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2024-08-22

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共6篇)

篇1: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由于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发展趋势的看好,个人所得税的避税方法对每一个纳税义务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里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利用纳税人身份认定、利用附加减除费用、利用分次申报费用、利用境外扣除费用、利用捐赠抵减、利用账面调整、利用资产处理、利用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等八种避税筹划法的案例。个人所得税直接涉及到个人自身利益,个人避税的主观愿望必将十分强烈。这里正是符合个人的这一需要,为纳税人提供了许多参考。同时,科学的例证也能有效地避免逃税行为的发生。

利用纳税人身份认定的避税筹划案例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两种。居民纳税义务人就其中国境内或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很明显,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将会承担较轻的税负。

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如果在一个纳税里,一次离境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超过90日的,简称“90天规则”,将不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牢牢把握这个尺度就会避免成为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义务人,而仅就其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利用附加减除费用的避税筹划案例

应纳税额=9200×20%-375=1465元

应纳税额=6000×20%-375=825元

1465-825=640元

后者比前者节税640元。

利用分次申报纳税的避税筹划案例

个人所得税对纳税义务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七项所得,都是明确应谅按次计算征税的。由于扣除费用依据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的大小,分别规定了定额和定率两种标准,从维护纳税义务人的合法利益的角度看,准确划分“次”,变得十分重要。

对于只有一次性收入的劳务报酬,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例如,接受客户委托从事设计装横,完成后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劳务报酬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缴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财产租赁所得,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例。某人在一段时期内为某单位提供相同的劳务服务,该单位或一季,或半年,或一年一次付给该人劳务报酬。这样取得的劳务报酬,虽然是一次取得,但不能按一次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假设该单位年底一次付给该人一年的咨询服务费6万元。如果该人按一次申报纳税的话,其应纳税所得额如下:应纳税所得额=60000-60000×20%=48000元

属于劳务报酬一次收入畸高,应按应纳税额加征五成,其应纳税额如下:应纳税额=48000×20%×1+50%=14400元

如果该人以每个月的平均收入5000元分别申报纳税的话,其每月应纳税额和全年应纳税额如下:每月应纳税额=5000-5000×20%×20%=800元

全年应纳税额=800×12=9600元

14400-9600=4800元

这样,该人按月纳税可避税4800元。

利用扣除境外所得的避税筹划案例

税法规定: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走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如何准确、有效地计算准予扣除的税额?请看以下案例:例:某中国纳税人,在B国取得应税收入。其中:在B国某公司任职取得工资收入60000元,另又提供一项专有技术使用权,一次取得工资收入30000元,上述两项收入,在B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

全年应纳税额=75×12=900元

抵减限额=900+4800=5700元

根据计算结果,该纳税人应缴纳5700元的个人所得税。由于该人已在B国缴纳个人所得税5200元,低于抵减限额,可以全部抵扣,在中国只需缴纳差额部分500元5700-5200即可。如果该人在B国已缴纳5900元个人所得税,超出抵减限额200元,则在中国不需再缴纳个人所得税,超出的200元可以在以后五个纳税的B国减除限额的余额中补减。

利用捐赠抵减的避税筹划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金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就是说,个人在捐赠时,必须在捐赠方式、捐赠款投向、捐赠额度上同时符合法规规定,才能使这部分捐赠款免缴个人所得税。

实际捐赠2000元,可以在计税时,从其应税所得额中全部扣除。

利用账面调整的避税筹划案例

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都可以把纳税人的账面利润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起点,通过计算,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不一致而造成的差额,将账面利润调成应纳税所得额。在调整时,有些企业纳税人由于不懂调整公式和方法,任凭征管人员调整,更谈不上利用调整机会为企业避税服务。这里就是通过举例,让避税者掌握如何调整,并通过调整的机会为企业避税服务。

1.审计营业收入账户,发现该年取得国债利息为1万元。从国内企业取得投资分回已税利润9万元,按税法《细则》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分回已税利润再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调整。

2.审计营业外支出账户,发现该年支付税款滞纳金和罚款2万元。

3.审查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发现,企业某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短于规定年限,经计算本年多提折旧8万元。

4.企业基本建设工程领用企业商品产品没有作为收入处理,经计算该部分利润额为5万元。

根据上面审计结果,该企业所得调整额为:调减额=l+9=lO万元

调增额=2+8+5=15万元

第二,计算弥补亏损额。

1994年弥补以前亏损额=55-2=53万元

第三,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和汇算所得税。

1994年应纳税所得税额=200+15-10-53×33%=50.16万元

汇算应补所得税额=50.16-45=5.16万元

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案例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范文网】

篇2: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088303204 刘丞

个人所得税自18世纪末产生以来发展得十分迅速, 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主体税种, 它的地位反映了一个国家税制体系的先进程度,是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目标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国家对个人所得进行征税是国家强制性地把个人所得纳入国家再分配的范围。那么对个人而言,则意味着个人既得利益的一种减少,相应地,国家的财政收入则会得到增加,因此,可以说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与个人之间利益的平衡。同时,单从个人的角度而言,由于纳税人之间收入来源存在差异、收入额度存有差距,所以,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还应当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的现象,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是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制定、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并在以后的几年里陆续进行了变更和调整。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公平财富分配,和维护经济的宏观稳定做出的各种应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将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与我国自身条件相结合,逐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此文主要以美国为例,来分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与国外个人所得税税制的不同)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在其整个税收体系中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这与我国以流转课税为主、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小的税收现状实在大有差别。虽然无需对国外的做法尽数抄袭,但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无论是在税率等基本制度的设定方面,还是在征管制度方面都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因此,对国外的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以下是对我国和美国在个人税收制度上的几点比较:

