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期中考试反思

2024-07-08

初中生物期中考试反思(共14篇)

篇1:初中生物期中考试反思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看着试卷,这次考试,给了我很多的感慨和反思;这次考试,也让我明白了这学期在教学方面我有哪些不足,下学期该如何改正。

第一、还需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平时工作里面还有自私的表现、懒惰的行为,所以我要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提高自己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要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经受住社会和自身的各种考验,就必须明确师德规范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修养,通过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师德素质,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第二,还需进一步加强高效课堂小组建设。高效课堂学习的高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建设的成功与否。没有一个组织规范、分工明确、凝聚力强的小组,就无法推动课堂向高效方面发展。在组织都没有健全的情况下进行高效课堂的模式的学习不但没法做到高效,甚至比传统课堂还低效。小组建设,我还必须得进一步细化,小组长的培训我还得进一步加强。

第三,还需进一步加强导学案编制的研讨。由于我对导学案理解得不够深刻,导学案编制的不够合理,使得学生整天为了应付导学案而烦恼。任何的学习必须是兴趣第一,如果我们的导学案在学生眼中如果不是可爱的、有趣的、能带来快乐的,而是面目可憎的每课都得做的习题集,那么自主学习就会走样,甚至连正常的学习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课改的认识。此次期中复习,因为我第一年代生物,没有什么经验,我就向几位曾经带过的老师请教。都说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很重要,我对照前两年县市教研室出的期中考试题分析,发现这一章出的题分值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于是,我加大了这一章的复习,而对其他内容则放松了要求。最后的考试结果证明,用教师的主观经验和判断来代替学生的思考是要不得的。我们对课改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虽然平时我们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努力践行课改,但一到关键时候,我们还是不自觉的用自己的经验去指挥学生,忽视学生的思考,甚至不要学生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我进一步的认识到,我们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做自己。只有有思想的老师,才能教出有思想的学生。

篇2:初中生物期中考试反思

一、学生知识与能力方面的优势:

1.基础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记忆、运用还可以,这类题复习的时候复习的很全面,所以即使选择题有一些超出大纲较难的提,选择题得分率很不错。

2.从实验分析题的层面看,绝大多数学生在理解实验的基本内容,把握对照实验的基本定意方面理解但是还是不够用功记得不够牢固,所以填图题3、4题的大体情况不如预想的理想。(主要表现在答案填错位置,还有半块答案,还有错别字等现象)

3.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不够好,虽然填图题1、2一再作为重点强调,但是只极了轮廓,到具体题上,1题没有变化,2题稍有变化就有点错位现象,可见还是不能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

篇3:初中生物课教学反思应该反思什么

一、反思成功做法

每一节课都有成功之处,如充满吸引力的情境创设、有趣对话、典型案例、巧妙设问、幽默的讲解、独到而有特色的小实验、有益的启示、精彩的教学设计、恰到好处的多媒体运用等。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把握教材的内容,并以恰当的方法和表现力设计教学环节,或将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认为在某一方面、某一点做得很不错或很成功、感受最深刻、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供今后教学利用。这样日积月累,这些记录就成为自己教学中一笔宝贵财富———教学经验。

例如,根据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次性精力集中的时间大概在13分钟左右。针对这个研究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分割成3~4个小段进行。在学生精力即将分散的时候,把平常收集的一些跟教学内容相关的生物趣闻、小幽默、新闻、生物研究的新进展、学生周围的生物常识等内容穿插到教学中,这样既可解决学生精力分散的问题,也可让学生多了解一些生物常识,从而使学生既学的轻松,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反思疏漏之处

即使是很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也会有许多遗憾和感慨,出现许多课前预设不到的情况。所以,每上一节课后,就要及时地从新知导语、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问题讨论、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深刻地反思,同时也把课堂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课后继续探讨。日积月累,就能为自己的教学研究积累资料,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也会在这种研究中不断提升。

