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

2024-07-20

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精选6篇)

篇1: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

第一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本章将帮助你: 知识目标:

1.了解科学、科学教育的内涵。2.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历史。3.熟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和特点。技能目标

1.能举例说明科学的内涵,能概括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

2.能概括说出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各个时期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特点和标志。3.能分析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能举例说明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以下简称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幼儿园常识仍沿用50年代的教材教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已显得有些陈旧,无法满足学前儿童身心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全国许多幼儿园都开始了常识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实验,经过10多年的实践,“科学”逐渐取代了“常识”。2001年,在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科学”第一次正式列入幼儿园教育内容之中。

“科学”被除去了神秘的外衣,并成为学前儿童学习的内容,是一个进步。具体比较“科学教育”与“常识教育”,我们发现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如科学教育在目标上更注重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方法上强调学前儿童自己探索与发现;在内容上考虑到数学是科学的本质,是科学的工具,两者是有联系的,能够互相渗透的,因而将数学并入科学领域,统称为科学教育。

第一节 概念

一、基本概念

(一)科学是什么

对于常人类似说,科学是什么?说远点,科学是物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学科知识,是科学家们进行的实验研究。说近些,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山川河流、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斗转星移,这些事物和现象无一不和科学联系在一起,无一不是科学探索的对象。总之科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那么,科学的含义呢?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会得出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我们综合各家论述给科学的内涵作一个解释: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二)“儿童的科学”是什么

对于儿童来说,科学是什么?这是个值得我们教师与家长深思的问题,儿童眼中的科学不是什么牛顿定律、三角函数,也不是密密麻麻的科学公式。科学是他们生活中有趣的发现,是他们眼中好奇的现象。我们可以先从具体例子来讨论。

例一:

科学区中,两位小朋友在玩磁铁,他们一会儿吸吸这个,一会儿吸吸那个,玩得很高兴。这时,幼儿A发现旁边有一辆小汽车,就拿着玩起来,然后把它放到一块薄木板上,他想让小汽车在木板上跑起来,就用磁铁在前面吸、后面吸,各个方向吸,想让小汽车跟着磁铁走,可是小汽车被吸到磁铁上,并没有跑起来。幼儿A去找幼儿B帮忙,两个人一起忙活起来,可是忙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两人有点泄气了,他们放下磁铁和小汽车,不想玩了。这时,教师走过去,拿起磁铁和小汽车说:“这辆小汽车真漂亮!我们想办法让小汽车在路上跑起来吧!”两位小朋友听见了,都围拢过来,我把磁铁放到木板的下面,在小汽车的正下方,然后把磁铁贴着薄木板向前移动,小汽车跟着磁铁动起来了!“小汽车开了!小汽车开了!”两位小朋友欢呼起来,他们玩小汽车玩了很久。

显然,这两位儿童经历了一次典型而且有趣的科学探究活动。起初,科学区投放的磁铁和小汽车引起了儿童摆弄的兴趣。而摆弄的过程又引起了儿童的发现:磁铁能把东西吸过来,它能不能让小汽车跑起来?这个问题引发幼儿A去不断重复操作,但是都没有成功。这一发现又引起了梦龙更进一步的问题:为什么小汽车每次都被吸住,却跑不起来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寻求幼儿B的帮助,但是直到最后,他心中的疑问也没有得到完满的解决。这就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对事物表现出好奇、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寻求解释,尽管他最后并没有得出在成人看来“正确的”结论。

例二:

早晨,两位小朋友在街心公园跑步,树枝、草叶上挂满了露珠,长椅上也是湿漉漉的。幼儿A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幼儿B:“你说是白天热还是夜里热?” “当然是白天比夜里热?” 幼儿B回答。“我认为正好相反。你看,昨夜热得树木、花草出了那么多汗。”

在这个例子中,儿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探究行为。似乎他们很满足于自己对问题的回答。当然,我们深信这个儿童的认识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和他平时有关出汗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他至少认识到出汗和热这两个现象是有关联的,只是不能区分汗珠和露珠。这也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在思考并试图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他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也许是贫乏的生活经验)和当前观察到的事实,对自然现象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尽管是错误的判断。

例三:

某5岁女孩有一天突然对妈妈说:“我知道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了。”妈妈很奇怪,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她。而儿童的解释则更令她奇怪:“因为每颗星星上都有一个人,拿手电筒对着我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关。我们在地球上看,就好像是星星在眨眼睛。”这位妈妈不知道怎样对待孩子的解释,只得对她说:“你想的真好!不过,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原因等你长大以后就知道了。”

例四:

一天,女儿忽闪着眼睛问我:“爸爸,人是怎么来的呢?”我想了想,就尽量用通俗明了的语言说道:“青青,是这样的,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人的祖先,就是猴子……”女儿咯咯笑着说:“爸爸说话好啰嗦呀!”我笑着继续说:“猴子很聪明,又特别喜欢干活,过了很久很久,猴子学会了站着走路,也学会了说话,然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人,懂了吗?”

半天,女儿点点头说:“噢,怪不得猴子越来越少了,原来都变成人了。”啊?我吃惊得张大了嘴巴。她扫了我一眼,继续补充说:“爸爸,我明白了,动物园里的猴子都是懒猴子,我们和妈妈都是聪明的猴子。”

这两个儿童的行为似乎离科学更远了:与其说这是科学,还不如说是幻想。然而,科学和幻想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这正是“儿童的科学”――儿童同样对自然界的现象表现出好奇,并且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了一个解释,尽管这个解释没有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是主观想象的结果。

例五:一次科学活动《快乐的旋转》

生活中有什么东西会旋转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旋转是接送车转动的轮子、是司机叔叔手中的方向盘;是妈妈买来的陀螺、是幼儿园里好玩的呼啦圈;是洗衣机里的大漩涡,是电视里威力无比的龙卷风……各种各样的旋转吸引了孩子们,他们睁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

生活中有这么多神奇的旋转,那我们自己呢?孩子们兴奋地发现:原来我们自己的身体从上到下都会旋转——头、眼珠、嘴巴、手臂、腰、膝盖、脚……甚至整个身体都会旋转,更神奇的是我们的身子能跟着音乐节奏旋转,还能好几个部位同时旋转呢……

渐渐地,孩子们不满足于发现旋转了,他们开始探索: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旋转呢?孩子们到自己熟悉的各个角落去寻找、做记录,惊喜地发现原来旋转原因有好多:有的靠电力旋转、有的靠风力旋转、还有的靠人力旋转的……孩子们还大胆想象:还有靠引力、靠机器人的力量旋转的……可是为什么他们旋转的速度会不一样呢?细心的孩子们开始学会在游戏中比较观察:原来,接触面的光滑和粗糙、物体本身是否平衡、用力的大小等等都会影响旋转的速度。

旋转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和危害呢?实验课上,孩子们品尝了果汁机榨出来的鲜果汁,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了洗衣机里转动后变的干净衣服;也看了电视里、图画中被龙卷风刮得东倒西歪的房子树木,也知道了因为有漩涡,地球上还有轮船不能经过的海面……

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孩子们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这些发现——他们拿来了纸笔画下了自己发现的旋转物体,在实验课上跟老师一起制造旋转,和老师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动手设计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旋转玩具,组成了大A班的神奇的“旋转王国”。不仅如此,在班级的“宝贝生日会”上,还和爸爸妈妈一起跳起了快乐的“圆圈舞”,把爸爸妈妈都逗乐了……

快乐的旋转!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旋转,许多被大人忽视的现象,在儿童眼里是那么的好奇和有趣。这就是儿童的科学。所以,幼儿都是科学家,幼儿的生活就是科学,无处不在。是经验性的、诗意性的、想象性的。

(三)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什么

通过对以上的概念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科学教育不应等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加上些新内容和动手操作的教育。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

具体的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解释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指:进入小学之前的儿童,即0-6岁的儿童在教师指导下(包括直接指导、间接影响),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二、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一)学前儿童的科学学习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的共同特征 1.“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

①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杜威: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幼儿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科学家们,由于他们急切的好奇心,在他人眼中,常常觉得很孩子气”

②儿童最关心与自然环境有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基本的科学问题。(以大耳朵图图片头《问题小孩》为例解读。

我是图图小淘气,面对世界很好奇 我有问题数不清,咕叽咕叽冒不停 爸爸妈妈别偷懒,快快陪我做游戏 答对问题亲一下,这就是我的奖励 北风呜呜从哪来,他又呜呜上哪去 星星冷的眨眼睛,为啥他不穿棉衣 夜晚到底有多黑,梦里太阳哪里来

世界到底有多大,天空外面有什么,我一切都好奇。

2.儿童通过直接经验来认识事物的

下雨之后,我们越是不让幼儿去踩水坑,告诫幼儿水会溅到身上,打湿鞋子,幼儿却偏偏避开干地往水坑里走,一试高低!3.儿童的探究方法具有试误性

孩子们总是用原有经验解释事物(1)原有经验:种子泡在水里能发芽、长大(2)新的解释:小花瓣泡在水里能长大。

泛灵论:儿童早期不能很好地区分主体和客体,将主体的思想和意愿附着于客体身上,赋予万物以灵性,相信自然界的事物像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意识、意图和情感的。

“儿童的科学”带有主观性和泛灵论的色彩,这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是其独特之处。因为正由于这种主观性和泛灵论,而使“儿童的科学”赋予了诗意和想像的性质。——参考文章:《对儿童科学教育的批判与重建》,《学前教育》2001年第7期,刘晓东。

4.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 岁的小孩寻找地板有水的原因

先在玩积木,妈妈给他奶瓶喝水,他不自觉地把奶瓶倒了过来,水流到地板上,无意中他碰到了地板上的水,他觉得很奇怪(发现问题),看看自己的手,看看奶瓶,把奶瓶放在地板上滚来滚去,有几滴水掉出来了,他用手继续玩水,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并发出开心的笑声,(实验—测试他的想法)他喝了一口水后,故意把奶瓶倒过来,用力往地板上按,水流出越来越多,他也更开心了,直至妈妈制止。(下结论)

(二)各年龄段儿童学习科学特点 1、3-4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指鹿为马:“把绿草绿叶叫做绿花”、“把树干叫做木头”、小白兔)

2)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给小鸡刮“胡子”)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皮球滚下来,它不乖)

4)认识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在具有鲜艳色彩、会发出悦耳声音、能动的,他感到喜欢的事物上)2、4-5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好奇好问(为什么鸟会飞?)