1、个人所得税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同。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在美国税收制度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联邦税收总

收入的比重已超过一半(不包括社会保障税),是美国联邦税收结构中比重最大的税种。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相比流转税而言,比重甚小。这不仅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本身规定不健全有关,还与居民的纳税意识、政府的征管力度相关。目前,我国所得税的流失现象可谓相当严重,这使得所得税税收收入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2、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选择不同。

美国采取的是综合所得课税模式,即归属于同一纳税人的各种所得,不管其所得来源

何处,都作为一个所得总体来对待,并按一个税率公式来计算纳税。其指导思想是认为个人所得税既然是一种对人税,就不应该对个人所得进行分类,而应综合个人全年各种所得作为应纳税所得额,再减除各项法定的宽免额和扣除额的净额,然后按统一的税率课征。而我国选择的是分类所得课税模式,即归属于一个纳税人的各类所得或各部分所得,如薪金、股息、营业利润或偶然所得,每一类都要按照单独的税制规定(如税前扣除、税率等)纳税,换言之,其全部所得都要以各自独立的方式纳税,互不干扰。不难看出,分类所得课税模式使得同一数额的收入由于取得方式不同而要纳不同数额的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税负的不公平现象。

3、对个人所得的申报制度不同。

在美国个人所得税是采用个人和家庭的自由申报制。每年1月到4月15日是美国个

人所得税的报税期,所有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家庭都要自觉地向税务部门申报前一年的收入并缴纳税款,如果没有特殊理由,该纳税而过期不交者,就要被视为偷逃税。此前的个把月时间内,美国人要仔细研究各种税则的新变化,政府有什么新减税计划,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收入。有关部门也会通过各种简便的方法,告诉各种纳税人,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申报必须申报的收入和税收。而我国的税收制度,在没有确立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标准基础上,未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的扣除就一刀切的征收个人所得税。如只要是月收入过了起征点的居民,不论家庭负担轻重有别均要纳一样的税,实际这也有违税收公平原则。

4、最低费用扣除标准不同。

在美国,最低扣除额即“个人宽免额”,是密切联系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货膨胀程度以及居民收入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的,而且长期以来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个人宽免额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我国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对工资、薪金的最低扣除额一直为800元,未作过任何更改,但我们不难看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已今非昔比,人均国內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职工平均工资均发生了成倍的提高,但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最低扣除额却并未随之变更,这实在有悖于税收制度的发展原则。

5、对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项目的规定不同。

在美国个人所得税制中,有许多扣除、宽免等优惠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优惠规定越来越多。如可以扣减给慈善机构的捐款、幼儿保育支出、工会会费以及抚养亲属的费用,同时为了鼓励购房,个人购房支出也可在税前扣除。而我国的扣除项目少,只是对一些非工资、薪金性质的补助及费用,如托儿补助费、交通费等,并没有考虑到收入相同但家庭结构不同之类的因素。例如:一家人只有一个人有收入来源,只要达到起征点,并不对亲属的抚养费用进行一定的扣除,仍要与有相同收入的但无家庭负担的单身贵族纳一样的税。这显然是有违市场公平原则的。

6、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的阶层来源不同。

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一大职能即是调节收入差距,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贫富悬殊的问题。在美国,国家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主要是来自于高薪阶层,越是收入高的人纳税数额就越多,从而有效调节了收入的贫富差距问题。当然,我国累进税率的规定也体现了收入越高纳税越多的原则,但我国个人所得税监督体制不完善,高收入者普遍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主要来自于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随着职工工资收入的增长,个人所得税收入也随之增长,由此表明,我国中低收入阶层已成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力军,这固然与利用个人所得税调节贫富差距问题的初衷是背道而弛的。

7、政府对个人所得税缴纳的监管力度不同。

逃避纳税义务在世界各国都是一大问题,这就会造成国家财政税收的流失,对此各国

都纷纷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在美国,充分体现了用税收杠杆来调节收入差距悬殊的现象,税务部门对于名人、有钱人可谓是高度关注,而且对偷逃税的处罚也非常严厉。一旦被税务部门查出有偷逃税行为,不仅要被罚款,而且会受到税务部门的经常性“惠顾”,有时可能一查就是十到二十年,同时,这一劣迹还要被记在个人信誉账户上,那么对于取得银行借贷、申报技术职称等都会受到影响。而在我国,对个人收入不能实施充分有效监控,对高收入个人的税收调节力度不足,税务机构难以了解个人真实的收入,工商个体户、企业分配收入随意、个人收入隐性化,灰色收入的监管跟不上,这些都给税务机构合理征税提出难题。

8、税收征管的配套制度有差距。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一种高成本的税种,它需要跟踪每个人和每笔交易的信息、明确个人的各项收入来源,由于现如今收入的多样化,自然就更需要健全的金融、公司、财会等配套体系,才能低成本地反映和监控个人收入。美国作为经济大国,无论是在税务机构、税收制度的基本设置上,还是金融、公司、财会等配套体系上,均已相当成熟和完善,显然,良好的配套体制可以降低征税的成本。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时期,金融、财会等都尚不健全,彼此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结合运作机制,因此对于税收的征管,如果没有可计算和可记录的市场交易体制的支撑,税务部门想要对高收入者查处其不报和假报的成本就会相当高,综上,通过与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还相当不完善,其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合理

在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之初,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比较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政府征税的目的主要在于对一部分居民畸高的收入进行调节。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收入的来源种类呈日益多样化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按照居民收入的类型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就不能达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了。因为,在现行税制下,不同收入种类所得的税率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纳税人有意把自己的收入在不同类型收入间进行转换,以达到不缴税或少缴税的目的;二是纳税人就其单个来源的收入可能不用纳税或者纳税不多,但如果把其全年收入加总起来考虑,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从结果上看,就不可能完全达到对收入进行公平调节的目的。

