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民族服饰展》

2024-05-15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民族服饰展》(精选7篇)

篇1: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民族服饰展》

大班社会教案《少数民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少数民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调查表、PPT等

活动过程:

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

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

1.教师: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

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价值取向:通过相互学习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的调查贴在黑板上,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四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你今天介绍的是什么族?(维吾尔族)你可以从这个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吗?(在地图上维吾尔族的旁边插上小红旗,幼儿介绍)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教师:刚才这个队的小朋友介绍了许多关于维吾尔族的知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或者有什么还想要了解的?(幼儿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维吾尔族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

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绫,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动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纹是四边对称的。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边看边观察,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提问穿插的方法和幼儿产生互动

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教师领舞,幼儿学一些基本的动作)

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

教师:来看看老师准备的蒙古族的资料

服装: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女子用红,蓝色手帕缠头(回忆比较一下和维吾尔族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很多有。。

摔跤:

蒙古人还有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

勒勒车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它轻便宜骑。

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

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哎世界各地都散落着蒙古部族。

看的时候和刚才一样提问和讲解和幼儿产生互动

3.第三组幼儿代表介绍:藏族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服装:宽腰,长袖,大襟。冬天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腰前系一块彩色的花纹围裙。(刚才看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衣服你们觉得少数民族的衣服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西藏是世界上住的最高的民族,谁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个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采花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藏族传统节日采花节。传说,很久以前藏族的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西藏特产酥油茶

出示哈达这是什么?为什么哈达是雪白的?为什么要献哈达?学习献哈达的动作)

藏族同胞特别喜欢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每次有喜庆之事,远客来临,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献哈达以表敬意。献哈达也有他们的礼节,是这样献的,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还有哪个民族也献哈达的?(蒙古)那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风俗,把最珍贵的礼物和祝福去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老师,献哈达的时候送上你的祝福话。(背景音乐,送哈达)

三、结束部分

价值取向: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3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3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抽2个简单介绍,表扬幼儿勇敢)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师:让我们一起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我们的民族集体舞吧!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通过课后自己的反思,这次活动孩子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都很高,通过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认识、了解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本文扩展阅读:民族指在文化、语言、历史与其他人群在客观上有所区分的一群人,是近代以来通过研究人类进化史及种族所形成的概念。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可以有不同民族,一个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

篇2: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民族服饰展》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调查表、PPT等

活动过程:

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

1、教师: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价值取向:通过相互学习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的调查贴在黑板上,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四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你今天介绍的是什么族?(维吾尔族)你可以从这个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吗?(在地图上维吾尔族的旁边插上小红旗,幼儿介绍)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教师:刚才这个队的小朋友介绍了许多关于维吾尔族的知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或者有什么还想要了解的?(幼儿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维吾尔族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绫,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动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纹是四边对称的。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边看边观察,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提问穿插的方法和幼儿产生互动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教师领舞,幼儿学一些基本的动作)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 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教师:来看看老师准备的蒙古族的资料服装: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女子用红,蓝色手帕缠头(回忆比较一下和维吾尔族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很多有。。

摔跤:

蒙古人还有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勒勒车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它轻便宜骑。

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哎世界各地都散落着蒙古部族。

看的时候和刚才一样提问和讲解和幼儿产生互动

3、第三组幼儿代表介绍:藏族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服装:宽腰,长袖,大襟。冬天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腰前系一块彩色的花纹围裙。(刚才看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衣服你们觉得少数民族的衣服都有一个什么特点)西藏是世界上住的最高的民族,谁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个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采花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藏族传统节日采花节。传说,很久以前藏族的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西藏特产酥油茶出示哈达这是什么?为什么哈达是雪白的?为什么要献哈达?学习献哈达的动作)藏族同胞特别喜欢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每次有喜庆之事,远客来临,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献哈达以表敬意。献哈达也有他们的礼节,是这样献的,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还有哪个民族也献哈达的?(蒙古)那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风俗,把最珍贵的礼物和祝福去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老师,献哈达的时候送上你的祝福话。(背景音乐,送哈达)