例如,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气孔分布》的一次实验教学中,刚开始上课几分钟,突然停电了,加之阴天光线较暗,致使实验不得不改期进行。课下我反思自己的实验教学设计方案,在常规的实验设计方案中又加入了一种实验方案,其大体思路是:引导学生把叶片放到烧杯中,加入一些30℃的温水,根据叶片表面产生的小气泡可探知叶片上气孔的宏观分布。之后结合两种实验方案的优点,把两个方案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同时在微观上和宏观上同时观察叶片气孔的分布,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探究效果。

三、反思教学灵感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难免会发生诸多意外。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形: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确定的教学方法,而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随着教学的展开、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深入不能得到实施,反而会有新的变化。这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时候也会因一些偶发事件,使教师产生瞬间灵感,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如果不能及时地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就会因时过境迁、烟消云散而产生遗憾。若能把机智灵活地应对、恰当处理的方法记录下来,便会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例如,在一节有关微生物作用的教学时,有一位同学突然提出“如何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针对这个问题,我突然想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对初中学生来说太抽象,如果学生能亲自动手制作酸奶,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还可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于是,顺着这个学生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设了酸奶的制作教学课,不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四、反思同行共识

在观课、议课中认真记录那些值得商榷、批驳或质疑的观点和做法,让它在自己教学中引以为戒。自己在对内、对外上公开课时,要虚心倾听观课教师所指出的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如哪些符合学生实际,哪些不受学生欢迎,哪些学法指导到位,哪些学法还是空中楼阁,哪些问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教学中的闪光点,需要继续发扬,也需记录下来,作为今后发展和改进的依据。平时在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时,多听一听同行对某一教学过程、某一教学环节、某一问题处理的技巧的意见。日积月累,就能做到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为我所用,变为自己的技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例如,好多生物教师都说,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能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具体的直观体验式教学,其教育教学效果较好。在各种教学竞赛、公开课以及平常的调研科中,我就发现,现在教育的媒体手段提高了,好多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以辅助教学,好多老师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取代了实验、取代了学生的动手。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进步,而实际上在进步的同时却忽略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有老师做过这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长期高频度的使用现代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是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我认为,在大胆使用好现代教育手段的同时,不要轻易抛弃传统的好的教育手段,最好是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全面发展。

五、反思学生问题

由于学生受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往往教师认为很简单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却用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掌握,成了教学难点。这时教师不要责怪学生,而是要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提出的深度与广度、知识点的呈现方式、突破知识的重点及难点的方法进行深入反思,从而了解到学生学习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有的放矢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奇思妙想还是胡思乱想,是“钻牛角尖”还是“究根追底”,教师要迅速作出判断。对“奇思妙想”,要善于进行“点石成金”、“拨云见日”式的引导。对“胡思乱想”要进行拨乱反正,让学生头撞南墙及时回。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独到见解或新颖问题,对问题的分析理解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那是学生迸发出的思维的火花,能给课堂增添异彩,教师应给予鼓励,并及时记录下来,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例如,在一次光合作用的教学中,一位同学说了一句话,结果周围同学爆笑起来,致使教学暂时中断。这位同学说,“如果我身上也有叶绿体就好了,只要晒一下太阳就可以不用吃饭了。”旁边的同学听到后就忍不住爆笑出来,原来是这样。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告诉同学,虽然这个问题现在听着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但若干年后,难说就可以成为现实。就像飞机、录像机、电视机、照相机、夜视镜等物件的诞生,都是从一些奇思妙想开始的。接着,我又问了同学一个问题,在我们地球上,有地下结马铃薯,地上结西红柿的植物吗?有同学说没有,有同学说可能有。作为课外活动的内容,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同学。在课外活动时,我把同学收集到资料汇集在一起,展示出来,好多同学惊奇地发现,地下结马铃薯,地上结西红柿的植物是可以通过嫁接实现的。