2、税源隐蔽分散,难以监控

对于工薪阶层而言,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又实行代扣代缴制,因此其完税率最高,而高收入者由于各种原因收入来源多元化,渠道多而隐蔽,税务部门对其监管的难度较大且征收成本很高,逃税和漏税现象较多。因此,高收入者一般多源收入,纳税纳得少;而非高收入者收入单一,因此纳税纳得比较多。

3、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偷税现象比较严重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个人收入的多元化、隐蔽化,税务机关难以监控。公民纳税意识相对比较淡薄。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的受访居民宣称自己完全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与此同时,有将近24%的受访居民承认

[1]只缴纳了部分或完全未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完全缴纳者的两倍。个人所得税可以说在我国是征收管理难度最大,偷逃税面最宽的税种。

4、征管手段落后,影响征管水平个人所得税是纳税人最多的一个税种。征管工作量大,必须有一套严密的征管制度来保证。我国目前实行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征收方法,申报、审核、扣缴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5对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处罚力度不足

西方国家普遍严格执法、严厉惩处。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法对偷逃税行为处罚过轻。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规定,对偷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给予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款。由于税务机关只注重税款的查补而轻于处罚,致使许多人认为偷逃税即便被查处了也有利可

[2]图。据统计,近几年,税务机关查处的税收违法案件,罚款仅占查补税款的10%左右。同时,在税收征管中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致使税法威慑力不强,难以起到惩戒作用。所有这些都客观上刺激了纳税人偷逃个税的动机。“要富贵,去偷税”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致富秘诀。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如下:

1、税收优惠与费用扣除方面

(1)加强对家庭因素的重视。采用个人独立申报和夫妻联合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普遍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因此在个税费用扣除方面,可以建立家庭扣除标准,这种按家庭为单位进行税前扣除的方式是得到事实证明的一种比较合理和有效率的方式。

(2)实行生计扣除。生计扣除是个人所得税的核心之一,它关系到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到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效益问题。如从我国人口政策、教育政策出发,对抚养独生子女给予一定的扣除额,对于子女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纳税人也可以给予较多生计费用的扣除。

(3)费用扣除体现地区弹性。允许不同地区在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基准条件下作出一定幅度内的调整,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人均收入、物价水平等进行扣除费用的调整。

2、税收征管方式方面

(1)构建个人所得税税源信息管理系统。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以居民身份证号作为基础, 建立一个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码制度, 采取相关措施使得纳税人的所有收入都与这个识别号挂钩, 并与社会保障号码相一致, 便于征税机关收集纳税人的收入信息。进一步完善银行存款实名制, 纳税人去银行存款时必须出示纳税人识别号。立法机关加强第三方税源信息报告制度的构建, 以保障我国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的实行。

(2)完善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培养良好的纳税意识。年收入达到12万元的,纳税人可以通过网上申报或邮寄申报。在纳税人所在单位扣缴的基础上,建立个人应税收入申报制度,使自行申报与原单位扣缴相互弥补。

(3)推行税务代理制度。推行税务代理制度,一方面有利于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消除或降低纳税人的纳税风险;另一方面,它在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间架起了桥梁,发挥了纽带作用,把税收政策和税收常识及时传递给纳税人,督促纳税人依法纳税,同时税务部门也可以通过税务代理了解个人所得税征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征管方式。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税制模式、费用扣除标准、税率结构以及征管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此,个税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许多方面的工作。种种问题必须全盘考虑、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才能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设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明月.个人所得税法的发展与完善[J].社科论坛,2008

篇3: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1 最大限度运用当前税法当中的优惠政策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和具体实行条例当中明确指出, 独生子女补贴费用和托儿补助以及出差旅行贴补等均不是工资薪金性质的贴补, 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除此之外, 在我国缴纳的费用比例当中, 高校给教师缴纳和教师自己缴纳的基础养老和医疗以及失业等都属保险费用, 可以在纳税之前扣掉。高校应该在薪资当中独自计算免税的内容, 最大限度使用税收优惠政策。例如, 使用根据最高准则计提公积金这些方式, 增加工资当中免税的比例, 降低计税工资发放额度。在对优惠政策实施筹划的过程中, 必须要认真寻找信息源头, 多种路径掌握税收优惠政策, 还要确保和税务部门之间良好的沟通, 从而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可。

2 薪资适当福利化, 劳务报酬科学费用化

当前, 我国个人所得税免收取额度是3 500元, 高校教师工资高于免收取额度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进行税务筹划时, 可以把高于3 500元的工资部分适当地变成职工的福利拿出, 利用加强福利待遇的方法, 来减少名义上的工资。在实际进行时, 高校必须构建一套完善有效的财务机制, 确定每一个等级教师报销的方法和额度, 然后再把教师每个月的根本消费拿出去。例如:交通费和通信费用及用餐费等, 按照合法报销证明实施会计处理, 在不变更高校教师具体待遇以及高校工作者经费总数的基础上, 降低税前工资, 进而降低个人所得税。

3 统筹安排薪资和一次性奖金的发放

国家税务机关在相关文件当中说明, 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这些扣缴义务人, 针对一整年的经济效益, 以及根据雇佣员工每年工作业绩整体考核情况给员工发放一次性的奖金。独立当作一个月的薪资所得进行纳税。高校教师每个月薪资超过个人所得税扣除线之后, 高校应该思考是不是可以拿出一些工薪收入当作一次性的奖金发放, 在其适用的税率不高于或者和每月薪资相同所得适用税率时, 能够实现合理的减税。

