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

2024-07-26

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共7篇)

篇1: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

岩石圈の物質循環教案

【課題名稱】第四章第三節第三目岩石圈の物質循環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岩石圈三大類岩石の形成過程及其特點。2.清楚各類岩石之間及其與岩漿間の相互轉化過程。3.繪制出岩石圈物質循環過程の示意圖。【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和課文內容,培養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の能力。1.分析每種岩石形成原因,並舉例常見の岩石類型。

3.通過繪制岩石圈の物質循環過程示意圖,清楚各類岩石之間及其與岩漿間の相互轉化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分析三大類岩石の形成過程與特點,激發探究地理問題の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の科學態度。

2.學習岩石圈物質循環過程,樹立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の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

1、岩石圈の範圍。

2、三大類岩石の特征及其成因。

3、岩石圈物質の循環過程。

【教學難點】

1、岩石圈の範圍。

2、岩石圈物質の循環過程。【教學方法】 講授法(三大類岩石及其形成過程)、合作學習法(岩石圈の物質循環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裏面,孫悟空是從一個吸收了日精月華の石頭裏蹦出來の。我們今天學習の學習內容也正是和石頭密切相關の─岩石圈の物質循環

二、講授新課

1、岩石圈の概念:包括地殼の全部,軟流層以上の地幔部分。

3、岩石圈の三大類岩石:(1)岩漿岩

小結:在地球內部壓力作用下,岩漿沿著岩石圈の薄弱地帶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形成岩漿岩。它又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侵入型岩漿岩和噴出型岩漿岩。由於形成過程中の冷卻速度不一致,它們の特點和用途也不一樣(用途舉例

侵入岩:堅固、美觀の建築材料;噴出岩:多種金屬礦,是工業生產の原料)

(2)沉積岩

小結:由於沉積岩是一層一層地沉積下來生成の,因而形成了不同の岩層。正常情況下,岩層由上至下形成年代由新到老,在岩層中常常能找到已經變成岩石の古生物遺體(如貝殼、骨骼)或遺跡(如足跡、蟲穴),即化石。而不同時代の地層一般含有不同の化石,相同時代の地層中往往保存著相同或相似の化石。這樣就可以根據岩層中の化石來推測地理環境及其演變了。(3)變質岩

小結:這些已經生成の岩石在一定の溫度和壓力下發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岩。與其他類岩石一樣也在人類活動中有著廣泛の應用(4)岩石圈の物質循環

1、岩漿,向上湧出,根據是否噴出地面分為為噴出型岩漿岩和侵入型岩漿岩;

2、噴出地表の漿漿經過外力作用,變成沉積岩;

3、侵入型岩漿岩岩岩與沉積岩漿漿相遇,後經變質作用,變成變質岩;

4、變質岩岩岩後來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最終成為沉積岩;變質岩漿漿重回地底深處,重熔再生為新岩漿。

5、岩石在岩石圈深處或岩石圈以下發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為新の岩漿。岩漿在一定の條件下再次侵入或噴出地表,形成新の岩漿岩,並與其它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の風化、侵蝕、搬運和堆積。如此周而複始,使岩石圈の物質處於不斷の循環轉化之中。(循環圖見板書設計)

總結:所有の岩石都是在不停の循環,它們の人生沒有句號只有逗號。那麼同學們の人生應該如何呢?希望你能有所體會。【板書設計】

(岩石圈の物質循環)

篇2: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

【课题名称】第四章第三节第三目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2.清楚各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3.绘制出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示意图。【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和课文内容,培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分析每种岩石形成原因,并举例常见的岩石类型。

3.通过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清楚各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学习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1、岩石圈的范围。

2、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教学难点】

1、岩石圈的范围。

2、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过程)、合作学习法(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面,孙悟空是从一个吸收了日精月华的石头里蹦出来的。我们今天学习的学习内容也正是和石头密切相关的─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二、讲授新课

1、岩石圈的概念:包括地壳的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3、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

小结: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它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由于形成过程中的冷却速度不一致,它们的特点和用途也不一样(用途举例侵入岩: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喷出岩: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2)沉积岩

小结:由于沉积岩是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生成的,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岩层。正常情况下,岩层由上至下形成年代由新到老,在岩层中常常能找到已经变成岩石的古生物遗体(如贝壳、骨骼)或遗迹(如足迹、虫穴),即化石。而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这样就可以根据岩层中的化石来推测地理环境及其演变了。(3)变质岩

小结: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与其他类岩石一样也在人类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浆,向上涌出,根据是否喷出地面分为为喷出型岩浆岩和侵入型岩浆岩;

