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2024-08-20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共10篇)

篇1: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切实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严格执行和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 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陕政办发„2009‟126号),进一步加大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督查力度,切实制止和纠正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类办学行为,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突出问题,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的通知》(陕教基[2011]10号)精神,结合我镇小学实际,特制定本督查办法。

一、督查内容

(一)课程管理情况

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定课程计划,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类、实践类课程的开设,无挤占、挪用现象,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班队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

(二)在校学习时间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上课和课外自习时间的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小学生不宜超过6小时。住校生每天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课时,走读生原则上不安排晚自习。不利用晚自习补习文化课,或组织学科教学活动。

(三)作业量情况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计算)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学生周作业布置有计划,严格执行“交教导处把关、主管教学校长审签”原则。教师布置作业必须坚持“精选、先做、全批、讲评”原则。作业练习布置数量适中,难度适中,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和家长有权拒绝完成超过规定时间以上的作业量,不允许学校和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四)违规补课情况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在职教师一律不得组织或者参与学生的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活动,不得在“奥数班”等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五)考试管理情况 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给班级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六)休息和锻炼时间

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严格实施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园内除正常体育课活动外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七)招生秩序

坚决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不得通过“奥数班”等校外培训机构招收学生;不得跨学区招生。

(八)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选用中小学教材,严格按照要求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推荐使用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小学教辅公告中的教辅材料。严禁选用省教育厅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之外的教材;严禁让书商小贩进入校园,推销其他教辅材料;严禁学校或教师统一组织征订教辅材料,或向学生摊派习题集、考试卷及课外读物。

二、督查方式

(一)随机督查

中心小学将不定期随机抽取学校,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任何组织或个人有权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向中心小学投诉和举报。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方面的实名投诉和举报,做到凡报必查,有错必纠,严肃处理。

(二)专项督查

建立和完善县、校两级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体系,组织开展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增效”实验与监测。每学期,各初级中学、九年制学校和镇中心小学对本校及辖区内小学自查不少于2次,县教学研究室专项调研或督查不少于3次,并针对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提出专项督查建议。对“减负增效”工作落实不力,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学校,县教育体育局将进行专项督查。

(三)集中督查

县教育体育局和县教育督导室根据督查内容,在学校自查和教研室专项督查的基础上,抽调人员,组织力量,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对全县中小学“减负增效”工作组织1-2次集中督查,督查面要达到100%。

三、结果处理

(一)定期通报 每次随机督查、专项督查和集中督查,其督查结果必须及时通报,重点通报批评违规现象、典型案例以及责任学校和责任人。通过发放问卷、网络征询、电话采访等方式进行民意调查,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减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撤销荣誉

对有令不行、屡禁不止,多次违规办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造成严重影响的学校和个人,将按照行政程序,撤销其三年来获得的各种教育工作荣誉称号。

(三)责任追究

对违规学校的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撤职等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学校负责人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各校要结合实际,依据本《通知》精神,成立“减负增效”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起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责任制,并与学校分管领导和全体教师签订“减负”工作责任书。各校校长要对平衡学生课业负担负总责,严格学校内部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项“减负”要求,切实做到规范办学。

(二)完善机制,加强督查评估力度。县教育体育局把学校“减负增效”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之中,每学年与学校签订“减负增效”工作责任书。县教育督导室和县教研室要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列入教育督导和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并根据督查内容的要求,制定督查方案,定期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

(三)注重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宣传监督作用,加大对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家校联动制度,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努力形成“减负”的共识和合力。

篇2: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切实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陕发〔2010〕10号),严格执行和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陕政办发〔2009〕126号),进一步加大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督查力度,切实制止和纠正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类办学行为,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突出问题,现制定本督查办法。

一、督查内容

(一)课程管理情况。

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定课程计划,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类、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

(二)在校学习时间。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上课和课外自习时间的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小学生不宜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宜超过7小时。住校生每天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课时,走读生原则上不安排晚自习。严禁学校利用晚自习补习文化课,或组织学科教学活动。

(三)作业量情况。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计算)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学校学科教研组必须坚持每周研究一次学生作业布置,年级组每周在会商平衡的基础上,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经主管校长签字实施。教师布置作业必须坚持“精选、先做、全批、讲评”原则。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和家长有权拒绝完成超过规定时间以上的作业量,不允许学校和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四)违规补课情况。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初三年级以外的中小学生进行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对社会上非

法举办的各类“奥数班”等培训机构进行集中整治,公办中小学在职教师一律不得组织或者参与学生的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活动,不得在“奥数班”等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

(五)考试管理情况。

小学只在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初中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或全年级性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得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县(区)、学校、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

(六)休息和锻炼时间。

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执行学生在校时间的规定,严格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园内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时间。

(七)招生秩序。

坚决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科学划定学校服务范围,公平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招生期间必须公布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招生程序等重要信息。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与入学相关的考试、测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不得通过“奥数班”等校外培训机构招收学生;不得跨学区招生。

