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2024-07-31

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精选9篇)

篇1: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集发展能量,使民营经济呈现爆发式的扩张态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支持,你发财我发展,你创业我就业”的大开放意识,形成全镇上下人人参与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四)抓政策启动,扶持民营

盛市、县明文规定的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镇内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应该落实给民营经济的政策,都必须全面落实到位,坚决取缔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彻底打破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放心、放手、放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抓典型引路,带动民营

要大力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办、领办民营企业,带动民营,让人力资源活起来。要有重点、有目的地树立一批既有品牌效益,又有行业特色的民营经济典型。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扬在发展民营经济中涌现出的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及其优秀事迹。年终,党委政府要将民营经济中表现突出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纳入全镇经济工作统一表彰,让同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六)抓优化环境,服务民营

民营经济的发展,企业是主体,而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却是主体。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区域生产要素聚集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决定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坚决做到“四不准”、“两逗硬”。即:不准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向民营企业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不准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不准对民营经济发展设立障碍和壁垒;不准侵吞、强占民营企业的资产。“两逗硬”是:在提高办事效率和优质服务上要逗硬;在查处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事件上要逗硬。

(七)抓素质提高,推动民营

各级干部要转变发展民营经济的观念,增强服务本领,民营企业家要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管理才能,民营企业职工要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克服“帮人”思想,爱厂如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篇2: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一、太和镇民营经济的现状太和镇地处县城,具有得天独厚发展经济的优势,在九十年代初期,全镇城乡集体企业达到鼎盛时期,当时8万多人口的太和镇共有集体企业40余家,其中城镇集体企业13家,农村集体企业28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集体企业固有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差、员工年龄大、文化素质低等矛盾日益突出,体制的弊端,产权不明晰,加之流动资金短缺,银行不注入资金,使全镇集体企业逐步陷入困境,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集体企业85%以上处于严重亏损状态。1997年起,镇党委政府开始实施“腾笼换鸟”的办法,通过卖、并、破、租、转等形式,让集体资本退出,为民营经济腾出空间。从当时的天府人革厂实施“零价转让”到全市最大的乡镇企业——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改制为民营,通过改制培养民营企业10家。截至2003年7月底,全镇已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9000余户、民营企业152家,从业人员13380人,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8.6亿,占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9.6%;销售收入完成10.3亿元,利润5899万元,国税、地税收入2000多万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0.5%。

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规模上。第一,观念陈旧滞后。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双重影响,思想观念保守,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冒险精神不够,怕投入了无产出、无回报,创业冲动不足。第二、管理体制制约。政府职能部门对民营经济实施多头管理,缺乏对民营经济的整体布局和长期发展的引导和规划。有的工作人员仍有“管理就是开会,发展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的思想。“三乱”现象屡禁不止,行政效率低下。第三,市场环境制约。民营经济间的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等问题还十分突出,社会监督力度、打击力度还不够。第四,技术水平制约。在技术装备上,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依然是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操作。第五,人才资源制约。人才市场不完善,使得科技人才资源严重缺乏。第六,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经营者整体素质较低,管理问题较为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对所办企业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有的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违法违纪违规。民营企业呈现出小的多、大的少,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租放型多、科技型少的“三多三少”格局,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不多。第七,外部环境较差。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虽然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是“纵向不到底,横向不到边、竞争不平等”。导致外地企业引不进来,本地企业又留不住,国有企业有的改制不彻底,民营企业又发展不起来。特别是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电力分配、拆迁还房等方面与外来企业极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办理程序繁琐,中间环节太多,经营性的水、电、气价格太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本地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我们过去曾错误地认为私营经济是“资本主义尾巴”,个体经营者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开放后,认识逐步提高,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限制到发展,从允许到鼓励,政策逐步放宽。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新的机遇,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来抓,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商重商”、“亲商护商”的发展环境,提倡勤劳致富光荣。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舆论工具,宣传发展民营经济中的好人好事,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给予民营经济优惠政策,在执行政策时,服务要周到,从各个方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三,要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中,创造了许多精神财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我们要学习温州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不比消费比投资”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福建人的“永不满足,奋斗不止”的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自我加压,你追我赶,扬长避短,开拓前进。

篇3: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1.研究对象。本文主要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部分城市的体育健身健美市场为研究对象, 包括作为需方的健身健美运动的参与者和供方的健身健美场馆、健身健美指导员等三个方面。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面谈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共发出问卷580份, 收回有效问卷561份, 有效回收率为96.7%, 符合研究要求。

二、结果与分析

(一)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市场的场馆特征分析

1.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筑面积分析。

目前,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建筑面积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某些俱乐部的建筑面积已经达到几千平方米, 甚至有些俱乐部的面积达上万平方米。之所以能够达到目前的这种规模, 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离不开的。从数据中我们知道, 以中型商业健身俱乐部为主的格局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市场发展的主流。

2. 健身场馆基本配套设施。

通过调查发现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场馆的基本设施配套情况不太理想, 尤其是在一些小型的健身场馆更加明显, 这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和投入资金不足有关。虽然调查的场馆均有更衣室, 但在一些小型的场馆内更衣室只是一小间房子, 仅够一、二人同时更衣, 而且没有储衣柜, 条件十分简陋。音响设备方面, 其中有1家没有固定的音响设备, 只是指导员上课的时候带上仅仅是一般的卡式录音机而已。

3. 健身场馆的经营项目。

从调查结果看, 小型健身俱乐部主要业务以提供健身项目为主, 中大型健身俱乐部除了提供部分健身项目外, 还提供配套的健身服务。一般规模较大的健身俱乐部经营的项目和提供的设施更为齐全, 为健身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以提升俱乐部的竞争力。

4. 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与营销方式。

根据调查,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主要有单店和连锁经营两种。从调查结果看,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各商业健身俱乐部中利用人员进行促销的占总数的50%;利用非人员 (广告) 进行促销的占被调查健身俱乐部的32%;人员促销与非人员促销并用的占总数的28%。

5. 经营者的管理理念。

通过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者的管理理念进行调查发现, 在进行管理时采用“以人为本”这一管理理念排序第一, 占总人数的82%;其次为创新管理、系统管理、和谐管理, 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市场的健身指导员特征分析

1. 职业结构分析。

调查显示:从目前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美操指导员职业情况看, 专职占24.08%, 教师 (兼职) 占20.78%, 学生 (兼职) 占50.75%, 其他职业 (兼职) 占3.39%。可见,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美操指导员主要集中在学校, 其主体是在校学生和老师。

