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成绩报告质量分析

2024-07-14

期中成绩报告质量分析(精选12篇)

篇1:期中成绩报告质量分析

期中测试班级成绩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就期中考试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统计人数32人,前50名1人,前100名7人,前150名受表奖人数16人。根据月考和几次周考的成绩看,本次期中考试学生的发挥总体正常。

进步较大的学生: 退步的学生:

二、进退原因分析

进步原因:平时比较努力、表现不错、课堂能够认真听讲、能够及时复习、练习册及时跟上,经常和同学、老师研究问题、讨论。

退步原因:或多或少都与态度有关、平时杂念多、不专心学习、学习没有计划性、练习太少、有的同学不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家长督促不够、和家长多次联系,收效甚微。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1、应该和他们多交流、提出具体的更严格的学习目标。

2、更应该成员家长参与到孩子学习中来

3、部分学生本来基础很差、到了八年级学习节奏快、又增加了物理。使一部分同学感到难度增加、再加自己复习不到位,使成绩不理想。

4、考试过程中审题不仔细,导致不该错的反而错了。

5、对学生个人评价:见成绩单。

6、利用班会开班级质量分析会,分析每个学生具体情况。

7、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8、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利用早自习多看书。

9、提高解题能力。

10、进一步和家长沟通,争取把家长拉进孩子的学习未来,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

11、针对不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

今后的工作会做更高的热情,更大的付出,争取做到更好。

篇2:期中成绩报告质量分析

一、班里同学成绩概况:

本班38名同学,考试时间共60分钟,试卷总分是100分。全部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卷面整洁。

本班语文考试及格率100%,优秀率100%,数学及格率100%,优秀率97%。语文平均分96,数学平均分97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和数学期中试卷试卷难易适中,重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大多是平时练过、做过的题型,从学生答卷来看,90%以上的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干净。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较好。大多数学生较熟练地掌握了汉语拼音,认识了一些基本笔画,对所学的生字能做到会读、会写、会用。但有四个同学拼音标调不准确,一个同学(王依蕊)对看图列式题的数量关系理解的不好。具体分析如下:

语文方面:第一题是默写韵母,所有同学都能默写对,但个别同学书写不规范。第二题是考察韵母遇见qx时两点省略,而分开时就要把两点加上,有同学没有记准确。看拼音写词语和给词语写拼音题做得较好。反义词也做得较好。按文内容填空是我们第一次做这样的题型,很多孩子没有明白,而没有按照原文填。

数学方面:看图填数、比较大小和计算题,学生做的比较好。根据图填空题,对于“左右”也能分清,但出现几个同学对“前后”分不清,以为7的前面是8,后面到6看图列式题,对于有大括号的知道是问“一共有多少个”,而没有大括号时,就分不清加法还是减法。有一个同学错得较多。

三、改进措施

.虽然拼音学完了,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渗透拼音教学,努力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汉语拼音。要不断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尽量做到新知与旧知两不误。同时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匪浅。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还要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3、在数学中要注意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如运算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3:期中成绩报告质量分析

关键词:图表,成绩分布曲线,成绩质量分析

在进行成绩质量分析和撰写分析报告时,通常做法是根据需要用手工或计算器计算出总分、平均分、各分数段的人数及所占比例等数据,有时还要手工绘制成绩分布曲线图。不仅计算制作麻烦,还会出错,曲线图也不美观。而上述的操作完全可以通过Excel中公式编辑和图表功能来完成。

成绩质量分析报告包括“成绩单”和“成绩质量分析”两个表,包含学生的“学号”、“姓名”、“成绩”等基本信息,成绩分析所需的考试“人数”、“总分”、“平均分”、“各分数段人数”与“所占百分比”等数据。具体设计如下:

1 成绩单设计与制作

1.1 页面与格式设置

启动微软Excel 2003组件,按“成绩单”表样式进行格式设计并完成基本信息的输入,其中把“D4:D47”和“I4:I29”区域命名“成绩”区域。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居中方式等属性,设置打印区域为“A1:I8”。