六、反思再教设想

每上完一堂课后,教师都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地回顾和总结,反思自己在这堂课教学上摸索出了哪些规律、教学方法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把记录下来的这些得失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同时反思在下一次教学中应当如何改进。教师只有这样不断总结反思,才能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让我深深感受到反思的重要性,“经验+反思=教师成长”。

在完成《种子的结构和萌发》教学后,我发现部分来自城镇的学生对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比较陌生,学习过程中兴趣较低,学习的效果不好。针对这些问题,我重新设想该课的教学策略:提前两个星期用精致的小花盆,分别培养几株菜豆幼苗和几株玉米幼苗,并在上课前用一个纸箱装好带到教室里。开始上课时,突然展示给学生观察,然后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氛围里,再展示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同时提出问题,“小小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是如何发育成幼苗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然后指出,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那么,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后,采用直观教学后,让学生结构教材,动手解剖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辨认各部分的结构,再让同学就解剖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然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与汇报,并总结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两种类型的种子结构及其特点与异同。课后,让同学把一些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带回家播种,探究它们的萌发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时各结构的变化,两个星期后,根据探究结构,分小组交流、汇报、评比。后来的教学比较研究发现,采用这些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篇4: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首先、求实——夯实基础,联系生活实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物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基础扎实的基础上求发展。

其次、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生物知识本身就是“活”的知识,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生物知识教“活”,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育方法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第三、求新——转变教学观念,开创新的教育事业。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生物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生物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新课程下生物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生物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三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我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三者的教学与关系。

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学习的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好坏导致学习效率的高低,往往决定学业的成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一、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梳理知识的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領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对知识的系统梳理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系统规律.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

四、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篇5:初二生物期中考试反思(范文)

——铁门二中刘晓

期中考试已结束,回顾这次考试,总体感觉不够理想。我教的二二班生物平均分、合格率与其他班级有一定的差距。下面就这一次考试对教与学作一下总结与反思。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学生缺乏一点耐心和信心,平时对学生多批评、少表扬。

2、对学生还不够严格要求,学生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有待提高。班中总有上课多动、作业不完成者,作为教师在这方面抓得还不够。

3、教师上课讲得太多,学生练得太少。虽然有时想让学生多动手,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但有时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有时为了赶进度等等一些原因使得很多时候仍然采用老的教学模式,课堂效率不够好。

4、教师课后反思不够。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有些习题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好多遍,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课堂教学值得反思,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的方法还有待探索,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太小,教师包办的太多。

5、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学习困难学生较多,信心不足。教师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个别辅导上还做得不够。

二、改进措施:

(一)、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生物的信心。

2、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有些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作业字迹潦草,不写解答过程;不会总结消化知识;对学习马虎大意,过分自信等。强调总结的重要性,并有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写章节小结,总结做题规律等。对做得好的同学全班表扬并推广,不做或做得差的同学要批评。使学生慢慢地建立起好的学习方法和认真的学习态度。当然,要改变根深蒂固的问题并不容易,要坚持下去。

(二)、刻苦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

平时要认真阅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增减教学内容,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明确,难点分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在备课组内讨论。另外,要积极阅读教学教参书籍及教学论文,认真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并尝试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校内外听课,教学教研会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操作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多种教学器材。课下,根据自己的理解,选题、出检测试卷。积极安排时间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学生有问题及时解决。

(三)、加强教师自身的反思。增加自己课堂的魅力,吸引孩子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篇6: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反思总结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较大大,为促进学生的成绩全面提高,现认真总结反思如下:

一、试卷分析:

本次生物期中考试卷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由两个大题组成,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是25个50分分,比较多,分值占的比重大;非选择题5个大题共45分。此外还有5分的卷面分,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

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

二、成绩分析: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考试成绩较好,少数同学的成绩较差。不同班级目标完成情况不同;1班特优和学优没完成,2班完成学优目标,3班和4班的特优和学优目标都完成;学生的总体 成绩与老师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不能及时复习巩固,记忆不牢。

2.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能及时完成或完成的不是很认真。

3.学生生活经验常识少,理论联系实的能力差。

4.对学生的检查督促不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少。

四、改进措施:

