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心得750字

2024-06-20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心得750字(共10篇)

篇1: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心得750字

主人公叫1900,他从小就是孤儿,是丹尼养父在弗吉尼亚轮船上找富人丢下的东西的时候,在钢琴上捡到的。

最开始,我就看到了社会地位和阶层的不同,带来的人的身份。

自始至终,人总分为服务和被服务。

丹尼和他的工友们,属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他们服务的是轮船,并非上流社会,而轮船服务的才是上层社会的贵妇人和贵公子。

工友们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他们嘲笑丹尼,收养了一个孤儿,嘲笑丹尼或许成了别人养孩子的工具,可丹尼不在乎,他爱这个孩子,孩子篮子上的纸条:TD,丹尼解读为:“Thanks danny”。

丹尼给孤儿取名为1900,教他认字。

就这样,他们俩和工友们一起生活了七八年吧(其实我忘了丹尼去世的时候,1900多大了,可以肯定的是,1900那时候没有长大),不幸的老丹尼,在一次轮船摇晃时,被掉下来的铁钩,打到了后背,三天后,去世。1900第二次成了孤儿。

因为1900是被老丹尼收养的,因此,他没有出生证明,也就是说,他本不该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一直生活在轮船上,或许,因为他是在钢琴上被捡到的,所以,他在音乐、钢琴上的造诣也许能说得通。他给给船上的人弹奏自己的作曲,人们也开始惊叹他的才华。

Tonny ,1900后来的好友,一个吹trumpt(小号,一种古老的乐器)的胖男人,在轮船上,偶然遇到了1900,成了1900的之心好友,而且,在1900死后,只有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海上钢琴师——1900,伟大的钢琴家。他一直希望1900能够走出轮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把他的才华展示给世人,因为1900值得更多人们的仰望和掌声,他的才华对于局限于轮船的演奏来说,简直就是浪费。

他把那盘母带掰碎扔到了垃圾桶里,后来,这盘母带被一个收藏家收藏了起来。

since then,他波澜不惊地生活着,可是,他早在听到女孩说,她的父亲听到了海的声音,就下定决心,要去陆地听海的声音,因为在穿上听不到the voice。

后来,战争结束,弗吉尼亚号也到了被炸毁的年纪,Tonny知道,1900还在弗吉尼亚号里,他带着那盘被重新粘好的母带找到了1900,可是,1900 refused him again.

但是,这次的拒绝和上次完全不同,上次,是因为1900对外面的世界没有安全感,而这次,是他经历了外面的世界后,对外面的世界失望了,对外面的人们失望了,所以不愿意去外面,要和轮船共存亡。他在外面的世界里,遭遇了战争,轰炸和受伤的人,他觉得世界对他而言太大了,而他只是一个会弹88琴键的普通人,世界这个无限键的钢琴他无法弹、不会弹、弹不起。

其实,给我最大启示的,还是开头和结尾,1900说的那段话,让我在最后了解了一个1900是个怎么样的人,孤单,深切孤独的人,却能把每个人心看透,但是他没有野心、知足常乐,而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恐怕就没有战争了,因为战争最早就是因为个人野心的无限大引发的,但是同样,没有野心,也就没有我存在的这个社会的一切,包括我看到的这不电影。(嗯,感觉很辩证)

所以,人怎样控制、引导自己的欲望呢?

篇2: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心得750字

“Forgive me, my friend, but I’m not getting off. 朋友,原谅我,我不下船了。”

我看见,他第一次遇见钢琴的时候。他穿过禁止通行往高级区的门,随心而动拨弄着钢琴发出优美的旋律,然后帅气地抛出一句“fuck the regulation ”后来,他就和那架钢琴融为一体了。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 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1900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的小世界,他的一生就像音乐一样,有始有终。1900最终随着船的炸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没下船。可能放在我们身上,有些人会认为自己被囚禁了大半生的孤独日子终将逝去,有些人会认为到陆上我会过得更好,有些人会认为我要去找那个女孩。可能这就是我们和他之间的区别,一个是纯粹的钢琴天才,我们是碌碌生活的平凡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坚守,在面对外面风华无限的花花世界,他坚守住自己最为看重的东西,执着着做着一个本真的自己。

篇3: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心得750字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怕是谁都没想到,集聚了“茉莉公主”和“暮光女”的动作大片《霹雳娇娃》,影后领衔演绎唯美爱情的《大约在冬季》,范伟、陈数等一众实力派飙戏的《长安道》等影片,都输给了一部21年前的老电影。

但它们却又输得不冤,豆瓣超96万人打分,评分高达9.2,“豆瓣电影Top250”中位列第13,好于97%的音乐片、98%的剧情片。

简而言之,这部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海上钢琴师》,就是影迷心中的“神作”。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意大利作家亚力山德罗.巴里科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被遗弃在船上的男婴,被水手收养,起名为1900。他无师自通拥有了超卓的琴技,无数乘船的旅人为他的音乐沉醉、着迷,他却一生未曾走下弗吉尼亚号,最终在爆炸声与火光中,与弗吉尼亚号同沉大海。

朱塞配.托纳多雷是个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而亚力山德罗.巴里科的作品也有着极强的艺术性和童话感,两者相结合后,便诞生了《海上钢琴师》这部浪漫、虚幻甚至荒诞的作品。

观众如同影片中的许多人一样,一面陶醉于旋律的美好,一面质疑着故事的真实性,并追寻探问着一个问题“1900为什么不下船?”

有一部分观众觉得他悲观、懦弱、消极,他不下船,是出于对外面世界的恐惧。养父意外去世后,没有了亲情支撑的1900便像一艘漂泊在大海上的小船,无论向哪个方向张望,都是天水相接的茫然无际。

他沉溺在音乐的世界里,将钢琴当做自己的王国,用电话与世界沟通,又将世间百态、芸芸众生化解在音乐中。

在这种以艺术为桃花源的逃避中,他可以忘却身世,主宰自己的人生。

而一旦离开弗吉尼亚号,他便与那些追梦淘金的人无二。

甚至,除了音乐无所寄托、追求的1900,根本不能像那些望着自由女神像欢呼的人一样,带着野心和欲望去开辟、征服新的环境。

所以,害怕面对这个事实的1900才终生没有下船。

而另外一部分观众的看法正好与之相反。

《海上钢琴师》是朱塞佩.托纳多雷对“美国梦”的质疑甚至否定。

这一点,从影片中诸多细节可以看出。

1900之所以成为“TD.柠檬.1900”,是被遗弃在头等舱。遗弃他的家人,也是“美国梦”的追逐者。而收养他,给予他新生命的黑人水手,与他的那些同事一样,虽然举止言谈粗俗,却有着人类最本真的美好——善良。

他们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连工作都在轮船的底仓,满身煤尘却穷而不困,笑容灿烂、心态乐观,可以从最平常的小事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

幼年时的1900,因为没有出生证明,总是躲藏在轮船底仓,但他透过圆窗望向外面的海水时,却是一张笑脸。

及至养父意外去世,他消失在众人眼中一段时间后,再出现时便拥有了高超的琴技,自此成为弗吉尼亚号上的传奇。

他可以自如驾驭各种风格的音乐,被来自各方各地的旅人们簇拥、仰慕;他观察着眼前的每个人,猜测判断他们的身份和经历;战争来临时,他用音乐去抚慰伤者……

名望地位、利益金钱,这些凡人们趋之若鹜的东西,从来不曾撩动过1900的心。

许多人东奔西走,不过是内心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1900,他已经在弗吉尼亚号上找到了最高的人生目标与理想。

而且,高耸的楼宇、纵横交错的街道、路上疾驰的汽车,就像世人心底的欲望,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其中,忘了那个初入其间的自己。

那时,再不会有乐曲自心中流淌而出,因为灵感的源泉已被欲望填塞。

所以,他何必下船?