1.2 编辑公式

根据“成绩单”中所需的数据,在相应位置编辑公式。将成绩区域作为数据来源区域,因当前该区域中并没有输入数据,所以当公式编辑完成后,单元格仍显示为“空”或是“#DIV/0选”。具体操作如下:

(1)求总分和平均分

(1)在“G47”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D4:D47,I4:I29),计算“总分”;

(2)在“I47”单元格中编辑公式:=AVERAGE(D4:D47,I4:I29),计算“平均分”。

(2)求各分数段及参加考试人数

(1)在“G41”单元格中编辑公式:=COUNTIF(D4:D47,“>=90”)+COUNTIF(I4:I29,“>=90”),计算成绩在90分以上的人数;

(2)在“G42”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COUNTIF(D4:D47,“>=”&邀80,90妖)觹邀1,-1妖+COUNTIF(I4:I29,“>=”&邀80,90妖)觹邀1,-1妖),计算大于等于80分小于90分的人数;

(3)在“G43”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COUNTIF(D4:D47,“>=”&邀70,80妖)觹邀1,-1妖+COUNTIF(I4:I29,“>=”&邀70,80妖)觹邀1,-1妖),计算成绩大于等于70分小于80分的人数;

(4)在“G44”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COUNTIF(D4:D47,“>=”&邀60,70妖)觹邀1,-1妖+COUNTIF(I4:I29,“>=”&邀60,70妖)觹邀1,-1妖),计算成绩大于等于60分小于70分的人数;

(5)在“G45”单元格中编辑公式:=COUNTIF(D4:D47,“<60”)+COUNTIF(I4:I29,“<60”),计算成绩低于60分的人数;

(6)在“G46”单元格中编辑公式:=SUM(G41:G45),计算参加考试的人数。

(3)计算各分数段人数及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在“H41”单元格中编辑公式:=G41/$G$46,计算成绩在90分以上的人数占考试总人数百分比;

(2)将鼠标放至“H41”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变成“+”号后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至“H46”单元格处放开,完成其它分数段人数所占考试人的百分比。

1.3 编辑图表

成绩分布曲线是成绩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插入成绩分布曲线图表时,选择“F41:G45”区域作为图表的数据源。这样当用户在“成绩”区域中输入数据后,“F41:G45”区域会根据输入的成绩值计算出各分数段人数和所占百分比,而图表又根据“F41:G45”区域的值自动绘制成绩曲线分布图。操作方法如下:

(1)选中“F41:G45”区域,选择“插入”-“图表”选项,在弹出的“图表向导”选项中,设置“标准类型”-“折线型”-“子图表类型”-“数据点折线图”,然后单击“下一步”。

(2)保持数据区域为默认,设置“系列产生在”为“列”单击“下一步”。

(3)在图表标题下输入“成绩分布曲线图”,“分类(X)轴”输入“分数”,“数值(Y)轴”输入“人数”;切换到“网格线”选项,取消“数值(Y)轴”下的“主要网格线”项;切换至“图例”选项,将“显示图例”取消;切换至“数据标志”选项,选中“数据标签包括”下的“值”项,然后单击“下一步”。

(4)选择“将图表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选项,单击“完成”。

(5)调整图的大小并将其放置到“F27:I39”区域。

(6)鼠标右键单击“曲线”,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

“”,选择“图案”选项下的“”,单击“确定”完成设置。

这样,根据“成绩”自动绘制的“成绩分布曲线图”的设置就完成了。但此时因成绩列内并没有数据,所以各分数段的人数均为0,成绩分布曲线也与数据(X)轴重合在一起,这并不是设置的错误,只要在成绩区域输入数据,成绩分布曲线图则会自动完成绘制。成绩表如图1所示。

2 成绩质量分析表设计与制作

(1)单击“Sheet2”工作表标签,按要求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居中方式等属性,选择“A1:K21”区域,按成绩质量分析表格式要求进行设计与调整。