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表面的和简单的因果关系(花不浇水就会死,鸟有翅膀才能飞;树摇-刮风,车动-活的东西)

3)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功能和情景进行概括分类(根据形状、颜色分类,把太阳和公鸡放一组,把玉米香蕉、小麦归为一类)3、5-6岁儿童学习科学的特点

1)有积极的求知欲望(怎么样?怎么做?拆玩具)2)初步理解科学现象中比较内在的、隐藏的因果关系(圆球-斜面-滚动)

3)能初步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分类(家禽-家畜)

第二节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小时候,经常透过玻璃看星星,那时候对“发光的移动的星星”产生极大兴趣,为什么有的星星会动?有的星星不会动呢?为什么两个星星遇到了一起没有发生爆炸?

遇到这些问题,教师如果没有及时的给予引导„„.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幼儿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资源。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个体发展

(1)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学前儿童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2)科学教育会给儿童的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

(3)科学教育还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儿童并促进其早期发展

第三节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沿革

一、自然科学教育的起源

原始社会:在成人从事捕鱼、狩猎、耕作等日常劳作时,儿童跟随其后观察、模仿,学习获取食物、制作工具、防御猛兽的技能。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成人的示范与口授,儿童获得了一些对自然界的感性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这即是人类早期科学教育的起源。

人类早期科学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A:自然科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B:自然科学待遇愚昧的神灵色彩。

由于在原始社会,科学还不发达,人类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将自然现象神化,这样的“误解”就阻碍了人类对于自然法则的认识。

二、古代的自然科学教育 在古代社会里,统治阶级的盛衰会大大影响科学教育的盛衰。

1、我国古代墨子,讲学时很重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这是世界上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比之与希腊的欧几里得(前330-前274)要早一个世纪。而且墨子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在世界科学教育史上也是一种首创。墨子的思想方法和近代实

学的精

近。

2、唐代的科学技术教育

在国子监隶属下,设有与大学并立的学校“算学”(理科专门学校)。唐代官立的科技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相当周密。算学设置两个专业,其中一个专业设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等课程,并规定了修业年限。唐朝还在科举制度中相应地设置了“明算科”,以奖励和找那算学的专门人才。

3、古儿蒙学读物

宋代方逢辰编写的蒙学读本《名物蒙求》中,就专门介绍了自然和自然界知识,包括天文、地理、鸟兽、花木、日用品、耕种操作等。

《三字经》(推荐百家讲坛钱文忠教授讲授《三字经》)中有介绍数、日、四时、五行、六谷、;六畜的自然知识,如“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i三声),此六畜,人所饲„„”

《千字文》 也是有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比如说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就是从宇宙起源记述的,接着述说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

三、近代的儿童科学教育

1、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而进行是在清代同治年间。

当时设置了“格致”一科的设置,是我国设置自然科学教育课程的开端。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布了“癸卯学制”(也称《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了初小和高小都有“格致”一科。“格致”的内容包括动植物、矿物、理、化、卫生等。这是我国小学设置自然科学课程的开始。1903年,我国建立了第一所蒙养院,在《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内,虽没有设立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但在“手技”这一条目中写有:“„„蒙养院附近之庭院内,播草木花卉之种于地,灌溉以水与肥料,使观察其自然发生以至开花、结实等各种形象。诸如此类,要在引导学前儿童手眼,使之习用于之处,为心之意兴开发之资”。2、1924年,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在《现今幼稚教育之弊病》

“孩子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的时间太多”。并指出:“我们的主张,幼稚园之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据此,他的暂行课程中设有儿歌、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从此,“自然”就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书第22页 表1-1 幼稚生生活历)3、1932年10月,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正式规定有关科学教育课程——社会和自然课程,并明确下列教育目标和内容。(1)目标

引导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民活动的观察和欣赏。增进利用自然、满足生活、组织团体等最初的经验。引导对于“人和社会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养成爱护自然物和卫生、乐群的好习惯。(2)内容 身体各部的认识和简易卫生规律的实践。

习见鸟、兽、鱼、虫、花草、树木和日、月、雨、雪、晴、风、云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研究。

月、日、星期和阴、晴、雨、雪等逐日气象的填记。附近或本园的动植物的观察采集,并饲养或培植。

关于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卫生方法,以及家庭、邻里、商铺、邮局、救火组织、公园、交通机关等社会组织的观察研究。4、1935年有雷振清副教授编写的《幼稚园的自然》一书出版。

这是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它全面地阐述了向学前儿童介绍自然的目的、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方法和设备。5、1936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将“社会和自然”课程更名为常识。6、1937年,《幼稚园常识160课》出版发行。

这本书是根据当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编辑的,是一本专供幼稚园参考的常识教材教法书籍。

四、现代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60年初,我国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学习苏联的做法。1、1952年制定了《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在“教养活动”项目中有“认识自然环境”一项,并有相应的大纲和教学任务。

2、解放初直至文革前,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基本上是全面学习苏联的基础上制定的。

比较重视系统的,由浅入深的知识教育,并以季节变化为主线来进行认识自然的教育。在方法上,则以教师单向传授为主,伴有儿童的观察、种植和饲养活动。3、198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草案)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国外早期儿童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引进,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1989年6月《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颁布后,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些旧观念、方法受到了冲击。

在这种冲击下,„„,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立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其目标、内容和方法均与以往的自然常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以后,各地幼儿园相继开设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进行了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的研究。4、2001年7月,原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试行)》,将“科学”与“社会”“语言”“健康”“艺术”列为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5、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篇2: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多感官观察认识西瓜的基本特征(外形、颜色、味道等),并能使用简单的词句进行表述。

2、勇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喜欢吃西瓜,乐于和西瓜宝宝做朋友。延伸目标:

知道夏天吃西瓜对身体的好处,乐于用西瓜或瓜皮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知道西瓜的名称。

吃过西瓜,知道西瓜的瓤是红色的(或黄色的),味道是甜甜的。

2、物质准备:

① ② 西瓜每组1个:外形显著不同的西瓜,红、黄瓤的西瓜。(尽量保证大小、形状、外皮颜色的不同)西瓜PPT 注:在本次实施过程中准备红、黄瓤西瓜各1个。(尽量保证大小、形状、外皮颜色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小5班来了两位小客人,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啊?(展示2个西瓜)

二、观察过程

㈠未切开的西瓜(摸一摸、看一看)

你们都认识西瓜宝宝,那你们看看自己的西瓜宝宝长得什么样?(幼儿观察本组的西瓜)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呢?(补充提问)

你们真棒,西瓜宝宝高兴地打了个滚(推西瓜),西瓜宝宝是怎么滚动起来的? 我们摸一摸西瓜宝宝。

你们感觉西瓜宝宝摸上去怎么样,谁来告诉我? 那我们捏捏看、拍拍看呢? 这两个西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

1、西瓜皮的颜色

西瓜是绿色的,有的地方有黄色。西瓜皮上可能会有花纹。

2、西瓜的形状

西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椭圆形的,推一推会滚。

3、西瓜的外皮

西瓜摸上去滑滑的、硬硬的;西瓜皮上有西瓜梗。㈡切开的西瓜

(复习上部分内容)西瓜宝宝穿了身漂亮的绿衣服,那你们知道它里面是什么颜色的吗?

是不是像你们猜得那样呢?我们打开来看一看„„

小结:

1、西瓜里面有什么

有一层白色的西瓜皮,有肉肉,有西瓜籽

2、西瓜里面的肉肉、籽是什么颜色的,肉肉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黄色的;籽儿是黑色的(可能有白色的)㈢吃西瓜

哇,西瓜看起来很好吃啊,要不要尝一尝!(播放幻灯图片)

西瓜的肉肉尝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呢?甜的?酸的?干干的?有许多水?