2、喷出地表的浆浆经过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

3、侵入型岩浆岩岩岩与沉积岩浆浆相遇,后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

4、变质岩岩岩后来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最终成为沉积岩;变质岩浆浆重回地底深处,重熔再生为新岩浆。

5、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它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循环图见板书设计)

总结:所有的岩石都是在不停的循环,它们的人生没有句号只有逗号。那么同学们的人生应该如何呢?希望你能有所体会。【板书设计】

篇3: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

马克思借助物质代谢来阐述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并且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即第一次把劳动作为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纽带, 把劳动过程置于物质变换理论基础上, 从而实现了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统一, 开创了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新视角。

1. 劳动是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中介, 只有通过人的劳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 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马克思从劳动的角度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揭示出劳动是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中介, 马克思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 作为有用的劳动, 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 是人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1]恩格斯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 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本质的差别, 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2]

2. 人通过劳动或者说生产实践, 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原始自然的“人化自然”, 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的自然。

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是自然界对人的生产过程, ······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 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 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3]这也就是说, 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地实现自然的“人化”。

马克思还特别强调人化自然和人的自然化间的统一。在劳动中, 改变外界自然的同时也改变自身的自然。“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 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4]

3. 以劳动为中介的物质变换过程, 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作为劳动过程的生产过程, 既是人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又是人的物质资料的消费过程, 二者都是物质变换过程”。[5]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生产消费过程, 后者是生活消费过程, 二者都存在着把被打上人的烙印的自然物质再排到外部自然界, 还会对自然物质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自然界对人最终是有益还是有害, 乃是生产劳动活动, 调整和控制他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一个最根本问题。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后, 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并没有结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和产品消费后对人与自然的影响, 仍然处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之中。长期以来, 人们忽视生产和消费对自然的影响。但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发现了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的消极影响。

二、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扰乱”或者“裂缝”理论1.物质变换裂缝实际上是人利用自然的不循环性、不可持续性

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存在的裂缝即人利用自然的不循环性、不可持续性, “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 不过是有用的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 其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6]“大土地所有制使农业人口减少到不断下降的最低限度, 而在他们的对面, 则造成不断增长的拥挤在大城市中的工业人口。由此产生了各种条件, 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中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 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 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7]。

同时, 马克思还观察到了由于矿产资源的藏量的有限性, 指出:“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 这些自然条件所能提供的东西往往随着由社会条件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少。······.我们只要想一想决定大部分原料数量的季节的影响, 森林、煤矿、铁矿的枯竭等等, 就明白了。”[8]

2物质变换裂缝严重威胁着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必然导致自然的异化和人自身的异化

资本主义生产经营割断人与自然间的正常物质循环过程, 不仅破坏自然生产力造成生态循环的恶化, 而且还摧残人自身的生命健康, 既造成人身外自然的异化, 又造成人自身自然的异化。

首先, 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裂缝对人身外自然的异化

(1) 土地的滥用和破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特别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对土地的滥用与掠夺, 从而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 使土壤肥力枯竭。对此,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既加强对劳动者的榨取, 使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处于对抗性矛盾之中, 又加强对土地自然力的掠夺, 使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处于对抗性矛盾之中。“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 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 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 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 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9]

(2) 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枯竭。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森林的作用, 极为关心森林的存在。在他们的论著中有着多次强调森林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生态与生态经济思想。马克思在1868年致恩格斯的信中就指出:“耕作的最初影响是有益的, 但是, 由于砍伐树木等等, 最后会使土地荒芜。”[10]马克思恩格斯不止一次地谴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对森林的掠夺和破坏。恩格斯在他著名的《自然辩证法》中提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为了得到耕地, 毁灭了森林, 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这些地方今天竞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 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11]

其次, 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裂缝对人自身自然的异化

资本主义生产发展, 不仅仅要以掠夺、牺牲人的身外的自然为必要条件, 而且要似掠夺、榨取劳动者, 即以牺牲人的自身的自然为基本保障。

(1) 马克思恩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恶劣的工作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与摧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人为的高温, 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 震耳欲聋的喧嚣等等, 都同样地损害人的一切感官, 更不用说在密集的机器中间所冒的生命危险了。这些机器象四季更迭那样规则地发布自己的工业伤亡公报。”[12]思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 “在纺纱工厂和纺麻工厂里, 屋子里都飞舞着浓密的纤维屑, 这使得工人, 特别是梳棉间和刮麻问的工人容易得肺部疾病”。[13]