4 利用税收差别转变薪资和劳务报酬

对比个人所得税薪资和劳务报酬税率所占的比重能够了解到, 将20 000元当作分界点, 应税所得高于20 000元时, 薪资适用税率高于劳务报酬的适用税率。在高校教师其中一个月薪资高于20 000元时, 确保合理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 可以采用签订合同这种方法, 把薪资转变成劳务报酬, 这样对于节税具有一定的好处。反过来, 在应税所得低于20 000元时, 应该把对应月的劳务报酬转变成薪资, 进而实现减少税赋的目标。

5 使用推迟或者预支方法平均每个阶段的收入

把高校教师每一项具体的收入, 使用推迟或者预支的方式, 平均分摊到每一个阶段的获得, 这也是节税方法之一。劳务报酬与稿酬一次性收入相对较多的, 应该和高校沟通, 选择在税率不高时, 分次数或者是月份发放。而高校教师涵盖在薪资里面的课时补贴, 由于受到寒假和暑假课时不平均这些因素的影响, 每个月存在很大的差距。若把一整年的课时贴补平均放到每个月当中, 能够防止课时密集月份因为收入较高而多缴纳税金, 在课时较少的月份收入较少, 没有办法获得税收抵扣优惠的情况。

6 运用分劈技术筹划劳务报酬于稿酬所得

这里所说的分劈技术, 实际上就是在确保合理又符合法律规范的前提下, 让所得财产在两个或更多纳税人之间进行分劈, 进而达到节税的目的, 属于税务筹划技术的一种。高校教师应该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劳务报酬和稿酬的获得当中, 分人或者分次数获得一项数目较大的收入, 让计入税的基础减少了低税率的级别层次, 进而达到减少税收的目的。例如, 在获取稿酬时, 一部典型作品其字数比较多, 预算稿酬金额相对较多时, 应该使用团体创作方法或者是分解成系列丛书出版方式, 把每一本书每个人平均的稿酬掌控在适当范围中, 尽量不高于4 000元, 这样就可以给纳税人节省税款。

7 结语

通过本文对税务筹划在高校教师应纳个人所得税中应用的阐述, 可以了解到, 高校应该通过最大限度运用当前税法当中的优惠政策, 薪资适当福利化、劳务报酬科学费用化, 统筹安排薪资和一次性奖金的发放, 利用税收差别进行薪资和劳务报酬二者的转变, 使用推迟或者预支方法平均每个阶段的收入, 运用分劈技术筹划劳务报酬与稿酬所得, 这些方式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 能最大限度减少税费。

参考文献

[1]陈曦.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D].保定:河北大学, 2013.

[2]边晓燕.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 2006.

[3]马黎.纳税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集成化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 2014.

篇4: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筹划

关键词 职工薪酬 个人所得税 税务筹划 方法

一、将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合理地转化为劳务报酬

所谓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顾名思义,就是职工在单位中任职或者受雇而应该得到的各项报酬,是职工从事非独立性劳务活动的收入。相对来说,劳务报酬就是职工独立地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所取得的报酬。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和劳务报酬之间具备以下的不同之处: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必须是在某一单位受雇佣才能得到的,而劳务报酬可以是临时性的。由此看来,要做好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可以把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合理地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

通常,在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较少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应该根据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进行缴税;相反,在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较高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应该根据劳务报酬所得进行缴税。通过合理地计算,就可以将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合理地转化为劳务报酬,从而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

二、将职工的部分工资、薪酬所得合理地转化为经营性费用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是在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现2012年现在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当职工的收入扣除个税免征额3500元的标准后达到某一档次,就套用该档次的适用税率计算纳税。当收入扣除个税免征额3500元的标准后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薪酬带给职工的可支配现金将会逐步减少。倘若把职工现金收入转化为职工必须的福利,纳入企业经营性费用,可以达到职工消费需求,而经营性费用不征收职工个人所得税,也可在计算企业所得额中扣除,减少企业所得税,减少企业和职工的纳税成本,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并且能够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例如,倘若某企业在2012年1月招聘了一个职工,月薪是6000元,因为该企业没有提供居住条件且该企业附近无居民房出租,该职工只能与人在市内合租一套住房,每月支付房租1000元,上下班交通花费400元,工作用餐花费400元,共支出1800元,按照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进行计算,该职工缴纳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后每月实际可用收入为5855-1800=4055元。

倘若该企业为该职工提供企业统一租用的集体宿舍,厂部有专车安排接送居住在集体宿舍的职工上下班,并开办食堂解决职工工作用餐,该企业发放给该职工的月工资由6000元调减至4200元,则税务筹划后,按照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进行计算,该职工缴纳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后每月实际可用收入为4179元。

税务筹划前后相比,该职工每月节税4179-4055=124元,全年节税1488元,公司统一租用的集体宿舍租赁费和厂部专车发生的费用按税法规定允许全额计入经营费用,职工在食堂用餐费支出在不超过职工薪酬所得14%内据实在管理费用——福利费科目列支,企业少交了企业所得税而职工又得到了实惠。从总体上看来,该企业薪酬发放总数不变,而该职工税后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24元,全年增加了1488元。因此,个人获得的这些福利可以作为工资、薪酬的代替物,既保证了职工的实际工资,且由于这些代替物的发放降低了名义工资额,个人薪酬应纳税额得以降低,既方便了新招聘职工的生活又方便了企业统一管理。

三、实施奖金均衡发放的筹划

根据2012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职工的工资、薪酬所得越多,那么,适用的税率就会越高。倘若职工的奖金一次性发放,那么,就会缴纳较多的税款,倘若采用分摊发放的方式来进行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也就是说,将职工的奖金分为几个月分摊发放,那么,职工将会缴纳更少的工资、薪酬个人所得税而得到更多的实际收益。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倘若是按月发放奖金,应该将发放的奖金数额与当月的薪酬合并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倘若是一次性发放奖金,按照税法规定是不能将数月发放的奖金数额平均到每月与工资合并计算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而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酬来进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倘若纳税人取得奖金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个税免征额3500元的,可将奖金收入减除“当月工资与3500元的差额”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通过这种计算方式,可以发现,奖金发放高的月份适用较高的税率,当月缴纳税额自然也就较高;而奖金低的月份适用较低的税率,当月缴纳税额自然也就较低,甚至低于个税免征额3500元,就没有必要缴纳职工个人所得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几种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进行税务筹划的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做好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工作,就一定要遵循税务筹划的不违法性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方案,保证企业和职工的税负能够得到合理合法地减轻,最终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家亮.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与完善对策.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6).