三、结束部分价值取向: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3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3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抽2个简单介绍,表扬幼儿勇敢)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师:让我们一起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我们的民族集体舞吧!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通过课后自己的反思,这次活动孩子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都很高,通过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认识、了解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篇3: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民族服饰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文按上学的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 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 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本课通过各民族的小学生, 早上汇聚到学校来的情景, 和以侧面描写的手法, 描绘校园里, 学生们上课时专心、安静, 下课后的热闹, 来表现小学生们快乐的学习生活。这样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容易理解, 结合三年级习作起步的特点, 这一课的教学, 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了解课文内容, 通过品读文中的重要句段, 感受快乐的生活。并且结合生活实际, 指导学生写好两个小片段。

1 音乐导入, 激发兴趣

(1) 播放《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 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 导入:同学们,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 哪一朵花呢?

(3) 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 除了这些,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 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 根据学生介绍情况,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 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 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6) 总结:是啊, 我们的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 明亮的窗户, 宽敞的教室, 美丽的校园花坛, 还有我们在操场上留下的欢声笑语……无不勾起我们对学校喜爱之情, 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2 揭示课题, 初读课文

(1) 早晨, 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从山坡上, 从坪坝里, 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 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画出生字词。

3 趣味识字

(1) 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 游戏巩固生字。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 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 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 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4 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5 分段读议, 加深感悟

(1) 朗读第一段, 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 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结合课文插图, 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3) 四人小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 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 朗读课文这么动听, 你会怎么做?

(4) 引导体会:“这时候, 窗外十分安静, 树枝不摇了, 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句话, 用横线画下来, 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 下课了, 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 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 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 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 拿起彩笔, 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6 加深体会, 比赛朗读

(1) 学了课文, 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2) 课文写得很美, 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 先在小组进行, 再选出代表参加。

7 课后积累

(1) 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8 布置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 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我们将开展一次活动, 那么, 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该怎样记录呢?

可以用文字叙述, 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 准备和同学交流。

篇4: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民族服饰展》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任务是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即充当了“控制者”“评估者”和“组织者”,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学生被动学习。

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在说,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而实际上教师说得越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就越少,说的机会也少,课堂上教师就变成主体,唱“独角戏”。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也许短暂的沉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缺乏

由于地理条件、家庭条件等外部因素,使得民族地区学生汉语水平受到母语影响。英语启蒙时间晚,学习基础薄弱,加之没有语言环境,一味的“哑巴”英语的死记硬背更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部分学生记单词十分困难,英语教材中的短文朗读都十分吃力,用英语简单交流和写作的能力更是亟待提高。

3.教学进度安排和能力培养成为“大难题”

新课改后的主要变化主要体现为“三大(新版教材的生词量、阅读量、话题信息以及各种任务量提高的幅度较大)、两多(新教材的单元板块多,与之相应的教学步骤也多)、一高(对教师、学生要求高)”,教学中普遍出现“课时紧”的困扰。新教材的单元板块多,与之相应的教学步骤也多。听力材料趋于生活化、场景化和口语化,但朗读语速太快,口语味过浓,而且又放在阅读之前,对我们民族地区学生而言不亚于听天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面临着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处理各个模块才能更高效的完成教学进度又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抉择。

二、改进途径和方法

1.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課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变革教学理念

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更要以人为本;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大力的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要 “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高中英语教学变成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

3.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出现,使之能够主动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要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必须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主动能动性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维持,教学的下一步工作才会有意义。

4.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体现了“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全新理念。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趋势。要真正摆脱教育培养的只是一些“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社会的”畸形人才的悲剧,高中英语教学一定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尝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协作等多种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与教学有机结合中渗透教学目标,也让学生在过程中感知、内化语言的精髓,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

5.突出英语的交际性功能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不是一套死的规则,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它的交际功能。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交往情境,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真实与互动的情境中,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频繁交流,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这样活化了教学内容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乐意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越学越爱学。

篇5: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民族服饰展》

活动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初步了解常见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在游戏过程中产生对学习文字的兴趣。

3、激发幼儿继续对少数民族探索的欲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民族娃娃图片、少数民族的文字等。

活动过程:

1、自主探索:

(1)民族娃娃图片创设于环境中,引导孩子自由观察不同民族娃娃特点。

(2)个别交流:你知道哪个民族娃娃?他们是怎样打扮自己的?