三、总结

和西瓜宝宝做朋友,把它吃到我们的小肚子里面去,你们喜不喜欢和西瓜宝宝做朋友啊?今天我们和西瓜宝宝做朋友,知道它长得圆圆的(有的是椭圆),有的大,有的小,穿着一身绿衣服,上面还有花纹。西瓜宝宝的肉肉甜甜的,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肉肉里面有好多水,还有黑黑的、小小的籽儿„„ 那我们今天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和西瓜宝宝做朋友有什么好处呢?

区角活动: 搬运“小西瓜”

(在操作中巩固对西瓜形状特点的认识)自然角材料:

西瓜籽一盘

篇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重点探析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既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又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作为幼儿园教师, 能否掌握先进的教育观念对其从事幼教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结合当前幼教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了解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是幼儿教师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的科学教育观念主要有“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整合科学教育观”“活动教育观”等。

(一) 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 幼儿科学学习的过程是幼儿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不断生成、理解、内化知识经验的过程。科学活动不仅涉及新的知识的建构, 而且还涉及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发现、解释和辩护自己的想法以及考虑他人的想法等社会性方面的建构。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 教师不仅要识别幼儿的主动学习行为, 而且还要相信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不仅要关注如何向幼儿呈现与讲解信息, 而且还要关注如何引起和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索、发现以及对知识情感的建构;不仅要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创设一定的条件, 让幼儿主动建构自己对于周围环境事物的认识与理解, 而且还要适时适当地给予幼儿鼓励、点拨和支持。

(二) 整合科学教育观

作为幼儿园课程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应当用一种整合的观点来看待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它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整合, 更是一种理念上的整合。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 整合的观念具体体现在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以及方法手段的整合等。首先, 科学教育目标应包括科学知识经验、科学思维方式与方法、科学情感态度三个维度的要求。其次, 在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既要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又要体现教育内容的兴趣性和生成性;内容的整合既可以是领域内的整合、领域间的整合, 也可以是科学教育资源的整合。再次, 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是丰富的、多元的, 既要有正规的科学教学活动, 又要有非正规的科学教学活动, 既要有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活动, 又要有日常的科学活动等。

(三) 活动教育观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 “儿童大脑当中的操作模式根本上是来自于外部动作模式的内化, 儿童内部思维的综合能力, 只能源于外部, 特别是在手指上所进行的‘拆分’和‘拼凑’活动”。[1]也就是说, “手的操作与心智的操作、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2]幼儿通过亲身的操作活动, 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原有经验与新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获得发展。因此, 活动教育观强调教师要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积极交流与互动, 理解、接纳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各种新奇而独特的认识和解释。通过各种活动, 帮助幼儿学习科学, 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中动脑、动口、动手, 成为科学活动的主动探求者和积极参与者。

二、正确理解和设计教育目标, 是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前提

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不仅要体现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且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 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促进幼儿的发展。但幼儿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 经常出现以下三种问题。

一是活动目标和内容不太一致。例如活动目标设置为“引发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 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而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对水的物理性质的探索, 活动内容与目标不太吻合。也有教师在开始尝试设计活动目标时, 经常将活动目标设计得太泛, 例如“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造力”, 若进行某一具体活动时这样的目标往往缺乏可操作性, 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由发挥, 目标与过程相脱节, 容易使科学活动脱离预定的方向。

二是科学活动目标表述不够清晰。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 经常出现两种不同的目标表述形式。一种表述是“引导幼儿……”“教育幼儿……”, 另一种表述是“幼儿能将……”“幼儿学会……”, 两种不同的表述似乎反映了不同的教育观念, 而前者还可能被教师认为是灌输式教育的代名词。

三是一些教师设计教育目标时易忽略幼儿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是不同的, 这就决定了幼儿科学活动目标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 教师将小班的活动目标设置为“感知四季的明显特征, 发现与之相关的天气现象 (晴、阴、雨、雪等) ”, 感知四季的明显特征是中班的教学要求, 显然这样的目标已超出了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针对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这些普遍问题, 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改进。

首先, 教师要理解科学活动目标是开展科学活动的依据和导向, 它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形式, 而且还影响着教育质量即儿童的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需要以及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均是制定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依据。例如中班科学活动目标“乐于并敢于提出问题, 能围绕着简单的问题和探究的任务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假设”, 此目标根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 明确了如何引导中班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途径是活动设计的重要环节。

其次, 教师要明确科学活动目标的设计应包含科学知识经验、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需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科学知识经验是指科学经验的获得、初级科学概念的学习。例如通过活动, 使幼儿了解动物的种类、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等。科学方法是指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哪些能力得到发展, 形成哪些技能, 学习哪些方法。例如帮助幼儿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包括幼儿情感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培养。例如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等。每一次活动目标设计可以有所侧重, 但不能偏废。

再次, 科学活动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 尽量用行为化的语言予以描述。“教师在活动后, 能观察与测量到幼儿的行为表现, 看到目标的达成程度。”[3]表述目标时从教师角度描述, 如培养儿童的数数能力;也可从儿童角度描述, 如乐意探究、喜欢吃蔬菜、学习按材料将杯子进行分类;或者从评价的角度描述, 如能说出小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一般科学教育活动目标尽可能采用发展目标来表述, 一方面便于将教师的教学焦点集中于关心儿童的变化与发展上, 另一方面目标的提出也应与活动的知识内容、科学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紧密联系。

三、合理把握活动过程的设计, 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 是教师指导幼儿主动的科学探索过程。在设计活动过程时, 既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又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具体而灵活地安排。一般来说, 活动过程包括开始部分、展开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主要部分。然而一些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时, 常出现诸如活动环节设计混乱、活动形式较为单一、忽略幼儿的主体性和语言表述嗦等问题。据此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 应把握好活动导入环节的设计。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导入活动, 如让幼儿直接操作材料导入活动, 例如在磁铁的活动中, 可以先让幼儿自由玩磁铁, 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也可以通过简短的指令或是利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通过提问导入。“幼儿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是建构新知识时的‘建筑砖块’”[4], 是学习的基础。例如, 在春天的主题活动中, 可以让幼儿回忆春游时的体验、发现来导入活动。此外, 还可以通过直接演示现象导入。例如, 向幼儿演示一个“奇妙的泡泡”的魔术, 激发幼儿亲自探索的好奇心。

其次, 掌握科学活动中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科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依靠提问来引导幼儿进行探索, 因此教师提问的设计很重要。教师的提问一般应以开放性、启发性问题为主, 即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固定的, 它能引导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例如“请你玩一玩, 你发现了什么?”“它像什么?”“你有什么办法?”, 尽量避免“是不是”“好不好”等限制幼儿思维的封闭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 例如“它是什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样的封闭式问题也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它可以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名称及共同特征, 帮助幼儿形成初级的科学概念, 发展幼儿的概括思维能力。因此, 教师提问的设计应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灵活运用、因材施教, 避免教条和程式化。

再次, 还要掌握活动结束的设计。科学活动结束的设计可以是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点评活动, 或是教师将活动进行延伸, 让幼儿在其他生活环节中继续探究, 迁移已有的学习经验;也可以是让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 或是以唱歌、绘画等艺术方式结束, 让幼儿自由地、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总之, 具体的活动过程应是生动、活泼、多样的, 在形式上可不必拘泥于常规。

总之,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把握好学前儿童中的重点内容结合具体的实际加以生动而丰富的再创造,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刘占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篇4:浅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统整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统整统整课程是指采用有机整体的形式,把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分化的各种课程进行整体、整合、综合、融合等课程形态,以适应课程因学科分化而产生的隔离及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形象,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经验。从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改革的实践来看,以统整为取向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按统整对象和统整程度的不同大致可划为:分领域的教育活动统整和跨领域的教育活动统整等不同的类型。

一、分领域的教育活动统整

分领域活动的统整不同于传统的分科教育活动,而是以幼儿科学素养为目标,突出幼儿主动探究的学习特点,借助不同领域的活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来完成科学领域的教育任务。

1.利用艺术形式来丰富科学教育

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的两面。杨振宁先生也认为,艺术与科学的灵魂。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形式和手段有机整合到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在自己探索寻求不同的答案的同时把所思所想进行艺术表达,催发幼儿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例如,在“玩纸”的科艺活动中,让幼儿可以通过分组用粘、折、团、撕等进行纸的造型艺术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纸的认识,还能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性。

2.利用语言和数学技能推动科学教育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科学教育活动不但要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更要促进思维的发展。如在“有趣的叶子”的活动中,教师让幼儿描述收集到的叶子。幼儿通过观察用语言表达所观察的树叶。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用语言说说春天的树叶、夏天的树叶、秋天的树叶和冬天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让他们直接感受季节的变化,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是科学活动的思维的方式,科学与数学具有天然的联系,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推动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3.渗透多种价值观的教育

科学教育活动本身蕴涵着多种有价值的教育因素,教师在科学活动中创设特定的情景,应使幼儿在理解事物的特性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在废物利用的制作活动中,可渗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幼儿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跨领域的教育活动统整

跨领域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把不同领域的教育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以主题或项目加以统整,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教育活动。跨领域的统整模式主要有单元活动和项目活动。

