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知识点盘点

2024-07-11

孟子两章知识点盘点(精选6篇)

篇1:孟子两章知识点盘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 [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 [环]包围。

⑺ [池]护城河。

⑻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 [委]放弃;[去]离开。

⑽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 [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 [固]巩固。

⒀ [山溪]地势;山河。

⒁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 下同。

⒂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 [至]极点。

⒄ [畔]通“叛”,背叛。

⒅ [顺] 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20)[是]这

通假字

畔,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池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古义:国防

今义:国家

亲戚

古义: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 锋利

三里之城 的,助词

多助之至 到

天下顺之 代词,指得道者

“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2、家和万事兴。

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3、众人拾柴火焰高。

4、团结就是力量。

4、人心齐,泰山移。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问题探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 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 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候

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参考翻译

(考试要求版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衰亡。

篇章结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一、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理解

统编教材(人教版)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说它是经典,在于:

(一)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第一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二)文章第二段是振聋发聩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它告诉人们: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身体,生活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三)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四)写法上,第一、二段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前者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第二段的6个“其”字表明了“上天”为了磨练、锻造可以担当大任的一代圣君或一代贤臣的良苦用心。第三段,则从个人经受磨难的作用谈起,讲到一个国家的处境,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这以点带面、从小到大的写法,也堪称经典,使人读来欲罢不能、欲忘不得,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通假字

1、曾,同“增”,增加。

2、衡,同“横”,梗塞,不顺。

3、拂,同“弼”,辅佐。

4、忍,通“韧”,坚韧。(课文课下注解中没有此通假)

词性活用

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 例如:必先苦其心志,劳:使......劳累 例如:劳其筋骨

饿:使......饥饿 例如:饿其体肤

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例如:空乏其身

忍:使......坚韧 例如: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用作名词:

入:在国内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在国外 例如: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 例如:人恒过

特殊句式

倒装句 状语后置: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于心困,于虑衡)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于色征,于声发)

一词多义

1.拂(fu)违背 例如:行拂乱其所为。

2.拂(bi)同“弼”,辅佐 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发(fa)起,被任用 例如: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fa)表现 例如:征于色,发于声。

中心

逆境造就人才。

论证方法

1.事实论证

2.道理论证

3.类比论证

4.对比论证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问题探究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文章第一段写舜、傅说等六人的经历,是为了证明:

生于忧患

3、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

内心“苦其心志”、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4、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6、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7、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短文先列举六位从 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

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

亡,在此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 的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言之成理即可。

10、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1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这段文字以“先必”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比较两章论证方式

相同之处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用的是演绎推理;

·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用的是归纳推理。

不同之处

提出论点方式不相同: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

·第二则短文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的。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篇2:孟子两章知识点盘点

①“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②“曾”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③“衡”通“横”,梗塞,不顺(困于心,衡于虑)④“拂”通“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二、一词多义

①之:三里之城/兵革之利 /鱼盐之中(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 / 委而去之(代词,代它,城)

亲戚畔之(代词,代他,“失道”者)

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动词,到)

天下之所顺 / 亲戚之所畔(主谓之间,不译)②而:委而去之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承接)

攻之而不胜 / 然而不胜者(表转折)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表并列)

③于: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从)

困于心衡于虑 / 征于色发于声(在)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由于,因为)④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家)

三、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护城河(古);水池,池塘(今)。

2、城非不高也:内城(古);城市(今)。

3、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古);

与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及其成员(今)。

4、委而去之:离开(古);到(今)。

5、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古);判断词,是(今)。

篇3:“几种重要的金属”知识大盘点

1.金属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比较

(1) Mg与Al单质的比较

(2) MgO与Al2O3比较

(3) Mg (OH) 2与Al (OH) 3的比较

(4) FeO、Fe2O3、Fe3O4的比较

(5) Fe (OH) 2和Fe (OH) 3的比较

2.原电池基础知识

(1)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原电池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理论上说, 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构成原电池一般需具备三个条件:①有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 作负极的一般是较活泼的金属材料, 作正极的材料用一般导体即可.②有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

注意:燃料电池只需两个能导电的多孔电极 (电极本身不参与化学反应) , 两极分别通入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

(2) 电极反应

原电池的负极为氧化极, 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还原极, 发生还原反应.如铜锌原电池, 总反应式为:Zn+Cu2+=Zn2++Cu↓, 负极 (也叫阳极) 电极反应为:Zn-2e=-Zn2+, 正极 (也叫阴极) 电极反应为:Cu2++2e=-Cu↓.