2、娃娃找家:

(1)出示文字图片。幼儿看看认认。

(2)帮助民族娃娃找到自己的家。

幼儿找自己的喜欢的娃娃,讲出是哪个民族的,再送回家。

(3)幼儿互相检查核对。

3、经验提升:

(1)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

(2)少数民族的娃娃服装和我们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呢?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幼儿的生活入手,让幼儿有话可说,初步感知家,自然引入。接下来抓住幼儿喜欢帮助别人这一特点,让他们帮助小动物,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想说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课堂氛围热烈活跃;参与活动让幼儿从说到行动,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突出重点;拓展延伸训练了幼儿的发散思维及想象能力。结束环节即紧扣课题又和谐自然。

篇6: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民族服饰展》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尊重、热爱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

2、使幼儿了解几个主要民族的服饰,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服饰。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藏族、蒙族、维族、朝鲜族服饰各三套

2、电脑图片幻灯片

3、彩条、棉花、皱纹纸若干、胶水

4、民族娃娃服饰图范例,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复习有关少数民族的知识)

①、小朋友,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56)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

②、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代表性服饰,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一下你知道哪个民族的服饰?

2、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一下几个民族的服饰(出示电脑图片幻灯片)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藏族服饰。(藏族服饰的主要服装款式就是藏袍,藏袍在藏语里又叫初巴。藏装的基本特点是上身穿绸或布长袖短褂,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非常优美。外加肥宽长袍,男子下穿裤子,女子下穿裙子,外系一条五彩围裙,帮典一一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装饰品、帮典颜色相组合,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女子的头上一般都戴由多种颜色的丝线组成的扎秀。

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下蒙古族服饰――他的主要特点是身穿长袍,斜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者戴着皮帽子,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

最后我们来认识一下维吾尔族服饰――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

3、刚才我们认识了三个民族的服饰,现在有一个民族服饰展示会正在进行,那里正好展示了我们刚才认识的这几个民族的服饰,小朋友想不想去看一看。现在请小朋友排队跟我去参观一下。(组织幼儿复习刚才学习几个主要的民族服饰)

①、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藏族服饰区.(说一说主要特点)

②、这是蒙古族的服饰

③、这是维吾尔族的服饰

4、刚才小朋友看了这三个民族的服饰,你都记住它们的样子了吗?你能分清哪些衣服是搭配穿在一起的吗?我这里正好有一些民族衣服弄混了,那我现在找几个小朋友来试一试,看你能不能穿对?

小朋友,他们穿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穿完先让幼儿说一下对错,老师再评价。)

5、民族服装装饰大赛

(出示没有颜色的民族娃娃)小朋友,你们看我拿的这个图片好不好看,怎么样才能让它变好看?现在有一个民族服装装饰大赛幼儿组,邀请小朋友来装饰民族服装,小朋友想不想参加?

(教师讲解民族服装的设计方法)

这里老师先设计了几套服装,小朋友一起来看看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设计的,分图讲解设计方法。

6、组织幼儿分组设计服装(按民族)

7、教师讲评(色彩、制作手法)并请设计好的幼儿把衣服分民族展示。

教学反思

我们的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在服饰上也不例外。每个民族都有代表他们民族特征的服饰。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我国一共是由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除了我们汉族以外,还有许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服装特点。他们的服装大都色彩鲜艳,颜色丰富。

篇7: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民族服饰展》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有56个 民族,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服饰。

2、观察民族服饰的饰品、腰带、花纹,了解藏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这四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3、感受民族服装的丰富多彩和美丽,激发尊重和热爱民族同胞的情感。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藏族、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的服饰图片若干

2、根据民族服饰做的4*2的拼图材料

3、歌曲《爱我中华》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礼物,用你们的小耳朵听好!