1.主题单元活动

教师将涉及的学科领域内容有机融合,把主题活动同单元活动中各学科领域内容建立内在有机联系,采用单元式主题活动以“类”为单元组合教材,加强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纵横的联系。每个单元又突出一个重点,围绕重点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和形式。“单元主题”是单元活动的核心,在单元之间,纵向以现有的知识内容与原有相关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横向建立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同类别的知识也相互联系。这样每个单元的科学家教育过程是呈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雅格布斯在跨学科统整模式中介绍了五种不同的模式:并列式、交叉式、交叠式、网络式、串联式。这几种模式各有利弊。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对网络模式进行学习讨论。各学科均以此主题为中心,联结成一个彼此相关共同主题而统整在一起的学科网络,有助于儿童整体把握主题活动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采用网络式的方法来设计活动框架时,通常的做法是以主题为核心,以主题活动目标为依据,按目标导向的要求,编制单元活动网络框架图、课程生长树、单元活动表格等方式,帮助教师从总体上把握主题单元活动网络的大致框架。

2.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是师生通过共同围绕大家感兴趣的某个“话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合作研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意义主动建构认知的过程。幼儿在活动中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具有自行引发主题方向、自主作决定、全心投入等要素。

这种探究性学习过程还具有师幼合作、教学相长的特点。在项目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参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師生共同完成的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儿童通过项目活动的深入开展,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基本特点,使统整有利于在教育教学中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泛空间,进行随机性、渗透性的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让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在教育中体验生活,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开启一种全新的教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篇5: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教案

教学要求:了解及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方法:观察、试验操作、交流讨论、科学游戏等,并能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教育对象、与教学条件设备等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教学时数 :10 教学目标:(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几种主要方法观察、小实验、技术制作、交流讨论、科学游戏等。

2.结合具体教材内容、教育对象、与教学条件设备等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方法的运用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课时:10 教材处理:讲清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实际练习掌握所学内容。教学方式: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几种主要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类型只是比较典型的,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可以以这几种类型的活动为基础,结合具体活动内容的具体实际,加以改变或综合。

例如,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在实际活动中,除了专门性的观察活动之外,可以将观察和分类、测量等方法结合,使学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系统和精确。此外,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也可以和其他几种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相结合,如在实验操作类和动手制作类等科学教育活动中,儿童要通过观察获取信息,有些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也是在儿童观察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再如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也可以和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相结合,学前儿童通过实验探索和发现某种科学现象之后,教师可以通过科技小制作的活动那个来巩固和运用儿童的科学发现。

总之,这章内容提到的是典型的活动类型,而具体的活动室复杂多样的。教师在实践中可以借鉴这些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方法进行生动而丰富的再创造

第一节 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

一、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一)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观察的定义】P52 观察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事物或现象,将各种感觉捕捉到的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形成概念,来获取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的一种方法。需要注意,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还包括听、触、闻、尝等其他感知觉。但不是所有感觉都能上升为观察。只有感觉还不是观察。

观察是一种特殊的知觉,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的知觉。[概念] P53 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就是以观察为主要认知手段,让学前儿童探索客观事物、现象的特征,发展儿童的科学认知、培养科学情感、形成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的一种科学启蒙教育活动。

(二)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1.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提问:WHY?)

观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也是学前儿童了解自然的基本途径,是学前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婴儿诞生后,他们不通语言、缺乏经验,只有生物本能。他们对外界事物和现象的了解,首先是靠生物本能,通过感觉器官的感知来获得。在成人的帮助下,形成颜色、声音、气味、形状、温度等概念来描述事物和现象。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理性思维。所以说,观察室学前儿童了解自然的基本途径,是学前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在其他类型的活动中,也需要运用观察的能力。2.观察能促进学前儿童多种能力的发展

发展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3.观察力的发展对小智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观察的目的性、完整性、细微性、敏捷性、概括性

二、观察的类型 1.一般性观察 指幼儿对特定的某一自然物、自然现象或科技产品进行观察,而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感官与周围某一事物或现象直接接触,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属性和习性。

如观察水果、菊花、小兔 2.比较观察

比较观察指幼儿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科技产品进行观察和比较,使幼儿在观察中更正确的认识自然物,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为概括分类奠定基础。

如自行车与摩托车的比较(大小之别;驱动方式之别;快慢之别等)3.长期系统观察

长期系统观察是指幼儿对某一自然物或自然现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它的特点是观察的时间长,对幼儿观察的持久性要求高。如:观察春蚕孵化——成长——结茧——羽化——产卵的过程; 观察青蛙从卵-蝌蚪-青蛙的过程; 豆芽发芽的过程

有益于培养幼儿观察的持久性、兴趣性以及培养幼儿对观察对象的感情。

三、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一)一般性观察的组织指导

第一步,确定观察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1.首先确定观察内容,并提出确切的观察要求。

根据《刚要》,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及本版幼儿的知识经验,确定观察内容。观察要求一般有: A 幼儿获得或巩固哪些知识? B 学习哪些词?

C 帮助幼儿形成怎么样的概念? D 发展哪方面的能力

2.熟悉观察对象,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要比较全面地掌握对象的知识和技能,要以自己的兴趣和渊博的知识去影响幼儿。3.创造观察条件

物质材料也是儿童学科学的环境要素之一。它指的是由教师设计和提供给儿童的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为了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给幼儿观察的对象应以实物为主。

数量要足够,便于分组观察,甚至单个观察。

在选用实物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形象逼真的图片、幻灯片、投影仪等补充实物的不足或代替实物供幼儿观察,比如:观察飞机、坦克、火箭、北京天安门等。分解图版; 擦手毛巾、纸巾等。

第二步:引起学前儿童观察的兴趣。

明确观察的目的,用生动简练的语言或游戏的口吻、游戏的方法开始观察活动。也可以用儿歌、谜语、故事、提问和启发性谈话等方式开始。(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谜底】蒜;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谜底】西瓜)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呈现实物。

第三步,尽量让学前儿童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观察对象的各种属性。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捏一捏、掂一掂,能吃的还可以尝一尝。

1.儿童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观察植物可以从根——茎——叶——花——果实;也可以果——花——叶——茎——根。观察动物可以从头——身——尾——四肢。观察水果可以从外到里。这种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灵活处理。

2.教儿童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

3.观察中要注意发展幼儿的描述语言。在观察的同时交给相应的词汇。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印象、情感和态度。

4.教师的提问应围绕观察目的,提出明确的问题,使其对观察的范围和思考的线索都十分清楚。

避免连续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或者只提一个问题却又包含了许多观察内容。

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避免暗示性。提“是什么”,“什么样”一类的问题,可以使学前儿童将观察到和记忆中的事物描述出来。提“为什么”、“怎么样”一类问题,可促使儿童通过观察去发现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思考问题。

“是不是”“对不对”等一类问题,只要求儿童作肯定或否定的回到,甚至有的问题按时了答案(小白兔的眼睛是不是红色的),这些问题儿童可以不假思索,随声附和地回答,不利于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应该尽量避免。

5.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进行适当的讲解,以帮助儿童加深印象,但是不能对儿童的观察急于求成,将教师的认识讲给儿童听,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儿童的观察。第四步,帮助幼儿做好观察记录。

记下他们的感受、体验、发现和认识,这是培养幼儿认识世界的兴趣,是提高观察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幼儿观察记录的形势:

1.动作体现: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动作变现出来,是最简单、最明了的一种记录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小班。

如小班的科学活动“落下来了”,有90%的幼儿都能用动作来表现一下不同物体从高处落下来的不同姿态。表现鸡毛落下来,小朋友就张开小手转着圈从高到低慢慢地落下来,有的就用小手来回轻轻摆动着,边摆边往下落。表现纸条落下来的样子,小朋友就转着边飞边跑,最后落下。表现积木从桌子上落到地下,小朋友则跳起来一下子落下,表示落得很快。

2.语言表达: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又进了一步。“纸条落下来象在跳舞”、“鸡毛是轻飘飘落下来的”、“积木是一下子掉下来的”、“鸡毛落下来像是飞机降落一样”。还有的是幼儿进行动作的表现,老师用语言帮助其归纳进行记录的。3.符号记录:从动作表现到语言表达,再到用符号记录,幼儿的思维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质的飞跃。简单的符号记录,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表现出来,既形象又便于操作。

4.艺术表现:绘画、粘贴等艺术形式。

如记录天气预报,可以引导幼儿用拨动预先准备好的天气转盘上的指针来进行记录。或者贴上一个代表不同天气的贴纸。

记录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准备好种子的发芽需需要条件的图片,幼儿只需要选图片来补充粘贴即可。

这种形式对个别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来说,操作性很强。第五步,结束时,要巩固加深儿童所获得的印象。

可以由教师作总结,也可以请能力比较强的儿童小结(中、大班)。或者可以朗读儿歌、诗歌、谜语或唱歌、舞蹈; 或做有关的游戏及绘画等方式结束。

(二)比较性观察的组织指导

提问:先观察不同点还是先观察相同点,为什么?