(2)复制图表

(1)复制成绩单表中的成绩分布曲线图图表并粘贴到成绩质量分析表的相应位置;

(2)右击“图表”选择“源数据”,单击“数据区域”右侧的折叠按钮,选择成绩单表中的“F41:G45”区域,单击“返回”按钮返回,选择“确定”按钮完成成绩质量分析中成绩分布曲线图图表与成绩单表相应数据区域的关联。

(3)选择显示总分值的C15单元格,编辑公式:“=成绩单!G47”,即其值等于成绩单表中总分值,使其自动完成总分数据填充;

(4)参照(3)中给出方法分别完成平均分、实考人数、各分数段人数和所占比例等公式的编辑,使其成绩表相应区域的建立关联,自动完成相应数据填充;

(5)按成绩质量分析表的要求完成其它信息的输入,如考试班级、考试日期、考试课程等。成绩质量分析表如图2所示。

3 保存与应用

成绩质量分析所需表格设计完成后,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设置,使其更加的美观整齐,增加适用性。如设置边框,调整单元格大小,设置字体类型、字号;更改工作表的名称分别为成绩单表和成绩质量分析表;设置成绩区域数据的取值范围为0-100等等。

所有设置完成后,将其保存为“简易成绩分析系统”的Excel模板文件,即扩展名为.xlt的文件。

在使用时,双击“简易成绩分析系统”模板文件,系统启动并自动创建一个名为“简易成绩分析系统1.xls”的Excel文件,按着表格的项目,分别输入“学号”、“姓名”、“成绩”等信息,系统将根据输入的“成绩”区域的值,自动完成相应的各项数据计算与填充和成绩分布曲线的绘制,按要求进行保存和输出即可。

参考文献

[1]李洋.EXCEL函数、图表与数据分析应用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1.

[2]朱小英.EXCEL在教学统计中的应用技巧.哈尔滨:电脑学习,2006(6).

篇4:一实召开期中考试成绩质量分析会

根据教育局会议精神,经校委会研究决定(24日)下午第三节下学后,教研活动时以年级为单位,要求:1.年级校长和年级组长纵向和横向分析成绩、得失和今后努力方向,2.各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从主观方面深刻分析得失和今后努力方向。

同时第一实验学校还制定了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例会制度。

一实

篇5: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完成高一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我们备课组对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查找原因,就下一步的工作制定整改措施,下面就由我代表高一语文备课组向各位领导老师作一下汇报。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这次期中试卷主观题较多,题目由浅入深,呈现一定的梯度。试题的命制对目前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开放性题目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思考,做到各种知识的整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要夯实基础,还更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文本意识以及答题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紧扣文本的同时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做到举一反三.二、成绩分析:

通过成绩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差,卷面潦草、不规范也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次语文考试中扣书面分的力度很大,有的学生因此丢掉了3—4分。

2学生中存在眼高手低、忽视基础的现象。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思维不严密,会做的题得分率低。如很多基础不错的同学选择题只得了一半的分,与第二卷得分不成正比。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不善于归纳、总结,个别学生学习动力还不足,作业、错题本落实不到位。

4、学生应试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答题习惯;审题不仔细,答题不严谨,规范性不够,很多解答题中的常规步骤写的不全、不准。

三、近期目标:

狠抓落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搞好学法指导,抓好优生的培养工作和各班边缘生的推进工作,力争期末考试成绩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四、几点建议

1、强化语言训练,进一步夯实基础。

2、切实抓好文言文直译的训练。

3、努力提高对诗歌、散文语言的感悟和鉴赏能力

4、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思维品质,克服审题不清、答题不当的毛病。

5、扩大学生的视野,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

总之,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通过找准问题,查漏补缺并延续上一阶段一些成功的做法,加上全体教师群策群力,一如既往地努力,我们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6:期中质量分析报告