《海上钢琴师》其实并不能当做一个“真实”的故事去看。

若是将它当成“真”,那1900身上的虚幻、传奇性,就会显得故事缺乏依据。他从哪里学的弹钢琴?弗吉尼亚号报废后,躲在船上的1900靠什么维生?为什么“胖子”麦克斯.托尼找到他时,他还能那么衣着光鲜?

但你若是将“胖子”和1900看作一个人呢?

“胖子”是现实,1900是理想,一个为了生活奔波,在挫折中被磨得灰头土脸;一个徜徉在艺术的理想之国,随心所欲、我为王者。

“胖子”会演奏1900的音乐,只有他能找到藏在船上的1900。这些,不过是因为1900是他遗落在船上的“理想”,是他内心真正想要,却为了生计不得不放弃的生活。

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所以船上、岸下不能相容。

表现在故事情节中,便是代表理想的1900自始至终没有下船。

如果从这个角度重新梳理这个故事,那该是这样的:

1900年,麦克斯.托尼被遗弃在弗吉尼亚号的头等舱,被水手收养。养父意外去世后,尚且年幼的他离开了弗吉尼亚号,开始学习音乐。

人在寒冬中,会寄盼春暖花开;人在困苦艰难中,会期盼生活顺遂。

弗吉尼亚号上那个突然就成了钢琴神童的1900,便是麦克斯臆想出的另一个自己。那个自己与真实的他完全不同,样貌俊秀、气质斯文高贵,还带着几分洒脱不羁。

他弹奏钢琴,就像操控人生,娴熟自如、无所不能。

他看透了人间情态,人心所求,唯一能引动他心扉的,是给予他灵感的“缪斯”(那个促生了片中经典单曲的农夫女儿)。

当麦克斯在现实中潦倒困窘,他便让自己与“理想”同处一方天地;当弗吉尼亚号报废、沉没,1900随着船而消失,卖掉的小号便又回到了麦克斯手中。

这时,又是现实与理想的相聚。

这时的麦克斯,既有着面对现实、挑战生活的勇气,又寻回了遗落的理想,或者该说是初心。

单个体无法阻止社会的改变,但可以尽最大可能去坚守自己的本心。当所有人都在向着“美国梦”欢呼时,还有人能面朝大海,看一看天水相接的旷然天地。

这或许,才是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想要借助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观看心得

近日,有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上映了,它就是豆瓣Top250中排名13的《海上钢琴师》,想必大家此前一定也对这部影片有所耳闻,当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就让不少观众感到非常震撼,因为电影的文艺性十足,同时非常深刻,让人看完这部电影后,依旧迟迟不能忘怀其中的剧情。说起来,主角1900最终没下船,确实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情。

这部电影改编自意大利作家亚力山卓·巴利科的戏剧作品《1900:独白》,是一个悲伤却非常浪漫的故事,无论是原作书籍还是电影作品,都影响了无数人,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婴儿被父母抛弃在一艘名叫维吉尼亚号的蒸汽客船,好在有一名船员收养了他,并且取名叫1900,由此开始了这个婴儿一生的传奇故事。

不幸的是,1900的养父后来意外身亡,但是他却发现自己有着非同寻常的音乐天赋,与船上的钢琴结缘,在这之后自学成才,在征得船长同意后,留在船上成为一名钢琴师。因为终年在船上演奏,因此他也被叫做海上钢琴师。

多年的轮船生活让1900渐渐开始向往陆地,尤其是在船上遇见自己一见倾心的女子帕多万后,更加坚定了他走向陆地的决心。对于1900的这个决定,船员们都非常认可,因为他们也希望能看到1900开始新的生活,而不是一直在客船这方小天地原地踏步。因此1900在轮船到岸后,准备下船寻找爱情。但是还没踏上陆地的时候,他转而回到了船上,爱情与客船之间,他还是选择了陪伴自己长大的客船。

后来维吉尼亚号遇到了战争,好在这艘船在战争中幸免于难,迎来了和平,但由于战争的侵袭以及时代的进步,这艘客船渐渐被淘汰,因此年久失修的维吉尼亚号即将被炸毁。在毁灭前夕,1900的好友上船找到了他,希望他能下船,但是1900还是选择与客船共存亡,就这样在爆炸中葬身大海。

这样荡气回肠的故事确实无比吸引人,但是这部电影在11月15日重映以来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成绩。据悉,这次重映的电影经过4K修复,在画质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不过上映三天后,票房才仅仅突破5000万,从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并没有像经典老片《泰坦尼克号》重映时那么火爆。

2012年,好莱坞经典爱情片《泰坦尼克号》3D重制版重映,最终拿下了9.5亿票房,同样都是豆瓣Top250排名靠前的电影,表现却相差了很多,真是《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有问题吗?

在小夏看来,其实无论是《海上钢琴师》还是《泰坦尼克号》,它们都是影史留名的优秀电影,同时也都是在大海上发生的故事。唯一不同的是,前者更偏向于文艺片,比较深刻,而后者主要讲述的是爱情,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这并非是说文艺片不好,只不过相比于爱情片,一直以来文艺片的受众范围都更小,因此这次《海上钢琴师》的表现不出色,也是情有可原的。

在小夏了解下,自1998年这部电影第一次上映以来,广大观众了解到这部电影大多是通过活动组织放映,或者是被其高分吸引。而《泰坦尼克号》则不同,其本身有着超高的IP影响力,同时露丝和杰克的爱情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的存在,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海上钢琴师》作为一部质量非常高的电影,本身的受众范围确实小了很多。

因此虽然现在这部电影作为豆瓣Top250中排名13的电影,票房走势看来并不是非常理想,但也绝不能说明这个作品就此扑街了,毕竟电影种类不同,受众范围也不同,毕竟不是所有的重映经典电影,都能取得不错成绩的。我们只要知道,《海上钢琴师》是值得所有人一看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观看感悟

海上钢琴师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部比较熟悉的电影了,因为已经上映很久了,而且确实非常经典,这一次在影院上映,我们也是比较期待的。

我们看到这部电影在豆瓣的评分是9.2分!

