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的性价值论文

2024-07-22

幼儿园教师的的性价值论文(通用6篇)

篇1:幼儿园教师的的性价值论文

1、你是花季的蓓蕾,你是展翅的雄鹰,明天是我们的世界,一切因我们而光辉。

2、老师祝愿你在踏上新起点时,用智慧、才情、胆略和毅力,开辟出一块属于你自己的土地。

3、亲爱的孩子们,我们想对你们说:昨天的你已经长大,不久,你们将去当一名光荣的小学生。

4、愿你今后在不断探索的日子里,天天都有新的收获!

5、七月,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离别。曾经小小的幼儿,也告别温暖的幼儿园,即将步入小学校门。

6、老师希望你进入小学后能更加努力,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7、祝贺你们经过三年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各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8、回忆小朋友们三年来的幼儿园生活,我们朝夕相伴,形影不离,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9、我们衷心祝福这些可爱的孩子展翅高飞,相信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10、马上就要上小学了,老师希望你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

11、你是泊于青春的港口的一叶小舟,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辽阔的海洋。

12、恭喜你幼儿园毕业了,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快高长大,聪明伶俐。

13、愿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人生谱写精彩的乐章!

14、孩子,老师是呵护你三年而又将你放飞的鸟妈妈,你飞得越高老师就越开心!

15、你的上进心、自尊心都很强。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严格要求自己,就更棒了!

16、老师希望你将来也请不要吝啬你璀璨的笑容,让它填充你未来的每一天吧!

17、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严格要求自己,那你就一定是个最棒孩子。

18、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改掉这个缺点,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更棒了。

19、毕业后,愿快乐的笑容永远能停留在你们的脸庞。

篇2:幼儿园教师的的性价值论文

【内容提要】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心。但既往研究却过于分散。从体系化、分层次的角度,可将经济法价值目标体系界分为两个层次:工具性价值包含结果公平、经济安全和体制效率,目的性价值包含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支持、相互弥补,构成一个完备的经济法价值体系。

【关键词】经济法/价值体系/工具性价值/目的性价值/可持续发展……

经济法的价值目标一直是经济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法学者们基于自身的理念与价值观,阐释、构建出各自不同的观点。概言之,可将它们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一元论。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经济法只应具备唯一的代表经济法根本特点与基本精神的价值目标,这一目标或者是“整体效益”,(注:参见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或者是“权力与权利交融的系统化秩序”。(注:参见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96年第5期。)(2)二元论。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经济法具有相辅相成的双重价值目标,或者是“社会整体效益、公平”,(注:参见莫俊:《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或者是“社会公平、经济民主”,(注:参见李昌麒、鲁篱:《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或者是“公平、效率”。(注:参见徐士英等:《经济法的价值问题》,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8页。)(3)多元论。持此观点的论者认为,仅仅将经济法的价值目标概括为单一的或双重的价值目标,不足以适应经济法规范与制度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多元化的价值目标或者是“发展、安全、公平”,(注:参见程信和:《发展、公平、安全三位一体》,《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或者是“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民主与经济秩序的统一”,(注:参见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158页。)或者是“存在价值、法权价值、资源价值、社会价值”。(注:参见单飞跃:《经济法的法价值范畴研究》,《现代法学》2000年第1期。)毋庸讳言,上述观点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反映出经济法的某种价值属性,但它们却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问题:沿用哲学、法理学通用的概念却不曾赋予其有别于哲学、法理学的特别意义与属性;价值目标十分零散未能体系化,致使经济法的价值目标范围任意扩张或收缩;各种观点纷繁但论证不足,未免说服力不够。鉴于上述种种缺陷,本文将在对经济法价值作出基本分层的基础上,着重阐释经济法独特而个性化的价值目标,力求反思、整合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一、经济法价值目标的分层

法律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一般包括公平、自由、平等、安全、效益和秩序等内容。然而,由于各个部门法固有的调整对象、调整方法、自身功能的差异,使得各部门法在具体体现各自主要的价值取向时有所侧重。作为晚近发展而来的新兴法律部门――经济法必然具有不同于传统法律部门的价值目标内容与体系,因此,研究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反映经济法律制度、规范所追求的应然状态,有助于经济法治的理性运作,也有助于使经济法的研究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而免于浅薄,实现经济法律体系的内在和谐统一。

价值一般可理解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作用或积极意义。在法理学中,“法的价值”这一概念主要在三种含义上使用,可分别称为法的“目的性价值”、“评价标准”和“形式价值”。(注: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81~282页。)借助于此种分类,我们大体可以把经济法的价值目标界分为两类:“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其中,目的性价值居于主导地位,反映经济法所追求的社会目的与理想;(注:某些经济法学者用“根本价值取向”来表达与“目的性价值”相同的含义。参见李金泽、丁作提:《经济法定位理念的批判与超越》,《法商研究》1996年第5期;颜运秋:《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法商研究》1999年第4期。)工具性价值,是经济法为实现其目的性价值(法的理想)应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共性价值。可见,经济法所蕴含并实现的法律价值是一个由多层次价值构成的有机系统,体现着目的与工具的统一:目的性价值统率、整合着经济法的动态运作,反映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它只能有一个,不能将其他的一些工具性价值归入其中;反之,经济法要实现其目的性价值,必须依靠工具性价值的支持与具体实施,处于第一位阶的工具性价值无疑是目的性价值的手段与实现方式。(注:参见孔德周:《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系统科学应用初探》,《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通过此种分类,我们可以初步构建出体系化的、具有层次性的经济法价值目标,摆脱长期以来经济法学界对于价值目标研究过于零散、徘徊不前的局面。