电子流向:从负极 (Zn) 经导线流向正极 (Cu) .

注意:原电池的正、负极上发生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 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 它的负极是多孔的镍电极, 正极为覆盖氧化镍的镍电极, 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 在负极通入H2, 正极通入O2, 电极反应:

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因是碱性介质, 负极的反应不能写成2H2-4e-=4H+.

二、难点剖析

1.铝与强碱反应的实质

铝与强碱溶液反应实质上分二步进行:2Al+6H2O=2Al (OH) 3+3H3↑, Al (OH) 3+NaOH=NaAlO2+2H2O;二式加和得总反应式.反应中H2O是氧化剂, Al是还原剂, NaOH作碱用.H2O作氧化剂时, 1 mol H2O只能获得1 mol电子, 所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

2.氢氧化铝两性的实质

氢氧化铝是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的水化物 (氧化物的水化物两性是指酸性和碱性) , 其原因是Al (OH) 3能发生如下电离:.遇强酸时, 因OH-被中和, 上述电离平衡右移;遇强碱时, 因H+被中和, 上述平衡左移.Al (OH) 3与强酸反应时, 表现为三元碱的性质, 与强碱反应时表现为一元酸的性质,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l (OH) 3+3H+=Al3++3H2O, Al (OH) 3+OH-=AlO-2+2H2O.

3.Al3+、Al (OH) 3、AlO-2的三角关系

该三角关系中, 重点要求掌握Al3+、Al (OH) 3、AlO-2与酸或碱之间反应的规律, 反应中量的关系见下表:

注意实验顺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①在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时, 氢氧化钠是少量的, 产生白色沉淀, 随着氢氧化钠的量增多, 沉淀增至最大值, 而后逐渐减少, 最终沉淀消失.

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铝溶液, 开始时, 氢氧化钠是过量的, 生成的白色沉淀随即溶解, 随着氯化铝的增多, 最终产生沉淀.

4.Fe、Fe2+、Fe3+的三角关系

该三角关系中, 重点要求掌握它们与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反应规律, 注意反应物间量的关系及反应的先后顺序:

例如在FeBr2溶液和FeI2溶液中各通入少量Cl2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6FeBr2+3Cl2=2FeCl3+4FeBr3, FeI2+Cl2=I2+FeCl2;如在FeBr2溶液和FeI2溶液中各通入足量的Cl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Br2+3Cl2=2FeCl3+2Br2, 2FeI2+3Cl2=2FeCl3+2I2.这是因为还原性I->Fe2+>Br-的缘故.

5.较活泼金属不一定都作原电池的负极

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组成的原电池, 较活泼的金属不一定作原电池的负极.哪一种金属作负极, 不仅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 还与该金属与电解质反应的难易有关, 即与电解质的酸碱性、电解质的强氧化性等性质有关.例如以铜片、铁片为电极, 用导线连接, 浸入浓硝酸中, 因为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被钝化, 而铜常温下能与浓硝酸反应, 所以在浓硝酸中铜比铁活泼, 铜作负极, 铁作正极.电极反应及总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负极 (Cu) :Cu-2e-=Cu2+

正极 (Fe) :4H++2NO-3+2e-=2NO2↑+2H2O

总的反应方程式:Cu+4HNO3 (浓) =Cu (NO3) 2↑+2H2O+2NO2↑

三、典题示例

例1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且加入铝粉一定能放出氢的是 ( )

(A) Fe3+、Na+、H+、SO42-

(B) H+、Ba2+、Cl-、NO-3

(C) Ba2+、Na+、OH-、NO-3

(D) Na+、Mg2+、NO-3、OH-

解析:铝与强酸 (非氧化性酸) 、强碱溶液反应均能产生H2.选项 (A) 因Fe3+的氧化性大于H+, 如加入少量的铝, 则铝与Fe3+先反应, 故不一定有H2产生.选项 (B) 为酸性溶液, 因NO-3的存在, 溶液表现出强氧化性酸的性质, 故不一定有H2产生.选项 (D) 为碱性溶液, Mg2+与OH-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

答案: (C) .