1、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加大重点知识的落实力度。

2、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做题,学会学习。

3、教学中要关注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挖掘、利用多方面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4、课前精心备课,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5、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体现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有意义学习。

6、课堂上多用时间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回顾基础知识,根据学生做题情况有针对性的补教和补学,让学生通过每节课的学习,真正得到应该得到的知识和能力,让每一节课都能够达到学习目标。通过教师的积极教,学生的主动学,实现课程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篇7:初中期中考试反思

考前的预感很不好,因为很多方面没有具体落实,也不知道学生准备得怎么样.也没有拿出可行的方案.但考出来结果有点出乎预料.比平行班高出12分的平均分.不知道是别的班考得不行,还是自己班的水分太多.总之,这次的结果有点不爽

表面上的原因;感觉我班的学生不管是哪个层面的.都在积极的学习,虽然说有一些态度还不是很端正.但总体还可以.至少还服我管.但隔壁班,可能是因为有一些差生的原因.接下来我想可能要对三块学生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案:

篇8: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 生物新课标中将实验教学摆到了突出的位置, 在教材编写上也突出了实验内容多, 实验形式多, 实验要求多的特点, 要求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那么我们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有效实施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生物实验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造成这一现象的首要原因就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偏差。很多教师认为实验只是生物教学的附属部分, 只要学生能将概念、原理、现象熟记于心, 完全可以将实验操作抛之脑后, 更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生物实验课是一种教学资源与时间的浪费, 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生物实验课的顺利展开。众所周知,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动手操作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最有效手段, 能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和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拓展思维能力, 养成科学探索精神。实验对于教师自身来说, 也是实施生物课堂教学的最有效、直观的教学手段。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教师必须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将实验教学放到同理论知识讲解同等重要的位置,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相信学生都能成功地完成实验, 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实验能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放开学生的手、脚, 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他们, 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但是将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代表完全放任学生随意动手, 缺乏规范与指导的实验教学只会沦为学生的自由活动课, 达不到生物教学的预期目标。实验前要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抓住每一步的关键, 这样才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 不能盲目地做实验, 或者把实验当成自己“创意”的试验场,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其次, 教师要明确实验步骤, 先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 并在每个实验步骤中规范操作, 提前告知容易做错的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这样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避免重复实验步骤造成的资源与时间的浪费, 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例如,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 学生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 即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教师要在实验观察前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 不易辨认, 要调好光圈。又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 教师要在实验前注意强调学生的错误步骤,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 比如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 应及时纠正学生转换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对好光, 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

三、通过实验,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生物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但是实验课不是让学生亲自动手, 体验操作的乐趣, 也不是学生的活动课, 仅仅起到放松学生身心的作用。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对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在指导学生实验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假设实验的结果, 然后带着疑问与假设去操作实验, 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经过反复训练,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实验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 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验证实验结果, 印象一定要比教师的直接灌输深刻得多, 避免了死记硬背, 同时也为生物知识的学以致用打下了基础。

摘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生物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验证, 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熟透于心。通过实验, 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生物概念, 牢牢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 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由于各种原因, 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着重知识、轻实验,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实验课一直得不到重视与有效利用, 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 注重实验过程,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篇9: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反思

一、巧妙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活动,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維,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设计问题环节,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实验研究的程序和方法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绝大多数的中学生物实验都体现了这个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应结合每个具体实验,帮助学生由了解到理解,最后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把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枯燥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计实验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深厚兴趣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问题本身就体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实验设计构思。一个完整的生物学实验问题,就是一个实验设计的雏形。因此,引导学生对这类生物学实验问题进行练习,通过对实验问题的解答,同样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三、运用简易的实验材料,巧妙设计实验方案

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可以围绕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手段的改进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难以完成。但是,运用简单易得的实验材料,巧妙设计实验方案,同样能够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四、巧妙创设探究情境,充分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