我校今年秋季时处改扩建特殊时期,其中小学部一二年级安臵在27中,三至六年级安臵在67小,初中部安臵在建筑学校。期中考试,我校克服重重困难,严格按照高新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协调安排下,三个学片负责教务的工作人员精心组织,期中考试和评卷工作已圆满结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全面掌握我校的教学质量现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就这次期中考试情况及今后的整改措施,作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出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紧扣教材。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生活积累,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次试卷命题的最大特点是:题目紧扣教材,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占重要位臵。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体现了试题的灵活性。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小学部三年级试卷难度较高,对于处于低中年级转折点的学生来说试题难度拔得太高,灵活性更强,更适合知识面广的高年级学生。其他年级试题比较平和,试题有梯度但不大,基本上以课本为主,没有超纲题目。初中部大部分学科试题难度较大,尤其是处于初中阶

段起始年级的七年级,有少数学科试题增加了难度。

二、成绩情况统计:本次考试小学部严格按照教育局要求,40人以上的班级考试时均分为两个考场进行,由于教室有限,二年级一部分学生在安排在走廊考试,对于无法分班的四、六年级和七八年级,采取插班考试的形式,同时,我们严格考风考纪,加大对考试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努力调动一切手段,力求确保成绩的真实性。评卷时小学部全体教师集中在67小片区,由教务处统一密封试卷后采用统一评卷、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评卷。初中部则由教育局统一组织在29中集中评卷。统计成绩时,两个学部均严格按照教育局学生全员参与的统一要求,确保学生全部参加考试并全员参与四率的计算。

小学部整体成绩语文学科与以前相比相对平稳,数学学科的成绩有一定提高。本次期末考试语文成绩突出的班级为一年级两个班,六年级两个班,及格率为100%,11个班平均分在83分以上;数学学科有3个班优秀率在90%以上,10个班级平均分在81分以上;其中成绩比较突出的有一年级两个班和三年级一班、五年级二班。中、高年级的数学成绩从整体看高分学生有所增加,较之以前有所进步,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

初中部各科试卷的评卷由各科教师在学校统一要求下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内完成。虽然三率测算方式有所改变

且结果尚未最后揭晓,因此,我们对各学科在三所学校、在平行班级的位次还不清楚,但是从科目来看,文科优于理科。2013年,南阳市教育工作会上宣布的评比结果也指出:各区、各校的文史科目差距相对不大,而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差距很大。我校就是这样。从这次期中考试来看,各年级理科成绩分化都比较严重,越到高年级越严重。相应的,各年级总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优等生数量屈指可数,中上等群体过小,而差生群体庞大。初中部各科中有个别理科学科优秀率是个位数。高分学生群体较小。总之,初中部各年级成绩情况均令人堪忧。

三、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期中考试成绩汇总之后,学校认真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对试卷情况作出详细、客观的分析,学生和老师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学生粗心马虎。各学科考试中学生都存在审题不清、个别学生根本不审题现象,只是靠着感觉、按照平时的习惯来做题。因审题不认真造成的失误占丢分比例较大。

(2)考试中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不够。理科试卷中一些常规的、基本的解题方法,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不能用学科术语解答问题,答题格式不规范。

(3)学生最基础的、最基本的知识把握不太好。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公式识记不清。如语文学科的生字词、句式的判断不精确、课外阅读量小,课外积累不够、学法死板不灵活;数学学科中一些学生最基本的概念把握不清,选择题和简单的主观题失分率较高。思路不不太清、概念比较模糊,对于一些关键的知识点不能灵活掌握和运用,导致对问题的回答模棱两可,出现错误。

(4)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对于入口宽、设疑多的问题考虑得不够全面,学生的思维灵活型和探究、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5)部分班级学生卷面不够整洁,出现字迹潦草,卷面脏乱等现象且错别字过多。

2、造成上述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不灵活,平时学习新知的过程中疏忽了对旧知识的巩固,不能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使得一些基本的、简单的知识点也有失分情况。

(2)各年级都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太差的现象,很多学生是跟随父母到本地打工,流动性比较强,平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得不够,学生学习、生活习惯较差,丢三落四,粗心马虎,导致考试时也同样,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作业、背诵任务的检查力度不够,方式、方法有待改善,知识点、易考点平时教学没有予以充分重视,要求记忆性的内容没有下决心让学生熟记熟背,重视笔答作业忽视记忆性作业。没有把识记性的作业提高到一定的层次上来,教师要求还不是很严格,导致学生不重视,家长配合差。