我们看介绍,这部电影讲了:1900年,Virginian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1900(蒂姆罗斯 饰)。1900慢慢长大,显示出了无师自通的非凡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每个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 乐鼻祖杰尼听说了1900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可惜,这一切的事情都发生在海上,1900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爱上了一个女孩,情愫在琴键上流淌。他会不会为了爱情,踏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用他的琴声惊艳世界?他将怎样谱写自己非凡的人生。

这部电影在影院上映以后,我们看到票房也是不错的!好多人应该都和我想的一样了,原来不是在电影院看的,这一次可以在影院观看,也是非常期待。

我们也来看一下看过的网友的评价:

独特的人对待生活、生命,有着让人不可思议的理解和对待方式。我们不擅自强加定义和标签,我们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就是怀着感恩目送,因为上帝带来这份独特的礼物,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

曾经看第一遍,就能感受男主最后选择回到海上,也不知道是我内心住着一个悲伤的自己吗?我觉得看完有种说不出的忧伤,但是又觉得这样的选择是最好的。

大二选修西方电影分析,老师让看托纳托雷最有名的三部电影,我偷懒了。今天去电影院补看了这一部,黑暗中疯狂流泪,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而哭,可能因为太真实了。

经典的电影让人又笑又哭,末了久久回味~以前只知道斗琴精彩,但最打动人的琴音还是主角生情而作的那首无名旋律。现在看特别能理解主角为何不愿上岸,太唏嘘了...《海上钢琴师》观后有感

时隔21年,电影《海上钢琴师》以4K修复版的形式于11月15日登陆全国院线,在中国实现“首映”。“弗吉尼亚号”重新响起航行的汽笛,“1900”再次手抚琴键开始了他的永恒表演。这部公认的影史传奇,在技术修复后重新焕发出了光彩。上映以来,《海上钢琴师》展示出了其作为经典的魅力。目前累计票房近5000万元。

上映前影片发布了中国区纪念版海报,由著名海报设计师黄海亲自操刀制作。这不由让人联想起去年年末《龙猫》、今年暑期《千与千寻》上映前的“操作”,黄海也曾为这两部电影设计了中国版海报。虽然类型、国别不同,这3部影片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位列豆瓣评分Top50阵营,是中国观众心目中的“经典影片”。

三部电影的号召力大的惊人,去年12月《龙猫》30周年重映取得了1.72亿的票房成绩,取得2018年动画电影第7的好成绩;今年6月的《千与千寻》更是狂揽4.86亿的惊人票房,暂时位列2019年进口动画票房第一;而从淘票票点映9.6分的成绩来看,《海上钢琴师》的内地票房至少也是1亿起。

近年来,随着数字修复和3D影像技术的发展,重映影片数量不断增加。电影重映到底是“捞金”行为还是“情怀”使然,值得鼓励还是应当规避呢?

电影重映的低成本

影片修复成本从几十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票房却在几百万元到近2亿元的较大范围内浮动。首先它没有从头至尾的拍摄和制作费用,而是需要版权费、影片修复费以及宣发费。修复分为2D和3D版本两种,前者有2K、4K修复,随着技术日趋成熟,修复费用逐渐降低,加上宣发费用基本控制在200-500万之间;后者即为2D转制3D版本,费用相对较高,大型的《泰坦尼克号》《功夫》等高标准3D转制成本超过千万甚至更高。

一部重映的影片,票房达到1000万基本上就有望盈利了,其利润空间甚至超过了许多新片。所以在较低成本下,即使票房不高,小投资也能获得高回报。

无论中外,重映都是一门好生意

早在1987年,北美就重映了迪士尼动画《白雪公主和四个小矮人》,拿下4659万美元的票房。而中国,自2009年重映《东邪西毒:终极版》后,便开启了电影消费的情怀经济。《新龙门客栈》《大话西游》《红高粱》等经典电影,收获在300万到4000多万不等。最为亮眼的要数2017年重映的《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票房最终达到1.77亿,但这一数据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也并不出众。

从近年重映的海外电影看,大多是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经典佳片,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2012年适逢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3D版《泰坦尼克号》在全球重映,影片最终收获9.49亿的票房。2013年上映的《侏罗纪公园》3D版延续了《泰坦尼克号》的辉煌,拿下3.5亿票房。

情怀撬动市场

情怀,是修复重映片的主打元素。经典影片重映天然具有情怀优势。不论是《红高粱》还是《英雄本色》《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等,修复重映的影片,多为20世纪80、90年代风靡一时的高质量影片,这类经典影片由于距离当下时间较近,胶片素材保存较为完好,修复成功率高。加之当年的拥趸犹在,他们被经典原作勾起回忆走进影院,情怀效应明显。

营销层面,重映片的宣传策略以借助经典IP打情怀牌为基础,重点在于吸引新的观影群体。90后、00后观众已经占据重映片观影群体的主力。

体验引领市场

重映电影可以视为一种再加工的体验经济。一部电影的重映,往往只需花费版权费、修复费和宣发费用,这与动则上千万的制作费用相比可算是小巫见大巫了。因而重映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利润空间,出品方能以小搏大,何乐不为呢?对于媒介时代的受众而言,经典电影虽然质量上乘,但感官体验往往不佳。重映能够通过技术手段修复,呈现更加精致的内容、精美的画面和立体的视听效果,激发老电影的新生命,带给不同代际的观众一种现代化的再生体验。

重映它根植于人的怀旧情感,不仅焕发了经典的色彩,延续品牌价值的法门,也是一场燃烧粉丝情怀,弥补市场空缺,争夺最大利益的生意经。不过,如果重映片数量过多,亦会过度消费观影情怀。行业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不断创造新作品。

《海上钢琴师》观看体会

10月25日,电影官方微博正式宣布4K修复版的《海上钢琴师》定档11月15日,电影上映之后,众多影迷慕名走进影院。作为一部已经存在了二十余年的电影,无论是话题度亦或是票房成绩都十分亮眼。

该片改编自亚利桑德罗·巴里克的文学剧本《1900:独白》,由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蒂姆·罗斯、比尔·努恩、梅兰尼·蒂埃里主演,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影片中1900在弗吉尼亚号上为乘客们弹琴,声名鹊起。不久便招来了一位自称是爵士发明人的黑人的挑战。

根据1900的出生时间和当时的年龄推测,斗琴大致发生在20世纪20-30年代,这一时期正是爵士乐被广泛认为是音乐表达主流形式的时期。美国作家费兹杰罗将其1922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冠名为《爵士时代的故事》以来,这一时期便被称为爵士乐发展的爵士时代,成为西方文化“咆哮的二十年代”的一部分。

影片中1900在弗吉尼亚号上为人们弹琴,被广泛接受而后声名鹊起,其实暗指了爵士乐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以来,在爵士时代的突破性发展与广泛传播。而这场斗琴则传达了非裔美国人的音乐与欧裔美国人的音乐之间的互相融合,这种融合成为爵士乐各种相对独立的、传统的流行音乐风格得以联结交流的纽带。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爵士乐吸收了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不同音乐风格,逐渐形成了如今满目琳琅的爵士乐。