比较性观察一般是从不同点开始进行观察比较,然后再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因为不同点容易被观察到,而相同点一般是要经过比较、概括才能找到的。

三岁左右的幼儿可以进行这类观察。

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儿童比较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要纠缠一些非本质特征。还可以引导儿童认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在认识植物的根时,告诉儿童,植物都是有根的。

又如,汽车和自行车比较,应该注意轮子的个数、动力方式,而不是比较轮子大小或者载人数量等。

(三)长期系统性观察的组织指导

观察对象是动植物生长发展过程、四季特征和轮换顺序。此类观察室在观察对象发生显著变化时组织的一系列观察。

每次观察时,引导儿童将眼前的现象与上一次观察到得情况进行对比,以了解观察对象发展变化的情况,也可以引导儿童找出变化的原因,从而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让儿童把观察到得变化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既可以巩固认识,又可以发展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对自然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长期系统性观察活动中,教师或家长应预先设计好观察计划,引导学前儿童养成定时、定点长期系统地观察某一实物或现象变化的习惯,并做好观察记录。

如,观察向日葵或者玉米、蚕豆、牵牛花等的生长过程; 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对各个季节特征的观察等。

【注意】四岁以前的幼儿控制力、目的性还比较差,不大可能对实物进行长期系统性的观察。

组织长期系统性的观察,可以使户外,也可以户内,可以采用上课的形式,也可以在课外时间如晨间活动、散步、户外活动中进行。

四、活动案例及评析(见“教辅”P62,有上学年的材料做参考)插入《可爱的不倒翁》视频

第二节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打印案例“沉浮”

开始上课前,用十分钟时间阅读课后案例“磁铁”,然后讲授理论性知识。讲授完毕再组织学生结合刚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案例“沉浮”进行讨论。

一、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一)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和器材,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关系的科学活动。对于0-3岁的婴儿,主要是一些简单的操作活动,实验活动主要针对3-6岁幼儿。它强调的是学前儿童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过程。

(二)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1.对幼儿经验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知识经验建构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去完成。只有通过儿童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才能主动建构起他们的智力。没有活动,即没有自己动手操作,儿童不能实现智力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换。2.对幼儿生理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实验操作类活动对幼儿手上小肌肉的生长发育、手指的协调运动、左右手的配合以及手眼的协调和手脑的协调能力的训练都有帮助。3.变深奥的科学道理为直观的科学现象

有的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对于有声、有形、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感兴趣,也容易理解和记忆。

在科学领域里,有很多原理看似简单,却很难用语言解释清楚。用于解释这些原理的专业术语对孩子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实验操作类活动有极强的操作性和可视性,幼儿园科学实验一般过程和操作方法都比较简单,现象比较典型,非常直观地向幼儿展示其中的科学道理,易于被幼儿接受。幼儿能很快掌握或探究出实验的方法,能亲自动手操作和实验,并在直接的操作过程中观察到所发生的明显变化和产生的有趣现象。

4.对实验材料要求不高,易于准备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不同于其他正规的科学实验,由于幼儿动作的精细性相对较差,不可能做要求很高的实验。因此,幼儿园的实验多以操作简单,容易出效果的实验为主。对实验材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也不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找到的东西。如:木块、磁铁、电池、纸板、纸片、各种小瓶子、蜡烛。教师准备起来比较方便,不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力、财力。

(三)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分类 1.演示探究类: 即教师演示,然后学前儿童对应操作,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发现。这种设计学前儿童实验探究的目的性较强,但对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会有一定的限制。2.引导探究类:

即由教师通过材料引导儿童,让其现行自由探究,然后再组织儿童交流,引起儿童进行有兴趣、有目的地进一步探究。这一思路能较好地将儿童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效果。3.验证探究类:

即针对某一问题,教师启发儿童先猜想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让儿童进行实际探究活动来验证之前猜想是否正确。这种方式适合于儿童已有类似的生活经验的情况,如果验证探究的问题幼儿不熟悉,难理解,这种设计就失去了意义。

二、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设计原则

1.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以下几点原则:(1)生活化原则

如小班的孩子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教师就提供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吹泡泡的工具,让幼儿观察不同的工具制造出来的泡泡的异同点。再如教师发现幼儿对物体下滑感兴趣,就设计了“会滚动的皮球”这一活动,让幼儿观察通过不同材质的轨道下滑的现象,在玩中学,在实验中比较。(2)启蒙性 材料简单,现象明显的原则。

不要过于复杂,幼儿易于理解和操作;发生的现象要容易观察和感受,便于理解。比如磁铁吸铁、沉浮实验、水的溶解性等实验。2.在材料的选择方面,有以下几点原则:(1)材料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数量充足。

选择他们常见的材料,就地取材,多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使儿童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而要材料充足,保障每个儿童的操作欲望得到满足。(2)材料要针对教育目标选择,不要提供容易分散儿童注意力的材料(塑料小鱼、能发出声音的小鸭子等)。

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才能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探索的热情。过于简单,儿童容易失去操作兴趣,过难,儿童会不知所措,难以下手操作。3.材料的内容要丰富。尽可能为幼儿提供多种可以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现象的材料,并创造条件让不明显的关系明显化。

如在“沉浮实验”中,玻璃球和玻璃瓶子都是玻璃制品,也都会在一定条件下沉入水底。但是下沉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把玻璃瓶子盖上盖子,就不会下沉;装了半瓶水的瓶子也许会漂浮;整瓶水就会下沉„„ 如摩擦力实验中,如果水平方向不同材质的地面小车前进速度不明显,就提供斜面,造成明显的实验现象。

注意:“物化的教育功能”,单一材料蕴含的教育意义(儿童手中的一根竹竿——金箍棒、马儿、连杆、探杆、捅马蜂窝的用具、模仿教师的教具等)(4)材料使用的安全性。避免锋利、尖锐、易碎、高温、有毒和超过人体安全电压的电源等。

在提供小豆子之类的材料时,注意不要让幼儿放入鼻孔或者而耳朵里。

(二)目标设计

活动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指导着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活动始终。因此,一旦教学内容确定后,制定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具有指导性作用。

实验操作类活动,首先要符合科学教育活动的大目标,然后根据实验操作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制订出具体的活动目标。(复习提问,科学教育活动的大目标是什么?)1.强化核心目标(见课本P61)

科学好奇心:一般按如下表述——注意到新异的食物或现象;原意探究新异的食物或现象;对新异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科学探究能力:一般按如下表述——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获取发现;能对问题作出假

设并用自己的经验来加以检验;能根据已经获得的资料进行合理推理,得出结论;能根据过去的经验或逻辑推断对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2.具体目标要求(结合“磁铁”实验讲)

(1)目标的制定必须具体,让人一看便知,学前儿童通过活动能获得什么,使活动目标具有可操作性——行为目标,避免过空过大。(2)目标的制定要有针对性,要能体现本活动的特点——发展什么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产生对那种现象的兴趣(磁铁吸铁的现象)?

(3)目标制订要有层次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智发展不同,活动目标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实际发展水平、特点和个体差异来设计,以满足不同儿童发展需要。(只有大班儿童可以发现并解决问题和进行合作协商,体现了年龄特点)

(4)要凸显实验操作性活动的特点,重视儿童亲身经历,自主探索。让他们学习探索方法,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一般不宜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

(5)目标要体现综合性,从情感、态度、方法、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综合考虑。

(三)过程设计 1.活动的导入

将活动的内容亲切地、自然地、趣味性地引发出来,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将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引导到活动中来。一般可以通过如下一些方法导入实验操作活动: 以摆放在儿童面前的操作材料导入; 以教师的演示实验导入; 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通过幼儿生活中的某一常见的科学现象导入; 通过谜语、儿歌、故事、影像资料导入等。(会跳舞的小人儿,“水底捞针”)

【提问】课后案例“磁铁”中是怎么导入的?(比赛:夺红旗)导入的目的只有一个——引起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2.活动的展开

这部分是活动的主要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设计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第一,活动顺序要有安排 幼儿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层次递进。

在开始实验前,部位幼儿提供统一的试验方法和结果,而是引导幼儿观察所提供的材料,通过设疑使幼儿对即将产生的现象进行假设和猜想,产生参与实验的愿望。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即将产生的现象或操作方法进行猜测。

每个人的猜测肯定不尽相同,这就为幼儿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亲自动手尝试的愿望,提高了活动的目的性。如在《沉与浮》中,教师没有先让幼儿立即开展实验,而是让幼儿猜一猜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哪些东西会沉入水底,哪些又会漂浮,并在所提供的卡片上用标记进行记录。每位幼儿都开动脑筋进行了猜测和记录,对活动的兴趣大大提高,并一直保持到活动结束。第二,知识点明确,重难点明确;

要让儿童在实验中获得哪方面的知识、经验,在实验前必须要明确。具体做法是活动内容要针对活动目标来安排。预先估计哪些地方是幼儿难以理解的,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和示范操作的,甚至在儿童操作过程中需要具体指导的。

【例如】“磁铁知识吸铁,对其他看起来像铁的金属却没有作用”就是该活动的重点。摩擦力实验中,“相同物体在不同材质的地面滑行速度不同”就是该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第三,组织形式多样,活动方法各异。

多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有时也用集体、小组、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大班的幼儿可积极鼓励合作探索。