2. 健美操指导员指导项目分析。

据统计结果显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美操指导员指导项目排序为, 健美操74.7%, 街舞32%, 拉丁健美操32.9%, 有氧搏击操15.4%, 瑜加13.2%, 形体芭蕾9.1%, 踏板操3.3%, 普拉提3.4%。由此可见, 有氧健身操是健身俱乐部指导员指导的主要项目。

3. 健美操指导员技术等级现状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比例较小, 在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 有90%以上是二, 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结构应为金字塔形,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结构的“金字塔”还应进一步完善, 使其更趋合理。

4. 文化程度专业情况分析。健美操指导员只有具备全面

的专业知识, 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才能科学有效的在大众健身中进行指导工作。在此次调查结果中显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美操指导员总体学历层次还不错, 整体素质比较高, 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健美操指导员占有一定比例。

5. 健美操指导员提供服务方式。

调查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美操指导员提供服务方式主要是有偿服务, 俱乐部管理人员根据指导员的水平提供不同的课时费。

(三)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市场的健身者特征分析

1. 职业。

调查结果表明, 在健身俱乐部锻炼的健身者, 最多的是公务员, 占28%, 其次是学生, 占22%, 企事业管理人员也占20%, 教师占14%, 工人占6%, 技术人员占4%, 其他职业占5%, 军人、退休人员、医护人员和待业人员各占1%。

2. 文化程度。

在健身俱乐部的消费群体中, 会员普遍受到过良好教育, 数据显示, 有90%的被调查者接受过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 这一比例要远远高于同期国民受教育的平均水平。

3. 个人月收入。在健身房健身的锻炼者月收入在1 001—

2 000元占20.8%, 2 001—3 000元的占22%, 3 001—4 000元的占38.9%;无收入者大部分都是学生, 占总人数的18.3%。

4. 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消费者的锻炼目的。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娱乐场所被调查的消费者参加锻炼的目的,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健身、减肥和塑造优美形体, 这些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这一年龄段, 他们主要是为了追求明星的完美身材和最大程度地塑造自身的形象, 而进行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的活动。

5. 体育消费者喜欢的运动项目。

从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娱乐场所被调查的消费者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选择来看, 被调查的消费者喜欢的运动项目依次是健身健美、球类、器械、游泳、武术、轮滑。

6. 消费者对健身娱乐场所价格满意度的情况。

被调查的消费者中有66%的人认为目前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场所的价格适中, 但仍有34%的被调消费者认为价格偏高。这说明,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不断完善,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价格开始逐步趋向合理化。与此同时,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在进行定价时, 在考虑成本、赢利等方面问题的同时应考虑该地区的实际消费水平, 价格与居民的消费水平相一致, 从而会促进消费者的不断增加。

(四)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1.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场馆管理及经营理念的影响。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市场经营理念表现在只重外部公关, 轻内部管理, 运用公关手段, 强行到各个企业、事业单位拉客, 通过新闻媒体参与公关活动, 或利用名人效应塑造和宣传自己, 但在广告宣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上较差。对场馆的内部教育管理上重视不够, 指导员的引进门槛过低, 服务意识较差, 有时只看其完成动作的质量, 不管其有无编排能力, 也不对其健身理论和创编水平提出要求。花了很大的代价想方设法把健身者拉进来后就不闻不问, 提供的服务也较差, 导致外部公关的效果荡然无存。

2. 健身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科学监控与指导略显不足。

通过前面的调查分析显示, 影响消费者参加健身俱乐部消费的因素中, 健身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他们的指导能力是影响健身俱乐部经营状况的主要因素之一。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享受的健身过程, 科学健身含量明显偏低, 而且有些健身俱乐部只提供场地, 健身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 难以看到健身的效果, 很多消费者不断地在更换健身俱乐部和健身项目, 市场份额自然难以做大。

3. 消费者健身意识不强。

近年来, 虽说居民健身意识已有提高, 体育人口数量有所增加, 但总体来说体育人口数还是较少,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消费结构还没有根本性变化, 各种传统的陈旧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还根深蒂固地占据着多数人的头脑。因此, 在生活消费中, 往往只注重各种实物消费, 轻视或忽视各种劳务或服务消费, 从而造成体育消费水平的低下。

三、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健美市场的发展对策

1.国家应赋于体育主管部门主导和管理社会体育爱好者事业的权力。体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力量的投资和广泛参与, 优化组合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健身健美场所, 从资源配置、场馆规模上推动健身健美市场的发展。利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良好的经济环境, 更新观念, 培育健身市场, 引导居民健身消费, 使健身俱乐部从规模质量上提高, 从结构上和功能上完善健身市场, 形成政府、社会多元发展格局, 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长期吸引健身会员。

2.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健身俱乐部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大教练员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教练员的资格认证体系, 建立教练资格的等级模式, 使得优秀教练员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 一方面会使得教练员队伍得到规范, 另一方面, 因为优秀教练员的相应等级的提升带来社会地位、物质收入方面的改善, 对稳定和扩大教练员队伍, 促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至关重要。

3.加大宣传力度, 发展电子商务。商业型健身俱乐部属于第三产业, 即服务类产业, 广告宣传是其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之一。健身俱乐部要想有立足之地, 扩大知名度, 就必须开展多种方式的宣传, 在加大商业或公益表演、报纸杂志等平面广告、视听或多媒体广告、行业比赛、户外广告、邮寄广告等传统方式宣传力度的同时,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

4.增加健身项目的多样性、新颖性以及健身器械的科学性与实用性。项目健身是目前女子健身的核心形式, 而健身项目本身的新颖程度是决定消费者数量的主要因素。健身俱乐部在健身项目上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 才能使健身俱乐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器械健身是健身项目的一个主要形式, 尤其对于男子健身 (近来也受到女子青睐) , 因此健身器械要得到消费者认同, 其健身作用 (实用性) 和实际效果 (科学性) 必须符合消费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相建华.初级健美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2]肖光来.健美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篇4: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据调查,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豫东北某县,2011年财政收入刚刚超过1亿元,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总人口38万,仅有1家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却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发展到184家。

调查显示,该县的民办学前教育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无序发展。公办学前教育稀缺,与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极大反差,同时也为民办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目前,该县拥有民办幼儿园184家,但其中取得办学许可证的只有5家。