(八)教材和教辅材料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选用中小学教材。严禁选用省教育厅颁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之外的教材;严格按照要求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推荐使用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小学教辅公告中的教辅材料。严禁公告外的其他教辅材料进入中小学校内。严禁教育部门和学校统一组织征订教辅材料,或向学生摊派习题集、考试卷及课外读物。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集中清理非法出版的奥数教材和教辅材料。

二、督查方式

(一)随机督查。

市、县(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不定期随机抽取学校,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检查。要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指定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受理、查处群众对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方面的投诉和举报,对实名举报,要做到凡报必查,有错必纠,严肃处理。同时要面向社会聘请社会监督员,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任何组织或个人有权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向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二)专项督查。

建立和完善省、市、县、校四级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体系,组织开展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增效”实验与监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

下,由各级教科研机构和学校负责,对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实施重点监测。县级教研机构要根据督查内容,每学期集中进行3次监测,监测结果要逐级上报,并根据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专项督查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地区和学校的“减负”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三)集中督查。

县级教育部门要根据督查内容,在组织学校开展经常性校际间自查的基础上,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组织1-2次对辖区内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的集中督查行动,督查面要达到100%。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抽调人员,组织力量,定期对学生课业负担进行集中检查。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辖区内中小学进行2次集中巡查,巡查面要达到总校数的1/2以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进行1-2次重点抽查。

三、结果处理

(一)定期通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项督查、集中督查,其督查结果必须及时向社会通报,重点通报批评违规现象、典型案例以及责任单位、责任学校和责任人。随机抽查发现的倾向性问题和典型案例,也要及时通报。此外,要通过发放问卷、网络征询、电话采访等方式进行民意调查,征求人民群众对工作的意见。

(二)撤销荣誉。

对于多次出现违规的市、县(区),将按照行政程序,撤销其三年来获得的各种教育工作荣誉称号。已经被评估认定,授予省教育强县(市、区)、强乡(镇)等各项荣誉称号的,取消其称号。

(三)责任追究。

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结合实际,依据本《通知》精神,制定处罚办法,明确责任分工。对辖区内违规单位和学校的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警告、通报批评、责令整改、撤销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撤职等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监管责任,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主管领导要具体抓,建立起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工作责任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要同学校签订“减负”工作责任书。

(二)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列入教育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要根据督查内容的要求,制定督查方案,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

篇3: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教育部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当前要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 认真解决好当前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减负工作提到了树立政府教育形象, 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增强我国在新世纪竞争力的高度, 减负工作事关重大, 刻不容缓。在贯彻落实各级《减负通知》的精神中我们的体会有如下几点:

一一、转变校长、教师的观念是减负的关键

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原因很多, 需要综合治理, 但最终要落实到学校, 落实到每位校长、每位教师身上。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实践, 深深体会到要落实减负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要转变以考试分数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质量观, 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转变只重视知识教育, 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 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轻能力培养;树立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以此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 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只有教师彻底转变这三个观念, 教师才能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努力创造一种师生民主和谐的氛围, 使学生兴趣盎然, 充满自信地参与学习活动, 才能达到学习是学生内心的一种需求而不是负担和压力的境界。

二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减负的先决条件

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目前, 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就总体来说是好的, 他们长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有一部分教师开展有尝服务、家教、补课, 这是一小部分;还有一大部分的教师他们始终是重量轻质, 以量代质, 坚持苦学多练, 始终认为教师讲的越多, 学生学得就越多, 学习时间越长, 学习效果就越好, 这种善意的传统教学观, 恰恰害了学生也害了自己。所以在减负中, 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有创新精神, 有特点, 有高度的敬业精神, 并以成为研究型、学者型、创新型为教师的终身奋斗目标。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如下三点:

1.转变三个观念。

即新型的师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

2.具有三种能力。

即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3.达到一专多能。

即语文教师做到能说、能讲、能写、能画。数学教师达到能算、能导、能画、能做教具。体育教师达到能走、能跑、能跳、能投。音乐教师达到能弹、能唱、能演、能舞。美术教师达到能书、能画、能剪、能刻。自然教师达到能导、能演示、能制作、能教。品德教师达到能讲、能导、入情、入理。

根据以上目标和要求我们积极开展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和业务能力提高活动。具体作法是:

(1) 学校领导全员抓。

为保证提高教师素质目标的实现, 学校成立了三个领导小组。一是师德管理组, 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 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为成员, 负责教师师德考评;二是业务领导小组, 由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 由教导主任、学年组长任成员, 负责教师教学基本功考评;三是科研领导小组, 由校长亲自抓, 设科研主任一人, 负责科研指导, 并聘请专家讲学, 对青年教师培训。这样就做到了师德有人“管”, 业务有人“抓”, 科研有人“导”, 使教师培训提高工作落到了实处。