第四,材料投放根据需要可以一次性投放,也可以多次投放。投放材料应有层次性,要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讲操作材料“细化”,并在幼儿活动时,基于他们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使幼儿能自主地探索。

如大班探索“斜坡与球”的活动,在操作之初,教师提供平面、斜面和小球,鼓励幼儿发现球在平面和斜面上的运动是不同的方式; 接着提供不同长度的斜面,让幼儿操作观察;

再提供不同材料的斜面,引导幼儿发现比较其中的秘密;

最后提供不同弧度的轨道让幼儿观察,球在不同弧度的轨道上滚动会产生不同速度的现象。

再如“钓鱼”游戏,可以先投放静止的鱼,后投放在水中游动的鱼,在幼儿熟练掌握了“钓鱼”技巧之后,可以增加一面镜子,让幼儿通过镜子里的景象,尝试“镜中钓鱼”。分多次投放材料,可以突出教师的指导意图,使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展开,对幼儿逻辑思维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都有很大好处。第五,问题的设计要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智力发展水平,从他们的兴趣入手,以引发学前儿童的探究欲望。【拓展知识】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提问的方式

(一)开放式提问

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没有明确固定的标准答案或有多种正确的答案,幼儿可根据想象并结合自身经历自由地来回答。教师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积极地思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使幼儿勤于动脑,乐于探索。例如: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教师请幼儿戴头饰扮演小鸡宝宝。(“T”代表教师,“C”代表全体幼儿,“C1”、“C2”代表个体幼儿,以下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T:“如果你是蛋壳里的小鸡宝宝,你想怎么出来?” C1:“用嘴咬!” C2:“用拳头打!” C3:“拿脚踢!” C4:“拿头顶!” C5:“用嘴啄!” C6:“用膝盖顶。”„„

首先,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在生活中都见过毛绒绒的可爱的小鸡,因此他们对这一问题都十分感兴趣,并纷纷踊跃发言。在幼儿的这些回答中,尽管只有“用嘴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教师并没有立即对幼儿的回答做出评判,而是在随后的活动中请幼儿把他们自己的想法随音乐表演出来。这一方面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幼儿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尊重,使幼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与快乐。由于开放式提问所发挥的功能多种多样,引发幼儿思考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笔者又将开放式提问又可划分为以下四种子类型: ⒈探讨式提问

所谓“探讨式提问”,是指教师提出某一问题,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或经验进行自由地探讨,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例如:T:“小朋友们长大之后可以为爸爸妈妈做哪些事情?” C1:“做饭!” C2:“洗澡!” C3:“买菜!” C4:“洗衣服!”„„

幼儿在回答探讨式提问的时候,可以充分展开想象并结合自身经历自由地来回答,因此,这种提问方式非常有利于对幼儿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并且,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轻松愉快的氛围更容易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⒉理解式提问 所谓“理解式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某一情景提出问题,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例如:T:“小姑娘为什么要悄悄地走进草地?” C1:“因为她怕小动物们不和她玩儿!” T:“那她为什么怕小动物们不和她玩儿呢?” C2:“因为她怕小动物们把她家弄脏了!”„„

通过进行理解式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到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因此,这种提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幼儿通过回答这种问题,也可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⒊概括式提问

所谓“概括式提问”,是指教师要求幼儿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括,自己得出某一结论。它通常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进行。例如:教师在给幼儿讲完《小羊和狼》的故事后,开始对幼儿进行提问。T:“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C1:“团结起来力量大!” C2:“要互相帮助!”„„

这种提问要求幼儿对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提炼和概括能力,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选择适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使幼儿“跳一跳”就能“够得着”,以帮助和促进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⒋移情式提问 所谓“移情式提问”,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幼儿暂时抛开自己的角色和身份,站在其他角色上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T:“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姑娘,你会对小动物们说什么?” C:“请你们到我家里去玩儿吧!”„„

这种提问可以使幼儿逐渐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学会关心和理解别人,有助于对幼儿移情能力的训练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二)封闭式提问

所谓“封闭式提问”,是指教师就幼儿刚刚学习过的内容或生活中的简单常识或具体事实进行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常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它要求幼儿朝着教师预设好的方向去思考,幼儿只需回忆所学知识或生活中的简单常识或具体事实就可以回答。对于幼儿回答的正确与否,教师会做出明确的评判并要求回答错误的幼儿立即更正其已有的错误认识。

例如:T:“你们谁能告诉我,这座房子的墙是什么颜色的?” C:“红色!”

T:“那它的门和窗是什么颜色的?” C:“绿色!”

封闭式提问有利于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通过进行封闭式提问,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按照其功能的不同,封闭式提问也可划分为以下四种更为具体的提问方式: ⒈复习式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是指教师通过提问对幼儿刚刚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幼儿只需简单回忆所学知识就可以回答。

例如:教师给幼儿讲完故事后,开始就故事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T:“胡萝卜先生看到了谁?” C:“鸭子。”

T:“鸭子怎么样了呢?”

C:“它拿了好多书,都掉在地上了。” T:“然后,胡萝卜先生又做了什么?” C:“又拔了一根胡子。” ⒉是非问

在封闭式提问中,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提问方式。所谓“是非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只需要幼儿在“是”或“非”中选择一种来回答。幼儿并没有经过真正的思考,而只是根据教师提问的语气来说出答案。教师在进行“是非问”时也分为两种情况: ⑴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是非问”。

这类问题本可以激起幼儿的思考,但由于教师采用了不当的提问方式,导致幼儿只是根据教师提问的语气来猜测答案,失去了提问本身的意义,变成了无效提问。

例如:T:“正方形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吗?” C:“不是。” T:“不是一样长的?” C:“是。”

⑵教师在征求幼儿意见或询问幼儿意愿的时候会进行“是非问”。例如:T:“咱们一起来唱一首歌,好吗?” C:“好!”

这种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营造学习气氛的作用,但其数量不可过多,否则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并且使幼儿养成不愿动脑思考、人云亦云的坏习惯。⒊进展式提问

所谓“进展式提问”,是指教师对幼儿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提问。它常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或教学中幼儿自由活动的时候提出。通过进展式提问,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幼儿活动的进展情况,从而为合理地组织教学、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例如: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让幼儿戴头饰。T:“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吗?” C:“准备好了!” T:“咱们出发喽!”

从表面上看,这种“进展式提问”与“是非问”的形式很相似,幼儿的回答也都是从“是”或“非”中选择一种,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对于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的“是非问”,幼儿并没有真正开动脑筋去思考,他们只是根据教师提问的语气来猜测答案,教师语气变化时,幼儿马上会改变自己的回答。这种提问实际上属于无效提问。而“进展式提问”则不然,它可以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教师通过进展式提问可以了解到幼儿活动的进展情况,从而合理地安排下一教学环节,保证教学活动的紧凑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进展式提问也可以督促那些动作慢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快速地完成教师安排的活 动或布置的任务,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⒋提醒式提问

所谓“提醒式提问”,是指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了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或幼儿的活动与教师的要求不相符的时候,教师通过提问给幼儿以必要的提醒。它不要求幼儿用语言来回答,但却要用实际行动表现出对教师提问的回应。

例如:T:“一个小朋友在发言的时候,其他小朋友应该怎样做?” 再例如:T:“小朋友们在做完实验后,应该把实验材料放在哪儿?” 教师在提问中应该:

(一)教师应明确提问的目标,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尽量减少“是非问”的次数。

教师的提问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他的每一次提问都要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发展为宗旨。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尽量避免教学中的无效提问。

(二)教师应认识到开放式提问独特的教育价值,加强自身随机教学的能力,为恰当地进行开放式提问打好基础。

教师应该看到开放式提问独特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树立“为促进幼儿思考而提问”的观念,精心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提问。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并努力汲取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学习现代的生成课程、支架教学等教学理论,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学活动更具弹性。3.活动的结束和延伸

学前儿童对活动要进行自我小结和评价,并着重对过程、方法和现象观察的小结评价。

(1)要提出要求,让幼儿将本次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用于生活,或提出生活中某种相关的现象,让幼儿继续探索,使活动得到延伸。(2)提出类似问题情境,让幼儿用所获得的经验去解决,以检验和巩固幼儿新学的知识经验。

这一环节,教师切忌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幼儿,过高地要求实验操作过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免把自己推向两难境地。

三、实验操作类科学活动组织指导时注意的问题

(一)为学前儿童创设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

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认同、赞扬和尊重会给幼儿带来满足和自信,这种满足和自信给幼儿强大的动力,使之更加努力地去进行新的探索。相反,教师的批评和不适当的评价会造成幼儿心理紧张,情绪不安,这时候他们往往只是关注教师对自己的态度而不去关注操作本身,完全丧失了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很重要。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当前的“错误”代表幼儿当前的认识水平。在成人看来幼儿那些“错误”的东西,在幼儿的认知水平上却是合理的,正确的。在幼儿实验过程中,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常常与教师不同,接纳和支持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会使幼儿感到放松、安全。

教师应该重视每个幼儿提出的每个问题,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感受到他们在探索中发挥的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也不要矫枉过正,无论幼儿做出怎么样的操作都进行表扬。对待错误,可以包容,但是不能滥用表扬。否则,表扬的激励作用就会丧失。