实验探究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个独立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作为学生实验探究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维能力,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情况,遵循前面提到的四条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出满足教学要求、学生喜闻乐见的生物实验课来。

例如在“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一教学环节中,有的老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或者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把现象直接告诉学生。学生没有经过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死气沉沉。针对这一情况,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每组分发一条蚯蚓,鼓励同学们说:“请大家自己设计一些小实验,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看谁最聪明,能够得出别人不知道的结论。”同学们一听,立刻来了兴致,他们把蚯蚓放在解剖盘中,按照自己的方式研究起来。一个同学对着蚯蚓拍手、叫喊,蚯蚓没有任何反应。可是,当他用铅笔敲击解剖盘的边缘时,蚯蚓开始翻滚身体,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景。于是这个同学发言说:“蚯蚓没有听觉,但喜欢安静的环境。”另一个同学用铅笔、不同颜色的纸在蚯蚓的前面来向不同的方向晃动,发现蚯蚓没有任何反应;然后,他把蚯蚓放在一个黑暗的纸盒中,用聚光的小手电筒照射,发现蚯蚓作出明显的躲避光线反射,从而得出结论:蚯蚓没有视觉,但体表有感光细胞,可以感受光线的强弱。有的同学分别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和玻璃板上,比较它们在哪个平面上爬得更快。还有的学生更是别出心裁,用文具盒、硬纸板搭了一个45度的斜坡,把蚯蚓放在斜坡上,观察蚯蚓向哪个方向爬等等

在这次实验过程中,每个实验小组的同学都齐心协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动脑动手,充分发挥自主思维能力,努力解决问题。不同组的学生做同样的实验,有时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他们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分析过程,查找原因。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注重探究的过程,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学们通过这次探究活动,拓展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和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更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勤于动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维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旋律,学生学得更轻松,觉得生物课更有趣了。

篇10:初中期中考试反思

1、不愿意在准确背记字词、古诗文方面下功夫。

2、平时老师留的软性作业,不认真或根本不做。

3、平时没有认真做老师布里的检测练习上的阅读题、读本上的思考题就是简单写写、没有深入思考。

4、平时课堂上老师分析练习中的阅读题,讲解阅读、答题方法时,不认真听、不及笔记,课下也不琢磨。

5、不重视作文指导课和听作文讲评课不够认真、不记笔记,分析研究年级、班级例文不深入。不及时找老师面批作文。

二、具体落实的措施

(一)落实平时课内知识学习

1、抓课堂听讲,看笔记本,要每周复习,圈画重点。

2、抓作业,每天按要求的量按时完成,注重书写和改错。

3、认真做检测训练大本、认真自批自改。

4、时背诵默写课内要求的古诗文或现代文。

(二)落实平时的课外知识学习

1、重视拓展积累,完成相关文学资料的查找和筛选,摘抄和点评。(周末随笔本)

2、按照老师发的古诗文目录、资料卷,及时进行课外积累。

3、认真阅读必读的名著,阅读“初一课外阅读篇目”中推荐的名著。

4、认真完成隔周要写的摘抄点评或读书笔记。

(三)考后落实分析,考前落实复习

1、考后重视听讲评,记笔记、深入分析。

2、考前落实复习

(l)明确期末考试范围,抓牢背记的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阅读。

(2)用好期末复习资料卷,明确题型、琢磨阅读和答题方法。

(3)复习课认真记笔记及时复习。

(4)提前有计划的自己进行期末复习。

(四)平时重积累,认真去练笔,专心听指导,考前重复习,考后要反思。

1、增加文学性的课外阅读,可订阅相关的报刊杂志:作文通讯初中、作文通讯阅读、中华活页文选、语文报初一版、读者、青年文摘等。

2、认真对待各种练笔作业。

3、认真听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

4、考前充分复习。

篇11:初中期中考试反思总结

在那天早上,我在校园刚刚开门的时候,就飞奔进了教室。想考个好成绩,趁着早上这美好的时光,拿出书本认认真真地复习,因为早上的记忆力好。一眨眼的功夫,教室里就坐满了人,看来都是想考个好成绩,都在看书复习,教室了静得出奇,他们的眼睛都死死地盯着书本,时而拿出笔点点画画,时而关上书本想一想,教室里只能听见“沙沙”声,那便是翻书声了。