(4)初中部毕业班时间紧、任务重,以赶课为主,知识巩固做得不到位。缺少对有关题型的针对性指导。

四、今后的整改工作思路

1、签定《南阳市三十中目标责任书》,全体教师以责任书中的目标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想方设法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达标。

2、完善并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奖罚制度,制定《南阳市三十中质量奖惩制度》。对一些教学成绩优秀,工作能力突出的老师在评先评优及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并给予物质方面的奖励,通过奖励先进,激励后进的方法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应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加强教研组的建设,让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承担起培训、提高任务,使青年教师在他们的带动下健康成长,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后备力量。

4、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主要靠校本教研来完成。我校虽处在改扩建期间,但要坚持一贯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发挥教研室的作用,帮助教师在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法,促使教师在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中共同提高。

5、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书写做具体要求,通过活动和检查加大对学生书写习惯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兴趣。

6、学校领导、教务处要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加强对课堂教学情况的了解、指导,让课堂成为课改的主渠道,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7、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力度,利用课前、课间时间,解决好部分学生当天的遗留问题,做到知识点天天清。

综观学校实际情况,面对着各个班级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差生群体庞大这不争的现实,面对一串串令人倍感沉重的成绩数据,我们感到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要把压力转化成动力,认真组织教师钻研、改进教法,精心组织各个教学环节,努力苦干加巧干,向教学管理要效益,力争在半学期的时间里,教学质量有较显著的改观。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坚信,通过

教师们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执着追求,学校一定会在改扩建特殊时期,校建与教学质量获得双丰收!

南阳市三十中教务处

2013-11

2012年

秋 期质

期 中 考 试

南 阳

报 告

篇7:期中成绩报告质量分析

1期中教学检查面临的主要难题

笔者长期从事本科生培养的管理工作,感到在中检工作中存在如下3个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难题。

一是中检当且仅当查什么。本科生培养工作涉及学院建设的若干方面,中检检查哪些内容或要素,需要仔细斟酌确定,要做到既系统全面又无范围蔓延,既重点突出又无缺漏项。仅凭主观判断来确定检查内容,可能会顾此失彼。(2)

二是中检问题是否找得准。中检中,各检查者会反映若干问题,由于立场站位、观察角度,以及对教学规律认知层次不同等原因,检查者们反映的问题会存在较大的个性化差异,表现为表述各异、粗细不一,在指向上若明若暗,在内容上交叉粘联,难以准确判断问题真伪及其严重性。

三是中检问题的整改措施是否得力。中检找准问题不是目的,目的是制定整改措施解决问题,提升培养质量。中检发现的问题往往互相缠绕嵌套,有的问题是其它问题的原因,有的问题是其它问题的表象,这使得从哪切入制定整改措施成为难题。

笔者研阅了10余所高校的中检报告,上述3个问题普遍存在。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需要找到一套科学的分析模型或方法,有效解决这3个问题,提高中检实效。

2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确定检查内容

中检是对本科生培养质量以及培养活动的全面检查分析。确定中检当且仅当查什么,首先要搞清本科生培养质量有哪些生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生成培养质量的路径机理。笔者基于多年本科生培养管理经验,总结提出如图1所示的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关系图。

如图1所示,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共10个。根据各要素在培养质量生成路径上的位置,分为规划设计要素和组织实施要素两类,组织实施要素再细分公共基础要素(“指挥管理”)、支撑要素(包含“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等3个要素)和直接要素(包含“学员材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3个要素)等3个子类。

10个要素相互作用生成本科生培养质量。3个规划设计要素不直接生成培养质量,而是通过作用于7个组织实施要素生成培养质量;7个组织实施要素中,3个直接要素共同作用直接生成培养质量,3个支撑要素通过作用2个直接要素间接生成培养质量,公共基础要素直接或间接生成培养质量。