例2 已知在一定条件下, Fe在Cl2中燃烧可以生成Fe3Cl8, 它可以看成是FeCl2·2FeCl3.类似地, I2与Fe在一定条件下可得Fe3I8, 则它可以看成是.

解析:不能只按形式上进行简单照搬:Fel2·2FeI3.本题考查的是相关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根据已掌据的相关知识可知:

氧化性:Cl2>Fe3+>I2;还原性:I->Fe2+>Cl-.

能发生离子反应:2Fe3++2I-=I2+2Fe2+.

所以, Fe3+、I-不能共存, 只能形成FeI2, 不能形成FeI3.可能的形式为xFeI2·yI2.理解了问题的本质, 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3FeI2·I2.

例3 以镁片、铝片为电极, 用导线连接, 浸入NaOH溶液中, 试写出两个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及总的反应方程式.

解析:在强碱溶液中, 铝能与强碱反应而镁却难与强碱反应, 因此铝比镁活泼, 铝作负极, 镁作正极.

总的反应方程式:2Al+2NaOH+6H2O=2NaAlO2+3H2↑+4H2O

例4 现有甲、乙两瓶溶液, 已知它们可能是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现做以下实验:

①取440 mL甲溶液与120 mL乙溶液反应, 产生1.56 g沉淀.

②取120 mL甲溶液与440 mL乙溶液反应, 也产生1.56 g沉淀.

③取120 mL甲溶液与400 mL乙溶液反应, 产生3.12 g沉淀.

通过必要的计算和推理判定:甲溶液为__溶液, 其物质的量为__mol/L;乙溶液为__溶液, 乙溶液的物质的量为__mol/L.

解析:由②③两步反应可知, 甲溶液应为AlCl3溶液, 乙溶液为NaOH溶液.由①步骤所给的值可求出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n (Al (ΟΗ) 3) =13n (ΝaΟΗ) 1.56g78g/mol=13c (ΝaΟΗ) ×0.12Lc (ΝaΟΗ) =0.5mol/L

由②步操作所给的值可求出AlCl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n (Al (ΟΗ) 3) =4n (AlCl3) -n (ΝaΟΗ) 1.56g78g/mol=4c (AlCl3) ×0.12L-0.44L×0.5mol/Lc (AlCl3) =0.5mol/L.

答案见解析.

例5 把含Cu、Fe、Zn的混合粉末加入一定量的FeCl3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

(1) 若加入的金属中还有Zn粉剩余, 那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 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

(2) 若取出部分溶液, 加入KSCN溶液显红色, 那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 金属粉末有无剩余__.

(3) 若溶液显蓝色, 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 那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 可能存在的金属粉末是__.

(4) 若加入的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那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 反应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之比是__.

解析:氧化性:Fe3+>Cu2+>Fe2+>Zn2+;还原性:Zn>Fe>Cu>Fe2+.

①若Zn过量, 先后发生的反应有:

Zn+2FeCl3=ZnCl2+2FeCl2

Zn+FeCl2=ZnCl2+Fe↓

②若FeCl3过量, 先后发生的反应有:

Zn+2FeCl3=ZnCl2+2FeCl2

Fe+2FeCl3=3FeCl2

Cu+2FeCl3=CuCl2+2FeCl2.

(1) Zn过量, 发生了①中的二个反应,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Zn2+、Cl-、H+、OH-;离子方程式为:

Zn+2Fe3+=Zn2++2Fe2+

Zn+Fe2+=Zn2++Fe↓

(2) 由现象知FeCl3过量, 发生了②中的三个反应,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Fe3+、Fe2+、Cu2+、Zn2+、Cl-、H+、OH- (包括水电离的离子, 下同) , 无金属粉末剩余.

(3) 由现象知FeCl3无剩余, Cu过量或恰好完全反应, 发生了②中的三个反应,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Fe2+、Cu2+、Zn2+、Cl-、H+、OH-, 可能存在的金属粉末是Cu.

(4) 若Zn过量, 发生①中的二个反应, 反应后有Fe析出, Fe粉的质量增加;若FeCl3过量, 发生②中的反应, 有Fe溶解, Fe粉质量将减少.所以, Zn与FeCl3恰好只发生:Zn+2FeCl3ZnCl2+2FeCl2反应.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Fe2+、Zn2+、Cl-、H+、OH-;溶液中金属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Zn2+∶Fe2+=1∶2 (不考虑水解) .

答案见解析.