很多人觉得影片中1900赢了莫顿,其实艺术本身很难有高下之判,这种斗琴输赢的表现其实更多地暗示了爵士乐在发展过程中的融合与创新。毕竟影片中1900同样表达了对于莫顿的称赞与敬意,而莫顿在输琴之后也心服口服地黯然离去。这更是音乐的包容开放的交流与切磋。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黑人的原型就是爵士乐史上赫赫有名的杰利·罗尔·莫顿(影片中亦名为此)。杰利·罗尔·莫顿的原名为费迪南德·约瑟夫·拉莫特,他是美国散拍与早斯爵士乐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莫顿是爵士乐第一位编曲家,他在即兴创作时可以保留自身的基本精神和特征。莫顿对于爵士乐的早期崛起和传播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被广泛认为早期爵士乐的关键人物。

莫顿和1900一样出生时没有出生证明,莫顿有着悲惨的家庭关怀和童年经历。他14岁便在妓院演奏钢琴为生,他的艺名便是源于这一时期的绰号“杰利·罗尔”(Jelly Roll),其实这一绰号是非裔美国人对女性生殖器的俚语,充满了侮辱和污秽。

不过莫顿表现出了对音乐的惊人的天赋,悲惨同样锻造了他。在长久的辗转的音乐表演中,他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爵士乐的发展,他的许多作品被认为是1920年代爵士乐的经典之作。

我一度怀疑影片中1900一角融入了莫顿的形象。不过莫顿如此傲慢以至自称是爵士的发明人,这引起了乐界和乐迷们的不满。影片中特意对此做了调侃,只不过莫顿在回复1900“你就是爵士的发明人?”的质问时得寸进尺地说道:人们是这么说的。

20世纪20-30年代以来爵士乐在乐界逐渐占据一席之地,许多年轻的极富创造力的音乐家争相涌现,百家争鸣。莫顿不得不淡出那个一度他所主宰的领域,正如影片中年轻的1900轻松夺过他的风头一般。他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属于年轻音乐家们的爵士的时代冉冉升起。

只是同样好景不长。战争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新兴爵士乐形式的崛起,亲手埋葬了传统爵士乐。这种传统的爵士乐如同1900与船一同被炸毁一般也被封存在了浩瀚的乐史长河中。不过它给那个时代的人们带来的欢愉和审美体验以及对后世爵士乐的奠基与启迪被永远地铭刻在了爵士乐的史诗中。

篇4: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心得750字

2019《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影评《海上钢琴师》心得体会范文1

故事是从这艘船上讲起,也是在那里结束。

1900,故事的主人翁,他是被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好心人的收养好像也不能改变他在这个世界里的孤儿主角。

凭借自己过人的天赋再加上后天的勤奋,他对音符的掌控令人难忘。从一个小主角到一位大人物,不就应用幸运来理解,因为他只是一向在这艘蒸汽船上,独自一个人去领悟这生活的真谛,没有什么能够依靠的地方,一路走来。

钢琴,大海,无暇的蓝天,就是他所在的世界。完美的世界,好像就在天堂的脚下,远离了城市带来的喧嚣,让他简单自如的生活着,也难怪给他带来了无限的音乐灵感。

“所有那些城市,你就是无法看见尽头。尽头?拜托!拜托你给我看它的尽头在哪?当时,站在舷梯向外看还好。我那时穿着大衣,感觉也很棒,觉得自己前途无量,然后我就要下船去。放心!完全没问题!但是,阻止了我的脚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见的东西,而是我所无法看见的那些东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见的那些。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这是他最后的独白,他离不开自己的世界,也不敢去走进另一个未知世界,带着对未知的恐惧选取了离开,离开也是他的一种选取。那些无法看到的东西对他来说真的有那么恐惧吗?世界的尽头在哪里?这是一个很陌生的问题,对我们来说。但对他来说却是一张驶进另一个世界的船票。在他的世界里不会有迷路,只需记住八十八个琴键就行,就那么简单,没有太过于复杂的方向,纯真而又充满灵性的世界。

“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每当看到这些,我的思想就会停滞一会,想象一下我理解的这种“尽头”到底在哪里?遗憾每次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能帮我解脱心中已久的困惑,对啊!这种尽头到底存不存在?我们每一天都重复的做着相似的事情,而我们的尽头在哪里呢?

“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那架琴上就没有你能弹奏的音乐,你坐错了地方,那是上帝的钢琴。”上帝的钢琴,他说的上帝是在哪里呢?不能弹奏的音乐,不能驾驭的生活,是因为自己从未下船,还是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太过于自我。

每一天奔波于生活的我们又能怎样去应对这个问题?或者自始至终我们从没思考这些,因为我们的每一步都有一个相似的脚印在眼前等着我们。生命的好处在哪里?这是很多人困惑的地方,有理想,有抱负,热爱生活就像做一道自己喜欢的饭菜去品尝,没有多么复杂,简简单单。只但是我们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想法,接纳和融入让我们变成了这个现实社会中的一个人,或许这就是我们不同于1900的故事。他从未走进,而我们也从未走出。他选取了离去,因为他不能活在一个无从选取的世界,一个没有尽头的世界。

2019《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影评《海上钢琴师》心得体会范文2

这是一个美丽而又伤感的故事,除去这些带给人更多感觉的能够归结为一个“谜”字,到处充满着不解。这是一个属于他的故事。用黑白键谱写了他人生的序曲,静静的海上奏响只为献给那些能够读懂它的人。海上钢琴师一部伤感的电影。

一段轻快的萨克斯结束带出的是冒着黑烟的巨大的远洋轮船。先前的寂静瞬间被轰鸣般的欢呼声所代替,远处的自由女神静静的矗立着,看着向她挥动手臂的人群,人们即将踏上陆地或者是踏上他们的另一个未知的旅程。

1900一个特殊的名字,不经意的被添煤工人发此刻钢琴架下,没有过多的悬念,就是一个被抛弃了的孩子。然而这个小插曲却能够看做是一场特意的安排,一个预示着成为钢琴天才的铺垫。善良的DannyBoodman十分疼爱1900,他教他读书,像对待亲生的儿子一样照顾他,然而幸福的日子总会离去,一个人也必定会经受一些磨难才会更加成长。Dannyboodman的死讯是1900成长的有一个契机。影片中失去亲人的1900静静地靠在窗边看着眼前翻滚的大海,这也似乎预示着他一生将于大海牵扯不清。

1900是个天生的钢琴师,没有别人的指导却能无师自通的弹奏出如此美妙的音乐。他从没踏上过陆地却透过收音机了解各地的风俗人情,以至于把刚上船的max糊弄了一番,他有自己的追求,他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在船上的他更懂得如何去享受音乐,在影片开场中最吸引人的眼球的就是1900领着吐得一塌糊涂的max进入大厅,摇摇晃晃的船上他却走的如平地一般的稳当,出人意外的主意却给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1900坐在椅子上,他和钢琴随着大海的翻滚在大厅中无拘无束的游离,滑行。差点砸到脑袋的大吊灯,被破门而入气的吹胡子瞪眼的船长,一切的一切那么的似真似幻。倒在煤矿堆上还是依旧的谈笑风生,这是否就是真实的1900。他遇到过真爱,想要为此付诸行动开始他的另一个生活,但是故事往往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完美,或许到此刻我还在疑惑为什么下船对他来说是如此的可怕,记得他以前在甲板上站了很久,原以为他会带着对那个女孩的爱而去找他,但是他的脚步停下了,他站了好久,仿佛站了一个世纪,一个足矣让他思考完善的时间,他说陆地没有尽头。”这种没有尽头的感觉让他害怕,钢琴的琴键是有尽头的,这让他觉得安稳。