同时,一些幼儿园举办者缺乏依法办园的意识,随意性强。而教育行政部门又缺乏强有力的手段与措施。这使得民办幼儿园的监管处于盲区,造成有证的办园,无证的也办园;有条件的办园,不符合条件的也办园。

办园条件落后、标准较低。民办幼儿园办学条件参差不齐,绝大部分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在该县的184家民办幼儿园中,仅在农家院办园的就高达92家,占民办幼儿园的1/2。这些农家幼儿园条件极为简陋,没有室内外儿童活动场所,教具、玩具等教育设施及幼儿活动器材严重缺乏,不具备幼儿厕所、饮水、保洁等最起码的条件。有的幼儿园仅有一两间教室,教室里也仅摆放一些大小、高低不一的课桌凳,与学前班没有什么差别。

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水平不高。幼儿教师配备不齐全、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部分教师缺乏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因而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不高。

违背教育规律,小学化倾向严重。个别民办幼儿园的举办者不是把举办幼儿园作为一种事业,而是将之当作一种职业,主要为了经济收入。同时,一些家长特别是农村幼儿的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的规律,片面地认为孩子在幼儿园能多认识几个字,多做几道数学题,甚至会说几个英语单词,就说明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好,“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的唯一标准。

一些幼儿园举办者为了招收更多幼儿、增加收入,便迎合家长的这一心理,不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把幼儿园办成了小学,不仅开设语文、数学等课程,还开办美术、音乐、舞蹈、播音与主持等五花八门的特长班、实验班。更有甚者,有的幼儿园还为幼儿布置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对幼儿进行考试。这些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常常忽略了对幼儿的保育工作,使得幼儿过早地背上了课业负担,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工作人员配备不齐全。据调查,为了节省开支,一些民办幼儿园除了配有教师外,很少配备保健医生、保育员等其他工作人员。幼儿教师除了负责正常的幼儿教育外,还包揽了幼儿的吃喝拉撒睡等一切保育工作。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政府责任,将学前教育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突破口,作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发展学前教育要坚持政府主导,切实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并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同时,要把学前教育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作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

二、搞好宣传教育,增强依法办园意识

笔者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的个别民办幼儿园举办者文化程度偏低、法律知识浅薄,一些人甚至不知道有《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幼儿园管理条例》,让他们申请办园许可、依法办园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对民办幼儿园举办者普及法律知识、进行有关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行政部门、司法部门和乡镇政府要密切配合,通过举办学习班、培训班或送法律知识上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民办幼儿园举办者进行有关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教育,以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园的意识。

三、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当地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努力办好公办幼儿园的同时,积极引导、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

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对于众多的无证经营的民办幼儿园,既不能一概取缔,也不能任其无序发展。政府要组织教育、建设、卫生、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逐一进行排查、评估和整顿治理,然后分类管理:对于安全隐患较多的农家院式的幼儿园,坚决予以取缔、关停;对于效益比较好,而其他条件暂时不符合要求的,由有关职能部门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和措施,整改合格后由教育部门统一颁发办园许可证和民办教育办学许可证,逾期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予以取缔。

降低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注册门槛,实行分类管理。为了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针对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要结合当地实际,适当降低农村民办幼儿园注册门槛,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幼儿园准入标准,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即对所有取得办园许可证的民办幼儿园分出等级或类别,并提出递升上一个等级幼儿园的年限和要求,对于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升级标准的,予以降级或关停,为农村民办幼儿园留出发展余地。

对于保教水平高、办园规模大、社会效益好,而园舍、基础设施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提供布局调整后闲置的中小学校舍或其他富余公共资源供其使用。

设立专项资金,一是对办园成绩突出的民办幼儿园和优秀园长进行表彰和奖励,对优质幼儿园实施以奖代补;二是贫困幼儿的学费、午餐费由政府买单。

四、建立管理体制,规范办学行为

针对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学前教育管理失序的状况,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所有幼儿园实行统一监管,规范其办学行为。

明确办园原则与方向。幼儿园要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品德行为为办园方向,严禁开设特长班、实验班,严禁学前教育小学化。

在班额设置、课程设置、教材使用、保教管理等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不能一园一个模式、一园一个标准。

配齐、配足幼儿教师和工作人员。幼儿园园长、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应具备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

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通过规范办学行为,促使民办学前教育事业迈上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篇5: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县,全县面积2394平方公里,总人口33.3万,其中瑶族、畲族等15个少数民族5.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7%,是郴州市少数民族人口最多、民族乡村面积最大的县。全县辖有5个瑶族乡镇。

汝城县历届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族乡镇的工作,把做好散居少数民族工作作为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在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法律和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汝城县委、政府于1996年做出了《关于认真落实民放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决定》(汝发[1996]14号文件),把民族乡镇作为为辖区的“西部地区”来对待,制定特殊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对民族乡扶持力度,帮助民族乡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导下,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县民族乡镇各族人民奋发图强,克服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困难,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乡村面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由于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仍相对落后缓慢,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仍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恶劣。少数民族乡镇往往既无区域优势,又无资源优势,山高田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自然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落后。

2、思想观念陈旧。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小农经济意识比较突出,缺乏冒险精神和闯劲,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较普遍。部分干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3、基础设施落后。各民族乡成立之初,大都处于“无公路、无电力、无电话广播、无医疗设施”和“缺吃、缺穿、缺住房、缺文化、缺技术”的“五无五缺”状况。近些年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导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信息闭塞、交通状况、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仍是制约民族乡经济发展的障碍。

4、财政非常困难。财源枯竭,乡村两级发展集体企业难度大,几乎没有支柱财源,加上历史上的各种负债,乡村两级都只能以保工资保运转为目标,无钱办事业现象普遍。

5、文教卫事业发展缓慢。民族地区条件较差,压力大,待遇不高,影响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基于同样原因,教师、医务人员、科技人员也不愿到民族地区工作,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加上经济条件所限,医疗设施、学校建设硬件设施都相对落后。

三、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建立完善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政策,体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让民族乡镇得到更多实惠,提出几点建议:

1、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新的文件,制定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民族政策。现有的汝发[1996]14号文件《关于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决定》有许多条款已经过时,如关于农业税、屠宰税的条款,有的已执行完毕,有的标准参照现时太低了。