从检查全覆盖角度,中检内容应覆盖生成培养质量的10个要素,但由于3个规划设计要素是通过7个组织实施要素生成培养质量,其存在的问题将在培养实践活动中暴露,故笔者提出将中检内容界定在7个组织实施要素上,即中检当且仅当检查“学员材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和“指挥管理”等7个方面。

3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开展多维交汇分析,找准中检问题

确定了中检当且仅当查什么后,管理者马上面临中检问题是否找得准的问题。基于图1,笔者研究提出多维交汇分析法,通过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和严重性分析,确保找准中检问题。

3.1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

笔者按照“定向”、“拆细”和“去重”等3个方法步骤,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

“定向”是指对照图1,确定每个问题的指向要素;“拆细”是指对于指向2个(含)以上要素的问题,进行拆细,使拆细后的每个问题只指向1个要素;“去重”是指合并某个检查者反映的相同或相近问题,使相同或相近问题在该检查者只反映1次。

在问题“定向”过程中,贯彻如下两个原则。一是,问题描述要尽量定量,不能定量则须定性,无法定性则不提。二是,舍弃未找到指向要素的问题描述。

3.2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严重性分析

对各检查者发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要根据问题的指向要素、聚焦度和检查者权重等3个属性,综合判定问题严重性。判定规则如下。

问题指向要素。严重性排序为直接要素>支撑要素>管理要素。直接要素中,“学员材质”>“第一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支撑要素中,“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条件建设”。

问题聚焦度。反映的检查者越多,聚焦度越高;聚焦度越高,则问题越严重。

检查者权重。按各检查者话语权排序,排序越靠前,问题越严重。不同的质量生成要素,各检查者话语权排序不同,详见表1。

在综合分析问题严重性时,上述三个属性的严重性排序为指向要素>聚焦度>检查者权重。

4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层次化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找准问题后,管理者要根据问题原因制定得力的整改措施,以解决问题、提升培养质量。措施是否得力,关键在于问题原因是否分析得透彻。基于图1,笔者研究提出中检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该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沿着培养质量生成路径,对指向各要素的问题,层层递进地分析原因,一直分析到最底层。将上层问题原因与相同的下层问题表象归并,针对最底层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克服措施交叉覆盖、杂乱纠缠,使整改实效沿着生成路径向上传递。具体实施流程如图2所示。

4.1逐层向下分析各要素问题的关联性

按照先直接要素、再支撑要素、后管理要素、最后设计要素的层次顺序,逐层分析问题原因。每分析一层,就将该层问题的原因与下层问题对照关联,关联上的则合并处理共同研究整改措施。按此步骤不断递归,直至问题原因分析找不到下层要素支撑。

4.2非关联的问题逐层向上推导实证负作用

对关联不上的问题,要逐层向上推导并实证该问题的负作用,直至该问题负作用无法实证为止,将最终实证层面的负作用列为问题进行整改。

若问题的负作用无法实证已传导至上层要素,则列为该层要素的独立问题进行整改。下层要素问题负作用未传导至上层要素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负作用传导需要时间,时间尚不及传导至上层要素;二是传导过程中被某些积极因素或正能量中和了。不论哪种原因均需解决。

上述递归分析结束后,从最底层原因入手制定整改措施,整改实效必然沿着分析链条向上作用,最终作用于最上层要素问题。

5成果价值和应用效益

该成果全面系统的提出了一套中检问题工程化分析模型。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及作用关系,确定了中检检查内容及范围,提出了找准问题的“多维交汇分析法”及析透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能有效解决中检中普遍存在的3个难题。该成果可为开展中检工作提供实践指导,避免检查工作的盲目和低效,对提升中检实效具有普适借鉴意义。

该成果在笔者单位应用多年,有效增强了中检工作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提升了中检工作精细度,对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运用该成果,笔者单位6次中检累计发现58个教学问题,目前已解决51个,比例高达88%。以该成果为主体的中检模式,荣获2015年军队教学成果奖。