吹着康恩牌小号的max也就是整个影片的线索,他引导着我们进入1900的世界,用他的眼睛看着1900传奇的一身,新的出发,他用他的小号成功的在船上谋得了职位,晕船让他偶遇了1900,最后的卖小号让他重新找到了他的朋友,一切的一切,似乎就在冥冥之中。让他跟1900有牵扯不断的联系。

有时候故事中的天才也能成为吸引我们眼球的一个卖点,正是因为天才的陨落才让我们感到扼腕叹息,一个小小的孩子在没有理解专业训练前就能演奏出令人陶醉的音乐。这个在影片中仍然是一个谜,或许正是因为导演的没有直接点出我们才能更加的迷恋这个弹奏着一首好琴的1900,激烈的比赛又一个成为我们了解他技艺的媒介,与钢琴大师的比试,虽然一开始就明白故事的大概发展走向,但是令我惊叹的是影片中的演员竟然能如此出神入化的将钢琴演奏的如此之极致,或许是作为一个钢琴的外行人来评价海上钢琴师这个场景的演出。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在这一段也十分紧张,会让看的人一时喘但是起来,似乎到处都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氛围一种从两个比赛者身上散发出来逼人的气场,他们那时候是强大的,个性是1900的表现,就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轮船是整部影片中最主要的道具,而整个影片也是在一艘远洋轮船上发生的人们因踏上陆地而兴奋,而他电影的主人公1900却选取永远的留在船上,等着时间流逝等着船渐渐老化,等着人们渐渐遗忘,在爆炸的前一刻他遇到了好友,原本想静静的消失,就像他静静的躲藏在废弃的游轮中等待毁灭,在油轮中成长,在游轮中度过他的欢乐时光,海是寂静的又是波涛汹涌的,他是属于大海的,辗转于各个国家,却从未离开船一步,那最漫长的等待也是在下船间的停顿,陆地上的世界是精彩的,但是就像中国的浮萍一样,离开了船离开了海他就没有了根,在期间也有动摇是不是他的胆量不够,没有人清楚,也没有人会理解,在影片的开始他了句话是从他的好友口中道出的“只要你有一个好故事,你就永远也不会被人忘记”。

2019《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影评《海上钢琴师》心得体会范文3

这天重温一下经典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海上钢琴师”,以主人公为线索,描述了一个一生都在海上度过,从没踏入陆地的杰出钢琴师。片中很令人叹息的时刻便是他已打算走向陆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在那一刻,他,有往回走了,走回了他一生的家——那艘船。片中,多少人慕名而来,甚至邀他制作唱片,让他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在船上这种简单而又单纯的生活。即使在最后生与死的选取中,他也选取了与船共生死。他,就这样葬身于大海,一生都没踏上陆地,不知这是否是他的遗憾,还是说这是他的追求。、而且他到底在执着什么?到死都不愿意去感受一下那个他从未了解过的世界

当看到他将要下船片段时!当他站在云梯上思考,丢掉帽子又走回船上的那一刻无从下手,无从选取,怎样办?他扔下了帽子,给了城市一个背影,回到他的船再不后悔。这,便是他的选取!他会在脑海想象美丽的景色,从未下船看上一眼,他选取的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他是一个活在内心世界的人他不适合很复杂的人生城市充满杂乱,是个喧闹的世界,在那里,没有恬静的生活,没有美妙的音乐创作灵感,只有船上才有清净的音乐。这是他的世界。感受着他的世界,这是现实无法比拟的世界。完美的世界。

“他的世界就在汪洋大海上,他,把音符留给了大海和天空。”

“他弹琴,不是为了追求弹琴技法的高超,更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为了表达他的内心世界”

“毅然决然,再不后悔。”人生能够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取: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何不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了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我们都要透过电影去反映自己的生活,电影中的主人公就象那个我们从不示人的自己,他孤独,他对感情有着孩子般的憧憬,他相信很多,又惧怕很多,是的,主人公就是灵魂中的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就是船上孤独的主人公

世界很大,但是属于自己的很少。怎样为自己在这样大的世界里找到一片空间!很难!所以,当你找到后,不要放下,不要离开,留在那里吧,守住这只属于自己的空间!

2019《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影评《海上钢琴师》心得体会范文4

好几天不上线,昨日一来就看到朋友推荐我一部好片子《海上钢琴师》。实话说,我平时不大看电影,外国的更是不轻易碰触,因为感觉他们总喜欢把诸如灾难,暴力,诡异这些东西在视听上大肆渲染罢了,没什么看头,相较之下,我还是更容易理解一些轻柔和缓,温情浪漫的东西,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

只因《海上钢琴师》是她推荐的,随即寻找打开,直接进入画面,二十分钟后,我在心里笑着说:这家伙,你怎样明白我会喜欢,居然不早告诉!是啊,展此刻面前的,绝不仅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长的史诗,它不是看完之后的唏嘘叹息或捧腹大笑,它是直击灵魂的影片全部的情节是在一艘弗吉尼亚号的海船上一一展开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分个性的主角,婴儿的他被船上的铲煤工在高等舱的餐厅里发现,被取了个长长的名字,因为当时是新世纪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铲煤工顺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他就叫1900了。从此后,1900在船上度过了他的一生,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弗吉尼亚号。

八岁时,船上的人们无意间听到一段奇妙的音乐,一个天才钢琴家诞生了,他就是1900。他的曲子从来没有章法,就如他的内心世界一样,根本不存在什么规则,标准之类的东西,他甚至不明白什么是“妈妈”,不明白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明白音乐,他演奏的简直是仙乐。别人无法进入他的世界,而他却能够“看”到遥远的城市,看到那里的大雾,松涛,甚至行走着的人们的表情,他用自己独有的内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乐的形式传递,抒发。他的乐曲是天籁,一如他的灵魂样纯洁,干净。别人也曾劝他下船,甚至也有感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终究没有与这些相融。因为他的音乐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

三十多年来,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传递着他内心的安静,清明和洁净,这是一个何等的境界,这是一个何等的向往。当时无论是下等的工人,黑人,还是贵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向往完美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觉的形式出现的美国自由女神,和1900的音乐也正契合了这样一种向往和追求,我把它解读为一种灵魂的诉求。

尘世间的人们,每每被俗务俗事所困所缠,常常逃不出自己编织的种种藩篱,然而,这些东西与一个博大的胸怀,与天地之宽广比起来算的了什么。许多的人,许多的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往往有着个性的人格魅力,他们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内心书写者人生,他们朴素恬淡,但他们,富有。就像1900一样,战争也好,诱惑也罢,似乎与他都没有任何关系,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世界神奇浪漫。他的世界恬淡安宁,这就够了。

我儿子说:有好东西大家一齐分享。期望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朋友闲来看一看《海上钢琴师》,是为共享。