(2) 坚持师德、业务、科研全面抓。

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创新型教师必须打牢师德、业务、科研三方面基础。多年来, 在师德建设上坚持党、政、工齐抓共管, 开展树师风、铸师魂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激励教师做到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在业务方面学校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 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 在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 并采取文化业务培训, 使青年教师一专多能。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比赛, 开展说课、朗读、演讲、教学诊断等多种基本训练活动, 利用寒假进行教师计算机培训, 请专家开讲座, 进行科研理论和科研的实践指导等, 增强科研意识,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验能力。通过坚持对教师师德、业务、科研全面抓, 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为形成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3) 坚持学习、教研、科研相结合

提高教师素质, 培养创新型教师, 学习是前提, 教研是基础, 科研是先导。只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一是重视学习练内功, 采取多种途径学习。如自学、集中学、走出去学、请进来学、进修学以及结合专题研究学等多种方法。二是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打实打牢基础。将教师学到的好经验、好方法、好理论实践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实践中探讨适合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方法、新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抓好科研。教育科研是促进我们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走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 坚持“教而不研则浅, 研而不教则空”的原则, 注重向科研要成绩, 向科研要质量。人人都有科研项目, 人人都进行专题研究, 人人都能坚持学习、教研、科研三结合, 大大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

三三、深化教学改革是减负增效的主渠道

减轻过重负担不仅要从量上入手, 而且根本出路在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以从减负一开始就要从教学思想、课程计划执行情况、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模式构建和教学设备更新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其一, 抓备课。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五有即脑中有纲, 胸中有本, 口中有人 (学生) , 心中有数, 手中有法, 同时实施五备:备学生, 备教法, 备学法, 备板书, 备教具。

其二, 抓上课。上课要做到“四为”“四突出”, “四为”即以教师为主导激情引趣, 以学生为主体民主参与, 以训练为线设疑置难,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鼓励成功。“四突出”是:突出重点、难点, 精讲巧练;突出思维训练给学生留有空间;突出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照顾大多数;突出师生平等关系, 尊重每一个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还要做到“五多”“五优先”。“五多”是多让学生读书, 多让学生表述, 多让学生观察, 多让学生动手, 多让学生质疑。对差生做到“五优先”, 即提问优先, 板演优先, 练习优先, 辅导优先, 作业批改优先 (课堂作业) 。

其三, 抓课外作业布置。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要经过学习研究, 结合自己实际, 灵活课外作业的布置, 实现“五留”“五不留”, 即留适时适量作业, 留差异型作业, 留实践型作业, 留趣味型作业, 留自愿研究型作业;不留超时超量作业, 不留机械重复性作业, 不留惩罚性作业, 不留随意性作业, 不留节日作业。

其四, 抓课堂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调控和激励作用, 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导向作用对于规范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研究教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要重视课堂教学评价这一过程。在指导思想上, 我们侧重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疑为主轴, 练为主线;在教师素质评价方面, 我们测重了兴趣导入、教具制作、现代技术的应用、创新点的设置等;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 我们测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 我们鼓励教师冲破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化、过程程式化, 教授表演化的束缚, 大胆创新, 大胆实践, 从教学实践出发, 机动灵活讲求实效, 在各学科教学基本构建了最优化教学模式, 为减负增效奠定了一定基础。

四四、规范学校管理是减负增效的保障

小学生负担过重表现在学生身上主要是学习负担重、智育负担重、动脑负担重、左脑负担重和记忆负担重, 其表现形式是书包沉重, 课外辅助用书多、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竞赛多和在校时间长。这些情况都反映了学校管理不到位, 所以, 我们必须把住管理关。一是把住用书关, 除上级教育部门下发的订书单的订书目录外, 其它一律不定, 任何人到学校推销书一律不接待;二是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 小学生在校活动总量不准超过6小时;三是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 坚决执行了作业“五留”“五不留”, 执行市教育局规定低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中高年级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四是严格控制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 考试要侧重考核能力, 取消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只考语文、数学, 并只重视其反馈功能和评价功能, 不能视其具有选拔功能;五是实行学生成绩评定等级制取消百分制;六是充分利用备课和教研时间, 使教师做到攻在课前, 力在课上, 杜绝课上损失自习补的现象;七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不随意, 增减课节;八是杜绝参加本系统外举办的各种层次各种部门以收费为目的的竞赛活动。管理到位了, 负担下来了, 学生的时间、空间多了, 在家时间、接触社会时间多了, 自主自由学习机会、自我发展的机会多了。

篇4: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一、学生课业负担为什么过重

说到课业负担过重,人们往往直接把矛头指向教师,指向学校,因为学生的作业主要是由教师布置的。但为什么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这么多的作业呢?显然,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人们又会说这是由于学校的不适当要求或者由于学校评价机制的问题。学校和教师为此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也因此会抱怨是国家考试评价机制和整个社会大氛围的问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仿佛集体陷入了一个负担过重的怪圈,声声哀叹,苦苦挣扎。那么到底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何这么重呢?从小学阶段来看,在众多的原因当中,以下三个方面非常突出。

一是标准不明。适量、合理的负担是符合学习规律的,也是有益于学生发展的。减负,是指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何谓“过重”?标准是什么?目前的课程标准中太多定性的描述,太多笼统的表达,不同学科在各个年级的核心素养方面没有明确的体系建构,因此在内容上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序列上就会出现有的概念二年级出现、四年级也出现,甚至六年级还出现,但具体每个阶段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晰。同时各学科也没有配套的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各个学科都努力去将本学科的知识最大化、能力最大化,以备评价的“不时之需”;或者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如此方向不明,标准不清,怎会不负担过重呢?