[2]何学红,曾文英.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的税收筹划浅析.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5).

篇5: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论文

姓名:徐敏 班级:财管三班 学号:120106502

目录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必要性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有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有利于减少单位的纳税支出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有利于减少个人自身的偷税漏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增强纳税意识,实现诚信纳税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现状分析

(二)原因分析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主要涉税项目的筹划应用

(一)工资薪金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二)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三)稿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四)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五)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与之相应,财政收入中来源于个人所得税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维护切身利益、减轻税收负担的角度出发,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越来越受到纳税人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通过筹划,减轻税负,文章具体介绍了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必要性,个人所得税主要涉税项目的纳税筹划。

【关键字】个人所得税

税收筹划

近几年来,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人数越来越多,纳税人数超过了任何一个税种,对个人收入征税的范围涉及11个项目之多,于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就应运而生。但是我国目前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研究很少。纳税筹划,在以前总会被人们认为是消极的或不正当的行为,认为纳税筹划就是进行巧妙偷税、逃税或骗税。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纳税筹划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问题了。于是纳税筹划税务代理机构也诞生了,而且发展趋势非常好。但是由于税务筹划在我国出现的历史很短,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研究在我国还尚属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随着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大,纳税人偷逃税款的空间越来越小,况且偷逃税款会受到法律的处罚。因而对纳税人来说,应将重点放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上,而不是偷逃税款上。但是面对众多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税务部门不断下发的各种税收政策“解释”,居民个人往往感到无助。因为税收政策量多、繁杂且变化较快,个人对一些税收法规根本不了解。在税法规范的前提下,纳税人选择不同的方案带来的税负轻重是不同的。个人所得税通过合理筹划才可以让纳税人节约税收成本,减轻税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群众的抱怨:“好不容易挣了一笔钱,可是扣税以后,就明显少了许多。”因此,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纳税筹划,3 合理避税、节税就成了不少市民关心的话题之一。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及必要性

目前许多纳税人已从过去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采取各种方法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发展为积极地通过纳税筹划来减轻税收负担。但是,纳税筹划在某些人的观念意识中往往和投机取巧联系在一起。同时有人不解: “纳税筹划在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但筹划本身是不是违反了国家的立法精神和税收政策的导向呢?纳税筹划可取吗?” 在这种背景下,正确引导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对我国纳税人及税收经济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很有研究必要。

(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有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单位作为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单位在经营中通常只涉及到员工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虽然个人所得税是由单位代扣代缴的,表面上看与单位的经营无关,与单位的效益无关,但是也应将其纳入单位整体纳税筹划的范围。原因如下:对于工资、薪金来说,从职工的角度来看,职工并不关心个人税前工资的多少,不关心自己缴纳了多少个人所得税,他们关心的是自己每月能从单位得到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只有这些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才会对职工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如果通过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增加职工可支配收入,必将大大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人员的稳定性,减少人力资源的培训成本,对单位的长远发展产生有利的作用。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有利于减少单位的纳税支出。

由于职工个人所得税是从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中扣除并缴纳的,归根结底也是由公司负担的,所以,企业应该对员工的个人所得税积极地进行纳税筹划,通过税收方案的比较,选择纳税较轻的方案,减少纳税人的现金流出或者减少本期现金的流出,增加可支配资金。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有利于减少个人自身的偷税、漏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增强纳税意识,实现诚信纳税。

纳税人都希望减轻税负,如果有不违法的方法可以选择,自然就不会做违法之事。纳税筹划的存在和发展为纳税人增加个人收入提供了合法的渠道,这在客观上减少了单位税收违法的可能性。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现状分析

税收筹划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西方国家己有很长的历史,不仅被政府认可,而且在会计主体中应用十分普遍,甚至已成为一种谋生的职业。目前我国税收筹划还仅仅处于探索、研究和推行的阶段。近几年来,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征收个人所得税的人数越来越多,纳税人数超过了任何一个税种,对个人收入征税的范围涉及11个项目之多,于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就应运而生。随着税收筹划理念的引入,人们开始接受这种新的理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税收筹划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问题了。但是由于税务筹划在我国出现的历史很短,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研究在我国还尚属一个比较新的课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二)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个纳税人经济活动的重要目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取得个人收入之后,税收支出会减少个人辛苦得来的收入,在此基础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都希望减少纳税支出,以达到增加个人生活储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于是,纳税筹划便成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理想选择。

2.客观原因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具有纳税筹划的主观动因之后,其目的并非一定能实现,要使纳税筹划变为现实,还必须具备某些客观条件,、税制的完善程度及税收政策导向的合理性、有效性。只有当税法规定不够严密或者存在 “缺陷” 时,纳税人才有可能利用这些 “缺陷” 进行旨在减轻税负的纳税筹划。这些客观条件包括:(1)税法规定的差异性带来的税收差别待遇: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定义的可变通性、课税对象的可调整性、税率上的差别性、起征点与各种减免税存在的诱惑性。