2、播放《爱我中华歌曲》

3、教师提问:

(1)我们中国有几个民族?

(2)老师的衣服和小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民族服饰)

二、欣赏四个民族的图片,初步了解四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1、运用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从服饰的颜色、款式、头饰、腰饰、花纹图案五个方面观察:

你们看看她头上戴的是什么样子的?她腰上系的是什么?好看吗?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衣服上的花纹是怎么样的?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在幼儿的观察结果的基础上加以五个方面的总结:

(1)重点讲述各个民族的代表性特点(帮助幼儿加深认识和区别):

如蒙古族的衣服多红、黄、深蓝色,用玛瑙珊瑚等装饰,藏族的特点在于裙子;苗族特点在于银饰;维族的特点在于绣花装饰。

(2)将这些部位张贴在特点之后,使幼儿能够一目了然的感知这些服装的特点。

三、小组操作,进一步了解四个民族的服饰。

1、将幼儿分成每2~3人一组,将准备好的拼图(一个民族+其他民族的一些图片)一组一种服饰的拼图,让幼儿选择并合作拼图。

“请小朋友们和你身边的朋友一起来做个好裁缝,看看谁做的衣服又好看又完整!”

2、拼图展示:

(1)请小朋友上去展示并大概描述自己的作品;

说说你是怎么想到把它拼起来的。

(2)教师给予点评,并再次强调民族服饰的特点

“小朋友们像裁缝一样,做了这么好看的衣服!”

四、结束:教师和幼儿交流感想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看了很多漂亮的衣服,也做了衣服的拼图,而且在我们生活中很少看到的。我想问问小朋友看了又拼了图之后有什么感想?”

教案反思:

1、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作为教师,上课的时候自身没有设定好一个清晰的说课条理。尤其是到上课的后阶段,我经常内容重复,没有逻辑性,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接下来该怎么说,语言也啰嗦拖沓起来。幼儿的思维也被我弄乱??,上课的效果就不是很好了。

在上课过程中,前面时段教师可做一个“模板”,在黑板上罗列描述民族服饰特点的主要方面,条理很清晰了,教师讲了几个后,后面阶段就可以请幼儿模仿老师来讲述,这样可以促使幼儿开动脑筋思考,也可以很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2、作为延展活动的民族服饰拼图难度设计过大,不适合大班孩子操作。我在设计拼图的时候,将拼???切成12块左右,这对于大班孩子实在难度过大。有些组操作的时候,我还把两组的图片弄掉了几张,这也使得拼图游戏难以展开。虽然后来小朋友都把作品完成了,但这些都是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设置拼图环节的教学目的没有很好的达到。

3、我是第一次上课,幼儿不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我身上,在开展活动或是讨论问题的时候,我很难控制住局面,常常是他们在那里说话或是做些小动作。而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出现了问题:很少和幼儿互动。幼儿需要老师的回应才能有动力继续关注老师所讲的课,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而我就是怕小朋友的一些问题或是话语会脱离课程主题甚至引起其他小朋友的哄闹,为了“省去麻烦”,我就只采取了一些和我课相关的小朋友的回答,进而忽略了很多其他小朋友。后来我注意到,小朋友几乎没人回答我的问题了。看来,教师及时对幼儿的回应,对整个课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课程环节设置上要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的讲课难度要有提升,不能一直处于平铺的状态,既然幼儿觉得“有挑战性”对内容更有兴趣,也使认知目标能更好地完成。

5、教师指令一定要简洁明白,在开展活动前就要将要求讲述清楚,有些甚至要反复强调让幼儿有个意识。在拼图前,教师可以先示范一次,将要求讲述清楚,再让幼儿分组操作。而我当时先分组后讲述,幼儿投入到分散的游戏中,注意力就更少集中在我的话上,这也是课堂局面混乱难以控制的一个原因,也给幼儿完成拼图增加了难度。

第一次上课效果不是很好,不过我也收获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在这些经验和老师对我的帮助之下,我会有进步。

上一篇:我们赢了再反思下一篇:王维《寒食汜上作》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