其实,法律目的性价值或法律行为的目的性研究是现代法学研究中的一种适应法制变革要求的重要内容,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改变传统法学方法论上自然法与法实证主义二元对立局面、赋予国家制度以自我修正精神的一种法律变革模式。其意义在于使法律不拘泥于形式主义和仪式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探究法律、政策中所蕴含的社会公认准则(价值)。“如果法律强调原则和目的,那么就有了一种丰富的资源可用于批判具体规则的权威。……虽然一项规则可能带有官方权威的烙印――即通过了法律效力的‘血统检验’――但它却被认为是可以按照它对那些利害悠关的价值的影响重新评估的。”(注:[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学者们主张,现代法制应该是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缓解法律的完整性与开放性矛盾的“回应型法”模式。(注:美国的伯克利学派从法制改造的目的出发,对传统法律和现代法律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社会上存在的法律现象分为三种类型:“压制型法”、“自治型法”和“回应型法”。其中,“回应型法”是法制进化的最高阶段,是符合社会变革需要的规范性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思是使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统合在一定制度之内,通过缩减中间环节和扩大参与机会的方式,在维护普遍性规范和公共秩序的同时,按照法的固有逻辑去实现人的可变的价值期望。我们以为,这一研究方式与基本思路是属于应该借鉴也可以借鉴的新的研究方法。)在这种模式下,“制度有必要由目的来引导。目的能够设立批判既存的规章制度的基准,并据此开拓出变革之路。同时,如果真心实意地贯彻目的,那么目的也自然可以制约行政裁量,从而也可以缓和制度屈服(于社会压力)的危险。”(注:[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

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代译序)第7页。)

目的性价值是法律根本属性的体现,其研究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一,提高法律推理的合理性,通过法律目的性价值的研究,使人们可以将看似杂乱无章、毫无逻辑关系的各类法律规则条分缕析,使法律规则形成系统性网络;其二,减少对法律规则执行的恣意或法律执行者的越权行事,以保证法律的正常实施。在社会变革的情况下,法律的理解经常要求离开规则而求助于目的,要求对变革中的行为模式选择在“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法性”之间根据目的进行;其三,目的性价值研究更便于对整个法律系统的把握和基本理论的建立,这种研究是以结果为指导的,它将法律的价值目标普遍化,并将其与法律判断的逻辑与道德判断和实际判断的逻辑变得紧密和谐起来,要求法律特别注重在法律规则与原则的相互作用、注重在法律的变革中公众参与的意义,这样,就为建立一个开放性的法律体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经济法作为法律系统的组成部分,展开目的性价值研究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理论研究重视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将经济法简单地看作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工具,而对其目的性价值或主观目的研究不足,这种现象对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经济法是不能适应的:工具性价值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目的性价值,否则经济法的实施就无所适从;经济法的理论体系是对同质性规范的归纳和总结,也必须以一定的目的为导向,将具有相同目的和功能的规范进行分类;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更需要有明确的目的作为指导,具体法律法规的适用也需要明确的法律目的,在法律法规规定不明确或由于情况的变化法律不敷使用的时候,法律目的更要发挥决定性作用,而由于经济法作用的对象是复杂、纷繁的社会经济生活,是公共权力向市场机制领域的渗透,这种情况更会经常发生。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研究意义昭然,简单将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形式化为“促进经济增长”或“保障经济发展”也是不够的。经济法作为法律的一个部门,要求明白无误地判断人们有关的行为是否合法,而且,在法治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要求从国家的非人格权力中获得保护和保障。经济法作为建立经济法律秩序的运行机制,其合理与否以及合理性程度的高低,决定了经济法治的有无及实现的程度。经济法目的性价值则是整个法律具有合理性的前提和基础。这样,就必然要求经济法目的性价值的合理性研究对经济法实践产生影响,并且将其法律渊源化,赋予经济法以现实性与生命力;必然要求对经济法目的性价值的研究能使经济法趋于普遍化和深入化,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一立法的条文形式解释之上。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研究与工具性价值研究又是相互联系的。前者认为通过法律形式对传统的个人意志自由和绝对权利进行限制,建立经济法的正义标准――可持续发展是正当的;后者则认为经济法是对经济法律秩序的维护,因而建立经济法的`公平、安全和效率观是合理的。在此意义上,经济法应蕴涵并实现的法律价值是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经济法价值以主体的需要为基准,而主体的需要又只有通过法律客观存在的功能而得到满足,这正是人们在实践中经常交互使用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原因之所在。“法律的价值是其主观作用,法律的作用则是其客观价值。”(注: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5页。)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法的主观价值,实质公平、经济安全与体制效率是经济法的客观价值。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正是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的体现。因此,对于经济法目的性价值的解释也必须从分析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入手,研究其合理性。

二、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

我们认为,公平、效率与安全作为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在相同的概念下体现着由经济法赋予的特殊含义,共同作用于经济法的动态运作之中。

(一)结果公平(注:在经济学中,对于公平一词有一种最为基本的分类:机会公平(水平公平)与结果公平(垂直公平),这两种观念分别体现于不同的法律部门与制度规定之中。)

公平是最古老而又持久的法律价值之一,作为一个含义颇丰、使用含混的范畴,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其有不同的领悟和阐释。因此,建立于不同公平观上的法律及其所保障的公平或追求公平的取向是大相径庭的。传统民商法的公平是以个人主义为指导,以抽象的人格平等为假设条件,以等价有偿为原则建立的公平体系,它对社会的贫富差距、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不协调发展等问题无能为力。而经济法却赋予公平以更丰富的含义,对公平的关怀更趋实质,使其在经济生活中得以更有效地实现,亦使结果公平成为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们相互之间在能力、禀赋、财富等方面的差别愈加显著,如果法律对这些先天性不平等的现象视而不见,依然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只能使“不平等变得天经地义,甚至加剧这种不平等。”(注:[美]彼德・斯坦等:《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因而,导源于人道主义的现代思潮以及社会福利的理念,经济法将结果公平引入自己的价值目标中,在认同分配差距所具有的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的同时,更兼顾社会意义上的合理性。(注:参见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27~29页。)体现出法律不同于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特性。具体而言,经济法帮助经济弱者恢复因财产、收入和天赋、能力不平等所导致经济机会的不平等,强调以形式的不平等达到实质的平等,更新与拓宽了公平的传统含义。例如经济法表现出对经济弱者具体人格的特殊倾向性保护,要求国家通过经济法律规范对不平等的收入和财产实行直接干预,利用社会财富的目标再分配和对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予以一定补偿或救济,即是对结果公平这一工具性价值目标的生动写照。