二是实施不力。在教学实施方面,首先教师要有对课程目标和课程性质的明确定位,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做“正确的事”, 做“重要的事”。教师既要明确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也要能整体把握学段教学目标,还要能制订好每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判断课堂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就是目标指向和教学效果。十年课改的经验告诉我们,目标不明是导致课堂低效的重要原因。目前广大教师对课程目标还比较模糊,对课程性质能够准确把握的也为数不多。这一点就连国内许多名校上展示课的教师也都如此。其次是教师的实施能力问题。课程目标要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个很大的挑战。许多时候是“课上不行课下补,学校不行校外补”。最后就是对实施效果评价不明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国家课程标准的评价不明,另一方面是教师本身对于评价指标也常常不能建构起很清晰的体系,因此就常常会贪多求全,导致实施过量或要求过高。长此以往,负担又怎会不重呢?

三是资源不均。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来自于学校或教师的原因,但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比如,在同一个地区,不同学校的办学水平常常差异很大,家长和学生想上名校,想争取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但目前这些资源还非常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势必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竞争来解决。这种竞争就导致了加压加码,导致了种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现象。如一些中学,为了争取好生源,变相通过各种考试招收学生,并且各学校考试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为了便于选拔,还常常不考课内的,只考课外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上这些中学,从低年级开始就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到了五六年级就更甚,结果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雪上加霜。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过重负担,恐怕不是目前小学所能解决的问题。

二、课业负担过重对学生的不利影响

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扭曲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严重阻碍着少年儿童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无论是从显性层面,还是从隐性层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

1.显性影响:学生体质下降

由于学生每天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严重不足,学生休息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很少,这已使学生不堪重负,体力透支严重,体质越来越差。据统计,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54厘米,而且现在学校近视眼、肥胖的孩子数量还在不断增加。[1]以学生近视发生率为例,我国学生的近视发生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5%,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55%,到最近一次统计已高达60%;中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超过了日本排在了第1位。[2]

2.隐性影响:学生厌学严重

一些学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在学习上无快乐感,对学习和学校感到恐惧;人际关系紧张,主要表现在与同学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及与父母的关系上;自我意识强,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等淡漠,关心自己胜过关心他人;社会适应能力弱。在学校和家庭压力下,一些少年儿童对学习、对学校、对教师、对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不少悲剧。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我国三成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一些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休学、退学,甚至出走、自杀。这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及良好个性的形成。[3]

三、如何标本兼治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超标”,即超出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随意加大难度;二是“超量”,即超出教育部门的有关限量,课程多、资料多、作业多、考试多;三是“超时”,即延长学生学习的时间,加课、补课,不按时放学,上校外补习班等。对减负问题要做到标本兼治,从国家层面来说,一方面是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标准,既包括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该达成的学科核心素养标准,也包括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学校建设和教师培养工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唯其如此,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作为学校,我们不能坐而等待,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也可以标本兼治,有所作为。

1.正确认识是前提

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学校要引导教师有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课程观,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要从多元的角度看待学生的表现,要有整合与盘活课程资源的意识。只有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打通负担过重的壁垒。同时,学校还要正确引导家庭教育,使家长的观念得以转变。许多家长面对现实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不断对孩子施压,加重负担,导致家庭教育学校化。要减轻学生负担,家长的观念要同时转变,即要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2.明确标准是保证

国家的课程标准还在不断的完善当中,作为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评价标准有自己校本化的探索,形成一套清晰的评价体系。以此为指引,构建各学科的教学实施系统,包括计划、备课、实施与评价,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减少因内容过多或要求过高而导致的负担。对一所学校来说,首先要明确的是一堂好课的标准。这是在课堂教学价值观方面引领教师,要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清晰我们要往哪里去,要让大家有明确的共同追求。另外,在教学评价中,要特别强调 “教学时间标准”。教学时间是衡量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准,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他们要自主地学习,要把所学内化为健康个性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评价标准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为了把本来应该属于学生的那部分时空还给他们。

3.优化教学是关键

课程内容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减轻学业负担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这也是减负的同时家长们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因此,学校要对学与教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才能将“负担”在课内解决,才不会出现“课上不行课下补,学校不行校外补”的情况,减负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如笔者所在的华阳小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各学科都将教材中各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整合,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以学定教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并在研讨中不断优化各个课型,总结出了简洁高效的教学模式,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乐学、好学、会学、博学,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养成兴趣是根本

