,透过滚滚历史的尘埃,我看到了虔敬而威严的秦皇;看到了英气逼人又满脸圣光的汉武;还看到了从恢宏的盛唐走来的衣袂飘飘、傲岸不屈,擎着酒杯的李白;还那位素喜锣鼓吹打,喧闹人群又喜欢人群散去,天地大静,一缕凉笛绕一弯残月,三五人静坐静听的张岱。那红门城墙的厚重将我逼进了那一段段与泰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历史里去了。好久的沉思被远处山凹的声声高亢的鸡鸣点醒。

穿过红门,我开始更加的脚巍巍,心巍巍。因为五点的泰山还是黑黝黝的,犹如一位缄默在黑夜里的思想者。那从遥远的谷底传来的潺潺的流水声,和着声声激越的鸡鸣,在山间雾霭里幽咽,也许这声音因为在山林间跋涉了好久才到我的耳边,于是,它们就变成了满蕴着山色山味的天籁。在黑暗里,我被它吸引的几次险些跌倒,每每惊呼一声,身体斜歪,倾斜欲倒。但都化险为夷。几次险情之后,我不再匆匆,而是斜靠路边的护墙,闭上眼睛,调息静听。于是,那隐隐的涛声又一次从遥遥的地方向我呼唤。恍惚间,我像受了一种沉默的智慧的启悟,心在这初冬五点的黝黑里瞬间豁亮:沉默,是多大的智慧呀,不需要表达,无需用语言去证明和申述什么。这亘古沉默的泰山,在无一字一言里的缄默里,铸造了一种无法超越,无法解读完结的大智慧。在一生中,无论行走在书的世界里,还是泅渡在人事的河里,抑或就这样跋涉在山水的静默里,能于无字处解读,能于无声处倾听,将有多大的修为呀。

我迟疑而缓慢的脚步追随着我的耳朵的指引,来到了閗母宫,那宫门旁的平台已聚集了很多晨练的泰安人,我站在平台的东侧看向遥远的东方,整个泰安还是黝黑而沉寂的,偶尔的一束流动的光必是那起早的市民又不知驾车匆匆驶向何处,在这匆匆的人生里,自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每天指引着我们奔走,是什么呢?那隐隐的涛声更加清晰地传来,是泰山吧,是泰山的力量吧,是泰山的威仪吧,也许都不是,就是泰山。

此时此刻,真想在这无边的山色里,在这无边的雾霭里,在这泰山的涛声里,点一支泰山烟,让指间、心间缭绕泰山的魂„„

已经发表于2011年八月《山东教育》 飞逝的叶子

史玉玲

如果有一样东西可以比喻日子,这个既靓丽的激扬,又沧桑的低沉的日子,那么,一片叶子是再也合适不过的喻体。因为,从萌发出叶芽,到追随着阳光生长,追逐着风雨沉积着肥厚,再被日月晒成薄薄的书签飘向田地这本浩瀚广博的大书,期间,那曾经渐长的憧憬,美好的向往,还有关于秋的收获的畅想,多像打我一出生就攥在手里的日子啊。

我走在秋分之后的路上,秋日的阳光还有一些烫人的温度,即便这样,我还是觉得在身体的某一个角落有冷冻的冰难以融化,这种感觉很久了。总是模糊地想寻找更加温暖的地方,或者暖和自己,或者融化自己,但过了一些有阳光的日子后,我突然觉得之前的努力很徒劳。

终于有一天,一片秋的叶子携带着树梢的孤独来到我的脚下,我才知道,秋天又来了。一年的时间总是越来越短,手里可以从容感觉的日子总是越来越少,而那些有着金属的亮度,像黄金一样耀眼的影子总是在秋日的正午穿越那些斑驳破碎的秋叶披在我的匆匆行走的身上。一层层地堆积成再也回不来的年月。专等我在某一个深夜看着幽静的夜空感喟:“日子什么时候变成了冰块,只见消融,不见增加,那些不需要温度就急遽消融的日子现在躲在某一个角落偷偷地啜泣吧,只怪我一再用偌大的空慢待了它们的小和卑微的平常。我又是怎样贪求着一个个像诗歌,像歌剧,又像小说的日子,其实,它什么也不是,就是简单的白加黑。就是这黑白的世界。

曾经的那些但凡可以见着阳光就萌生的长大的心愿就如同春季的一个草种不经意间的念头,即使没有明确地向春风承诺什么,还是得到天地雨露精华的滋养,疯了一般的生长,就像一个不谙世事,不解炎凉的孩童胡乱涂写的一张草纸,那么恣肆地自由地宣泄着生长的欲望。而走过丰腴的夏季,走过一个个青葱而活泼的日子,当秋风渐起,气温渐凉的秋分时节到来,生长让位于枯萎,繁茂让位于凋落,喧嚣让位于沉静,一切蠢蠢欲动的热烈的念想被清凉的秋意逼进了萧瑟与衰败的失语:就如同那些一夜秋雨噤口的寒蝉,就如同聒噪了一夏依然没有什么名堂的蛙声,就如同那片在风里歌唱了一春一夏的叶子,最后还是沉静地飘落„„

我从来不喜欢过分的秋风和秋意:雨淋漓着哀伤的意境,云飘逸着隐逸的清高,风收敛着飞舞的欲望。就连那片叶子,在寒风刺骨的冰冷里都有过萌发的梦想,在春料峭的刺骨里冒出牙尖,在电闪雷鸣的夏夜葳蕤出浓荫,但为什么见到秋的面庞就凋零了呢?人世也是这枚叶子吧。曾经怎样不谙世事艰难而狂妄地钻啊,冒啊,疯了似地热烈地向着一切招摇,致意。不加掩饰地疯长,就连同那善良的树荫,那诗意的旁枝的斜出,那喧哗但很简单的叶子,那沉默着又渐渐粗壮的躯干。但,还是不禁一阵秋风啊:那一片叶子,从生长的地方开始飘落,飞逝的瞬间,可曾将那个倔强的意念带在身上?

我看着风里舞动的叶子,一直觉得那其中的一片就是我手里攥紧的却又难以阻止流逝的日子。

上一篇:兄弟的扣扣心情说说下一篇:大学团委青工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