时间就好似行云流水一般,还没复习几课,就听见老师大声呼喊着,叫我们去找我们自己的考场。顿时,教室里就好像刚刚开门的马蜂窝,我们一下就跑了出去,寻找自己的考场,我的考场在十一班,在顶楼上,我爬上去时已是气喘吁吁了,但还是争分夺秒,可能除了考试我不会这么做。

一会就开始考试。拿到卷子时,我已冒了一身的冷汗,把卷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顿时松了一口气——谢天谢地这张卷子没有名著导读题,要知道,我最不擅长做名著导读题了。拿笔,答题。这次期中考试不是很难,就做得很快,运笔如飞,下笔如有神,一会就来到作文题,作文是我们写过的,我还记得,直接写在了上面,写完后,便仔仔细细地从头到尾地检查,生怕做错或做漏了一个题。半小时后,收卷。接着又是数学,数学我只用了大约二十分钟,后面全程都在睡觉。

篇12:初中英语期中考试教学反思

转眼间来到育人已经将近三个月了,正式讲课也已经有两个月了。我很喜欢育人的教学环境与氛围,以及严谨治学的育人理念。以下是我从期中考试成绩与课堂教学两方面进行的自我反思。

207班在本次期中考试英语科目中,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一方面是作为新教师在教学方法、管理方法方面与重难点把握上缺乏经验,使得优生没有充分发挥优势,失去拔高的机会;几名本可以及格的同学没有及格。另一方面原因是,一小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充分重视英语科目,所以造成成绩下滑,十分严重。

在本次考试中,刘子璇、梁萧凡、王明媛等几名同学是进步较大的,由月考的不及格努力到及格,甚至到80分以上,这些同学提高是因为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提升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这其中也有几名不稳定的同学,平时我会多注意关注,防止下滑。

此次考试中成绩下滑较大的有王梓兆、董建,孙昊宇、李子玉,这几名同学英语学习习惯不好,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个别同学英语学习习惯不好,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个别同学偏科严重。课下我会与他们共有单独分析试卷、成绩、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英语,端正学习态度,注意狠抓他们的背默。

目前班里英语能力较强的同学杨子涵、冉天玲、张佳雪、李斌凯等一些同学在考试中没有突破110分,发挥平稳。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在今后教学中,我会注重多给这些同学拔高的机会,让优生更优,充分发挥英语优势,提高总成绩,并注重让这些优生带动身边能力稍差、不够主动的同学。

在我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许多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一节课自己认为备课充分,知识讲解透彻,应该有好的教学效果,而事实上呢?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经科学证明,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持续地高度集中,如果课堂乏味,很容易导致学生精力涣散。第二,老师一节课从头讲到尾,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不多,导致学生大多处于事不关己的淡漠心态之中。第三,老师没有利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07班在英语课上出现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不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调动情绪很困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名同学。通过教学发现,学生们对音乐、视频感兴趣,所以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我多采用歌曲导入,播放与课文有关的视频吸引他们注意力,培养积极性。在今后教学中,还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形式更加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用音频视频来吸引学生。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产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这也是蔡局反馈给我的纸条上的建议:多听课,改进教法,调动学生,活跃课堂。

篇13:农牧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一、适时调整课程内容, 增强实用性

为增强学生对生物的感性认识, 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让学生走出课堂, 身临其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采集标本,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课本知识。例如,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四章中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和植物的有性生殖中, 植物的嫁接和花的结构内容, 安排在秋季学期, 但这是一个收获果实的季节, 在农牧村基本看不到盛开的花朵, 教师只能通过其他的方法描述花的结构, 从而缺失了学生对花的结构的感性认识。而植物嫁接一般在春夏季节, 虽然也可在秋季进行嫁接, 但绝大部分嫁接成活率极低, 这样的嫁接是为教学而教学, 淡化了学生对生物学在生活中实用的信念。因此, 完全没有必要依照课本安排的时间进行教学, 可将这些内容调整到春季学期进行。