(2)税收政策导向性带来的税收差别待遇:一国税法在税负公平和税收中性 5 的一般原则下,总渗透着体现政府经济政策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通过倾斜的税收政策诱惑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政府目标意图。

(3)税收国际化带来的税收差别待遇: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部统一的税法。各国经济水平和税法规定的差异为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跨国纳税筹划提供了客观条件。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主要涉税项目的筹划应用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对纳税事务进行策划,以期达到减少税收支出、降低税收成本和依法纳税的目的。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将个人的11项所得作为课税对象,如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等等。这些项目分别规定了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使用不同的税率和不同的计税方法。这就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潜在的空间。

(一)工资薪金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使得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税收负担也越重。在每一级的边缘地带,收入可能只相差一元,但是所承担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负担就会相差很大。不过,通过采取一定的合法的手段进行筹划,可以避免此类不公平的发生。具体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均衡收入法

个人所得税通常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假如纳税人的应税所得越多,其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就越高,从而纳税人收入的平均税率和实际有效税率都可能提高。所以,在纳税人一定时期内收入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其分摊到各个纳税期内的收入应尽量均衡,不能大起大落,以避免增加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例如:某公司职员每月工资 1500 元,该公司取平时发放工资,年终根据业绩实行嘉奖的薪酬管理办法。假设该职工年终当年(12 月份)取得奖金 6000 元,则该职工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500+6000)-2000] ×20%-375=725元。

筹划分析: 如果该公司将年终奖按每月500元随工资一起发放,该职工每月的工资为 2000 元,则全年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2.利用职工福利筹划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在各档税率不变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减少自己收入的方式使得自己使用较低的税率,同时计税的基数也变小了。可行的做法是可以和单位达成协议,改变自己的工资薪金的支付方法,即由单位提供一些必要的福利,如企业提供住所,这是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有效方法。此外企业可以提供假期旅游津贴,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提供免费午餐等等,以抵减自己的工资薪金收入。

例如:某公司财务经理朱先生,2007 年月工资为 10000 元,应工作需要,须租住一套住房,每月需要支付房租2000元。假如朱先生自己付房租,每月须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0000-2000)×20%-375] =1225。

筹划分析:如果公司为朱先生免费提供住房,将每月工资降为 8000 元,那么此时朱先生每月须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8000-2000)×20%-375] =825。即经过纳税筹划可以节税 400 元(1225-825)。

对于纳税人来说,这只是改变了自己收入的形式,自己能够享受到的收入的效用并没有减少,同时由于这种以福利抵减收入的方式相应地减少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这样一来,纳税人就能享受到比原来更多的收入的效用。

3.利用费用扣除标准差异

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额为2000元,劳务所得单次收入超过 4000 元为 20%的费用扣除。在某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分开,而在有些情况下将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合并就会节约税收,因而对其进行税收筹划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例如:李先生 2006 年 2 月从 A公司取得工资、薪金 1000 元,由于单位工资太低,李先生同月在B公司找了一份兼职,取得收入5000元。如果李先生与 B公司没有固定的雇佣关系,则按照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应该分别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从 A公司取得的工资、薪金没有超过扣除限额,不用纳税。从 B公司取得的劳务报酬应纳税额为: 5000×(1-20%)×20%=800(元),则二月份王先生共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800 元;

筹划分析:如果李先生与 B公司存在固定的雇佣关系,则两项收入应合并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1000-2000)×15%-125=475(元)。显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工资、薪金计算应缴个人所得税是明智的,因此,李先生应该在与 B公司签订固定的雇佣合同,将此项收入由B公司以工资薪金的方式支付给李先生。

4.利用公积金优惠政策

根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 〔1997〕 144号)的有关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领取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时,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单位可充分利用上述政策,利用当地政府规定的住房公积金最高缴存比例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为职工建立一种长期储备。

例如:王先生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经理,每月的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养老保险及公积金后为 1 万元,每月要缴纳(10000-2000)×20%-375=1225 元的个人所得税。这对王先生来说,是每月一笔固定且不小的 “损失”。而公积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根据相关规定,补充公积金额度最多可交至职工公积金缴存基数的30%。

筹划分析:如果王先生通过单位,按缴存基数 1 万元交纳补充公积金 3000元,则王先生每月交纳个人所得税为(10000-3000-2000)×20%-375=625 元,节省了 600 元。该部分资金不但避开了个人所得税,同时享受了无利息税的存款利息。

5.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2005年1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部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对年终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法作出了新的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但在计征时,应先将纳税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并据以计算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按这种方法计算年终奖个人税后所得额可以降低税 8 率,可以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例如:刘某月工资收入3500元(包括各类津贴和月奖金),年终单位发给其年终奖金 2000 元,同时发放 3000 元绩效奖金。此处可以做一下比较。

筹划分析:A.若2000元为年终奖,3000元为绩效奖12 月工资薪金所得应 纳所得税为(3500+3000-2000)×15%-125=550(元);年终奖 2000/12=166 元,适用 5%税率,年终奖应纳税 =2000×5%=10012月应纳税额=550+100=650(元)B.若将年终奖与绩效奖统一按年终奖发放,则 12 月应纳税为(3500-2000)×10%-25+5000×5%=375(元)。这样,通过筹划后共少缴个人所得税税款275元。

(二)劳务报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在以上项目的所得,只有一次性收入的,已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每月的收入总额在4000元一下的,可以扣除800元的费用,超过4000元的,可以按照收入总额的20%扣除费用。扣除费用后的金额为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的应纳税所得在20000元一下的部分、20000~50000元的部分、以及超过50000元的部分,分别按照20%、30%和4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