从理论上讲,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经济法所追求的结果公平,应该是更深刻和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平。它除了包括以上所述的个体意义或一般人际关系意义上的公平外,还要关注以下两方面的公平:

1.代内公平。(注:参见蔡守秋:《环境政策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代内公平即“在任何时候的地球居民之间的公平”,(注:Ronniehardingetal.,InterpretationofthePrinciplesfortheFennerConferenceontheEnvironment:Sustainability――Principlestopractice1(Unisearch,Unive

rsityofNewSouthWals,1994).)它是指处于同一代的人们和其它生命形式对来自资源开发以及享受可持续的生存条件这两方面的利益都有同样的权利,它可以体现在国家层次和国际社会层次:在一个国家内,代内公平是指同一代的人公平地获得当地的对于生存和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共有的环境资源;同时,也要为公平的目的对私有财产进行限制,不允许以破坏环境资源的形式使用自己的财产。在国际社会,代内公平是指公平地分配国际间共有的环境资源。代内公平意味着所有人都有权得到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基本满足。这一目的实现的基本方式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法及其相应的法律制度。

2.代际公平。(注:代际公平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国际环境法学家伊迪丝・布朗・魏伊丝女士于1989年在《为了未来世代的公平:国际法、共同遗产、时代间衡平》一书中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在任何时候,每一代既是受后代委托而保管地球的保管人或受托人,也是这种行为结果的受益人。这就赋予我们保护地球的责任,以及某种利用地球的权利。拟议中的代际公平理论假定,所有国家对后代都有代际责任。”在实践中,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环境立法中,如1969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就有“为当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保护环境的条文。后来,这一含义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使用,许多国家的宪法均有类似表述,法国还专门成立了后代人委员会,以保证将后代人的利益与政府决策相联系。在国际法文件中也有多方面的支持,许多文件都明确表示人类对保护全球环境资源的共同利益、共同关心,以及充分考虑代际利益、后代人利益的观念。有关专家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个《后代人权利法案》。我们认为:虽然这一观念主要是从环境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来的,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基础之上,并且,在事实上,任何国家或政府的经济决策都将对环境资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经济法应该对这一理论高度关注。但中国国内立法目前并无这方面的内容,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的要求相差甚远。)全人类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共同拥有这个星球的资源,当代人和后代人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有相同的选择机会和相同的获取利益的机会;不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作出巨大的牺牲,也不允许当代人的消费给后代人造成高昂的代价;当代人有权使用资源并从中受益,也有责任为后代保护资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一代人都有相同的地位,没有理由偏袒当代人而忽视后代人;人类所有的成员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每一代人都希望能继承至少与他们之前的任何一代人一样良好的地球,并能同上代人一样获得地球资源;由于无法准确地预测后代人的喜好与能力,当代人应提供健康的资源以供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代际公平应该与各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可见,代际公平的目的主要是体现当代人为后代人代为保管、保存地球资源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现在还没有直接进入经济法的研究视野,这是不太正常的现象。

(二)经济安全

在法律价值目标体系中,安全是其他法律价值的前提。但是不同背景下不同性质的法律部门所追求的是不同意义的安全。与民法促进微观的、个体的市场交易安全不同,经济法侧重于国民经济整体安全的维护与追求,我们将这种安全简称为经济安全。

所谓经济安全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利益或行为的保障程度及其遭受损害的可能性,(注:参见何文龙:《经济法的安全论》,《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即一国国内经济整体上基础巩固、有序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的程度,同时在国际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自主性、自卫力、竞争力。基础巩固、有序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就能够自主稳定,就不会自己打倒自己;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竞争力,就能够防御和化解来自国外的不利影响,就不会被他人所打倒。相反,所谓国家经济不安全,主要是指国内的经济基础不稳、秩序混乱、大起大落,在国际经济生活中缺乏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以致损失过多的国民经济利益,甚至出现经济危机,整个经济趋于或近乎崩溃或被打倒。与经济运行在社会生活中日趋显著的影响相适应,保障经济安全正凸现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安全主旨,内含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在积极意义上,表现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协调状态;在消极意义上,表现为抑制经济系统中不协调因素与力量,控制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防止经济疲软、过热和动荡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经济状态。(注:参见何文龙:《经济法的安全论》,《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

经济法上的经济安全至少有以下三个重要特性:

1.整体性。它强调的是一国经济整体上的安全性,而不是某一部分或局部的安全性。客观上,一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可以分之为粮食安全、战略资源安全(含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制造业安全、金融安全、财政安全、货币安全等等。一国经济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是安全的,但不一定在全局的整体上都是安全的。而经济安全恰恰强调的是全局的整体上的经济安全。换言之,局部经济安全并不一定能保证整体经济安全。在某些情况下,过分强调某一局部的安全,可能反而会损害整体经济安全。这就要求使各局部安全处在某个均衡域上,以确保整体经济安全达到更高程度。