2、建议各级各部门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重点加强民族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族乡镇交通、通讯、农田水利、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指导,帮助民族乡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在资金物质技术上给予帮助。

3、建议加大对民族教育科技医疗事业的投入,适当增加少数民族义务教育补助费,适当减免民族乡镇贫困人口住院治疗费用。

4、提高民族地区干部待遇。在干部选拔上,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民族干部,并建议上级制定鼓励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科技人员到民族乡镇工作的优惠政策。

篇6: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内容提要】对西部地区社会体育、体育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使得该地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淡漠,东西部体育发展程度相差甚远。西部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借助外部力量,依靠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旅游产业,逐步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社会体育和体育经济的.全面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法

培训了从事调查和采访的专门人员近200人。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西部10个省区0人,回收有效问卷17197份,回收率86%。通过走访、电话、英特网等方法采访了376名有代表性的单位领导、教师、社区体育辅导员。

1.2 文献法

通过图书馆、英特网等渠道,查询、翻阅有关专著约50部,论文200余篇,报纸300多份。

2 调查结果

2.1 体育人口

若将我国7~15岁的在校学生,以及武装力量等当然体育人口统计在内,目前我国体育人口总数约为31.20%左右。这一数量低于发达国家,而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体育人口在15%左右,远远低于全国水平。

性别结构:我国体育人口中男性占62.13%,女性占37.87%。西部地区体育人口中男性占63.3%,女性占36.7%,比例与全国水平相吻合。

年龄结构:我国西部地区60岁以上年龄体育人口占西部总体育人口的29.6%,15~25岁年龄为17.8%,37~47岁年龄为9.6%,48~59岁年龄段仅为3.5%。这与全国体育的“两头热,中间冷”的状态类同(全国体育人口16~25岁最高,61~65岁次高,41~45岁最低),这种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不是体育人口的理想年龄结构。青壮年人对体育的疏远,既不利于我国劳动力主体的健康状况,也不利于中华民族长远的体质改善。

民族分布:汉族在体育人口中占95.28%,共3.963648亿;各少数民族占4.72,共0.196352亿。我国各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99%,因此各少数民族体育人口的比例可以说是低于他们在总人口中的实际比例的。我国西部地区是全国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在调查中有37.1%是少数民族,体育人口为少数民族总人数的8.5%,是一个很低的水平。

城乡比例:我国全部4.16亿体育人口中城市占55.11%,约为2.292576亿;农村占44.89%,约为1.867424亿。而我们对西部地区农村调查的10934人中,体育人口只有514人,仅占4.7%,因此增加西部地区体育人口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广大农村。

2.2 体育行为

调查分析认为,西部地区大部分人群缺乏自觉锻炼的积极性。尤其是中青年人,由于工作忙、任务重,加上没有引导与组织,极少参加健身活动。有些人有参加健身活动的愿望,但是由于不懂得锻炼的方法,缺乏场地器材等,从而影响个人健身行为。据调查,西部地区人民对群体工作的要求和愿望依次为:要求建立配套的体育场所,占22.3%;要求进一步宣传,占19.8%;希望能有专人指导体育锻炼,占15.1%;希望建立健全群体的法规政策,占13.4%;希望进一步开放体育场馆,占12.5%;其它有6.0%的群众对群体工作的要求和希望说不清楚。

2.3 体育消费

西部地区大部分人群体育消费意识淡漠。由于受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和传统观念以及经济收入低等因素的

篇7: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一、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旧县镇农村经济继续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二、内容:

旧县镇位于马龙西南部,东与大庄乡、通泉镇接壤,西与昆明市嵩明、寻甸两县相连,毗邻马鸣乡,北与马过河相接,东西横跨25公里,南北纵距16公里。距马龙县城20公里,曲靖市区42公里,省城昆明93公里,昆曲高速公路、昆沾铁路、宜马公路横穿全镇而过,是昆明进入曲靖市的第一镇,具有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优势。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调查得知旧县镇辖旧县、小房子、袜度、白塔、红桥、照和、梁家田、龙海、高堡9个村民委员会和旧县居民委员会,76个自然村,100个村民小组,其中民族村7个(回族村2个,彝族村1个,苗族村4个),综合算来人均年收入超过4500元。

(1)经济收入来源:

农:主要是种植业,烟草占主导地位,同时兼有辣椒,三七。据调查,这些收入占全部收入的60%以上。

林:目前正逐步发展起来,栽种桉树,滇朴等。

渔:发展渔业,据调查,旧县镇搞养鱼的农户超过50家,主要消费是在逢年过节时。副:粮食作物,包括,玉米,大米,麦子……。养殖业,牛(水牛,黄牛),羊,猪。(2)经济作物:

三七: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本地区开始尝试种植,面积不可小视。据调查就旧县镇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

三七 图1 1

烟草: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吸烟是亿万烟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国家和地方财税的重要经济来源,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烟草又是高税利商品,农业税利30%左右,工业税利60%以上。旧县镇则是个烟草示范基地,种植面积广,产量高。烤烟种植19000亩,总产量266.7万公斤,总产值达3073.68万元。目前因为烤烟的热销,家家户户扩大了种植面积,平均下来超过10000颗以上。

烟草 图2 桉树:桉树,常绿植物,一年内有周期性的老叶脱落现象,大多品种是高大乔木,少数是小乔木,呈灌木状的很少。桉树的用处体现在多方面。其木材大多既重且硬,也能耐久,有的种类还特别耐腐、耐磨,是世界公认的优良硬木木材;其大材、中材、小材都可以各得其用。由桉树制造的木浆生产的纸,不仅质量较好,而且耐撕、耐拉。很多桉树都是很好的薪炭材。有的桉树叶子可以蒸制挥发油,用于工业、制药、化妆品等行业,如很多喉片中都含有桉叶油成分。桉树树皮还可以提制栲胶供工业用。此外,桉树花分泌的花蜜一般量大,成色好,是非常优秀的蜜源植物。因此,说桉树“浑身是宝”,一点都不过分。这种有经济效益的树木因生长速度快,在县

桉树 图3

镇地广为种植。

滇朴:阳性树种。稍耐阴,耐水湿,但有一定抗旱性,喜肥沃、湿润而深厚的中性土壤,在石灰岩的缝隙中亦能生长良好。深根性,抗风力强。生长较慢。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园林用途可在公园中孤植用作庭荫树,亦可列植水边或作行道树。可用于厂矿区绿化。因为这样,有些村民就开始培育幼苗,卖树苗来赚钱。