所谓“负担”在一定意义上其实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对不同的个体而言,“负担”的限值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来说,标准也不尽统一。学生对于真正有兴趣、能够深度投入的学习并不会觉得是个“负担”。我们中国的学生、中国的教育恰恰在这个方面是有所缺失的。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学生经常是在外界的压力下学习,而不是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内容、步调、程序等都是教师根据升学考试来要求的,而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这在最近的一个电视节目中让我们感受尤为突出。2014年3月14日,在江苏卫视直播的“最强大脑”竞技比赛中,中国队小将李云龙和意大利队少年安德烈同为12岁,但两个孩子却折射出不同教育环境下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李云龙在其父亲的严格管教下生活、学习,每周没有一天的休息时间,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娱乐。而安德烈除了每周的周六、周日休息外,平时上午上课,下午就做一些自己喜欢的项目,安德烈的下午时间是踢足球。当人处于一个为了应试而不断强化的教育环境下,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最好的成绩、取得比赛的胜利,那么,突然面对自以为的失败、挫折时,其目标往往就突然消失了、崩塌了,精神的崩溃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反观安德烈,并没有因为落后于李云龙而痛哭流涕,而是因为看到李云龙的痛哭而心里难过。安德烈不仅敢于面对挫折,更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这才是自信、坚强,有心理承受能力又有爱心。虽然从场上看是中国的李云龙赢得了比赛,但意大利少年安德烈的表现足以引起我们每个教育人的思考: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实际上,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强制的学习而无自主选择的生活,是导致学习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根源。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因此,养成学生真正的兴趣才是学习的根本所在。

5.“弹性作业”是辅助

学校减负不能一蹴而就。在目前的情况下,可以将实施“弹性作业”作为一个辅助的抓手。即加强对作业设计的研究,包括作业内容的设计、作业量的设计和作业形式的设计等,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这便催生了“弹性作业”。这种“弹性”,既体现在内容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作业量、作业形式等方面。这对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再能简单地照搬现成的东西,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不同的作业,要实现因材施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达到减负的目的。

时至今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经从教师的问题、学校的问题上升至国家的发展大计。对于国家,我们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看到了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决心;对于学校,我们有责任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尝试,力争探索出一条“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培养人”的特色发展之路;对于教师,更是承载这一切,实现这一切的主体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同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中国男性平均身高矮于日韩 青少年体质25年下降,2014年3月7日,来源:中国新闻网http://www.guancha.cn/Education/2014_03_07_211627.shtml

[2]近视率达60% 高居世界第一中国青少年视力调查. 2009年5月7 日,来源:南方周末http://www.infzm.com/content/28075

[3]“调查显示我国近三成中小学生患心理障碍”等9则[J].教师博览,2008(12):12-13.

篇5: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自查报告

我校认真全面贯彻落实了《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十项规定的通知》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国家和重庆市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各项规定,通过查找问题,加强管理,很好地实施了减负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要求,加强了检查与落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关键在于学校的干部、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客观规律,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我校在贯彻落实《规定》工作中,成立了以李剑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干部、教师学习《规定》。通过学习,统一了思想认识,增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二.我校根据《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检查。

1、严格按规定开设课程

学校教学部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合理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周安排1节写字课,每周安排3节艺术课,每周开设了1节信息技术课,每周0.5节安全课和0.5节健康教育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按课程计划上足课时。严禁教师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因地制宜地拓展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规范教辅资料的使用。每周由教导处组织人员进行学生作业布置情况的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绝大部老师都能落实到位。平均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5小时以内。七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原则上各30分钟,八年级语文25分钟,数学25分钟,英语25分钟,物理15分钟,九年级语文20分钟,数学20分钟,英语20分钟,物理15分钟,化学15分钟,其它学科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各教研组和备课组对作业的内容要精选,难易适度,数量适当。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做到及时反馈。各年级加强对各科作业布置的管理和协调,严格控制每天作业总量。语数外物理化学只使用一种校本辅导材料,其他学科不使用教辅资料。没有任何教师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辅资料。

3、严格禁止违规补课,不搞学科竞赛活动。

没有教师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补课。没有教师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我校没有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晚自习时间,没有教师进行全班性上课或测试。教师在学生自修时间和休息时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免费辅导或答疑。没有教师参与有偿“家教”。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没有发现任何教师有违规现象。

4、严格规范考试管理,坚持素质教育评价导向。我校严格控制了考试次数。不再举行月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检测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每学期只进行期中、期末两次全校记录成绩的学科考试。不以任何形式下达升学指标,不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不以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对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学生学业成绩采用“等级+综合素养质”评价。由学校教导处进行落实。