(2) 马克思思格斯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恶劣的生活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和摧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伦敦、太思河畔新堡等城市看成“住宅地狱”, “男人、妇女、儿童夜晚混睡在一起。男人们上日斑和上夜班的你来我往, 川流不息, 以致床铺难得有变冷的时候。这些住房供水不良, 厕所更坏, 肮脏, 不通风, 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14]恩格斯亲身观察到曼彻斯特工人住宅的肮脏和拥挤的情况, 他说:“曼彻斯特及其郊区的35万工人几乎全都是住在恶劣、潮湿而肮脏的小宅子里, 而这些小宅子所在的街道又多半是极其糟糕极不清洁的, 建造时一点也没有考虑到空气是否流通, 所考虑的只是业主的巨额利润。”[15]

综上所述,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物质循环及其裂缝理论是循环经济物质循环运动的基础理论, 他是构建循环经济整体理论的理论基础, 离开了该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此可以看出循环经济思想本质来源于马克思。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循环经济思想, 他们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物质循环及其裂缝理论正是推行当前循环经济的理论根基, 是构建循环经济整体理论的理论基础, 离开了该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键词:循环经济物质变换,物质循环裂缝

参考文献

[1][4][9][12][14]《马可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 202, 552, 468, 723-726

[2][11]《马可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383, 383, 386

[3]《马可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1979:131

[5]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04, 30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92, 395

[7]《马可思恩格斯全集》第52卷, 人民出版社1974:916。

[9][8]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84

[10]《马可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 人民出版社1974:53

篇4: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

1.了解主要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认识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2.了解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理解构造地貌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特点。

3.运用地壳运动、内外力地质作用解释地表形态的特点及成因,利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海陆分布、山脉与海沟的成因、成矿规律及地震成因。

【高考命题展望】

高考对地表环境的考查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岩石与矿物的关系,以读图综合分析题的形式或结合重大的地质事件、地质灾害,考查地质作用、地貌形态以及板块构造理论;利用地形剖面图、示意图等考查地质构造。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火山、地震成因与分布,背斜、向斜与生产的关系,与外力作用有关的生态环境是本专题的重难点。

【知识网络】

【知识再现】

一、板块构造与地貌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全球地貌,要注意板块的边界类型(即相对运动状况)与地形类型的关系。板块间的边界,不是大洲或大洋的界线,而是一些构造带,如海沟、海岭、断层等构造带。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元被称为板块。

(2)全球岩石圈被分成六大板块,每个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板块。

(3)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分布。

(4)板块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二、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質构造是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位,最基本的形式是褶皱和断层,它们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和“证据”。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地面上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过程,它们互为条件、密切联系、共同作用雕塑着地表形态。

四、岩石圈物质循环

1.循环过程。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因此指向岩浆岩箭头的作用为冷却凝固作用。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形成的。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其作用都为高温重熔再生,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如下图)

2.三类岩石特征的比较。

3.地理意义。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

【重难点突破】

一、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二、判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

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这些岩层的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2.具体分析。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什么化石、化石是在什么地质年代形成的,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什么地质年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以下5幅图中A、B、C、D均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右图)。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右图)。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沉积物来源(如右图)。

(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如右图)。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右图)。

3.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走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若没有绘制等高线,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般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可根据河流流向来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典例分析】

例1.(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3.右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地褶皱形成后沉积岩层Ⅱ出现了侵蚀作用,部分岩层被侵蚀掉,后又出现了沉积岩层Ⅰ,最后岩浆侵入沉积岩层Ⅱ和沉积岩层Ⅰ,故该区域先后发生了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构造。

例2.(2012年高考上海地理卷)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7.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地震使海底抬升 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

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 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

8.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 )

A.岛弧和海沟 B.海岭和海沟

C.海岭和裂谷 D.岛弧和裂谷

解析:第7题,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形成洋脊。第8题,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切入大陆板块的下方,大陆板块隆起抬升,可能在大陆板块一侧形成岛弧,在大洋板块一侧形成海沟。

答案:7.C 8.A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板块运动。

例3.(2012年高考江蘇地理卷)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9~l0题。

9.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

解析:第9题,从剖面线上看,①、②、③、④处都为谷地;从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上看,①、②、③、④处所对应岩层拱起处都为背斜,所以①、②、④谷地都应为背斜谷。第10题,⑤处同一岩层分布不连续,发生向下位移,说明⑤处岩层断裂下降。

答案:9.D 10.C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等相关知识。

例4.(2012年高考北京文综卷)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回答第2题。

2.英国 ( )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解析: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英国西部海岸位于温带,而珊瑚生长在热带海域;英国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地势低平;英国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温带海洋性气候,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答案:D

篇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案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 生物科学 实习生王馨学号 108012011070

本校指导教师杨梅,曾红实习学校指导教师 廖岩松原任课教师 廖岩松

2014

年月日(星期)第节课(本人本次实习第个教案)课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时安排:1

课标要求: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并且可以运用于其他元素循环的分析; 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

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温室效应的危害,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积累生态学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和其他动物每天都在进行着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每天也要饮水,但是为什么氧气和水一直都没有被我们消耗完呢?其实这就牵扯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

让学生回忆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中有物质交流,这个物质交流是循环的过程,描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定义。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谓的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因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可以被称作什么?