2019《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影评《海上钢琴师》心得体会范文5

一部在评分很高的电影,既然这么多人都推荐,那肯定是佳作,看完,也确实如此,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一个在1900年出生在弗吉尼亚号游轮上的弃婴,不,就应说是发现。找到他的锅炉工人丹尼给他起了一个1900的名字,从此他以这个名字生活在船上,虽然没有户籍也不明白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但并妨碍别人了解他的大名。钢琴是他的生命,正如他说的那样,88个有限的琴弦能演奏出无限的曲子,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与小号手的相遇使得他不为人知的故事得以流传下来,虽然最终他选取与弗吉尼亚号同沉,但他还是给后人留下了自己存在的印记---那张音乐母盘。

电影明显年代有些久远了,在很多画面中都能看出破绽,例如人们看见自由女神像的时候,这不能怪当年的摄影师,只要体现出主题就是好的。至于影片有时穿插些看上去很不懂的镜头,例如小号手说一幅画落地的时候,确实让我觉得奇怪。撇开这些由于技术还是编剧上的问题,这部片子确实值得力荐。

如很多电影一样,主题玩玩在最后才表现出来,最终到达一个升华中心的效果。这部电影主题的展现就是在废弃的船舱中小号手与1900的对话,观后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在1900准备下船但是走到船舷一半时却掉头回到,这是电影在前面给观众留下的一个悬念,此刻他才真正告诉我们。1900害怕的不是看见的东西,而是看不见的东西,他把城市比喻成琴弦,他觉得这个琴弦太巨大,除非上帝,他这种凡人是无法弹奏的,一想到无限的镜头他就觉的恐惧。由于他是一个公认天才,最后他选取死亡而不是进入尘世也就不足为怪了。天才,正如人们常说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虽然1900没有上过岸,但他透过与乘客交流还是接触到了世界,这种不完全接触但又有些接触的状况正好使他在持续心灵独立的同时又不至于那么孤僻。

我想每个人看这部电影都能有自己的感受,有人看到的是天才的一生,有人看到的是天才为什么会选取脱离尘世,有人看的是无限和有限这种辩证关系。无限,能够是欲望,有限,能够是时间,用有限的去实现无限,正如用88个琴弦去演奏变化的乐曲,而不是用无限去实现无限,不明白知足常乐能不能硬生生的嵌在这种思想里面。

篇5: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作文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19。那时的西方国家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阶段。一艘叫做弗吉尼亚号的轮船常年往返于英美两国之间,在大西洋两岸往返。某一日,一个在轮船上被遗弃的婴儿被黑人煤工丹尼找到并养大成人。因为他在1900年出生,大家便叫他1900。一代传奇就此展开。在5、6岁的年纪,小1900便能够在钢琴的黑白键盘之间,用稚嫩然而成年人都自愧不如的无比灵巧的双手,自学成才演奏出大师级的作品。从幼年到成年,他一直担任船舱乐队的钢琴手。英美各国人士争相登上弗吉尼亚号,为的正是聆听这天纵奇才的妙手佳作。一位同样是天才的黑人音乐家曾被人称为“爵士乐的发明者”曾夸下海口与他同台竞技,然而在两位天纵英才的激烈较量中,1900仍然力压对手,最终霸气取胜。1900的名头如日中天之时,好景依旧不长。当世界著名唱片公司来到船上收集1900的音乐,并企图将其传播至世界各地时,1900却在这时看见了他毕生难忘的人,一个昙花一现,又无比动人的女孩让他弹奏出一首爱之歌。在音乐之外,1900尚且首次遇到令他如此痴迷的事物。无奈天妒英才,苦苦追寻之下,1900始终无法阻挡女孩下船的脚步,最终与她天涯永隔,郁郁到老,最后与破锈不堪的大船相伴长辞。

对于这部歌颂天才的史诗级巨作,有人赞叹,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真正爱音乐,对一个东西痴迷到如待生命一样的人,1900是一个惊艳世界、极其与众不同、神秘又浪漫的人;然而有人却批评,认为1900没有胆量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没有胆量追求自己心爱的女孩,对于未知充满了懦弱者的恐惧。但对于我个人而言,自身的有不同的理解。

1900身上有许多跟我相似的地方,例如喜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外界的环境很难改变自身这一特点。1900在儿时为了能在钢琴上弹奏一曲,敢于正面抵抗船长不让半夜演奏音乐的规则法令;不仅如此,1900面对不可一世的黑人音乐家,爵士乐的发明者杰利的挑衅之下,也丝毫没有与他人攀比之心,一心按照自己的想法演奏。在二人对垒的斗琴中,黑人音乐家先后演奏了三首高难度的华丽爵士乐,让观众频频叫好,在闲适丰富的节奏中陶醉自我;然而1900却仍表现的淡然自若,先后弹奏的三首乐曲中,第一首只是极其简单的圣诞歌曲;第二首完全抄袭黑人音乐家的原作;到第三首,则是因为盛怒之下波涛汹涌、如光速般快节奏的手法才弹出完全击败黑人的音乐。1900的斗琴,绝称不上战斗,而是不管对手如何,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性而为。即使盛怒之下,也只是为了打消黑人的嚣张气焰为自己出气,绝非是为了那虚伪的名利。甚至到了最后,为了追求女孩,不惜断送自己成名富贵的机会,追求不到,就把自己和大船永远绑在一起。1900是一个纯粹的人。他喜欢的东西,不管别人怎样改变他都是徒劳;只要他不想干的事情,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也难以动摇其分毫。反观自身,在日常的学习中,自己不想深究的科目很少在课下深入研究;唯有音乐,在钢琴88个琴键上,能有千万亿种不同的变换方式。与1900一样,我也喜爱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常常摈弃外界的干扰,活在心内的人。1900的纯粹,令我感同身受,也因此慨叹不已。

“外面的城市太大了。大街小巷交叉错杂,你根本不知道往哪里走;但钢琴不同,它有88个看得见的琴键,不管你如何变化,它都是有限的”。这是1900曾经说过的话,也是后来他本该在众人庄重的目送之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船的原因。1900之所以一辈子都待在船上,从来不下地走路,是因为他人生中最痴迷的东西中,心爱的女孩已经不知所踪。他只剩下音乐,然而这个痴迷的东西只有在他土生土长的地方才触手可得。对1900来说,外面的世界是庞大二无尽的,深邃到了可怕的地步。正是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于未知的恐惧,才造成他终老船上的悲剧。1900的经历不禁让人反思,对于未知的事物,人类应当怎样对待?这一深刻的问题同样困扰了我许久。这就像经历了小学和初中,我已经习惯与由老师带领,去学习、复习,按照老师早已严格制定好的教案机械的执行任务;但到了高中,我也曾经因为老师们特殊的教学模式强调自学为主而因惧怕成绩过差而恐惧。但经历过来,依然可以发现,曾经勇敢地走出舒适区的我当然能具备强大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品质。反观1900,从小到大从未勇于去外界探索未知,却把自己的才能挖掘得通通透透。我不禁因他个人潜力之巨大而震惊,但更多的是为了他过于闭锁,对外界柔软懦弱而感到惋惜。弗吉尼亚好就是他活动的最大范围;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是他活在的世界。对于探索未知,我坚持适度的原则。谨慎前行当然能避免诸多失误和危机,但一味地抗拒未知,只能让自己越发落后保守,从而造成活在自己的世界的不可逆局面。1900的一生警醒了我,对自己喜爱的东西无限发掘固然是人生一大幸事,但如果一味的固步自封,是很难做到更近一步的。

篇6:海上钢琴师电影观后感心得

我知道那是一个我们世界之外的“世界”,闯不进也走不出,他是在云端的舞者,有着对自己理想的执着追求,所以他不是孤独的,他的内心比我们任何人都强大。同时,他也是矛盾的,他无法脱离于这个社会而独立存在,所以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湮灭于漫天的火光之中而得到永生的自由。

而我们,众多的人不都处在这样的矛盾和孤独中吗?但我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选择永生?因为,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却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我们勤恳、踏实,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最后就是现在这般丢掉了个性,只能在无数的经典中得到共鸣,借助艺术寻找同感。

进而敬畏,理解!