根据以上规定,纳税人可以采取一下措施进行纳税筹划。1.尽量将劳务报酬分次计算

这样做对纳税人的好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次数越多,纳税人可以减除费用的次数就越多;二是将一次的所得分散成多次,可以降低每次的收入额,防止适用较高的税率。

例如:张某为某企业职工,业余自学通过考试获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和某会计师事务所商定每年年终到该事务所兼职三个月(由于会计业务的特殊性,到年底会计业务特别多,平时则很少))。年底三个月每月可能会支付30000元劳务报酬。如果张某和该事务所按实际情况签约,则张某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

月应纳税额=30000×(1-20%)×30%-2000=5200(元)总共应纳税额=5200×3=15600(元);

筹划分析:如果张某和该会计师事务所商定,年终的劳务费在以后的一年中分月支付,具体形式不限,则每月大约支付7500元。则:

月应纳税额=7500×(1-20%)×20%=1200(元)

总共应纳税额=1200×12=14400(元)则经过筹划,张某可以少缴税款1200元。

2.将不同劳务报酬项目分别计算

在计算劳务报酬应纳个人所得税时,28个项目是分别计算的。纳税人如果同时取得不同项目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减除费用,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否则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例如大学英语老师张某利用业余时间为他人提供劳务并取得劳务报酬所得。2006年11月,张老师参加了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同声翻译工作,取得5000元的收入,应外还应邀为另一家高校作大学英语六级串讲,收入2000元。

如果张老师不了解税法中的有关规定,将以上两项收入合并计算纳税,那么其税收负担为:

应纳税所得额=(5000+2000)×(1-20%)=56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5600×20%=1120(元);

筹划分析:如果张老师将以上两项分别计算,那么其税收负担为: 翻译劳务的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5000×(1-20%)×20%=800(元)讲学劳务的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800)×20%=240(元)张老师2006年11月总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040元。经过筹划,找老师可以少缴80元。

(三)稿酬所得中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稿酬所得按次纳税,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但对于不同的作品可以分开计税。同时还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取得的稿酬所得,每个人都可以按其所得的收入分别按税法规定进行费用扣除。这些规定为纳税人提供了纳税筹划的空间。

1.系列丛书法

如果某些著作可以分解成几个部分,以系列著作的形式出版,则该著作被认定为几个单独的作品,分别计算纳税,这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节省纳税人不少税款。值得说明的是,这种发行方式应使每本书的人均稿酬低于4000元(根据税法规定,在稿酬所得低于4000元时,实际抵扣标准大于20%)。

案例六:谷教授准备出版一本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著作,预计获得稿酬所得10000元。

筹划分析:如果以1本书的形式出版该著作,则谷教授应纳税额=10000元×(1-20%)×20%×(1-30%)=1120元。如果该著作可以分解成4本的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版,则谷教授应纳税总额=[(10000/4)-800]元×20%×(1-30%)×4=952元。由此可见,经过筹划,谷教授可少缴税款168元。

2.著作组法

如果一项稿酬所得预计数额较大,可以通过著作组法,即一本书由多个人共同撰写。与上述方法一样,这种筹划方法也是利用低于4000元稿酬的800元费用抵扣,该项抵扣的效果大于20%的标准。著作组法不仅有利于加快创作速度、集思广益、扩大发行量。积累著作成果,而且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使用这种筹划方法,虽然达到了节税的目的,但每个人的最终收入可能会比单独创作时少。因此,这种筹划方法一般用在著作任务较多如成立长期合作的著作组,或将自己的亲属列为著作组成员。

纳税人应尽量避免一次性取得大额收入,在合法的前提下将所得均衡分摊或分解,增加扣除次数,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在实行累进税率时,还可以避免档次爬升现象的出现。

(四)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案例:张某初中毕业后即在A市开了一家个体餐馆。由于地处黄金地段,再加上张某灵活经营,饭馆多年来一直处于盈利状态,1999年,全年取得以下收入:

1.餐馆营业收入18万元。

2.出租房屋,全年租金收入2.4万元。

3.张某与A市某一食品加工企业联营,当年分得利润为2万元。4.张某每月工资收入0.25万元。

全年发生的费用共11.8万元,上缴各种税费1.2万元。张某全年的应纳税额为多少呢?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

第六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以上规定,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可为: 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公式中的年收入总额是指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公式中的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在确定个体工商户应纳所得税额时,应遵守以下规定:其一,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凡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材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其二,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扣除标准以及从人员的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根据当地实际况确定;个体工商业户业主的工资不得从收入总额中扣除。其三,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期间借款的利息支出,凡有合法证明的,不高于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准予扣除。其四,个体工商户或个人专营种植业、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其经营项目属于农业税(包括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征税范围,并已征收了农业税、牧业税的,不再征收个人所得税。其五,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各项应税所得的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根据上面的分析,张某经营的个体餐馆所取得的餐馆营业收入不应扣除工资;出租房屋收入、投资联营分得利润收入以及工资收入应当分项核算应纳税额,因此,张某上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餐馆收入应纳税额=(180000-118000-12000)×30%-4250=10750(元)租金收入应纳税额=(2000-800)×20%×12=2880(元)投资联营分得利润应纳税额=20000×20%=4000(元)

(五)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筹划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筹划可以利用税收上的优惠进行筹划,将个人的存款以教育基金或者其他免税基金的形式存入金融机构,以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并且能够很好的安排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的生活费用。财产租赁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纳税筹划与稿酬相似,也是利用了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可以抵扣800元费用的筹划思路,这种筹划方式比抵扣20%的标准要节税许多。财产转让所得应充分利用免税项目,比如个人投资者买卖股票或基金单位获得的差价收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均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至于偶然所得的纳税筹划,因为税率是一定的,所以可以利用捐赠扣除一部分金额,减少纳税基数,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其地位也必将越来越重要。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每个纳税人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预期应纳税所得,这是基本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通过税收筹划保障纳税人利益最大化,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完善和普及,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耕,帅晓建.纳税筹划谈何轻易[J].财务与会计,2005(2)