2.界限模糊性。经济安全与不安全并无严格的界限,只能用界限模糊的多维空间来描述。只要一国经济在“经济基础、运行秩序、增长与发展、自主性、自卫力、竞争力”等组成的多维空间的某个区域内,国家和纳税人不会损失过多的经济利益,就可以认为整个经济是安全的。相反,如果前述某“一维”或“多维”出现了较大问题,以致国家和纳税人目前或今后要损失较大的经济利益,就可以认为整个经济是不安全的。

3.本土性。对于不同国家来说,经济安全具有不同的涵义和特征。因为一国经济能否在整体上处于基础巩固、有序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的状态,能否不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损失过多的国民经济利益,与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市场机制、产业结构、国际环境等是紧密相关的。各国之间恰恰在这些方面有极大的差别,从而也使经济安全在不同国家有了不同的涵义和特征。如果再考虑到政治制度的分歧,人们对它的理解就会产生更大的差异。

中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能否实现理想的经济发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安全状态。“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互为因果,在此意义上,“经济安全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同等重要。假若失去了经济安全,不可能实现稳健的经济增长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更是如此。世纪末前后是我国改革、开放、调整、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比发达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心我国的经济安全问题。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不利于经济安全的任何问题,都可能波及到21世纪上半期的国家经济安全状态。因此,我们应该更为清楚地分析和认识究竟有哪些问题已经或即将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大的负面影响,据此来有效地安排和实施维护经济安全的行动

(三)体制效率

词源意义上效率是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投入与产出即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其实质在于表明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可分为个体效率和整体效率、局部效率和全局效率、短期效率和长期效率。一般认为,民法的私法性质与个人利益本位决定了它追求的是个别的、微观的效率,而经济法的社会法属性与社会利益本位决定了它将致力于促进社会整体效率。(注:参见欧阳明程:《整体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主导价值取向》,《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莫俊:《现代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我们以为,社会整体效率一词本身含义模糊不清,且多由经济法的“社会性”特性论证而来,难免说明力不足。而将经济法所追求的效率价值解说为经济体制效率,将更符合经济法的本质特征。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承担了激励、配置、保险和约束四种分类功能的一组经济制度安排,(注:参见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4~50页。)是对一国经济组织形式的整体概括。在将政府与市场纳入到经济法的研究视野时,可以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不同的组合设计,二者不同程度的组合方式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制。事实上,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制,具有不同的构造性特征,四种分类功能的效率优劣分布也不同。无论何种经济体制都不可能达到四种分类效率的最佳状态,但同时都在某些方面具有自己的效率优劣。正是由于各分类功能的效率优劣分布不一,才导致了各类型经济体制整体效率的高下之分。换言之,经济体制的整体效率体现在它拥有的四种功能的分类效率上,并在度量各分类效率的同时得到衡量。(注:参见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问题的应用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4~50页。)

将经济法置放到政府与市场的对比、组合关系中去考察,可以发现,其实际上是作为政府干预、调控市场运行的具体规则而存在的。经济法对效率的关怀应立足于整个经济体制资源配置的优化与绩效。政府能够通过调控、干预作出制度创新,降低既存体制的运行成本,提高、增进体制效率。(注:参见徐士英等:《经济法的价值问题》,载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卷,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8页。)具体而言,在宏观意义上,经济法能够促进政府与市场这两种不同性质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效结合,实现政府对市场的有效干预与指导;在微观意义上,经济法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内生变量,通过制度创新,影响、塑造经济主体的利益偏好与追求,以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促进体制效率。

三、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

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是一个能涵盖工具性价值目标,集中反映、体现经济法自身特质与精神的范畴。由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根本任务决定,我们认为,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应该是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且具有自然、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属性的概念。目前尽管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多有分歧,但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两个国际性文件的阐述,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方式将可持续发展概括为: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资源环境,不仅需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该为后代人的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可能性。(注:参见李康:《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应当包含以下基本点:一是人类应坚持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价值导向的工业文明发展方式转向以“人是自然的成员”为价值导向的新兴发展方式;二是强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都要注意代际平等、代内平等。当代人在制造与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时,应当承认和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绝不能剥夺和破坏后代人(或相邻地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权利;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等。实现社会与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多元目标相互协调的新型战略。(注:参见袁亚愚等:《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概念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使人们摆脱了传统发展思想的束缚,从更高更全面的角度看待人类的发展史与文明史,构成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挑战,而且为人类谋求新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从而形成新的发展观奠定了基础。(注:参见王军:《可持续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事实上,可持续发展目标已经给政府经济决策乃至整个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了全面而且深刻的影响。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就是要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纳入决策过程,改善管理体制与制度,有效地使用经济手段与其他鼓励措施,将国家经济发展引向持续发展的方向。历史经验证明,人类过去实行的许多非持续发展性政策,正是导致今天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过去的许多政策,从一时一地的角度来看也许是正确的,但从历史的观点或更大的范围来看,却有很多缺陷甚至错误。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今历史时期和面临许多重大的甚至全球性问题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新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新的角度、从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未来利益考虑经济决策的取向、决策的重点、决策的实施手段和评价政策的可能后果。所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政府经济决策应包含以下要求:其一,超前性,即它是一种始于今日、延伸至未来的决策,要从现实问题着手,从未来目标着眼。其二,综合性,即从更大范围、更广的领域来考虑问题和制定政策,作出具有长远的和最宏观效益的综合规划和决策。其三,协调性,即克服目前人与人、人与自然不协调这一矛盾。(注:参见毛文永、李世涛:《中国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280页。)在我们看来,政府经济决策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内化为优先的政策取向与选择,在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价值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经济决策必须具备正确的政策取向。为获取持续性的经济发展,就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开发及其运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使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致对后代人构成危害。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经济决策不同于传统政策的显著之点,即在于它不仅仅处理经济问题,而且要全面协调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总的政策取向是实现人与人(包括代与代)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发展的全新发展方式,是一次全方位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必然会对各国的法治环境产生影响。目前,可持续发展对传统法学