滇朴 图4 经济主要去向:

盖房:目前随着经济发展,盖房越来越多。说明了农村的居住条件正在改变。

图5 买车: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而诞生,无论是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还是奥迪宝马。但是对于我们旧县镇来说,最实用的就是三轮摩托车,面包车。

图6

2、环境问题

(1)与环境和谐的措施:

沼气: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是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环境和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一是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农牧民观念的更新。通过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彻底改变了农村“烟熏火燎”的厨房和传统的薪柴能源结构,不仅使农村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通过改厨、改厕、改圈、改院等建设,明显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村容整洁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二是丰富了新农村建设内容。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的实施,既提升了农牧民安居的层次,又配套带动养殖业和蔬菜业,拓展了乐业的内容;既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又节省了群众燃料的开支;既解决了农村的脏乱差问题,又杜绝了破坏植被的现象,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难怪广大群众无不交口称赞:“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芒。从一盏小小的火苗,看到了党和政府对农牧民的无限关怀。这小小的火苗,点亮了千家万户的新生活。”

沼气池 图7

太阳能:太阳能热水器的优点可用六个字概括:节能、环保、安全。

节能(节约开支):对家庭讲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热,可节省日常用于加热水的电费、气费90%,可减少家庭开支,对社会讲,可减少我省有限的能量资源的消耗,使这些能源及配套设施能用于工农业生产上,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环保:据计算,每台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在其使用15年的期间,将会减少由于燃煤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26吨,一氧化碳136吨,粉尘1120吨,二氧化硫352吨,氮氢化合物908吨。

安全:目前大量使用的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均存在一个安全问题,因为功率,煤气等问题,导致发生事故,并且随着用户的增加,这个数字还在增长,使用太阳能就不存在中毒和触电的隐患,十分安全,即使是带电加热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加热体远离使用者,加之使用时间仅为电热水器的十分之一,所以危害的可能性也已经达到微乎其微、忽略不计的程度。

太阳能 图8(2)与环境不和谐的地方

化肥过度使用:

1、过量施肥导致土地板结形成盐碱地。

2、过量施肥导致作物疯长形成减产

3、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

山上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受污染。

污河

图9

三、结果体会:

就目前旧县镇经济发展来看得出如下结论:

1:积极方面

1)、经济主体趋向多元化 :由原来的单一结构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2)、农村经济成份与产业结构逐渐转向多元和复合 3)、经济发展快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村民新增了许多农机,盖起了许多新房等……

2:消极方面

1)、环境被严重破坏了

四、遇到的问题、意见:

村民一味的追求利益收入,比如说,为了可以赚更多的钱,就大面积种植烟草,开荒地,破坏植被,接踵而至的导致环境恶化,气候突变,干旱,暴雨……庄稼收成不好。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我建议要提高烟草的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数量;使用新的方式方法来种植,合理采用高效化肥与粪肥搭配使用,这样估计会取得好成效。

对田里的庄稼也是如此,过度使用化肥导致盐碱化,农药亦是如此,装农药的包装用后随便乱扔富含N,P,K元素的残留液流入河流中导致河中水草疯长,村里的河也越来越窄,原因不言而喻了。我建议各村干部应该想办法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目前他们的环保意识太低了。

篇8: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浙江省是全国首批提出“生态立省”的重点省份之一,衢州市是率先在全省提出“生态立市”战略规划的地区。衢州地处浙江省西部、毗邻闽赣皖三省,是浙西钱塘江源头,全市森林覆盖率71.5%,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9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之一,有“南孔圣地,浙江绿源”之美誉。至2012年底,衢州空气污染指数良好以上天数上升至359天,城区水系水岸绿化率93.4%,处境水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第七年保持100%,衢州城区2013年2月,衢州市被水利部命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

衢州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上游地区,钱塘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工作关系到全省一半以上地域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安全。衢州水质优良,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100%,市区是全省唯一饮用国家一级水源的城市。其所处的浙闽赣皖交界山地是“全国生态保护纲要”所确定的9个全国性生态良好地区之一、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地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建设示范区、全国林业先进市,还是浙江省西部的生态屏障,素有“浙江绿源”之称。衢州的生态市建设,直接影响全省的生态建设。2003年,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目标任务,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于是,2003年3月29日,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生态市建设。

经过一个月的深入调研,笔者发现,衢州在浙江虽属欠发达地区,然而令人欣喜的是衢州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态资源。全市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小区48个。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资源、生态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与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哪个地方生态与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集聚力越强,发展潜力和空间就越大。生态资源正日益成为稀缺资源,生态优势是衢州最大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对于衢州市经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衢州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施工业提升工程,引进和培育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附加值的工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氟硅材料、装备制造和高档特种纸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小型矿山风动机械工具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名列前茅,单晶硅、有机硅、超细钙等新型材料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在发展生态农林业方面,衢州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林业,实施特色农林产业品质提升工程、“兴林富民”工程,全市建成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建有笋竹特色基地116万亩,柑桔胡柚48万亩、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名茶基地5万亩,初步形成了毛竹、畜禽、花卉、柑桔胡柚、食用菌、名茶、蜂产品、水产品等特色主导产业,开化龙顶茶、柯城不老神鸡、衢江一品红柑桔、江山蜂产品、常山胡柚等一大批名特优产品享有较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龙游被评为“中国竹子之乡”。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衢州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坚持走山水型度假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并重之路,初步形成了“休闲衢州、观光四省”的旅游品牌,2006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建设生态城镇方面,衢州按照“有特色、有实力、有品位、有魅力”的要求,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充分展示山水园林、历史文化、现代气息等个性特征,2007年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在弘扬生态文化方面,衢州重点挖掘、提升和弘扬江源文化崇尚自然的文化积淀,培育以开化根雕、常山柚石、龙游竹海和江山古道等为主体的生态文化产业。在打造生态品牌方面,衢州坚持每年在上海举办生态衢州推介会,宣传衢州生态环境,推介衢州生态产品,扩大生态衢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衢州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3年,衢州GDP增幅为9.1%,与金华并列全省第三。

二、衢州发展生态型经济的条件与优势

相对于我省其他经济发达地区,衢州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衢州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速度较慢,相对较薄弱的工业经济为生态工业的发展留下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使得欠发达地区在发展生态工业的产业布局上能够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可以在工业经济的发展上避免走先发展,再治理的弯路,生态工业的后发优势将更加突出。