[2]、陈俊元.个人理财税收成本[J].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4(34)

[3]、范小平.谈纳税人实施税收筹划的途径和注重事项[J].商业会计,2005(2)

[4]、朱青.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筹划要略[J].涉外税务,2004(9)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篇6: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的论文

目前对于纳税筹划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阐述。本文所采纳的观点是指纳税人在遵守税法及其他法规的前提下,利用税法中规定的条款或优惠政策对自己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进行合理合法的安排,将纳税人的税负降到最低,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纳税筹划具有目的性、合法性、导向性、专业性等特点。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建立,企业不再仅仅只将眼光放在扩大收入规模上,如何有效地控制内外部成本同样成为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纳税筹划便成为一个很好的“节流”手段。对于个人所得税来讲,其来源于员工工资,是员工和国家之间利益的再分配。如果企业能很好地帮助员工进行个税纳税筹划,那么员工的利益将会最大化。这样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个税筹划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于纳税人增强合法纳税意识起到促进作用。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将自身所负担的税款降到最低,那么如果纳税人不了解相关财税知识进行筹划的话便成为了纸上谈兵。我国税制改革目前正在进行中,相关税法政策不断进行修改和调整。这样的环境要求纳税人要不断学习新的税法知识政策,方能进行合理避税。纳税人先懂法后用法,降低了在纳税筹划过程中产生违法行为的风险。

2.纳税筹划可以将纳税人税收负担降到最低。纳税筹划通过对税法的准确把握,通过计划选择税负最少的方案,减少纳税人当月的现金流出,增加职工税后的可支配收入,对纳税人长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纳税筹划的作用就是将无需缴纳的税金保留在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中,使纳税人的利益最大化。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在2011年国家通过人大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未来随着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法还将不断地完善与更新。这就要求纳税人不断学习税法,进行个税纳税筹划,将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本文列举了如下纳税筹划方式供纳税人参考:

1.对于职工工资薪金的纳税筹划。

1.1均衡发放收入法。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在这种计算方式下,个人的工资越高应纳税所得额越高,其适用的累进税率等级也变高,导致纳税人当月所纳税款增多。在当年职工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若每月收入差异过大,将造成纳税人本年累计获得的税后收入变少。由此可见,若均衡职工每月的收入数,将工资发放尽量平均化,一定能够减少个人所得税税款的缴纳,为员工争取最大利益。

1.2将工资薪金收入转化为职工福利或费用化报销。我们知道,工资薪金所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如果超过了低税率区间范围,便要缴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减少个人的税后收入。企业可以通过将工资薪金转变为职工福利的形式,减少员工的应纳税所得额。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宿舍、组织旅游等活动进行安排。企业还可以将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化进行筹划,如可将原先纳入工资发放的通讯费补贴改为由员工凭发票报销的形式领取。这样在企业总支出不变的前提下,职工的所获得的利益达到了最大化。

1.3年终奖发放金额进行筹划,应该避免进入“黑洞区”。在发放年终奖金的时候,注意两档之间的分隔点。企业如果在分割点上多发一元钱,可能造成员工缴纳更多的税款,从而导致员工实际到手的收入减少。这就要求企业财务部门应该统筹好年终奖发放的金额,避免进入“黑洞区”。此外员工的季度奖金,半年奖金如在合理筹划的情况下,尽量计入年终奖进行发放,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年终奖的优惠政策进行筹划。

1.4利用工资薪金与劳务报酬转化的方式进行筹划。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采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一般情况下适用20%的比例税率。当职工工资收入较少的时候,可以将员工劳务报酬的税率按照工资薪金的计税依据进行发放;当员工收入较高,应纳税所得额所在税率档高于20%时,可以将工资薪金所得按劳务报酬形式进行计税,从而达到少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目的。

除此之外,个人所得税法中对于工资薪金计税规定中,有减免税政策及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适用范围,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利用,通过纳税筹划尽量将税负降低到最小。

2.对于职工劳务报酬的纳税筹划。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事项取得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所以如果员工为企业提供多项劳务服务,应该分项与企业签订合同。这样每一笔收入都可以利用劳务报酬的减征费用,并可使每一项收入的应纳税额降低。在收入确定的情况下,纳税人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支出,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四、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过程中需注意问题

1.纳税筹划应在税法规定的合理范围内进行。纳税筹划不能以偷漏税的形式进行,应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筹划。纳税筹划是在认真学习税法后,对个人涉税业务进行最优化的安排。这种安排是合法合规的,是法律所允许的。但如果筹划的方案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要求,纳税人将承受很大的涉税风险甚至可能受到税务监管部门的惩罚。这是需要纳税人在筹划过程中所引起注意的。

2.纳税筹划应由多方共同合作完成。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如果只依靠纳税人自己去做,不可能将筹划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时需要在企业财务处办公或者在税务师事务所任职的税务专业人员帮助纳税人进行筹划方可获得成功。时至今日,很多纳税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为税务筹划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纳税人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为自己创造最大的财富利益。

3.纳税筹划应按照成本与效益原则进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使纳税人的利益最大化。如果进行纳税筹划所发生的费用超过了由此带来的收益,这样的纳税筹划就对纳税人来讲便失去了意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对税法不断地学习,对纳税筹划过程中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做出快速地判断,这样才能达到筹划的目的。

五、结语

上一篇:服装公司工作计划下一篇:总裁面试的故事