和法律制度的影响,已得到包括发达国家政界人士和法学家在内的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研究;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基于对“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的反省正在兴起一场对法学和法律制度的审查和批判。为实施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21世纪议程》,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支持下,中国也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承认,中国过去所采用的生产方式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因此,与联合国《21世纪议程》相呼应,《中国21世纪议程》立足中国国情,广泛归纳集中了各部门正在组织或行将实施的各类计划。该议程于1994年3月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重大行动”中明确表示,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其首项行动是“开展对现行政策和法规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通过法规约束、政策引导和控制,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相对应,《中国21世纪议程》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62个项目的首位项目即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定和实施》。其目标包括:可持续发展立法的系统化,要按照“全面评价、制定体系、突出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完成制定新法、修订原法、国际条约配套立法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行动,并要完成现状调研、公众教育、监督制度、实施措施、司法与行政制度改革等5项实施保障任务。在评价中,凡发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条款都要抓紧修改,法规约束、政策引导和调控措施则要及时补充,国际配套立法也刻不容缓。从国际国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方案不难看出其对整个法律制度体系的冲击和影响,并且可以预见这种影响的广度、深度、规模、前景和后果都是空前的。当然这种影响也包括了对具有更多现代因素的经济法学的影响,可以认为: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根本性的、整体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

1.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价值理念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大致包含以下两点:第一,对经济法公平观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公平性法则”的冲击下,法的灵魂正受到审查和谴责,法的“真正的正义性、公平性”正在受到审查。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法则揭示,可持续发展只能建立在社会公平及社会正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基础上。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当今世界由法律维护的不公平、不正义、不平等现象相当多,主要表现为:发展条件(基础)不平等;发展获利(结果)不平等;历史发展上的不公平(时间生态序不公平),如代际间的不公平,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遗产和欠帐不公平等等;地域发展上的不公平,如一些地区和行政区享有政治的、经济的、政策的种种特权,而另一些地区和行政区却受到种种歧视、压制或限制;社会制度上的不公平,包括体制、阶层、行业间的不公平及部门行业内部的不公平;种族和性别之间的不公平;法律政策方面的不公平,包括政策制定和实施、法律制定和实施方面的不公平。这些都将对经济法过去赖以存在的公平观产生冲击,要求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公平观。第二,对经济法效益和价值观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的“高效性原则”的冲击下,法的作用、效益和价值正在被重新评估。在经济法治建设领域,无论是立法、执法还是司法,都一直存在着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眼前效益和长远效益、局部效益和整体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与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一些法律在某些方面加以保护的只是眼前的、局部的和直接的利益,或单项的、非综合性的利益。由于经济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资源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其效益和价值观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就更为重要。在经济法治建设中,树立新的效益观和价值观也就更为必要。

2.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实践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实际运作与实践的影响相当广泛、全面和实在。首先表现在对经济法律行为决策制度、机制的影响上。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有利于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出发,才能更进一步改进和健全经济法律行为的决策机制,例如,如何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决策责任制度、决策影响评价和效果评估制度等。其次,可持续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经济法律行为的实施,要求从新的角度,从更大范围、更长远的未来利益考虑经济法律行为的取向、行为的重点、行为的实施手段和评价行为的可能后果。现阶段经济法律行为以发展经济、摆脱贫穷为核心,以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必然要求在摆脱贫穷、促进科技发展、发展教育以及谋求人口、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等领域有所侧重,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确立可持续发展价值目标的意义

1.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互为支持,相互补充协调,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经济法价值体系。一般认为,工具性价值代表了社会经济生活各领域得以正常、协调运行所需要的基本价值目标:经济安全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前提基础而存在,结果公平表现为社会共同发展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体制效率成为衡量经济体制效率优劣的制度性目标。可见,具有不同功能取向的工具性价值目标共同作用,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3:幼儿园教师的的性价值论文

一、男教师设计和介入幼儿体育游戏, 大大增加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男教师设计的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个人的身体素质, 使其精力充沛地参加游戏和学习, 更增进他们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男教师以大哥哥的身份与幼儿一起玩耍, 深受幼儿的喜爱。为了增强幼儿的活动兴趣, 男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自编了许多有趣的小游戏, 满足了幼儿的各种兴趣, 特别是让那些精力旺盛、喜欢大量运动的“大”孩子得到了满足, 减少了他们平时的攻击性行为。

例如:在体育游戏“野外训练”平衡动作练习中, 男教师穿插在情景中, 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初不敢站上摇摇晃晃的平衡台, 当有难度的材料出现时, 他们迫于本能不得不站上去, 加上能力强的孩子给了他们自信心, 有的孩子摔倒了几次后仍不放弃, 慢慢地, 他们排除心理障碍, 勇敢地站了上去, 并顺利地通过障碍物, 最终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这正是因为男教师带领的体育游戏, 满足了孩子们的心理和体力的要求。

二、男教师设计的体育游戏活动量大, 能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体育技巧高、身体素质好、精力充沛、点子多、办法活、保护能力强是男教师带领幼儿体育活动的有利条件。男教师设计的活动有惊无险, 能满足幼儿发泄和活动的需要, 幼儿在活动中能自由放开, 充分展示自己的本领和能力。在开展的户外区域体育游戏中, 我们发挥男教师的这些优势, 那些胆小、体弱、年龄小的孩子在男教师的引领下变得胆大了。所以说, 体育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体力、能力, 培养幼儿勇敢、大胆、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幼儿具有天真、好动、好玩、好新鲜、好冒险的特质, 这种好奇心和冒险的要求对他们的成长、个性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只要力所能及, 我们都应放手让他们去自由探索活动, 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会勇敢、朝气蓬勃、见识广、能力强、有战胜困难和抗挫折的勇气与信心。而上进、自信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很重要的心理品质。