二、增强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 具有巨大的教学优势。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将学生带入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学习知识。这样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强烈欲望。

三、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如果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操作能力, 那么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来, 亲自参与实践操作, 使其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充分利用仪器室资源, 发挥应有的作用

篇14:初中生物期中考试反思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如何确立复习目标和复习计划、采用的复习方法、教材的合理运用、习题的选择、应试技巧六个方面对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策略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复习课 复习策略 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055-02

布鲁纳曾经说过,教某人学习材料,主要的不是要他记住那些成果,而是要教他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选择更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复习效率,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下面的几种复习方法,效果比较理想。

1.自主复习归纳法

(1)学习能力强一点的同学对于复习内容大都还耳熟能详,稍加点拨和简单的复习提纲就能让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让学生自己准备了一本重点、考点、易混知识点、错题归纳本,自行归纳总结,针对不同的内容再进行细化和分类,找出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重点、考点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讲解。

(2)对于学习能力和理解运用能力稍微弱一点的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课本,能在课本中标注出一些要点,并可以把这些要点复述一遍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组长认真的做好记录,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相互复述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我把相应的重点、难点和考点以复习目标检测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各组成员上黑板展示,自行解答,归纳和小结。对于多数同学都不能解答的问题,再进行详细讲解。

2.讨论法

问题通过争辩就会迅速明了、简单,并越来越接近问题的彻底解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争论反驳以形成信息的多面传递,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通过思维活跃的讨论和争鸣,问题清晰了,条理清楚了,结论明确了,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上。因此,讨论法的运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让平时不大喜欢发言的学生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但在运用讨论法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对复习内容进行筛选,避免因为有些问题过于简单而让学生白白的浪费时间,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

3.比较法

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比较法复习,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所复习的内容进行比较而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突破复习教学中的难题。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理解食物链、食物网时就可以采用比较法。特别是在复习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细菌和真菌形态结构的比较这些内容时,可以采用表格比较法。在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传染病、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时可采用图表比较法。通过各方面的比较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系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概念图

概念图是用于表征和揭示知识结构中的意义联系的图表。在复习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被子植物的一生、人体的营养、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眼球的结构、耳的结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基因与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时,可以采用让学生主动绘制概念图的方法,通过概念图的绘制,便于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给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一切皆有可能”!

5.谚语助记法

在复习过程中,适时恰当地运用一些民间谚语,能够高效地解释一些生物学的生命现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变抽象为具体,使复杂变简单,化枯燥为有趣,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感受知识的迁移,激发复习的斗志,提高复习的效率。“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说明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水和无机盐;“大树底下好乘凉”说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朝被蛇蛟,十年怕井绳” 说的是生物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一种生理活动,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这种反射提高了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山上多栽树,胜似修水库”说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水土育一方人”说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和其他生物一样,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物要从环境中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限制;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既要看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又要考虑到生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尤其是人类活动如砍伐森林、围湖造田等,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唯有这样,才能保持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6.诗歌记忆法

在生物学的复习中,运用诗歌帮助记忆可以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在复习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又如在复习藻类植物的内容时,可以联系以下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说明藻类植物在气温升高的春季大量繁殖。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生物学复习过程中,用心挖掘诗词中所包含的生物学知识,能让学生学得愉快,知识掌握起来也较轻松。

7.顺口溜记忆法

在复习过程中,把一些重点知识编成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复习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这部分内容时可采用以下顺口溜:钙磷不足疏松症,小儿还患佝偻病;成人缺碘甲状肿,幼儿必患呆小症;婴儿缺锌食不振,生殖发育要缓行。

8.形象记忆有效率

上一篇:联片大教研活动总结下一篇:公需科目考试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