5、严格确保休息与锻炼时间 开学初,我校严格按照规定制定了作息时间,学生在校上课时间没有超过6小时,早上8点10分上课,下午2点15分上课,保证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没有走读学生参加学校的晚自习,住校生晚自习每天不超过2课时。实施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坚持做健美操,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学校与教师、有关科室签订了“减负工作”责任书,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实效列入教师考核内容。对于教师违反规定,且因布置大量无效机械重复作业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建立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制。建立了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建立了有各个层面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制度,举行一次征求意见会议,听取学生和学生家长意见,并建立了备查记录,保证学生课业负担符合学生实际。建立了教学活动安排公示制度。学校在开学一周内将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作息、作业量、课外文体活动等教学活动在学校宣传栏、教室等醒目位置公示,接受师生和家长监督。建立了家校联动制度。召开一次家长会,打造“家校进步共同体”,努力形成“减负”的共识和合力,不断强化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

篇6: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负担自查报告

一、严格执行县教育局制定的祁县寄宿制学校作息时间,确保了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确保了学生正常的课间休息、午餐、午间休息、大课间和眼保健操时间。

二、严格执行晋中市普通全日制小学、初中课程安排(2011年3月)课程设置方案。开全开足了各类课程。没有削减、挤占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

三、严格控制教学进度和难度。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执行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教学进度。

四、学校规定,所有学科都要严格控制家庭作业总量,确保学生的睡眠时间。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凡要求学生完成的书面家庭作业教师必须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并及时反馈。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五、按照市教育局从《山西省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目录》中推荐选用的《晋中市教辅材料推荐选用目录》,选用征订教辅资料。学校和教师没有以任何形式向学生推荐、推销《目录》之外的其它教辅材料。

六、我校每学期只实行期中、期末两次学科考试;严格禁止各班组织除上述考试以外的任何考试和变相考试。

七、学校从未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进行补课,没有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没有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也严格禁止教师进行有偿家教和办补习班。

八、我校逐步完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操作办法。没有以任何形式给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也从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没有单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对班级、教师和学生进行奖惩,从不炒作升学考试成绩。从不擅自组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

九、我校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gxzx126@.com,在校门口向家长和社会公示。定时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及时了解各班级各学科学生负担情况,充分发挥家长在“减负”工作中的作用。及时了解和纠正违规行为。

十、我校成立了“减负自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张福林 副组长:郭绍旺、郝镜刚

成员:各教研组长、各班班主任

学校对“减负”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对违反“减负”规定者,严肃查处,并追究责任。对违规教师视情节予以批评、扣除当年绩效工资、三年内不得评优晋升职称等处分。

2014.4 古县中学

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

课业负担自查报告

篇7: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广东省教育厅粤教基〔2004〕116号

近一段时间来,我省部分地区初中招生出现各种名目的实验班和各种形式的统一考试,部分中小学出现利用节假日长时间补课等现象,加剧了升学竞争,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创造有利于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基础教育改革文件要求,现就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坚持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学位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初中实行免试入学。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合理划定、及时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服务范围和服务网,合理分配省、市、县一级学校学位,认真总结小学入学、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的经验,不断规范和完善小学学位分配、初中招生办法和操作程序,积极探索电脑派位、对口直升以及九年一贯等各种有效入学形式,保证小学入学和小学升初中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和转学一律不得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或变相考试、测试,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比赛、竞赛(包括奥数竞赛)成绩作为入学和转学的依据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艺术类专业学校可以进行体育、艺术类相关术科测试,但不得进行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考试或测试。

二、公办、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常态编班(即随机编班),不得开设“实验班”、“创新班”“奥数班”等各类性质的教学行政班,更不得以举办这类班为名进行招生和升学考试。

三、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得按成绩给学生排队。已经实行课程改革的学校期末考试成绩要用等级制进行表述,不再实行百分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学科考试。各市、县(区)、镇(乡)不得举行任何形式区域性学科统考或变相学科统考。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毕业资格由其所在学校根据义务教育学籍管理有关规定认定。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和学校,未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比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也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未经省教育厅批准,任何社会团体、民间学术机构组织的教学评比结果不得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晋升、提级、评优的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考试成绩给地区、学校排队。

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我厅制定的《全日制中小学校历》和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或《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不得超过《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的规定。任课教师应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的家庭作业量应严格控制。家庭作业应以探究性、思考性的内容为主,尽量避免布置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作业。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禁止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也不得利用本校资源引进社会办学机构举办培训班。学校不得强制非寄宿生晚上回校自习。

学校应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学用书管理规定。各地必须按照我厅印发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要求选用教材,不得选用省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教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门课程只准使用

一种教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一购买或要求学生购买教材以外的教辅资料。

篇8: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华中师范大学在全国有50个教育改革实验区, 他经常去考察调研, 仅湖北省崇阳县教改实验区就跑了7趟。此外, 他还组织学校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员到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专题调研。来北京参会之前, 他还专门与华中师大从中学聘任的多名兼职教师进行了座谈。