目送他一步一步,轻轻踏上云端……

好的电影里总是会有好的音乐作为背景,收藏了片中的几支曲子,《playing love》是1900留下的唯一首曲子,那个时候、那个女孩,还有1900那一刻的陶醉,与一个叫“爱情”的词语有关。差一点,1900为了这个女孩踏上陆地,可惜的是最后踏上陆地的还是只有那张刻有《playing love》的碟片。

还有片尾1900那段经典的台词,共享:

偌大的城市,绵延无尽。

并非是我眼见的让我停住了脚步,

而是我所看不见的。你能明白吗?

拿钢琴来说。

键盘有始亦有终。

你确切地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

它们并不是无限的,而你,才是无限的。你能在键盘上表现的音乐是无限的。

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付。

而你现在让我走过跳板,走到城市里,

等着我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键盘。

我又怎能在这样的键盘上弹奏呢?

那是上帝的键盘啊!

你看到那数不清的街道吗?

如何只选择其中一条去走?

一个共渡一生的女人,一幢属于自己的屋子,一种生与死的方式~~~~

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一想到这个,难道不会害怕、会崩溃吗?

我在这艘船上出生。

世事千变万化,然这艘船每次只载20__人。

这里有着希望,但仅在船头和船尾之间。

你可以在有限的钢琴上奏出你的欢欣快乐。

我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陆地?

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

太漂亮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烈的香水,无从着手的音乐。

我永远无法走下这艘船,

这样的话,我宁可舍弃我的生命。

篇7: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心得750字

由此,我们大可将影片的掌握度由所述之事开始。为了讲好这件事,由角色、场景、情节、色调、音乐的空隙,扩张的表现手法层出不穷,单看镜头上,值得细谈的好角度便有很多。

比如,1900婴儿时期被老头丹尼发现时所在的船舱餐厅,后面男二(友人)迈克斯亦穿越来找已准备迎接死亡的他,无论是那个找到他出生后他的老头,还是去找死前的他的友人,都是一二载破片一样甚至后来前来单挑的爵士创始人,也颇给我以如此疑惑:这世间有些人是生来只为了作为天才的记录体而已的?有多少存在只是为了成为供火光一现的落地烟灰而已的?

其次,女主透过窗看到的模糊的男主,和当年幼小男主透过窗看到的展厅有得一比,一墙之隔,真假不易。当初,男主在船上(阶梯之上)看到并结交了阶梯下岸的迈克斯,后来,男主却不能在阶梯上接受去到岸中的自己,音乐的界限在哪里?甚至存在吗?文学有政局阻挠,画作或相片有保鲜期设限,它在共鸣中唤起欲望,它背后有一种在本片所有死去的人身上共有的东西:理想主义。

灵魂死寂的爵士乐创始人,为理想所杀,他并非败于技艺,而是尽头比天才短。

生命死寂的丹尼,以为他爱这孩子,这孩子爱他,死在他自己充满父爱的世界里,对“TD”的妄想里。

1900,于光影对比、冷暖色调里,他始终更像一个音乐的初学者而非大成者,他太单纯,一如给他的镜头基本都让他待在某一纯色里。他又不全是“音乐”的海绵,他对船的留恋出于凡性中的乡情,显然,他最后已无法再走更多追究,有人纯粹只成了记录他的器具,而天才终有不再的记录更全更多整个艺术的容量,1900是有限的,我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在理想主义的眼罩里自以为是灵魂的倾尽者,实际上只是艺术的工蚁、美学的针管、一切的餐盘?而我们拼尽全力留住的,尚有杂质的音乐唱片。百年难见的天才牺牲凡人所铸造,大生大死的艺术牺牲天才护养。观众无法成就作品,理想亦无法成就作品。

篇8: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优秀心得750字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1900的人,他出生在船上,不知怎的就被父母遗留在了船上,无意中被船上的挖煤工丹尼捡到了,并取名为1900。有一次在挖煤时,丹尼遭遇意外去世了。1900在丹尼的葬礼上听到了楼上的钢琴声,从此爱上了弹钢琴,他一直没有下船,甚至有关部门准备炸掉船之前,他还是死活不肯下去,最后被活活炸死。我认为他是一个极度矛盾的人。

在他短暂的一生里,有一件事让他变得非常出色,那就是弹钢琴。1900在丹尼去世后开始迷恋钢琴,他有着极好的天赋,一摸就通。音乐就是1900的世界,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他感觉自由自在。他通过不停地观察别人,挖掘他们身上的故事来了解人世间的感情,并体现到音乐当中。

我认为1900在弹钢琴时非常自信和无所畏惧。由于1900钢琴弹得太好了,人们很崇拜他,甚至爵士乐的创始人杰利都向他发起挑战。在挑战时杰利非常傲慢,但1900却沉着应战,在发挥自己最强实力之前,他甚至冒出了一句:这都是你自找的,混蛋。他最后出人意料的表现使大家都震惊了,包括杰利在内。

1900的无所畏惧还体现在他从容面对死亡。1900的好朋友麦克斯经常劝他下船去看看世界。1900每次都说我连个出生证明也没有,哪个人会让一个连名字也不确定的人上岸呢?炸船之前麦克斯劝1900下船,他最终选择了留在船上,和船同归于尽。

同时1900又是一个懦弱的人。炸船前他告诉了麦克斯他一直以来都不肯下船的根本原因:世界那么大,有成千上万种路可以走。我要是下去,就面临着重要抉择。一架钢琴有八十八个琴键,数量是有限的。可用这八十八个琴键所能创造出来的音乐却是无限的,而我在船上就好比只有八十八个琴键,我可以在上面活出各种各样的人生,甚至每天都不一样。如果我真的下了船,琴键的数量是无限的,那么音乐就更加无限,甚至每一秒都是各不相同的,我到底该怎么选呢?面对下船之后的角色,他害怕了,退缩了,他感到有压力了。他不知道如何面对陌生的世界,很难跨出自己熟悉的小空间。看到这一处的镜头,我难过地为他流下了眼泪。