第二,以粮油为主导的农业和多样化的农业特色产品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创造了条件,使得衢州在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第三,衢州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政策环境有利、交通网络便捷、生态休闲特色明显。其独特的亚热带高山植被,原生态的自然山水风光,别具一格的畲乡民族风情,得天独厚的优良自然生态环境等大自然的造化,也让经济发达地区的人们能够来衢州参与和领略真正的生态旅游。

第四,丰富的山地生物资源和林木蓄积量是衢州发展生态林业的巨大资源优势。

三、衢州发展生态经济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生态农业

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难度大,生态农业配套资金政府投入少,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不足,欠发达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还很低。衢州市201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57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140.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24元,与浙江省其它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此外,衢州生态农业特色不明显,主导产业规模不大,还是千家万户小生产,不能集中搞规模。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众多的特色产品,但同时也造成了产品的多样性。近几年的生态农业发展,没能在特色产业上发挥优势,主导产业也没有形成支柱。农产品生产一方面出现结构性过剩,另一方面,无污染或者少污染的优质农产品也还不多,尚未形成产业群体。虽然出现了一些知名品牌,如衢州柑、常山胡柚、江山猕猴桃等,但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笋竹、茶叶、麻饼、甘薯等特色产品的规模都还没形成。

2、生态工业

衢州是全国的优良生态区,在工业化发展上应该走生态型道路。但随着工业兴市战略的开展,部分污染型企业和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也被转移到了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对项目的控制不够严格,一些并不符合欠发达地区衢州实际的企业被批准引进。

3、生态林业

衢州虽然森林覆盖率比较高,但森林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生态功能尚未充分发挥。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作为衢州山地的主要用材林,效益不高。生态林业建设与农业开发存在矛盾,如公路、铁路、江河干流两侧是千里绿色长廊规划建设的重要地段,也是形象工程地段,但由于交通便利也成为农业开发的主要地段,生态经济型发展模式需进一步探索。现在衢州的林产品开发,以资源加工型的为主,除竹炭等少数竹系列产品外,多数产品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仍处于初级阶段,生态公益林的补偿金因配套资金难落实,实际发放到农民手上的非常少。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资金是否能足额及时和合理的到位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整个生态林业体系的建设森林资源保护难度大。衢州是钱江的源头,山地植被保持相对较好,自然生态系统较完整,政府对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都高度重视,但没有相应的资金保障,同样会使生态林业建设步履艰难。

4、生态旅游

衢州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因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旅游开发力度不大、接待能力不足、知名度不高、人才匮乏等因素仍制约着衢州发展旅游业。衢州市,201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791元,在全省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势必制约了衢州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市旅游接待六要素的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旅游的发展速度。同样衢州市2013年旅游总收入197亿元仅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3.56%,排名靠后。至今仍未形成几个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最终无法发挥旅游资本的最大效能,使得旅游产品在浙江省内缺乏竞争力。

四、相关的政策建议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的统一,只求经济发展而不顾生态保护,或只谈保护而不发展经济,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建设生态市,就是要在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建设生态市,必须确立绿色GDP观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区域经济的“生态含量”,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在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大方面取得更大发展,建设生态型的现代化。衢州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充分开发生态资源,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一条有衢州特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路子。通过调研,从衢州全局角度来看,对其发展生态经济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要做到主导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区域化,名优产品生态化,种养结构合理化,产业经营一体化。政府可在政策扶持和引导上加大力度,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向农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产品供求信息和技术信息;增加对农村的科技扶持,加大农村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强化政策引导,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有限的资金扶持龙头企业、龙头市场的建设,促进产业发展。

第二,严格控制工业发展规模。在项目的引进上,要注重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量,不要污染企业;在产业的选择上,变传统的三高一低为三低一高。

第三,生态补偿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坚持生态平衡就意味着我们的经济开发必须能够对生态损害进行补偿,建立生态资源自我修复和再生的补偿机制,这是生态经济开发的制度机制的最终目标。

第四,相对于一个旅游大省而言,衢州生态旅游的潜力尚没能充分发挥,作为充满活力的朝阳行业,衢州在生态旅游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上还须更加科学,如可以考虑与浙东海岸黄金旅游线相衔接,开发浙南泛瓯江旅游线、闽浙赣皖边区红色旅游线,或者可以集旅游、科普于一体的夏令营游的开发等等。衢州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在旅游品牌、整体包装、策划及宣传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并形成一个全社会合力兴旅的氛围。衢州生态旅游的区位优势很明显,优良的自然环境,再加以政府的扶持,生态旅游这一朝阳行业一定能为两地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第五,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对欠发达地区实行科技政策倾斜。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本来就基础薄弱,由于信息交流、科研实力、实验条件等都相对较差,每年能争取到的省科技厅及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都极为有限,科研经费上的捉襟见肘已经严重影响到欠发达地区的整体科技水平的提升,也将影响一些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产业的推广应用。

此外,衢州可划分为城市人文生态区、城郊农业发展区、生态经济协调区、生态保护培育区这4个生态经济功能区。通过调研,从各功能区角度,给出它们今后发展方向如下建议。

(1)城市人文生态区。主要是衢州市区,本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保存良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交通便利、文教卫生系统发达。由于人口过分集、土地不合理利用和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导致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出现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建议该功能区:建设森林城市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丰富城镇文化内涵,实现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永续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程度;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逐步增强城镇集聚辐射功能。

(2)城郊农业发展区。城郊农业发展区紧紧围绕在城市人文生态区的外围,包括衢县、龙游,本区是物种在城市与乡村、自然之间迁移的生态通道,可以缓解城市环境压力,维护生态平衡,消解部分城市污染,为城市人文生态区间频繁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交换等提供生态环境物质保障。但农村面源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第三产业尤其是新兴的、附加值高的服务业仍有待于大力发展。本区发展方向是面向城镇需求和国内外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城市郊区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提供优质的蔬菜、肉类、乳类、蛋类、水果、花卉等农副产品和小手工艺品。

(3)生态经济协调区。本区空间地域上包括常山县、江山市其国民经济状况和城市化发展程度仅次于城市人文生态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农业、生物和矿产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地建设较高,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生态条件。但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水、气污染比较严重,大气中的TSP浓度全区最高,社会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相对缓慢。由于本区生态环境的优越性,加之较易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今后发展应以生态建设与区域开发并重,以生态经济为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业等产业类型。