“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许多老师向马敏反映, 素质教育时间基本上被语文、数学、英语课挤占了, 他们没有时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商教育成为教育的“短板”, 不少学生的智力很高, 但情商相对低下, 性格存在缺陷。这些学生走向社会, 常因自控力缺乏、责任感淡漠、心理承受能力弱等原因难以健康成长, 甚至做出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事。马敏说, 学校开设情商教育课程, 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生存竞争能力, 这一点至为重要。

我同事的孩子到美国留学, 数理化成绩在国内平平, 到美国却是尖子生。马敏认为, 这说明我们的中小学文化课教育内容能够适当减少。

这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 他还随身带着8本中小学教材。“有些内容可以调整。”他认为, 小学、初中、高中应分别有所侧重, 小学要侧重礼仪教育, 初中要侧重公民教育, 高中要侧重政治思想、国情、社会主义的教育。要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关键还要在教育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上下功夫, 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位。

篇9: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减负始终是中小学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各地就此制订了一些重要的措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施科学减负,理性分析正视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基础及智力发展的差异性,减轻不符合教育规律、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过重的课业负担。

一、坚持均衡编班,坚持规范办学

一是坚持均衡编班。市教育局制订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全市初中学校新年级均衡编班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义务教育法》和《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的规定,抓紧制订本区域初中学校均衡编班实施办法,力争做到“学生均衡编排,师资均衡配置”。为了消除学校的不当行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当地媒体向社会公布了有关均衡分班政策和投诉监督电话、邮箱,以便及时责令学校立即纠正错误。

二是坚持规范办学。每学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评估,由县(市)区教育督导部门组织实施。学校对照评估指标进行自评,自评结果在学校网站和校内公示栏公示7天以上,然后将自评表上报县(市)区教育督导部门,县(市)区教育督导部门再组织责任区督学及有关专业人员对学校进行复评,复评结束后又将辖区学校评估总体情况上报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最后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以随访督查形式进行抽查。同时,我们还编制了《义务教育段学校规范办学行为12条规定》,其内容包括自律机制、招生分班、课程计划、作息时间、作业考试、教材教辅和社会评价7个方面12条指标。“12条”实行达标制,分达标、基本达标和不达标三种。无不达标指标且基本达标指标不超过2项为A等,无不达标指标且基本达标指标不超过4项为B等,其他情况为C等。

二、推行弹性上学,开展四点钟学校

一是推行弹性上学。市教育局在海曙、江东、江北区实施小学低年级弹性上学,开展快乐晨间活动,成效明显,社会反响良好。据调查,有70.34%的家长、校长、教导处主任和一年级教师对此项政策感到满意。为此,市教育局决定,将逐步在有条件的城区小学低段推广上学时间弹性制,实施丰富多彩的快乐晨间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快乐晨间活动期间,会讲故事、会组织活动,关注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低年级学生减轻上学压力,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并喜欢小学生活。

二是开展四点钟学校。中小学生的放学时间多为下午15:30时,但这时,许多家长还没有下班。于是,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便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安全地度过这个管理“真空期”,早在1998年,宁波市江东紫鹃社区富有创意地建立了一个“四点钟学校”,即由社区腾出一间房子,每天下午4时后,派专人将区内无人照顾的小孩集中起来,指导他们完成作业,并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2006年,全国城市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在宁波召开,大会号召将“四点钟学校”模式在全国推广。2012年,在“四点钟学校”的基础上,我们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队伍,吸纳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科技知识普及、文化娱乐、技能培训、社会道德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减负”的同时真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推行零起点教学,改革评价方式

一是推行零起点教学。由于小学入学儿童的知识背景差异较大,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在同一起点进行教学。因此,为了让他们跟上教学课程,就给他们进行各种补习,无形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市教育局计划在全市推进小学零起点教学,适当降低小学低年级教学要求,即一、二年级必须放慢教学进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学校和教师不能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能随意加快教学进度,切实减缓小学低年级学习压力,并逐步推广到小学中、高年级。

二是改革评价方式。其一,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将学生安全素质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等内容列入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范围。其二,完善扩大省重点中学招生保送制度,建立保送推荐生质量监测和推荐办法,将初中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重点中学保送推荐资格和名额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三,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市、县两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监测结果在每年年底向社会公告,并根据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订干预性对策,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其四,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考试试卷质量评估制度,切实规范命题程序,控制命题难度,提高命题水平。市教育局有关部门每年抽查各地部分中小学生学业考试试卷,抽查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其五,推进体育中考改革。体育考试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整体素质,要求与个体发展差异相结合,增强学生的选择权与发展权。依据浙江省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考试项目分为学校日常体育项目和集中测试项目,集中测试项目又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共40分。其六,建立健全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借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和教育部学业质量监测的经验,制订综合评价标准和测试框架,把学生的责任感、体质健康、学习负担、学习实践经历等,作为考察区县和学校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条件。其七,组织开展初中科学实验随访督查。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各县(市)区开展自查,通过检查实验仪器、物品使用和学生实验记录等,了解学校是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设实验课或开展演示实验,并达到实验教学效果。在各县(市)区自查的基础上,市督查组分成6个组,于6月上旬采取随访督查形式对各县(市)区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情况进行抽查。