三、男教师能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

男教师有军人一样的气魄, 深深吸引幼儿, 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在男教师的带领下, 幼儿学会克服困难, 能独立大胆地参与活动。例如:在大班体育游戏“小勇士”的悬垂练习中, 男教师通过教师示范的形式教授技术动作, 他的语言和动作感染了所有孩子, 能力较强的孩子通过学习男教师的勇敢和坚强, 顺利通过了绳索, 并在铁索的一头, 一边拉绳子, 一边告诉其他能力较弱的孩子:“双脚用力蹬地, 手快速地拉着绳子向前爬, 头不要挨着地”。快到终点时, 又提醒说“好了, 到了停下来, 不然要碰着头了”。幼儿坚强意志的品质在男教师带领下不知不觉地形成了。男教师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为幼儿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渠道, 尤其可以使幼儿将遭受挫折后产生的低落情绪通过体育活动得到消除或转移, 有助于培养幼儿快乐的心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男教师介入幼儿体育游戏时, 胆大心细、放得开, 没有许多规矩,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感受到特有的活力和激情。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运动技能, 还使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体力、智力、社会性等发展上的差异性也在缩小, 为幼儿互动学习提供了平台。实践证明:男教师介入幼儿体育游戏对幼儿的智力发展、社会性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对幼儿心理健康、个性形成也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 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幼儿园男教师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儿园的常规教学中, 体育游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男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刚毅、坚韧和果敢的品质与女教师的温柔、细心与亲和的品质形成互补, 能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如何更能体现男教师在幼儿园体育游戏中的价值?本文拟从体育教学活动谈起, 探讨得出幼儿园男教师在体育游戏中应从设计和介入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能的训练、对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培养三个方面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特色。

篇4:论科学活动中幼儿的的探索性行为

一、幼儿探索性行为的表现及特征

在科学活动中, 根据观察发现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探索性行为也是各不相同的。

(一) 小班幼儿探索性行为的表现特征:

大部分是通过观察, 运用自己各种感觉器官来进行操作, 很少与伙伴或教师进行交流, 不会向伙伴、教师提出疑问。如:“糖宝宝不见了”, 教师先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 幼儿反映积极, 注意力集中, 探索欲望被激发出来。在教师提问:“糖块放在水里怎么不见了?”“糖到哪里去了?”等问题来引导幼儿时, 观察中发现有幼儿把自己的小手放在了杯子里去找糖块, 有把鼻子凑到水杯上闻的等等。整个活动过程总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在观察自己杯子里的变化。

(二) 中班幼儿探索性行为的表现特征:

活动中探索的主动性要高于小班, 能跟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 能主动去探索。如:“常绿叶和落叶树”, 教师首先让幼儿收集各种树叶及图片资料, 教师先让幼儿观看树叶落到地面的短片,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争先恐后的回答, 有幼儿说看到许多大树, 有说看到很多叶子在风中飘等等。随后教师又给幼儿观看在皑皑白雪中松树傲然挺立的短片。巨大的反差片段引起了幼儿极大兴趣, 个别幼儿开始出现与同伴交流的现象, 也有幼儿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等。

(三) 大班幼儿探索性行为的表现特征:

能主动探索, 开始学会向外界寻求帮助。如:幼儿对蚂蚁运食产生了兴趣。活动开始前, 教师通过图片等教具对幼儿提出问题, 让幼儿大胆猜想一下小蚂蚁是怎样搬运事物的。随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孩子们探索欲望强烈, 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接着在教师引导下与同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很多幼儿在活动结束时还不断地向教师提问其它的小动物是怎么样搬运食物的。

二、影响幼儿探索性行为的因素

(一) 物质环境因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有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作为环境之一的材料既是引发幼儿探索性行为发生的刺激物, 又是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认识的中介。观察中发现, 不是所有的活动材料都能引起幼儿探索行为。所以, 在选择材料上, 首先要选择丰富、新颖的材料。其次, 选择的材料要分层次呈现给幼儿, 增加材料的复杂性, 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探索性行为得以保持、延续。

(二) 安全的心理氛围因素

刘占兰认为:“心理上安全的氛围是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活动的前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幼儿经常表现出的探索欲望却被教师视为“搞破坏”。如:铭铭对一只螃蟹标本产生了兴趣, 反复观察后把螃蟹腿一一卸掉。木子把牛奶倒到鱼缸里给金鱼补营养等等。这些所谓“搞破坏”的行为正是幼儿在探索学习的动机, 然而教师要么严厉制止, 要么中断幼儿的探索行为, 从而失去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最好时机。所以我们为幼儿建立一个安全的心理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探索性行为, 才能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的神奇世界、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 才能使幼儿的探索性行为得以保持和延续。

三、教师的教育对策

(一)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良好师幼关系是指导幼儿探索性行为的必要条件。在幼儿做出一些所谓“破坏”行为时, 首先教师应该避免不合理的批评、惩罚, 但也不能对这种“破坏”行为加以肯定或否定, 应给予积极、恰当的指导, 从而保护幼儿的这种探索性行为。其次, 教师在日常科学活动中应该以参与者、幼儿的同伴、朋友、等多种身份积极参与活动, 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氛围。以此引导幼儿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二) 理解幼儿的错误

作为教师, 应该理解幼儿, 给予幼儿犯措、出错的权利。我们学过幼儿心理学都知道,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受幼儿原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直接影响。皮亚杰主张要有一种智力的自由, 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所以幼儿回答问题时, 教师要耐心地注意倾听幼儿想法。在幼儿回答错误时, 教师要学会理解、接纳幼儿的错误, 不应该去马上纠正或是通过语言和表情让幼儿感觉到自己出了错, 而是要迅速判断幼儿的经验水平, 调整对幼儿的引导。