(二)为活动提供充足、多样的材料

材料充足,幼儿可以获得更多的亲自操作的机会,不会出现争抢材料的现象。材料越丰富多样越能帮助幼儿积累科学经验。

(三)引导每一个儿童积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主动建构认识 1.引导过程占用时间不宜太长,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探索。引导和支持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自主地进行科学实验活动,积极主动地去体验活动过程。

2.教师对幼儿的实验操作除了安全方面的考虑外,不应该做过多的限制(比如,要求幼儿必须使用什么材料,必须按什么程序操作等),而应该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尝试解决问题。

3.鼓励幼儿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变化使用材料,尝试多种试验方法,包括学习他人的方法。允许幼儿有不同的实验结果,认同幼儿按照自己的思维解释实验现象。4.积极热情地对待幼儿在操作中提出的问题。幼儿的问题可能是操作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不可以直接告诉幼儿该怎么做,应启发幼儿展开讨论,引导其度过这一难关,使其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四)表达和记录实验过程

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观察到了一些现象之后,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者图表记录、表达自己的试验过程和现象,有助于幼儿将实验过程、结果与猜想进行对比、验证,从而改进试验方法,调整原有认识,促进新经验的主动构建。

次过程教师应引导幼儿按活动的结构层次进行梳理,对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最后得出结果,并与预先的猜测进行比较,深化原有的经验和认识或调整原来的认识,建立新的经验。

讨论、交流的过程也是幼儿以表象的形式重现实验操作的过程。通过交流,幼儿的不同实验操作方法,不同的实验现象会引起幼儿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思维过程去认识同一事物变化,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对同一活动的信息量,进一步扩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

(五)重视预备性实验

科学小实验的成功有时需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使预期的变化和现象呈现,教师在课前必须进行预备性实验,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调整。

如在“神奇的泡泡”活动中,教师在预备性实验中发现鸡蛋在加苏打的水中不容易浮起来,于是将鸡蛋换成体积较小容易被泡泡托起来的鹌鹑蛋,实验现象就可以较快地出现。在“斜坡与球”活动中,教师不事先选择好适当的斜面材料,摩擦力不够,球在不同材质的表面下滑速度没有明显差异,活动中就可能出现等待时间过长,实验反应不明显,幼儿兴趣不高,探索的积极性低落,儿童理解困难等现象。

又如,在聚光实验中,放大镜倍数不够,不能让纸片燃烧起来,会影响活动的进行。

附:活动案例——沉和浮(中班)活动目标:(提问:是否行为目标,是否具有综合性、层次性、针对性、操作性)一、二、三、使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哪些东西会浮上来。让幼儿学习分类的方法。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探索兴趣。活动准备:(材料丰富,有结构性)

一、属钥匙等。

二、活动过程: 每人一大盆水,一块擦手毛巾。每人小筐两只,内有积木、塑料玩具、有盖的小玻璃瓶、玻璃球、金

一、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导入能否引起儿童兴趣?)“看一看,你的小筐里有些什么?”“把这些东西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请你们来试一试,每人选一样东西放到水里,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指导幼儿把东西放到水里,看看怎么样了,再拿起来,告诉大家。

二、引导幼儿探索沉浮现象。(提问如何进行,采用哪些提问方式?)“刚才有的小朋友发现,有的东西放到水里会沉下去,有的会浮在水面上。请 你们再试一试,看看哪些是沉在水里的,哪些是浮在水上的。要把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幼儿操作并讲述,如讲述有错误,可让其当场再试。

三、合作)引导幼儿通过分类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指导幼儿动手操作,最好有“现在请你们把筐里所有的东西分一下,把会沉在水里的放在一个筐里,把能 浮在水上的放在另一个筐里。如果你不知道,就把它放到水里再试试。等会儿老师来看你们分得对不对。”幼儿实验、分类,教师个别指导,请幼儿讲述时怎么分的。

四、小结,扩展幼儿经验(语言发展,扩展延伸)“今天我们发现了东西放到水里,有的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你还看见过 哪些东西是浮在水上、哪些东西是沉在水里的?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轮船、鸭子等是浮的,石头等是沉的)活动评析: 以幼儿动手操作引出教学内容,然后引导幼儿作出进一步探索。整个活动过程紧扣活动目标,层次清楚,以幼儿自主操作为主,突出幼儿亲历活动过程。由幼儿自我讨论、交流和小结,深化了幼儿有关沉浮的经验。

第三节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一)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是以学前儿童的最大参与为目的,让儿童充分感受和操作使用简单的科技产品,学习使用工具;设计并开展小制作的一种科学教育活动。

(二)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价值

从身体发展上来说,在技术制作类活动中,学前儿童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物体和材料,促使其在材料的选择、摆弄、制作过程中,锻炼了身体,促进了手眼协调。

从心理角度来说,小技术制作、操作的成功体验能促使儿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信心的增强。

从治理角度来说,当儿童在从事哪些不断面对问题的工作和活动时,他们必须投入更多的注意和思考,在手脑并用中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得以较大发展。从道德角度来看,此类活动中学前儿童的合作操作过程和交流讨论过程,能促使他们逐渐懂得尊重他人意见,更好地培养社会性。

从美育角度来说,科技产品蕴含的设计美、功能美、技艺美三大美育特征,体现出依附于它内部的使用价值,有依附于它的外在形式上的观赏价值,还有制作者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的技术与艺术高度统一的和谐美,都无不感染着学前儿童。

(三)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分类

感受——操作类;运用——操作类;学习——制作类;设计——制作类

二、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1.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强调“主动”创作,强调活动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和交流。2.让儿童亲历过程的探究性原则 3.与学前儿童的合作性原则

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或家长对学前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担不是简单的“教”和被动的“学”的过程,幼儿的学习是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帮组下通过动手动脑去验证他们的设计的过程。教育者应该始终和幼儿共同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案,尽可能地组织协作学习,以合作者的身份同孩子们一起开展交流和讨论,对学习过程进行引导。4.资源共享原则 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在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中尤为重要。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到这类活动中,可以为活动提供大量的可利用的资源和智力支持。同时,这些资源还密切了幼儿和社会的联系,提高了活动的实效。

(二)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

1.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第一,是充分的感受和正确操作科技产品的能力; 第二是掌握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三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按规定步骤操作能力的培养; 第四是幼儿自行设计并动手开展科技小制作的能力培养。2.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如下表:

(三)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 1. 设计思路

第一类活动即感受——操作,是让儿童充分接触和感受运用技术产品。满足他们渴望了解“技术”的愿望,培养幼儿关注科技的兴趣。此类活动通常先有教师演示讲解产品的用途并演示其操作使用步骤,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动手尝试,最后经过共同讨论完成正确操作。第二类活动即运用——操作,是让幼儿学习使用工具。例如,正确使用小剪刀、订书机、测量工具、生活工具等。让儿童了解工具的用处,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获得技术使用的体会。此类活动可以使独立的活动内容,也可以是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

活动的一个部分。通常由教师或家长启发、引导幼儿操作使用,幼儿在不断的失误中总结,最重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第三类活动即学习——制作,是通过开展小制作活动让幼儿按固定步骤学习制作。例如,制作降落伞、潜望镜、万花筒等。此类活动通常由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幼儿动手实践,师幼共同交流最后制作完成作品。第四类活动即设计——制作,是让儿童进行简单的科技创作。例如,设计并制作石膏玩具、不倒翁等。此类活动是在小制作的基础上,通过自主设计,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个性化地完成作品的创作和制作过程。2.技术制作类几种教育活动的设计模式

三、技术制作类集中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 技术制作类集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应本着面向全体儿童展开,着重探索过程的指导,尽量地让幼儿主动创造,努力把此项活动变成幼儿乐于参与的活动。

(一)技术制作类集中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 1.活动前的准备。2.活动过程的领导

第一步,设置能一起幼儿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导入。第二步,鼓励幼儿围绕主题进行假设或设计。第三步,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第四步,引导幼儿积极开展交流和思考。3.活动总结

(二)技术制作类集中教育活动的指导要点

技术制作类集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不断地鼓励学前儿童通过实践操作区证明他们的猜想,一边做一边思考:“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告诉我拟发现了什么?”“与 22

你过去的发现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1.观察思考 2.操作与建构 3.讨论与支持 4.阶段与系统 5.记录与总结

(三)开展技术制作类集中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合理定位。教师不应只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关注幼儿的社会 性发展。

2.在活动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应体现系统性、连贯性,避免盲目。3.角色合理定位。既要给儿童以充分的活动、思考、研讨空间,又要重视教 师的引导作用。

4.重视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合作、讨论等交往活动。5.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6.支持手段上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设备在活动中的应用。

7.注意家园联系并充分获取价值的支持。

四、活动案例及评析《泥塑,我的降落伞》

第四节 学前儿童数学类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数学类科学教育活动概述

(一)学前儿童数学类教育活动的含义

学前儿童数学类教育活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和原则,研究学前儿童学习数学额认知特点、规律和方法,引导儿童在生活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儿童的数学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学前儿童数学类教育活动的意义