篇4:孟子两章知识点盘点

一、重点单词

1. attend2. earn3. achieve4. drop5. donate

6. challenging7. prepare8. experience9. develop10. regret11. inform12. require13. explain14. unpunished15. scene16. suggest17. figure18. recover19. risk20. regularly21. consider22. approve23. respect24. average25. struggle26. exchange27. run28. diet

29. charge30. forbid31. affect32. deserve33. tolerate34. insist35. risk36. recognize37. loss38. devote

二、重点单词讲解

1. average

【命题角度】 adj.; n.; v. an average of...; above / below average; on average

【考题链接】 Last year the number of students who graduated with a driving license reached 200,000, a(n) of 40,000 per year. (2010江西卷35)

A. averageB. number

C. amountD. quantity

2. charge

【命题角度】 in charge of, in the charge of, take charge of 及take the charge of 的用法比较。

【考题链接】 Who will the exploration when the expert is on business?

A. in charge ofB. take the charge of

C. take charge ofD. in the charge of

3. inform

【命题角度】 inform sb. of / about; inform sb. that / wh; keep sb. informed of / about的用法比较。

【考题链接】 Please keep me happened last night.

A. inform of what

B. informed of what

C. informing about that

D. from informing about that

4. attend

【命题角度】 attend, join, join in的区别及词组attend to。

—Have you known Dr. Jackson for a long time?

—Yes, since she the Chinese society.

A. has joinedB. had joined

C. joinsD. joined

5. including

【命题角度】 动词contain和include以及介词including和形容词included用法和辨析。

【考题链接】 The parcel a lot of things, a secondhand dictionary. (2007南开模拟卷)

A. contained; includedB. included; contained

C. contained; includingD. included; containing

6. regret

【命题角度】 regret to do与 regret doing。

—You were brave enough to raise objections at the meeting.

—Well, now I regret that.

A. to doB. to be doing

C. to have doneD. having done

7. require

【命题角度】 require sb. to do; require that + s. + (should) + v. 原形。

require doing=require to be done 类似的词有want, need。

My car requires , but my parents require me to sell it.

A. repairingB. to repair

C. being repairedD. having been repaired

8. suggest

【命题角度】 suggest表暗示,表明时,不用虚拟语气,表建议时,用虚拟结语气。

His pale face suggested he ill, so his father suggested he to the hospital quickly.

A. is; be sent

B. was; be sent

C. being; should be sent

D. be; should send

三、重点短语

1. pay attention to2. be supposed to3. refer to4. for free5. do with6. go unpunished7. be hard on8. now that9. after all10. insist on11. work out12. go on diet13. put on weight14. in the long run15. in no time16. on / upon doing17. inform sb. of sth.18. consist of

19. turn up20. feel like doing sth.21. as though / if22. cant wait to do sth.23. be dying to do sth.24. used to do sth.25. concentrate on

26. be fond of27. look back (on)28. be supposed to29. stay up30. mix up31. fall out32. get into shape

四、重要语法结构

1. 定语从句:1) 结构及理解;2) 关系词的使用;3) 简化表达;

2. 动名词作主语;

3. wish的虚拟结构;

4. so / neither 相关用法;

5. as though引导的方式状语;

6. have sth. done。

五、巩固练习

1. Being made fun of often by her colleagues for her fatness, Charlotte is .

A. looking forward to be slim

B. dying to be slim

C. long to be slim

D. expected to be slim

2. Thats the new machine parts are too small to be seen.

A. thatB. which

C. whoseD. what

3. Care of the soul is a gradual process even the small details of life should be considered. (2012湖南34)

A. whatB. in what

C. whichD. in which

4. He suggested the problem worthy paying attention at the meeting.

A. to be discussedB. to been discussed

C. to being discussedD. be discussed

5. The president sat there calmly, for any questions from the reporters.

A. preparingB. prepared

C. to prepareD. being prepared

6. —Why cant you and Bill go to the movie tonight?

—We are a history test tomorrow.