(三) 关注幼儿的兴趣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敏捷的捕捉幼儿的兴趣, 在幼儿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给予宽松、自由的环境, 给予积极、正确的引导。使幼儿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主动、积极的探索。

(四) 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提问

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性行为发生的重要技术。正确的提问能激发幼儿专注于探索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 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但是,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中, 教师的提问常常是机械地发问, 如:“你们看这样对不对?”等。要对幼儿提出有效提问, 教师首先要做到目标明确, 每次提问必定有意图, 或是引起幼儿注意、或是激发幼儿思考。其次是要切合幼儿的经验, 适合幼儿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个别差异等。最后是要启发幼儿思考, 要引起幼儿的注意、思考, 进而进行探索。

程, 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 幼儿园将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幼儿探索精神这一重任, 使幼儿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在探索中学会知识、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炎:《学前教育原理》,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高岚:《学前教育》,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阎水金:《学前教育》,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篇5:幼儿园教师的的性价值论文

案例:哭泣的鹿鹿

鹿鹿是我们班的一个插班生。刚来的那段时间不哭也不抗拒, 似乎总是那么安静。可是, 过了几周后, 他却时常会无缘无故哭泣, 还有小朋友时不时来告状:“鹿鹿打我”“鹿鹿抓我的手”……鹿鹿似乎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到底怎么啦?和配班老师交流后, 我了解到鹿鹿近阶段的情况:对老师、同伴的语言信息缺少反馈;集体活动中不能专心倾听, 更谈不上主动参与;很少主动用语言和周围人交流……

这天在玩角色游戏时, 类似的情况又出现了。忽然间, 鹿鹿哭着冲到我面前。我问:“怎么啦?什么事情?”问了好几遍, 只听他断断续续地说:“她不给。”没办法, 我就问周围的小朋友, “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他在银行不排队, 我请他站到一米线之外, 他就哭了。”了解了事情经过后, 我问:“是这样吗?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他点点头, 我鼓励他说:“你可以对我说‘我知道了’。”反复几次后, 他才用语言表达了一下。这一过程, 让我了解到他能听懂普通话, 并能运用普通话进行表达。约2 分钟之后, 他的哭声又传来了。这次他边哭边说:“1 块钱不够, 1 块钱不够。”当时我正看着其他孩子的游戏, 不清楚是什么状况, 于是对他说:“你可以把事情讲给我听吗?”这一次他断断续续地说:“买……冰激凌1 块钱不够。”听他这么一说我大概了解情况了, 于是再次告诉他:“你可以对银行工作人员说:一块钱不够, 我需要3 块钱。”可是他不去。我就陪着他, 我说一遍, 让他模仿一遍, 总算他能连贯地说出这句话。我以为事情告一个段落了。谁知才一转身, 他的哭声又传来了:“她不给, 她不给……”我赶紧跑到“点心店”去看。鹿鹿还在哭, “服务员”无辜地告诉我:“他要冰激凌, 我告诉他‘点心店’没有, 你可以去肯德基买, 他就哭了。” 鹿鹿说:“我想买冰激凌……”我说:“鹿鹿, 你听到她说的吗?她告诉你什么了?哪里可以买冰激凌?”然后带他去肯德基, 引导他把自己的想法与要求表达出来。当他拿着冰激凌笑逐颜开的时候, 我才去观察其他孩子的游戏情况。

在当天的游戏交流时, 我特意邀请他来讲述游戏的经历。根据他的情况, 我采用了“我提问他回答”的方式。这样做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 让鹿鹿体验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达, 帮助他建立与同伴交往的信心;另一方面, 让班上的其他孩子, 了解到鹿鹿需要我们给他一些耐心、关心和帮助。

在随后带班的过程中, 我也总是注意观察他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况, 在很短的时间里, 我发现他愿意用语言和教师、同伴进行交流了, 沟通与交往能力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以上案例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教师的专业和耐心。在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过程中, 教师的专业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注目标, 把握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特点

《指南》中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部分的“目标2”为“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案例中的鹿鹿, 在一次游戏中哭泣了三次, 每一次哭泣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不知道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和同伴交流”的问题, 结合其日常语言交流情况, 教师可以初步判断作为中班的幼儿, 他在“倾听与表达”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为此, 教师很好地把握“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特点, 及时抓住了游戏情境中的学习契机, 以示范、鼓励、模仿的方式给予幼儿学习语言的机会。案例中的鹿鹿每一次在老师的语言提示、陪同游戏和示范鼓励下, 都在逐渐进步:第一次不说, 第二次主动说了, 第三次比第一次说得相对完整了。

如同医生医治患者“需要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一样, 作为老师就需要清晰地将“语言”领域中的“两大块与六个条目”铭记于心。其中“两大块”是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六个条目”则是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当我们牢牢把握幼儿在学习、运用语言过程中的目标与特点时, 我们才可能根据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给予客观的分析与有效的指导。

二、创设环境, 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发展

《指南》提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 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 丰富语言的内容, 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案例中的鹿鹿作为一个插班生 (且之前不在本地区生活) , 显然缺少与本班幼儿相似的生活经验, 又或许受原环境的影响, 鹿鹿在倾听、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发展与同龄幼儿有一定差距。经过家访以及与家长的交流, 老师了解到鹿鹿平常主要与母亲在一起, 母亲的包办代替, 全力呵护, 导致了“孩子不说话, 妈妈就能了解其所需”的情况, 使得孩子缺少主动运用语言交流的意识与练习语言的机会。另外, 孩子平时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 家长很少带孩子与同龄的孩子或者不同的人群交流。鹿鹿的这一语言发展环境, 印证了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首席教授凯瑟琳·斯诺在“第六届全国幼儿语言教育研讨会”所做专题报告中提出的观点:幼儿词汇的发展与家庭环境有关, 家长所关注和经常与孩子谈论的话题、亲子互动质量等会直接影响孩子语言的发展水平。斯诺教授还提到“母亲语言丰富的程度是预测亲子互动质量的重要指标”。[2]