(4)生态保护培育区。本区包括开化县,属于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以林业用地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调整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基础设施比较滞后,产业集聚程度低,是衢州地区甚至浙江省经济最不发达、人口密度最稀,交通最不方便的区域。本区应定位在生态服务功能的培育和发挥上,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培育森林资源为主要发展方向,为衢州城市群提供强劲的后续发展能力的有力保证。今后发展方向:改善林地结构,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建设自然保护区,维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建设示范区,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联系。进行合理的、适度的保护性开发,发展生态旅游,建立生态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良性互动的关系,促进游人与自然保护区深层次的融合。

摘要:生态经济是兼顾人与自然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新型经济,是优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德性经济,是包含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丰富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多年来,衢州打造生态品牌、推动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城市,然而,衢州是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衢州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生态资源异常丰富,具有发展生态型经济的特殊优势。充分利用优越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对于其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篇9:地区民营经济现状与发展调查

关键词:贫困地区;特色经济;拉面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23.8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420-03

收稿日期:2013-11-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编号:71303227);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编号:11CJY050);国土资源部软科学基金(编号:201350)。

作者简介:巩前文(1982—),男,安徽池州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城乡经济发展。E-mail:gongqianwen513@126.com。从改革开放的初期1978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各种惠农政策相继出台,财政支农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这些有利因素使我国贫困问题得到了缓解[1-2]。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 274元。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 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 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2012)。同时,必须看到每年下降的幅度也各有差异。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净减少1 350万,90年代平均每年净减少530万,而2002—2008年平均每年净减少的人数只有221万。他们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使得脱贫成本和难度加大。虽然从贫困发生率来看,2010年的2.8%是个比较小的数字,但是从绝对数上来看,2 688万人仍然是个巨大群体。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已经得到理论界的一致认同和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但是目前仍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户几乎都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匮乏,使造血功能难以形成。如何发展贫困地区经济并保持持续增长成为扶贫工作攻关的难题。

1发展特色经济是贫困地区脱贫的现实选择

特色经济是指从本地区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根据本地区在某一个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主导产业,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3]。简言之特色经济是一个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完整的“特色经济系统”。培育特色经济是发挥经济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結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讲,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市场。发展特色经济是贫困地区脱贫的现实选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发展特色农业是挖掘贫困地区优势自然资源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数据表明,病、残、灾、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导致贫困最重要的原因。2010年,在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的人口中,病、残、灾和处于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农户占68%。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社区环境,贫困农户及低收入农户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贫困及低收入农户所在地总的来说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自然资源短缺。2010年,52.7%的贫困户和48.8%的低收入农户都住在山区,而同时全国平均水平只有25.6%。资源在分布上具有地区差异性,造成各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所以人类在经济开发中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特色资源发展道路,而特色经济的理论依据就是比较利益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可见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发掘本地区的优势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独有资源和优势资源,这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受特殊地理、气候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一些地区无法替代、仿造与迁移的独有资源。对这些独有资源加工形成产品甚至形成产业,从而形成差别经济,构成本地区的特色经济,能对脱贫致富起明显的推动作用。

1.2发展特色农业是充分体现特色技术市场价值的主要手段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技术和知识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增长已由资源投入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逐渐超过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据国家民委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监测(2011)分析,2010年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为1 481万(人均纯收入低于1 274元),占全国的55.1%,超过全国的50%。但是,少数民族由于自身的发展历史,也同时拥有一些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技术,如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青海省化隆自治县调研时就发现这里富有民族特色的面食技艺非常精湛。利用特色技术发展特色经济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特色技术的市场价值,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化隆县长期在省外51个大中城市从事拉面经营的农民多达4 600多户、32 000多人,户均收入多在1万~3万元之间,高的达到5万~7万元,个别经营户年收入高达50万元左右[4]。

1.3发展特色经济对提升贫困地区农民市场意识和市场参与程度作用巨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的市场意识和市场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农户的经济收入水平。尽管贫困人口所在社区的电力通达、公路建设、电视节目收看等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据全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2007年农村外出劳动力平均在外打工时间为8.3个月,而同期贫困农户外出劳动力平均打工强度最小,为7.2个月。贫困地区农民市场参与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有限的条件限制了贫困地区农户市场参与和市场意识的增强,而农民市场意识和市场参与程度依赖于农民自身能够提供的优势技术或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实践证明,按照市场要求,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经济优势,有利于避免区域产业类同,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可以说发展特色经济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趋势。从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对青海省化隆自治县沙莲堡乡的调查数据来看,2011年外出6个月以上(包括6个月)的人数为865人,占全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2%,其中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在餐饮业中从事拉面生意的占27.6%,年收入却占打工年总收入的42.7%(根据沙连堡乡政府劳动法的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nlc202309021928

1.4发展特色经济是增进贫困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的必然要求

一个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往往愈是贫困的地区,其生育观念愈陈旧、落后。在“多子多福”观念的支配下,贫困地区的生育率居高不下。过多的农村人口使自然资源消耗加大,使环境的破坏程度加重,例如,化隆县沙连堡乡地处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山多坡陡、地形复杂、土地破碎、植被稀少、土壤持水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长期以来,由于人多地少,人们为了满足极少利益不惜破坏植被、乱开垦荒地,乱砍滥伐,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化。2000年以来,沙连堡乡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由“拉面经济”带动的农户举家迁移,对缓解当地人地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态环境也有所好转。

1.5发展特色经济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选择

特色经济是利用地区的优势资源来获取更高的市场收益。由于地区差异和历史原因形成的优势资源具有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由优势资源形成的优势产品或服务占据的市场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随着特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特色行业和特色品牌,能够持续性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化隆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51.1元增加到2010年的1 798元,其中劳务收入达926.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1.53%,“拉面经济”虽然还未形成化隆品牌,但已对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显著作用。