A. supposed to haveB. supposed to having

C. thought to haveD. allowed to have

7. Mr. Tiger insisted that he the money back to his boss, but his boss said he didnt receive it.

A. should payB. was to play

C. had paidD. has paid

8. He got wellprepared for the job interview, for he couldnt risk the good opportunity.

A. to loseB. losing

C. to be lostD. being lost

9. She showed the visitors around the museum, the construction had taken more than three years. (2011江西34)

A. for whichB. of which

C. with whichD. to which

10. The children were left of a neighbor when they were on holiday.

A. in chargeB. in the charge

篇5:孟子两章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两章》是《孟子》中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两篇文章。

本 名

孟轲

别 称

孟子

所处时代

战国时期

民族族群

出生地

出生时间

前372

去世时间

前289

主要作品

《孟子》

主要成就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两章古文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两章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两章注释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标题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4)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6)必:一定。(7)然而:这样却。(8)是:这。

(9)城:城墙。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

(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巩固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震慑。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锐利,这里意思延伸为武力。

(15)寡助之至:得到的帮助少到了极点(16)亲戚:身边的人。(17)畔:通“叛”,背叛。(18)顺:归顺,服从。(19)以:凭借,靠。

(20)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故:所以。

(21)失道:不实施“仁政”。两章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却不能取胜。包围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身边的人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两章古文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两章原文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g)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两章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小沟。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被任用,举用。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获释)并得到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后)任用。

(8)任:责任,使命。

(9)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加以申说。(10)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痛苦。心志,意志。(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至肌肤消瘦)。(13)空乏:贫困,资财缺乏。空,使……穷。乏,使……绝。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4)行拂乱其所为: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违背。其所为,指其随心所欲,意即愿望。

(15)所以:用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忍,通“韧”,使……坚韧。(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18)恒过:意思为常常犯错误。恒,常常。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19)困于心:心意受到困惑。

(20)衡于虑:思虑受到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21)作:奋发,指有所作为。

(22)征于色:把心情表现在脸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验,显露,表现。色,脸色。

(23)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4)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晓。(25)入:里面,此指在国内。

(26)法家拂(同“弼”)士:法家,懂得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

(27)出:外面,此指在国外。

(28)敌国外患:指敌对国家的外来忧患。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29)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30)死于安乐: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31)于: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32)发:被任用。(33)举:被举荐。(34)忍:使......坚强。孟子两章参考翻译

(教参版)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来自敌国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语文版)(适合学生)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降临这个人的身上的时候,就一定要先使他们的性情意志受磨练,使他们的筋骨受一番劳累,使他们的身体经受饥饿,使他的资财缺乏而受到贫穷困苦,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灵受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不断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才干。

人经常在犯过错以后才能吸取教训,改正错误;(犯错误时)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有为;憔悴枯槁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表现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懂得法度的大臣和有能力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这样以后人们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另一版本)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回。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之苦,使他倍受穷困之苦,让他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强起来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

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由此可以知道,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会使人败亡。”

(考试要求版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发现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责任在这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使他缺乏钱财、受贫困之苦,使他所行不顺,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增长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如果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衰亡。

孟子两章知识汇总

一词多义

①之:的。例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指城郭。例句:环而攻之

②而: 表承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表转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③拂:违背。例句:行拂乱其所为

通“弼”,辅弼。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于:介词,在。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介词,从。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给。例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今异义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员。

作者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城市)

孟子

篇6:《〈孟子〉两章》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

⑵ 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⑶ 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⑵ 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情感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语:在解放战争,国民党号称八百万大军,装备精良,占据长江天险,人民解放军却凭着“小米加步枪”,把国民党赶到了台湾,这是为什么?谁愿意来说说?

引导学生说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中的一篇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生板书课题、作者。

(在她写的时候,我让下面的同学把句序标上了。)

3、谁能来介绍作者及作品?

【以问题导入,考查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和筛选处理资料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常识。】

生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为“亚圣”。

生2: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功立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提倡“仁政”“王道”的治国理想。

生3: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此书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师:同学们收集资料能择其重点,不错。对于这样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师,你知晓他哪些流传千古的精辟言论呢?

生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师:他的这些言论代表他怎样的政治主张和怎样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走近孟子,去品读他的《孟子》两章。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章

1、听录音,标句序:

师:为了便于后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给文章标上句序,好吗?

师:大家对照注释同桌自学,不懂的可以举手提问。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圈点批注疑难字词句,通过查字典、看注解、同学交流、师生交流,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2、学生对照书下注释,同桌交流,逐句疏通文意。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古今异义词。

师:通过自学,大家还有哪些疑难字词句没有解决,请提出来。生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几个形容词,如“苦”“劳”“饿”“空乏”,它们后面都接了宾语,请问我应该怎样解释这几个词?