因此, 一名专业的幼儿教师, 应鼓励家长多带幼儿参与各种场合中的交往, 以帮助孩子积累语言交流的经验。比如:去超市买东西, 可以让孩子主动询问价格与售货员交流;带孩子去亲朋好友家做客, 了解不同人群的称谓;带孩子去旅游, 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方言等。通过高质量的亲子互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丰富的社区实践活动, 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

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贯穿于一日生活, 渗透于各个领域。每一位教师必须建立这样的意识:时刻关注幼儿在一日生活、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等过程中语言经验的获得与发展, 遵循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规律, 重视自身语言能力和教学素养的提升,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 更深刻地领悟《指南》精神, 更好地体现教师在推动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中的专业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

篇6:幼儿园教师的的性价值论文

学前儿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教育教学技能, 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由于受专业理论知识的限制, 对当前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只是一知半解, 个别的农村幼儿教师儿童心理学知识匮乏, 否定幼儿的独立人格, 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孩子, 以“老实听话”、“遵守纪律”、“不调皮捣乱”等作为判断好孩子的标准。

重庆师范大学博士魏勇刚的《幼儿学习品质与我们的教育选择》讲座告诉笔者:“在当前新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对幼教的基本要求不是给予幼儿许多知识, 而是要让幼儿知道怎样去汲取知识。这就必然要求幼教老师自身就应具备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的综合能力。”同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基本理念之一“终身学习”, 更让笔者知道:“不学习, 不‘终身学习’, 就不能不断提高专业知识, 最终将无法胜任新课程改革所赋予教师的重任;无法应对教师专业化时代的挑战。”

二、国培提升了幼儿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 提高了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

个别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则还停留在以成人经验灌输, 忽视幼儿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教师缺乏建构园本课程本土化意识, 只知道“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在内江师院班“国培计划”中, 来自川内外的教育工作者、研究者, 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做出分析, 并从多方面、多角度诠释了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价值, 让农村幼儿教师知道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的提升不仅仅是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还表现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一日活动的观察、组织、设计、实施、引导、支持、评价能力的掌控。

三、国培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主动促成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

国培让笔者知道教师的反思能力指的是教师对自己教育理念及行动行为的认知、调节、监控, 这种能力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自主理性, 使得教师对于教育实践活动有更多的自我意识或者想法;更有利于教师积极发展专业和主动地教授, 使自身的教授方式始终维持一种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型态。因而, 反思是幼教增长自我发展成长经验的有效途径。听了西南大学杨晓萍教授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的解读, 笔者认识到新时期下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化, 这不仅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 也是幼儿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必须。笔者在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麻烦时, 常常会体验到一种对自身专业技能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其实, 正确的态度是应当反思问题, 努力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力求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才是农村幼儿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 才是农村幼儿教师自我专业成长的基础。

李季湄教育家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里说“幼儿园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是了解幼儿、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和发展。”这些更要求农村幼儿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反思意识, 要意识到自身的专业技能系统和教育教学行为有改善的必要;要虚心倾听更多人的意见;要有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 坚持自觉反思, 关注影响幼儿的方法,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各种教育情景,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四、国培构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氛围, 促成农村幼儿教师群专业成长的大环境

“国培内江师院班”的专家学者为我们农村幼儿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多个专题的学习, 从国家政策到幼儿教育政法解读, 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再转变到教学重、难点的解决, 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尤其是在幼儿园的跟岗学习, 让笔者更直观的明白了什么叫“学前教育改革”。走进内江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映入眼帘的是优美的环境、活泼可爱的孩子, 开展教学活动的老师们亲切和蔼、多才多艺, 每个教室的区域环创布置得美丽精致, 其中丰富多彩的主题墙和幼儿作品展示区更是让笔者开拓了眼界、触动了思维。

就笔者而言, 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后, 要结合本园实际, 利用区域教研集中学习或同仁需要帮助的时机,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不断开发理论的现实意义。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达到学习成果辐射的效果, 引领本园农村幼儿教师互帮互助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不断提升各自的专业水平, 并针对我园的薄弱环节———建构园本课程本土化意识缺乏, 结合学到的理念进行分析, 试着列举能解决这一问题的详细措施和策略。

透过“国培计划”这个窗口, 不仅让笔者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美好前景, 更让笔者深刻体会到:教育理念的更新、专业技能的提升、自我发展的觉醒、引领作用的构建, 这些国培所带来的专业成长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它的价值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 将如钻石一样闪闪发亮。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受所处环境影响受到一定的制约, 这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和幼儿的成长。“国培计划”不仅更新了农村幼儿教师的幼儿教育理念、拓宽了教育视野, 还提升了农村幼儿教师教学技巧和方法, 也提高了农村幼儿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和主动成长积极性, 更是构建了幼教专业的成长氛围, 促近成了农村幼教群体成长的大环境。

关键词:国培计划,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小红.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基于农村幼教“国培计划”[J].幼儿教学研究, 2013 (3) :37-39

[2]卢红博.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关于幼儿教师国培计划 (2011) 实施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6)

[3]龙海霞.“影子教师”培训在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价值与反思[J].农村幼儿教育研究, 2013 (5) :16-20

[4]周雪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5)

上一篇:在民主生活会总结暨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党建党委下一篇:思想政治必修一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