6尚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该成果虽然在确定中检检查内容,找准中检问题以及析透问题原因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创新研究,但由于数据积累尚不丰富,目前“多维交汇分析法”中对问题严重性的判定规则,以及“层次分析法”中对逐层向上推导实证负作用,只能进行定性阐述,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需要进一步积累数据不断深化研究。欢迎国内同行深入研究探讨,为不断提升中检实效提供更多参考借鉴。

摘要:期中教学检查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一项常态化工作,对提升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把握查什么、找准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原因制定得力整改措施,才能切实发挥期中教学检查的作用。本文基于本科生培养质量生成要素,界定了期中教学检查范围,提出了一种针对期中教学检查问题的工程化分析模型。该模型包含找准问题的“多维交汇分析法”和研判问题原因的“层次分析法”等两种分析方法。

关键词:质量生成要素,期中教学检查,工程化分析模型,多维交汇分析,层次分析

注释

1石利娟.高校期中教学检查现状及改进措施初探.当代教育论坛,2011

篇8: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2年春季毕业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于4月19、20日进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学生在年级内部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但是距离杜绝学生违纪行为还有较大距离。阅卷采取的是流水作业,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金城教育督导组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均按照1:2:7的比例进行出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单科成绩相比,分析表已经下发到各年级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2)、各班级成绩发展的不平衡。(3)各学科间的不平衡。(见分析)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一味的注重练习,不批改讲评不注重效果。学校层面:

1.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2.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3.集体备考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任课教师承包有偏科的优生,签订合同,一抓到底;学科组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教导主任、业务校长抓宏观调控。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全程参与,现场督导。特别是复习课的研讨,复习进度的统一,复习重难点的把握等。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篇9: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组成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将沙河站中学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如下:

一、组织情况:本次考试有教务处统一安排,学生在各年级内部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加大了对考试纪律的检查。

二、试卷来源:六、七、八、九四个年级的考试试卷是由县教研室提供,难度适中,不存在偏题和怪题,试卷出的比较活,大多数学生比较适应,个别学生不适应是因为复习侧重不同和复习还没有到位的缘故。

三、阅卷情况:阅卷采取的是同年级同学科流水形式,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四、考试情况分析: 六年级:(319人)

语文:平均分79.66优秀率53.29及格率84.64 数学:平均分63.89优秀率34.8及格率66.14 英语:平均争74.62优秀率54.55及格率75.86 七年级:(318人)

语文:平均分77.0优秀率17.6及格率65.1 数学:平均分74.1优秀率32.1及格率59.4 英语:平均分76.0优秀率35.5及格率65.7 政治:平均分60.1优秀率7.2及格率54.1 历史:平均分59.9优秀率17.6及格率54.1 地理:平均分59.1优秀率12.9及格率52.8 生物:平均分59.4优秀率17.0及格率51.6 八年级:(298人)

语文:平均分78.1优秀率16.4及格率71.5 数学:平均分69.8优秀率5.0及格率22.5 英语:平均分43.8优秀率12.4及格率35.2 政治:平均分71.1优秀率35.9及格率77.2 历史:平均分78.2优秀率12.8及格率66.4 物理:平均分48.0优秀率16.8及格率43.6 地理:平均分72.2优秀率24.5及格率60.7 生物:平均分73.7优秀率34.6及格率74.8 九年级:(343人)

语文:平均分80.6优秀率12.8及格率77.0 数学:平均分51.0优秀率6.4及格率30.0 英语:平均分53.0优秀率10.5及格率30.6 政治:平均分70.1优秀率38.5及格率73.1 历史:平均分64.9优秀率19.5及格率60.6 物理:平均分58.2优秀率21.9及格率46.1 化学:平均分64.4优秀率20.7及格率61.5

五、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方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教师方面

(1)教学积极性不高,有部分教师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3)缺乏钻研、合作精神。(4)责任感不强,危机意识淡薄。

3、学校层面:

(1)教学管理上还有待改进。

(2)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3)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六、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1、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2、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