师2:哪位同学帮他解答一下?

生:形容词后面接宾语,一定活用为动词了。可分别解释为: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使„„资财缺乏。

师:对,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后面的“行拂乱其所为”中“乱”的用法也如此。来,继续提问。

生3:“发”与“举”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 生4:是一样的,都是“被举用”的意思。生5:我认为不尽相同,“发”与“举”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变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主要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太精彩了,同学们是充满智慧的,如果还有问题,请赶快向他们提出来,你将会得到最诚挚的帮助。

生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怎样的? 生7:这句话应该这样翻译:“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取得胜利。” 生8:“委而去之”怎样翻译? 生9: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是放弃,“去”是离开,注解上有,请你自学时不要忘了读注解。

师:这位同学既有正确的解答,还有真诚的提醒,很不错。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答或还有什么内容需强调?

生11:请同学们注意课文注解中“畔”这个通假字。并做上重点记号。

生11:大家要注意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于一词多义的要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如“亲戚畔之”中的“亲戚”,现在是因“婚姻联成的亲属关系”,文中则是“亲人”的意思。

生:“夫”在这里是发语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如果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并把《论语十则》里的“逝者如斯夫”,《岳阳楼记》里的“若夫淫雨霏霏”两句举例出来。

师:很好。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基本上解决了本文疑难或重点的字词句。让我们一齐流畅地朗读一遍课文。

三、研读课文,理解文意

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作品,走近作者,去感受作者的内心,去理解作品的内容。让我们再来齐声吟读课文。

师:这篇短文属于议论性散文,仔细研读文意,你能读出哪些内容?分小组讨论、研究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

生1: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对文章的内容作出以下归纳:论述了战争中民心背向的问题,指出民心背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生2:我们小组还读出了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即文章开头一句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科学释疑”在此环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生3:请问××同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什么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呢? 生4:这一句是文章的主旨句,是对中心论点的深化。

师:各小组都真正动了起来,通过研读课文,基本读懂了文章的大意,如果同学们还想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话,就让我们一齐来赏读课文,玩味精粹吧。

四、赏读课文,玩味精粹

师:文无定读,同学们各人有各人的欣赏水平,各人有各人的见解。那就请大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欣赏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来赏读你最欣赏的内容吧。(生赏读、交流)

【撷取文章最美最精彩之处进行赏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相得益彰。】 生1:我最欣赏这篇文章的结构,它们是那样的严密、紧凑,一气贯穿,浑然一体,就师:议论文最讲究逻辑的严密,这位同学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概括出了文章严密的结构,在思考中,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2:我最欣赏第一篇第四自然段在结构安排上的独具匠心,这一段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如此论述,更深化了中心论点。

生5:我最欣赏第一篇短文在说理时运用的艺术手法,如第三段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气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如第四段,运用排比,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运用对比,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比较,点明文章主旨。

生6:我最欣赏这篇短文的语言,文章多用短句,句式整齐,近似对仗,读起来琅琅上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的六句,第二段“苦其心志„„空乏其身”和第三段的“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等等。(生边说,边摇头晃脑地读,赢得阵阵掌声)

师:听同学们争先恐后醉心地讲述,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完全沉醉在这两篇短文的艺术魅力之中了。这么精美的文章,这么睿智的见解,这么透辟的论述,不背下它一定是学习中的一大遗憾,请同学们试着背下来。

五、展读课文,飞扬神思

师:孟子以其酣畅淋漓的论述,阐明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道理。请同学们联系实际,结合现实,谈谈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生思考、交流、推举代表发言)

【立足课文,飞扬神思,唇枪舌剑,难分高下,此环节把教学推向了最高潮。】

六、背读课文,积累语言

师:哪位同学能大胆地站起来背诵一下第一篇。

【趁热打铁,及时背诵。让学生充分认识背诵对语言积累的重要,同时,请一生起来示范,能唤起学生对背读课文的强烈兴趣,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生1:(一学生背,但不熟)

师:虽然不很熟,但能边想边背,说明自己对课文理解较好。生2:(背书,较熟练)师:掌声鼓励。(学生啧啧赞叹)

师:这节课,同学们思维活跃,见解深刻,表现优秀,希望这种学风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地发扬光大。同时,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希望大家用心去体会,能思有所悟,学有所得。下课!

八、布置作业

上一篇: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下一篇:有关浙江大明山的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