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地理备考之地理部分考情分析

2024-07-30

202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地理备考之地理部分考情分析(通用4篇)

篇1:202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地理备考之地理部分考情分析

上一期为大家分析了政法干警地理知识部分的考点分布,根据这个考点分布,我们今天为大家分析一下政法干警考试地理部分的考情,为大家讲解近几年的侧重考点,重点考试内容,帮助大家正确高效做好政法干警笔试备考。

考情分析

地理部分考试的特点如下:

1.一共分为四部分内容,其中自然地理部分考查最多,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三部分相对少一些,数量比较均衡。但是自然地理部分不同年份考查数量变化比较大。

2.近些年来,地理部分更加侧重对于考生识图能力的考查。

3.选择题考试重点

(1)自然地理

地球运转的影响、地质运动、世界气候类型与分布、洋流、地理识图

(2)世界地理

世界交通路线、各大洲的气候特点、各大洲的物产、位置识图

(3)中国地理

我国的地形、我国的气候特点与分布、我国的自然环境

(4)人文地理

自然资源、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工农业生产等,考点紧贴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篇2:202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地理备考之地理部分考情分析

2014年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2014年安徽政法干警面试QQ群:344472778

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地理的第二章内容是需要记忆背诵的,如果单纯的死记硬背,有可能会出现记混、记乱的情况。接下来,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教大家如何结合实际的地理去记忆,从而达到高效的复习效果。本章涉及到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即七大洲和四大洋。那么我们就必须对七大洲的位置、范围、地形地貌、气候状况以及每个州主要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河流等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亚洲,我们需要知道南部的三大半岛,向北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以及亚洲的主要国家日本、东南亚、印度、中亚等。非洲,我们需要知道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就是在非洲,以及其矿场黄金和金刚石的产量比较多。

欧洲,了解欧洲的主要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欧元是欧盟的统一货币。欧洲的国家比较多,我们需要重点了解英国、法国和德国。北美洲,了解巴拿马运河是划分北美和南美的分界线和重要的航道,了解三个主要国家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

南美洲,其大陆地形可以分为三个南北向纵列带,西部安第斯山、东部高原和中部为平原。其中亚马逊是南美的第一条河流,了解南美的主要国家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和委内瑞拉。大洋洲就重点了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即可,南极洲了解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

篇3:202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地理备考之地理部分考情分析

2015四川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备考:各部分重要知识点

重点一:历史

重点知识:二里头文化、光武中兴、安史之乱、曲辕犁、摊丁入亩、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第一个五年计划、新航路的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

重点举例: 一、二里头文化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二里头遗址是夏商时代重要的考古遗址。专家在二里头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迄今最早宫殿建筑基址。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明的主要对象。

二、安史之乱

原因:一方面,唐玄宗统治后期,政治****,宠爱杨贵妃,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另一方面,军事举措失当,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安禄山妄图乘唐朝内地兵力空虚夺取唐朝政权。

经过: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占领洛阳、长安。唐玄宗在逃亡四川期间,将皇位传于唐肃宗。公元757年,唐肃宗派大将郭子仪、李光弼 率唐军在回纥兵的帮助下,收复长安和洛阳。后来,安禄山旧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763年,唐朝打败叛军。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称作“安史之乱”。

影响:(1)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2)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3)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4)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

基本任务: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基本建设,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发展农业、手工业生产合作化,以建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进行

四川中公教育

社 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意义:第一个五年计划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的强烈愿望。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使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蓬勃发展。

重点二:地理

重点知识:地球公转和自转、地图、寒流暖流、煤、东南亚、埃及、欧洲联盟、巴拿马运河、澳大利亚、昆仑站、世界贸易组织

重点举例:

一、昼夜更替和时差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 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太阳日(24小时)。这就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二、地图上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

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三、地图上的比例尺

四川中公教育

地图的比例尺又叫缩尺,是图上的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比例尺的计算公式里,图上的单位距离一般是1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为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比例尺有三种形式,即数字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线段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文字比例尺: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重点三:政治

重点知识:实践与认识、质量互变规律、价值规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三大产业、税收及个人所得税、中国对外经济基本原则。

重点举例:

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则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质变——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不断发展。这也就是量变质变互相转化的规律即质量互变规律。

二、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联系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桥梁。认识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经验,即通过自身的实践所取得的认识;一种是间接经验,也就是通过书本和向其他人 学习取得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并

四川中公教育

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间接经验来源于他人的实践,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成 果的总结。所以,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书本知识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认识来源于实践,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才能做出判断。一般地说,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反之则是错误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因为:

第一,价格的波动是以价值为轴心,不是脱离价值无限地上升或下降,所以仍然是价值决定价格;第二,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格反过来也影响供求关系,即供求关系与价格之间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当价格高于价值时,就会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从而使供求趋于平衡;反之,当价格低于价值时,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从而使价格渐涨。

四川中公教育

篇4:2024政法干警文化综合——地理备考之地理部分考情分析

文化综合考试需要考生具体的能力要求如下:

一、历史

1.再认、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

2.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结论。

3.依据历史事实比较、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

4.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

5.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述。

二、地理

1.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事。

2.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3.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4.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5.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6.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

7.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

8.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

三、政治

1.再认或再现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任何成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正在备考的考生们,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预祝大家在政法干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上一篇:XX年幼儿园中班家长开放日活动总结下一篇:履职尽责廉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