3、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

4、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5、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6、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10:期中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学期 期中考试学科:备课组长

一、对试卷的整体评价

1、试题结构合理,知识点考查全面。整份试题从现代文阅读理解、古诗词默写、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四

个方面,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对高二第二学期一、五、六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全面考查。知识点覆盖率高。

2、考查内容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并轨,课外文言文稍有难度,总体还是切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3、考题涉及理解、分析、运用三个层级的考测,形成梯次,同时也提醒学生,注重课本学习。

二、“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问题分析: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智力技能。阅读能力的考查既能全面检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此次课外现代文阅读《归来的温馨》分值为21分,平均得分为15分,古诗文默写8分,平均得分6分,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课堂教学和晨读、朗读训练及对精彩语段的赏析,对重点、难点的讲析透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较好、默写也有提高。

但对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视不够,应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导,同时对阅读能力弱的同学进行能力迁移的训练。

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还存在语言表述不准确、不简练、不规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抓基础,培养学生规范答题意识。

三、今后改进的措施和目标

1、近期目标:抓落实,(文言文实词、虚词、翻译、作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搞好学法指导,抓好优生的培养工作和班级后进生的推进工作,力争期末考试成绩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2、抓备课。要围绕知识点排查、重难点突破,习题选择等主要方面,将备课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按阶段,按课时将任务分解细化,形成具体的复习方案。

3、聚集课堂,决战课堂,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防止没有重点要点的错误作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4、加强练习与测试,但不搞题海战术。练习测试及时批改,认真统计分析,讲题突出重点,重点学生力求面批到位。

篇11:教学质量监测成绩分析整改报告

整改报告

我校对本次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在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诸多因素,特别是教师的敬业精神,还有待于加强,对于此次质量分析整改如下:

一、成绩不佳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思品、科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认为这两科不重要,分值低,没有做到开足开全课程,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2、学校教研氛围不浓厚,教研活动开展少,教师参与态度不够端正,以至于质量不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学校推门听课 数量少,老师思想松懈,以至于造成常态课不高效,教师存在不备课,无教案上课现象,使教学效果、质量大打折扣。

4、学校忙于应付各项检查,放松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没有把握好学校工作重点。

5、教师师德教育不够,敬业精神较差。

二、整改措施:

1、增加推门听课数量,并及时对本节课作出点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学生高效课堂。

2、营造浓厚的学校教研氛围,定期召开教研活动,制定措

施,支撑教研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3、学校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等相关业务进行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将对全体教师进行公示。

4、学校将不定期、不定年级对学生进行抽测。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教师对抽测试卷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共同研究如何帮助学生衔接断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对教师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多加强师德方面的材料学习,提高敬业精神。

我校的奋斗目标为全市前50名。本次教学质量检测,我校在全市小学排名比较靠后,我校全体教职工将上下一致,鼓足干劲,争取下次检测我校的成绩能够上一个台阶,提高一个档次,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篇12: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质量检测分析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2012年秋学期寿县迎河中学初中部期中质量检测于11月15日、16日顺利完成。为了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导处按照学校要求开了学生考风考纪教育会、监考教师的考务培训会,考试期间领导下班巡考,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纠正,考风考纪大为好转。全部试卷密封,混合装订,流水阅卷;阅卷过程公平公正,阅卷效率高效快捷。考后各科教师都能及时评讲,认真分析得失,充分发挥考试的指导和诊断作用,同时把相关情况反馈给班主任,以便能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学法指导。

二、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县教研室统一组织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质量较高,注重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2)、各班级成绩发展的不平衡。(3)、各学科间的不平衡。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 1 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导—学—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不到位。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学校层面:

1.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2.“导—学—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3.集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因此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任课教师承包有缺腿学科的优生,签订合同,一抓到底;备课组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年级主任、业务校长抓宏观调控。形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集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全程参与,现场督导。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 3 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上一篇:东阿阿胶保健产品“五一”节日促销活动方案下一篇:总经理酒店开业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