1.数学教育可以让学前儿童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具备了解与认识世界的工具,比较清楚地感知和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较好地与人交往以及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最后,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他们才能解决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家里有几个人?小猫有几条腿?自己有几只手?(数量)用的手帕、玩的皮球、搭的积木式什么形状?(形状)大小、多少、长短、粗细、高矮怎么区分?(度量)上下、前后、左右区分。(空间方位)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时间)

2.数学特有的精确性、抽象性、逻辑性可以帮助学前儿童概括地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儿童获得一种思维方式,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促使他们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三)学前儿童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1.0-3岁儿童的数教育

研究表明,3岁前的儿童已经开始了数概念的发展,而且这一时期是数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家长要利用一切机会让宝宝接触数学。例如,0-1岁的宝宝已经可以听数字、看物体,那么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唱数字歌谣,灌输数字概念;1-2岁,儿童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数,区别多与少;能开始识别物体的大小。2-3岁,儿童能连续数数,并记住较为复杂的数字组合,比如记忆门牌号,电话号码等。2.3-6岁儿童的数教育

《纲要》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描述如下:

目标与要求: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起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数和形式幼儿数教育领域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所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以数形概念为主的原则。

二、数学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以“集合概念的教育”和“认识几何形体”为例,其余“数概念的教育”、“10以内的加减运算”、“量度教学”、“等分”、“空间方位”、“认识时间”几个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安排学生进行自学。)

(一)集合概念的教育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数概念以及正确进行加减运算。

对集合的笼统感知是幼儿数概念发生的起始,举例说明:2岁的幼儿模糊感知糖的多少。

数前准备教育,集合的包含关系为数的分解与组成以及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幼儿感知集合(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perception on set)感知集合是幼儿数概念发生、发展的基础,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体现出以下特点:

①2-3岁左右幼儿产生丁对集合的笼统感知,但这种感知是泛化的。此时儿童还看不到集合的范围和界限,不能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也不能精确地意识到元素的数量。如果让幼儿用重叠法感知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他们往往会将物体摆出集合的范围。

②3-4岁幼儿能感知到集合的界限,对集合中元素的知觉也从泛化向精确过渡。这一阶段的幼儿对集合中元素的认识不能超出集合的界限,他们一般把注意力集中在集合两端的元素上,同时所摆的元素逐步达到准确的一一对应。另外,此阶段幼儿已经开始具有简单的分类能力。幼儿能感知集合的界限及元素,也就能辨认物体(元素)并将它们归类(形成集合)。3岁以后,幼儿能进行简单分类,即按物体外部特征分类(形成集合),如按物体大小、形状分类等等。

③4—5岁幼儿已经能够准确地感知到集合及其集合中的元素,并能够初步理解集合和子集的包含关系。此时幼儿已经提高了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的能力,他们可以按物体的简单用途和数量分类。另外,在直观条件下,幼儿能够对集合(类)和子集(子类)作出比较,能初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

④5-6岁幼儿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扩展。他们能够按照两种特征将集合分成子集,比如可以把颜色和形状不同的一组几何图片分别从形状和颜色两个角度分类。另外,他们还能够比较好地理解集合和子集的包含关系。1.学前儿童的分类教育

分类即按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用途、数量等不同特征进行区分。分类能力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基础,日常生活中学前儿童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具有不同大小、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的各种物体,教他们从错综复杂的许多事物中,根据某一共同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才能找到物体之间的异同点,然后才能对物体进行分类。才有可能对它们分别进行记数活动,从而认识数的实际意义。因此,它是一种智力活动,是培养学前儿童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教学目标,按小、中、大班分,难度逐渐加深,区分的维度逐渐增多。(见“教辅”P91)

(2)教学建议:物体分类的教学,一般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同时,尽量结合已学的有关数、形、量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前儿童按物体的名称、物体的外部特征、用途、数量等进行分类。利用各种活动进行分类练习。如,吃饭之前分餐具,请他们分发碗盘杯筷,饭后再让他们根据杯盘碗筷的不同用途分别将它们跪在一起;又如,请孩子按男女、老幼、戴眼镜与不戴眼镜等不同特征区分家庭成员等等。

2.学前儿童的排序教育

排序依据物体的差异如颜色、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先后、多少等特征,按一定的规则或次序进行排列。

排序要建立在对物体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对幼儿来说,排序要比对物体进行分类困难一些。引导幼儿发现排列规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明显到隐藏,由少数到多数的原则。

(1)教学目标按小、中、大班分,难度逐渐加深,排序的目标物体逐渐增加,排序的维度逐渐增多。

(2)教学建议:小班的教学,可以将大小、长短排序教育和比较大小、长短教育结合。教学时,要注意让幼儿学会把物体的一端对齐,以便区分物体的长短。3.区别“1”和“许多”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许多”是含有两个以上元素的集合。区别了“1”和“许多”,了解了他们的关系,目的是幼儿学习数概念之前,使他们初步认识一组物体(集合)是由单个物体(元素)组成,初步形成集合的概念。为以后学习点数,了解记数的结果做准备。(1)教学目标

第一,教会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视觉、听觉、触觉。第二,使幼儿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任何“许多”都是由“1”组成的。第三,让幼儿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及其常用的数量词。第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2)教学建议

第一,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教幼儿认识“1”和“许多”。利用实物或焦距,引导幼儿边观察边摆弄边比较。

第二,组织幼儿进行分合操作活动从中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第三,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第四,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寻找“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这个环境可以使设置的,也可以是自然的,还可以是记忆表象的。4.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在学前儿童初步了解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懂得“1”和“许多”的意义以后,应进一步教他们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多少。(1)教学目标

学会用重叠对应和并放对应比较的方法正确判断两组物体哪组多,哪组少或一样多。

教幼儿掌握“一样多、不一样多、多些、少些、多一个少一个”等词语的含义。

发展幼儿初步的分析比较能力。(2)教学建议

利用多种比较方法,(重叠——并放——自选)

(二)认识几何物体

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特点为:幼儿往往把几何图形与所认识的事物混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混淆;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常受摆放形式的影响;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顺序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幼儿认识立方图形的顺序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1.各年龄班教学目标(略)2.教学建议 在观察中比较,尽量从生活中的物品中抽出几何图形让幼儿观察,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立体图形。

在操作活动中巩固对图形的认识,比较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让幼儿寻找身边的集合图形。利用手工活动巩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3.活动设计(立方体与长方体)第五节 科学游戏

一、科学游戏活动概述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是幼儿探究、认识世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和基本活动,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把科学变成好玩的游戏,让幼儿完全像做游戏一样,在富含科学内容的游戏中学习科学,能够说使幼儿更多地感受到科学的快乐,保持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心。

(一)什么是科学游戏

借助于自然界的物质材料,包括水、石、砂、土、竹、木、树叶、贝壳等以及科技产品、玩具、图片等物,把科学的道理寓于游戏之中,通过幼儿参与有一定规则的、有趣的玩耍、操作活动,达到某一科学教育的要求,促进幼儿的发展。

它是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科学游戏的种类(1)感知游戏 主要通过幼儿的感觉器官,感知辨别自然物体的属性和功能。如“奇妙的口袋”、“听一听谁在叫”

(2)排列游戏 以各种自然材料按照各种物体某种特征有顺序进行排列;或按自然物的生长过程有顺序排列。如青蛙的生长

(3)分类游戏 这是幼儿根据自然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区别分类的游戏。

(4)配对游戏 这种游戏要求幼儿根据一种自然物或人造物与相同的或相关的自然物或人造物进行配对。如“它们的家在哪里?”

(5)情景游戏 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幼儿观察、操作,寻找自然物或科技产品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它们的原因等等。如“找得对,找得快”游戏。

(6)活动性科学游戏 这类游戏适宜在室外进行,活动量较大,如捉影子、吹泡泡

(7)实验性游戏 这类游戏与科学实验直接相联系

(8)棋类游戏 棋类游戏有利于巩固幼儿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

(三)科学游戏活动的特点

1.科学游戏完全是幼儿自主选择参与的活动。

2.游戏过程中,幼儿时自主的,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游戏进行的内容、方式和游戏中止的时间。

3.科学游戏中,学前儿童的情感是积极愉悦的。4.科学游戏中,幼儿在不断地重复动作。

二、科学游戏的设计与组织指导

(一)科学游戏活动的设计 1.选择与设计科学游戏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游戏; 多样性原则,集体游戏、小组游戏、个别游戏相结合。2.教师设计科学游戏的注意事项 游戏目标要明确; 游戏材料要有效用性; 游戏的规则要具体

3.科学游戏中教师角色与作用 游戏环境的创设者 游戏进展的支持者 游戏过程的观察者

(二)科学游戏活动的组织指导

篇6:学前班《好玩的水》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活动准备: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

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

活动过程:

(一)激趣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

(二)通过幼儿操作活动,探究水的特性。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水是没有颜色的.。

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

2、水是没有气味的。

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

3、水是没有味道的。

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

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

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

(三)比较观察。

1、引导活动

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

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

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

2、幼儿动手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

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

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

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

(四)巩固活动

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 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

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上一篇:沈阳初中中考语文真题下一篇:破冰活动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