篇9:海上钢琴师字观后感

第一部电影,有让我想看第二遍的冲动。

影片以三人称的叙述开始,叙述了人们对美国的渴望。新奥尔良,美国的重要港口,他是大批移民的聚集地,看到他就看到了自由。而这样一个包容的城市却容不下1900。一个白人孩子,在19的第一天被遗弃在一条豪华轮船贵宾舱的钢琴上,却被轮船最底层的黑人添煤工人收养了。影片一开始就充满了戏剧性,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黑人Danny是他的爸爸,而钢琴就是他的妈妈。

“什么是孤儿院?”“孤儿院像监狱,关没孩子的人。”;“什么是妈妈?”“妈妈就是马,妈妈是世界上最棒的马,你赌她绝对赢。”一开始爸爸Danny给1900的世界观念就是与普世价值相反的,早已经在1900的潜意识里刻下了“船是整个世界而陆地是不可登上的船”这样的观念。在爸爸出现意外死了之后1900开始展现了他过人的音乐天赋——钢琴演奏。准确的说,是钢琴和船一起组成了妈妈这个概念。1900把所有的能量都倾注再了钢琴和船的身上。

为什么他不下船?先前就有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可惜当时我还没看这部影片。

船在港口停靠过无数次,影片中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有4次。

第一次是故事的叙述者也就是1900之后的同事兼好友Max上船的时候,因为这次靠岸才有了这个故事和1900这个人,因为是Max向岸上的人讲述了1900的故事,让1900在世界上有了存在。

第二次是船靠岸后Max问1900“你为什么不下船?你应该去看看这个世界,哪怕一次也好。”,“why?why?why?"1900也开始问自己,但他给出的回答是”岸上的人把时间都花在质疑上,有些事情无须强求。”他真的是这么想的么?他是不敢质疑。不敢质疑船上的世界,不敢质疑他的职业——海上钢琴师,也就是不敢质疑他妈妈。而在他心里有些观念一直在被动摇。和农夫的那场对白发生在经济舱的钢琴边,就1900和农夫两个人。农夫说:“几年前我只懂耕种,我的世界就是那一亩地,我从没见过大城市。”这句的潜台词其实是“1900只懂弹钢琴,他的世界就是这只轮船”。这是1900的自问。但是1900面对农夫说的话,回答却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我有个朋友和你一样。”这个“朋友”就是他自己。他实际上是不接受现在的自己的,但是他却离不开自己的妈妈。农夫为了自己的小女儿外出闯荡,说自己因此感受到了大海的美丽并被海洋的声音所震撼。“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海洋的声音”这是1900的回答。真的么?从小生活在海上的人却没听过海的声音?我想,这里的”海洋“是指外面的世界,指自由,指梦想。农夫告诉了1900,生命是可以改变的。

在第三次船靠岸的情景中画面呈现的是1900对一个女子的送别。别人为他的琴声录制唱片的时候他看到了那个女子,悠扬动听的琴声表达了1900对女孩的爱慕。他想要把录制的唱片送给她,却一直没有勇气开口。他半夜跑到船舱偷偷的吻她,在船上远远的望着她。他知道了女子就是那个农夫的女儿,在女子下船的时候他像女子求证了这个猜想,看得出女子对他也颇有好感,但手里拿着唱片却最终都没能把礼物送出去也没能下船追那个女子。他在船上遇到过无数的美女为什么偏偏喜欢上了这个女子?而这个女子为什么又恰好是农夫的女儿?因为这个女子象征着“自我”,农夫为了他女儿出来探索、闯荡去新奥尔良寻找自由,而1900也对她有无限的渴望,只是他没能克服自己的胆怯,他把唱片折断了,也断了自己的梦想。这次送别对1900来说是个巨大的挫折,他在第一次寻找自己的过程中失败了。然后就有了第四次靠岸。

在消沉了一阵子之后,1900终于决定下船了,去寻找新的世界。他和Max聊自己下船之后的美好生活,聊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畅想。船靠岸后,船上所有的员工都与他告别替他高兴。但是,他下船走到一半时突然停住了,影片进展到这里变得十分揪心,观众最不希望的事情发生了。他站了好久,注视着自己向往的城市,他犹豫了。他把自己的帽子向空中扔去,希望它能落到岸上,但是帽子却稳稳地落在了水里,然后他彻底绝望了,转身回到了船上。

影片以插叙的手法呈现故事,Max站在现在的时间里讲述着过去的故事,而现在的故事仍旧在继续。那艘船经历了战争,已经破旧不堪,准备被爆破。过去和现在两个故事就在这个时间点上交汇了。Max去废弃的船上疯狂地寻找1900,他相信1900肯定还在船上。破旧的船舱里全是废铁和积水,Max用留声机在船舱里放着被1900折断的唱片,音乐放遍了每一个角落,然后他们相遇了。

他为什么不下船?“大城市,看不到尽头,尽头在哪里?当初我下定了决心下船,下船的时候心情很好……眼前的景色难不倒我,不是眼前的景物阻止我,而是我没看见的景物。”,“陆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太美的女人,太长的旅程,太浓郁的香水,是我创造不出的旋律,我永远下不了船。”他从一出生就不被这个世界所承认,他是被遗弃的孩子,面对抛弃自己的那个世界他充满了渴望也充满的无力。真正想要的东西是最没有勇气去争取的。他对陆地的排斥实际上投射出的是他认为自己不被这个世界接纳,他没有勇气去拥抱这个世界,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在离别时,在他对天堂的.幻想中,自己也是不被天堂接纳的。他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他的能量都固着在了恋母情结中,似的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面对这个世界。最终,在自由与死亡之间他选择了死亡,和船一起被爆破。下船就是一个情节,他在那个情节中一次又一次轮回,直到死去。

影片一开始就说这是个大家都不相信的故事。1900,真的有人叫这样的名字么?影片中时不时出现荒诞的情节,这让我感受到1900根本不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子人格,他是Max的子人格,是我们每个人的子人格,他包含着我们的欲望、无比渴望却不被自己承认的欲望,故事的结局就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困在了船上,永远都下不来,我们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永远都走不出去的世界。

影片一开始就感动了我,越往后情绪堆积的越多,终于忍不住在最后那段看似平静的场面中爆发了,影片结束之后都无法平息。影片叙述很紧凑,两个小时每个场景都很经典,钢琴演奏在作为影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表达情感渲染气氛推动情节上起了很大作用。这是我长这么大写的第一个影评,我没办法把每个觉得精彩的地方写下来,因为真的太多了。我没敢看别人写的影评,我怕看了之后就不能最真实的表达自己最及时的看法了。可能再看几遍之后会有新的想法,那就是之后的事了。

我迫不及待的将感受写下来,是怕任何时间或事情的打扰让我忘记此时的感受。只是我的感受,我不知道对或者错。

篇10: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00字

直到有一天,碧蓝的大海上,清新的海风吹起甲板上那个少女淡金色的长发,少女站在风里,他透过玻璃窗看见了她,他们的目光相遇,轻柔的音乐从他的指尖滑过。这是他看到她,为她写的曲子,娓娓道来,他与她相遇的故事――是一场充满宿命味道的相遇,是上帝不小心的安排。

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到陆地上寻找这个与他擦身而过的女孩。他穿着Max送给他的新大衣,戴着黑色的礼帽,一步步缓缓走下舷梯。

上一篇:抽屉原理初步例题下一篇:告白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