2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农村贫困发生率大于10%,是全国唯一的农村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省份。青海省共有14个全国贫困县,其中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东部,东西长98.5 km,南北宽48.5 km,总面积2 740 km2,其中耕地面积36 883 hm2。总人口227 549人,其中农业人口210 712人。全县辖巴燕、甘都、群科三镇,牙什尕、扎巴、黑城、昂思多、德加、二塘、加合、谢家滩、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石大仓、初麻十三乡及支扎、雄先、查甫、金源、塔加5个藏族乡366个行政村1 126个生产合作社。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富有特色的经济模式“拉面经济”的发展情况,选择了化隆县沙连堡乡展开了调研,采取的形式是访谈和调查问卷。沙连堡乡位于化隆县南部,南连德恒隆,东连阿什努,西俯临群科镇,海拔2 700~3 600 m,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0.7%),汉族(占总人口的0.27%)和藏族(占总人口的19.03%)等多民族居住的貧困、边远山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在化隆县倒数第一。选择沙连堡乡作为调研对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沙连堡乡以拉面经济作为特色经济来发展,蕴涵着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资源特性是稀缺性和地区分布的差异性,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用特殊的资源生产特色的产品。青藏高原牛羊肉无污染、品质好,赢得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青海牛羊肉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再加上沙连堡乡80.7%的居民都是回民,其富有民族特色的面食技艺,是“拉面经济”模式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但是,即使沙连堡乡拥有特色的资源和特色的技术,但并不等于就一定能形成特色经济,还要面临着市场的激烈竞争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沙连堡乡发展以“拉面经济”为主的特色经济仍面临着许多问题。

2.1农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

2011年,沙连堡乡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为2 760人,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为1 650人,占总人数的59.8%;小学文化程度的为996人,占总人数的36.1%;初中文化程度的为101人,占总人数的3.7%;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13人,占总人数的0.5%。在乡村劳动力资源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95.9%,可见该地区农民总体文化水平低。较低的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农民外出与内地居民的正常交流,在调查中70%的被调查者听不懂普通话,更不能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对市场的理解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2信息闭塞,对外界市场不熟悉

至2011年年底,沙连堡乡尚未开通有线电视,能通电话村数也只有2个。对沙连堡乡14个村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拥有电视农户仅占总调查户数的8%,电视普及率非常低。电视拥有率低虽然与当地农户生活习惯有关,但更为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当地农民对外界的认知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和邻居外出务工回乡带回的信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和牵带成为当地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途径。

2.3资金匮乏,融资难度大

一般来说,在苏州、杭州等城市的城乡结合地区开一家4~5人经营的拉面馆需资金1万~2万元。而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市区比较繁华的地带,投资一家拉面馆需要资金10万~20万元。对人均年收入不足1 000元的村民来说,算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对于绝大部分农户来说都负担不起。在问卷调查过程中,95%的农户都希望外出从事拉面行业,但是都很难筹到原始资本。调查的所有农户都愿意贷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普通农户来说贷款非常困难。2011年化隆县农业贷款为3 913万元,仅占当年各项贷款总额 51 873万元的7.5%。很多拥有拉面技术的农民因为难以融到所需资金而放弃了外出开拉面馆的想法。使“拉面经济”难以大面积展开,拉面生意也难以形成特色产业。

2.4尚未形成品牌,市场难以打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在厂商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通过创造产品差异赋予厂商特殊的竞争优势。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化隆人去外地开拉面馆都使用“兰州拉面”的品牌。为提升“化隆拉面”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化隆清真餐饮业的影响力,创立“西北化隆拉面”品牌,2004年化隆县政府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西北化隆拉面”商标,但是尚未形成品牌效应。

nlc202309021928

2.5制度制约依然严重

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也是改革过程中变化最小和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5]。由于二元户籍制度依然存在,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子女上学难,社会保障没有着落,制约了当地农民在城市安家立足。

3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发展特色经济的本质是从地区资源禀赋出发的,以特色技术为主导,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特色产品。经分析可以看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经济面临着系列问题和矛盾,及时缓和矛盾,解决存在问题是贫困地区特色经济稳步发展、农民脱贫的根本要求。

3.1加强九年义务教育,开展农民特色技能培训

2010年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在调查中发现,既使已经实现了普九,学生中途辍学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初中生。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设立中小学专项助学金,重点扶持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学,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帮助学校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補助。同时,农村贫困地区师资数量不足和水平不高,也影响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在努力提高九年义务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对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也不容忽视。2011年,沙连堡乡经培训输出的劳动力仅占外出务工总数的15.2%。当地政府在高度重视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应组织人力、财力对已经外出和准备外出的农民实行特色技术培训,使外出农民能够尽快融入城市,从事特色经营。

3.2推动信贷扶贫改革,加快小额信贷项目的实施

信贷扶贫已经成为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式,它不仅改变了贫困地区资金匮乏的局面,还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贫困地区,使扶贫开发真正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但是,由于贫困农户固定资产少,预期还贷能力差,使贫困地区农户获取贷款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在调查过程中,贷款难成为当地群众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各大银行要转变观念,要从是否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否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是否有利于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度适时调整信贷扶贫工作思路和重点。积极创新贷款方式,推动信贷改革,如积极稳妥开展小额信贷,使普通农户能及时获得从事特色经营、发展特色的原始资本。

3.3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特色经济效益是通过生产特色产品在市场中出售而体现出来。作为一个特色产业,创建品牌应是集体的共同愿望和行为。首先,应由当地政府领头委托专门培训机构或邀请专家广泛开展外出从事特色经营农民培训活动,营造全员关注质量、爱护品牌的良好氛围;其次,坚持以市场销售为载体,创新品牌,鼓励走出国门,占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3.4转变政府观念,增强政府服务功能

特色经济发展是通过市场竞争原则来形成的,为避免特色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及由此造成的混乱,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与协调。(1)

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正确引导农民外出从事特色经营;(2)

跟踪服务,主要是在从事特色经营农民聚集区成立专门政府服务部门,集中对农民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管理问题提供咨询,并对大中型的经营实体提供上门服务。定期邀请专家对从事特色经营农民的市场驾驭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行培训,实现特色经营实体能做大做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俊飚. 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J]. 经济问题,2000(10):33-36.

[2]巩前文,张俊飚. 从能源严重短缺现象看国家对农业投资政策的调整[J]. 经济界,2005(2):25-28.

[3]郭俊华. 特色经济的理论依据、内容与发展对策[J]. 经济纵横,2004(9):26-28.

[4]孙发平,马桂芳. “拉面经济”——青海省化隆县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模式[J]. 攀登,2005,24(2):63-67.

[5]尚云仙,赵清华. 制约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因素探寻[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2):7-10.岳慧丽,诸叶平,雪燕,等.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河北县域农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423-427.

上一篇:关于拟任职务的请示下一篇:工程尾款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