四、深化课堂改革。严格实行“零择校”

一是深化课堂改革。其一,探索推进以学为先,导学为辅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学习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学作用,精心备课,建构教学结构,让学生学会探究合作学习。其二,推行基础教育教学展示活动。为充分展示我市基础教育课改成果和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全面提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自2012年起,我们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基础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在总结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将新课程理念付诸教学实践,从而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其三,组织开展学科疑难问题破解。我们每年组织义务段各学科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讨会,由学科组织教研员、骨干教师参与,对各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提出解决策略,推进教学有效开展。其四,推进基础教育教学行动研究项目活动。为提升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市教育局每年推出一批基础教育教学行动研究招标项目,对当前教学领域中重要的教学课题进行攻关研究,并逐渐形成宁波市基础教育的一个品牌。

二是严格实行“零择校”。确保宁波市常住户口适龄儿童、少年,以适龄儿童、少年和法定监护人户籍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为依据,实行就近入学。要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择校率严格控制在5%以内,鼓励各地实行“零择校”政策;要求海曙、江东、江北等区严格执行“零择校”。在招生过程中,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行任何形式的与入学相关的学科文化知识笔试和面试,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举办各种类型的“实验班”、“提高班”、“创新班”等。民办中小学招生名额、方式和程序均应向社会公示,在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时,可采用面谈或摇号等为社会广泛认可的方式开展招生。为了方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入学,自2014年开始在宁波市区试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网上预报名;预报名结束后,经审核分批、分校进行现场确认,有序安排入学。

五、推行学区化管理,加强督导评估

一是推行学区化管理。其一,推行共同发展学区招生与办学模式。各地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初中容量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将数所小学和对口初中组成一个共同发展学区,积极推动学区内学校均衡发展,实施校长、教师的合理交流,共享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整体提升学区内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学区内小学招生视生源分布情况按就近、合理、公平的原则进行统筹,当相近两所小学生源不均、班额相差过大时,应在当年生源较多学校服务区内设置两校公共缓冲区域进行公开、公平的调剂,使共同发展学区内各小学的班额相近。其二,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以优质学校为依托,积极探索“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共同体”,通过合作办学、组建教育集团等形式,扶持和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内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其三,开展社会实践大课堂教育。建立宁波市中小学社会大课堂基地,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科研院所等院校、普通中小学、校外教育机构等教育系统内的资源为依托,通过提供免费或优惠的场所、安全的活动环境、适当的教育教学内容,为中小学校集体组织和学生个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组织学科教学活动。

二是加强督导评估。其一,开展中小学“减负”月报。县(市)区督学责任区每月对责任区学校进行“减负”检查,并于下月5日前将检查结果上报市教育局,由市教育局汇总后上报省教育厅。其二,推进规范办学行为监督牌。市教育局不断加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办学行为,要求在学校校门口醒目位置张贴“规范办学行为监督牌”,并将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作息时间、作业量等教学活动安排在学校宣传栏、教室等醒目位置公示。其三,查处违规补课行为。对发现的或接到投诉举报的违规补课行为,对有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学校,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及时进行查处。其四,积极探索区域内学校发展性评估,把学校的基本条件、办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作为基础性指标;同时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发展方向,从学校文化建设、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等领域提出发展性指标,实施发展性评价,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阶段确定发展目标,进而推动区域内学校的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和多元发展。

篇10: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督察办法

泉教中„2007‟55号

关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

各县(区、市)教育局、市直各中小学: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精神,切实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经研究决定,在2007年12月下旬至2008年1月上旬,对全市中小学校贯彻执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检查内容

1.学校是否严格按照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计划(试行)》(闽教基„2004‟13号)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搞突击教学,不提前结束课程。各科教学是否严格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不任意拔高教学要求。

2.学生使用的教科书,是否经福建省教育厅审查通过并列入教学用书目录,是否存在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购买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学习辅导资料等问题。

3.作业的分量和难度是否适当。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计算,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不超过1.5小时。

4.是否严格执行校历和作息时间安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学校对不同年级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做出具体规定,保证学生在课间、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指导学生自主地支配好课余时间。学校和教师不占用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5.是否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注重考核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和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6.是否存在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和教师,给教学班和教师下达学生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的指标,按学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等问题。

7.是否存在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

二、有关事项

1.各中小学校要正确认识本次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应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写出总结报告。

2.各县(区、市)教育局要组织对各中小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加大管理力度,并做好工作总结。

3.我市教育局将组织检查组,对各县(区、市)教育局和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4.检查采用抽查形式,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题词:教育中小学课业负担检查通知抄送:省教育厅基教处。

上一篇:大海500字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写给自己至爱写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