(2)你认为其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还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蛋白质等生物体内特有的化学物质?

(3)你怎样理解这里所说的循环?

师生共同总结物质循环的概念,并重点理解其概念的三个要点。

2、碳循环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只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那么,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也是生物圈。他也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比较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生物圈(全球性)

形式

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以无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流动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联系

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

(1)能量的固定、转移、储存、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3)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正是由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才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式同时进行的,两者均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着共同的渠道——食物链(网)一起运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为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是能量以含碳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正是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才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思维一体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

三、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学生联系物质循环的知识,思考教师提问的下列问题:(1)乱砍滥伐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2)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3)何谓温室效应?对生物圈和人类会造成什么危害?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温室效应的危害”的视频。

思考问题:大力植树造林,能否对温室效应起到缓解作用?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意见

篇6: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

教师裴育平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碳循环过程。教学难点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演示

四、学时安排 1学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请大家欣赏一段动画!并讨论后面的问题。(大屏幕出示这样的情境动画)

鲁宾逊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以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然后出示问题: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试说明理由。下面有两项选择:

1、先吃鸡,再吃玉米。

2、先吃玉米,同时用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学生讨论。

师:大家都很聪明,都选择第二个答案,理由也比较充分,因为第二种吃法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能量,使他能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供给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就是能量流动,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那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学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样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是怎样流动的?

2、播放课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示意图。

3、学生回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4、引导启发: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只有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才能流动。

5、师生谈话:生产者是如何固定太阳能的呢?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的。那么能量又是怎样流动的呢?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流动的。我们把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个营养层次称为营养级。那么能量是怎样逐级流动的呢?第一级是绿色植物,第二级是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第三级是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以此类推。

6、分组讨论: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么?

7、播放课件:生态系统能量流向示意图。

(推荐一个同学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8、师生交流: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和生命活动利用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下一营养级;没被利用的枯枝落叶和下一营养级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因此,可以看出,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2、复习巩固: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说明二氧化碳在此过程中的作用。

3、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教材P92的填图,结合书中的课文,练习描述碳循环。

4、师生共同小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态系统中,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碳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微生物也能把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另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可将二氧化碳放回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暂时脱离循环,但一经开采燃烧,便可产生二氧化碳返回碳循环。

5、教师引导探索: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烧化石燃料以及环境污染,因而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明显增加,导致温室效应。那么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6、小组讨论并回答。活动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

师:请大家阅读书后的课外探究,了解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回去做模拟实验,或制作一个小的生态球。

【教后反思】

从学生喜欢的动画入手,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再加上教师语言的小结,直接切入本课主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将枯燥的问题形象化、生动化和趣味化。设计思想本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本部分的教学策略是先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然后播放教师自己制作的直观性较强的“能量流动图解”使学生对“能量流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学生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师生谈话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能量流动的过程”有深刻的理解,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和发散思维,对生态系统是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更加深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的生物学观点。

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的教学策略是:从回顾旧知入手,通过知识迁移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再通过分析、讨论、交流、填空等形式加深对“碳的循环”知识的理解;通过“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理念,并展开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STS)教育,并通过“温室效应”问题的讨论,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篇7:岩石圈物质循环教案

第2课时教案

课题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学习

目标

.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的过程和特点的过程和特点提出问题:(1)能量是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2)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3)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述: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物质循环

述:自然界中许多物质如N、P、S、c等元素都可循环,我们要详细了解c循环。

物质循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不断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

述:我们重点了解碳循环

问:生态系统中的碳主要以什么形式存了?(co2,有机物)

回答

(图片:碳循环)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教师小结

提出问题

讨论并回答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并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根据图片完成课本讨论题

讨论

动植物—co2(呼吸)

动物—有机物(摄取)

动植物遗体—煤、石油、泥炭cte(有机物)

煤等—co2(燃烧)

述:通过这样一系列反应实现了碳元素的不断循环,反复利用。

2.物质循环的特点

(1)、水循环: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2、碳循环: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三、巩固练习

四、板书设计

播放

教师小结

教师讲解物质循环的概念

播放

教师小结

学生听讲

学生观看

作业设置

练习册:相关内容

等级评价

(A/B/c/D)

检查

签阅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

评价:

时间:

上一篇:关于低碳生活英语演讲稿下一篇:2015年军转公选——军队转业干部年龄、军龄和有关年限如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